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 74.P0040 菩萨戒本宗要杂文集 (1卷)〖日本觉盛撰〗

《大正藏》第74卷

  No. 2352

  菩萨戒本宗要杂文集(此者觉盛御草本也)

  文。千岁之后二宗肇兴。
  唯识本疏(第一云)俱舍序云。佛灭已后千一百年。天亲菩萨出生造论○今依大乘九百年间。天亲菩萨出□造本颂○同时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百年后。余八大论师方造斯释。
  义灯(第一云)然护法菩萨千一百年后。方始出世造此论释及广百论释。清辨菩萨亦同时出造掌珍论。此时大乘方诤空有(文)。
  文。执有则遣空着空则遣有。
  灯(第一云)西明云。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萨依诸般若及龙树宗造般若灯论掌珍论等破无著等有相大乘。当时护法依深密等成立有执。破彼空义。今谓不尔。清辨三性总说为无。可得云空。护法三性非皆说有。何名有教。若名有。与初何殊。由此应说。护法依彼瑜伽等论成非空有。依圆有故非空。遍计无故非有。如中边颂等(云云)。
  文。则五日传照于五天。
  唯识疏第二云。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五天竺有五大论师。
  演秘第二云。疏五天有五论师者。按西域传东天马鸣。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罗多。北天鸠摩罗多。中天龙树(文)。

  由种姓力

  唯识第九云。谓具大乘二种姓者。何谓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薰习所成。
  唯识了义灯卷第七云。论谓具大乘种种姓等者。性种姓明本有种○然瑜伽三十五云○从无始世展传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姓○习种姓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姓。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识。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性种姓。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薰故亦名闻熏○又无性摄论云。为长能触法身种子者。为欲增长一切大乘多闻薰习。由此为先得法身故。问。从何位去名为习性。答。从胜解地已去皆名习种姓菩萨。性种姓者。据未发心本无漏种。习种姓者。据发心已所薰成种○西明释云。十信已前名性种姓。十行已上名习种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如其次第。习·性及道。菩萨第一。本业经亦同。不说十信为习种姓。又信有三种。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业经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次配属习·性·道种三位菩萨说位地信。非名种习。今谓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习性。十住岂非习收。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习性等。本业经同不说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无别十住行回向名。即信·止坚。如次配习·性及道种。不可违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业经等不说十信名者依总位说。不论别行。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如四善根内门难故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者即住等收。如初近分属初定摄。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经中复有十善菩萨。岂可地前开为五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无圣教说。若云本业教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即证位地十信在十住前。于此位中经几时修。又仁王经十千劫中。行菩萨道始入十信。岂位地信前更十千劫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应开。又设纵别开何废得是习种性位○又菩萨地明种性已。次明发心。发心即是习种姓位。不可说彼据不退位已得方名发心。下文复云退与不退俱名发心。法花经中舍利弗等曾发大退。佛云汝等所所行是菩萨道。又云。令发一切智心。犹在不失。故知总名发菩提心。不唯不退。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胜解行住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名胜解行住。又四十九说有七地。胜解行地即第二住。又云始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若其十信非在习种。即胜行等摄行不尽。非未发心。非性种姓。不在十住。非胜解行。若云虽非十住胜解行摄者。既许行摄。何非习种。又善法欲已去得名为学。有为善法名为学法。何非习种姓。据起现行发菩提心行熏成种已即名习种。不尔二乘回心向大经八万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萨不可得云是性种姓。何以故。所修诸善非不思择。于大菩提非不趣求。虽未得入资粮胜位可名习种。或创发心及二乘回向八万劫等非胜解行。行未胜故。未在僧祇故。虽然不得在僧祇敷及资粮等可名习种。无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为习种菩萨。

  此解脱分心

  唯识论第九云。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众顺决择分○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谓燸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了义灯卷第七云。杂集论十三说有四顺解脱。一依凭顺解脱。谓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皆名顺解脱分。即名顺解脱分故是习种性。

  由羯磨缘得菩萨戒○

  瑜伽论第四十云。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净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净戒已。
  表无表章云。别解脱无表得有三类。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如是持时得。其菩萨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时得。

  由此亦有自受之法

  四十一云。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所余一切如前应知。

  如本业说○现身不得戒

  善戒经云。是以重法菩萨不犯一一重。若具足犯。现在不能庄严无量无上菩提。现身不能令心寂静。是则名为名字菩萨非义菩萨。是名菩萨栴陀罗也。不名沙门。非波罗门不能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三种下中上。若后四重下中心犯。不名为犯。若以上心恶心犯者是名为犯。上者所谓乐作如是四事。心无惭愧。不知忏悔。不见犯罪。赞破戒者。是名上恶心犯。菩萨虽犯如是四重终不失于菩萨戒也。如比丘犯四重失波罗提木叉戒。菩萨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罗提木叉戒。污菩萨戒。污者现在不能庄严菩提。不得无量福德三昧。是名为污。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瑜伽四十云。菩萨于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处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处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
  本业经下云。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罪。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菩萨十重八万威仪戒。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八万威仪戒尽名恒有犯。得使悔过。对手悔灭。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六道众生受得戒。但解语得戒不知。佛子。三世劫中一切佛常作是说。

  然此经中约具七遮

  梵网经下云。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

  有声闻犯○声闻不犯

  四十一云。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比丘五缘○

  五十三云。问。有几因缘苾刍律仪受已还舍。答。或由舍所学处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没二形生故。或由善根断故。或由弃舍众同分故。苾刍律仪受已还舍。若正法毁坏。正法隐没。虽无新受苾刍律仪。先已受得。当知不舍。所以者何。由于尔时秽劫正起。无一有情不损意乐能受具戒。况当有证沙门果者。

  菩萨四缘

  七十五云。又舍因缘略有四种。一者决定发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于有所识别大丈夫前故意发起弃舍语言。三者总别毁犯四种他胜所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缠总别毁犯随顺四种他所胜法。由此因缘当知弃舍菩萨律仪。若有还得清净受心复应还受。

  如瑜伽言○无无余犯

  四十一云。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余犯。如世尊说。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当知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受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非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诸菩萨增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不应作不得成犯。

  开于额上之珠

  涅槃经第八云。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捔力相扑。与彼力士以头触之。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卿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将非幻化。忧愁啼哭。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苦。汝因斗时宝珠入体。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汝等斗时瞋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智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恚愚痴之所覆弊故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栴陀罗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种种家中。因心所起种种业缘虽受人身。聋盲喑哑拘躄癃跛。于二十五有受诸果报。贪淫嗔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出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譬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修学无我亦复不知无我之处。尚自不知无我真性。况复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譬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是诸众生为无量亿诸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得明了。如彼力士于净镜中见其宝珠。善男子。秘藏如是无量不可思议。

  然于四处安住正念

  三十云何四处。一专求领悟无难诘心处。二深生恭敬无憍慢心处。三唯求胜善非显已能处。四能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养恭敬名闻处。如是正念到师处已。先求开许请。

  有漏皆苦由三苦故

  瑜伽二十七云。云何建立三种苦性。谓先所说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显苦受及所依处为苦苦性。如是名为建立苦苦性。诸有是彼所对治法。谓少是老所治。无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亲爱合会是怨增会所治。非爱别离是爱别离所治。所求称遂是求不得所治。复有苦受及所依处所起烦恼。复有无病等顺乐受处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烦恼。如是总说为坏苦性。此中乐受及所依处由无常故。若变若异受彼增上所生众苦。若诸烦恼于一切处正生起时。缠缚其心令心变坏即生众苦。故名坏苦。如世尊言。入变坏心执母邑手。乃至广说。又如说言。住贪欲缠领受贪欲缠缘所生身心忧苦。如是住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缠领受彼缠缘所生身心忧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诸烦恼中苦义可得。坏义可得。故说烦恼为坏苦性。如是名为建立坏苦性。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亘五蕴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烦恼摄。变坏苦性除乐受摄及所依处。变坏苦性诸余不苦不乐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缘。若生住器所有诸蕴名行苦性。由彼诸蕴其性无常生灭相应有一切取。三受粗重之所随逐不安称摄。不脱苦苦及以坏苦。不自在转。由行苦故说名为苦。如是名为建立行苦性。
  同记第二十六云(遁)生老病死略有二义。一性逼迫苦苦所摄。对法等说。八苦之中前之苦苦苦摄故。二性迁谢。生变于死。老变于少。病变于强。死变于生故。此说坏苦。随逐爱别离法正是坏苦。以义摄之。此中初苦苦所摄。第二第三坏苦所摄。第四一种行苦所摄。
  同记第十五云。第三明八苦与三苦相摄中。复次初七苦苦摄者。爱别离求不得时亦生苦苦。故前七苦皆苦苦摄。彼所对治净妙烦恼坏苦摄者。贪取净相染。同时心令其前坏。坏即苦。名为坏苦。又复由贪能变坏心令受当苦。名变坏苦。最后一苦行苦摄者。取蕴是行。行带粗重不安稳故。又前七苦总入第八取蕴所摄。故前七苦亦名行苦。律宗新学名句上云。三苦(从三受生三苦)一苦苦(有漏五蕴性常逼迫名苦又苦与受相应。即苦上加苦)二坏苦(谓乐相坏时苦相而至)三行苦(谓有漏法四相迁流也)。

  诸不净想如论广说

  瑜伽第二十五云。不净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膨胀想。啖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

  诸法无我二我空故

  唯识论第一云。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如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幻·梦者。幻·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疏云。护法等云。第六七识妄薰习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上文云。世间凡夫依识所变相见二分依他起性上执为我法。此所变者似以彼妄境名似我法。彼妄所执我法实无。又云。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
  百法论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同疏(义亦)云。初明人无我。后明法无我。人无我者。梵云补特伽罗。谓唐言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虽复数数起惑造业五趣轮回。都无主宰实自在用。故言无我。故经云。无我无造无造者。善恶之业亦不已。补特伽罗即无我。持业释也。法无我者。谓诸法体虽复任持辄生物解。亦无胜性实自在用。故言无我。法即无我。持业释也。

  谓诸蕴法生灭为身(等)

  唯识论第九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说密意言显非了义。谓后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花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

  一人一切所受身骨

  瑜伽三十二云。或观青瘀。或观脓烂。广说。乃至观骨观锁。或观骨锁汝于如是初修观时。于一青瘀。广说乃至于一骨锁当起胜解。若于其中已串修习。观道明净。于所缘相明了胜解。相续转时。后应于二于三于四于五于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百青瘀或千青瘀乃至一切诸方诸维所有青瘀起无量行遍一切处无间胜解。于中乃至无有容受一杖端处如于青瘀。如是乃至骨锁亦尔。汝依如是胜解作意应当趣入真实作意。于趣入时应作是念。如我今者胜解所作无量青瘀。广说乃至无量骨锁真实青瘀。乃至骨锁其量过此。不可数知。所以者何。从前际来于彼彼有彼彼趣中轮回生死。我所曾经。命终夭没。所弃尸骸所起青瘀。广说乃至所起骨锁无量无边。如是所起推其前际不可知故。假使有能摄聚如是所弃尸骸令不坏烂。一切大地亦不容受。于一劫中所弃尸骸乃至骨锁。假使有能敛在一处。其聚量等广大胁山。如从前际。后际亦尔。乃至未能作苦边际。如是汝依胜解作意应当趣入真实作意。同记(道)。第七云。广大胁山者。泰云。王舍城门西有山。名毗富罗。此唐云广大。上狭下广。形若人胁故。

  所饮乳汁如四海水

  瑜伽三十二云。我此所作无量无边水界火界地界风界虚空界相。我从无始生死流转。所经诸界无量无边。甚过于此。谓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丧亡。及由亲友财宝禄位离散失坏悲泣雨泪。又饮母乳。又由作贼拥逼劫掠穿墙解结。由是因缘遭无量度截手刖足斩头劓鼻种种解割身诸支节。由是因缘血流无量。如是所有泪乳血摄。水界水聚四大海水皆悉盈满。于百分中不及其一。广说如前。又于诸有诸趣死生经无量火焚烧尸骸。如是火聚亦无比况。又经无量弃舍骸骨狼籍在地亦无比况。又经无量风界生灭分折尸骸亦无比况。

  右胁而卧

  二十四云。以何因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故。问。何法相似。答。如师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苾刍亦尔。于常修习觉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由是因缘与师子王卧法相似。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又法应尔。如师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当知具有一切过失。是故说言。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住光明想○

  二十四云。云何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谓于光明想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思惟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卧。由是因缘虽复寝卧心不惛闇。如是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

  如野鹿寐

  二十四云。云何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谓以精进策励其心。然后寝卧。于寝卧时时觉寤。如林野鹿。不应一切纵放其心。随顺趣向。临入睡眠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诸佛所许觉寤瑜伽一切皆当具足成辨。故应住精勤最极浓厚如行欲乐。

  应作四句

  唯识论第九云。由斯施等十对波罗蜜多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同述记(十本)云。论由斯施等至四句分别。述曰。有是非故一一皆应四句分别。此一一自望即种类福为四句。谓施非度不求菩提等。是度非施。随喜施等亦度亦施等可知。若不约种类福次第修者。施为三句。无是波罗蜜非施。故余五度得为四句。前有施度得为四句故。若非次第者皆得为四句。
  唯识论演秘卷第七云。论由此施等四句分别者。有三四句。如疏所明。又按。优婆塞戒经广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谓声闻缘觉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萨等施。度而非施。谓余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萨所施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度四句准此可量。问。经论何违。答。经据任运进修不退增胜。论依具相通退加无加行以立度名。望义不同无违也。
  七种最胜○
  唯识论第九云。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同述记(十本)云。论一安住最胜至一切事业。述曰。一切事业者。谓随顺度所有事业皆应行之成彼度故。摄论有六。除初种姓。即菩提心中摄故。

  然到彼岸各有九相

  三十九云。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施

  谓九种相施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行施。四一切门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种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
  四十云。云何菩萨戒波罗客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戒

  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
  四十二云。如是如上所说一切自性戒等九种尸罗。当知三种净戒所摄。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三种菩萨净戒以要言之能为菩萨三所作事。谓律仪戒能安住其心。摄善法戒能成就自佛法。饶益有情戒能成就有情。

  一因果摄○遍修一切

  唯识论第九云。十次第者。谓由前前引发后后。及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粗。后后细故。易难修习次第如是○此十摄者。谓十。一一皆摄一切波罗蜜多互相顺故。依修前行而引后者。前摄于后。必待前故。后不摄前。不待后故。依修后行持净前者。后摄于前。持净前故。前不摄后。非持净故。
  同述记云。论十次第者至持净前前述曰。第一解。谓由前前引发后后。七十八解深密对法十一摄论等说。由布施等故引生戒忍等○第二解。及由后后持净前前。对法论说。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定。谓由具尸罗施得清净。所以者何。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持戒故不为恼害○论又前前粗至次第如是述曰。第三解。对法论说。于诸行中施行最粗。戒细于施故次建立。乃至一切行中慧为最细最后立。论此十摄者至互相顺故。述曰。谓十度。一一皆摄一切度。十行相资成互相顺故。此中对法等说。或真如摄。或慧摄等。然今但以十度相摄。不同彼论。论依修前行至不待后故。
  述曰。前引后度起者。前摄后。后待前方成故后不摄前。前不待后而成故。对法十二说。此依始业地所有。戒皆是施。有施非戒。谓戒所不摄施○论依修后行至非持净故述曰。后持净前者。后摄于前。有施皆戒。有戒非施。谓施所不摄戒。以后戒持净前施等故。前不摄后。非持净于后故。

  二者体摄○必相应故

  唯识论第九云。此十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有义第八。以欲胜解及信为性。愿以三为自性故。此说自性。
  同述记云。论戒以受学至三业为性述曰。对法亦以三业同此四十云。律仪戒以七众别解脱戒在家出家戒为体。即唯二业。摄善法戒者。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为体。即通三业。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种。如彼广解。亦通三业。此中。总论故以三业为性。以受时学时三业为性故。然菩萨戒自息恶戒。是何戒摄。今欲为前别故。所以且说七众。其实菩萨戒亦得是律仪戒。菩萨戒有意业。此中论色为律仪体。所以不说摄善戒。宽故。即令入摄善戒中。故论实亦得。若尔菩萨戒有支无支如色法不。如别抄会。

  三者用摄○成就有情智义

  唯识论第九云。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报善精进。利乐精进。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事静虑。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同述记云。论施有三种至法施。述曰。财是身任持。无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住持○无性第七云。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财施无畏施。法施所摄故。对法云。施度是财施。余五无畏施。一切六法施。此与世亲金刚般若论相违。彼云。檀度摄于六○论戒有三种至饶益有情戒述曰。律仪戒是善任持。摄善法戒是菩提任持。是彼因故。饶益有情戒是大悲任持。

  互相资助○为自性故

  唯识论第九云。若并眷属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又下文云。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若并助伴皆具相摄。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策三故。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后三如前。又守护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同述记云。论若随用摄至遍策三故。述曰。戒摄前三者。施戒资粮。戒是戒自性。忍是戒眷属。由忍不破戒故。余二可知。精进三学摄。遍策三学故○论若随显摄至慧摄后五。述曰。戒摄前四。前三如次。前说以精进守护戒。故亦戒摄○四十九说。由前四资粮(施)自性(戒)眷属(忍)守护(勤)修戒学也。由定故圆满修心学。由慧故圆满修慧学。
  同演秘云。无性释曰。谓于一切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资助。谓修施时禁防。忍受策励。专心能善巧知业果相属。如是施中即有余转。若修戒时远离悭吝·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转。修习所余。亦如是说。
  唯识论第九云。十于十地离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虽十地行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于一切行修一切行

  唯识论第三云。又不动地以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此永舍阿罗耶名。故说不成阿罗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有义初地以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已断分别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虽为利益起诸烦恼。而彼不作烦恼过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萨。
  同述记第三(末)云。论能诸行中起诸行故。述曰。此第三理。十地论说。初地至六地名为少行。第七地名大行。八地已去名为广行。前六地一行中修一切行。是故名少。第七地虽亦然。以能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胜前六地。故立大名。前五地中。虽合此难合。真俗双行。然极用功方始能起。此第七地虽未任运。少用功力即能现前。故与前异。立其大名。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名为广。然旧地持云。胜解行已去名少。初地至六地名大。七地已去名广。以见道前一行中修一行故名少。次六地中。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故名为大。七地已去真俗双行名为广。所望不同不相违也。今菩萨地瑜伽四十八卷说。初劫名波罗蜜多。第二劫名近波罗蜜多第三劫名大波罗蜜多。此约波罗蜜多别。亦不相违。然初地已前于六波罗蜜一行中修一行。初地已去于六波罗蜜一行中修一切行。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七地以前唯于六度唯有修一。以一切行而庄严之。八地已去一切行中具修万行。然所修愿·力·智度渐次胜前。别立其名○论刹那刹那转增进故。述曰。此第四理。谓八地后。无漏相续。无有漏间。又彼亦无未得之退。故能念念增进诸行。勘十地·地持及菩萨地等。彼谓从此八地已去。于诸刹那能得过前二阿僧祇所行功德智慧一倍。第二刹那实增前念。如是展转胜进倍前。论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述曰。此第四因唯约六波罗蜜论。不尔即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无有差别。以一一行中皆能修集一切行故。
  所以后四为根本重。
  胜鬘经云。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同述记云。菩萨地有三种戒。谓律仪等。即十中分之为三。初有五种明律仪戒。第二有四种明饶益有情戒。第三有一种明摄善法戒○律仪戒者断一切恶。菩萨戒内有四种者亦依此义。文中有二。初有一大受于性及遮若轻若重根本随顺。但悉坚持。第二有四受。唯持性非遮。唯重非轻。唯根本非随顺也。于中有四。即四波罗夷。波罗夷此名他结胜处。恶法损己名他胜处。善法益己名己胜他处。何者为四类。一若有财法不得吝惜。二不得为名闻等自叹毁他。三有怨嫌彼此相和。四不得起大邪见谤无因果。今此文中不依斯次。从后向前说。欲断恶邪见最重。所以先明也。
  瑜伽抄(璟兴)云。此曰他胜处法具三聚戒。如胜鬘云。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此当律仪戒。初不为贪求自赞毁他是律仪戒。即当胜鬘于诸众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悭惜财法是饶益有情戒。即当胜鬘于内外法不起悭心。第三忿根怨结亦是饶益有情戒。第四不谤毁大乘说相法是摄善法戒。
  百法论疏(义亦)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慢差别有七九种○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稳故。嗔一分为体。十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畜积为业。谓悭吝者心多秘涩。畜积财法不能舍故。贪一分为体。

  谓顺前句

  唯识述记第七云。顺前句者。谓于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智亦所知耶。设所知亦智耶。此应作顺前句答。诸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谓余法。顺得句者。谓即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设能取亦所取耶。此应作顺后句答。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谓色等五境及法处除相应。

  增上狂乱○或未受戒

  四十一云。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迫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当知一切皆无违犯。

  草本云。安贞二年(戊子)十二月二十一日(未克)为兴法利生记之也觉盛(生年三十六)又云。弘长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一日书写之了。一向受持三聚戒。成就四弘誓愿因。兼为值遇先师灵。随遂给仕之缘也

  右笔忍证(生年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