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 73.P0001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 (10卷)〖日本圣诠撰〗

《大正藏》第73卷No.2341
No. 2341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一

三性义

  问。终教大乘意。能遍计体通八识可云耶。答。先德云。马鸣·坚惠等。以三界八识为能遍计体(云云)付之。凡定能遍计体事。唯可云第六七识也。五八识唯取现量境故。更不可通五八也。是以始教大乘意。不取五八识处也。何况摄大乘论中。意识是能遍计(文)明知能遍计体不可通八识也。如何答。终教心通八识可云为能遍计体也。所以根本无明迷真如。此立三细智相相续之位。于意识细分合之为法执位。况其以下粗分别位。已与人法二执相应故。通为能遍计体也。末那亘二执与诸识相应。第八与法执无明相应。为诸识所依。又五识虽无计度妄心分别。为遍计故悉通取之也。是以香象大师或云。谓虚妄心称尽计度不称境故。名为分别。或但用分别妄心尽度行解为体(文)但于摄论意识是能遍计之释者。判性相论家。护法合第六七名意识。安惠通八识(云云)相宗心犹作此会释。今性宗八识共真如之上。迷心虚妄计度转二执之上之处也。今如安惠会解者。意名第七。识合五八意识取第六。分别通强弱。八识皆取之。况迷真起妄之分别。于八识何可嫌之乎。
  成唯识论第八云初能遍计自性云何。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有义。第六第七心所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唯说意识能遍计故。意及意识名意识故。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执我法者必是惠故。
  述记第九(本)云。论有义八识至皆能遍计。述曰。此安惠等。执即通三性。有漏之心无非执者。五·八识唯有法执。七唯有人。六通二种○有漏心皆能遍计。楞伽·中边等文。皆言八识是妄分别○一切经论皆有此文。摄大乘论第四卷中。及辩中边皆作是说○安惠等师义。下第二护法等师。论有义第六至是能遍计○全非五八识。亦非一切心。执我法者方能计故。所以者何。论唯说意识能遍计故。述曰。下说有十。十故字是。若能计心通八识者。如何摄论第四但说意耶。问。如第七识亦能遍计。而彼论中唯说意识不言第七。岂七不能。七识既能而不说者。明五八识亦能不说。论意及意识名意识故。述曰。第七名意。其第六识合而言之。总名意识。即是已说。谁言不说○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识。总合名意识。故无前难。安惠等云。何不许唯第六识能遍计度。余之七识虽亦能计。不能遍计。摄论不说。非余不计。摄论第四本·释二论皆作此解。云第六识能周遍计度。体顺彼名。余不然故彼论不说○第七名意。五八名识。第六名意识。彼论总合为言名意识。亦有何过。故知八识皆能遍计。论计度分别能遍计故。述曰。五八既无计度。明无分别而不起执。摄论本第四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乃至是故意识无边行相而转。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非五八识能普计故。若尔第七不能普计。应非此收。此言不尔。三分中计度分别。能为七中有相分别乃是不染。非五八识有此能故。其第七识有计度故。可是此收。五八不尔。
  三性义私记上云。问。且约遍计所执性。有能遍计所遍计所执性云耶。答。尔云也。问。且云能遍计何。答。若就始教意云。以第六识第七识为遍计体。问。何故以五八识不为能遍计体耶。答。五八识一向现量识故。非能遍计体也○问。约护法等宗。能遍计体云事尔。今马鸣等宗意。而以何为能遍计体。答。以三界八识为能遍计体也。问。尔云意何。答。三界八识皆俱起。遍计所执能遍计心通三量。无有漏心非执。所以三界八识俱为能遍计体也○问。三界八识俱为能遍计体云者。如何摄论意识是能遍计(云云)答。其论意。总合八识俱意识是能遍计(云云)第六识不云意识。问。尔总合云意如何耶。答。第七名意。五八识名识。第六识名意识。八识俱意识是能遍计(云云)。第六识非云意识言也。问。有计度分别识方能遍计。五八识无计度分别。云何为能遍计体。答。三分别中。计度分别计相粗故。无五八识有耳。自相分别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是细。云有五八识。有何妨也○问。依何等经论文。三界八识为能遍计体。答。楞伽经云。三界八识是虚妄分别(云云)又辩中边论云。虚妄总类者。三界心心所(云云)又起信论云。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云云)依此等文。三界八识俱为能遍计体云也。问。护法论师但第六第七识为能遍计。今三界八识为能遍计何菩萨。答。安惠·马鸣·竖惠·龙树等菩萨。皆三界八识为能遍计也(文)。
  问。终教之上宗意。以真如为所遍计体可云耶。答。为所遍计体可云也疑两方。若云为所遍计体者。遍计所执者是虚妄法也。何以真如实法为体可云耶。若依之云尔者。于圆成既有遮情四句。若非以真如为所遍计者。何可有遮遣之义可云耶。如何答。终教心以真如可云为遍计体也。妄心分别迷于真如起其分别堕断常过。于此处立能所遍计也。是以述遍计随缘一际义。若离所执随缘无起。执随缘为实无异法所释故。与真中随缘相对作之。非不变之处也。于真如论所遍计义者。此义于依他之上转随缘与似有无别义故。于不变真如者建立无性义此心也。
  私记上云。问。所遍计体何物。答。若就始教门意云者。远依他疏圆成为体。问。且依他为所遍计体云意如何。答。依他必是虚妄。执心所缘缘也。所以依他为所遍计之体也。意所缘缘必有体法。依他亦有体之法也。所以依他为所遍计之体也。所以摄论云。依他起是所遍计(云云)问。疏圆成为所遍计体云意如何。答。正教中闻说在真如。凡夫妄心执有实真如。所以疏圆成亦为所遍计体言也。所以唯识论云。依展转说亦所遍计(云云)言展转者教异名也。从前后佛御口转来物故。教云展转也。问。宗意而何物为所遍计体。答。终教之上宗意。真如为所遍计体也。问。何故真如为所遍计体。答。无始无明熏覆真如为染法故。真如为所遍计体也。问。依他性虚妄。执心所缘缘。为所遍计之体。尔可有真如非虚妄执心所缘境。云何真如为所遍计体。答。若真如理非虚妄心所缘境。真如被熏动无明不能成染法。真如既受无明熏变成染法。如何非所遍计。所以真如为所遍计体也。问。真如无漏正体智观所缘缘。在非无明所缘境。而物如何真如受无明熏云真如为所遍计体。答。他宗意而尔有乎。今终教之上宗意。无明熏真如。真如受无明熏成变生死染法。所以云为真如所遍计体有何妨。又更云。无明熏真如。如何真如非无明妄心所缘缘(文)。
  问。付圆成四句。且于真如执有句有常过可云耶。答。尔也付之。真如凝然义。是瑜伽唯识性相也。设计常可有何过乎。例彼灭道二谛贪无漏缘也ト云者。是还非ト贪释スルカ如ク尔也。如何答。□宗中得真如凝然之一义。犹以为夫况于凡夫情执耶。次灭道二谛熏缘之惑难者。于随缘不变常无常等之义来难者。建立遥异也。始为论不足。无失。
  问。付述三性义。且遍计所执性名言。为限能缘心。为当可云通所缘境耶。答(云云)疑两方也。若云限能缘心者。既云遍。可通能所也。何有局别耶。若依之云尔者。所执可名能缘心。更不可通所缘境。例如世诸妙境非真欲云。如何。
  金师子章光题抄上云。又此妄心于所执境遍计着故。名遍计所执性。非遍计心所执存境名遍计性。此约能所合为名也(文)。
  问。付明三性义。且别说门意。大师三性次第。何列之给云耶。答。圆成·依他·所执ト列也付之。依大师解释广寻三性之建立。列遍计·依他·圆之事。常途经论次第也。大师有何意趣列圆成·依他·遍计给耶。如何答。于三性前后者。经论异说。祖师解释随义差别。但今章心。依直如随缘之义故。谈三性一际之义。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故。初举圆成后列遍计。此则谈真如随缘之德故。以成圆为初也。但列遍计依他圆事。为显遣妄入真故。以依他缘有遣遍计之实。次以圆成之真实重遣依他缘有故。有遍计依他圆之次第。是以摄论依寻思观。遍计置初圆成列后。依义次第差别。强非相违也。
  章云。三性同异说有二门。先别明后总说。别中○三性各有二义。真中二者○依他二义者○所执二义者○第二总说者。三性一际。随一全收○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又云。阿毗达摩修多罗中。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文)。
  玄第四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者有三门。一约三性。二约三无性。三约双融。初中复二。初别后总。别中三性各有二义。所执中。一是情有。二是理无。依他中。一是幻有。二是性空。圆成中。一离相。二是体实。此上三一一各融不二为一性故。总者所执是无。圆成是有。依他是俱。以真妄该摄三相尽故无二也。二约三无性者。初无相观境中。所执有无皆虚故。又无有有无故俱离也。依他无生性中。无幻有有性空不二故俱离也。圆成无性中。无二性有真理亦不二故俱绝也。三约双融者。三有三无圆融无碍二相绝故俱离也(文)。
  金师子章云。三约三性者。师子情有名为遍计。金性不变其曰圆成。金师子似有称曰依他(文)。
  唯识论第八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文)。
  世观摄论第一云。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无性摄论并梁摄论亦同之。
  私记上云。问。就直说门意。其三性者何。答。一者圆成实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遍计所执性。是云三性也。问。列此三性。或处列遍计依他圆成。有处列圆成依他遍计。云何次第不同。答。就始教门云者。约相似观列遍计依他圆成。约实证观列圆成依他遍计也。问。以何知云尔。答。摄论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初半颂悟入遍计。次半颂悟入依他。后一颂悟入圆成。此列遍计依他圆成文也。此地前位菩萨起有漏相似观悟入三性文也。地上无漏实证观相似。所以云相似观。唯识论引厚严经文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土等。虽有而非真(云云)不见真如者。悟入圆成。虽有者。悟入依他。非真者。悟入遍计。此列圆成依他遍计文也。说初地第四地正体智先起。后得智后起故。见圆成后悟入依他遍计言也。依他遍计后得智所缘故尔云耳。第五地以上后得智正体智同时起故。云真俗并观。意如余所也。言不见之见非眼见也。此文约实证观列圆成依他遍计文也。问。约地前有资粮加行。何位而悟入此三性。答。若依摄论意云者。有二说。一者暖顶寻思悟入二性。四如实智悟入圆成。所以名事互为客等(云云)。二者暖顶二位悟入所执。忍第一悟入依他。初地初心悟入圆成(云云)唯识论。必入初地方悟三性故非不见真如等(云云。枢要下卷可勘)。问。宗意而列圆成依他遍计。为当如何。答。若就别说门云者。列圆成依他遍计。所以五教云。真如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云云)又云。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云云)若就总说门云者。列遍计圆成依他。所以摄论引婆罗门问经云。世尊法有三种说。一者染污分。二者清净分。三者染污清净分(云云)。问。就别说门列圆成依他遍计云意何。答。准唯识论意云者。约实证之观列圆成依他遍计可云。若就不增不减经文云者。约本末生起次第列可云圆成依他遍计问。就不增不减经文。于本末生起次第列圆成依他遍计者。其经文何云耶。答。其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云云)。问。何故以此文列圆成依他遍计云耶。答。法身者。即圆成也。流转五道者。真如随缘即依他似有。依他似有即所执情有也。依真如随缘依他似有起。所以真如随缘本。依他似有末也。依依他似有得有所执情有。所以依他似有本。所执情有末也。所以云依本末生起次第列圆成依他遍计也。约实证观列圆成依他遍计者。他宗意也。非此宗义。有先德。约实证观列圆成依他遍计者。是今宗义(云云)是不然也。问。依遍计所执依他色心等诸法起之时。依本末生起次第。遍计依他圆成列之。若尔也。都无妨也(文)。
  问。付护法·清辨空有诤。尔者相成依他空有二义可云耶。答。章云。此乃相成非相破也(文)付之。护法·清辨诤。源始天竺。门流于今不绝。所依经论已各别。能依之论释又有空分タリ。大师何述此乃相成非相破也。非相破之义ト见给耶。如何答。护法·清辨空有之诤论。源始于西域。流转东汉。有空两宗学者。并肩是非弥盛。是则色即是空摧凡情妄执。空即是色疗恶趣空疵。大圣知机投药。论师传方者病真空幻有失缘起胜德也。终非有空有别。是以大师以此等道理。会此乃相成非相破也给。大得诸教大意也。加之青丘晓公造和诤十门之论。会空有诤论。又此心也论师各依一门立其义故。斥一门兴自义也。自非尽相彻性者。空有二门难显示故也。无失。
  章云。问。若由依他有二义故。是故前代诸论师各述一义。融摄依他。不相违者。何故后代诸论师。如清辨等。各执一义互相破耶。答。此乃相成非相破也。何者。为末代有情根机渐钝。闻说依他是其有义。不达彼是不异空之有故。即执以为如谓之有。是故清辨等破依他有。令至无。至毕竟无方乃得彼依他之有。若不至此彻底性空。即不得成依他之有。是故为成有故破于有也。又彼有情闻说依他果竟性空。不达彼是不异有之空故。即执以为谓之空。是故护法等破彼谓空。以存幻有。幻有立故。方乃得彼不异有之空。以若有灭非真空故。是为成空故破于空也。以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护法义存。二义镕融举体全摄(等文)。
  私记下云。次文问。若由依他有二义故。是故前代诸论师各述一义。融摄依他不相违者。何故后代诸论师。如清辨等。各执一义互相破耶者。此问意何。答。前代诸论师者。龙树·无著等诸菩萨也。各述一义者。龙树菩萨佛灭度后七百年出说空义。无著同时出说有义者。故云各述一义。后代诸论师者。护法·清辨等诸菩萨也。各执一义者。护法菩萨佛灭度后千一百年出。作唯识论说有义。清辨菩萨同时出。造掌珍论说空义。故云各执一义也。问。尔云意何。答。今马鸣宗。龙树菩萨说依他为空。不异有空故说空。非破无著菩萨有。无著菩萨说依他为有。不异空有故说有。非破龙树菩萨空。护法说有破情辨空。清辨说空破护法有。同事言也。次文此乃相成非相破也者。非总答也○故十二门论疏云。约依他中似有无性二义有二门。一总修门。二总违门也。龙树·无著约总修门各述一义不相破。清辨·护法约总违门各执一义相破。故前后论师其意不相违(云云)问。何云总修门等。答。不异有空。不异空有。而有无不二者云总修门。空有二名具当云总违门也。如水与波。有无不二。总云总修门。水波二名异。当名总违门也。
  问。引摄论婆罗门问经证三性一际义可云耶。答。尔也付之。依他起性具染净二分云事。是性相二宗常谈也。何引此文证一际义给耶。如何答。引摄论婆罗门问经证三性一际之义事者。经文分明。何可疑之乎。说依他二分义。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云故。不见生死遍计融圆成不见涅槃圆成该遍计。二分不离。是云依他。故尤足证此义。无失。
  章云。第二总说者。三性一际。随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是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中分别性及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性一分成生死。由真实性一分成涅槃(文)。

种子义

  问。谷麦等种子。于芽茎生果之因。具种子六义可云耶。答。不具(云云)付之。梁摄论文。外内不明了。于二但假名。及真实一切。种子有六种(文)。既于内外假名真实种具六义判。宁于彼生果之义。非云有六种可云耶。如何答。凡具六义事。依亲因故。论中随胜不具云。于亲因种子之上建立之。谷麦芽子等因果者。非亲因亲果摄。何可六义可云耶。是以至相大师。但诸法中辨因果者。并转理门。非实义也(文)。但至梁论外内不明了等文者。于第八识内外亲因之种子立也。更非相违也。无失。
  章云。第一门中有二。初列次释。初列者。谓一切因皆有六义。一空有力不待缘。二空有力待缘。三空无力待缘。四有有力不待缘。五有有力待缘。六有无力待缘。
  梁摄论第二云。外内不明了。于二但假名。及真实一切。种子有六种。念念灭俱有。随逐至治际。决定观因缘。如引显自果。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若异不可熏。说是熏体要。六识无相应。三差别相违。二念不俱有。余生例应尔。此外内种子。能生及引因。枯丧犹相续。然后方灭尽。释曰。已说阿黎耶识为一切法种子。今更欲显种子义。故说斯偈。外内不明了。于二者。种子有二种。一外二内。外谓谷麦等。于善恶二性不明了。是有记故。内谓阿黎耶识。于善恶二性则明了。或以染污清净为二。但假名及真实者。外种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识故。内种子则是真实。何以故。一切法以识为本部。一切种子有六种者。如此内外种子不过六种。何者为六。念念灭者。此二种子刹那刹那生灭。先生后灭无有间故。此法得成种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种子。一切时无差别故。是故一名○(文)。
  孔目第一云。六约熏成不成辨差别者。一梨耶是种子必熏成。若余法为种子即不熏成。不熏成故即非实种。问。若如是者。谷麦等种非是熏成。应非种义。答。外谷麦等。从梨耶熏变故。谷麦等假说为种。若定是种。种谷麦等。定应齐得。既不齐成。当知。业为正种。故谷麦等是其假因。此义不疑。故论文举内外本。证内有熏○但诸法中辨因果者。并转理门非实义也○七明生引二因义。证唯有本识。若以因义显之。成二种因。一者生因。二者引因。犹如人射。发箭为生因。弯弓为引因。乃至能生果报及以命终。是其生因。枯丧相续。是其引因。是二种因。离阿赖耶识即不得成。故唯有识。八内为外本。证唯有识者。所以知之。一切皆识故是本也。外法○。

  文永三年六月八日。于常乐院书写了。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二

种性义

  问。小乘教心。除如来于余众生。有佛性可云耶。答。章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文)付之。设虽小乘教心。若云有成佛众生者。何于余人可云无佛性耶。是以分别部心。于一切众生有佛性大涅槃性(云)何况佛性论中。出三种人分别之时。定有佛性即三乘人。如判。二乘人有佛性(见)如何答。当章心。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者。小乘萨婆多心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何于声闻人可立佛种性耶。小乘者是依萨婆多之义。但分别部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彼许十方佛故。可许声闻人佛性。非今章意趣也。佛性论中出彼部心。以空义为佛性。广虽立之。三乘种性各别。必非成佛种性。况佛性论定有佛性即三乘人者。今佛性者。三乘觉性名佛性。非云成佛之性故。今一人者。萨婆多心。一人成佛故。不许声闻人佛性。其意趣已别。更不足为难也。
  章云。虽于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是故当知。于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文)。
  佛性论第一云。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者。即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等云云)。论文广博也。略之。
  问。章中付明种性义。依小乘心。说佛一人有佛种性(文)尔者佛性论性得修得二性中。当何位可云耶。答。当章虽无分别。可当修得之性也付之。设虽小乘心。何不立本有性得之性可云耶。若无性得之性云者。小乘修得性。依何立之可云耶。是以俱舍论中颂云。学异生亦六。论中有学异生种性亦六。六种应果彼为先故(文)此等文心。宁非述六性本有之义耶。若以性得不为因者。不同无因见耶。如何答。当章中。虽无性得修得分别。依佛性论并至相大师解释等。小乘中无性得佛性。但是修得性也(云)又当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等者。是即无性得佛性故也。小乘闻法修行之以后。始立种性。是故俱舍论顺解脱分善根位立三乘种性(云)但至学异生亦六等俱舍论释者。于罗汉位立六种性故。彼利钝六种别有异生学位。故云六种应果彼为先故(文)然非云有本有性。解脱分前无解脱种故。至无因感果难者。闻法信受之时。植解脱分善位。以之为因成种性云故。更无无因感果之失。今性得佛性者本有佛性故。更小乘中不可立之也。无失。
  章云(如上所引)。
  佛性论云(如上)。
  俱舍论第二十五云。
  五十要问答。
  或私记云。问○答。小乘迷佛方便不了义说。执一切众生无性得佛性。然不执无因感果。以修行为因故。所以无失。又云。声闻苦忍以上得佛性等。是非性得佛性。于修得佛性云尔也(文)。
  问。付瑜伽论所说二种性。且六处殊胜文。为付有为性判之。为当付无为性述之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付有为性判之云者。正见章文。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文)。今此文依无为性判之(见)若依之云尔者。大师余处解释中。依有为性判之给。如何答。始教门心。若依相宗心者。瑜伽论所说六处殊胜者。生灭本识中立本性故。尤可云立有为性也。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立有为性此义也。彼简终教真如无为性故也。然当章心。立性习二性分五性别事。虽依始教门义。新熏种立种性故。以意处殊胜与本觉解性一味取之。付无为性判之。立二性五性别。为始教其种性体随新熏故。本性立无为性也。所望已异。各据一义。无失。
  章云。瑜伽论云○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等云云)。
  玄第五云。性种有二门。一就有为无常门。如瑜伽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以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可云耶。答。云尔也付之。凡寻始教大乘心者。唯述生灭赖耶之义。未谈如来藏本觉义。是以唯识论中。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文)此文心。未必云本觉解性。如何答。凡于始教义。有始终两门。始者偏依相宗。当教之义谈之。终者会权入实故。以实教一分之义。则以深蜜第三时不空为终教者。是则始教之终。终教之始也。取其实义者。但是始教门义也。立五性义谈不成佛故也。今本觉解性为性种性者。又此等心也。本性习成之义。立五性之上。是为始教种性立本有故。其义依终教心。本觉为性种性也。大师立义大在之。依宗可知之。
  问。始教大乘心。立性习二性云事。何位可云耶。答。至堪任以去立之付之。依解释见瑜伽论所说云。本性住种性。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云)释习所成种性。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文)既种性立发心之前。何必至堪任以去立之可云耶。何况仁王·本业中。习种立十住。性种置十行。尔者章家境任已去立之者。有何意趣可云耶。抑今此堪任已去者。于何位耶。如何答。章家心。至堪任位立种性事。分明也。更于性习不可立前后也。是以瑜伽中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摄论中。闻熏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二性缘起不二。若阙一性者。更不成种性也。但瑜伽论并仁王·本业经等前后难者。构答非可劬劳。大师自会此事给。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文)何况习故成性。依性起习等释。各出一义。不可云有前后也。无失。
  问。瑜伽论所说性习二性。与仁王·本业性习二性。有差别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有差别者。见章前后文。出经论二种种性已了。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文)此等文相起尽。于二性不可有差别也。若依之云尔者。凡寻仁王·本业二性者。于解行二位立之。于三贤已前不立种性处也。然瑜伽所说。既发心已前立本性。种性之体何无差别耶。是以青丘大师解释中。出仁王二性之了。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性故。与果德为本性义位未得发心(文)此文心经论二性有差别(见)如何答。瑜伽·仁王等二种性者。经论建立聊虽前后互有。于种性之体者。更不可有差别也。章中释此事。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云云)十住十行如次立习种本性又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述本性在发心已前。经论义虽似不同。于立种性位者。若二性不和合者。更不可为种性故。经论共至堪任位可立也是以章中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文)但至元晓师不同瑜伽地持所说等难者。仁王三种种性。三贤中已得如来种性法身故。如次三种性立三贤位。瑜伽本性闻熏二种种子述立二性义故。似有不同。是故晓公释不同瑜伽等也。今发心住种性开之。依行增胜为三种六种等种性。建立性习。私云。谈缘起不二立堪任位事。更二师不可相违。即瑜伽定二种性之体故。显本有性置发心前。仁王·本业依行增边故。以三种等相配诸位也。依之大师。习故成性。依性起习等释。青丘又依此门者。更非不存也。无失。
  章云。其有种性者。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赖耶识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种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云。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差别耶。答。彼经大却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性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名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云云)。
  指事云。元晓师释仁王三性云。习种性者。前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种性。从因立名。名习种性。是在十解。性种性者。得法空观。法性现心。现心之性。为行所依。从本立因。名性种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来种性法身故立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性。彼与果德为本性义。位在未得发心已前。又释本业六种性云。六种种性即是一心○次释别名。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种性。故于十住名习种性。十行位中久习成性。成性之行转顺种性。从行自性名性种性。此二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不可相滥(等云云)。
  问。章中付明二种性。尔者性习二性和合成一种性事。引瑜伽何文证之耶。答。章云。引瑜伽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之文证之也付之。依章家解释。正披瑜伽论文。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文)或又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文)此等文心。但谈本性住性之义。全未述性习和合之义。若尔章家引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之文。释性习二法成一种性。宁非违所引论文耶。如何答。章家所引具种性者方能发心者。此即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之文也。章主御心。述本习二性互为缘起之义。于无习之位不立本性故。习故成性依性起习者。一义若阙者不成种性。于二性具足之处。立发心故。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也。若不尔者。具种性者之文。可云指何位乎。无习之位以无本性故。是以大师引此文。证二性和合之义。尤有其道理也。无失。
  章云(如上抄)。
  私记云。瑜伽发心品(第三十五)正文云。当知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乃至)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等云云)。问。论文既约六处殊胜本性住性名种性具足。何章引其文为证本习二性合为一种性。答。其章意。本习二性互为缘起专不相离合为一。论意不相违。依先修习善根。有法尔本性。约能所别开为二种。然正以一性名种性具足云尔故。不离习性。所以章释云。是故此二缘起不二(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立五性事。为依瑜伽唯识法相。为当别建立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依瑜伽唯识法相者。正见当章文。依新熏之时分似判五性之别。何必依瑜伽唯识之法相可云耶。若依之云尔者。凡始教所依者瑜伽唯识等也。何于彼外可设别建立耶。如何。答。五性建立者。元瑜伽唯识之法相为本。但于新熏本有种性之体者。凡始教中有始终二义。唯识瑜伽相宗心。以理从事。有为本识种中谈种性故。立本有种。不遍众生。依之当章心。初依始门义出瑜伽显扬等论。述五性本有差别。但今一边之疑难令出难给。新熏建立者。依始教中终义。五性建立。依瑜伽唯识立也。终教于本觉性立本性故五性也。别分闻熏之新种。然则今分五性为始教。别终教之一性新熏同终教为引一性故。是为始教之终。无失。
  问。章中付明声闻种性。尔者于前三善根位成声闻种性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成种性者。凡立种性事。于自种性不退之处。可建立之也。然暖顶二善是退位也。更不可属种性。是以当章解释中。若习小行到于忍位成声闻性(文)若依之云尔者。章家所引智论善戒经文。明亘前三善根(见)如何答。声闻种性立忍善根事。章家定判。其旨如一边疑难。但智论善戒经等难者。智论依干惠等十地加行位立性地。善戒经依十二住前三善根为种性住。此等不简退不退。依位配十地菩萨十二住。当章心。三乘种性立不退处故。于忍善根位立声闻性也。然今大师案以今经论引证给意趣。经论出种性地共有忍位。于其中忍是不退故为取之。引智论善戒种性之文云。然以前三善根非证位种性之义也。住地建立与种性不退之立义。有其不同也。若不得此心者。智论性地立四善根。善戒前三善根立种性住之义。举之了。善三善根属种性住之大师释引文。自可招相违也。无失。
  章云。问○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后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问。若尔此则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性差别。答。则由此义安立五性何者。谓修六度串习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若习小行到于忍位成声闻性。故智论云。暖顶忍等名为性地。善戒经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属种性住○独觉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性。若于三行随一修行未至本位。尔时立为不定种性。若于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由此当知。诸乘性种皆就习说(等云云)。
  问。始终大乘心。以真如为种性之体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种性体者。凡始教心。真如凝然不反。但更不可为种性体也。若依之云尔者。于本论瑜伽所说。真如所缘缘种子生出世间法(文)然瑜伽既始教所依论藏。尤可取种性之体也。如何答。始教大乘心。以真如不为种性云事。章文分明也。故章中。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故约事中。明性种故(云)于至瑜伽论所缘缘种子难者。实性宗心。依此文心。虽指真如。相宗不谈随缘之义故。于真如更不可立种性也。但真如所缘缘种子者。若依护法心者。缘真如智。从所缘名真如所缘缘种子。若依难陀心者。闻熏习种从正体智云也。依此等义心。更非相违也瑜伽论云。
  私记引惠日论第二云。真如为种谬五。有义瑜伽论云。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相种子生。不应道理。答。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西方两释。一护法等云。上是缘真如智以真如为所缘缘故。名真如所缘缘种子。二难陀等云。是闻熏习种从佛正体智。名为真如所缘缘种子。此二俱非。何以故。论云。若非习气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槃法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乃至)二师释与论相违者。此亦不尔。释不违论。何以故。答意以真如为所缘缘之能缘智种。为出世法因。难意既以真如为所缘。既通有能缘。亦应一切皆成。何故得立有无性别。若即真如为种能生。应但云从真如种子生出世法。何须云真如所缘缘种子生因(云云)。

宝师俱舍疏第一云

  问。俱舍论心。立声闻种性事。于何位立之可云耶。答。顺解脱分位立之付之。道理不明。种性可立不退堪任之处。何可云立顺解脱分位耶。若不简退不退。广立凡位者。有般无般之种性本有也。何可彼顺解脱分之位耶。如何答。俱舍论心。顺解脱分位立种性事。论文分明也是以俱舍论中。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文)此则非不简退不退。即解脱分位证涅槃果之种子必定故。于此位立也。虽有般无般之性本有。此善不生位其有无更难知。此善生以后。知有般涅槃本性故。云此善生已名为身中有涅槃法。此又于忍位不退与立声闻性相似也。无失。
  问。涅槃经心。一阐提者得阿耨菩提耶。答。尔也。进云。不得(云云)付之。佛性常住定当作佛。是经宗也。何不成佛耶。如何答。涅槃经一阐提人成佛云事。一经大意。何可疑之耶。但今至不成佛进文者。是则依位云不成。何一阐提位可成佛乎。若出阐提位者。必可成佛。是涅槃大经大意也。无失。
  章云。如涅槃言。三种人中毕竟死者。喻一阐提无佛性也。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根故。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等云云)。
  问。出现品大药王树不生二处之文如何。答。可见疏抄刊定等(云云)。
  刊定第十三云(可见下抄也)。
  问。终教大乘心。引涅槃大经何文。可云证悉有佛性皆成之义可云耶。答。引凡有心者定当得成之文付之不明。凡有心当成者。但是可限有性。何广可云通一切耶。例如彼如来。虽有心非当成。是以相宗心。述不定性成佛之义。设少分一切之释。尔者如何答。凡悉皆成佛义者。是一乘宗盛谈。半成半不成者。权宗未了之说。故始非可争胜负也。但至如来有心之难者。是章家问答也。经文已简佛故。云众生有心。更不可相滥也。无失。
  问。终教大乘心。定性二乘必成佛可云耶。答。尔也。付之。定性二乘灰断永灭。依何因缘发心修行可云成佛耶。是以涅槃经中。喻毕竟死难治之类。何况引今经大药王树不生二处之文。他师证定性不成之义。如何答。终教以上教心。定性二乘成佛云事。诸部经论大同义也。以相宗五性之义不可难也。但灰断以后回心者。佛性内熏故。根本无明未尽故。如来大悲不舍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必心想还生回心向大也。但涅槃经难者。彼指无余沈空之病。终非云不成佛也。次大药王树不生二处难者。不舍生死之现文分明也。更非毕竟不成也。若约现在者。云不生二处。若约当者。云不舍生性也。无失。
  章云。二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故○如经说言。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陀耨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有情悉有佛性(云云)经云。
  玄记第十六云。又合二处不生者。以后二处无起义故。问。准上文。依佛智生三乘善根皆是性起。何故此中简去二乘。答。前据性起所益。非是性起自体。以彼但是能依故。若尔菩萨亦是能依。何故取释。以彼二乘无大菩提心。不顺性故。不名为起。菩萨不尔。故不同也。此中二乘涅槃合地狱深坑。以大烬灰断故○初约定性二乘。后约凡夫。故二处不可生也。若据后文。合不舍生性。则知非究竟无。以此二位约现在说。若约当来。皆委能生也。
  刊定记十三云。有不舍生性中云。然亦□者。举前润缘。虽即不生。生性不无。故云亦也。曾无厌舍者。佛菩提性不欲生死。不舍众生。其性既在故。云无厌舍。故前住邪小位。只说阙缘不生。不言无性不生。
  问。小乘教心。唯许一人有性成佛之义。不许多人有性成佛之义可云耶。答。尔也付之。依宗家解释寻俱舍论文者。一切菩萨得证正觉文。大师贤劫千菩萨也释给。明知多人有菩提性云事。何况见章家上文引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等之文。三乘种性于解脱分之位立之。彼何必可限一人耶。如何答。凡小乘教心。不谈性得佛性。但述修得佛性。故修行成佛之位。唯是一人一坐成觉故。不云多人有性也。是则随执非有门心。小乘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此别始教中随事亏盈半成半不成。终教一切皆成之义也。况声闻忍位立种性。菩萨初从暖位一坐成觉。此位但是一人。依此云一人有性也。但至云千菩萨难者。皆是三祇满菩萨贤劫成觉。故出其数。定成佛之性事。可指树下成觉之位也。次至顺解脱分位立种性云难者。彼但顺解脱分善依为涅槃成种之义故立种性。今依性得修得之有无。分五教别。于一人多人之成觉。显教浅深。故限修得三十四心成觉之位。述一人佛性之义。建立少异无失。
  章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余一切人皆不说有(文)。
  同上文云。若依俱舍论。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独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性(等云云)。
  玄记第二云。事场者。如俱舍论云。于剡浮州中央。从金刚地上起金刚座。彻剡浮州地。与上际平。一切菩萨皆于中习金刚三摩地。何以故。更无余依止及能堪受此三摩地。一切菩萨者。谓贤劫千菩萨也。
  问。终教心。于佛界生界有增灭耶。答。不尔也付之。终教以上教心。说一切皆成之处。若尔者生界悉尽佛界。何无增耶。依之始教心。立一分无性不成之义。如何答。终教心虽云悉皆成佛。何于佛界生界可有增减耶。众生数量无尽。对何忽可判增减。此非如来正知见故。还堕邪见之失。但始教心立一分无性。述不增减之义。甚以不可。然香象·清凉等御心。判此事给。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尽。非不灭义(文)无失。
  章云。若谓众生由有性故。并全成佛说有尽者。是则便于众生界中起于减见。众生既减佛界必增。故于佛界便起增见。众生增减非是正见。故不增不减经云(等云云)广可见光显抄(云云)。
  贞疏云。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尽非不减义(文)。
  问。于众生界执有增减事。何见摄之可云耶。答。章中引邪见(文)付之。凡寻邪见者。拟无之见也。然增减见者。断常二见之所摄。是边见之所摄可云耶。如何答。佛界生界增减者。违正知见。妄见所起故总名邪。必非拨无见也。于拨无见名邪见者。是其失重故。偏是云邪见。今广指妄心所起名邪见故。无失。
  章云。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等云云)。
  私记云。章云。如是增减非是正见(云云)五见中何见耶。答。是即邪见也。故章引不增不减经文云○起邪见心。问。尔也。付之。凡寻增减两见。是计断常故。可边执见。何云邪见耶。答。于佛界众生起增益损减见。是从颠倒妄心所起。所以名邪见。不违诸论说。故俱舍论云。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云云)此文玄赞释云。五见名邪见。非要拨无方名邪见(乃至)名为稠林(等云云)。
  问。终教心。于无性不成之义。付多过。尔者第三难心。何破之耶。答。最后之佛无说三乘教。以无圣机故付之。诸佛说教可随机缘有无。若无圣机。何必可说之。何况诸佛出世。虽为一乘。如无彼机者。但说三乘。加之如迦叶佛。但说诸恶莫作等八字(云)多宝如来又不说法(见)以此等相例。第三能破不成也。如何答。今第三难心。实背诸佛本意。如来同体大悲。是授圣果故。出兴于世。无圣机故。无说三乘一乘之教者。如来出世更无其用也。但至迦叶多宝等不说难者。有圣机感之上。如来不说之者。如来大方便。说不说其利生善巧也设虽不说。何为此例乎。今依无圣机。复佛不说三乘等教者。是为大过。断同体大悲也。何况不说者。此等皆是一途别门义也。以之不可准例也。无失。
  章云。又今已后诸佛。无有一佛得说三乘等教。以无得圣机故。即断诸佛同体大悲也(文)。
  私记云。重付五过破。此建立悉有佛性道理也。五过者。一断受用过。二所化无圣过。三不说三乘过。四行不圆满过。五虚行成佛过也○问○且付不说三乘过。如迦叶佛。但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八字。不说三乘。或如多宝如来不说法。例此等佛法最后佛不说三乘法。有云何妨。答。此一途说。理实可说大乘法。故华严经云。迦叶如来具大悲。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处。是故此处最吉祥(云云)。又多宝佛有说法义。何以一途说疑多说耶。凡三世诸佛以同体大悲体。今教化众生得三乘圣果也(等云云)。
  问。同教一乘心。谈主伴具足之义可云耶进云。尔也付之。主伴具足之义。别教所谈也。何于同教可云谈此义耶。如何答。凡主伴具足无尽重重者。别教一乘之义。更非同教之所谈也。但今并皆具足主伴成宗者。已始云摄前诸教所明种性。终结摄方便故。摄已前诸教为眷属故。以方便为伴云具足主伴。全非别教主伴伴主相见无碍之主伴也。无失。
  章云。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云云)。
  问。别教一乘以何义为种性可云耶。答。章云。五信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云云)付之凡寻六决定义者。源出十地论。然彼于地上证智作六决定之义。未见于地前有此义云事。若尔者大师何判种性义可出六决定义之样耶。如何答。凡六善决定。是诸位通体。随位渐增。于诸位有差别。发心住下贤之初。其位最劣故。约种为名。十地是证位真证故。立决定名也。位虽有胜劣。其体同善决定故。为种性体云也。无失。
  问。章中以六决定为种性体(文)尔者六决定共为种性体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六决定共取者。大师余处解释中。十住十行位无大善决定(云)若依之云尔者。当章中虽以六决定为种性。未无简别言。明知六种共可取之云事。如何答。实当章中以六决定为种性者。六决定是诸位通体故。虽无简别之言。依位位差别。委分别其相之时。六决定具足者。但是十地一位也。前三位非证智故。随渐增之相备不具之。其旨如一边疑难。然当章言之总也。委分之者。具不具不同也。无失。
  章云。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故大经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等。此之谓也。或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亦即此法名为果相。以因果同体唯一性故(云云)。
  玄第九云。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诸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体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云云)。
  十性品经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性中生(文)。
  玄五云。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自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广故同虚空。或俱通二。或与上别。可知。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亦是释种性名义。又亦得诸佛从菩萨性中生。又是释上诸句。谓何以得知深广等法界等邪。释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云云)。
  又次上文云。何故此名种性。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以此位最劣。约种为名。十行次增。约依种所发业行为名。十回向更增故。约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已得真证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兹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以自利增故。又以约种未现行故(文)。
  注经第二十六(十住品)云。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文)。
  注云。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经处○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阙此也○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谓菩萨住处。即佛所住故名佛家。进住佛家是不怯弱(文)抄第二十五云。谓与法界等。与虚空等。是胜住处者。下论释云。大胜高广一体异名○古人亦取下论立其三义而云。一胜善决定。二因善决定。三不怯弱善决定故○疏今是地前故阙之也。且依行布。未证真如故。无常果因尽未来际○然类六决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证如方得有故。一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
  古经第十二云(十行品)诸佛子。菩萨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文)。
  玄第六云。又释。前行业当观相善决定。不思当真实善决定。法界当胜善。如空当因善学三世当不怯弱。余同前会释(文)。
  注经第三十二云(十行品)佛子。菩萨行不思议。与法界虚空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文)。
  注云。若取论势。菩萨行为总句。余皆是别。不可思议即真实行也。彼约地前不见。此约凡愚叵思。亦名真实行布。位中无真如观故。无观相行。二与法界等。即是胜行。亦是佛本故。三与虚空等。即因行也。是无常因。亦未得地智。阙常果因也。四学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顺理真实救护故无大行。余同前会。
  抄第二十八云。不可思议者。例后十地六决定中有真实善决定。彼经云不可见。今以不思议当之。无观相行者。彼云无杂。无带相之杂故。今经地前执带如相故。无无杂之言故。无大行者。大行今云偏一切佛智不可能救护一切众生。今无此言。
  古经第二十六云(十回行品)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此愿已。作学三世诸佛回向。
  玄第七云。又此中初是观相。次大善。后不怯弱。六决定中有三也。余义同前择。
  注经第三十九云(十回行品)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善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
  注云。若取论势。亦初句是总。下三句别。一充满法界即是胜愿。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愿。顺作利益故。三所谓学佛回向。是不怯弱愿。决定入佛大愿故。亦未入地故无观相及真实愿。大悲增故。加前住行大愿利益。而余行中有无常爱果因。今此阙者。大悲既增惟愿救护。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十地论第一云

  问。终教大乘心。非情上可立佛性可云耶。答。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付之。佛性者是真如性也。真如性既通情非情。何于非情可嫌佛性耶答。于非情不立佛性事。是常途性相也。是以大师。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文)此则真如虽通情非情。佛性之名限有情。以通非情名法性故。真如之普遍更无其妨也。无失。
  章云。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玄第十六云。问○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云云)。
  问。以梁摄论闻熏习与阿梨耶识解性等文。证何教种性可云耶。答。证始终二教种性也付之。凡始教付有为性立种性。终教于无为性判之也。种性之体既水火也。何可为二教之证耶。如何答。凡依一文证诸教之义事。探其意趣。依一义证之。是常途之习也。今梁论文。其义亘二教。各引之为证。相宗心。付本识之种立本有性。建立五性之差别。当章心。闻熏新种立之故。以意处殊胜摄本觉性为性种也。然新熏立性故。本性立本觉性。分性习二性。为证有为无为别引之非为证也。是又若望始教。当宗者依闻熏习种显本性故。于本识有为种中。可立本觉解性名也。当章今不存此义也。今为终教证事。真如立性。真如内熏种为种性故。今引之者。即正为取本觉性也。二教所引各依一边。无失。
  章云。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性种性耶。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如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反流因。得为种性。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起信论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
  同上文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文)。
  问。圆教心。有非情成佛之义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成佛云。既是非情也。何有成佛之义耶。若依之云尔者。寻圆教成佛者。通依正具三世间成十身满果也。若不许成佛义者。通依及正尽三世间等之义。如何可判之耶。如何答。凡非情成佛者。如来成觉之时。观见法界是一味性。情无情无二相。故依性相相融之义。述非情成佛之义也。更非情有觉性非云发心修行成正觉也。若许此义者。法性转变。非情忽可有变情之失也。是以清凉大师解释中。无情成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说无情有成佛义(云云)文心分明也。无失。
  章云。
  玄十六云。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若圆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间。国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唯局佛果。通遍非情(文)。
  抄十九上云。由此有云。无情成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说无情有成佛义。若以无情不成佛义融情之相。亦得说言诸佛众生不成佛也。以成与不成情与无情无二性故。法界无限故。佛体普周故。色空无二故。法无定性。及十身圆融故。缘起相由故。生界无尽故。为因周遍故。远离断常故万法虚虚故。故说一成一切成也。非谓无情亦有觉性同情成佛。若许此义。则能修因无情变情。情变无情。便同邪见(云云)。

  文永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

华严深意钞卷第三

行位章

  问。小乘教心。明十二住废立可云耶。答。章中明十二住付之。依大师解释。披小乘论藏说。全不说十二住处也。何大师依小乘教说十二住判之给乎答。小乘十二住之文。实虽未见列之论藏。已瑜伽论中比类声闻十二住说菩萨十二住之时。声闻自种性住为初。至于罗汉最后位列之为十二住。虽无小论中。大现依瑜伽列之给。有何失可云耶。何况传来小乘论藏诸部中。才得一二以管见。不可疑高览若有列十二住论藏者。何必可为无之乎。无失。
  章云。初者依小乘论有四位。谓方便·见·修·及究竟也。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及说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广如小论说。
  指事下(本)云。言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者(未验小论)瑜伽论第四十八云。当知。菩萨十二种住随其次第类声闻住。如诸声闻自种性住。当知。菩萨初位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二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住。当知。菩萨第三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得证圣所爱味为尽上漏增上戒学住。当知。菩萨第四住亦尔。如诸声闻依增上戒学引发增上心学住。当知。菩萨第五住亦尔。如诸声闻如其所得诸圣谛知增上惠学住。当知。菩萨第六第七第八住亦尔。如诸声闻善观察所知无相三摩地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九住亦尔。如诸声闻成满无相住。当知。菩萨第十住亦尔。如诸声闻从此出已入解脱处。当知。菩萨第十一住亦尔。如诸声闻具一切相阿罗汉住。当知。菩萨第十二住亦尔(梁摄论第十一卷亦有此文)。
  景法师抄云。自下第二明声闻十二住。声闻十二住者。一是种性。即在未发心时本有种性。二在七方便。三在见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学。第五定学。此在进断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断上三品惑。第七在断中三品惑。第八在断下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与彼无□□□□□。第十是三无色以一无色有真无漏舍一切相□□□□□从断悲九无碍及得灭定。十二是即阿罗汉□□□。摄论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类菩萨学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来住(基抄中亦释。恐繁不举)。
  行位章私记云。十三住者。一种性住(未发心前五位不摄)二胜解行住(资粮加行二位也)三极喜住(初地。此中初一分见道所摄。一分修道所摄)四增上戒住(第二地也)五增上惠住(第五地)八缘起流转息相应增上惠住(第六地)九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第七地)十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第八地)十一无挂碍住(第九地)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第十地。已上皆修道摄)十三最极如来住(究竟也)。
  又云。大乘义章云。十三住义出地持论(瑜伽菩萨地也)行成之处名之为住。又成不退亦名为住。住义开合广略不定。今据一门且论十三。名字是何。一种性住。所谓习种及与性种。佛种建立坚固不坏。名种性住。二解行住。谓解行地于出世道正观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欢喜住。谓净心地。出世真证菩提心生。坚固不退自庆所得。名欢喜住。四增上戒住。谓离垢地。净戒具足微过不犯。名增上戒。五增上惠住。所谓明地。定心殊胜。名增上惠住。六菩提分法相应惠住。所谓炎地。观察三十七道品法。名菩提分法相应惠住。七谛相应增上惠住。谓难胜也。善观四谛相。名谛相应增上惠住。八缘起相应增上惠住。谓现前地。善能观察十二缘起法故。曰缘起相应惠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谓远行地。有功用行共相开发。名有开发。寂用俱行离于有无间隔之相。名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谓不动地。报行纯熟无功用行共相起发。名无行无开。远离间隔功用之相。名无相住。其第十一名无碍住。谓善惠地。能以四十无碍辨才说法利他。名无碍住。其十二名最上住。谓法云地。学行穷满故曰最上。其第十三名如来住。果德穷满出离清净。名如来住(等云云)。
  地持论第九云。声闻住法亦有十二。如菩萨次第当知。一者声闻自种性住。二者入正未越次取证方便住。三者越次取证住。四者得不坏净味圣戒转上漏尽住。五者依增上戒增上意学出生住。第六第七第八得真谛智增上惠学住。九者观察生无相三昧方便住。十者究竟无相住。十一者解脱学处住。十二者一切种阿罗汉住(文)。
  同疏十一云(惠远)于中初总明声闻所有十二住。如菩萨地次第当知故。二辨十二住相。一自种性者。别于外道及大乘□名自。谓五停心总别念处等所有善根。与外道分□虽堕恶道。要因于此必得涅槃。此则当□□□□□也。二入正未取越次证者。谓暖等四现忍心法□□□□学观四谛。与外道分□决定不退故名入正。然□□□□□□过凡夫生死次第取证见谛故。名未越次也。此则当菩萨第二住。谓解行位十行十回向是。三越次取证住者。谓□见道苦法忍等(乃至)十六心现观决定超升离生得成初果。此则当菩萨第三净心住。四得不坏净者。学前第十六心以得成就四不坏能起修道位(乃至)五依上戒增上意等者。谓依增上戒更复进断第三品惑。成就增上道共定。此即家家中第二二人用第四品受六生家家也。第六第七等者。以依戒定发出胜智障。深观真谛成就增上惠。前明戒定。非无有惠。以戒定别住故。故不明惠。今此明惠。非无戒定。以惠别住故不明也。就惠中别有三人。第六一人断第四品惑成增上惠。用第五品惑受四生家家。此则家家中第三人也。第七断五品惑六品惑成增上惠。始斯陀含也。第八人断第七品惑成增上惠。是进向斯陀含也。九观察生无想等者。谓初禅阿那含观察欲界生死是苦无常等。得尽欲界第九品。成就初禅无相三摩提。方便者。谓依未至禅加佛方便修彼无想三摩地。得断第八品惑成就一种子也。十究竟无想住□□□□界九品究竟舍离欲界相。此即住果阿那含也。第十一解脱学处住者。谓进向阿那含得断色界惑□解脱色缚觉于空处四谛义也。第十二一切种阿罗汉者。谓进断三空惑尽。成就非想阿那含具足。是阿罗汉一切种因行也。然戒经中说是阿罗汉果。当善思之。此是非想地最后身。即于此身得成罗汉故。言罗汉也(云云)。
  问。以干惠等十地为始教引摄门。有何故耶。答。章云。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乃至)方便同彼。以二乘人于现身上得圣果故(文)付之。设虽十地内有菩萨地佛地。三乘位相水火异也。何为诱引二乘之教乎。次又设虽佛地立十地之内。何必同二乘现身得圣果耶。如何答。始教中回心教心。引二乘令得佛果之方便说相也。然今干惠等十地者。三乘共说名十地。二乘之后置菩萨佛地事。为令知下位不足欣乐上佛果故。终置之也。或又二乘人现身期圣果故。引入方便示同彼教。二乘地之后同说佛地。速为令引入佛乘生大菩提之愿乐故也。以是为回心教本意名三乘共十地也。无失。
  章云。又亦得为说干惠等十地。第九名菩萨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于现身上得圣果故。不在后也(文)。
  问。付干惠等十地。且菩萨遍经此十地耶。答(云云)两方。若云遍经之者。凡干惠等十地三乘共十地云事。常途性相也。何菩萨共经此等十地可云耶。若依之云尔者。龙树智论中。菩萨遍经此十地(见)如何答。菩萨经干惠等十地云事。虽不见于当章中。正于智论说于声闻菩萨二类配释今十地为二乘说者。如当章述。为引二乘入佛乘也。是为回心教三乘共十地为菩萨说之者。三乘菩萨机粗浅故。□似小乘以菩萨三贤十地等位配释今干惠等十地。依今论心菩萨经之云者。即此门心也。更初自声闻干惠地非可回入缘觉如来地也。例如比类声闻十二住说菩萨十二住。此等即始教门建立也。无失。
  智度论七十五云。此中佛更解得无上道因缘。所谓菩萨从初发心来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无上道。十地者干惠地等。干惠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住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惠地。于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法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须陀洹斯阿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气亦薄。离欲地者。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小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秦言因缘亦名觉。菩萨地者。从干惠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问云。何以故不说菩萨似辟支佛地。答曰。余地不说名字。辟支佛地说辟支佛名字故。复次菩萨能分别知众生。可以辟支佛因缘度者。是故菩萨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严经。文殊师利七十二亿反作辟支佛。菩萨亦如是。满足九地修集佛法。十力四无所畏等。虽未具足。以修习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无上道。是诸法皆因缘和合故。非初亦不离初。非后亦不离后。而得无上道(云云)。
  僧侃疏十三云。释干惠地中。言声闻人独为涅槃乃至受道者。总标干惠地位。言或习乃至无常等观得者。别出行体。言观佛三昧不净观慈悲者。略出三停心。言无常等观者。略出总别念处。分别已下释名义。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者。释惠义。言不得禅定水者。释干义。解性地中。言于菩萨得顺忍者。标性地处。此谓种性解行位也。言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者。虽法爱未已。而邪见不起。此明胜下而不及上。得禅定水者。亦对下地明胜理。是湿而不与名者。但诸地义立名不可一一例对。或言上地皆湿故。此不独与名。解八地中。言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者。谓初地始心。若然何有八人之教。言大位相当来必事与小乘相似。解见地中。言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者。谓第十六心住果须陀洹。此以见谛满足故名见地。亦可从因立名。非三道中见道。于菩萨是阿鞞跋致者。谓初地住心满心。薄地中言或须陀洹或斯陀含者。标薄地处。须陀洹唯取进向道。斯陀含取住果及进向道。言欲界九种烦恼分断者。释薄名义。谓欲界修道烦恼断一品已去。皆与薄名。须陀洹进向道有二义名薄。一对令未断者故。以分断名薄。二对后多断者故。以分断名薄。斯陀含亦有二义名薄。一对所断粗者故。以所未断名为薄。二对令断尽者故。以小许未尽名薄。此言薄地。则究不同住薄之义。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者。此亦标薄地处。谓二地已上七地以还。今以无功用道名未成佛。正明应言乃至无功用道。又解。无功用道相同于佛故。以功用终心名未成佛。或言乃至金刚者不然。断诸烦恼余气亦薄者。释薄名义。在初地时。已断烦恼。二地已下唯断习气。若释薄义。类同于前。言余气者。唯取功用法爱。不取无功用中所断细习句。以得知今云断余气尽即不知欲。故知唯取法爱。若不尔则无功用不名离欲。乃至未成佛亦应通于金刚。解离欲地中。言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者。谓功用之欲形下生上故。或五或六神通解菩萨地中。以三义释之。初义通于凡圣。第二义唯圣非凡。第三义通于外凡。上来解十地竟。言菩萨于自地下。解得果。经文言于自地行果具足者。自分所行也。于他地观具足者。此有二种他地。一遍学二乘而证。二限观佛而欲证。自下向无料简言。何以故不说菩萨似辟支佛者。此问答含有二意。直问不说似之所由二意。若不说似。何故菩萨得具足辟支佛。答中先答初问云。余地不说名字者。余虽是声闻同地。不说人名故。虽义与菩萨相配。辟支佛以人名标地。人既不同不说。以理言之辟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总说故不配之。若依大乘同性经中。说四种十地。谓有声闻二地辟支佛十地。此中直分声闻为七。余三皆存总名。当是终经不同故也。言复次菩萨能分别知众生可以辟支佛因缘度者。次答第二问意。此明菩萨应作辟支即是其身。何须说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声闻。何故声闻就似释具足义。解言。辟支在于无佛之世。自力大师既是菩萨应作。更无辟支并出故。即是释其具足。若应作声闻必似佛力化主不妨。更有实行声闻。就似释具足。菩萨亦如是者。旧云。文殊既尔。自余菩萨类然。今解。知下类前辟支别释具足佛地。何故类前者。以俱不说似。而云具足故也。上明应作辟支名为具足。今明虽不作佛故仰习渐近亦名具足。类前具足义同故。云亦如是。亦有菩萨应作佛身。但非今论意耳(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直进菩萨行位等相影似小乘云耶。答。尔也付之。回心教自本引小故。尤可同小乘。直进之教非回小之教。何必可云影似小乘耶。若影似小乘引小机者。何可云异回心教耶。如何答。直进菩萨影似小乘者。是章家问答也。烦非可劬势。即章中出二义设于会释。或云。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或述凡以大乘似小说。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机浅。但至可同回心云难者。回心教中。说声闻位果。有同不同别。此引愚法人令入大乘。今为直进人说菩萨位果。为令回入二乘引佛乘。犹影似小乘。二教共合为始教。同为一乘之方便也。无失。
  章云。二为真进人显位相者。彼说菩萨十地差别。又以十地说为见修。及通地前以为大乘十二住义。何以故。为影似小乘故○问。何故此教所立名数。多分类似小乘耶。答。为随方便影似引彼有胜方便故。若全异彼。难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问。若引二乘。可须似彼。必为直进。何假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义理仍别。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说者。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浅机。是故说此为始教也(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判直进菩萨行位。引梁论须陀洹道前有四位等文。尔者大师御心。小乘道前四位者。暖等四善根耶。答。尔也付之。依章家解释。于梁论文。出愿乐行人四种方便。举信解行向四位终。但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结例。未列暖等四善根。是知例信解行向四方便思之。以三贤四善根小乘道前四位也。可云也。是以淄州大师以五停心等为四位判给。如何答。凡须陀洹道前有四位之梁论文四善根云事。章现文分明也。始非可劳之。彼五停观等资粮位者。是远方便也。不可云道前近方便也。今但对无分别智见涅槃胜义之智。取近方便之四善根也。即梁论中。如世第一人未得无流心说为不清净等者。即此心也。何况唯非高祖一师高判。于梁论疏文。又同以四善根为道前四方便(云)但于淄州释者。正于彼释。于多释中一释也。解释意趣大异。必不能会释。即又其一解释中四十心又取四善根。此释者意趣虽异。还取四善根。今大师御心。依始教门十信犹成位立四位故。今梁论文大顺同也。今五停等为七方便。于今四方便之文。何强可云广亘可云耶。无失。
  了义灯七云。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故笔受谬。
  章上文云。若立五位。谓见道前七方便内。分前三种为资粮位。以远方便故。后四善根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等云云)。
  章云。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等云云)。
  梁摄论第十一云。愿乐行人自有四谁。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此四人名愿乐行地。于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此地若已圆满。此观人未得清净意。行以未得证真如。未得无分别智。故无分别智即是清净意行。又犹同二乘心故。非清净意行。又未至菩萨不退位。故非清净意行。如世第一人未得无流心。说为不清净○(文)。
  梁摄论疏六云。文别有三。初明四方便。二如须陀洹下。举小显大。三未得净意下。对后辨异。初分中言四方便者。一名习信。二名习解。三名习行。四名志愿。第二分中。暖顶忍及世第一法。名须陀四方便(等云云)。
  问。付直进菩萨行位。且暖等四善根为第十回向之外别立之。为当第十回向所摄耶。两方也若云别者。第十回向终说四善根事。常途性相也。何可云别立之耶。是以他宗人师。第十回向摄也释。若依之云尔者。章家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之释。十回向之外可立之(见)如何答。凡五位开合分别时。虽分资粮加行之差。以四善根第十回向之摄云事。是经论通说也。但至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者。于彼第十地满如开等觉位者。彼必不置第十地之外。今四善根又以今此第十回向之终摄在之。开之为四加行。故有十回向后别立之言。若不尔者。回向之外可云别位乎。又可为十地所摄乎。无失。
  章云。又亦为似回心教故。以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二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为加行位。见等同前(等云云)。
  玄记七云。第四定位者。此当解行位终第一僧祇满。依佛性论。至此位满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犹知堕地狱中。有说。此犹属资粮位。以于回向后别说四善根为加行故。有说。此通二位。以于第十回向之中摄加行故(等云云)。
  大疏云(十回向品)第四定位者。若约资粮等五。诸说不同。一云。此回向位。是修大乘顺解脱分资粮位。终从十信来皆资粮故。十回向后别立加行故。庄严论说。行尽一僧祇。长养信令增上。增上达修分善根。又成唯识第九云。初无数劫福智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杂集十一亦同此说。有云。此十回向是加行位。复有二说。一云。四决择分中。是后二摄。谓十解为暖。二行为顶。前九回向为忍。第十回向为世第一。成唯识云。此四善根亦胜解行摄。此文为证虽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释。一云。四加行中。世第一摄。故真谛翻摄大乘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尔。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若依此释。则无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故(云云)。
  璎珞本业经云。住于十地修学四善根者。是印学修习(文)。
  又次上文云。如四善根。约住内门修故。于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四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文。此上下文。十住位立不立分别委细有之)。
  问。章中付明三品成就之义。尔者声闻独觉于三品成就修行有差别耶。两方也。若有差别者。章中引瑜伽文。证声闻三品成就。后引如说声闻独觉亦尔等文。故明知不可有差别也。若依之云尔者。声闻独觉观智既有胜劣。三品成就何无差别耶。何况如彼麟喻者。一度成觉人也。三品成就何可判之耶。如何答。二乘圣者依智惠胜劣有少分之别云事。是所不疑也。但三品成就者。三业共自发心之始。菩萨方便地至得果漏尽广立之。在见谛以前。何于独觉耶。是则论藏之诚说也。始不可难之。但麟喻独觉之难者。一座成觉者。是百劫修行之满也。发心以后宁强可拣之耶。又如部行之类者。大与声闻同。三品成就之义。二乘无有之也。无失。
  章云。如喻伽说。云何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上品成就。尔时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种性同故(文)。
  指事云。声闻人中三品为三。此三俱在见道已前方便地中。圣入圣道及以尽漏有其迟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及暖等。仍于恶趣未得不生。即于现身未能入圣得果尽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恶趣中。现身入圣得沙门果。更生更死。未能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现能入圣得果尽漏。是现般人○第三十七卷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景抄云。言如声闻独觉亦尔者。亦同声闻有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未免恶趣○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恶趣非择灭○入圣道已。作七生人等。复受生死。于最后身。在无佛世得阿罗汉。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声闻同。如此文中。推同声闻。第三上品。是百类百劫满已。于最后身。出无佛世。依第四定起不净观。乃至尽漏(文)。
  问。始教心。付明三乘退不退位。尔者佛性论心。何判三乘不退位耶。答。章引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十回向。方皆不退也(文)付之不明。彼佛性论文依萨婆多义述之。何可为始教门证耶。何况声闻忍位是不退位也。何至苦忍判不退耶。次缘觉不净观以后。一座成觉圣也。何云世第一又得不退耶。如何答。始教门心。引佛性论判三乘退不退事。章家所判也。不能劬劳。但述萨婆多义云难者。大师释此事给。虽是萨婆多说。然非彼宗。说有十回向名位故。小乘无此位。虽述彼小乘义。傍显始教门故。今引始教之证也。但声闻忍位以上不退。缘觉不净观等云难者。凡始教门心。随粗相说三贤故。十回向以上置不退位。声闻缘觉同例之。声闻至苦忍。缘觉至忍位。证入人空得佛性故。以之定不退位也。即菩萨三贤定退位故。例彼置苦忍等也。难势聊与今义门别也。无失。
  章云。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十回向。方皆不退也(文)。
  玄第四云。若就始教。以随粗相。说信为位。是故今彼三贤亦随粗说。是故至十回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论第一卷说。问。彼论中是叙萨婆多师说。岂是大乘耶。答。虽是萨婆多说。然非彼宗。以说有十回向名位故。小乘无此位也(文)。
  佛性论第一云。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第一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得于佛性(云云)。
  同论疏云。以声闻乘三中最钝。要入圣位方始得之。缘觉次利。至世第法位方能得之。菩萨最利。十回向以上而便得之。问云。菩萨为求佛果说得佛性。是义可然。声闻独觉所求各异。亦无有得成佛义。但声闻位中。至世法上证入空理。与菩萨位十回向以上证入相似。是故通说声闻缘觉至此位上得于佛性。非谓至此有作佛理说得佛性(文)。
  问。终教以上意。以十信为位耶。答。不立位也付之。依宗家解释。检梁论所说。例小乘道前四方便。出信解行向四位故。尤可云为位也。何况仁王经以地前四位寄四轮王报。佛性论为修四行□四得。立信解行向之四位。若尔大师何以得十信不立位耶。如何答。凡终教心。于不退以上立位故。信是退位也。更不可立位也。是以大师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云)今此释心。明不可立位也。但于今出给经论释者。若是立位者。皆始教门义也。若依寄法有立之事者。但是寄显门说也。正可非述终教之位相也。始教粗浅故。为引小故。位相同小乘。终教不同彼教故。不立位也。章家所释分明也。更不可致疑难也。无失。
  寻云。至第六信立不退之称如何。他宗人师依之立位如何。
  章云。若依终教○又于地前但有三贤。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云云)。
  法华玄赞二云。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后不退生邪见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后不退入二乘故。三证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证得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有为无为法皆能修故(云云)。
  玄第四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于始教中自是位。如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四位谓暖等。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又彼论及佛性论等皆云。地前修四行。谓十信修信乐大乘行。十解波若行。十行三昧行。十回向大悲行。又为除四重障正使故。谓初除阐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执障。三除声闻畏苦障。四除独觉舍大悲障。又信成净德因种。解成我德因种。行成乐德因种。回向成常德因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等云云)。
  问。终教心。初住以上不退位可云耶。答。尔也付之。设虽终教心。甚深次位退不退何必有差异耶。是以初僧祇胜解行地菩萨退云事。补处所说也。何宗家可判初住不退之义耶。何况本业经中。如舍利弗·法才王子。于第六住退菩提心(见)依之于第七住既立不退称。更不可有初住不退之义也。如何答。终教心。十解以去菩萨。依上观智修唯识真如等观。方得不退。不堕二乘地故。于初住位可立不退也。是以梁论中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或述。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故(文)是则终教性相也。更以始教建立不可来难也。但于第六住退者。起信论中会此事。示现退(文)是以宗家。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文)无失。
  章云。又仁王经云。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进有退。犹如轻毛随风东西等。在此修行经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堕下二乘地。况诸恶趣及凡地耶。设本乘经说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论中释彼经文。为示现退也。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也(文)。
  玄五云。七止观双运缘不能坏。故云不退(第七住名。云云)。
  本业经上云。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止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文)。
  问。终教大乘心。从初发心定不退位事。引何经论证之给耶。答。梁论·仁王经等引之也付之。依大师之所引。正检本经本论之说。仁王经中说地前得人空。梁论中云十解以上名圣人。或梁论中。虽言得出世净心。经论共不有不退之言。大师何为证初住已上不退之义。私加不堕二乘地句给耶。如何答。终教心。自信成就发心之位立信满入住不退事。常途性相也。更不同始教以三贤为退位也。依之梁论十解以上名圣人。仁王经地前得人空之文。尤可修不退之证文也。但不堕二乘之文。大师私加之给云难者。仁王·梁论中虽无不堕二乘地之文。既信成就初住之处有名圣人之词。得出世净心等云故。得终教大意。置不堕二乘地之文。尤叶其道理。无失。
  章云。梁摄论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仁王经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证等。又起信论得少分见法身作八相等。皆此义也(文)。
  问。终教大乘心。于地前可云今别资粮加行不同耶。答。不尔付之。设虽终教心。既有三贤四善根之功德。何不立资粮加行分位耶。是以始教心。立五位分资粮加行分位。终教有何意趣不立资粮等位分耶。如何答。终教心。于菩萨位地不分资粮加行等别云事。宗家所判。始不可疑之。但是为趣圣方便立比证别。许忽不立远近之粗细。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三贤总为趣圣方便。不分资粮加行近远(文)所以始教于诸位立浅深远近别。委分别位相。终教依真如智立比证之别故。趣圣方便之释。自此起。不依见修等名言也。无失。
  章云。若依终教。亦说菩萨十地差别。亦不以见修等名说(等云云)。
  玄七云。有说。十住初即位不退。况至于此。又三贤菩萨能游生佛国。况堕恶趣。又三贤总为趣圣方便。不分资粮加行近远。此约终教(文)。
  问。终教心。于初发心住唱八相成道可云耶。答。尔也付之。寻初住菩萨者。位才在发心。但得人空一理。业惑未除断。更不可作八相化用。若又唱正觉者与圆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可有何差异耶。如何答。终教心。初住以上现八相者。是宗家性相也。菩萨自初信依业识心信见真如。今至发心住之时。依比观门。随顺法性。见平等性。舍生佛彼此之见。入究竟寂灭。依此智少分见如来法身故。以愿力暂现八相化用也。但至与圆教不别云难者。章主释此事给。述终教云。但在当位暂起化故。述圆教义。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以得故(文)更无失。
  章云。起信论中说。三贤初位中。少分得见法身。能于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众生(云云)。
  章云。问。前终教中不退际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与此何别。答。彼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即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文)。
  起信义记云。谓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于法界故。云少分见也。亦可依人空门见法身故。二以见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十解初心住中能作此事(文)。
  问。终教心。三贤菩萨由惑业受生可云耶。两方。若云由惑业者。正见章文。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何况见余处解释。今明菩萨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业故。云非业系(文)今此文无诤不由惑业(见)若依之云尔者。今此菩萨故留惑即润生。分段之报犹未舍。往业未已故。更不可云不依惑业也。若不依惑业云者。此菩萨依可受生耶。如何答。终教心。三观菩萨依何留润生之惑。谈愿力受生。何云亦非业系。更非云无业惑也。虽有业惑。以智力御之。偏不随彼力。愿智力助之。依愿受诸有之生。于业系不同自在者。愿力更不助业惑。何亦非业系(见)此终教大意也。无失。
  章云。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报身佛。其所修行皆顺真性○又梁摄论中。十信名凡夫菩萨。十解名圣人菩萨等(等云云)。
  起信义记云。初往业未亡以微苦相续下。显异凡。既闻业苦未亡则谓与凡夫无异。今明菩萨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业。故云非业系。以留惑益生悲愿之力故。云以大愿等力也(云云)。
  问。终教所立法相影似小乘云耶。答。不尔付之。二乘回心之义正在终教。终教若诱引二乘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也。何况始教直进教犹影似小教。设虽终教。有二乘回心之义者。尤可如彼教也。如何答。回心教中法相正引二乘入大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小乘也。终教已上教深胜。所引二乘又是高胜人也。更不可影似小教。已入大乘何还可似小教乎。是以大师释此事给。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文)更无失。
  章云。问。此教岂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说。答。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也(文)。
  问。宗家证实报三生之时。引汝及文殊俱得见我等文。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等文)尔者今此因果者。为判善财因果。为当弥勒因果可云耶。两方。若云善财因果者。正见经文。弥勒下生成佛之时。虽说文殊善财俱得见我。更不见属善财义之处也。何况因为欲化度彼诸天故等之生天四义此文所来也。明知弥勒因果云事。若依之云尔者。正判实报三生之时。第二解行位中既出善财证。第三证果海生之中引此文。前位但是因圆等云故。尤可证善财因果也。如何答。凡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者。是则善财因果。更非弥勒因果也。章家判实报三生之时。出善财因果释之。何今可出弥勒因果耶。是寄人显得法之时。对因人知识得法虽在佛会。终不值果人事。成果隔因故也。今以我当见我之文。证善财果海者。以值果人显法表成果。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示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说当见得。无失。
  章云。成见闻位○二成解行位○又如善财始从十信乃至十地。于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贤诸行位者。亦是此义也。三证果海位。谓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如是等。当知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故。是故前位相但是因。圆果在后位故。说当见我(文)。
  晋经第六十云。善男子。我于南方。随诸众生所应示现。而化度之。于此命终生都率天。为欲化度彼诸天故。显现胜妙智慧功德。消欲渴爱。令知诸行皆悉无常。天趣寿命咸必有衰。入摩诃衍一生菩萨。皆悉云集。为欲教化诸同行故。欲开释迦牟尼世尊所化莲华。现彼受生。善男子。我于彼中寿终下生成正觉时。汝及文殊师利俱得见我(文)。
  玄二十云。二生兜率为四种众生。一为化彼天。二集一生说法。三化宿世同行。四开佛所化。谓释迦遗法所化众生。根未熟故。如花未开。又利益未得。亦如花合。待弥勒佛令其开发故也。三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见我者。释有三义。一云。我当来成佛时。亦说此华严。彼时亦有文殊善财所说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时。汝与文殊俱来。助我宣物法化。三为表法。谓善财何故上于佛会俱求诸善知识。而不求佛者。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量成果隔因故。说当见佛(文)。
  问。离垢三昧通因果二位耶。答。尔也两方。若云通者。既立离垢三昧名。尤可限果定也。是以当章中。虽云都率天子。至离垢三昧前。未云得之。若依之云尔者。余处解释中。通因果二位(见)如何答。凡第十地满菩萨。离二障微细垢故。得离垢三昧之少分云事。是出因位所得。非果定。故云一分也。是故经中离垢三昧少分也者。则此心也。是以宗家通因果二位释给。尤有所以也。但当章离垢三昧前者。或指因定一分。或简果定故云前不。更无失。
  章云。二成解行位。谓都率天子等。从恶道出已。一生即至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等云云)。
  玄十六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二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是。将现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众生令离垢故(文)。
  晋经三十四云。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少分也。
  玄十六云。谓虽得十地因满。简不因果故。云犹未能等也。
  华严自防遗忘集第三云(行小果三生究竟门)沙门文超述三生义云○问。若此一生因行即圆。更不假余生者。如何下文云未得离垢三昧之少分耶。既云未得离垢少分者。故知更待余生。何得一生成摄耶。答。云未得离垢三昧少分者。则此三昧有其两重。一因满所得。即天子获者是也。二果满所得。约果满三昧边。是故云未得少分也。问。因修得者与果满得者。有何差别耶。答。因修得者。离微细碍微细者垢故名离垢。得法正见故名三昧也。果满得者。离于因垢故名离垢。所作究竟故名三昧也(云云)圆宗文类第二十引之。未渡事也。
  问。圆教心。肉眼唯见三千界事可云耶。答。不尔。见十佛刹土世界海等(文)付之。肉眼其用微劣也。何可云见十佛世海耶。若肉眼见彼世界者。天眼以何为所见耶。是以龙树智论中。唯见三千界事(文)如何答。圆教肉眼见十佛刹尘世界云事。经文分明也。始不可诤之。但龙树智论释。作三乘肉眼故。见三千世界云也。但小乘心。肉眼虽不见被障细远之色。依三乘教。已云见三千世界。况一乘深教心。云见十佛刹尘世界。可有何苦耶。无失。
  章云。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尘数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则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文)。
  晋经四十二云。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
  问。今经所说白净宝网转轮王者。可云金轮王耶。两方。若云金轮王者。正见经文。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文)既恒沙金轮王善根所起也。更不可云金轮王。何况如璎珞经中。金轮王世界性等其住处也。若依之云尔者。既是轮王也。所感轮实是何物可云耶。若非金轮实者。铁铜银轮岂彼所感耶。若尔舍劣就胜。尤可云金轮也。是以新译经清净金网之词。宁非指金轮实耶。如何答。白净宝网轮王宝体。诚辄虽难定。检清凉大师捧家意趣。其体是可金轮宝也。但是非千子具足四天下之王也。一恒河沙轮王善根所起。第十地解行因满王也。其所住即世界性等万子以上轮王感锭光玻璃镜。其所得具十眼至离垢定前。宁所感宝网劣乎。然经中云白净宝网。分明不出宝体。忍虽难指金宝。新译经中以彼白净宝网之旧经文。云清净金网转轮王。以之知即可金轮宝云事。是以清凉大师引金刚顶经。以金轮佛顶备其证给。但宝体种是全恒沙善根之所起金银铜网等多宝为所具。何非三乘金轮等类也。无失。
  疑云。璎珞经十地宝网轮说白净宝网者。是当第九地白云宝网轮。然者今金网清净可当第九地。何以之可证第十地之王金轮宝耶答。是则清凉大师引璎珞经。与今经对判之时。以彼取之可当第九地。则此可为所具(云云)次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次无畏珠及清净义述。以三义证十地之义给。然者今经金网出其体。旧译宝网出其庄严终。引金刚顶经出今轮佛顶之证。明知白净轮王感一恒沙轮王善根所起之金轮宝。为十地解行满之轮王。可为十世界以上之王也。
  章云。如普庄严童于等也。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文。云云)晋经三十四云。彼诸众生具足种种净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众生见法盖者。彼诸众生种一恒沙转轮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转轮王等(文)。
  玄十六云。得一恒沙轮王善根。皆如白净宝网等。此是世界性中万子已上轮王。如爱见善惠王等。非是金轮千子王四州等。谓一恒沙个白净宝网轮王善根。暂见此盖顿得成就(文)。
  唐经四十八云。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一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文)。
  大疏八下云。今初。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是则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在十回向。初地以上皆是琉璃轮。而增宝数为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为四天王一万子以为眷属。百法身为百佛国土中化十方天下。已后略无化之分齐。宝数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八地但云大应宝相轮。九地云白云宝相轮。十地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是九地。即前香幢云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以无畏珠为清净义。又摄化分齐。与上第十地摄报果同。则证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恒沙者。谓从九地已还乃至十住铜轮。以此十地前化分齐。比前诸位如恒沙矣。故晋经云宝网轮王等。等取前也。
  抄十八下云。疏今初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下○初言多个轮王者。即宝网是一。等取金网璎珞等多故。有一恒沙也。言非一轮王之多善者。则次旧经弹于今经。云种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沙善根。则一轮王有多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于晋经。疏而言清净金网者。第二牒举今经。准璎珞上卷下。第三引璎珞经成立二经○初言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者。以初地七宝。二地八宝。三地九宝。四地十宝。五地十一宝。六地十二宝。七地十三宝。八地以上不增宝数故。但云大应宝相轮等。疏若顺晋经下。第二成晋经。谓今得十地成九地以上善根。白净同白云宝故。从即若香幢云者。引前行经证成晋经。晋有白字。此前有云字。二经合成璎珞白云宝义。若然彼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下。第三会取今经。于中又二。先顺晋经收今经。谓晋经得十地。有九地已下白净宝等诸轮王善。彼云白净宝网等。等即等于金银轮等。若是能等为金网。则十地非金。若以所等为金。金等何失。则晋经从九地向下等。今经从十回向当中向上等故。言无失则亦是多个轮王善根。谓得金网等一恒河沙轮王善根故云无失。疏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者。下直顺金网一转轮王多善根义。以三义证成。一以无畏珠为清净义。二以人摄化分齐同十地义。即次行经云。住此转轮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正同十地摄报果中所化分齐。三故下此王下。以转益文证成。此王转益尚皆得于十地。故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经云。菩萨安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亦复如是。则金网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璎珞虽无。余经或有。故金刚顶经广说金轮佛顶○恒河善根。虽金轮为所等。能义主则不同。一恒河善根二经须一。言九地已还者。正顺晋经从白净九地向下等故(云云)。
  问。今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与旧来成佛之义同说圆教成佛可云耶。两方。若同说之者。凡圆教正意。不依位分。何可说终心作佛之义。是则寄终教不退际上显之。更不可云旧来成佛义同也。是以圭峰大师解释中。终教心也(见)若依之云尔者。初心速得之文。今经正说信满究竟。宗家定判也。一位一切位故。无不佛果圆备。明知说华严圆教之成佛云事。如何答。圆教心。非古非今。旧来成佛之外。更不可有他义也。云其身者。十佛之身。灭三恶○云其智者。三世十智朗照。是以法身无性故。于心境不见差别。无古今异。故三乘为本有德。于如此道理。是离言果海故。言诠非所及故。言诠佛或寄权门显言。或就实教示玄。是故为显位位成觉。寄终教不退之处。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虽然非如终教初住八相等。彼于彼位不得自在。今经心。六相圆融故。主伴具足故。初住量正觉。寄于终教。显位位成觉。终为示旧来本有之成果。此则虽有如来藏性本有之性种。于习成之处。如立本有习成之二性。若尔圭峰终教之释。储如此会释者。更不可有相违。是以大师。若自别教。则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等)者。此心也。无失。
  意云。问○答彼(终教也)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则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问若是信等初同即一切者。何不信位初心即得。而说满心等耶。答。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云云)。
  玄五云。初发心时是因。成正觉是果○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是岂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文)。
  圆觉经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作梦(文)。
  同略疏二云。今详教理略举六门○三者终教相出性显名成正觉。四华严说十信位满初发心住即成正觉。五者顿教一念悟时即名为佛。六者圆教本来成佛。故佛严云○今经文者。若约观成方能知之。即当四五两门。若约所知众生本来皆佛。则唯第六(文)。
  五十要问答上云。问。十信作佛与十地终心作佛差别云何。答。若但信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即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义道理不具故。若个五位及九位作佛。则是一乘圆教摄也。何以故。由具教义等具足说故(文)。
  问。见闻解行证果海三生成道。非今经正位可云耶。两方。若非今经正位者。凡三生成道之义。偏在今经。更非余教之义。若依之云尔者。余处解释中。非今经正位(见)如何答。见闻解行证果海三生成道非圆经心者。更无余经处也。无数僧祇隔历诸位。从之叠三生解行因满。立一生成佛之义。何非今经正位可云耶。但至余处解释中非正位之难者。一法接一切。一行该诸行。一念入无量劫。无量劫入一念。述普法圆融之德故。出时何立三生之异耶。此又寄三乘行布之门。非正位云也。此观普法之德。若说之。何今宗心修因感果之位分。不立之可云耶。无失。
  华严问答下云。问。见闻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从三乘位作如此说耳。若普法正位即无住无不住。一切六通三界一切法门。皆无不普此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门。一切行教义等法门。皆尔可思(文)。
  问。位佛行佛相望。其位同时可云耶。答(云云)两方有疑。若同时者。位佛者十住初心。行佛者十信终心也。何可云同时耶。若然云者。人师解释中。同时也(文)两方不明。如何答。行佛位佛其建立诚以有差别。虽然但出一处所望也。别非云别时也。限信者不成位体故名行佛。望初住已成位故名位佛。此则如父子相望。望父名子。望孙云父也。更无失华严一乘成佛义云(青丘大师。见登之集)成佛有三。位行理佛。初约位者。寄终教三立中。十住等五位明此成佛。故本疏云。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至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接即具诸位至佛果也。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一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至究竟即至佛果。章下卷云。由信成故是行佛。非位佛○问。十信满心与初发心有何差别。答。此无差别也。问。若尔十信终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义望异。彼体不异。意不退阶即名为位。信心行义名为行也(文)。
  问。善财童子以当来成名证果海生事。大师引何经文证之给耶。答。入法界品云。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文)引此文证也付之。依所释见经文。弥勒当来成佛时。善财及文殊俱来虽见我成佛。更所不善财童子当来成佛义也。何引此文证之耶。
  章云。二约法明位○汝当见我。
  指事下卷云。言又如善财至是此义也者。如入法界品○案云。此三释中。今此章解当第三释。思准可知(文)。

  文永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了。圣严之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四

时分义

  问。付修行时分。且三生四生极疾者。钝根之类可云耶。两方。若云钝根者。今此上中下根迟速得果。必非钝利之别。极疾者何必可定钝根耶。何况极七反有。圣者虽最钝。遥经七生定。是以光法师俱舍疏中。声闻三生。独觉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钝根(文)若依之云尔者。既下根不许多劫经历。明知三生四生之者。必钝根之事。是以光法师下文。若极利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文)是则三生四生非嫌于钝根类耶。如何答。三生四生极疾之声闻独觉二类。必不可定钝根。是则可通钝利也。今所出章之三根上中下者。声闻独觉如来相对判之。委不分别钝利之义。今声闻三生六十。独觉立四生百劫事。未必依钝利非立迟速也。是以光法师俱舍疏中。声闻三生。独觉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钝根云。但至一边类者。自元三生四生之人利根云事。非令同。六十百劫极利之辈。则章中以六十百劫如中下根依云利根非云极利也。是以彼疏中非要利根亦通钝根释了。引婆沙非如声闻极利根者经六十劫。非如独觉极利根者唯经百劫之文证之。宁非此心乎。无失疑云。婆沙论中。三生解脱者名时解脱。六十劫修行者名不时解脱云事。如何答。三生解脱者名时解脱者。对六十劫极利者。钝根三生得解脱。不经六十劫故。名时解脱也云然。三生解脱之人必非云皆钝根也。声闻人速愿出生死人无余。非利根者速出之义难也。而钝根之者依极精进力。又可有三生得脱之类故。本于利根云。亦通钝根也。是以极生反有最钝故受七生云是也。六十百劫。是极利者。经劫之间。调练智慧。如佛时长劫故。其根最利。无失。
  章云。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谓诸声闻。极疾三生得罗汉果。谓于一生种解脱分。第二生修决择分。第三生漏尽得果。极迟经六十劫。中根者。谓独觉人。极疾四生得果。极迟经百劫。上根者。谓佛定。满三僧祇劫○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于多时修练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
  俱舍云。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起入圣乃至得解脱(等云云)。
  俱舍光疏第二十三云。此据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若据佛乘。极疾三无数劫及余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极迟者三无数劫及余百劫修加行。此据修者。余即不定。或有殖已经一劫或无量劫不能入圣。佛时长故。其根最利。声闻三生。独觉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钝根。若极利根者。要经六十。要经百劫。故婆沙三十一云。非如声闻极利根者经六十劫。非如独觉极利根者唯经百劫。余文可知。
  复古记云。
  杂集论第十三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发弘正愿。修厌离贪解脱意乐。及修独证菩提意乐。即声闻藏为所缘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或先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若先未得果。成先已得果。出无佛世。唯内思惟圣道现前。或如麟角独住。或复独胜部行。得尽苦际。或先未起顺决择分亦不得果。如是方成麟角独住。所余当成独胜部行(文)。
  问。小乘教心。六十数中阿僧祇耶六十数也可云耶。答。尔也付之。正披俱舍论说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数也。是以清凉大师解释中。非第六十重之数。如何答。小乘教心。以解脱经六十数为三僧祇数量事。始非可论之。是以大师依俱舍论。至第六十名一阿僧祇云。但于新译第五十二之一数云难者。解脱经读诵之人。妄失八数。其后得五十二数见。依之真谛之妄失中间八数。奘师妄失余八译。清凉大师释此事给。即俱舍说六十。向后更无数也如述。小乘六十已至无数者。此定无数。谓此数外更无非是阿僧祇耶(文)此第五十二僧祇非第六十无数释给。此释心尤叶道理。其所以者。三僧祇诸佛修行时分也。依读诵人妄失。菩萨修行可留第五十二僧祇乎。依之云中间八妄失。阿僧祇置第六十(旧俱舍)或五十二之外至第六十重可有无数之数也(新俱舍释会)更不可留五十二数也疑云。小乘三乘心。阿僧祇者是数终极欤。如何。
  章云。上根者。谓佛定满三阿僧祇劫。此中劫数。取水火等一劫一数。十个一为第二数。如是展转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以此数三僧祇(文)。
  玄十五云。一准俱舍论。数至六十重名一阿僧祇。捡录。此约小乘(文)。
  (里书)
  大疏八下云。以是圆教所明深广无涯。唯佛方测。不同凡小所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十三数。始从一二终至正载。已说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此有百二十四。倍倍变之故非余测。数之终寄不可说(文)。
  演义抄十八下言。小乘六十已至无数者。即俱舍论说六十。向后更无数也。即第十二论引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数。彼文具列。从一至十为十。乃至跋罗搀为一阿僧祇耶。于此数中妄失余八。俱五十二。今云小乘六十已至无数者。是定无数。谓此数外更无。非是阿僧祇耶也(云云)。
  旧俱舍第九云。阿僧祇既无数边。三数云何成。不应如此知。若尔云何。虽然有六十数处名一阿僧祇。于余经中说如此。何者为六十。有第一数无第二数。是处名第一。十此第一。名第二处○十摩诃婆洛沙名阿僧祇。中间有八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数至六十处。说名一阿僧祇。度一更如此数名第二。第三亦尔。故说三阿僧祇。非一切方便所不能数。故名阿僧祇(等云云)。
  俱舍论第十三云。十跛逻搀为阿僧祇耶。于此数忘失余八(文)。
  婆沙一百七十七云。十跛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跛逻搀为阿僧企耶。此后更有八数。及前为六十数积一大劫。至此第五十二阿僧企耶数时。名一劫阿僧企耶。第二第三劫阿僧企耶亦复如是(文)。
  问。小乘教心。付出证法身之四种时。尔者百劫修相好时出之可云耶。答。尔也付之。于百劫位者。唯修相好之业。何出彼时证法身之时也可云耶。如何答。于证法身之时中。出百劫修相好业时事。章文分明也。何始可疑之乎。僧祇之间学五明。百劫修相好业之事。总相分别之。何强可云不修法身乎。何况释迦如来赞叹底沙佛之时。依七日七夜精进之缘。使超九劫为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之时。依之于百劫之时有何失乎。无失。
  章云。又依婆沙等。菩萨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谓戒等五分。修此法身亦有四时。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罗蜜时。二于百劫修相好业时。三出家苦行修禅定时。四菩提树下成正觉时。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业。于最后身。伽耶城净饭王家受生报身。于摩迦陀国而登觉道(云云)。
  俱舍光记十八云。三十二相一一妙相各百福庄严。何谓百福。答。此中百思名百福○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后复起五十思今其圆满○问。何者是五十思耶。答。依十业道各有五思。谓依离杀业道有五思。一离杀思。二劝道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乃至正见亦尔。是名五十思。有说(等云云)。
  古答会婆沙论云。三僧祇修百劫。初阿耨菩提对菩萨义语云。汝容受我不。若欲容受者。心器令清净(云云)即此义也(东大寺行严大法师答。云云)。
  问。章中依俱梨数量定僧祇劫数云事。大乘终教义也可云耶。两方。若终教义者。正见当章文。始教门义也定。若依之云尔者。大师余处解释中。终教义也定给。如何答。以俱梨为三僧祇之初数事。约始教论之。当章现文分明也。更不可疑之。次终教中出定不定二种僧祇。定三僧祇是一方化仪。始终之俱梨之外。不出别教。明知定三僧祇劫数不异始教云事。但余处解释中。配终教云事。始教中有回心直进二类。回心教中引二乘故。云过十重迦他名阿僧祇。彼依引摄门之义。是名初教。直进菩萨自始菩萨大心向佛菩提。今始终二教共俱梨为僧祇初数劫量。是可同也。是则过迦他者始教文始。以俱梨数量云始教之终。是与终教同也。然终教终不留定三僧祇。以不定僧祇为教意。始终二教以之为别也。无失。
  问。终教所述定僧祇与始教僧祇无差别乎。如何答。依回心直进二门会释。教章·玄记相违事。于始教之义犹虽似相违。共付十大数之初数定僧祇故。实修门心二教共无差别也。终教立不定僧祇。圆教说十大数。今三祇者对权小粗浅之机□。延促在机。仍终教僧祇。何异终教定三僧祇乎。
  章云。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经三阿僧祇。但此劫数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数至百千劫。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梨。名第一数。数此俱梨复至俱梨。为第二数。如是次第以所数等能数。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依此数满三阿僧祇(云云)。
  玄云。阿僧祇此云无数。即数之极故。诸圣教中通有四说。一准俱舍论○二依智论第九。数通十重已后。名阿僧祇。论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伽他名阿僧祇。如是数三阿僧祇。解云。此既云过迦他。知即通过后诸数故云阿僧祇。此约始教说。三依智论第六。引此品文。还有百数。至阿僧祇等。此约终教说。四依此品。百数阿僧祇。始是初数。如是次第以所数等能数。至第十名不可说转。不可说转等方为数极。是故前教数极乃是此中初数。故知此门极广初圆教辨也(文)。
  疏云。小乘六十已至无数。此有百二十四。倍倍变之故非余测。故数之终寄不可说○初言一百洛叉为一俱胝者。是中等数。洛叉是万。俱胝是亿。故光明觉品云过一亿。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俱舍以洛叉为亿。则俱胝当兆也。若兼取一十百千万等下数法。则通有百三十七数。由前易故。略不说之。俱胝已下并是上等数法倍倍变故(云云)。
  古会云。始教中有引摄直进二门。当章依直进门。引十大数中第一数俱梨。玄记具述二意。依引摄门义过十重迦他立僧祇。依直进门亦引十大数俱梨(云云)。
  疑云。设虽始教中立引摄直进之义。依一百俱梨数重定僧祇事。玄记以此为终教义者。更不免此难也。始教直进者可定终教耶。如何。
  问。始教大乘心。三僧祇满所逢化。可云同小乘耶。答。初二僧祇满。与小乘同。第三僧祇满。与小乘异也付之。凡终教大乘心。僧祇数重遥逾小乘。何僧祇满佛小乘同也可云耶。次初二僧祇满佛既同者。第三僧祇独何异耶。如何答。大乘教心。于三祇之外。更不说别修相好业因之义。小乘说百大劫之别修故。顺之虽说百劫。但是变化非实修也ト述。非实修实行也。依之优婆塞戒经心。三祇满所逢迦叶云也。小乘说百劫修相好之实修故。尤百劫之终可逢迦叶也。大小乘修行时劫说相不同也。然三僧祇满之佛号不同云难者。小乘说百劫实修故。更迦叶不可置第三僧祇满故。所逢诸佛已其数多。何迦叶已前佛置满欤。即又置毗婆尸佛百劫之初。非迦叶一人而已。此等皆可有第三僧祇之内也。无失。
  疑云。但是变化非实修也者。始教门心。依化身之门者。如小乘别修百劫相好业云心欤。又优婆塞戒经中。依释迦身于三祇修因不出百大劫之修者。是依实报欤。依变化身欤。若实报者。不可云释迦。若化身者。不云百大劫之修乎。但是变化非实修也云释相违。如何答。始教中引本业经百大劫了。但是变化非实修也者。始教非云说百大劫修行。还是显无实行之义也。何者。小乘已百大劫修行云实行。以王宫诞生之身三祇百劫修感之实报生身定。不福智并修故。三祇之外设百劫修为相好业因之修行时也。今依大乘心。三祇之外不立百劫之修。以王宫诞生之身此为化身。三祇修感实报之身。或在宫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处不定云。皆居净土。是故指彼小乘实报生身。云非实修也。此则实报相好并修行之时。垂下化身。为引二乘故。同小乘演百劫之修。更非云实修也。次优婆塞戒经不说百劫三祇修实行可成实报。何就化身说乎云难者。私非可设答。大师所释分明。问。三无数劫修诸实行应成报身。何故乃就化身说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机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见故。是权教故。作是说也(文)又佛果义中。出化身相好业因中云。一亦是方便。为引二乘。即于此身。亦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见故。二此等亦即是实报相垂在化中显现故(文)此等释分明。何始可疑之乎。权教就化身谈故。不动小乘说相三祇实行下百大劫。虽说百劫修实修行。可在三祇之中云心也。依之优婆塞戒经说三祇之实行。而就化身说。所逢之佛是则三祇之外无百劫之修事。分明也。以之为实义也。此则与终教定三僧祇同也。彼更不立百劫之修也。
  章云。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我于往昔释迦佛所。始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俱舍颂云。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文)。
  问。始教大乘心。修相好业事。为三祇之间。为当百大劫中修之可云耶两方。若三祇之间者。凡始教心。为引小乘之浅机。义相同小乘说之。更三祇之间不可云修之。是以今释中。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文)若又三祇之间福惠双修云者。与终教可有何差异耶。若依之云尔者。见今章文。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非实修也(文)既百劫修者。是非实修云故。实修之义不在三祇。何位修之耶。明知实修在三祇之中别感实报之果。可有非化相之边可云耶。如何答。始教心。修相好业因果。同小乘于百劫修。就化身谈之。实报身非二乘所见故。直进执同回心教所说法相影似小乘。是故未说实行实修。今实行实修。配终教心。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惠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文)虽然如问者御难。暂纵行论实行实修之义者。尤有三祇之中可修相好之业欤。始教心。释家虽配化身。化下实报。暂与许之者。彼实行尤可有三祇之中。更与终教可无别也。但福惠双修难者。终教真如行之上双修也。始教无此义故。虽云福惠双修。非福惠修差别不同。终教福惠真修双行也。故释家以实行实修配修教百劫修相好之义。付释迦化身也。是以优婆塞戒经中。说迦叶佛所满足第三僧祇劫。此外别不出百劫修行者。大与此义同也。无失可答申。
  章云。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非实修也。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成佛也。问。三无数劫修诸实行。应成报身。何故乃就化身说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机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见故。是权教故。作此说也。若依终教○亦云无百劫修相好业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始教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惠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文)。
  又云(佛果义)若三乘中。或亦但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化身之相。仍即空是相义○问。何故智论等。于此化身辨金锵马麦等往业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答。为引二乘同下而说。现业果不亡故。圣道断惑非灭报故。如罗汉食沙。金锵等亦尔。小乘以为实。始教即空说。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经说。其相好出因有二义。一亦是方便为引二乘。即于此身亦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见故。二此等亦即是实报相。垂在化中显现故。得出因也(等云云)。
  玄云。亦修时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后百大劫中修相好别业。若或极迟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论第五说也。若终教已去。从初发心修因满果便现。或是修生义是修显(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百劫修相好之业云事。大师引何经给耶答。引本业经付之。依大师解释。正披本业经。说劫数量。全于百劫中不见修相好之业云事之处也。大师何引彼经可说百劫修相好之义给耶。如何答。本业经百大劫之证。大师所引分明也。虽无出相好业因。出阿僧祇数量了。末云。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文)此宁非说百劫修乎。大师以此文可云为百劫修之证也。无失。
  章云。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非实修也。
  本业经下云。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远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为万里劫。佛子。一切贤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远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文)。
  问。释迦菩萨依叹弗沙佛超九劫(文)尔者所超之劫可云大劫耶两方。若非大劫者。菩萨所经劫数。自本依大劫数之。所超劫何非大劫耶。若依之云尔者。出菩萨所超劫数事。经论异说区也。何必可言大劫耶。是以他宗人师。释迦之超劫中劫也定。如何答。作行成佛三祇劫数。以大劫数之。所超九劫。尤可大劫也。是则智论·婆沙同言大劫。更无其疑。但是与弥勒同时发心菩萨也。何同劫成佛云难者。于释迦弥勒发心者。诸经异说不同。忽虽难指定所超劫。先德会此事。或弥勒同可有超劫义也(云云)疑云。
  章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文)。
  心地观经第一偈云。雪童为半偈舍全身。超十二劫。摩纳仙人布发之时。超八劫。萨埵王子身投饿虎。超十一劫。弗沙佛赞叹之时。超九劫(云云)贤劫经大旨同之(云云)。
  智论第四云。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释迦菩萨九十一大劫行辨三十二相(文)。

婆沙论第百七十七云(同智论也)

  瑜伽论第四十八云。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劫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觉菩提。不过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进。或有能转众多中劫。或有乃至转多大劫。当知决定无有能转无数大劫(文)。
  唯识论述记第九(末)云。若上上精进。或转众多中劫。或有转多大劫。决定无转无数大劫。即释迦菩萨所超量中劫也。一小三灾劫增减劫数(文)。
  私记云。问。五教中。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云云)案心地观经。可云超三十劫成佛。何故云超九劫而九十劫成佛。答。今谓五教且略。随转小乘。九十劫成佛(云云)大乘义不尔。但三僧祇内超劫。更无百劫修相好业故。不云九十一劫成佛也○问。其超九劫者。大中小劫中何劫。答。唯识疏第九云。若上上精进。或转众多中劫。或有转多大劫。决定无转无数大劫。即是释迦菩萨所超量中劫也。一小三灾劫增减劫数(云云)。
  问。终教大乘心。修实行成实报身者。引何经说证之耶答。引法华。我实成佛以来。经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等(文)付之不明。凡今此文。法华一乘久远实成之义也。何以此文可证终教实行耶。何况大师余处解释中。以灵山净土即染归净土。是同教一乘之义。法华显一乘故(文)若尔者。所居之土既一乘也。能居之佛岂终教耶。如何答。终教心。说实行实成故。立不定僧祇。定三僧祇非教意故。为嫌之引法华实成之文随教引证事。释家之恒习也。但是取实成之篇云。然非取五百尘点久成之义。终教自元一性宗故。处处释文恒与同教同位。即以佛地经十八圆满净土。如云就终教菩萨同教一乘说。以实教说证权义。依权教义为实教证事。祖师恒例也。更所证意趣□教可得之文。于教宗废立不相乱也。无失。
  章云。若依终教说有二义。一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说故。又此教中修实行故成实报身。不约化说。故法华经云。我实成佛已来。经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章下摄化章云。若说释迦报土在灵鹫山。如法华经云。我常在灵山等。法华论主释为报身菩提也。此约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华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染归净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等云云)。
  章上卷判佛地经(十六)圆满土(云云)此依三乘终教及一乘同教说(云云)。
  问。终教大乘心。付明定不定二种僧祇尔者定三僧祇。付化身佛为判之。为当实报实行之时也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约化身者。凡付化身判三僧祇等义者。是始教门建立也。然终教述实行成实报之义故。更不可云约化身也。是以起信论中。以一切菩萨皆经三僧祇劫(文)今此文心。非付实报演之耶。若依之云尔者。当章中。出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说故(文)明知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化身云事。如何答。终教心。定三僧祇就一方化义云事。章现文分明也。更不可云就实报实身修行。是以章中。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说故(文)但起信论皆经三僧祇之难者。是寄始教门可云立三僧祇修行也。终教本意。不定僧祇为教意。实行实报以之为本。今定三僧祇者。在该通十方之不定僧祇之内。虽可为实行。约一方化仪事。以化身为本。八相化用。示一世界。即约彼浅近之机。就化仪云也。云约三祇修行非云变化修。若此变化之修云者。为得变化身可云立修行时耶。变化者实报之上变化。更不可立别修行时也。
  疑云。起信论中。皆经三阿僧祇等修行之后成佛唱色究竟。彼实报正觉。是可云一方化仪耶。成佛唱实报之正觉。三祇何就化仪云耶。如何答。今就化仪云者。望化身化仪云也。是就释迦身述三祇之义故。如优婆塞戒经等说。然三祇者实修行也。可望实报。何云化仪耶云难者。三祇实行成报。即是色顶报身也。彼实报身垂八相化用事。是一方一世界化用也。于不可计数僧祇实行之中。出一方化用。云三僧祇故。三祇实行虽云望一方化仪。实不可计数僧祇实行随一也。正实行所感云者。是报身也。而今色顶报身垂一世界八相化用故。随所现化用置一方化仪中也。虽然以彼身非云化仪身也。
  章云。如次上论义抄之。又如下抄。
  起信论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移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大疏二下云(抄下抄之)。
  同钞七下云(如下抄之)。
  问。妙经中。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文)尔者为说释迦之受化。为当显燃灯释迦一体之义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显得授记之义者。正见经文言。我说燃灯佛等云故。非云燃灯则我身乎。是以光宅·清凉等诸师。存二佛一体之义给。若依之云尔者。当章中。我说于燃灯佛所得授记等(文)明知说释迦之授记云事。如何答。引我说燃灯佛等文事。自元为证方便之义也。实成在五百尘点之前。近成唱伽耶寂场。其中间所说。皆是方便说也。仍此文示方便之义。其中设燃灯是说我身。皆是中间方便说也。今大师所引加得授记之词给本意。久成之后章说燃灯成觉久成之后。授记之词为方便之证。有其深意。中间诸行诸僧祇修因等。皆是方便说故。等字之下。得其意趣。加得授记之词给。又余师心。燃灯即云释迦。并是中间方便之义。无失。
  章云。又云。我说于燃灯佛所。得受记等。皆以方便分别故也(文)。
  光宅疏第八云。第二过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阶。一者言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正出过去益物之名不同。则言燃灯定光只是释迦(云云)。
  教章指事下云。经云。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案云。依此文意。总会前教。燃灯佛所授记。皆是方便说也。亦更验之。
  慈恩释云。此约平等意趣门说(云云。私记引之)。
  问。小乘教心。三僧祇之间。但修智分不修福分可云耶。答。章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云云)付之。检俱舍论之说。菩萨要经三劫无数修大福德智惠资粮等如云。明知三祇间兼修福智二分云事。如何答。小乘心。修大福德智惠资粮者。此则三祇之间。修六度行学五明。因行满趣佛果。云修大福德。此非相好业因。亦不修福分者。不修相好业因。云不修福业。彼修大福德者。此为智惠资粮之因也。今论福惠双修事。智惠相好双修之因也。小乘立百大劫修因。更不说三祇修相好之因也。无失。
  章云。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文)。
  问。终教心。通杂类世界立不定僧祇事。引胜天王经说证之耶。答。尔也付之。依解释正见胜天王经说。如来力尽无边量之故。余众非可测知故。以无量劫修之功。为可得成佛之说。虽然未见通杂类世界经不可计数劫云事。大师何引此文证之给耶。何况杂类世界是花严所说耶。彼经一部中。无说杂类世界。如何答。立不定僧祇事。引胜天王经证之。通杂类此界云事。不定僧祇不限一世界。化仪不通十方界者。不可立之。故证不定僧祇引胜天王经。杂类世界非云彼经所说也。不定僧祇言更于彼经通杂类世界经僧祇云也。无失。
  章云(如下)。
  胜天王经第二云。况复如来于无量劫修无量无边万亿三昧。何以故。如来不可思不可观故。余时胜天王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何而说无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功力之所能辨非尔许劫时。始得入法平等理。称为成佛(文)。
  问。引宝云经所说不可计数僧祇之文。证终教不定僧祇可云耶答。尔也付之。既佛德无限故。不可计数僧祇所得也云故。明一乘所说之劫数也。何以彼经文可证终教不定僧祇耶。是以清凉大师释今经刹海尘数之文。以瑜伽·起信之三祇之文。云约三乘一乘化仪。引宝云无量僧祇之文。约一乘刹海尘数劫释给。如何答。引不可计数僧祇宝云经文。证终教不定僧祇事。章现文分明也。说僧祇数量故。尤可为终教之证也。但清凉大师为一乘刹海尘数劫证文事。对三祇浅近之说。以刹海尘数之劫数其义相顺故。引之为证云然。勿非云一乘十大劫数也。取长远之时许。已有僧祇之词。十大劫之中初数也。随义引证。是恒例也。无失。
  章云。若依终教有二义。一定三僧祇(如上)二不定僧祇。此有二义。一为通杂类世界故。如胜天王经说。二据佛德无限量故。如宝云经云。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近众生。说三僧祇修习所得。菩萨而实发心以来不可计数也。解云。此中不可计数者。是不可计数阿僧祇劫。非但三也。问。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中乃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渐渐劝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说也。
  大疏二下云。然瑜伽·起信等。约三乘教。一方化宜一类世界。定说三祇。今约一乘。该通十方及树形等界故。云杀海尘数。是以宝云经言。我为浅识众生。说三僧祇劫修行。然我实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行(等云云)。
  钞七下云。然瑜伽起信下。第二随难别解。即重释三祇约三乘。一乘以通。言该通十方者。对上一方化仪言。及树形等界者。对上一类世界。且如娑婆一劫方安养得为一日。则安养世界乃经三无数日耳。更方袈裟幢刹未经岁月。况于后后以劫为日之刹耶。是则不可以此一方类定于成佛时劫之数。二异类刹者。即于一界即具诸界。互不相见。时劫亦殊。安知修短○言宝云经者。经云。善男子(云云)。
  (里书云)
  抄七下云。言宝云经者。经云。善男子。菩萨不能思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但为浅近众生。说三僧祇修习所得菩提。而实发心已来不可计数。贤首释云。不可计者。不可计数阿僧祇也。义分齐云。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小乘十十数之。此即倍倍数之。仍说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论破此别修相好。不许三祇之外别修。即是实教之意。然实教之意。自有二义。一定。三僧祇一方化宜故。又是实佛故。起信论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量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尔。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斯则定也。二者不定。复有二意。一为通杂类世界故。如胜天王说。即前树形等刹是。二据实佛德无限故。如实云经。若瑜伽说有二种无数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方便显时无量故。二者如常说。若依初义经无量劫。若依后义但三僧祇。然依此释不同宝云。宝云不言为浅近众生说于大劫。为于深胜说日月劫。明知意殊。是则瑜伽亦是一方所宜说耳。又时无别体下。约别教一乘融摄以说。如毗目仙人执无财手时轻多劫。处历无边故。不可以长短思之也。
  大疏二下(花藏世界品)○如引初(云云)又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无尽。时亦无穷。况念劫圆融不应克执(文)。

所依身章

  问。回心教心。分段身至究竟位。有何所以耶。答。为回二乘故也付之。小乘既以分段身至究竟位。彼教亦同说以分段至究竟者。有何到方便可云诱引二乘耶。若尔回心教心。都可云无说变易生死耶。如何答。回心教以分段身至究竟位云事。尤为引二乘也。二乘分段之外不知变易故。设虽说变易。非彼所知故。于佛乘可绝其望。今以分段至究竟位云事。是则二乘所知分齐故。接引教意有其方便也。彼干惠等十地列置二乘地之上。相顺二乘现身得果故。立三乘共十地。如为回心教方便也。但是非实分段。化上建立也。无失。
  章云。若始教中。为回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佛身亦尔。然是化非实也(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依实报门。以分段心至金刚以还云事。引十住经何文证之耶。答。引十住经十地已还有中阴者之文证之付之。依解释检十住经。全未见十地中有中阴之义之处也。若尔大师何引彼经文证之耶答。始教心。依实报门。以分段身至金刚以还事。十住经正文虽不云十住已还有中阴。正检经文。世尊入无形观三昧。普见中阴众生之事。亦复见彼中阴形质。从一住地至于十住地(文)此宁非云十住地中有中阴耶。无失。
  问。始教大乘心。除回向菩提声闻。可云有受变易身之者耶两方。若云有者。凡寻始教心者。有回心直进之二类。回心教中不说变易。直进中以八地以上变易为寄显之义。实报门中。以分段身至金刚已还。于此外何物有受变易身之者耶。若依之云尔者。八地以上菩萨无漏智果恒相续故。于烦恼障既无现行。何受分段身耶。始教所依经论。既以智障为缘受变易身定。是以唯识论中。谓诸为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性胜细异熟果。名变易生死(文)若尔者。何受变易身者唯可限回心声闻耶。如何答。始教心。回向菩提声闻已断惑障故。受变易身云事。章家现文分明也。于此外何人可受变易身耶。彼直进人中寄显门心。为显功用无功用之别。暂虽分段变易之异。依实报门。已留惑种。至金刚以还。若受变易身者。所留惑种更可为无功用。此则章家问答也。但唯识论等立变易身云事。章家则指等为寄显门说。但是就粗略之异。虽分二种生死之位分。更非实变易也。
  章云。若始教中。为回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佛身亦尔。然是非实也。若直进中有二说。一为寄显十地之中有功用无功用粗细二位差别相故。即说七地以还有分段。八地以上有变易。二就实报。即说分段至金刚以还。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至金刚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十住经中。十地已还有中阴者。是此义也。问。八地以上一切菩萨。于烦恼障永伏不行。以无漏智果恒相续故。如阿罗汉。既无现惑。何得更受分段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现惑润业受生。圣人不尔。但留惑种用以受生。故杂集论云○解云。圣非现润。彼复留种。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以上智障为缘受变易者。所留惑种即便无用。何不于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烦恼种耶。彼既不尔。此云何然。若约回向菩提声闻已断烦恼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变易身通诸位也。
  复古记云。言变易者。即以无漏业所知障欲色二界异熟五蕴为体。谓诸圣者由以悲智上求下化。念斯分段短促。不能长时远征。大劫修行遂□。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冥资故业之致资。便能熏感识等五支。五支种子既致感已生现功能。而后殊胜改粗为细。易短为长。名变易身。唯识论云。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异熟果。名变易生死。今现行者所依之身故云实报。此教既留烦恼。至金刚位受分段身。以烦恼发业受分段故(文)。
  指事云。言十住经中十地已还有中阴者等者。十住断结经第九云。尔时世尊即入无形观三昧。普见五道中阴众生。乃至亦复见彼中阴形质。从一住地至十住地。案云。盖疑此经文耶。验十住经。无此文故(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八地已上菩萨留惑受生之义。引杂集论之何文证之耶。答。章云。杂集论云。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故结生相续(云云)付之。依大师解释正检杂集论所说。全未见此文之处也。何况于凡夫二乘菩萨判结生相续之别中。求菩萨结生相续。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文)既虽云愿力受生。更无依随眠力。如何答。始教门心。十地菩萨留惑受生云事。章家处处定判。然十地菩萨虽云愿力受生。非惑种之润力。更不可有爱生之义故。用润生摄化之故也。诚如今出难给。杂集论中虽无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故之正文。若诸菩萨愿力受生之上文。述已离欲圣人受生。然此受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云故。以菩萨留惑受生之义。与已离欲圣人之受生。此为一义。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故结生相续云也。依义得其心引文事。大师恒例也。无失。
  章云。答。若是凡夫。即以现惑润业受生。圣人不尔。但留惑种用以受生。故杂集论云。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故结生相续(云云)。
  杂集论第五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生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之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以对治力之所摄伏。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刹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摄故○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文)。
  复古记云。故杂下二引证随眠即是种子故问。论文全无一切圣人之言。又未离欲圣者有现行之爱。何云一切圣人皆以随眠力等耶。如何答。
  问。付寄显门。且第四门心。七地以还寄罗汉。八地已上寄菩萨者。大师引何经说证之。答。引仁王经远达菩萨伏三界习因业果灭住后身中住第七地阿罗汉位之文证之付之。依解释检本经文。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皆满足。住第十地阿罗汉等(文)尔者何背经文可证七地以还之义耶。如何答。以第七地寄阿罗汉位事。是仁王经之所说。第七地是三界系业分段之极故。灭三界习因业果云故。以之寄罗汉云也。但经文第七地之难者。经中玄达菩萨是第七远行地也。大师依之引第七地给。经中第十地者。十地之前有三贤位故。此三位置初地之前。云第十地也。以之实非云第十地也。无失。
  章云。四七地以还寄同罗汉。八地以去是菩萨位。如仁王经云。远达菩萨伏三界习因业果灭。住彼身中。住第七地阿罗汉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约始教直进中说。此中既寄声闻至第七地故。烦恼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萨。行位胜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变易身。
  指事云。言仁王经至阿罗汉位者。下卷云。复次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中。修无生法乐忍。灭三界习因业果。住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皆满足。住第十地阿罗汉梵天位。疏云。玄达菩萨即远行地也。无生法乐忍者。七地得无生。始证法遍神。故名法乐忍也。灭三界习因业界者。此就分段。非永尽也。前六地灭因。七地灭果也。又六地断正使。七地断习也。住后身者。三界系业分段之穷。名住后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贤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云。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测云。玄谓玄远。达即通达远至功用边。名之为玄。创入无生忍。名为达也。灭三界等者。灭三界中业果细习。住后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后一身。至第八地即成变易报也(等云云)。
  仁王天台疏云。住后身住第十地者。令前三伏忍已为第十也。
  问。圆教心。可云立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耶。答。章云。不立分段变易二种差别(文)付之。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者。是圣教常说也。何圆教心独不立耶答。大师御心。于圆教不立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别之事。章家定判也。即以分段身至十地离垢定前得普见肉眼。云见十佛刹尘世界。何处可立变易耶。凡今教心。于生死中说实益故。不同余教立变易也。依之章中。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细之相。总就过患以为一际。述唯灭法性身皆为生死粗身。其中说微细功德。为圆教深意。若世界性等身分。以甚极微细为变易者。过三业变易更不嫌之。虽然但是生死中粗细也。以分之不为德也。无失。
  疑云。李长者处处云变易。如何答。以彼甚极微细胜功德身云变易。实义无相违也。
  章云。若依圆教。不说变易。但分段身圣于十地离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见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财等。以分段身穷于因位故也。问。何故此中不说变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极微细出过诸天。应同变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细之相。总就过患以为一际。至信满后顿翻彼际故不说也(云云)。
  玄记云。又如善财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贤位。然并是即法门之分段故。非过患也(文)。
  问。以善财普庄严等。可云现身成佛之人耶。答。至相大师于四类之中出之给付之。既解行因满大士才至离垢定前。何以此等类现身成佛之人也可云耶。何况如善财童子证果海生。既置当来。宁现身成佛之类耶。如何答。善财普庄严童子等现身成佛云事。一宗大意也。始非可论之。因位穷满胜进分之处没同果海者。何可疑之。彼信位之终心胜进分之处。云信位终心作佛得果名行佛。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云位佛也。但或云至离垢定前。或善财证果海置当来云难者。彼依行布之次位。以因隔果故。有此等义门也。依如此篇故。三生之次位云非今经正位。或云若约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也。无失成佛妙义云。
  玄三云。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初自分。闻后经为解初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但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竟。更不新成。以余相皆尽故。性德本满故。
  孔目章第四(第二十八章云)又依弥勒文。诸佛菩萨无量劫修。善财一生得者。依华严经疾得成佛。有其五种。一依胜身一生即得。从见闻位后。一生至离垢定后身即成佛○初义有四。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之子。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功德身。如善财等现身究竟普贤之行。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花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留惑之身疾得成佛(等云云)。

  文永三年四月五日。于常乐院书写之了。圣严之本(生年二十二岁)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五

断惑义(上)

  问。始教大乘心。五识相应贪瞋痴三惑通分别起。有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云云)付之。设虽邪师等三因所引五识。自本无分别也。何彼相应烦恼。可云通分别起耶。是以所诠七惑五识无分别故。如无与五识相应。尔者如何。
  章云。烦恼有二。谓分别俱生。总有十种。一贪。二嗔。三无明。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禁取。于中四种唯分别起。谓疑邪见见取戒禁取。余六通二种。五识得起初三。亦通分别及俱生。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意识具十种。四分别六通二。
  复古记云。二五识下三识分别四。初五识得起初三即贪嗔痴。由用下释分别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别心数。云五识由与意识惑同体或异体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
  问。末那相应四惑。通分别俱生可云耶。答。俱生不通分别(云云)付之。第七识任运独我。恒虽内缘第八既有计度分别。何唯限俱生可云耶。何况设自识虽无三缘。何依意识三缘不起分别惑(文)。例如彼五识相应惑通分别起。加之唯识论中意起时。则二俱转。所谓意识及与末那(文)。又转识得智之时。转染末那得平等智。是第六意识力也。尤彼相应惑引意识三缘。可云通分别起也。是以无相论中。第七识相应烦恼通见修断(文)明知。通分别俱生云事如何。
  章云。末那唯四但俱生。六中除嗔及遍见。以嗔唯不善。此识有覆无记故。又以一类相续缘第八识刹那刹那执我故无遍见。又以后三见及疑藉三因生。此识无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续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识。是故唯四。
  又云。无末那烦恼亦初地断粗。后除残习故。无性摄论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云云)。
  又下云。十三依杂集等论。以分别俱生二种烦恼。寄显见修二位差别何以得知(乃至)如实义者。但一烦恼有粗有细。见位断粗。修位断细。如末那烦恼通二断。如无相论云。第二执识及相应法不相续位。既意灭尽。若见谛由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时。毕竟断灭。余残未尽。但属思惟。是名第二识(云云)。
  复古记云。末那下三末那唯无地明慢身见○又由下唯识章对治门云。末那一起相续缘我。不痴不同五待六引也。问。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缘于外缘义不缘。故不得起分别我见。是故唯俱生中四也○问。若尔第七亦有分别烦恼。以有计度分别故答。彼非强盛故无分别。又有三义无分别惑。一是内缘。二唯有覆。三缘微境第六。此故有十分别。瑜伽第一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因力故。与身俱有名为俱生(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嗔烦恼可云通三界耶。答。嗔唯欲界。付之。上二界无嗔境故。虽不现行。何可云无嗔烦恼耶。是以仁王经中。说灭三界嗔烦恼。成实论中。亦有嗔烦恼述。若尔者。何会此等经论说。可云无嗔烦恼耶。如何。古会云。仁王经灭三有嗔者。是言总意别也。故注经云色者。无色界虽无嗔根。今此欲界是三有中。随一界摄故。通云三界有(云云)或生上界凡夫不现行。种子犹具故。亦云有三界。成论同之。或惠远法师会成论释。系属欲界。假上界起。犹是欲界之摄。虽有嗔烦恼。犹非通上界(文)无失。
  章云。此分别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烦恼。皆是有覆无记性故。
  仁王教。
  成实论云。
  问。始教大乘心。欲界四谛下几烦恼通迷可云耶。答。四谛下十使共通迷(云云)付之。身见偏起迷有漏果处。正迷空无我理。遍见亦同果处起妄执。断常遍见既是有漏粗果处转惑也。何通迷灭道可云耶。是以唯识论中。身边二见唯果处。起空非我属苦谛故(文)加之非因执因非道计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断也。何戒取又可通集灭所断耶。如何。
  章云。其分别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种。即为四十。上二界除真谛别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五故。合有十六。通前分别总有一百二十八也。问。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谛。此中通耶。答。此有二义。一以三乘中烦恼功力渐宽广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义通一切境故也。
  复古记云问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所得一灭。依三乘初教。名同前义中深浅异。若据三乘终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后断得三世灭也。据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数多数忍多数一数忍。一数多数智多数一数智等。则知惑品于诸乘中。力用有大小狭不同。迷境亦别也(云云)。
  唯识论云(如私记引文。云云)。
  断惑义私记云。问。唯识论第六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若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文)。
  问。倍离欲己离欲者。入见道时以前十五心为初果。何为当中二果向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初果向者。既超越证圣者。第十六心住中二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是以瑜伽论中以未智当知根三果向也定。若依之云尔者。既见惑能治也。如豫流设虽超越者。前十五心尤可定初果向也。依之大乘义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初果向判セリ。如何答。古会云。己倍离欲己离欲人。不见道第十六心。如次证第二第三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况瑜伽未知当知根定三果向耶。但至大乘义章释者。违□释者难依用欤。但彼释意者。勘得净影余处释。于见道者三果共向故定初果向也(云云)故可存此心也。净影涅槃义记释云。见道三果共同故。虽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之。
  章云(如下)。
  瑜伽论(五十七)。
  大乘义章(十七)。
  问。□前三果中可云有得第四果之者耶。答。□□□□圣者利钝不定也。何直无得第四果之者可云耶。依之广贤经章中。瑜伽对法更有一种超前三果。如被广说(云云)加之。涅槃经时须拔多罗佛称。善来比丘发须忽堕。证罗汉果(文)此□□直非□□□□四果云耶。何况菩萨处胎经中。或有众生从凡夫地。不向信地须多洹斯陀含阿那含。取阿罗汉(文)既不向前三果取第四果。是非超前三果之疑可云耶。如何答。古会云。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不可有也。凡云非想一地世智不智。又述世道无容离有顶故。品行智才伏八地修惑。非无漏智无所有顶惑。此大小常途道理。自他共许性相也。但至贤经章文者。光德会此事。超前三果(文)对法论中无此说故。一种超前三果者。恐广章文误也。况彼章文前第三果可有超义。非第四以有顶惑。非世间道能□灭故(云云)明知。广章者不许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也。次至涅槃说者。据彼经说。依善来比丘之须发忽落。不见伏非想惑。超学地所以后分□□须拔多罗从佛闻说大般涅槃甚深妙典。而得法眼清净(乃至)漏尽意许得罗汉果(云云)文意者。梵志□谓佛所见闻大乘得法眼净。此后信心坚因。遂求出家。如来誉梵志。兼称比丘自作沙门。阶无学果既得法眼益了。证罗汉果法眼净益。岂非小乘初果益可云耶。何忽超前三果者得心处。况长阿含中。须拔多罗入佛法以来。经四年。今佛涅槃之日得应果(云云)若依此文。密入佛法已得初果。临涅槃座席始可示入佛法得罗汉果。增一阿含中出须拔得益。即于座上得法眼净(文)废此等文。何强可超前三果者得心耶。次至处胎经之文者。可有多会释。先说取阿罗汉不云正证果。若尔者。此可说伏三界之惑。证罗汉向者。断非想惑非取应果。或犹是次第证者。顿证学果。且不留彼地者。望之不经生说不向须陀等欤。何况任机缘浅深说了不了。此且随机之说非显性相。摄论四意趣之中。众生乐欲意趣。大论四悉檀中。各各为人悉檀也。机感万差言说非一。强以性相不可令疑难。或望一类之权人储此说欤。旧来为集量论论义。以有漏智断非想地惑(云云)兴福寺永超僧都云。幼少时于睿山戏书付此论义(云云)仍不可依用欤。有人云。集量论意者。起愿力以有漏智断非想惑(云云)此未度论也(已上。古人会释如此也)。
  章云。第二断得果者。先断分别有其三人。一若从具缚入真见道。刹那顿断三界四谛分别烦恼。得预流果。二倍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倍离欲得一来果。言倍离欲者。谓凡夫时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断前六品故云倍离欲。入见道时即永断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三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九品得不还果。如瑜伽说。入见道果者有其三种。随其所应证三果故(文)。
  涅槃经。
  菩萨处胎经。
  广贤经章。
  问。以何圣者名顿出离圣者可云耶。答。三界修惑品品言断预流果。无间唯证罗汉故。名顿出离也。(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最所断之惑者。上下二界粗细遥异也。云能断之道者。法类二智其观不同。何三界九品修惑。可有品品言断之义耶。若所断之惑三界言断者。能断之道可云有三界顿缘之义耶。如何答。古会云。凡顿出离者。一类利根经者也。设虽上下二界异法类二智别圣者意乐不同。于顿断三界之义有何失。所以渐断义钝根声闻常习也。何于一类利根之圣无顿出离义可云耶。
  章云。二顿出离者。得初果已。即顿断三界。渐除九品。即得罗汉。更无余果。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总三种九品各初一品。一时顿断故云顿断三界。竖论九品。一一别断故云渐除也。若尔何故有渐断者。以于三界法不能顿缘故。对法论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乃至广引指端经等○问。何故前愚法二乘无顿出离。此中有耶答。为前劣故此超过。愚法二乘无此胜智。显彼教劣。方便渐引起彼胜欲。令舍小从大故作是说(云云)。
  指事云。言对法论圣等如彼说者。第十三卷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谓顿断欲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耎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种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初后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觉。胜果说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迷证说涅槃故(云云)。
  问。顿出离圣者。三界修惑品品合断之事。何地断道可云耶答。章云依。止未至定(等云云)付之。道理不明。今此经者。虽品品合断。何强可限未至定耶。是以或他宗人师。通依四根本定判如何答。古会云。□出对法论。彼论既云依止未至定故。任本论文如是释也。但广通四根本定。何强遮之可云耶。或先德云。顿出离唯可依未至定也。不尽□□灭不可起根本定也。
  章云(次上摄之)。
  唯识述记。
  问。渐顿出离二人圣者。断末那烦恼之事。何位可云耶。答。章云。皆与非想地惑一时顿断(云云)付之道理不明。凡寻第七识者。既通三界所系。若尔者。若欲界所系者。与欲惑同时断之。色无色所系又同与彼同时可断之也。何与非想之惑一时顿断可云耶。例如彼顿出离圣者。虽品品合断无顿缘之义故云渐除九品。如何。
  章云。其末那烦恼行相微细。前渐顿二人。皆与非想地惑一时顿断故。瑜伽云。末那相应任运烦恼。唯非想处欲故。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次而断故也。
  指事引瑜伽第六十三云。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乃至广说。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
  断惑义私记云。问。若尔。第七相应俱生烦恼障何地耶答。第十地金刚无间道断也。故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云云)意云。其末那相应俱生烦恼行相细故。非金刚已还菩萨之所断。所以同前第六相应俱生烦恼障种至佛地尽云也。又唯识论第十云。第七识俱生烦恼障种。三乘经得无学果。一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云云)今章文不引之文。而由如是等文。无第七相应俱生烦恼至佛地断也问。若尔。第七相应俱生所知障何地断答。此亦金刚无间道经成佛时断也。故唯识论云。所知障种经成佛时。一刹那中一切顿断(云云)。
  章略不说(文)。
  右抄物云。问。第七识何地有可云耶。答。法相宗人云三界有之。问。若通诸地者。何非想第九品惑同时断耶。答。第七识相应惑唯无学障也。故断非想地第九品时同地断也(云云)。
  问。于愚法小乘教。可云有所知障分断之义耶。答。两方。若有者。正见章现文。为引愚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于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文)今此上下文相明愚法小乘中。无分断之义(见)若依之云尔者。无俱解脱圣者。除八解脱障。不染无知云事。是俱舍婆沙常说也。何背此法相论文。可云无分断所知障之义耶。如何。
  章云。其所知障趣寂者。入无余时一切皆断。唯是非择灭也。其余一切有断不断。慧解脱不断。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谓八解脱障不染无知。修八解脱所对治故。如瑜伽说。又由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声闻及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故。当知此始教为引尽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于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然上所断不同愚法。以彼唯断烦恼得故。此即不尔。断种子故(云云)。
  指事(云云)。
  俱舍论第二十五云(玄奘译)诸阿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由惠定力解脱烦恼解脱障故。所知障未得灭尽定者。名惠解脱。但由惠力故。□□得解脱故(文)。
  问。始教大乘心。直逢菩萨断分别惑之事。依三界品数别断之可云耶。答。非约界分品(云云)付之。设虽直进菩萨。三界上下既异。烦恼粗细不同也。何约界别分品数不断之可云耶。是以如彼二乘渐顿二人。约界分品类云别断之。如何。
  问。始教大乘心。俱生烦恼障初地已上不断之。故留有何所以可云耶。答。章云。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地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云云)付之。先付润生摄记故者。明凡地上菩萨愿力受生者。是论藏常说也。设虽不假惑种之力。何无摄化利生之义可云耶。是以瑜伽论中。乘力结生谓诸异生。智力结生谓诸菩萨(文)何况余处解释中。今明菩萨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乘(等)如述。今文如终教心故。留惑虽立三贤。既不由惑乘述。设虽留惑有地上。受生之义是可同也。如何。付之。第二不堕二乘地故不明。于彼地前三贤位犹第七住。既立不退住之称登地(已上)宁有二乘退堕之义耶。加之。下乘般涅槃障有五地断之六地(已上)又不可有此过。例如彼终教地上中。虽不立故留惑。无二乘退堕之道。如何。付之。第三故不明。设烦恼障虽地地别断。残烦恼润生。何必不断所知障可云耶。是以虽二乘圣者九地渐断。如残烦恼润生。何况设虽断所知障。并云断烦恼障有何失耶。是以初地真见道位二障。分别顿断之十地满心速尽二障。例难齐等也。如何。付之。第四故不明凡佛果菩提者。依断二障种习也。何依留烦恼得菩提可云耶。何况终教地上虽不故留教二僧祇修行。如何答。古会云。始教心地上菩萨犹愿智力劣故。未至果位之前。由惑力助愿力受生也。是出对法唯识等性相瑜伽文。智力乘力相对寄显说也。次不堕二乘地故者烦恼悉断之者。宁可同二乘速趣圆寂耶云然。非云退大心证二乘果。只行愿自同云许也。是以唯识云。非如二乘速趣圆寂。梁摄论云。不同二乘速般涅槃(云云)次为断所知障故者。是论藏说不及私会释。但分别惑难者。分别惑正障二空顿断之显二空。以顿断不可难渐断之义也。次为得大菩提故者。留烦恼久不留生死者。二步行何修之可云耶。故依烦恼久处生死。助胜行证大菩提故云也。无失。
  章云。直进菩萨断惑者。二障俱断。又烦恼障中。同丕一乘约界分品。但于二障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行。初地真见道时。一刹那中顿断彼种其俱生中烦恼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何以故。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地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摄论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解云。惑尽者。是所知障尽即由留烦恼障起胜行故。得至此位证佛果。又梁摄论既云留种。是故当知。烦恼障种至金刚位。其所知障行相细故。正障菩萨道。是故地地别断。要至佛地方得总尽。由是即说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得菩萨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故。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云云)。
  私记云问。且就润生义。始教意八地已去无分假生死不藉也。助润何故不断烦恼答。枢要下卷云。如初地怖烦恼。断伏受变易。亦如二乘有学回心即受变易。虽无分假。不断烦恼。所以者何。烦恼虽无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且有。又惑类在变易时。长不假数资。若无惑种。变易时俱如二乘无学。须愿不假数资(云云)。
  摄论十四云。论曰。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释曰。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习章灭尽及证圆智(云云)。
  章下文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问。直进菩萨断第七识俱生烦恼事。为初地位断之。为当第十地满金刚心位可云耶。两方。若初地断之者。末那俱生四惑行相微细也。更不可云前地所断也。是以先德心第十地金刚无间道断也(文)加之唯识论中。第七识俱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一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文)例如彼渐顿不离二人圣者。而非想惑之一时顿断。若依之云尔者。凡初地菩萨既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外分相应之烦恼何不断之耶。是以摄论中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以证得如述如何。
  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
  章上云。渐顿二人末那断惑前如摄之。可见彼(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地上故留烦恼障。实有漏也可云耶。答。似有漏。付之。彼故留惑障。是自本有漏也。何始可论似实不同耶。若尔者。二种中设虽实有漏。更不可云似有漏也。如何。
  章云。问○答。若约第六识中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约者所知障为漏。即实有漏。此二通十地。若末那烦恼即实有漏。至于七地有无不定。以有时暂起有漏心故。
  问。于八地已上。有烦恼所知二障现行可云耶。两方。若云现行者。凡八地已上任运无功用位。无漏智恒相续故。更不可现行之。是论家常说也。何云有现行之义耶。若依之云尔者。见章文。因七地以还起有漏心等之间。举第六识烦恼所知二障。此二通十地(文)此文心可现行(见)如何答。古会云。此二通十地者。正非云现行。种子通八地已上故。今者言总意别也。
  章云(如上抄之)。
  章次上又云。是故当知。于彼烦恼。或现或种皆得自在。其第七烦恼性非润生。故非所留。行相细故。七地已还有时暂现。以观智有间故。其所知障皆后地起惑于前地起。或现或种以地地别断故问。若尔。何故而有处。说七地还起有漏心等耶答。若约第六识(等云云如上)。
  问。顿出离圣者。第六品断之位。得一来果可云耶。答。不尔。付之。设虽三界合断。渐除九品故。得三品惑未断之。何可云不证一乘果耶。例如彼先断下八地之者。虽断上界之惑。第十六心之位犹证不还果。如何。
  章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如始教小乘顿出离人。断色界惑六品尽时。上界六品同尽故。犹尚不能得彼一来果。况此菩萨道力殊胜。又说已断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无也(云云。终教之处)。

  文永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于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六

断惑义(下)

  问。终教大乘心。所知障正使为于初地顿断之。为当地地别断也可云耶。两方。若云地地别断者。见章前后文。初地顿断(见)是以章中是故二障不分见修。至初地时正使俱尽(文)若依之云尔者。见大师余处解释。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尽。余分及习于诸地中各别正断(文)余分及习之文言地地别断(见)如何。
  □记十一云。若依终教。如梁论等。其烦恼种初地永尽□□□□后习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尽。余分及习于诸地中各别正断(文)。
  章云(断惑义)○其菩萨人。于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净。然彼地前三贤位中○以此菩萨唯怖智障故。修唯识真如等观。伏断彼障。于烦恼障非直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初地以上断于智障一分粗故。于烦恼障不复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见修。至初地时正使俱尽○有点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依彼二种习气障故。解云。论(宝性论也)释地上。名摩诃萨。故知。但有习气障也○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不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章上文云(所依身章)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于初地中永断一切烦恼使种。亦不分彼分别俱生。所知障中亦断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变易身(云云)。
  问。终教大乘心。第七识相应烦恼正使初地断之者。引何论藏说证之可云耶。答。引无性摄论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文证之。付之。凡初欢喜地现前之位。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少分云事。论家常说。始教门又立此义。虽然末那烦恼行相微细故。至佛地悉尽之定。故知。粗品种子虽初地断之。细品种子地地别断。故可云转复清净也。是以至相大师解释中。引今此文。如是等文并属初教(文)若尔者。师资解释以相违。如何。
  章云。其末那烦恼。亦初地断粗。后除残习。故无性摄论云。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修道位中转复清净。解云。转净者除习气也。以正使先断故。后但云转净更不云断也。若言此是入真见道时。暂伏不起非正断者。即不得言转复清净。以总未断何名转净。若依始教容如彼说。是故当知。此教地上但除习气故。宝性论云。不净者。一切凡夫有烦恼障故。有垢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点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依彼二种习气障故。解云。论释地上。名摩诃萨。故知。但有习气障也。此中习气从断正使种子。无间方有习气。何以故。未断以前无微薄故。种断无间方有微薄故。论说名无间生习气(云云)。
  问。付终教断惑。且以能断道相望所治惑障之时。于初中后三时之中。何智断可云耶。答。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云云)故三时无断也付之。凡寻十地论者。三时别取之者。初中后三时共无断义故。三时合成断义故。可云前中后取故也。何依此文可云三时无断义耶何况唯识论中。圣道现前惑种必灭。如秤两头位昂时等(文)此则又同时断也。何可云非三时断乎。若无三时断之义者。终教都不论断惑之义可云耶。如何。
  玄记第十云。释此文有二门。一约相翻门。二约相续门。初中谓无间道智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三时惑智各有两失故不成断谓智有自成无漏过不能灭过。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于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灯破闇三时不破。此亦如是。如杂集论第四云。从何而得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无故。不从未来。未生无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乃至广说。经云。毗婆舍那不能破烦恼等。皆是此义故云非初非中非后也。问。唯识论第九中。圣道现前惑种必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若据此说。即是同时。如何此中三时俱非。答。粗说可尔。细克实难。何者若同时者。智自生时惑自灭时。不相由故。何成对治。如东家男生西家女死。虽亦同时。然无相由。不成对治。问。答尔。如何断。答。则此三时求断。不得。方成断义。此即不断断也。前中后取故者。谓于前中后三时之中。取彼非初中后。非异三时取彼非三也。如于色等处取彼真空。非慢色等别取断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断义。二约相续门者。谓此地智生灭相续。前中后三何时定能断烦恼耶。唯前不能断。以落谢故。唯后不能断。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断。以不住故。是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炎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则唯初唯中等不可前中后相续取可有断义问。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此和合岂成断耶答。有人解云。三时别取各不成断。三时相续。假说为断。故云前中后取也。此粗说可尔。细克不然。以别就三时各不成断。总此三时岂成断耶。如一沙无油多沙亦无。今释此言前中后取者。是简滥之言。何者人谓此智前中后位各不能断。则谓同于无圣智处恶取空也。故简云。此于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后亦尔。不同无智故。非恶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问。余处论说圣道初起则能灭恶。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毗昙。一念有烧。始终方尽。治结同然。依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尽。治结亦尔。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断。中后亦然。若依终教。如缘起性三时俱不能断。即由不作缘起方成故不无断也(云云)。
  大疏六(上云)二断惑相者。谓三时无断方说断故。故云非初非中后。释此有二义。一约相翻。二约相续。言相翻者。谓无间道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三惑智各有两失故。如不成断。谓智先起智有自成无漏过。不能灭过。烦恼先灭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智后同时各具四过。如灯不破闇可以喻此。又涅槃云毗婆舍那。不破烦恼。若尔云何说断。若依唯识第九。明二真见道现在前。彼二障种必不成就。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者。此但举法相一边。亦不违亦不违余缘集断义。若望此宗则有所遗。谓秤衡是一低昂无妨。解惑不尔。岂得俱时。明闇之喻。虽则相倾到有不到俱不破闇。同时则相乖。异时不相预。故若此宗断结要性相无碍。上明非先后。俱为显无性。无性缘成则说断结。由能断无性方为能断。所断本空方成所断。若定有者则随于常。不可断故。若定无者则堕于断。失圣智故。言相续者。不约惑智相对。但就一智自有三时。论依此释就此三时后有二种。一约初心究竟。通分三地。二约无间道中刹那三时。经论并通此二。论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云。非初中后故。此上顺释偈文。无定三时。唯约智说故。言是智断惑。若尔三时无断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炎非唯初中后。前中后耶故。此举喻释成。谓实教断惑必性相双明。经文正显证智。唯据甚深缘性不可说义。论主兼明断义故性相双辨非初中后。辨因缘无性。是断之不断。前中后取即不坏缘相。是不断之断故。大品云菩提非初心得菩萨。亦不离初心。后心亦尔而得菩提。譬如燃灯非初炎燋炷。亦不离初炎后炎亦尔。而炷实燋故。龙树判云。佛以甚深因缘答。涅槃二十九亦云。众生五阴。虽念念灭而有修道。如灯念念灭而有灭而有光明。上诸经论。皆显性相无碍无断之断。又今经论反覆相成。谓若定断者。一念便足。何假三心。既并记方成。明知无性。无初中后。无初中后是无性。故方得成于初中后断。此则因缘故无性。无性故因缘也。若云初念则能断。后念方究竟断者。不异毗昙一念有烧始终方尽。若云初念独不能断。积至中后方能断者。不异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然。勿失宗旨。上犹通实教。若依圆宗所断之惑。一迷一切迷故。一断一切断。无断无不断。若具显诸宗差别。如别行章(文)。
  演义抄十四(上云)疏若云初念则能断后念方究竟下。第四结弹古义。即远公解。前解经云治必阶渐非定始终。故云非初亦非中后。正论其果断在穷终。不得说言非初中后。今乃据果反谈昔因。因时不顿。是故说言非初中后。下释论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云非初智独断。中后亦然。通取三时方能尽结。次释论。若尔云何断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不毗昙一念有烧始终方尽。治结同然。若依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然。治结亦尔。若依大乘惠心明胜一念能断。但相续始终方尽究竟故。经说言念念具足一切助道。于一念中尚能具足一切道品。何有不能断除烦恼。但相续始终方尽究竟。是故今说前中后取。如义正知名之为取。释曰。此公虽明大乘慧胜。要明具足三时始终方断故(文)。
  问。终教大乘心。以何义为烦恼障之义可云耶。答。章云。不异真如是烦恼义(文)付之。设虽万法真如随缘所作故。烦恼不离真如。迷悟二体既水火。何可云不异具如。是烦恼义耶。是以论家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云云)何况大师余处解释中。释真如用大以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文)所以妄法虽不离真。以违真如非用大释(给)。故烦恼虽不离真如。更以之为所以不可为烦恼义。次烦恼是真如断烦恼时。可有断自性□□心之灭也。如何。
  问。终教心解惑同体耶。两方。若有者。章文不见。若不同者。大乘义章中。盛立此义。如何。
  章云。又此教中烦恼等法。皆是真如随缘所作。是故不异真如。是烦恼义。如起信论说。又经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烦恼准此。是故当知。与前诸教施设不同。宜可准知(云云)。
  问。终教大乘心。地上菩萨为助愿受生留烦恼障耶。答。章中不留付之。何不留耶。若不留者。可堕二乘地耶。是以始教中许地上留惑(文)云何。
  章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广文如上抄之。可见之。
  问。第四地所断二身见者。以何可云为其体耶。答。大师余处解释中有三释。初见二障同体我见为体。次见以法执中我我所见为体。后释以分别俱生为体。付之。初释不明。凡舍凡夫我相障证遍满真如之事。是初欢喜地之位也。若尔者。人执我见既初地所断。更不可云第四地所断也。是以第二释心。以法执中我我所见为二身见之体判。云何。
  玄记十二云。二我见言或二障同体我见。以正断所知烦恼不起名永断。理实但除法执我见。或法执中我我所见为二身见。或分别俱生名二身见。尽处总说四地断二身见。此三释中初释为胜。宁知此与第六识俱(此问也)第七识俱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以去永不行。七地以来犹起。不论释有三因。非是第七。此即初亦与余烦恼为依持。此粗彼细。伏有前后故。此但与第六相应。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等云云)。
  断惑义私记云。问。其二身见者何。答云。此广疏有三释。唯识疏有二释。问。广疏三释何答○问。唯识二释二身见者。谓初见道已离第六识中分别我见。今此后离第六识中俱生身见。尽处说名二身见。非今离二如。第四定言灭失根(云云)后释又正断所知障身见等。并不起烦恼障中身见等。故说二身见名永害。非烦恼身见亦起对治(云云)大抄判云。彼释为胜也(云云)。
  问。终教大乘心。二乘圣者于烦恼障伏断非实断云事。大师引何论藏之说证之给耶。答。引弥勒所问经论证之付之。二乘圣者断三界惑品。证尽无生菩提云事。大小经论常说也。何云但能折伏耶。是以始教门心。立渐顿二门。述断惑证果之义。彼宁非实断惑证果义可云耶。若尔。二乘圣者终无断惑之义者。更不可趣入自乘无余也。次今此论造论者不分明。何引之可为证耶。如何。寻云。楞伽文亦如上说者。如何。
  章云。若依终教。诸声闻于烦恼障尚不能断。但能折伏。何况能断彼所知障。故弥勒所问经论云。声闻辟支佛。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等。楞伽文亦如上说(云云)。
  指事云。
  古抄云。有人云。兴福寺永绿僧正。于维摩大会精义时。每度寻弥勒问经论作者。诤其用否。仍以东大寺法相宗定严大法师。寻兴福寺学窗之处。有修学者云。述记末文云。义云。弥勒问经论南地吴人非真圣教(云云)。
  尔者僧正以此文精义欤。
  或记云。问。起信论及疏云。若二乘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既说二乘人断烦恼障。何故今云不断。答。案云。今此论意六种染心及烦恼障根本无明为智障中。既有人执法执。今二乘人唯断人执。具六染中初执相应也。今终教意。二乘不断烦恼障者。未断六染法执故。人执亦云断六染。俱名烦恼障故。然指事云。愚法人未断根本无明所起烦恼。并末十烦恼者。根本无明住地云六染中法执也(文)。
  问。始教门心。于二乘圣者。判全断惑障分断所知之事。为愚法不愚法共论之。为当虽限不愚法二乘有此义可云欤。两方。若愚法不愚法共论之者。是章上文。与全断惑障分断所知之义。然上所断不同愚法(云云)。
  如述。此释心限不愚法(见)若依之云尔者。凡判始终二教断不断差异。大师出二义(给)依始教心。彼为引二乘故。未深说故(乃至)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云云)依终教同。今此就实。以愚法二乘无广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烦恼障(文)今此文心不分愚心不愚。有此义(见)若但限不愚法者。与第二释更不可有差别也。如何。
  章云。若依终教。诸声闻于烦恼障。尚不能断(如上)○问。此说何故与前教不同耶。答。彼为引二乘故。未深说故。是故以上就下。说烦恼障同彼二乘佛地方尽。又以下同上。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今此就实。以愚法二乘无广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烦恼障。又亦可。前约三乘中声闻。此中约愚法故不同也(文)。
  章上文云。是谓二乘断烦恼障。其所知障○分有所断○当知此始教为引愚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于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然上所断不同愚法。以彼唯断烦恼障故。此即不尔。断种子故(云云)。
  问。终教心不愚法二乘实断烦恼出三界可云欤。答。
  问。终教心付菩萨断惑。且于烦恼所知二障可云分分别俱生断之耶。答。章云。不分俱生及分别(云云)付之。烦恼种类不同。现行行相既不等也。或有分别计度所起。或有任运俱生烦恼。此等现起行相差别显然也。终教心何强可云不分分别俱生耶。是以始教门心立此义。何况于能治断道既立见修等。次位□于所断之惑。何强不立分别俱生可云耶。如何。
  章云。其菩萨人。于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净(等云云)又地地别法先德心智障种子有粗细二种。粗种初地断尽。地上但除习气。细种地地别断。佛位究竟清净。所以初地伏使种。地上除习气之文。望烦恼种子并一分粗种论之。细分种子别不虽随习气可云地上障也。彼无性坚惠释。此但望粗品种子。云先已除断粗种子。无别断唯除彼残习。所以云转复清净述。□□□之言。是粗分种子望粗种之习气。非粗种习气相对细分种子。云但除章家引无性坚惠释。地上除习气云事者。智障粗种。为显初地断尽。强地上俱云除习气也。云然细分种子不遮地上别断故。
  章云。初地已上断于智障一分粗故。
  探玄记十一卷。若依终教。如梁论等。其烦恼种初地永尽唯有彼习。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尽。余分及习于诸地中各别正断(文)既云初地除智障一分。余分习气地地别断。岂非微细之种子地地别断。又其所知障地前亦学伏。初地断一分。余皆诸地各断一分(云云)此等文证皆云智障之粗种初地断尽微细种子地地断也。章家所释偏望粗种。如此可无其过也。
  章云。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等者。是明烦恼障现行种子。非明二障共。初地已上断于一分粗故者。明智障也。探玄记中。其烦恼种初地永尽唯有彼习之文。今章地前伏使现等云文相当。次其所知障一分粗者等云文。章初地已上等云文相当也。求云。上其菩萨人于二障中等云二障。共举何如此分别乎两方。云于所知障种子初地断。地地别断共可云粗分。凡烦恼所知二障有粗细者。粗分现行种子也。细分可云习气也。何于种子有粗细云乎。况初地所断粗分。地地别断细分者何。章云。初地已上断于智障一分粗故可云耶。又初地顿断先德心。所知障种子尽初地之义。依章家上下文势。住始终二教浅深之义道也。正判终教断惑之时。云初地断使种。判地上除习气。况量但除之言乎。加之既云修道位中转复清净等。更不可异求。但至一分粗者文。控玄记余分及习之释。所知障者微细障也。故细分习气上上种也。一分粗者无种子也。探玄记及习气言指上烦恼障习气也。更非相违也。
  问。寄惑智二障显比证二位之时。弘十解以上得出世净心等。梁论等文证之可云耶。答。尔也付之。不明凡三贤伏使现。初地断使种云事。终教常谈也。依之十解以上依得人无我智少分位。既叶不退作八相等化用故。或云得出世净心。或说入生空位等云也。何况起信论三贤觉异相梦者。是唯寄比证二位差别。实不觉可云耶。如何。
  章云。一寄灭二障以显二乘。谓分惑智二障。显比证二位故。梁摄论云。地前渐除烦恼障。地上渐除智障。又云。十解以上得出世净心。又云○又仁王经云。习种以上入生空位。得圣人性故。本业经起信论亦同此说(云云)。
  问。金光明经心。依染心三位粗细寄显三身之时。显得化身事。依何道尽何心得之可云耶。答。依证依道起事心尽。得显化身(云云)付之。凡三身共是如来所得也。依法身垂报化。若尔。何三贤之位得之可云耶。何况第六相应烦恼种子。始教至金刚以还。终教初地尽之。若尔。依何义趣三贤伏道位尽之可云耶。如何。
  问。依三道三人寄显三身之时。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得显应身(文)尔者诸识分别时。今此依根本心者。何识也可云耶。答。章云。依根本心是未那(文)付之。无明乘相所起之粗念心。依赖耶根本心故。可云依根本心也。此则当第八识少分并第六识细分也。是以余处解释中。第八少分第六细分(见)加之他宗人师解释中。善不善业相应之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趣生所依本故(文)或又烦恼障并所发业名依根本心。是烦恼所依本故(文)如何。
  章云。五以染心粗细。寄于三位以显三身。如金光明经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得显化身。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得显应身。依胜拔道。根本心尽得显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缘赖耶本心故。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文)。
  起信义记云。若别就位通说者。如金光明经言。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著相。是异相灭也。法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念相。即是住相灭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离微细念。是生相尽也(等云云)。
  古抄云。胜庄师以异熟第八识释根本心。大乘基师云。见修惑相应心名起事心。由此烦恼起造诸业。感异熟果事故。善不善业故。应之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趣生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应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或如惠沼师释。烦恼障并所发业名依根本心。是烦恼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云云)可检本文(云云)。
  问。寄惑等三障显三身事。如何配之可云耶。答。惑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现化身。智障清净能现法身(云云)付之。三身共如来所得。何身三障共不断可云耶。若尔者。依何意趣如此可配显乎。何况化身佛受宿业云事。大小常途之说。同寄显之者。何以化身配业障清净句也可云乎。如何。
  章云。六寄于三障直显三身。故彼经云。烦恼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现化身。智障清净能现法身(云云)。
  复古记(云)。
  问。以迷三无性之理所起烦恼。寄显三身之时。以何身寄何烦恼可云耶答。章家正虽不配释。先德云。解思惟分别相显化身。灭依他相显应身。净成就相得法身(云云)付之。正见章现文。但能解能灭能净至于三身ト判シテ未配释之。先德心何恣如此可分别乎次成就相者。是圆成实性也。在缠真如未虽不净也。何以彼可云迷无性所起烦恼耶。如何。
  问。以迷三无性之理所起烦恼。寄显三身之时。引何文证之可云耶。答。金光明经引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等文证之付之。依所引证文。正见经文。举遍计依他圆成三性。无能解能灭能净之义者。不得三身ト云ナリ。何以彼文迷三无性之所起烦恼可云耶。若尔。设虽三无性上所起烦恼。更不可云三无性也。如何。
  章云。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寄三身。故彼经云。一切凡夫及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二身不至三身。何者为三。一者思惟分别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是故不得至于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是故诸佛至于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但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云云)。
  胜庄疏云。第二显德。谓于遍计所执自性通达无相。悟入空性。除遣所执至于化身。又复由此通达实性。即能永断离染依他。至于应身得无上觉。由此永断客尘烦恼。圆成实性及显清净至法身。是故诸佛具足三身(云云)。
  问。断阐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寄显四位四行四因四报之事。大师答。章中断阐提不信障。显十信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识轮王报。以外道我执障。显十住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以声闻畏苦障。寄十行成故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界轮王报。以独觉舍大悲障。寄十回向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文)付之。凡检经论诚说。以四行云能治。以四障定所治。若尔。能治之道生彼所治之障灭可云也。何先灭四障可云成四行耶。若无能治之道者。依何可云灭彼四障耶。次十行位断声闻畏苦障。成破虚空三昧云事不可然。正见佛性论文。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云云)今此文心是地上所得也。何十行位可云耶。如何。
  章云。八寄四障以显四位。此有二义。一约正使寄显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报。何者。谓阙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我执障。寄以翻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云云)。
  指事云。言成破虚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论云。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八地真俗双观。而异八地者。八地以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问。既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无妨也(云云)。
  问。以四障习气。寄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之事。大师何释之给乎。答。大师初二三地灭阐提障习。相同世间。得大乘光明三昧。成净德因。除因缘生死。四五六地灭我执习。相同二乘。得福德王三昧。成我德因。除方便生死。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乐德因。除有有生死。十地佛地灭独觉舍大悲习。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常德因。除无有生死(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次凡依论藏说案四种生死废立者。以方便生死为先。因缘生死为后。是以摄大乘论中。初二三四地灭方便生死。五六七地灭因缘生死(云云)加之。梁摄论中。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由破此障故。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乘。由破此障故。得大乘果(等文)何违此等文大师如此释给耶。是以法相人师依此等论说破此义。非无道理。如何有难云。因缘生死是我德障。何初二三地断之可云耶。方便生死是净德障也。岂至四五六地耶。答。古会释云。四种生死废立经论盛谈。是故相续解脱经乃至摄大乘论等。皆说四种三昧力。灭阐提不信等习气。尽四种生死证净我乐常。所以华严大师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等事。依经论说。传大师所释也。况香象大师探一代圣教。存随文就义二释。淄州所破似不顾此二释欤。次因缘方便二生死前后。大师所释非无其道理。依佛性论心。无明住地生无漏业。有因缘方便二义。所谓无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缘生死。是同类果故。生智慧行名方便。爰知。因缘方便互具其义。依之相同世间。初二三地望无明住地观因也。四五六地四谛缘生观解。望无明粗方便也。依之此义前寄因缘。后寄方便也。是则第二就义释也。若作随文释者。如经论说欤。依之真谛三义又同因缘前方便后释给也。
  章云。
  指事。
  一乘义私记中云。
  佛性论第二云。
  无性摄论疏云(神廓撰)若约四种释通(而)皆有。若据位别准。依梁论二十二无明感十一粗重释中。初八无明感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方便在前四地。次无明感三粗重。是因缘生死。故知因缘五六七地。次六无明感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无明感一粗重。是无有生死。故知无有是金刚位。若是方便及因缘并有有生死。自地起自地断。若无有生死障佛地今时断。所以然者。十地是学位故自地障自地断。佛地是无学位。故佛地障金刚断也。
  成佛妙义云。
  玄十一云。三所感变易方便生死报并是所离(文第二地也)。
  蜜严疏第一云。彼华严中就四生死分为三重。谓初二地为因缘生死。三四五地为方便生死。六七二地为有有生死。开此三死生别有为三无有生死。以第七故知两经开合虽异。义不殊。辨诸佛土胜严证也(文)。
  问。世间二乘菩萨三位寄显十地之时。七八九地之位断三界色习烦恼云事。引何经说可云耶。进云。引仁王般若之文□□见经文。所谓远不动观想。亦断三界心□离烦恼(云云)所释不以经文。如何。
  章云。

  文永三年三月一日于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七

寄惑显位门

  问。以摄论所说三十三僧祇。望三僧祇时分。有长短不同耶。答(云云)疑。两方也。有长短不同者。菩萨修行非可有长短不同耶。若无者。三十三三僧祇名方异也。尤可有不同耶。
  问。皮肉心三烦恼差别何耶。
  章云。二寄皮等三惑显三僧祇故。梁摄论云。初僧祇断皮烦恼。第二僧祇断肉。第三僧祇断心。三以此三惑。寄显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摄论三十三僧祇中说。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等云云)。
  摄大乘论十一云。论曰。复次三十三阿僧祇○不失增上方便。欲显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为三十三。论曰。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进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论曰。于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谓入住出。释曰。为除皮烦恼障入初地。为除肉烦恼障住初地。为除心烦恼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萨烦恼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亦尔。约此三品故各立三僧祇(文)时分义所委抄事了。
  问。寄起事心等三心。显法报化三身。可□□□□耶。答。章引有人义云。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是末那。以依缘赖耶本心故。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文)心者。伏道者地前三贤位。法断道者地上位。胜拔道者金刚心位也。起事心者第六识。造业而成五趣异熟果事故。根本心者第七识。恒缘第八见分执我我所故。根本心者第八识。二种生死根本故云也付之付答申。先地前位尽第六染心云。显化身可尔。第六识相应烦恼七地已前犹行。阿□□尽耶。次第八识自体白净。唯无覆□□□云染心耶答。第六相应烦恼七地已前现行。始教心终教心。二障种子初地断尽。况寄惑显位门意。以实断不可被难。所以十解已上伏尽第六识染心现行。唱八相成道故云显化身也。次第八自体白净不染心者。亦始教大乘心□说。今终教意微细法执体。所谓赖耶二识□□不觉义也。故以第八识云染心无夫问。就答申终教意。以赖耶不可云染心。寻第八识是所熏识。□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与能熏共和合性四义。若染心者。以非此义。岂强受熏耶。况第八识障是染心者。又见道无漏智初起位。可无第八识障治相违故。若许尔者。无所熏义故种子应失。又是胜庄师以异熟第八识释根本心。经文不云染心。终教意以赖耶云染心答申退。又设许染心以赖耶不可云根本故。彼大乘基师无见修惑相应心名起事心。由此烦恼起造诸业。异熟果□故。善不善业相应之心名依根本心业。是□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应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云惑如惠沼师释。烦恼障并所发业名依根本心。是烦恼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违此等义。何释如此耶答。今终教心约不思议熏论之。以可思议□□被难。所以楞伽经不思议熏不思议□□□□□染心成所熏无失。故起信别记之余论中□□□初教就粗相说。而实此识迷无相真如义边故。□□根本无明住地。若不尔者。即应常缘第一义谛。即一众生半迷半悟。谓六七迷而第八识悟也。又若其佛地与圆镜智相应者。则知凡地国与无明相应。何以故。与上相违故。若若凡地余识无明与相应。□□非根本识自有。若亦应佛地诸智非本识。既佛地起者则知凡地起愚故不起也。又若一向染烦恼别不得成无记法。何以故。若无烦恼则一向清净不得名无记。是故一向清净者。即名为善。一向染者则名不善。染净无二故。则非染净名无记。□□以净属真分。染属妄分。二分不二名为和合赖耶无记识也。若此位中无染细者。以何简净成于无覆无记。既无记非净。故知有染细也。克覆言之。唯真如体是故赖耶。异熟唯是位也。□回心声闻故似说也(云云)。
  章云。五以染心粗细。寄于三位以显三身。如金光明经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得显化身。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得显应身。依胜拔道。根本心尽得显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缘赖耶本心故。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
  问。寄三障显三身可云耶。答。章云。惑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现化身。智障清净能现法身(文)付之。法应化三身共断三障所可显也。何偏云惑障清净能现应身等耶。次虽应化可云化应法。如何云如此耶。答。诚三身共所灭三障。然而是寄惑显位门意。一相说非实断。仍云尔无失。次以智障为所依烦恼起。烦恼起造业。流转生死。所以依法身现应身。依应身显化身故。譬如依空出电。依电出光。故寄此道理作此说。处共非不灭。□□□□□况源出金口微言。不可起别意趣也。但因□□□便不被难文言次第矣。
  问。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寄显三身事如何耶。答。有先德云。寄迷三无性所起烦恼显三身欤。一解思惟分别相显化身。二灭依他相得至应身。三净成就相得至法身。故章云。故彼经云。一切凡夫为三相(乃至)诸物至于三身(文)付之。□□□且案章主意。勘文无分配三身。故总能解能灭能净至于三身(文)。何恣如此分别耶。次成就相即是圆成实性。诸法真实性圣智所证功德也。如何以此云迷无性所起烦恼耶。答。凡经文为三相故。远离三身等云。岂寄三身耶。加之大师御意。寄显三身所释显然。私非所答。何况胜庄惠沼等共配三身释之故。胜庄□云。第二显德谓德。谓于遍计所执自性□□□相。悟入空性。除违所执。至于化身。又后□此□□实性。即能永断离染依他。至于应身。净无上觉。由此永断客尘烦恼。圆成实性不得清净至法身。是故诸佛具足三身(文)次诚圆成实性虽圣智所证功德真如为体。在缠真如修净。故云迷胜义无性理所起烦恼。实圆成理非是烦恼。故章云。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但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云云。已上短释双纸问答也)。
  章云。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寄三身。故彼经云。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不至三身。何者为三。一者思惟分别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是故诸佛至于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但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文)。
  问。断阐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得信乐大乘行等事。大师何判之耶。答。章云。何者谓以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我执障。寄以翻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文)付之。此大师废立一一不明。先灭阐提不信等之四障。后不可云得信乐大乘等之四行。既所引之经论四行云能治。四障判所治。是以能治之道生后所治之障可灭。何云灭障证行。次十行位断声闻畏苦障。得破空三昧者。何佛性论中云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文)尔也。相违如何可会耶答。大师灭四障得四行。经论述修四行灭四障。各有其理。更不相违。其所□□□提外道等之四人。出十信住行等之四位。善根内□□□外催。小信大乘之理。聊发大悲心。灭不信之障。乃至深舍众生之执。断惑障之后。弥信大乘。深起大悲。是以信乐大乘等之四行断初地者。四障未尽之前正圆满者。断惑障云也。所以经论之意。且付初地判能治之道。章主之释正望圆满云所治之行。何此二文更无相违。次以佛性论之中初地以上断声闻畏苦障者。此望地上断种子尔。唯章家之意十行之位灭者。地前伏现行故也。以明利□断。论家之释不可会。难云。伏现行者章主义。次空三昧实初地已上能得之也。但地前得之者。有修定因行故。亦无有妨。先德会释之(已上短释双纸问答也)。
  章云。八寄四障以显四位。此有二义。一约正使寄显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报。何者谓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我执障。寄以翻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文)。
  指事下卷云。言成破虚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论云。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以地真俗双观而异以地者。八地已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问。既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无妨也(文)。
  问。寄惑显位门意。以四障习气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样何耶。答。今寄四障习气显地上四位四定等者。相同世间。初二三地得大乘光明三昧。灭阐提不信障习气及因缘生死变易报。证净德波罗蜜。相同二乘。四五六地得集福德王三昧。灭外道我执障习气并方便生死。显我德波罗蜜。相同大乘。七八九地得贤护三昧。除声闻畏苦障习气及有有生死。证乐德波罗蜜。因圆果满。十地佛地依首楞严三昧。断独觉舍大悲障习气及无有生死。得常德波罗蜜也。付之。隋唐摄论并无配十地之文。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位。何如此配当耶。依之缁州了义证中破之。次初二三地灭因缘生死。四五六地除方便生死。不可勘彼经论文。皆以方便生死为先。以因缘生死为后故。摄大乘论中初二三四地灭方便生死。五六七地灭因缘生死(云云)何况因缘生死是我德之源也。何进断初二三地。方便生死是净德障也。是至四五六地耶。梁摄论云。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得大净果。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等(文)何违。所依经论文判四种生死之前后耶答。凡四种生死之废立经论盛谈。是故相续解脱经乃至摄大乘论等。皆说四种三昧力。灭阐提不信等之习气。尽四种生死证净我乐常。所以花严大师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此事依经论说传人师所择也。况香象大师探一代圣教。存随文就义二释。缁州所破似不顾此二释欤。次因缘方便二生死前后。大师所释非无其理。依佛性论心。无明住地生无漏业。有因缘方便二义。所谓无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缘生死。是同类果故。生智惠行名方便。不同类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缘方便互具其义。依之相同世间。初二三地望无明住地观因也。四五六地四谛缘生观解。望无明粗方便也。依之此义前寄因缘。后寄方便也。是则第二就义释也。若作随文释者。如经论说欤。依之真谛三藏义又同因缘前方便后释给也。
  里付云。
  断惑义私记云。因缘方便前后甚难。先德未传(文)。
  私云。依无明生业识之次第。尤可有此义欤。
  兴福寺永超僧都。东大寺永近得业维摩竖义。莫香象随文就义释云。诸宗人师多虽存此旨。未云随文就义释。花严一宗始有此义释(云云)。
  章云。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此上义广如无上依经本业经佛性论宝性论梁摄论等说。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后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习气地上净。此文亦成证也(文)。
  指事下卷引梁摄论第十一云。论曰。众类差别者。释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类故名众类。于小乘中乃至不闻其名。何况能修习。故言差别。此四种三摩提能破四德障。即四种生死。能得四德果。即净我乐常故。立此四定为四德道。论曰。大乘光三摩提。释曰。大乘有三义。一性二随三得。性即三无性。随即福德智慧行所摄。十地十波罗蜜随顺无生。得即所得四德果。四定缘此三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无分别智。由此无分别智照真如。及佛不异故名光。又有十五种光。功德胜于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此定缘真如实有易得。有无量功德故。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碍大净果。论曰。集福德王三摩提。释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余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谓凡夫二乘菩萨。菩萨由此定故于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长能长。未圆能圆故名集。于生长圆三处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随等十度。圆满菩提资粮行故。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复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为集福德。此定说真如中得自在故名为王。论曰。贤护三摩提。释曰。贤有二义。一能现前安乐住。二能引摄诸功德。现前安乐住者此定能令菩萨身不舍虚空性。免离三际故。得安乐住。引摄诸功德者。能引摄不可数量诸定。非二乘所闻知。因此一一定起无量通惠。由此二义。是故菩萨能离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于大乐。由破此障故得大乐果。此定缘真如为菩萨体故。不离智能引诸定及通慧故。以定为体。论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释曰。此定是十地菩萨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萨及佛有四种胜德。故名首楞。一无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无疑。于清净众生见自身无等故。三坚实功德。恒在观无散乱故。四有胜能。能破难破无明住地障故。具四德人于此定能得能行。故称伽摩。此定多行他利益事。能破独觉自爱习气。即是无有生死障于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断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文)。
  一乘义私记中卷云。问。变易者何云事耶。答。变者改变义。易者转易义也。意改变转易分段粗身。云成光明殊胜细身。而曰变易身。问。变易者新人名欤。古人名欤。答。俱通新古名。但古人变易身亦曰意生身。新人曰意成身。问。且古人云生身意何。答。意者第六意识也。意如意生故曰意生身言也。问。如意生生意何。答。意具三义。速疾义。无碍义。遍到义也。如具意此三义。变易身亦尔也。具此三义生。所以云如意生。问。新人云意识身心何。答。意生身之时舍分段粗身。别生变易细身样也。今依大愿大悲意愿力。修练分段粗身。为变易细身。前所以由意愿力云。约变生之身而曰意生佛身也(可见唯识论第七并同疏第七也)。问。楞伽经三种意生身。无上依经四种变易生死者何。答。楞伽经三种意生身者。一三摩钵底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摄释第四云云)无上依经四种变易生死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也(可勘灯第六也)。问。且何云三摩钵底意生身等。答。摄释第三引四卷楞伽第三曰。三摩钵底者。此翻等至。于定得变易身。随心生故云意生。故云意生身。觉法自性意生身者。能观察觉了有为如幻法无实体。于定得变易身。彼随意生。所以云意生身。种类俱生无作行。云意生身等者。诸众生所有随多类烦恼。能现同类身。所以云种类身。能一时现行。所以云俱生。能任运起不假功用。所以云俱生。能任运起不假功用。所以云无作行。彼随意生云所以意生身也。问。尔此三种意生身摄十地事何。答。三摩钵底意生身有前五地。觉法意生身有六七二地。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也问。何云方便生死等答。无漏后得智云方便生死。所知障云因缘生死。变易五蕴云有有生死。于行苦细有说有名。故云有有变易身唯有微细生灭。有从是外更无有云物。所以云无有也问。尔此四种生死相配十地事何答。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因缘生死有四五六地。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无有生死在第十地。问。尔此四种生死相配地事。正义欤。不正义欤。答。此不正善也所以灯第六判曰。隋唐摄论并无文。又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如是相配是有师义也(云云)。问。何故不相配地耶。答。灯第六曰。分段生死有四种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果报难。四过失难也烦恼难喻方便生死。业难喻因缘生死。果报难喻有有生死。过失难喻无有生死。而物何云相配地。所以云相配地。是有师不正义也问何云烦恼难等答无明爱取云烦恼难。行支全分与有支一分云业难。识等五果并生老二支云果报难。生已灭忧悲苦恼云过失难也问。约障有四难。一阐提不信障。二外道着我障。三声闻畏苦障。四缘觉舍心障也。此四障相配四种生死物欤答。此四不相配四种生死也。问。就慈恩等师御心之事。然今就五教师御意。何云。答。慈恩等师御心。而纵练分段粗身云成变易细身。今五教师御心。而分段变易二身。从本并云。问。分段变易二身自本并在者。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耶。答。尔。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也。问。若尔。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者。可言一切凡夫位皆得变易身等物。何云入初地时得变易身。答。分段变易二身虽从本并在。被覆隐分段粗身故不显。菩萨初地舍分段粗身故显变易细身。所以不云凡夫位得变易身也。问。尔以何知舍分段粗身故显变易细身云事。答。起信论疏曰。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简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所说(云云)。问。何故变易身云细苦。答。变易身有微细生灭苦。故云细苦。问。其微细生灭苦者。如何苦。答。此身有刹那生灭义。故云在微细生灭苦(文)。
  里付云。
  六相义私记下云。问。受变易身以新业得。为当以古业得。答。以新业得。不以古业问。若尔。何佛性论云须堕洹以□不作新业。若以古业得者。以分段古业如何可得业易身答。其论不造新业者。约有漏新业也。非约无漏新业。所以不相违也(文)。
  佛性论第二云。复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极果四德。金刚心方乃得之。应知。何以故。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譬如无明生行。或因烦恼方便生同类果。名为因缘。如无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类果。但名方便。如无明生善行。不劝行故。今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亦尔或生同类。或不同类生福行。名为同类。以因缘俗故生智慧行。名不同类。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所生无漏业。名为因缘生死。譬如无明所生行。是业但感同类。不生不同类果。善行但生乐果。不善但拓报。故名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堕洹以上。但用故业不生新业。三有有生死者。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三界门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如上流阿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譬如生为缘。名老死等为过失。是故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所依止处。而一切烦恼通名无明者。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既未灭尽。由为一切烦恼垢臭秽熏习故。阿罗汉辟支佛及自在菩萨。不能至得无所染污大净波罗蜜(文)。
  承历二年法胜寺大乘会讲暹高阿阇梨近快同之。疑云。无明生漏业偏可不同类。善恶相违故。尔何有同不同二类耶。
  无性摄论疏云(神廓撰也)若约四种释通而言。位位皆有。若据位别准。依梁论二十二无明感十一粗重释中。初八无明感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名方便在前四地。次六无明感三粗重。是因缘生死。故知因缘在五六七地。次六无明感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无明感一粗重。是无有生死。故知无有是金刚位。若是方便及因缘并有有生死类。自地起自地断。若无有生死障佛地。金刚断。所以然者。十地是学位故。自地障自地断。佛地是无学位故。佛地障金刚断也(文)。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云(青丘沙门见登之集)宝性论云。变易有四。一缘相二因相。三生相。四坏相。佛性论云。一方便。二因缘。三有有。四无有。无上依经云。三界中有四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生报难。四过失难。无明住地缘起有有生死。如生报难。无明住地缘起无有生死。如过失难。解云。依胜鬘经。五住种子名五住地。依五住地起于现行。名五住起。依无明住地种子缘起现行法执。无明是变易生死。方便名方便生死。故佛性论云。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流业。譬如无明生行。二因缘者依无明住地缘发无流业。是变易生死。亲质助因缘名因缘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变易。以与变易为方便及因缘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业分段因缘亦名分段生死。梁摄论云。苦集通名生死。二有有者依无流业。是业名为因缘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变易。为方便因缘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业是分段方便因缘亦名分段生死。梁论云。苦集道名生死。三有有者。依无流业资有流业所引变易生死。名有有生死。故佛性论云。有有生死者。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流业为因。三种圣人意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流业为因。三界内生身。四无有者。是变易生死最后身故名无有。故佛性论云。无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生身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议退堕。譬如生为缘死等为过失。问。何者是三种圣人。答。胜鬘经云。无明为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在地上故。楞伽经第五卷云。有三种意生身。一者三昧乐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二者如实知诸法相意生身。谓于第八地。三者种类无作行意生身。诸师释不同。一师云。约三学别地三地是定。若约六度五地是定。故云三四五名三昧乐受意生身。第六地般涅槃若现前故。六七八地名如实觉知诸行智意圣身。而言第八地者。举其终也。九地已上名称种类无作行意生身。第二师云。第一略初二地。故言三四五。第二亦略初二。故云第八地。理实而言。第一通五地。第二通六七八三地。第三通九十二地。第三师云。次第二于第八地。则知第一七地已还。而唯云三四五者。此中略前后也。以实而言。第一通前七地。第二唯第八地。第三九十二地。又四卷楞伽云。第一名三昧乐受意生身。今依佛地论真谛师释。胜鬘经云。三种意生身者。是三乘种性圣人。入初地已上受意生身。故名三种。非是楞伽经中三昧乐等三种意生身也。故佛地论云。有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所身。无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所生最后身。依生梁论八地已上是有有生死。金刚菩萨是无有生死。此二生死既佛性论皆言三种圣人。故知。三乘种性至八地已上受有有生死。从本种性为名。名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故楞伽经第七云。大惠声闻辟支佛。于第八地菩萨中乐着寂灭三昧乐故。不能善知唯息见。堕自相同相熏习障碍。故堕人无我法无我见过。故以分别心名为涅槃。而不能知诸法寂灭。大惠菩萨白佛言世尊。说声闻辟支佛入第八地寂灭乐门。如来后说声闻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别后说声闻得入无我。而不得法无我空。若如是说声闻辟支佛。问。未能证初地之法。何况八地寂灭乐门。佛告大惠。声闻有二。定入八地寂灭门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乐门。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菩萨行。未曾觉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萨诸法。未曾修行诸波罗蜜十地三行。是故决定寂灭声闻。不能证得彼涅槃所行寂灭乐门。问。何故得生死名。答。通名变易生死者。转变改易若生若死。并是就相为名。别名方便因缘。此二约用有有无有。对彼为名故。佛性论云。有有生死如上流般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无有生死。是变易生死最后身故。后更无生死故名无有(文)。
  探玄记第十一云。三所感变易方便生死报并是所离(文。第二地处文也)。
  孔目第三云。四种生死。谓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文)。
  密严经疏第一云。彼花严中就四生死分为三重。谓初二地为因缘生死。三四五地为方便生死。六七二地为有有生死。开此三死生别有为三无有生死。以第七故知两经开合虽异。义不殊。辨诸佛土胜严证也(文)。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云。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无明住地(文)。
  法花义疏第九云。但成佛有二种。一法身成佛。如从初发心至等觉地。转成妙觉地佛。此是变易生死将倾故。于三界外法身成也。依摄大乘论。三界外有四种生死。三地以还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缘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刚心刹那名无有生死。佛性论云。三地是世间地。宜名世谛。亦是福德。福德望智慧则福德是缘义。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间地。亦名真谛。称为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缘生死。论举喻云方便生死如无明生行。因缘生死如行生识。故知。无明为方便。而行正是因也。又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无有生死者。有一刹那生后转则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无有生死(文)。
  法花玄赞要集第十二云。四种生死等者。案国云。无上依经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种难。变易喻彼亦立四种生分段。四难者。一烦恼难。无明受取。二业难。行支全有支小分。三报难。即识等五果种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小分。四过失难。谓生死异灭忧悲苦恼。今变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执等为方便故。二因缘生者。谓无漏有分别业根本智缘名无分别业。后得智缘名有分别业。名因缘。三有有生死者。即变易生死五蕴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异灭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更无后果粗外相苦果。故名无有生死也(文)。
  佛性论第三云。复次应知。无明住地如烦恼难。无漏业如业难。三种意生身如果报难。不可思惟退堕如过失难(云云。依是□也)。
  治承三年四月八幡宫三十讲庆俊五师为之。
  问。付寄惑位门。欢喜等十地之中。七八九地断三界色习烦恼(云云)尔者何经说可云耶。答(云云)进云。依仁王般若释也。付之。依所释披仁王经。所谓远不动观惠亦断三界心色眼烦恼(文)所释不似经文。如何。
  章云。十又于十地。别地相中。寄显世间二乘菩萨三位别故。仁王经说。前之三地断三界中色烦恼。四五六地断三界中心烦恼。七八九地断三界中色习烦恼。十地及佛地断三界中心习烦恼。解云。以三地终心位得上界定。极至四定离下地色故云断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无漏出世间位。世间色心俱尽故也。七地已去是菩萨位。渐细于前故。寄灭于色心习气。以显彼位也。
  仁王经云。
  (里书云)
  问。付寄惑门第十六门心何耶。答。
  章云。十六又以六识烦恼寄至四地。末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此亦为显世间二乘菩萨故。作是说。
  指事下云。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说者。瑜伽及唯识论文也。是故瑜伽论第七十八解深经云。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正故。唯识论第九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碍无漏菩提分法。彼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云云)。
  问。顿教断惑引何经文证之耶答云。引法界体性经文。故章云。我见际即是菩提故(云云)付之。顿教从本无妄也。何引此文耶。
  私云。东大寺觉严已讲。初勤御前御论义之时。天台论匠问觉严云。三世觉母大圣文殊。令发众生菩萨行(云云)何说之耶。进云。色处说此事。令发众生我见心(文)何如此说耶。觉严答云。所出申者。法界体性经说也。是则烦恼即菩提义也。故我宗大师引此经。说为顿教证(云云)南北皆称美(云云)又达磨和尚有三人弟子。一人云。断烦恼证菩提。一人云。迷即烦恼悟即菩提(云云)一人云。本无烦恼是菩提(云云)和尚判云。第三义尤叶宗(云云)是则顿教证也。
  章云。若依顿教。一切烦恼本来自离。不可说断及与不断。如法界体性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汝云何教诸善男子等。发菩提心。文殊言。我教发我见心。何以故。我见际即是菩提故。以此准之(文)。
  问。圆教断惑何。答。章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是此义也。又此断惑分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以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如经说(云云)今此文心者。不说烦恼体性。但付甚深真如之用大。断一烦恼断一切烦恼。是则不异真如。是烦恼义心也。心者深义。敢不可论各别断也。所障惑一障一切障。亦以如此。所以论其证据。即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是也。
  问。今此圆教心者。论相入相即旨故。于烦恼障等。又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云事不明。相即圆融□依一味法□即觉前境界妄见网中。专但在事相属别。是以设虽圆教心。何失烦恼各别旨。所以理性是一故。体断智虽照一法界。所治各别故。别别可断之也。行布所非无圆教。若夫依一味法界道理云。一断一切断者。一切众生断惑成佛时。一切众生同可成佛也。若尔者。众生悉尽。但可有佛界耶。所以生死无始。何今无妄情境界乎。次引小相品文。证一断一切断之义不明。彼品云。若有众生。得闻此香。诸罪业障皆悉除灭。于色声香味触等。内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二万一千烦恼故。行烦恼等演举八万四千尘身。此诸烦恼皆悉除灭(等云云)是则依闻香功德。说除灭等(云云)云一断一切断也。普贤品中明真烦恼过患说。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也。不云一障一切障。何依此等文证此等义乎。答。凡花严圆宗心者。说三种圆融。显法性融通旨。一者事理圆融。理事互融。相入相即。二种之圆融。法界一味唯理无妄。三事事圆融。当相圆融。不待缘起。今三种圆融专出花严。止观释如次配终顿圆三教。既事事圆通自在无碍也。以六相成之。以十玄证之。依之佛界众生界相入相即。故经云。以菩萨身等众生故。是故众生悉分中。现以彼□□同能现故。是故众生无不成佛(云云)是以一佛成道时。一切众生悉同成佛也。性起品中。以喻显说之云。帝网有十方重重无尽玉。一方玉图佛形像。十方无尽玉一时显此形像。一佛成道时。十方无尽众生心性宝珠。悉现相成道影像。明知。令众生全佛义叶不增不减经说者也(取意出之)此喻犹不叶本。诸众生各在悉来如此之佛故也。大师释此等义云。当相即空之理。人天乘妄情犹不悟之。岂以妄见难法性圆融乎。故经云。以普贤眼见一切众生皆已究竟(云云)故小相品此诸烦恼皆悉除灭之文。望圆经之大旨。是一断一切断之明证也。普贤品即受百千障碍法门之说。任花严之大宗。又一障一切障之玄文也。次寄证位行实之四义判。第四约实心者。付证克体从本一味法界也。其心悬本觉。其旨仰果分也。如第二会寄缘说十之说也。以三乘心余宗释。强不合难圆经深义前问。
  私云。东大寺花严宗俊源大法师。于维摩堂立此义。兴福寺永缘权僧正。为探显精义者。难此义云。一成一切弥可同外道量。同虚空体常周遍之义(云云)大众贤哲皆怖罪报重者也。
  章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此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此义也。又此断惑令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已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如经说。又前三乘等诸门断惑。若一障一切障断即入此教。若随门前后。是三乘等。此据别教言。若约摄方便。前诸教所明并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余义准之(文)。
  四十经疏第一云。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文)。
  入楞伽心玄记云。三由前二义不相离故。无碍双现。谓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众生心佛为佛心里众生说法。是故全摄各无障碍(云云)探玄记第一云。文同入楞伽心玄记(文)。

  正治元年九月二日。于仁和寺菩提院抄之毕。师匠抄出论义短释双纸。并私问答也。此等私记等文。拾之抄合了。东大寺圣诠大法师。诚谬定众多者欤。后者正之(矣)。

  文永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以神护寺本一校了。以同本写点毕。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八

回心义

  问。小乘教意。有二乘回心义可云耶。答。章一切二乘皆无回心。以更无余求故。如小乘中说(云云)付之。俱舍论中。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云云)。何云无余求耶。答。证果以后无回心云也。
  回心义私记云。问。何故一切二乘皆不回心。答。章云。或一切二乘皆无回心。更无余求故。如小乘中说(云云)愚法小乘教中不说余果。但二乘果说□果故也(可知云云)。
  问。终教大乘意。二乘圣者入无余后。心想还生可云耶。答。心想还生判也付之。凡二乘圣者入无余时。身心俱都灭处也。何虽终教心心想还生可云耶。是以瑜伽论中。入无余位。本转二识皆灭。无余后生。以何为因(文)何背此等说如此判耶。答。终教大乘心者。谈悉有佛性教故。彼入无余。二乘以真如为因熏因。如来大悲力外缘不舍故。根本无明不舍故。心想还生云也。次瑜伽文。依始教引小乘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有灭云也。又为顺小乘涅槃故。入已不起判也。
  章云。二或一切皆回心。悉有佛性力为内熏因故。如来大悲力外缘不舍故。根本无明犹未尽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无不回心向大菩提也。此约终教说。问。如瑜伽论显扬论说。诸识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内。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者。阿赖耶识及诸转识。俱不成就。既本识转识皆灭。无余后生。心以何为因。无因而生不应理故。答。彼诸论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今终教中。就实而说。以根本无明。动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于此二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梨耶识。又由彼无断证故。所得涅槃岂为究竟。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文)。
  问。不成就阿赖耶识有有情可云耶。答。瑜伽论云。有此义也。付之。
  私记云。瑜伽第五十一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得成就转识。亦成就阿赖耶识欤。答。应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无心闷绝。入无想定。入灭尽定。及生无想天。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阿罗汉若独觉。不退菩萨故诸如来。住有心位。或有俱灭。谓余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入灭尽定。处无余依般涅槃界(云云)同抄云。阿赖耶四句中。如对法第二云。阿赖耶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又诸有情取为我。及即我之取处名阿赖耶。今最后义故。八地等舍名不舍体。第一偏句中。云灭定者。此谓第三果人。非余成四句故。若生死念中无意识。他宗难者。何故此中不论生死者。即闷绝中摄。第二偏句中有三位。一粗现当尽故舍名。非细法执。谓二乘人第二位。谓永伏现行入。八地以去入爱现行永伏不起。非法爱。此非留惑。以趣法空故。第三双除粗细习。章人法二执。谓如来此中名不退者。以未得不退。以念恒增进善法。初地名不退。名已得不退。非不得时有起烦恼有漏心等。以转识名通漏无漏。皆得阿赖耶名。种唯起有学二乘。大乘八地异熟识等即空。大乘重路二乘无学。若八无余界二乘。如来取相。此中第四通灭定等论故。云及如来等。非不退菩萨及如来。实亦入无余。依般涅槃。此约六识转识。不约第七(云云)。
  问。就五果回心。且其无余劫。限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依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根不等故去有迟疾二种等(云云)付之。依声闻独觉者。其根有利钝故。是故可然。于声闻四果者。虽有住生多少。入无余涅槃时。皆同证阿罗汉果。依何义辨四果利钝耶况初果住生者。可通利钝也。所谓俱舍光法师释中云。根本最钝者。具住七生。非诸利根定满七云如何答。涅槃经中说。无余劫限随五果回心。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文)大师释经文。此明最钝。须陀洹人。受七生已入涅槃(等云云)明知。随经生多少。有利钝不同云事。或分根利钝。又但依生多少劫长短。判之义可有也。彼业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别释也。又他国惠净师释。五果劫限依此义见。
  章云。问。如生心回向时分齐云何。答。由根不等故去有迟疾。迟者迳劫乃起故。楞加云。乐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解此文。但总相说。若差别说者。随其利钝各别迳时。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槃经云。须陀洹人。亦复不定故。迳八万劫。则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独觉迳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解云。此明最钝须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灭心心法。如入灭定。复迳八万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能发菩提心。若于一身得第一果。受二生已即入涅槃。迳六万劫。即能发心。若于一身得第二果。不还欲界。即入涅槃。迳四万劫。能得发心。若得罗汉。即现入灭。迳三万劫。即能发心。若独觉根利。迳一万劫。便能发心。此五人发心之时。即入十信菩萨位。名发阿耨菩提心。又有义。前五人从凡得小果。入涅槃后。起回心修十信行。满心已堪入十住初发心住位已来。随根利钝。各迳彼劫。未必一向在涅槃中。迳尔许劫也。如直往人既迳一万劫。修信满足堪能发心。彼独觉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迳一万劫。余四钝根。又差别故。时得多利也。上来明迟者。若极疾者。如法华经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皆总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此上并约终教说(文)。
  一乘义私记云。问。此人但于初果住生。得第四果入无余。若二三果亦住耶。答。此人既不经二三果。越中二果。得第四果入无余。问。何故不经二三果。答。初果断取三果障。得第四果故。既不得也。问。何故此人五八万劫经。答。涅槃疏云。如得初果不残七生道为故。不越其七生。由业力故不盛七生。此复如此(云云)定若于一身得第二果等者。意云。此人初果。即果身得第二果。其位而住一生得第四果入无余。经六万劫发心也(云云)故涅槃疏云。第二人于初果不经生。即至第二果。上经是界人天各一生得第四果(云云)定若于一身得第□果等者。意云。此人从初二果。即身得第四三果。其位而住一生得第四入涅槃。经四万劫发心也。故涅槃疏云。第三果于前果不经生。至第三果。经色无色生得第四果(云云)定若得罗汉。即现入灭等者。意云。此人从前三果不经生。即得第四果入无余。二万劫发心也。故疏云。第四人于前三果不经生。直至第四果。虽同此阿罗汉果。入于涅槃前果生不同。劫数不等(云云)。问。此等四人。谓得第四果方入无余。若尔问云。阿罗汉八万劫数等。如何须陀洹八万劫等(云云)。答。从本为名之尔。问。尔前三果可尔。第四果如何耶。答(文)。
  问。付明二乘入无余义。且不定种性人入无余涅槃可云耶。答(云云)疑两方也。若云入无余涅槃者。起信论疏中。若不定种性未入无余前。即有回心(文)既成渐悟菩萨也。何可云入无余涅槃耶。若云不入无余涅槃者。菩提心论云。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文)任此文者。可入无余见如何答。
  问。不定性二乘可入无余耶。答。此世根不定者。虽遇诸佛教。还有逢后教心故。不留浅教也。故不可入无余欤付之。不定性者。不入无余之文未见。诚说如何答。如本答申此世根不定者。必有逢后教心故小乘。若始教等教时。不入无余也。依之唯识论中云。或说二乘无余涅槃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说。后既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云云)。
  私云。回心义私记。不定性二乘入无余(云云)用否难定。又未知作者也。
  回心义私记云。问。二乘入无余者。唯定性入不定性不入欤。答。定不定俱入故。菩提心论云。二乘人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满方乃发生。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云云)。问。若定性不定性俱入无余者。何故瑜伽八十云。回向菩提声闻。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发趣阿耨菩提。答。彼依三乘教分齐说。今依一乘教意说俱入也。问。何故依三乘教意说不定性不入。一乘意说入。答。三乘教意立。三乘有究竟涅槃故。说定性二乘入。自分涅槃亦既不发生。不定性二乘□分段身修练成佛。一乘教意立。唯有一灭二灭非真故。说定不定俱入化城。而终回心向大。问。定不定俱入无余有何差别。答。如先定性待劫限满发生。不定性不论劫限故异。问。若尔定性劫限满者几劫。答。此有多说。涅槃经云。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住(云云)金刚仙论。迳千万亿劫(云云)楞伽经。无量劫不觉(云云)。问。何故如此相违。答。根有利钝。悟有早晚故圣教互举义不违之(文)。
  又云。问。定性二乘等。何云回心向大耶。答。不定性三界内而向大定性。三界外而回心向大也。即界内回心分段生死。界外回心变易生死也。问。四果之中。何果而受变易身耶。答。必第四果而受变易身也。故佛性论云。出三界外有三种三圣人等(云云)。问。约无学圣有定不定性。同受变易。有何差别。答。不定性回心向大。而后入无余受变易。定性入无余。受变易报后向大也。问。定性必成佛义可入无余。何不可性成佛入无余。答。终教化城名为无余。不同法相等太虚无余故无妨。所以八十经云。若不信入无余界声闻成佛通排一切众生眼罪(云云)。
  同私记引龙菩提心论云。二乘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净意识不知。其他时久久成果位故。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难可发生。要待劫限等满方乃发生。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乃至)能得成佛(云云)。
  一乘义私记中卷(宽朝作)云。问。定性二乘人。从无余出回心向大共教大乘。若回心向大共教大乘。若回心向大不共大乘耶。答。回入不共大乘。不回入共教大乘。问。何故回入不共大乘。不回入共教大乘。答。定性二乘。以无余简择力。知三之中大乘权。三之外一乘实故。回入不共大乘。不回入共教大乘。问。入无余二乘等着三昧乐。却不觉知□。得知三中大乘权。三外一乘实。答。入无余二乘。虽乐着三昧乐。由如来大悲外缘力故。有彼本觉内熏力因故。自无余出故。得知大乘权。三外一乘实。所以回入不共大乘。回入共教大乘。问。若尔无余二乘。从彼出入不共大乘。不回入共教大乘者。何疏云。谓诸二乘以根钝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耶。答。彼约不定种性。尔云不据不定性二乘。问。何以知。不定性二乘。从无余出回入不共大乘。不回入共教大乘云事。答。智度论九十三曰。阿罗汉舍分段身生何地具足佛道。有妙净土。出三界外。阿罗汉从闻法华具足佛道(云云)以此文知尔云事。又样云定性二乘不定性必先回入共教大乘。然后回入不共大乘故。疏云。谓诸二乘以根钝故等(云云)。问。何故不云阿罗汉生妙净土。闻深密经具足佛道。云闻法华经具足佛道。答。阿罗汉身人故。云阿罗汉实共大乘菩萨也。所以闻法华具足佛道也(文)。
  私云。回心义私记。并此一乘义私记。不定性二乘入无余判也(云云)。
  香象起信论疏上卷云。二乘回心者。若不定种性。未入无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定。若决定种性。未入无余前定不回心。要入无余方有回心。以二乘人本来不得无余依涅槃界故。佛性论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乘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变易身也。又无上依经·胜鬘经·宝性论等。广明无漏界中。有三种不思议变易生死。谓声闻缘觉大力菩萨名定。此中二乘是不定种性。理必不然。以未回心有分段故。回心已去是渐悟菩萨。非二乘故。论说二乘有三种余。非菩萨故。当知。定是二乘自位。无余依中大乘说彼有三余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是故化火烧分段身。入无余依法尔。皆变易报残。而彼不知谓为涅槃而实。但是未烧身前。期以灭智。所谓灭定。法华论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解云。以此当知。二乘无余体唯灭定。亦回方便故云诸禅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钝。灭定无防心种有强弱。是故在定极迟八万。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皆为增上缘力。又由本有佛性之身。令心还生于净土中。逢佛菩萨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钝迟疾。诸圣教略有七位。谓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独觉人。此五如彼涅槃经说第六位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消后觉。得佛无上身。此亦利于前。不迳万劫。第七位如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此经。唯以佛乘而灭定。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槃已。即于佛土受变易身。受佛教化。入于大乘○此上七位。并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回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回心故。问。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回心。为不回者。答。一切皆回。何以得知。法华论云。授声闻记有其二种。一者如来。二者不轻菩萨也。所授声闻有四种。一决定声闻。二增上慢声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应化声闻。后二声闻以根熟故。佛为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也。决定声闻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萨与记。方便令发菩提心也。解云。决定声闻既在所记中。故知。定有发菩提心○问。何故新翻经论。说有入寂定性二乘不回心耶。答。新经论中。据未入寂定不回心。入寂已去。彼不说故。不相违。又教有了非心。别如佛性论辨。故不可怪(文)。
  回心义私记云。问。何故不云八万七万等。必定八万六万等。答。义准亦定八万七万等无妨。但欲显进之一灭而说耳。
  例如增劫时寿令渐增也。
  问。涅槃经所说八六四二万劫数者。善趣所经劫数也可云耶。答。香象大师释此事给。非善趣所经回入无余间劫数也(文)付之涅槃大经文。以何得知说入无余间劫数云事。是以可云善趣之间也。是以他宗人判此间也如何答。
  大般涅槃第十云。如是大涅槃经。受持读诵供养恭敬为他说者。迦叶。为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此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薄贪嗔痴。得斯陀含果。一返往来。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非如来也(文)。
  大乘义章第十七贤圣义云问云。二乘发心向大。既在善趣。于善中为初为中为在毕竟。释云。此人不同极凡。初发心者。亦不得名善趣中上。云何得知。如涅槃说。须陀洹人八万劫到。斯含恒人六万劫到。阿那含人四万劫到。阿罗汉人二万劫。辟支佛人十千劫到。经定到者于阿耨多三菩提心。当应名彼种性地心以为所到菩提心矣。定种性地。尔许劫数。明知。非是善趣中上问曰。一切须陀洹人。至辟支佛向种性地。悉八万劫。至十千劫有不到者。释曰。现在不愚地者。则发大心修学大乘。尔许劫数。容至种性。若愚法人。取少灭者。不可称计。微尘数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后心想还生。心想生已。发心向大。向大之后。阿罗汉人。更二万劫修学大乘。方尽种性。以是义故。非一切人。悉八万劫问曰。须陀天上人中七返受生。至罗汉果。七返受生。不过一劫。何缘向大。尔许差降。余果亦尔。是义难解。或容圣者。且作阶降。又更解释。若须陀等。重断残结至罗汉果。然后向大。所授不多。更不断结。则向大者有此差降。所有残结。能障法界一切行德。一切诸行悉难成故。渐入如是。言顿悟者。不从小入一往学大(文)。
  问。圣者八六四二万等。入无余间劫数生者。为界外为当界内可云耶。答(云云)疑两方也。若云界外土者。受界外生事。无漏为因。无明为缘义也。今无漏者。以无分别智后得智名断。无漏业可云生彼土也。然二乘人。不起此智。以何为因缘界外生可云耶。明知。非界外土云事。若云依之界内云者。既离三界惑品。所入无余涅槃也。全不可云界内云耶。
  八十经疏一(上)云。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等。智论九十五亦同此说。明知。趣寂决定回心。法华论中曰。声闻内决定及增上慢。此二未熟故。菩萨方记。方便令发心。既云未熟。明必当熟方便令发。即菩提心不可不顺。已定判为论错。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彼必当得无上菩提。法华论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说涅槃故云三昧。胜鬘亦云。定说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文)。
  随疏演义抄第三本云。疏又法花第三云下。明无趣寂。既无趣寂。则无定性二乘。一乘义亦已显矣。疏引三文。谓法华智论及法华论。今初。即化城喻品结会世尊所化弟子。经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疏全同。言余国者。有云。随举娑婆之外一国。即是若天台云。余国者。方便有余土也。立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即法相中变化土也。二方便有余土。三宝报无障碍土。即是法相中报土。通自他受用。四寂光土。即法相土。方便一土。法相所无。天台依凭智论而立。即下所引九十五文。论云。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阿罗汉。我于余国等。引受全同前疏。又云。若尔罗汉受法性身。应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舍众生舍佛道故。又复应言得道。虽不受生死。于菩提根钝不能疾得。不如应往菩萨。释曰。智论之文恐然。与法花对会。定知。虽出三界不趣寂故。结云决定回心。疏法华论中四声闻内等者。引论成上无趣寂义。先引后释。今初。然论云。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若决定增上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菩萨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疏文略引耳。言退菩提心得。记者。如身子二万佛所曾教化。又以下云。我今还欲令汝等忆念本愿所行道故。则非独身子。又四大声闻自陈舍父逃逝。明已先化。第三周中。引大通智胜佛所曾已广化。皆是退菩提心。言应化者。如富楼那由秘菩萨行。外虽是声闻。又言。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又阿难自忆本愿。偈云。方便为侍者。罗睺罗偈云。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现为我长子。皆是应化声闻也。故知夫能对扬圣教。影响其迹。靡不是权。而偈云富楼那是应化者。□□法华诸罗汉耳。言菩萨与记者。论主次前自云。如不轻品中。示现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此上皆论。而安国法师不许此义。云何有普明菩萨。预记今日会上声闻。即诸佛法菩萨。谓药王等。当与记也。释曰。既是论主自言菩萨与记。亦论自释。何得不依。疏既云未熟下。释上所引论文。若决定声闻定不成佛。则应言余二声闻根不熟。故不与记。既言未熟。非永不熟也。若大乘云。合言不熟。译者之误。言未熟。故疏结弹云。不可未字顺已宗。定有寂实。便判论文错耶。又上言方便令发心者。彼论次前有。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成佛与授记耶。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习种种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与之虚妄授记。答曰。彼声闻记者。得决定心。非诸声闻成就法性故。如来依三平等。说一乘法界。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授记。即具修功德行故具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释曰。由此论文故。上云方便令发心耳。言三平等者。一乘平等。无二乘故。二生死涅槃平等。三身平等。今即第三平等。疏入楞伽下。亦成无趣寂义。言入楞伽者。即后魏菩提留支所译十卷。世尊入楞伽王城故云入也。同引三卷经文。皆说无实涅槃。明知。定无趣寂。若尔何以言得涅槃。望其当分。谓是无余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三昧。深入三昧沈空多时假立涅槃。以引劣器之耳。法华论中意亦同此者。同无实涅槃也。论释七种喻中。第四为有定人。说化城喻。论云四者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跋提。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颠倒所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云。释曰。既云无实涅槃。明知。是假说耳。与前同。次此胜鬘。亦成上来涅槃不实耳(文)。
  问。付入无余不且速疾回心者。引何文证之耶。答。章引法华文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引。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等(云云)付之。引今此法华文。证速疾者不明。说复有弟子不指何声闻。云而于彼土。无言净秽。求佛智慧之生四乘中何耶。得闻是经时迟疾难知耶。若尔大师。以何故如此释耶。答。实法华此说迟疾难知。勘经家前后回心显然也。三周章段授起。皆是智胜结缘三辈也。三千尘点虽经尔许劫数一乘得脱。释尊之世在备耳(文)适其类残子灭后何出离。岂远耶。况判入于涅槃。尽分段之生耶。依之求佛智慧之生。不可隔顺次也。付中云。我于余国作佛。宣而于彼土。任文相起尽何非速疾者耶。
  章云(如上注也)。
  问。付大师释三乘回心。且一乘回心云何释之耶。答。章云。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罗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遍于五位法也(云云)付之。今此一乘回心证据难亦寻。彼第八会声闻者。本会身子等五百声闻。如聋如盲隔悟。于舍卫□亿。何云得十大法门等耶。末会又因陀等六千比丘。适虽得十眼十耳等。非是声闻故。大师释云。后六千比丘。非是声闻。如海幢比丘等(云云)故更非回心向大证欤。何以此等经。证成回小入大义耶答。实身子等五百声闻。在会坐虽如聋如盲。于南方末会中所得十大法门也。海觉六千比丘虽释。非是声闻。皆是舍利弗共行弟子也。故经从自导出文者。释出小乘之分小心之家。皆斯出家说者。释舍小涅槃也。故依经文相威仪等。如此释也。
  章云。又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约一乘摄方便说。六或俱绝前五。此有二种。一一切二乘。悉无所回。以望一乘皆即空无可回也。如经中如聋如盲者是。二一切二乘等。并已回竟。更不复回。如经中以普贤眼见一切众生。皆已究竟者是此并约一乘别教说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答。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罗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法门。义当即是解行身。遍于五位法也。
  六相义私记云。问。何云为转为。答。二乘之人云转为。问。何故二乘人云转为。答。二乘之人根钝故。不能直尔闻□法一乘。要先回入共教大乘。成共教菩萨。转舍二乘之名。然后回入三外别教一乘所以。二乘之人云转为。问。尔一切二乘。顿不闻此普法一乘。答。尔也。不闻。问。若尔何第八会中。除舍利弗等之人。如聋如盲。答。彼权现者不实二乘。问。权现之者不实二乘云意如何。答。对机显法故。标如聋如盲之形。所以云权现之人不实二乘也。问。对机显法云意如何。答。此普法一乘。深胜二乘人不能闻标如聋如盲之形。所以对机显法也。如依黑物显白物也。何以知二乘之人根钝故。要先回共教大乘。然后回入三外别教一乘答。疏云。谓诸二乘以根钝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萨称。然后方入此普贤法(云云)以此等文知尔。问。何云二乘人转为。答。转舍转得义□舍二乘名。转根共教菩萨名。然后回入三外别教一乘所以。云二乘人转为。故疏无二乘而不回共教。无菩萨教菩萨不回非共教(云云)问。约第八会有本会末会。本会故舍利弗末会舍利弗。其权现人非实乘答。尔。权现之人不实二乘。问。本会舍利弗。显此善法一乘。深胜不能二乘人。不觉标权现之形。应有经云。末会舍利弗回心。于文殊边悟十大法门。□□权现者。非实二乘。答。据第八会声闻。为表法众寄法众。本会声闻标法众。末会声闻寄法众。所以虽共权现而无夫。问。表法寄法众云意如何。答。大菩萨标此普法一乘。深胜非二乘人所解。而如聋如盲。所以本会声闻云表法之众。显寄于同教。回入别教一乘。回心文殊边。表十大法门解故。末会声闻云寄法之者也。问。本会声闻云权现之者有然耳。末会声闻回心向大。二乘何云权现之者非实二乘。答。他宗意者然之耳。今宗非谓然之。此会二乘之人却不在故也。问。此会二乘人却不在者。经初如是我闻之我谁我。不阿难我答。此权现阿难。非实阿难也(文)指事下卷云。言一切二乘至如聋如盲者是者于一乘□□。答。二乘机故。是即空义。既空无一乘故不可回也(文)。
  治承三年四月。东大寺八幡定齐讲。圣诠大法师之解也。
  问。华教时舍利弗。法华时身子。为别为当同欤。答(云云)两方。若云二经舍利弗别者。初成道花严时身子。如聋如盲。渐调其机。至于法华之时。所悟一乘也。若尔彼此身子何异耶。若云依之同者。花严时身子权人也。法华舍利弗退菩提心也。何同欤。
  问。付明入无余声闻得劫限。心想还生。且楞伽经乃至劫不觉文。大师云何引释之耶。答。章引此楞伽文耳。此文但总相说付之今此楞伽经文□乃至劫不觉故。指无余时定一劫也。何云但总相说。初总举之耶。依之起信论义记之中。废立劫限长短。立七位之中第六位也。若尔者大师两处所释。已以相违。如何可和会耶。答。古人义二途也。有人云。今此楞伽经文。正不指时分故。释但总相说也。但至起信论义记释者。云乃至劫不觉故。任文相大旨。独觉十千劫次立此也。此义无指难欤。或人云。同本异译。经文云无量劫不觉。依之可云但总相说。但至义记中立第六位。总兼别故。分取一位耳(云云)。
  私云。楞伽文不指时分故。云但总相说也。非遮义记。第六位者。胜进良觉等传也。总者兼别故。义记取第六位之义。觉严等之义也。章文并起信论义记上抄之耳(文)。
  章云(上论义云。问。就五果回心。且其无余劫限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依何故耶彼所抄之)。
  起信义记上卷云(上论义云。问。付明二乘入无余义。且不定性人。入无余可云耶彼所抄之)。

  文永三年十月十二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毕。佛子圣严之(二十二岁)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九

佛果义

  问。小乘教意何释佛果耶。答。章云若小乘佛果。唯是无常。不说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论云。小乘无性德佛性。但有修得故也付之。小乘教意。何佛果功德唯是无常。无本性功德耶。见章上文。以戒定惠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为佛果功德。是则三世常恒法也。但不可限无常一义。况佛性论。望真如法性功德之。无性德佛性也。非不愿五分法身功德也答。于五分法身功德者。前佛后佛无替。虽以其化用名属三世诸佛功德故。犹是无常一义也。佛性论意。又以如此耳。
  章云。若依小乘佛果唯是无常。以不说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论云。小乘无性德佛性。但有修德故也(文)。
  佛果义私记云(药师寺义圣律师撰宽平三年记之)。问。就常无常义。且小乘意。何故云佛果唯无常耶。答。小乘教中。未说本性功德故。云唯无常也。故五教云。若小乘佛果唯是无常。以不说本性功德故(云云)。问。其本性功德者何物。答。本觉本有功德也。意云。小乘教中。未说本觉本有功德故。云佛果唯无常也。问。若尔有所依文耶。答。尔有。故所五教云。如佛性论云。小乘性德佛性者。本觉佛性也。小乘教中。不说本觉佛性故。曰无性佛性也。言修得者。修得佛性也。佛性论第一云。若毗昙萨婆多等论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德。但有修得性(云云)。
  佛性论第一云(天亲菩萨。陈三藏法师真谛译)复次佛性有无成破立义。应知。破有三种。一破小乘执。二破外道执。三破菩萨执。初破小乘执者。佛为小乘人说有。众生不住于性不般涅槃故。于生疑起不信心。释曰。所以众生疑者。由佛说故。小乘诸部解不同。若依别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解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德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得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位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位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所以然者。如经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无涅槃故。又可余说。佛十力中。性力所照。众生境界。有种种性。乃至粗妙等界不同故称性力。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有性无性异故。有佛性者。即修种种妙行。无佛性者。则起种种粗恶。是故学小乘人。见此亦说。皆有道理。未知何者为定故起心(云云)。
  私云。余文段无用故略之毕。
  问。始教大乘意。法身并修生功德。俱通常无常可云耶。答。俱通常无常(见)付之法身凝然常住理性也。何可云通无常耶。次修生功德者。报应二身也。何可云常也耶。
  章云(次下记之)。
  问。庄严论中。自性无间相续。三佛性常无常中何也可云耶。答。俱常也(文)付之自性是理法身故。常云事可然也。无间相续者。修生有为法也。此二佛性。无常可云也。何三佛性俱常判也。
  章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无常。以离不离故。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从因生故是有为。无漏故亦得是常。佛无间断故。相续起故。庄严论云。自性无间相续。三佛俱常住等(文)。
  私记云。问。就始教义。三身俱通常无常意何耶。答。且约法身者。以是自性凝然常故。是常也。以有离不离义故。是无常也。若约自他受用变化身者。从因生故。是有为也。无漏故是无常也。以不闻断相续起故。是常也。故章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无常。以离不离故。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从因生故是有为。无漏故亦得是常。以无间断故。相续起故(文)言修生功德者。自他受用变化身也。定知无常。以离不离故者。如来藏在缠之时。犹不离染故曰不离也。出离之时。已离妄染故曰离也。由此二义。受是不定故。故曰亦无常也。故控玄记第十二云。三离不离无常。约圆成性。以在缠时名不离垢。出障离时名为离垢。约斯不定名为无常。具如中边论及佛性等说(云云)。
  问。三身通常无常者。有所依文耶。答。尔有始何文答。五教引证云。庄严论云。自性无间相续。三佛俱常住等(云云)。
  章云。理法身是自性常也。智法身是不断常也。应化二身相续常也。自性常者。即凝然常也。最胜第二亦说。法身常。应化二身通常无常也(具三身义文)。
  后古记下引成论云。常有三种。一本性常。谓自性身。本来性常住故。二不断常。谓受用身。恒受法乐无间断故。三相续常。谓变化没已后。现化无尽故。故说三佛俱常住等(文)。
  最胜王经第二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处处随缘方便相续不断绝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云本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应身者从无始末相续不断。一切诸法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无尽。用亦无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以具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是根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文)。
  问。终教意。修生功德。通常无常二义可云耶。答。章云。通二义也付之。设虽终教意也。何以修生功德可云常住耶。偏可云无常也。如何。
  章云(如下记之)。
  问。终教总说门意。法身功德。通常无常可云耶。答。章云。通二义也付之。法身常住法也何可云通无常耶。
  章云(如下记之)。
  问。终教意。于佛果位。具常无常等四句可有云耶。答。章云。有之(文)付之。何可有此四句不同耶。何况文云此非四句(文)如何。
  章云。若依终教有二义。先别明后总说。别中。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以后同真如故。何以故。本从真流故。无明已尽还归真谛故。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证此法身等。宝性起信论等。盛立此义。如彼应知。又智论云。萨婆若智与三世合。何以故。过去世等是虚妄是生灭。萨婆若云是实法。非生灭故。解云。萨婆若此云一切智。即知佛地圆智同真如故。非生灭也。又摄论云。犹如虚空遍满一切色际。无生住灭变异。如来智亦尔。遍一切所知。无倒无变异等。是故。当知。非直无间断故以为常。亦则同真如不变常也。法身是常。以随缘时不变自性故。亦是无常。以随染赴机故。何以故。以诸功德并同真。是故起用唯是真作故。起信中。报化属真如用大摄。又彼论云。众生心净法身影现等。又云。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谓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乃至广说。总说者。由此法身随缘义故。是故功德差别得成。由不变义故。是故功德无不即真。以举体随缘全相不变。二义镕融无障碍故。是故佛果即常无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随义应知(文)。
  佛果义私记云。问。就终教义别说门意何耶。答。此门意别云说三身常无常义故。云别说门也。问。除法身亦应化二身。通常无常如何耶。答。应化二身。以今此修生故。是无常也。还至源而同本觉真如现故。是常也。故章云。别中修生功德是无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以后同真如故(云云)尔修生功德者。即应化二身也。自受用身。亦收尽应身也。问。何故立还至源而同本觉理时常。答。应化二身。本自真如流故。无明断尽时。还归真如理体。所以云常也。故章云。何以故。本从真流故。无明已尽。还归真体故(云云)。问。以何□本从真如流故。无明断尽。还归真如理体。答。章云。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此法身等。宝性论起信论等。盛立此义。如彼应知。言梁摄论者。指第十三卷(流字作生字也)。问。还归本觉真如理体故。如何云常耶。答。本觉理是不变常住故。始觉智亦同本觉时常也。问。若尔是应化。又说常文耶。答。尔有智度论摄论如是说。问。且智度论文如何耶。答。智度论云。萨婆若不与三世合。何以故。过去世等。是虚妄是生灭。萨婆若是实法。非生灭故(云云)章云。萨婆若此云一切智。即知佛性同智同真如故。非生灭也(云云)重云。佛果同智同本觉真如理故。非生灭(云云)言不生灭常云トナリ。问。摄论文如何耶。答。其论云。犹如虚空遍满一切色际。无生住灭变异。如来智亦尔。遍一切处□无倒无变异等(云云)章云。是故当知。非直无间断故以为常。亦则同真如不变常也(云云)意云。依此者。应化二身。非直无间故以为常。亦则同真如不变常故。诸为常云也。问。法身佛通常无常如何耶。答。法身佛。随无明缘成六道生死。流转法时。不变其自性故。是常也。以随无明染缘起时。所被机故。是无常也。言法身者。理法身也。故章云。法身是常。以随缘时不变自性故。亦是无常。以随染赴机故(云云)。问。何故云尔答。章云。问。何以故。以诸功德。更并同真如。是故起用唯是真作(云云)意云。修生功德。以既并同真如理体故。是故所起之应化用。唯是真如随缘所成也问。何以知应化用是真如随缘所成耶答。章引起信论三处文也问。其文如何耶答。章云。起信中报化二身。属真如用大摄。又彼论云。众生心净法身影现等。又复以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离。谓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乃至广说(云云)问。何云用大答。应化二身是用大问。何故应化二身云用大答。应化二身。是真如用大也。于大有三大。即体大相大用大也。体大者。真如理也。相大者。真如之所有恒沙之万德也。用大者。应化二身也。过于此三而无大之物故云大也问。此三宝中何摄耶。答。法宝摄也。故起信论疏云。以用大中。辨佛受用变化二身。是故体相二大。自是法身。属法宝摄。以彼用大依体相起(云云)。问。何云智净相耶。答。智者始觉智也。净者离染。同于本觉也。又智即净故云智净也。又皆净之相故。云智净相也。故起信论别记云。智者始智也。净者离染。同本觉。此中有智之净。为智即净也(云云)又疏云。其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云云)。问。何云不思议相。答。果德化用故为业。非下地所测量故。名不思议也。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故。名不思议业相也。不思议之业。及不思议即业故。名不思议业。不思议业之相故。名不思议业相也。故别记云。不思议业者。果德化用故。故名为业。非下地测量故。不思议也。此中亦有不思之业。及不思即业等。可知也(云云)。问。总说门意如何耶。答。此门意。总说佛果常无常义故。云总说门也。意云。别别不明三身常无常义。而唯总说常无常义故。名总门也问。尔其佛果通常无常如何耶答。由法身随缘义故。是无常也。由法身不变义故。是事也。问。尔佛果唯有亦常亦无常。而无非常非无常义耶。答。佛果具足常无常等四句。又不具足也。故章总说者。由此法身随缘义故。是故功德差别得成。由不变义故。是故功德无不即真如。以举体随缘。全相不变二义镕融。无障碍故。是故佛果。即常即无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随缘应知(云云)案云功德差别得成者。由此身随缘义故。应化差别果得成。是故三身皆是无常。言功德无不即真如者。由法身不变义故。应化二身。皆是无不真如法身。是故三身皆是常。问。其佛果具常等四句如何耶。答。随缘义故是无常。不变故是常。随缘不变二义故。是亦常亦无常也。绝言离相义。是亦非常。亦非无常也。问。或非具足四句(云云)意如何耶。答。此非四句。是俱绝上所得四句故云。问。何故俱绝四句。答。约诸缘起法。不可说是常。由彼举体即是无常故也。亦不可说其无常。由此举体即彼常法故。是故文曰非四句。随义应知也(师说)。问。章文问。若尔如何得说非一异也者。此意问何耶。答。此意云。随缘不变二义镕融无障碍者。若尔如何理智得说非一异等。问。章文答云。若始教中。以真如遍故。智证真如故非异也。有为无为不同故非一也者。此答意何。答。此说非一非异。始教终教意别也。今此答始教意也。此始教义意云。能证所不相离故。是非异也。智是有为。理是无为故非一也云。问。章文。若终教中功德有二义。一缘起现前义。以三无数劫功德不虚故。二无自性义。以离真如无自体故。此中初义。与法身随缘。后义与法身不变。是非异门。以是举体全收故。又此初义与不变。后义与随缘。是非一门。以义差别故。是则不动非异明非一也者。此文意如何。答。今此答是终教意也。终教意云。功德有二义。一缘起现前义二无自性义也。初缘起现前义。与法身随缘义故。是理智非异也。复无自性义。与法身不变义故。是理智非一也云。问。何云缘起现前义。云无自性义。答。始觉智三无数劫加行之功不虚故。十地究竟方得果。既是因缘所生之果故。缘起现前义。即是修生义也。始觉智是熏真如之所流法。而更无别体故。名无自性义。即是修生义也(文)。
  问。始教大乘意。真如与智非一非异也可云耶。答。章云。非一非异也(文)付之。非一义可然也。非异义不明。凡始教意者。真如是凝然理也。智非理也。有为无为异。能证所证水火也异也可云也。何判非异耶。
  问。终教大乘意。于功德缘起现前无自性有二义(文)尔者此二门非一非异也可云耶。答。章云。非一非异(文)付之。何判非一非异耶。
  已上二条论议释。以上记之了。
  问。顿教心□□法身功□耶。答。章云。若依顿教。以离念故。亦唯一实身。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乃对。若寄言显者。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至云。一切诸佛身。唯是法身。如是准之(云云)付之。涅槃经。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说者。是可终教等心也。若依顿教者。何云吾此身耶。又云。经云者。是华严经说欤。是又可圆教说如何。
  章云。若依顿教。以相尽离念故。知唯一实法身。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若寄言显者。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如是准之(文)。
  私记云。问。顿教心。三身佛若常若无常欤。答云。顿教意。八相尽离念故。唯一自性身。更不可说有功德差别相。又不可说常无常义。若寄言显者。一切诸佛身。唯是自性法身也。故章云。若依顿教○又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云云)经者。起信论疏指涅槃经也(文)。
  问。圆教意□□佛果功德。尔者约用常无常四句何判云耶。答。章云。通三世间等一切起故。具常等四句(文)付之。付用虽通三世间。何可云有常无常等四耶。
  章云(如下记。云云)。
  问。约德常无常等四句分别时。俱句常无常。非句非常非无常故。何释之耶。答。本有修生故。常无常俱句也。修生本有。非常非无常非也释(见)付之。何以本有修生。为常无常故耶。次何又以修生本有。为判非常非无常故耶。
  章云(下记之也)。
  问。约体何判常无常义耶。答。章云。以不可说为常。与阿含相应故无常也(文)付之。设虽不可说也。何判常耶。次虽阿含相应。何可无常也耶。
  章云。若约圆教。佛果常等义有三说。一约用。佛果既通三世间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二约德。佛果既具四义。谓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圆融无碍备无边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义。思之可见。三约体亦通四句。谓此经可以不可说为显故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二义无碍故俱有。随缘起际故俱非。此上三义。若体乃至用即俱有。以融摄无碍故。皆有常等无碍也。思之(文)。
  十玄章私记上卷云。问。修生修显因果别四句方何。答。一唯修生。谓信等善根。本无今有故。二唯本有。谓真如正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谓如来待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谓无分别智。内证真如实法一相(云云)。
  寻云。十玄章。修生本有等四句者。佛果义修生本有等四句同欤。将异欤如何答。
  指事云。意二。约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无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义双现前故。四非俱谓非常修生故。非无常本有故(文)。
  起信别记云。净分缘起中有四句。一本有。谓真如门。二修生本有。谓本觉。以对治得成故。三本有修生。谓无分别智。是本觉染所成故。四修生本有谓始觉智。本无今有。此四义同一缘起。随举一门无不全收。准之(文)。
  佛果义私记云。问。圆教意。佛果若常若无常耶。答。此有三说。一约用。明常无常义。二约德。明常无常义。三约体。明常无常义。问。且约用明常无常云意何耶。答。章云。一约用。佛果既通三世间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云云)此说约用大而说也。问。其常等四句如何耶。答。一常恒顺法界无间断故。二无常随世间现故。三俱二义俱现前故。四非俱随取一不得故。又缘起无性故。出指事也。问。约德明常无常义云意何耶。答。章云。二约德佛果现具四义。谓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圆融无碍无边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义。思之可见(云云)此说约相大而说也。问。佛果通常等四句何耶。答。一无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双现前故。四非俱谓非常修生故。非无常本有故。出指事也。问。约体明常无常义云何耶。答。章云。三约体亦通四句。谓此经中。以不可说为显故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二义无碍故俱有。随缘起际故俱非。此上三义。若体即俱体。乃至用即俱用。以融摄无碍故。皆常等无碍。思之(云云)。
  此约体而说也。问。此四句意何耶。答。初句言谓此中以不可说为显故是常者。意云。果海唯佛与佛所知。而因人发言。不可显其实体故。是常云。第二句言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者。意云。显普贤因门。即与阿含相应十佛德用之体义故。是无常云。言阿含者。此云教也。此言无常。非是如彼三乘教所得双时。变化名为无常。此常言说故云无常也。又说云。此但修生义边。名为常耳。第三句言二义无碍故故俱有者。意云。常无常无无碍故。曰俱有也。第四句言随缘起际故俱非者。定一云随真如实际。言语道断。不可说常无常故。云随缘起实际故俱非也。问曰。此上三义。若体即俱体。乃至用即俱用等云意如何。答。此意云。据此用相体。各有四句。若言用时俱成用义。所以显此用四句中。其相四句休四句相摄入故。为用四句也。据自余相体四句。而互相摄入。亦复尔也。皆有常等无碍云(文)。
  问。小乘教并始教引小门意。佛相者几可云耶。答。章云。三十二相也(文)付之。佛相者。唯限三十二相。不增减耶。
  章云。二明相好者。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实法也。若三乘中。或亦但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化身之相也。仍即空是相义。如金刚槃若经对法论云说。此初始教引小说也。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相。普贤实德。此约直至及终教等说(文)。
  私记云问○答。章云。若依小乘○是实德法也(云云)。
  案云。今小乘说相好。望始教大乘相好而见时。即是化身相好也。问。始教意何耶。答。章云。若三乘中。或亦但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化身之相。何即空是相义。如金刚般若经于对法论等说。此约始教引小说也(云云)。问云。金刚般若经文如何耶。答。金刚般若经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云云)对法论等文。可准知之。
  问。化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者。应身法身具几相好。答。应身法身。亦同化身也。故章下文说。实报身及法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意云。此上并约始教说(云云)。问。终教意。佛具几相好耶。答。终教意。说报身具八万四千相好也。又说法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故章云。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相。普贤实德。此约直进及终教等说(云云)又下云。摄论中说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摄也(云云)言直进者。是三乘中可云也。今上所明八万四千相好者。是彼三乘菩萨所被教也。
  问。始教直至门与终教同。报身佛者。具八万四千相好可云耶。答。章云。同具(文)付之。俱具之者。始终二教差别难判耶。
  章云(以下记之)。
  问。三乘教。化身佛修三十二相业可云耶。答。章云。修云也付之。三十二相业因者。万善行也。此偏付实报身。修其因可云耶。何可云化身修相好业耶。
  章云。问。何故智论等。于此化身辨金锵马麦等往业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答。为引二乘。同下而说。现业果不亡故。圣道断惑非灭报故。如罗汉餐沙。金锵等亦尔。小乘以为实。始教即空说。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经说。其相好出因有二义。一亦是方便。为引二乘。即于此身。亦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见故。二此等亦即是实报相。垂在化中显现故。得出因也(文)。
  私记云。问。章文问。何故智论等。于中化身金锵马麦等往业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此问意何耶。答。三十二相因。是其万行之报也。此约实报身。即成其因。是约化身而得说三十二相因耶云。故言三十二相等亦出各因耶。问。章文答别问云。为引二乘同下而既。业果不亡故。圣道断惑非灭报故。如罗汉餐沙。金锵等亦尔。小乘以为实。始教即空说。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经说。其相好出因有二义。一亦是方便力引二乘。即于此身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见故。二此等即是实报相。垂在化中显现故。得出因也(云云)此答意如何耶。答。智论辨金锵马麦等往昔虚报。为引二乘。同下而说。现业果不亡故也。意圣道显惑云。不灭虚报。此小乘为实。始教即空说。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经说。其相好出因有二义。一亦是方便。为引二乘。即于此化身。示胜因果。以实报身。非彼二乘见故。二此等亦即是实报身之相好。于业化身中。而显现故。得出相好因云问。以方便故者意何答。此意说。据理实说。可言唯自受用身。修万行因。即得三十二相果。然今为显非但自受用身修因得三十二相果。亦此化身修万行因得此三十二相果故。于化身出相好因云。
  问。摄论心。以三十二相法身功德摄也可云耶。答。法身功德摄也(文)付之。道理不明。何以三十二相。可云入法身功德摄耶。
  章云问。何故摄论中。说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摄也。答。此亦有二义。为回二义。方便渐说。真实法身。恐彼难信故。以此等功德。现为法身。令易信受。以现见故。二彼功德法为法身故。摄在彼中也。此上并约始教。又三十二等。即无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约终教说(文)。
  私记云问。何故摄论中。说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摄耶。答。此亦有二义。一为回二乘方便渐说。真实法身。恐彼难信故。以此等功德。为法身令易信受。以现见故。二彼以功德法为法身故。摄在彼中也。此上并约始教说也。又三十二相等即无性故。亦即是真如法身。此约终教说(已上章问答)问。就终教义。三十二相等。即无性故云意何耶答。此意云。三十二相等。即其真如法身上所现实德故。此即空义。乃名三十二相故。言无性故也问。何故真如法身上所现云三十二相名法身答。所被机由难信。彼真实法身故。但现能依功德法。而名法身也(文)。
  问。顿教意。佛具几相好可云耶(云云)。
  章云问。顿教意。佛具几相好耶。答。顿教意无明说。今谓可云顿教意。说约报身有八万四千相好。问。何者尔。答。章文云。或约报身说八万四千相。并是实德。此约直至及终教等说(云云)言等者。等取顿教也。以此得知等也(文)。
  问。章中引观佛三昧经说。释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尔者云何释成之耶。答。章云。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好等(云云)付之今此示同人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云事不明。佛三十二相处。正明圆异轮王相故。可云胜人相故。说三十二相也。又示同诸天。可云说八十种好也。何今此相配释此耶。
  章云。若依一乘。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彼一一相。皆遍法界。业用亦尔。所以说十者。欲显无尽故。如相海品说。又观佛三昧经中。约此三宗。分佛相好。以为三段。彼经云。略中之略者。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同人相故。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已广分别。解云。此中三十二相等。当略中之略。为人天二乘等。即当初也。八万四千等。义当但是略。为三乘菩萨等。当次也。佛实相好。如杂花说者。义当广说。即是指华严相海品说。此亦说一乘别教相。即当终也。以杂华即华严故。余义可知(文)。
  探玄记第十五云。依观佛三昧经有三类。一略中略。有三十二相。二略说。有八万四千相。三广说。有无量说。如杂花经中。为普贤贤首等说。解云。杂花经即华严异名。此品中十莲华藏世界。广说相名无量也。此之中。初唯小乘。以兼前为三乘。后具别为一乘。又初唯地前见。以唯地上见。后通五位见。又初唯化以报身。后十身相(文)。
  里付云。
  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文)。
  据终教中。亦有此等说。故曰约直至及终教等说也。言等者。取顿教也问。何教说八万四千相好答。观佛三昧经如是说也。然绍法师云。此四善根位。能化身所具之相好也(文)。
  写本云。
  正治元年七月十一日。于仁和寺菩提院。古人先师抄出论义勘文私记等书。令并今案论义。少少抄之。华严学者东大寺圣诠大法师
  问。以法华经付属谁人耶。答(云云)进云。智论第一百云。付属喜王菩萨(文)付之见法华文。付属药王菩萨(文)今何付属喜王菩萨判耶。
  智论第一百云问曰。若尔者。法华经诸会方等经。何以属药王诸菩萨等答曰。有人言。是时佛说甚深难信之法。声闻人不在(文)。
  私云。此智论文。探玄记第二卷引之也。

  今写本云。
  宝治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午时许。于高山寺草庵书写了。
  抑此抄物。先师东大寺林观房法眼御抄也。为高山寺寺物所被书写留也。厌分疏之间。拭老眼。如形令驰笔毕。定其体难见别欤。大善老阴非人性鑁(生年六十四)
  文永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十

摄化分齐

  问。付述小乘义。唯此娑婆是佛报土也。余百亿等化境分齐也(云云)尔者唯此界佛出世可云耶。次小乘教中可说净土耶。答。小乘教心。但此赡部州佛出世可云也。次此小乘教心。三界外无别净土也付之凡小乘教中。二十部异计不同也。其中萨婆多一宗许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何依小乘教总此赡部州有报佛土耶。次龙权智论中云。有妙净土出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其中(云云)净土章引此文为难。如何答。凡云小乘教者。专多指萨婆多一宗也。五天九州广学彼宗故。不许他方佛也。次净土章会此难云。今言生者。引小乘语。明彼罗汉先有净土种子故得罗汉当生其中。或是大阿罗汉即是菩萨当生其中。宜可知之(云云)又智严问答云。依小乘教。无他方佛。假使有者。即是此方往彼变化(云云)故依此等释。如此可成申也。
  章云。若小乘中。唯此娑婆杂秽处是佛报土。于中此阎浮提。是报佛所依。余百亿等化境分齐也(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释迦实报净土在摩醯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阎浮提(云云)尔者引何经论说耶。答。章云。如梵网经及对法论等说(云云)付之引梵网证此义不明。梵网经中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云云)已说三重释迦化用。今始教中判实报土摩醯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阎浮提也。故梵网叶上佛是终教心也。何总引此经证此义耶。况梵网教主一乘三类世界中莲花台藏世界佛也。何下引始教说耶。答。有梵网经及对法论说者。如对法论等者。感许色顶成道故。又引梵网经说同证此义。实如所难。梵网说三重释迦为一乘教主。但又如所难。叶上佛等。对法论等色顶成道佛故。引此经也。如花严十重积成土。先以上五重龙树智论引此故。是终教意也。此亦如此也(章释次下证之)。
  问。始教意色顶报佛土为引二乘耶。答。尔也付之以色顶报佛土为始教引摄不明二乘见化身不见报佛土何以色顶实报土为引接教耶答。章云。何以故为二乘教。以释迦为实报。今即翻彼显其是化故。于彼天别立实报。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实净土故。寄界内最胜处说。其化身但充满百亿等亦顺彼说(云云)文心显也。故判始教引摄心也。况又探玄记中。为引二乘同界说故(云云)依此等所释。尤有其理者也。
  章云。若二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说其释迦佛随他受用实报净土。或有说摩醯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国阎浮提是所化分齐。如梵网经及对法论等说。当知此约始教以说。何以故为二乘教。以释迦身为实报。今即翻彼显其是化。于彼天别立实报。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实净土故。寄界内最胜处说其化身。但充百亿等亦顺彼说(文)。
  问。终教大乘意。释迦实报净土有三界外(云云)尔者引何经说证之耶。答。引涅槃经说证之也。故章云。涅槃经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沙佛土。有世界名无胜。是释迦佛实报净土。此约终教说(文)付之以涅槃经所说。无胜世界名释迦实报净土者。明见彼经现文。云界外土。未云报佛土。况喻记。诸佛土者如安乐国。然以安乐国大师释迦报化二土。所谓探玄记中云。于中亦有四。章二乘如阿弥陀等(云云)又别有通报化二土释。何以涅槃经说为证。释成界外报佛土耶。答。涅槃经中。以无胜世界定界外土。明知实报土也。既以娑婆世界说化身土毕。对此土明彼报佛土。故知界外报身土也。但至娑婆等文者。阿弥陀土既通报化二土故。强不可相违也私云。天台章安疏云。三西方下示其无胜净土等(云云)未定报化二土。宝法师疏云。其无胜净土者。示胜化处以显报净也(云云)。
  章云。或有说释迦佛报土在三界外。涅槃经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无胜。是释迦佛实报净土。此约终教说。以不随下说故。为显娑婆唯是化故。是故当知色顶之身亦非实报(文)。
  大涅槃经第二十四云。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平等无有差别。犹如两方安乐世界亦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土阎浮提中现转法轮非但我身独于此中现转法轮。一切诸佛亦说此中而转法轮。以此义故。非不修行如是十事(文)。
  问。终教大乘意。引智论五重世界。尔者此中性海种三重世界者。一乘十重世界中。世界性世界海等可云耶。答云。疑两方若云一乘十重积成世界前五重者。花严所列者。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等(云云)既有性海无种知。非一乘十重世界前五也。况经所列者。一乘十重世界也。论所明者三乘终教也。更彼经此同体不可云也。若依之别者。探玄记中。此中世界性者。谓积世界成性。积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论说(云云)已让妙智论说知同体也。如何答。有先德二义。一者论经所列者。三乘一乘各别也。更不可云同体。但云如智论说者。喻积成义之许也。或云性海等。其体可同。经具列十重。为一乘积成世界。论列五重。定三乘终教心也。随法门数多少。判三乘一乘差别。其例非一耳(云云)。
  章云。或说。化境非但百亿。如大皆论中。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数。数至恒沙。为一世界性。又数此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又至无量恒沙。为一世界种。数此至无量十方恒沙。为一佛世界所化分齐也。此亦约终教说。以摄化渐广于前故。又唯约须弥山世界说以局此界故。未说树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文)。
  问。智论所明五重世界非一乘。有何故耶。答。章云。又约须弥山世界说。局此世界故。未说树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文)付之终教大乘中。犹可说树形等世界也。其故彼教中。说不定僧祇者。为通树形等也(云云)以知可说树形等世界也。如何答。说树形等世界。花严一经一乘意也。但至上一经通余杂类世界文者。终教终而为入一乘也(章文次上如记之)。
  问。法花常在灵山土。报化二土中何耶。答。章引法花论释报佛菩提也。故可报佛土欤付之已云。即染归净土也。何非化身土耶答。法花论主释报佛菩提故。可报佛土也。依之清凉大师云。我此等安稳者。自受用报身。天人常充满者。他受用释也私云。不如三界等者。法身土也释也。故化身土也。又善财童子。于伽毗罗城。遇摩耶夫人。大州释云。化相示异熟报常在。如常在灵山土(云云)若依此喻者。可通报化也。如何。
  章云。或说释迦报土在灵鹫山。法花经云。我常在灵鹫山等。法花论主释为报身菩提也。尝知此约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花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染归净故。说法花处。即为实也。如菩提树下说花严处。即为莲花藏。十佛境界。法花亦尔。渐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说彼处。即为十莲花藏及因陀罗等。故非别教也(文)。
  问。佛地经。释迦佛具二十一种实报功德(云云)尔者大师判何教耶。答。章云。约同教说(文)付之以何得知是同教云事。彼经已说二十一种实报功德。此可明始终二教报佛功德也。更不可局同教一乘。如何答。
  章云。或有说。此释迦身即为实报受用身。如佛地经初说。此释迦即具二十一种实报功德。彼论释为受用身也。此亦约同教说。何以故。此释迦佛若三乘中但为化身。若别教一乘以为究竟十佛之身。今此方便劝彼三乘。显释迦身非但是化。恐难信受故。彼经中约说佛果深功德处。明佛身随教即权归实。说为报身。即方便显说花严一乘法时。此释迦身亦随彼教即是究竟十佛法界身也。是故以此为同教摄也(文)私云。佛地经二十一实报功德。探玄起第七卷委释之也。
  问。因论生论西方阿弥陀土。报化二土中何可云耶。答。探玄记中有两处释。俱通报化二土也。问。尔者付化土释。具缚凡夫直可生极乐世界耶。答。具缚凡夫愿求之者。顺次生决定可生极乐也。更不可异求也。
  问。探玄记中云。十住已去不退位三贤菩萨生处。名为净土。于中亦有四果二乘等。如阿弥陀土生彼皆住正定等。堪任己远轻毛退位三聚众生共生之处。不名净土(云云)明知极乐世界具缚凡夫不可生也。所以十信位非所居。况凡夫具缚者耶。答。薄地凡夫具缚异生生极乐之文。经论说诸师释焕然。溢因三国传灯。间先德诠此文。大师定此义。每见此文义。不遑注解。阁笔鸣咽耳。但至择轻毛退位三聚众生之大师所释者。举种类居人等十门之中。第四退不退门意也。依此一门。不退所生名净土。退位所居不名净土之释也。如彼一向求也。向门八地已上菩萨所住名净土。七地已远不名净土也。更于此释不可致狐疑也。所以先劝极乐无过华严一经始终。花严经寿命品云。心王菩萨告诸菩萨言。佛子。如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圣眼幢世界金刚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惠世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定月佛刹。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花世界贤首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充满无中(云云)已从娑婆校量极乐。爰知娑婆秽土终也。极乐净土始也。始终相邻谓□其望果有人。又以极乐为娑婆顶。依此经文也。又探玄记中释此文云。三约别教。娑婆是见闻解行处。中间诸土唯解行诸等。彼佛土通解行满及证入故。是故信满位处亦名贤首故也。准今此香象大师所释。见闻解行证果海三生中。娑婆世界决定备见闻位。所以释迦遗法遥虽及末世。大乘深教普盛此朝。况末法万年余经悉灭。弥陀一教利物偏增也。所以犹留百岁之说。日日夜夜瞻仰之耶。故任大师雅意。专可期极乐往生也。
  问。凡香象大师御心者。依日月劫数校量相邻。亦虽配见闻解行等次位。极乐娑婆净秽相隔。秽土净刹升沉遥殊。是不顾此等义耶。依之至相大师孔目中云。西方是异界故。须假断惑。都率是同界故。业成即往(云云)香象既禀承其流。是师资所释成桙楯(云云)何况见闻位于秽土难成乎。彼瞻仰之肉眼不尽一经之始禀末。同听之耳根批校五尘之染境。称念之臆中谁成见闻之种子矣。答。凡香象大师御心。以娑婆定见闻解行处。以极乐判解行。以来后佛土判证果海。更无择散乱粗动心。何强简信心厚薄。何况经说云。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云云)加之都率天子。出地狱生都率天。一生一身上极解行□定知地狱生前。备见闻之位也。是则一见闻花严法花等经。成见闻位。成金刚种子也。依之第三生至离垢三昧前也。又善财童子一生一身上已极解行位。此等皆依花严等闻经功德也。故于娑婆世界分段血肉之身上。备见闻功德。何为难耶依此等心。更极乐往生不难也。彼入法界品中说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辅相大众宫城内外○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等(云云)一代圣教中。此经文殊胜也。愿求往生之辈。宁不备座右乎。又同卷偈颂云。愿我临命终时等(文)能能可暗诵也。但香象大师虽未见此文。经未来尽释。定察此文欤。是普贤后身故也。加之圆宗付法弟子清凉山大师。依此等文。疏中解释云。不生花藏而生极乐。略有四意一有缘力故。二是便众生归凭情一故。三不离花藏故。四即本师故(云云)今此四故中。四即本师故之所以者。勘楞伽经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云云)爰知三世十方诸佛。皆以阿弥陀为本师也。已有如此之机缘。大师岂释薄地凡夫不许顺次往生乎。真言教中又有此心也。但至孔目释者。安养都率相对分别。界内界外云时。西方异界都率同界也释也。探玄深志。为今此界众生往生极乐也。所以见入法界品文。弥勒极乐常随菩萨也。如上引成。若尔遂都率往生之日。同可预极乐往生也。彼如龙树赞叹偈云。系念一花一天子。亦得往生如意殿(云云)是又如此以念弥勒菩萨。可备极乐往生正因也。况弥勒菩萨十方诸佛长子也。花严经前后文所见也。故经偈云。此是大悲清净智。利益世界慈氏尊。灌顶地中佛长子。随顺恩惟入佛境(云云)若尔西方行者国。定可称念弥勒菩萨也私云。至相寺大师决定遂极乐往生。见彼传文故劝都率之文。如上会释欤。又弥勒一切诸佛长子文。广有花严。可勘见也。又观经等有九品阶差等。又智论云。阿弥阿国有严净不严净世界(云云)故通报化二土。不择凡夫异生。无疑耳。
  问。章。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云云)尔者此义何□成耶。答。章释此义。若寄此显示。如第二会初说(云云)。问。国土海不可说义者。花严一宗难义也。于第二会寄缘说十之文。说不说义可成立也。答。实因分可说之文。果海不谈之义。广勘花严一经之说。引十地论等之文。可述大师所释之旨也。先天亲十地论中云。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说。闻今我但说一分。此言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文)探玄记中释此文有二段释。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实十地。唯佛所知佛所行。名为果分。故论云。佛所行云佛境界。云不可议佛法也。又如鸟迹如所依太虚为果海等也。二随相十地。菩萨所知菩萨所行。名为因分。是则果分言绝。当不可说。因分约机。是即可说也。此义通一部经中大意也。言十地有二分。一妙智正证十地。智如境故。离言相故名果分。则不可说也。如彼鸟迹同于虚空不可说也。二方便寄法十地。如下文初二三地相同世间等也。令众因此表解地义故名因分。如空中迹约鸟说异名。名为因分。同空无别。名为果分。一迹通二故。名二分故。有说不说(取意抄之)是以因果二分者。偏佛智所了名果分。因人所知所了名因分也。次至云如第二会说者。又举经前后文。举大师三重释成立也。先第二会经时。诸菩萨作是思惟。若世尊见愍我等。愿随所案。开示佛刹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所说法佛刹体性佛威德佛刹成就佛刹大菩提(文)次文殊答此诸菩萨问云。此诸菩萨甚为希有。诸佛子。佛国土不可思议。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说法佛出现佛刹成就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议。何以故。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诸佛知诸众生乐欲不同。随其所应。说法调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虚空界。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色相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诸花种种观察。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文)所以诸菩萨问佛果十种之功德。文殊举十种佛果功德耶。答。皆不可思议。了宣其不思议故。举所度众生妄情。以种种身等十方益之。是则于一味法界。问内证果海。以所化众生种种身等十身益之也。然则能随土海超思议境界故。以所随机缘显之也。即是第二会机缘说十心也。故探玄记第四云。不思议者。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义分为二。一能随之土海。二所随之机缘。此二无二通融无碍。若以缘从体。即当相圆融无别。可别言说不及也。若以体从缘。即后印成差别缘起。约此殊形缘起。反显土体绝缘之义。此则言在缘中意居缘外。故云不思议也。二既约缘显土。以缘起广算故。今土体从缘印成差别。此则明土无别之别别而不别故。不思议也。三缘无别缘。以体即缘。是故差别缘起即是甚深土海。此理至近而难识故。不思议也(思之。云云)故以此等义理。存因果二分说不说也。问。十地品并论所释者。限十地功德论说不说也。何备一经之始终定一宗之性相乎。故义但说一分等之说。但明十地功德无量故。诸人师或云。能诠教为因分。所诠之义为果分。或云。前因行为因分。地上证智为果分。或云。十地有二种门。一若约渐增之门名因分十地。是则可说有分齐故。如月渐增可说差别。二就圆满时门名果分十地。是不可说也。无分齐故。如月满时无差别故。有教所安立十地法门。在闻者识上。名因分。离诸所安立相。名果分等(云云)此等所释皆限十地功德。香象大师何付一宗性相判一经始终乎。次就实十地妙智正证十地。似无差别。同引鸟迹之喻故。次果分不可说者。第二会说之事不明。况说佛果功德者。佛不思议品明所说也。何不指彼品说强以第二会寄缘说十之文为说果分之证乎。次以大悲摄生之义为佛果功德。圣教常习也。至第二会说。始说果分不可云欤。次疏主二释。俱付十地释成之。何初释通一部经。后释限十地乎。答。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之义。前重引经论说。述大师释意了。以于一味法界能随之土海所随之机缘相分。是则真如随缘不变二义也。因位穷满证果海之时。以缘归体者。一证湛然当相圆融。更不待言说离言相也。以体归缘之时。逗机缘见众生出大悲之利生也。依之若佛界众生界并不见之者。无由成佛。不增不减经说依此佛意也。是以三世觉母大圣文殊。任诸菩萨请。答佛果不思议功德之中。举种种身等十种妄情之众生答之了。犹说佛果功德也。爰知以种种身等十身答佛是十功德云事。大师三重释此明镜也。第三释意者。押众生妄情业报身等点佛果功德事。殆可及内证三密深教心耳。但至佛不思议品说果分之难者。彼第七会修因契果生解分故。是因分佛也。论大悲摄生之门故。以体归缘。非一证湛然当相融佛也。次大师十地之二释者。初释望因位果位故。依一经大旨。后释述。十地菩萨所证论相同世间等地之功德故。限十地也。俱引鸟迹之喻。又以如此也。又限十地之古师释。皆大师所故也私云。东大寺延等五师宣佛界众生界不增不减义。立始觉受董之义。立此义见不思议品疏(云云)若如此传者。不叶佛界众生不增不减之义。如何答。□不守自性随之义。没同果海之后。出大悲摄生之门。归众生之妄情。彼如观音所现三十五身等也。能能可思之愚意不及欤。
  章云。若别教一乘。此释迦身非但三身。亦即是十身。以显无尽。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国土海圆融自在。当不可说。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说。二世界海有三类。一莲华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堕罗等。当是十地等境界。二于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四世界圆满。五世界分别。六世界证。七世界转。八世界莲华。九世界须弥。十世界相。此等当是万子已上轮王境界。三无量杂类世界皆遍法界。如一类须弥楼山世界数量边畔即尽虚空遍法界。又如一类树形世界。乃至一切众生形等皆亦如是。悉遍法界更不相碍。此上三位并是卢舍那十身摄化之处。仍此三位本末圆融相收无碍。何以随一世界即约粗细有此三。故当知与三乘全别不同也。
  问。付明一乘三类世界。且第二十重世界海。是积成世界□□□宽狭耶。答。尔也。付之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轮等积成世界有宽狭不明。先见晋周两经文。全非积成世界有宽狭。故晋经云。如知此娑婆世界。知十方世界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轮(乃至)世界莲花世界须弥世界相中事亦复如是(文)探玄记云。二如知娑婆下知十方界各十十世界者。是无尽故也(文)如此经文并疏中明积成宽狭世界。所不见也。况世界莲花世界须弥一世界内庄严也。故以世界字置上也。何判积成宽狭世界耶。加之勘周经说云。如知娑婆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内微尘数世界(乃至)亦知毗卢舍那世尊此华藏界海中十方无量诸世界种所摄世界。所谓世界广博等(文)明知一世界中体类并庄严等事也。全非积成世界。又无宽狭也。如何如此成立耶。答。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次第积成。后后广于前前也。故探玄记云。此中世界性者。谓积世界成性。积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论说。又此下文。于世界海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等。故知积成也(云云)。问。探玄记所释犹以不明。如前难申世界各付上之上须弥莲花称。全不见刹土别。依之总以万子已上轮王境界。可为一乘三类中第二世界也。余经余论中全无世界莲花界须弥之世界名耶。加之以智论为证。判种成世界。不可然。大论三乘教意也。是一乘三类世界也。况智论积世界海为世界种。花严经云。此世界海中刹种难议(云云)若尔三乘一乘浅深遥殊之上说相又以不同也。故智论说全非十世界积成说也。加之智论性海种别说之。新旧经性种同体也。如何答。三界外十重世界者。是积成世界也。所以新旧经类娑婆世界举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明知如娑婆世界。此小千千倍示宽狭。校量说刹性海种宽狭世界也。若无宽狭。何类娑婆举十种世界云耶。依之清凉大师释。后后广前前也。至世界各付上云难者。世界性云有世界海云有世界种云有云也。依文上下义不可相违也。次莲花须弥名非世界名云事。又不可然。今经异类世界云众生形云树形云何形何无名莲华等之世界耶。依之方轨中云。此十界一为首。余九庄严成一百句。今此世界或是莲花或是海。余者庄严之。可准思之(文)故此等虽不可来耳私云。异类世界楞伽经又说之。何限花严耶章如次上记之毕。

佛身开合

  问。付明佛身开合义。且始教大乘意。何以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摄三身耶。答。章唯真境为法身。如佛地论。五种法摄本觉地。清净法界摄法身。四智摄余身。此约始教说(云云)付之四智摄余身未分明。如何相配之(云云)答。勘彼论第七云。第一摄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及为地上菩萨所现一分细相摄受用身。若为地前诸菩萨等所现一分粗相化用摄变化身(云云)付之唯识论中正宣始教法相。判约二摄自性身。清净法界大圆镜智所摄自性身也。彼论释其救云。有义第二摄自性身。以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所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四□智品转去藏识而证得故(云云)已转识得智时。转赖耶证得法身故。圆镜智可摄自性身也。何佛地论意判初一摄自性身等耶答。唯识论中有二义。第二义云。有义初一摄自性身等(云云)佛地论五法三身相摄。可依此义也。是即始教正法相心也。故大师引佛地论文也。唯识论中第二义心。会转者藏识意云。谓由转灭第八识中二障粗重显法身等(云云)故心者清净法界无为功德圆成实性理也。四智心品有为功德依他起性也。故不可预真如自性法身也。
  私记。问。就终教义。无垢无碍智名为法身者何处文。答。无性摄论第一卷如是说。问。彼论文如何耶。答。章云。或唯妙智为身法。以本觉智故。修智同本故。如摄论无挂碍为法身(云云)言妙智者。即无垢无碍智也。言修智身。修生智也。即始觉智也。意说无碍之本觉智名为法身。修生之始觉智亦同本觉智故。名为法身。云修万行而生起智故名修生智也。论正文云。一自性身即是无垢无挂碍智是法身(云云)起信论别记云。如无性摄论。以无挂碍智为法身故。谓离二障。诸德云。此约摄境从心名为法身。非为法身。是智非理。今释。一切诸法尚即真如。况此真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摄境(云云)。
  问。有处四智摄三身者。何处尔说。答。金光明经尔说。问。尔彼经文何耶。答。章云。金光明中四智摄三身。以镜智摄法身故(云云)言以镜智摄法身故者。意说。以云大圆镜智摄理法身智法身故云。问。彼经正文如何说。答。新经第二卷云。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云)今章家得此文意。云四智摄三身也。问。何以此文证四智摄三身耶。答。阿耨菩提摄五法故。以此文者。四智摄三身也。言五法者。真如及四智也。问。何可知阿耨菩提摄真如及四智。答。阿者无也。耨多罗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者正也。菩提者觉也。汉无上正等觉。具存汉语者。言无上正觉等觉。正觉后后之一觉字贯通上四处也。释此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著金刚般若论有二释。一说。无上觉者。真如也。正觉等觉。正觉者。四智也。一说。无上觉者。灭理智正觉等觉。正觉者上举觉总说也。自受用身是四智之体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变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理法摄于大圆镜智。是能证智故(云云)四智摄三身也。问。何云正觉等觉等耶。答。正觉者。为简于凡夫外道邪觉故云正觉。等觉者。为简于三菩提边觉故云等觉。又正觉者。为简于菩萨因觉故云正觉也。可见绍能师疏文然。指事文引起事心通故得现化身等之文。而证四智摄三身也(此文不当更不可依用也)。问。有处理智合名法身者。何处文耶。答。此梁摄论之文也。问。尔彼论文如何耶。答。章云。或境智合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此上二句约终教说(云云)言境者理也。智者四智也。意云。所观真如理之境与能观智合名法身云。又最胜王经。唯有如如如如智是法身(云云)此文非章所引问。以境皆相如故者意何耶答。言相如者。相顺之义。能证智所证理相应故云相顺义也。又相似义也。言梁摄论者指彼论第十三文也(如所引文)上二句者。无性摄论无垢无挂碍智为法身。为第一句也。金光明中四皆摄三身云。及梁摄论唯如如及如如智名为法身云。为第二句也(文)。
  问。顿教佛身开合何判耶。答。私记云。问。顿教意何耶。答。若依顿教者。理智俱泯名为法身。余身不说。问。何教如是说。答。章云。或境皆俱泯为法身。如性如来法身非心非境。此约顿教说(云云)言经者未知彼经也(文)。
  问。唯真境为法身。唯妙智为法身。境智合为法身。境智俱泯为法身。合具前四(文)尔者此同教者。唯为限性起品所说。为当为通法华同教可云耶。答。起两方。若云限性起品所说者。唯真境为法身四句合事。何限性起品所说。不通法花同教耶若云。灭者章中指唯性起品。以知限性起品云事。次性起品文何样说。具前四义俱绝前五二句义。性起一品说耶。
  章云。或合具前四。以备德故。或俱绝前五。以圆融无碍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说。此约一乘(文)。
  私记云。问。同教义意如何耶。答。若依同教者。合以前四说为同教一乘义。故章云。或合具前四以备德故(云云)。问。前四说者何耶。答。一唯真境为法身。此始教说也。二唯妙智为法身。三境智合为法身。此终教说也。四境智俱泯为法身。此顿教说也。此为前四说。前四句是三乘门之所说。今以第五句据一乘门说彼解境也。后有第六句。是正据一乘门即显行境也○同据同教。有花严同教法花同教。今此言同教者何同教答。此花严同教也。故章说第五第六句已云。此二句如性起品说(云云)○问。今此第六句正就别教一乘问显行境云意何耶答。果海是正智所证之境故○问。何曰俱绝前五说耶。答。此据理事二门俱绝言说云也。意说。不可说理即事。亦不可说事即理。亦不可得一向名为理。亦不可得一向名为事。如说理事据理智说亦复尔也。是不可说之果分境故。曰俱绝前五说也(文)。
  问。付五教何判释迦身耶。
  章云。次别约释迦身明者。此释迦佛身或是化非法报。如始教说。或是报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说。深浅为异也。或是法非报化。如顿教说。或亦法亦报化。总如三乘说。或非法非报化。如别教一乘。是十佛故(文)。
  私记。答。章云。次别约释迦身明者○是十佛故也。纲目云。或是化非法报。以具八相在阎浮故。色顶别立彼实报故。如梵网经等说。此约初教。或是报非法化。即此身具二十一种性胜功德受用身故。如佛地经初说。此约终教。或是法非报化。以色即如故。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约顿教。或法亦报。如前三说故。或非法非报化。以是十佛故。灭三世间故。具足主伴故(已上纲目文)案云。约始教是化非法报者。此约化身说也。约同教终教是报非法化身。此约自受用身说也。约顿教是法非报化者。此约理法身说也。始教终顿教是亦示亦法报化者。此总据三身说也。别教非法非报化。此十身卢遮那也。
  □□现树神身事。为何人现云耶。答。私记引起信疏为提谓波离现之(文)付之依解释。披五分律文。释迦初成道第二七日后。住菩提树下时。依空神告奉上麨蜜时。见三十二相圆光无碍相等。礼佛足作是念。过去诸佛皆以钵受。当来如来亦如是(文)住此律文。提谓所见直见如来形相见。正不云树神者也。依何说如是判给耶。若非此时提谓等。何时奉邮如来树神耶五分律文上卷教起前后抄出之毕。可见彼处文也(云云)。
  问。三释黑象身谁人现之云耶答。
  私记云。问。三释黑象脚身及树神身者为何人□□。答。起信论疏下卷云。如三恶道习见佛如黑象脚。于三释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等准即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也(文)。
  花严一乘成佛妙义云(青丘沙门见登之集)依孔目第三显六教差别。第一人天乘教。此有三成佛。一佛为救三恶道现身异。彼三恶道外即成佛身。如佛现黑象脚。□新罗记云。佛现黑象脚身。地狱边无碍行故欣□植善根。约此义故。云一佛为救三恶道乃至即成佛身等也。二为引人超现在佛身。如佛为提谓长者现树神身。记云。佛初成道。其令河边树下亦六十六释身。及现相好具足身。诸商人等见此佛身为神之奉时。种善根人为引是人。现成佛身也。三引人天为现其圣□等如佛是圣而与供养。成世间者。是记云。佛在树下时。梵天供养佛。而佛默然。七日更梵天请说法故。佛第二日说法时。多人种善根。故云为引人天乃至如人天等知佛是圣等也(文)。
  问。小乘教意。于佛有生身化身不同可云耶。答。有(文)付之何有云耶。
  章云。一生身化身此约小乘说(文)私记云。小乘教中。定性身者。即是王宫身也。化身者。是其余三千界化身也(文)。
  问。佛身开合义心。一乘圆教中立几佛可云耶。答。章或立十佛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说。此约一乘圆教说(云云)付之。
  问。离世间品所说十佛与十身其体一也可云耶。答。私记云。问。章文或立十佛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说。此约一乘圆教说者。其十佛者何耶。答。言十佛者。十身卢舍那也。十身者。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也(文)。
  指事上卷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说正等觉佛等十佛。第四十一说众生身佛十佛。第四十二说无著佛等十佛(文)。
  问。终教大乘心。引何经论说释此教佛身开合耶。答。引摄论金光明梁摄论等文证之也付之此等经论说大旨同佛地论等说。何分摄论等文为终教证耶答。章云。或唯妙智为法身。以本觉智故。修智同本故。如摄论无垢无挂碍智为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摄三身。以镜智摄法身故。或境智合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名为法身。此上二句约终教说(云云)此等文皆理智冥合能所一体也。故以此经论。说属终教也。故异前佛地论唯□□□□摄法身也。
  章云。或唯妙智为法身。以本觉智故。修智同本故。摄无垢无碍智为法身。金光明经中四智摄三身。以境智摄法身故。或镜智合为法身。以镜智相如故。梁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此上二句约终教说(文)。问。金光明经意。四智摄三身可云耶。答。大师摄云(文)付之见金光明经中未见处也。何如是判经耶。
  章云。义中先约法身或唯真境为法身。如佛地论。五种法摄本觉地。清净法界摄法身。四智摄余身。此约始教说(文)。
  私记云。问。且就始教义。清净法界真如理名为理法身。四智摄自受用等身者。何处如是说耶。答。佛地论如是说。问。其佛地论文何耶。答。章云。先约法身或唯真境为法身。如佛地论。五种法摄大觉地。清净法界摄法身。四智摄余身。此约始教说(云云)言真境者。清净法界真如理也。言五法者。真如理及四智也。言大觉地者。即佛也。意云。清净法界真如理摄法身。四智摄自他受用变化身云。言余身者即自受用等诸佛如来故也问。今章文得□也。其论正文如何说耶佛地经曰。当知有五种法摄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云云)佛地论第三云。大觉是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云云)又第七云。初一摄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及为地上菩萨所现一分细相。摄受用身。若为地前诸菩萨等所谓一分粗相他用。摄受变化身(云云)。问。自他受用变化身四智共摄为当如何耶。答。自受用身四智皆摄。于四智是四智体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用也。变化身是成所作智用也(文)。
  问。佛地论中生身法身合二身名佛(文)尔者大师何教意也判给耶。答。始教意(文)付之以何得知之。彼论意始教意也云事。终教不判此义欤。如何。
  问。本业经中以自性法身应化身法身名佛(文)尔者通始教可云耶。答。终教也付之何此义不通始终二教耶。例如三身通始终二教耶。
  问。楞伽经中应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合此四佛名佛(文)尔者何教意耶。答。终教(文)付之于始教可不合此义云耶。
  章云。数开合者。或立一佛。谓一实性佛也。此约顿教。或立二佛。此有三种。一生身化身此约小乘说。三生身法身。谓他受用而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与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论说。此约始教说。三自性法身应化法身。如本业经说。此约终教说。或立三身佛。如常说。此通始终二教说。或立四佛。此有三种。一于三身中受用身内分自他二身。有四。如佛地论说。此约始教二。于三身外别立自性身。为明法身是恒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摄论云。自性身与法身作依止故。三亦于报身内。谓智分二故有四。如楞伽经云。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约终教说。或立十佛。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说。此约一乘圆教说(文)。
  玄赞九云。或说四种。楞伽经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报身识。一是法身(文)。
  私记云。问。就明数。问明佛身数有几数耶。答云。此五教所说各别也。若依顿教者。但立一佛。若依小乘教者。但立二佛○若依圆教者。立十佛也。问。彼一佛二佛等者何耶。答。顿教立一佛者一实性佛也(此现法身也。如涅槃经说。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也)小乘立二佛者。生身化身也。始教立一佛者。一生身。谓他受用与化身合名生身也。二法身。谓自受用与理法身合法身也。三佛者。一法身应身化身也。四佛者一理法身。二自受用身。三他受用身。四化身也。终教立二佛者。一自性法身。二应化法身也。三佛者。一法者。二应身。三化也。四佛者。此有二种。一自性身法身。皆法身也。应身他受用身化身名为四佛。二应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名为四佛也。故章云。或立一佛。谓一实性佛也。此约顿教。或立二佛。有三种。一生身化身此约小乘说。二生身法身谓他受用与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与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论说。此约始教说。三自性身○四如如佛。此约终教说(云云)小乘教中言生身者。即是王宫身也。化身者是其余三千界化身也。同章文。或云。十佛以显无尽。如离世间品说。此约一乘圆教说者。其十佛者何耶。答。言十佛者。十身卢舍那也。十身者此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文)。
  已上三条论义也。
  本记云。

  正治元年七月二十三日午时许。于仁和寺菩提院草案之毕。
  花严宗学者东大寺住僧圣诠大法师先师抄出论义无择文。仍检具之并今案论义多多依修学者抄之者也。后见穴贤穴贤不谤之。
  文永四年正月二十六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以神护寺之本笔写毕。
  以同本一校毕。尊辨本(生年二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