2686 84.P0119 安养抄 (8卷)〖〗
分类:20.续诸宗部
点击数:5077
目 录
2686 84.P0119 安养抄 (8卷)〖〗
安养抄卷第二
安养抄卷第三
安养抄卷第四
安养抄卷第五
安养抄卷第六
安养抄卷第七
显示全部内容
No.2686
安养抄卷第一
安养净土四种佛土中何耶(一又加三身分别文)
安养为上品净土为当如何(二)
安养界去此量何(三)
十六想观中花座观依正中何(四)
阿弥陀佛身量何(五)
观弥陀人观何相耶(六)
不具足戒行生安养耶(七)
问。安养净土四种佛土中何耶(一又加三身分别文)疏云。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文)。
净名疏一云。二明同居土者。无量寿国虽果报殊胜难可比喻。然亦染净凡圣同居。何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以何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经云。犯重罪者临终之时忏悔念佛。业障便转即得往生。若但圣生。凡夫何得愿生彼土。故知虽具惑染。愿力持心亦得居也(文)。
同疏二云。西方净土亦同居净也。彼经亦举第六天为类。故云其宝犹如第六天宝(文)。
往生论云。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无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文)。
大品二云。有菩萨摩诃萨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方便力故。不随禅生还欲界○成就众生故(文)。
大论三十八云。问曰。若不随禅定。何以生于欲界不生他方清净世界。答曰。诸菩萨行各不同。或有菩萨于禅转心生他方佛国。菩萨回心生欲界亦如是。问曰。生他方佛国者。为是欲界非欲界。答曰。他方佛国杂恶不净者则名欲界。若清净土则无三恶道三毒。乃至无三毒之名。亦无二乘之名。亦无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常照世间。一念之顷作无量身到无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还来本处。如是世界在地上故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或有以大慈大悲心怜愍众生故生欲界(文)。
佛地论第一云(世亲菩萨造玄奘译)如是净土为三界同一处所为各别耶。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所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实受用亦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亦不可说即三界处。若随菩萨所宜现者。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文)。
摄论九云(无性)论云○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用故○释曰○受用身中依法身者。由有彼故而得有此。种种诸佛众会所显者。谓有佛土诸大菩萨众所云集。由此了知故名所显。即是西方极乐土等。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者。谓于清净佛国土中。受用种种大乘法乐解义故(文)。大乘同性经下卷云。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佛身几种。佛言。善丈夫。略说有三。何等为三。一者报。二者应。三者真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何者名为如来报。佛言。善丈夫。若欲见彼佛报者。汝今当知。如汝今日见我现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报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问佛言。世尊。何者名为如来应身。佛言。丈夫。犹若今日踊步健如来。魔极恐怖如来。大慈意如来。有如是等一切彼如来。秽浊世中现成佛者当成佛者。如来显现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灭法。善丈夫。汝今当知。如是化事皆是应身(文)。
楞伽经云。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沙门。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乐国(偈也)。
七卷章七云(慈恩)观经所说诸观及孝养父母等。乃至十念为净土因者。此有二义。一云。准摄大乘等。西方乃是他受用土。观经自言阿鞞跋致不退菩萨方得生故。非以小善根因缘而得生故。无著天亲净土论言女人根缺二乘种等皆不生故。摄大乘云。非唯由愿方乃得生。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说十念因生净土故。又说阿弥陀佛身毫相如五须弥。非他受用。何容乃尔。又观音授记经言。阿弥陀佛灭度之后。观音菩萨次当补处。十地大形说当补处。非他受用。是何佛耶。二云。西方通于报化二土。报土文证如前所说。化土证者。鼓音声王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亦有调达亦有王城。若非化身。宁有此事。故观经说中品生中。有阿罗汉须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言土通是报化二土。若依前解。此是他受用身示现。亦有父母国王。实即无之。实无女人恶道性怖等。九品生中阿罗汉等。假彼名说。实是菩萨。二释任情取舍随意。无垢称经疏同之(文)。净土论(迦才)上云。问曰。既有三者。未知西方是何土也。答曰。亦有三种。若入初地已去菩萨正体智见者。即是法身净土。若加行后得智见者。即是报净土。若是地前菩萨二乘凡夫见者。即是化净土也。如龙树菩萨等往生具见法报化三种净土。由上得见下故。由此义故。诸经论中或则为报。或判为化。皆不失旨也。问曰。已知西方具有三土。未知即今凡夫念佛愿生何土也。答曰。依如摄论。唯生化土不见法报土也。就土中有其二种。一是胎生。二是化生。胎生土者复有二种。一狐疑人生极乐边城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不见佛。名之为胎(此是无量寿经说之)二者实有父母。名之为胎。如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此即阿弥陀佛亦有父母等。经云。城名清泰。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父名月上转轮王。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揽光。神足弟子名土化。魔名无胜。提婆达多名寂也○化生土者。依如经论见有三种。一者纯是大乘土。二者纯是小乘土。三者大小乘杂土。纯大乘土者。此处众生纯学大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上辈三品人是也。故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机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也。纯小乘土者。此实众生纯学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中辈二品生者是也。故智度论中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诸阿罗汉当生其中。大小乘杂土者。此处众生杂学大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中辈下生及下辈三品生者是也。如中品下生经云。孝养父母行世仁慈。遇善知识为说四十八愿等。于此愿中杂闻大小乘。至彼虽悟阿罗汉果。后乃回心向大乘也。下辈三人亦闻四十八愿。或闻十二部经。或念阿弥陀佛生到彼土。皆发菩提心也。有此三土。若委分别者。众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见土亦有万别。若作此解者。诸经论中或判为报。或判为化。皆无妨难也(云云。横川先德云。此释善念。云云)。
同云。大乘同性经云○释曰。净土中成佛判为报土。是受用事身。非实报身也(云云)。
阿弥陀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文)。
群疑论一云(怀感)问曰。今此西方极乐世界。三种土中是何土摄。释曰。此有三释。一释云。是他受用土。以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等。故唯是他受用土。二云。唯是变化土。有何圣教。言佛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即证是。于他受用身土。何妨净土变化之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观经等皆说为凡夫众生往生净土。故知是变化土。三通二土。地前见变化土。地上见受用土。同其一处。各自心所见各异。故通二土。由此经言。是阿弥陀佛非凡夫境。当作丈六观也。问曰○若是受用土者。云何地前凡夫生。若是变化土者。云何地上圣人也。答曰○以阿弥陀佛殊胜本愿增上缘力。令彼地前诸小行等○生他受用土。佛地论等说。初地已上他受用土。地前菩萨生变化土者。此据自力多分判地上居二土别。不据他力别愿胜缘而说也○佛地论中○一论师言。或复如来神力加被。令暂得相见闻说妙法○今此是不可思议本愿之力令亦得生。斯有何过失也(云云)。
又云。起信论云。从初发心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此之论文已通地前得见他受用身也。若见他受用身者。何妨得生他受用土○变化土地上菩萨生。地上菩萨生者○上能见下为欲接引地前凡夫生变化土。有何妨废。又地上菩萨生变化土者。皆是化身。亦无有过(文)。
补正记八云。亦可释妨者。妨云。净土既云莲花为父母。何故鼓音王经云。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释曰。经之言化土云有父母。净土则无。又经云有者。说因位时土有言化生者。说成佛已后土无父母。故不为妨(文)。
五百问论中云。问。经中何佛应有子耶。而言佛有十六王子。答曰。他受用身有父母等。如法鼓音声王经。阿弥陀佛亦有父母。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等。释曰。若化七地以前分段生死。须有父母等。若化八地已上变易生死。理无此事。不生死故。他受用身与轮王俱出故。此佛祖转轮圣王。今谓他受用义虽通报化。语他受用应指报身。对报辨异须云化身。故彼弥陀化分九品。上生既是无生。即当初地已上位也。故登地已上即见报身即他受用。地前所见即是化身。化中仍须分别于优劣。随见异故不可当同。是知下之三生须闻劣教。以初生彼在小果故。故知此等始花出须见父母生身故也。岂上三品见父母身。故应须知化佛化土有净有秽。秽即娑婆。净即安养。净中有秽。须应多品。以由乘戒不等故也。且如妙喜阿閦以对安养即净不同。娑婆对余下类秽土即秽不同。只此方尚诸菩萨唯见今佛垂复栴檀阁入于母胎。岂实母胎垂阁入耶。即欲父母而非父母。彼亦准知。况七地等言未成道。鉴璎珞初地已得法身。仁王经中初住已入毗卢舍那。花严亦尔。登至七地仍见化。及在分段凡夫父母身须现父母。行向入变易生身。是须见于化父母。若言变易不生死者亦如是。变易犹久生死故地持涅槃并以初离五怖畏破二十五有见于佛性。岂见佛性而生分段。唯见化身父母生身(文)释纂第六云。若大论中明安养国非三界者。只是非此娑婆三界耳。若就彼土具有三界。故无量寿经。阿难白佛。彼安养既无须弥。忉利诸天依何而住。佛反质言。此土夜摩乃至色界依何而住。阿难默领。反质意者。此夜摩等既许依空。何妨彼土四王已上依空而住。具明土相复有多种。共别不同如无动界。虽是净土由有男女及须弥等。此同居净土既其不同。同居秽土亦应不等(文)。
平等觉经上云。其国中无有须弥山。其日月星辰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在虚空中(文)。
双观经上云。其佛世界名曰安乐○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乃至云云)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文)。
同经下云。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文)。
罗什安乐土义云。问曰。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答。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所以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文)。
净土论上云(迦才)问曰○此土为当在三界摄为当不摄耶。答曰。若就佛论则妙绝三界。若从众生具有二义。或摄或不摄。初明摄者。若据凡夫及三界学人往生者。此即在三界摄。以此等众生未出三界故○二明不摄者。若是初地已上菩萨及罗汉支佛二无学人往生者。此即不摄。由已断正使出三界故也。如大智论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诸阿罗汉当生其中。论中既云罗汉不论学人。故知学人生者在三界内也(文)群疑论一云。问曰○三界之中何界所摄。释曰。此有二释。有漏净土是欲色界摄。以有漏心不离三界故○若未离欲界。以欲界生得善或方便善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生于净土○即欲界摄。若已离欲。得色界心修十六观生于净土。即色界摄。故彼净土通欲色二界。无色界众生无实色身可生净土。以净土是众宝庄严故。实非无色界摄○故无量寿经。阿难白佛言。彼佛国土若无须弥(乃至)皆依何住(云云)即欲色二界摄也。二释虽是有漏所变净土。而不得名为是三界摄(文)。
大智度论言。非三界。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故非无色界。此论义意非是净土无漏识心所现净土名出三界。有漏识心所变净土器世间相布置法用安立有情利乐等事。不同于此三界等相。名非三界(乃至云云广可见之)。
注十疑(澄或注)云。今安养即他受用变化二土。以地上菩萨见他受用土。地前菩萨二乘凡夫见变化土也(云云)。
十住婆沙第三赞弥陀文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花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文)。
观经云。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行者○心大欢喜○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生极乐世界○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是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即便命终○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是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十恶五逆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后○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云云)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文)。
双观经上云。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文)。
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称赞净土经同之)。
大论三十八云。如阿弥陀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云云。玄六引之)。
玄六云。戒急乘亦缓亦急者净土也。戒急故土无五浊。乘亦缓故开三。乘亦急故显一。安养亦是也(云云)。
龙兴记下释中辈中云。问。悲花经云。安乐世界无声闻名及说法。纯菩萨乘。授记经同。今何故言有声闻乘及说小法。答。彼文约终。此经约始。终皆发心成菩萨故。有说。此言声闻非是小乘。并是菩萨。如璎珞○佛告舍利弗。菩萨三乘各有三品。辟支佛三乘各有三品。声闻三乘各有三品(云云)故知非小(文)。
十疑第九疑云(天台)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有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且如韦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受佛记悉得往生净土。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哑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二乘之身。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种不生○故无寿量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耶。根缺声闻亦尔(云云)新十疑云(禅瑜撰)第四疑云。古十疑决净土论之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之文云。但论彼国无有女人及以盲聋喑哑全不识经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悉得往生。悉生彼国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二乘之身(云云)此义未得深意。何者。九品之中。中品三类或得初果或得四果。又经云。彼国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云云)此等文明也。何言不受二乘之身耶。答。仁王经云。复有九百万亿菩萨摩诃萨阿罗汉十地(文)又通教七地此阿罗汉地也。三乘共在此地。又依九乘道理者。声闻之中有菩萨乘。菩萨之中有声闻乘。以之论之。彼土声闻皆是菩萨也。问。若言彼土声闻皆是菩萨者。何上文云。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次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云云)故知菩萨之外有声闻也。答。声闻之中虽有菩萨。而形貌声闻犹为声闻众。若形貌菩萨者别举也。问。依形定声闻亦无一定。依出家形。谁云地藏菩萨是声闻。依内秘菩萨形。谁云满愿是菩萨。虽以形定。而不可言地藏是声闻。虽以应化定。而不可言满愿是菩萨。既菩萨声闻二类各别。当知声闻是二乘。菩萨是大乘。加之言满愿是应化者。来法花显实之教发迹显本之时所始知也。若满愿发迹显本之时。上二周声闻皆是权人也。又观经云须陀洹阿罗汉犹菩萨者。此等人历劫入菩萨之位。岂从初是菩萨耶。答。二乘有二种。定性不定性也。论云二乘种不生者。指定姓二乘也。言极乐有声闻弟子者。所谓不定性之二乘也。今论不定性人进不。菩萨退不永灭。故烈声闻菩萨无妨也(文)。
记八云(提婆品)今龙女文从权而说。以证圆经成佛速疾。若实行不疾权行徒引。是则权实义等。理不徒然(文)。
法花经云。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文)。
疏九云。常在灵鹫山。谓实报土也○天人常充满者。三十心是人。十地是天(文)玄七云。或言。花王世界莲花藏海者此实报土也(文)。
摄大乘论第十云(世亲释玄奘译)论曰。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谓薄伽梵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药叉(乃至)人非人等常所翼从(云云)如是示现清净佛土○辅翼圆满眷属圆满。释曰(云云)。
无性摄论第十云○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者。显示辅翼圆满。无量天龙药叉等者。谓诸天等止住其中以为眷属。此化非实。莫呼洛伽者。此摄大蟒。此句显示眷属圆满(云云)。
七卷章七云。第三眷属者。佛地经云。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其法性土自受用土二无辅翼○他受用土唯有菩萨以为眷属。无有余类。虽超三界。天等仍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无量寿经亦言。命鸟等皆是阿弥陀佛之所化作。化为二乘庄严净土亦复如是○他受用土菩萨为真。二乘八部皆为权现(文)佛地论第一云。何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而有天等以为眷属。天等皆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文)。
摄论(世亲释。陈真谛译)○论曰。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释曰。如前应知是名别时意(云云。别时意趣细如下抄之)。
七卷章七云。十念为净土因者○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得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云云。如次上抄之)。
十疑(天台)第八疑中云。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文)。
西方要决云(慈恩寺基撰)第十二依摄大乘论会释别时义者。论云唯由发愿即得往生安乐者。是别时意。疑曰。唯依摄论判作别时。今教念佛如何即住。通曰。今依摄论判释别时。与净土门一无差殊。何者。由且发愿未可即生。依愿念佛乃成净业。愿行前后故说别时。非谓念佛不即生也(云云)。
群疑论六云。问曰。未知往生西方众生为是分段生死。为是变易生死。释曰。彼土菩萨。八地已上一向是于变易生死。七地以还初果以上或是分段或是变易。直经三贤十信等皆唯分段(云云)双观经疏云(真谛)问曰。此土三中是何。答云。是自受用土。今谓虽有此说而违文意。何以故。依所愿土而起此行故。谓前所愿国土是众生所生。如何得是自受用土。可说此应化土。经应化土尚无须弥七金山等(云云)。
同经疏云(寂)问。严净土者为是化土为是受用。答。正是受用兼亦变化。以愿所成果多说受用故。此时法藏虽未登初地。然由佛力亦得暂见故(文)。
往生论疏一云。龙猛释云。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所以知尔。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以有色故非无色界。诚是菩萨净业所感耳(文)。
同第三云。如有颂曰。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乐国。而言彼国菩萨皆是一生补处。然大菩萨为助佛故往生其中。何妨诸小行菩萨等随善知识终念得生(文)阿弥陀经疏(基)云。问。净土有几种。答。有四种。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他受土。四者化土。问。四土之中西方是何净土。答○若他受用土。佛地论云。诸佛为令地上菩萨受大法乐近修胜行。佛于后得智中。以大悲故。于诸菩萨大圆镜智相应净识之上。依诸菩萨业力。如来与作增上缘。随其根宜现其净土。或胜或妙改转不定。地地优劣如轮王所感土与众生同处所见即异。若变化土。佛地论云。随菩萨宜。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在西方○西方有二土。若登地菩萨各见自用土。若地前生便见化土。问。云何知是化土。答。若报净土。诸佛平等无有优劣。若化土者。随众生现即有差别故。花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阿弥陀国一日一夜。彼国一劫当袈裟憧世界一日夜。又首楞严经云。文殊未来于南方成佛名普现色身。其土胜阿弥陀国不可为喻。又观音授记经云。过去金光师子游戏佛土。及观世音未来成佛。胜今阿弥陀土无量。又准大阿弥陀经等。其土既在欲界。上有六天复致优劣。故知是化。问。众生生彼何土。答。生化土。问。若是化土。何故二乘女人不得生。答。论据报土说。平等觉经云。众生生彼始得初果。乃至后得阿罗汉果作大菩萨。或至于彼始发菩提心。既有凡夫及初心菩萨者。即是化土。若言二乘亦不生彼。即谓一向是报净土者。彼观经三辈九品云何得生。此经下文。彼佛有无量声闻弟子。何得不生也。又女人亦不得生者。此弥陀经等皆云。若善女人闻说彼佛名。执持不忘必得往生。此云何通。又若彼土一向无女人故即谓是报土者。鼓音经云。彼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此无女人也(文)又云。又问。若是化生。何故大论云非三界摄。答。彼言非三界摄者。非谓出过三界。但谓异三界故。故大论云。地居故非色界。有形故非无色界。无欲故非欲界。故言非三界摄。又佛地云。此是佛出三界净识心所现。为化地前诸有情类令其欣乐修行彼因。令声闻等见。若谓非三界者。即谓出过三界。与彼平等觉经等相违。问。若是化土。何故解深密经三地已上乃得生。答。此约他受用土说。他受用有二。一为登地已上现者。令登地已上人受用。二为地前人现者。令愿乐已前人受用。即化净土也。彼经据诸大菩萨生彼者得受用土说。非是西方一向是初地已上净土。由有凡夫二乘亦得生故。故有化土及受用土。问。若是化土。众生生者初见何土后见何土。答。初见化土后受用土。问。何处有此二土。答。于一界中一相之土。初见粗后见细。非灭前土而见后土。非异处见其二土。佛地论云。释迦如来说佛地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秽土说法。登地菩萨见受用居佛净土说法。问。若生彼见化佛又居净土。我此释迦亦是化佛。其土何以不净。既有不同。明知彼净土是报土。此秽土是化土。答。依大论引目连问经。释迦亦示目连己身净土。又说言。一切诸佛皆有净秽两。如我释迦牟尼有秽有净。今十方诸佛阿弥陀佛亦尔。问。诸佛既同有净秽二土。何故弥陀不见有秽。释迦不见有净。答。由此众生有乐见净土者。但说净土之名。又由此众生不苦即不乐涅槃。所以释迦于众生恶业上作增上缘。示现秽土令众生厌。然非释迦亦处其秽。故涅槃经云诸佛无有出于不净者。为化众生示现净秽故。维摩经云。若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者。佛即为现。问。若彼土是化又居欲界者。应有须弥大海。答。以佛本愿故。无诸山川江海。四王忉利以福力故依空而住(文)。
无量寿经宗要云(元晓)○第四正定与非正定相对门者。三聚众生苦生之地。是为秽土。唯正定聚所居之处。名为净土。于中亦四果声闻。乃至复有四类凡夫。唯无邪定及不定聚耳。今此经说无量寿国。就第四门说为净土。所以然者。为欲普容大小兼引凡圣兼生胜处同趣大道故。如下文言。设我得佛。国中人民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又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乃至广说。又观经中说。生彼国已得罗汉果等。乃至广说。故论说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是说决定种性二乘。非谓不定根性声闻。为简此故名二乘种。由是义故不相违也。又云。女人及根缺者。谓生彼时非女非缺耳。非此女等不得往生。如韦提希而得生故。鼓音王陀罗尼经云。阿弥陀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曰殊胜妙颜等。乃至广说者。是说化佛所居化土。论所说者是受用土。由是道理故不相违(文)。
无量寿经论云。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花藏世界海。是名入第三门(文)。
同论释第五云。此第三门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是第三功德相。如言卢舍那佛坐莲花藏世界。今言莲花世界者。无量寿佛所居住处。准此世界随义为名。即是修行安心之定(文)无量寿经论释第三云。若以本言。即是应土已定第十地故。若以迹言。即以有漏业之所造故名报土。如实义者。是变易土。为广济故。化分段相。如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万亿劫当有终极。灭度之后。观世音菩萨成等正觉。十地机性先已纯熟。为化彼类即身成佛。不说先住何处何天后来补处。即以此身就坐成佛。是即十地所见应身。故知安乐为十地缘观变易土。生彼土者离分段中烦恼业故。法藏菩萨在第十地无更作业。唯是应现依正两报。如言成佛之时七宝为地自然而生。此是应于愿力将成佛时方乃始成。而实不言未成佛前。欲成佛境。其中有情为所化土者。又言。生彼国者皆具相好智惠神通。此是不言净土之事因时欲有。故知应土亦是分段。然彼如来昔起愿行。以土应物。今成佛果。遂能以土而应于物。当知此土即是报土。佛虽物示土。而无因不得生长。良以有情修净土因感斯应土亦得名报(文)。
无量寿经述记云。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无有异生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若异生菩萨得生于彼。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数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所化众生故。密意作如是说。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劝励时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从此渐渐堪于彼生当得法性。应知是不此中密意。又摄论云。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由此等文故知。无别变化净二乘异生之所生处。言得生者别时意。非即生也。答。所引二文皆说受用土。经说唯由发愿生。悉望彼受用土实是别时意。然经所说三辈九品非唯是愿。亦行相应。又所生土非是受用。是变化土。故三辈生非别意。然弥陀土有唯纯是菩萨所生名受用土。有亦二乘异生杂生名变化土。论云。无二乘等依受用土。说变化土中。非无二乘等三辈九品皆得生。故智度论中净土品云。问曰。余佛有三乘教化。岂独劣耶。答。佛出五浊恶世。于一乘道分为三乘。问。若尔阿弥陀佛阿閦佛等。不于五浊世。何以复有三乘。答。诸佛初发心时。见诸佛以三乘度众生。自发愿言。我亦当以三乘度众生。由此文故知。弥陀净土有纯有杂。二土差别虽有。二阶处所无别。于一处中随见异故。又往生论云。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故知地前菩萨亦得生彼净土。若无变化土者。未证净心菩萨何得生于受用净土。此经正显受用净土。兼亦为显变化净土。引摄初业人之生彼土故。又云。疑佛四智者生彼受胎生。当知就彼变化土说(文)又云。问。此四部经所说净土。为是一净土。为是有差别。答。准论验经非一种也。所以者何。阿弥陀净土有多品故。随时所说有差别也。案文而求观经及陀罗尼经所说土相是化净土。说九品人皆得生故。说有父母魔王等故。小阿弥陀所说土相是受用。说彼唯有阿毗跋致诸菩萨故。又说多有补处菩萨。故知非是变化净土彼声闻等是化非实人。今此所说两卷经中正显受用土。论依此经十七种庄严故。唯此经中具十七等。非余经故。然兼亦显变化净土。说疑佛智等生彼受胎故。又别本中说有罗汉般涅槃○故知亦有说变化土(文)安乐集上云(道绰)问曰。安乐国土于三界中何界所摄。答曰。净土胜妙体出世间。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暗宅○是故净土非三界摄。又依智度论云。净土果报无欲故(乃至云云)天亲论云。观彼世界相(乃至云云)。
无量寿经义疏下云(法位)言出三界者。彼无欲故非欲界。依地住故非色界。有色形故非无色界。故云出三界。非谓除惑出三界受变易身。彼有分段身故(文)。
无量寿经论释第一云。论曰。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释曰。其三界者。一是欲界○二是色界○三是无色界○如此三界愚夫之宅。皆是有漏流转无际。如幻因果相续不断。而安乐国菩萨慈悲正观之所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立。四生感报缘兹远离。烦恼业系由此永绝。其有往生修道积行。入正定聚曾无退转。是故且言胜过三界(文)。安乐集上引大经赞云。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本摄受(文)。
决一云。见佛相者。但是见彼三藏相好空无所有○肇云。诸相焕目而非形。八音盈耳而非声。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及观经等通佛收(文)。
疏云。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缘参差长短(文)。
文句九云(寿量品)实有量而言无量。弥陀是也。实无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是也。实无量而言无量。如涅槃云唯佛与佛其寿无量是也。实有量而言量。如八十唱灭是也(云云)。
补正记云。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彼是胜应之身。机息应谢。以观音为补处。即实有量言无量也(文)。
观经云。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池上作莲花想○莲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花有八万四千叶(云云)是为花座想名第七观(文)。
又云。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文)。
心地观经二云。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花。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第二佛身坐千叶莲花○乃至十地他受用坐不可说妙宝莲花(文)。
大乘同性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文)又云。彼经云。阿弥陀如来莲花开敷皇王如来○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云云。上如抄本经文之)。
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亿劫。当有终极。佛涅槃后。正法住世等佛寿命。善男子。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乃至云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同性经云。报身受记经云。入灭二经相违诸师何会。答。绰禅师会授记经云。此是报身现隐没相非灭度也。迦才会同性经云。此释善矣(如上迦才净土论之)。
观佛三昧经十云。过去久远有佛世尊。名毗婆尸佛。身高颈长六十由旬。其佛圆光百二十由旬。身紫金色。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无数金光(文)。
又云。同人相故说三十二。胜诸天故说八十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云云。往生集引此文)。
大论八十八云。有国土。佛为现千万相。或无量阿僧祇相。或五六三四相。随天竺所好故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文)。
心地观经三云。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文)。
七卷章七云○为十地众○现他受用身。初地见佛坐百叶花○且阿弥陀佛眼如四大海水。眉间豪相如五须弥山。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应是初地菩萨所见。二地见佛坐千叶花。乃至十地所见转大。此他受用虽有父母示现受生。不先处天方下成佛。鼓音王经说。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魔王名无胜。调达名寂(云云)无量寿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是报土无实。女人佛及菩萨化为母。所化分段身故现此相○报土中有实魔事。然大菩萨化为魔王。障他受用时现有之。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千万亿劫。当有终极。灭度之后。观世音菩萨。明相出时。于菩提树下成○觉○普光功德○十地机宜先已淳熟故。彼类即身成佛。不说先住何处何天后来补处。即以此身就座成佛。则是他受用。大悲所宣生因所生成佛之相(云云)。
又云(如上抄之)。无性摄论(如上抄之)。
无量寿论释第四云(智光撰)初地菩萨所见之佛坐百叶花。二地千叶。三地万叶。后后初地展转增胜。乃至十地金刚心菩萨将成佛时。净居天上乃有大宝莲花。相显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量菩萨坐之而成正觉○无量佛所坐宝花有八万四千花。当是四地所见之佛。由斯有言。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菩萨。如实义者。无量寿佛总是十地菩萨所见。如说皆是一生补处。乃至得百法明门等。举始指中间应知(文)兴记下云。问。此弥陀佛是何身耶。答。远云。应身。有始终故。如观音授记经说。弥陀般涅槃观音补佛处。若真身者常住无变○诸根相好皆遍法界。既有灭。故知应非真。有言。报身。净土身故。如大乘同性经说。阿弥陀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即是报身。浊世中现成佛者。当皆是应身○问。报身常住。何须灭耶。答。此是报身现隐没相故。经云。弥陀灭后。复有善根深厚众生。还见如故。又摄论解报身相云。何别别异异见种种变。问。若依初师。同性经文何通耶。答。然实净土得通二种。谓实报身与变化身。然为简彼秽土故。成佛一向变化。举胜简耳(文)。
安乐集上云。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乐极国是何土。答曰。现在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净土。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乃至)问曰。如来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音菩萨次补佛处也。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曰。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来如故。即其证也(文)又云。又宝性论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答曰。涅槃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来在此娑婆国土。非但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如是。即其证也。问曰。鼓音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若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答曰。但闻名不究经旨致有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文)观经玄义分(善导)云。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然报应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关。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能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如大品经涅槃非化品中说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颇有实事不空者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识即是化。乃至一切种智即是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间法是化。出世间法亦是化○佛告须菩提。若有法生灭相者是变化。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变化。佛言。若法无生无灭是非变化。须菩提言。何是不生不灭非变化。佛言。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若新发意菩萨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则惊怖。为是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灭者不如化耶。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第一言叙佛身者。问。往生者见佛何身。答。见二种身。若登地菩萨见佛受用身。若地前菩萨凡夫二乘见变化身。问。依何得知。答。摄论云。若离应身登地菩萨善根则不得成就。若离化身声闻缘觉及愿乐位中菩萨所有善根亦不成就。故往生者见二种身。问。西方有二弥陀耶。答。约报即一。若化即百亿弥陀。问。彼报化两身为同处现生者皆见。为别处现诸往生但见一佛耶。答。同一三千界内各见不同。若登地菩萨即见他受用身。亦见百亿化身。若地前人等但见一身。问。若同处不异者。何故入大乘论云。诸佛色身于欲界成道。法性生身者住净居天。其处即异。菩萨生者应生净居。众生生者应生欲界。云何同处。答。上下虽殊。同是一报所生之境。但上生者正见受用土无处非净居。众生生者即见化土在阎浮提。故真谛云。菩萨于净土见佛。此约报土一向纯说。波颇三藏云。应佛净土有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报佛净土唯大菩萨。如此经说佛有无量声闻弟子及诸菩萨者。此约化佛说。问。众生生彼亦知是下界不。及知佛是化身不。答。下界即知之。佛谓真佛。问。彼若佛有报化者。何故大乘同性经云。如我今释迦牟尼及西方阿弥陀佛皆是报身耶。答。此约本身说。谓极乐国土是一报佛所王之土。然百亿四天下中者即是化佛。如释迦莲花藏世界中者即是报身。百亿阎浮提中者是化身。问。弥陀何不但现一实身令凡圣同见。答。由机福力不同故。身现有其粗妙。问。如彼观经云。彼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又鼓音经所说是刹利种者。彼并是何身。答。如彼观经者是报身。鼓音经者是化身。问。云何知之。答。准净居天身身量皆大。如来报身皆在净居色究竟天。实报净土故报身大也。若在阎浮示有种性父母生处。及有得道菩提树。如无量寿经说。其树高四百万里。鼓音经说。其所生城纵广十千由旬。又观音授记经。弥陀灭后观音补处。据上因缘此身即小。又去来生灭故知是化。问。若是化者。众生生彼即见化身佛。至得初地之时复见何身。答。若登地已上即见报身。问。登地见报身者。为灭前化相而见报身。为不灭而见。答。即于前所见相身之上而见妙身。如人服药惺时。即于针上见草。如是地地见佛身相转转胜妙。唯佛与佛见常不异无增减相(文)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中云。有说。随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纵小道树不相妨碍。若尔所余宫殿不应各称其形大小故。今彼经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树即化土故。不相违也(文)观经疏云(惠远)然佛寿命有真有应。真如虚空毕竟无尽。应身寿命有长有短。今此所论是应非真故。彼观音授记经云。无量寿佛命虽长久亦有终尽。故知是应。此佛应寿长久无边。非余凡夫二乘能测。故曰无量命限称寿(文)。
观经疏下云(同)问。此阿弥陀佛是何身。答。此是利他亦受用亦变化身摄。如释迦牟尼亦有此身○当知释迦佛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亦有不庄严国土。如释迦佛国但使净土成佛有分量身。如阿弥陀佛卢舍那佛等皆是亦受用亦变化身摄。若自利唯受用身无分量遍周法界。唯佛乃能知之。十地菩萨不能知之(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下云。座功德者(乃至云云)
如是花台有其二种。一者化相所现外座。二者实德所依内座。化相所现外座者。如观经中第七观说。百宝色花有八万四千叶(云云)此说化身所坐座相。受用身座广大无量。随十地见其量不定。实德所依内座者。谓二宝性真如法界一切功德所依处故(文)。
问。安养为上品净土为当云何(二)。
疏云。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云云)。
显要记上云(源清述)上品者。且约彼无诸恶以望娑婆故云上耳名疏一云。一云。净者如花光土。虽非恶世愿说三乘○问。净土亦得开渐教者。香积菩萨何故惊怪。答。本愿说故(文)。
妙记云。本愿说者。上品净土不须开渐故云因愿乃可。有说。香积无愿故不得记不说不闻故来问也。如安养界树说苦空人开罗汉。既不云愿。验土非高(文)。
大论九十三云。佛出五浊恶世。于一乘道分为三乘。问。若尔阿弥陀佛阿閦佛等。不于五浊世生。何以彼有三乘。答○诸佛初发心时见诸佛以三乘度众生。自发愿言。我亦当以三乘度众生(云云)。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文)譬喻品云。花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文)。
记五云。土净唯一酬愿说三。即施即废。问。何处愿说。答。准大悲空藏经。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眼退时愿成佛日开三乘法(文)。
补五云。愿说三者。但遂本愿非被权机(文)。
净土论上云(迦才)○如东方妙喜世界是下净土。杂男女故。西方极乐世界是中净土。杂二乘故。上方众香世界是上净土。无二乘故(文)。
阿弥陀经义记云(天台)若望贤首犹是下品。但比娑婆故言极乐(文)阿弥陀经略记云。贤首是胜莲花国佛也(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阿弥陀佛国为最快。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国中众善之王。诸佛国中之雄。诸佛国中之宝。诸佛国中寿之极长久也。诸佛国中之众杰。诸佛国中之广大也。诸佛国中之都。自然之无为。最快明好甚乐之无极。所以者何。阿弥陀佛本为菩萨时。所愿勇猛精进不息累德所致故能尔耳(文)。
观经嘉祥疏云。问。佛普现十方净土。天人何意愿生西方阿弥陀耶。经云。如花严所辨百方阿僧祇品净土。西方弥陀最是下品。既是下品。何故愿往生耶。故云。始舍秽入净。余净不易可阶。为是因缘唯得往生西方净土也(文)。
阿弥陀略记云○又上下八方无央数净土庄严妙事。皆摄在极乐。岂各别土为胜。总摄处为劣耶。问。花严经寿量品说。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日夜。极乐一劫为袈裟憧国一日夜。如是展转乃至佛刹尘数。最后世界一劫为胜莲花世界一日夜。寿量果报庄严亦然(云云)明极乐是下品。解曰。望彼虽尔。非望一切。故义记云。若望贤首犹是下品。但比娑婆故名极乐(文)。
无量寿经上说法藏比丘愿中云。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佛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稳(文。平等觉经同之)。
同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水净土中二颂举多佛国。三颂愿自土胜。求中愿齐余佛。求中愿胜余土者。身中约实德故。求齐余圣土中据化宜故求胜余土。此倚互义显理则齐也(文)。
同经连义述文赞中云(憬兴)经曰令我作佛至而无等双者。述云。此次对求胜土。国土者即今极乐世界。第一者即诸相庄严。言奇妙者即众第一。道场者即座第一。如泥洹者即快乐第一○彼土快乐可次涅槃。故譬。而无等双者国土第一。泛言第一者即对下之称。不尔便违花严。如前已说故(文)。
无量寿经上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清净庄严照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文)。
同经义疏上云(法位)清净下诸方无比(文)。
同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悲花经说观世音菩萨发愿言(乃至)宝花如来即授记云。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于后夜坐金刚座。
于一念中成阿○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文)。
又云。问。若法藏比丘尔时已发证发心者。何故论云。法积比丘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国土。是故阿弥陀国不如花积世界。答。国土胜劣其义不定。彼望上位所见。是故不如花积世界。尔时始登初地位故。又先为说二百一十亿土。此时未登初地位故(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花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阿弥陀国一日一夜。彼国一劫当袈裟憧世界一日一夜。又首楞严经云。文殊未来于南方成佛。名普现色身。其土胜阿弥陀国不可为喻。又观音授记经云。过去金光师子游戏佛土及观世音未来成佛土。胜今阿弥陀土无量(文)。
观无量寿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花。复有国土如自在宫。复有国土如颇梨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文)。
同经义疏云(惠远)问曰。韦提乐生安养。何不望直为现彼国而通现乎。若不通现无由得显弥陀最胜增甚深乐。故通现之(周疏同之)同云。土有粗妙。粗处杂少。妙处唯大。又复粗国通分段凡夫往生。妙土唯有变易圣人。弥陀佛国净土中粗更有妙刹。此经不说。花严具辨(文)。
同经序分义云(善导)此明夫人总见十方佛国并悉积花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故云我令乐生安乐国也。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答曰。但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文)。
问。安养界去此量何耶(三)。
观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文)。
疏云。去此不远者。安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刹。一一刹恒沙世界。何云不远。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云云)。
请观音经云。去此不远○西方有佛○名无量寿(文)。
请观音经疏云。言不远者。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那言不远。解云。于凡是远。于圣不远。今解不尔。若机缘未熟。虽近而远。若机缘熟虽远而近。故言不远(文)。
阿弥陀经云。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文)。
双观经上云(同阿弥陀经。云云)。
阿弥陀义记云(天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极乐(文)。
止观二云。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文)。
净土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千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文)。
称赞净土经云。去此百千俱胝那由他国土(云云)。
同经疏(靖迈)○俱胝唐言亿(文)。
般舟三昧经上云。佛言○心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是间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在菩萨众中更说经(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所居国土名须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阎浮提地界千亿万须弥山佛国(文。平等觉经同之)。
大论九云。十方恒河沙等三千大千国土。是名为佛国土。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文(云云)同论三十八云。佛国者。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佛一土。诸佛神力虽然普遍自在无碍。众生度者有局(文)。
宝积经第十七云(无量寿会之一)。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彼有世界名曰极乐(文)。
观经疏云(惠远)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者。彼十万亿刹名为不远(文)。
往生要集下云。问。极乐界去此几处。答。经云。过十万亿佛土○有经云。过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土○问。二经何故不同。答。论智光疏意云。言俱胝者此为亿也。那由多者当此间垓数也。犹是世俗言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经。十经曰垓。垓犹是大数也。百千俱胝即十万亿。亿有四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四者万万。今言亿者即是万万。为显此义举那庾多(已上)此释可思(文)。
净土论中云(迦才)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文)。
大集经云○去此过百千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文)。
法宝坛经中云。世尊在舍卫城说西方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相说里有十万八千。若理论十恶八邪。即是说远只为下根。说近为流上智(文)大集经(云云)。
悲花经云。大王。汝见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转名安乐○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文)。
双观经疏云(寂法师)○此言亿者。应是千万为亿。即当俱致之数。旧经论中俱胝之数多翻为亿。如三千大千世界。旧经云百亿。新译云百俱胝。故知此亿即当俱胝。非落叉也。若千万为亿。应云亿亿。云何云十万亿。观音授记经云。亿百千者亦是十万亿也。何故此经与旧本不同者。以亿数中多少不同。或以十万为一亿。或以百万为一亿。或以千万为一亿。所言千亿万者。亿十万为一亿也(文)。阿弥陀疏云(基)经曰。过十万亿佛土○观音授记经云。过亿百千佛刹。清净觉经云。过千亿万须弥山佛国。无量寿经云。去此十万亿佛刹。语虽似殊。大数相似。菩萨处胎经云。去此西方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怠国。快乐安稳。人欲往生阿弥陀国者。从此国过。人多染着即愿生其中。逐不得到阿弥陀土。若人见不贪不爱。即得越过至安乐国(文)。
同经疏云。过十万亿佛土(云云)唐本云。过百千俱胝那由多佛土。此番者不同也(文)。
问。十六想观中花座观依正中何(四)。
疏云。有十六观。一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相观。观一切楼地池等。七花座观。八佛菩萨像观。九佛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往生。十三杂明佛菩萨观。十四上品往生观。十五中品生观。十六下品生观。就十六观分文为三。初六观其依果。次七观其正报(云云)。
经云。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池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如是花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乃至)是为花座想。名第七观(云云)疏云。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敕听许说。第二从说是语时下。佛现身相。第三从韦提希下。为未来请。第四从佛告下。酬请广明佛身五种观门。第一观花座。第二现像。第三观佛身。第四观观音第五观势至。初花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并辨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随机利物。三是为花想下。明结观。四阿难如此花下。明由愿力所成。五若欲念彼佛下。明观未来有利益(文)。
惠远疏云。观别十六。一是日观。二是水观。三是地观。四是树观。五是池观。六总观。总观一切宝树等。七花座观。八佛菩萨像观。九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自往生观。十三杂明佛菩萨观。十四上品观。十五中品生观。十六下品生观。此十六中。初之七观其依报境界。后之九门观彼正报○今文初之六观一处论之。后十观门一处而辨。花座之观应与前六一处论之。以与佛观相起义便故在后说(云云)。
龙兴记下云(十六观次第同惠疏之)○此十六中大判为二。初十三观观所生处。后之三观观能生辈○就观所生复分为二。初之六观观彼国土。后之七观观佛菩萨。第七花座应属国土。而佛坐故义便属佛观(云云)。
往生论云(天亲)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有十七种○一者清净功德成就(云云)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一者座庄严。二者身庄严。三口庄严。四者心庄严(云云)何者座庄严。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花台故(云云)器世间清净者。向说十七种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佛功德庄严成就(云云)。
净土论上云(迦才)○如观经十六观中。前七是依报。后九是正报。又如往生论。依报有十七种庄严事。正报中佛有八种庄严事(云云)。
观经嘉祥疏云。凡作十六观则应有十六段。今开为二。第一有十三观作无量寿观。第二有三观作九辈观。问。今观无量寿只应观无量寿。何故观九辈耶。解云。观无量寿观异九辈观因观净土因果故。问。两段已就初观无量寿复为二。第一有六观观无量寿国。第二有七观观无量寿佛身(云云)。
观经玄义分云(善导)从日观下至花座观已来。总明依报。就此依报中即有通有别。言别者花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云云)。
观经疏显要记下云。如第七花座今是依报。何故判为正报耶。答。若据花座实如所问。但顺经意判在正耳。何者。佛说依报观毕欲说正报。即敕阿难及韦提希。汝今谛听。乃至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韦提礼敬复白。世尊。今因佛力得见彼佛。未来众生当云何观。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当起想念。于宝地上作莲花想等。明知大师依经分齐判属正也(文)。
问。阿弥陀佛身量何(五)。
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文)。
疏云。观身大小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毫相如五须弥山。须弥山举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广亦尔。彼佛毫相过此五倍。眼如四大海水。准眼毫以度身量。身量大长。世人身长七尺者。眼长一寸余。四大海水一海八万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身过其眼五十六亿倍。假令极多无出万倍。何缘佛身得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准眼定身正长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言恒河沙者译人谬耳(文)。
惠远疏云。一观身小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二毫相大小如五须弥山。须弥举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广亦然。彼佛毫相过此五倍。三眼大小如四大海。准此白毫及眼大小以度其身。身量大长。准身度其白毫及眼其量大小。是事云何。凡是世人身五尺。一寸之眼。身于其眼不过长短五十六倍。佛亦应然。无量寿佛眼如四大海。一海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四海合有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身过其眼五六十倍。假令极多无出百倍。何缘佛身得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准眼定身正长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言恒河沙者。或译者谬而置之。若身实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白毫及眼便是极小。当亦是其传者谬矣。观音势至身量大小。准佛身量长短未定。四身光大小一一毛光如须弥山。五圆光大小犹如百亿三千世界(文)。
龙兴记下云。远法师云。此经所观无量寿佛眼不称身。是事云何。凡是世人身五六尺。一寸之眼。身于其眼五六十倍。佛亦应尔。然今此佛眼如四海。一海八万四千由旬。四海合有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假令极多无出百倍。何缘如此身大眼小。是义故恒河沙及四海等字皆译者谬。虽有此说。理可难定。何者。佛事不思议耳。何以世人应啧其事。随缘大小难可思量。亦可此是约大义。亲不可子细分等校量(文)梵网经太贤古迹云。
经云。次观宝树○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云云)名第四观(云云)次○观无量寿佛身(云云。如前抄之)名第九观(云云)次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云云)名第十观(云云)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云云)名第十一观(文)。
决三云。法在一心说必次第。岂说次第令法纵横(云云)。
极乐游意(静照述)释第九观中云○私云。若于此中欲具观者。宝林宝池皆增其量(云云)○释第十观中云。私云。无量寿观广大难成故。今缩观例如观大身后作杂想观。若欲具观者。于此缩弥陀身量。于彼增观世音量。经说影略(云云)若依疏释。除恒河沙故彼小此大。辨来意者。弥陀小身观音大身观成次第耳。欲具观者准前(云云)释第十一观中云。○私云。既云圆光照二百五十由旬。故知小于观音。然说身量大小如彼者。此小身如彼小身。此大身如彼大身故(云云)此即具观之证(云云)此观小身者。前想颇难知。难易就乐说影略自作次第。若准疏释。可言如观世音八十万亿那由他。言大小者标量之。不必并列。此即得观力故。就二大士大身(云云)已前佛菩萨身虽有不同。而皆是实九品修因大小自别。应佛之土众机杂坐。岂无如菩提场鹿野苑一佛自殊沙罗林地四见不同者乎。彼小不减若干。此小不成丈六(文)。
新十疑(禅瑜)云。观经疏云。恒河沙者译者之误也(云云)问。疏师云。释不可偏依凭。何者。彼师意者。只见四州之外一具足四大海也。然检正法念处经云。四州外海之次有山。次亦有大海。次亦有渚。次亦有大海。如是大海其水不同。或以乳为水。或其味种种不必咸味。乃至日月光明不至黑闇所之众生互不相知。若依此说。眼如四大海之广可准恒河沙之身量。何偏云译经者之误耶(文)。
显要记云。经明观音身量其数亦误。疏虽不说。以佛身数验之可见。如疏定佛身只六十万亿等。菩萨却倍二十万亿耶。今以义言。只可云八十万亿等。但除十字。余字不可除。或可除八字。则与佛身量所校不多。智者详之(云云)。
问。观弥陀人观何相耶(六)。
经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见(文)。
又云。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先观顶上肉髻(文)。
疏云。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者。如观佛三昧经云。释迦如来眉间白毫者。实性论云。明佛是毫相在两眉间。阔三百六十万里。方圆亦然。故文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可取如释迦毫相大小现观。若得三昧观心成就。方可称彼佛总而观也(文)。
妙音品疏云。大人相者大相海也。遍体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众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诸相从下向上展转相胜。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文)。
观佛三昧经云。四佛世尊从空而下坐释迦佛床赞言。善哉善哉。乃能为未来之时浊恶众生。说三世佛白毫光相。令诸众生得灭罪咎。所以者何。念我昔曾空王佛所出家学道时。四比丘共为同学习佛正法。烦恼覆心不能坚持佛法宝藏。多不善业当堕恶道。空中有声语比丘言。空王如来虽复涅槃。汝之所犯谓无救者。汝等今可入塔观像。与佛在世等无有异。我从空声入塔。观像眉间白毫即作是念。如来在世光明色身与此何异。佛大人相愿除我罪。作是语已。如大山崩五体投地忏悔诸罪。从是已后八十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生生常见十方诸佛。于诸佛所受持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诸佛现前授我记别。东方妙喜国阿閦佛即第一比丘是。南方欢喜国宝相佛即第二比丘是。西方极乐国无量寿佛第三比丘是。北方莲花庄严国微妙声佛第四比丘是。时四如来各申右手摩阿难顶告之。汝持佛语广为未来诸众生说。三说此已各放光明还归本国(文)。
往生集云。过去空王佛眉间白毫相。弥陀尊礼拜灭罪今得佛(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二十四愿。使某作佛时。令我顶中光明绝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绝胜诸佛光明焰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观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者。皆令来生我国。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文)。
观经上文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文)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下。第二正说○从此发光照无量国。还住佛顶变为金台。广现诸国。令韦提希乐生安养(文)。
观经说第九佛身相云。眉间白毫右旋究转。如五须弥。
天台大师五方便门云。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高烟彻。名凝心禅(文)十住毗婆裟三云。佛足千辐轮。柔燸莲花色。见者皆欢喜。头面礼佛足。眉间白毫光。犹如清净月。增益面光色。头面礼佛足。
问。不具足戒行生安养耶(七)。
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文)又云。上品上生者○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即得往生(云云)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即生彼国(云云)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云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云云)中品中生者○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云云)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云云)下品上生者○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除却千劫极重恶业(云云)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命欲终时○遇善知识○除罪(云云)下品下生者○作不善业五逆十恶○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文)。
疏云。称无量寿佛至于十念者。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如是者。云何得往生(文)。
止四云。若通论动出悉名为乘故。有人天等五乘。若通论防止悉名为戒故。有律仪定共道共等戒。若就别义事戒三品名之为戒。戒是有漏不动不出。理戒三品名之为乘。乘是无漏能动能出。约此乘戒四句分别(云云)破事戒故受三恶身。持理观故见佛得道。大经云。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乃名为缓(文)。
句二云。夫诸道升沉由戒持毁。见佛不见佛由乘有缓急。然持戒有粗细故。报有优劣。持乘有小大。见佛有权实(文)。
玄义六云。大论云。有国土纯声闻僧。或国土纯菩萨僧。或菩萨声闻共为僧。或净或秽何故差别。皆由乘戒缓急。若戒缓乘亦急亦缓者即秽土。以声闻菩萨共为僧。以戒缓故五浊秽土。乘亦缓故是开三乘。乘亦急故是显一乘。娑婆是也。戒急乘亦缓亦急者净土也。戒急故土无五浊。乘亦缓故开三乘。乘亦急故显一。安养是也。乘缓戒急者是净土。纯声闻为僧。此可知也。戒缓乘急即是秽国。纯菩萨为僧。此亦可知(文)。
十疑云。众生无始已来善恶业种多小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宿世善业。若善业强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况十念成就(云云。往生要集具)。
净妙妙记云。宿世有乘通将得法。此世新入薄助。来生乘种更未微通牵恶道。实假乘戒人天值佛(文)。
七卷章七云。十念力净土因者○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获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文)。
十疑(天台)第八疑中云。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有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极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耶。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文)涅槃经二十四云。善男子。若有众生亲近我者。虽有应生地狱因缘即得生天。如须那刹多等应堕地狱。以见我故即断除地狱因缘生于色天(文)。
涅槃疏下云。刹多见佛得生天者。二解数义。必须上定乃得生天。今见佛力发昔修定故得生天。二云。但令伏下界恶随有散善皆得生天(文)。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花押)
安养抄卷第二
九品往生者为利物皆来娑婆耶
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极乐说三乘教耶
极乐有三乘耶
有不发大乘心生彼土者耶
安养界有入无余涅槃二乘耶
安养界有藏通二乘耶
五逆谤法者生极乐耶
加观经意诽谤正法者可云生极乐耶
九品人品位何
问。九品往生者为利物皆来娑婆耶。
经云。上品上生者○即悟无生法忍。迳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上品中生者。经于七日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上品下生者○于三七日后○历游十方供养诸佛○中品上生者○莲花即开○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迳于七日莲花乃敷○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生于迳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迳七七日莲花乃敷○发无上道心。迳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迳于六劫莲花乃敷○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即发菩提之心。
净名妙记上云。若尔亦可娑婆即往于净。何以从净劫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来生。上品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获通故来。故法花云。是人自舍清净业报即来乐此多怒害处(文)。
问。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经云。上品上生者○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发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会回向发愿生彼国○生彼国已○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深信因果不谤大乘○生极乐国○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生极乐国○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云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者○往生极乐世界○应物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受授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罗汉(云云)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生极乐○闻法欢喜○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不诽谤方等经典○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称南无阿弥陀佛○作是语已命终○莲花乃敷○具百法明门得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惠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七宝池中○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如此愚人○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具足十称南无佛故除○生死之罪○往生极乐世界○发菩提之心(文)。
疏云。释会经论者。问。依往生论。二业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何故得证小果。释。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文)。
净土论(迦才)上云。此处众生纯学大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上辈三品人是也○纯学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中中辈二品生者是也○此处众生杂学大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中辈下生及下辈三品生者是也。如中品下生经云。孝养父母行世仁慈。遇善知识为说四十八愿等。于此愿中杂闻大小乘。至彼虽悟阿罗汉果。后乃回心向大乘也。下辈三人亦闻四十八愿。或闻十二部经。或念弥陀佛。生到彼土皆发菩提心也。
惠疏云。依此观经九品别论。先明上辈。同修大乘以之为因○次论中辈。同修小乘。不杀具戒如前。于大乘不能受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而为行因。以其最后发菩提心念弥陀佛故得往生○次论下辈。此人过去曾修大乘。故大经中宣说。此人发菩提心(文)。
问。极乐说三乘教耶(三)。
经说中品上生云。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说中品中生云。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说中品下生云。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文)。
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文)。
玄六云。大论云。有国土纯声闻僧。或国土纯菩萨僧。或菩萨声闻共为僧。或净或秽何故差别。皆由乘戒缓急。若戒缓乘只急亦缓等即是秽土。以声闻菩萨共为僧。以戒缓故五浊土秽。乘亦缓故是开三乘。乘亦急故是显一乘。娑婆是也。或急乘亦缓亦急者净土也。戒急故土无五浊。乘亦缓故开三乘。乘亦急故显一。安养是也。乘缓戒急者即是净土。纯声闻为僧。此可知也。戒缓乘急即是秽国。纯菩萨为僧。此亦可知。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大阿弥陀经第十九愿同之。次下品抄之。
道暹上云。西方水鸟树林皆说无常苦空等(云云)。
妙记云。树说苦空。人开罗汉(文)。
经水想观中云。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文)。
方便品云。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文)。
句四云。问。五浊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答。众生浊重。如妄计五阴为四德。若闻常我即执非为是。旧医顽騃。不知乳之好恶。不知病起根源。不知药饵开遮。无所知晓。故浊障大也。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即此义也。若闻无常苦空。即厌生死忺涅槃。破其邪计。故五浊不障小。文云。即生此念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即此义也。
玄七云。若菩萨声闻共为僧者。则有开三显一。若纯菩萨为僧者。何须开显耶。问。若不开三显一。五佛章云何。答。同此是声闻菩萨共为僧。出五浊世可如此。出净土佛则不然(云云)。
纂云。答意者。佛土不应一切开权。经言一切约出秽土开显者说耳。
问。极乐有二乘耶(四)。
经双观经阿弥陀经(如次上抄之)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二愿。使某作佛时。来至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文)。
说第二十愿云。使某作佛时。令八方上下各千亿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令作辟支佛阿罗汉。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知有几千亿万人。皆令无有能知数者。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文)。
悲花经第三(授记品)云。尔时圣王(私云。无诤念王也)白佛云○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无量无边。无能数者。除一切智(文)。
平等觉经云。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云云。如上抄之)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只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文)。
疏云。释会经论者。问。依往生论。二乘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何故得证小果。释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问。论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为往故。有善心一切得生(文)。
又更论明小乘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大论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实无。中品应时得阿罗汉。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声闻往生彼国。无漏道熟。便证小果不守小位而往还起大心进行弥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其胜。
十疑云。二乘之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云)。
惠远疏云。问曰。依如往生论中说。二乘种不得往生。此经何故宣说中辈学小得生。释言。弥陀菩萨正处。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终发菩提心种大乘种方乃得生。故大经中宜说。其人发菩提心。彼往生论据终为言故说二乘种不生。此经就始故说中辈学小得生。问曰。若此要由垂终发菩提心方得生者。至彼应证大乘道果。何故但得小乘果乎。释言。此人虽复垂终发菩提心。先多学小故。至彼国闻苦空无常等故。发其本解。先证小果。以其垂终发大心故。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
龙兴记下云。问。此经中辈是声闻。何故论言二乘不生。答。远法师云。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终发菩提心方得往生。彼论约始。此经终(乃至)必还入大(如上抄之)此义稍难。若尔此人命欲终时。为退大心。为不退耶。若退者。何故弥陀于大心中说小法耶。若还退故说小法者。不应要由大心往生。今出别说。发菩提心有二种人。一人习小久远重障。一人习小近浅轻薄。此二人同虽发大心。而别人者其意自谓。若得小果而不失彼大菩提者。先证小果然后欲取大菩提果。如是发故。弥陀于彼者先小法令得小果。得小果故遂说大法令证大果。若第二人既知小乘不极法故。即发永舍小果之心。更不取小即修大行。今此中辈唯明初人故。平等经云。诸天人民中有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道。有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随其本宿命求道时心所愿。大小随意而说。令其疾得道。亦可仲品皆来发心。唯以小行愿求净土。生彼之后方发大心修大行耳。然彼论中小不生者。一向小性不得生故。不定性等皆无妨之。问。悲花经云。安乐世界无声闻名及说小行纯菩萨乘。授记经今何故言有声闻乘及说小法。答。彼文约终始皆发心成菩提故。有说。此言声闻非云小乘。并是菩萨。如璎珞○佛告舍利弗。菩萨三乘○辟支佛三乘○声闻三乘○(云云)故知非小。虽有此说。今不用依。所以者何。如是等事。皆是如来神变所显。随机示化。不可定尔(云云)。
罗什法师赞弥陀佛偈云。安乐国土诸声闻。皆光一寻若流星(云云)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净土论中(迦才)云。问曰。如说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何女人等二得往生。答○二乘者若是二乘学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种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净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净土故。不肯发愿回向也。此即是决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论所明种者定业名也。但无此三定种者即是往生也。问曰。若此土中有三种定业即不得往生者。何故观经中云。受持五戒等即得往生。至彼闻说悟罗汉果等也。此岂不小乘定种。答。此是不愚法人。信有十方诸佛及以净土。发愿回向始得往生。若悟果毕。佛为说法花经并回向大也。此是智度论文也。若论二乘无学人不向愚法不愚法悉生净土中。以受变易生死三界无受生处故也(云云)上答大体同之。
阿弥陀经疏云(元晓)○不定声闻及诸凡夫亦得生。故论说二乘种不生者。决定种姓不得生故(文)。
群疑论五云。问曰。净土论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彼处云何得有声闻○释曰。此有四释。一释云。二乘种不生者。依瑜伽师地论说。有五乘众生。无始已来法尔成就五乘姓别。一菩萨乘。二缘觉乘。三声闻乘。四人天乘。五不定乘。言二乘种不生者。是缘觉及人天乘○二释。前义不然。若之二乘种不生缘觉人天乘者。即声闻乘得生者。何故言大乘善根界。又言。非但无三种体亦无三种名而今言二乘种不生○除声闻缘觉二乘。名二乘种不生也。问。若声闻缘觉乘种不生者。何故彼国有声闻耶。答。言无二乘者。无定性二乘。彼土二乘并是不定姓声闻○天亲菩萨依瑜伽师地论造诸论。故摄论云。披阅决定藏以释摄大乘论。决定藏即是瑜伽师地论中决择分也。今造净土论。还依彼论之宗有五乘姓义。故言二乘种不生也。三依旧诸释。此文意。声闻有二种。一愚法。谓今生未能回小向大声闻○前者名二乘○种。以不回小向大不信有净土。不愿生也后名非二乘种。虽修小行。以信大乘愿生净土也。四释云。彼以回小向大所修圣道断惑。皆为趣无上菩提。不名二乘也。○然非小乘也。阿罗汉名非唯小果。以佛亦得名阿罗汉(文)。
游心安乐云(如下抄之)。
九品往生义(横川大僧正)云。今助释云。净土中或有二乘或无二乘。经说不定。如阿弥陀双观经等说有声闻。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四愿文云。若我成佛。国中声闻无有知其数量者。此即应是中三类摄。其能化主应化身佛。其所化者是同居。或处说。如悲花等。故彼经云。今我世界无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此意即依报身如来报土而说。彼净土唯有地上菩萨故。往生论意亦复如是。故彼此文无相违(矣)。
新十疑(禅瑜)云。第四疑云。古十疑决净土论之女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之文云。但论彼国无有女人及以盲聋喑哑。全不识经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悉得往生彼国。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二乘之身(云云)此义未得深意。何者。九品之中中品三类。或得初果或得四果。又经彼国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云云)此文明也。何言不受二乘之身耶。答。仁王经云。复有九百万亿菩萨摩诃萨。皆行阿罗汉十地(文)又通教七地此阿罗汉地也。三乘共所在此地。又依九乘道理者。声闻之中有菩萨乘。菩萨之中有声闻。以之论之。彼者声闻皆是菩萨也。问。若言彼土声闻即菩萨者。何上文云。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次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文)故知菩萨之外有声闻也。答。声闻之中虽有菩萨而形猊是声闻。犹为声闻众。若形猊菩萨者别举也。问。依形定声闻亦无一定。依出家形谁云地藏菩萨是声闻。依内秘菩萨谁云满愿是菩萨。虽以形定。而不可言地藏是声闻。虽以应仁定。而不可言满愿是菩萨。既菩萨声闻二类各别。当知声闻是二乘。菩萨是大乘。加之言满愿是应化者。来法花显实之教。发迹显本之时所知也。若满愿发迹显本之时。上二同之声闻皆是权人也。又观经云。须陀洹阿罗汉犹菩萨者。此等之人历劫入菩萨之位。是从初是菩萨耶。答。二乘有二种。定性不定性也。论云二乘种不生者。指定性二乘也。言极乐有声闻弟子者。可谓不定性之二乘。今论不定性人进不菩萨退不永灭。故列声闻菩萨无妨也。问。若就种性论之。可谓女人种根缺种不生也。若尔有大违害。何者。所谓女人种者是嫉妒。言根缺种者。准善住天子之本缘。从地狱出后七日生得生盲之果报。此即以恶言骂詈众僧云汝所盲人之果报也。如是果报依念佛力悉除灭往生极乐者也。故观经云。依念佛力灭五十亿劫之生死重罪○何故灭除若干劫罪。不择灭根缺种女人种之罪耶。答。依此难案论文。言女人及根缺者。只论女人与根缺也。言二乘种者。细指永灭者。故知种言限二乘。不被女人与根缺也。此义极成耳。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下云。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性不可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
十住毗娑婆第三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花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云云。赞弥陀文也)。
双观经疏云(宝法师)文中但说无后二机。此经说彼故有声闻众故。然此声闻有其二种。一实声闻。二化声闻。若变化土有实声闻。中辈三人生皆证十果故。若受用土但有应化无实声闻。然受用土亦有多种。或有纯是菩萨众。或有应化声闻。经依彼后说故有声闻。而论既释经。何故言无。此论是集义论。非是专释一部经文。或有经中说弥陀土纯有菩萨。论依彼故说无二乘。如悲花经等说彼唯有菩萨众(文)。
往生论疏一云。问曰。法藏菩萨愿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量者。不取正觉。乃至初会已猛声闻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菩萨赞言。超出三界狱。目如莲花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如是处处说安乐国有声闻众。而不言无。今此论说无二乘名。与前相违。如何和会。答曰。如实道理。安乐净土即不应有声闻独觉。故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随宜化度。安乐净土既非五浊。即无三乘。其义明矣。又如经言。声闻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而实未得一切解脱。以其未得无上道故。既其未得一切解脱。如应有生。此阿罗汉更复不生于三界中。而三界外除其净土更无生处。是故诸阿罗汉唯应生于净土。然经典中言声闻者。唯是他方世界声闻来生安乐。依本名故称为声闻辟支。如帝释在人间时姓憍尸迦。佛欲令人识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称憍尸迦。又论言二乘种不生者。良以二乘种不生于安乐国。亦何以妨他方二乘种往生因自乐来生。由是义故。谓圣教中声闻有无。随应和会。
第三云。彼佛土○有菩萨善根男子。无有二乘女人根缺。以体无故其名亦无。而经中言有声闻众○无量寿佛变化所作○或诸菩萨化作声闻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他身为声闻等翼从如来。为欲庄严说法会故。为欲成就所化之缘随顺智慧普化游故。如为调伏摩诃劫宾拏王化胜军王。为转轮帝七。宝庄严眷属围迁。亦有经中无量寿佛有父母等亦复如是。佛及菩萨现为父母化分没身。为引下劣胎生之缘速成就故。
阿弥陀经疏(基)云。问。无量寿论云二乘种不生。云何得有声闻众。答。彼论据佛受用报土说。以诸佛受用报土唯有十地诸菩萨无二乘凡夫故。今经约化土说。即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同见同受故。观经言。小乘根性亦得往。
西方要决(基)云。二乘者。一谓愚法。证人空也。得小果不达法空故云愚法。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净土。二谓不愚法。虽得罗汉不住小果。随诸菩萨起大乘心。愿生佛前发利行故生彼国也。又观经云。中生之人生彼方证小果。疑曰。净土论云二乘种不生。何同生彼能得小果。答曰。此人无有小乘种子。遇善知识发大乘心。即因前小习悟四非常。发起宿因即证小果。大乘善友力携所将。不住小果还兴大念。故非云小乘也○小乘人之人要生大志。乘此为乘即得往生。从彼旧名号声闻也。疑曰。小乘之目判作讥嫌。何因彼方必称斯号。答曰。声闻愚法自利过深不能益他也。谓讥嫌耳。虽存古号。即大声闻。益物既弘。乃为良称。故法花经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西方亦尔。虽有小乘。并真声闻。故无讥嫌等过也。
称赞净土经疏云。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何以言有声闻众。答。佛地论云。声闻等众是佛化作。或诸菩萨现作此身。庄严佛土说法会故。或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之回向大。仍本名故云声闻。
无量寿经义疏上云。问。往生论云二乘种不生。何因会中得有声闻众。答曰。声闻有四种。此是应化声闻。为庄严徒众故。如彼无三趣而有好鸟为庄严令法音无绝故。又本是余国声闻由成度生彼故。释论云。有绝妙国土。阿罗汉当生其中则发大心。仍约本名故是声闻。往生论云。明二乘种不生者。在此国中有二乘种性者不生。女人在此不得。女人非数灭者不得往生也。
问。有不发大乘心生彼土者耶(五)。
经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愿求生于极乐世界。即得往生○得阿罗汉道(云云)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云云。如上得道处抄之)。
疏云。菩萨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乃至)必还入大(如次上抄之)。
惠远疏云(如次上抄之)。
名疏二云。声闻经中无十方佛。是论诸同修净土行(云云)。
妙记云。问。通教菩萨有净土行者。菩萨知有十方诸佛二乘如何。答。虽同一教。大小义别。二乘道理不合知之。
双观经下云。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文)。
兴记下释中辈中云○两卷之意○小乘能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二乘菩提心方生净土。非是大根。亦可仲辈生于净土乃发大心故。言当发者应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决定应发菩提心故。若依此义。皆生净土。非要先定发菩提心或生彼方发大心故(云云)。
同记云。下辈自有多类释。或先发心后方生彼。或不先发。生彼后发(文)。
往生论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佛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速离无安众生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数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菩提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时满足故。何故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云云)。
十疑中第十疑云。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答。欲决定生西方者。且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观○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以求生净土为欲拔一切众生苦故○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如次上抄往生论之)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云云)。
安乐集(道绰)上云。第一明发菩提心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云云)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情怀○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云云)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又云。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云云。如次上抄之)故令一心专志愿生彼国。欲早会无上菩提也。
又云。第六愿求净土非是小乘。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也。
阿弥陀经疏(元晓)云。文中明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助因。正因中言不可以小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显尔菩提心摄多善根以为因缘乃得生故。如菩萨地发心品云。又诸菩萨众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以为首故。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相应。案云。菩萨初发菩提之心能摄一切殊胜善根。能断众恶功德相应。是故说言非小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得知。以此为因者。两卷经中摄九品因以为三辈。三中皆有发菩提心。论中为显此文意。言大乘善根界无讥嫌名。此意正言生彼国者。虽有九品齐因大乘发心善根。所以等无讥嫌之名也。有人难言。若要发大心方生净土者。不应生彼而证小果。彼无退具故。若乃退大而证小果。无有是处故。又两卷经第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若未发大心不得生者。即应亦简未发心。而不简故明知不必然。不至心为至心言之所简。故更不须简。虽有是破皆不应理。所以然者。发菩提心既是正因。未发心者直是无因。而非有障何须简别。五逆谤法乃是障碍。非直无因故须简别。是故此难无所用也。又非生彼退菩提心。但在此间先发大心熏成种子。后时退心下起现行。良由先发大心种子不失故。得作因以生彼国。而退现行大乘之心故尔(文)。
无量寿论译第三云。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乃至)平等一相故。释曰○平等一根者。谓菩萨根如经中言。起菩萨根而礼佛。大菩萨根者是菩提心。即以信等根。为往生彼土者诸根明利。即是义也。
游心安乐道云。今依此文略辨其相。于中有二。先明正因。后明助缘。所言正因。谓发无上菩提心也。即不愿世间富乐及与二乘菩提涅槃。一向志愿三身菩提。名无上菩提之心。总标虽然。于中有二。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欲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前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则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想。如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净土论上云。二须发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直自避苦逐乐。恐不得往生也。菩提心者略有三种。一断一切恶心。二修一切善心。三化度一切众生也(此依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善发菩提心也)。
问。安养界有入无余涅槃二乘耶(六)。
疏云○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
又云。释论明实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大论亦然。或接小乘。然彼实无中品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云云。如上极乐有二乘种以精抄之)。
平等觉经上云。阿逸菩萨○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槃泥洹去者不○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槃泥洹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阿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增减也(云云。有大海无增减喻)。
大阿弥陀经上云。阿逸菩萨即趣前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般泥洹去者无。愿欲闻之○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虽有般泥洹去者。如大海减一渧水尔。不能令在诸阿罗汉为灭知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洹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道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
兴记上云○但除定性及与无性。余皆得生(云云)若除定性。何故大经阿逸菩萨白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颇有般泥洹去者不(云云)佛言。虽有般泥洹者。如大海减一小水耳(文)般泥洹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余星喻等。如经广说)既入涅槃者。何无定性。答。不详去字作此难耳。彼经意言。十方诸圣共来供养阿弥陀佛。前去后来互相开避。犹如盛市(云云)如经其间或有闻法得果示入涅槃而还去者。或有住果不后去者。如是种种示显自在。问。此秽土中示般涅槃。为引彼余学小乘者。彼净土中无如道事。有何利益示泥洹耶。答。显佛土功德庄严。兼为下果不定人等示般涅槃究竟德故。虽般涅槃。而非实灭。故置去者其意了解。
双观经上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性法忍诸深总持。不取正觉(文)。
同经下云。偈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
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文)。
宝积经十七云(无量寿会。唐菩提疏支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菩提者。不取菩提(云云)。
双观经疏云(意)平等觉经上卷云○阿逸菩萨○问佛言。阿弥陀佛国土中诸阿罗汉。颇有般泥洹去不(云云)解云○有说。此文故知定性二乘之生净土。此说不尔。要真发大心方得生故。然此文意据应化说(云云)。
问。安养界有藏通二乘耶(七)。
疏云。释论明实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云云)。
玄十云。为决定声闻开说三藏教。为退大声闻开说通教(文)。
净名疏六云。若同居净土但有人天四种行人六种法界因果异疾(云云)。
妙记下云。然净土中虽无三藏二乘之人。亦可得通教二乘。复二教菩萨及佛。故成六也。
玄七云。三藏佛然分段秽国九法界机。通教佛照分段净国九法界机(文)。
同六云。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秽国或起净国。折伏摄受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佛以体空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通教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
道暹上云。应知净同居土具四教。以藏助通等。所以西方水鸟树林皆说无常苦空等(云云)。
妙记云。三藏教中无净土教。但以烦恼润业而生故。于秽土成佛无失○若三藏中云净土教与昔教。
问。五逆谤法者生极乐耶(八加观经意诽谤正法者可云生极乐欤)。
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十不善乘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业。如是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具足十念称南无佛○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云云)。
双观经上四十八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同经下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唯除五逆谤正法者(文)。
疏云。问。大本五逆谤法不得生。此经逆罪得生。释有两义。约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即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无重悔故不得生。大本约行。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名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经明观故得生。
宝积经十七云(无量寿会)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五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同经十八云。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文)。
惠远疏云。问。大经说五逆罪不得往生。此经宣说逆罪得生。其义云何。释有两释。一约人分别。造逆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没造逆说以为下。善趣位中遇缘造逆说之为上。如世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得生。此经就之故说五逆亦得往生。下人造逆多无重悔不可得生。大经就此故说不生。二约行分别。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之为定。修余善根说以为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经就此故说不生。定善力强能消逆罪容得往生。此经明观所以说生。
兴记下云。问。两卷经中五逆不生。此经何故五逆生耶。远法师云。由人不同。若宿世中无道机人现造五逆终无生理。若是先发菩提心人。虽复遇缘作五逆四重等罪。必生重悔如世王等亦得往生。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有造作五逆四重谤法等故。一云彼两卷经但明一念念佛名人故除逆等。此经具足十念念佛故得往生。故彼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同彼经虽言一念。不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此经随友但称佛名。虽具十念而不及彼。何不违耶。答。理实齐等。所以者何。若无至心愿生彼国。何须称名。虽有愿求而苦所逼故不能念妙法及佛诸德。但随友语至心称名愿生彼故。即下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一云。彼两卷之意。明上品等生净土故除五逆。此经但明下下品故五逆得由。所以者何。随九品因所生净土亦差别故。
净土论上云(迦才)凡圣男女乃至十恶五逆临终命时。正念现前心不乱者。并得往生。唯除五逆谤大乘者不得往生。此依观经。若依无量寿经。并除五逆人。问曰。此之二经但是一佛所说。何故大经除二。观经除一也。答曰。先制后开。是诸佛常法。无量寿经先说。以广说法法藏比丘因缘及明往生事故。观经后说。以但论往生事故也。问曰。如无量寿经云。众生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又阿弥陀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据此二经。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恶五逆并得往生。答曰。正定阿毗跋致并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又据二经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
群疑论三云。问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弘誓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造五逆十恶。无恶不造。经历地狱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逢善知识教令称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得生西方。何意二经俱造五逆。并有十念得生净土。有取有除。两文不同有何义也。释曰。古今大德释此两经有十五家。共解此教。一观经取者是忏悔人。寿经除者是不忏悔人。二观经取者是轻心造逆人。寿经除者是重心造逆人。三观经取者唯是造五逆人。寿经除者是造五逆及诽谤法人。四观经取者是造逆类人。寿经除者是正五逆人。五观经取者是发菩提心人。寿经除者是不发菩提心人。六观经取者是至诚念阿弥陀佛人。寿经除者是不诚念阿弥陀佛人。七观取者是十信菩萨人。寿经除者非十信菩萨人。八观经取者非阐提人。寿经除者是阐提人。九观经取者是对已造逆人。寿经除者是对未造逆人。十观经取者是开门。寿经除者是遮门。十一观经取者说五逆业是不定业为可转时。寿经除者说五逆业是定乘不可转时。十二观经取者暖顶位人。寿经除者非暖顶位人。十三观经取者种解脱分善根人。寿经除者是不种解脱分善根人。十四观经取者第二转阶人。寿经除者是第三不阶人。十五观经取者是唯具足十念人。寿经除者是通具足十念及不具足十念。问曰。古今大德虽有十五种释。为当俱是。亦有非耶。释曰。诸家解释各有一途。难分胜劣。其第一释取是忏人除非忏者。一征此释。未知念佛能灭罪不。若不能灭者。何因经言。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念佛能灭罪者。何因言不忏悔逐破除也。观经取逆。经文何处有忏悔之语也。准此已下诸说等一一征诘。未是全得经意。经意者何。观经取逆。经言具足十念。以具十念即得往生。寿经除逆。经言乃至十念不得往生。经不言具足十念。一念已上悉皆得生。罪以少故不要满十。下品下生为有逆罪。经即说言具足十念得生净土。寿经含此三品。总合而言乃至十念得生净土。经意说言。若不造逆人不论念之多少。一声十声俱生净土。如其造逆必须满十。阙一不生。故言除也。此即不造逆者。不限十声。若小多俱生净土。造逆之辈则不得然。满十即得生。少便不往。此乃由此说除。不关诸义也。古来大德虽释。今更为兹异说耳。
游心安乐云。彼观经中不除五逆唯除诽谤方等罪。此两卷经除其五逆诽谤正法。如是相违云何通者。彼经说言。虽作五逆依大乘教得忏悔者。此经中说不忏悔者。由是义故不相违也(文)。
往生集下。问。若尔云何双观经说十念往生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答。智憬等诸师云。若唯造逆者。由十念故得生。若造逆罪亦谤法者不得往生有云。造五逆不定业得往生。造造定业不往生。如是有十五家释。感法师不用诸师释。自云。若不造逆人。论念之多少。一声十声俱生净土。若造逆人必须满十。阙一不生故云除也(已上)今试加释。余处遍显往生种类。本愿唯举定生之人故。云不尔不取正觉。余人十念定得往生。逆者一念定不能生。逆十念皆是不定故。愿唯举余人十念。余处兼取逆十余一。此义未决。别应恩择。
九品往生义(横川)云。无量寿经寂法师疏云。造逆者有其二种。一造逆事而不坏信不诽谤正法。二造逆事亦坏于信诽正法。后者加行意义俱坏。前者行坏意尔不坏。二俱坏者业不可转。意不坏者业犹可转。观经就信不坏者说故。彼不言谤法。此经就二俱坏者说故。云诽谤正法。又造业中若分位定异熟不定及俱不定。此即可转。若异熟定分位不定。虽不得令遮而转重转受。若二俱定此不可转。故前三业悔即可转。第四业者诸佛拱手故此除也。又于五种故思业中。二不可转。三即可转。是故二经除不除别(已上寂疏文)。
新十疑(禅瑜)云。第六疑云。犯五逆罪者可生极乐耶。答。说下品下生者云。十恶五逆之人临终时。虽不能心念而依○称南无阿弥陀佛得往生也。问。此等经皆是方等部经也。般若洮汰之教犹悉云。唯除定业。况弹呵之教。何忽云十恶五逆依念佛力往生极乐耶。况观经既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文)此义如何。答。此文说九品往生毕次文也。上既云五逆往生。何次下云唯除五逆等。可谓出经者脱落。若观进之词欤。案方等部之旨不可说五逆往生故。无量寿经云除五逆及谤大乘人。问。虽云出经者脱落劝进之词。而此义未极成。何者观无量寿经下文并无量寿经同云除五逆谤正法。说下品下生人云。犯十恶五逆往生也。一经之二说不可和会耶。答。方等经具四教。说除五逆谤法。通教之意也。不除者圆教之意也。说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等。是非方等部乎。
往生论注云。问曰。无量寿经言。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问。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同生以不。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迳五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文)。
方广经。
罗什法师赞阿弥陀佛偈云。诸闻阿弥陀德号。信心观喜广所闻。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愿心皆得生。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
不空罥索经第十一云(题云神变真言经菩提志记)尔时观世音菩萨语执金刚秘密主言。若欲受持悉地王真言三昧耶者。以好白㲲○图画悉地王像○若有苾刍苾刍尼国王王子妃后采女大臣僚佐族姓男女。七日七夜以诸香花恭敬供养受持读诵最胜明王真言悉地王真言者。
则得除灭无始时来诽谤正法八难大怖十六地狱匮法之罪。当得百千大福德善根相应如大梵天福聚之身。临命终时观世音为现于身将往净土。莲华化生得净身。识知过去五百年生所受生事。住后边身乃至阿耨菩提更不退转(文)。
依此文者诽谤正法者亦得往生欤。
问。九品人品位何耶(九)。
观经云。
疏云。就三品中更为九。上品之人始从种习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何以得知。上品见佛闻法便悟无生故是道种人。下品备造四重众罪亦得往生。类此似尔。上品位当道种○则金刚台。中紫金台。下金莲花(文)。
惠远疏云。初定其人粗分为三。细分有九。粗分三者。谓上中下。大乘人中种性已上说为上品。小乘人中从凡至圣持戒无犯说为中品。大乘人中外凡有罪说为下品。细分九者。上辈有三。所谓上上上中上下。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说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地。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言。初二三地信忍菩萨说为上中。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无生故○如是。种姓解行说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致初地故○中辈亦三。所谓中上中中中下分齐何处。小乘人中前三果人说中上。生彼即得阿罗汉故。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罗汉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语○见道已前内外二凡。精持戒净戒求出离者说为中中。经说生彼七日闻法得须陀洹过半劫已得罗汉故○见道已前世俗凡夫修余世福求出离者说为中下○下辈亦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于彼大乘始学人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升。人别如是。此一门竟(文)。
兴记下云。然判此位界出八。初远法师说(如上抄之)○力法师云。上辈三品位在地前不通地上。所以者何。既出三界随意自在见佛闻法。何须修因方生净土。但以十行十回向上上。十解上中。十信上下。中下二辈大同远公。此后诸法师多云地前。其间取舍有不同。基法师云。十回上上。行解上中。十信上下。中辈三人位在小乘见道已前。谓四善根为中上品。五停心观总别念处为中中品。七方便前正法外人为中下品。下辈三人是大乘中十信已前正法外人。详业优劣观过转重分为三品。经文说。有言。十回上上。十行上中十解上下。有言。地前三十心上上。十信末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有言。十解初心上上。十信后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此上三师中上二辈大同基师。有言。十信及信前能发三种心修三种行者为上上品。即起信论三心之上中下。此二品者。唯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深浅以分二品。何以知者。此经文云。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苦者说诸净业。问。若何故此经文云生彼即得无生忍及经三劫百法明门耶。答。又璎珞经十解初发位已得无生忍。又云。十信有十心。所谓十信十精进十念十定十惠十愿十护法十不忘十回向。得此十十百法明门也。又大集经云。尔时众中诸住十住菩萨作如是言。世尊。我等得无生法忍已。能行如来十八不共法。问云。何生彼七日得不退耶。答。不退有多种。谓念行信根地等十种故。不可一准。暖顶忍三为中上品。七方便以为中中品。七方便前为中下品。有说。十信末心为上上品。十信初中为中上品。十信前凡夫但发菩提心深信因果等以为上下品。何以得知十信末心为上上者。璎珞既云。十住初心得无生忍。此经生彼是得无生。是故明知十信末心。何以故得知初中二位是上中者。此经文说。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十信前凡夫不能如此故。经言七日得不退者。多种不退如前师说。十信已前为上下者其义可解。若便不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不造诸恶凡夫人者。如是凡夫九品之中何品摄耶。若中三品摄。此中既发心。何中品中摄耶。若下三品摄者。彼既发大乘心持戒不造诸恶。何下品中摄耶。若九品不摄者。有何义不摄耶。如是故知上下中摄也。以是义故。诸德皆其十行已上分为三品。不可依用。问。若尔何故此经文说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耶。答。是十住初心得百法门时。入不退位作人空观心生欢喜。是故应言住欢喜位。而言地者。位地义通故。余处中皆通用也。中辈三人皆种解脱分善根人。以位分其上下。但明持戒自有长短。若无戒者但修在善以分三品。至彼得果迟速疾不同。上二师下辈同如经文说。案此后二师义应有末世至也(文)。
游心安乐云。解云。总分九品略有二家。一释。此之九品并是十信菩萨。约进约退。造善造恶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位。从本。不退直趣入者。行有浅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发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业。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趣生死流。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二释。言发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有浅深成上三品。发小乘心修行声闻行。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不发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趣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重轻成下三品。此则粗分九品也。若细别论。上品上生者发三种心。则起信论曰。信成就发心位在十信终心也。生彼便得无生法忍者。是谓缘观无生忍。以本业经说无生忍在十解位故。上品中生者。位在十信初心○上品下生者。是十信以前信归三宝受菩萨戒以去是也○中三品内。上品者是暖顶忍决择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脱分也。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也。此三品人并是现般。但以生便半劫分为三品耳。下三品者总是一切趣恶凡夫。造众恶逆轻重不同。遇缘闻法灭罪有别。以成三品。更无位别○举要言之。三乘圣人及地前三贤菩萨二乘七方便发发心以去。假名菩萨。乃至方便道前四众男女无根二根。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进观行分明。临终最后心不乱者。并得上生。乃至临终最后十念相续现在前者得下品下生。此中菩萨往生自有三辈。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以经中不能委细分别。大小凡夫合论九品。究实即有无量差别也。详四十八愿及观经旨。凡夫为烦恼贼之所害。说清净业处。劝人往生不论菩萨。于凡夫中谤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断善根故。二乘人中愚法学人不得往生。不信有十方净土故。菩萨不愿生者亦复不生。以悲愿自在故。若二乘无学不问愚与不愚皆得往生。以三界秽土中无受生处故(云云)。
群疑论云。问曰。九品生人依何位地以分九品。释曰。粗分九品有于二家。细分九品乃有多说。言二家者。一释。此之九品并是十信菩萨。约住幼退造善造恶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不退住本位人。行有浅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发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业。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起生死心。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二释言。发大乘心修行菩萨行。行有浅深成上三品。发小菩提心修行声闻行。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不发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起生死心唯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此则粗分九品也。细分九品者。且上三品人诸师取舍有多同异。一师言。上品上生四五六地菩萨。上品中生初二三地菩萨。上品下生地前三十心菩萨也。一师云。上品上生十回向。上品中生十行。上品下生十住。一师云。上品上生地前三十心。上品中生唯十信末心。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一师云。上品上生十行十回向。上品中生十住。上品下生十信。一师云。上品上生十住初心。上品中生十住后心位。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位。一师云。上品上生取十信及十信前能发三心能修三行。悉名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唯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浅深以分二品。所以诸师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以无生法忍经论判位或上或下。仁王般若说。无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诸论之中说。无生法忍在于初地或在忍位。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住位。花严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故诸师各据一位得无生法忍。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中三品中。一师云。中品上生是三果人。中品中生是七方便人。中品下生是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品上生忍位人。中品中生顶位人。中品下生暖位人。一师云。中品上生暖顶忍位人。中品中生前三解脱分善根人。中品下生曾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三品人并是种解脱分善根人。只由持戒得有浅深及不持戒人但行世善。以分三品。不约位地上下分成三品也。下三品人只由遇缘造罪轻重不同。分成下三品。无别位地也。无生忍有六位。一闻慧在十信前。二生胜解在十信后。三思慧在十住后。四修慧暖后。五证得在初地。六相续在八地。此在因中佛果圆满也。
净土论上云。问曰。如观经云。上品上生人生到彼土即悟无生法忍。此乃是八地。当知下品下生者。故在十解已上。若在十解已前。非但近违圣教。亦乃位太悬殊答曰。不然无生法忍亦有四种。一缘理故得无生法忍。谓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读大乘经论作无生解。即是闻慧。二缘观得无生法忍。谓十解已上乃至十回向。谓作三无性观解万法无生。即是思慧。三证理得无生法忍。谓初地已上由证遍满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约位得无生法忍。谓八地已上○即是无功用智。是修慧也。无生法忍既通此四。宁得执一。高判余者。如远法师判上品上生。从四地至八地。若如摄大乘论。四地菩萨变易中因缘生死。西方是分段生死。云何令受变易菩萨却受分段也○今依观经判九别生天。如古来大德远法师等。观果判人。位则大高。今据因判人。位即稍下。如上品上生发三种心即得往生○三心者。一是至诚心。二是发深心。三是发回向心。此之三心依起信论判在十解初心。如起信论云。信成就发心在十信终心也。发三种心始入十解初心位中。三心者。一是直心。谓正念真如法故也。即是观经中至诚心○二是深心。观经亦名深心。三是大悲心。观经名回向发愿心○起信论三心既在十信终发。当知观经上品上生即在十解初心明矣。言至彼得无生法忍者。此是缘观得无生法忍也。若如远法师判四地菩萨是上品上生人者。宁得至彼不经时节即悟无生法忍也。四地至八地由经半阿僧祇故。上品中生者在十信初心○言生到彼土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者。此是缘理得无生法忍也。由彼日月长故。经云。极乐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世界一劫也。若如远法师判初地菩萨是者。云何经一小劫即至八地。初地至八地是一大僧祇也。上品下生者总是十信前○生到彼土经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谓数取彼处劫不取数此间劫也○既经三小劫理则初地也。若如远法师判十解是者。云何经三小劫即到初地。从十解至初地是第一阿僧祇劫也○中品上生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中也○生到彼土即得罗汉者。一身获得四沙门果。即是现般人也○如远法师判是须陀洹等三果学人小乘得果。虽无定时节终判太高也。中品中生者。在五停心观已去前三方便中也○到彼土经半劫得阿罗汉。此亦是现般人。由彼寿命长故也。如远法师释是暖等四位中人。此四位人得未来禅伏欲界惑。云何持戒唯得一日一夜不犯。此亦太高也。中品下生者。在小乘五停心观前○如远法师判是五停心观。至总想念处。此三位人或得闻慧或思慧或修慧。云何但行世仁慈孝养父母。亦此太高也。若论下辈三品。总是一切起恶凡夫○如远法师判是常俗凡夫也。
观经疏云(嘉祥)上品上生发菩提心○则悟无生法忍。问。此是何地无生耶。解云。是七地无生。何以得知耶。解云。下品下生百法明门得欢喜。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问。摄大乘论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见无量寿佛身闻彼佛法即得无生忍。解云。此事难知。若约位而为论者。此是六地菩萨见闻法则得七地无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释迦弥勒成佛。故不可知也。
观经玄义云(善导)初言诸师解者。先举上辈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次举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罗汉故。中中者是内凡夫。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须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下辈三人者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共同一位求愿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种种对破之。烦故不抄之)○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故。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观经疏下云。一辨往生因缘同异。二明往生人。三分位差别○一辨往生因缘同异者。上品上生人以本识内过去久修十解十行十回向及暖等三心。此三十三心中所修六度及大乘多闻熏习种子为因缘。以此临终世第一念意识为次第缘。以现在所愿诚心为增上缘。
以临终所现阿弥陀佛及品菩萨金刚台等为缘缘○上品中生人以本识内过去十解十行十回向三十心中所修六度多闻熏习种子等为因缘。
乃至上品下生人以本识内过去十解十行心中所修六度多闻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上生人以本识内暖法顶法过去所缘有漏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中生人以本识内过去总别念处所修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下生人以本识内过去五停心位所修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下品上生人以本识内十信位中十千劫所修戒定慧多闻熏习种子将满为因缘(乃至)下品中生人以本识内十信中品所修施戒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下品下生人以本识内十信初心及十信外轻毛凡夫所修施戒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二辨往生人者。始从十解至世第一法三贤四心菩萨是上辈生三人。非此处九品往生人。以初地已上菩萨。若初地已上菩萨据正体智即证一味真如法性土。谓加行缘得智即恒见七宝庄严事净土也。故非此处九品往生人也。从五停心位至顶法已还是中辈生三人。小乘根性未决定故。忽遇善知识发心回向得生净土○若至忍位小乘根性决定。不可转求大乘也。
往生要集下云。问。九品阶位异解不同。如远法师云。上上生四五六地。上中生初二三地。上下生地前三十心也。力法师云。上上行向。上中十解。上下十信。基法师云。上上回向。上中解行。上下十信。有云。上上十信初心。上中十信后心。上下十信初位。有云。上上十信及前能发三心能修三行者也。上中上下唯取十信以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浅深以分二品也。所以诸师所判不同者。以无生忍位不同故。仁王经无生忍在七八九地。诸论在初地或忍位。本业璎珞经在十住。花严经在十信。占察经说修一行三昧得相似无生法忍者也。故诸师为据一义也。中品三生。远云。中上是前三果。中中是七方便。中下是种解脱分善人。力法师同之。基云。中上四善根。中中三贤。中下方便前人。有云。如次忍顶燸。有云。三生并是种解脱分善根人也(已上六品亦有余释。见感禅师论龙兴记等)下品三生无别阶位。是具缚造恶人也。明往生人。其阶位有限。宁知犹是我等分耶。答。上品之人阶位设深。下品三生岂非我等分耶。况彼后释既取十信以前凡夫为上品三生。又观经善导禅师玄义。以大小乘方便以前凡夫判九品位。不许诸师所判深高也。又经论多依文判义。今经所说上三品业何必执为深位行耶。问。若尔生彼不应早悟无生法忍。答。天台有二无生位者。若别教人历劫修行悟无生忍。若圆教人乃至恶趣身亦有顿证者。秽土尚尔。何况净土。彼土诸事莫例余处。何处一切凡夫未至其位终无退堕。何处一切凡夫悉得五神通妙用无碍耶(文)。
往生论疏三云。先叙异计说示正义。叙异计者复有三解。一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谓三四地菩萨转得七地无生。中生人者。谓三十心菩萨转得初地无生。下生人者。谓十信位菩萨转得初地无生。就中品。上生人者初果以上。中生人者燸顶二位。下生人者念处以下。就下品中位。以其罪轻重自分别为三人。罪薄小者得上生等。中下准之○二云。上品三人。谓三十心及十信中第七心以上菩萨。中品三人。谓从十信第六心以下乃至初心。下品三人。谓十信前具缚凡夫○三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发三种心即得往。依马鸣说。此三心在十解初心。彼言直。心即今至诚心是。深心同之。彼言大悲心。即今回向发愿心是。如其三既在十信终发。当地上生即在十解初心。至彼得无生忍者。此是解观得无生忍。法忍凡有四种。一者缘教得无生忍。谓凡夫及十信位受持读诵大乘经论无生解。即是闻慧。二者缘观得无生忍。谓十解以上乃至十回向作三无性观解万法无生。即是思慧。三者证理得无生忍。谓初地以上由证遍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者就位得无生忍。谓八地以上由得真俗双行无功用智。亦是修慧。中生人者。谓十信初心。以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故。若未至十信在邪定聚中信不决定故。或证大乘故。生彼土中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此是证理得无生忍。由彼日月长故。如说极乐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国一劫。下生人者。谓总是十信前一切趣善凡夫。但能归依三宝受菩萨戒已去。故言亦信因果不谤但发无上道心。谓发十信初菩提心入不定位。生到彼土经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谓数彼处劫不数此间劫。就中品。上生人者。谓小乘人四善根位。如言受持五戒乃至诸过恶。此人得四善根及未至定伏欲界惑故。不起戒烦恼及恶业。生致彼土即得罗汉者。一身获得四沙门果。中生人者。谓在五停心观以上三方便中。如言一日一夜持八戒斋乃至威仪无缺。此人在散心位未得定故。不能长时持戒无缺。极少须经一日一夜后时纵犯亦得往生。生到彼土经半劫得罗汉。此亦一身得四道果。由彼寿命长故。下生人者。谓七方便前受五戒已去一切趣善凡夫。如言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未有入业观行正应行世仁慈。就下品中。上生人者。谓十信第七心以上。既言经十小劫得入初地。由彼国中劫数长故。中生人者。谓从十信六心以下至第二心。下生人者。谓十信初心及前凡夫。是就示正义明阶位差别者。上愿回向下总罪人。上品上生。谓十回向生已即悟无生忍者。即谓初地始证遍满法界真如。遍满无法不通故言遍满。此之遍满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言无生。如实义者亦有迟疾。今就胜者故言即悟。问曰。如前所说四地菩萨是上上人无生法忍在于七地。今即何故言是回向。答曰。上品下人以三小劫得百法明门。故上品上生者是回向。无生法忍正在初地。若使无生在七地者。何得上品中人以一小劫至七地。上品下人以三劫登初地。即以下人三劫乃登初地。即知中人一劫上人即悟。皆是初地所见遍满法界。问曰。佛告阿难。生彼国土其钝根者成就二忍。谓信与顺。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故知理在七地。今何言在初地。答曰。若将彼文来难此事。设使七地亦有难。详如彼经言。行如弥勒诸大菩萨往生彼国。若尔行如弥勒即是一生补处。如此何得生国已方悟无生。又解。十回向中第四至一切处回向。义云。以大愿力神通自在遍到他土供养诸佛。此中上品上生生彼利益能论历事诸佛次第校记。若便四地本已久得。岂可得为生彼之利。上品中生。谓十解十行以一小劫悟无生忍者。谓十行终入求初地。如实义者亦有二劫。今就最轻故言一劫。此方劫彼一小劫当此国土一僧祇劫。上品下生。谓十信菩萨。三小劫者地前三劫至于初地已前三僧祇者。谓就信行精进行趣向行建立。一者不定僧祇。以黑白相杂与凡夫不异故。二者定僧祇。已得无漏法故。定犹相杂故未可授记。三者授记僧祇。但无漏故。定不杂余法故可授记。问曰。如前说十信菩萨应在下品。何言上品。答曰。如经中言。深信诸佛及正法亦信菩萨所行道。此明有信。若信恭敬一切佛即持净戒顺正教。此明有戒。若能具足方便慧即能安住无上道。此明有慧。佛法欲通能护持因是得成胜光明。此明护法。乃至广说。善趣德行既其如此。何得抑之判为下品。三人无有本善。但由现缘而生于彼。故知十信解是下品。中品上生。谓前三果。如经无圣果之言。而言生彼得罗汉故。中品中生。谓七方便。以生彼已方得初果故。中品下生。谓凡夫有世间善。问曰。中品三人几所劫量得至初地。答曰。文虽不言。或四五六乃至七八九劫得至初地。以下品下生人经十小劫得初地故。准例应知。而人迷谬以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人在十信上。如实义者在十信下。二乘圣人八万劫等到发心处。以是义故。渐悟菩萨先直往。又十信人以三小劫得至初地。三果圣人反七方便不同。如是故渐悟菩萨不得在十信上。从十信前凡夫人中纯有诸过无善法。中随过轻重分为下品三生之人。如是等人虽本善而因善友命终发心以为因。无量寿佛本愿为缘。亦得往生安乐净土。
无量寿述义记中云。初定位者。此中上辈。约位在于十解已上。约行亦取十信位中信成就者。虽未得入信成就位。而于其中亦有定。信于佛智等不疑惑故。即是于熙连河佛前发菩提心等闻大乘法能不谤故。中辈人者即十信中信未成就未满熙连已前人也。下辈人者即十信位中最初发心。虽得发菩提心而未能施等功德。唯然成就十念念佛乃至一念。以旧本中后二辈人皆有疑心。故知彼是未满熙连从不决定。唯依经文位分粗尔。论无决不敢辄定。
无量寿论释第三云。复次明生彼利益者。上品上生即生彼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历事诸佛次第授记。得百千陀罗尼。上品中生经七日已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三七日后闻佛说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中品上生生彼土已莲花寻开。闻赞四谛即得罗汉。中品中生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罗汉。中品下生住于七日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罗汉道。下品上生闻法信解发无上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品中生闻说甚深经典即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闻说实相灭罪已欢喜即发菩提之心。以阿罗汉功齐初地同体异名。准义应知。其发心在十信初心时。不必在彼种性发心位中。自余诸义准思应解(文)。
安养抄卷第三
九品往生人皆有弥陀来迎耶(一)
九品往生人莲台宝相如何(二加九品生人皆坐莲台耶)
生极乐有不得香花供养菩萨耶(三)
清泰国与极乐同异云何(四或说清泰)
安养兜率往生难易云何(五又优劣何)
十念成就等及别时意趣文(六)
问懈慢国相云何
问。九品往生人皆有弥陀来迎耶(一)
经云。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上品上生)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品中生)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花。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我来迎汝(上品下生)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其身坐莲花台(中品上生)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我来迎汝(中品中生)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中品下生)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品上生)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摄此人(下品中生)命终之后。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
惠远疏云。次明去时见佛不同。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时现起。依如大经。上品之人。见佛应身而来迎接。中品见化。下品梦睹不辨化应。真身常寂无迎接相为是不论。依此观经。上辈三人。同皆见佛应化二身而迎接。但于其中见化多少为别异。中下不见以行劣故。问曰。大经宣说中辈一切见佛。此经何故有见不见。释曰。大经总相言之。从多说见。此经细分故有不见。其有见者。唯睹应佛不见化身。劣于前故。下辈三人有见不见。下上下中二人见佛。下下不见。但见莲花。问曰。大经宣说下辈不得见佛。此经何故说有见者。释曰。此经明修观行。由观灭罪故。令下辈分有见者。虽复见佛但睹其化。劣于前故。问曰。大经宣说上人唯见其应。中唯见化。下唯梦睹不辨化应。此经何故宣说上辈应化俱见。中辈见应。下辈见化。释曰。此经明修观行。由观心明。是故上人应化俱见。中人见应。下人见化。大经之中不明观行。为是不同(文)。
双观经上卷说。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文)。
同经连义述文赞中云。经曰。设我得佛至不取正觉者。述曰。此次摄中品也。既云发菩提心故。即知。不发心圣虽不迎无违本愿之失(文)净土五会赞云(法照)宝池宝岸甚宽平。宝地琉璃千刃明。普劝众生勤念观。弥陀决定自来迎(文)。
宝积经十七云(无量寿会)若我成佛。于他刹土有诸众生发菩提心。及于我所起清净念。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极乐。彼人临命终时。我与诸比丘众现其人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文)。
平等觉经上云(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不尔我不作佛(文)。
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文)。
十住婆沙三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归命(文弥陀佛赞偈也)。
兴记下释下品下生中云。蒙弥陀大誓及佛菩萨接。不迳恶道即往生净土。问。此下下品人。但见金莲花不见佛菩萨。云何言接耶。答。见金莲花者即佛菩萨接(文)。
群疑论六云(怀感禅师)问曰。何因九品往生。皆有阿弥陀佛乘其本愿来迎行人生佛国土。唯中品下生不言圣众来迎。有何意也。释曰。准依四十八大愿。若不来迎不取正觉。又下品三生。犹得圣来。准上准下。必应圣迎。然不述者。或是翻译者脱。或是略而不述。有释。中品三人佛以大慈大悲。临终之时而来迎接。唯非是本愿故。中品下生者。佛不来迎。唯是经文脱也。四十八弘誓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此愿中既言。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不与大众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此发菩提心言。是发无上大菩提心。此中品等三人。犹未发无上菩提心。但是修诸功德愿欲生者。虽得往生佛不来迎。不违本愿。已不发菩提心。非是当于本誓愿也。药师经中。说八菩萨示其道路令生西方。此即佛不来迎。佛若来迎佛自引去得生西方。何须药师琉璃光佛遣八菩萨示其道路也。故知。无佛所以佛不来迎者。亦是不违本誓愿。以彼人先虽修道。以非专心决定故。不是至心发愿欲生彼国故。药师经言而未定者。是至心发愿。即非不定之人也。又彼经所明之行。当此中品三人。非当本愿也。又菩萨处胎经说。众生作西方业。多分不得生于西方。生于懈慢国中者。此非是专修西方业至心发愿之人。以行业不专发愿不志。不当本愿故不来迎。佛若来迎。即是西方净业业成。岂容佛迎而生懈慢国也。为无量寿经说。三辈人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悉得佛迎。纵令不见犹当梦见而得往生也(文)。
问。九品往生人莲花台宝相如何(二加九品生人皆坐莲台耶)。
经云。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上品上生)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上品中生)持金莲花○来迎此人○时即自见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上品下生)放金色光至其人所○自见其身坐莲花台○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中品上生)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中品中生)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中品下生)行者见化佛光明○即便命终乘实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品上生)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下品中生)命终之后。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
私云。中品下生下品中生。不见乘何生耶又疑云。何故上品下生坐金莲花也中品七宝耶。又中品下生亦无迎耶。
群疑论七云。问曰。九品生人行有优劣。圣迎多少花开早晚。珍台宝莲悉有差降。何因上品下生与下品下生。一种金花遂无优劣也。释曰。此有三义。一释曰。此非坐人花也。此或佛来迎佛所乘花也。其人障重不感见佛。但见佛坐仍不分明。犹如日轮朦胧似睹也。二释。此人障重不感佛迎。但得金莲引生净土。观经说住其人前。若是坐花。何不说坐宝莲花也。三释。此是坐花。虽同是金莲花。大小胜劣。庄严粗妙自分二品莲异。何妨是有差别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横川)问曰。上品三人金台来迎。中品上生人坐莲花台往生。今此中品中生之人。七宝莲花而迎之。何以此品人胜前前品耶。答曰。上品行者。菩提心熟无有善恶间杂之义。为表此意。金台来迎。中品上生人。长时持戒故。一色莲台来而接之。经亦云。莲台不明。是何色。以义推之。除金色非金宝色中随一莲哉。今□品者修因不定。一日一夜虽持净戒。或遇违缘暂退□行善法。或修或息。为表此意。七宝杂色莲花来迎。譬如生天业名为白业。生人之业名黑白业也(文)。
双观经下云。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其中辈者○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其下辈者○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文但详三辈不说九品也)问。观经意。化佛迎是下品也。何中品化佛耶。
私云。双观经中品化佛者。是中下品耳。下辈梦见者下下品耳。
疏云。一得道有迟疾。二所乘有异。初则金刚台中紫金台下金莲花(文)此文总说九品人也。
本愿药师经云。若有四众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充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文)。
问。可有生极乐不得香花供养菩萨耶(三)陀罗尼集经第二云。若四部众将持七宝满世界中。布施十方一切诸佛。不如一钱一花一香好心布施。阿弥陀者○若人燃灯供养生阿弥陀佛国。即得天眼。见于一切十方世界诸佛。若人以香布施供养。死生阿弥陀佛国。即得香身。身上香云常出。若人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弥陀佛者。往生彼国。若人将以花香衣食水坛等种种供养。念彼佛者往生彼国。即得香花衣食。若人不以香花食等供养者。虽得生彼净土。而不得香花衣食等种种供养之报往生要集下云。问。如□娑婆行因极乐阶位有别。所感福报亦有别耶。答○大都无别细分有差。如陀罗尼集经第二云。若人不以香花衣食等供养者。虽生彼净土。而不得香花衣食等种种供养之报(此文违彼佛文愿。更恩择之)玄一师因法师同云。约实而论亦有胜劣。然其状相似故说无好丑(文)。
双观经上云。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相。神通功德两处入宫殿。衣服饮食众妙花香。庄严之具。犹如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饮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车磲马脑。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色身柔软无所味着(文)。
双观经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文第二十四愿也)。
又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求裁。缝染浣濯者。不取正觉(文第三十八愿也)。
密严经上云。极乐界中人。自然随念食。牟尼胜自在。定为甘露味(文)。
问。清泰国与极乐同异云何(四)。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如来应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阿弥陀佛如来应正遍知。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曰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曰榄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云云)补正记(如上四种佛土中抄之)。
七卷章七云(如上四种佛土中抄之)。
同上文云。且阿弥陀佛眼如四大海水。眉间毫相如五须弥山。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应是初地菩萨所见○此他受用虽有父母。亦现受生不先处天方下成佛。鼓音王经说。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子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魔王名无胜。调达名寂。无量寿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是报土。无实女人。佛及菩萨化为母。等化分段身故。现此相化变化身未见诚说。法花经中说。大迦叶当成佛时。无有魔事。虽有魔事及魔人。皆护佛法。尚有此相。况报土中有实魔事。然大菩萨化为魔王。障他受用时现有之。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寿命无量。百千万亿劫。当有极灭度之后。观世音菩萨。明相出时。于七宝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此佛灭已大势至成佛○十地机宜先已淳熟故。化彼疑即身成佛。不说先住何处何天。后来补处。即以此身就座成佛。是他受用大悲所薰生因所生成佛之相(文)无量寿经文赞中云(憬兴)然音声王云。阿弥陀佛有父母者。有说。彼显秽土佛有父母。非净土故不违。此文自说。魔王名曰无胜。提婆达多名曰寂故。有说不然(乃至)今之所有自有二义。初即彼佛虽后有母。而是变化。唯佛孤有故。言无女者。除佛之母元既化女。况亦其实故不相违。后即准悲花经。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土成等正觉。或有菩萨。于此世界生已修行往化。方成等正觉。法花龙女之一类是也。本愿不同应现异故。今阿弥陀佛。盖亦余国受胎□身修菩萨行。往昔有佛净土而成道。故音王经云。有父母者。说本所生之土。言有净土者。即成佛世界故皆无违。略开二途。学者应思(云云)。
净土论云。二者实有父母名之为胎。如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此即阿弥陀佛亦有父母等。经云。城名清泰。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父名月上转轮圣王。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胜。智慧弟子名榄光。神足弟子名云化。魔名无胜。提婆达多名寂(此自别化一段众生唯今念佛往生者也。此是处一见有异也)又出彼佛化土中云。又出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及子。舍利弗目连提婆达多等也(文)。
群疑论六云。问曰。既言净土无女人。如何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阿弥陀佛国(如经文同不抄)若无女人如何有母耶。释曰。今为三释。一释云。佛有用身变化身。观经说者是受用身。鼓音声王经说者是变化身也。又受用身中化分段生死诸佛菩萨。现胎生身有父母等。化变易位现化生身。便无父母。二释云。此父母城邑等。并是诸功德法。如维摩经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母等。亦以诸功德作种种人名。说种种法○三释云。如悲花经等说。诸佛成道于净秽土。所现成道种种不同。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国成等正觉。世界不变。名号与劫亦无有异。更别立称。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国成等正觉。世界不变。名号与劫亦无有异。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国成等正觉。当成佛时。世界即变胜前世界。名号与劫悉皆改转。如观音授记经中具说。或有菩萨。于此世界生已。往他方世界成等正觉。具如悲花经说○又如诸经中○或有此世界生于中成道。有他世界生他世界成道。如法花经说如龙女。于此娑婆世界畜生道生。后往南方无垢世界。舍彼女身即成男子成等正觉。又花光如来于是胎生。于净土中成等正觉。经云。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于最末后身出家成佛道。以此准知。花光佛于他方世界受于胎生。于净土中成等正觉。若非胎生。宁为王子。弃舍国荣也。今阿弥陀佛亦尔。于清泰受彼胎生。于极乐国成等正觉也(文)。
阿弥陀经疏云(元晓)声王经说。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有父母者。是变化女非实报女。如婆沙论说女人不生彼者。无实女故。如变化鸟。此亦如是故。又复虽有父母而非胎生。实是化生假为父母。如彼经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之。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当知父母假寄之耳。又彼经云。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如来应供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而观经说。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城小身大不相当者。当知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小大城亦小大。大城之中以大身。小城之中现以小身。声王经云十千由旬者。是与声闻之住城。当知佛身相当而住。观经所说身广大者。当知其城亦随广大。与诸大众俱住处故。如两卷经及此经中。莲花大小悬殊。随池有大小其花亦尔大小。当知城身大小亦尔。当知其余相违准此会通。或说。声王经中说有父母。是显彼佛所在秽土者。是义不然。所以然者。彼既说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又下文云有二菩萨。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侍立左右。此等皆是净土相故。不异观经之所说故。当知彼经所说提婆达多。及魔王等。皆于净土变化所作。不由此等为非净土。如化畜生非秽土故(文)游心安乐云(元晓)论说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然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母名曰殊胜妙颜等。乃至广说者。或云说化佛所居化土。论所说者是受用土。或言是法门父母。如维摩经说。由是道理故不相违(文)。
往生要集下云。问。彼佛所化为唯极乐。为亦有余。答。大论云。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土。如释迦文○问。何等是耶。答。极乐世界即是净土。然其秽土未知何处。俱道绰等诸师。以鼓音声经所说国土为彼秽土。如彼经(乃至云云)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中云(憬兴)鼓音声王云。阿弥陀佛有父母者。有说彼显秽土佛有父母。非净土故不相违。此文自说。魔王名无胜。提婆达多名曰寂故。有说不然。虽有魔王而守护故不尔。即违法花经中饮光净土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故。应说彼经显变化土。亦有女人自说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形之形故。而无女人者即受用土也。有存此言善顺菩萨璎珞经也。如彼经第一十释慧智造如来净土云。但男女众生。不如阿弥陀国得道者故。虽有男女而无男女之欲。此必不然。既云男女众生不如弥陀土。必不可言有女人故。有说。彼经父母城邑等。皆是功德法。如维摩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花严经中文殊师利。于觉城东遇善财童子。经言。觉城还是功德之名故无违可释。此亦不然。自受用身必由智度。及以方便应有父母故。许即必有莫大失故。今之所存自有二义。初即彼佛虽复有母。而是变化。唯佛孤有故。言无女人者。除佛之母更无化女。况亦真实故不相违。彼即准悲花经。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土成等正觉。或有菩萨。于此世界生已。修行往他方土成等正觉。法花龙女亦一类是也。本愿不同应现异故。今阿弥陀佛盖亦余国受胎生身修行菩萨行。往尊音佛净土而成佛道故。音王经云。有父母者。说本所生之土。言有净土者。即成佛世界故无违。略开二途。学者应思(文)。
观经记上云(兴)然鼓音声经。弥陀父月上。母殊胜妙颜。是弥陀秽土。如智度论。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佛国。其阿弥陀佛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又鼓音声经清泰国者。十千由旬。弥陀极乐量甚广大。又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净秽别者事理分明。若尔何故正指西方弥陀出父母者。为显阿弥陀秽土。非余释迦净土。依智度论。广指西方金银乃至七宝为地。皆是我身。若依涅般。但指西方无胜世界。是我净土(文)。
双观疏云(寂)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等者。阿弥陀佛现身非一故。身光明小大不同。最小咸百国。大者乃至无边。问。若最小照百国者。何故愿云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答。彼说体外所照。此文说于圆光体照。所以知。非下交量中余佛光明。或照七尺乃至一刹。此言七尺至一刹者。皆说光体非先外照。如释迦佛圆光一寻。此说光体非外照也。一寻犹是七尺为一寻。弥陀身量大小不定。随其身量光亦一寻故。论说言相好光一寻。观经所说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水。圆光如一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且说一机所现相也。阿弥陀经云。项中圆光明所炎照至恒沙刹者。皆说他受用身光也。十地上下所释异故。大小不定。皆交量中余佛光明。小者七尺。大者乃至照一佛刹。旧两本中小者七尺。大者二百万亿佛国。然即一刹举大者末最。七尺举小者非尽本。虽是同侍译者异故。所举不同耳(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佛云。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光明照七尺。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有佛顶中光明照二里○有佛顶中光明照百佛国。有佛顶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佛言○阿弥陀佛顶中所炎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照所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今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尔。自在意所欲作为不预计。阿弥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文)平等觉经同之。
问。安养睹率往生难易云何(五)。又优劣何。
十疑云。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持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种。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文。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音乐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着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音乐。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故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之位。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知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经三年始来。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世亲报云。在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座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已经三年。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拳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菩萨。诸小菩萨。生彼尚着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文)。
西方要决云。第七西方净土。弥勒天宫。共相比校。以彰优劣。疑曰。弥陀净土。去此悬远。弥勒天宫。现居欲界。何不愿生兜率。乃趣西方。舍易求难。是非迂滞。通曰。比决两缘。凡有多种。略陈十异。同释众疑。一命有长短。二处居内外。三境分秽净。四身报两殊。五种现差分。六进退修异。七界非界别。八好丑形。乖。九舍生不同。十经劝多少。一命有长短者。兜率寿命短四千岁 。西方寿命。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二处居内外者。兜率天宫。惠业若多。即生内处。亲侍弥勒。惠少福多。即生外处。不见慈尊。净土之中。一无内外。报虽优劣。俱是圣贤。三境分秽净者。若生兜率内院。见弥勒尊圣会之境。能发净缘。外院香花楼台音乐。皆生染着想。西方树鸟水网乐音。触对六根。无非长道。四身报两殊者。天中正报。男女两殊。更相染着。障诸道业。西方生者。皆是丈夫。于自他身。清洁无染。五种现差分者。若生天上。种现之惑俱行。但生西方。唯种永无现惑。六进退修异者。若生天上。多有男女。惠力轻微。多不免退。往生极乐。惠力增强。障染既绝欲行。唯转进修。七界非界别者。上生兜率。未离欲界。火炎若起。不免焚烧。如生西方。永辞三界。水火风等。并不能害。由彼国中有形质故。非无色界。依地居故。不染色境故非色界。无淫及段食故非欲界。八好丑形乖者。生在天中。男女不同。好丑殊异。若生净刹。紫磨金身。一类莹严。具丈夫相。九舍生不同者。舍命生天。无人接引。若生净国。圣众来迎。十经劝多少者。劝生兜率。唯有上生经文。不至殷勤。粗令作业。劝生净土。经论极多。大圣殷勤。专诚使往。又问。西方净土。处胜时安。一切下流。如何并往。答曰。彼方精微。欲往实难。佛力加持。去之甚易(文)。
兴记上云。次对余处明难易者。如有人言。弥陀极乐界外净国往生甚难。弥勒兜率界内秽土求生。秽易。此语不尽不应。专依今明难易。略作二门。一修因难易。二得果优劣。就初门中略明四别。一作因法别。极乐作因无善不因。兜率作因要助戒缘。二行成就别。极乐乃至十念行成就。兜率多念发教行成。三自他力别。极乐凭彼弥陀四十八愿力。兜率无凭但自力修。四慈强缘别。极乐非但弥陀来迎观音势至自来劝进。兜率虽有弥勒迎接无彼大士劝进之助。问。兜率要待戒缘助者。何故彼经佛告优婆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乃至)摩睺罗迦等。是诸大众。若闻弥勒菩萨名号。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答。此实受戒后闻名人。都不受戒不得生天。所以知者。彼经上文。佛告优婆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生兜率天者(乃至)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戒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既先劝戒后教修行。若不如教即成邪观。又真谛师引经论云。有受戒人方生人天。若受虽修施等。但感□龙及鬼道等。既生兜率。岂无戒耶。次得果中亦有四异。一退异。极乐一生永无退没。兜率亦有退没之义。二寿命限异。极乐无量阿僧祇劫。及无中夭。兜率但是四千岁 寿亦有中夭。三起心受异。极乐但起善心乐受。兜率三受间起。四六尘境异。极乐界见闻离染识理得益。兜率后有地染迷理过失之事。既知。如是因果易优。理应发心修极乐业(文)。
净土论下云。第七将西方兜率。相对校量优劣。问曰。兜率天宫。弥陀净土。此之二处。俱是佛经所赞。未知此二何优何劣。答曰。此之二处各有三义。未知问何。三义者。一是化主。谓佛。二是处所。谓世界。三是所化众生。谓往生者。若于化主。乃齐是法王。俱称善逝。身充万德。土盈众美。俱为化众生。或居秽土。则岳墟满野。或处净刹。则奇宝盈邦。如欲校其佛德。则无优劣也。若论其处则互有优劣。且如兜率天宫。则构空而立。极乐世界。则就地而安。此则空实异居。人天趣别。若据此土一往论。则天优人劣也。若论其净秽者。兜率虽是天宫。由有女人。故名之为秽。极乐虽是地界。由无女人故号之为净。然此之净秽有十种异。一有女人无女人异。兜率男女杂居。极乐唯男无女。二有欲无欲异。兜率有上心欲。染着境界。极乐无上心欲。故常发菩提心。三退不退异。兜率处所是退。极乐处所是不退。四者寿命异。兜率寿命四千岁 。仍有中夭。极乐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无夭寿者。五三性心异。兜率则有三性心间起。故恶心堕地狱。极乐唯有善心生。故永离要道。六三受心异。兜率三受互起。极乐但有乐受。七六尘境界异。兜率六尘。令人放逸。极乐六尘。令人发菩提心。八受生异。兜率受生。男在父膝上。女在母膝上。极乐受生七宝池内莲花中生。九说法异。兜率唯佛菩萨说法。极乐水鸟树林皆然说法。十得果异。兜率生者。或得圣果。或不得极乐生者。定得无上菩提。若就此义。西方大优。兜率极劣也。若论往生之人。往西方易。上兜率者难。此之难易亦有七种差别。一报别。极乐是人。兜率是天。此则天难人易。二因别。极乐但持五戒。亦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三行别。极乐乃至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观经。兜率具施戒修三种。始得上生(出弥勒经)四自力他力别。极乐凭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他力往生。兜率无愿可凭。唯自力上生。五有善知识无善知识别。极乐有观世音大势至。常来此土。勤进往生。临命终时。擎金刚台。来迎行者。种种赞叹。劝进其心。即得往生。兜率天此二菩萨故。但自进上生。六经论劝生处多少别。极乐说处。经经中赞。论论中劝。兜率说处。但经赞处稀。亦论劝处少。七观古来大德趣向者多少别。极乐上古已来大智名僧趣向者。多兜率上古已来大德愿乐者少。由此义故。往生西方则易。上生兜率稍难也(云云)群疑论四云。问曰。西方净土与兜率天宫。二处校量有何优劣。释曰○以十二义彰其胜负。一主。二处。三眷属。四寿命。五内外。六身色。七相好。八五通。九不善。十灭罪。十一苦乐。十二受生。言主者。兜率天主○补处未成妙觉○阿弥陀佛已成正觉○言处者。兜率是娑婆秽土○极乐是净土○言眷属者兜率○间男女极乐○陀彼女人○言寿命者。兜率天宫○四千岁。然有中夭○西方寿命无量阿僧祇劫○言内外者。兜率天宫有内外院。内则亲近补处。永无退转。外则耽兹五欲。不免轮回○西方纵令下品莲花启发得遇观音○言身色者。兜率天身色○然其终时。五衰相现○西方纯真金色光明照曜百千由旬○言相好者。诸天身相○有四八殊○西方净土○悉有三十二○言五通者。如四十八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众生。所得五通。或见或闻。下至百千万亿诸佛国土。
兜率诸天纵有报通○岂能越界○言不善者。弥勒天宫诸往生者。既是凡夫。生居欲界。纵逢补处。亲闻大乘。具惑凡夫更无愿摄。还起诸惑不善之心。净土众生无斯恶境故○言灭罪者。弥勒上生经言。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恒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百千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之罪。岂比一声称阿弥陀佛。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言苦乐者。兜率五受间生。极乐无有忧苦○言受生者。兜率受生。或在男女膝上怀中。净土受生唯居花里。或宝池中(文)又云。问曰。诸有学者咸知西方胜于兜率百千万倍。然恐净土是彼殊方。诸愿生人恐难得往。是以古今盛德硕学高僧。咸谓难生。作兜率业。今既劝修净土行。其义如何。斯疑最深。请除其惑也。释曰。此疑也诚深矣。古来盛德博通玄旨。探究内外。精闲大小。尚于此义犹自踌躇。况仆下愚是非莫辨。岂能释兹幽滞。辨之难易者哉○然兜率与西方所修之行。有十五同八种异○观行同者。愿生兜率者。上生经言。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愿生西方者。观经言。宝地宝树宝池佛菩萨等。一一观察。亦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其同也。二持戒同者。上生经言。应持佛禁戒。观经言。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其同也。三十善同者。上生经言。思惟十善。行十善道。观经言。慈心不杀修行十善○四忏悔同者。上生经言。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鼓音声王经言。六时专念。五体投地等○五造立形像有为功德同者。上生经言。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无量寿经言。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散花烧香。六圣迎同者。上生经言。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两曼陀罗花。来迎此人。观经言。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七称念同者。上生经言。若一念顷称弥勒名。观经言○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八礼拜同者。上生经言。礼拜系念。净土论言。身业恭敬门。恭敬礼拜阿弥陀佛○九回向愿生同者。上生经言。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者。观经言。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十读诵经典同者。上生经言。读诵经典。观经言。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十一往生同者。上生经言。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观经言。如弹指顷。或言。如一念顷。或言。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十二见圣同者。上生经言。值遇弥勒。观经言。见佛色身众相具足○十三归依同者。上生经言。头面作礼。观经言。即下金台。礼佛合掌○十四闻法同者。上生经言。未举头顷。便得闻法。观经言。光明宝林演说妙法○十五不退同者。上生经言。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阿弥陀经言。众生生者。是阿鞞跋致○言八异者。本愿者。往生兜率。弥勒本无誓愿。往生西方。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弘誓大愿。无愿若自浮度水。有愿若乘舟而游。斯一异也。言光明者。作兜率业者。慈氏神光不来摄受。修西方业者。阿弥陀佛。白毫毛孔圆光相好光明等○皆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言守护者。兜率之业。慈氏不来守护。西方业者。观经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称赞净土经言。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十往生经。遣二十五菩萨。常守护行人○言舒舌者。上生兜率。无十方诸佛舒舌证。劝西方极乐。有十方种觉舒舌证诚。如兜率易往。净土难生。十方世尊。何须证劝也○言众圣者。兜率之业无有众圣守护。发愿愿生西方。即有花聚菩萨山海惠菩萨发弘担愿。若有一众生生西方不尽。我若先去不取正觉○言灭罪者。上生经言。称念弥勒。但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观经言。称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言重恶者。上生经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罪业。观经言。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斯则造五逆罪。不生兜率。然得往生西方土○言教说者。兜率易生。西方难住。此乃凡夫之辈斟酌佛性。穷之圣典。竟无经说。纵使道穷四果。尚昧衣珠。位阶十地。犹昏罗縠。况凡夫学侣正习未亡。见修两惑何时暂舍。纵寻圣教。同诸模象。岂得依之楷定为司南之语哉。然无量寿经自有诚教言。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住而无人。此即佛教显然。斯八异也(文)游心安乐云。第六往生难易。于中有二。先明二处优劣。后述往生难易。言优劣者。夫总谈实德。谁优谁劣。是故齐是法王。俱称善逝。身充万德土盈众美。但以为化众生。或居秽土。则丘墟满野。或处净刹。则奇宝盈封。若论其处。非无优劣。兜率天宫则构虚而立。极乐世界就地而安。此则人天趣别。若据此土法论彼界。则天优人劣也。若论净秽者。兜率有女人。极乐无女人。粗分净秽有十异。谓兜率天界地狭隘○亦男女杂居。亦有现行欲染。亦有退转。亦寿四千岁 。仍有中夭。身量亦小。又三性心间起故。以恶心或堕地狱。又三受互起。又六尘境令人放逸。又男生在父膝上。女生在母膝上。又唯以菩萨为说法主。又或得圣果。或有不得。若西方土。反此为相。若就此义。西方大优也。后论往生难易。或说西方易生。兜率难生。且有七种差别。一极乐是人易生。兜率是天难生。二极乐但持五戒得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往。三极乐乃至十念往。兜率具施戒修方往。四西方终凭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往。兜率可凭唯自力往。五西方有观世音菩萨等常来。此土劝进往生。兜率无此事。六西方经论具赞劝。兜率但一经赞说。七古来大德向西方者多。向兜率者少。由此义故。西方易往生。兜率难上生也。或说兜率易生。极乐难生。所以知者。知足天同在此界内。外大小所能信许。既是化土。故言得生。唯上生经典。四众行六事法。八部闻名善赞忏悔恶业。修十事行。回愿生彼。一切皆得。极乐世界。准对法论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意在别时。犹货一钱而得千钱。故彼经言。非小善根因缘而得生彼。天亲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又彼佛豪相。如五须弥山。岂凡夫类。能见此相。如是等义。诚证非一。是故愿往西方万一不生。或说在前二说并不尽理。凡言往生难易。一任因缘。缘谓诸佛菩萨同体大悲。因是四众九辈所起愿行。同体之悲。虽无限人。众生之业犹是参差。若是业因熟者。随愿便生。非以人天如难往。亦以净秽如有碍。若其愿行阙者。现前已灭。岂由同界而易生。复以化身而辄竭。由是王舍城内三亿之家同居一乡。不闻如来之名。那落伽中八万之人别住。无暇来见金色之相。则知。众生起行。良由胜缘之相属。有失不失。或有性自属弥陀。或有本来系慈氏。随自所属界得道○何为徒交难易之论(云云)。
十念成就等及别时意趣文(六)。
经云
疏云。称无量寿佛至于十念者。善心相续至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文)。
十疑第八疑云。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通。释曰。众生无始已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世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论十念成就。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三种道理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在缘。三者在决定。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心生。念佛心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心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闇室。日光暂至而闇顿灭。岂有久来之闇不肯灭耶。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闇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利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不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有愿生安乐净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文)。
七卷章七云。观经所说诸观。及孝养父母等。乃至念为净土因者。摄大乘云。非唯由愿方乃至得生。别时意故。如以一钱货得千钱。别时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复如是。十念为因。后方渐生。非由十念死后即生。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说十念因生净土故(云云)。
西方要决云(基)第十二依摄大乘论。会释别时义者。论云。唯由发愿。即往生安乐者。是别时意。疑曰。准依摄论判释别时。令发教念佛如何即往。通曰。今依摄论判释别时。与净土门一无差殊。何者。由但发愿未可即生。依愿念佛乃成净业。愿行前后故说别时。非谓念佛不即生也(文)净土论中云(迦才)问曰。如摄大乘论释作别时意。岂不是破耶。答曰。彼论所明有别时有不别时。天亲菩萨判作别时意者。何故摄论后文。将造论功德。回向众生。愿生净土也。又何故造往生论。劝人往生也(游心安乐本同云)。
又云。问曰。无著菩萨云玄览圣心揣诸经旨。略用四意四依。如净土一门。判作别时意。今乃云。众生修行即得往生。是义云何。答曰。○彼论但据空发愿。不论修行者。余经中说。兼论修行。若佛经中。说众生发愿即得往生者。并是别意说。不得往生也。如小阿弥陀经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也。如此等经。总是别时意说。不得即生也。若如诸净土经。或明三福业十六观门。或令发菩提心。七日念佛。或教发愿回向。十念往生。如此等经。并是往生。即非别时也。故彼论云。由唯发愿。是别时意也。既空发愿。理是别时也(云云)。
兴记下云。问。具足十念生于净土。于为别时意为即耶。答。解者不同。有说。别时如杂论说。后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土得往受生。名别时意。庄严论云。若人愿见阿弥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别时得生弥勒问经。弥勒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愚念。非不善念。不杂结使念具如是十念。即得往生安养国。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乃至)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想相。如是等文。故知别时。有说。即时上引二论。但愿无行故。别时意念。此经中具足十念念佛称名愿生彼国。既具愿行。岂非即时。彼弥勒问所说十念。望受用土。非变化土。此经十念。望变化土。若望受甲此亦别时。基师等大同后说(文)。
安乐集上云。第九据摄论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语者。今观经中佛说。下品下生人现造重罪。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得即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货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如此解者。将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界引摄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后经发心。而然于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然不谤。未有余功。若经供养一恒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后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谤。复加爱乐。以此诸经未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论云。以一金钱货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开过因。理亦无爽。若作此解。即上顺佛教。下合论主。即是经论相扶。往生路通。无复疑感也(文)群疑论二云。问。摄大乘论对法论等。无著天亲诸大论师。释诸经论种种文义。有四意趣四秘密言。唯由发愿而得往生西方者。此是别时意。今日劝人修西方业。即得往生。岂成道理。自摄论至此经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今既言得往生。岂不与论相违也。释曰。摄论曰。唯由发愿而得往生者。此别时意也。然古来诸德。咸以此文证。是别时之意。言未即得往生。今详此文。证是即得往生。显其论主之意。何者。论言唯由发愿者。是简持义。简去念佛之行。持取唯空发愿。更无有行。孤有此愿。故曰唯由发愿。若唯发愿而得生者。此是别时意也。非即发愿之时。终后即生净土。故曰别时。今时念佛至心。即意业善行也。称佛名号。即语业善行也。合掌礼拜。即身业善行也。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行愿相扶。即得往生。此岂唯是其愿哉。论主说此唯由发愿之言。意显兼行非别时意。或者不细寻文义。朦胧总谓别时。若以念佛行亦是别时。论文何因不言如念阿弥陀佛得生西方者。此是别时也。既不以念佛修十六观行三福善之文。是别时之教。故知。念佛等得生西方。非别时之意也。有释者言。念佛修十六观等。即是发愿。又有释言。论师虽举愿言。意亦取其念佛。亦是别时之意。今此二释。为显利益。为显解义。若显利益。作此解文。更令无量众生流转秽土。巡历三途。不得往生净土出离生死。若以解义者。此细依文句取义。犹恐不合宗途。朦胧以释论文。翻将得其旨趣。何斯谬也。如俱舍论等。诸部诤义。引其圣教。楷定旨归。拾取一字两字。以成诸部得失。况乃观经等教。备陈种种行门。或述三福散善。为净业正因。或说十六妙观为西方正业。如何总将为发愿文也。又所以得知论师不以念佛是别时意者。此有八意。一论师释经。本以经意难知。为甚深密之教。凡夫披读。莫能晓悟。造论解释佛教。欲令愚知咸知。只如观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所说。念阿弥陀佛得生西方。文义显然。愚智皆解。何用所不了须论释耶。二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弘誓愿。接引众生。欲令生佛净土。岂将别时之意。而发弘誓。引接众生耶。彼愿之中。即言念佛不得往生不取正觉。不言唯发愿人不得生者不取正觉。故知。念佛等行定得往生。入在四十八愿中。非别时也。唯由发愿不即往生。不在四十八愿中。故是别时意也。三称赞净土经。十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证得往生。岂证别时意。诸佛舒舌。本为难信众生。将为念佛功德不多。尽此一形即生净土。咸生疑谤。不信是经。故现不虚诳之舌相。发诚谛之真言。令众生睹相听言除疑生信。乃谓别时之教。未即得生西方。后至初地得生。众生有何疑惑。须佛舒其舌相证念得往生西方耶。四阿弥陀经。先劝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后教称念佛名一日。乃至七日。即言临命终圣众来迎行者得生。若言念佛即是愿。言其发愿。后更何须教令念佛。故知。前文是愿。后文是行。行愿相扶。得生净土。岂容念佛而是愿耶。五净土论与摄论。同是世亲菩萨所造。宁容世亲制净土论。即言念佛得生西方非别时之意。释摄大乘论乃曰。念佛等是别时之意非即得生耶。造论如是两人。容许二师意别。何必摄论得经旨趣。净土论述其圣言。况两论同世亲所造。文义故非鉾楯。以论求于人意。故知愿是别时也。六净土论说有五门。一身业礼拜门。二口业念佛门。三意业观察门。四发愿门。五回向门。若修行即是发愿。前三业与第四发愿有何差别也。若是其一。即应无有五门。若是其异。故知前是行门也。七起信论马鸣所造。言其念佛得生西方。正觉是行门。非别时意。故知。天亲所造论意亦同然。不以念佛等门而为别意也○八若以念佛非是行者。三福十六现观等是行非行耶。若是行者。如地观中说。作是观者。除八十亿劫生死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今念阿弥陀佛。亦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得生西方。何故灭罪是同。而彼是行。此非行。彼得生此不得生耶。若俱非行者。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佛记得生。为由作此观等得生。为由余行得生。若由此观等得生者。此既非行。如何得生。若作观不得生者。何须夫人请说不生之法。如来为说不生法耶。又若总是是愿门。即应唯是其一。何须分别为十六观耶○论师恐同行愿具足即得往生人故。别折唯愿之人。是为别时之意也。故愿喻初一金钱。念佛修行等。是中间九百九十九金钱。往生净土是第一千金钱也。故摄论言。如以一金钱货得千钱。又如念多宝佛。来即至不退○而念多宝佛。与不退行为远缘。故名别时意也。上来以众多义显别时意。自关发愿非是起行之人○又摄论文别时意者。报净土唯愿念佛。理未即生。若化净土唯愿念佛。必即得生。如花严经。不须疑惑(云云)。
摄大乘论五云(世亲释隋笈多译)论曰。二别时意。如言诵持多宝如来名。决定得阿耨菩提。又如经说。唯发愿得生极乐世界○释曰。○别时意者。此意非唯称佛名决定得阿耨○菩提。如言以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一日得耶。此意在别时得故。以彼一金钱得千金钱因故。如是唯发愿得生极乐世界意亦如是(云云)。
摄论第六云(世亲释陈真谛译)论曰。二别时意。释曰。若有众生由懒惰障。不乐勤修行。如来以方便说。由此道理。于如来正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说者。论曰。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释曰。是懒惰善根。以诵持多宝佛名。为进上品功德。佛意为显上品功德。于浅行中。欲令舍懒惰勤修道。不由唯诵佛名。即不退堕决定得无上菩提。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意亦尔。此一金钱为千金钱因。诵持佛名亦尔。为不退堕菩提因。论曰。复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受生。释曰。如前应知。是名别时意(文)摄论五云(世亲菩萨释玄奘译)论曰。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名号。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释曰。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法精勤修习。彼善根皆得增长。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文)。
摄论五云(无性菩萨释玄奘译)论曰。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
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释曰○别时意趣者。谓观懈怠。不能于法精勤学者。故说是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得决定。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此意长养先时善根。如世间说。但由一钱而得于千(文)。杂集论十二云(安惠菩萨释玄奘译)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菩提。决定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文)。
私云。本论是无著菩萨造。安惠释。然此论古译有无寻之。私云此论说唯由发愿之言欤。
庄严论十三云。时节意趣。所谓若称多宝如来名者。即定于阿耨菩提。如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愿趣无量寿世界即生尔(文)本愿药师经云。若有四众○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通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文)。
决七云。法藏等者。问。观经悲花并云。弥陀因名法藏。于自在王如来所。闻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发愿。又观经云。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愿数不同故。异见别不须和会。悲花经中。则无别愿。但云为取土故。发四弘誓愿故。一切菩萨取见诸佛。无不发愿故。大论第八问曰。菩萨修行自得净报。何须发愿。答。福念无愿如中无□则无所企。如佛所说。不知法人闻天中乐。心便念着。问。若无愿者不得报耶。答。虽得不如有愿。愿则力大果(文)。
问。懈慢国相云何。
菩萨处胎经一云。或有菩萨。从初发意乃至成佛。执心一向无若干想。无瞋无怒。愿乐欲生无量寿佛国。一切众生其生彼国者。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同一金色。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妓乐衣被服饰香花庄严。七宝林随转。北观西视南视亦如是转。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然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斯界众生自不杀生。亦教他不杀。有此福报生无量寿佛国(文)。
安养抄卷第四
三辈九品相摄文(一)
胎生者三辈九品相摄文(二)
九品生人所经时节彼此文(三)
九品生人花开时节文(四加得道时节劫数文)
九品生人所生时节定不文(五)
九品生人次位教相文(六)
上品上生人上上中菩萨化佛授手文(七)
经名佛名灭罪多少文(八)
下品三生灭罪多少文(九)
诸往生人皆摄尽九品往生耶(十)
佛身道树不同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六道众生共生极乐耶(十二)
诸往生人皆阿鞞跋致欤(十三)
少善根文(十四)
大本三辈观经九品相摄云何(一又诸往生人摄尽九品耶)
观经云(如文)
双观经下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实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文)。
兴记下云。若依两卷略。三此观经中开广为九。两卷经(如上自不书之)案之观经广明上辈三品。两卷总明上辈一品。虽有此别而理无违。但随机宜各别说耳。故两卷云。修诸功德。以此一句摄彼广行。中辈亦尔。准上辈知。问两卷中辈唯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应大乘根。观经中辈中上中中。如是二人并是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人非其沙门顿不见佛不发大心。并小根人。如是等别云何无违。答。其中辈内自有多种。或有沙门行中品业。或有在家造中品业。或有大根。或有小根。或见真佛。或见化佛。或不见佛。如是等类不及辈胜过下辈。并皆摄入于中辈内。是故两卷且据在家大乘根性见化佛者。明其中辈。观经后据在家出家见真佛者。及不见佛小乘根人不发菩提。明其中辈。如是等别。皆随机宜各显一途理实同耳。亦可两卷之意。同明小乘。然言当发菩提心者。□显二乘菩提心方生净土。非是大根亦可中辈。生于净土乃发大心故。言当发当者应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决定应发菩提心故。若依此义者生净土非要。先定发菩提心。或生彼方发大心故。此义至下更分别也。问。上辈亦有小乘人不。答。虽无经文。以二义释亦可有小。所以者何。不愚法人发心愿求生彼净土。根性猛利速修胜行。当属上辈。然经且举大根示耳。亦可准大。所以然者。假使二乘发心行大犹不及彼。大乘根性约发菩提凡夫之人故。二乘人不入上辈。下辈亦尔。举左右耳。问两卷既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观经中云。下上下中二品并见化佛菩萨。若下下品都不见圣。虽随称名不得念德。又三品人并生彼方发菩提心。云何得□□经无违。答。如中辈释理实并同。其义云何。解有二义。□下辈自有多类释。或先发心后方生彼。或不先发生彼后发。或见化圣。或梦见圣。或顿不见。或明了心十念一念念佛功德愿求生彼。或唯十念随称名而不得念德。是故二经各举一例。亦可下上中虽作诸恶。遇善知识劝得念佛德故。发至心愿求生彼。下一人唯随称名不得念德。然至心中求生彼国。若不求彼何听敢称名。是故明知。同彼两卷至欲生优劣别耳。又下三品并非发心方生彼国。生彼国后方发心耳。如观经说。然两卷中言当发者。望生彼时故言当之。亦可彼经。且举下辈内发心者。何缘见佛有差别者。其下辈中有多类故。二经各举如前义解大义。然随文更释(云云)。
兴记次下文云。问。彼经下辈行因多善。此经下品作因多恶。若尔云何得相摄耶。答。此经下品虽小行善不起疑悔。彼经下辈虽多行善后起疑悔。可有优劣。不及中品。并属下品。前既分别。二经各显一边无违故。摄下上其义可解。余如此类。准此相通(文)。
九品往生义云。此之三辈。与今九品相摄云何。答曰。寂法师云。或云。三辈即是九品。开是三辈成九品故。今准两经义即不然。所以者何。违文义故。此中上辈摄彼上下各三品人义。且下可尔。以此中辈摄彼中三理定不然。此辈经说中辈发菩提心生彼国时。便住不退转。彼经中辈三不云发菩提心生彼国时唯住小果。此已发心生彼住小。宁得可住不退大心遇住小果。无是理故。今所存者其义云何。此中三辈正摄九中。上辈三品兼亦摄彼。下辈三品中辈三品。一向不摄。所修行业大小异故。此经上辈摄九品中。初二品全第二品一分。谓一恒发心。既能爱乐大乘典故。于佛智等不生疑。此经中下辈有生疑惑故。此经中辈摄九品中。第三品一分。谓熙连发心虽不诽谤未然。爱乐于佛智等容有疑故。此经下辈摄九品中下品三生。然此经中唯说发心不作恶者。彼经中说曾发而退者。虽退不退异而其位分同故。得相摄也(已上寂疏文)若依此解。寿经三辈摄生不尽。此恐未然。观经九品寿经三辈。俱应摄尽往生者故。虽文有广略。于义无宽狭。憬兴亦云。若三辈若九品。皆无宽狭摄往生尽(云云)广如破疏不然具引(云云)。
大阿弥陀经下云。佛告阿逸多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从德有大小转不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亏持戒。慈心精进不当瞋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诚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常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求道时。即自然于其卧止中。梦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行迎之。则往生阿弥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即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即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观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恐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告阿弥陀近。是为上第一辈。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从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经语。深当作至诚中信。饭食诸沙门。作佛寺起塔。散花烧香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莫。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爱欲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亦复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化。令其人目自见阿弥陀佛及其国土。往生阿弥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人然后复中悔。心中孤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弥陀佛国。不信有往生其国。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预无所专据。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化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但心中欢喜踊跃○其人寿命终尽。则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阿弥陀佛所。便道见阿弥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便大欢喜。便止其城中。即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即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 。其城纵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中外内皆有七宝浴池○如第二忉利天○其人城中能得出。复不能得见阿弥陀佛。但见其光明。心自悔责。踊跃欢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阿弥陀所闻经。心不开解○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其人智惠不明。知经复少○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如上第一辈。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杂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诸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尊敬。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孤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令其人。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国土。心中大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诸善。令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但念是。口不能复言。即自悔过。其人命终即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中。心独欢喜。便止其中。亦复于七宝浴池莲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 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国所。心中大喜。其人听闻经。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大远。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亦○如○中辈○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乐。次如上第一辈也(私云。平等觉经全同此文)宝积经十八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此由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唯恒种众多善根。随已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文)双观经连义述文赞云。即合彼九品为此二辈故。其义无异。不应难言。彼经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门。都不见佛。不发大心。而此中辈。非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义必相违者。中辈之内自有多类。二经各谈其一无违。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愿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住不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文)。
问。双经疑佛五智胎生宫殿者三辈九品中何(二又其宫殿量几耶)。
兴记下云。问。两卷经云。疑佛五智而造诸福德。虽生彼国。于五百岁 常不见佛。不闻经法。是为胎生。不名化生。摄于三辈九品中不。答。摄于中辈及中品中。所以知者。如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分檀布施。饭食沙门作寺起塔。烧香散花(云云)然其后中孤疑不信。虽示其人暂信暂不信。续结其善。愿得虽生命欲经时。自见化佛。则生彼国。不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道见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大欢喜。其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则身自然长大。在城其城纵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浴池花树音乐百味等诸乐。具如忉利天(云云)于五百岁 不得见佛。但见其光。亦不闻经不见诸圣(乃至)五百岁乃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甚大远不得近附。智慧不明知经复少。久久智慧开解心当欢喜。次当后如上第一辈。案此经中辈。与两卷经疑佛智人其义大同。就实而论。中辈内中作因多种如前分别故。梵本中此二经中所明中辈理应具有。然帛延但译疑人过疑过虽不云。法护但译不疑与疑故。两卷初辨不疑。德后显疑过。虽不言中其义分明。又平等经中下辈文中。但辨疑人不辨不疑。两卷经中但明不疑不辨疑人。如是等义。但是译家左右无违。不可致疑。问。彼平等经下辈中云。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者。昼夜十日不断绝者(云云)其人作此后中作悔心孤疑不信(乃至)虽尔续欲得往生。寿欲终时。梦见清净国土。心中欢喜。心自悔过。不能口言。命终则生彼佛国不得前至。道见二千里城。心中喜止其城。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云云如第二辈)于五百岁竟乃得出(乃至)终开解等。皆如第二辈。既案此中下二辈。并起疑心所生不问。何以得知。两卷疑智但属中辈。不属下耶。答。作因行相同中辈故。所以知者。疑智文云。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下辈文无布施等诸功德者。如上所引。是故明知。但当中辈位。因既别受果。岂同然。平等经略就大义。尔其中下不信过耳。就实细论。见佛解经久迟等事。非无差别。但以久久语总略。显示耳。如以孤疑语显众多疑事。若就九品属于中上。然其间中有疑不疑等因多种译家左右等诸分别可堪前(文)。
双观经下云。佛告阿难○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当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之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于光明智专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 中。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云云)九品往生义云。问曰。引彼经文。受胎生者。以证此经生疑。细寻二经有四相违也。此经九品无胎生者。彼云胎生一相违也。此九品者在莲花中。彼云处宫殿二相违也。又九品类或经一宿或经七日夜。乃至或经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彼云但于五百岁 中不见三宝三相违也。又此九品不疑佛智等。彼云疑佛智为四相违也。二经相违既如此。何引彼文证此义耶。答。虽似文有违。而于义无乖。彼胎生者。非如秽土。父母和合所受胎生。但生彼国。在宫殿中。于五百岁 不能见佛。闻法修行如在胎中。无所见闻故。依喻说名胎生也。此经亦尔。于莲花中经于多时。不见三宝。由此亦名胎生。无失通初违也。彼经云处宫殿者。是望内想。此经云在莲花者。是约外想。谓于花中经于多时。彼便谓处广大宫殿。又往生者。或居宫殿。或在莲花人人不同。彼经取宫殿。此经举莲花。各据一边通二违也。此经云宿乃至十二大劫者。分别九品故。是具足说。彼经云。五百岁 者。略说三辈。是故一途说。二经只是广略异耳。通三违也。此经不云疑佛智者。是有深心。唯举净心。彼经而云疑佛智者。染净双举。通四违也。故知。二经其义一同。若不尔者。此经九品摄生不尽。九中无处宫殿者故。然寂法师寿经疏云。观经所说下辈三生非是胎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边地宫殿中。于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边。而由曾作重恶业故。久在花中不能开故。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远在。而曾不作诸恶业。是故不说。久在花中。今详此解似不尽理。此经下辈若非胎生为何生摄。若言化生亦不应理。何者彼经说化生者。智慧胜故。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趺跏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此经下辈既不如是。故知。不应彼化生摄。若非化生。岂卵湿生耶。若许便有大过失故。若离四生者。即有无因过。故知。虽在佛前。花中经劫不见佛法僧故。依喻应名受胎生者。然非父母和合生故。亦名化生。此义亦得以之言之宫殿莲花二文虽别。九品生摄。莫生不尽。其间共乐。此彼亦同。故引彼经终无违矣(文)。
往生要集下云。有师云。胎生是中品下生。有师云。九品所不摄(文)。
游心安乐云○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文)。
大阿弥陀下云(如次上抄)。
双观经义疏云(法位)言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 中受诸厄者。有此一种往生。不入前三辈中。谓以疑惑心修功德。愿生安乐。彼国中七宝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边地亦曰胎生(文)。
安乐大义上(罗什)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谓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安乐。不了佛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文)。
宝积经十八云。极乐世界人住胎○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入百由旬若五百由旬宫殿之内。游戏欢乐(文)。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下云。百由旬者。即下辈疑佛所生之宫。五百由旬者。即中辈疑智所止之宫。而帛谦经若下皆云一千里城者。盖是略举不尽之言。不尔中下应无参差故。此文为胜。量之大小思云二会(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以明生彼受胎生者。在何品中。依旧两本皆说在于中下品中。以皆未满一恒沙故。宫于大乘有起疑惑。虽起疑惑。然不诽谤。带疑惑心修功德故。虽生彼国而在边地。于五百岁 不能见佛闻法修行。如在胎中无所见闻。是故说名受胎生也。而观经所说下辈三生为是胎生不。答。非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边地宫殿中故。于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边。而由作重恶业故。久在花中不能开敷。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世在而曾不作诸重恶业。是故不说久在花中(文)。
同经连义述文赞下云。有说更有往生而非三辈。谓下文中疑五智人。或心中修诸功德。亦信罪福小修善本愿生彼土。以信不定故非前。亦小修福故亦非后。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摄。此亦不然。帛谦皆云中辈之人。孤疑不信。虽生彼土。在其城中于五百年不见佛不闻经不见圣。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说不决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此亦不能二经所说中下之属。所止宫殿既五百年。应知此经疑智凡夫所在宝宫。亦是边地故。不尔便违经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随意高生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故。有说疑佛智人即此中辈。观经中品故。帛谦经中辈云。持戒布施饮食沙门。作寺起塔。后疑不信。其人暂信暂不信。续结其善。愿得往生彼国。不得前至无量寿佛所。还道见佛国界边自然宝城。于五百岁 不得见佛闻法等故。有不应非。法护经中疑佛智人故。此亦不然。帛谦下辈。亦在路城。于五百年不得见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辈而非下耶。若言中辈疑智修因相似故。故虽属中品而非下辈者。受果似中品故。摄疑佛智果。虽相似不摄疑智因。虽后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内。属于中上理必不然。观经中上。此经疑智花开法获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种故。无此边者岂不中下。亦有多种故。摄疑智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摄。前由此帛谦后之二辈。皆言在城于五百年。不得见佛闻法见圣故。若三辈若九品。皆无宽狭摄往生尽○将彼二经对法护本上辈虽同中下。即异彼之二品疑心在怀不发道意。此中二辈皆发道心决定信故。所以有此参差者。盖彼梵本虽后备有。帛谦但翻疑信往生之者。法护唯释净信修因。其疑智人在后尔过故。言虽桙楯理必无异(文)。
问。九品生人于莲花所经时节劫数为彼土为此土耶(三)。
远疏云。问曰。地持说言。初地已上要过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经何故说一小劫即得无生。解有二义。一时劫不同。如花严说。娑婆一劫当无量寿一日夜。彼中一劫当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地持据此故。说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观经就彼弥陀国界长劫为言故。说一劫得无生忍。二去处有异。地持所说一大僧祇。到于八地。观经所论迳一小劫得无生者。到第七地。初得无生在七地故。上中如是。种性解行说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门。到初地故。问曰。地持说。从种性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观经何故说三小劫已到初地。释言。时劫不同故。示地持据此娑婆短劫故。说一大阿僧祇方到初地。观经就彼弥陀长劫故。说三劫得至初地。问曰。地持说。从种性到初地时。过于一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亦过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说上中。经一小劫即得无生。宣说上下。过三小劫方到初地。理实齐等。举之左右。前说上下经一小劫得无生者。就信忍中终处为论。所说上下过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始处为语。此一左右。又前宣说一小劫得无生者。望于七地无生之始。不至过处。彼云三劫至初地者。到其过处。此一左右。上辈三人分齐荐等(文)。
群疑论七云。问曰。下品中生六劫花开。下品下生十二劫花开。为取此方日月岁 数积以成劫。为取净土日月岁 数以成劫耶。释曰。如来此方成道说经。为此娑婆有情。指彼花开之时。令此众生得解。故知。只用此劫明彼花开也。今释不然。用彼方日月岁 数。以成于劫。显彼花开时节分齐也。何以得知。此有三义。一例二教三理而得知也。例者如四天王天等。六欲诸天寿命长短。皆约彼天日月而说。只如四天王天寿命五百岁 。彼天日夜取此人中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如是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彼天寿命五百岁 。若取阎浮提日月计当一万八千年为一月。二亿一万六千年为一年。如是彼天寿命五百年算阎浮提年。其数极多也。已上五天命渐渐增日。渐渐长。皆增下天一倍。故知。彼天取其年命还用。彼天日夜。以日计月。以月计年。以年计命。故知。净土以日计月。以月计年。以年计劫。不用此方日月劫也。二教者。如上品中生。言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故知。花开经宿者。用彼方昼夜。夜则花合。昼乃花开。斯则半劫为昼。为花开之时半劫为夜。为花合之分显彼上品中生之人。花开时分取彼经宿大宝花开之时也。上品中生一宿花开既然。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莲花乃开。故知。还同彼方日夜也。不然者宁容净土大宝花开。取此之昼自而花开。若彼大宝花开自取彼方日夜。上品中生花开。同彼时节。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花开翻。乃同于此方日月。即上品中生花开乃晓。上品下生之者。分花迟速义乃乖边理必不然。故知。取彼方日月也。日月既尔。劫亦可知。三由理者。若日月花开。乃用彼方日月。若经花开。乃用此方劫数者。则中品中生。七日花开。若望此方计当七劫。下品中生六劫方开。若望彼方计为六日。宁容中品花开之日迟。于下品六劫花开耶。又上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花方开亦迟。下品中生六劫也。以此道理进退推微。故知。彼劫不用此方劫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于莲花中所经劫数。为是彼土劫。为此方劫耶。答曰。依多师解者。是彼土劫数(文)。
往生要集下云。九品所迳日时诸师不同。怀感智憬等诸师。许彼国土日夜劫数○有师云。佛以此土日夜说之。令众生知(云云)今谓。彼释无失。且以四例助成。一者彼佛身量若干由旬。不以彼佛指分叠为彼由旬也。若不尔者。应似如须弥山长大之人一毛端为其指节故。不以佛指量说。佛身长短。何必以净土时克说花开迟速耶。二者如尊胜陀罗尼经说。忉利天上善住天子。闻空声告。汝当七日死。时天帝释承佛教敕。令彼天子七日勤修。过七日彼寿命得延(取意)此是人中日夜而说。若据天上七日者。当于人中七百岁 。不应佛世八十年中决了其事。九品日夜亦应同之。三者法护所译经云。胎生之人过五百岁 得见于佛。平等觉经云。于莲花中化生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 不能得出(取意)憬兴寺师。以此文论此方五百岁 也。今云。彼胎生岁 数。既依此间说九品时克有何别义不同我耶。四者若据彼界说九品者。上品中生一宿。上品下生一日夜。即当此界半劫一劫若许尔者。胎生疑心者。尚迳娑婆五百岁 。而速得见佛。上品信行者。岂过半劫一劫而迟开莲花耶。有此理故。后释无失。问。若以此界日夜时克说彼相者。彼上上品生彼国已。不应即悟无生法忍。所以然者。此界小时修行为胜。彼国多时善根为劣。既尔。上上品人。于此世界一日至七日。具足三福业。尚不然。证无生忍。云何生彼。闻法即悟。故知。经彼国土长远时克悟无生忍。然约彼名即悟圣。此即亿千岁 。或云上上人必是方便后心行圆满者。若不尔者。诸文桙楯。答。未知彼国多善劣。此界少善胜。问。双观经说。于是广殖德本敷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惠。转于教化。立善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岁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等(已上)是其胜劣。答。二界善根克对可尔。然值佛缘胜速疾悟无生。或此经但显修行难易。非显善根胜劣。譬如贫贱施一钱。虽云称美而不辨众事。留费舍千金。虽不可称。而能辨万事。二界修行亦复如是。如金刚般若经云。佛世信解。未足为胜。灭后为胜。或有余义不能委曲(文)。
兴记下引远疏云。问。地持论说。初地已上要过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经何故过一小劫。释云。有其三义。一时劫不同。如花严说娑婆一劫。当无量寿一日一夜。地持就此故说一大阿僧祇劫。此经就彼故。说一小二起去处异。地持就从信忍初去。此经就从信忍之终。第三地去三所到处异。地持所言八地无生。此经所言七地无生种性解行名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到初地故(云云已上如远疏)。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善导)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况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迳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云云释经上品中生人。迳七日于菩提得不退转文也)。
问。九品往生人花开时节何(四加得道时节劫数事)。
观经云。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上生)○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经于七日应时即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上品中生)○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经三小劫○住欢喜地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莲花寻开。应时即得阿罗汉(中品上生)迳于七日。莲花即开○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中生)生迳七日。遇观音及大势至○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迳七七日莲花乃敷○大悲观音○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迳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上生)迳于六劫。莲花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安愍彼人为说大乘○应时即发无上道心(下品中生)○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下品下生)惠疏云。次论往生。彼时有异。上辈三人。生时各异。上上生者。至即花开不经时日。上中生者。经宿方开。上下生者。一日一夜。其花乃敷。中辈三人生时亦异。中上生者。至即花开。与上上同。何故如是。此小乘中圣人往生。余行虽劣。无漏净心故。故即往生。中中生者。七日花敷。中下生者。文中不辨。但云生已过七日。后遇圣闻法。下辈三人生时亦别。下上生者。经七七日其花乃敷。下中生者。罪报深重六劫方开。下下生者。罪障极重十二大劫莲花乃敷。由其罪重。尔许时节证得其心方堪入法生有异。别时分如是○次彰生彼得益差别。上辈三人得益各异。上上生者。至彼即得无生法忍○上中生者。迳一小劫得无生忍○上下生者。过三小劫得住初地。中辈三人得益亦异。中上生者。
生彼即得阿罗汉果○中中生者。过七日后得须陀洹。过半劫得阿罗汉。中下生者。过一小劫方得罗汉。下辈三人得益亦异。下上生者。迳十小劫得到初地。以此无善趣人故。下中生者。过于六劫闻法发心。下下生者。过十二大劫闻法发心种性。以上下辈宿习发大心得益如是(文)。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释上品上生云。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花合之障(文)九品往生义明下品中生中云。问曰。前上生人。迳于十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住此。中生人迳于六劫入初住地。何以似中生胜上。答曰前是小劫。今是大劫故无相违。何以知之。上生文云。迳十小劫得入初地。明知别也。今此文中虽无大字。以义而准。必是大劫。下生文云。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发道心故也(文)。
往生论疏第三云。次明花开迟疾者。上品生生已即开。上品中生经宿乃开。上品下生一日一夜。中上寻开。中中七日中。下品七日。下上七七日。下中六劫。下下十二大劫。言寻开者。二日三日寻已得开。何以知尔。上下日夜。中中七日。故知。中上自在。上下与中间。又中中与上中下俱言一日。此亦应有迟疾。或第七日朝夕有异。或八日九日。然未至二七日故。随大数同言七日(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中品下生(乃至)花开迟速者。生迳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文中略故。无花开之理。现应有之。与中中品迟速同者。迳时虽同。所见异故。谓彼见佛此见菩萨(文)。
群疑论七云。问。彼既经劫莲花方开。为由有罪障故花开迟晚。为由胜功德故。多劫在彼花中耶。释准依下品下生。经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以此准知。彼亦有罪障。由斯罪障故。经劫花开。不然者何因九品行业不同。花开早晚各有差降也(文)。
十住毗婆沙云。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文)。
问。九品往生之人得道所经时节劫数为定如此为当何(五)。
远疏云。四地已去说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七地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言○上中○遇一小劫。得无生故。理实于中亦有二。三劫得者。经言一劫就近为语○理实于中上亦有多时。得罗汉者。经言即得。就胜入语○理实于中又有多时。闻法得果。经言七日及与半劫就胜为言○过一小劫得罗汉者。就胜为言。中辈如是。下辈亦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于彼大乘始学人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人别(云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上品生人得益早晚一向尔耶。答。经中且举一类故。惠远和尚观经义记云。九品人生彼国已。得益之劫数依胜而说。理亦有过之者(取意)今谓泛论九品。或亦可有少分。复速于此者(云云)。
问。九品往生之人次位何教意耶(六)。
经云(如前)。
疏云。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等(如前抄)。
九品往生义云。言发无上菩提心者。若望别教。初发心住。若望圆教。应是十信。又释若望别教初欢喜地。若望圆教初发心住(文)又上云。然寂法师双观经疏云。上下生中。经三小劫得百法门住欢喜地者。谓在十信已经熙连。或一恒佛生彼净土更进修故。初入住位中得百法明门。初住多习初地行法。是故此住得百法明门。本业经中亦作是说。十住位中得百法门。谓信等十法。一一各十故。言住欢喜地者。谓得住于欢喜地行。即此中证欢喜地。是即因中说果名也(已上)今以宗义。更又释云。住欢喜地者。实是菩萨十地之中初欢喜也。若望圆教应云初住。今约别意言住欢喜地。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行名为地者即此意也(文)。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菩萨授手化佛授手不同事(七)。
经云。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上品上生)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品中生)。
九品往生义云。言授手者引导义耶。问曰。前上生中。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何故此中与千化佛而授手耶。佛与菩萨位高下。岂非上生劣中生耶。答曰。前虽菩萨真故非劣。今虽是佛化故非胜故。无上生劣中生失。又释此中应是影略(文)。
闻经名称佛名灭罪多少事(八)。
经云。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
群疑论六云。问曰。何因闻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只灭千劫重罪。念佛一声乃灭五十亿劫重罪。般若云。闻经不逆胜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也。释曰。彼经供养佛是好时。然供养佛是有相心供养功德少。持经是恶时作无相心持经功德多也。今此闻经念佛。同是恶时悉俱有相。然与阿弥陀宿愿缘熟恶世称佛生信极难。佛能弘经。是以称佛灭罪多彼闻经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曰。经是佛师德岂劣耶。何故闻经唯灭千劫罪。称佛名时除五十亿劫。答。前只闻名而不口称故。唯除千劫罪。今非唯闻名。兼亦口称故。除多劫罪。非是佛与经功能有胜劣。又释阿弥陀佛。由昔因位大愿力故。令称名者。灭多劫罪。十二部经三世常住。非如彼佛有因果位故不同也。又释十二部经名散动心。时闻余心间杂故。唯除千劫罪。阿弥陀佛名以最后心。称余心不隔故。灭五十亿劫。是因心而致不同也。非境之有胜劣矣(文)。
观经疏四云(善导撰)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文)。
下品因闻佛功德称名是灭罪多少之事(九)。
经云。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群疑论六云。问。何故观经说下品上生。至心称佛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明佛功德。下品下生称彼佛名。俱灭八十亿生死之罪○释曰。此有二意。一释言。一念佛功斋戒理应灭罪无别。但以三品罪人恶业有其多少。下品上生罪少。唯有五十亿劫之罪。障生西方。中下二品人罪渐多故。有八十亿劫等罪。为彼罪有阶降。说灭罪多少不同。非是念佛功德。殊令其灭罪差别。譬如壮士有力。能负八斗之米。有人唯有五斗。遣彼壮士持行。非壮士不能多擎。只是米无五斗。此义亦尔下品上生唯有五十亿劫之罪。佛随彼罪多少。言灭五十亿劫。下品中生罪重。前品三十亿劫。随其罪障言灭八十亿劫。下品下生其罪最重故。今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二释言。念佛名号虽复不殊。由念佛心至诚差别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下品上生罪业转薄死无恶相怖心不极。虽至诚念佛。但能灭彼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罪人恐怖念佛至诚。由心彻倒灭除八十亿劫重罪。问。若然者下品下生恐怖前重。应言念佛更灭多愆。何故同前八十亿劫。答。行者命终时。至气力虚微尽力至诚。只至于此力有分齐。岂能多耶。以罪既多障生净土令具十念灭罪方同始得往生清净佛土。譬如神剑能斩大木。如其多用力入木即除。如不多用力断木便浅。非剑有钝利。盖人力之强弱不同。此亦如是。佛之功德虽复无差。然其念者至诚有异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曰。彼佛利生岂有差别。何故下品上生之中。说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今此品中说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生中说十念之中念念除灭十亿劫生死罪耶。答曰。非是彼佛齐物不同。但由念者罪有轻重。致令生死灭有差别。谓上生人所有罪业。应经历千劫及五十亿劫。堕诸恶趣受诸剧苦方生人中善根还生而由经力及由佛力。灭苦千劫生极乐界。此中生人所有罪业。应具经历八十亿劫轮回生死受诸剧苦。下生之人所有罪业。应迳十重八十亿劫轮回恶趣受极重苦。后生善处。若遇善友见佛闻法发菩提心。若遇恶友复造恶业还随三途。出离无期。而临终时称佛名故。灭彼彼劫轮回之罪忽生净土。受诸安乐。是彼如来难思力也(文)。
群疑论六云。问。下品下生人罪虽多。下品中生五逆谤法。何因下品中生但闻佛功德即得往生。下品下生乃须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方生净土也。释有二释。一言。计五逆等愆。只合六劫受罪。然九八十亿劫罪者。以此人造兹重罪。长养过去诸余业。皆令有力。能招九八十亿劫生死之报。如一念嗔心现前。能烧一切善法。能障百千法门也。此亦如是。造此重罪能增过去恶业。皆有力势能灭恶报障生净土也。二释此五逆罪唯感五劫受苦。然谤法罪经说受苦劫数长远。如大品经及佛藏经说。谤法人堕此阿鼻地狱。此间劫怀更生他方地狱中。如是展转经无数劫故。须十声称佛。灭八十亿劫重罪得生净土也(文)。
问。诸往生人皆摄尽九品往生耶(十)。
楞伽经云(龙树如上抄之)。
双观经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双观经中。亦有如弥勒等诸大菩萨。当生极乐。故知。经中九品得益依劣而说。何言依胜耶。答。约生彼国始悟无生。前后早晚。谓之依胜更不论。彼上位大士。然彼大士于九品中摄与不摄别意思择(文)。
佛身道树不同之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观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文)。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文)。
同经上云。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百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文)。
宝积经十七云。若我成佛。国中具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觉(文)。
同经下文云。复次阿难。无量寿佛有菩提树。高十六亿由旬。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本际起。高五千由旬周围亦尔(文)。
双观经疏中云(玄一集)言四百万里者。此道场菩提树。即是弥陀佛所坐之处。问。观经云。弥陀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既尔树下身高何成庄严尽令因师三说。一云。观经所明佛。约他受用门。而显殊胜。此经所明树。约变化边故无相违。谓若变化身短于树故。二云。佛德不可思议。彼广长身荫于一尺树。于佛非难。况四百里者也。三云。此云四百里者。佛顶已上去佛之量。若菩萨佛身相称之长。即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余四百万里也。亦可彼佛释步所计四百万里(文)。
双观经疏云(寂法师)问。前道树高四百万里。观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如何身高而树下耶。答。佛事难思。不可以世情测。然以一途求其相者。由旬与里随方不定。如说此方一劫当彼一日一夜。当知里等其义亦尔。观经由旬刃依方□初业习观说。彼佛量故。□不依此方量数。如何知佛身大小。此中里者。依彼方说。此经说观非为初业故。直依彼数量而说。若不尔者。如何顶光如令十方恒沙世界之佛身量。而得宿坐一万由旬之树下。若固执云四百万里。依此方里亦应相好光一寻者。依此间寻便违经说顶光之量。是故不可随文局文定(文)。
双观经连义述文中云。经曰。又无量寿佛至随应而现者。述云。第二辨道场树有三。此初道树体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万里即十二万由旬。应前菩萨少功见道场愿而成也。有说随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纵小道场不相妨碍。若尔所余宫殿不应各称其形。或大小故。今彼经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树即化土故不相违。二十万里者六千由旬意。不称其本量故。又有本云。二百万盖是正也(文)。
往生要集下云。问。双观经云。彼佛道树高四百万里。宝积经云。道树高十六亿由旬。十往生经云。道树高四十万由旬。树下有师子座。高五百由旬。观经云。佛身量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云云)树座佛身何不相称。答。异解不同。或释佛境界大小不相碍。或释寄应佛说树量寄真佛说。身量又有多释不可具述(文)。
阿弥陀疏云(元晓)又彼经言。阿弥陀与声闻俱。如来应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而观经说。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城小身大不相当者。当知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小大城亦尔。大城之中。现以大身。小城之中。现以小身。声王经云十千由旬者。是与声闻俱之住城。当佛身相当而住。观经所说身广大者。当知其城亦随广大。与诸大众俱住处故。如两卷经及此经中。莲花大小悬殊。随池有大小。其花亦大小。当知城身大小劫亦尔。其余相违准此会通(文)。
宝积经十八云。阿难彼莲花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者。是一一花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诸佛身。如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文)。
问。六道众生共生极乐耶(十二)。
群疑论二云。问曰。往生众生唯此人趣。得修净业而得往生。为通余趣亦得往生。及以终者。于冥道中亦得往生不。释曰。于五趣中悉能修西方净业。得生极乐。案诸天既能听观经。及观经下文言。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称赞净土经列众中言。无量诸天阿索罗等。为闻法故皆来听法。故知悉欲愿生净土。皆能修习净业得生西方。又案菩萨处胎经第四卷说。化生龙持八关斋戒。于金翅鸟欲食不得。请问其法。龙为说八关斋法。金翅鸟随龙往海龙王宫中。尔时龙子复与金翅鸟而说于偈。是时龙子龙女心开意解。寿终之后。皆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又案随愿往生经说。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法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以此准知。五趣众生。悉得往生极乐国也(文)。
游心安乐云。举要言之○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者。皆得往生也(文)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五愿使其作佛时。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若前世作恶。闻我名字欲来生我国。即使反正因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欲来我国不断绝。寿终皆令不没泥梨。禽兽薜荔即生我国。在心所愿。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文)又云。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人民蜎蠕动之类。其生阿弥陀佛国。当作佛者。不可复胜数。诸作阿罗汉得泥洹道者。亦无央数部不可复计(文)。
净土论上云(迦才)三乘圣人及三乘七方便中人。乃至方便道前。若男若女无根。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皆得往生也(文)游心安乐道云(元晓)问。亲遇善缘预九品生。频见文义愤心云披。若有众生集众恶不识修善。已入三途。为有方便。救彼灵令除业障。生极乐界以不。答。愚情难通。圣教有术。故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二十八卷灌顶真言成就品曰○大灌顶光真言曰。唵(喉中握声引呼)莎暮伽(上)微(无计反)噜者娜(二)摩诃(乃至云云)若有众生。随处得闻此大灌顶光真言二三七遍经耳根者。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诸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随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塔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大灌顶真言加持土沙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除所苦身。往于西方极乐国土。莲花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此等经文。往往而在○虽无他作自受之理。而有缘起难思之力。则知以遇咒沙即成有缘。若不被沙何论脱期(文)。
问。诸生极乐者皆阿毗跋致欤(十三)。
双卷经下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文)。
义记云。问。前言有无数声闻。彼何得云众生生彼国者。皆是阿鞞跋致。解云。彼土二乘亦皆不退二乘为凡夫。菩萨不退为小果也(文)大阿弥陀经上云。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道者即得。未须陀洹者即得须陀洹(乃至)未得阿罗汉者。即得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即得阿惟越致菩萨(文)。净土论上云。问曰。如无量寿经云。众生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又阿弥陀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据此二经。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恶五逆并得往生。答曰。正定阿鞞跋致。并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今依经论释有四种。一是念不退。谓在八地已上。二是行不退。谓在初地已上。三是位不退。在十解已上。四是处众生不退。谓西方净土也。故无量寿经云。彼土无有邪定及不定聚名。又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既不退之言位该四种。宁得举一不退以定除三也。问曰。夫论不退须据行位。云何依处得不退耶。答。行位不退由因无烦恼。处所不退由外无境界。各据一义。奚足怪乎。问曰。前三不退经论明证。此则可信处所不退。既无文证。若为取信。答曰。今引毗婆娑论为证。如彼论中出六种性人。一是退。二是思。三是护。四是住。五是升进。六是不动。如退种性人。纵得罗汉。亦还起退乃至起三界修道烦恼由根性软弱故。此人虽体是退根。此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六欲天及色无色界中。无五退具即不退。由处所无退缘故。永不退也。五退具者。一长病。二远行。三诵经。四营事。五和诤。此之五种。唯人中有天等中无。诵经等三。虽是善。废入观故退也○如一切凡夫○若在娑婆秽土中。由逢五退缘故即退。若生西方。由无五退缘故不退也。五退缘者。一短命多病。二有女人及生染六尘。三是恶行人谓恶知识。四是不善及无记心。五常不值佛也。此引圣教。证所处不退明矣。又据二经。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无量寿经云。生彼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土无有邪定及不定聚名也。小经亦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云阿毗跋致人得往生也(文)。群疑论四云。问曰。经言。生彼西方皆是阿毗跋致。或言。唯是正定聚。然阿毗跋致位非下凡。正定之聚道登圣果。今既凡夫。往生净土。生彼即圣人。宁得顿超阿僧祇成欢喜地○不得者。即与观经等文相违。如得者。复与众经论义议乖反。两文鉾楯。请为解释也。释曰。此两经文实成乖反。然净土秽土区域既殊。此生彼生根机亦异。故判正定聚等。高下不同。阿毗跋致浅深亦别○依诸经论说有四退。一信退(十信初五心退断善根等)二位退退(十信前六心退作二乘)三证退(十地已前诸凡夫位于前所证尚有退夫)四行退(七地已前于所闻行尚生怯劣)八地菩萨○具四不退故。名阿毗跋致○初地菩萨○住欢喜地。此具证行两种不退。亦得名为阿毗跋致。乃至七地已来。犹有爱佛爱菩提障○未得行不退。亦名非阿毗跋致也。而随少分亦名阿毗跋致菩萨也。亦若依起信论等。从初发心住总名入位不退。十住已前十信菩萨名为外凡。
亦曰轻毛凡夫○故有退转○依此秽土○净国土○一切众生。论其信位。虽未坚固○以阙退缘无众退具。唯有进道殊胜之缘。虽未入于此阿毗跋致之位。而亦得名阿毗跋致也。而退法(乃至)学无学圣人。虽是钝根。○若生天上○阙退缘故。不退起惑○彼亦如是(文)。
阿弥陀略记云。问。璎珞经等。至第七住始立不退(云云)彼国众生何皆不退。况复上品中生人。经七日后。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何况余品不可速疾。答。案十疑云。极乐众生虽未久修有别因缘。皆不退转。一者彼佛大悲愿恒常摄持故(乃至)五者寿命无量劫共佛齐等故。由此因缘不退大菩提(云云)后渐增进得余不退。经文约此说七日等。基师要决三不退外极乐净土名处不退。乃至此处不退义同十疑意耳。问。彼国既有声闻极果。何言皆是阿毗跋致。答义记云。二乘不退为凡夫。菩萨不退为二乘故云皆不退(云云)今谓大师依教时次第。且依此释非谓尽。何者一所闻佛号及发愿时。皆于大乘得不退转。后生何土何求住小。若不闻不愿亦不云得生。但暂住小究竟净土故。十疑云。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云)则知大师纵容作释不执一边何□称赞云。决定当证阿耨菩提耶(文)。
阿弥陀经疏(元晓)第三大众功德者。众生生者。皆得无生忍位故曰也。即初地阿毗跋致故。乃至十念功德生彼国者。入正定聚永无退故。论云。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云。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案云。皆依如来智海念相入正定无动转故(文)称赞净土经云。又舍利子。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蔑戾车中常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宅当证阿耨菩提(文)同经疏云(静迈)两卷云。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诸邪聚及不定聚。此经亦云。不堕恶趣。即是无邪定聚。边地下贱下即是无不定聚(文)。
阿弥陀疏云(基)问。彼是不退转地。众生生彼皆得不退转。云何但以念佛发愿而不断惑。即得往生。答。彼言不退者。但以地胜缘强时长时无间。遂得不退。非亦生彼即是不退也(文)。
群疑论六云。问。未知往生皆得不退。何故上品中生言。经七日应时即于阿○菩提。得不退转。释此中品中生人。十信五心已前人。十信第六心名不退心。生经七日。得彼第六不退之心故。名于菩提得不退转。约往生时即得名不退者。此约处不退说。此两卷文。各据一义不相违(文)。
游心安乐道云。一切凡夫虽有念佛未至十解体之退位。若在秽去逢四退缘。即使退转。若生西方反四缘故。终不退还(云云)又彼二经皆说其往生者。皆得不退。不云但不退人乃得往生也。犹如此间具三受人。若生彼土则无共检。唯有乐受也(文)。无量寿论第三云。又言。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此名不退。凡有四种。一念不退。谓八地已上。二行不退。谓初地已上。三位不退。谓十住第六心以上。四处不退。谓安乐净土。譬如退种性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三界天中。由处所无五退具缘故。永不退○由是义故。经中但言往生者得不退。不言不退人得往生。虽往生者。皆得不退。而随阶位非无差别(文)。
问。小善根文(十四)。
群疑论七云。问曰。如无量寿经言。少行菩萨及修习小福德者。皆当得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二经相违如何会。释曰。各有一意。据义不同不相违也。无量寿经言少者言数少。阿弥陀经言多者用多也○彼人唯念阿弥陀佛。更不修余六波罗蜜诸道品法。长时长劫难行苦行。唯有念佛之功。无余修道之福故名少也。此念阿弥陀佛。一声已上。即是无量无边殊胜功德故名多也○故约数约用名少名多。不相违也。如一摩尼珠。亦名为少亦名为多。
往生要集下云。问。若小善根亦得往生。如何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答。此有异解。不能繁出。今私案云。大小无相待得名。望大菩提名之为小善。望轮回业名之为大。是故二经义不违害(文)。
西方要决云。第九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疑曰。净土往生要须大善具引诸业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何生彼。通曰。夫论善根多少。亦约念佛以明过去无宿善缘。今生不闻佛号。但今得闻净土专心念佛。即是过去善因想念西方。当能决至此为大善根也。虽闻弥陀净土发意愿生。进退未恒。心不决定判为小善不生净土也(文)。
阿弥陀经义记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下。次示方法。问。前云不以小善。彼那云一日七日心不散乱皆得往生。答。今不以少日为多少时。特由用心厚薄耳。若能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以宿愿为化佛迎接。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何以故。临终一念心恳切。即当得去也(云云)。
双观经下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
阿弥陀略记云。舍利下至一心不乱是也。意云。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面向西方观佛。威光遍照十方无所障碍。称名一心念佛愿生彼国土。净信不疑。应如是修十二佛名。偈曰。若人能至心七日诵佛名。得于清净眼。能见无量佛。观经亦以七日为期。当知多是成就期耳。若欲修深观者。见止观常行三昧文。或观无缘慈。是则深观惠○其余行法。或观相好。或观利生。或供具方法。或时分多少。如此等事。皆应随宜但行住坐卧系念彼国。观以无缘慈。威光照十方。称名一心念深信愿生彼。是为往生极乐总要。何以知者。义见处处数诵无益。不如务修。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者。观彼无量光明等义。称名心念耳。今观胜因故。如是说非全遮。彼但信称念。三明感果。即以果不虚而证因。是正其人临命下文是也。前劝愿生。虽通诸品。今示因果。唯在上品。其理可然。问。一日乃至七日所修岂非小耶。答。义记云。不以日数为多少。但由用心厚薄耳。问。一七日等为是寻常为临终耳。答。由寻常所行。得临终正念也。然义记云。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何以故。临终一念用心恳切。即当得去。此释临终正念之用。非言七日必进临终(文)。
阿弥陀经疏云。虽复三千布施恒沙身命。若非菩提心修回向彼国。则不得生彼国中故。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文)。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花押)
安养抄卷第五
安养世界主女人耶(一加又彼世界有女人耶)
凡夫未断惑者生极乐耶(二)
阿弥陀成佛已来劫数文(三)
阿弥陀之本愿多少(四)
安养净土菩萨声闻多少(五)
翻译文(六)
观经双观经等说前后之文(七)
临终十念者何等耶(八)
说无先世结缘者临终十念成就耶(九)
佛光明大少(十)
生疑惑者生极乐耶(十一)
往生人定业转不文(十二)
九品往生人皆生池水中耶(十三)
极乐八部等有无文(十四)
极乐四王乃至净居有胜劣耶(十五)
安养地相之文(十六)
极乐国有苦耶(十七又加有舍受耶)
问。安养世界生女人耶(一又彼世界有女人耶)
经云。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委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得诸佛现前三昧(文)。
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文)疏云。问。论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初生故有善心一切得生(文惠疏同之)。
十疑第九疑云○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圣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答○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即如韦提夫人。是请生净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记悉得往生彼国。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哑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耶。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正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文)。
注十疑云。案小阿弥陀经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法花云。若如来灭度后五百岁 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使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是知此间女人必得生彼明矣(文)。
小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文)。西方要决云(基)疑曰。如净土论女人根缺小圣不生。弥陀经皆说生彼。二俱圣教。何以各殊。通曰。勘寻经论各顺一缘。审而察之并无差殊。言女人生者。理妙决除厌女身专念佛名求生净土。娑婆报尽转作丈夫。处妙花台即生净国也(云云)根虽是女能求菩提。深信自他佛性平等。即弘大愿誓当成佛。广度众生。念舍女身即生净土。临当报尽但佛迎来成大丈夫。入莲花座即生彼国。佛令安神。经约此门故云皆往。论据不能若此故说不生也(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其国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寿命无央数劫。女人往生即化成男子(文平等觉经同之)。
双观经上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文)。
悲花经第三云。尔时圣王○白佛言○愿我世界无有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等一化生(文)兴记上云。略明二乘女人有无。若受用土二并定无。说有二乘。佛菩萨化为严佛土。如论中说。若变化土随愿不定○然二乘女相对四句。或有净土。二并皆无。如大悲经。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尊善无垢。佛号尊音王。彼界无二乘故。说小乘法等一化生无女人名(余文无量)或有净土。二并俱有。亦如彼经。阿閦菩萨曰。宝藏佛。我今所愿庄严佛土。纯金为地(乃至)所有女人成就诸功德。无妇人诸不净事。不与男子漏心交通○若学三乘者。闻我名即我生世界。闻我法本即得三乘。尔时佛赞阿閦言(乃至)汝○东方去此千佛世界。彼有世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不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不得见佛。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天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也。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花严经云。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文)。
西方要决云。弥勒问经云。念佛者非凡愚。念不杂结使。念得生弥陀佛国。疑曰。准此经说。夫念佛者非是凡愚。不杂结使。方成净业。今修行者圣位未登。结使不除。如何得往○通曰。今解凡愚应作四句。一凡而不愚。谓从善趣乃至十信终心。无得似唯识智故。谓之凡但于谛道缘生深仰信。运心取舍损益能知。此即不愚也。二者愚而不凡者。十解已上菩萨。真如境未能证见。故说为愚。得相似无漏智。比知二无我不堕生死凡流。亦得义说非凡也。又解初地已上菩萨。于胜进分无明障故。约此称愚。由得圣法故非凡也。三者亦凡亦愚。即善趣已前一切众生○四者非凡非愚。所谓如来圣○所言凡者泛也。唯沽人德损益莫分。泛尔受生等同凡类。去来善趣轻重不知。此为愚也。今欲往生净土作业之人。知此娑婆苦切充满。持生厌背不可久居。闻说西方胜乐无极。专诚住想。誓往无疑。既能永灭苦流。长辞染界。即非薄浅。泛尔随生但能念佛求往彼方。道悟无生当来作佛。意专广度法界众生。能运此心觉生妙刹。有斯胜解故非愚也。言不杂结使者○住想佛时结使服伏故。言不杂结使念也。愿求生净土者。即不应言杂○念佛净心乖结使。
心正念佛诸结不行○言不杂也(文)。
群疑论五云○今修十念愿生净土。背生死流顺涅般路。趣贤圣法顺断惑门。故言非凡愚念不杂结使念(文)。
往生要集下云。第二往生阶位者。问。瑜伽论云。三地菩萨方生净土。今劝地前凡夫声闻。有何意。答。净土差别故无有过。如感师释云。诸经论文说生净土。各据一义。净土既有粗妙胜劣。得生亦有上下阶降。天道宣律德云。三地菩萨始见报佛净土(云云)。
故感师释云善也○问。若许凡夫亦得往生。弥勒问经如何通会○答。西方要决云(云云)。
(上抄之)问。彼国众生皆不退转。明知非是凡夫生处。答。所言不退者。非必是圣德。如要决云。今明不退有其四种。十住毗婆娑云。一位不退(乃至)四处不退(云云)其处不退(已上略抄之。云云)。
新十疑第五疑云。生极乐者。为断惑生。为不断生耶。答。未断惑凡夫依念力得往生也。问。若尔云何观经说下品上生。云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说下品中生生。云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岂不断惑往生者耶。答。断惑与灭罪其义永异也(云云)第七疑云。上言未断惑者生极乐。即知凡夫得往生也。若尔云何经文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文)耶。答。凡夫之身虽生极乐。而更不退转还余趣。故云不退转。有何过。问。若言虽凡夫而无退堕义名阿鞞跋致者。生兜率内院者无退堕之义。云何不云阿鞞跋致耶。答。诸经所说不可一例○且随前机而已(云云)。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劫数文(三)
往生要集下云。问。彼佛成道为已久如何。答。诸经多云十劫。大阿弥陀经云十小劫。平等觉经云十八劫。称赞净土经云十大劫。邪正难知。但双观经璟兴师。会平等经云。十八劫者其小字阏其中点矣(大阿弥陀平等觉称赞经如所引不抄之)。
双观经疏云(寂法师)清净觉经云。无量清净佛。作佛已来凡十八劫○阿弥陀经云。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案彼二经。成佛久近则异指方遐迩则同。或谓八字应误。余文皆多云十劫故。未勘梵本。不敢轨定(云云)同经云(玄一)若平等觉经迳十八劫。大阿弥陀经迳十小劫。然是同本意。是译家得失未知是非。然因师会小八别二说。一云。实小字而云八者是谬。何以故。此经及小经皆十劫故。一云。实十八。然小经中十者约大数耳。若依此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正(文)。
大阿弥陀经疏云(基)经曰。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次释疑也。谓成佛以来始经十劫。愿生必见。问。是何劫。答。小劫。如梁摄论。以行年双等岁 为一数。数过去十数为一阿僧祇。谓五年雨润为双。即一双二双乃至十双百双千双万双。阿僧祇双名一小劫。所以知是双等劫者。花严经云。娑婆一劫当彼一日一夜。即以彼三十日为一月。乃至十二月为一岁 。五年有雨润为双。乃至僧祇故(文)。
往生论疏三云。法藏菩萨○其成佛已迳十大劫(文)。
无量寿经速义述文赞中云。经曰。阿难又问。至凡历十劫者。述云。此第三成佛久近也。支谦经云。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意同此也。而帛延云。作佛以来凡十八劫者。盖其小字阏其中点矣(文)。
宝积经第十七云(无量寿会之一)无量寿命佛○受生经今十劫(文)。
问。阿弥陀之本愿多少(四)
九品往生义云。大宝积经无量寿经同说四十八大愿。大阿弥陀清净觉经同言二十四大愿。此等之经同本异译。而发愿多少异者。弘决释云。愿数不同部异见别。不须和会(文)。
双观经疏云(寂)随所化宜说四十八。旧两本中唯二十四。虽是同本而传译异。致令愿数具阙不同(文)。
同经疏云(玄一)文中有四十八愿。然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但二十四者。译者脱失(云云)。
问。安养净土菩萨声闻多少(五)
释签六云。大论二十八云○有佛土。杂如弥陀也。多菩萨僧。少声闻僧(文)。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文)。
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文)。
称赞净土经云。无量寿佛常有无量声闻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其量无边不可称数(文)。
阿弥陀经略记云(横川撰)初声闻为三。初无量等者。略标数举人。次皆阿罗汉者。明位。后非是算数等者。正明数多。前无量无边不如非算数故非重言○次明菩萨云亦复如是者。阶位数量同声闻众。故言如是○言数同者如文。大论云。极乐世界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二文似别理不相违。声闻虽少亦非算分。大途是同故言如是(文)。
翻译文(六)。
兴记上云。此经部类有其二种。一两卷例。二一卷例。初两卷例有其六本。一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魏世帛延译。昙摩郁多罗录云。晋世帛延译)二阿弥陀经二卷(吴时支谦译)三无量寿经二卷(晋世竺法护译)四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佛陀跋多罗译)五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昙摩密多罗译)六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宝云译)右件六本同异译。次一卷例。有其四本。一观无量寿经一卷(宋时疆良耶舍译。又有录云。晋安帝时译)二小无量寿经一卷(宋时求那跋多罗译)三阿弥陀经一卷(一名无量寿经。后秦时罗什译)四称赞净土经一卷(大唐时玄奘译)四中后三同本异译。若取失译别生伪妄。亦有六部。谓阿弥陀佛偈经一卷。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鼓音声陀罗尼经一卷(上三失译)五百王子作净土愿经一卷(出悲花经)无量乐国经一卷(出央掘摩罗经。上二别生)净土经七卷(上一伪妄)虽有此等而今取定本耳。有言。鼓音声陀罗尼经。求那跋陀罗译。不可为指南。问。上定本中平等觉经及观经等。译人虽一。译处甚乖。谁为正耶。答。有说年误。此不须依阙处。虽别译人一故。如魏晋等一时并有。若魏史者称魏记事。若晋使者称晋记事。故实一而记国别耳。余如此类皆唯此通。案云。两卷一卷虽有十本。而论令别但三本耳。谓两卷经观无量寿及阿弥陀(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穷括部类有其四本。通明净土。即以净土为宗。一观经。二无量寿经。三小阿弥陀经。四舌音经。又如晋时白延译无量寿经及清净平等觉经。又有大阿弥陀经两卷。成即与宋元嘉年中所译无量寿经及前清净觉经而同本异译。唯其观经亦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译。与彼全别(文)。
无量寿经述记云。部党不同者。说西方净土经部党多种。一两卷无量寿经之此所说也。二观无量寿。三阿弥陀经。四鼓音声陀罗尼经。初两卷经本亦多种。第一无量寿经二卷。汉代安息国王太子。名清字世高所译。沙门昙鸾注解。第二无量寿经二卷。魏世少帝芳嘉平年。天竺沙门康僧铠于洛阳白马寺译。安世高所出少异。第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或四卷。前魏高贵卿公世。甘露年中。长房录云。废帝甘露三年。西域沙门白延于洛阳寺译。与世高僧铠所出同本。文相小异。无量清净二卷亦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桓帝世。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所译。唐录不云次第。房云。初出。今案应在第二出同在汉时而世高故。第四诸佛阿弥陀三昧三佛蒌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吴世支国优婆塞支谦。黄武年中于武昌译。房录云。魏文帝世支谦出。与世高僧铠所出少异。第五无量寿经一卷亦名阿弥陀经。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罗什出。与支谦僧铠白延法护所出多卷少异。第六无量寿经平等正觉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元熙元年中。沙门竺法护译。与支谦僧铠白延护法罗什等所出本同文异。第七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朝沙门宝云出。与支谦僧铠白延法译罗什法力所出不同。见道惠宋济录。又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安代世。北天竺三藏禅师佛陀跋罗。永初二年中于道寺出。见法宝唱录。唐随二录不出次第。案历代记。永初在宋武帝非晋年号也。又无量寿二卷。西晋月支沙门竺法护。永嘉二年译。唐录不出次第。房云。第四出。西晋法护怀帝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译。与支谦康铠白延等出同本文异。第八无量寿经。宋朝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云功德贤。于孝建年中出。见道惠宋齐录。与僧铠支谦白延法护罗什法力法云等所出同本文广略异。上来所引总有十一本。皆同本异译。此间一切经中唯有三本。余皆无也。今所释者。或云是竺法护所译。今详文相非法译。又未详何译。相传云。此经曹植建执笔。若尔应是魏时僧铠所出观无量寿经一卷。又观无量寿经此二本。出僧祐录。并在失译。无量寿观经文帝世。西域沙门疆良耶舍宋云时称。元嘉年中于京邑译。房录云。观无量寿佛经二卷。在东晋失译。又观无量佛经一卷。在汉录失源。阿弥陀经宋文帝世。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元嘉年中于杨都译。亦名小无量寿经。无量寿佛经。后秦罗什。弘始年中译。称赞净土摄受经。唐世玄奘三藏译。右三经同本。无量乐弘经。罗什所出。不知是无量寿经类不。鼓音声陀罗尼经。失译(文)。
观经双观经等说前后之文(七)
兴记上云。若约此三本明说前后者。有说初说两卷。次说观经。后说阿弥陀经。所以知者。准道理故。最初如来观诸众生。净土机为熟。显异常胜妙颜色。阿难起请问其由。佛广为说西方净土。次由毗提请往生故。仍教修彼定散二业。后有众生闻极乐名。问极乐事及疑实不。故佛为说极乐所由及引圣证。有说。若以义推。应有此理。然以事验。观经为初。两卷为次。弥陀为后。所以知者。大经等云。如来说西方事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持盖献佛。闻说弥陀二十四愿。愿如彼尊佛记。却后皆如弥陀佛。以此文知居于第二。所以者何。说观经时阿阇世王是太子故也。若谓阇王名为太子非别太子。尔时未慕父位。故志应除王字但言阿阇世太子也。然标王字及与太子。是故明知。父子别举问。若如后说应亦有难。观经中嗜婆谏阿阇世白。大王慎莫害母。故既是世王未登位时而称太王。何以称王子。终非太子也。答。此事难知。然准余经后说为胜。如利述经。佛在罗阅国耆阇崛山中与菩萨声闻众。但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利述。与国中长者子五百人各持名花散盖。从罗阅国出到佛所。散盖上佛。太子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得端正。及不入母腹而生莲花等二十五事。佛次第以答终。授太子及五百子记。当如弥陀佛国之中菩萨。往来者飞行者反记者皆如弥陀国诸菩萨(云云)此经文意与大弥陀其事相似。是故明知。父子别举。前所难太王慎莫害母者。有其二义。虽未登位而欲杀。幽闭深狱自在执政。故称大王。复固欲禁害母。恶意称大王。合前欣心(文)。
双观经疏云(玄一)又观经中品下生观云。此人若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云云)解云。若先说观经。佛何时说四十八愿。善知识为彼广说。然先说此经。后说观经。故善知识先时闻四十八愿为彼广说。约此义故明知观经是后(文)。
观经疏显要记上云。净土之教有三。一大本两卷。名无量寿经。说彼佛往昔于世自在王如来所。为法藏比丘请彼如来。说诸佛净土妙庄严行。于是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及发四十八大愿庄严依正自他之报。一一愿皆云。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及说三辈往生。广明善恶诸业受报不同相。此经最先说也。一小本一卷。名阿弥陀经。说彼国庄严。及略示求生行愿。诸佛各出舌相赞释迦不虚。此经在机。即前本后说也。一今经。唯说净业妙观往生行门。虽明依正庄严。乃是示所观之境。正为机缘修行成就彼愿。亦大本之后说也(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然四经前后者。准其道理。先为说令知。次教修生业。次断疑证实。后赞叹令生。即无量寿经为初。观经第二。小阿弥陀第三。鼓音第四。然以之准验。即观经为初。无量寿经为二。何以知之。准说观经时阇王犹为太子。创夺父位。母时见害因请西方。如教修定散二善。若空至说无量寿经时。阇王已登位。太子作储君故。大阿弥陀经等云。如来说西方事时。阿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持盖献佛。闻说弥陀二十四愿。其太子当时发愿。愿如彼世尊佛记。却彼皆得弥陀佛。以此知居第二人云。阿阇世太子者即阇王身。尔时犹未慕位。故为太子。来至佛所。今译不然。若尔前应除王字。但言阿阇世王太子。既标王及太子。明知即父子名殊。是故无量寿经当第二说。而观经自为夫人侍女。无量寿经自为人天大众。问。若观经是初夫人说者。何者下经佛还灵山令阿难重演。而众无所请。明知大众已曾闻故。由已闻故更欲令闻修生彼业。所以如来敕令重演定散二善。三世诸佛为净土因故令重说。文冀此经永传末代后。若结集知阿难所传不虚。所以今说非为已闻。彼不请而说。即当第二也。其余二经如前已释。可知(文)。
临终十念者何等耶(八)
往生要集下云。问。下下品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所言十念何等耶。答。绰和尚云。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想若别想。随所缘观迳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便业道成辨。亦未劳记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已上)有云。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迳此六字之项名一念也。问。弥勒所问经十念往生。彼一一念深广如何。今云。十声念佛得往生耶。答。法师所释不同。寂法师云。此说专心称佛名时。自然具足如是十。非必一一别缘慈等。亦非数彼慈等为十。云何不别缘。而具足十。如欲受戒。称三归时虽不别缘离杀等事。而能足得离杀等戒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又可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者。谓能具足慈等十念称南无佛。若有如是随所称念。若一称若多称皆得往生。感法师云。各是圣教互说往生净土法门。皆成净业。何因将彼为是行。此言非但自不解经。亦乃惑诸学者(已上)
迦才师云。此之十念现在时作。观经中十念临终时作(已上)意同感师(文)净土论中云(如要集所引之)。
双观经疏云(寂)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问。若尔何故弥勒问经云。如佛所说愿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不善念非杂结使念。具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忌。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心。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降者。诸想如是十念其事甚难。云何○具起如是十念。答。此说专心称佛名时(乃至)皆得往生(云云如要集所引之)。
群疑论五云。问曰。弥勒所问经(云云)释曰。弥勒所问经自陈十种往生之法而亦得生。观经自说下品下生。临命终时称佛十念而得往生。各是圣教。互说往生净土法门(乃至)或诸学者(文如要集所引之)。
十大愿记云(千观撰)言十念者。入息出息合为一念。或五个入息出息合为一念。此十念间归心弥陀。口唱名号也。或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之顷名为一念。然弥勒问经云(乃至云云如寂法师疏之)。
问。设无先世结缘者临终十念成就耶(九)
十疑云。众生无始已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皆是宿世善业。若善业强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况十念成就(文)往生要集下云。彼一生作恶业。临终遇善友。才十念佛即得生。如是等类多是前世欣求净土念彼佛者。宿善内熟。今开发耳。故十疑云(如次上抄之)。
疏云。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此者云何得往生也(文)。
往生论疏三云。问曰。具有诸恶五逆罪人。值善知识。十念称名得生彼土发菩提心是。何凡夫为如是耶。答曰。此人昔来发菩提心而退作恶。应堕恶道。遇善缘故发心称名。具足十念即得往生。如是本有佛种子者。值恶缘故现虽作逆。有胜因故发心往生。不如是者虽遇善友称名十念而不得生。不至心故。不深心故。如实义者。诸具缚人未殖菩提之种子者。决心造恶及作逆罪。不问决定与不决定。如是等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闻生。信受具足十念即得往生安乐净土(文)。
问。佛光明大少(十)
双观经疏云(寂)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等者。阿弥陀佛现身非一故。身光明少大不同。最少不减百国。大者乃至无边。问。若最少照百国者。何故愿云。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答。彼说体外所照。此文说于圆光体照所以知然下交量中余佛光明。或照七尺乃至一刹。此言七尺至一刹者。皆说体非光外照。如释迦佛圆光一寻。此说光体非外照也。一寻犹是七尺。皆依自身之一寻也。释迦身量丈六故。以七尺为一寻弥陀身量大小不定。随其身量光亦一寻。故论说言相好光一寻。观经所说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水。圆光如一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亦说一机所现相也。阿弥陀经云。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者。亦即是百亿三千界也。此经云照百乃至恒河沙刹者。皆说他受用身光也。十地上下所见异故大少不定。皆交量中余佛光明小者七尺。大者乃至照一佛刹。旧两本中小者七尺。大者二百万佛国。然即一刹举者未穷七尺。举小者非尽本。虽是同传经译者异故所举不同耳(文)大阿弥陀经上云。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光明照七尺。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有佛顶中光明照二里○有佛顶中光明照百万佛国。有佛顶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佛言○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照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预计。阿弥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文平等觉经同之)。
又云。第二十四愿。使其作佛时。令我顶中光明绝好胜。于日月之百千亿万倍绝胜。诸佛光明焰照诸无央数。天下出冥之处皆当大明○得是愿乃作佛(文)。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问。生疑惑者可生极乐耶(十一)
双观经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若凡下辈亦得往生。云何近代于彼国土者求千万得无一二。答。绰和尚云。信心不深。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决定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不相应者不能往生。若具三心不往生者无有是处。道和尚云。若无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问。若必毕命为期者。如何感和尚云长时短时多修少修皆得往生耶。答。业类非一故。二师俱无过。然毕命为期。勤修无怠。令业决定。是为张本。问。菩萨处胎经第二说。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花庄严七宝转开床。举目东视宝床随转。北视西视南视亦如是转。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已上)以此经准难可得生。答。群疑论引善道和尚前文而释此难。又自助成云。此经下文云。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是知杂修之者为执心不牢之人。故生懈慢国也。若不杂修专引此业。此即执心牢固定生极乐国(乃至)又报净土者极少也。净土中生者不少。故经别说。实不相违(已上)。
群疑论四云。
鼓音声王经云
记十云
往生人定业转不转文(十二)
文引经云。业障便转即得往生(文)。
问。九品往生人皆生池水中耶(十三)。观经云。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上生)如一念项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上品中生)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上品下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花敷时闻众音声(中品上生)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开敷(中品中生)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迳七日遇观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中品下生)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下品上生)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花内(下品中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下品下生)。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二愿○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证不作佛(文)。
极乐有八部等耶(十四)
往生论疏三云。经中云。有歌众。乃至杂色众鸟。命命鸟等。言取药叉揵达缚等八部之属。如此是无量寿佛化变所作。令其宣畅无量法音利乐有情(文)。
平等觉经上云。其国○无有○泥梨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也。无阿须伦诸龙鬼神也(文)兴记上云。十七功德释国土者(乃至)十三眷属功德如偈。如来净花众正觉花化生(解云。眷属谓天龙等非实身故。离染着事名净花众。以如来正觉所化作故名正觉花化主。花是离染义文)。
极乐国四王(乃至)净居天有胜劣耶(十五)
群疑论一云。问。若不许是欲界摄者。何因无量寿经言乃至净居天等。答。此是施设为天不可。即为实天分欲色界也。若实天者如来净所心变。岂是欲色界摄。又言。若是色界者。已下欲大为胜为劣。若劣者如何色界及劣欲界。若胜者如此娑婆世界欲色两界胜劣不同。欲色有情优劣差别。彼土亦尔。生色界者胜。生欲界何因四十八弘愿。誓说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彼色界形既胜。欲形如何说同。故知彼安立说为净居天等非实。即是欲色界也。于前二解初释为正(文)。
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四十八愿之)。
无量寿经述义记下云(憬)于彼国中有地居者。有空居者。空居之中有四王天乃至净居。此则因顺余方施设人天之差别也。然其果报实无胜劣。又人天交接两得相见非如此土。上下相隔。清净觉经云。第一四天王(乃至)第七梵天○上至第十六天○上至三十六天。上准此经文者。皆有上下欲色诸天。何等名为三十六天。准楼炭经。欲天有六。色界天有二十二天。无色界天有四。并今上下有三十二。未知加何为三十六。阿弥陀经云。即彼国中从第四天上至三十二天。此文即与楼炭经其数当也。若无色界凡圣各分所可得云三十六也。文无别列。不应辄定○彼净土中净居天等。但因顺余方有上下异名。非由业力种性异。是故一切能修大行。
同义记中云。一形状一类故无讥嫌。谓无男女人天等别○因顺余方有其二义。一随本业。谓往生者或有资人业生。或有资天业生。虽生彼时形无异状。因顺本业有人天名。二因居处。谓彼土中或有依地居。或有空居。虽彼果报形无异状。随所在处有人天名(文)。
问。安养地相云何(十六)
阿弥陀经云。黄金为地(文)。
观经云。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琉璃地上以黄金纲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文)无量寿经上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虎魄车渠马瑙合成为地(文)。
无量寿经上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虎魄车渠马瑙合成为地(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三愿。使其作佛时。令我国土自然七宝(文)。
平等觉经上云。其国土皆自然七宝。其一宝者名曰银。其二宝者名黄金。三者水精。四宝者琉璃。五者珊瑚。六宝者虎魄。七宝者车渠。是七宝皆以自共为地(文)阿弥陀经略记云。问。观经云。琉璃为地。何故言黄金。今解曰。思益经说未来须弥灯王佛国土。土阎浮金琉璃为地。准彼思之。黄金不映彻。琉璃非金色。亦应映彻。故俱得名。又观经云。琉璃地上以黄金纲杂厕间错(云云)二宝合成故俱为名(文)无量寿经述记中中。又彼经中唯云琉璃地。此经中说七宝合成。故知二经所说土异(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经曰。黄金为地。次释第四檀金饰地也。即形貌圆净故。佛地论云。谓无量所游行地处庄严希有。案诸经多以金为地体。诸宝间错而中表映彻。故观经称琉璃地。又彼经云。地下有八楞金柱。杂宝校饰。光明赫奕。其地犹如日宫。悬处虚空。其地柔软。脚即凹。举足便起(文)。
称赞净土经云。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文)。
同经疏云(请迈)言真金合成者。正明宝性功德。两卷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合成为土。佛地论云。最胜光耀七宝庄严。又云。就此所重真说七宝。其宝净土无量妙宝倚饰庄严。非世所识。今此经说且就初宝。故云真金成也(文)观经正宗分定善义云(善导)
言金绳已下。正明黄金作道。状似金绳也。或以杂宝为地。琉璃作道。或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作道。或以不可说宝为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以千万宝为地。二三宝作道。如是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曜。转相显发光色。光色各不同。而无杂乱。行者等莫言俱有金道而无余宝作道也(文)。
问。极乐有苦耶(十七又彼界有舍受耶)
群疑论六云。问。净土之中既言无苦。不知三苦。八苦之中无何苦也。释曰○诸大乘经咸言。佛身唯是无漏三苦。八苦唯是有漏。故诸佛身无诸苦也。十地已还凡夫已上有二释。一释云。三苦之中有行苦坏苦。八苦之中有一苦。谓五取蕴苦。以十地已还由受有漏变易分段诸报身故。又于行苦有漏迁流。是行苦也。诸有漏乐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故有坏苦也。彼无逼迫身心忧苦唯无苦苦也。初受彼身虽名为生非众苦所依。又无胎藏逼迫无生苦。命极长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纵令凡夫还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无死苦。虽舍彼命愿生秽土。救苦众生虽死非死苦也。以心忻乐愿舍报。修慈悲故。此五蕴报从惑所生。体是有漏。即五取蕴苦也。净佛国等四大安稳无病苦。形无衰损。无老苦。胜友恒集。无爱别离苦。恶人不生。无怨憎会苦。资缘无乏。无求不得苦。二释云。极乐世界八苦同前。三苦之中唯有行苦。由受分段变易报故。虽有乐受以唯清净。常恒相续无有间断。究竟永证寂灭乐。虽有少息而不生苦非坏苦也。故彼净土言无苦也。无苦苦坏苦也。问。既彼净土虽无苦苦等而犹有彼行苦。如何得名为极乐也。问。观经言。分身化阿弥陀佛化观世音势至。集极乐世界度苦众生。彼土既云极乐。即应无苦众生。何因乃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耶。释今言度苦众生者。为度自土苦众生。为度他土苦众生耶。答。通度自土苦众生。问。自土既无苦众生。云何度自土众生。他土虽有苦众生应须往彼度苦。何因乃集极乐远度他方苦耶。答。自国众生虽无苦。然有二种生死分段变易有漏有为行苦之苦。如来同集为说妙法。速出离二种生死。成就法身。故名度苦他国众生。或宜身往杂亲自救拔故。分身佛遍满十方。如此土众生净土业成。临命终化佛来迎往彼。或宜归还远为利益故。集本国遥极沉沦。或言度苦众生。化集自土中。化诸菩萨令兴大悲心。舍自土乐遣生他方。行大悲行。教化十方有缘众生。故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如经论言。八地菩萨由多寂证真如理不肯出定教化众生。诸佛摩顶劝令出定教化众生。即其义也。故维摩经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又言。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也(文)阿弥陀经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文)。
同经疏云(基)无有众苦者。无量寿经云。彼无苦难之名。又无三恶道。但有自然快乐之事。亦无小苦故。央掘摩经云。无有小苦。纯小快乐故名极乐。又无八苦故(文)。
称赞净土经云。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快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文)。
无量寿经下云。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而以此为苦(文)。群疑论六云。问。阿弥陀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未知八识之中七八两识一类相续缘境微细。释八识之中七八两识一类相续缘境微细。难可了知。纵处阿鼻地狱极苦之处。纵生三禅极乐之处。而此两识唯与舍受相应。乃至佛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相应。净识亦唯恒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极乐世界此七八识恒与舍受相应也。余六转识与三受相应。谓喜乐舍。在意与喜乐受相应。舍受通与一切相应。称赞净土经言。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以此准知。净土六识之中但无忧苦。无妨有舍。以诸喜乐心后至歇灭位。多皆与彼舍受相应。又彼舍受体非逼迫善业所感。故得与彼舍受相应。又彼众生起未至定。及与中间禅。第四静虑已上诸定如何不许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虽名极乐亦得与其舍受相应也。若谓不然。彼亦不得与喜相应。以彼土名极乐界故。虽云名极乐而得与喜相应何妨。名极乐亦与舍受相应也(文)宝积经第十八云。彼极乐世界○亦无苦受不苦不乐受名。尚无假说。阿况实苦。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文)。
净土论上云。西方○亦无恶心及无记心。唯善心也。故摄论十八圆满净中云。净土唯有乐受。无苦及舍受也。如大法鼓经云。苦受是不善。乐受是善。舍受是无记。既唯有善心则无起恶之地也(文)。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言体成者。谓彼自然七宝合成为地。花严经云。诸世界海有种种体悉应。当知所谓一切宝庄严体。或一宝体。或金刚坚固地体。或众香体。或日珠轮体。此安乐界即是一切宝者。谓金银等。佛地论云。就此所重且就七宝。其实净土无量妙宝绮饰庄严。非世所识。彼论后四名与此别。谓四牟娑洛揭婆。五曷湿摩揭婆。六赤真珠。谓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亦名赤真珠。七羯谁恒诺迦。四五及七不翻其名。未祥其体。或应是此珊瑚虎魄及马瑙也(文)。
无量寿论释第二云。如此经说。其佛国土自然七宝合成为地。乃至又契经言。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乃至)此就最胜言金为地。以如实义七宝为地。言七宝者。如契经言。一金。二银。三大璃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即是珊瑚。六阿湿摩揭抵婆即是马脑。七牟沙洛揭抵婆即是车渠(文)双观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问。人天虽无别因余方故有亦可男女。虽无顺余方亦有。答。女必为秽器。五碍故。彼无人天更互胜因。余彼并有(文)。
净土论中云(迦才)问曰。如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何女人等三亦得往生。答曰。实然。此等三种理不得生。若无三种定得往生。三种一者于此土中或有男子或有女人种。于女因决定招女根者。此人纵修净土行亦不得往生。以净土中无女人故。此是决定业不可改动。是即业障也。根缺者。若人于此土中定种盲聋等因亦不得往生。以净土中人并有三十二丈夫相故。此亦是业障也。二乘者。若是二乘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种。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净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净土。故不肯发愿回向也。此即是决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论所明种者定业种也。但无此三定种者即得往生也(文)。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花押)
安养抄卷第六
观行位开目闭目见佛事(一)
四种佛土净秽之文(二)
化频婆沙遣人化韦提如来自往文(三)
自然增进成阿那含文(四)
教令正观为除疑心等文(五)
十六想观灭罪多少之文(六)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等文(七)
普杂二观差别之文(八)
观音势至圆光不同文(九)
安养菩萨声闻光明不同文(十)
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文(十一)
观乎相文(十二)
退菩提声闻生安养经几劫数至初地耶(十三)
中品生出家文(十四)
少时心力胜终身事(十五)
往安养者必为生莲花中为当如何(十六加胎化二
生耶。又胜劣如何)
九品往生人莲花未敷之前闻弥陀观音说法耶(十七)
阿难哩领文(十八)
宝庄严土者只是安养之文(十九)
生莲花内者胎卵湿化中何耶(二十)
安养中人依正俱无胜劣耶(二十一)
安养世界轮日夜劫数耶(二十二)
问。观行位开目闭目见佛事(一)
疏云。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目闭目。若明若闇。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结结■■如大劫水。周眸遍览无非佛界。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心一智惠力无畏。亦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佛也(文)。金光明玄义云。常依如此观。念念不去心心相续。即是观行金光明。若蒙笼如罗谷中。观未得分明。闭目则见。开眼即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明若了了分明。开目闭目俱见者。是分真证金光明(文)。
普贤经云。
四种佛土净秽之文(二)
疏云。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折巧拙。有余净秽次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文)。
问。化频婆遣人化韦提如来自往文(三)
疏云。问○前频婆何故遣人说法。韦提何故如
来自往答。又愿闻法遣人传授为化义足。母求生净土非佛不开。故须自往(文)
又云。问。前频婆请弟子意在如来。今夫人亦请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请遣弟子。今请自往耶。解有二义。一阇王与调达收父。如来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为护彼故不得自往。二佛法寄在国王。频婆定死。阇世当为国王。如来若往者王得国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无此诸事。如来自往(文)。
观经云。
问。经云自然增进成阿那含(文)向欤果欤(四)
疏云。阿那含者第三不还果也(文)。
兴记上云。影坚成阿那含。说者不同。有经云。经文但言成阿那含。不说向果。故向非果。如婆沙云。影坚王闭囹圄。法食时佛放光。从窗入照王身。今息共遣目连令说法。王饥所急不能顿解。白目连曰。诸天食中何天美妙。目连初说多闻王宫美妙食时。王即闻舍令生彼天。作太子名最胜尊。寻来佛所。顶礼佛足。又造像功德经云。唯有北方毗沙门子那履娑婆。曾于往昔造菩萨像。以斯福故后得为王。名频婆沙罗。后因见我今得生天。有大势永离恶道。又未生怨经云。王即得道迹上生天上。故既得生天。明知非果。有云。王见圣礼。而饥灵故无力。能修胜果道故今终生天。尔前闻法受戒光照礼佛等力。自然断欲成第三果。二生合成就阿那含。故未生怨经云。王即于其日斯须息灭。举国人民靡不檗踊。即得道迹。故知死后得道迹。然经先言即得道迹。后方言上生天者。欲显得果。是彼天上非前人身。前师解云。非息灭后生天得道。故欲显得道与死日月。故言息灭即得道迹。就实应言即于其日即得道迹斯须息灭。有云。涅槃经云。王今杀父及须陀洹。上来二师并违经文。故今应言增那含。然着阿字执笔错也。如涅槃经云。若更受身名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来者名曰那含。无去来者名阿那含。论有那含。有阿那含。阿那含者名为不还。那含名还。案此等文。那含向下皆名那含。以往生二十五有故。今此经时带预流果成一来向。彼涅槃经约住果故杀须陀洹。此经约向故言进成向。师子月佛本生经云。佛住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密多。游竹园间狐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施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有之○耆阇堀山八万四千金色猿来集。菩萨复作种种变现○频婆沙罗王与诸臣往佛所。问曰。金色猿及婆须密多。过去因缘佛广答。猿因缘及师子月佛事等(云云)佛告大王。彼师子月佛。今此婆须密多是也○佛复为王说偈曰。戒为甘露药○止恶修诸善。尔时王同此偈。对佛忏悔○豁然意解成阿那含。案此经文。只着阿字。诸经并错。岂可斥耶。又复彼时既成那含。此观时重复成耶。答。一既有错。何疑断六品内皆一来向。向非一品。前后何怪。问。依彼前二师。涅槃文何通。答。彼耆婆语非佛所教。但随前而作此语耳。复有余说。不须繁具(文)涅槃经十七云。耆婆言○除佛世尊余无能救○我今愍汝故相劝导○大王闻是语已○而答曰。天为是难。不现色像。而但有声。大王吾是汝父。频婆沙罗。汝今当随耆婆所说(云云))。
疏云。问。父王已死。何由出声。答。为二。一云。父王得道。虽杀不死。是故能劝言。非是本文。乃是诸圣记为父言(文))。
满云。父王得道者。频婆沙罗王临终之时。以获阿那含果故也(文)观经疏云(嘉祥)何者其父本得须陀洹果。幽闭之目连说戒富楼那说法。故至那含。从初果?得至第三果。若尔岂非大利益耶(文)。
又云。言父王小利益者。王本得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论。太子瑜城学道时。至王城。提宿业乞饭。无量人观者王儿结誓云。太子若得道前常度我。受请后成时。则将八万四千人迎佛。佛为说法。于路得须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发光照进得那含。故是小利益也。夫人大利益者。夫人闻说净土诸门。得无生忍故大利益也。此则是世王方便利益(文)。
问。教令正观为除疑心等文(五)
疏云。是为下结也。教令正观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生彼国者。落在边地。复受胎生。故作此观令除惑也。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非谤正法。故须作观。五逆重罪除六十劫死罪等。下辈自论(文)日想观下文。
十六观灭罪多少之文(六)
经云。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第三地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第六树地池等观)此想成者灭除五万劫生死之罪(第七花座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第八佛菩萨像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净除无数劫生死之罪(第十观音观)除无数阿僧祇生死之罪(第十一势至观)。
疏云。第三地观文有四。一渐想观。从若得三昧下第二实观。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观下显观邪正。前水是想不能灭罪。地观是实。故能除断也(文)。
法聪记云。日水二观既在此土。使为后观之方便故不能灭罪(文)。
观经嘉祥疏云。问。何故观地水等而能多许罪耶。复不忏悔。何因得灭如此罪耶。解云。此中作念佛三昧。然念佛三昧有二种。一通。二别。但念佛名别念佛三昧。然佛国土树木乃至念佛等。通念依正名通念佛三昧也。念佛三昧何因能得灭如是多罪也。解云。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故得灭无量罪也。念佛正果可得灭罪。念今地水依果何得灭罪耶。解云。此是佛依果。佛无漏业所起。此树是佛树。地水佛地水。念佛地则是念佛。此地水柔软微妙。不如世间地水。何者天上宝物当传语往来。况无量寿佛果耶(云云)。
问。诸佛如来是法界身等文(七)
经云。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想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疏云。初泛明诸佛法身自在从心想生○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言入众生心想中。如似白日升天影现百川。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前明佛身菩萨。此显能随也。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变。法界为体。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者。得此观佛三昧解入想应。故言入心想中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静故有。亦此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文佛本是无。心静故有便。谓条然有毕。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之因也。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若当现分别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已当果由观生彼心作佛也。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者。以心静故诸佛即现。故云生也。亦因此观佛三昧出生作佛(文)。
惠远疏云。此中所观是应身也。已下如天台疏。仍不抄之。
兴记云○法师疏云。此中所观是应身也。若堪新义亦当此义。谓佛境智得言遍于众生心中。如佛地说。如来境地增上缘力。一切世间出世间善诸处境识皆得生起。如来明镜中众像现影。虽诸有情各有因力。而由镜智为增上缘乃得生起。如种有种。若无地等牙等不生(既是一切十八界影现显于如来圆镜智内。亦得如来大圆镜智之遍入一切众生心中。以一切影非镜水故)若依此义。法界身者是受用身。非理法身。一说此文大分为二。一就法身释。二是心作佛下约应身释(文)。群疑论六云。问曰。观经言。是佛是心。是心作佛。诸佛正遍智海从心想生。云何是心即能作佛也。释曰。案唯识之理。心外无法。万境万相皆是自心故。起信论言。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维摩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言。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故知万法皆从心变现。当用此心观彼佛时。阿弥陀佛为本性相。众生观缘彼如来不结。心外见佛。真如当观心变作影像相。是影像相名曰相分。能观之心是于见分。见相两分皆不离于自证分。见分之力能现相分。故名是心作佛。是相分心即是自证分。无别有体故名是心是佛(文)。
问。普杂二观差别文(八)
疏云。第十三普观普杂何异而为二也。普观作自身往想。称彼境界一一具观。杂观明佛菩萨神力自在。转变非恒大小不定。或随物现故名为杂。以此为别(文)。
远疏云。
经云。
观音势至圆光不同之文(九)
经云。次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髺。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文)。
兴记下云。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者。是明光形。照二百五十由旬者。是辨光用。虽是菩萨身量八十亿那由他等。而其圆光形离质之外百二十五由旬。所照三百五十由旬。问。观音圆光面各百千由旬量为形为用。答。此事难知。然应合举。问。二菩萨身大小量同。何缘圆光广狭不同答。由缘不同。不应致疑问。圆光既尔。身光云何。答。势至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经文自显。观音身光虽无经文。准论应同(文)。
安养世界菩萨声闻等光明经论不同文(十)
兴记下云。问。圆光既尔。身光云何。答。势至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经文自显。观音身光虽无经文。准论应同。四功德中第三德云。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发生尔何故两卷经云。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观音势至二菩萨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彼两卷经只举一界。此经与论通举余界。若具论者并照十方三千大千。各举一边不相违之。问。往生论意一切菩萨皆观四德。两卷经除二菩萨。余菩萨光照百由旬。又如智论。阿弥陀佛世界中诸菩萨身光常照十万由旬。如是不同云何通耶。答。就实光明及与诸德非无差别。由差别故然。往生论为观菩萨殊胜德。故举胜总释。如两卷经。为显二士最胜人。故举劣格量。亦可菩萨随缘显示。何容一定。不应致疑案之此二菩萨补处(文)。
往生论云
双观经云
大论云
大阿弥陀经上云。诸菩萨阿罗汉顶中皆自悉有光明所照有大少。诸菩萨中有最尊两菩萨○其一菩萨名盖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钵。光明智慧最第一。顶中光明各炎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中常大明。其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十亿万里。诸罗汉顶中光明各照七丈(文)。
问。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文(十一)
经云。作是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法忍(文说第九观)。
群疑论六云。问曰。观经云。作此观者生诸佛前。何因观阿弥陀佛愿生西方。只应言生阿弥陀佛前。而乃说言生诸佛前。释曰。此有四释。一释言。作第九真身观时。非直见阿弥陀佛。亦见十方一切诸佛。是故非直生极乐国。亦得随愿通生诸佛国。故言生诸佛前。二释言。虽见十方诸佛然作此观。本拟往生西方。如何通生诸佛国也。而言诸佛前者。以此观胜行者得生西方之时。非直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故言生诸佛前。三释言。此阿弥陀佛虽是一身。国中化佛其数无量。行者初生之时化佛云集。皆来摩顶为其说法。化佛非一故言生诸佛前。四释言。阿弥陀佛虽现一身。而此身多佛同。变相虽是一其体实多。以多诸佛于一众生皆悉有缘。并悉共变为阿弥陀佛。同在一处。犹如多灯光无各别不相障碍似同一光。佛身亦尔。诸一一佛各变一身。虽似一身其实多身。虽生佛前即名诸佛前也(文)。
问。观乎想文(十二)
经云。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顶相知是观世音智大势至(文)。
疏云。但观手相者有作头首解者。上言观音头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势至头上有宝瓶。以此为别。作手解者。上云其手柔软有八万四千画。以此宝手摄取众生。皆是经文用无失也(文)。远疏云。但观已下教人别之。但观首相即知二别。此观头首非观音顶上有化佛。势至顶上有其宝瓶。故观二首便知别异矣(文)。
兴记下云。观手相者。远云。非手应作首字。观音顶上有其化佛。势至顶上有宝瓶。故一云。非错手字为正。观音手端有其八万四千印文。势至无故(文)。
问。退菩提声闻生安养经几劫成初地耶(十三)
疏云。然彼实无中品应即得罗汉。复以不及九品。解云。菩提声闻往生彼国。无漏道熟便证小果。不守小位。而往还起大心进行弥速。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其胜(文)疑云。
经说上品中生云。迳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迳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中品不说到地事)下品上生者迳十小劫百法明门得入初地(下中下下不说到地时节矣)。
问。中品生出家文(十四又中品生人应化中见何佛耶)
疏云。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则中品。若其出家。经云。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据长时始终为语。今言出家者就短时为论(文)。
双观经下云。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求道时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致中有殊。不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不慈心精进。益作善。德薄所致。其所衣被饮食俱自然平等。或德有大少别。知其勇猛令众见之耳(文)平等觉经全同之。
无量寿经上云。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少。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以疑惑心间杂起故。全所修善不得清净。是故往生彼国之时。在边地不近佛所。于其见佛闻法之事不得自在。如在胎藏。无所见闻。是故名彼受胎生也(文)净土论上云。就化土中有其二种。一是胎生。二是化生。胎生土者复有二种。一狐疑人生极乐边地七宝宫殿中。五百岁 不见佛。名之为胎(此亦无量寿经说)二者实有父母。名之为胎。如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此即阿弥陀佛亦有父母等。乃至化生土者如经论。具有三种。一者纯是大乘土。二者纯是小乘土。三者大小乘杂土(文)。
双观经义疏下云(法位)
边地者言五百岁 中不见闻三宝义。同边地之难。或亦于安乐国土。最在其边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边言其难。胞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边地者不同此方边地难。由五百岁 后还得见闻三宝故。胎生者不同此方胞胎。由后彼国一向化生(文)。
极乐有时节劫数不同耶(二十二)
平等觉经下云。佛告阿逸菩萨。无量清净佛顶中光明极大明。其日月星晨皆在虚空中住止。亦不复回转运行。亦无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复现。无量清净佛光明照国中。及炎照他方佛国。常大明绝无有当冥时也。其国中无有一日二日也。无有十五日一月也。无有五月十月也。无有五岁十岁也○无有一劫十劫也○无有百千亿万劫也(文)。
花严经云。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日夜。极乐一劫为袈裟幢国一日夜。如是展转乃至佛刹尘数。最后世界一劫为胜莲花世界一日夜(文)
决六云。如判往生何啻九品亦为称凡夫。大略而说。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
安养抄卷第七
安养世界有无色天耶(一)
极乐众生清旦供养几佛耶(二)
法藏比丘发心者何位发心耶(三)
何故名阿弥陀耶(四加佛寿命阿僧祇劫者大劫欤小劫欤)
胎生者处宫殿间识先世罪过耶(五)
极乐国有实食想耶(六)
极乐圣众光明大小何(七)
释迦灭后百岁 间弥陀教流布者指何时耶(八)
药师经所说八菩萨者净璎珞净土菩萨欤为
当极乐菩萨欤(九)
极乐池水中莲花量云何(又观经意何故云唯有八池水耶十)
安养世界有无色天耶(一)
净土论上云(迦才)无量经云○告弥勒。汝见从地已上乃至净居天所有庄严事不。答曰。已见也。当知即有欲色二界。但不论无色界也。问曰。何故不论无色界耶。答曰。意欲赞叹净土妙色庄严。引物往生。所以不论也。而体则有也(文)。
无量经述义记下云。于彼国中有地居者。有空居者。空居之中有四王天乃至净居○清净觉经云。第一四天王(乃至)○第七梵天○上至第十六天○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云云)各持来下作礼供养无量清净佛及菩萨阿罗汉。准此文者皆有上下欲色诸天。何等名为三十六天。唯楼炭经欲天有六。色界有二十二。无色天有四菩萨。合上下有三十二。未知如何为三十六。阿弥陀经云。即彼国中从第四天上至三十二天。此文即与楼炭经其数当也。若无色界凡圣各分亦可得云三十六也。文无别列不应辄定。问。彼土既有三十六天。云何此中准见上至净居天耶。答。无色天细无粗色故。虽蒙佛光多分不见。又可净居天言亦摄无色四天。是净业者所居处故。
同经连义述文赞下云。此文从地以上至净居天。然帛延经云。
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支谦经亦云。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上至三十二天上○准此二经。诸世界中皆有三十六天及三十二天。虽复一本译家异故○依花严经云。有三十二天。谓六欲天。初禅有五。上三各四。净居亦五及四。无色不说无想故。总而言之。支谦本即同花严故。虽不说无想天都有三十二。而帛延言三十六者。盖是讹也。将其谦本捡帛延经云。多讹故虽有无色天。而依欲色作更无别处故(文)。
极乐国众生清旦供养几佛耶(二)
阿弥陀经云。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诸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文)。
同经略记云。一每日一度事○彼土众生○每日晨朝供养他方诸佛。谓彼众生俱至十方。供养恭敬十万亿佛。从他方还来○问。若尔何十住偈曰。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是故稽首礼○答。今经云众生。彼论云大菩萨○故不相违。或复(云云)○问。今经称赞经。何故多相违。解曰。不须和会。文虽小异理应无别。诫曰○彼经供养他方百千俱胝佛。今经云十万亿佛。十万即百千也。亿即俱胝也。谓第三位名为俱胝(文)。
同经疏云。今天则六时而两四花。人则十方而供万佛。
称赞经云。极乐世界○有情○每晨朝时持此天花。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于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花树。持散供养还至本处。去还到安养国。无量寿经下云。奉事信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文)。
平等觉经上云。诸菩萨中有意欲供养八方下上无央数诸佛者。还到安养国即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皆前为佛作礼。便则供养诸佛○时悉遍以后日来中时诸菩萨则皆飞而去。则还其国(文大阿弥陀经同之)。
宝积经第十八云。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文)。赞阿弥陀佛偈(罗什)云。安乐菩萨承佛神。于一食顷诣十方不可算数佛世界。恭敬供养诸如来(文)。
无量寿论云。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释曰。言无余者。谓能遍至一切世界诸佛大会。而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供养恭敬赞叹者○如此经言。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花香伎乐僧盖幢幡无量供具应念即至。珍妙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大会(文)。
无量寿经上说四十八愿中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文)。
宝积经第十七会(无量寿)云。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每于晨朝供养他方乃至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还到本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文)。
法藏比丘发心何位发心耶(三)
无量寿经上云。佛告阿难。乃住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乃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乃至)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文)。
同经述义记中云○已过佛中○初锭光佛○于余经中释迦第三阿僧企劫前初值佛。名为燃灯。亦名锭光。令此是别彼佛不理准应耶。何以知然。法藏菩萨过彼佛已五十三佛。然后乃值世饶王佛。于此佛所始发大愿。经不思议兆载永劫。然后成佛已来于十劫。由此故知。非彼锭光。若是彼佛应言法藏。过第二然后乃发净土愿行。若尔彼时应见胜土。何故论云。阿弥陀佛国土不如花积世界。何以故。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国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国土不如花积。既言功德力薄。当知非过第三劫也○问。此发心在何位耶○法藏比丘于此佛所发心有二。一者未起四十八愿。先发世间有缘发心。二者五劫思惟以后。更发出世无漏发心。准经文相义。应知此古师亦作如是判也。起信论云。略发心说有其三种。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乃至)今理准宝藏佛时发心者是信发心。于世饶王佛所发后二种发心。五劫思惟以前发解发心。五劫思惟以后发证发心。故后颂言。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问。若法藏比丘尔时已发证发心者。何故论云。法积比丘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国土。是故阿弥陀国不如花积世界。举国土胜其义不定。彼望上位所见。是故不如花积世界。尔时始登初位故。又先为说二百一十亿土。此时未登初地位因故(文)。
同经连义述文赞中云。锭光者即谦云。提总竭一也。有说。有足曰锭。无足曰燃。锭光燃灯一也。释迦获道记之主故在初之有净此言。若尔释迦既先得授记。何在弥陀后而成道耶。若非后者便违弥陀成佛已来岁 小劫。故遂申自意言名之。虽闻佛即异也。二俱不违。若言一者。燃灯既出第二劫满。必不能会弥陀成佛既十劫文故。若唯异者亦违诸佛出世同名之誓。故今即锭光燃灯亦同亦异。异即锭光虽复燃灯非释迦授记。故即本释迦前亦有燃灯可言锭光○经曰。时有国王至正真道意者。述云。此义第二由胜行也。违法师云。起行有二。从初尽颂辨世间行即地前所行也。法藏比丘说此颂。以不辨出世行即地上所修也。此恐不然。地上菩萨念念常修利诸众生净佛国土不应五劫。专修受净土行故。今即还有二。初略说胜行。后广说胜行。
阿弥陀经疏云。昔智胜之门。彼兄此弟。今十方成佛。亦彼先此后。但释迦伽耶既是权迹。弥陀安养亦是方便。生来人言。法藏比丘实在八地。或言金刚。此等诸说皆非实也。此如别论。无量寿论释第三云。问曰。如观门言。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此由花座显示净土。以四十八愿力所成。未知法藏在于何位而造而土。答曰。就往通辨。过去五十三佛之中最初成佛。名为锭光。亦名燃灯。今能寂佛修因之时值遇此佛。始得授记。过五十三佛已有佛。名曰世自在王佛。法藏比丘时寻发心。从寻发心五劫修行后。起四十八愿造此土镜。然后法藏菩萨往生其净土中。于树王下成无上道。其成佛已迳十大劫。故知第十地菩萨。以方便四十八愿造之。
何故名阿弥陀佛耶(四)又彼佛常光其量何。又无量寿经或佛光照百佛世界等者。指阿弥陀佛欤。
阿弥陀经云。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阂。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同经略记云。于阿弥陀一梵语中含无量光无量寿○此之二义显横竖益。无量光者。显横利物。遍照十方摄众生故。无量寿者。显竖利物。经无数劫利众生故。二利常圆故得此名。常光一寻。虽常非遍。别缘遍照。虽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如是。经千岁 劫遍照十方。问。佛与众生寿同。光明何故不尔。答。若威光劣尊重不深。寿命设短还生恋慕。故说佛寿随宜不同。或有佛长众生短。如来光佛世。或有佛短众生长。如东方月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或有俱长。如极乐国。或有俱短。如今佛世。若作观解。无者即空。量者即假。光寿即中。佛者三智即一心具。应知圆融三观之智。冥于圆融三谛之境。万德自然圆名阿弥陀佛。众生无始从因至果具有六。即阿弥陀。
同经疏云。论云。庄严身业功德成就者。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双卷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论言。一寻此不安也。此如别论。
无量寿经上云。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十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光焰王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惠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魏魏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同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等者。阿弥陀佛现身非一故。身光明少大不同。最少不减百国者。大乃至无边。问。若最小照百国者。何故愿云。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答。彼说体外所照。此文于圆光体照所以知。然下校量中余佛光明或照七尺乃至一刹者。皆说光体。非光外照。如释迦佛圆光一寻。此说光体。非外照也。一寻犹是七尺。皆依自身之一寻也。释迦身量丈六故以七尺为一寻。弥陀身量大小不定。随其身量亦一寻。故论说言相好光一寻。观经所说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水。圆光如一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只说一机品现相也。
阿弥陀经云。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者。亦即是百亿三千界也。此经云。照百乃至恒沙刹者。皆说他受用身光也。十地上下所至照一佛刹。旧两本中小者七丈。大者二百万佛国。然即一刹举大者未穷七丈。举少者非尽本。虽是同传译者异故。所举不同耳。
宝积经第十七云。阿难彼佛光明普照佛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我今略说。光照东方如恒河沙等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诸佛光或有加一寻者。或有加一由旬。乃至亿那由他百千由旬光者(乃至)。
大阿弥陀经上云。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光照七丈。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有佛顶中光明照二里○有佛顶中光明照百万佛国。有佛顶中光明极照二百万佛国。佛言○阿弥陀佛顶中光明炎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令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预计。阿弥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平等觉经同之)。
同经上云。第二十四愿使某作佛时。令我顶中光明绝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弥陀胜诸佛光明焰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无量论释第一云。论曰。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释曰○如观门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乃至)其相好及与化佛不具说。言一寻者。谓以横舒两手臂为寻。故就无量寿佛舒臂为言耳。随其身量。圆光亦应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同论注解上云(昙鸾)相好一寻色像超群生。此二句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庄严如此身业。见有佛身受一大光明。于人身光不甚超绝。如转轮王相择亦大同○是故庄严如此身业。案内此间古训六尺曰寻。如观无量寿言。阿弥陀如来身高六十万亿那由旬。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译者以寻而言。何者晦(木化反)千里舍问人不图。纵横长短威。谓横舒两手臂为寻。若译者或耳此类用。唯阿弥陀如来舒臂为言。故称一寻者圆光亦应经六十万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故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佛寿命阿僧祇劫者大劫欤(四又一恒沙欤。半恒沙欤又在世灭后所度生齐等耶)
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同经略记云。无量寿者。亦如文。称赞云。彼如来及诸有情寿命无量无数大劫。大论云。无量亿阿僧祇与恒河沙者多教理同云诸文虽异。彼土寿量大都一恒沙数劫耳。
同经疏云(基)无量经云。彼佛寿命久不可称计。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成阿罗汉。共尽思惟百千万劫不知限。菩萨天人寿命亦尔(本经如今所引)。清净觉经云。亦尔。阿弥陀佛命十方一切有情之类皆生其至泥恒。若诸菩萨者皆欲令悉作佛。作佛已更转教十方众生之类。亦复作佛。作佛已后教一切众生悉至涅槃。然后涅槃。是知寿命无量(本经如今所引)大品经云。量不可得名无量。边不可得名无边。大法炬经云。不可算数故无量。不穷际限故无边。智度论云。阿之言无。僧祇言数。劫言时。谓无数时。摄论云。不可数有二。一阿僧祇劫。谓年月岁数不可数。不可故此。是小劫。二阿僧祇。谓菩萨修道以劫为量。此劫又不可数故名劫。阿僧祇此。是大劫。今弥陀寿劫者。是年月岁阿僧祇此。是十小劫。
观经疏云(天台)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问。佛寿长远不可称计者。为经何等劫耶。答。悲花经说。观世音菩萨发愿言。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愿令转轮圣王。过第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已。始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名曰安乐。大王成佛。若无量寿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于无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菩萨入无余涅槃。乃至正法住时。我于其中彼菩萨道即于是时能作佛事。是佛正法于初夜灭。即后夜成阿○菩提。宝藏如来即授记云。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后分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于后夜坐金刚座。一念中成阿○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圣如来。案此经文。于宝藏佛所得受记后。过一恒河沙。彼弥陀佛住世教化。灭后法住并经即二一恒河沙。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住劫。当有终尽。当来旷远不可计劫。阿弥陀佛当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佛寿命在世灭度所度众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后或有众生不见佛者。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今案此经文。云法住寿命即知住世半恒河沙。
胎生者处宫殿间识先世罪过耶(五)
无量寿经下云。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之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而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
宝积经第十八云。彼等众生处花胎中○于五百岁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彼等于中不生欣乐。不能出现。修习善法。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双观经义疏下云(法位)彼胎生者。虽有七宝宫殿有妙色声等不以为乐。但以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之为苦。若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未识罪悔过耳。
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经云饭食经行(文)然者实有食想欤(六)
阿弥陀经疏(基云)问。四食中彼有何食。答。彼有段食。然竟不食。见色闻香。意以为自然饱足。无所味着。讫化(生时)至自来故。无量寿经云。彼欲食时七宝钵器自在前。百味饭食湛然盈满。若清净觉经。欲食时有自然起。彼云。月及叠以为座。食者坐之。诸菩萨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不少。自然平等。亦不以义故喜食。何故此二经不同。答。有食不食。食者食之故不多不少。食者见之便足。此即形相土也。第一义土。即净名经云。甘露法内食解脱味为浆。同经疏云(元晓)彼净土食有二种。一者内食。如此犹说(私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二者外食。如余经。两卷云。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为味饭食自然盈满。虽有是食而无食者。但见闻香以意为食。今此经言饭食经行者。文相令于受用外食(文)。
无量寿经上云。彼佛国王○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饭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同经连义述文赞中云。唯言见色闻香。即知彼土味触非食。不齐咽故。有说色不离食。故云见色体即三么耶也。既不受用如时味触可在食故。平等觉经上云。佛言。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食时则自然七宝机。自然劫波育。自然罽叠。以为生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皆生已前悉有自然七宝钵。中皆有自然百味饭食。饭食者亦不类世间饭食之味也。亦复非天上饭食之味也。此百味饭食者。都为八方上下众自然之饭食中。精味甚香美无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饭食自在所欲得味聒(徒兼反)酢钵自在所欲得○诸菩萨阿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自然平等。诸菩萨阿罗汉食亦不言美恶。亦不以美故喜食。已诸饭具钵机生。皆自然化生。饭食时乃复化生耳。诸阿罗汉皆心清洁。不慕饭食。但用作气力耳。皆自然消散。摩尽化去。宝积经第十八云。复次阿难。彼佛国中有微细食。诸有情类尝无敢者。如第六天随所思念。如是饭食即同食已。色力增长而无便秽。
观经记上云(兴)变化净土有段食不。答。通约诸土有无不定。令论极乐国有微细段食。如大悲经。莲花世界法食香花有揣(初委反量也)食。犹如西方极乐世界。又大经云。百味饮食。虽有此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既言香食。无有揣食。又言闻香自然饱足。明知细无粗段食。问。经云。香食者但是触食。何言段食。答。平等经云。百味饮食。随意则至。诸菩萨阿罗汉皆食之。亦不少。悉自然平等。食不言美恶。亦不美故喜(乃至)皆心清洁。不慕饮食。但用作气力耳。皆自然消散。魔尽化去。问。若依此文。似吃粗食。云何香消散魔耶。答。消散语故。明知段食。如瑜伽论。段食何时建立为食。答。于变坏时。若受用时建立触食。案云。香入鼻时根识悦预名为触食。入已消时益根大者名为段食。二时无益一向非食。此二相对应作四句。一有香触食而非段食。谓入时○消悦时无益。二有香段食而非触食。谓消时益入时不说。三有香俱是。谓二时益。四有香俱非。谓俱非。谓俱无益。彼平等经为显段食消时建立故言消散。
极乐圣众光明大少何(七)
平等觉经上云。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其顶中光明。皆悉自有光明所照大少。其诸菩萨中有最两菩萨○其一菩萨名廅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钵。光明智慧最第一。其两菩萨顶中光明各炎里。诸阿罗汉中光明各照七丈(云云大阿弥陀经上同之)无量寿经上云。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是国土修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大宝积经)十八同之。
同经述义下云。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者。随状身口至面各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者。亦是自身各一寻。量带其由旬。显寻量也。或此显尔体外照量。若其光体亦是一寻。论云。佛光一寻故。二菩萨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者。或即光体。或光外照。二义俱得。清净觉经云。其两菩萨顶中光明各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常大明。其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诸阿罗汉顶中有光明各照七丈。观经云。观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势至菩萨身量大少亦如观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者。随所化机身量不定。光明大少不可例。
无量寿论云。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彼菩萨○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文)同论释第五云。放大光明者。如此经云。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此二菩萨身光任运照三千界。若作意时普照十方无量世界。为愍物故。摄光照令诸菩萨光亦复。准之如观门言(文)。
释迦灭后百岁 间弥陀教法流布者指何时耶(八)
无量寿经下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上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同经连义述文赞下云。经曰。当来之世至皆可得度者。述云。此第三叹经普济也。有说释迦正法五百已。像法千年。末法万岁 。一切皆过故云灭尽法。虽灭已佛以慈悲怜善众生。独留此经。百年济度。此恐不然。非唯法住违诸圣教。争亦未尽故。今依注记云。佛灭度时。以无上法付属十六大阿罗汉并诸眷属。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可谓宾头卢等○如是乃至此州人寿六万岁 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燃不息。彼至人寿七万岁 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于此州地。恒来集会。以神通力用诸七宝。造卒堵波。严丽高广。释迦如来所有遗身都集其内。尔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造窣堵婆。以香花持用供养恭敬赞叹。绕百千匝。瞻仰礼已俱升虚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教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像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时俱入无余涅槃。光定愿力火起焚身。如灯焰灭髓骨无遗时。
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宝檀花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尚菩萨。弥勒菩萨。皆当飞来。往迎其精神。不迳八难。生莲花中。自然音乐而相娱乐。
安乐集下云。又善王皇帝尊经云。其有人学道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忆念昼夜一日。若二日或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至六日七日。若后于中欲还悔者。闻我说是善王功德。命欲尽时有八菩萨。皆悉飞来。迎取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终不得止。
极乐池水中莲花量云何。又观经意何故云唯有八池水耶(十)。
阿弥陀经云。极乐国云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砂布池○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文)。
同经义记云(天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光色炷耀。微妙香洁(文)。
同经疏云(基)经曰。有七宝池。次释池莹七珍也。准观经云。俱有八池。此应据大者胜者说。清净觉经等。处处或有浴池。或绕佛讲堂。或绕罗汉菩萨讲堂。如来浴池最大。纵广四万八千由旬。其诸菩萨声闻及人等。各各洗浴已。或于堂中树下诵经说法坐禅者。或在虚空中讲经诵经入定者。于是未得道者悉皆得初果四果及不退转。彼无大海江溪涧。但有诸池及支渠。其池四涧边皆七宝间饰。令水亦作诸异宝色。
同经疏云。花中大如车轮者。明形色也。青色光等明显色也。
观无量寿经云。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燸。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枝。一一枝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层七宝莲花。一一莲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住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如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兴记下云。第五池观文亦有三。一想观水者。观有八德水之池。故先观其观池德耳。八池水者。说有不同。或说四方四角各一。大品经中具出八名。问。若尔何故称赞经云。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实有八。而是七宝所成池故言七宝池。净土池及树等皆是七数如余说。然此经中八池水者。八功德水所有池故。或说不定。或有净土有八八数。或有净土明七七数。或有净土明无量数。如两卷等。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等。虽有三说为胜(文)。
称赞净土经云。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是诸池中常种种杂色莲花量如车轮。青形青显青光青影(乃至)白形白显白影。四形四光四影。
无量寿经上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同经义疏(法位)上云。内外左右下第二池流狭街。于中有六。初明浴池数量。二八功德下德水盈池(乃至)。
同经述义记中云。又讲堂下次显水功德。谓讲堂左右有七宝池。香树普薰。光花覆流(文)。
阿弥陀经疏(元晓)云。当知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小大城亦少大。大城之中示以大身。小城之中现以小身○如两卷经及此经中。莲花大小悬殊。随池有大小。其花亦大小。当知城身之大小亦尔。其余相违。准此会通。
宝积经十八云。阿难彼莲花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者。是一一花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诸佛。身如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文)。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