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75卷No.2402
No. 2402
西曼荼罗集
教王经云。尔时婆伽梵大持金刚。闻一切如来赞语。入一切如来三昧耶所生加持金刚三摩地。说金刚界大曼荼罗
次当我遍说 胜大曼荼罗
由如金刚界 名为金刚界
如教应安坐 于曼荼罗中
大萨埵大印 思惟应加持
住印则当起 顾视于诸方
倨傲而按行 诵金刚萨埵
以新线善合 应量以端严
以线智应秤 随力曼荼罗
四方应四门 四刹而严饰
四线而交络 缯彩鬘庄严
隅分一切处 门户于合处
钿饰金刚宝 应秤外轮坛
彼中如轮形 应入于中宫
金刚线遍秤 八柱而庄严
于金刚胜柱 应饰五轮坛
于中曼荼罗 安立佛形像
佛一切周围 曼荼罗于中
四胜三昧耶 次第而图画
金刚进而步 于四曼荼罗
阿閦毗等四 安立一切佛
应作不动坛 剂金刚持等
金刚藏等满 宝生曼荼罗
金刚眼净等 无量寿轮坛
应画不空成 金刚巧等坛
安立于轮隅 应画金刚女
外坛于隅角 应画佛供养
门中一切处 守护门四众
安立于外坛 应画摩诃萨
疏云。经由如金刚界名为金刚界。释曰。从此以下二明说大理趣也。界者性义如前释也。一切有情身中本来具足毗卢遮那性功德。故云性义。又界是界别义。毗卢遮那体性海中不可说不可说海会圣贤各各不同故。如是无边海会功德在于一切凡圣身中。坚固不坏如彼金刚。由显如是常在不坏法界体性故。名以为金刚界。此即寄名以说理趣。于事仪中各各有其理趣。今且据大理趣故云由如金刚等
经如教应安坐(乃至)诵金刚萨埵。释曰。从此以下第三说建作大轮坛也。文分为四。初明结护方处。二明以线遍拼。三明图画诸尊。四明召集圣众。此即初也。于所应作曼荼罗中。如法式结加趺坐已谛想。己身是如来身。此想成就即结摩诃菩提萨埵大契。故云如教乃至思惟应加持也。加持已而起止观作拳。等观察作坛场处。以雄武相称真言句。而按行之。故云住印则当起等也。倨字居预反。不敬也。又傲之傲字猴到反。不敬也。又轻慢也。经以新线善合(乃至)应饰五轮坛释曰。此第二明以线遍秤。今当依经略解释之。若欲作坛场者。当如法加持以善紧合新绳。具足端严秤其肘量。智者随其力能。以绳絣其坛。若是有大威德阿阇梨。为阎浮提自在国王或转轮王乃至大臣长者等画坛。外相周围应当过一由旬。复应观察彼等所堪随意应广狭。下至四肘作之亦得。如经所说。设于掌中作彼坛场利益无量。何况净地作者。其阿阇梨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随所方便作一切坛。假令四肘坛法先用瞿摩净洁涂拭。取新净绳依量秤记。更以涂香密细涂之。以种种宝捣以为末。或以世间诸驮睹粉。或以五色染于米粉等。又于粉中想字加之。复应思惟。五色粉是如来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为诸世间一切众生皆为烦恼游泥之所沉溺耽着五欲不能出离。诸佛由此起大悲心。拔济彼等令得解脱。作是念已想五种智于诸色中。次第安立。即结契触之诵陀罗尼等。故云以新线善合等。其坛四方正等面开一门。以四吉祥庄严。具以四道绳缯彩幡盖悬以庄严。于诸角分门阙出眺间。以金刚宝间错。而絣外坛场。故云四方应四门等也。眺字丑吊反。视也。察视之也。望也。入其中宫布置金刚线道。以八柱而为严饰。竖于金刚柱。上各以五月轮。故云应入于中宫等。广示阔狭分量等。事如别本尊。今只随文为略释耳。秤字普?补耕二反。从也。掸也。栟字亦秤字也。经于中曼荼罗(乃至)次第而图画。释曰。从此以下第三明图画诸尊。于中为五。初明中曼荼罗。二明四曼荼罗。三明八供养。四明四摄。五明摩诃萨等。此即初也。谓于中心坛安立毗卢遮那佛像。于周围诸月轮中安立四波罗蜜。故云于中等。又于中曼荼罗等者。先总明安立诸坛佛及菩萨等。是故旧经等云。于内坛中央各置佛像。于佛及菩萨等坛中心各次第画于四三摩耶尊胜者。乃至明四坛竟云。于鑁部中各依本方置四波罗蜜。然今且随新经消释文也。经金刚进而步(乃至)金刚巧等坛。释曰。此三行偈第二明安立四曼荼罗。文分为二。初一偈明于四轮坛各安立四佛。后两行偈明安立各四亲近等也。言金刚进而步者。谓以金刚势辟过入于四坛。金刚势者以意擎举所画及于金刚线。若入出出画坛人不得骑蓦金刚线道。应诵密语举之从下过。不失于三摩耶。于四轮坛安立四方佛等。为安立一切佛也。从应作不动下二偈。明安立各四亲近。初二句明东方。次二句明南方。次二句明西方。次二句明北方。准旧经云。初从金刚方画阿閦鞞坛。具以执金刚等四三摩耶尊胜者。想四方面。佛向毗卢遮那座。先画执金刚。在阿閦前。次画右。次左。次后。诸部准此。次至宝方宝生坛。圆满藏等。次花方阿弥陀坛清净金刚眼等。业方不空悉地坛金刚毗首等也。金刚宝名为藏。以金刚幢名为满。等字等取余也。金刚巧者是业菩萨。等字如前也。经安立于轮坛(乃至)应画佛供养。释曰。此一偈三明画八供养菩萨。为二。初二句明内四供。后二句明外四供也。轮内四隅置四内供养。初从火天方顺旋而作终风天方。外坛四角线道之中置外供养。作法同前。又四角外作半跋折罗。经门中一切处守护门四众。释曰。此第四明画四摄。别本等云。于四门中置四摄等。帝释方为首。置都印主。如次作之。经安立于外坛应画摩诃萨。释曰。此五明摩诃萨等方坛。四周线道之中置十六大菩萨。所谓弥勒等。以妙涂香涂方坛外。或一肘或二肘。细涂拭已画不退转等诸大菩萨。此结坛法以粉作之。最为第一。欲取久固画作亦得。其师欲令弟子究竟决定安住如来位者。应以自语言印各各题记诸三摩地本位。今且随文略释。不可具陈。广如余说也
略出经(六卷本)灌顶阇梨严治曼荼罗想五色粉品第三十。尔时世尊。修瑜伽者。结加趺坐已谛想。己身是如来身。此想成就修加持法。即结摩诃菩提萨埵大契(即金刚萨埵契是)既加持已。以止羽为金刚拳。观羽执跋折罗。观察作坛场处。以雄武相称(私云。四本称字。次有我字)跋折罗萨埵。而按行之。若是有大威德阿阇梨。为阎浮提自在国王或转轮王乃至大臣长者等画坛。外相周围应当过一由旬。复应观察彼等所堪随意广狭。下至四肘作之亦得。如经所说。设于掌中作彼坛场利益无量。何况净地作者。其阿阇梨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应立坛场。即坛场号金刚界。其师随所方便作一切坛。作意行欲而非染污。假令四肘坛法。先用瞿摩净洁涂拭。取净新绳依量秤记。更以涂香密细涂之。以种种宝捣以为末。或以世间诸驮都粉(朱沙石绿)(空青等是)或以五色染米粉等。又于粉中想字加之
白色中想置梵●字青色中想置蓝●字黄色中想置嚂●字赤色中想置耶含●字黑色中想置含●字
想此五梵字已复应思惟。五色粉是如来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为诸世间一切众生皆为烦恼游泥之所沉溺。耽着五欲不能出离。诸佛由此起大悲心。拔济彼等令得解脱。作是念已想五种智于诸色中。次第安立。即结此契。一一触之。各各诵陀罗尼曰
唵跋啰质多啰三摩耶吽 结二金刚拳。进力二度仰侧相柱是也。诵陀罗尼时。以明目视之想。彼诸色光明显现。尔时世尊次应如是作诚实言。为诸众生心多贪染。诸佛随众生性欲方便发起现可爱色。我今以诚实之言愿。此色等皆发炽焰。其坛四方正等面开一门。四周线道阔四肘中八分之一。取外围一面三分之一。从心环转为轮。又取轮中住三分之一。从心如上环绕为轮。挟内子轮。纵广下八线道跋折罗。如殿柱相。八柱庄严其圆轮亦作跋折罗像。皆以五色作。或一百八或三十七锋相柱接纵广八柱。其画法者应从内起。初下[口*梵]字。次下奚哩色。以次怛啰色。其次下吽色。外缘下阿色。佛言。四方柱内画四月轮。如子轮作之。色如外坛。五月中各作一佛像。初从金方画阿閦鞞及执金刚等四三摩耶尊胜者。想四方佛面向毗卢遮那坐。先画执金刚。在阿閦前。次画右。次左。次后。诸部准此次第而此。此部既了。次至宝方。圆满金刚藏等。花方清净金刚眼等。业方毗首羯磨等。每欲移处其画坛人不得骑蓦金刚线道。应诵陀罗尼想擎举之。从下而过想诵陀罗尼曰
唵跋折啰迦罗摩吽
于[口*梵]部中各依本方置四波罗蜜。轮内四隅置内四供养。初火天方顺旋而作终自在方。外坛四角线道之中置外供养。作法同前。又四角外作半折啰。于四门阁各阔肘中九分之一。项长半之。横头陪阃阔中如顶形如丁字。其帝释方门如阔少分。横头两畔有吉祥刹。种种彩饰以庄严之。二刹柱中有跋折罗。于四门中置四摄等。帝释方为首。置都印主。如次作之。方坛四周线道之中置十六大菩萨。所谓弥勒。次不空见。次能舍一切恶趣。次乐摧一切黑闇忧恼。次香象。次勇猛。次虚空藏。次智幢。次无量光。次月光。次贤护。次光网。次金刚藏。次无尽意。次辨积。次大光明。以妙涂香涂方坛外或一肘二肘。细涂拭已画不退转等诸大菩萨
此结坛法以粉作之。最为第一。欲取久固画作亦得。其师欲令弟子究竟决定安住如来位者。应以自语言印各各题记诸三摩地本位。此语言契皆从金刚界门生。与羯磨门相应有大威力。次当说之
三十七灌顶道场主梵名品第三十一。尔时世尊言。凡修瑜伽者。修道场毕。先称三十七金刚菩萨名号。召请至道场。然后入三摩地。一一想念皆住本位。称名曰 跋折罗驮都(乃至)跋折罗毗赊呼
尔时世尊告言。若持诵修瑜伽。观念澄心谛想前三十七道场主。各各居本位。花台上所持器仗及三摩地契印。历然分明勿使错误随其当方。八大护等心眼所观如觉无异。是名瑜伽名字念诵。凡施道场合画前件三十七名记印契及身等。若无力能画。即以种种彩色画诸三摩地所执持体。于[口*梵]轮中画莲花台座上置窣堵波。此名金刚界自然。又帝释方莲花座上画横金刚杵形。横杵上有半月。月中有竖跋折啰。此名金刚心印。阎罗王方花座上置宝珠。此名己身灌顶印。龙王方轮中画横跋折啰。上画莲花。此名花法器仗印
药叉方花座上画羯磨跋折罗(形如十字皆有峰)此名一切金刚印。所画印上皆有光焰。又于金刚部本位画金刚萨埵印。即画二跋折啰。竖而相并。上下一股。互相钩交。次又画二跋折啰。其形如箭。次画善哉。作拳如弹指像。次宝摩尼像。次金刚日轮像。次宝幢像。次横画双跋折啰。中有口像现齿像。次画跋折啰。腰有莲花。次画金刚剑像。次有轮像。次有舌像。次有羯磨金刚像。次甲胄像。领袖有半杵像。次画横杵。上置二牙像。次画横杵。上有二金拳。次于本位画四波罗蜜。又各依印本位画四内供养及外供养并四摄等本印。如上所画印像等下皆有莲花。上有光焰。又画弥勒等。各以语言印记之(即称名字是也)又于方坛外画诸神部眷属等。或想其印。或但画其名字。各依方位置之。又应思惟千大菩萨舍利弗等诸大比丘。又想毗卢遮那世尊等。及止住欲界诸天住虚空天欢喜自在天。及商主天有四姊妹者。又想大自在天并其妻及侍从等。种种陀罗尼神王世间迦楼罗等。那罗陀天梵天为首。及魔军众乃至诸曜光明差别名字等。随位安置已。随本念诵想本部尊。然后出室经行
同经四本云。所应作曼荼罗。于中如法式坐修习加持自身。以为结摩诃菩提萨埵摩诃契(谓金刚萨埵契是也)具此契法。加持已而起。以止羽为金刚奉。观羽执跋折啰。示威猛相。普遍观察处置。称我跋折罗萨埵。而按行之。其作坛处。或别作净室。或旧净室择地等法不异苏悉地说。及治地用瞿摩涂净准常。次以善紧合杂绳具足。端严称其肘量。智者随其力能以绳絣其坛。坛形四方四门。以四吉祥庄饰。具以四道绳。缯彩幡盖悬以庄严于诸角。分别门阙出眺间。以金刚宝间错。而絣外坛场。若为阎浮提自在王。或为转轮王应画坛场周围过一由旬。大威德阿阇梨渐小亦应作乃至四肘量。智者观察应堪受化者。随意度量结其坛场亦无过失。为欲利益所应化者。金刚萨埵置立坛场。号为金刚界。等如经所说。设于掌中随意作彼等一切坛场能作利益。何况地上。其为四肘坛法。四边缘各阔十二指。于其中应布彩色画贤劫等菩萨。谓名慈氏阿时多等。及守门供养者。或阔十指半一麦。又加半。其诸门量取四肘中九分之一。入门稚阔。若画坛师依如此法画者。令诸摩诃菩萨皆为欢喜。其门外须据门阔狭取半。引外据取一倍各各横屈准上齐量。各各竖画。两边相望。横画为合。取其外围一面三分之一。从心环绕为轮。又取其中三分之一。从心如上环绕为轮。其坛中夹内子轮。纵横下八线道。跋折罗如殿柱想。以成八柱庄严其大圆轮。亦跋折罗像皆五色作。或一百八。或三十七。锋相柱接从入门至东北角竖吉祥门柱。如是外坛智者以此法画已。于彼似月轮入其中宫。布置金刚线道。以八柱而为严饰。竖于金刚柱上。各以五月轮。于内坛中央各置佛像。于佛四面及诸坛中心。各次第画于四三摩耶尊胜者。复以金刚势擘过入于四坛。金刚势者以意擎举所画及于金刚线。若入若出。画坛人不得骑蓦金刚线道。应诵密语举之从下过不失于三摩耶。即说此密语
唵跋折啰(引)鞞伽(此二字本无)羯啰(二合)摩吽
阿閦等四佛皆应布置。初从金刚方画阿閦鞞坛。具以执金刚等四三摩耶尊胜者想。四方佛面向毗卢遮那坐。先画执金刚在阿閦前。次画右。次左。次后。诸部准此。次至宝方。宝生坛圆满金刚藏等。次花方阿弥陀坛清净金刚眼等。业方不空悉地坛金刚毗首等。于鑁部中各依本方置四波罗蜜。轮内四隅置四内供养。初从火天方顺旋而作终自在方。外坛四角线道之中置外供养。作法同前。又四角外作半跋折罗。于四门间画四摄守门者。于外坛场中应置摩诃萨埵。具足一切相。能为一切利益。具知法式。金刚阿阇梨以无迷乱心。应画诸尊首者。若无力能可画者。即以种种彩色。各各画其部印。胜具功德者尊首皆悉置之。以一切宝末为粉。或以种种驮睹粉(朱砂石绿空青)(等是也)或复以殊妙五色染米粉等者。应从内先下色。初下白色。次赤色。次黄绿色。皆在内院。其外院以黑为之。于五色中各想字加之。白色中想着鑁字。赤色中想置琰字。于黄色中想阿蓝字。于缘色中想蓝字。于黑色中想领字。如是五字各置于色中已。于彼思惟五种如来智(一谓法界性智也)以大悲意为一切世间烦恼泥沉溺五欲乐令彼退转故。以瑜伽思惟。于如来五种智。我当令安立。结此印已于五种色中。各各以印触之。其结法以二金刚拳。进力二度仰侧如针相柱是也。即说密语
唵跋折啰质多罗(二合)三摩耶吽
诵此密语时。以明目观之。欲令其色显现炎炽者。应诚实誓言加持。是诸众生多爱染色。诸佛复为利益众生故。随彼染爱以诚言愿。此色等皆发炎炽。此结坛法以粉作之最为第一。欲取久固画作亦得。次说画印法。于鑁轮坛中画莲花台。座上置窣堵波。此名金刚界自在印。帝释方轮坛莲花座上画横金刚杵形。于横杵上有竖跋折罗。此名金刚心印。琰罗方轮坛花座上置宝珠。此名己身灌顶印。龙方轮坛中画横跋折罗。上画莲花。此名花法器仗印。夜叉方轮坛花座上画羯磨跋折罗(形如十字。皆有锋刃)此名一切金刚印。凡所画印具有圆光。置于莲花上。又于金刚部本位画金刚萨埵印。次画二跋折罗。竖而相并。上下一股互相钩交。次又画二跋折罗。其形如箭。次画称善哉。作拳如弹指像。次画掌中宝珠。而具光明炎。次画金刚日轮印。如上光明炎。次画宝幢。其上画火炎光。次横画双跋折罗。中间画露齿像。次画跋折罗。腰有莲花。次画金刚刀剑。具炽炎光。次画金刚轮辐金刚。次画其舌。具赫奕光明。次画羯磨金刚。周遍皆有头面。横画跋折啰。其上有半跋折罗。次画甲胄像。领袖有半杵形。次画横杵。上有二牙。次画横杵。上有二金刚拳。次画萨埵金刚等记验印。应画金刚喜戏等。复于其外随依仪式画各自印记。又于其门间画诸守门者印记。如上所画印像等。皆下有莲花。上有光焰。次画弥勒等自印记。所应画者皆随意画。又想千菩萨各在诸方悉具严饰。以自语言印而安立之。然后住于坛门前。善遍观察已。于其坛空处界外。应用殊妙涂香涂之。于外坛之外周围各阔一肘。或以二肘以众妙涂香细密涂之。其次为一切见验故。应各置自语言印。其坛师有大威德者。欲令自弟子究竟安住于如来位者。应当决定抄书金刚界摩诃萨埵等咒各置本位上。此等是自语言印。皆从金刚界门生。随其自羯磨相应具有大威力。次第而说此密语曰
第一跋折罗驮都
第二阿閦鞞
第三阿啰(二合)怛娜(二合)三婆颇
四嚧计摄伐啰阿罗穰
五阿目伽悉地(乃至三十七尊。云云。如常。略不繁出)
于弥勒等一切菩萨。唯纯抄一阿字。其色如雪。或如月于陀花色。或于彼等位但抄金刚萨埵字。或抄彼等名字。十六大菩萨第一画弥勒。其次不空见。次画能舍一切恶趣。复画乐摧一切黑闇忧恼。次画香写。复画勇猛。次画虚空藏。次画智幢。次无量光。次月光。次贤护。次光网。次金刚藏。次无尽意。次辨积。次普贤。次大光明。及画所有不退转者诸有趣有者。乃至诸轮转有路摩诃萨埵大威德者。其金刚阿阇梨应思惟是等及余置外坛中。毗卢遮那等诸天止住欲界者。意乐调伏烦恼者。及舍利弗等无量诸比丘来诣者。皆思惟之。又想。大自在天共其妻眷属侍从众等。又想。虚空天欢喜自在天及商主天及想姊妹者。摩诃迦罗难提系摄嚩罗都没嚧罗陀天及想诸曜等差别名文字。又种种密语神王世间迦楼罗等。那罗陀天梵天为首。大帝王天及一切魔军并其侍从于其坛外各想其印。或画其形。或但画名。摄真实经云。东北角金刚波罗蜜。东南角宝波罗蜜。西南角法波罗蜜。西北角羯磨波罗蜜
又云。毗卢遮那如来当中而坐。面向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复如是。南方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复如是。西方无量寿佛面向东方。四大菩萨亦复如是。北方(云云可知)
又云。东北角金刚喜戏菩萨。东南角金刚鬘菩萨。西南角金刚歌菩萨。西北角金刚舞菩萨
又云。东北角金刚烧香菩萨。东南角金刚妙花菩萨。西南角金刚燃灯菩萨。西北角金刚涂香菩萨
又云。正南方金刚钩菩萨。正西方金刚索菩萨。正北方金刚锁菩萨。正东方金刚铃菩萨
对记云。今准略出经及种子图并三摩耶等。出金刚界坛场观行。第一先结萨埵大契自加持已(已上如明)止羽为金刚拳。观羽执跋折罗。观作坛处。以雄武相称跋折罗萨埵。而按行之。若大威德阿阇梨为轮王国王大臣长者等画坛。外相过一由旬。复观所堪随意广狭下至四肘作之亦得。设于掌中作彼坛场。其阿阇梨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应立坛场。即此坛场号金刚界。第二假令四肘坛法。先用瞿摩净洁涂拭。取新净绳依量枰记。涂香涂之种种宝末。或驮睹粉朱沙石绿空青等是。或以五色染米粉等。又于粉想字加之。白色中想置[口*梵]字。青色中想置蓝字。黄色中想置嚂字。赤色中想置邪含字。黑色中想置诃含字。又应思惟五色粉。是如来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为诸世间一切众生皆为烦恼之所沉溺。耽着五欲不能出离。诸佛由此起大悲心。拔济彼等令得解脱。念已想五种智。于诸色中次第安立。即结此契。一一触之。各诵真言
唵跋折罗质多罗三摩耶吽
二拳进力仰侧相柱是也。诵时以明目观之。想彼诸色光明显现
次作此言。为诸众生心多贪染。诸佛随众生性欲。方便发起现可爱色。我今以此诚实之言愿。此色等皆发炽焰。第三此结坛法。以粉作之最为第一。欲取久固画作亦得(私云。今用观行作之)其画法者。应从内起。初下[口*梵]字(白)次下奚哩色(赤)次下怛罗色(黄)次下吽色(青)外缘下阿字(黑)其坛四方正等。面开一门。四周线道阔四肘中八分之一(第一重也)取外围一面三分之一。从心环转为轮(大轮)又取轮中位三分之一。从心环绕为轮([口*梵]轮)夹内子轮纵广下八线道。跋折罗如殿柱相。八柱庄严(井形)其大圆轮亦作跋折罗像。皆以五色作。或一百八。或三十七。锋相柱接。纵广八柱。四方柱内画四月轮。如子轮作。色如外坛(四佛月轮)(第一重也)外坛四角外作半跋折罗。于四门阁各阔四肘中九分之一。顶长半之。横头陪阃阔中如顶形如丁字。其帝释方门加阔少分。横头两畔有吉祥刹。彩饰庄严。二刹柱中有跋折罗。以妙涂香涂方坛外。或肘二肘(第三重也)观坛场竟。其画坛人每欲移处。不得骑蓦金刚线道。应陀罗尼想擎举之。从下而过。诵真言曰
唵跋折罗迦啰摩吽
若持诵修瑜伽。观念证心谛想三十七道场主名。各居本位。花台上所持器仗及三三摩地契印。历然分明勿使错误。心眼所观如觉无异。是名瑜伽名字念诵凡施道场合画三十七名记印契及身等。若无力能画。即以彩名画诸三摩地所执执持体。私云。若观念时具观四种。一尊身本位。二名记法号。三所持执器仗。四所持手印。若图画时随用一种。一本位花台画诸尊身。二画器仗。三画名记。四画印契。于此四中随用其一。然胎藏经义释转种子为尊身。此五相中种子变成三摩耶形。三摩耶变成尊身。今坛法中不言变种子成三摩耶。三摩耶变成尊身。而相传中多用五相成身中意。今依正文
先观尊身本位者。经云。五月轮中各作一佛像。想四方佛面向毗卢遮那。初从金刚方画阿閦鞞及执金刚等四三摩耶尊胜者。先画执金刚在阿閦前。次画右。次左。后。诸部准此。次第而作。次至宝方圆满金刚藏等。花方清净金刚眼等。业方毗首羯磨。于[口*梵]部中各依本方置四波罗蜜(私云。此五月间各有线道。应)(诵真言。从下而移)轮内四隅置四内供。初火天方顺旋而作终风天方(私云。大轮四隅八柱四角。唯诸图中舞终艮角。非风天方。风)(天方者是干角故)外坛四角线道之中置外供养。作法同前(私云。第二重四隅也。唯诸图中涂终艮角。非风天方)于四门中置四摄等。帝释方为首置都印主。如次作之(私云。钩等四摄从东为首)方坛四周线道之中置十六大菩萨。所谓弥勒。次不空见。次能舍一切恶趣。次乐濯一切黑闇忧恼。次香象。次勇猛。次虚空藏。次智幢。次无量光。次月光。次贤护。次光网。次金刚藏。次无尽意。次辨积。次大光明。方坛外或一肘二肘。画不退等等诸大菩萨。又云。于方坛外画诸神部眷属等。或想其印。或但画其名字。各依方位置之。随其当方八大灌等。又想。千大菩萨舍利弗等诸大比丘。又想。毗卢舍那天等及止住欲界诸天住虚空天欢喜自在天及商主天有四姊妹者。又想。大自在天并其妻及侍从等。种种陀罗尼神王间世迦楼罗等。那罗陀天梵天为首。及魔军众乃至诸曜光明差别名字等。随意位安已随本念诵想本部尊(私云。诸图中千大菩萨与)(十六大菩萨同坛也。外坛唯安二十天。又图大轮外四角火水风地四神。如次巽坤艮安之。外院四角降军炎)(不四明王。如前次安之也。行者于此等位安立诸尊。具三摩地形杖服饰威仪色相如曼荼罗)次观名记法号者。经云。其师欲令弟子究竟决定安住如来位者。应以自语言印各各题记诸三摩地本位。此语言契皆从金刚界门生。与羯磨相应。有大威力。修瑜伽者修道场毕。先称三十七金刚菩萨名号。召请至道场。然后入三摩地。一一想念皆从住本住称名号曰(私云。与羯磨相应故用羯磨印呼之)
跋折罗驮都(日)阿閦鞞(不)阿罗怛娜三婆嚩(宝)嚧计摄伐罗(观)嚩曰啰阿目伽悉地(不)跋折罗萨埵(萨)跋折罗阿啰阇(王)跋折罗阿啰伽(爱)跋折罗婆度(喜)跋折罗阿啰怛娜(宝)跋折罗帝阇(光)跋折罗计都(幢)跋折罗阿婆(笑)跋折罗达摩(法)跋折罗底乞瑟那(利)跋折罗系睹(因)跋折罗婆沙(语)跋折罗羯磨(业)跋折罗阿啰叉(护)跋折罗药叉(牙)跋折罗散地(拳)萨埵跋折哩(金)阿啰怛娜跋折哩(宝)阿达摩跋折哩(法)羯磨跋折哩(业)跋折罗斯(嬉)跋折罗摩[口*(肄-聿+余)](鬘)跋折罗祇帝(歌)跋折罗涅哩底(舞)跋折罗杜鞞(焚)跋折罗?瑟篦(花)跋折罗嚧计(灯)跋折罗健提(涂)跋折罗俱舍阇(钩)跋折罗跋赊吽(索)跋折罗萨普吒[口*梵](锁)跋折罗毗嚧赊呼(铃)已上三十七尊第一重。经云。又画弥勒等。各以语言说印之。即称名字是也。私检十六菩萨真言中云
每怛[口*(肄-聿+余)](二合)夜(慈氏)阿目佉(去引)那㗚舍(二合)曩野(不空眼)萨嚩播(引)野惹贺野(减恶趣)萨缚戎迦怛母汝㗚伽(二合)多摩跢戎(除忧暗)誐驮贺(引)悉跢(二合)汝(香象)秫啰野(引勇进)誐誐曩庆惹(引)野(虚空藏)枳娘(二合)曩计睹(智幢)阿弭多钵啰(二合)婆野(无量光)赞奈罗(二合)钵啰(二合)婆野(月光)跋奈啰(二合)播逻野(贤护)惹(引)哩汝钵啰(二合)婆野(光网)嚩曰啰(二合)萨婆野(引金刚藏)阿吃叉(二合)野摩哆曳吉汝也(无尽慧)钵啰(二合)底婆那俱吒野辨积三曼跢拔奈啰(二合)野(普贤以代大光明)已上十六大菩萨第二重(此十六梵号出十六尊真言中)
经云。又方坛外画诸佛神部眷属或想其印或但画其名字各依方位安之又云随其当方八大护等(云云)然八方天梵号出十天法。若欲用者可依被文。今图依诸图用二十天名
那罗延那野(那罗延天)俱摩罗野(俱摩罗天)嚩日罗(二合)嚩尸(金刚槯)跋啰(二合)贺摩(二合)抳(梵天)烁羯罗(二合)野(帝释)阿汝(入)底也(二合)野(日天)赞奈罗(二合)野(月天)嚩日啰(二合)摩罗(金刚食)母娑罗(岁星)冰誐罗(荣惑)啰(入引)叉乞娑地跛跢曳(罗刹)嚩野味(风天)嚩日罗(二合)哮拏(金刚依)阿誐那曳(火天)吠室罗(二合)摩拏野(多闻天)嚩日罗(二合)俱舍(金面刚天)焰摩耶(炎摩天)嚩日罗(二合)惹野(调伏天)尾那野迦(频那天)阿跋跢曳那誐(水天)
已上二十天第三重也(私云。若四神四明王名可用其梵号。四神如十天)(法。明王如梵号礼忏)
私云。此经不说种子曼荼罗法。准理趣释。诸尊本位书其种子名法曼荼罗也。义准言之。言语印处或可观此种子曼荼罗
●日)●(閦)●(宝)●(阿)●(不)●(萨前内)●(三右)●(爱左)●(喜后)●(宝)●(光)●(笑)●(法)●(利)●(因)●(语)●(业)●(护)●(牙)●(拳)●(金)●(宝)●(法)●(业)●□(巽)●(鬘)●(歌)●(舞)●(香巽)●(花)●(灯)●(涂)●(钩)●(索)●(锁)●(铃)
已上三十七尊种子诸图皆同
旧图十六
●(慈氏东北)●(不空见)●(金刚藏)●(辨积)●(贤护南东)●(金刚藏)●(宝幢)●(智幢)●(无忧暗西南)●(观自在)●(文殊)●(香象)●(勇猛北西)●(月光)●(除盖障)●(普贤)
新图十六
●(同)●(同)●(除一切闇惠)●(无量惠)●(香象)●(勇猛)●(虚空藏)●(同)●(贤护)●(无量光)●(网明)●(月光)●(辨积)●(无尽意)●(金刚藏)●普贤
中院十六
●(弥勒)●(不空见)●除一切暗)脱(无量惠)●(香象)●(勇猛精进)●(虚空藏)●(智幢)●(或经无量光本脱其名)●(月光)●(网明)●(月光)●(辨积)●(无尽惠)●(金刚藏)●(晋贤)
睿说十六
●(慈氏)●(不空见)●(灭恶趣)●(除忧暗)●(香象)●(大精进)●(金刚幢)●(智幢)●(无量光)●(月光)●(贤护)●(网明)●(金刚藏)●(文殊)●(无尽意)●(普贤)
已上十六菩萨种子四说不同
右图二十天(挍新图)
●(那罗延东北)●(俱摩罗)●(摧破天或作●)●(帝释新梵天今用之或●(梵天新帝释今用之)●(日天或●南东)●(月天)●(食天)●(镇星或云岁星今用之)●(荧惑)●(岁星新水自在主藏神。
或●或云罗刹今用之)●(风天或●)●(衣幞天或●)●(火天新多闻天)●(毗沙门天新火天)●(金刚面天)●(焰摩天)●(调伏天)●(频那夜也)●(水天或●)
中院二十天各书真言以为种子。具如下出(云云)四神火水风地四明王同(古今同用。更无不同)
次观所执器仗者。经云。于梵轮中画莲花台台上置窣堵波。此名金刚界自在印。私云。或图毗卢花台上安窣堵波。莲花前叶字。下准同之。或图花台上安横三古。三古腰上安窣堵波。窣堵波及三古并金色。唯窣堵波三角之处金青色也。二图一一印上皆有火炎
又帝释方莲花座上画横金刚杵形。横杵上有半月。月中有竖跋折罗。此名金刚心印
私云。或图阿閦花台上直安竖五古。或图花台上安横三古。三古腰上安竖五古。金色
阎罗王方花座上置宝珠。此名己身灌顶印 私云。或图宝生同经。或图台上横三古。三古腰上安宝珠。青色
龙王方轮中画横跋折罗。上画莲花。此名花法器仗印
私云。或图弥陀花台上安竖一古。其一古无上股。安开莲华。□字。或图花台上安横三古。三古腰上安竖一古。一古上股之首安将开莲花。莲花赤色。一古金色
药叉方花座上画羯磨跋折(形如十字。皆有峰。此名一切金)(刚印。所画印上皆有火炎)
私云。或图不空同经。□字。或图花台上安横三古。三古腰上安十字形。金色
初图云。此中间有四密契及种子。与前四如来同。又于金刚部本位画金刚萨埵印
私云。二图萨花台上安竖五古
即画二跋折罗。竖而相并上下股互相钩交
私云。二图爱花台上并立两三古。左右偏股相钩。或上右股押上左股。左股亦钩右股末。下左股押下右股。右股亦钩左股末。此图以下皆无光炎。或图身前上下右股押上下左股。左股亦更钩右股末。金色
次亦画二跋折罗。其形如箭
私云。二图王花台上安双柄首各三古内股钩交。三古颈安横钩形。或图两钩同枝三古。内股左押右。右钩左末。或图两钩内端各独股形。两端相接。三古内股右押左。左钩右末。金色
次画善哉。作拳如弹指像
私云。或图喜花台上二拳相并合立。以二地方向前。二风中节小怒二空并立拟二风节。或图花台上二拳相对离立。以二地方向身。二风舒曲如钩相对。二空隐而不见。白色
次宝摩尼像
私云。或图云。虚空藏契与前宝生佛同。或图花台上安宝形。青色
次金刚日轮像 私云。或图光唯日轮(无花)(台)朱色。唵(光种子。是唵字恐是庵字。慎书庵字)或图花台上安日轮
次宝幢像 私云。或图幢唯建幢无(花台)首安宝形。少安光炎。宝有座形。形左下着幡。幡右翩翻押幢柄。腰流落右方(脱种子)或图花台上如前安幢。幢形如前。唯上头宝金青色。宝座作赤莲花。花座下有小颈。白青色。穿颈中着幡绳。幡从柄背流落右方
次横画跋折罗。中有口现齿像 私云。笑花台上安横三古。裂其中股。令两段之左右腰节以内有如矩形之物。两头方形中有一横觔。散有九竖筋(恐本作口齿之形。写者展转误作)或图花台安横三古。不裂中股。左右腰节细颈以内有如箸形之处。两头三角(恐本作平口之形。写者转误)
次画跋折罗。腰有莲华 私云。或图云。观自在契与前无量寿同。或图花台上立一古。上安将开莲花
次画金刚剑像 私云。或图利作竖三古。上方中股作长剑形(无花台)或图花台上作如前剑。唯其三古下头小而短也。上头大而长也。绞剑有焰。金色
次有轮像 私云。或图因两筋两重轮内作八辐形。辐形如镇坛杵(无花台)或图花台上作轮宝形。八辐如一古形。轮有外刃。细形每八辐外更有股形。粗而短也
殆似四角
次有舌像 私云。或图语花台上安竖舌形。舌根似有分根。中有竖文及舌中也。或图花台上安竖舌形。舌根似钟。口唇更有小花。舌中有竖三古。舌缘受有小焰。舌赤。三古金色
次有羯磨金刚像 私云。或图云。金刚业与不空成就佛同。或图花台上安十字羯磨。金色
次甲胄像。领袖有半杵形 私云。或图护作胄形(无花台)首作三古。股作橛形。大而短也。亦有结束。次有覆肩。如被形也。有胄形。有井文也。下有垂缘。数般连端。覆肩。左右各有袖形。亦有横缘。袖中各垂三股。结中之物似手形也。或图花台上作胄形。首作三古。次有束结花形。次有覆肩。作井文也。左右袖垂一古。平而短也。次有胄形。作井文也。此更束腰胄下缘端似钟。口唇下垂。一右平而短也。金色
次画横杵。上置二牙像 私云。或图牙花台上建两半三古。古首各位低。左右两中股处各作牙形。曲形各向左右。或图如前。唯两中股犹本形少曲向外。金色
次画横杵。上有二金刚拳 私云。或图拳两拳相近(二地中节相合向前。二风少怒。有环钏。无花座)或图花台上两拳对立稍远不近。二风少怒。二地向前。白肉色
次于本位画四波罗蜜 私云。已如上引四佛势同
次各依印本位画四内供养及外供养并四摄等。本印如上。印等皆有莲花。上有光焰嬉 私云。二图嬉花台上建右曲三古(或图金色)鬘二图鬘花台上建贯花之鬘。上下各有结花之节。或图上节有有作月。上有宝形垂焰下。或图上节上有横牙之端。中有宝形之焰。节下亦垂贯珠之形。五色
歌 二图歌花台上建箜篌。身似长镫。殆似曲弓。首作三古(或图无轸。有十一弦。或图有轸。只有六弦。白色。今见世)(箜篌。有二十五弦。无轸)
舞 二图舞花台上建十字羯磨。股似镇坛杵。或图金色
香 或图香开少莲花台上有茎。上有开大莲台。上有炉形。其根更有少花。其盖平而无葱花。或图花台上安炉。其炉有基。上有长茎。上有炉腹。其盖尖而有葱花及飞香烟。金色
花 或图花。花台上有茎。茎下有基。茎上安荷。中盛众形之花。或开或含。三处尖孕。或图花台上安荷。中盛未敷莲花。三处尖孕。赤色
灯 或图灯花台上安大鋺。鋺有茎基。大鋺中安小鋺。鋺中建柄。柄平基柄首看灯。或图如前。唯大鋺中建烛。烛如縒布之烛。縒文之终即大似。焰火赤。縒白
涂 二图涂花台上安涂香器。器有茎基。无盖。或图金色
钩 二图钩建柄。首作三古。顶贯横钩。左一钩。右一古。或图安花台上。金色
索 二图索如盘蛇形。左端作一古形。当中耸于轮内。右端押左。一绞从上垂前。其尾尖也。安花台上。或图轮盘内里更加一文。殆似蛇腹。一古金色。索青色
锁 二图锁花台上建三古。古腰左右各有小轮。次各大轮与小相锁。或图金色
铃 或图云。铃与后铃同。或图花台上建三古铃。金色
慈氏(东方一)二图花台上建水瓶。或图金色 不空 第二图花台上建一古。腰左右各安目眉。一古金色
除盖障 第二图花台上安横梵夹。夹上三处结之。白色。光中青色。第一图花台安器形(三角无口)私恐是灭恶趣欤
除冥闇 第二图花台上建一枝。有五叶。名河杨。叶青色
香象(南方一)第二图花台上涂香器。白色
大精进 第二图花台上建一柄。首作一古。金色。顶有束帛。垂左右端。金青色
宝幢 第二图花台上建一铁柄。黑色顶安赤宝形。上有珠。台上安青宝有焰赤色。私恐是金刚幢即虚空藏欤
智幢 第二图花台上安黑宝形。炎赤
无量光(西方一)第二图花台上安一黑点。放五茎光。每茎三道。三道之中。中赤。左右白也
贤护 第二图花台上安贤瓶。青色
网明 第二图花台上建四柱。悬网形。柱根有石。首葱花。柱金。网青
月光 第二图花台上安仰半月。月腹凹也。白色
文殊(北方一)第二图花台上建三古剑。剑铁。三古金色。此图后人注云。定普贤。第一图云。普贤剑与前金刚利同。私恐是无尽惠欤
智积 第二图花台上建五起云。五色。私恐是辨积欤
藏 第二图花台上安井字形一古。竖二一古。横二一古。古首廉处相交。逆转押之。谓下古右上左下。右古下下上上。上古右下左上。左右上下上。金色。私云。恐是金刚藏欤
普贤 第二图花台上安梵夹。后人注云。定文殊。第一图亦以梵夹为文殊契。第二图亦以钵形为地藏契。又以器形(三角无口)为除盖障契
那延天(东方一)二图荷上安轮宝。或图黑色
俱摩罗天 二图荷上安三古铃。或图铁铃
金刚槯天 二图荷上建长柄伞盖。或图白盖
梵天 二图荷上建长茎莲花(或图茎曲花开。或图茎直花含)
帝释 二图荷上建独股杵。或图铁杵
日天(南一)二图荷上安日轮。赤色
月天 二图荷上安仰半月。白色
金刚食天 二图荷上花鬘(或图贯花中低结节上有宝形。下垂。贯)(花两端耸而各有结箭。亦垂珠绪。或图轮鬘贯花上下有结箭上节上安宝形。名五色鬘)
岁星天 二图荷上建棒(或图下头稍大。次细把处。次大。次有束节花。)(次两裂。次圆合首安宝形。或图五色棒下头有圆珠。次直茎。次有横节。次把处。次两裂)次有圆玉三重。次有横台上二重。圆玉上安宝形。第一图云。或镇星此图亦有岁星印。荷上建长玉。两头大而腰小
荧惑 二图荷上安火炎(或图先辨三角。上尖下小尖。三处方。)(围有小炎。五处内亦小炎。三处。或图准炎是赤黄色)
罗刹主(西方一)或图荷上建长柄。首作一古。颈贯横斧。左刃右端一古。或图荷上建长柄。首有横台。上安大珠。有井笼文。亦有小炎。注云。绀地上筋白色。下赤色
风天 二图荷上建长柄。首安仰月。上安圆珠。或图仰月左下着幡。幡翩落右。或图仰月下有小圆。圆中有穴。穴着幡绪。幡翩流右。注云。半月形白。上玉赤。幡赤
金刚依天 二图荷上建弓箭。或图弓弦向右。前建箭。箭足两分。世呼雁俣是也。或图弓弦向左。以箭构弓。箭足三古。注云。弓黑色。矢黑色。矢尻铁
火天 二图荷上安三角。尖上方下围有小炎。或图三角内唇三筋外缘分交。三角中有火炎。赤黄色
多闻天 二图荷上建如意棒(以前岁星棒)五色
金刚面天(北方一)第二图荷上建长柄。首作三古。颈贯铁钩左钩。右刃。腰有束帛。左右垂帛。注云。铁幡赤。第一图如前。唯钩右端一古无幡。本题地天。后题金刚面天。或图云。猪头地天
炎摩天 二图荷上建人头幢。或图幢首安人头。颈有束帛。左右垂帛。或图幢上有小玉。上有仰月。上有人肩。肩胸井文上安人头。注云。面赤色。半月白色
调伏天 二图荷上建剑。或图剑柄作半三古。中股作剑。注云。铁
欢喜天 第二图荷上安日轮。赤白色。或图云。象头频那夜迦
水天 第二图荷上安索(如前索菩萨印)
第二图以三古鉾为伊舍那天契。鉾着如袋之小幡也。第一图又有八方天契。注云。东方帝释独股杵。与前二十天东门南第二位同(私云。即帝释一古)东南方火天军持与慈氏同(私云。慈氏水瓶)南方焰摩纛与前北门西第一位同(私云。其位即炎摩人头幢)西南方罗刹主刀与前北门天契同(私云。其位是调伏天釼)西方水天与前北门东第二位索同(私云。其位是水天索)西北风天幢与前西门南第一位同(私云。其位即风天幢)北方毗沙门宝棓与前南门西第一位同(私云。其位是岁星如意棒)私云 加前伊舍那天鉾为八方天。经云。随其当方八大护等(云云)故亦可用此八方天。又此图中二十天方位与第二图少异。东门北一(俱摩罗)北二(那罗延)南一(梵天)南二(帝释)南门东一(月天)东二(日天)西一(岁星或镇星)西二(荧惑)西门南一(风天)南二(岁星)北一(多门天)北二(火天)北门西一(炎摩天)西二(地天)东一(罗刹)东二(水天)东门(金刚摧天)南门(食天)西门(依天)北门(调伏天)
火神 私云。第一图火天军持是也
水神 私云。第一图天罥索是也
风神 私云。第一图天幢幡是也
地神 私云。第一图地天钩幢是也
四明王 私云。第一图镇坛角竖三古是也。镇坛五古。五古铃一古轮橛等皆是也。次观所持手印者。经有羯磨会三十七尊印三摩耶三十七尊印。具如下出。此中但观彼印。至其二会。一一结之召请供养
东
南
西
北
九会最中(自下可追补之)
此会尊位种子是东寺说也。但有疑者以朱示之
中下
此会种子东寺说如此。但余本与中不异
尊左中
此会种子东寺说如此。但余本或与最中不异。或以恶字为大日种子。余亦同中。如此异说可详
尊左下
除铃外诸说同
尊右中
诸说同
尊右下
诸说同
尊左上
尊右上
中上
私云。此九会中最中诸尊。或持器仗。或手结印。其中五佛羯磨印也。余或亦尔。或未详之(云云)尊右中五佛印同中。余皆结拳印。然棒莲花。花上各置三昧耶形。右下三十七尊持物印相皆同中也。贤劫十六更检。但诸尊之背有三股杵。尊左中五部二十五尊除降三世。外皆左右手作拳。相交抱胸。以降三世替置金刚萨埵处。其印如常。贤劫十六更检。又曼荼罗四蜜四摄八供皆同中。已上四会二十天皆持器仗。轮内四偶有四菩萨三昧耶形。轮外四隅有内四供三昧耶形。中上大日一尊智拳印。四隅贤瓶。尊左上中尊金刚萨埵持铃杵。或持物(云云)
慈觉大师从唐将来一印曼荼罗样
今见此一印。是金刚界轮中一印也。于此一印具十七尊。又具十三尊。其文在别记
一印十七尊样
一印十七(四佛八供四摄中心尊。若具十三时除四佛)
四印中二十一尊(四佛四波八供四摄中尊为二十一)
书出图中一印。图者九种曼荼罗是也
金刚界轮中一印曼荼罗样。具十七尊(左九种曼)(荼罗西北是也。又具十三尊。如别记)
图中大供养院(在九种曼荼罗。西南是也)
四印曼荼罗样
慈觉大师受唐阿阇梨口决曰。指归云。四印具二十一尊者。四佛四波罗蜜八供四摄中尊为二十一
宽平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释长意书出之九种中。无四印曼荼罗。乞后人知之
金刚界九种名号
私云。或本云。新度金刚界九种曼荼罗样宽平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释长意依十八会文录之
金刚界轮中一印在九种曼荼罗西北是也。遍调伏轮中一印在西南是也。四印未见图中指归云。四印曼荼罗(四印一印释文)为弟子授四种速成就法。今谓。依此四种速成就法得四印名。慈觉大师受唐阿阇梨口决曰。四印者是四佛印也。四种成就者即四印成就也。四印具二十一者。四佛四波蜜八供养四摄中尊为二十一(已上决文)今私谓。四种成就者。敬爱钩召降伏息灾等。即在法曼荼罗中。大师曰。四印者是四佛印。四种成就即四佛印。今案护摩法云。敬爱用无量寿眷属。钩召与降伏用阿閦佛眷属。息灾用大日眷属。增益用宝生佛眷属。此即用四佛印也。指归云。一印曼荼罗说修一尊法。今私谓。依修一尊得一印名。慈觉大师受口决曰。一印具十七。谓四五二十尊。随取一印尊以为一印曼荼罗。以四佛围绕。八供四摄以为眷属。并中心尊为十七。若持大日尊及萨埵两个尊真言具十七也。余佛菩萨具十三。除四个佛。已上口决文
归云。金刚界轮中第六一印曼荼罗。若持大日真言及金刚萨埵真言具十七尊。余皆具十三。又降三世轮中一印具十七。又遍调伏轮。伏轮中第六莲花部一印具十三。皆观自在菩萨也。又一切义成就轮中一印具十三。说修一尊法
宽平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释长意抄出之
或说云
○(金刚萨埵十七尊曼荼罗)○降三世会 ○(降三世三昧耶曼荼罗)
○一印会 ○成身会 ○(成身会三昧耶曼荼罗)
○ 四印会曼荼罗 ○供养会 ○微细会
有人云。已上从杂书中所见出也。对记明四玄印中云。私云。十八会指归初教王会金刚界品六曼荼罗第五。说四印四荼罗法。为弟子受四种速成就法。以此曼荼罗求悉地成就像。如上四曼荼罗中所求悉地于此像前求悉地。第六说一印曼荼罗。若持毗卢遮那真言及金刚萨埵真言具十七尊。余皆具十三尊。亦说入曼荼罗仪。为弟子受先行法。修集本尊三摩地(云云)又准降三世品。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一印曼荼罗具十七。是先行法。遍调伏器莲花部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一印曼荼罗具十三。修本尊法。一切义成就品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修先行法。一印具十三。修本尊法(云云)今此义轨是六曼荼罗中初金刚界大曼荼罗修行之法故。不可以第五四印安此中也。若于第五四印像前作此轨中成就法者。可用二十一尊印。若以第六一印作此轨中先行法者。大日萨埵可用十七尊印。余尊可用十三尊印。言十三者。本尊四摄八供。言十七者。加四眷属。言二十一者。加四尊印。大三法羯即是四方初一萨宝法业四菩萨印。又高野说金刚界大仪轨。或为九会。从净三业至中百字真言为成身会。其中降三世明为降三世会。大乐明为理趣会(三)五相成身为微细会(四)羯磨会(五)次三昧耶会(六)次供养会(七)次四印会(八)次加羯磨大日印为一印会(九)供赞等无所名也。今检指归无九会文。但教王会金刚界品六曼荼罗。初金刚界大曼荼罗。五相现成正觉发生三十七智。第二陀罗尼曼荼罗。三十七尊皆住波罗蜜形。第三微细金刚曼荼罗。三十七尊于金刚杵各持定印。第四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羯磨曼荼罗。三十七尊各持本标帜而住说十六大供养。第五四印曼荼罗。第六一印曼荼罗。具如上引(云云)
今九会图。慈觉大师传云。正中成身会 中下成身三昧耶会中行人左微细会 左下微细会 中右降三世会 右下降三世三昧耶会 中上一印会 上右十七尊会 上左五普贤会 睿和上云。中成身会 下三昧耶会。或云成身羯磨会 右降三世会 下降三世三耶耶会。或云降三世羯磨会 左供养会 下微细会。或云成身会三昧耶会 上中一印会 右理趣会。或云降三世三昧耶会 左四印会 又云。或云成身会下即成身之羯磨会。常云三昧会 下右成身三昧耶会。常云微细会 供养会。常云理趣会 下为降三世之羯磨会。常云降三世之三昧耶会。是异于常传也。微细名定相也。凡佛皆住金刚定。为表之皆住金刚杵。私云。睿云。左右于佛言之。非于行人。今准指归。初大曼荼罗摄此成身及三昧耶 第三微细摄此微细及三昧耶 第六一印摄此一印及十七尊。此降三世及三昧耶是第二品降三世。此五普贤是第十三大三昧耶真实瑜伽会。普贤菩萨说十七尊支分。名入本尊身共成五尊。居一莲台说一真言。今此大轨初金刚界品。金刚界大曼荼罗行法故。不可以余品曼荼罗而摄此中也。又成身会微细会各异而名为一。特为不可然。金刚界品修行可用六曼荼罗。而作九院。以呼九会。此是天竺随宜绘像不可以为此界定量。又有人云。中右羯磨会右下供养会者。是未见指归云三十七尊于金刚杵各住定印文耳
或说云
有云。凡持法人传云。仪轨唯说成身羯磨三摩耶供养四印五会。不说余会。其四印会者。供养末金刚拳大印等四印真言也。又云。中央云会名羯磨会(云云)十八会指归云。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表四智印。于初品中有六曼荼罗。所谓金刚界大曼荼罗并说毗卢舍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萨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名五智。成佛后以金刚三摩地现发生三十七智。广说曼荼罗仪则。为弟子受速证菩萨佛地法。第二说陀罗尼曼荼罗。具三十七。此中圣众皆住波罗蜜形(云云)第三说微细金刚曼荼罗。亦具三十七圣众。于金刚杵中画各持定印(云云)第四说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羯磨曼荼罗。亦具三十七。彼中圣众各持本标帜。供养而住(云云)第五说四印曼荼罗(云云)第六说一印曼荼罗。若持毗卢舍那真言及金刚萨埵具十七尊。余皆具十三(云云)次说降三世大品。有六曼荼罗。如来成等正觉已。于须弥卢顶转金刚界轮已。与诸菩萨名号受职已。摩醘首罗等刚强难化不可以寂静法而受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异口同音请以一百八名赞礼金刚萨埵。如是诸天不可以寂静法而受化。时金刚手萨萨受一切如来请已。即入慈怒金刚三摩地。现大威德身。以种种方便调伏乃至命终。摩醯首罗死已自见于下方。过六十二恒河沙世界。名灰庄严。彼世界中成等正觉。名为怖畏自在王如来。执金刚菩萨以脚按上。诵金刚寿命真言。复得苏既受化已。金刚萨埵则说大曼荼罗。引入诸天受金刚名号。诸天有五类。居上界。天王摩醘首罗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二游虚空诸天日天子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三居虚空天魔王等无量诸天及后。第四地居天主藏天等无量诸天及后。第五地下嚩啰呬天等无量诸天及后。悉皆引入已。敕诸天建立诸曼荼罗。汝等赴会。所求一切悉地皆与成辨。此等皆是外金刚部。第一说曼荼罗仪则。皆具三十七(云云)第二说秘密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三说法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四说羯磨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五说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云云)第六说一印曼荼罗。具十七(云云)
次说遍调伏大品为六种曼荼罗。第一大曼荼罗。具三十七。皆观自在菩萨变现(云云)第二说三昧耶曼荼罗。具三十七。皆观自在变现(云云)第三说法曼荼罗。具三十七。皆观自在菩萨变现(云云)第四说羯磨曼荼罗。具三十七。皆观自在菩萨变现(云云)第五说莲花部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皆观自在菩萨变现(云云)第六说莲花部一印曼荼罗。具十三。皆观自在菩萨变现(云云)
次说一切义成就轮大品中。有六曼荼罗。第一大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二秘密三昧耶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三法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四羯磨曼荼罗。具三十七(云云)第五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云云)第六一印曼荼罗。具十三(云云)皆是则彼薄伽梵执金刚虚空藏变化(云云)第六会名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于他化自在宫说。此经中说普贤菩萨曼荼罗。次说毗卢舍那曼荼罗法。次说金刚藏等至金刚拳菩萨及外金刚部说般若理趣。一一尊具说四种曼荼罗(云云)第十三会名大三昧耶真实瑜伽。于金刚界曼荼罗道场。说十方一切诸佛异口同音。请金刚萨埵。唯愿说三昧耶真实教法。我等先受讫。唯愿金刚萨埵为诸菩萨说。得请已说普贤菩萨十七字真言。说适悦不空曼荼罗。具十七。亦说四种曼荼罗。说一百八道契。说通求世间出世间悉地。随此诸菩萨及外金刚部各说本曼荼罗本真言印契竟。普贤菩萨复说秘密中曼荼罗十七尊支分。各复入本尊身共成五尊。同居一莲花台。说一字真言。从眼口及一切支分变异即成印。但住大印结羯磨印。不待先行。不藉结护加持。亦不假迎请。宿业罪障不能陵逼。亦不障碍。速疾成就
已上为对九会曼荼罗。异说取要略抄
右者依法曼院大僧正庆算命。以东睿山天海藏御本书写。为兴隆佛法被入法曼藏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