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71卷No.2309
No. 2309
大乘法相研神章序
元兴寺沙门护命撰
夫以三界九地有识之宅。五趣四生无明之报。是故六贼恒随而难避。三毒常起以易侵。所以智人厌之期于出离之辰。贤者患之稀于游入之事。既是所悲之境。谁不思量。亦则所度之生。何不寻览。故能印度大士各着高论。振旦名僧共制章疏。是皆转凡作圣之胜躅。退恶进善之梯橙。遂使日本天下笃信三宝修学大小。自徒白马西来玄言东被以降。住持佛法。绍隆诸宗。无偏无党。护国守人。今我圣朝。普敕诸寺令上宗要。护命幸遇昌运。久经道家。年齿八十。形神衰耄。虽尔亲承敕旨。悦怃虚怀。谨上显世界问答五卷。名曰大乘法相研神章。唯冀九重主上朝延贤臣虽不足览。以为口实然则资人弘法之誉代无断绝。由法降人之美永有相续。仰愿回此智分。施彼法界。自他真俗共见龙华于时天长七年。岁次庚戌。建巳之月也。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一
元兴沙门命述
总显三界差别门 总显五趣差别门
总显四生差别门 总显善恶因果门
略显三千大千门 略显唯识总摄门
略显佛教利益门 略显佛教时会门
略显诸宗各异门 略显因明正理门
略显种姓差别门 略显最初发心门
略显修行位次门 略显因圆果满门
三界九地者是有识之宅。五趣四生者是无明之报。从本有苦之廛来今无安之质。六贼恒随而求便也。三毒常起而至迷也。智人知而欲希出离。贤者明而乐不入也。既是所悲之境。谁不思量。亦则所度之生。何不寻览。聊示小端。望让广识。
总显三界差别门。
一列名。二释义。三辨相。列名者。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释义者。欲所依界欲所属界名为欲界也。色所依界色所属界名为色界。无色所依无色所属名无色界。
问。欲者何欲耶。答。此欲有二。一段食之欲。二淫欲之欲也。今者此界二欲所触二欲所恼。故名欲界。
问。色界之中何故名色。答。段·淫二欲已离亦伏。唯有色欲。故名色界。
问。无色界中何名无色。答。色欲已离故名无色。
问。言无色者。若无业果色以为无色。若无定果色亦以为无色耶。答。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名无色界。
问。若尔定果色彼亦有。故可言色界。答。既无业色故名无色。
问。既有定色可名色界。答。三界依业而分为三。故依业果得界名也。若辨体者。三界皆以阿赖耶识而为自体。四种出体如常可知。
辨相者。先辨欲界相。次辨色界相。后辨无色相。辨欲界相者。欲界总有三十六处。谓天上有六处。地上有十二处。地下有十八处。合有三十六处。天上六处者。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地上十二处者。谓四大洲及八中洲也。四大洲者。一东毗提诃洲。二南赡部洲。三西瞿耶尼洲。四北?卢洲也。八中洲者。东毗提诃有二中洲。南赡部洲有二中洲。西瞿尼洲有二中洲。北?卢洲有二中洲。合有八中洲也。中洲名如下。此四大洲皆有人畜。故为别处。从此别有五百小洲。而或小有人。或都无人。或唯有鬼神。或唯有畜生。故不别处也。言地下有十八处者。从此地下有八热地狱。又有八寒地狱。又有鬼趣住处。又有阿修罗住处。合有十八处。如是三十六处。总名为欲界。
问。其四大洲。何为安布耶。答。有苏迷卢山。古人云须弥山。此山纵广正等十六万八千由旬那。八万四千由旬地下入海也。八万四千由旬。地上出海。高秀峙也。此山围绕有七金山。第一金山名持双山。第二金山名障碍山。第三金山名马耳山。第四金山名善见山。第五金山名檐木山。第六金山名持轴山。第七金山名尼达罗山。第一金山高须弥山之半量也。余六金山次第半半而减小之也。须弥山边七金山外有四大洲及八中洲(名如先列)东毗提洲形如半月也。南赡部洲形如车箱也。西瞿耶尼彼形圆满如满月也。北?卢洲彼形四方也。其四大洲及八中洲人面之形如其洲形。
问。其四大洲其量几何耶。答。东西二洲量同七千五百由旬。南洲之量六千五百由旬。北洲之量八千由旬。
问。何故四洲其量不等耶。答。南多作恶故彼地狭。东西少恶故其地量等。北最无恶故地量广。
问。其八中洲各随四洲其名何等耶。答。东二中洲名为提柯及毗提柯。此云胜及胜身也。南二中洲名为遮末罗及筏罗遮末罗。此云猫牛及胜猫牛也。西二中洲名为舍根。此云谄也。亦名唱怛罗漫里拏。此云上议也。北二中洲名为矩拉婆及憍拉婆。此云胜边及有胜边。其名所由皆有别由。如瑜伽钞。
问。如是四洲及八中洲五百小洲之中。今我住处何洲何处耶。答。南洲之中有二中洲。二中洲中遮末罗洲者。当于日本之国也。
问。何定为尔耶。答。既不大州也。
问。何故不大小洲耶。答。少洲者。或无人也。或有非人也。或唯空也。谨案西域记云。或有唯学小乘。如佉沙国等。或有唯学大乘。如瞿萨具那国等。或有大小兼学。如奔那伐弹那国等。或有崇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兴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蓝。如迦摩缕波国等。又并有外道诽佛谤法害生祠天。以此因缘多堕地狱者。又大唐等国多有道士。欲兴自法亦谤佛法。信不具足。然我日本圣朝都无此类。倾舍国封建立诸寺。多度僧尼。兼复大小经论及章疏等多分皆来。所以三学之辈年年不少。四部之徒岁岁良多。权现圣人和光垂迹。感应士人同尘利生也。凡所住之地不可不知。犹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问。四大洲人身量寿量其限如何耶。答。东毗提诃人身量者自三肘半也。准赡部人肘而量八肘也。南赡部洲身量不定。或量高大。或量卑小。自随己肘而三肘半也。西瞿耶尼其人身量自三肘半也。准赡部肘量十六肘也。北?留洲其人身量自三肘半也。准赡部肘三十二肘。八中洲人准此可知。其四洲寿东量决定二百五十岁。南量不定。或无量岁。或极十岁。西定五百岁。北定千岁。其八中洲准此可知。
问。如是四洲人寿量者有中夭不耶。答。三洲之中有中夭义。北无中夭也。中洲准知。
问。四大洲及八中洲所有有情受用事何耶。答。有三受用。一苦乐受用。二饮食受用。三淫欲受用。
问。苦乐受用者何耶。答。北洲受用种种喜乐等也。有如意树。从彼而受用种种喜乐。自余三洲多分受用遗乏追求种种之苦。小分受用六识相应喜乐等也。
问。饮食受用其相云何耶答。北洲自在常从宝树而受用之也。三洲之人者追求而食。多分成劫衣食自在。住劫艰难。坏劫难得。此约段食。自余三食随处而有也。
问。淫欲受用其事何等耶。答。三洲之人蓄妻子。两两和合行事如常。北洲者不尔也。何者其也男女共往在大树下。其树下枝而覆阴时。两两交会。其事毕已。各各分散。无摄养事。树不下枝覆阴之时。自知无缘不行其事。各分往走。
问。大洲中洲诸事略已。上六天事云何应知。答。须弥山王从海而出秀时。其量八万四千由旬也。有层级。从此地上一万余由旬上有一层级。广一万六千由旬。彼层有神。名坚手神。从此层级上一万余由旬有一层级。广前之半。彼有神住。名血手神。复过一万余由旬有一层级。广前之半。彼有神住。名常醉神。复过一万余山旬而有层级。广前之。彼有神住。名持鬘神。七金山中第一金山。与第四层等无差别。其金山顶于四方面有四王都。四王在彼。东名持国。南名增长。西名丑目。北毗沙门也。此处名为四天王天也。四王所住正在须弥第四层级。其金山顶即是部落也。日月星辰金山顶而回。从四王天更上四万二千由旬须弥山顶。有五堆岑。四方岑上有八天子随方而住。即是四八三十二天。于中央岑有帝释宫。天帝住彼。合有三十三天住。故名三十三天也。然四王天在须弥半。三十三天在须弥顶。故此二天在地而居也。
问。于如是三界有二十八天。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合有二十八天。如是诸天各相去何耶。答。从此地平四万二千由旬那上有四王天也。从此地平八万四千由旬那上有忉利天(从四王而四万二千由旬也)从此地平一亿六万八千由旬有夜摩天。从此地平三亿三万六千由旬有睹史天。从此地平六亿七万二千由旬有乐化天。从此地平千三亿四万四千由旬那有他化天。从此地平二十六亿八万八千由旬那而有大梵。即初禅地也。
问。从此人间至大梵天而知彼量也。从初梵世至色究竟。其量几何耶。答。其量甚远。繁故止之也。
问。若尔除彼而从此地至色究竟。其几何去耶。答。以方四十里石而从色究竟天直尔放下无碍下也。至此人地合一万八千三百八十三年。而到人间大地上也。此方算法以量不及。故量难知也。
问。色究竟天并大化自在天及余天处。同处异处何等应知耶。答。他化自在与魔王宫者同一处也。梵众·梵辅·大梵三天同一处也。其无想天与广果天同一处也。色究竟天与大自在同一处也。
问。二禅三天。三禅三天若为同处若在上下耶。答。若准初禅。彼亦同处。
问。若在同处。何以为三耶。答。所得定别。神通亦别。功德亦别。身量寿量各别。居在以地平同名为同处。譬如此方王臣。同处而威势别。非高下故名为同处。
问。第四禅中无云·福生若为同处耶。答。不然也。无云在下。福生在上。唯无想天与广果同。余高下别。
问。六天寿量身量受用事等何耶。答。四王身量一?卢舍四分之一也。凡五百弓一?卢舍也。四分之一者百二十五步也。六尺为弓。即五百弓一?卢舍也。六尺为步。准国法知。忉利天身于四王身而增一足也。增一足者。增三十步以为增一步也。约此天身。帝释一人其身即是半?卢舍。其余天身百五十六步生也。然则同虽一天。而帝释身二百五十步。余天身量百五十六步也。六尺为一步。以此量知也。王臣别故身量不同。准知之也。夜摩天身同帝释身二百五十步。睹史天身量二百八十步也。乐化天身量三百十二步也。他化天身量三百四十三步。彼六天中四天王寿。人间五十岁为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以十二月而为一年。彼年为量。寿五百岁。三十三天寿。此人间百岁彼天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以十二月为一岁也。彼寿千岁。夜摩天寿。人间二百岁为彼一日夜也。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也。以十二月而为一岁。彼寿二十岁。睹史天寿量者。人间四百岁为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也。以十二月而为一岁。彼寿四千岁。乐化天寿。人间八百岁为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也。以十二月而为一岁。彼八千岁。他化自在天寿量者。此人间一万六千岁以为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为一月也。十二月为一岁。彼寿一万六千岁也。
问。彼六天生相何耶。答。欲界六天中无处母胎。藏然四天王天于父母肩上或于坏中如五岁小儿忽然化生也。三十三天如六岁小儿也。夜摩天如七岁小儿也。睹史天如八岁人也。乐化天如九岁也。他化天如十岁童子。
彼六天中受用事者。有三受用。一苦乐受用。二饮食受用。三淫欲受用。苦乐受用者。天趣多分受用衰恼坠没之苦。有诸天子将欲没时。五相先现。一衣无垢染而有垢染。二鬘旧不萎今乃萎悴。三两腋汗流。四身便臭秽。五天及天子不乐本坐。时彼天子偃卧林间。所有彩女与余天子共为游戏。彼既见已。由此因缘生大忧烦。又福德天彼来生时生大怖畏。又与非天战诤之时彼所破坏。天趣有情多分受因广大富乐形色殊妙。多诸适悦。于自宫中而得久住。其身内外皆悉清洁。无有臭秽。又彼诸天有四种宫。所谓金银颇昵琉璃。种种严具无量无边。饮食受用者。彼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复有饮树。从此流出甘味之水。复有乘树。复有衣树。复有庄严具树。彼食树出皆是段食。复有三食。谓触·思·识彼诸天众多受众妙欲乐等也。常无疾病亦无衰老。无饮食等遗乏所作俱生之苦。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节寻即消化。无有便秽(且举少分。不具记。)淫欲受用者。欲界诸天虽行淫欲而无不净。然于根门有风气出。烦恼便息。地居二天谓四天王及忉利天。两两交会。热恼方息。彼夜摩天唯互相抱热恼便息。彼睹史天唯相执手。热恼便息。彼乐化天相顾而笑。热恼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顾亲。热恼便息。
问。欲界六天得名未祥。更释其名。愿传后学。答。实可尔也。今略示之。四天大王绕须弥山七金山中初金山顶当四方面而住在也。领四大洲名四天王也。徒众甚多。总名四大王众天也。于须弥顶四方面有三十二天子。即帝释天之徒众也。其中央有帝释天王。故彼天名为三十三天(梵言忉利)受用天乐日夜无休。故言时分天(梵言夜摩)受彼欲乐。多起厌离而生知足。名知足天(梵言睹史)自化乐具即自受用。故言乐化天他。所化作即自受用。故言他化自在(略释如是。繁故止之)。
上来既明人天二趣。余三恶趣及八难处其相未辨。今方辨之。先明地狱趣。谓此赡部洲下有八热大地狱。一等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五大号叫地狱。六烧燃地狱。七极烧燃地狱。八无间地狱。
问。其八地狱云何安布耶。答。从此人间地下过三万二千由旬。而有等活地狱。从此等活下过四千由旬而有黑绳。从此而下二千由旬而有众合也。从此已下有五地狱。各相去下二千由旬也。此八地狱皆广十千由旬。其无间狱去此地平一十二万八千由旬须弥山王入水八万四千由旬。此乃过彼四万二千由旬也。等活地狱与无间狱相去。合四万八千由旬(略故止之)此外亦有八寒地狱。一疱出地狱。二疱烈地狱。三歇折诂。四郝郝凡。五虎虎凡。六青莲花。七红莲华。八大红莲华。从此地平下三万二千由旬而有疱出地狱。从此下隔二千由旬而有余七狱。此寒地狱亦广各十千由旬。如是地狱皆此人间作恶业故坠没受苦。彼因果感及其名别。并受苦相。具见瑜伽及诸经等。既明地狱趣所住处已。
次明饿鬼趣所住处。谓此南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由旬。有琰魔王都也。纵广亦五百由旬。此都为本有饿鬼住处。展转散在亦在余方。
问。是琰魔王亦是鬼趣耶。答。鬼趣所摄也。
问。若尔何名法王耶。答。能为饶益诸众生故。名为法王。
问。云何饶益耶。答。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业当受其果。由是因缘。彼诸众生各自了知自所作业。还自受果。
问。有焰魔王之使者。此何等人耶。答。众生业力增上所生。犹如变化非是众生。
问。生地狱人若忆念宿命若不忆念耶。答。或有忆念或不不忆念也。若有众生不忆念宿命。焰魔法王即便教诲。令能忆念。
问。云何众生在地狱中忆念宿命。云何众生不得忆念耶。答。有三种人不能忆念。一极愚痴人。谓生边地。二极放逸人。谓受欲者。三极邪见人。谓谤因果。如是人等。王令忆念生惭愧心免地狱苦。既略示鬼趣别住处已。
次明修罗所住之处。此有五类。一极弱者。今在人间山地中住。西方此土大山之中有大深窟。多是阿修罗之住处也。二须弥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宫。罗睺阿修罗在彼而住。次下二万一千由旬亦有修罗宫。勇健修罗在彼而住。次下二万一千由旬亦有修罗宫。华鬘阿修罗在彼而住。次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宫。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在彼而往。准此已下八万四千由旬深于须弥山矣。起世经文与此注释有违返者。后学勘之。欲界三十六处略明已毕。
问。畜生趣者住何处耶。答。有三住处。谓地水空也。交人天趣无别处之。
次辨色界相者。色欲所依故名色界。义如前。色界有四禅十八天处也。初禅有三天。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也。大梵所有所化所领故名梵众也。于大梵前行列待卫。故名梵辅也。广善所生故名梵天。此梵则大故名大梵也。由彼获得中间静虑故。最初生复最后没。有胜威德故名大梵也。光洁自在总名天也。禅谓禅那。此云静虑。第二禅有三天。谓小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也。于自地内光明最少故名小光。明转胜量难侧故名无量光。净光遍照自地处故名极光净。第三禅有三天。谓小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于自地中此净最小故名小净。此净转增量难测故名无量净。此净周普故名遍净。第四禅有九天。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初离云居故名无云。福转有胜故名福生。异生之中其福最胜故名广果也。此之三天凡圣杂住也。厌患想故得生彼天。故名无想也。此一天唯凡夫住处也。从此已上有五天处名净居也。此唯圣人所住之处。离欲圣人以道水灌烦恼垢。故名之为净身。净身所居故名净居。此诸天处纯圣所止也。烦谓繁杂。或谓繁广。无繁杂中此最初故名为无烦。今生下地烦恼名热。此初远离故名无热。彼天形色端正好妙过下诸天故名善现。形色转胜众所乐观故名善见。彼天形色最为胜妙余不及故名色究竟。或此已到众苦所依身最后边。名色究竟。
问。彼地器量身量寿量何可知之耶。答。先辨器量。谓初禅器量等小千界。二禅器量等中千界。三禅器量等大千界。四禅器量无量无边不可称量(且约一说言。有二说可知)次辨身量。谓初禅之中梵众天身量半由旬也。梵辅天身一由旬也。大梵天身一由旬半也。第二禅中小光天身二由旬也。无量光天身四由旬也。极光净天身八由旬也。第三禅中小净天身十六由旬也。无量净天身三十二由旬也。遍净天身六十四由旬也。第四禅中无云天身百二十五由旬(减三由旬也。理百二十八由旬)福生天身二百五十由旬也。广果天身五百由旬也。无烦天身一千由旬也。无热天身二千由旬也。善现天四千由旬也。善见天身八千由旬也。色究竟天身万六千由旬也。
后辨寿量。谓初禅之中梵众天寿二十中劫之一劫也。梵辅天寿四十中劫之一劫也。大梵天寿六十中劫之一劫也。第二禅中少光天寿八十中劫之一劫也。无量光天寿八十中劫之四劫也。极光净天寿八十中劫之八劫也。第三禅中少净天寿八十中劫之十六劫也。无量净天寿八十中劫之三十二劫也。遍净天寿八十中劫之六十四劫也。第四禅中无云天寿八十中劫之百二十五劫也(以减三故不足于百二十八劫中有灭所以)福生天寿八十中劫之二百五十六劫也。广果天寿八十中劫之五百十二劫也。无烦天寿八十中劫之一千二十四劫也。无热天寿八十中劫之二千四十八劫也。善现天寿八十中劫之四千九十六劫也。善现天寿八十中劫之八千一百九十二劫也。色究竟天寿八十中劫之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劫彼地诸天寿八十中劫之一万三百八十四。
问。彼地诸天其受用者何等耶。答。有三受用谓饮食受用·苦乐受用·淫欲受用。今此界中无饮食·淫欲二受用也。苦乐受用之中。初二禅中喜受相应。第三禅中乐受相应。第四禅上唯有舍受尔。乃初二禅唯喜受用。第三禅唯乐受用第四禅以上唯舍受用。无余受用也。忧离欲舍。苦二禅舍。故唯受用喜乐舍也。
后明无色界者。于中有三。一释名。二寿量三辨相。言释名者。初总名。后别名。言总名者。下二界中。欲界有欲。色界有色。今此界中全无此二。故名无色。无业色故。唯有定色。界义如别。言别名者。先别后释。言列名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言释名者。修彼定时。必先厌色思无边空。如是即作空无边解。名空无边处。次厌外空思无边识。如是即作识无边解。名识无边处。次厌内识思无所有。如是即作无所有解。名无所有处。次非下七定粗想名为非想。不同无心名非非想。故名非想非非想处。处者。是有情生长处。故名处也。
问。彼前三处从想得名。此后一处何由得名耶。答。彼前三处从加行故即得其名。此后一处自体非前亦非无心。当体得名。
总显五趣差别门。
有情随业而所往趣故名为趣。所趣有五故名为五。四六中间立以五名。是故总名号为五趣。或云。五道所趣之首条不杂故。
问。五趣者何耶。答。一天。二人。三畜生。四饿鬼。五地狱。或为六趣加阿修罗。所趣道异。名为六道。
问。何名天趣耶。答。有光洁义。亦自在义。故名为天。欲色诸天虽无日月而身光晃不假余光。欲界诸天于五妙欲有自在故。色界诸天离欲界染于静卢乐得自在故。无色诸天远离业色。于彼寂静得自在故。
问。何故名人耶。答。谓思量义。是则人也。人中多分思量增故。又人谓仁也。在人无仁名非人故。
问。何名畜生耶。答。畜谓资畜。互资身故。生谓生养更互食而养生故。
问。何名饿鬼耶。答。饿谓饥饿。多分饥渴所逼迫故。鬼谓神鬼。有少奇故。
问。地狱其相如何等耶。答。地谓土地。狱谓禁。狱地内禁狱故名地狱。天由光洁自在得名。人由思量亦仁得名。畜生由能养所养故得名。饿鬼从浊得名。地狱从居处及以障藏得名。
问。如是五趣六道有情以何为体耶。答。若总报体。第八阿赖耶识心及所以为体性。若别报体。六识之中异熟生心及以心所并五根五尘以为体性。别报之体随所生处而有别体寻准而知。
问。如是五趣其为实耶。若为假耶。答。正报体者第八心王并五心所。合六法上立一趣名。以为假有。亦何妨耶。有六法。而各别体五趣生名。以此道理言实有者。其有何妨。若界若趣若生。体性皆可如是。若别报者。随处处别谓。欲界者福业所减。六识异熟心及心所五根五境以为体性。
色界天中初禅三天即异熟生四识五根三尘以为体性。彼无香味无鼻舌故。上三静卢别报体者。第六异热生五根三尘以为体性。无色诸天别报体者。异熟生第六意识以为体性。若总报体如前唯一。第八为体。
问。业有三种。一福业。二非福业。三不动业。如是五趣。何业之所感果耶。答。欲界人天共福业感。三恶共是非福业感。上二界中共不动业之所感果。
问。欲界六欲天中。初天何故名为四大王众天耶。答。彼天之中有四天王及以徒众故云四大王众也。
问。第二天者何故名为三十三天。答。昔有三十三人等而修十善。后生之中共生彼。故云三十三天。具如三界差别章也。
问。夜摩天者何等其耶。答。言夜摩者此云时分。谓彼受乐而无间分。故云时分。
问。上三天得名何等耶。答。受乐之中有知足心。不求胜乐。故云睹史多天。此云知足。
问。何故慈氏必生知足耶。答。上二天中天多放逸故。下三天中多有五欲沈娱乐故。一切诸佛将成道时。必生知足不生余天。
问。无色界中是极寂静。何故菩萨不生彼处耶。答。无色四处无色利故菩萨不生。如是无想无六识故无利益故菩萨不生。
乐及化天唯用自变之欲尘故不用他变故。云乐变化。他化自在自亦虽变而用他变。是为奇特。故他化自在。
问。六大安布相何等耶。答。如三界章。围绕也。第一金山须弥山半也。余六金山渐次半半减小在也。彼须弥山有四层级。相去一万余由旬那也。彼层级广量一万六千由旬。四大天王住。第四层级第七金山顶也。从须弥山第四层级上四万二千由旬也。须弥最上有帝释宫。以上二天地居天也。
问。从此地平几何登上有天住处耶。答。从此地平四万二千由旬而至四大王众天。从此地平八万四千由旬而至忉利天。从此地平十六万八千由旬而至摩夜天。从此地平三亿三万六千由旬而至睹史天。从此地平六亿七万二千由旬而至乐化天。从此地平十三亿四万四千由旬而至他化天。从此地平二十六亿八万八千由旬而至初禅大梵天。
问。从此地平至二禅以上量准了知。凡从人间几何登上而至色究竟处耶。答。从下量准其数甚多。犹实难知。命从上量。
从净居顶须弥大石山无碍直下一万八千三百八十三年而方下来至此人间。如智度论第九广说。(彼论卷数不宣)。
问。人中四洲安布何等耶。答。东在毗提诃洲。纵广七千五百由旬。南有赡部洲。纵广六千五百由旬。西在瞿耶尼洲。纵广七千五百由旬。北在?卢洲。纵广八千由旬。
问。其四洲状如何而在耶。答。东洲之形如半月。南洲之形如车箱状。西洲之状如满月状。北洲之状即是四方。其诸洲洲所在人等面状如处。东半月面。南车箱面。西满月面。北四方面也。
问。四大天王各领四洲。其面等状随何方耶。答。分明之文未为览见。画师所造四王面像准色为别耳。寿量身量等如三界差别门。
问。如是四洲有几国邑耶。答。赡部洲中八万四千城邑聚落。八万四千诸人王等。出最胜王经第六卷。余洲之事未分明耳。暂准南洲耳。
问。其无色界言遍二界。未知何遍耶。答。虽遍二界。遍一切处而住不定。或反定色而住彼处。或反色身而似下身。或下泪如雨。悲鹙子灭。
问。列五趣名。若有次第耶。答。处别列。然列不定。十善业道有下中上。随此而列人天修罗如次有也。十恶业道有下中上。随此而列畜生·饿鬼·地狱。尔乃六趣如是次第。
问。阿修罗者。何趣所摄。答。或天趣摄。或畜生摄。或鬼趣。或别趣摄也。言六趣故。
问。何故处处所摄别耶。答。毗摩质多罗阿修王是天女之子也。故天趣摄。罗睺阿修罗王。是师子之子也。故摄。然阿修罗实天趣也。受乐同天。但无天行多谄诳。故名为非天。如人无仁名为非人。彼修罗身不得圣果。故彼住下于人趣也。
总显四生差别门。
三界五趣之中。四生可得。故次述也。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是名四生。
问。何名卵生耶。答。卵谓卵声。彼离产门而破卵出。故名卵生。
问。何为胎生耶。答。胎谓胎藏。胎衣所缠裂胎而出。故名胎生。
问。何为湿生耶。答。湿谓润湿。承润而生。故名湿生。
问。何为化生。答。化谓化现。无而忽有。故名化生也。初三生是依主释名也。后一生是持业释名也。意显者。依卵而生。依胎而生。依湿而生。故依主释。后一生者化即生也。故持业释。
问。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何等卵生耶。答。如鹅雁孔雀舍利等鸟是等卵生之类也。
问。何等是胎生死。答。象马牛驴飞等类也。
问。湿生其何耶。答。如虫蝎蛾飞等是湿生之类也等胎生之类也。
问。河为化生死答。如诸天等地狱鬼等是化生之类也。
问。五趣之中何等众生通四生三生二生欤。答。人通四生天唯化生。畜生通三生。鬼通二生。地狱唯化生。
问。云何其人通四生。答。昔有二人。一名世罗。二名邬波世罗。今此二人是则卵生。昔王舍城南有小山边有小池。二鹤住彼。有人以弓杀鹤。唯有崔鹤。人往彼而犯彼女鹤也。女鹤即妊。时至即产。而生二卵。彼卵时破。卵有二男子。初破名世罗。此云山也。后破名邬波世罗。此名少山也。有大力势。出家修道得阿罗汉。是人卵生。今世诸人皆是胎生。即显可知。
问。湿生人何耶。答。顶生王是也。成劫之末有王。名为善住王也。顶上生疮。彼疮渐熟。遂破脓。脓中急有端正童子。善住王悦即取养育。果报端正。聪明智慧。父王极爱。父死之后继大王位。即登高楼烧无价香。捧宝香炉向东(扌*衮)云我有轮王。愿轮宝来应。尔时从东大卢空中金轮来应。左手受取。右手拭靡。从是已后七宝具应。成金轮王。领四大洲。为天帝释发恶逆心。遂即灭没。是人湿生也。劫初之人皆唯化。故人通四生。
问。何畜生通三生耶。答。鸟是卵。马等胎生。虫等湿生也。故通三生。此约多分也。
问。鬼神何通二生耶。答。鬼子母等是生多生。则胎生也。或多唯化生。
问。化生何故无而忽有耶。答。业速疾故。
问。如是五趣及以四生皆有中有耶。答。或有或无。不必皆有恶业。极疾生身入狱。是无中有。或从欲色生无色界。无中有也。从无色界生欲色界。必有中有。
问。何故中有寿唯七日耶。答。中有者是生之方便。无别引业。甲乙生中有。即变辛死。若庚辛生丙丁死也。故但七日非六八日。
问。何故尔耶。答。甲乙者木也。庚辛者金也。金者是则木之官鬼。故甲乙生生其庚辛死。两丁者是庚辛之鬼。故庚辛生者正丙丁死也。余皆准之。即甲乙与庚辛相克。丙丁与壬癸相克。戊己与甲乙相克。庚辛与丙丁相克。壬癸戊己相克。由如是事。中有寿命唯在七日。
问。生有及本有则不如是。何故中有必要如是耶。答。无自业故。是生有之方便故。
略显善恶因果门。
善者十善。恶者十恶。各有因果别不因。佛未出世无三归依。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无能分别说者。过去佛说流转至今。智者受行无有漏失。亲近昔佛行此十善。不尔不能是。故如来初成道已。即说此法。
问。何为十善耶。答。
永离杀生·偷盗·邪行(此身三善也)永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此语四善)永离悭贪·瞋恚·邪见(此意三善)是为十善。
问。何故离十以之为善耶。答。寿者是身之本杀寿身灭命者。是形之根断。命形尽。含生所珍。有灵所贵。于己身命贪惜无极。于他寿形陵蔑何甚。故今始制。转轮王出世顾四大州。诸小王而令行十善。诸少王等伏膺其化能行十善。言十善者。一离杀生。二离偷盗。三离欲邪行。以为身三也。四离忘语。五离粗恶语。六离离间语。七离无利语。以为语四也。八离悕悭。九离瞋恨。十离邪见。以为意三也。言虽似重。而不丁宁末俗难进。故言二返也。
问。由离杀生恶生。何等善耶。答。即得成就十离恼法。
问。何为离恼法耶。答。一于诸众生普与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悲心。三永离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与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问。离偷盗恶。而得何善耶。答。即得十种可保信法。问。何为十可保信法耶。答。十可保信者。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他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坏施意。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问。由离欲邪淫行而生何善耶。答。即得四种智所赞法。问。何等为四种。答。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生所称叹。四妻莫能侵。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以上由离身三恶故得若干善。
问。由离忘语而得何善种。答。即得八种天所赞法。问。何为八天所赞法种。答。一口当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获得如来真实语也。
问。由离两舌而得何善种。答。即得五种不可坏法。问。何为五耶。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正疋眷属。诸魔外道不能颂坏。
问。由离恶口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八种净业。问。何为耶。答。一言不乖戾。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须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求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问。由离绮语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三种决定。问。何等为三耶。答。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上。无有虚妄。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获得如来诸爱所说皆不唐损。以上即明语四善已。
问。由离贪欲而得何善耶。即得成就五种自在。问。何为五耶。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问。由离瞋恚而得何善耶。答。即得八种喜悦心法。问。何为八耶。答。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问。由离邪见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十功德法问。何为十耶。答。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招。二深信因果。宁损身命。终不作恶。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转福慧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信无碍见。十不堕诸难。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一切有心之者应勤修学。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聚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
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感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因论生论。问。十者数名。善者何义耶。答。此世他世顺益之义。是则善义也。
问。何名此世。亦名他世耶。答。现在名此。当来名他。尔乃善者是顺益义。谓顺自益他。已以为顺益义。
问。此世有益。他世有损。又此世有损。他世有益。此等名善耶。答。非是善也。
问。若法如是。名为何性耶。答。不善及无记有如是事相。准知之耳。
问。十善之中有百行也。其事如何耶。答。于十不善。不分离杀生乃至少分离分离邪见。是名初十行。若多分离杀生乃至多分离邪见。是名第二十行。若全分离杀生乃至全分离邪见。是为第三十行。若小时离杀生乃至小时虽邪见。谓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第四十行。若多时离杀生乃至多时离邪见。谓过一年。不至命终。是名第五十行。若尽寿杀生乃至尽寿离邪见。是名第六十行。若自离杀生乃至自离邪见。是名第七十行。若于此事劝进他人。是名第八十行。若即于彼以无量门称扬赞述。是名第九十行。若见离杀生者乃至离邪见者深心庆悦生大劝喜。是名第十十行。如是十十行总说为百行。初之三位约事。次三之位约时。后四之位约人也。
问。如全分离等。与小时等别。何而言有百耶。或至尽寿。十与自受教他何异耶。善。解意所缘趣求别故。
问。如是善法何以为体耶。答。有十一种法。唯善心俱故名为善。一切善法此十一为体。
问。何等名为十一善耶。唯识本颂曰。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于中十法通三界系。轻安欲无。如是十法善心起时。必并头起。略故止之。
既略显善困果。次显恶因果者。问。十恶业何耶。答此翻十善而可知之。
问。彼十恶业翻善可知。其所感果如何应知耶。答。此有二门。一与果门。二损益门也。
问。其与果门损益门意何耶。答。与果门能与五果。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现法果。五与增上果。
问。何为与异熟果耶。答。作十恶业先必没狱。谓八热八寒近遂独一等。是十恶业之所感得。异熟报略显苦相。是诸地狱无有日月而甚黑闇。铁汤涌沸。炉火爆声极天裂地。逾即忽尔皆作埃灰。入即烂腐皆悉成糜。铁丸铜汤津入口仍销五脏六时。热铜火柱恒为床褥。触身体时即皆燋燃。长时无间含毒。苦事万劫千舌说皆不尽。行者必观此罪果报。何得忌背。不悲伤哉。
问。既知异熟果苦相已。其等流果何耶。答。饿鬼畜生人间苦报。是十恶业之所感得等流果也。略显恶报。才免地狱。次没饿鬼。其果报像极丑甚粗。颈周甚细。犹如针锥。腹头极粗悉越山岳。圆眼幽深类井中星。仅向食变成猛火。临江欲饮急成脓血。万春求水既难得见。千秋求食何辄易闻。百谋暂安而甚弥远。千欲取死此犹亦难。
才免饿鬼。次没畜生。水陆山泽诸像生类果报极苦。略显其相。马牛背被案头荷。迟即被打。速即烂腹。穷力碎身。春耕秋收。而果实时皆悉施分。非所情望。枯草浊水常不充足。特哉罪业。难等诸鸟。鹿等群狩。遭杀缘时鸟失伴侣而惊飞乱。兽离比类而竞乱奔。各临绝润单独流泪。闻能杀声而共切腹。设腾虚空而放鹰趣。若入涧薮而走犬寻托树为庇发箭悉体。天地山林虽广大而无隐容处。四方望企都无相救。谁有佛性不伤悲之。或鳞或羽。如是杂类。其苦果相繁故且止。
才免畜生。若生人中。一一皆得二种果依致生罪得二果者。一短命报。二多病报。依劫盗罪得二果者。一贫穷报。二共财而不得自在。邪淫二果者。一妇不贞良。二妻相净不随己心。妄语二果者。一多被诽谤。二恒为多人所恶。两舌二果者。一得破坏眷属。二得弊恶眷属。恶口二果者。一常闻声。二所有言说恒有诤讼。绮语二果者。一所说正语人不信覆。二所有言说不能辨了。贪欲二果者。一贪财无有厌足。二多求恒尔从意。瞋恚二果者。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二常为他所恼害。邪见二果者。一常生邪见家。二心恒谄曲。如是十恶一一皆备五种果报。谓三恶道苦果。及人中二种习气报也。
问。既知异熟等流二果。其增上果何应知耶。答。由习杀生等故所感外分光泽鲜少。果不充实。果多朽败。果多变改。果多零落。果不甘味。果不充足。果不便宜。空无果实。是名增上果。如是十恶因果理且广且深。恐厌繁文。略显少耳。
问。云何为离如是十恶耶。答。先应发愿。发愿辞曰。
我为法界诸众生 志求无上菩提处
菩提无患无热恼 诸有智者之所乐
自未得度先度他 故我永离十恶业
问。离是十恶何修十善耶。答。发愿颂言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杀生
愿诸众生得长寿 无病安乐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偷盗
愿诸众生得富饶 众宝自在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邪行
愿诸众生得直心 真善等侣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妄语
愿诸众生得所赞 发言信伏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两舌
愿诸众生得坚身 不坏善友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不恶口
愿诸众生得净业 美妙言调悉随心
愿从今至身佛身 尽未来际离绮语
令诸众生得三德 敬答威德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离贪欲
愿诸众生得自在 珍奇妙物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离瞋恚
愿诸众生得悦心 端严尊敬悉随心
愿从今身至佛身 尽未来际离邪见
愿诸众生得深信 福慧转增悉随心
我今至诚离十恶 尽未来际无毁犯
以此善摄施众生 愿诸众生成十善
同共回向菩提处 速成无上大菩提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二
略显三千大千门(世界成相门。世界住门世界坏相门。世界空门)
略显三千大千门夫辨三千大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言小千世界者。谓一日月之所照临为一世界。此一世界以为一数而足千数。即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大洲。千八中州。千八热寒狱。千饿鬼界。千修罗界。千六欲天。千色界四禅。千无色四处。如是总为小千世界。言中千世界者。小千世界以为一数而足千数。如是总名中千世界。言大千世界者。中千世界以为一数而足千数。如是总为大千世界。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总合而有百忆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大洲。百亿八中洲。百亿地狱。百亿鬼界。百亿修罗界。百亿六欲。百亿四禅。百亿无色四处。如是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差别也。意显者。谓一日月之所照临为一世界。此一世界积足千数。如是名为小千世界。彼小千界为一世界积足千数。如是名为中千世界。彼中千界为一世界积足千数。如是名为大千世界也。
问。何故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世界耶。何故不言二千大千世界。亦不言四千大千世界耶。答。有铁围山绕小千界。其高至于色界初禅也。有铁围山绕中千界。其高至于第二禅顶。有铁围山绕大千界。其高至于第三禅顶。其铁围山唯有三绕。无二四。是故世界唯有三千大千世界。
问。绕一四天下。而亦有铁围山。何故不四千耶。答。彼四天下小铁围山。三千之内不以为数。尚不及欲顶。唯三百余由旬。故不入数。
问。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既知见已。每四天下各有四州。其四洲中。南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西?耶尼有五千河流入大海。东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流入大海。北郁单越有一万河流入大海。此四天下如是二万五千河相续不他。此水甚多。或有百余龙王雨大流中倍前河水。
问。何故大海水不增长盈满耶。答。大海有四炽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减。何等为四。一名曰藏。二名离润。三名火焰光。四名尽无余。若大海中无此四宝。从四天下乃至有顶其中所有悉被漂没。
问。何故大海水其味其咸耶。答。有二因缘其水味咸。
问。何为二缘耶。答。一生彼众生福增上故。二陆地众生一分非福增上故。是故海水味咸。
问。初因缘意如何应知耶。答。由水咸故非人所涉。生彼无量微细众生不被采害。
问。后因缘意如何应知耶。答。又大海中种种珍宝差别可得。由水咸故。陆地众生一分难得。
世界成相门。
夫辨世界成相者。于中有三。一火灾所坏世界成相。二水灾所坏世界成相。三风灾所坏·成相。且火灾所坏世界成相者其成相者其成相耶。昔空劫终。尔时最初于虚空中。色界初禅器世界成。犹如化生忽然而有。三天器世界忽然显现。宫殿已成。尔时二禅以上业尽诸天子等渐渐来生。光明晃耀。神德无量。最初来生为大梵王也。次虚空中欲界空居四天宫殿自然而成。亦如化生忽然而有。业尽上天他界有缘悉随来。以上五天从上而成。如是诸事有情业力之所为耳。此成已后。诸有情业增上力故有大风轮从下而兴。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风轮状有二种相。一仰周布。二傍侧布。风轮厚量十六亿由旬那也。最极坚实。设那罗延大力之士以金刚杵系其风轮。彼杵有碎风轮不动。尔时则由有情业力。于虚中大云忽起。名金藏云。而住于大金雨。风轮之上有别大风。击其金水而令坚固。是则名为金性地轮。其厚三亿二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也。金性地轮成坚已后。于虚空中复大云兴。名海藏云。而雨大雨。其雨种种成大水聚。更有别风鼓水令坚。其中清净最胜精妙成妙高山(须弥山)则彼山者四宝所成。东面银性。西面金性。南面琉璃。北面颇胝。纵广正等十六万八千由旬那也。八万四千由旬在下水浮。八万四千由旬在地秀峙。地上峙中。上四万二千由旬。直尔而峙也。顶有四峰各五百由旬。每其四峰有八天子。即是四八三十二天。其中央在帝释宫殿。合有三十三主。从下四万二千由旬。有四层级。其品性成七金山绕妙高山。第一金山名持双山。妙高山半四万余由旬。第二金山名障碍山(先山半也)第三金山名马耳山(先山半也)第四金山名善见山(先山半也)第五金山名檐木山(先山半也)第六金山名持轴山(先山半也)第七金山名尼民达罗山(先山半即二千五百余由旬)其下品性者。妙高四周七金外成四大洲及八中洲也。五百小洲随之而有也。四八洲外有铁围山。高三百十二由旬。绕彼四洲。次成修罗宫。即在妙高山下。依水而住。广八万由旬。厚五百由旬也。次成大雪山及无热大池也(赡部洲中从中向北有三黑山。从此而有大雪山也。从雪山北有香醉山。二山中央有无热池。纵广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弥满也)次成最下八热八寒。所余小狱随二大狱而成立也。次成饿鬼界也。傍生即在人天之边水陆地空。无别处处也。如是如是欲界三十六处成也。四空居从上而成也。下三十二处从下而成。如是如是世界成立。经二十劫也。其二十劫中。初十九劫器世界成也。后一劫中有情世界成。是名成劫。此时人寿并无量岁。福德厚广。从此已后。诸有情恶行渐起福德渐减。寿命弥减八万四千岁。此为成劫终也。如是成劫之中问各各分别问答分别。
问。八热八寒二种地狱方有何处。耶。答。此大地下过三万二千由旬下有初等活。从此等活过四万二千由旬有黑绳。从此黑绳过二千由旬有众合。下六地狱各隔二千由旬而下有也。八寒亦尔。二种地狱并各下有也。
问。四洲之中。何洲之下有此地狱耶。答。南赡部下有此诸狱。一云。除北拘留三洲下有人云前说为好。
问。何故地狱唯在此洲耶。答。此洲之人多造恶业。故此洲下有此地狱。
问。北洲可尔。不造恶故。东西二洲为造恶业。为不造之耶。答。多分不造。少分有造。犹造轻恶。不造重恶。故彼洲下无地狱等也。
问。若尔南洲造恶业处。何故诸佛唯出南洲。不出余洲耶。答。南洲有苦有厌离心故佛出度。余三洲中无重苦故无厌离心。佛不出世也。
世界住相门。
夫辨世界住相者。劫成与坏之中间故名住劫。有二十劫。初劫唯减以为一劫。后劫唯增以为一劫。中间十八一增一减以为一劫。是为住劫二十劫也。
问。何为住劫始。何为住劫终耶。答。人寿八万四千岁以为住始也。乃至人寿极至十岁以为住终。此今世时即住劫之初一劫也。中间十八劫以一增一减而为一劫。最后一劫唯一增也。如是总为住二十劫。
问。今此所明二十住劫其名如何耶。答。名为贤劫。
问。何故名贤劫耶。答。此劫始成唯有水聚。其水聚中有一千叶莲华而浮尔时他方得神通人见彼莲华。而方思言此劫将贤。以是因缘名为贤劫。
问。何故今合今我释迦佛号名贤劫第四佛耶。答。人寿四万岁时。?留孙佛出世度生。人寿二万岁?那含牟尼佛出世度生。人寿一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度生。人寿一百岁时释迦佛出世度生。今此住劫唯有四佛而出世也。释迦牟尼如来当第四佛。故言第四。
问。今时诸有其寿长短几何为极耶。答。八十为极。然可七十小分增减耳。从今已后。人寿极至三十岁时饥馑劫起。合七年七月七日。一切有情多分饥死也。人寿极至二十岁时。疫病劫起。七月七日多分病死也。人寿极至十岁之时。刀兵劫起。七日七夜多分战死也。饥馑劫人身量四尺。疫病劫人身量二尺。刀兵劫人身量四寸。然由起厌故寿渐增至八万四千岁(住劫二十劫事已毕)。
世界坏相门。
夫辨世界坏相者。初三恶道受苦众生。死移他界。八难众生皆死不生。鬼傍生亦复如是。皆死移他界。次随有一人。自然法尔得第三定。此人为师人人习学住。死而生所得定地不还来生。二十劫中初十九劫有情世坏。后一劫中器世界坏。有情世坏六道四生皆悉都尽。是名有情世坏了也。尔时天雨都不注。下由无水故。大地草木皆已枯槁。日轮热。势弥增甚热。日轮热增。一切烧也。更有六日轮其热倍前日。由此大小沟坑。大河小河无热大池大海须弥。皆悉烧燃。即此火热为风所吹。极至梵世。知是世界皆悉烧尽。二十劫了。既无灰墨。况有余影哉。
世界空相门。
夫辨世界空相者。如是烧尽经二十劫。空虚无物。唯有闇色。名空界色。既无质色故影亦无。尔时名为空劫二十劫。如是欲界三十六处乃至色界梵王住处已破。火灾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一)又火灾七遍而一水交(火七水二)又火灾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三)又火灾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四)又火灾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六)又火灾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七)火与水交。如是可知。又火灾七遍而风一起(火七风一)火与风交。如是可知。合火灾八七遍。其间水七遍。后一风灾。
问。何故七火而后一水耶。答。为满第二禅诸天寿量故。准而知之。是名为六十四转也。
问。成劫时人以何为住以何为食耶。答。尔时未有家宅及诸聚落。一切大地面皆平正。自此已后。由诸有情福业力故有地味生。次复处处粳稻丛生。于是有情方现摄受。次由受用味等资缘。有情之类恶色便起。光明遂灭。其多食者恶色逾增。身极沉重。此诸有情互相轻毁恶法现行。由此因缘所有味等渐没于地。复从此缘更相顾时便起爱染。次由能感男女业故。一分有情男根生起。一分有情女根生起。递相陵犯起诸邪行。遂为他人之所调此。方造室宅以自蔽隐。复由摄受粳稻因故遂起摄受。由此缘已更相争夺。不与取法从此而生。即由此缘立司契者。彼最初王名大等意。如是便有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吠舍众·戍陀罗众出现世间。又彼依止光明既灭。世间便有大黑暗生。日月星宿。渐渐而起。其日轮量五十一逾缮那。月轮其五十逾缮那。日轮以火颇胝所成。月轮以水颇胝所成。此二轮中。月行速及与不定。又彼日轮恒于二洲俱时作明。复于二洲俱时作暗。谓于一日中。于一日出于一夜半。于一日没。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历苏迷卢处半而行。与持双山高下量等。又复日行时有远近。若远苏迷卢立为寒分。若近苏迷卢立为热分。即由此改没有迟速俱舍云。日月众星依何而住。依风而住。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烧妙高山。空中旋环运持日等令不停坠。乃至广说。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行此洲路有差别。
故令昼夜有减有增从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增。从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减。昼增减位与此相违。夜渐增时昼便渐减。夜若渐减昼即渐增。光法师云。印度国法分十二月为三际。一执际有四月。二雨际有四月。三寒际有四月。随其方俗立际不同。虽有多说。今解言。世亲菩萨造论更立三际。当此间从十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为热除四月。从三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雨际四月。从七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为寒际四月。其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增。当此间五月九日。与夏至日稍得相当。此即夜极短已去说夜增。其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减。当此间十月九日。与冬至日稍得相当。此即夜极长已去说昼增减翻夜应解。
又此月轮于上稍㿲便见半月。由彼余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见。如如渐侧。如是如是渐现圆满。若于黑分如如渐低。如是如是渐现亏减。由大海中有鱼鳖等影现月轮故。于其内有黑相现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此义不然。如伽基抄广破此义也。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卢舍量。中者十拘卢舍量。最小者四拘卢舍。俱舍云。星最少者唯一俱卢舍。其最大者十六逾缮那。二十四指横布为肘。坚稍四肘为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说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也。
略显唯识总摄门。
夫三界九地者是一心之变矣。六道四生者是三变之作矣。岩海寰区皆心之影。形骸耳目悉识之像。然则生死遭回是心之迷。菩提映旷识之悟。清净法界者是心之性。净分依他识之相。心清净者法皆清净。识杂染者法亦杂染。所以举之摄界趣生。标之总荡处界。三界唯有此而难调。一处制之无事不辩。是故九会珍堂唯举一心而摄万象。七宝圆集。特标八识而括百法矣。华严经十九卷颂曰。
譬如工画师 画种种五蕴
一切世间中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
诸佛悉能了 一切从心转
若能如是解 是人真见佛
身亦非是心 心亦非是身
起一切作用 自在未会有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应当如是观 心造诸如来
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随心所念皆悉得见。以心见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自不知。亦自不知亦自不见。若取心相即皆无。智无心亦虚妄。皆从无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诸法实相楞伽·厚严·深密等经。瑜伽·中边·庄严等论。所说皆同。是故行者以唯识观为入道如也。
问。虽据圣旨玤境留心。以事详明。物有乖返。如天盖所覆川岳万类。如坤舆所载卉木千殊。事验自存。何断唯心。境界都无耶。答。海楼崇耸。蜃气虚构。色境粉杂。心相幻起。楼非趋蜃。迷者执蜃画楼。境不离心。惑者计境非识耳。
问。唯识言。遮心外实境。若尔不遮心内似法耶。答。心内之境非是遮例。唯遮心外耳。
问。据心内境可言唯境耶。答。其境之体通于内外。外无内内有。识唯在内。若境言唯。恐滥外境亦是亦是实有。由境有滥不言唯境。识无此过故言唯识。
问。论言唯识。经言唯心。心识何别耶。答。识者即心也。集起采尽为主名心。独立唯名摄所余法。了别为主名识。亦立唯名摄所余法。唯言为遮所执我法离心而有。识言为表因缘法性皆不离心。显法离心决定非有。名为唯识。非谓一切唯一识心更无余物。善友恶友。诸果诸因理事真俗皆非无故。
问。法有三性。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何故偏说唯识唯心耶。答。彼亦唯识。无非唯心。
问。其意云何耶。答。遍计所执唯虚妄识。依他起性唯世俗识。圆成实性唯胜义识。皆是唯识。何法非也。
问。若尔三性皆是唯识。何故五重识之中。遍计所执遣而不存耶。答。五重之门其意稍别。简法有无存有遣无。故遣所执而不存之。三性之门意广。故取有无俱为唯识。
问。虽简有无而不离识。何遍计性不入五重耶。答。五重意别。初遣虚妄不为唯识。唯存真实以为虽识。次舍有滥不为唯识。唯留有纯以为唯识。次摄枝末不为唯识。唯归根本以为唯识。次隐劣弱不为唯识。唯显强胜以为唯识。其第五重遣有为事。有相状故。唯证无为理为唯识。一真法界以无相故。初重去无而不取之。其存有而为唯识。第二重舍滥而不取之。唯其留纯以为唯识。第三重去末而本为唯识。第四重去劣而胜立唯识。第五重去相而性为唯识。故五重门。初去遣遍计无。次舍依他滥。次简相见末。次去心所劣。后遣有为相。既立唯识而有取舍。故其意别。若总论则若遣若存俱在识上。皆不离识。以为唯识。
问。佛说百法。所谓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应六无为也。何故今言唯有识耶。答。八识者是识自相故以为唯识也。心所者是相应故以为唯识也。色法者是识所变故以为唯识也。不相应者识分位故以为唯识也。无为者是识实性故以为唯识。尔乃五法事理皆识无非唯识。
问。识自相中既有八识。何故本颂列能变云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耶。答。彼总八识为三能变。故无有过。
问。何彼八识为三能变耶。答。阿赖耶识为异熟能变。以末那识为思量能变。总以六识为了境能变。
问。本颂文言此能变唯八。有何过失而总为三耶。答。以行相别而为三类。为显彼别而总为三。谓第八识虽有多名而言异熟。偏有胜能故以表。之第七末那思量义胜故表此名。六识俱有了境相等。总以为一。阿赖耶者此言藏也。末那此云意也。
问。第七名意识。第六名意识。二名何别耶。答。第七意者持业释名。意即识故。第六意者依主释名。依意之识故识相应中。间。何故百法论心所有五十一瑜伽论云五十三耶。答。百法论意。翻别境五而立烦恼。欲与胜解不翻别立。谓翻念立失念。翻定立散乱。翻慧立不正知。何故不翻欲。何不翻胜解。是故瑜伽论翻二而立二。谓翻欲而立邪欲。翻胜解而立邪胜解。然则二十随烦恼中。加有二十三。
识所变中。问。何故安惠相见二分为遍计性而言无法。护法二分名为依他而为有法耶。答。安惠意者。自证所执所取之义以为相分。自证所执能取之义以为见分。既是自证之所执法故云所执。既言所执。故为无法也。护法意。自证分者是现量心。不邪分别。唯其见分通三量心有邪分别。相分者是虽三量心之所缘。而依他中实。俱非所执。是依他起故为有法。
问。法尔无漏三乘种姓非识自相。以有无漏其体别故非识所变。识不缘故。何是唯识耶。谓彼依附阿赖耶识有。此无漏所依第八是有漏故不识自相。赖耶唯缘有漏种子不识所缘。故有此疑。答。识所变类故又依附识故。以识自相故为唯识。
问。二说何长耶。答。然此无漏识自相故。然此无漏识所缘故。
二说俱得说分位中。问。不相应中有二十四法。何故唯识论文破小乘计。唯破十四而不破余耶。答。随小乘计而破。彼立故破十四。非谓大乘有十四法。
识实性中。问。真如无为体实有故可为识性。余五无为唯假不实。何故为识实性耶。答。于真如上假施设故。随所依真而为实性耳。
问。内识有八。内境有几耶。答。有三类境。一性境。二独影境。三带质境。
问。识既有八。何故其境唯有三类耶。答。识虽有八。摄为三能变。境亦理有八。摄为三类境耳。
问。何为性境耶。答。因位五识心心所境因第八识心王所缘以为性境。色者实色。以质碍故。以实境故。名为性境。
第六意识所缘龟毛空花石女无为他界等以为独影境也。第七所缘第八见分之所现相分以为带质境。枢要上卷慈恩法师作颂曰。
性境不随心 独影唯从见
带质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
问。性境何不随心耶。答。有三不随心义。一性不随心。二种不随心。三系不随心。三不随义而以为性境。如五识缘自界五尘。能缘五识通三性心。所缘五尘唯是无记。是即性不随心也。能缘五识从自种生所缘五尘亦自种生。各别种生是即种不随心也。能缘五识唯欲界系。所缘色声通色界系。是即系不随心也。性种系中。设能所同。而唯是同不是随义。三法各别而有同耳。以同为随。理不可故。余皆准之。若独影境皆是随心。若带质境皆通情本。
问。第八心王缘三种境。谓一五根及根依处。二器世界。三诸法种子。以为三种境。是为何境耶。答。是性境也。
问。何不随心耶。根及依处有漏性者唯无记性。能缘第八因位有漏俱是无记。何故其境性不随心。器界亦同。种子亦尔。皆唯无记。性既随心。何其境是随心耶。答。各别无记。不随无记。系·种如是。设是有同。何随心耶。
问。如是三类境。若一一有别耶。若通二三耶。答。于中在通。谓三境单句。或三境俱句。若约一法。唯有二合无三合句。若约聚者亦有三合。
问。云何约聚而有三合耶。答。如第八识缘第六变定果色时。心王所缘亦是性境。亦是带质。心所所缘唯触影境。是为三合。
问。约一法论。必无三合耶。答。必然。是无也。
问。如第八识缘能生种。何有不随耶。答。所缘种子影前念种所生。能缘第八见现在种所生。能生种子既有二世别。故是不随心。
问。约因位八识。何识得实境。何识得假境耶。答。因位五八必得实境。第七有漏唯得假境。第六通得假实之境。
问。果位四智云何得境耶。答。通得假实。正智得实。后智通得。
识自相中。问。识有四分。何分以为识自相耶。答。于中分别。立一分师唯自证分为识自相。立二分师见分自相相分所变。立三分师。自证分者为识自相二分所变。
立四分师唯自证分为证分为识自相三分所变也。
问。第四分者内缘之分。何为所变耶。答。为证自证所起识用故所变摄。或二分自相二分所变。若尔识体犹有二一法。法有二体。理不可尔。故见而可知。前说为长。自证为识体三分识用故。
问。识相应中。应中忿等十法即无实体。云何名相应耶。答。随所依实以为相应也。余准而知。
经部诸师难大乘论所立唯识。问。心王唯八。谓八识是也。何故心所有五十一耶。答。如一国地王唯有一臣有众多。此亦如是。助成心事名为心所。故心所多。心王唯一。
问。何故名为心所有法耶。答。以有四义名为心所也。一者心之所有故。二者恒依心起故。三者与心相应故。四者系属心故。是故名心所。如王有臣人有财等。王所有臣。人所有财等。
问。心所有法与彼心王为一为多耶。答。三宗说别。萨婆多云。心与心所定异不同。经量部云。心与心所定一无异。大乘者言依世俗故说有差别。不同经部。依胜义故非即非离。如日与光。不同萨婆多。
问。依世俗者。心与心所定有不同。其缘境时何等差别耶。答。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
问。云何总相云何别相耶。答。于一青色。心王取。此名总想。心所于此取彼别相。谓一青色以为总相。于彼总相有可意相。有不可意相。有俱相违相。彼触心所取此三相也。于总青境亦有顺相违相非二相。彼受心所取此三相。于青总相亦有言说因相。彼想心所取此别相。于青总相有正因·邪因·非二因相。彼思心所取此三相。彼诸心所□非所取相。即作意所取。心王唯取彼青总相。心所即取总别二相。余诸心所与此遍行取境亦同。
问。何故心所并取总别相耶。答。凡其心所助成心事。于心王所取取彼别相而成其事。譬如画资依模填采。中边颂曰。
三界心心所 是虚妄分别
总了境名心 亦别名心所
总有四难颂曰。
若识无实境 则处时决定
相续不决定 作用不应成
一颂四句之文也。四句之中。初句之文牒大乘义。第四之句不应成者正难也。第一难云。若说有识无实境者。则处决定不应成也。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显难意者。何因缘终南山之识。此山处起。余处不生。此及余处境实无故。彼立量云。非缘终南处。缘此识应生(宗)执境实无故(因)如缘终南山处(喻)此言现。若比识者非此处亦生故。此即处处定难也。第二难言。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即此明时定不成也。既无实境许此识生。何故如缘终南山处识。于一时起。非一切时。余时境俱无故。即立量云。非缘终南时。缘此识应生(宗)执无实境故(因)如缘终南时(喻)此亦难现识。而非比识也。此即时定难难也。第三难云。若识无境有多相续。同一处时应有见者亦不见者。显难意者。今对虚空。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即立量难云。有多相续同一时间。于一境处应定一见余不能见(宗)执唯识故(因)如多相续同一时间于虚空华等有见不见(喻)是第三句相续不定不应成难也。第四难云。若识无境。有何因缘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显难意者。如同病人所见发蝇。其体都无。作用亦无。若境不实。无目病人所见发等作用亦都不应成也。立量难云。眩翳所见发等应有实用(宗)执无实境发等识生故(因)如余发等(喻)是第四句作用不应成难也。
问。见是四难皆有道理。所立唯识悉应不成耶。答。今开大乘广旨遣小乘狭难也。总答四难即作颂曰。
处时定如梦 身不定如鬼
同见脓河等 如梦损有用
今是一颂以三事喻释前四难。且答初难云。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立量质云。汝梦于是处见村园等。
应非处定(宗)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因)如余梦中所不见处(喻)余不见处例所见处。比量亦尔也。
有人难云。是比量宗有世间自宗二相违。今汝大乘既立处。世间有情亦见处定。何比量宗建汝梦于是处见有村园等应非处定耶。答。置汝言故简之也。显此理已。返解他难量云。其非梦时。境虽无实而处亦定(宗)许境无实故(因)如梦所见(喻)此因言许。无随一失。答第二难云。即于是处或时见有村园等。非一切时。立量准前。此以一喻释处及时二种难讫。答第三难云。身不决定。犹如饿鬼见脓河等。由恶业故所见水等或为猛火。或谓脓河。或谓粪尿。或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护。不令得食。故身不定。其理极成。
问。何称身不定显唯识无境耶。答。若境实有。何故多相续鬼。于同一处。其见不同。既知是境各心所变。非心外境也。即立量云。同于一时于一一时同于一处相续不定。其理得成(宗)许境无实故(因)犹如饿鬼见脓河等(喻)答第四难云。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即立量云。有翳无翳所见发等有用无用。其理亦成(宗)许无实境故(因)如梦失精等(喻)。
问。今是解未分明如何耶。答。譬如梦中两两交会。境虽无实。而男有损精用女有损精用。虽无实境而有作用。何不成哉。上来一颂引三种喻释四难讫。又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然则大乘妙理有门应入。小乘疑网无剑可断也。
问。是狱卒等何趣有情耶。答。是狱卒等非有情摄。皆悉无体。此则恶业有情由先世业报。妄见狱卒耳。
问。摄有情趣者。不何妨耶。答。世亲二十唯识论云。所摄实有情趣无狱卒等。
问。若尔者。随所在而摄地狱趣。亦有何妨耶。答。若摄地狱趣者都无受苦相也◎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
略显佛教利益门。略显佛教时会门。略显诸宗各异门。
◎略显佛教利益门。
诸佛出世必有二缘。一如来大悲。二有情机感出世说法亦有二益。一义益。二轮益。如是二益。大乘小乘所说殊异。
问。云何名为义益亦为轮益耶。答。佛所说教能显义理而生他解。名为义益。佛所说教能生他解而起法轮。名为轮益。显义即远。若近若远以有此益。佛出世说三乘之教。
问。大乘小乘说此二益。云何殊异耶。答。小乘之中。二十部别。
其多闻部·萨婆多部·雪转部·犊子部·法藏部·贤胄部·正量部·蜜林山部·化地部·经量部同说。佛所教非必有益。或有二益或无二益。
其大众部·一说部·出世说部·鸡胤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饮光部十部同说。佛所说教必有二益。无非利益。
问。云何诸部如是异说耶。答。初十部意。唯八正道教必有此二益。自余诸教皆无此益。今佛问阿难言可天雨不。又问诸比丘乞食易不也。如是佛言有何利益。后十部意。佛一切言教皆必有二益。问天雨事。问乞食事于法审定。传于未来亦贺悲问勤修精进早令入道。何故无益。
问。大乘义意。此事如何耶。答。佛言必有二利益也。令诸有情若近若远勤修入道。唯于其中有正及助。诠八正道是正法轮。余助法轮皆以有益异初十部。以有正助异后十部。
问。如是诸说其是非何耶。答。是非难判。作如是计。有证圣果亦具方便。何是何非。但大乘义得中道耳。
问。既知生解名为教益。何名法轮耶。答。生正解已起无漏智。是无漏智名为法轮。
问。何无漏智名为法轮耶。答。譬非轮王所有轮宝能伏未伏能镇已伏。圣无漏智亦复如是。能除无知能断惑障。是故喻轮。
问。行者位多。何位智解喻轮宝耶。答。声闻独觉有七方便。有见修位。正真见道初无漏智以喻轮宝。菩萨有五位彼亦如是。正真见道初无漏智以喻轮宝。
问。何故见道初无漏智喻于轮宝耶。答。如圣王轮宝有毂辋及辐而轮转行。圣无漏智亦复如是。正见·思惟即是如毂。正语·业·命即是如辐。精进·念·定即是如辋。圣无漏智能具此八摧烦恼。以喻之也。
略显佛教时会门。
彼印度界无教时诤。此大唐界异说不同。深蜜·瑜伽未来已前。诸师任意各述异说。明文已阙。后学无据。今者依凭深蜜·瑜伽述教时会(深蜜第二。瑜伽七十二卷)如有师立顿渐二教。此说不安。凡为顿渐无别教文。以互通故。彼深蜜经云。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虽是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轮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I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希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今依此经及瑜伽论定教为三。既是一经一处之文。而非是彼此处之义。以是定时也。是则如来所说三时若据资时。初于鹿苑说阿笈摩有四谛教。依此教时佛灭度后一百余年。二十部小乘出分传法有教。婆·俱舍·顺正理等诸论则是也。于时众生唯著有教未解法空。附着小乘未求大位。次佛在鹫岭说大般若空二取教。破先有执广解法空。依此时教。佛灭度后五百年后龙树·提婆诸大论师也世造论而传空教。则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是也。于时众生唯着空教未悟中道。既堕偏空未契正理。后佛在七宝宫说三界唯心。双令离有空契会中道理遣心外二取而破初有执存识内一心为遣后空见。于是慈氏·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出世造论。深述中道教。是即瑜伽·显扬·杂集·唯识等论是也。
问。彼深密经是大师释迦尽理之说。此瑜伽论则是当来导师慈氏极性之教。有何意趣定教三时耶。答。既此先师及以后德究竟之教。亦则现在及以当来至极之言。不敢准量。至心仰信耳。唯依大乘基师传授而述彼要。谓诸异生起自无始迷执有我。不了我无。没爱河轮回痴海。故佛初说四谛法轮。令知我空但有彼法。憍陈如等最初得道。彼闻法有证我皆空。便执诸法为真实有。付着小果不求大位。佛为方便后说法空。破除有执故。次时中说大般若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须菩提等回心趣大。彼闻法空隐密言教。便拨诸法相性都无。何所造修何所断舍。佛为除此。复说唯识三性等教。胜义生菩萨信解修学。遍计所执知。我法俱遣。依他圆成有(ナリト)照。真俗双存。
问。遍计所执无之言。何有所无耶。依他圆成有之言。何有所有。然彼言有耶。答。无者无所无故言无也。有者有所有故言有也。
问。无与有者既是偏言。何以显中耶。答。言有而有亦可言无。遍计所执真俗无故。言无而无亦可言有。当情我法二种现故。
问。若尔何故言无及有耶。答。令除所执我法成无。离执寄诠真俗称有也。
问。若尔我法既离空有。亦彼真俗既离有空。共等离言。何依我法空证真俗有耶。答。妄诠我法非无非不无。当情显现据体无故。妄诠真俗非有非不有。非称妄情体非无故。
问。若尔我法离言而寄诠有。亦彼真俗离言而离执无耶答。此义不尔也。为遮异执而离言也。存而不遣。为舍妄情而离言也。遣而不存也。我法无故俱是执皆遣。真俗有故诸离执皆存。
问。若尔虽言有无而无执者皆悟。若其言无有而有执者皆迷耶。答。如是如是。由此应言。迷情四句举四句皆非。悟情四句举四句皆是也。
问。若尔云何般若遣执。云何深蜜舍偏耶。答。说境我法空而破初执有。是般若之宗也。示心真俗有而除次执空。则深蜜之旨。尔乃有空既遣。空有不存矣。
问。若尔诸偏见者何迷耶。诸中道者何悟耶。答。初闻说有便快心于空起谤。后闻说空亦复协心便谤于有。是则偏见之过也。非有非空中道之教。则是中道之德。
问。既知三时定教之意。佛说诸教有前后之别。谁为先教谁为后耶。答。依时先后不定教时。今依理浅深又依机入道。故判教时而为三时。不约前后。
问。其意如何耶。答。约理及机渐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时诸教前后。若非渐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无三时诸教前后。但为顿渐无别教耳。
问。华严经者。佛出世最初说。被普贤机。遗教经者。佛临终最后说。被小乘根。岂非是则顿为大根。亦非是则为小机渐耶。答。无如是理。华严有小。遗教有大。不得顿渐以互有故若约深理华严第三时也。若约浅机遗教初时。
问。法藏师立有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且见初三放深蜜三。后二若经文耶。夫论依经而释其义。亦疏依论而显是文。今所建立五教等者。依何经论而立此事耶。初之三教像深蜜三。后之二教放何经论。
问。惠苑师立有四教。一迷真异执教。二真一分半教。三真一分满教。四真具分满教后三之教。像深蜜文。初一之教在何经论耶。答。一切文字及以语言无非佛说。唯以横计名为外道。今以本体交佛说教。非以为正摄佛出世所说诸教。理显浅深。事示差别。而定教时要交非理◎。
◎略显诸宗各异门。
成劫之末。有诸智者。为导世间造论立宗。总有十六之计。所立宗在佛道之外。名为外道。此间不要。故不以述。佛灭之后。有诸圣者。为广佛法造论立宗。总有二十之部所立宗存大小之异。故名小乘。末代不乐。故略而止。
华严一宗今辰最要。我此日本大乘世界。圣王重代崇仰三宝。贤臣继迹安养四民。闻昔见今。方是大乘恨性世界。尔乃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是佛成道第二七日最初所说。大乘之本正理之源。今述彼旨。此经一部八十卷。三十九品。四万五千偈。七亿九万字。七处九会之说。实叉难陀之译矣。西域相传。
此经之本结集之后龙宫所收佛灭之后六百年中。龙树菩萨入龙宫诵出下本十万偈文。造不思议论广传人间也。世亲传云。弥勒菩萨教无著法师。修日光三摩地。无著如说修学得定。得此定已。昔未所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永忆不忘。佛昔所说华严等经悉能悟解。弥勒于兜率多天。悉为无著法师解说大乘经义。法师悉能通达。皆忆持。后于阎浮提造大乘经优婆提舍。释佛所说诸大乘经。
问。既知经本有二代传。一龙树诵出。二无著习传。若尔今传依何本耶。答。依惠苑师。今学传者则依龙树诵出而传。
问。若尔世亲造十地论而释此经。十地论者禀龙树之旨造论耶。习无著训而造论耶。答未分明也。远见龙树之诵出本。近习无著之教授旨。其有何妨。
问。若尔何今传诸师违二代义耶。龙树中论本颂曰。
虽复勤精进 修行菩萨提道
若先非佛性 不应得成佛。
清目菩萨释此颂言。如铁消练。意欲成金。无金性故终不成金。无佛性者虽行加行终不成佛(云云)此则建立一分无性。无著庄严论颂曰。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以上慈氏等颂文)。
无著释云。颂第四句言亦无因。毕竟无性(云云)若尔建立一分无性。二代宗旨同而无异。何今学者依华严宗一切成佛乃至草木。此大违宗。答。以法性同主伴相集。而言一成一切成等。寻法道理细定宗者。都无乖通。
问。明说经处既言七处。何为七处。答。人间三处。天上四处。合为七处。人三处者。一寂灭道场菩提树下。二普光明殿。三祇树给孤独园也。天四处者。一须弥山顶帝释宫中。二夜摩天宫。三都史天宫。四化他自在天宫。
问。既知说经之处有七。闻经众集在几之会耶。答。会则有九。
问。何故七处中。乐变化天宫而不为说处耶。答。都史天宫说十回向。他化天中说十地法也。回向者是有漏之位。十地者是无漏之地。为显有漏与无漏别故。越乐化而在他化说十地法。
问。何故色界此经不说耶。答。说法之事必有因缘。色界之天以无因缘。彼不说经。
问。何故彼天无说经耶。答。显扬论云。极苦不如恶趣。乐不如上界。故欲人天佛出现观。准此论文。色界天处是极乐地。无厌苦心。故彼天处此经不说也。
问。何故如来成道已后。初七日中此经不说。过七日已。第二七日说此经耶。答。十地论云。思惟行故。因缘行故。初七日中佛不说法。
问。思惟行故因缘行故。论意云何耶。答。如来出世本为说法。理须思惟筹量可说。故须思惟也。此思惟行。因缘行故者。能生佛果名为因缘。有二因缘。一佛性因缘。二十地因缘。由有佛种姓由有十地行。以佛种性为正因。以十地行为助缘能生佛果。思惟众生佛种性因十地强缘。而筹量已方为说。故初七日中佛不说法。
问。佛出世意本为利。何更思惟彼因缘等耶。答。先尔何法而诸众生令生信心。如是思惟。如是筹量。出之意众生成佛。尔乃众生有佛性因耶。有十地因耶。有三贤缘耶。佛既知见一分众生有佛性因故说此缠。知见一分众生性不定已。更说三时次第教也。
问。本为度生故成佛道。才成佛道即顿遍觉。何更经日而不说法耶。答。一显所得道广大深奥自受此乐。二令生众生深信乐心。三随顺世俗。四未来令习如是事故。
问。说经之处既知七处。众会之事复在九会。何处唯七会即有九耶。答。普光明殿。重会三返故。会成九。
问。重会光有何所以耶。答。最初起信之处所以三重。
问。十地论中说六相除定执。其意何耶。答。显法无定故。说此六相也。
问。欲闻其六相。何等为六相耶。答。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
问。如何总相等耶。答。人为总相也。四大五蕴以为别相。言人之时以含五蕴为总相也。所含五蕴以非一故。是即别相也。别依于总而成总故是虽非一而不相违。能成总故。即是同相也。然各各异。以为异相也。为一缘起体为成相也。各住自法不移转故。是即坏相耳。诸法无定性。实如是如是莫执有定性。
问。种子有六义。摄大乘论说。彼论第二卷有五颂中。第二颂曰。
刹那灭俱有 恒随转应知
决定待众缘 唯能引自果(以上)
初刹那灭义。法藏师改名空(トモ)有力(トモ)不待缘(トモイフ)(云云)此改名意如何耶。答。改名意者为显义深。不唯改名。
问。其义深何耶。答。种子名空。自性空故。依他起法先无今有。有已还无。缘所击发今方似有。何来不知也。有已还无。何去不知。是故假名自性空等也。其有力言显引后法而有胜势力也。不待缘者。灭不待缘故名显义。
问。引后有力故名有力(云云)灭时引后耶。生时引后耶。若。灭时引。灭入过去。无体何能引后耶。又前法之灭后法之生是同一时。何其种子同时引自耶。摄论意者。以是有为刹那必灭。不言灭时引后。自类引后之义。恒随转故。
问。既言刹那灭。即是有相法。何改其名空。若空言灭者。虚空可灭耶。既空何灭耶。此义不安。可如论文。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恒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谓种子法必具六义。非必具六名为种子。
问。九世十世。其义云何耶。答。三世各具有三世义。名为九世。总三为一。名为十世也。
问。三世之中何亦有三耶。答。且约过去世。过去之过去。过去之现在。过去之未来。余亦如是。经第五十九卷颂曰。
过去一切劫 回置未来今
未来现在劫 回置过去世
今依此文立九十世。
问。如是回转。十八变中何变所收耶。答。时无别体。因果相待上假立时。唯转彼心。境无转义。唯转所化有情心想。而时无转。是转变变也。
问。同时具足相应门。其意云何耶。答。妙喜世界水轮以上断取在掌。同一时间示十方面。是十八变中示现变也。教义理事因果师弟等十同时者。唯语无实。虚言之耳。余亦准之。皆神境通所起十八变之势力也。
问。现执利益受职位故。后报利益摩醯修罗智处生故。其文意何耶。第三十九卷解第十法云地处之文也。答。第十法云地菩萨之身。三界有漏最后之身。是最后异熟果之身。大自在宫师即生在故。名为后报。生彼即是大利益耳。即于此身诸佛职位之所授故。名为现报。即于一身得二利耳。
大小持律宗
夫律学者。是生天之梯橙入圣之桥津矣。戒行者。是菩提之首目善逝之种姓。矧乎三摩呬多之基。三摩跋底之城者矣。宁抱渴死而弗饮虫水。岂惜系终而伤草叶哉。坚护浮囊前路可期。固持德瓶胜缘何难。致是勤者唯依律教。脱危者但凭戒行。故聊示隅。总有四名。一名为律。律谓法也。若就教者。量定轻重名为律也。若就行者。调伏三业名为律也。二名为戒。若就教者。防非之法名为戒也。若就行者。止恶之心名为戒也。三名波罗提木叉。是梵语也。此云别解脱。谓别别解脱过恶也。四名毗尼。是梵语也。此云灭也。若就教者。是能息诤名为灭也。若约行者。断除生死故名为灭也。
问。如是四名差别何等耶。答。初二约因也。谓内填云律。外防云戒。后二约果也。谓尽烦恼名为解脱。身智俱亡名为灭也。
问。佛所说法三藏所摄。一修多罗藏。此云契经。二毗奈耶藏。此云调伏。三阿毗达磨藏。此云对法藏。此中。此律何摄耶。答。毗那耶藏摄也。
问。此毗奈耶藏有几部类耶。答。有五律五论而明此戒律也。
问。其五律者何耶。答。五律者。一十诵律。谓萨婆多义五十种得戒。二四分律。谓法藏部义。三僧祇律。谓大众部义。四五分律。谓化地部义。五伽叶惟律。此后一律此土无缘。不来传也。前四律今现此土而传来也。
问。五论者何耶。答。一毗尼母论。二磨得勒论。三善见论。四萨婆多论。五明了论。今此五论其义各别。
问。何故律藏分为五种。其论有五耶。答。迦叶·阿难·优婆离·阿拏卢头优婆掬多。如是五师隔世而传为一大毗尼藏传来也。优婆掬多弟子五人。各有异见。同世五分故有五律。
问。声闻戒有二百五十。于中四重。谓淫·盗·杀·妄语所余戒者轻戒也。若菩萨戒依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依菩萨地。四重四十二轻戒。依优婆塞戒经。即有二十重戒。何故声闻戒淫戒为初余戒为后。菩萨戒中杀戒为始余戒为后耶。答。声闻戒中。初制淫者有二种义。一云。随先破戒而为初后也。一云。声闻之人宗厌生死志求涅槃。故淫为初。随重制故。菩萨之行不厌生死。不乐涅槃。大慈悲行以为最胜。杀戒为始。随重制故也。
问。何故声闻淫以为重耶。答。淫是生死之根本。所以为重。
问。何故淫事为生死本耶。答。夫妇会遇沉着世间。子孙相续爱乐世事。由此惑业起。续轮回生死。早欲涅槃故先离之。
问。故菩萨要以慈悲为先修行耶。答。菩萨大士法界为家。六道为亲。四生为子。先乐度彼。后求自度。故慈为本也。
问。声闻戒中若有一人。于一女人而犯淫戒。先所受淫戒皆悉破坏耶。答。于一女戒悉破已。于余女戒全有不坏。
问。于一女人犯淫戒时。于一切女无诫恐心。犯有何障。何故于余其戒不破耶。答。初受戒时。于法界女戒善已发。由犯一人何其失戒。故余全有。于一戒中上缠破戒。中下缠犯不必失戒。
问。若尔余戒如何耶。答。余戒亦尔也。
问。若尔何故于一犯时成不共住耶。答。犯边得罪故众不共。不约余善。
问。若尔犯一以为人师耶。答。虽犯一人。若上品缠以犯戒者。不为师范。中下品缠以犯戒者。有余善者何妨为。
问。依何律意而作是说耶。答。是十诵意如是可知。
问。比丘戒有二百五十。若总为分。几分所摄耶。答。总为支分。而总摄者四支分摄。
问。何为四支耶。答。一受具足。二受随法学处支。三随护他心支。四随护如所受学处支。
问。云何名为受具足支耶。答。若初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摄受随法学处。是名受具足支。尔时名为大比丘。
问。云何名为受随法学处支耶。答。为大比丘自此已后。于一切戒守护奉行。广律教中。守护律仪名为随法学处支。
问。云何名为随护他心支耶。答。由成前二而轨则具足。所行具足。名随护他心支。
问。云何名为随护如所学处支。答。于微细罪中深见怖畏等。名随护所学处支。
问。彼比丘戒二百五十既略知已。亦四支摄既略见毕。今三业中制业等耶。答。身三语四合七支。具支而成性戒。
问。何为身三耶。答。杀盗淫三也。言语四者。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也。因护此七而成道器。
问。若尔何故名二百五十戒耶。答。性戒者有七。余为护。此非别有体。
问。优婆塞五戒者为几支分耶。答。有三支分。
问。何为三支耶。答。一受远离最胜损他事支。二违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也。
问。其三支意如何耶。答。初支有三。一离杀生。二离损他财。三离损他妻也。第二支者即离妄语。第三支者离酒家放逸处。即杀盗邪欲妄语不饮酒及不放逸。即身三一以为性戒。
问。酒及放逸何不性戒耶。答。彼前四非有别体。
问。优婆塞戒。若具受五而为戒体。若一一受耶。答。五中一一亦成戒性。既是初机。渐诱导故。
问。一日一夜时持八斋戒。几支分摄耶。答。五支分摄。
问。何为五支耶。答。一受远离损害他支。此离杀盗也。二受远离损害自他支。此于自妻亦于他妻俱无犯戒。三违越所受重修行支。此离妄语。四不越所受正亿念支。
此离歌舞伎乐·涂冠香鬘·升高大床·非时饮食。五不坏正念支。此离酒家及放逸处。
问。何故沙弥十戒中。远离歌舞伎乐以为一戒。涂冠香鬘以为一戒。以为一一戒。答。在家之人于此处所非不如法也。出家之人极不如法。是故于在家人就轻总制而为一也。出家之人于此处就重别制以为二也。
问。如是斋戒。大小乘说若同若异耶。答。小乘说别大乘别。
问。其别如何耶。答。俱舍论十四云。有七因缘而授八戒。一要晨旦。二在卑除病。三必从师。四随师教受者后说。五具八支。六必离严饰憍逸。除常身具。七必须昼夜。大乘之义不必如是。但有六缘必无随师。
问。五戒优婆塞以戒优婆塞若有自受。何故从他耶。答。瑜伽五十三云。由有二种远离恶戒受随护支。所谓渐与愧也。
问。何故惭愧以为二缘耶。答。由有惭故自现罪时深生羞耻。由有愧故于他处现罪深生羞耶为此二缘故但自受。亦从他受。
问。菩萨十重戒其次第何耶。答。杀·盗·淫·妄语·自赞毁他·悭·瞋·谤法。如是八种依本业道也。中间二罪谓沽酒与说过别为俗制。为护初四故制沽酒。为护后四故制说过。
问。杀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何耶。答。即有五门。一约事。二约心。三约三时。四约稀数。五约戒。
问。五中约事何等耶。答。所杀之中有凡夫人。又有圣人也。杀凡即轻。杀圣最重也。凡夫之中有发心人未发心人。如次可知也。余随宜知也。繁故止之。
问。盗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如何耶。答。盗三宝物即为极重。三宝之中佛物为重。法物次重。僧物之中常住僧物极重也。
问。淫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此亦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何耶。答。若淫母女以为极重。持戒尼次重。发菩提心极重也。
问。淫戒何为性重耶。自他俱和生极喜故。答。邪淫即重。坏他意故。余恐繁广且略止之。
三论宗。
三论者是前圣之后心。后贤之所尚。佛灭之后。六百之年。大士出世。厥名龙猛。位登十地。德挺五天。受佛记而降神。临法场而垂化。初出月氏为外道之宗匠终入龙宫作内法之标领。智山峨峨其峰难究。法海浩浩其底颇尽。乃繁宗人之守杌。伤燕石之滥玉。纡彼神笔造此雅论。名为中论·十二门论。佛日再照。法轮重转。八百年中有大菩萨名为圣天。达空花之易落。知幻蕊之难揽。于是玩此本论。又造百论。文约义丰。清有执之智水。遣边见之龙炬。故耶示彼旨。
所谓三论者。中论。谓明中道正观之论故云中论。一部四卷二十七品也。本龙树造。释清目制。龙树本造大无畏论。于中略出。二者百论。释百偈之论故云百论。此论一部二卷。有十品。本提婆造。释天亲制。三者十二门论。谓释十二部经之论故云十二门论。此论一卷二十六偈。本龙树造。释清目制。或云。本释俱是龙树之造也。
问。如是三论以何为宗耶。答。此论二宗。谓总论之。以一切法皆无自性而为总宗。若别言之。中论二谛以为别宗。百论二智以为别宗。十二门论境智以为别宗。
问。以何得知。此三论者总一切法出无自性以为总宗耶。答。佛道已。三七日中。仙人鹿园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五比丘等知我出唯有诸法得声闻果。佛灭度后。由执法有二十部起。付着小果不求大位。佛在鹫岭说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声闻等回心趣大。佛灭度后。为空二取令求大果。马鸣龙树提婆等出世造论。传法空教破法有执也。是故总以诸法。闻空为三论宗。
问。论若之中。何故论若。或云中论或中观论。答。此论题若有广略。广若中观。略若中论。故以二义为论题名。
问。唯以一若足为论若。何故用二若耶。答。具足教理及以境智故须广名。若说一若。生悟解者何须说二。问。况若中论。有是大乘。何故论中申小乘义耶。答。正明大乘兼宣小义大兼小故。
问。为何兼明小乘义耶。答。亦令二乘终归大道。
问。若尔其申人天乘义。亦令人天终归大故。答。理实可尔。但人天乘权止三恶。况非出要故不明之。
百论之中。问。何故名曰论耶。答。言百者偈□。论者释偈也。明一百偈之论故云百论也。
问。若尔。论中具有百偈耶。答。有五十偈。不足百□。
问。若尔何故名为百论耶。可言五十论。答。梵本之中具有百偈。五十无缘。此土不来。今随本名称百论耳。
问。现有五十偈。若别五十偈。若后五十偈。答。别五十偈。
问。若尔义意若为老耶。若不老耶。答。义意悉老。无不具备。
问。若尔后五十偈明何等事耶。名为百论大为无用耶。十二门论有十品也。初品名为舍罪福品。何名为罪何若为福耶。答。罪者摧折义。造不善感彼三恶。重受罪报摧折有情。故名为罪也。言福者富饶义。起造善业招人天业。故称为福也。
问。罪招苦报可得名舍。福感业果何故名舍耶。答。罪住时苦。福或时苦。二时并苦故可共舍。
问。何名为舍耶。答。入实相观心无所依。故称为舍。
问。罪福之名为因名为果名耶。答。罪福之名。苦是因名。而得果名耳。
十二门论之中。问。何故名为十二门论耶。何为十二。亦何为门。亦论是何耶。答。此论释佛经十二分之门。称为十二门。为简二藏故名为论也。
问。若尔十二者是佛经也。门者则是论也。尔乃佛经是故也。十二门亦教。云何以教而显其故耶。答。经有教理。论有理教。若以论教而显经教。若以论教而显经教。十二门论即是教。持业释名也。若以论理而显经理。若以论理而显经教。则十二门之论。则依主释名也。
问。龙树自造三部论也。一无畏论。二中观论。三十二门论也。中论既言出无畏部。此十二门云何亦尔耶。答。可有二说。一云。门中论也。一云。中论内取其精要为十二门。
问。以何为正耶。答。初说可畏。
问。中论十二门共一部造。有何殊异耶。答。略有十异。初四异云。中论具大小义。十二门唯述大义。
法相宗。
解深密经初二无自性品。并瑜伽师地论初七十二劫云。世尊。于今初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自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是真了义(云云)意显者。依初一时人我空教不得入中也。依初二时法我空教不得入中。依二空教入中道故。令依二时二我空教。有入初三非空非有中道正理。是故慈氏。佛灭度后九百年中。降临人间。有在无著堂而说四论。一瑜伽师地论。二大乘庄严论。三辨中边论。四分别瑜伽论也。前二时教。佛既判云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云云)此初三时。佛有判云是涅槃了义无上无容非诸诤论安足处所。然则法相大乘宗者。是非二之教。亦终归之理也。中边颂曰。
虚妄分别有 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 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 是则契中道(以上)
空妄分别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也。于此二都无者。谓有于此空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空妄分别中。但有□所取及能取空性。于彼亦有此者。谓有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空妄分别。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有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故说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空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空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有故者。谓有空性空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谓空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空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顺符教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云云)。
问。空妄分别有者。其何法耶。若所执性若依他起耶。答。长行论云。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云云)意显者。所取能取则分别之所缘也。言分别者所取能取之能缘也。故称有也。即依他心名虚妄也耶。
问。依他性中。有漏无漏何名虚妄也。答。且举有漏杂染依他而称虚妄。理实无漏依他起性亦是虚妄。
问。以何得知无漏依他是虚妄法耶。答。望杂染法虽非虚妄。而望涅槃如是虚妄法。最胜初一云。涅槃如是实。缘闻虚妄。又云。无生是实。生是虚妄。又云。不实之法是从缘生。涅槃实之法不从缘起。是故则知。无漏依他亦名虚妄分别无妨。范法师问。无漏有漏为若是涅槃实。何故楞伽经云。于诸虚妄法。诸得最虚妄。故知无漏虽非诸得亦名虚妄耶。答。须知无漏有为对真如圆成亦名为妄。若对杂染亦是圆成。故非最妄。由此杂染唯是最妄。故得此称(云云)依此师意且举杂染故云虚妄。无漏依他望真如性亦是须妄。而望杂染非是虚妄。今言。理亦然也。然而佛果无漏依他亦是虚妄。由大悲缘而且似有。其实者是无自性法也。既言无自性故此是虚疏。既言虚疏何是实哉。既言非实何非言妄哉。故有无漏依他起心闻名虚妄分别。无妨。
问。闻夫三论与法相常有诤竞义。其诤如何耶。答。二宗无诤。三论意者。为破有执而设空药。无著世亲闻传彼宗。于中何诤。唯佛灭后。千一百年。清辨出世。别造大论而起诤论。非是三论法相所诤。解深密经云。世尊。在昔初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转正法轮。世尊。今于初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我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乃至自性涅槃无自性性转正法轮。三论之宗依无自性性而说诸法空。既契经意。由此无著世亲传旨何处何诤。然清辨论师非依无自性性而别立虚宗。诤由此起。二宗无诤。世尊初二时中言一切诸法。闻无自性等文。不依无自性性而举体闻空。故彼清辨师违如来说既起邪见。何由正见与此相诤哉。然佛灭度后千一百年中。清辨菩萨出世造论。述法空义。掌珍论一部二卷。违彼龙树提婆等宗。乖此慈氏无著等旨。由此论故初起诤论。诤空有宗。有为空量遮十八计。无为空量亦复如是。
问。彼论师云。等观世间不正寻伺。邪见所罥。生死所笼。故我依止如净虚空绝诸戏论寂静安乐胜义谛理。略造此论。广立彼量。即立此量颂曰。
真性有为空 如幻缘生故
无为无有实 不起似空花
汝今既言故我依止绝诸戏论胜义谛理。于无戏论而起戏论。是则自语相违过失。理门论中说。彼自语相违过云一切言妄云。自言为是他言为妄。谓自言实。余言为妄。是自语违。今汝既言依无戏论即发戏论。言前后违汝立不成。若依无戏论可无戏论。依无戏论发有戏论。岂是量正哉。
问。汝恒建立一切诸法望真胜义其体都无。若一切法望世俗谛其体悉有(云云)今于有法所举有为其何有为耶。若真性门之有为耶。若世俗谛之有为耶。答。举世谛有为以为空也。
问。汝俗谛门之有为者。汝彼计有。何言是空耶。即违宗过。若真谛门之有为者无体。有为所别无故。是所别不成宗过。问。今举真性所言有为。有是无体。因无所依有因所依不成过也。
问。同喻幻者为有为无耶。答。是毕竟无也。
问。若尔大般若经初一劫云须闻无实而现似有(云云)既言似有。何成空宗。所立不成喻过失也。
问。宗言有为。若举诸法有为。若举汝宗有为耶。答。唯举诸法说有有为也。
问。若尔护法宗有为者汝所不许。护法有为约真俗谛非空非不空。汝都所不所别不成过失。汝宗有为。约真有空。约俗是有(云云)举自不许。何有所别耶。依般若文作法自相相违云真性有为有。宗从缘生故。因犹如幻事。喻若依般若。彼论颂应言真性有为有如幻缘生故(云云)智度论初四引德女经。彼经文中。佛问德女。幻是有耶。德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有。佛复问言。若尔幻是无耶。德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无。佛复问言。若尔幻见耶。德女答言。幻是眼见。由此经文。幻非有亦非无。既在异品何为同喻耶。则所立不成道幻耶空有非有非空。望一向空宗有成宗异品也。或清辨论师违佛所说。解深蜜经云。依一切法闻无自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之转正法轮。是甚希有无上无容是涅槃了义。意显者。般若经说法无自性。依三无三性而作此说。非据依他及圆成实。以三无性闻遍计故。依遍计性说无自性。非谓二性闻无自性。然而清辨说缘生性体性都无。既违佛说。成大邪见。以乖佛说。而为邪见。若深蜜经云非佛说。才为作答也。若许佛说不可得答。
天台宗。
问。其宗何耶。答。以大乘止观而为宗旨。
问。何名为止。又何为观耶。答。止有二种。一止下。二止住。今此止住为修得宗有名为止。慧名为观。
问。止有住。三昧是也。何故三昧名为止耶。答。止心一境而令不散。故名为止。
问。此有三种。一三广地。二三广呬多。三三广跋底。何名为止耶。答。近三摩地名为止也。余二可尔也。
问。若尔其止若唯为定亦通散耶。答。三摩地止通在定散。止心一境三摩地故。
问。观有是慧声闻乘行方便根本。方便行中。有三种观。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观。三总想念处观今言观者。三中何观耶。加行观中有暖·顶忍·世初一法。声闻乘人依无我观观蕴处界。缘觉我人依无我观有七十七智观有四十四智观。若根本位有四谛理十六行观。今言观者。若是何观耶。若菩萨观·三性三无性观·能取所取观·十住十行十回向所有诸观·十真如观·七真如观。若佛果位。三念处·四种一切种妙智观。三不护等。何观名观门。
三摩地·三摩跋底·三广呬哆观。是止中有其意如何耶。
问。有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观。何名观耶。诸如是事。比睿延历寺圆证义真法师等之所悉也。
问。瑜伽论说有止举舍。三乘行者由此修行得自乘果。何故唯说止及以观而不说舍。止有是定也。观者是则止中慧□。举与舍二略而不明。理须明说。
问。若尔举舍亦可明说。何名为举。何名为舍耶。答。行者住止。定心若止下。有便修举举者高声读经礼佛行道等行。如是行举。心若散乱亦还住止。心若羸时便有住舍。舍者有唯无念安息心羸也。行者如是因圆果满故。止举舍是行者所举也。
问。天台师等立有四车。羊鹿牛车加何为四耶。答。牛车分二。故有四车。
问。何故分二耶。答。与羊鹿共说有三者。同羊鹿假。露地与车有异彼三故以为四也。
问。何故羊鹿共说。牛车非是实耶。答。唯同二车。唯有言故。
问。二无一有合为三车。是有何妨。何故共二而所许者必同二假。譬如有人有三幼子。手持一梨。余物都无招三子云。汝速出来。为汝说三。各方与之。三子诤来。有父语云。有三物是我方便。唯有一梨即分三与。佛亦如是。唯有牛车。即语子云。有羊鹿牛。汝等速出三界火宅。以此三车各一一与。诸子出来。有便语云。唯有一车。二我方便。分一牛车而等与子。如是譬喻。世间非无。何便计云。与二授牛。同彼非实。后与是实云耶。
问。颇有经文云有四车耶。答。法华经中都无此文。须无显文而意存四也。
问。既经文无也。意存等者是妄语耳。答。瑜伽论说有四车义。于三加象。是显文也。
问。彼论意别。以有四车而喻涅槃四德。不喻种智。
问。须无显文而义意存四车义者。彼义意何耶。立四车义。彼大唐有四智德。一光宅寺云法师。二天台山智顗师。三法藏师。四惠苑师。日本神洲有一智德名圣德太子。合有五师立此四车。其所建立各有道理。但无显文。述义意耳。自余诸师此义不许。合有五理。是以三外别有一乘。临门三车教为三乘权教。露地授白牛为一乘实教。大乘之中况有权实。故有四车。若不尔者。诸子出宅各应得车。更不可求。何故三子俱出求车。羊鹿是权。出宅不得。故出而求牛车。是实。何故出已而齐索之耶(以为一理。)若四衢等授。是三中牛者且其二子先自无得大车之心。不期而舍有欢喜言非本所望。其大一子正当无志。何故喜意非本所望(以为二理)经文既言。初以三半诱进诸子。然后但与车。如来亦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为三理)经文既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既别说三。并本佛乘。有显有四。何无别一(以为四理)经文亦彼佛出时须非恶世。以本愿力故说三乘法。意愿者。恶世本愿方说三乘。不尔诸佛唯说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实教大(以为五理)如是五理证有四乘。于中初四所言小似。初五理者不相似也。甚可笑哉。会初理云。宅内所期。三界之外有三乘果。至彼果时闻有种智也。仍三乘子各求自果。意望种智也。然二乘子出三界宅而得自果。况得至果而无种智故进索之也。菩萨之子未得所募。佛果极位故。在下智起进求心得果无智。进心何轻。果智未得。求心何迟。故俱索之也。浅取经义。谬谓得理。何不悲矣。会二理云。何有广略。先即示略。由此出宅。今亦授广故非本望。又喜至深名非本望。以为二大。愚至甚哉。会三理云。初以三乘因。令修三乘行。今与一乘果令修一乘行。何故为二大耶推甚哉。会四理云。于一极果说为三因。又云于一佛乘之时。唯有一而无三也。言分别说三之时。唯有三而无一也。以何为四。初五理者不足言也。以何相□哉。夫见野雉而为凤者。非唯不知凤。亦其不知雉。夫见秋杨叶而为金鋋者。非唯不知金鋋。亦犹迷杨叶。以何故之。
成实论宗。
此论一部十六卷。或二十四卷。有二百二品也。卷数虽别。同是一论也。诃梨拔摩此言师子铠之所造也。此论师者。佛灭度后八百余年中。印度境婆罗一家而出世也。神度弘深。天姿高拔。怀高世之道业。秉逸群之才能。经部出家。其经部者。佛灭度后四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出。依修多罗而立自义。故云经部。此论二翻。而共是罗什所译。
问。此论卷数不定。或十六卷。或二十四卷。罗什所译。既一师所译。何故卷□不定耶。答。初译未暇治正。卷□未定而流行。后译具而流行。故卷□不定。
问。二本以何为别后译耶。答。身受心法名念处者。别本也。身受心法为忆处者后本离左右别而体不殊。
问。今此论师者。号地位何耶。答。四依之中。初依菩萨位在地别。
问。此人初从外道法出家。何云菩萨耶。答。付法藏传列二十六付法人中。初二十五人名师子。彼有此论主。
问。世间之人。多在同名。此论主。有师子铠。彼付法人名但名师子。何其同人耶。答。未得慧眼。何得坚执哉唯疑其人耳。
问。此论文云四尘为能造。四大为所造。何与佛法其义相违耶。答。此论师本□论法中出家。习学本所学义。不违正理。而传此义。
问。其□论师本所立义如何其意耶。答。其外道云。无等五种名五唯量。乃是能造造地水火风。此地水等造眼等根。能造所造虽闻无常。然非生灭。转变无常并闻有碍。今此论师本所学义以为论文。
问。佛道义中。小乘大乘都无此义。四大是能造。四尘是所造。而今所立全乖此义。何以为信耶。彼论文意云。四尘为能造。四大为所造。四大为能造。五根为所造。尔乃四尘一向是能造也。五根一向是所造也。四大通二也。如是相违如何会通耶。答。不见会通。唯自可会。色香味触为能造者。地水火风中有四尘。以知四大则四尘之所遣。准之会耳。其宗学者云。四尘实有以为能造。四大假立故为所造。
问。何故四尘体是实有。四大假有耶。答。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动性。由四尘助而方生起。既依四尘而四大生。故四大假而是所造。
问。若尔地之坚性等于四尘上具。若四大之上备耶。答。由四尘力坚等方生。假名四大。既是假立故是所造。
问。若尔四大有是四尘之所造也。四尘必具而造四大。若一一别而造四大耶。答。三大者是俱是四尘之所造也。一大者是但是二尘之所造也。
问。三大者是何耶。答。地水火三。此四所造。其一大者风大是也。唯香与触二之所造(更见)。
问。大乘有宗于见道别立七方便。如此论意亦有如是耶。答。此成实论唯立五方便。不言七也。
问。彼五方便除何而立耶。答。念处为一。并四善根以为五也。
问。念处有四。谓身受心法。何故合为一耶。彼四善根合而为一。开其念处而为四者。其有何妨耶。答。念处之观。一人唯观一而入四善根。不必具四念。善根之观。必一人观四。若不具观不能入见。故其四念处合为一方便。此四善根开为四方便。
问。四谛之中。灭谛者。何灭故名为灭谛耶。答。灭三心故名为灭谛。
问。何为三心耶。答。一假名心。二实法心。三空心。是名三心。
问。何名假名心等耶。答。迷假名法名为假名心。迷实法心名为实法心。悟空理心为空心。
问。云何此三名为灭耶。答。初二是者是迷心须灭。空心者是以行法故。是苦法故须灭也。
问。初二心者是迷心故云灭。彼若尔人法二执相配耶。答。假名心者是人执也。实法心者是法执也。
问。空心何执耶。答。空心者体是有为行法。名为空心。非是迷故非二执法。
问。彼宗中言见有得道见空得道。何等其耶。答。见四圣谛是有得道。见四圣谛是空得道。
问。此宗意者立何得道耶。答。见空得道此是宗义。见有得道非此宗旨。
问。若尔见有而得道者何宗义耶。答。是萨婆多义。
问。若尔此宗不言四谛有耶。答。约俗谛者可尔言。唯正入见而得道者见空入道。
问。此论者二十部中何部所摄耶。答。说师多有。然经部摄。是正义也。
问。若尔经部建立种子。此论中有耶。答。此论可言建立种子。
问。论文之中何文有耶。答。论初二卷四谛品云。入灭定者。须无现识而得有识。初一卷云。生死相续中常随众生故名为使等。以此文见立有种子。
问。若以此文立种子者。何故有师说云。此论多门部摄。其多闻部不立种子故耶。答。多闻部摄。是不正义也。
问。论名之中。何故论名成实论耶。答。成者梵言阇那迦。此唐言成也。实者梵言婆楼务。此唐言实也。论者梵言优婆提舍。此唐云论也。言成者显立义昔隐今也。显者有出也。立者有住也。昔隐今显。显而令住。故名为成也。言实者真义。对俗得名。成明有用。约为人语。真语真实当体立称也。然则实名四谛。为成此法故造此论。名成实论今显名。成者能成之名。显立为义。实者所成之理。真实为义。谓四圣谛理。体非虚妄故名为实。此论能显立故名为成。于中有四。以教成教。谓以论教而成经教。二以教而成理。谓以论能诠教而成经所诠理。三以现而成教。谓以论所诠理而成经教。四以理而成理。谓以论理而成经以理教而成教。以教而成理。成实有论。持业释名也。以理而成教。以理而成理。成实之论。依主释名也。
俱舍宗。
阿毗达磨俱舍奢萨多罗也。梵语如是也。此间译云对法藏论也。论一部三十卷。品合有九。有六百行颂。本颂并释论并是世亲所造也。阿毗者对也。言达磨者法也。言俱舍者藏也。奢萨多罗者论也。此间总合称对法藏论。
问。夫法兴有由。论起因何耶。答。今此论主世亲菩萨。北印度境揵驮罗国国师婆罗门之子也。于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入道也。因有受持彼部三藏也。彼学经部宗。情谓为涅槃。于本所学说一切有时檄取舍。有更欲往迦湿弥罗国研檄有部考定是非也。念彼诸师心坏忌惮。遂改本名潜往寻究。时经四年。□以经部义难破有部宗也。时有阿罗汉名塞建地罗。唐言悟入也。怪其神异。有入定观遂知世亲。有私告曰。急还本国。长老比来数以经部义而难破吾宗。然此众中。未断欲者非一众多。若知是世亲。恐当时将相害。因此遂归本国。未久之顷。造俱舍论六百行颂。寄于门人遣伽湿罗也。时彼国王及诸大众。闻皆欣悦。严饰幢幡·花香伎乐。出境来迎。标颂香象。别后引从。至国寻读。咸谓能弘我宗无不叹悦也。于时悟入告众人曰。此非专弘汝宗。云何须叹。颂有传说之言。似相调辞。若其不信。请释自知。于此国王及诸众僧发使而遣请释并奉珍珠。论主受请为释本颂也。凡八千颂释也。还使迦湿。遂以悟入所言。论主意朋经部。故此论颂往往置传说言也。
问。以言传说。何言相调耶。答。为显非亲闻致传说之言。故似相调也。是则此论之起因也。问。西方造论皆释佛经。佛教甚多。释何佛经耶。答。佛经须多顺三法印。今者此论意释诸法无我。须举一释。而明三印。
问。其三法印者何耶。答。三法印者。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佛所说此三所印。若不所印皆是耶。非是佛说。
问。若尔有三印。何故今此论唯释诸法无我耶。答。佛教之中。或经说一。或经说二。或经说三法印。诸论师等意乐各别。或偏释一法印。或举一印而明三印。今者此论举一明三。
问。何论释一法印耶。答。如五蕴论。唯释一印。谓诸行无常。如涅槃论亦释一印。谓涅槃寂静。
问。何故此论唯为释一诸法无我耶。答。诸行无常唯明有为也。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通有无为。此论欲障无事不摄。就广以明。
问。此论既明无我理者。何故初品名为界名耶。答。法有事理。事浅亦粗故先明界。理细亦深故后明之。
问。此论总余几法门耶。答。总有七十五法门。
问。何为七十五耶。答。谓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色中有十一。心法略有一。谓唯一心王。心所四十六。不相应十四。无为唯有三。是名七十五。
问。今此论者有何等义与大乘别耶。答。略有十九义。一有为法体恒有。二有为无诸法实有。三一切法中有者为涅槃无者为俗。四极微和合而粗色。五极微粗色共是实有。六六因得四果。七无为法无因果。八有不染无知以慧为体。九四相之中生相在未来住异灭三在现在。十过未极微散住空界。现在极微和合成粗色。十一六识界并起。十二无为唯有三。十三四果之中预流果不退后三果有退。十四不定有八。十五见道有十六心。初十六心在修道。十六四相及得皆有大六。十七灭定是有漏法。十八寻伺并起。十九不相应有十四。如是违义众多非一。略示十九。余别理义后学寻知也。
且约初义。何有为体而恒有耶。答。体是常住。其用无常耳。界尔体用有何别异哉。比学生等。此义之中言有二传。一法体生灭而恒有也。二法体无生无灭恒有。如是妄传多流末世。悲中至悲。佛法凌迟如何甚哉。今述本闻不必当用。有为法体无生无灭恒在不断。是此本义。代至像末。人失义本。不可得悲也。俱舍论初一界品中明十二处。言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光法师疏初二卷云。心心所法(至)彼作用义者此释处义。心等生长门义。是处义。彼十二种能生长心等。故名为处。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长彼作用义(以上疏文)既言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何有生灭耶。或亦可言法体先有不可言灭。是故法体有生灭者。愚之甚矣。彼新罗国顺本法师现在之日。老僧生年十七之时。亲闻彼言。诸有为法体不生灭而带生灭。名为有为。若尔无为体不生灭而可带生灭。不得通此难。作如是说。非本习传义。非唯违文亦复乖理。有为法体若有生灭。过未法体在何处所显过未无体。何言三世恒有实体显。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元兴寺护命撰
略显因明入正理门十(显示释名门。显示六因门。显示九句门。显示立破门)。
释名门者。因明有五。一因之明。二明之因。三因兴明。四因即明。五属在何义。正理有五。一诸法本真。二立破幽致。三所立义宗。四陈那本论。五属在何教。入者达解论者简藏之名。
问。初因之明其意如何。答。因谓二因。明谓说因之教也。言二因者。一言生因。谓立论者立因之言。二智了因。谓敌论者了因之智。今说二因而令入解诸法本真。故名因明论也。明即教也。
问。次明之因其意如何。答。明者敌论者智了明也。因者立论者言生因。其言生因是智了明之因一。今以此因而令入解立破幽致故名因明论也。
问。次因兴其意如何耶。答。因者立论者言生因也。兼智与义而名为因也。明者敌论者智了因也。兼义与言而名为明。今以因与明而令入解所立义宗。故名因明论等也。
问。次因即明其意如何。答。二因即明也。虽言生因非是了法。而明之因名为明也。
问。第五属在何教其意如何。答。因明正理俱通前四。名为属在。见而可知。
问。因明之法。宗为所立。因是能立。何故不言宗明喻明而唯言因明耶。答。因明大旨举所乐宗。而以因喻能成立之也。宗唯所立。喻唯能立。因通能所。以宽广故唯名因明。或因宽具三相。名义亦复广故。唯名因明。
问。因具三相。其意如何。答。言三相者。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若言因时遍在三处。以宽名因明也。
问。名义宽者其意如何。答。言因之名既通三处。即义遍三故云宽也。
显示六因门。
言六因者。生因有三。了因亦三。故名六因。生因三者。一言生因因。谓立论者立因之言也。敌论者智了因之因。故名生因。二义生因。谓立论者言所诠义。即生言生而名生因。三智生因。谓立论者发言之智。即现比智。了因三者。一智了因。谓敌论者了因之智。忆念本极成智。二言了因。谓立论者言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三义了因。谓立论者义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问。立者言义虽非了法。而了因之因故名了因者。若尔立者智生因亦了因之因。何故不言了因耶。答以隔言故不名了因。
问。如是六因各有别体。答。以体唯四。以义有六。以略唯二。
问。以体有四者何为四耶。答。生因三者。立论者发言之智。言所诠之义所发之言。如是三因为生因三也。智了因者。是敌论者了因之智。合为四也。
问。以义六者何等其耶。答。立论者之言及义者。以敌论者了因之因名为了因。此即义意非有别体。故合为六。
问。以略为二者其义如何。答。一生因。二了因。是即略三。问。因既有六。或有二四。其因之果有几种果。答。果有二种。一生果。谓敌论者了宗新生之智。二了果。谓立敌者了因所显了宗也。生因之三望于生果而为因也。了因之三望于了果而为因也。大纲如是。学者知之。
问。生因者是本欲生了宗新生之智也。了因者是本欲显所显了宗果。然则六因二果显然。有人以智了因为了异者。其意如何。答。如是迷谬世间繁多。不可典据。
显示九句门。
言九句者。有三种三此则九句。初三句者。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也。中三句者。一同品非有异品有。二同品非有异品非有。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后三句者。一同品有非有异品有。二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也。九句宗颂曰。
常无常勤勇 恒·住·坚牢性
非勤迁·不变 由所量等九
初一句者初三句宗。第二句者中三句宗。第三句者后三句宗也。九句因颂曰。
所量·作·无常 作·性·闻·勇·发
无常·勇·无触 依常性等九
第一句者初三句因。第二句者中三句因。第三句者后三句因。
问。作量如何。答。第一同品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为常(宗)所量性故(因)喻如虚空此中常宗瓶为异品。所量性因。于同异品皆遍共有。第二同品有异品非有者。如胜论师。立声无常(宗)所作性故(因)喻如瓶等(喻)无常之宗空为异品。所作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无。第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者。如胜论师。立声勤勇无间所发性(宗)无常性故(因)喻如瓶等(喻)勤勇之宗以电空等而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中电等上有。空等上无。此即初三句也。中三句中。第一同非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为常(宗)所作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作故因。于同品空上无。于异品瓶上有。第二同品非有异品非有者。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宗)所闻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闻性因。同异品中二俱非有。第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者。如声论师。声为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以电瓶等而为异喻。勤勇之因于同品空一向非有。于其异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也。是中三句也。后三句中。第一同品非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非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故(因)喻若电空(喻)此非勤宗瓶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电上有。于空上无。异品瓶中一向是有也。第二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者。如胜论立内声无常(宗)勤勇无闻所发性故(因)喻若电瓶(喻)此无常宗空为异喻。勤勇之因于同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异品空中(ニハ)一向非有也。第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者。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无常(宗)无质碍故(因)喻若极微及大虚空(喻)此中常宗以瓶乐等而为异喻。无质碍因。于其同品虚空上有。极微上无。于其异品瓶等上无。于乐受有也。理门论中。料简颂曰。
于同有及二 在异无是因
翻此名相违 所余皆不定
言于同有者。谓能立因于同品有。言及二者。于同品中非有也。言在异无者。此能立因于同品有。在异品无。及同品中亦有非有。于异品无也。言是因者。此二因者是皆正因也。言翻此名相违者。违此二因为相违因。
问。此九句中。何为正因。何为相违。何为不定。答。前颂已显然。今重料。第二·第八二为正因。第四·第六为相违因。自余五因则不定因。
问。且第二句正因量中。如声论师作决定相违云。声是应常(宗)所闻性故(因)喻若声性(喻)既有此过。何为正因耶。其胜论师亦立声性。谓同异性。共许所闻故成比量。若对佛子不立声性。即无同喻。若对胜论如何遮之。答。以现教力犹胜论胜。声论堕负。故是正因。
问。其现教力其意如何。答。一现力。谓世间现见声不恒。有或时可闻或不可闻。汝声恒鸣违世现量。二教力。谓诸教中不说声常。违世教量。声论既负。故成正因。
问。既第八句正因量中同喻有二。谓电与瓶也。勤勇之因。瓶有电无。即于同品有及非有。喻有一分能立不成。何成正因。答。谓有三说。一云其喻有过。因即无过。故云正。此说不当。喻既有过。非正比量。正因不成。二云。非因于同不遍为失。同有一分即不过失。三。为令见因遍不遍故。作法举二。理对立量不举其电。故是正因。
问。三说之中正不何耶。答。初说即非也。后二说者学者取舍。唯言同品定有而不言遍有。以此义故第二说正也。然举电瓶。勤勇(ハ)电(ニ)无(ナリ)。何非一分能立不成。以义故第三说得也。
问。立不定中不共不定其意如何。答。所同之因。于电瓶无。于虚空无。若尔其声如何是常耶。因于同异而俱不遍。其意犹豫。故是不定。
问。决定相违。九句之中何句所摄。答。二八正因摄。
问。所违量疑。能违量疑。俱是疑因。何在二八。答。以此道理而言之时。九句不摄。
问。九句不摄可无胜负。何前负后胜耶。
显示立破门。
且能立者即有二义。一一因二喻。二因一喻二。一因二喻约因三相也。因一喻二。约因·二喻也。
问。因三相者何为三耶。答。一遍是宗法性。谓因遍有法也。二同品定有性。谓因在同喻。三异品遍无性。谓因异品无也。言一因者遍是宗法性。言二喻者同品定有(ト)异品遍无(ト)也。因阙初相即有四不成过。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也。因阙第二相有五不定过。除决定相违也。因阙第三相有四种相违过。合因离十四过。离此十四名真能立。言能破者。如前可知因离十四名为能破。
问。因一喻二其过相何耶。答。因过如前。喻有十过。同喻有五。异喻有五也。同喻五者。一能立不成。二所立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异喻五者。一能立不遣。二所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问。宗是所立此为无过耶。答。宗亦有过。非所乐宗。不乐为故有多过失。
问。有几过失耶。答。有五相违。有四不成。合有九过。
问。五相违何耶。答。一现量相违。二比量相违。三世间相违。四自教相违。五自语相违。
问。四不成何耶。答。一所别不成。二能别不成。三俱不成。四相符极成。
问。陈那已后。宗唯所立。因喻能立。古因明师。瑜伽十五。显场十一。宗为能立。其意如何耶。答。古因明师大意显者。且立一法而成立已。余法亦成。如所作故声无常时。余四尘法亦所作者。成无常法也今所立宗以为能立。所余准成。以为所立也。或有法及法(ハ)是宗所依。不相离宗(ハ)是能依宗。今不相离宗立所依法有法故。能依合宗以为能立。所依法有法以为所立。古师依此理故宗为能立。
问。陈那理门宗唯遣五过。不遣余四过。是故理门颂曰。
宗等多言说能立 此中唯随自意乐
为所成立说名宗 非彼相违义能遣
既言非彼相违义能遣。唯遮四不成。若尔有四不成之宗。亦可真宗耶。答。此有二说。一云。宗所别不成(ハ)是因所依不成(ナリ)。推因而宗不遮也。宗能别不成是因不共不定以重而不遮也。俱不成者是前二故。符过者自本非宗。何为遮之哉。故不别遣。一立理门论意略也。五相违过是过重故。重犹遣之。
问。比重量相违是宗之违因也。四种相违者因之违宗也。因之违宗既有四种也。宗之违因亦有四种明。答。俱有四种。谓有法自相。有法差别。以违因故既成二过。法自相法差别违因。何不过哉。故有四种也。
问。若尔决定相违何耶。若有四种。答。此亦有四。
问。三之四种相违差别何等耶。答。四种相违用必用本也。法自相相违喻必改也。余三随宜为本为改也。宗互乖反也。决定相违四种因喻角成宗互乖反也。比量四种即随宜可知也。宗四违一因。谓初无后无因违宗四故。唯识比量决。唐朝贞观年。有大名法师。讳曰玄奘。俗姓陈氏。陈留人也。慧基早树。智力夙就。行洁圭璋。操逾松柏。遂能躬游圣域。谓禀微言。实季俗之舟航。信缁林之龟镜者也。依于中天戒日大王无遮会请立此一量。内外无敢。大小无指。大乘众会称赞而号摩诃耶那提婆。小乘诸部叹美而名木叉推婆。今陈量词则进末学。比量辞曰。真故极成色不离色于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
问。谁人为敌而立此量耶。答。诸部小乘计执各别。但皆随俗。托自乘学。而演说云。心境相离。即便不信境唯心理。今对此等而立量。
问。彼小乘部是佛弟子。何故彼等不信唯识耶。答。佛说教法悉随机器。大根未熟不与大教。佛虽入灭而根渐熟。是故今者立量令信。
问。真故何耶。答。是简别之言也。谓为简过而设此言。
问。不言真故。有何过失耶。答。得有世间相违过失。故置此言而简彼违也。
问。何法名真耶。答。真有二义。一胜义名真。二大乘殊胜义名真也。
问。真二义中。方取何真而为真故耶。答。二义俱用而为真也。
问。何故二真俱用名真耶。答。世间有二。一者学者世间。二非学者世间。对二世间为简相违。故用二真。
问。彼二世间为一人耶。为二人耶。答。唯敌论者一人为二。非是二人。
问。若尔二真为一体耶。为二体耶。答。彼亦一体对二世间而为二。
问。何彼学者非学者以为一人耶。答。一人之智有二之义。一者由学之智。二者随世之智。由学智者。由师教授而学得智也。随世智者。由世流布而非学得智也。
问。世流布智其相云何耶。答。父母宗亲。饮食饭菜。非习而知。随世所言与彼言故。
问。由学智者云何其耶。答。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性唯识。二谛。四谛。唯由师授而学得之。敌者一人有此二智。计执心境界义相离故设二真而几彼违。
问。真俗二谛大意云何耶。答。二谛深妙。聊述纲要。言二谛者。一世俗谛。亦名随显谛。二胜义谛。亦名真谛。古人名第一义谛。今明二谛。有无体异。事理义殊。浅深不同。诠旨各别。故于二谛各有四名也。世俗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胜义四名者。一世间胜义谛。亦名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谛。亦名因果差别谛。三证得胜义谛。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
问。言世俗谛者以何义名世耶。以何义名俗耶。答。世谓隐□也。可毁坏义也。俗谓显现也。随世流义也。
问。世名隐□其所以何耶。答。隐□空理。
问。俗名显现其所以何耶。答。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菟等物。隐本手巾菟相显现。此亦如是故名世俗谛。世即是俗。持业释名。
问。谛者何义。何故名为世俗谛耶。答。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世俗即谛。持业释名。或世俗之谛。依主释名。
问。胜义谛者以何义名耶。答。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前三胜义境界名义。第四胜义道理名义。
问。如是二谛名有四种以何为谛耶。答。初世俗谛有名无实。谓瓶·军·林·我·有情等。离色香味无别体故。离于人等无别军故。离木叶等无别林故于五蕴上假说有情及以我等虽体故。
问。第二世俗其体云何耶。答。谓所安立如蕴处界事。第三世俗即四谛理。第四世俗即所安立。胜义谛性。以带安立。名为世俗也。第一俗体假名安立。后三俗谛有相安立。
问。四胜义体其云何耶。答。第一胜义。谓三科法为体性。第二胜义。四谛因果以为体性。第三胜义。二空真如以为体性。第四胜义。谓非安立一真法界。
问。涅槃经中云。世谛第一义谛皆有中智及以上智。何名中智。何名上智耶。答。此显人法各有二谛。此即人二谛。人有中上。智有上中。凡夫之智名为下智。二乘之智名为中智。菩萨之智名为上智。
问。二乘之人不二谛观。何彼所知为二谛耶。答。二乘自说虽不依二谛观行入真而今说于彼亦证生空加行观时许观真俗故。彼所知名为二谛。
问。依人二谛。中智所知名为世谛。上智所知名为真谛。若尔下智所知何谛耶。答。非以为谛。凡夫之人不知谛故。二乘之人少知谛故。
问。法二谛者其相云何耶。答。二智之中。彼所知法随其浅深随有无体而分二谛。谓蕴等中。假名无实为初俗谛。蕴等体事以为第二。于蕴等法因果差别以为第三。于蕴等上依诠而显二空理以为第四也。蕴等事体以为初真。于蕴等法因果谛理以为二真。于蕴等法二空所显以为三真。废诠谈旨。一真法界。以为第四。是名法二谛。
问。既尔真谛实有四种。以何真谛而为真谛耶。答。以四种真而为简别。
问。以何知尔耶。答。谓有二证。一教证。二理谛。言教证者。十卷楞伽第十卷颂曰。
心意识八种 俗故相有别
真故相无别 相所相无故
大乘基师述记第七说此文云。若以初俗执有别者即对四真而无别理。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并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似无别相也。能所相无者。识为能相。境为所相。识中用能相体是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真为真。若以初俗执心便离即对四真皆无离义。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三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对执相离而说不离俱舍论二十二卷颂二谛曰。
彼觉破便无 慧折余亦尔
如瓶水世俗 异此名胜义
颂意显者。若法折时失名之者。名为俗谛。若法难折而不失名。为胜义谛。谓瓶军林破折之时。即失自名。所依四尘难破亦折。而不失名。故为胜义。若对此时。后三真故境不离心。又四真皆取而无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彼五蕴上假名为俗。彼五蕴事名为真谛。立此二谛而执离故。婆沙论七十七卷说此二谛云。于四谛中有事有理。即事为俗。彼理为真。即评家释也。依此二谛而为相离。即依后二真而为简别也。婆沙一师云。四谛理事皆为俗谛。于诸法中空无我理以为胜义。此师立二谛如是执相离。若对此师以第四真为简别。真所对计执如是不同。故取四真而为简别。唯问何真。答而可言。正第四真。兼前三真也。
问。第四真门心既绝。废诠尽谈。云何彼门可言离不耶。答。虽绝心言而唯识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执离哉。
问。大乘基师所说唯识三性等依第二真而建立。何依四真而立比量耶。答。彼依因果建立门说。此依对他破执门说。不可准思。
问。别义简真故。既引教理而明决毕。有法之中言极成色。彼意如何耶。极成之言亦简别义也。谓色有四句。一自成他不成色。二他成自不成色。三自他俱成色。四自他俱不成色。于中为取第三俱成而言极成。
问。自成他不成者何等色耶。答。他方佛色也。谓大乘意。他三千界在佛出世。小乘之中。此三千界佛出世时余三千界无佛出世。尔乃他方佛色大乘独立。小乘不言。名自成他不成。若立此色而为唯识。一分所别不成过。
问。他成自不成色者何等耶。答。后身菩萨染污色等也。谓佛生王宫。是最后生身。此起染污。何者其也。摄妻拏故有不净色。大乘宗中无如是事。彼此化身。所化影事。都无染污。故名他成自不成。
问。何为自他俱成色耶。答。一切人等共所了知眼等所缘色等云也。
问。何为俱不成色耶。答。异生外道所立身具我事色也。今为局别此等不极。而言极成色也。
问。不离眼识者何为眼。何为识耶。答。眼者根根也。识者依眼而了色之识。是眼之识故名眼识。依主释名也。
问。何彼眼识而依眼根耶。答。识之依根即有五义。谓依发属助及以如眼也。一依于根。二根之所发。三属于根。四助于根。五如根故。彼眼识依彼眼根。
问。于五义中。第一依眼之识者其义意何耶。答。彼有二义。一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二依眼处所与识得有。故名眼识。
问。第二根所发者其意如何耶。答。眼所发之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必变异。如有眼病。损眼根故所见青色以为黄色。
问。第三属于眼者其意如何耶。答。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根而得生故。此即生依也。
问。第四助于根者其义如何耶。答。助根之识故名眼识。由根合识有所领受。令根损益故。
问。第五如根其义如何耶。答。如眼之识故名眼识。根识二法俱有情数。
问。识若无自名。依根而得名耶。答。识名即了别也。六识俱了别义。为别彼六故依根而得名也。
问。何故随境而不得名。唯随根得耶。答。互用之位。一识缘多境故不随境也。根虽互用位而必一定故。虽互用位眼识必依眼根而起。即互用故也。
问。自许初三摄等者意如何耶。答。自许之言显共许义。彼敌者许立论自许也。
问。若尔应言共许。何故而言自许耶。答。是自字者其意深也。若有余过。必为简故。
问。若尔自言是谁之自耶。答。立论者自也。于共许因是此自者言共许耳。
问。不言自许。有何过失耶。答。或小乘云。有有法□□相违过。谓极成色不离眼识而是色也。不离眼识而非是色也。是有主别也。大乘立者。存不离眼识而是色也。小乘敌者。存不离眼识而非是色。
今作相违云。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之色(宗)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大乘立者。作不定云。彼极成色如眼识。自许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非不离眼识色耶。为如自许他方佛色。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彼极成色不离眼识而是色耶。为遮如是故置自许。
问。彼萨婆多师云。何不离眼识非是色等耶答。彼敌者。小乘萨婆多云。眼识缘色时眼识有似色相。如大乘相分。唯是非色。心之相貌耳。故云不离眼识非是色也。
问。设自许言知遮后过。彼初三摄其意如何。答。谓十八界摄为六三。则三六十八也。
问。六三者何耶。答。一眼界色界眼识界。二耳界声界耳识界。三鼻界香鼻识界。四舌界味界舌识界。五身界触界身识界。六意界法界意识界。是为六三。今言初三所摄者。六三之中初三所摄。言眼界者眼根也。言色界者根所取色也。言眼识界者。即眼识凡其托根境而识则生故所依根。所缘境。所生识。以此三法而为初三。余亦如是。
问。何故十八界摄以为六三耶。答。六根为所依。六尘为所缘。六识得生。为显此义以为六三。
问。言眼界者则眼根也。何故名界耶。答。持义是界。谓眼与色能持眼识。故名眼界。亦名色界。
问。若尔根色以持识义名为界也。眼识何故名为界耶。答。眼识界者。不舍自相以名为界。
问。眼识何等不舍自相耶。答。用能持体名为界。隽法师如是说也。或体能持体。名之为界。范法师如是说也。或眼识之体能持自闻也。基师如是说也。新罗兴判云。大乘基说是则正义也。
问。基师意者体能持闻。何兴师判而为正说耶。答。眼识自体能持自闻。相状不失。谓虑碍等体能持闻。其闻不失。故名为界也。余后五三界义亦尔。
问。依于眼根而色为境。其眼识生故。
问。初三何故色境立不离识。而不立根为不离识。答。根因识果。因果之法定不即离。故不立根为不离识。
问。境因识果。是亦可立不即不离。何故不言耶。答。虽境因识果。而境者是识之所变。即在心中。若为所依而持义者非心所变。是在心外故。根与识不即不离。境者即识以所变故。
问。明界义中。兴判不当也。体能持用以为正说。以体生用。十二处中六识为处。何故不尔耶。答。此难实尔也。又违对法文不舍自相是识持义。今解。大乘基师意存二解。一云。眼识自体然有任持自体之用。即是体之持体之义。同范师说所。对法论云不舍自相。即其义。六识自体持己自体名之为界。六识自体无生自体之义。故不以为处也。此解能顺枢要意。
问。因明之法唯有同品及以异品也。非同异。此中都无。若尔眼根若为同品耶。若为异品耶。答。于此比量以为异品。
问。何为等尔耶。答。定同异者非异宗也。非同宗也。唯在宗处以为同品。唯无宗处以为异品。尔乃根与识者非即非离因果法故。一向不离之宗非即离处都无。故是异品。余后五三准之知也。
问。初三所根其义显然。言眼所不摄者。意如何等耶。答。眼者眼根。彼极成色。眼根不摄。能所取别。根境别故。
问。但言初三摄而不言眼所不摄之时。其有何失。答。由不言眼所不摄而即有三过失。
问。其过相何耶。答一不定过。二法自相相违过。三决定相违过。不定过者。彼极成色为如眼识初三摄故不离眼识耶。为如眼根初三摄故。彼极成色非不离眼识耶。
问。法自相违者何等彼耶。答。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宗)初三摄故(因)犹如眼根(喻)。
问。因明之法阙异品遍无性。即有共不定。立一向不离宗。以初三摄而为因也。此因遍在不即不离异品眼根有不定过。是实可尔也。法自相相违同无异有。阙后二相。即有此过。同有异有。阙后一相。有不定过。何故二过一量合有耶。答。法自相违是假说过。不是实过。或云。实过若非实过。何劳假说。后学取舍。
问。决定相违其相云何耶。答。一云。法自相违即决定违。更无别过。
问。由在眼所不□而何遮遣前二过耶。答。既言眼所不摄而不以眼根为不定喻。故简遣之。法自相违亦复如是。不以眼根为异法喻。
问。唯言眼所不摄。而不言初三摄。其有何妨难耶。答。简不定过。谓不言眼所不摄者作不定云。眼所不摄故。为如眼识不离眼识耶。为如五三眼所不摄故离眼识耶。故有此。
问。以大乘殊胜义。为简别真而云何遮违学者过耶。答。彼小乘学者以自分小乘义。谓色心离。若举大乘殊胜真。即知大乘殊胜义。故彼以不违。
问。以胜义谛为简别真云何不违非学者以耶。答。彼即谓言。彼在相即胜义谛。故乘谓相离。由世流布如是知故。不违彼以。故举二真。有深(ノ)所以。
问。大乘殊胜义。彼小乘者之所不许也。何以彼义而简相违耶。答。成大乘经是佛说也。慈氏七因。唯识五因。以成已毕。故殊胜义成共许已。
问。若尔以境不相离义前已在毕。今更在者在已成过。答。有四道理。一法尔道理。二观待道理。三作用道理。四证成道理。前以三理成心取内。今以证成道理而成。故不已成。
问。彼证成道理其意如何耶。答。谓以因前而成宗果。是证成理丁宁成在。教授可成。
问。非学者过不知胜义。何为简别耶。答。我以非学随世而流。以胜理知。可如是故不违。彼新罗边国有顺憬师。作决定相违过失。过失付弟令裕师至大唐慈恩寺。以上大乘基师。其相违辞曰。
真故极成色定离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若眼根(喻)大乘基云。宗依共者。因用自因。喻所立不成。
问。何宗依共耶。答。有极成言。是以共许也。
问。何用自因耶。答。极成之色眼识不摄。汝独所许。我大乘宗色者是即眼识相分也。何所不摄耶。有随一不成过。眼根离眼识。汝独将许耳。根因识果不即离义大乘所立。汝何不尔。有所立不成过。
问。此唯识量。经论之中有其本量耶。答。有六经十一部论仍以立量。然论第七且引一经以为根本。厚严经颂曰。
心意识所缘 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 唯有识无余
依此经文。论第七卷立比量云。极成眼等五随一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色等。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此亲所缘定非离识此。二随一故如彼能缘所缘法故如相应法。决定不离心及心所。慈恩法师云。即四比量。第一总量云。极成眼等识不亲缘离自色等(宗)五随一故(因)喻犹如余(喻)意显者。且五识中。取一眼识故言极成眼。而简不共许也。大乘宗中他方佛眼。小乘宗中佛非无漏眼。后身菩萨不善眼识。自他不极成故。极成言为之也。不亲缘离自眼识之色等与此亲缘言。简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变为眼识本质。彼亦疏所缘缘故。因中所言五识随一故者此论文略也。如余耳等四识也。耳等四识五识中随一摄故。不亲缘离自色也。离自色者。眼识境故。耳等唯缘不离自声等故。如是余四识展转相望。四量亦尔。
第二量云。余识亦尔亲缘离自诸法(宗)是识故(因)如眼等识(喻)极成之言。流而至此也。第七八识他不成故。谓第六识五识之余。若别言第六者。即便恐他以七八二识为不定过。故但总而言余也。别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故以为喻。即是缘不离自识境而为境义也。
第三量云。谓此六识亲所缘缘。
定非离此六识(宗)相见二分中随一摄故(因)如彼能缘见分(喻)见分不离识。即是识用故。以为用喻也。
第三量云。谓一有为无为。但所缘法。
定不离识(宗)以是所缘故(因)如相应法(喻)相应法者体所缘故。又一切自识所缘。决定不离我能缘心及心所(宗)以是所缘法故(因)如相应法(喻)。
问。此四量中何量为本之唯识量耶。答。显依后二。理通四量。
问。疏文中云。谓第六意五识之余。若别言第六者。即恐以七八二识为不定过。但总言余。别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何以七八为不定过耶。答。为如眼等识以是识故第六意识不亲缘离自法耶。
为如汝七八以是识故第六意识亲缘离自诸法耶。
问。谁许七八缘离自法何是不定耶。答。第七八识未建立为缘不离自诸法故为不定。
问。彼第七八。今将建立缘不离自法。何以彼二而为不定耶。答。建立之后无不定过。未建立爰犹有不定。
问。宗有法中兼在七八。小乘不许。所别不成。何脱彼过。又因一分随一不成过。如何免脱也。答。言显不举故无此过。意许之中何有彼过耶。又因随一亦尔。中印度境摩竭陀国。其杖林中有贤居士。声德独高道频五天。时贤不敢斥其尊。号曰抱致迦。此云食邑。学势超群。理当食邑。讳即胜军。然是论师对诸少乘。立一比量。彼量辞曰。诸大乘经皆是佛说(宗)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经(喻)四十余年无敢征诘。玄奘大师至彼印度。判比量云。有不定过。彼发智论。萨婆多师自许佛说。亦余小乘及大乘者两俱极成。非佛语摄。然则此论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彼萨婆多作不定云。为如自许发智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经非佛语耶。为如增一等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经是佛说耶。此不定实难免脱。是故玄奘于其因上置自许言即遮此过。日本圣朝有大名师。其讳善珠。戒珠无瑕。慧镜有凿。延历年中。于中臣寺讲因明也。征僧在座约此比量作决定相违云。诸大乘经非佛说(宗)自许极成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六句论等(喻)彼小乘者大乘经者是非佛说。此大乘者大乘经者皆是佛说。立敌更互别说彼非定佛说。非定佛说故。极成佛说所不摄也。极成非佛说所不摄也。大乘宗意取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义而以为因也。小乘宗意取极成佛语所不摄义而作相违。彼此齐等以何为正。大名法师不敢斥过。
问。决定相违谁为胜者谁为负者耶。答。决定相违前邪后邪。前后俱是不定之法。以谁为胜负。然立者意本欲立宗。不得成立以为负者。文轨师云如杀迟棋。义诸有乖信用不便。
问。决定相违三支无过。何不为正。而为不定耶。答。三支无过。前亦如是。后亦如是。证者犹豫。心无定量。故是疑因。
问。何为疑因耶。答。前后俱尔。
问。此比量者西方既用为正比量。大唐亦灭为正比量。而今有过。何其意耶。答。复学类者。寻思免脱耶。问。有人免云。因有随一。何者其也。既有自许佛语不摄。大乘不许。故有随一。
问。非唯自许。重有极成。大乘自许。其大乘经非极成佛说。亦非极成非佛说取片为因。若有随一。取片为因。本量因中。有随一过。后学深思耳。
略显种姓差别门十一
种姓者是因姓之义。差别者是众多之义。谓彼种姓众多非一故。故种姓差别四门分别。一列名。二释名三出体。四问答。
言列名者。惑有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缘觉。五菩萨。惑有四乘。人天为一。三乘为三。惑有三乘。人天种姓唯越恶趣。非出世乘。故此不列。以出世乘唯列三乘也。惑有二乘。一声闻乘。二缘觉乘。无言二乘列一小乘二大乘文。或有一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言释名者。人乘者。人仁也。或思量义名之为人。有运载义故云乘也。福·非福·不动等之三业能运有安人天故云人乘也。天乘者有自在义有光洁。故云天也。乘义如前。
问。此人天乘三乘方便。彼乘可摄。何故别立五乘种姓。人天为别耶。答。有三乘姓。虽在人天而彼乘摄。今别立意。人天所有种姓唯是有漏。是生死法。由非福业而生三恶。由福业故生欲人天。由不动业生二界。天梵释四天轮王四种以为极果。都无三乘无漏种姓。故别列之。若有出世无漏姓者为三乘故。声闻者。师友音声为缘得果。惑佛道声闻众生故名为声闻。缘觉者。不托师友见法无常。为缘觉果故云缘觉也。菩萨者。菩谓菩提。此云觉也。萨者萨埵。此云有情。菩提为所求果。萨埵为所度生。故云菩萨。共能运载故云乘也。
出体者。信等五根为种姓体。言五根者。一信根。二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也。初之二根。十一善中信精进二也。后之三根。别境心所中后三是也。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言精进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问。善有十一。三十唯识颂曰。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问。何信勤二以为种姓耶。答。由有信根五乘善生。由有勤根三乘果成。故取此二。理皆可有。
问。如是五根。一切有情皆具足有耶。答。具足皆有。
问。一切有情具此五根。云何立有五乘别耶。答。如是五根中。或唯生人天果。或唯生二乘果。或唯生菩萨果。各望自乘为种姓体。或通生菩萨声闻二乘果。或通生菩萨独觉二乘果。是为二乘不定姓人。终得大乘菩提之果。或通生声闻独觉二乘果。是为二乘决定姓人。终不得佛菩提之果。或通生菩萨声闻独觉果。是为三乘不定姓人。终得大乘菩提之人。
问。据三乘人终定自乘不定之人。得佛菩提何等经文耶。答。大般若经五百九十三卷十六会中。第十六会云。佛在自露池侧时。善勇猛菩萨请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惟愿如来为答所问。此经唯说有种姓人。入圣道者不说毕竟大悲断善。依如是理大乘基师立比量云。二乘之果应有定姓(宗)乘所被故(因)如有姓者。喻此则定姓一乘唯定自乘。不回大乘也。华严经五十一卷云。如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其树根者从十六万八千由旬那下书金刚地水轮际生。彼药王树于一切处皆令生长。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地狱深沉。及水轮中。然亦于彼初无厌舍。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亦复如是。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于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是为如来心第七相。此显决定二乘之人及毕竟无姓有情身中不生如来智慧也。
问。法华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云何今言定姓二乘毕竟无姓别有不成耶。法华既言除方便说。般若三乘性决定者及华严中二人。身中佛智不生。即方便说了。答。对不定姓为引彼等趣一佛乘。即言无余。实有三乘五姓别异。药草喻品云。譬如一雨普润一切三草二木生长不同。佛教亦尔。普虽等注。而所润别三乘五姓受润各别(云云)论为除乘同病而佛说此喻。为引不定闻说唯一而执无余。为除此执而说此喻。安乐行品说明珠喻。给余财者定姓二乘。给明珠者不定姓人。如是经文。普见广学。佛意显然。有二乘人不得明珠其谁人耶。同十地行满得髻明珠者其谁人耶。胜鬘经云。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唯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成熟之(云云)大庄严论慈氏颂曰。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第五无姓中有此五人。言亦无因者毕竟无姓。前四暂时依此经论。大乘基师立比量云。所说无姓决定是有(宗)有无二姓圣所说随一摄故(因)如有姓者(喻)问。众生之中或有种姓。或无种姓。依教既知。亦有比量道理证成。闻智定性无姓无佛种姓。未明何人以为无姓。何人以为有种姓人耶。答。以六种相可知无姓。
问。六相云何。答。一深染我爱。坚着世事。坚固不动。二彼复听闻以无量门呵啧生死众多过失。复听闻以无量门称赞涅槃众多功德。而于生死不起少分厌离之心。亦于涅槃不见少分功德之心。三彼人本姓成熟上品无惭无愧。四于一切种称当道理美妙易了。言词辩才四谛缘起三性唯识道理开示演说不能获得少分悟解少分发心。况能获得身毛为坚悲泣流泪哉。五彼复或时被王贼迫。或时被续主迫。或时畏不活迫。设暂时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在家等众同共諠杂。或起邪见。或起邪欲。或为生天。或为余生。舍所受戒。破戒恶行。内怀朽败。外现贞实。螺音狗行示沙门形。六或作善时专为自身。全为当有。都无出世心。如是六相。可知无姓。
问。如是六相为当具六。为当一一耶。答。一一可知。或二三四五六易知。若无二乘无漏种姓。如是应知。
问。何人转为无菩萨姓之人耶。此无六度粗相为彼人耶。问。何人而为菩萨种姓人耶。答。有菩萨姓者必定有六波罗蜜多种姓粗相。
问。其粗相何。答。谓诸菩萨本性乐种。好赞劝化。无罪事中应时为说。他债不柱。受寄无差。大财宝中心无耽着。是则施种姓相也。若性成熟。恶品恶业不极损他。作恶速悔。常行慈爱。知恩报恩。凡所知求不以非法。业修福业轻罪重怖见闻受苦过于自身。善事好同。恶事乐远。于诸僮仆尚无苦言。于德有德恒至赞仰。是则戒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被他害无返报心。他不陈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怨。是忍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性克勤风悲悗寐凡事勇决乐为究竟。大义无畏。不自轻蔑。是则精进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法义性审思惟。好乐寂静。爱慕出离。所作无忘。于怨慈愍。是则静卢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性聪慧瓦毁易成离恶事中有力思择。性不能起上共共□造无间业断善报等。设生恶趣便能速出。亦不受于猛利大苦。是则般若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见有此施等粗相。盖缠轻微。粗重薄弱。决定知有菩萨本性。
问。如是具足六度种姓之菩萨者。既是凡夫未发心者。未修行者。若造恶业而堕恶趣耶。若造善业回轮生死。答。有如是事。
问。菩萨种姓势力最胜。何故如是耶。答。虽具种姓而由未遇真实善友为说菩提。设虽会遇而倒说授。亦学慢缓。善根未熟必回生死。若造恶者亦堕恶趣。然虽回轮而速厌离。设堕恶趣速得免出。种姓胜故。
问。既知粗相。实种姓体云何有耶。答。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来。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起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
问。有种姓人有如是等二种种姓。既明知耳。其种姓姓云何所知耶。答。西方三释。胜军论师云。无别种姓。但其身中二障种子有可断义。以此义故言有种姓。谓何时中值善知识。闻法发心。求大菩提。地前熏成有四闻熏。一福分善根。二所熏有漏善。三道分善根。四所熏无漏善根。第四善根名习种姓。护月论师云。本有无漏法尔种子名为本姓住种姓。复至十信闻法发心。依现行心资发文性。令彼增胜名习所成种姓随于何时更不新熏。于旧一种义分为二。护法论师云。地前虽被有漏闻熏。资道本种。而是本有之种类故总属本种。是则地前无有无漏习性种体。但从性种生。初地初心无分别智。此智起已即熏成种。方是无漏习种姓体。若论有漏习种姓者地前亦有。问。六处殊胜等者其意云何。答。眼等六根以为六处。阿赖耶识在其意处。此六处中最为殊胜。此殊胜处有此种姓。
问。何故而言展转传来耶。答。其种姓体是有为法。依阿赖耶识而展转相续来。故云传来。
问。何故名为法尔所得耶。答。不由熏习而本来有。故云尔也。
问。既显无性所有形貌。有经论中一切成佛其意云何耶。答。涅槃经三十五云。一切有佛性。一切无佛性。皆不得我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得成佛者。何故佛言不得我意也。尔乃或有或无可得佛意。涅槃经古三十六。新三十二云。如恒河中有七众生。一者常没。二者于已还入。三者出已则住。四者出已见四方。五者遍见已行。六行已复往。七者水陆俱行。大般涅槃中有七众生也。第一常设者。注云。恶法住者则无种姓人也。恒在生死故云常没。若诸众生皆有佛姓悉成佛道。何故经言常没耶。若言暂没而名常没。可言暂没。
问。如是七人。一人具七。若七人各一耶。答。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然此七人。初常没者毕竟无姓。以常没故。
问。涅槃二十六高贵□王品。有三种病人。一若遇善医若不遇善医决定不差。此无姓人也。此则无姓毕竟阐提庄严论中。慈氏言阿颠底迦也即显毕竟无姓。又涅槃经云。我一时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我诸弟子不得我意而唱佛言。一切声闻辟支佛等皆悉成佛。二乘之人皆成佛果。何佛而言不得我意。是故二乘中不定姓人决定成佛。定姓二乘都不成佛也。言我一时中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者。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问。佛法之中。大乘小乘所说各别。然而同是在内法中。尔乃说佛性得。各别方在其如何耶。答。旦萨婆多师不说有本性佛性。唯说有修得佛姓。谓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发菩提心。尔时新得佛种姓体。各别论者云。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秽。故名为杂染。离烦恼时。转成无漏。故无漏法非无因生。即大众部一说部说世世部鸡胤部等名分别论者。立本性佛性即以心为本性。今破之云。汝言心者若彼空理名为心耶。若缘虑心名为心耶。若心空理名为心者。何其空理以为本姓种子因耶。空理者是为法所依。不因缘故。若缘虑心。凡夫位中唯在有漏。何生无漏耶。若是有漏而成无漏。无漏可生有漏法也。萨婆多师无本佛性。何生佛果也。若修行时佛性方生元既无性。何今方生耶。若先无今有者。今有后无。即无佛果。若修行时从何而生。汝立法体恒有。佛法性体不恒有耶。法体在何而成修性耶。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五
略显最初发心门
多善言多闻熏心力有入见道。如是见道初无漏智新熏自种。此所熏种。有名为习所□种姓。
问。先修有漏多闻熏习。所熏种子何不□□□□□假名习□。非实种姓以有漏故。不为佛性。
问。此二种姓俱无漏善□□依付有漏初八耶。答。以有漏故不为自体。唯以持藏名为依付耳。
问。彼第八识。从无始来至七地满。名阿赖耶从七地满。至十地终。名异热识。何无漏种彼所持藏耶。答。□是有漏。亦是异熟。而一身主。是界趣生正实自体□有。生□而不间□。故为然持。
问。若尔彼能持识能缘彼种耶。答。有漏位不能缘也。
问。何故自持而不缘之耶。答。能持之识唯是有漏。所持之种唯是无漏。有漏无漏体性既殊。故不缘也。
问。能持□识不能缘彼。有非唯识。可□心境耶。答。□不缘彼。而能持□□故非□心。
问。能持初八缘三种境。一根及根依。二外器世界三诸法种子。既缘种子。何故不缘无漏种子耶。答。性各别故不缘无漏。
问。能持初八唯无记性。所持种子灭□无记善及不善。而同有漏同生死法故缘彼等。无漏善法。是□□生死法。故不得缘之。
问。唯识有五。识。自相唯识。二识相应唯识。三识所变唯识。四识分位唯识。五识实性唯识。今无漏种。此五种中何唯识摄耶。答。识自相唯识以无漏识自相种故。亦识所变唯识以所变类故。
问。具足如是二种种姓。善男女人何等发心耶。答。洗浴清净趣向塔寺于佛形像别于菩萨形像别发殷净心。策殊胜□尊重赞叹恭敬供养。启白。有智有行有识。我为法界诸众生志求无上菩提。所菩提无患无热恼。诸有起者之所□。□尊听许尔时有起有得善大丈夫发大悲心。起大慈心。令发彼心。令修彼行。其辞曰。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发四弘愿。生死无边我必断群生无数我必济。愿我无量我必修。佛果无尽我必证。又发十大愿心。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之心。为除□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之心。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之心。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之心。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慧故发菩提之心。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之心。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之心。为见一切佛之色身相好故发菩提之心。为入一切佛之广大智慧故发菩提之心。为□现佛之十力无畏故发菩提之心。又起十种大悲心。观察众生无依无救。起大悲心。观察众生姓不调顺起大悲心。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起大悲心。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起大悲心。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起大悲心。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起大悲心。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起大悲心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起大悲心。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起大悲心。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起大悲心。诸修行者欲证菩提作大利益。实先发起是菩提心是悲心。譬如大海初有一渧能为诸实。作住处。最初发心亦复如是。五乘善法□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渐起有为荷负诸众生同。此心亦尔。能为五趣无量种类荷负依止处。又如空界无界含容。大菩提心亦复如是。遍空有为皆厌□故。如□菩提□求证故。□□众生□深念故。如是如是发菩提心□为下劣一念福聚而□难□。矧乎□多劫数发心修行利益功德哉。
问。由有种姓具足力故发心修行。若无种姓发如是心修如是行耶。答。无种姓人。都不起心亦修行。设值善缘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菩提因。亦不菩萨得。
问。以何得知。设发此心亦修此行而不□因。亦非正得耶。答。中论初四·瑜伽论三十五·菩萨地持□庄严论云。
□复勤精进 修行菩萨道
若先非佛性 不应得□佛□
中论长行释曰。以先无性故。如铁无金性□复种种锻练终不□金。瑜伽论三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云何名持。谓诸菩萨自乘种姓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萨分法。是为持何以故。以诸菩萨自乘种姓为依止故。为建立故。有所堪能。有大势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自乘种姓。为诸菩萨堪能性持。以诸菩萨最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于施戒六波罗蜜多福起资粮能勤修学。是故□彼最初发心为诸菩萨行加行持。以诸菩萨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为所依止。为建立故。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彼为所圆满大菩萨持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论持瑜伽意。□□有三种持。一种姓持。亦名堪能性持。二发心持。亦名行加行。三菩提分持。亦名所圆满大菩提持。如是三持有以为因。如是菩提有以为果。无种姓人既□三持。何□菩提地持经文亦同此文。然则大师释迦立无种姓。当来慈氏如是建立。依谁信谁而诸众生□有佛姓耶。若□灭经中所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当得菩提。依如是文立有佛性。何无证文哉。亲光菩萨佛地论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依真如理性及智性小分一切而佛作是□。论师既会。何不信用。又有四因。有种姓人发菩提心。一由见闻佛神力等故。二由闻菩萨□法故。三由见闻佛法□有便思念。佛法住世能□众生大苦聚也。我持此法久住世间。□众生苦。四末劫末见众生痴乱。无惭无愧。悭嫉忧苦。恶行放逸。懈怠不□。于时思念。浊世多恶。我当发心令余学我起菩提□。如是见闻。如是思念。由此发起大菩提心。
问。发大菩提心已。何等行□始方修行耶。答。既发心已。方可忆念现在十方一切诸佛昔与我等同在凡夫。边劫中始是发心。如是修行。难行之因圆修毕已。难得之果满足□。已□□□。我既善女。云何自轻□不希求大菩提果哉。摄论卷六云。
无量十方诸有情 念念已证善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尔 不□自轻而退屈
复可忆。我等亦闻菩萨教。佛所得果无量无边。或善丈夫既得求证作大利益之。云何我等罪中眼伏徒烂。佛性空费已哉。复可忆念。佛灭度后过千余年。法味渐薄。□□□□□□。一切世间苦聚。我今发心修行。护持此法。久住世间。救众生苦。复可忆念。今时者是像法之末。众生多恶。今时者是未见之始。众生小善。耶见繁发。正□□□也。我今发心。众生学利而令发心。早背生死疾趣□□也。
问。如是忆念已。修何等□耶。答。供养三宝田。供养三宝。总有十种。一设利□。二制多。三现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教他化。七财敬八广大。九无染。十正行供分也。
问。既□有十。何必具十耶。答。□有十种。而所供□唯有二种。一设利□者此云□也。有佛□法身也。二制多者此云塔也。有为如来所造灵庙也。□八之中。初七财得。□一正得。初七得中。□现前者现对佛身现向制多。名现前供养也。于不现前一切佛塔作如来想。作制多想。施设供分。若不现前供养也。
问。佛□度后。若诸菩萨造形像若造制多广设供养。现不现中何供分摄也。答。不现前供分所摄也。佛□□□。
问。供分佛者。佛□度故可不现前也。制多也之中。若□舍利佛身现□。是何供摄耶。答。现□舍利现前供分。若无舍利。唯□制多。不现前耳。
问。现□佛时见如来身起有思惟。一佛法有诸佛性。一制多法性有诸制多性。是故我今供分一佛有法性等供分。诸佛制多亦尔。如是供分。何供分摄耶。答。是现不现供分摄也。
问。现□佛时对面供分与□度后所造形像至□供分。功德□劣如何耶。答。功德平等。俱无胜劣。如是□后设供分者□获无量大福德果。摄受无量广大梵福也。
问。唯供分现佛。及供不现。现不现俱供分者。其福何别耶。答。唯供分现前如来及制多者。应知获得广大福果也。若唯供分不现前佛及制多者应知获得大大福果也。若俱供分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也。
问。自作教他二供分相云何耶。答。唯自手作。不使他作。名自作供分也。若唯教他自不作者。名教他供分也。若自作时。劝他俱行。名自他作也。
问。如是三供养彼□□劣何耶。答。若唯自作供分者。应□获得广大福果也。若唯教他。应□获得大大福果也。若自他俱(ナラハ)。应□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也。
问。何等名为财敬供分耶。答。若以无量四谛什物。世间所有一切财宝。乃至无老财宝供分。五轮归命。趋绕右旋。歌颂称赞。如是供分名财敬供分也。
问。何等名为广大供分耶。答。若多供具。若妙供具。若现前。若不现前。若自造作。若教他作。若淳清浮。如是供分名广大供分。
问。何等名为无染供分耶。答。不怀轻慢。不住放逸。不住懈怠。非住不敬。不涂雌黄。不灌洗苏。如是供分若无染供分也。
问。正行供分者其相何耶。答。须臾之间。于真法性住无分别无相心。等于诸有情安住慈悲喜舍(ト)俱(ナル)心。如是名为正行供分也。
问。广大财敬无染供中。论云。若得众具自在力势。或得神通自在力而一身起无量身者等。其意云何耶。答。初地以上得百法明门自在作供分。如是供分不过十种。故唯有十也。如是菩萨如供分佛及制多等。佛所说法及佛初子如是应供也。如是菩萨□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分时。□□三宝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一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二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三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四犹如优昙妙花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五独一□现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乐。六世□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依增上意乐。于如来所。于如来法。于增所。少分思惟而兴供分。尚获无量大功德果。何况□多供分。辞曰。我今归依如来所知一切三宝无上大功德田。无上有大恩德。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犹如坞昙妙花极难值遇。独一□现三千大千世界。世□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依。是以我等随力堪能种种供具恭敬供分。愿以大悲哀愍摄受。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分无量无边三宝。□于当来具足菩萨一切正行。愿于当来速证无上大菩提果。所修功德。回向诸天一切护世龙神八部。回向圣朝四恩施主。回向六道一切众生。同共速□初僧祗行。同共速入初二僧祗。同共获得百法明门。同共获得神力自在。于一身中。化作无量相好严身。于无量身化作无量如意宝手。每身每手备持无数量上妙供具供分无际诸佛菩萨。佛佛所所得闻无上无边法味。在在所所得满足边菩萨正行俱共六道父母宗亲。俱共四生妻子眷属。遍法界□等正觉。
问。如是发心心如是发□如供是分□何德量。经。花严经颂曰。
发心功德不可量 充满一切众生界
众生共说无能□ 何况所余诸妙门
若有菩萨初发心 誓求当证佛菩提
彼彼功德无边际 不可称量无与等
发菩萨心论云。如诸菩萨最初发心下劣一念福得果报。百千万劫说不能□。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至百千所习诸心福德果报岂可从□。何以故。菩萨所行无。□欲令一切众生□住无生忍无上菩提故。大集经云。譬如小宝众不可轻。何以故。如是小宝能作大□多所利益。菩萨亦尔。初发心时不可轻。如余小王一切悉属转轮圣王。一切人天亦复如是。悉来归属初发心菩萨。无甘?子则无种种石密诸味。若无菩提心者亦无种种三宝诸味。
问。见世上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后退得恶。何故有退得恶耶。答。瑜伽论云。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一种姓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薄。四于长时。生死大苦难得苦得。怯畏惊怖。
问。何种姓不具初发菩提心耶。答。或无姓人况不活□。或无姓人畏国王制。或无姓人随尊长语。或无姓人随善友□。或无姓人贫穷所迫。或无姓人病苦所迫。由善知识发菩提心。由姓不具终退不得。
问。余三缘何耶。答。□有种姓而讫缘退也。
问。如是发心为有守护耶。答。五百青衣大鬼神王□恒守护如影随身。由此□灾至福。此护所守若眠若觉安稳快善。
问。发菩萨心已。托何等耶。答。亲近善友。
问。何为亲近耶。答。先求善友将越艰险。会□□者无莫由之也。
问云。何名为善友耶。答□熟八支能为善友。
问。何八支耶。答。一住戒也。住菩萨戒无缺无穿。二多闻也。觉慧□就。三具证也。得修所□随一□善。四哀愍也。内具慈悲。五无也。为他说法。非由恐怖忘失念辨。六堪任也。于他轻笑调弄鄙言违拒等□□悉能忍辱。七无倦也。力□充强能多思择在四众中说正法时。□□謇涩心不疲厌。八善调也。语具圆满不坏法性。择求是人以为善友也。涅槃经云。告诸大众。一切众生。为无上菩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阇王若不随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入阿毗狱(云云)。
略显修行位次门。
天池地殊乎。行潦纳百川而至道。地岳别于。堆阜积众尘而不弃。矧乎志求大菩提者不纳万行而何证之也。乐利益他者。足众善而岂辨之也。是故行者要于五位修二利之得。定于十地积六度之功。方满等觉之因。有登妙觉之果也。仁门□门知而勤之也。起者得觉而行之也。
问。五位者何耶。答。一资粮位。唯识本颂曰。
乃至未起识 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 由迷能伏灭
问。此颂意何耶。答。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是资粮位摄。
问。何故名为资粮位耶。答。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名资粮位。
问。何故此位成处名为顺解脱分耶。答。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提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意□者。谓此位中有三十心修菩萨行也。资者资益也。粮者备粮也。资益己身之备粮故名资粮位。
问。三十心者何耶。答。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也。
问。十住者其数如何耶。答。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也。
问。十行者何耶。答。一欢喜得。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得。五无痴行。六善现行。七无著得。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也。
问。十回向者何耶。答。一救护众生□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藏功德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问。何十住们名为住位耶。答。最初发起大菩提心。自心安处六度四摄四无量等。故名为住。行末胜故不名为行。
问。何十行名行位耶。答。此位菩萨正行六度四摄等行。所修行□既能胜故名为行也。
问。何故名为回向位耶。答。以所修善。回向大菩提。回向诸有情。故名回向。如是三十心□名义何等耶。释名□□如别记注。繁故不注。
问。摄论第六说四处障。三十心中何处断此障耶。答。断二乘作意障而入十信心也。十住十行二位之中诸疑□疑也。回向之中断法执也。四善根位断分别障。
问。何名为二乘作意障耶。答。初行菩萨□生死苦闻涅槃□。将□□□生死六道方疾证得二乘涅槃。名之为二乘作意。能断此作意而有入菩萨信位。
问。何故最初断此作意能。答。如是作意能障大乘大菩萨果。故先断之。
问。修何观得断此作意耶。答。观察生死涅槃无二。舍何生死证何涅槃经。又思众生有我我。有众生。法性同故。何舍众生犹入涅槃耶。又思三界所有一切众生□是我父母。六□所摄一切众生□是亲戚。今我何。父母在生死苦中。今我何。宗亲在轮回苦逼。犹妄求安乐耶。由此大悲断彼作意。由能断彼入十信位。
问。诸疑□疑者何疑耶。□耶。答。设断作意。入菩萨□。而大乘中异说不同。菩萨有疑。惑随执一教。谓□□有非也。
问。何大乘中异说不同耶。答。或大乘说一切诸法□无自性无生无□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或大乘说一切说法□如幻□阳炎谷响镜像水月影像。或大乘说一切诸法□唯是如□等实际。由此菩萨随执一教。有执此是□。有此非也。犹有疑心。犹有异慧。有是法执耶见等是也。
问。何能断彼而入解行耶。答。佛说三性。或说无性。此位菩萨依三性观及无性观舍大乘中种种诸疑。而修行大□解得位。
问。何观三性而于诸疑。能□彼疑耶。答。大乘中有安立法相三自性教。依此等教而能□疑。
问。□疑相何耶。答。大乘中说一切诸法□无自性无生□等。诸如是等永无异门□。依遍计所执自性。而作此说。大乘中诸一切诸法□如幻□阳炎等。诸如是等虚妄异门也。依□生依他自性而作是说也。大乘中说一切诸法□唯是如□等实际。诸如是等真实异门也。依圆成实自性而作是说也。依三性观而如是观。异慧及疑。永无复转。有入□行。
问。何□得位而断法执耶。答。设□诸疑而内有执。而于所闻所思所修我谓能为。于所思而为实有。由此不入大乘证法言而能断之。□舍想行。十住十行能除此想而□□行。
问。何断分别耶。答。虽除法执而有分别。谓所引山河等境。定力所及骨锁等境。净法假者。谓佛菩萨等净法所行波罗蜜等。如是境上犹有分别。既分别。何起无分别智。能证无分别理。故断此分别入见道无相理。
门。依何观门而断断四处耶。答。由生死涅槃无二之观伏作意障。由三性观而离诸疑。由法空观而伏法执。由二取无观而伏分别障。
问。在何等位而伏此四耶。答。初伏作意在十信位。由离小心入信位故。第二伏疑在十住十行。第三伏法执在十回向位乃至忍位。由空遍计观遣其所取离法执故。第四伏分别在世第一法。由此第一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若据相违正灭言之。断分别位在初地。
问。略辨资粮位行相已。第二加行位其行相何耶。答。唯识本颂曰。
现前立小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菩萨先于约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此位有四。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位。
问。何故此惑名顺决择分耶。答。顺趣真实决择分故。问。何故此位若为真实决择耶。答。见道位中。无分别智若为真实决择分也。
问。何故此位名为加行耶。答。近见道故之加行名。
问。何故此位有暖等四相。答。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问。四寻思者何耶。答。一名寻思。二义寻思。三自性寻思。四差别寻思。
问。如是寻思于名义等何等寻思耶。答。寻思如是若等四法假有实无。此云四寻思也。
问。四如实智者其意何耶。答。寻思若等如实遍七名四如实智。
问。何名为若耶。答。能诠义故名之为名。有声名句也。
问。何名为义耶。答。名所诠义名之为义有境界等也。
问。何名自性耶。答。自性有二。一名自性。二义自性。
问。何名差别耶。答。于自性上所有长短方圆等也。
问。何名为自德耶。答。诠义自性名名自性。差别亦尔。或能诠名有自性及差别等。寻而知之。
问。今言自性及差别者□名自性及差别□。若义自性及差别耶。答。二俱是也。
问。何故名义二别为观。自性差别二合为观耶。答。其唯与义二□异故。别寻思之。二之二相同而无异。故合寻思。
问。何故唯暖耶。答。道火□故。名为暖也。意显者。此位烦恼得明得定。依此定故起不寻思观所取无。令如是观。初获慧日前行相。故彼定唯明得。有此所获道火前相。彼位唯暖也。
问。何为顶耶。答。寻思极已。名之为顶。意显者。此位菩萨得明增定。依此定力发上寻思。重观所取无。寻思顶故立顶名也。明相转。□彼定名明增。寻思位极。彼立名顶。
问。何名为忍耶。答。于无□取决定印持。无□取中亦顺乐忍。故唯为忍。依下如实智。印别乐得。故名为忍。
问。何唯为世□一法耶。答。异生位中此最胜故。名世□一。此位菩萨问无间定。依此定力起上如实智。印二取□。双印□□。皆带相故。未能证实。
门。此四善根位得四定意犹未明了。其相如何耶。答。初在暖位□□得定。依定力故起下寻思。依此寻思。观所取无。谓□□四也有此四法唯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故观都无也。
问。何故所得定。名为□得耶。答。初获慧日别行相故名明得定。
问。何故名暖耶。答。有此是火之别相故亦名暖。
问。明增定意其相如何耶。答。次在顶位得明增定。依定力故发上寻思。观所取无。寻思极故。立为顶位。明转□□故定明增。
问。印□定意其相如何耶。答。次在忍位得印顺定。依定力故发下如实智。于所取无中决定印持也。无能取中亦顺乐忍耶。
然取识即无实境耶所取境宁有实识相待立故。印别顺后故云印顺。忍境识定故亦名忍。
问。无间定意其相如何耶。答。在世初一法得无间定。依定力故发上如实智印二取定相。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云无间。异生法中此最□故。名世初一。
问。此四位中现前立小物者何法名小物耶。答。心上变如。名为小物。
问。云何是心名为带相耶。答。此非无相故名带相。
问。相者何法耶。答。相谓相状。若证真时此相便□。未证真时此相犹有。□空有相此名小物。
问。何其如相名言有相。答。谓见如而见言有。见此言有而谓真耳。
问。尔时有相云何引起无相起耶。答。断分别障而无分别。唯带相故起无分别起也。
问。初三通达位其相何耶。答。唯识本颂曰。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
问。何故此位名通达位耶。答。加行无间此□生时。体□真如名通达位。
问。何故或处名见道位耶。答。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问。别资粮位有三十心。次加行位有四善根。今此通达位有几通达位耶。答。然此见道略说有二。
问。其二何等耶。答。一真见道。谓无分别智也。
问。何故名为真见道耶。答。此通达位实证二空所□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故名真见道。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
问。何名三心耶。答。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
问。何故如是三心见道名相见道耶。答。法真见道二言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名相见道。
问。法真见道者。法者何义耶。答。法者法则也。放学为义。
问。何等名为十六心相见道耶。答。此复有二。一所取能取十六心。二上下八谛十六心。
问。何等名为所取能取十六种心耶。答。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三苦类智忍。四苦类□。于四谛上各有四种。有四四十六种心也。
问。上下八谛十六心者其如何耶。答。此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二八十六故。云上下八谛等。
问。上下八谛其意未明。何名上下耶。答。色界无色界名上二界也。欲界名为下界也。
问。于彼何八耶。答。观欲界四谛而各有二心。□现观忍及现观□。观一苦谛而有二心。四谛各二。合有八心。合上二界以为一谛。有现观忍及现观智。合有八心。故云上下等。
问。别所能取十六心中何名所取。为能取耶。答。此十六心八观真如。是所取观也。八观正□是能取观也。故名所取能取十六心。
问。十六心中何八观如。何八观□耶。答。法品缘如有八观如也。类品缘□有八观□也。
问。真见道中有无间道有解脱道也。无间道中有见分有自证也。相见道智何者法何也。谁者法谁耶。答。法忍者法真无间道之见分也。法□者法真解脱道之见分也。类忍者法无间道中之自□分。类□者法解脱道中之自□分。
同。上下谛观十种心。其相云何耶。答。欲界为一也。上二为一也。观下四谛□有八心。观上四谛□有八心。故名下上八谛十六心也。
问。下有八心者何耶。答。观四谛境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谛谛有二故二四八也。上二亦尔也。入圣之位其□难寻。子细不得论中文。疏亦明尔。见而可知。
问。广布□教见道者何耶。答。不起行相。唯二十六。止观别□。观以为八。止为以一而有九然。心此广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教理而知道理。为他说故。子细如论。
问。初四修习位其相何耶。答。唯识本颂曰。
无得不思议 是□世间□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障证得转依。复□修习无分别□。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断世间故名□世间问。何为世间。何□□世间耶。答。二取种子是世间本。唯此能断故立□名。
问。二粗重者何耶。答。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名为粗重。
问。何故名为粗重耶。答。一性无堪任。二违细轻。二障种子。有此二识名为粗重。十地位中。令彼永灭。故于此舍也。
问。何为转依耶。何证得彼耶。答。于十地中修十胜得。断十重障。□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此□得。
问。十地中者何为十地也。答。一极喜地也。初获□性具证二言。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为极喜。二离垢地也。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名为离垢。三发光地也。□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名为发光。四焰慧地也。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名为慧焰也。五极难胜地也。真俗两智得相互违。合相应。极难胜故名为难胜也。六现前地也。住缘起知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名为现前也。七远行地也。至无相住功用后边。□道世间二乘道故名为远得。八界动地也。无分别□任运相续。相(ト)用(ト)烦恼(トニ)不能动(セラルル)。故名为不动。九善慧地也。□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名为善慧。十法云地也。大法□云含众德水蔽如言粗重充法身。故法云。
问。如是十地以何为体耶。答。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体。
问。何故名地耶。答。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
问。十胜得者何耶。答。有是十种波罗蜜多。
问。何为十波罗蜜多耶。答。一布施。此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二持戒。此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忍辱。此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精进。此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益精进也。五静虑。此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静虑。六般若。此有三种。谓生言无分别慧·法言无分别慧·俱言无分别慧。七方便善巧。此有二种。谓回向方便·拔济方便。八愿。此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益他愿。九力。此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十智此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就有情□。
问。如是十得以何为性耶。答。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为性。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以择法为性。说根本后得□故。
问。波罗蜜多其义何耶。答。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也。令修得者到涅槃故。若所修得七最胜摄。有□波罗蜜多。
问。七最胜者何耶。答。一安住最胜。谓必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大菩提心。三意□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最胜。谓必具行一切□□。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问。何故施等必唯有十。而不增减耶。答。十地之中。对治十障□十真如。□不增减
问。十胜行中。何故前六各有三种。得四唯二耶。答。别六别□故。得四唯后得故。
十重障者何耶。答。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初地见道悉□□□□得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执我见等。同体起故立烦恼名。五于下乘□涅槃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令厌生死□起灭同二乘故。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故。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执有生□细相现行故。八于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令无相观界任运起。九利他中界欲行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令利□有情□中。不欲勤行。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
问。何为十真如耶。答。一遍行真如。二最胜真如。三胜流真如。四无摄受真如。五类无别真如。六无染净真如。七法无别真如。八不增减真如。九智自在真如。十□自在所依真如也。
问。涅槃如性者。一涅槃法界无有差别。何故为十耶。答。□涅槃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
问。初地所□涅槃如名为遍行。涅槃如何更十别耶。答。□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得犹未圆满。为令圆。得后建立。故别有十。
问。菩萨如是于十地勇猛修行十种胜行。断十重障。□十涅槃。如其为有何别耶。答。为□二转依故也。
问。何为二转依耶。答。一能转依。二所转依。能转依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所转依二。一持种依之。谓本识能持种故一切所依。□道转令舍染得净。故云转依。二迷悟依也。谓真如诸法性故一切所依。□道转令舍染得净。故云转依。如是二种名二转依。颂文既□便□得转依有是此二转依果也。
问。初五究竟位其相何耶。答。唯识本颂曰。
此有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有是究竟位相也。此谓此别二转依果也。有是究竟无漏界摄也。诸漏永□。性净圆明。故名无漏也。界是□义。此中含容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利乐□故。
问。何故名为不思议耶。答。超过寻思□议道故。
问。何故名善耶。答。白法性故。清净法界远离生□。极安隐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俱说为善也。
问。何故名常耶。答。无□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异故。说为常也。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故亦说为常。
问。清净法界说常实尔也。四智心品何说如常耶。答。无断□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也。
问。何故非是自性常法耶。答。从因生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有以三因。故非常住。作比量云。
四智心品应非是常(宗)从因生故(因)如余有为(喻)四智心品应非是常(宗)生者必灭。一向记故(因)如余心等(喻)四智心品应非是常(宗)不见色心非无常故(因)如余心等(喻)涅槃经云。常法无知。犹如虚空。如来有知。是故无常。意显者。常法无知者。清净法界理法身佛也。有是自性常无变异。如来有知是故无常者。四智心品名为有知。以有知故以为无常。又云。如来世尊□非常住。非念念灭。意显者。四智心品□非常住。清净法界非念念灭也。涅槃经云。如来无常。舌根堕落。其意如何。意耶者。释迦如来在双树间而入涅槃。若有情类见彼□已。有□佛无常。此人舌堕落也。以示现故非是无常。□有念念灭。而不间断常在鹫山。然□实死舌根坏。
略显因圆果满门。
十地之因既圆。三身之果有满。故云因圆果满也。
问。修行位次中有五位次。初何位以为因。何位以果耶。答。五位之中初也四位以为因位得之一位以为果位。
问。若尔说五位。既因果□毕。何更既有此门耶。答。因十地中断十重障。灭二十二愚。修十胜行十真如。此则因位所作之□也。果三身中有四涅槃。有四起品。有佛土义。亦有一百四十不共法等。今明此法以为果满。故别有门。
问。其果满中三身者何耶。答。一化身。二应身。三法身是名三身。依佛地论·唯识等论。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云)。
问。何名化身。耶。答。有二化身。一佛形化身。二五趣化身。
问。其意如何耶。答。从天来下托生王宫。六年苦行。树下□道。□同人天。而遂佛形也。佛灭度后。示五趣身。非是佛形也。佛在世身。佛灭度后身。故有二化。
问。一人发心修行得果。何故果中必有三身耶。答。初发心时起二种智。一求菩提愿。二利益他愿也。由求菩萨智。而□起法身。是真佛身。遍满法界无处不有。具四智品。□四涅槃。寂静安乐。常住不变。三点四德具足圆满也。由利益他智而彼真佛身变作二种身。一他受用身。此为十地菩萨等故变作此身也。二变化身。此为地前二乘凡夫变作此身也。以所化人有二种故智二种身。合本真身以为三身。
问。如是三身况知由智为三差别。若因有三而得三身耶。若无别因得三身耶。答。有别因缘而得三身。谓一生因。二了因。彼生因者。从无始来。有法尔种。体是上品也。亦有六度。是生因助尔乃正助二生因故得此三身。
问。彼佛三身唯从生因。若有了因耶。答。理法身佛从了因得。余生因得。
问。所谓二因。若有别□若是同□耶。答。一因别二。谓望理法身以为了因。望余佛身以为生因。□有六度及法尔种。临果分二耳。
问。此三身中得几法门耶。答。具足四智四涅槃等无边法门。
问。何名四智耶。答。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所作智。
问。何名大圆镜智耶。答。大谓广大也。圆谓周圆也。镜谓照映。以喻为名。如大明镜现种种像。此智如是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故名圆镜也
问。因位中有八识。转何识□此圆镜智耶。答。转初八识而□此智。
问。何名平等性智耶。答。平谓均平。等谓齐等。性谓实性。从境得名。观一切法自他有情平等性故。故名平等性智。
问。转何等识而得此起。答。转初七末那识而得此智。故名平等性智。
问。何名妙观察智耶。答。妙谓妹妙。观谓观昭。察有审察。以用得名。照了性智无碍转所有义。作谓化作。以用得名。为利有情起·故。故名妙观察智。
问。何名□所作智耶。答。□谓□辨。所有变义。作谓化作。以用得名。为利有情。起化□故。故名□所作智。初二依主。后二持□。
问。如是四智以何为体耶。答。若以自性。有别境中慧□为□。若以眷属。有俱相应五蕴为□。
问。如是四智与几法俱耶。答。二十一法恒有相应。有并心王。二十二法。
问。二十一法何耶。答。遍行五别境善。五十一。合为二十一。有并心王为二十二也。
问。庄严论云。转于五识得妙观智。转于意识得□□智。何与此解有相乖违耶。答。其庄严论译家错耳。有人说云。为显互用理其不耶。
问。如是八识何等位中转□四智耶。答。妙观平等二智。初地见道始转。以二智□□圆镜化。智论有二说。一云唯后得智。云。亦有正□也。余三俱具也。
问。何故初地不转五八。而□二智耶。答。初八识是生死本故。若初地转将佛故。谁持十地有漏种。五识者是所依五根。既是有漏。何得转□也。
问。何故大圆镜智唯与初八相应。不余耶。答。初八识者从无始来。为趣生□。能持有漏无漏种子不失。恒在佛果位中此智能持三智身土。故第八俱也。
问。何故平等性智与初七俱耶。答。初七识者□□在因位。由执我故自他差别。今我执无故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故此识俱。
问。何故妙观与意识俱耶答。此初六识。因位之中能缘诸法自相共相故。果位中与此识俱。此智妙观诸法自共。为他说故。因圆之功不可量。果满之德无边际。
四智心品·四涅槃·三身·四德·三念住·如来十力·三不护·四无所畏·不共法·四种一切种清净·三点大悲·十自在·具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随好。微尘□无忘失法·四妙智。具足一百四十法。恐末代惓而省略。愿诸智者共知之。
我今随能略赞述 凡心不解有称理
奉资我王期千代 恒转金轮降万叶
群臣诸司翼□朝 身康寿远安稳乐
愿诸众生同点福 速出生死证涅槃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五
右全部五帖。虽为虫损不能修补。弃置函底殆经年矣。一日褫阅之。偏难弃置焉。使弟子僧觉慧即应自幸等补其阙略加其缮装。传永世了。是并为敬宝律师等披见也。仰愿曩祖早回慈眼。令满愚愿而已。
宝历第五岁次(乙亥)六月十五日
真言一宗劝学院僧正贤贺(春秋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