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6 73.P0715 金师子章勘文 (1卷)〖日本景雅撰〗

《大正藏》第73卷No.2346
No. 2346
金师子章勘文

  入此海印定观法性圆融。(文)六十花严第七云(贤首品)。一切示现无有余。海印三昧势力故。(文)探玄记第四云。第四所依海印者。从喻为名。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内印现其像。菩萨定心犹如大海。应机现异。如彼兵像故。大集经第十六云。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见字亦是现字。谓由见故现也。通二应知。(文)花严游心法界记云。又海者。即诸像重重无尽际限难源。穷一竟无有穷。随一宛然齐现。是故海也。印者。众像非前后。同时。品类万差。即入无碍一多两现。彼此无违。相状不同。异而非异。故云印也。定者类多差别。唯一不殊。万像竞兴。廓然无作。故名为定也。亦可海即印。四像宛然故。海印即三昧。作即不作故。亦可为四句。一唯海而非印。不坏像而即水故。二唯印而非海。不隐水而即像故。三亦海亦印。以像海圆融一而异故。四非海非印。以海像镕融互形夺故。亦可海即印。自在无碍故。乃至亦即亦不即非即非不即。无二性故。准思之。(文)纲目云。然此八会之人诸教义等。皆依如来海印三昧之所显现。(文)大集经十四云。○菩萨发大欲精进。以此大欲精进力故。不久便得海印三昧。得此三昧已。即得自然无量阿僧祇百千万法门。得无量阿僧祇百千万亿修多罗。不从他闻。自然能说一切诸佛所说。悉能受持。能了了一切众生心行。善男子。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文)。
  摄九世于刹那。舒一念于多劫。(文)探玄记一云。摄九世以入刹那。舒一念而该永劫。(文)六十花严三十八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说三世。何等为十。所谓过去世说。过去世过去世说。未来世过去世说。现在世未来世说。过去世未来世说。现在世未来世说。无尽现在世说。未来世现在世说。过去世现在世说。平等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文)探玄记十七云。第六有十种说三世者○于中前九别说。后一总显。别中未来。既是无尽。过去说过去。何不亦同耶。释以未来续起故云无尽。过去不起故不云也。又现在说现。既与现不殊故云平等。过未说过未。何不亦同耶。释以过未之过未是无故。现在是有故不同也。余义如十世章辨。(文)五教章中云。言十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未及现在。即为九世也。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文)六十花严二十三云。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悉能分别一切诸劫智微细。无量劫即是一念智微细。一念即无量劫智微细。阿僧祇劫即是一劫智微细。一劫即是阿僧祇劫智微细。长劫即是短劫智微细。智劫即是长劫智微细。(文)探玄记八云。衍法师云。所知之事幽微故。能知之智微细也。辨公云。此等并难知故名微细。今准上下经文。于一法中有一切法。齐头炳然同时显现。是微细义也。(文)花严一乘成佛妙义云(青丘沙门见登之集)。又经云。或现须臾作百年。幻力自在悦世间。如梦喻者如人梦中见少年至老者住。然觉是刹那如梦。诸法亦复如是。故经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故知。一念行即无量劫行(文)。
  私云。此师者。以香象清凉两大师释为依凭。作此释云也。
  帝网譬其重重。(文)探玄记一云。因陀罗网参互影而重重。(文)六十花严七云(贤首品)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三昧生尘等定。一尘中现无量刹。而彼微尘亦不增。一尘内刹现有佛。或现有刹而无佛○或有国土如天网。世界成败无不现。如一微尘所示现。一切微尘亦如是。是名三昧自在力。亦无量称解脱力。(文)探玄记四云。第三因陀罗网土故。先入因陀罗定也。于中有四颂分三。初二句标定门。谓为现因陀罗网土故。二明其业用。于中二。先明一尘内现。后类一切尘。三后二句结所依定。虽法界缘起理数常尔。然由菩萨不乱智力。而得显现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脱者。是不思议解脱。以脱离诸碍故。如下文不思议品末说有十种。谓一尘中现三世佛事等。(文)花严游心法界记云。其犹因陀罗网。皆以宝成。由宝明明彻影递相现。于一珠中现余影尽。随一即尔。更无去来也。今且向西南边取一颗珠验之。即此一珠。能顿现一切珠之影。此一珠既尔。余一一亦然。既一一珠。皆一时顿现一切珠影。即此西南边珠。复现一切珠中一切珠影。此珠既尔。余一一亦然。如是重重无有边际。即此重重无边际之影。皆在此一珠中。炳然递现。余皆准此。若入一珠中。即入十方重重一切珠中也。何以故。此一珠现中。有十方重重一切珠。故十方重重一切珠中。有此一珠故。是故入一珠时。即入重重一切珠也。一切亦然。反此思之。即于一珠中。得入重重珠。而竟不出此一珠。于重重一切珠中入一珠。而竟不离此重重一切珠也。问。既言于一珠中得入重重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重重一切珠耶。答。只由不出此一珠。是故得入重重一切珠。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一珠也。何以故。此一珠之外。无重重一切珠故。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切珠也。问。若离此一珠内无重重一切珠者。此网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结多珠成耶。答。只由唯独一珠方始结多为网。何以故。由此一珠是多珠故。若去一珠网全无故。问。若如是者。此网即唯一珠所成。不得言结多为网也。答。言结多成者。即是结一珠即多珠之一珠也。何以故。以一珠即一切珠一故。若无此一一切无故。是故此。网唯一珠成也。何以故。一切准此。问。此但据义相摄。就彼义边说。说一珠即是一切珠。可实一珠是一切珠耶。答。今所说者。但在一珠中说一切珠。不离此一珠中说一切珠也。若不信一珠即是一切珠者。但以墨点点西南边一颗珠着时即点着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切珠上皆有点故。若言十方重重一切珠不即是。西○耶。是故一切珠即是一珠者。定无疑也。西南一珠既尔。十方重重一切珠亦然也。既珠重重无际点一皆周。主伴始终一成咸毕如斯。如喻例法思之。法不即然。非喻为喻也。据一分相似故以为言。喻但影周质不即入也。云何知。案花严经云。以非喻为喻。即其事也。如上之义。可审思之。(文)华严一乘十玄门云(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上撰)第二因陀罗网境界门者。此约譬以明。亦复具教义等十门梵网经。即取梵宫罗网为喻。今言因陀罗网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帝释殿网为喻者。须先识此帝网之相。以何为相。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是故如第七地赞请经云。于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无量无边佛。于中而说法。此即智正觉。世间又云。于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围。世间不迫迮。此即据器世间。又云。于一微尘中。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业报。此即据众生世间。又云。如一微尘○复示现。所以成其无尽复无尽。此即是其法界缘起。(文)梵网经下云。尔时释迦从初现莲花藏世界。东方来入天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文)五教章指事上云。元晓师云。如帝释宫覆宝珠网。一明珠内万像俱现。如一明珠诸珠皆尔。斯则万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万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碍。普亦尔互为境。影如微微有明镜义含明了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别所依现似有故。所以咸入一尘明镜。一切相望皆亦如是。斯则一切诸法。或镜或影。一心成故。分别作故。由是道理相入无碍(文)。
  锭光喻其隐隐。(文)探玄记一云。锭光颇梨照尘方而隐隐。(文)六十花严三十四云。亦于念念中。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等如来。佛告宝手菩萨言。譬如定光颇梨珠。照十佛刹微尘等世界。此珠白净宝网。转轮圣王善根所成。(文)探玄记十六云。二亦于念念下。明见佛身。如锭光珠照嘱尘大复明净故。下辨珠分齐。亦非余位所见故。结属轮王。(文)孔目一云(智俨集)依小相品○又白净宝网。转轮王位时。有定光颇梨镜。光明照十佛刹微尘数等世界。(文)六十花严三十四云。随应度者。皆悉得见诸天子。譬如明净锭光全颇梨镜。与十世界等。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于悉于中现。诸天子于意云何。彼诸影像来入镜不。答言。不也。诸天子一切业报亦复如是。无来去处。而能出生善根果报。(文)探玄记十六云。八镜含万像喻。喻业影现本识而实无来去。斯则花严三昧之大意。(文)花严游心法界记云(法藏撰)言花严三昧者。解云。花者菩萨万行也。何者以花有生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虽复内外两珠生感力有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花也。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洁。随用赞德故称曰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镕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故云三昧也。亦可花即严。以理智无碍故。花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亦可花即严。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花严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多故○亦可三昧即花严。以理智如如故。如是自在有障碍。或定或乱。或即或入。或智或理。或因或果。或一或异。性海实德法尔圆明。应如理思绝于见也。此云何知。案花严经云。一切自在难思议花严三昧势力故如是(云云)。广如经辨。此解行为言名花严三昧(文)又云。此云何知。案法花经云。如王髻中明珠不以与人有功勋者而赐之等。解云。王者所谓心王。髻中明珠者。即明此行心最尊胜。即花严三昧也。不与人者。无实功行不证法也。唯有功勋而赐之者。有实功行能破诸见得此三昧也。是故行者。要实修行不可虚言妄为真证。如斯妙理宜审思之。(文)法藏师五教云。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文)大品经五云(幻品)复次须菩提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思惟。不以空色故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云云)。五教章指事中云。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者。大品经文也(文)。

  一明缘起者。以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文)花严游心法界记云。又此诸法缘起相由。即云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是即但得其门。不关其大缘起义也。何者以大缘起法。而定一异不可得相由。而成融通无碍故。且如一中有一切时。即是一切中有一时。今欲定其门说。故知。得其门不得其法也。既不得彼法。而言一切中有一一中有一切者。此但妄摄非称大缘起法也。如人见水向东駃流于上有泡。言泡中有水。而计泡有于手中。即言手中泡内有水者。此是妄心中有非称水有也。以泡离水即无何得有泡。而言泡中有水。是此缘起已坏。不可言有也。夫言一者。必具一切方是一也。若不具一切即不是一。一切亦尔。此大缘起法法尔具足(云云)。

  二辨色空。以师子相虚。唯是真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色空。又空无自体。约色以明。不碍幻存故。故色空。(文)花严法界观云(终南山杜顺集)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第一真空观门有四。一会色归空。二明空即色。三空色无碍。四泯绝无寄。初会色归空有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是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无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简情讫。四色即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第二明空即色观。亦有四句。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即色。空故不即色。然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云。即色。空故不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不即色也。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能依故即是色。是故良由不即色故即色也。上三句以法简情讫。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第三空色无碍观者。谓色举体全是空故。即色即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看色无不见观空无非见色无障而碍。为一味法也。第四泯绝无寄观。在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诸法不可。不可即不可。此法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知。是谓行境界。何以故。以生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简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随趣行。此第四句一门正成解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玄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前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文)。

  三约三性者。师子情有名为偏计。金性不变号曰圆成。金师子似有称曰依他。(文)五教章中云。三性各二义。真中二者。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二者。一情有义。二理无义。由真不变·依他无性·所执无。由此三义故。三性一际同无异也。此即不坏末而常本也。经云。众生即涅槃。不更灭也。又约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由此三义亦无异也。此即不动本而常末也。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由此三义与前三义是不一门也。是故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性相通融无障无碍。问。依他似有等。岂同所执是情有耶。答。由二义故。故无异也。一以彼所执执似为实故无异法。二若离所执似无起故。真中随缘当知亦尔。以无所执无随缘故。问。如何三性各有二义不相违耶。答。以二义无异性故。何者无异。但如圆成。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现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只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于染净之相。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是故二义唯是一性。虽现净法。不增镜明。虽现染法。不污镜净。非直不污亦及由此反显镜之明净。当知。真如道理亦尔。非直不动性净○非直不坏净明于性净。亦乃由性净故方成染净。是故二义全体相收一性无二。岂相违也。依他中。虽复因缘似有显现。然此似有必无自性。以诸缘生皆无性故。若非无性即不藉缘。不藉缘故。即非似有。似有若成从众缘故。必无自性。是故由无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无性。故智论云。观一切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即无自性。无自性故则毕竟空。毕竟空者。是名般若波罗蜜。此即由缘生故。即明无性也。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此即由无性故。即明缘生也。涅槃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此即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是不二法门也。故非直二义性不相违。亦乃全体○所执性中者。虽复当情称执现有。然于道理毕竟是无。以于处横计有故。如于木杌横见有鬼。然鬼于木毕竟无。如无木鬼非无者。即不得名横计有鬼。以于木有非由计故。今既横计。明知理无。由理无故得成横计。成横计故方知理无。是故无二唯一性也。当知。所执道理亦尔又云。三性一际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是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中分别性及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性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别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又云。阿毗达磨修多罗中。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此义故说三分。释曰。阿毗达磨修多罗中说。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一性故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是说。此上论文。又明真该妄末相无不摄。妄彻真源无不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见。

  四显无相者。以金收师子。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故云无相。(文)华严五教止观云(终南山杜顺记)第二无相观者。相即无相也。何以故。法离相故。经云。法离于相。无所缘故。又经云。一切皆空。无有毫末相。空有分别。由如虚空有门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皆空故。观如是法离情执故。故名为观。

  五说无性者。正见师子生时祇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无增减。以金无增减故曰无生。(文)又云。言无生观者。法无自性。相由故生非实有。是即为空。空无毫末。故曰无生。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解云。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又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得成。又经云。若一切法不空者。即无道无果等(云云)。

  六论五教者。(文)探玄记一云。第九以义分教教类有五。此就义分非约时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文)。
  此金师子唯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师子可得。名愚法声闻教(文)又云小乘可知(文)五教章上云。约一即愚法二乘(文)。
  第二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名大乘始教。(文)探玄记云。始教者。以深密经中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末尽大乘法理。是故立为大乘始教(文)五章云。以空门为始(文)。
  第三言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法。宛然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教。(文)探玄记云。终教者。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大乘至极之说立为终教。(文)五教章云。以不空门为终(文)。
  第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情谓不存。俱无有力互立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名大乘顿教。(文)探玄记云。顿教中总不说法。唯辩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实唯是绝言。呵教劝离。相泯心。生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文)。
  第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像纷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文)又云。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称法界。具如下说(文)。

  七勒十玄。五教章中云。略立十义门以显无尽。何者为十。一教义。即摄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义。余下准之。二理事。即摄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摄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摄一切因果。五人法。即摄一切人法。六分齐境位。即摄一切分齐境位。七师弟法智。即摄一切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摄一切主伴依正。九随生根欲示现。即摄一切随生根欲界示现。十逆顺体用自在等。即摄一切逆顺体用自在等。此等十门为首。能各总摄一切法。成无尽也。
  此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同时具足相应门。又云。同时具足相应门。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时显现成矣。
  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诸相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又云。一多相容不同门。此上诸义。随一门中。即具摄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门。如彼初钱中即摄无尽义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虽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其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余一一门中。悉如是重重无尽也。此经偈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然此一多虽复相容含受自在无碍。仍体不同也。所由如上钱义中释。此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可解。
  若看师子即唯师子无金。即金隐师子显。若看金即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两处看即俱显俱隐隐。即名秘密显即名显著。故名秘密隐显俱成门。又云。秘密隐显俱成门。此上诸义隐覆显了。俱时成就也。故此经云。于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入正受。色尘三昧起等(云云)。又云。男子身入正受。女人身三昧起等(云云)于一微尘入正受。一切微尘三昧起。一切微尘入正受一毛端头三昧。如是自在此隐彼现。正受及起定同时秘密成矣。又此经云。十方世界有缘故。往返出入度众生。或见菩萨入正受。或见菩萨从定起。又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正觉。转正法轮入涅槃。现分舍利度众生。如是无量。广如经辩。又如佛为诸菩萨受记之时。或现前受记。或不现前秘密受记等。如上第一钱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钱中。即为秘密。何以故。见此不见彼故。不相知故。虽不相知见。然即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应如是准思之。
  即此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各全收师子。一一能所师子同时顿入一茎毛中。一一茎毛中各各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载此无边师子。还入一茎毛中。如是重重无尽无尽如帝网天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又云。因陀罗微细境界门。此但从喻异前耳。此上诸义体相自在。隐映互现重重无尽。故此经云。于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重数亿诸佛于中说法。于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围。世间不迫迮。于一微尘中。现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报业。此三偈即三世间也。又云。一切佛刹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皆有无量菩萨众。各为具说普贤行。无量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莲花座。遍满一切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现。又云。如一微尘所示现。一切微尘亦如是。余者云云无量。广如经辩。此等并是实义非变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余变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并是法性实德。法尔如是也。非诸分别情谓境界。此可去情思之。问。上言一尘中现无量刹等者。此但是一重现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现耶。答。此方说花严经时。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彼微尘中说花严经时。亦云一切微尘中亦如是说。如是展转。即重重无尽也。宜准思之。问。若据此文。重重无尽有何分齐。云何辩其始终等耶。答。随其智取。举一为首。余亦为伴。据其首者即名当中。余即眷属围绕。上诸教义等。并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摄一切法。尽穷法界。并悉因陀罗成也。
  此师眼收师子尽即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即一切纯是耳。若诸相同时相收皆具足。即一一皆纯皆杂。亦一一皆是圆满藏。故言诸藏纯杂具德门。又云。诸藏纯杂具德门。此上诸义或纯或杂。如前人法等。若以人门取者。即一切皆人故名为纯。又即此人门。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别法故名杂。又如菩萨。入一三昧。唯行布施无量无边。更无余行故名纯。或入一三昧。即施戒度生等。无量无边诸余杂行俱成就也。如是繁兴法界纯杂自在。无不具足者矣。宜可思准之。
  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各金收师子尽一一皆彻遍。师子耳即眼眼即鼻自在成立无障碍故。故诸法相即自在门。又云。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无尽故也。然此无尽能悉在初门中也。故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如彼同体中。一钱即得重重无尽义者。即其事也。何况无边劫者。即一一门中。各显无尽义者是也。所以尔者。此经又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也。由此缘起妙理始终。皆齐得始即得终。穷终方原始。如上同时具足故。得然也。又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终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问。如同体一门中即摄一切无尽者。为一时俱现前后耶答。于一门中。一时炳然。现一切者。属微细摄映互现。重重者。属因陀罗摄。余义即同即异。即多即小。即有即无。即始即终。如是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仍随举一为首。余即为伴道理。一不差失。旧来如此辩。同体一门中。具足自在无穷德耳。余异体等门中。亦准思之问。若一门中即是一切无尽自在者。余门何用为答。余门如虚空。何以故。同体一门并摄一切无尽故问。此同体门中所摄一切者。但应摄自门中一切。岂可摄余门中一切耶答。既摄自一切复摄余一一门中无尽一切。如是重重穷无法界也。何以故。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无一一切。并不成无边量故。此经偈云。不可言说诸劫中演说一切不可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说不可说不可尽。又偈云。一切众生心。悉可分别知一切刹微尘。尚可算其数。十方虚空界一毛犹可量。菩萨初发心究竟不可测。良由此一乘圆极自在无碍法门。得一即得一切故耳。因果俱齐。无前后别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时相容相。各摄一切。互为主伴。深须思之。此事不疑。又经云。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化众生皆悉同等。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问。此叹因中德耳。岂可即果德耶。答。此一乘义因果同体成一缘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者。因即不成困。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问。上言果分离缘不可说相。但论因分者。何故十信终心。即辩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从见闻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终心因位穷满者。于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圆融果矣。由此因体依果成故。但因位满者。胜进即没于果海中也。是证境界故不可说耳。此如龙女及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等。于三生中即翘彼果义等。广如经辩。应准思之。问。上言一念即作佛者。三中已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望理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义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门。及与一切众生。皆悉同时同时作佛。后后能新新断惑亦不住学地而成正觉。具足十佛以现无尽逆顺德故。及因陀罗微细九世十世等。遍通诸位。谓十信终心已去。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时遍成。无有前后具足一切耳。然此一念与百千劫无有异也。宜须思之。
  师子或隐或显。若一若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彼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尽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辨。故名微细相容安立门。又云。微细相容安立门。此上诸义。于一念中。具足始终同时前后逆顺等一切法门。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犹如束箭齐头显现耳。故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被益诸众生等。于一念中。皆悉显现。广如经文。又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又云。于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于中住。宜可如理思之问。此义与上因陀罗云何别耶答。重重隐映互现因陀罗摄。齐头炳然现者微细摄。此等诸义并别不同。宜细思之。
  此师子是有为法。念念生灭刹那无间。分为三际为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去现在未来。总三三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数法门。虽后为世十世各各有融隔不同。相由成立通融无碍。同为一念。故名十世隔法异成门。又云。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上诸义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言十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去未及现在。即为三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别异同时显现成缘起故。得即入也。故此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或百千大劫为一念。或一念即为百千大劫。或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如是自在时劫无碍相即入浑融成矣。又此经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佛刹。又云。于一微尘中。普现三世一切诸佛佛事。又云。于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法轮。如是云云无量广如经文。此普摄上诸义门。悉于十世中自在现耳。宜可思之。
  即此师子与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无有自性。由心回转。诸事说理有成有立。故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又云。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上诸义。是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转也。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种。如性起品中说。十心义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说十者。欲显无尽故。如是自在具足无穷种种德耳。此上诸义门。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无余物。名唯心回转等。宜思释之。
  说此师子用表无明。托此金体具彰真性。二事合说。况阿赖耶识令生正解。名为托事显法生解门。又云。托事显法生解门中。此上诸义。随托别事以显别法。谓诸理事等一切法门。如此经中说十种宝王云等事相者。此即诸法门也。显上诸义可贵故。立宝以树之。显上诸义自在故。树王以显之。表上诸义细益故。资泽故断腭故。以云树之矣。如此等事云云无量如经思之问。三乘中以有此义与此何别答。三乘托异事相表显异理。今此一乘所托之事相。即是彼所显道理。更无异也。具足一切理事教义。及上诸法门。无不摄尽者也。宜可如理思之。此上十门等解释。及上本文十义等。皆悉同时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贤境界谛观察余时。但在大解大行大见闻心中。然此十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应以六相方便与会通之。此可准。上来所明。并是略显别教一乘缘起义耳。于其中诸余法相及问答除疑等。与彼三乘或同或异。所因所设为方便等。广如经论疏钞孔目及问答中。于彼释矣与彼三乘全别不同。宜可广依花严经普贤境界准之问。此上道理。与彼三乘义别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证知三乘外别有一乘耶答。此经有诚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良由此法出情难信。是故圣者。将彼三乘对比决之。又偈言。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于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由此一乘非下机堪受。是故大圣善巧。于彼三乘位中。随其机欲方便少说。由不穷法界源故。权二身三身等佛。今为如是无上心机乐大事欲。方始显佛十身境界说无穷佛法耳。名现佛身说无尽佛法也。三乘但随机而已。未显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现佛身。又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理等故。非穷尽说也。何以故。三乘以此无穷为过失故。然此一乘。以无穷为实德故耳。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此据本末分齐说耳。圣教文义显然。不可以执情而惊怪者矣。

  第八括六相者。言一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成一缘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是异相。诸根合会复有师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六相缘起三门分别。初列名略释。二明教兴意。三问答解释。初列名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相者依止总满彼总故。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第二教兴意者。此教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无穷理事等。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得九世十世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并普别具足始络。皆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良由如此法界缘起六相容融因果同时相即自在。具足逆顺因即普贤解行及以证入果。即十佛境界所显无穷。广如花严经说。第三问答解释者。然缘起法一切处遍通。今且略据缘起成舍辨。问。何者是总相。答。舍是。问。此但椽等诸缘。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独能作舍故。若离椽舍即全不成故。为此若得椽时即得舍矣。问。若椽全自总作舍者。未有瓦等。亦应作舍。答。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非谓是椽而不能作。今言作者。但论椽能作不说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缘。由未成舍时无因缘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毕全成。若不全作不名为椽。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过失。答。有断常过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诸缘各少力。此但多个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断也。诸缘并少力。皆无全成执有全。舍者无因有故是其常也。又若不全成者。去却一椽时。舍应犹成。在舍既全不成。故知。非少力并全成故。问。无一椽时岂非舍耶。答。但是破舍无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属一椽。既属一椽。故知。椽即是舍也。问。既舍即是椽者。余?瓦等应即是椽耶。答。总并是椽。何以故。却椽即无故。所以然者。若无椽即舍坏。舍坏故不名?瓦等。是故?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者。舍即不成椽瓦等。并皆不成。今既并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尔。余椽例然。是故一切缘起法不成。即已即相即容融无碍自在圆极难思。出过情量法性缘起通一切处。准知。第二别相者。椽等诸缘别于总故。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即无总故。此义云何。本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别者。即以总为别也。问。若总即别者应不成总耶。答。由总即别故得成总。如椽即是舍故名总相。舍即是椽故名别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总别相即此可思之。问。若相即者云何说别。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别。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思之可解。问。若不别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若无别者即无别椽瓦。无别椽瓦故故即不成总舍。故是断也。若无别椽瓦等而有总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第三同相者。椽等诸缘和同作舍。不相违故。皆名舍。椽非作余物故名同相也问。此与总相何别耶答。总相唯望一舍说。今此同相。约椽等诸缘虽体各别。成力义齐故名同相也。问。若不同者有何过耶。答。若不同者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诸缘互相违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断也。若相违不作舍。而执有舍者。无因有舍故是常也。第四异相者。椽等诸缘。随自形类相差别故。问。若异者应不同耶。答。只由异故。所以同耳。若不异者。椽既丈二瓦应亦尔。坏本缘法故。失前齐同成舍义也。今既舍成同名缘者。当知异也。问。此与别相有何异耶。答。前别相者。但椽等诸缘。别于一舍故说别相。今异相者。椽等诸缘。迭互相望各各异故也。问。若不异者有何过耶。答。有断常过也。何者。若不异者。瓦即同缘丈二。坏本缘法不成舍故是断。若坏缘者不成舍。而执有舍者。舍无因故是常也。第五成相者。由此诸缘舍义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缘。若不尔者。二俱不成。今现得成。故知。成相耳。问。现见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义成耶。答。只由椽等诸缘不作故。舍义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者。即失本椽法作故。舍义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诸缘现前。由此现前故。舍义得成矣。又若不作舍椽等不名缘。今既得缘名。明知。定作舍。问。若不成何失。答。有断常过。何者。舍本依椽等诸缘成。今既并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断也。本以成舍名为椽。今既不作舍故即无椽。亦是断。若不成者。舍无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第六坏相者。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故。问。现见椽等诸缘作舍成就。何故乃说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义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问。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断常二失。若言椽作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无椽不得有故。是断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无椽有故是断常也。又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辨果。坏即各住自法。乃为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显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朽。

  第九成菩提者。此云道也觉也。眼者师子之时。见一切有为法更不须得坏。本来寂灭。离法所舍即于此路流入萨般若海。故名为道。解无始已来所作颠倒无一实体。故名为觉。毕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文)六十花严三十七云(性起品)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菩提。此菩萨摩诃萨。知见解一切义灭除疑或。不二等觉无相无行无退无量无过无缚无脱。远离二过知。(文)探玄记第十六云。第七明性起菩提○于中略作五门。一释名菩提。此云觉。谓大智开悟故。以为名。旧云道者非也。一体性。摄论云。二智二断为菩提体。若依此经。通一切法。如文知之。三种类有五。一菩提有二。谓性净菩提。及修成菩提。出大品经。二有三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诸佛菩提。出十地论。三有五菩提。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亦出大品经。解云。五中初一是十住初位。二是三贤位。三是初地见道。四修满。五是佛果究竟道。四有十菩提。如离世间品说。五通一切法。经云。一切法即菩提等。解云。三菩提约初教。二五约终教。一切法就顿教。十种据圆教。通即可知。第四业用者。谓缘二谛断二障。证二空起二智。印群机现万像。具十身边十方。周于毛端微尘等处。通因及果。业用无边。如此文中具足。五释文者○亦以十门。明菩提体性。一觉解为性。言一切处者。真俗境义也。二断障为性。灭除疑或者断二障也。三证理为性。谓证离能所故。云不二等。四别举离所取相故云无相。五离能取见故云无行。六令此相见永不再起故云无退。又释四当体离相。五性不迁流。六随流不变。七具多功德故云无量。八尽于未来故云无边。九性净为性。谓在缠无缚出障无脱。十中道为性故云离二边。上来亦是内证平等(文)。

  第十八涅槃者。见此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法逼迫。出缠离障永绝苦源。为入涅槃也。(文)六十花严三十七云。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此菩萨摩诃萨。欲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者。当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来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如实际。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实性。如离欲际。如无相际。如我性际。如一切法性际。如真实际如般涅槃。如来大般涅槃。亦复如是。何以故。涅槃非生灭法。若法不生。当知不灭去无所至。(文)探玄记十六云。第九明性起涅槃○略作五门。一释名。二体性。三种类。四业用。五释文。前四如别说。释文中○就初门中三。先举法劝知。当云何知。谓如如般涅槃等当如是知。二如如下正辨所知。先标一如门。以会涅槃。谓即此双林北首涅槃。即同真如平等一味不生不灭故。云犹如真如涅槃亦尔也。下九例然。并是如之异名。意显涅槃同彼真性令明净。故约此多门说也。三何以故下。释法同喻。亦是释事同理。(文)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云(法藏撰)涅槃名圆寂即正理也。(文)孔目四云。涅槃者有三种。一小乘涅槃。谓有余无余。有余者。有余身知。无余者。无余身知。同数灭无为为体。二者三乘涅槃。有其五种。一无住处涅槃。二自性涅槃。三方便净涅槃。四有余涅槃。五无余涅槃。无住者。智悲相导。无住着故。此义通因果。性净者。本有故。寂灭故。方便净者。藉缘修故。涅槃同前释。有余者。有余应化。末穷尽故。无余者。法身无余。顺寂灭故。三一乘涅槃者。如前所有义。若约别教言。即十种涅槃。如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文)俱舍论光记第二十三云。圆寂。梵云槃涅槃。般云圆。涅槃云寂。(文)又杜顺和尚花严三昧云。但法界缘起或者难阶。若不先濯垢心。无以登其正觉故。大智论云。如人鼻下有有未异嗅。沉麝香等具为嗅也。故维摩经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故。须先打计执。然后方入圆明。若有直见色等诸法。从缘即是法界缘起也。不必更须前方便也。如其不得直入此者。宜可从始至终一一微问。致全断或尽迷除法绝言见性生解。方为得意可。问曰。云何见色等诸法。即得入大缘起法界耶。答曰。以色等诸事本真实已诠。即妄心不及也。故经云。言说若绝行真实虽文字。是故见眼耳等事。即入法界缘起中也。何者。皆是无实体性也。即由无体幻相方成。以从缘生非自性有故。即由无性得成幻有。是故性相浑融全收一际。所以见法即入大缘起法界中也。问。既言空有无二。即入融通者。如何复云见眼耳等即入法界中耶。答云。能见空有如是者。即妄见心尽。方得顺理入法界也。何以故。以缘起法尽离见已情繁兴方缘故。问。既知如是以何方便令得入耶。答。方便不同。略有三种。一者微令见尽如指事问。云何者是眼。如已前小乘中六种简之。若入一切诸法但名门中收。无有一法非名者。复须责其所以。所以知。眼等是名。如是展转责其所以。令其已言绝解。二者示法令思。此复有二门。一剥颠倒心决尽如指事。以色香味触等夺其妄计。令知倒或所有执故。不顺于法。即是意识无始妄见熏习所成。无始急曳续生三界轮环不绝。若能觉知此执。即是缘起当处无生。二者示法断疑。若先不识妄心示法反成倒惑。若不示法令见迷还著于空。所以先剥妄心。复乃示法令见。三者显法离言绝解。就此门中亦为二。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问。缘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缘起之法无性即空向是无耶答。不也。即有故。以缘起之法。即由无始得有故也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空有圆融一无二故。缘起之法。空有一际无二相故也。如全与庄严具思之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不碍两存故。以缘起之法。空有互夺同时成也。问。定是之耶。答。不也。空有互融两不存故。缘起之法。空夺有尽。唯空而非有有夺空尽。唯有而非空相夺。同时两相双泯。二表德者。问。缘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无故。问。是无耶。答。是也。无性即空故。问。亦有亦无耶。答。是也。不碍两存故。问。非有非无耶。答。是也。互夺双泯故。又以缘起故是有。以缘起故是无。以缘起故是亦有亦无。以缘起故是非有非无。乃至一不一。亦不一。非不一。非不一。多不多。亦多亦不多。非多非不多。如是是多是一。亦是多亦是一。非非是多。非非是一。非非多。非非一。即不即四句。准之。如是遮表圆融无碍。皆由缘起自在故。若能如是者。方得见缘起法也。何以故。圆融一际种法见故。若不同时前后见者。是颠倒见非正见也。何以故。前后别见不称法故。问。如是见已。云何方便入法界耶。答。言入方便者。即于缘起法上消息取之。何者即此缘起之法。即空言性故幻有方成。然此法者。即全以无性性为其法也。是故此法即无性。而不碍相存也。若不无性性起不成收。以自性不生。皆从缘故。既全收性尽性。即无为不可分别。随无大少性无不圆。一切亦即全性为身。是故令彼为此。即性不碍幻相所以。一具众多。既彼此全体相收不碍。彼此差别也。是故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故。经云。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解云。法者即举缘起幻有法也。同性者。缘起即空而不碍此相故。全收彼为此。以彼即空而不碍彼相故。既此彼全收相皆不坏。是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非但彼此相收。一切亦复如是。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转转生非定智者无所畏。又云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如是相收彼此即入。同时显现无前无后。随一圆融即全彼此也。问。法既如是智后如何。答。智顺于法一际缘成。冥契之差显现。不无先后故。经云。普现境界清净身。我今演说人□听解云。普贤者。即是法智相应顿现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所知。简非余智境界也。境界者。即明多法互入。犹如帝网天珠重重无尽之境界也。清净身者。即明前诸法同时即入终始。离源缘起集成见心无寄也。然帝释天珠网者。即号因陀罗网也。然此帝网皆以宝成。以宝明彻遍相影现。涉入重重。于一珠中同时顿现。随一即尔竟无已来也。今且向西南边取一颗珠验之。即此一珠能顿现一切珠影。此珠既尔。余一一亦然。现一一珠一时顿现。一切珠既尔。余一一亦然。如是重重无有边际。即此重重无边际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齐现。余皆不妨。此若于一珠中坐时。即坐着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时。即坐着一切珠也。一切变此准以思之。既于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于一切珠入一珠而竟不起此一珠。问。既言于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一切珠耶。答。只由不出此珠。是故得入一切珠。若于此一珠入一切珠者。即不得入一切珠也。何以故。离此珠内无别珠故。问。若离此珠内无一切珠者。此网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结多珠成耶。答。只由准独一珠方始结多为网。何以故。由此一珠独成网故。若其此珠全无网故。问。若准独一珠者云何言结成网耶。答。结多珠成网者。即唯独一珠也。何以故。一是总相具多故。若无一一切无故。是故此网一珠成也。一切入一唯思可知。问。虽西南边一珠总收十方一切珠尽无索。方各各有珠。云何言网唯一珠成耶。答。十方一切珠者。总是西南方一颗珠也。何以故。西南边一珠。即十方一切珠故。若不信西南边一珠。即是十方一切珠者。但以墨点点西南边一珠着时。即十方珠中皆有墨点。既十方一切珠上皆有墨点。故知。十方一切珠即是一珠也。言十方一切珠不是西南边一珠者。岂可是人一时边点十方一切珠耶。纵令边点十方一切珠者。即是一珠也。此一为始既尔余为论亦然。重重无际点点皆同。香香难厚。一成识毕如斟。妙喻类法思之。法不如然。喻同非喻一多相似故为言。何者。此珠但得愿相涉入之质。各珠法不如然全体更彻故。经云。以非喻为喻等也。诸有行者。准喻思之。

  卢舍那佛过去行。 令佛刹海皆清净。
  无量无数无边际。 彼一切处自在边。
  如来法身不思议。 无色无相无边匹。
  示现色相为众生。 十方受化靡不现。
  一切佛刹微尘事。 卢舍那现自在力。
  弘誓佛海震音声。 调伏一切众生类。
  花严五教止观云(全同)

  私云。五教止观有五门。一法有我之门(小乘教)。二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三事理圆融门(大乘终教)。四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五花严三昧门(一乘圆教)。今言杜顺和尚花严三昧者。引此中第五收也。

  终南山杜顺禅师缘起
  其禅师有一弟子。奉事以经三十余年。其弟子常思。向五台施来珠菩萨。他日忽然。咨量和上。弟子而已欲向五台礼拜。愿和上慈悲放(某甲)去。和上再三苦留不得。其禅师遂放去。汝早来吾得汝。遂拜辞和上。经旬日方到五台。悉诚顶礼。忽遇一老人云。汝彼从何处来。弟子答。从□终南山来。汝有何宜来。故礼拜文殊菩萨。老人云。文殊不出此间。弟子问老人曰。在何处。老人报云。在终南山。杜顺禅师是。其弟子惊怪。报老人曰。是弟子。和上奉事经三十年。老人曰。汝虽奉事由来不识。汝大忽。即回。夜头到即一见。若隔宿寂不见也。汝便行即得。其人极怪。来经一月方刹今日却回。若为投宿可对。信比丘老人语。即回。须更觐西京日薄。陀映甚怪。便且遇诸善知识家。皆是不错。逡巡间鼓声动抛。趁南门出早彼闭了。甚怅望不得出城。遂却满善知识家寄宿之。止鼓动即出城。忽行到山。其和上昨夜早已灭度讫。其人甚怨恨。不得见和上别。极悲哽。早如五台老人言。方知。是文珠菩萨。其禅师述花严法界观十玄止观义海义章。见行于世。乃是文珠菩萨化身耳。
  金师子章勘文(终)

  六十花严(七·二十二·三十四·三十七·三十八) 大集经(十四)
  梵网经下(下) 大品经(五)
  探玄记(一·四·八·十六·十七) 花严游心法界记(法藏撰)
  纲目 五教章(上中)
  花严一乘成佛妙义(青丘沙门见登之集)
  花严一乘十玄门(大唐终南山太一山至相寺释知俨撰)
  五教章指事(上中) 孔目(一四)
  花严法界观(终南山杜顺集)
  花严五教止观(终南山杜顺记)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法藏撰)
  俱舍论光记(二十三)

  写本云。
  一交了元景雅勘之。其遗漏事圣诠追勘。
  庆安五年七月十六日。以石水院经藏本。不耻恶笔书写之了。
  沙门永辨。同二十日一校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