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為什麼說三輪體空才是功德,功德與福德有什麼區別(下集)20191219

《FJ時事新聞》大講壇首席主講:江東良一經典解說淨空大師《淨土大經解演義》
(一百零三)為什麼說三輪體空才是功德,功德與福德有什麼區別(下集)
作者:江東良一 總編輯:蔡倩如

淨空大師告訴我們,我們在佈施或是放生的時候,例如放生一條小魚,我們不可以認為有佈施的當事人(我)的存在,也不可以有受佈施的魚,認為救了魚的性命,就功德無量的想法,更不可以有佈施之物魚的存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受空,施空,施物空這三輪體空。那我們應該想什麼呢?心裡總要想點什麼吧。淨空大師告訴我們,要想阿彌陀佛啊!想念思念阿彌陀佛才是最重要的。往生西方世界,才是我們了脫生死的最簡單最快捷方法。沒有功德心沒有福德心,心中一直在念佛,而卻沒有一絲的妄想分別執著。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三輪體空呢?這個就需要心量大。俗話說量大福大,機深禍深。佛語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我們的心比作一個水壺,我們知道水壺能容納的水很少,用火一燒就開了,如果再燒一會兒,火就把水完全燒乾了。這就好比水如同我們的福分,因為水壺小,水一下就被火燒滅了,我們的福分也就瞬間沒有了。但是我們的心如大海一樣,海納百川,那麼大火燒你,那只是它在自取滅亡,根本無法把你燒乾,你永遠紋絲不動穩如泰山。所以我們若想擁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寬大胸懷,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怎麼才能做到破四相呢?淨空大師告訴了我們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利他。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專門利他,絕不利己,這樣自然而然就破了四相。你的心就變成海水了,可以包容萬物,功德不可思議。

三輪體空最初還是源自於《金剛經》。《金剛經》教給我們的道理是智慧是功德。所以《金剛經》中說,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有人以阿僧祇那麼多的世界七寶去佈施,他所積累的是福德,而如果傳授給他人《金剛經》的智慧,這是功德。所以福德永遠不可以和功德去比較,福德總有用盡的那一天,等福報用完就會墮入三途,但功德可以了卻生死,《金剛經》中說,無論多麼大的福報,都不如《金剛經》中的四個句子,所以還是在叫我們擺脫六道,不要在輪回中遊蕩了!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才是當務之急啊!南無阿彌陀佛!(完)

(一百零四)為什麼說我們都沒有真正理解事業與修行的含義?20191220

淨土大經解演義 連載1~104

《FJ時事新聞》大講壇首席主講:江東良一經典解說淨空大師《淨土大經解演義》(一)釋迦摩尼佛來到人間的目的是什麼?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15 − twel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