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03
大乘玄问答第一(二谛义上玄第一上)
禅那院越前已讲(珍海)抄
问。于他师义。付判境理言教不同。且光宅所立。大师如何判之耶。
答。以境理为谛。(云云)问。判他师之所立。可任其释文也。然玄章自引光宅释云。二谛者。盖是圣教之遥泉。灵智之渊府(云云)既云圣教遥泉。岂非以教门为谛耶。况对他家明十异。第六半满异之他家唯教无理(云云)今文正对常途之三师。明今正义(见)若尔非但遗彼师释文。又似前后释文。致相违如何。
答。彼师所言。圣教遥泉者。圣教者能诠。遥泉者所诠也。灵智之渊苻者。灵智者能照。渊苻者所照也。下句不以智为谛。上句亦不以教为谛也。意举能诠成所诠云故。玄举三师文。已云三说虽复不同。或言含智解。或辞兼圣教。同以境理为讶。若依广州大亮法师。定以言教为谛。今不同此等诸师(文)。
玄云。与他家异。有十种异。一者理教异。彼明二谛是三假是俗四绝是真。今明二是教不二是理。他家有理无教。今明有教有理○六者半满异。他家唯有二。无不二故。唯教无理。名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为满字(文)义意云。彼师自谓。二谛是理故。付彼判云。以境理为谛。然彼但得二。不知不二理故。约今正义。判彼为教也。
问。广州大亮法师。以言教为二谛。尔大师许此义耶。答。今不同(云云)问。山门相承之习。摄岭兴皇之说。唯以言教为二谛也。大师又自以五义二文。证二谛唯教义。然何今不许之耶。答。玄云。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玄问云。摄岭兴皇。何言教为谛。云云。今答此问也)。
问。付判二谛得失。且于谛得失何判欤。答。或得。或失。亦通得失也。问。义解之习。必用师宗之禀承。然兴皇大师。判于谛为失。今何背其说。云通得失耶。答。玄云。凡夫于为失。如来于为得。圣人于亦得亦失而师云。于谛为失。教谛为得者。乃是学教成迷(云云)。
问。成实论意云。十六知见。出自外道横计。故云非二谛摄(云云)尔者。大师如何破此义耶。答。阴界入等。亦出凡夫横计。何得云二谛所摄(云云)问。阴界入诸法。性是凡夫横计。犹有叶因缘生法门。不如十六知见之我毕竟无体。何以彼例此欤。答。人法虽异。横计之义同也。故以彼得为相例耳。
玄云。问成实论师云十六知见。非二谛所摄。十六知见道理无。此出自外道横计。故非世谛。既非世谛。其即空亦非真谛。此义云何答。若言十六知见。出外道横计。非二谛所摄者。阴界入等。亦出凡夫横计。何得云二谛所摄。若凡夫所见。即是世谛者。凡夫人应是圣人(云云)。
问。若尔者如阴界入且与之为世谛。亦于外道以十六知见与之为世谛耶。答。众生我人等。亦可为世谛言(须更详之)。
问。于佛果位。立于谛欤。答。可有于二谛也问。于谛为失。教谛为得(云云)加之玄云。本于是通迷学教犹别迷。通迷是本。别迷是末。本是前迷。末是后迷(云云)通别虽异。俱是迷失。本末二途。同亦忘情也。然何佛果圆满位。可论于谛义欤。答。玄云。而师云。于谛为失○者乃是学教成迷(云云)然云。本于末于俱名为迷者。又重显于谛为失事也。意者本于之中一分是得云也难云。下文云。问于凡是有既失者。于圣是空亦是失不。答。一往对凡夫明圣为得。若望教谛皆是失也(文)何云于佛为得欤。答。玄云。示凡圣得失。令转凡成圣(云云)又云。圣人于亦得亦失(云云)是论小圣于谛。若如来于谛唯得非失也(菩萨属佛欤)难云。下文问。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亦是失欤。
答。一往于谛。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谓情所见耳(文)此问答。以如来于谛亦为失(见)如何。答。一往于谛等者。一往之言。显义不尽也。意者一往言之。二于谛皆失。但是谓情所见耳。意显若约如来于谛。是得非失也。故净名玄第六。起此问即答云。一往对凡之有为失。对圣之空为得。若望教谛者。于谛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谓情所见耳。然如来了色未曾空有。今案之圣人空。一往对凡为得。望教谛为失。此亦总是一往论凡圣两情之于谛耳。若论如来于谛。唯得非失。非谓如来于谛亦是失也。又一义云。若凡他家所情。如来之所谛者。望今家为于谛。亦即为失也。此非今家如来于谛(会)前义为正也。
问。于谛三句中。有二谛皆失句。尔者有何故。云二谛皆失欤。答。玄云。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文)问虽于谛既有三句不同。或云二谛皆得。或取于为失。圣于为得(云云)又上文云。如来于为得(云云)今何故云于谛故皆为失欤。答。此三句中。且不论如来于谛。唯就凡圣二人于谛。如此分别也。此句望两情为于故。二皆失云也。又若以二表不二者。便为教谛。若不标不二者。即为失耳。
问。解谛义。有四家不同。且第二家意。云境理非谛。能观智为谛(云云)尔大师如何破此义欤。答。玄云。以智为谛者。应名权实谛(云云)问。设虽真俗名呼境。其谛名借智称。有何失欤。何以谛是智称。真俗名改可名权实欤。例如实智之境。故名实境。从智受名(云云)(二智义也)亦如云空智有智者。智名随当体。空有称从境也。何妨真俗称者约境。谛名假能照欤。答。应是一往显他师不悟名义耳。例如上释教谛之谛名有五义之中云。二者如来诚谛之言故名谛(云云)而今破他师解。取能诠理之文言。为谛之义也(破云文言终不得理何为谛云云)。
重意云。然此非例欤。诚谛言与言诠理。其意为异也。可思之故。犹可致少劬劳欤。
问。理由真俗皆为真谛欤。答。尔也。问。既云真俗何还之皆是真谛欤。答。对理外真俗俱是俗谛。云尔。
问。他师意。以文言诠实为谛(云云)尔何破此义欤。答。玄云。文言终不得理。那得为谛(文)问。教若不诠理者。佛何说教门欤。依之中论文云。第一义皆同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文)是以文言能诠真理。如何。
答。花严经云。一切诸法语言断(云云)。
问。付二谛立名。真俗名正相待义可云欤。
答。玄云。非正相待义(云云)问。真者是真固之名。俗是浮虚之义。是非正相待义欤答。玄云。真应对世。第一对第二。而今真对俗。世对第一。非正相待义。圣人未必以对立名故。经云法无有彼此离相待故(云云)上释名门始云。若如他释俗以浮虚为义。真以真固为名。世是隔别为义。第一莫过为与。此是随名释义(云云)问。世是隔别义也。何云真应对世欤。浮虚殊真因。何非正相待欤。又以相待假。名通因缘。一切教门。无非相待因缘故立圆似法门。为正观之旨归。何云圣人未必以对立名欤。又所引经文。离相待故者。显绝待之真理。何关言教立名欤。答。无名相中。强名相说(云云)何必须相待云一往意也。遂论之时。非无相待义乎。次第一第二。应正相待者显也。以俗对真者。非正相待。以世对真者。正相待云意者。今未详之(更可思之)。
问。就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乎。答。具也。问。言教之中。唯说世俗诸法。何可具真谛之法门乎。依之花严经文云。谛了分别诸法时无有自性。似名说悉欲分别世谛义。菩提因此初发心说。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提因此初发心(文)明知言教所说。唯是世谛也。加之。中论四谛品之言说是世俗(云云)若尔何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乎。答。玄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此文略也。重牒八不。疏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若以二为世谛。不二为第一义。世谛是教。第一义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若以二谛为教。以不二为理者。教中具二谛。若以二为世谛。不二为真谛者。世谛是有无教也。真谛是理非教。且约此后义者。教中无真谛也。转侧者。转势之义也。凡有四重二谛。前三重真俗。并是教也。唯第四重。以教为世谛。以离言之理为真谛。所出花严经文。是第四重之证文也。疏引此文已。即之此以一切言说为世谛。言忘虑绝。为第一义。即第四重意也(文)今案之经说言一切诸法语言断(云云)即言说真谛理也。故第四真谛。犹可教谛摄也。又教所表标之理故。相从可为教也。故论一具文云。第一义谛。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文)故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也。此与彼释之教理。具足相似而有异也。
问。付相对他家明十异。且理教异者。他家唯有教无理耶。答。玄云他家有理无教(云云)。
问。他家者。三大法师义也。述彼义云。唯有二无不二(云云)二即教也。不二即为理也。若尔可云唯有教无理。何文云有理无教耶。依之次下文云。他家唯有二无不二故。唯教无理(云云)(半满异也)又傍释文中(三卷章中)申理教异。云他唯有二无不二。则唯有教无理可谓。世间法者。有学无义(云云)。
答。言有理无教。约彼师意耳。有教无理者望今义。论之故无违也。
问。就十异义。且他家释中。有不二理乎。答。六者半满异他家。唯有二无不二(云云)问。开善解云二谛者。佛法法性之旨。归一真不二之极理。又云。不二而二。二谛理明二而不二。中道义立(云云)于他家岂无不二之理耶。
答。彼所言不二者。还是无相之真谛也。非不二中道之真谛也。又三卷章难彼义云。若二谛是理。即无不二理(云云)。
问。付绝名义。且俗绝真不绝之义。如何释成耶。答。玄云。如言生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乃至)四句皆不可说(云云)问。四句皆不可说者。二谛俱可绝名。何得俗绝真不绝之事耶。
答。玄云。四句皆不可说。即是世谛绝名(文)故以四句不可说。且证世谛绝名耳。于真谛不绝者。上俱绝文中见也。即引大论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真如实际等。于第一义悉旦即有。世界悉旦即无。此名字互有互无。故知二种俱绝俱不绝(文)故知于第一义中。真如实际不绝。瓶衣等法即绝名也。
问。付因续二假。即成义有碍(云云)且相续假。有碍义如何成乎。答。唯得续前不得续后(文)问。前念后念互相摄连。何唯有续前义。不得续后乎。今明相待假之无碍之长既待短短还待长(云云)相续亦尔也。后既续前。前还续后也。就何云唯得续前。不得续后乎。答。上文云。声闻用因成缘觉用相续。菩提用相待(云云)既云相续假。是缘觉得道不用(云云)故知是因果相续为本。故唯以前为因。以后为果。是相续假之义也。但以前为因后果还续前因。不可以后为因。以前为果故有碍云欤。如成实五阴前后合成假人者。乃是因成假义。非相续假欤(可寻习之)。
问。诸法悉归阿字一门。以阿字为本(云云)尔依何经。说证成此义乎。
答。经言四十二字皆归阿字(文)问。考大品般若说。四十二字。一一皆入四十二字。不言但入阿字一门。今何引皆归阿字之文。偏以阿字为本云乎。
答。四十二字。展转虽互相归入。而今亦以本来无生一门。成之义也。凡大乘法门。皆互相容入。无碍自在也。以圆通旨。非妨正观意。况复虽有四十二字。以阿字为初。是则以无生。为诸法本也。
大品三十五云。四十二字一切语言。皆入初字门。一切语言。亦入第二字门。乃至第四十二字门。一切语言。皆入其中一字。皆入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文)。
问。付二谛体。有人意以空为体。有是其用(文)尔大师许此义耶。答。不然(云云)问。上文云。诸法本从无生(云云)是则一切诸法。皆从无生真理而生。有人所解。既叶今正义。而何不许之乎。
答。玄云。问第二解空为体。有为用者。是即成一谛。何谓二谛。汝今指空当体是即空是谛。有非谛。若空有俱谛。何得偏用一空为体。故不然(文)又云。虽复有五解。不出四句之计○既束为四句。是横计。何得扶道(文)。
问空有二谛。以中道为体也。尔引何文证此义乎。答。论因缘所生法偈。花严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之句。涅槃经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之说。仁王经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之文等也(又经云。非有非无似说有无之说。云云)问。中论偈。虽说空假中。而不云以中道为体。何引为证据乎。仁王般若中。无所引之文。但云有无本自二(云云)如何。
答。玄云。因缘所生法是俗谛。即是空是真谛。亦是中道义是体(文)亦为是假名者。指上二谛。名为假名也。故以中道为理为体也。仁王经下卷云。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三昧。此三谛三昧○(文)疏云。世谛三昧者。约凡夫所见明实相故。云世谛也。真谛三昧者。约二乘所见。偏真故之真谛也。第一义谛三昧者。即是中道。第一义法中。精最不散。故云第一。亦名实相三昧也(云云)(不散者不失欤)经文云。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文)疏云。于中道一实谛内常照空。二谛化众生(云云)又云。次以三谛摄法文云。一切法空谛者。三藏师云。诸法本性为空谛也。凡夫色粗显色为端。名色谛。三乘人修道无漏心。名为心谛(云云)此空谛色谛心谛者非今三谛也。生死三谛中。以八识为心谛于涅槃三谛。以真实心名心谛。故少异也。又三乘为心谛。今唯取诸佛菩萨。为中道也(教化品疏云。色心空谛。名三谛中。云云)二谛偈。但明二谛。不二疏不分明。云有三谛也。今开经文。三谛说明也。何难云经无此说乎。但云有无本自二者。望情谓说即是于之二谛也。疏云。迷故谓二辨之二角(等文)。
问。付三种方言。且第二方言者。为破谁人偏病明之耶。答。玄云○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偏病。今对后中义不成。故辨三中(文)问。上第一方言。既明破大小乘诸师一切偏病已。今重明此义。岂非无用乎。凡三种方言。是一宗大义。三番解之。定有深旨如何。
答。玄云。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但不生有三种。初方言破定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中有异。破定性等。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不生破病(此中有异等者。第一第二不同也)又云。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出诸师计者。法师计亦有性义。亦云正破外。傍破内故。出诸师计(云云)又第二方言。始之为显如来从得道夜至涅槃夜常说中道。又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偏病。今对彼中义。不成故辨二中(云云)。
问。若尔于学教人前。第一方言所破。今第二方言所破异欤。答。前宽后狭。但就大乘学者。作三中若就偏执。论性义者。即为第一方言之所破。若与之为假义者。亦破亦收。即为第二方言之所对也(但破其病不除其教也)。
问。就二谛绝名义。尔如真谛假实俱绝。俗谛亦假实俱绝(可云欤)答。世谛即绝实不绝假。真谛即绝假。复绝实(文)又云。
既云假俗即四句皆绝(云云)。
问。且付初义。明俗谛绝名云。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云云)何定存假名欤。加之真俗虽异。无生道理遂同也。真谛既假。更俱绝也。俗谛何无绝假之义欤。答。玄云。真谛双绝。世谛绝实。此即渐舍明之。二谛皆绝义。俗谛绝实。真谛绝假实。第二次就平道明二谛俱绝义○既假俗即四句皆绝○假真亦尔(云云)既云渐舍门。不可以平道门为难也。玄明世谛之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云云)明真谛云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云云)意云。是是者。谓性实是也。二谛同绝之也。非是者。谓假名之是也。意云。非之是也。故真谛绝之。俗谛不尔。此即渐舍之意也。 问。付二谛体。且有人意。以中道为二谛体(文)大师许之乎。答。今皆不然(文)故不许之也。问。花严经中。云一切有无法了。非有无(文)般若经中。云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文)地持论中。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文)中论偈颂。云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况摄岭以来。山门相承。以中道为二谛体(云云)然何强云今皆不然欤。答。玄云。开善亦闻此义得。语不得意。今意有第三谛。彼无第三谛。彼以理为谛。今以教为谛。彼以二谛为谛。天然之理。今明唯一实谛。方便说二。如唯一乘方便说三。故言异(文)又云。彼解解俱是一无名无相还。是二谛摄。此是开善所用(云云)问。唯一实谛方便说二(云云)尔一实者。为即二谛中一为当何乎。答。玄云。今意有第三谛(文)问。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文)若二谛外在第三谛者。岂不违本论文乎。加之举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为显然一乘即三中之大也。准知一实谛。方便说二。其一实即二谛中之真谛。相例可等。如何可分别之乎。
答。有四重二谛。故不违也。
问。教二谛其体是一可云乎。答。如前言。中道为体故是一体(等文)问。仁王般若云。有无本自二解。如牛二角。文云。二谛常不即。说于谛常自二(云云)答。仁王经云。菩萨摩诃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文)但言有无本自二解如牛二角者。是迷情之二谛。非教二谛。故不可以彼为难也(见二谛品众也)问。二谛交络。付中假出入义。且单中复假相对句可有耶。
答。交络明出入。有十二句(云云)单假单中相对。有四句。复假复中。又有四句。单假复中。更有四句。故成十二句耳。更无单中复假之四句也。问。何无此句乎。谓假有不有不名无云。即自俗谛复假入真谛单中也。若言非无假说有不有者。是从真谛单中。出俗谛复假也。真谛复假。俗谛单中。相望亦准之何可无此四句乎。例如单假复中相对亦有四句乎。加之二谛各别明时。有复假单中之四句。尔者如何可成此义欤。
答。实敏僧都记云未决也。均正亦不明所以(云云)又八不义如今文。但明十二句也。今推之兴皇相传说也。嘉祥均正同禀兴皇师。然二师明之既同也。明知受兴皇说也。先德犹未决。后生敢辨欤。然今存一会释者。单假复中者义便也。单者短复者长也。中是体也。故为入假是用故为出。若尔于体明义可长。于用明义。乃短是义便也。若于假用明复义。于中道辨单义者。义乃不便。若中假俱单中假。并复亦可然也。若有单复长短之不同时。不可云单中复假也。至二谛各别明时者。彼依实义通具明之。今依非义便。又依义隐。略不明之。若互相例者。其义可齐等也。
问。证二谛相。即义引涅槃经文。尔何引其文乎。答。玄引大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第一义者。即是世谛(云云)问。彼经但言世谛。即第一义谛。不说第一义。即世谛依之。三卷下五卷意云。又涅槃经但明世谛。即第一义谛。不明第一义谛即世谛(文)尔何今如此引之乎。答。三卷章文者。次文云通皆得世谛。既即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不即世谛。但涅槃只用故。世谛即第一义谛也(文)故知今文取义意加后句也。又玄云。若便大经。云(等文)若便之言显非直是经文欤。
问。涅槃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与般若经色即是空二文明相。即义为同为当何乎。
答。奢切异也(取意)问。案二经说其意全同也。明二谛相即。辨真俗不二。有何差异欤。于中分别奢切义。其意未明。如何可云乎。
答。涅槃明即可不相离即。般若所明者。即是之即也。谓即有二义。一者即是之即。二者不相离之即也。故二经所明。其意不必同也。
玄云。次辨二谛相即。经有两文。若便大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一义谛即是世谛。此直导即。作不相离故言即。此语小宽。若如波若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此意为切也(文)。
梁摄论五云。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十种法对治。此十种散动。以初二法。正是般若波罗蜜。事理谓显真空。遣俗有(云云)。
又云。论曰异执散动。释曰。谓色与空异○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无色。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曰。若提分别性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别色永无所有○不如依他性。于真实性尔不可说一(云云)准依此文依他真实之二谛不可说一也。其言色即是空者。但是分别性之空也。此当法相宗。遍计所执体用都无之义也。
问。今迷情于谛者。二谛各别也。约因缘教体明相即。乃违摄论文欤。答。于相即可有二义欤。一破性中云。相即二因缘。无碍之相即也。摄论且申破性中云相即欤(未决)。
问。以何文证二谛是教门乎。答。玄云。文处甚多。举一经一论。一论佛依二谛。说法故二谛为教。大品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文)问。且付论文。不可以此文。证二谛教门义。其所以者。依二谛之二谛。是于之二谛也。说法者。又不可二谛。何以此文为证乎。
答。玄云能依是教谛。所依是于谛(文)今取能依。为教二谛之证文也。既依二谛说法。即说二谛法也。故之教二谛也。三卷章中。云二于谛名亦是为众生。故说为众生。说有于取。是世谛为众生。说空于圣人。是真谛为众生。说空有是二于谛故。二于谛故。二于谛亦是教也(云云)又云。于两情名于二谛以为众生。说此二于即是教谛。更无于有二但约义判何者。于谛则是所教谛则能能所判于教二谛也(文)。
问。如所释者只是于二谛而已。何别有教二谛欤。答。但对他师。二谛是天然理云义。今为显非理有二云谛只是教门也。意云。为显不二理以二谛为教耳。虽有于二谛。然望理今专论教二谛云也。
问。佛未说有无教之前。为有教二谛。为当何欤。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未说之。前有者。玄云。以说为教者佛不说即无教二谛也(文)准此文佛不说有无之教时。即无教二谛也。若言释者。仁王般若经。说因缘本自有(云云)因缘世谛本来自有之也。世谛既本有也。况岂无因缘之真谛欤。因缘有无。是相待义也。若有一无一者。如何成因缘义欤。
又玄云。一切法常。是二于谛有无。亦恒是因缘有无(文)既是恒因缘有无也。何待佛说教。始有此二谛欤。答。因缘教谛本来恒有也。即是中道义也。诸佛菩萨恒住此二谛为众生说。若未说时。即无言说教谛。唯有表理教谛也。玄云。问。有无望佛菩萨。即是因缘有无。即是因缘境。云何言是教。答。是因缘有无可两。望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即是教也(文)此明境亦是教表不二理故也。
净名玄第六云。虽是有无。而不有不无。如此有无能开不二即是教义。问。佛若不说恒有因缘。有无有无有无岂是教乎。答。非但取说义为教。经中明六尘皆是教。问。若尔境发何异。答。此因缘有无可两。望论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据佛不说自有境教也。就说义明境教者。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文)(此明教有二言说及表理义也)。
今玄章次下问答云。问。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门。他亦之照有无。有无是境。说有无有无亦是教。与今何异。答。他但得二于定性有无此有无不得开不有不无故不教也(云云)此问答就说义明教也。又依今玄章文者。表理即说义也。故即就表理教谛教门即之说有无耳。
问。若尔佛未于世之前可无教谛乎。答。恒是因缘有无(云云)因缘有无者。即教谛之异名也。故恒有教谛也。
问。既无说谛亦无智故可无。境何能表理乎。
答。因缘有无义自本有之。能自表不二理也。又佛智常住也。常能照二不二耳(可见古人私记也)。
问。今宗家明因缘有无。尔为是实说耶。答。玄因缘有无。此是方便说耳。(云云)问。因缘有无。即中道义也。此乃本有之性相。天然之真理也。何云方便说乎。答。玄云。问。他亦云因缘有无。与今异。答。言因缘有无。是此方便说耳。圣为教化众生故。说是有无叙此有无为教也。他明道理既是有无故今不同但取此一意为正答也。意云。有无岂非定性。但是相待假说故云方便耳。此碍他家之自性义明之也。
问。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尔为著有者说有。为着空者说空可云欤。答。玄云。为著有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文)问。依二谛说二谛法者。以所依有无为于谛。以能依真俗为教谛。若为著有者反说空者。何得之能依所依欤。又经论但云说法。不云二谛法。何能得证教二谛欤。今引为证者。盖由所依二谛相成能依发亦名二谛耳。若不取所依二谛之二谛者。能依教何为二谛欤。答。佛说有无教。本为令舍有无执着也。故玄云。三者为拔见○摄岭大师。对缘片病欲拔二见之根。令舍有无两执故说有无能道不二理(云云)若为著有之者说有。为着空者说空者。非但不能拔彼见反增其执着。故今云为著有者说空等也。问。今说因缘之有无。破定性之有无也。故云有无非是毕竟不应住有无中有无为教(玄文也)故著有者。说因缘有为着空者可说因缘空也。
答。玄云。又佛法中五百论师。执有闻毕竟空。如刀伤心(云云)此则为执有者说空对治之云也。但为执有者说因缘有可除其执之难者。亦非无其义。今且空有相对其义显故。且举一义也。又因缘有者。谓有非自有是无之有也。故为著有者。说因缘之有者。即为著有者说空之义也。为着空者说有。准此可知之故。玄下文云。今明诸佛菩萨无所得空有因缘无碍○空是有空虽空而有。有是空有虽有是空(云云)(依列章问答如下也)。
花玄第四云。释论云。为著有众生说为着空者说有。此说初门二谛也(文)。
大论不共法中。云复次有二种断见。一无后世受罪福共乐者。为说有我从今世至后世受罪福果报。二者一切法皆空无著是邪见为见众生故。说有一切法所谓有为无为法(云云)(以上不着我者。说有我相者。为破我故。说空无我也)。
今案为破著有故说空者。依圣人空。为凡夫说之也。
又此对缘假也。若随缘假者。为取说有为圣说空欤。问付教二谛。且以言教为真谛可云欤。答(云云)问。两方。若云言教为真谛者。玄云。不以言教为真谛(文)若云不以言教为真谛者。既云二谛俱说(云云)何云无以言教为真谛欤。答。说真谛故。言真谛教说。俗谛故之俗谛教而所说之无教。能表真俗者。实是俗谛摄也。故中论云。俗谛有言说。第一义谛无言说(云云)玄云。不以言教为真谛。乃言说真说俗。故言真俗耳(文)然今案之真谛无生灭。言教生灭故。且云不以言教为真谛耳。若以言教。从所说义者。即以说真谛之教相从名真谛也若以所说义。从能诠之教者。以真谛为教谛也(若可思之。此与上教二谛中有真谛。同而少异耳)问。玄中引摄论师三性尔分别性体何物欤。答。玄云。分别性者。即是六尘(文)问。开摄论文。案三性相状。依他性中。有染净之二分。取其中染分。名分别性。然何唯以六尘境为分别性乎。加之论文。云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故知前七识皆是第八梨耶识。中染分也。本识所生之生死法也。若于七识。分心境俱是分别性摄。何唯云六尘乎。
答。玄云。问。此对治何人耶。答。凡有三义。一为学摄论人不执三性存三无性理(云云)既是二谛之所破。又是学摄论人之义也。若不叶本论文者。只是他师之失也。今何以为咎欤。加之摄论文明有此说故。云第五卷也。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是名分别性相。释曰。识所反异显现为我等。尘无而似有。为识所取分别性(云云)我及根者。且付法尘可论也。故今玄文唯云六尘耳。
摄论第五。云依他性有两义。若谈识体从种子生。自属依他性。若谈反异为色等相貌。此属分别性色等相貌离识无别体(云云)答。文也。
第六云。论曰。阿毗达摩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释曰○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方以二性为性(文)(难文也)。
问。论二云。释曰。于世间中。离分别依他二法。更无余法。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文)(难文也)。
问。第五云。欲显依他性。具有三性。一识从种子生是依他。有种种识相貌是分别。分别更无所有是真实性(文)又云。反异为七识。即是本识相貌(文)(此亦难文也)又第五云。以此分别性。摄一切诸识皆尽(文)(此亦难文也)。
今总案之。摄论三性文义难解。由此论师人师各思边。若具谓之者。明三性可多途。但大旨有二。谓以因缘生为依他。以横有为分别性也(一义)又以染净相依为依他。以染污分为分别性。以清净分为真实也。更可有余义但前二义之家支未分义欤。
问。付摄论三性。且依他性体何物可云乎。
答。玄云。本识为种子所依故名依他(云云)问。案净名玄文。中摄大乘师意。云依他性者。心识依六尘及梨耶本识起。为依他性。申三无性中。云六识无生名无生性(云云)准此文以六尘识依他性也。今何以本识。为依他性乎。依之摄论云(第六)若谈识体。从种子生。自属依他性(云云)又云。一识从种子生是依他性(云云)既以种子所生名依他。今何以为种子所依。本识为依他性欤。
答。考摄论第二卷文云。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云云)今摄论之一师依此文。取本识为依他性欤。至净名玄文者。是别师义欤。摄论第五卷文云。于依他性中。以别道理成立为三性○何者别义说名依他。
从熏习种子生系属他故(云云)此依别义更成一义也。学摄论师又取此说意一途义欤。彼论三性文义亦差其旨难定欤。
问。小乘教意。依何义说二谛乎。答。玄云。小乘明事理二谛(云云)。
问。考杂心俱舍等。就假实义判二谛如。云若法分别时舍名即说等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也。今何云明事理二谛欤。
答。以四谛为四圣谛。为四真谛。依之断惑证灭。又以缘事。智无八智得果。故知以事理判二谛也。假实等二谛。随义宜明之。而非大宗如云经律论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分。是名第一义。又以无漏净惠名真。对法以有漏惠为世俗。对法者并非二谛之正意也。况复成实论。明真俗二谛。以色等事法为俗谛。以泥洹灭谛为真谛。故今云明事理二谛为小乘之宗也。
玄假名品云(十一偈)又佛说二谛。真谛俗谛。真谛谓色等法。及泥洹。俗谛谓假。名无有。自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隐因缘成人(云云)(此见假实也。可为难文也)又云。若以世谛故。说有我则无咎。以第一义故。说无我亦实(文)(此犹假实欤。可见之)。
圣行品云(第十六偈)又此行者。观一切空故。知五隐非真实有○。
问。曰若色等法。亦非真实今应唯一世谛。答。曰灭是第一义谛故有(云云)(此正答也)。
见谛品云(十五卷)又要当以真谛得道。而解四谛中说生苦老病苦死○观如是等不应漏尽此皆世谛。非第一义故(云云)。
又云○如是五隐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如是观者。亦名为空。亦名知见未净以未能见五隐灭故(云云)此等文意者。至论真谛唯一真空之理。即以灭为真谛耳。
问。就周颙三宗二谛。且第三假空义者。今宗所明初重二谛也。尔为空假法为当何乎。答。(云云)问。两方。若空于假法者。与第二空假义。有何异欤。若不空假。名世谛者。岂得空有无碍欤。尔者。如何可空欤。
答。假空者。假法即空也。故可得云空于假法。而与空假之宗。若异者彼空假者。令假法空无故。假有时云非空。空假之时假乃已。空有相隔。不得假即空也。今言假空者。虽空宛然如本假也。虽假而空性宛然不改。故空有相并。曾无妨碍。是谓因缘无碍之二谛。故立假空之名。谓假即空也。非遣假为空。若遣假令无者名空假。谓空于假法。故名空假也。今为显异此义。故云空有无碍。又名假空义文。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亦名本来空。亦假生不生者。亦收亦破云也。
玄云。次周颙明三宗二谛。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开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谛中初重二谛。虽空而宛然假。虽假而宛然空。空有无碍(云云)又云。第三阶。一取一舍。硕乖食栗取用案菰。从来二谛不成。案菰义从来有二理各别。岂得称为案菰二谛。今始得用此义。以唯是一菰本非出没。显如唯是一道非有非无。而菰用中有时而出。有时而没。显二谛用。或时说俗。或时说真(等文)。
食栗者。鼠楼二谛也。当空假宗。今宗全舍之也。于案菰义者。且取其名。舍彼义意也。即舍空假名义立假空义。但付假空义。云空于假名者。可许之也。
大乘玄问答第一
都合三十五帖欤。
永享八(丙辰)年二月二十二日于北室花藏坊西密一乘坊中间。二间僧坊书写毕先代未闻久世事也。
抑意趣者当年别宗谈义大乘玄回至恶笔虽多其轻如方加入数间内内为稽古书之者也。定而可有恶字落字称为结缘书写之计也。依此功力者大小二教如思而已。
三论末叶英祐(生年二十岁)
大乘玄问答第二(二谛义短册之上玄第一之中)
问。云何名教二谛欤。答。诸佛菩萨虽知法性。非有非无。为化众生。说之为有无。是其教二谛也。
问。今此教谛中。为教理具足。为当如何。答。云教理具不具。可有二意也。一者云唯是教门。不通理。二者通摄教理也。问。于所答申二义。俱有疑难。先付云不摄理法不可尔。夫对他宗。明十异之中。第六半满异者。他宗之义。有教无理。今宗教理具足(云云)又四重二谛中。第四重真谛之无所依得始名为理(云云)加之因缘无碍二谛。称为教谛。若唯有教无理者。何成因缘相待义欤。若偏取教忘理。乃非满字之义宗。还同他宗之约执欤。次言教理具足。又不明夫言教谛何更兼理法欤。依之摄法门中以五义二文。证二谛唯教。何违文理。忽存别义乎。抑二义中正可存何乎。
答。先唯教门不摄理云。意者说有无之二谛。表不二中道。取其能表教门。判为教谛也。故摄岭兴皇相承之二谛唯教(云云)章主重以五义二文。成二谛唯教之旨也。但至半满异之难者。彼他宗唯知二不知不二故。唯教阙理。今以以教二谛表不二故。教理乃具。云尔故于教谛中非为教理具足。彼第四重真谛始为理法者。是以说离言教文。且名为理。而考实者。犹是教门也。故引华严法花等离言之文。为证据既是教门也。何定理法乎。至有教无理因缘无碍义不成者。凡一切言说。必相待假立故。即于教门中。因缘义成已。何必求所诠之理乎。况因缘教谛。能表不二理。教谛虽非自理。亦得相待之义成也。况如来于谛中。有不二理。故以教谛。望于谛何无因缘义乎。次教谛中。自教理具足之意者。既以因缘无碍义。为教谛之大旨。若属能表之有无。忘所表之正法者。因缘无碍义如何乎。以理从教故。虽其教谛。实能兼教理也。以文义证据成二谛唯教者。从来诸师多以二谛谓天然理。为对彼义且申此旨。可实于具足教理也。抑二义中。且以教理具足。可存正义也。
问。于教谛中。教理具足。答申不可尔。夫义宗之习。必住师资之禀承。然山门相承之习。存二谛唯教。何忘相传之义宗忽成别义乎。何况寻诸法真理者。不二中道之正性。内证离言之境界也。言有无真俗之法者。唯是诸佛如来之教门。相待因缘之假法也。何乍云教二谛。强可摄理法乎。加之为对他师二谛理。今明二谛为教。若犹存理为谛者。他宗义可同。更非立教谛之本意。况设般若经文云。菩萨位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中观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二谛教门之旨。其文既明也。而何今忘禀承之说。违文理之证。存教理具足之义乎。答夫二谛者。言教之通。虽相待假称。以教门为二谛。其旨虽明。又是虚寂之妙。更中道之极号也。故知亦兼摄正法中道之理交也。既以因缘无碍之二谛。今称为教谛教理相成因缘无碍也。若唯执教非理者。同他宗之偏执忘满字之义宗。故玄章文云。具足教理名为满字(文)意显也。加之教谛中。明能所之三句云。亦能亦所者。理教合说(云云)云教理因缘此二皆交(文)但至山门相承者。章自教此问即答之。云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文)意者如前重成申。为对诸师。以理为谛。今假说云言教为谛也。既言假说。明知考其实义者。教理具足云也。虽教理具足。然名教谛者。是则为对他宗。以理为谛。且立此名也。又从前三重立此名。若约第四重二谛者。以教为世谛。以理为真谛也。即此真谛家能表教者。实是俗谛也。若约所表属真谛。此真谛亦是教门故。总为教谛欤。若约论云者。前三重各真谛中。若望利根人者。亦含所入理。然就其能入。且立教谛名耳。玄明第四重二谛之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问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答如此问。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妨也(文)。
重条八不疏云。问以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以不答得如此也。问。若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若以二为世谛者。不二为第一义。世谛是教第一义为理。皆是转倒适缘无所妨也。问。何故作四重二谛乎。答利根闻初即悟正道。不须后二中根。闻不悟第二方得入道。下根转至第三始得领解。又为释经论(乃至)华严又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即第四重立也(云云)以三根所入理。为第四重真谛可云也。
章云。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文)意何。
答。辨教意诸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云此文心也。问。必以空为真谛。以有为世谛欤。为当亦有以有为真谛。以空为谛之教乎。答所言空有二谛者。以有谓世谛。以空名真谛。故诸大乘皆以空为真谛。有为俗谛也。问泥恒法宝入门非一。诸经所说宗趣各异。所以或以空为真谛。或复以不空为真谛可云也。是以如大品等以空言为真谛。其理可尔。至涅槃等经者。以妙有不空为宗旨。即可以此为真谛也。故大经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云云)而何今偏以空为真谛。诸大乘经其旨一准云乎。答。诸大乘经。心同以空为真谛者。夫诸法空寂之妙理。是众圣亦眼之所照也。然诸众生颠倒故。执以为有。诸大乘经皆以无所得旨。开真空之理。实其宗一准也。涅槃一都旨不可忽改之故。云然说真实善有。专妙有不空者。且对三修比丘之昔执。开四德常乐之今教耳。重探宗极者犹在真空之妙理。再莹真要者。遂归无得之正观。判真俗二谛之时正以空为真谛也。故章之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槃。今日妙理。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文)文心显也。是故考大经旨归。亦以真空为第一义。故经之迦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文)既以大炎亦为空。是以空非为真谛耶。故诸大乘经皆以空为真谛也。问。所答申犹未明。夫以空为极者。盖是大品般若之旨也。涅槃等教门何必同之乎。去来品疏。明三种二谛之中。以生死之虚妄为世谛以涅槃妙有为真谛也。依之略章中云。大品二谛以空为真谛。涅槃二谛以有为真谛(文)二经明真谛。其旨分空有也。若必以空为真谛者。良是胶柱之谓也。岂非旧医之乳乎。若涅槃虽明妙有。对三修比丘共执故。云非明二谛者。大品明空亦对虚妄著有众生。明第一义空。应非二谛之正意。何独嫌涅槃之妙有。云非二谛之旨乎。
答。案正观论意。凡圣相对。以凡夫之有云世谛。举圣人之空为真谛。此论是大乘通论。何唯为般若之一部乎。依之涅槃经。自明大涅槃之空寂。与般若之旨无异。但对三修之昔执故。说涅槃之妙有。非判二谛者。只是非二谛之正意。是支条之傍义也。云尔故非云全非二谛。故去来品明三番二谛中。又以妙有名真谛之一意有也。故三卷章主。是支条之傍义。非二谛之正意(文)略章且大品涅槃。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若考实义之时。大品涅槃二经。其旨无异故云般若。云佛性。并是第一义空之异名也。称三悬四德。何非中道真空之着别乎。故不改空有二谛。显诸教之一致也。
问。二智义中。明诸经二智各异也。大品明空有二智。法花明三。一之二智。涅槃明常无常之二智也。若尔二智即照二谛之差别也。二智既随教门异也。二谛何必守一途乎。
答。后经云。相对且显其不同也。今总明大乘之宗归故。不可以彼难此。
二智义。云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唯明事理权实未辨。余门二智。大品以空有为正。余义为傍。法花三一为端。余皆泛辨。涅槃以常无常为正。余悉兼明。问。疏经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佛道。二回小入大。彼若为直往菩萨说方便。实惠不随三界。不住二乘。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须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又回小入大之人。于般若时。道根未成。不正明三一之义(等文)此文中并有问答意耳。
今案之。总论大乘实义。以真空为正。若约部别义明权实。各异辨正宗非一也。玄意以直往回小分之。此乃为直往显通门。为回小更有异门欤。
又二智义。云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谛名境(云云)(随二智不同二谛。又可有异也。此即难也)。
佛性义。云楞伽说无我。为如来藏。涅槃说我为如来藏(云云)。
楞伽第二。佛答大惠菩萨。问云我说法。空为如来藏。不同外道(云云)(准如来藏者。真谛亦尔。此即难意也)三卷章下卷云。○师云。若约此义而论。得作斯判。若约余义。则不得也。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故涅槃答文殊问中。开十种二谛。皆以有为世谛空。为第一义谛(云云)。
问。十种之中。第二法二谛。云无法为世谛。有法为真谛。如何违乎。
答。此且就世谛中。更分为二。故非正意也。
大论释不共佛法中云(二十六)如无明指。亦长亦短。观中指则短观小指。则长长短。皆实有说无说亦如是。说有来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说无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佛说是有我无我皆实。问曰。若是二事皆实。佛何以故多赞叹空而毁此有。答曰。空无所有。是十方诸佛一切贤圣法藏。如般若波罗蜜。属累品中。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十方诸佛法藏。般若波罗蜜。即是无所有空。佛或时说有法为教化众生。故久后皆当入无所有法藏中(等文)。
问。对三修比丘故。明妙有非二谛正意心何。答。经云(第一)诸优波塞。深示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故对三修比丘者。亦是对治。悉旦之用非第一义悉旦。若以空为真谛。乃是第一义悉旦云也。
问。若总论诸教正意。唯可以正法中道。为至极也。若云真空。云妙有。并是对治用耳。若就用中。大品等经以空为真谛者。涅槃等经亦可就用中。以常住为真谛。常住乃是妙有不空也。答。此难极也。先善可立此难旨也。但今以空为真谛者。至极中道。心行处灭。语言道断。强名为空。即第四重真谛也。法花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华严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云云)若利根者。即付初番空有二谛中。于真空悟理实。若稍迟者。次第二三方悟正道。最纯之者。至第四重得悟乃周。故以空为真谛。其致遂通彻。依此义门。今作定说耳。此即以中道体。从空义用谈之。若体用别明之时。诸经唯以中道为正。余皆傍耳(此义可秘之)。
涅槃经二十四云。如来亦空。大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毗罗城。告阿难言。汝莫愁恼悲泣。阿难即言。如来世尊。我今眷属皆殄灭。云何当得不悲泣耶。如来与我俱生此城。○阿难汝见迦毗。真实是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文)。
问。对阿难小乘。心智城实有。明佛所见皆空也。明知是世谛中之空也。何忽以此为至极理乎。
答。若但是世谛中空者。何云如来亦空。大涅槃亦空乎。涅槃五云。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文)。
二十五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般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见中道(云云)。
第十九云。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说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皆为无(文)。
三十四云(加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十二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二谛。○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更者。是第一义(文)(此难文也)。
问云。何名世界悉旦耶。答。佛为众生说瓶衣等。世法名世界悉旦也。故章引智论说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文)问。尔此世界悉旦智论文说不破不坏乎。
答。论说之云。前三悉旦。可破可坏(文)故世界悉旦。可破可坏云也。问。二谛悉旦。是开合不同也。寻相摄之意。实义无异矣。所以世界悉旦。即世谛因缘法也。中道正观之习。更不坏因缘世谛欤。是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是宗家之旨归。山门之要枢也。而今习世界悉旦不坏者。虽依论文。犹可设劬劳乎。答。四悉旦。诚如来教门因缘二谛也。更非可破坏。然言前二悉旦。可破可坏者。本设寻论文。随出论文也。论言可破坏者。且对真谛实相之理。作此说也。意者第一义谛。是究竟至极理。实其义无改变。世谛假名法。其义未究竟。若入第一义谛中者。乃失其名相。依此义边。且云可破境也。故章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等文)若夫论二谛相成义者。真谛俗谛并不可坏。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盖此谓也。或又前三悉旦。取能谓之情故。且云可破坏耳。若论正因缘世谛者。
更不可破坏也。问。所答申未明。夫寻悉旦之名义者。取二谛之究竟。即以此四悉旦。总摄八万十二诸教。依之论文。自云皆是真更无相违背(文)若许世界悉旦。可破坏者。是非论文自相违乎。言真谛究竟故不坏也。世谛非究竟故可坏者。二谛既同究竟。故为悉且。故更非会释之端乎。加之以全者。第一义无成。世谛破坏义者。又以真如实际。云世界悉旦。故无可第一义悉旦有破坏义乎。若如所言者。二谛更不可得相成之义。何云相成义不破坏乎。又前三悉旦。约能谓之情故可破者。二谛共可破坏。若依本于之二谛。真谛亦能谓之情也。第一义悉旦何必破坏欤。若言取能依教谛为悉旦。故不破者前三悉旦亦可是教。何取能谓之情乎。尔者所存二旨俱不成如何可答申乎。答。悉旦总名者。虽是究竟义。然然真俗相望。一谛挍量。非无差异。故二谛悉旦。虽俱不可破坏。然真俗相对。论因缘之坏不坏。亦可有其义也。所谓佛说世谛意为显第一义也。所说义理。遂归入真谛。故世谛未究竟云也。既归会入第一义。故且云破坏耳。非除破次之能谓之心者。取明四悉旦其义非一途。或以因缘二谛。分为四悉旦。若依此义者。四悉旦俱不可坏。但论言前三悉旦可破者。取能谓心为前三悉旦。以因缘二谛共为第一悉旦之意也。此则显取圣得失。以迷执为世谛之前三悉旦也。其教二谛及本于真谛。为第一悉旦之意也。
释四悉旦。有多途义者。可见下所引之文等也。
问答之私记云。问。何以得知。本于有四重乎。答。法花玄第四卷末。明立四重二谛之所以。取有六义中。第二依谛说法义云本。于亦有四重。问。若所依于二谛。与能依教谛。俱具四重者。彼四重有何别乎。答。四重体不别。但能所义异(云云)。
花玄四云。二者为释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乃至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云云)。
今谓私记云。具四重者。义准成之欤。意云教谛皆有所依故耳。
二谛章上卷云。然四悉旦。只是二谛。但合离为异。○四悉旦实义名二谛。二谛究竟名四悉旦(文)(更者谛义悉旦者。究竟义也)。
又云。问何意如来说法。不出二谛欤。解云二谛即是四悉旦。三悉且。三悉旦即世谛。第一义悉旦即是第一义谛。四悉旦摄。十二部经摄。八万四千法藏摄法更尽○二谛是所依之二谛证四悉旦法(文)此文悉旦。是教二谛见欤。然可有料简也。
智论第一云。有四种悉旦。一者世界悉旦。二者各各为人悉旦。三者对治悉旦。四者第一义悉旦。四悉旦总摄一切十也。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真实无相违背(文)。
又云。第一义悉旦者。一切法性。一切论议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教说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旦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谓通者。离一切过罪不可反。有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旦。诸余论议。诸余悉旦。皆可破(文)。
诸余悉旦。是前三也。
玄二智义。引论云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而以此证。方便为用实相为本也(云云)取意论疏三闻云。而云八不是第一义悉旦。花玄三云。前三悉旦犹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旦。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去(云云)。
中论疏记上卷云(仙光院)说四悉旦。处处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说师。又云此非世谛之第一义。即是中道之第一义耳。有处处三论之法。皆名第一义。言说之教。名三悉旦。故此疏第二卷云。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旦等。又云三种中道。并是第一○又二谛章云。三悉旦是世谛。第一义悉旦。是真谛也。以上二谛。四悉旦。相摄异义有也。
疏记又云(上卷也。上所出文。次文也)八不摄四悉旦。是义难见。何者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故。三悉旦法体亦三悉旦欤。执着病旦诠第一义教。以此三义名可破是病。然显举第一义悉旦耳。何以八不摄。四悉旦乎。大论引中论八不释。第一义悉旦者。应言举第一义。以其内说世谛。若尔三悉旦。显言可破如何。说第一义悉旦内乎。故以八不摄四悉旦。不成就。然兴皇师。四假义中云。三悉旦言可破。故皆迷第一义悉旦。内具二谛。名第一者。世谛离性。生真谛离似生故。同上之八不。即是二谛。今云八不。即第一义。云何前后相违。
答。不违何者。上但言用中此处言体中也(云云)。
疏记中卷云。问。有处云三悉旦为世谛。今言三悉旦可破者。应破世谛。答。为显第一义故说世谛。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深破言者也。又三悉旦。可破者以能谓之心。三悉旦为世谛者。以所执之因缘法。何者就本于二谛以俗谛。是共名能谓之心。故于第一义悉旦。具二谛义如常(云云)。
以上三此中有二义也。
中论疏言。○世谛破实生灭。不生不灭真谛。则假生宛然。即是无生故不破也。所以经之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若破假生灭者。则违此经论(等文)又可今破此假生病。故言破假耳。而不破因缘无得假。世谛破性则破而不收真谛破假。亦破亦收。破言能迷之情收取所违之假。改除其病而除法(等文)。
大论十八云。邪见人于诸法断灭。令空摩诃师和诸法真空不破不坏(云云)。
璎珞经佛每品云。不坏假名诸法。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云云)。
问。付摄法门。尽不尽义如何。答。真俗二谛中。摄诸法有二意。一者摄诸法悉尽。二者摄诸法不尽云。二义可有也。
问。尔者付摄法尽门。旦常住佛果为通真俗二谛所摄为当何。答。以常住果德。通可摄真俗二谛也。问。常住果德。唯可真谛所摄。夫佛果圆德。是无为不变之实法。更非虚妄假立之相。是以妄想风静。真如水澄。既非隔别浮虚之法。何通可摄世俗中耶。是真固竖更之德也。偏可云真谛所摄也。若强摄世谛虚假法者。还可堕生死之忘法也。依之涅槃经中。云世谛生死时生非生死者尽(文)。
大智论文云。真如实际世界悉旦。即无第一悉旦故有(云云)佛果功德。既真如实际摄故。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云云)加之正观论云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云云)大经文。又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文)准此等诸文。一切世谛。于佛果悉归第一义谛故。知第一义谛。更无别法而何今以佛果功德。通真谛俗二谛乎。答。于佛果德凡有二种差别。一者性净涅槃法身之德。是真谛摄。二者方便菩提乃报身之相。可属世谛中也。加之佛果有应化利他之用。何必真谛所摄乎。故体用相分。真俗共备。但大经中云。世谛不生死时尽者。论于谛之迷情世谛耳。若谈因缘无碍二谛者。佛果位中真俗俱可具也。
玄云。常有三解。第一庄严云二谛摄法不尽○(佛果非二谛摄)第二开善解二谛摄尽(佛果二谛摄见然不分明也)第三治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所以尔者佛果是真实之法。无复虚假。举体妙绝故真谛。举辟如水澄隔以风潮因缘故生波浪。若风息浪静。还后本水之清。内合本唯真谛之理显。烦恼之风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还一真之理。故大经云。世谛生死时名生。不生死者尽也。不生死即是佛果。生灭言世谛。今并不同。○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云云)。
付尽不尽二门。委可案也。取佛果位。有空及不二之三义。俱偏见也。
涅槃经十九云。云何不生生善男子安住世谛。拘出瞋时是名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无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等文)。
智论一云。○四悉旦。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旦。故无第一义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义悉旦故无(文)。
大乘玄问答卷第二
永享八(丙辰)年二月二十三日于东大寺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书之毕。
抑意趣者当年别宗赞义大乘玄回至恶笔难多其惮如方加人数间难去书之耳也。定而可有恶宫落字称祈智古计也。
三论末叶英祐(生年廿岁戒七)
大乘玄问答第三(二谛义短册之下玄第一之下)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以四尘成根大。为法假众生。假人是名受假。一切名宗。皆是名假也。
问。今此三假中。且其名假者。唯取能诠名宗欤。为当通所诠义欤。答。名假中广摄能诠也(所诠)。
问。案章现文。但以能诠名字。立名假也。故玄章文引经。云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明知唯取能诠之名字也。依之净影义章中。依智论意申二释。并以所诠不为名假。尔今依何文理。云通所诠义乎。况若以所诠既为名假也。
更以何可为法假受假乎。答。宗家正意。在圆假圆中之旨。若论其圆中者。无法非中道。若论圆假者。亦一切悉假名也。良以诸法称尽。假名之中以三假。摄诸法意在名假矣。故章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所言本通者。总为别宗本。故称为本广摄能诠。并合能成所成名之为本通也。但言一切名字为名假者。通能诠所诠总称名字。意显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事耳。夫名假本通者。法受名三假之中。以名假为其体。故其义尤广摄诸法也。若取能诠名字者。既云不摄所诠义。何旨本通之称耶。例如圆成等。三假中以相待为本。其义尤广。无非相得假故。云相传为本。云相传假通也。今以名假为本例之可习也。至净影解释者。更存别义门。与今意可异矣。
玄第三门云。经文言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无实(云云)。
涅槃十二云。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云云)。
玄云。故大品云波若及五隐为法假菩萨为受假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经第四卷三假品。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云云)问。且名假中。唯取能诠名字欤。为当如何。答。唯取能诠名字。立为名假也。
问。名假之中。广可摄能诠所诠也。夫取所言说皆是相待之假法也。故章下文云。亦得中为假。一切言说皆是假故(文)既以中道之正法。于亦为假法。况所余诸法毕。加之章正申三假相。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意者名假是总也。于中开法假受假云也。既其总也。何不通所诠义乎。
答。凡以三假论之。诸法悉假也。而假法家之能诠通为名假。于所诠义中。分法假受假故取能诠。为名假之体云也。故章云。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并法假。众生假人此是受假一切名字皆是名假(乃至)故大品云。一切名字为名假(等文)心显也。净影义章中。亦取能诠。不取所诠也。但云就名假中取能成为法假等者。就名假云所诠义中。开法假受假云也。非是取所诠为名假矣(此者一往之傍义。以前义可正也)问。章云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文)意何答明于之二谛也。所谓有于取为实。是名世谛空。于圣实是为真谛也。
问。尔凡圣二人所。凡空有二境。为真俗二谛欤。答。今此于二谛者。唯空有之两情为谛。不取空有之二境也。故章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文)。
问。夫真俗二谛正是空有之二境也。谓如一色望凡为色。望圣为空。此则望取圣两情论空有二境故。下摄法门中云。色等于圣是空。于取是有(乃至)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既云性相常注宣非空有之境乎。又第二门中明得失。三句云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等文)若但取二情为于谛者何得云于境耶。尔何今云不取空有之二境乎。
答付空有二境。可有二意也。与言之者。有心必有境。既有两情。何无二之境哉。故且云于境也。然论实义时者。离凡圣之两情无有。空有之二境。诸法曾非空有。而为空为有者。但是情之前相也。是故但有空有之情。无空有之境也。今依此理故。云不取空有二境为谛也。或又谛者是实义也。空有更非更而以为更者正在两情故。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也。非全无空有之境矣。或未于二谛是迷教之于谛也。此唯取空有之情。若论所依二谛者。亦可通情理也。如来之于谛以中道为境。即以中道境为真谛也(又以因缘二谛即可为如来之二于谛也)。
玄云。次二文证二谛非教。若言真谛是教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而教即有佛。方有无佛即无。何即得常住。经云十二因缘。有佛无佛。常自有之。故知世谛非教(云云)。
难二谛。唯教之有五难。二文此是二文也。
玄答文也。又云。谛有二种。一于谛二者教谛。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是有名俗谛。于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名俗谛。故万法不失。于圣是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悟不有无。故有无教而旧义明二谛是理者。此是于谛耳(文意明前二文。是于谛也)。
涅槃经十九云(佛告法王)涅槃云。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云云)(是真谛常欤)。
同经三十四云(迦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文)(于谛可为证文)。
涅槃十七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何以故诸佛世尊。为第一义故说于世谛。亦令众生得第一义。若便众生不得如来第一义者。佛终不空说世谛(文)。
始句明于之真谛耳。玄所引之文也。
问。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六尘之无相。名分别无相性。本识无生之依他无性。二无我理无性。名真实无性。性是摄论师所立之三无性理也。问。尔今宗家之意。可许摄论所说三无性理。为正义乎。答。摄论所说。三无性理。可是正义也。
问。夫三无性者。续遣三性之法相。立无生之一义。既滞凡相之一偏。隔中道之圆旨。若明无性义。宗者岂叶正观旨归哉。故中论文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云云)今论宗既举无性法。亦能遣之。章文自之今论遣三无性故。言皆得相待(云云)今何凡所破之异义。还为自宗之正理乎。凡鱼目为夜光。采瓦砾谓黄金。岂非此谓哉。
答。三无性理。本出经论诚说。摄大乘论。正是天亲论主之释文也。既是大乘了义之旨归。今何强嫌此义乎。诚破性执之迷失。明分别无相性。付真俗之中道。谈无生无性理。既开正观之玄门。岂非无得之素宗乎。故存三无性理。可为正义也。但今论意。遣三无性者。遣定执之无性。非遮无性之真理之学。摄论师者。是汉土之学者。非关论主意。故净名玄中云。问二论主如何相破。答。二论主义实相成(文)龙树天亲二论师。悟似相破。中观摄论两部文意。互相成云也。是知天亲立无性为成。正观之中道。龙树破无性。非违摄论之宣通可答申也。
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如前。问。尔者正观论意。破三无性法乎。答。大乘正观意。可破三无性法也。
问。正观意破三无性。答申如何。夫三无性理者。般若真空之旨归。无生正观之境界也。无著天亲之弘教。宁背龙树提婆之宣通乎。
破邪显正之谈。还嫌大乘之正义乎。
答。夫正观论意者。执无不破。理无不显。非性非无性一更之渊符。斯显云二云不二。三观之虚明弥清。然寻摄论之无性者。且遣三性之妄执。成皆空之一偏。破二我我情相立无性之真如。遣执未尽。显理有余。是故今论宗犹可破其说也。但无差天亲之宣通不可违。龙树之弘经者。谁言龙树之正观。遮无著天亲之说。但是学摄论之辈。不解论宗之旨趣。滞无性之一门。妄中道之正观。故出无性法亦无云文。重遣其偏执耳。此乃对学教成迷之执心。非破论师之正义可云也。
玄云。三无性者。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他无生性者。知本诚无生。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无性。故真更无性得相缚(文)。
净名玄第六云。一为学摄大乘及唯识论人。不取三性故三无性。○以此为妙极。今对破此。故中论论诸法复异。故知皆是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问。二论主云何相破。答。二论主实相成。天亲供无性破故。偏叹无性而学人不可遂守无性。龙树明中实远离诸边颠倒(云云)。
梁摄论第八云。若菩萨见名自性假说。至别假说。唯分别为体。得入分别无相性。若菩萨但见乱识无六种相。此乱识体不成故。不可说因缘。不成故不可执。有生死。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入依他无生性。若菩萨见此二义。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文。
摄论十一云。一切佛法以无所得为性。此是正说。由三无性。不可定说有无。故虽以无得为性。亦有能得义。若离佛法不能得了别所对治。或不能得安立能对治道故(云云)。
问。十三云真如是大乘法。大乘十二部经所说法门。皆共显此真如一切正说。于真如法则同一味故名相。
问。付断结得道义。可有见有得道者乎。答。无见有得道者也。问。众生根性非一准。泥洹法实有多门。何皆见空得道。复无见有断结者乎。依之成实明人法二空。人悟之超凡。毗昙存三世实有。缘受之成圣。偏言见空得道者。恐可堕偏执之一门。全嫌见有得道者。为非圆通之论谈。依之大师傍释。云毗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云云)(道理之上)违文在傍如何可成申乎。
答。大乘小乘不同浅深。悟悟虽异必依空除迷。是圣教之大宗。依之中观论文云。圣人真知颠倒性空(云云)十地论中。以生空法空。分大乘小乘也。论断结得道。何不依空法乎。但至毗昙见有之文者。是毗昙成实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可谓毗昙但明阴上无人之空。未说五隐法空。且凡法体犹残与有观名。明空不尽故也。若论其得道之实义者。正由空观也。谓由四谛观门。证人无我之真理故也。良以凡夫着三有。圣人语二空。是迷悟之大宗。解惑之纲领也。依之毗婆娑论中。申论宗旨。磨诸法之镜。无我之影像自然现。如俱舍论以无我法印为宗旨也。见空得道之谓其诚明矣(或小乘人自论见有见空。以大乘意见。彼者实可见空得道也。但不如成实执也)玄云。(第三门二谛体)○今圣人皆见空料结。明知空是理。文中论缚解等疏云。所言解者。毗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成实人。见空成圣。以空解断惑。大乘断惑亦同成实。用空解断。同毗昙云何故明凡夫断惑。成实辨凡夫不断。但明伏乎。答。曰以毗昙见有得道。外道亦见有。是故断惑。成实见空得道。外道不见空故。但伏不断(文)。
大品疏五云。身子问意。上既言生即无生。为见无生得道。为见生得道。此即是数论见空见有得道义也。若作难意。若以生法得道。生是虚妄故。若以无生得道。汝上之无生无得无道。云何以无生得道也。○答中明无生皆不得道。即弹数论义也(文)(此文并非见有及见空之二宗也)。
三论玄云。然道实非有。遂言见有得道。乃是见有非见道也。故净名云。法无染若染于法。乃是染着非求法也。又夫见有者。
名为有见非见道○(云云)。
问。见有得道者可有乎。答。见有得道者。可有也。问。见有得道者不着。夫大小虽异。并以空证道。生法虽异唯是空法也。所以二乘依生空断惑。菩萨证法空成圣。依之章文云。今圣人皆见空得道(文)竖者今何违道理忘现文有见有得道者成申乎。
答。性欲非一准。得语区分也。或解不二中道证大果。或依有无之用取小果。并不坏法界共叶真理。依之如成实者。见空法开觉。如毗昙人者。依有门入道。何必执空门。可嫌见有得道乎。但至玄章之文者。虽见有得道之人。非无得阴上无人之观。且依此义边。以破他师义也。若论实义时。犹有空之入门。不异依之缚解。疏云毗昙之人。见有得道等。大智论文会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也。若偏云见空得道。全嫌见有得道者。岂不违此等文理乎。
三论玄云。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毗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毗勒门。此云箧藏也。四非有门。不得般若方便。学毗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毗勒门。则堕亦空亦有。学非空非。有则堕愚痴论。若得般若心无染着。随机适化。通道利人。无相违背。而成实毗昙各执实有。互相排斥障道。增见皆失佛旨(文)。
法花玄第二引此说同之。
论十八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问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一者[虫*毘]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虫*毘]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灭。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入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虫*毘]勒门论议则无穷(云云)又云。若不得般若波罗密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虫*毘]勒门。则堕有无中(文)。
第二云。[虫*毘]勒秦言。箧藏也(云云)又云[虫*毘]勒略说。三十二万言。○非阿毗昙(云云)。
四论玄十云。○俱舍论引如假施设成论。亦云假施设经中。说即是彼经论也(云云)。
问。论文(如上)不见非有非无门如何。答。为先尼梵志说之欤。又为恶口车匿。说离有无经等者是欤。又讪太迦旋廷也。呵陀迦旃延之同异可习之。
中论有无品之呵陀迦旃延经中。佛为说正见义离有离无(文)。
章云。若理外凡圣。皆是颠倒。有所得行俱是凡夫(文)意何答。付理内理外分别凡圣之时。理外凡圣。俱是颠倒。有所得行故。并名凡夫云此文意也。
问。设虽理内。虽理外圣人。应是只圣人。何乍云圣人。不求理外之失乎。况若夫理外者。何可成圣人乎。若又许圣人者。何还可云凡夫乎。
答。夫理内理外者。分迷悟之深示得失之基也。若叶无得之正观者。人法事理悉为理内。堕有相之戏论者。因果染净并名理外也。是以小乘圣者。才虽待小乘果证。未叶大乘无所得意。故是颠倒邪见。有所得行。可属凡夫类也。既起涅槃。四颠倒。岂非颠倒之人乎。
未时中道正观。何足称圣人耶。诚以有所得心所见者。若凡若圣从能之情悉名凡夫云也。
二义。先义为正。故佛性义云。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别道(等文)。
问。于谛中得失三句。于谛教谛如何判欤。
答。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是教谛也。问。三句虽异同。是于谛之差别也。何取第三之一句。得称教谛乎。若如此判者。立教谛于谛之不同。岂非无用乎。论能依所依之差别。则为虚设。尔者如何可成云乎。
答。第三句者。是皆得之句也。是则知有无之二于谛。即知二不二。乃至五句。皆得清净。此由二于谛入不二中道故也。所以前于境转名教境也。不转时是于境也。于境转时。即为教境。故以于谛之第三句云名教谛也。
问。于境转成教境者。只是教谛何为于谛乎。
答。虽转成教谛从本意名于谛。是故为于谛之第三句也。
玄云。于谛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凡于是有。此有为失。诸贤圣真知性空。此空为得。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二皆得者。只知于二。即知不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净。然此三句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即教谛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即不转教境即转也(文)。
问。章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文)意何。答。此引净名经文也。意者以不生不灭。为无常名之义也。云此文意也。
问。以不生不灭。可为常住之义。解无常名字。以生灭反坏。可为其义也。而何今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云乎。
答。解名义四种释义其宗逼也。且其中以生灭为无常。以不生灭为常义者。是随名释义意也。如俗以不俗为义者。是显道释义意也。今为证此显道释义之旨引此文也。佛说无常生灭法者。为显不生不灭之中道也。此即显道释义谓也。
维摩经上卷弟子品。呵迦旃延云。无以心行说实相法。○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文)。
四种释义者。随名释义。因缘释义。显道释义。无方释义也。且因缘释义者。有非自性有。是无之有也。意有非自有待无故有也。此则显有非定有也。
问。此与显道释义如何异欤。答。俗以真为义。真以俗为义者。是因缘释义。亦名互相释义矣。俗以不俗为义。真以不真为义者。显道释义也。谓互相释义者。成假名义。显道释义者。显中道也。
问。章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文)意何。答。小乘观行先有色心等法。后以空观分折法体令空云也。
问。小乘云。法空元出成论所说然考论文。云深厌生死。皆以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文)小乘论宗。既云本来不生。今定先有法体似违彼说。尔何可答申乎。答。小乘浅近之悟。未至本来空之旨。其本来空寂之妙理。唯是大士之观行耳。是以小乘观行。必先见五阴法体是有。然后方入空观也。大乘之正观。即不必如此。谓假有宛然即空也。非是折有法令空若尔大乘小乘之观行。其途遥异也。本来折法之空理诚论云泥。勿以萤火之明。浑大阳之光矣。但成论言本来者。可分折之理本自有耳。不如空有宛然义也。玄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故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大乘观相待者。不立法体。诸法本来不生。生即无灭(文)所有故(云)难文也。
又云。是故行者不见五阴。但见阴灭(云云)答。文也。又云。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见色等无常败坏虚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于后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文)答。文。大论不共法中云。复次若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众生。说诸法本来空(云云)。
久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以下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问。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云云)尔为凡说有为圣说空可云乎。答。非谓为圣说法也。问。诸佛说教。必任所化根机。说空有教法。可被凡圣之二缘也。凡夫识有故。依有说法可开解。圣人知空。依真谛施教可得语也。如为小根小茎授小法。为大根大茎与大教。依之兴皇大师。判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乎。答。为凡夫众生。说空说有。然借凡夫有为。凡夫说有。借圣人空为凡夫说空云也。但兴皇所释者。非释中论为众生说法之父故。非相违欤。
三卷章上云。既云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何得言。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为依二谛说法乎(文从来诸佛之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今非之)。
又云。亲道二谛。为众生说法。何时道为圣说法乎(文)问。付佛说空有教。尔为圣人说空乎答。为圣人说空也。问。圣人先悟空为转悟。可明说不空何劳说空乎。岂非无用乎。
答。说因缘空去滞空之执。令悟不空也。故三卷章上云。为圣说空令悟不空(等文)为凡圣说法。有三节不同可见也。
问。付于谛有二种。且所依于谛者。佛未出世先有(乎)答。所依于谛是本者。且约释迦一化为论。释总未出之前已有。于此二于谛(文)(三卷章上)。
问。付所依二谛世谛者。可尔真谛何先有乎。佛出世后。依教悟空佛未出世者。谁自悟空法乎。
答。三卷章中云。有境既常有。空境亦常有。诸贤圣常知诸法空。亦常有。此空境。今时亦有天然之境。亦有天然之智(文)意云。且望释迦教。云先有天然之智。然实依先佛教知空也。
问。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尔为众生说不二法非不二法可有乎。答。(云云)问。两样。若有之者。傍释中云。说二谛令悟真谛。说二谛离二见说二谛令悟不二(云云)如此之已。结一切经论。凡有所说者不出三种(云云)既云不过。此三明知。更无说不二等法也。若依之言无者。既有四重二谛。其前三重。并是教门。其不二是第二重真谛。其非二非不二者。第三重之真谛也。岂教门不说不二等法乎。况般若经文。云通达此无二(云云)维摩经中。说入不二法门也。岂唯说二谛法乎。
答。既有四重二谛故。不二等法。亦是二谛中。云真谛也。今望此教二谛。以理为不二也。
问。付二谛利益。十二门论。明若知二谛得自利利他共利之三种益也。尔付上求下化之益。如何判之乎。答。明利众生益(文)(三卷章上)问。可通上求下化例如具自利利他。如何。答。(云云)(所言三利者。令众生得之故。且云尔欤)三卷上云。
问。开三藏教法。有起邪见者。尔览何物成此事乎。答。六师外道。尚起邪见。况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邪见颠倒。元是外道之情执也。彼于外道中。起邪见者。理在绝言之事也。三藏教法。是如来之正法。于此起邪见者。其事甚难。何以此览彼乎(可云佛法尚起邪见览外道哉而今返之)故尤不明也。答(云云)凡夫著有。尚起邪见览三藏说空。何不起空执乎云欤。
三卷章上云。于外道中。当得起邪见。如六师云。无黑业无黑业报等。于外当得起邪见。览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为证第四重二谛。引我今得道得果等文。尔此法花信解品文欤。答。三卷章引此文云。是故经云。不明指何经故难知也。问。若非法华文者。所引文既在法花信解品。此经既大师宣通于世亦盛行。既不指他经明知是信解文也。若云尔者。为破二乘执。明第二重二谛。令修菩萨行。今既二乘人悟入菩萨道之(文)但可第二重意加之。其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之文。证第四重真谛。今何以初心浅位之信解。为唯佛与佛之境界乎。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之文。又证第四重也。然三周声闻。同领解此旨。良以发心毕竟二无别故也。初心乃信佛智故。云入佛慧也。但以第二重。为破二乘执修菩萨行者。是一往之意也。问。付明相待义。具俗于谛可有待义乎。答。三卷章中云。唯有不待无有待义(文)问。宗家习凡佛法中无非相待因缘。若非因缘乃是外道之性执也。依之真之于谛待俗于谛也。若以真谛俗者。还可以俗待真也。然何云唯有不待乎。
答。三卷章云。凡但有俗无有真。圣唯有真还无俗。是故俗于谛无二谛待义(取意)又云言亦有待者。圣有权实二智。就权智中有两智。一知俗虚于圣。非谛二知俗虚于凡是谛。就此而论亦有二谛待义也(文)此以真待俗之所以也。然以此所以。不以俗待真者。俗谛属凡。真谛属圣也。凡位有俗谛。而无实智。故不知真者。于圣是谛圣位有真谛。而以权智知俗于凡是谛。故圣位所有之真谛。得待俗谛也。凡位所有俗谛不得待真谛也。
以上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大乘玄问答卷第三
永享八(丙辰)二月二十四日(未时)于东大寺三面僧坊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同十九日笔始上中下三卷六日间书写之者也。抑意趣者。当年四月别宗谈义文。大乘玄自始可有沙汰由闻间内内为稽古加人数间如方至恶笔虽多其惮过不见返失书写处也。依可令此功力者现世安隐后生善所天长地久御愿圆满所也。
南无大圣知见照明给。
三论末叶英祐(生年四五酉戒﨟七)
大乘玄问答第四(八不义玄卷第二)
问。论始标八不。尔者一一不中并具三种中道欤。答。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云云)。
问。案般若灯论。二论师说分也。一论师说。云不生不灭。及不一不异者。付第一义明中道。不常不断约世谛。不来不去约二谛(云云)一论师说。八不俱约真谛明之(云云)今如何违论家所说。云八不皆具三种中道乎。三种中道者。即二谛中道。及合明中道也。岂不设约劳乎。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即是二谛也(云云)又云今大乘无所得义。约八不明三种中道言。方新旧不同。而无异趣也(云云)彼般若灯论。贞观四年译。非大师所览。况非所依之本论。何强可依用乎。又正观意义有多途。又论师异说相分也□□明义存深广。故不拘彼论所说欤。般若灯论第一云。起奥一异。第一义遮彼断常者。世俗中遮彼来去者。或言俱遮。或有说言。如是一切。第一义遮(云云)。
或言。俱遮者。显来去有异说欤。此论者分别明菩萨造。或云是清辨。或是智光论师也。
问。有人云八不并是真谛中道(云云)尔者大师许之给乎。
答。今谓不然(云云)问。考余经论文。八不皆是真谛理也。心地观经文。云法身体遍诸众生不生不灭先去来等(云云)。
大般若经文。云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出。绝诸戏论。本性淡泊三解脱门。大集经中。云若观诸法。先生灭是人即得真实知(云云)。
佛地论中。云说八不已云。八遣相门。所显真如(云云)般若灯论说云。如是一切第一义遮(云云)古师所申。既顺经论说。今何不用乎。
答。玄云今谓不然。彼不解大乘论意。小乘义意判如此耳(云云)璎珞经云。二谛义先不一亦不二。乃至不生亦不灭。大经云。
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云云)有文有理(云云)如下出之。
问。明说不常不断中道。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云云)尔者闻不常不断中道而信受云也。欤。答。不尔谓虽知不生不灭。而未悟不常不断云也。问。论云不受不生不灭释□□云知诸法不生不灭乎。论云信不常不断释□□云未悟不常不断乎。背文作解释。未学如何可信乎。答。不受者。悟解异名。信执着之别称也。故云不受不生不灭者。意悟不生不灭也。信不常不断者。执不常不断。而未悟云也。故玄文云(论四十三)故大品经(第十六)相行品云。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又似如成实贤圣品。云知不作者。不信作等。是名上人(云云)法花经云。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云云)。
玄又云。世谛假名。说有常有断。假常不可常。假断不可断。即是不断不常。世谛中道也(云云)玄云。知假断常者。能悟不断不常之中道耳。若执断常者。亦执不断不常之相。而不悟中道之不断不常故。为执不断不常之人。说中道之不断常云也。
玄云。又论释不常不断文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也。成实师释文云。以相续故常。念念生灭。不自愿为断。以见断常。故所以不信不常不断。须广破如前谈也。论云有人不受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者。一云不受不生不兴者。即是悟不生不灭。而于不常不断等未悟。故言而信不常不断。以见有断常故也。二云。长安影法师云。非是不信不常不断。但自有人得悟。不同解心未遍。虽知诸法不生不灭。而未悟不常不断如前说也。今谓诸法究竟。不生理自不灭。以不生故。何得有常。以无常故。何得有断。若望论文。后解为胜。文言虽闻不生不灭。与不常不断执。谓四门成诸法故也。若例者虽闻不生不灭。犹谓六门。成诸法先未悟也(文)后解为胜者。影师解也。次上一云。先与影师解同也。但别出之者。显非影师独作此解欤。故以前成实师释。为不正义也(云云)不信不常不断违论意故也。言不受不生不灭。即是悟不生不灭者。于不生灭中道。不生着心即是悟也。故云不受也。言而信不常不断。以见有断常故者。若见断常。应不信不断常。而言信者。如前明之。以执断常故。不悟不常不断之中道。但取着不常不断之相也。若言与断常相违。何执不断常耶者。以见常断故亦执有。与此相违不断常法也。故亦执不断常。而未悟不断常之中道也。又一义云。但信不断常之言教。未悟不断常之理云也。犹非此义。虽似可尔玄意欤。言今谓诸法究竟不生等。先非别义。但论对上未悟几。今明中道之旨也。
此文难见宜着料简之。成实论贤圣品云。如经说知不作者。不信者等。是名上人。是故当知未得真智。名随信行。如经中说。若人于法能以少惠观。忍乐者是名信行(云云)此文一往似浅位未悟。但随顺教名之为信。非执着也。为再案之。信者取者着义也。故云忍乐是名信也。故论正简真智。明信经虽然论信义正在乐着。
牒八不疏云。就不生不异。明世谛中道义。则不显若就不常不断。明于中道。在义则显易(等文)以此意可难。今释之。
问。大经文云。常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等云云)尔者为是对治之对。为当相对之对乎。答。相对之对也。
问。经文自云诸对治门。所谓苦乐(等云云)今论对治相对之二种对时。必任经文。可云对治之对。然何为相对之对。不云对治之对乎。答先论二种之对。先以不净观治贪欲。以慈悲观治瞋恚。名之为对治。如苦乐恒不恒等名字。敌对说之。是相对之对也。然经自云诸对治门者。是相对之上。即有对治之义也。谓说生死之苦。对治生死之乐倒。请涅槃之乐对治。涅槃苦倒。故云诸对治门也。今不望所治。但凡生死苦。涅槃乐相对。为相对义耳。若望所治之颠倒。如不净观等。亦可为对治也。
问。依摄岭相承。明体用中假义也。尔以中前假为体假以中后假为用假欤。答。玄云。中前明假是用假中后明假是体假(云云)问。以前明可为体。又以后明可为用例。如以假前中为体以假后中为用中相例可齐何不尔乎。答中假体用义。一宗之洪范。八不之旨归也。然文言易。迷义理难晓。急可向文案之不可推定者欤。凡明此义。先应知三观大旨。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众因缘生法者假有也。我说即□空者假无也。亦名为假名先结上有无并是假也。亦是中道义者。非空非有之中道也。故以有无二为假。以不二为中道。是为三观也。以道理三种为体。以能表教为用也。而体中体假者。以中成假故以中为前以假为后也。用中用假者先从假向中为入理之由渐故假为先。以中为后欤(更可习是)。
玄云(斋代见也)又摄岭师云假前明中是体中假后明。中是用假中后明。假是体假故。非有非无而有而无。是体中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故非有非无。是用中非有非无。而有无是体假。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是用假。故用中假皆属能表之教无假中。乃是所表之理也(文)。
此意云非有非无而有而无者。并明体中体假。谓初非有非无者。体中次之为有而无者体假也。而文云非有非无。而有而无是体中者。非有非有而有而无之时。非有非无是体中云也。非谓二句。总是体中故体假文。同重举此二句。虽然假时偏凡下句也。次假有不名有假无不名无故。非有非无是用中亦准之。谓假有假无名假用也。不名有不名无故非有非无者是用中也。言故用中假皆属能表之教。无假无中。乃是所表之理者。用中用假皆是能表之教也。而言属者。以义属言教也。无假无中者。体假体中也。无如言教之□中假故云无假无中也。又一义云体假体中并属能表之教。一往开体用。而皆是教门摄(耳)非体用非中假始为所表理耳。
玄二谛义云。问何者是体假用假。何为体中用中乎。答。假有假无是用假。非有非无是体假。有无是用中。非有非无体中。后言有无。非有非无皆是用中用假。非二非不二。方是体假体中。合有四假四中。方是圆假圆中耳(云云)与今体用中假其意乃异也。
二谛义又云。○有四重阶级。一者初章四句。求性有无。不可得故。言非有非无。名为中道。外人既闻非有非无。即谓无后真俗二谛。便起断见。是故第二说而有而无。以为二谛。摄其断心。第三欲显而有而无。明其是中道。是因缘有无不同。汝性有无义故。第三明二谛用中双弹两性。第四次欲转假有无二故。明体初明性空以后明假。第三明用中。第四明体中。故有四阶此是摄岭兴皇始未对由来义。○得此意者。解一师立中假体用四种意也(文此明有为用中亦与四文异欤)。
又云。初非性有无以为中者。此是假前中义。次而有而无名为二谛。是中后假义。次假有非有。假无非无。二谛今明中道者。此是假后中义(云云)此明前后与之文大同。而略不明中前假耳。又不配中假体用也。考处文体用中假无言也。能可得意欤。
问。付戏论非戏论三种相对。且付善等三性云何分别之乎。
答。若善恶相对十恶为戏论。十善云非戏论。又三性中善中恶非戏论。无记是戏论也。
问。且付善恶非戏论。无记为戏论。有疑难夫恶法不□理。何云非戏论。唯善可为非戏论。而何以无记为戏论。还以下劣之恶法等。善法为非戏论耶。答。以恶法为非戏论者。依有果可记。异无记无果。一往云尔。非理尽之义。依花严经说。唯取善法。为非戏论。以恶无记俱为戏论。以之为正意也。故玄文云。今依花严经。云唯善非戏论。恶无记并是戏论(等文)玄云。成实论亦云。一等四执为戏论。又云三性中善恶非戏论。无记是戏论。何者善恶二性。有果可记。故非戏论(等文)(可考之)。
问。有漏善法。能得佛果耶。答。可得之也。
问。有漏是生死法。设准善法。何得佛菩提果乎。答。玄云。凡用有三种相对。或时四种。一者善恶相对。恶是随坠乖理。无有出功。故十恶为戏论。善是清升。扶理有出之义。故十善非戏论。○今依花严经。云唯善非戏论。恶无记并是戏论。○唯善能得佛果。故大经云。虽复叠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也。二者有相无相相对明之。亦言有漏无漏相对也(云云)。
玄云。有漏之善。唯得三有果报。未能出离。生死正是不动不出故名戏论(云云)答。法花方便品疏云。有所得。是无所得初门也(云云)。
问。以有漏为有相。以无漏名无相。尔者所言无漏者。通三乘无漏欤。为当唯大乘无漏欤。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通三乘无漏者。引大品般若云。相善不动不出。引佛藏经说。无相法是众生善知识(云云)此等经意说。大乘无所得意也。又云。而听大乘无所得宗人。见此意耳(云云)明知非通小乘之无漏也。若唯大乘者。玄云有漏之善。唯得三有果报。未能出离生死。正是不动不出故名戏论。无漏之法。破裂生死故。不名戏论也(文)尔何可定乎。答。可通三乘无漏之然正取大乘之无漏耳。今思之小乘之人入观之时。正是无所得。而出观时。堕有相以不习学般若之方便故尔欤。
问。八不散出经论也。尔正引何处文耶。答。引璎珞经佛母品。及涅槃师子吼品文也。
问。八不文诚虽散出。诸经论若正取其本教者。专可在般若经也。彼顺中论文。云龙胜菩萨依大般若而造中论。又引经列八不已。云此是真实般若波罗蜜。依彼因缘故造此论(云云)而大小般若经。云菩萨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诸法不生不灭(乃至略中曰)不来不出。绝诸戏论。亦能学徒缘所生诸法(云云)云不来不出之绝诸戏论文言全同。明知所引正是此文之何引余经说耶。
答。云经论散出。又是大乘通论之何为其部耶。于璎珞涅槃者。且出所览一两文耳玄云。问。八不明中假二谛。自心所作有所出处耶。答。有文有理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
又大经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与中论次第小异而意同也。理则二谛是教故。假生假灭等是世谛假。不生假。不灭是真谛。故具明中假义也(云云)。
问。八不是佛经所说也。尔中论初八不文者。谁人安之耶。答。有四意。一者龙树菩萨造中论时。引经置之。或青目引经安之。或龙树引之置无畏初。然注论者引之置中论始。或青目引释论。八不安中论始也。问。付初答今见玄现文无此释文。何私加此义乎。付第二答龙树造论为释佛经也。论主自可引之何开注者耶。又。若与言之者。亦应引释论。八不置此论始。何云应非是释论中八不耶。何唯引无畏论乎。付第三义。论主自引佛经。有何过劳。言青目引安耶。付第四义释论。同是龙树所造。何劳引彼耶。八不既是佛说也。直可云引佛经耶。答。初答者玄问有举其意也。答。始不可定判。故知亦有之意明也。第三答意者。中论先造。不引彼智论云也。余二义易知也。
问。重难释论。后造故不义。云既是注论者。所引安也。设虽后所造。何不得引之乎。答。是一往约造论前后判之。依有此过失。更作后释欤。
问。若注者所置者。顺中论般若灯论。并始置八不注者不同也。何必置之故知龙树本颂有此偈也。
答。俱得龙树造论之旨。同置之有何妨乎。
玄云。问。八不是佛说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而应非是释论中。八不牵安处大论中至难处。即指中论为正观论中说故。知释论中论说后造也。又亦可青目于千年中出世。注中论。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问。释论中指正观论者。何必是中论耶。答。中论观法品云。正观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也。故相传之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自又亦可至中论序意者。是一解也。而中间云或可者。谓始青目出世注论之时也。或可之下云引释论八不也。言或可者显此义未定耳。然非是更作别释也。问。正观论称法品文无如何。
中论观法品偈云。得无我智者。是则名实观(云云)。
长行云。无我无我所者。能真见诸法(文)。
四谛品云。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云云)。
问。释论所言正观论者。是中论也。尔者依何文证之耶。
答。中论观此品云。观正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云云)。
问开中论法品。未见正观之称。虚引之后学如何依用耶。
答。
问。世谛中外立真谛假耶。答。殊也。问。世谛中道者。是世谛不生不灭也。真谛之假者。亦即是不生不灭也。即可以世谛之中。为真谛之假也。故二谛义中云。世谛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云云)道理之上。傍释实明也。亦何违之耶。
答。付世谛中有二种。一破性中。谓破性生灭明中道。与真谛相因假乃别。二者真谛假者。假生宛然不生。假灭明中道。与真谛相因假乃别。二者真谛假者。假生宛然不生。假灭宛然不灭。此不生灭非破。性中若依此义。世谛中即真谛假也。二谛章意如此。今此八不义意。且付世谛之破性中云与真谛也假异欤。
玄云。问。假生不灭。假灭不灭。不生不灭。名为世谛中○世谛不生不灭中。与真谛假不生假不灭若为异耶。答。安假简异中不生等故则殊也。问。假生假灭宁异耶。答。对假生假灭。明假不生假不灭。此假不生等皆是不二中之用之二谛义。云(中道门)此有二意。一者即世谛。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谛。真谛不生者。此即相因义。因世谛生名真谛。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非是破性。明中为明世谛假生虽生不起世谛。假灭虽灭不失故生。故生灭宛然。而未曾生灭。故世谛中即是真谛假(文)。
问。四谛品文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等文)此具空假中三观(云云)尔八不之正观。亦可具三义耶。答。玄云。此一偈有三句。即胜八不。八不正是一中道句(文)问。论列八不已之能说。是因缘善。□说戏论(文)既云因缘何不具中假耶。
又云。□说戏论定知具性空云事。然何云一中道句耶。
答。玄云。八不正是一中道句(文)以中道为正意。然傍可兼空假二义欤。
问。付法门次第明义。次根缘。二种次第。尔者为大乘论主为当何。答。玄云。大乘论明义。有二种法门。一义次二谓根缘次也(文)问。根缘义理二种次第。源出舍利弗阿毗昙说。既是小乘三藏所说也。何用之为大乘无所得论耶。答。以小乘说成大乘义。是常途之习也。
玄云。大乘论明义有二种法门。一义次二谓根缘次也。义次者。必须前后相生始终次第也。根缘者。有病即除有缘。便说不必须前后相生也(云云)。
涅槃疏十一云。如舍利弗毗昙所明两种次第。一者根缘次第。二义次第。若首佛说法多取根缘次第。舍利弗毗昙则多明义次第(云云)。
略章二种次第义云○佛说法时多就根缘。菩萨造论多依义门。次第撰集(云云)。
妙音品疏云。又此下诸品多是根缘次第。不必须依义生起也(文)。
问。付明因缘义。尔一切诸法皆从因缘生者。佛法正义欤。
答。云问一切皆因缘生者。是外道之邪法。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文)付之无因缘之义。是外道之邪法。若言诸法皆因缘生者。是佛法大因缘义也。依之论文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文)玄引论文云。若见因缘。即名见法(文)今释反之当有何深义乎。答。大乘法门义无碍也。或假因缘破非因缘如所出难文也。或假不因缘破因缘即今更文是也。故玄云故大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切。不从因缘生。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佛法不尔。不从因缘生。故是借不因缘破因缘也问。佛性非因缘。是无因以不答亦得故。云涅槃无因与体是果。然佛性非因。亦非是果也。故中论具有二义。如破无因等外道计故。说十二因缘此是借因。又文中破四缘生。故是借非因缘破因缘。至论正法。未曾是因缘及不因缘(文)今案无因缘有二义。一者推四缘不得定实故无因缘也。二者佛性本有常住非因缘生也。
寻云。佛性何非因缘耶。答。以无因亦名非因欤(可案之)问。涅槃无因(云云)尔涅槃体非果可云耶。答。而体是果(文)问。因果相待义也。不得独成事。然涅槃既无因缘观谁为果。若言其体是果者。何复无因耶。进退有疑。如何可成之乎。答(云云)无生因故之无因而有证得。了因故名果欤。
问。付因缘义。且如四缘等者。皆说因为缘欤。答。尔也。问。亲生为因。疏助称缘。其稍别也。四缘中因缘一种是亲生。故立因缘名。余三缘是疏助。故直名缘。无因名然。多分是疏助。故于四缘门中。一分说因为缘。余三说缘为缘也。然何皆是说因为缘耶。答。说六因为四缘。故说五因为因缘。说能作因为三缘。凡天大乘义。其旨融通。故因之与缘其义通云也。不可定言三缘。本非因欤。故结云因缘义通(云云)其意易知也。
问。佛未说经时已有正说经之者欤。答。亦有此义。问。经教必待如来演说。佛若不说何得有其经乎。若虽未说执许有正说者。佛出世即为无用。又四十余年之前。三根可悟。一乘或四十余年之后。佛不应说一乘。尔者何可成之耶。答。为钝根人必可说之。
玄云。问。未邪说已是戏论者。未正说已是正说经也。答。亦如前无差别。差别即不同差别无差别。亦有明也。故大经云。迦叶佛时无此经。但不说耳(文)差别无差别者。异之同云也。为显因缘义故。以异云同义也。意邪正例同云也。法花义疏二云。迦叶佛时虽有涅槃。以人根利。不须说之。灯明亦尔(云云)。
问。玄门地持论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文)尔云为证何事引欤(乎)答。为证大士观行融通无碍引之也。问。单后中假相望。出入自在观。引无碍也。然所引文。但云以有无为方便。后入非有非无观耳。论文才明。一方之观门。显次第之修行。何以此文证融通。无碍之义耶。答。于凡夫二乘等。有无二偏。隔不二中道故。论说以有无即为非有无之门。是专三观融通意也。虽是一句之文言。良后诸观之规模者欤。玄云○二者明大士观行融通自在。无有滞碍故。地持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也(云云)。
问。菩萨从散心。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散心(云云)尔者为是三昧力耶。答。是总持力也。
问。应是三昧力何云总持力乎。答。以总持力助三昧。不可以三昧力自助三昧云欤。玄云。又大品云。或散心中起入灭尽定。灭尽定起入散心中。则是回转总持入出无碍方便也(文回转总持者。旋陀罗尼欤)分别功德品疏云。得无量旋陀罗尼。于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云云)劝发品疏云旋陀罗尼者。得此持故。十方佛菩萨所说皆能忆持也。以解一法门。即解一切法门。故名为旋(云云)。
问。付明单复中假义。且二谛交洛。明出入有几为耶。答。有十二句。问。可有十六句也。谓单假单中有四句。复假复中亦有四句。单假复中既明四句也。复假单中相望亦可有四句。何不明复假单中二谛交洛句耶。例如世谛八句。明复假单中出入。真谛八句亦尔也。至二谛交洛中。何不辨此义耶。答。实敏僧都。二谛私记云。何故无二谛交洛。复假单中之四句耶。此未决也。均正师亦不明所以(云云)。
玄第五门云。第三就二谛论单复○先约世谛。明有八句○第二就真谛辨亦有八句○第三约二谛交洛明出入有十二句(云云)二谛义同之委可见本文也。
问。付得失待不待义。如以得待失。亦以失待得可云耶。答。失不待得(文)问。得失者。相待义也。然既得即待。失何不以失待得耶。
况相待假通故。得名通因缘。今于得失义。何不互相待。偏之得待失之不待得耶。答。得者得本性自性之理。故亦有相待义。相待是得故。失者失真理故。不待于得。若望相待义。具论之者。亦可有失待得义欤。例如中道绝假故。不待假假不绝。故假待中也。若具论是无中道。亦待假哉。然此中且依一意如此(云云)。
玄云。次明因性空。辨得失待不待义也。失此性空故。失不待得得性空故为得。得即待失何者正为得失反故。失既失得。故失不待得。得者得于失故。得待失此分际义也。第一须得意最急力也。如中道绝假故不待假。假不绝故假待中也(云云)。
于时永享九年仲暮下旬候书写毕。
右笔圆巧。
为令致律灯于三会之朝继。书今于星宿之夕不膺穷困之痛誂或人令书写者也欤。愿回三宝加被之眦二明之钦仰无障碍垂八幡拥护之惠一心之愿望令成辨。
永享九(丁巳)年二月二十四日。
三论沙门英祐。
大乘玄问答第五(佛性义玄卷第三之上)
问。付十一家释。且以众生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许之耶。
答。十一家异释。皆是所破义也。故玄云次第须破(云云)。
问。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云云)文已分明也。况以道理思之。众生者即法身轮转五道也。故众生还归本名成佛。专可以众生为正因佛性耶。答。佛性原为菩萨说而般若经云。若有众生相则菩萨(云云)何以无体之众生。为正因佛性哉。
玄云。第一家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既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故。知以众生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也(文)又云○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则非菩萨。又言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正因本为菩萨。经既说言有众生相。即非菩萨宁得以众生为正因耶。故知有众生者。皆妄想何可以妄想颠倒为正因耶(乃至)若初教已明有众生者。便应初教已明正因佛性○既言众生有佛性耶。得言众生是佛性耶(等文)(具可见文)。
问。付明正因佛性。以第八阿梨耶识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
答。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云云)问。第八识是如来藏识也。楞伽经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云云)如来藏者。佛性异名。此师所申。专叶经旨。大师何不许之乎。
答。玄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故摄大乘论云。是无名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识七识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问。八识九识何皆有所得耶。
答。若约有所得八九皆妄识也。若分别之者八九是佛性也。
缘略云(上)二本有种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又云(弟子品)以菩提四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子。皆在梨耶识中(文)窟下云。一约缘不约缘不约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缘。不由如来藏(云云)此明以第八为如来藏也。
佛性义云。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即于花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云云)行品疏云○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云云)。
玄下文云。涅槃经自说佛性有种种名○楞伽经名为八识(云云)。
问。付明正因佛性。且以第一义空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答。非所用义。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云云)既是经说何不用之耶。
答。经说模象之譬即此意也。大经意。以中道为正因佛性也。而诸文各且诸一义耳。
玄云。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今问。若依涅槃文。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文)又云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云云)第九会教门。云若悟诸法平等无二无。是无非者。十一家所说并得是正因佛性(云云)。
问。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用之耶。
答。是所破义也。问。经以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也。何不许之乎。答。玄云。真谛为佛性者。此是和法师。小亮法师所用。问。真谛为佛性。何经所出。承习是谁无有师资。亦无证句故。不可用也(文)又云。但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忏法师。共番涅槃经。亲承三藏。作涅槃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正因佛性。尔后诸师皆依朗法师义疏。得讲涅槃。乃至释佛性义师心自作。各执异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义。以为正解。岂非是经中所喻解象之殊哉。虽不离象无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应须破览(云云)问。真谛者。若中道第一义者。即是正义也。若第一义空者。即第十一师解也。即有经证。何云无证句乎。又何别出之乎。
问。阿含经中明佛性耶。答。亦明佛性(云云)。
问。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法花游意引宝性论)如来藏是佛性异名也。于大乘经中。执不辄说之。况小乘经中。何得说之乎。答。
玄云。由来旧解。阿含经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摄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尔。其余诸经亦有说佛性语。但不甚分明(云云)禅林云。阿含佛性者。实敏僧都遣虎义也(云云)问。华严经中。说佛性其语分明乎。答。不甚分明(云云)。
问。华严经文云。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又云欲不断佛种姓者。当发菩提心。又性起品中明。从宝王如来性。而起离世间因得入法界也。结前因果。生后因果也。是分明佛性义。何云不甚分明乎。答。玄云。故华严明佛性有果。而未作正因缘因之名亦未作果。与果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义。即如涅槃中所辨。故真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然此一教处处皆明佛性(云云)。
问。明佛性有始终无始终两义。尔以何说为无始终义欤。答。如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因不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有果也(云云)。
问。且付后文。以十二因缘名因。是境界佛性也。以所生观智为因。因以三菩提为果。以大涅槃称果之也。然言无始终者。是因果相续。如车轮义。于十二因缘。更无论其因。于涅槃果。更不明其果。而何云无始终乎。答。玄云。此是无始终义。何者如所生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二因缘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为因。与因因故。是无始始也(文)。
问。玄云。第二作三世有始终捡者。凡有三句。一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经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果果性。故经言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萨。斯即亦因亦果。望后为因。望前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槃是果非因。所以名为有始终义文。十二因缘既非果大涅槃。亦非因以此为有始终义。何今以同因性等为无始终义乎。答。虽同是四种佛性。而以绪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故取此义边。云有始终而取于因。亦可有因因之义边。为无始终。各分取一义论之也。
问。付因性因因性等四种佛性。且何名因因性耶。答。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也。问。因十二缘。生观智佛性。观智是菩提之因。境界是因之因也。故可以十二因缘名因因性也。例如涅槃。是果宛之果。故名果之耶。
答。玄云。境界已是因。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体十二因缘。应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后。皆是因因也(文)。
问。世界无边有何过乎。答。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佛智应不圆(云云)问。世界无边。随佛智亦无边。何有佛智不圆过乎。又以无边智照尽者。犹是无边义也。何云照穷尽即是有边乎。答。是智论意也。谓世界若无边者便坏一切智(云云)。
玄云。无量世界。无边佛智。应不圆耶。若。言如无边而照可自破之。何劳更难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智。则不员此难那得去本有始有义亦如是(云云)。
若穷尽下重释之。
问。众生佛性本来自有者。为是实说为当何。答(云云)问。若方便说者。甘药停山由来已久。圆珠沉水实自积时(云云)本有佛性。乃是佛性大宗也。若非实说为宗归何用耶。大经有贫女宝藏之。况法花设穿凿高原之譬。是诚了义大乘。实说开推显实旨归耶。若言实说者。玄云。如来方便为破众生无常病故。说言一切众生佛性。本来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云云)明知但是方便说也。答。玄云。一家相传。明佛性义。非有非无。非本非始。亦非观当故。经云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以非本非始故(云云)又大师常引大经云(初卷)诸优婆塞。深乐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
但对昔教无常。今教明常住为实说。若望正性以常无常并为方便也。
问。付本有始有门。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义如何释之乎。
答。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云云)意者生死在先为始有。涅槃在后。为本有云也。问。此释不明。夫本有之名言。必因先来本有义也。如云自体本空名为涅槃。说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是可云涅槃本有义说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又说随其流处有六种味。或处说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云云)是可云生死始有义义也。然何云生死在先为始。有在后名本有耶。就中涅槃若必在后者何名本有耶。
答。始是初义也。生死在前名始有其义显也。本者古旧之名也。在后方成故旧义也。意者众生至故旧之时。方得涅槃故。云本有以于众生。故旧之位有其涅槃法也。或本来自性。是性净涅槃。而言后者生死止息。后方得本有涅槃名。谓指后时涅槃。其体是旧云也(二义中前义叶玄文相。可善案也)玄云。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何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生死本有。涅槃始有何失。第一念为故。第二念为新。故生死涅槃。皆不是本有。皆不是始有而终。是无始而今假名说故。更互为本始(云云)。
又云。今约事论之如无明。初念始起为新佛果。后记为故。何异先两念相望初念为新。后念为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则名新。无明住地已久。此则为故。失两念相望。初念名故。后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新(等文)即一具上文也。
言何异先两念相望等者。同先文已明两念新故也。
问。如一切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亦有佛性。可得成佛乎。答。草木有佛性。而得成佛也。问。迷悟相对之理。有迷乃有觉。依正二报之别。有心与无心也。若尔众生本有迷心。故后有觉悟之理。草木从来无心。何得成佛之期有耶。设言草木有真如理。更不得成佛之义乎。答。此是通门明义。若论别门则不得然也。
玄云。不但凡夫无佛性。乃至阿罗汉。亦无佛性。以是义故。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此是对理外无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也○又华严明善财童子。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岂非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又大集经云。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乎哉。即物而真圣远乎哉。悟之即是也○又涅槃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亦是经文。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经言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以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无往不得是故。得名大乘无碍此是通门明义也(文)(无碍法门见大乘也)次文云若论别门者。则不得然。何以故明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草木无心故。不迷宁得有觉悟之义。嘱如梦则不觉以是义故。云众生有佛性成佛。草木无佛性故不成佛也。成与不成皆是佛悟有何惊怪(文)言无不成故。假言成佛者。有人云于理中无不成故。且取无其不成佛义。假设云成佛。可理实草木不成佛也。有人云。假言者是中道。假名之假也。非假施设之假也。意云若论成不成相者。皆是假名。非约中道明之。若望理内之通门论之草木如众生实成佛也。若草木成佛为假名者。众生成佛亦是假名耳(后义可可胜之)大经三十三云。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难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净影此名能知性也)。
窟下云。有如来藏必。当作佛不同草木尽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如墙壁瓦石也(文)。
涅槃疏十八云○草木无佛性。尽在一期故断灭等(文)。
问。付明悉有佛性义。且弥勒成佛时。一切众生皆可得菩萨乎。
答。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云云)。
问。正因佛性。遍在一切。凡圣身。至成佛时者。可随发心修行之次第。任缘因佛性之有无。而何弥勒成佛一切悉得成佛乎。
答。玄云。故经云。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如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云云)。
问。付理内有佛性。理外无佛性等四句义。引何文证之乎。
答。引大经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等文成此义也。
问。夫理内理外者。以诸佛菩萨无所得悟为理内。以凡夫二乘等有所得心为理外也。故玄上文云。经言复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云云)又云。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若一切诸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云云)明知理内但是般若无相妙理。诸佛菩萨与此心起上品邪见身。无一豪善法。虽遇涅槃之教门。现无发心之理。说涅槃之利益之除一阐提者。即此谓也。今对此人云善根人者。只是不断善根之人悉是也。何以阐提无等之文证。理内理外之佛性有无乎。
答。诚付无所得心明理内理外。以诸佛菩萨悟名理内以二乘有相心悉为理外也。然理内理外者。即内道外道之异名也。以理内名内道。以理外名外道。以其二乘及凡夫之善行无所得理之外故。呵之属外道也。阐提及善根相对可类之。以大乘善根名善根。其凡夫人等无此善根。且属阐提人。可非谓实是断善之阐提可故。玄上文云经言。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外道道者。无常无乐。内道道者。有常有乐○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道与菩提因果异也○)又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外道。若一切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即属内道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文)。
玄云。理外若无。理内则有。理内若无。理外则有。或时言内外俱有。或时说内外俱无。故经云阐提人有善根。无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二人俱有。二人俱无(文)问。大经中说。十地菩萨惠眼见故。见佛性不了(云云)此为因位。穷极法云地菩萨乎。答。地前菩萨也。
问。经文云惠眼见故。见不了了佛眼见故则了了(云云)此对佛果位。明因位所见。明知十地穷学犹未了了见佛性云也。抑有何故解云地前乎。答。此是相传说禀承义也。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也。还以见性不明云地前菩萨欤。问。因果相对难。弥难避如何。
问。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是地前初心住欤。答。真悟十地即初地发心也(涅槃所明地前花严所明真悟)问。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者。十地品次初发心品之前。有梵行品之文也。未至他化天宫。说十地住位未开之文也。彼经自明菩萨一地普枌说地功德之旨也。故于初发心。一念即得佛果功德云也。何忽以此为观喜地证位乎。
答。玄云。因中开为十地。乃至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云云)准此释文。十地为本。论其因位其十信等。并是学十地之方便也。故说初发心功德。即明初地相云也。
玄云○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为惠见。举殊喻释。二者外道凡夫名为信见。或如羊角。或如大聚等。师子吼品明惠见故。见不了了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佛眼。见故则了了。经文如此判释。多言十住菩萨。方见佛性。犹如罗系。九住以还。未见佛性。但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如此者。初发心时。即见佛性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惠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但地论师据行位。判行通住别。涅槃辨位别义故。菩萨位智犹未极故。十地菩萨见性不明九地犹未见。华严明行通义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文)(今案兼取地论师义耳)。
一师者。兴皇朗和尚也。今考二谛义。及中论疏初卷云。得此意者解一师意(云云)今涅槃义明正义。云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云云)又法品疏云。一师相承开之为五(云云)仙光解此文。云一师者古旧三论师等(云云)此似非兴皇师也。
问。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及华严初发心时即是佛故。并为十信初心也。今何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意真悟十地简地前(云云)答。可劬劳之。
百论序疏。证十信初是天尘想云。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是佛故(花严第十卷文也。花玄四明一念具万行引此涅槃文也)玄教迄义云。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槃之发心毕竟二不别(云云)(灵味云。初地并什肇云十地并成。论师云八地并今义异之)。
华严贤首菩萨品云(第七卷)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佛道(文)。
涅槃疏七云。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发心便能八相成道(乃至)今时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住(云云)提婆品疏云。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云云)。
华严梵行品云(第九卷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与初发心时。即是佛故之文意可同。而释文各异。可案之。且云本文。虽同但释是文处。则故作别释。可非本文意别也。或经本文先后说则义欤。
方便品疏云。十地经云。如是十地义说。佛之根本。即十地为本佛。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慧出。即佛为本十地为末(文)。
大品疏六云。如十地与佛身为本。末从佛智慧海于生十地。佛为本。十地为末。如是十地义诸佛之根本。十地为本。佛为末(云云)问。第三云○有因而果前故。华严云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海出(云云)问。十地如何从佛智出乎。
答。案十地论意。佛有众德。而开佛果功德。为十地之渐得一切德也(更寻)。
问。付佛乘因果。且于菩萨位总开几种乎。
答。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文)问。地前有三十心何只云十地乎。所以论疏云。无阶级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云云)如何。答。玄云。虽复不二而开因果。二菩提心为因佛。则是果此是一重开也。又明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此是第二重开也。如是于一一地中。或更开为三。乃至为四。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文)意云以真悟为因。因中开十地。然十信乃至十回向者。但是十地家之方便。乃属初地耳。亦是第三重开出也。
问。涅槃经中。说十二因缘义。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云云)尔宗家如何释之乎。
答。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乃至)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云云)问。法云地位。设虽非初地胜。必于劣得自在深。心于浅位通达也。何云非初故。不见其始耶。与而言之者。上所于有说意。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云云)又有人言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云云)与此等释有何异乎。又佛果不开故。始终俱见云。专不可尔。但可依智慧。明味论见不见义。更不可任开合义明之乎。
答。此释有深旨。谓十地在终故。云见终不见始。准此初地在始。故亦可云见始不见终。佛果不开分。故不分始终见不见。故只云始终俱见也。经文舍深义说之不可以常途意解之欤。
玄云。又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断无明故。言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同去佛。近故言见终也。又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言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众惑已尽。因圆果满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此故是无始终始终不见而见也(文)(此约十二因缘论始终也)。
经二十五云。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始终。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云云)。
疏十六云○旧解云。始则是无明元品去佛远故。十地不见终去佛近故可以见○今依阿西释云。十二因缘不出因果。因则始果则为终○因细故十地不见。果粗故十地则见。此解极好。一师复明○此十地以来○实方便弱故。不能见始方便实阴故所以见终○如来二惠等故。始终俱见(云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者。实惠所见故。见终妄想。因缘和合。而者方便。所见名为始十地。方便弱故。不见始云也)义记八云。见已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等文)。
大乘玄问答第五
大乘玄问答第六(一乘义玄卷第三中)
问。小乘初教意。以果为乘体(云云)尔大乘意亦可尔乎。答。玄云。因与果为乘(云云)问。大小乘义。优劣虽殊。如来制立。其旨大同。小乘初教中。以果为乘为顺。大乘之实教也。是故以浅深。亦可云凡果为乘体也。是以法花譬喻品。合牛车文。皆举佛果功德也。如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等之如来知见力。无所畏等也。又云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又云诸力解脱。及佛余法也。然何今云通取因位所行乎。
答。大乘深义其旨宽。通局取果德者。可同浅近之小乘。随偏执之一门欤。若依般若胜万等说。亦有唯取因位所行之意。若依法花之文。亦云乘。此宝乘立至道场(云云)又明药王等菩萨行。一乘即是因乘之义也。又十二门论中。明六义一乘。云诸佛大人所乘之诸大菩萨所乘(云云)故知乘义宽通因果二位也。
玄云。小乘初教以果为乘。故言三车。在门外此是尽无生智果。大乘因与果为乘。问曰。若大乘因果为乘者。何故经言于佛果上更无说一乘法事。答曰。此约用为言不言乘体不至佛果(云云)(游意见胜万经也。若约利他用者果位亦有之也)。
问。法花经文云。无二亦无三文。且以偏行六度之菩萨解无三文。是谁人释乎。答。玄文云。有人言不云谁人故难知也。问。玄文正见。光宅之解也。付之退考彼疏。全无此释。灵指其解。传鸟迹逐于空中。尔者何可云乎。
答(云云)。
玄云。问曰。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无二无三耶。答曰。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云云)。
又云。晚见法花论释。十方佛土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无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偏行六度菩萨。故光宅失旨也(文)。
问。法花经中。身子尊者唱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云)尔者法性者。佛性异名欤。答。问。佛性者。真如法身之理。正法中道之体也。而身子昔教中所解者。唯是阴上无人之空理。折法空观之偏真耳。若以身子昔所解之空法。即为佛性异名之者。取鱼日谓夜光。采瓦砾为珠。玉乃此谓也。尔者何可成之乎。答(云云)。
玄云。问曰。有人言此经未明佛性。但明缘因。复言覆相明常此义云何。答。乃是成论浅悟之徒。有如此失。任大宝而不取。遇深经而不求。岂异弱表与穷子反走舍宅。乃至又处处明法性。法性是佛性之异名。身子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见。即是佛性(云云)。
问。法花论意。何名报身佛乎。答。修行显佛性为报身(云云)。
问。显本有佛性者。应是显时法身。法花玄中。释天亲优婆提舍。法身有二种。谓隐时之法身。及显时之法身也(文)若以本隐今显之德。名报身佛者。法报二身。全无差别尔何。
答。假因义边名报身佛也。以疏法之所依万德之体性为法身。此乃一法义别耳。
玄云。若法花论明三身者。以佛性为法身。修行显佛性为报身(文)花玄九云。若就法花论明三身者。佛性隐显为二身(文)。
法花论疏下云。此论正以如来藏为法身。显即名报身。涅槃有二种。一性净。二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文)。
又云。论解二种法身。一者隐时名法身。此非多宝也。二者显时名法身。即多宝也。问。若尔与报佛何异。答。体一义殊似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文)。
问。付摄论所说三身。且报身佛唯他菩萨身欤。为当通自化化他乎。答。玄云。化菩萨名报身。或云。化地上名报身(云云)问。依事虽定有两方疑。若唯化他身者。考摄论文。云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即是应身(云云)(第十三卷)法花疏云报身即应身(云云寿量品)故知通自利利他也。若云尔者。玄云摄论法身为自德二身为化他德(云云)又所出文。云唯化菩萨(云云)明知不通自利德也。如何可定乎。
答。花玄九云。摄论开迹以为二身。又化他中化菩萨身总名舍那(取意)若依统略意开本合迹。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也。此二文相违。然今案之。摄论应身通内外两应也。花玄约外应论之统略。约内应论之。以外应身属化身也。犹可劬劳之。又释文处处意别欤。
短册(同义)
摄说所说。三身如何。答。摄论所说。三身者。一法身。二应身。三化身。此其三身也。问。尔应身者。于本迹二身。是何乎。答。可通本迹二身也。
问。依处处释。案彼论意。但取内应身为应身。亦即名报身。以其外应身。属第三化也。故法花论疏云。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文)然法花论。明报身之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故(云云)既当法花所说之报身。明知以常住果德。无为智惠。内与法身相应。故名为应身也。加之统略中。申摄论意云。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也。外皆名化身(云云)准此等文。以化菩萨之身。唯属化身。其应身者。唯是真如相应之智德事。而何云通本迹二身乎。答。考本论文。案玄疏释。于应身中。可有内应外应之两义。其真如之智惠。是内应身。化菩萨之身。称化应身。若唯以内应身名应身。嫌外应身不名应身者。今玄章文。云摄论法身为自德。二身为化他德(云云)即以应身。为化他德也。岂不相违此释乎。又统略意。以如如智为应身。成开本之义也。故知应身亦通内应也。依之通有内应外应之两义。所成申也。
问。所答申犹不明。案处处释文。摄论所说之应身。即是法花所说之报身也。爰知十地行满之后。所得究竟菩提。内与真如法性相应。故立应身之称也。若以化菩萨身名应身义有者。可云开迹。以应化两身俱是化他之迹故乎。但言二身为化他德者。菩萨证真如。能见内应身佛。且望菩萨所见义边。假名化他德。又真如相应智。有大悲之义故。简法性身佛。无名无相之真空理。且为化他德也。非谓本迹之中迹身之所摄。而何违明释文。强依相传之一言乎。
答。宗家意。立内外两应。任经论师所说也。然考论之全文。具明二种之应身。如言此身。与请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云云)(第十四文)既云此身与请功德相应(云云)其相应功德即是内应身佛也。又云法身是料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息德(文同卷)又云。次此复证得佛地时○至果方究竟故。悉与法身相应(云云同卷)此等文良是明内应身也。或复云菩萨于诸佛净土中。自听受法乐。为他说法亦受法乐○若无应身。则无此二受用法乐(云云十三)此是说外应身也。或又云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与如来恒不相离。此二事即是应身故(等文十七)此文并说二种之应身也。而或又偏说外应身为应身。又以如如智属法身(文十三)今章文正依此义也。或专说内应身为应身。统略文正任此文也。其章文云。或当译人不体其意。是一往判诸论相违也。更说三身四身。本迹开合等意。会通其说文。是知经论往往明义成文。然考摄论一部。于应身中。内应外应。两义共明之耳。法花论疏下云。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文)法花论疏又云。又摄论及同性经。净土中化诸菩萨名曰应身(文)法花玄九云。法花论开本为二身。合迹为一身。摄论开迹为二身。合本为一身(取意)统略云。问摄论云。照用皆是应身。与金光明相违。云何会释。答○经合本开迹者。如如智即应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种皆名法身。故经言合本。而有应化。两用应身。化菩萨化身。化二乘故。是开迹论本合迹者。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文)(应身已外。皆名化身释。犹不心得之)。
问。摄论所说三身如何。答(如前)问。尔其应身者。唯化菩萨之身欤。答。有内外两应(云云)。
问。案章现文。唯是故外应身为应身也。故云就应身中。自开为二。化菩萨名报身化二乘名化身(等文)不论真如。相应之内应身乎。加之法花玄中。判摄论说。为开迹合本之三身。法花论疏明摄论同性经意。云诸菩萨名曰应身。而何今答申通内外两应乎。
答。凡宗家之习。明义门多用傍正之意也。是以以化菩萨身。名应身者。是一往之傍义也。故考实义时。可云通二种应身也。
摄论所说。三身如何。答(如前)问。尔者十地菩萨。可见内应身佛乎。答。可见之也。
问。十地菩萨。何见内应身佛乎。夫内应身者。究竟法身。是唯佛与佛之境界。非化他利物之化用。十地因位。分何能得见乎。若许见之者。与外应身义有何差别乎。
答。地上菩萨。无生悟开能证真如法身。故能见真如相应佛也。故法花统略云(塔品)今摄论云。初地见应身者○初地已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身(等文)意显也。
宝窟上云。摄论云。地前见化佛。登地见应身者。是良为与真如相应。名为应身。与有二一内应与真如相应住真如。经土二外应住净土。奇特相好教菩萨也。地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文)。
此文明外应。亦是真如相应之义也。又真如相应。只是内应也。但凡外化用义。望所化菩萨为外应也。
统略云。今言分身为应身者。此是外应身位通上下(云云)仙光院尽法身唯佛见者。就究竟见义也(云云)略述五。
此释花玄云。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云云)准法身义。内应亦尔。若约究竟。唯佛能证能见。若论随分十地亦得亦能见之。
章云。以此文详之。则唯有三车(文)心何。
答。征四车义引八文。今是第一文也。谓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文)即以此文证之。唯有三车。非四车云此文意也。问。尔以此文证。三车义方何。
答。今此文意者。唯有第一佛乘。无有第二缘觉乘。第三耳耳乘。此则破二明一义正明三车之文也。
问。此文更非三车之证据。正是四乘之诚说也。无二之言。明无声闻缘觉二乘。重云无三兼显无权大之别乘。故知以一乘为真实。是三之外一乘也。岂非四乘义乎。依之净影大师(一乘义)以破权大释。无三之句。才今引此文。证三车假文义翻覆。然经但云无二无三。何加言云无第二第三乎。尔者何可成申乎。
答。三车四车诤论纷伦由来久。八证六文转势不同义家方。然今正申三车之义门。废四乘之傍说。所言无二无三者。只是第二第三也。此文正存唯一佛乘。废声闻缘觉之权乘。于大乘之中。无复分权实之乘也。依之普门品之中。别佛乘为第一。次缘觉声闻如次为第二第三也。文理俱明何强可疑此义乎。
问。所答申犹未明。别三乘次第。或自胜至劣。或始劣终胜。非强嫌之俱。可许此说。但至今此文者。不见别名次第。依何理定云破二明一之文乎。依之或云。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或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量。复据次第乎。加之佛乘分权实。净影释文既明也。牛车通权实。金陵自义在傍。若尔无定文。并无权实之三云耳。虽引普门说。未足为证据。尔正于此文可成第二第三之义门也。
答。无二无三之文。诸师异释。虽有第二第三之语。可任三百余遍之讲说也。晋门别三乘。润色在当部之中。花严三十五辨三乘证据亘傍经。加之龙树菩萨十住毗婆娑。坚意菩萨宝性论等。别三乘次第并同之。何况天亲涅槃论。正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为浊(云云)。
对一乘之清净云。第二第三乘也。西大寺玄睿师(大义抄第四卷)引善戒花严两说。成三乘之次第。于南岳大师之遗文。弹天台之文句也。慈恩大师法花玄赞之中(第四)自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无二亦无二也(云云)慈恩考梵箧。力学拔群。金陵探深致解契呗叶。退考生公旧解。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云云)爰知第二第三之释。相传在八宿。赵苑之译。扬梵汉契。一致今引经此文。正为三车之诚证耳。章云。复信上数故名为报佛(文)意何。答。依法花明三身佛之中以文已成佛。复信上数名报身佛之此文心也。
问。尔今此报身寿命。可有终尽乎。答。今此报身佛者。无为常住不可有终尽也。
问。凡有义门者。必可任经论之所说。文外立义。犹难依信乎。经说复信上数犹可有限量之终尽。论言过上数量。谁为无终尽之寿量乎。依之净影大师。定涌出菩萨所见之应申化来多时明真久矣也。此释热于经文。又顺论释。今云无为常住之寿命。其义未明如何。可成申乎。
答。复信上教文者。古今之难义。曩代之未决也。然今任金陵之赞仰。所存申报身之常命也。夫宗家之习者。废四五之穿凿。谈一极之玄宗。法花乃是大乘至极之教门。开权显实之旨归也。十地行满之后得。湛然常住之妙果也。所成之寿命。非无终之圆果哉。但言复信上数者。即说常命之证也。论其始终诚越补处之智力。诧其未来。又非佛智之穷尽假。譬于尘数。为显四种之难知也。以定限之信数。非说寿量之终尽。故论。云此文示现如来常命(云云)既云常命。何为应化之无常哉。过上数量者释善巧之说也。故云无为之常住之报身。其旨明也。
问。所答申虽有依凭。其义未足。宗致犹闇。夫论尘点之久成者。为成父子之老少。显涌出之能化。以信数之语。说息应归真也。论云示现常命者。成约化显实之意故。义章文云。释言约化显实故。尔化来多时。明真久矣(文)以应化久。显真身之常。是故所显之真身虽无为常住。以能显之应寿。不得云报身之常果。何况云人天充满。非应化者。是何说常击天鼓。犹是随情之化用也。依之虽设四种不可知之释。未可复信上数之经文。抑前出净影之解释立者。何不存会释乎。摄岭之窗前。虽玩一圆中之月。净影之苑中。勿忘九重观之花。尔者融会多多违文。成申一家义宗乎。
答。欲知此义。善可见论文。所谓以三身之果德。解一会之经文。付出释代官之文。解应化之菩提。以尘点实成之说。为报佛之菩提。而十地行满以后。证常住涅槃。若以涌出之能化者。显应身之寿者。以尘默之实证。湣伽耶之近成。既背天亲之料简。何叶妙经之旨趣。是故虽置信数之语。但是善巧之言辞也。非施权之方便。若强执数量之言。谓定数之劫限者。设虽闻无为之语。不叶真如之无为。虽施湛然之说。还为池水盈满。何守文字之指。忘义实因哉。主显涌出之能化者。本为开常命之实。有千界地涌事。明菩萨之能化说。后段之正经。是以举菩萨所见之无障碍用。成常住之圆果。亦非以应用土。名报佛之净土也。但于净影之所释者。虽非全同。亦非为违文。以应用土。显报佛常命。二师大纲是同。但于信数之一句。料简少异耳。净影以应用久成之。同无障碍用之释。嘉祥以四不可知释成之。非谈无障碍用之义边。然于实成之报佛。傍以应用之长久助显之。以伽耶之近成为应化。今教开之。是谓开权之谓也。涌出之能化。属真身之常命。是谓显实之谈也。于显实之中。以湛然之常命为正。宗门涌出之能化助显之。二师所释。自本不违。何劳会释乎。
问。佛性法性体义同异如何。答。法性者。是佛性之异名也。问。尔引何文证乎。答。身子我言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见即是佛性(文)问。且付身子尊者。语有疑难。夫此文说小乘之昔疑也。若尔亦是小乘所解之法性。单空偏真真谛理也。今所论佛性者。真如法身之异名。如来藏性之理实也。若以彼小乘之法性。为今佛性者。那非凡鱼目为夜光采瓦砾谓黄金乎。尔此文难消如何。可答申乎。
答。三乘虽异。同依真如之一法。凡有断证无。不由佛性之真理。三兽渡河。三岛出网。尽此谓欤。观中道有三人者。涅槃之诚说得实相。有三人者中论之格言也。设虽小乘之悟解。宁非般若之气分乎。加之今正案之身子入法性有三时(辟喻品义疏)今且取第三时。以大乘经正明中道佛性。身子历闻。大品及方等疏经明三乘人同入法性。此即中道佛性。非小乘教空无我理也。今宗家明义门。多有傍正之意。若论正意者。可存中道佛性。若论傍义者。亦兼小乘之法性也。会入大故。得是般若之气分故。故以身子所解之法性。即云佛性之异名也。
云何名会三归一乎。答。昔开一乘为三乘。谓指大乘因。为小乘之果也。今还指小乘究竟之果。即是大乘所行之因。云是其会三归一义也。故章云会三归一释会。彼三行归一佛乘(文)问。引何文证会三归一义欤。答。引法花药草品之文故。章云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问。依大亲论文。案药草品此说。是种子无上之文也。非会三归一之意。夫种子无上者。过去结缘之昔所发之菩提心也。故论文解种子无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文)疏解此文云。今即凡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文)既取菩提心种子。为种子无上。不取小乘善根。然今会小果为菩萨道。其旨遥异也。若依彼文成会三归一者。专违论之旨趣。既背四依之定通。谁信一家之解释乎。
答。今此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正会声闻小行。行菩萨道也。经目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云)本开一佛乘为三乘道明也。今明开会义之时。合三乘为一乘。其理亦成故。知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之文。正会三归一之诚证也。净影大师。同为会别一乘也。但种子无上者。论发菩提心也。此则取初发心位。以论种子义。总论声闻人。有三时不同。初过去曾发大心时。二中间退取小果时。三今闻法花还发菩提心时也。初后是大乘。中间乃小乘也。故且取初一亿正为种子无上也。第三闻法花入大乘者。即以云雨润其种子也。中闻小乘者。虽是有所得善是无所得之门也。为佛道之远缘故。相从亦为菩萨道。亦即是会三归一意也。三乘虽异。犹是般若之支流实相之章分也。例如地前所行。虽非真悟。以学无所得故。亦名无所得。乃至十信皆亦如是。二乘善根亦可有取舍之二义。故取小乘善根。为菩萨道者。是会三归一之意也。若别论种子者。正取初时发菩提心。后时即云雨润之。中间亦相从为缘。故解论文。其义虽以异。然考理实更不可相违。
意云。若论种子无上义者。取初发心是为正。余是傍义也。但明开会义。其意宽通故。虽傍义取小乘果为大乘因也。宜可得傍正之意欤。
义疏云。故此善根即无上种子(乃至)若转悟者。则会而不破(文)。
意云。会二乘智断亦为种子无上也。
章云。若就用为谈万善为乘体(文)心何。
答。就一乘体有二义。谓就性明之。约用论之也。今就用谈之以万善为乘体。云此文意也。问。尔因位万行果位。万德俱为乘体欤。
答。今所言万善为乘体者。通因果二位也。
问。付因位可取其万善。何通果位功德乎。夫乘是运出之义。运载行人。令出生死合至佛果。故以因位万行。可云乘体。何取果地之众善。可为乘体乎。依之习报两因取习因为乘体(云云)明有漏无漏立远乘近乘之名也。明知因望果分别远近也。论动不动乘万行为动乘。佛经有运出之义。云并就因乘义论之。以运出明其相。加之胜鬘经中说佛果上更无说一乘(云云)般若经文。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住论之到萨波若边反不名乘(云云)经论之所论之所说明也。更不通果地之功德。若尔文理共破义势自违。如何可成申乎。
答。乘有多义。不可为一途。是以法花玄中。(第六)具明四句义。一但果乘。或但因乘。或亦因亦果等也。今玄章文。亦明义有多途。然总论之。大乘宽含因果万善也。故云大乘即因果为乘(云云)会胜万文云。此约用为言乘体不出佛果(文)意者果地万德亦有运出之功。而自善已满不更可运出。故虽无运出之用。犹有乘体备。可运出之功能也。加之自行虽满。而有运他之用故。法花玄云(第六)果乘但有运他之义(云云)统略文云。车之运动。必由于牛。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又望自德亦得有乘用故。法花玄第四卷。以缎任自在名运载。望自德亦有乘用(云云)(取意)法花经中。自有二文。诸子所乘乃是因车如来所乘即其果乘也。
十二门论。明六义大乘。亦具举因果之大乘。故今所答申。通果位之万善也。
就法花大白牛车。唯果乘义通因果义有处处文。可考之。
章云。各白文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文)显何事乎。答。云为经师意为显三乘人俱有索车之义。引经文也。所谓诸子于门外求三车云。故知三乘之人俱有索车义。云此文意也。
问。尔章主许此义乎。答。以十义推之。非三人有索(云云)此则菩萨无索车义云也。问。菩萨如何无索车乎。夫索车者。以今无三教。征昔三教也。菩萨闻今无三之说。宁不征昔之三乘乎。何况经明索车云。尔时诸子结三种宝车也。诸子语宽。何为二乘人哉。既举牛车。知亦菩萨索车有事。旧经师所存既契于经旨。今何不许之。
答。索车者。是一经之大宗。开会之旨归也。八轴之通塞。盖在一科之迷悟旨欤。夫旧经师者。是光宅等师。四乘之义家也。先难三车之六文之一也。具明十义。如傍释文(法花玄第六)今此中略明其两三耳。谓本以三车譬三果。三车并在门外。然二乘人出三界之门外。至许车之处觅其自乘果。不得故宜可索之。菩萨未至许车处。无览自乘果不得之义。何谓有索车乎。是其一义也。二乘圣果。昔教说有。今经云无。故付今经以昔教疑今经。可有索车义。今昔大小诸教皆明有佛乘。始终无改反。故不索佛乘也。是其二义也。又二乘人。于正使之门外。览果不得。故须索佛果在习气无知之门外。菩萨亦尽习气即便成佛。故无索车也。但至诸子语宽者。义众解之。云盖是总相。称为诸子非是门外三人名为诸子(等文)心显也。结云三种宝车又列羊鹿牛车者。义疏解之。云一人二人俱得索三无所疑也(文)。
意者。二乘人可得索三车也。
问。二乘但可索二乘果。何可觅佛果乎。望昔教故乎。又菩萨全无索车者。义疏何云亦有索也。答。二人未索三者。以今无三教。总征昔三乘。非必求觅自乘果也。又菩萨亦有索车之义。谓约门内疑情耳。故义疏云。若据门外无菩萨索。若通论门内约疑情者。昔说有三。今说无三。菩萨以无征有。亦有索也(文)。
章云。通而为言三身俱常(云云)意何。
答。付三身常无常。有通别二门。今依通门论之。三身俱常。云此文心也。
问。且就化身常有疑难。夫随缘起尽之形。无而忽有之身也。依何今得云常住乎。依之金光明文云。化身是假名之有。念念灭故。是无常也。法花义疏。云应化寿量有始有终(云云)八相作佛犹不免。灰炭之无常。一时化现。亦不归如幻之虚无乎。既有一期刹那之二无常。何处有常住之义。答。疑难之旨。是别门所明也。今通门意。非唯法报二身是常住。化身亦是常住者。化身之用虽是无常。论其体实者。是大悲法门也。即是真如相应智慧。带据苦之义。名大悲法门。故就体论之。化身佛亦是常住也。故章云。化身以大悲为体故是常(文)若依法花玄意者。化二乘人。无暂息时。故化身亦常也。若依四卷金光疏者。是相续常故常也。如来化身以二佛为体。以众生为缘。体缘无尽故。化身亦无尽也。故化身亦云常住也。
章云。一卷满不成乘用(等文)明正义意欤。答。是申不正义也。
问。佛果之圆德。不可顿阶。必备万善。方可得证。依之一心具万行。显无生之证入。普贤包众善。宗毗卢之果海。加之小乘浅近之宗。尚云依因圆德之力。得果圆德之位。虽无漏之净惠虽殊胜自性。念经不能断烦恼。定以彼思之其义亦可尔。一善若不满。不成乘用。岂非正义之意乎。
答。有人之偏执。何当自宗之正释乎。夫今意因位有万善。各备运出之用。譬如百川万流之一一。有向海之义。是故佛果万德。要虽由万行之因满。一一善行各可运出之功能云也。何执因成假之一义云一善。若不满者。不成乘用乎。故其所言非正义之旨也。何名三后辨一乎。答。以法花一乘。名三后辨一。谓法花尔。前之教明三乘之支未。今会彼三乘之支未。归根义之一乘也。故章云。三乘之后说。法花教门。会彼三乘。同归一道谓后辨一(文)。
问。开会之十门者。是为明一乘之异义也。三后辨一者。是十门之第八也。会三归一者。亦十个之随一也(第二门也)彼既云会彼三行。归一佛乘。今后云会彼三乘。同归一道(云云)文言既同。义势无爽。再论之者。重言非无用。还同前者。徒为设劬劳。尔何可成之。答。三权一实大宗虽一。为悟学者。委开十门。所以一往见之者。虽有相滥。再寻之者。朱紫易辨。彼会三归一者。会三乘答法。归一乘之行。此三后辨一者。会三乘教法。归一道之教也。所望已异有何相滥乎。诸烦重言。必显别义(正理论文)岂非此谓哉。金□不辨勿妄谓一贯矣。
何名三中明一乎。答。鹿苑以后。法花以前。说有三乘。佛乘为第一。缘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即以第一佛乘。为三中明也。故章云。从趣鹿苑说。于三乘佛乘。第一缘觉。第二声闻。第三谓三中明一(文)。
问。今此三中明一之义。其意未明。夫一者乃是无三之称。同归之义乎。于昔三教之中。曾无有此义。若云三乘之中明一者。宛如涅槃中求水。岂非黑铁之黄金哉。一乘实相之中。恐似交假论乎。答。无三同归者。实虽一乘之宗极。十门辨一。亦是为尽义门也。所以佛乘第一者。且取第一之一也。非是归一之一矣。况复第一云一者。是密开一乘也。摄大乘论。解一乘亦即有此意矣。所以第一最胜故。以佛乘可为一。若尔第一之一者。是同归之弄胤故为显。无三同归之旨。兼亦明之也。
章云。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诸菩萨(等文)引证意如何。答。三车八证之中。第五之文证也。谓教化诸菩萨者。是一乘真实也。无声闻弟子者。是无余二乘也。故章云但以一乘。则有菩萨无声闻弟子。即无余二乘(文)。
问。为证三车可引三乘之文。然今此文者。才说大小二乘。不论缘觉之中乘。若谓文言之略者。亦可亘四乘之义宗。若唯义准言之者。为非文证。何备八文之一乎。尔如何可答申乎。答。于迷者非所论。若能解文义者。三车之旨可明。故章引此文已云。此文最分明(云云)聋瞽之辈。向明谓闇。对说为默。何足击扬乎。夫今此文意。以有无明义。三乘旨显也。设于佛乘辨权乘者。但可云非究竟。何得无菩萨云事哉。声闻缘觉虽异。同是小乘也。故属无声闻弟子之句也。若无权乘菩萨者。何云教化诸菩萨无简别乎。即菩萨虽有。非究竟者。何复可属无声闻弟子之句乎。
难云。虽菩萨乘若权乘菩萨者。可无之如缘觉。为无声闻弟子之句有何妨乎。答。声闻缘觉。同小乘故。相属明之显也。菩萨乘者。设虽权乘义同。今教始为权乘。但举声闻之悟。何能摄之。若欲明为权者。必须简别说之。不得但义准举之。
章云。今二乘人。断正使尽。而不见车(等文)心何。
答。为明菩萨索车对之论。二乘索车也。谓二乘人至正使之门。外可得自乘果。而今教明无三故。有索车义云也。
问。尔者缘觉中乘。唯断三界正使为当。亦有断习气无知义乎。答。今文唯明二乘断正使尽。菩萨正使习气俱断。不论中乘断习也。故中乘人无论断习义也。
问。所答申不明。夫二涅槃之证得。专依断结之差别。三乘人之利钝。亦任习气之厚薄也。是以声闻迟钝。由未断习气缘觉稍利依长断无知也。统略中引同性经云。缘觉有习气。薄地良由长断习气也(云云)但至今文者。付正使习气。并论其尽处缘觉。唯习气微薄。非尽处故不辨之也。而何依今文。成申缘觉无断习乎。
答。大小乘之差别。依二障治断。小乘唯断烦恼。菩萨二障俱尽。是知缘觉断习。经论所不辨也。但委细论了时缘觉人。非无少分断习之义。统略文且引一经之隐文。成少分之义门耳。今文任大小乘之洪范。不论中论之断习离言。今文意全嫌中乘之断习。但任文大体不明此义也。加之譬喻品之义疏文之中乘断习经论无文大。考诸经论之无中乘断习之也。若委细寻之考。微隐之文。非无其义故。统略之意。同性经之说。更非违文耳。今更思之。缘觉人者。于习气无知有少分。伏断非永断。故无断习之文云也。但同性经说者。约伏断故。云习气薄地欤(三藏师十行六心前伏云也)习气伏位断位。可考名教知之。
大乘玄问答卷第六
(写本云)永享五年(癸丑)十一月十五日子克计于灯下书写毕。
三论宗。高信(生年四六)
于时永享九年(丁巳)三月三日于东大寺北室密乘坊书之。今日谈义稽古用意也。虽未讲众为稽古书了书也。
三论宗英祐(生年二十一岁)(戒八)
永享十二(申)卯月六日。
乞食云。
身虽处于泥 心如满月(五コソ坊主物语)
十方在净土 何所西方
问云。
山里ノクチキノ中ノタマリマリミツ人ハ知ラネト月ハヤトレリ。
大乘玄问答第七(涅槃义玄第三下)
问。付涅槃名有翻无翻二家分也。尔大师取何说成之耶。
问。付涅槃名有翻义。尔相待绝待涅槃俱可翻之耶。
问。有人意云。涅槃体者是法身之义。大师许之耶。问。修成涅槃以何为体耶。
问。就性净方便二涅槃。且性净涅槃可有万德耶。
问。付涅槃三德且显三业自在故。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尔以何德显口业意业耶。
问。付三德四义。且第三义意法身依何义立之耶。
问。涅槃名灭度。尔何释其义耶。
问。付五住断位且菩萨何位断尽见一处住地耶(又方)。
问。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同至初地初心断尽之欤。为当地前次第断尽欤。
问。菩萨何位断尽四住烦恼耶(又方)。
问。宗家意地前菩萨可断无明住地耶。
问。地前为分段初地以上为变易(云云)引何文证之耶。
问。直往菩萨何位受变易身欤。
问。回小入大菩萨从初发心受变易果(云云)。尔夫回心已前不受之欤。
问。胜鬘经中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云云)尔此不愚法人通利钝云者欤。
问。付三修八倒义且我无我义如何释之耶。
问。付三修八倒义且具足言时有四修八修(云云)尔者经但明三修六修者有所除欤。
问。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乐傍迷生死无常·苦(云云)尔解常之解兼可解无常耶。
问。前倒后倒各有四倒。尔者后倒是见惑所摄耶。
问。于生死法起几颠倒耶。
问。内凡已上起生死四倒耶。
问。学人所起八倒者为是界内见思所摄为是界外无明耶。
问。付六修明真俗观。何可云之耶。
问。付六修云通皆真俗观。若广论八修时。其净不净亦同云耶。
问。于菩萨位为起八倒为当何。
大乘玄问答第七(涅槃义玄卷第三下)
问。付涅槃名有翻无翻二家分也。尔大师取何说成之耶。
答。今同有翻第六家(云云)问。彼义一向云有翻。今意。相待涅槃有翻。绝待涅槃不可翻也。所明既不同。何云同有翻耶。
答。且约相待一边同云欤。又今虽有两义。总言之者。涅槃有翻名云义也。故于有翻无翻之二家且有翻义云也。
玄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无翻。无翻有四家○有翻六家○六云。灭度若言涅槃不翻者。汉地众生应无利益。二者大本云。大觉世尊将欲涅槃。六卷当此文处云。大牟尼尊今当灭度。经既有翻。云何不翻。今同有翻。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绝待涅槃不可翻也(文)(六卷者六卷泥涅经也)。
问。二故俱不明。初云无翻者。汉地众生应无利益者。诸经咒法多不翻之。岂于汉地无利益耶。次就文证又不明。夫同本异译不同不可必正翻其语。即此文中上句云大觉世尊云大牟尼尊。非是正翻。若正梵汉相对者。牟尼应翻寂也。觉者当佛陀。故知大觉言非翻牟尼语。但可梵文具列名。六卷略不举佛陀名。大本不翻牟尼也。上句既非翻名。何以之证下句有翻耶。答。初理证意者。若全不可翻者。汉土既无名言。亦应无义。名义俱无者。何所益耶。况持不翻者。只是译者恐减利益存多含之梵语耳。非谓无翻也。次文证者正翻傍翻分也。翻牟尼为觉是傍翻也。今总证有翻义(思之)。
问。付涅槃名有翻义。尔相待绝待涅槃俱可翻之耶。答。相待涅槃有翻。绝待涅槃不可翻也(文)问。相待绝待虽其义别至立涅槃名者其既同者乎。若许有翻名者。绝待之上涅槃称且可得翻。若言绝待故不可翻者。亦不可与涅槃名。若强与涅槃名者。亦可翻涅槃名耶。
答。是一往释欤。故绝待中不待空。绝待妙等并以存汉语。涅槃例之可齐。然言不可翻者。既是绝待故名涅槃者是强名也。既是强名。何定存有翻。故云不可翻耳。
问。有人意云。涅槃者是法身之义。大师许之耶。答。今明。不然(云云)问。昔凡位心识成今法身。即此法身是万德涅槃之体也。此义与大师所释无异。今何破之耶。
答。玄云。今明。不然以用为体。不及涅槃体。今以中道正法为涅槃○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然至论其体但以正法中道为二涅槃体(云云)。
玄云。有人言。涅槃体者法身是也。寻此法身更非远物。即昔神明成今法身。神明既是生死万累之体。法身亦是涅槃万德之体(文)。
又云。今明。性净涅槃。是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净涅槃。是万德上无累称为灭度。故二涅槃各别。然穷论只是正法中道为体○若言万德体故明性净涅槃有万德亦得(云云)。
问。修成涅槃以何为体耶。答。以万德为体。又以正法中道为体也。问。虽有二义且云正法中道义不明。夫正法中道是性净涅槃体也。修成涅槃且以中道为体者。性净方便相滥。正法修成难辨。然何与性净涅槃同以正法中道为体耶。答(文如上)。
问。付性净方便二涅槃且性净涅槃可有万德耶。答。玄云。有二释。一云。有万德。今明。无万德(云云)。
问。性净涅槃亦名本有涅槃依胜鬘·起信等经论之所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河沙性得法门。专可云有万德。依之净影大师所释。具过恒沙净法满足(云云)今依何道理云无万德耶。答夫性净涅槃者亦名正法涅槃即以正法中道理为其体。但以平等一味性名其德故不如方便涅槃有万德之相云也。但经论中说性净法门中有恒沙功德者。约万德之体为论也。故玄文云。今明无万德但以平等一味为正法涅槃。若言万德故明性净涅槃有万德亦得(云云)(犹可劬劳之)又云。涅槃有二种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亦名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涅槃。别而为论。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然至论其体但以正法中道为二涅槃体(文)。
问。付涅槃三德且显三业自在故。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尔以何德显口业意业耶。答具般若故口业自在。有解脱故意业自在(云云)问。般若是智慧内朗。正是意业自在也解脱者无累之德。其相当无碍辨之德。正可显口业自在也。答。其义亦可许之。然说法除疑之用正在智慧德。烦恼覆心不得解脱故解脱德显意业义胜也。
玄云。所以三德为涅槃者略有四义○二者欲显如来三业自在。有法身故身业自在。具般若故口业自在。有解脱故意业自在(文)。
问。付三德四义。且第三义意。法身依何义立之耶。答。无感不应名法身(云云)问。无福不备。名法身可云也。既云无境不照名为般若。云无累不尽体解脱(云云)既尽累又可备德。德有福智。智是般若也。福当法身。其义决然也。今言无感不应者。偏论化用不明自德。其义似缺减。云何可成之耶。又法身者正可当法性身。何今论应用耶。
答。无感不应者。显佛身本即当福德也。但虽举应用。意显感应之本。依法身起应用。总言无感不应。非唯取其迹也。若但迹者。应迹各别也。何得云无感不应耶。故知总取本迹云并应云即名法身耳。
问。涅槃名灭度。尔何释其义耶。答。玄云。今明。因灭果度。亦明。小乘言灭。今过小灭故言灭度。又凡夫灭而更生。今是永灭讫(文。此有三解也)问。生死因无常故云灭者。果亦无常。何不云灭耶。若尔亦应云因度果灭俱灭俱度。例如破成实师法灭人度义耶。次小乘亦名灭度。如法花明。昔小执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述昔小教了。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云云)岂以过小灭而名灭度哉。付第三义云灭云度。其义无异。云灭度时何异凡夫灭耶(义章可见)。
答。因灭果度者。经云度脱苦众生云未度者令度。如此等多就苦果明度也。言断惑证灭者多就烦恼论之。故今且云因灭果度欤(经云。灭除烦恼涅槃云云)。
次云。今过小灭故言灭度者。大乘灭度有此义耳。若小乘灭度者。但依余义此有何妨耶。次云。今是永灭说者。重置度言。意显永灭故。虽灭之与度其义全同。更以重言显其别义有何疑难耶。况灭者是灭亡义。度者乃过度谓也。凡夫灭而更生。故灭义短也。无学灭而永不归。故灭义乃长也。过度者谓灭之弥长耳。问。付五住断位且菩萨何位断尽见一处住地耶。
答。十解断尽(云云)问。十信位名善趣菩萨。已于十信位离恶趣生。即可尽见谛烦恼。与小乘初果齐。如何至十住位方断尽之耶(十解者即方便也)。
答。菩萨从初心专大悲利物行不乐求疾灭。而修行增进时。自然断道起耳。不增强勤励断道。故断惑迟晚。非是道劣不及二乘断惑耳。玄云。今明。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断尽证人无我解(文)。
问。菩萨何位断尽见惑耶。答。今明。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断尽(文)问。凡夫我相障于初地断之。四地断身见。六地除二我(见义章)故知见惑断位非一时遥及地上。而何云十解位尽之耶。答。地上断见惑者。应是习气之障故。宝窟云。若此四住起正使者。若治断时无明不必断。论其习气。要断无明尽习气方尽(云云)玄云。十解断尽证人无我解(云云)宁至十地方始证人无我耶。
问。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同至初地初心断尽之欤。为当于地前十行等位次第断尽欤。答(云云)问。若至初地初心同时断尽者。所受生有胜劣。烦恼相分粗细也。至治断时何无前后差降欤。依之见一处住地。于十住位尽之。欲爱·色爱何无地前断尽耶。加之论其伏位。十解·十行·十回向如次伏欲爱等三住地。断位类之亦可有其次第也。若依之十行等位断尽欲爱等者。云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不言十行等断尽。尔何可定耶。
答。且可云。断尽位可云有先后也。谓十解伏欲爱。十解终心断之。十行初心即尽。十行终心断。色爱十回向始尽。十回向终心断。有爱方入初地尽之。总言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也。今义推之。伏位长断位短也。惑从十解初渐断。欲爱至十行始尽之也。然准二乘断惑。不可长久起断道也。故先义应胜。更思决之。
问。菩萨何位断尽四住烦恼耶。答。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云云)。
问。二乘小圣依三生六十劫修行起小时断道能断尽四住烦恼。菩萨何遥送一阿僧祇修行方同二乘断惑耶。
答。二乘乐求疾灭欲得现灭。故能速起断道也。菩萨不尔。二慧并行多修利他行。故任自然增进不起速疾断道也。宝窟中云。若尔即二乘与初地菩萨同断四住尽(云云)又云。若依法花论。数处分明。文明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舍分段身方入初地(云云)问。菩萨何位断尽四住烦恼耶。答。初地初心(云云)问。统略文云。十行第七心去伏四住习及无明正使(云云)准此释文。十行第六心尽四住正使。七心已上方伏无明也。尔今文相违如何可会之耶。
答。同统略上文云。依真谛师意○十解即断见谛惑伏修惑。至十行第六心断修惑尽。与二乘齐。十行第七心已去伏四住习及无明(云云)窟中卷同之。故知统略下卷文且依真谛三藏说云尔也。故彼文云。伏断位义不同。且依一途十行第七心去伏四住习及无明正使(云云)既云且依一途。知不为究竟释也。
问。宗家意地前菩萨可断无明住地耶。答。初地已。上断十重无明(云云)不言地前断也。问。地前菩萨分显法性。贤首位中许八相成道。若不断无明住地者。何能如此耶。依之有人意。从初发心断五住烦恼。同粗同细(云云)大师解义岂不耻他家赞仰耶。
答。位义难知。忆生罪过。若依法花论数处分明(云云)(宝窟中也。又玄引涅槃文如次下)以初地已上为变易。圣人正是断无明位也。又起信论云。根本无明住地初地分除(云云)若论伏断亦通地前。又四住中无明使亦名无明地者。十信已上亦有断除义也(若论六重妄识者。前五重是习气是恒沙。亦初地上断之习之)。
问。地前为分段。初地已上为变易(云云)引何文证之耶。答。玄引涅槃经云。初地菩萨破二十五有得金刚三昧(文)问。考本经文但云。无畏地菩萨得二十五三昧离二十五有(云云)不言初欢喜地。何引不分明云文为证据耶。
答。初地菩萨离五怖畏故名无畏地。故知是初地也。加之楞伽经中说。初地菩萨得金刚三昧离二十五有(云云)今彼经云尔欤(难云。尔者宜引楞伽经。何引涅槃经耶。答。涅槃经无畏地明初地。但今以楞伽助之耳)。
问。直往菩萨何位受变易身耶。答。初地已上。
问。回小入大声闻从初发心受变易生顿悟菩萨。何劳僧祇功方离分段身耶。答。直往菩萨者多习方便不专厌离心。故离分段甚迟。至初地始离分段。故其时始受变易。回小入大人本在小乘厌心强故不可类之。
问回小入大菩萨从初发心受变易果(云云)尔者未回心已前不受之欤。答(云云)问。两方若云受之者。文但云回小入大(云云)若为回小入大其未回心已前不受之者。愚法二乘入涅槃时。分段已尽乃生净土。而其根钝。至无量劫就小乘空三昧犹如醉人。久久方悟(方便品统略)故知未回小入大已前亦受变易。尔何可决之耶。
答。住小乘中亦受变易。然文且举一类耳。谓但举回小欲对直往菩萨也。又举声闻摄缘觉。若但依文岂无辟支耶。又二乘生净土中。若已回心若未回心并是回小入大之类。谓直往·回小二类摄机乃尽故也。
问。胜鬘经中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云云)尔此不愚法人通利钝云者欤。答。是利根人非是钝根(云云)问。大乘根熟不简根性利钝。依之法花明。五百罗汉同悟一乘。大经说。八千俱成果实(大经指法花车也)何不愚法声闻必云利根人耶。答。宝窟云。有二种不愚。一者后业不愚。二者初业不愚○即四依之人名为初业。闻一乘经回小信大○略举始终二种。中间无定。问。小乘初业正据何位。答。谓小乘七方便(云云)(窟云。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是凡夫云云此是别释。与今释异也。花玄第六亦明二种不愚法也)玄云。夫大经不愚于法者。是利根人非是钝根能尔也(文)花玄第六有此释又同第五卷出五有说中第三有说云。此据利根悬悟之人闻三即领一(云云)(此一释与今文章同也)又花玄第五卷举多异释云中有人言。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为初业。此解无妨(云云)。
(净影释总以二乘所行名为初业。为大乘方便故也。取意。与初信大乘名为初业释同欤)
问。付三修八倒义且我无我义如何释耶。答。玄义云。我者性实。无我者不自在(文)问。以不自在为无我者。以自在可为我义。若以性实为我义者。虚妄可为无我。夫我无我是相对义。何不如是云耶。答。互显其义欤。
问。付三修八倒义且具足言时有四修八修(云云)尔者经中但明三修六修者。于四修八倒有所除欤。答。除净不净也。问。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也。故相对辨之。具足可有四修八修。何除净不净一对耶。答。玄云。三修者。一常无常。二者苦乐。三我无我○然此三种相对合辨名为三修。离说即是六修。若具足而言。应是四修。离即八修。谓净不净。所以除净不净但明三修六修者。不净观是远方便。因中除不净观故。果中除净观。若对治八倒应辨八修。因中苦·无常·无我·不净。果上取常·乐·我净故八修(文)(果上者佛果之上也。因中者因位已还也。若因中佛性上有常等义者。乃可属累义欤)。
问。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乐傍迷生死无常苦(云云)尔解常之解兼可解无常耶。答。玄云。解常之解不解无常(云云)问。计佛无常者。非但不识其常之道理。亦即不识无常所在。故以可在生死之无常义安在常住果德之上也。以解心准之。若能解佛果之常住者。生死全异佛果定是无常。其理自然显。例如知唯有五阴即解更无有我之道理耶(如余处云。若解法空必带生空也)。
答。玄云。惑性浮漫得言一惑两迷。解性不漫解。无常解不解常。解常之解不解无常(文)。
问。惑性滞碍故可留一事上。解性通利可兼及傍义。而何如此云耶。答。委言之可有例不例之义。然今释意者。惑性浮漫为障旁旁也。解者正对境分明也。故唯论当分之行相明了耳。若论其功能傍观之道理者。何妨解常兼解无常耶。
问。前倒有四倒后倒亦有四倒。尔者后倒是见惑所摄可云耶。答。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若学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烦恼(等文)故知。非必见谛烦恼也。
问。且付见谛烦恼有疑。于生死法计常乐我净。此颠倒是见谛所断三见也。于佛果计无常等者。见谛所断烦恼中为是何见所摄耶。故知但是无记邪智界外烦恼所摄也。故颠倒品疏引成实师前后八倒。皆是见惑也。更举一说后。四倒属无明云义评云。此解应诣(云云)取舍显文。其义既决。今何八倒俱见谛烦恼耶。
答。玄具文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若学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烦恼。若罗汉起八倒者是界外烦恼(文)中论疏云。成实师云。前后八倒皆是见惑非思惟惑(乃至)常谓无常皆是有而言无属邪见摄。复有说者。后四倒属无明摄。所以然者。二乘之人断见思惑竟犹起后四倒。故知属无明所摄。此解应诣(文)论疏取无学犹起义云属无明也。今亦有其义。但八倒共见惑者。且约凡夫所见论之也。
问。于生死法起义颠倒耶。答。于生死计有常乐我净(文)问。于生死计常无常者。皆是颠倒之见也。何唯云起四倒耶。故论文云(颠倒品)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长行释云。若着无常言是无常不名为颠倒者。诸法性空中无无常。无常无故谁为非颠倒。尔三亦如是(文)今何违论现文云于生死起四倒不云八倒耶。
答。今据涅槃经意明三修八倒义。且生死涅槃相对明前倒后倒。各有四种耳。是约别颠倒也。今凡有所得八行皆颠倒云意也。谓是通颠倒也。故论疏云。此品中非但破八倒亦破外人八行。故知计生死常无常皆是倒。乃至四句悉是倒。则是破通倒正破四倒等。此是破别倒。若准此义。于佛果上执常等。亦是通颠倒摄也。
问。于佛果上可起常等四倒耶。答。玄云。比丘佛果上更起苦无常无我不净更起后四倒(云云)常等四倒但于生死起之也。问。于佛果何但起无常等四倒不起常乐等四倒耶。
夫常无常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若于佛果起决定执计常等者。岂非颠倒耶。依之中论疏云(颠倒品)虽无人我执有涅槃即是法我故有我倒(云云)又云。亦破外人八行。故知计生死常无常皆是倒。乃至四句悉是倒(云云)既破八行。故知涅槃常乐等亦是所破颠倒也。于生死计无常既是颠倒也。于涅槃执常等岂非颠倒耶。
答。于颠倒有通别之不同若论通颠倒者。生死涅槃上俱可起八倒。今于生死起常等四倒为前倒。于佛果起无常等执为后倒之四。是名别颠倒。彼颠倒品疏望正观意广破一切有所得执。今且约涅槃经意生死佛果相对明前后八倒。且依别颠倒明之也。玄云。八倒者前倒者。常乐我净。外道时起四倒○佛破四倒故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比丘佛果上更起苦无常无我不净更起后四倒○前倒后倒合论故有八倒○故涅槃云。但生死苦无常无我不净。佛果是常乐我净。破其佛果苦无常无我不净故有八修八倒(文)又云。八倒者谓三倒是也○云。一切心了别是心倒。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一切决了名见倒。今所用也(文)(此当论疏所明通颠倒也。异毗昙三倒也)颠倒品偈云。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长行云。若着无常言是无常不名颠倒者。说法性空中无无常。无常无故谁为非颠倒。余三亦如此(文)疏云。此品中非但破八倒亦破外人八行。故知计生死常无常皆是倒。乃至四句悉是倒。则是破通倒正破四倒等。此是破别倒(文)。
问。内凡已上起生死四倒耶。答。玄云。外凡夫人起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文)。
问。上文云。若学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烦恼。若罗汉起八倒者。是界外烦恼(文)既云学人起八倒。亦是界内修道烦恼。而何云生死四倒内凡已上不复起之耶。
答。生死四倒入内凡位更不起之者。正就见倒论之欤。若约想心倒或约通颠倒者。内凡圣位亦可起之(寻云。忍位已上不起见惑。暖顶犹起之。何云内凡不复起耶。答。且约总相位分欤。又可案世上正见之文欤。不审也)。
问。学人所起八倒者。为是界内见思所摄为是界外无明耶。答。界内思惟烦恼(见)问。修所断四烦恼者。但是迷事非颠倒性。不计常乐等相不计涅槃无常苦等。何云修道烦恼耶。答。此义未审之。且可云。准成实所说作此释欤。可云。生死四倒者贪使所摄。又六垢中憍之所摄欤。佛果四倒慢使所摄欤。于胜佛果谓为劣故也。若准毗昙。学人全不起四倒也。又后四倒小乘不说故。但可云准成实意。不可言直依彼宗也。或直依大乘作此分别无妨难也。
问。付六修明真俗观何可云之耶。答。玄云。今明。通皆是俗皆是真(文)问。常无常等六行皆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是世界悉檀摄也。故皆可俗观。依之他师云。六修皆俗观。专□道理。又无我是真理。余非真理。以二无我理为圣智所证故耶。又无常苦无我是十六圣行摄。故可云真观。其常乐我者涉世俗。故应是俗观。而何今云通皆是俗皆是真耶。
答。玄不解其所以也。今且可云。非第一义悉檀故云通皆是俗也。然此六修是出世道皆破颠倒。故云通是真观也。又无常·苦·无我四谛中苦谛观。常·乐·我者是佛果真德故云真观。又常·乐·等是佛果真德。无常·苦等即显佛果常·乐故相从云通皆是真也。
问。付六修云通皆真俗观也。若广论八修时其净不净亦同之耶。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如六修通真俗者。不净观者是远方便也。是五停心位不净观观九相等也。何通真观耶。若云不净观独是俗观者。玄中不论不净之真俗。案之与六修同故耳。若别义者何不明之耶。
答。次上文云。不净观是远方便(云云)以之可知。唯俗观故不辨之。依之但就六修云通皆是俗皆是真。不论净不净良以依有此别义也。又一义云。不净观亦与六修可同故。虽明六修意兼八修也。谓不净观亦显佛果净德。为出世观行对治净倒。故亦可有真观义也。又九想不净观是俗观也。若观有漏是生死杂染法秽污不净者。应是真观欤。
寻云。以不净行何不为苦谛圣行耶。既有净倒。何以不净对治之耶。答。十六圣行之外不立不净行相诚为奇。可寻之。且可云。小乘智慧微劣。于不染污法不能观为不净欤。亦无我即清净义故欤。
问。于菩萨位为起八倒为当如何。答(云云)。
问。两方若起之者。见玄论文。唯约小乘位分别之。更不论菩萨位分。知菩萨不起之。若不起之者位分浅深或有粗细。既许起五住烦恼。何不起四倒八倒耶。
答。凡夫起生死四倒。声闻起涅槃四倒。是且约总相粗分菩萨不执生死常乐。亦知涅槃四德故也。然就实细论者。菩萨亦可起此八倒也。
大乘玄问答第七
永享十年(戊午)六月十五日誂他笔书写毕。
三论宗英祐。
文明十一年九月三日奉修复耳。
沙门英宪(十七)
大乘玄问答第八(二智义之上玄第四之上)
问。翻般若为智有三义其第二义如何。
问。般若翻名以惠为正翻(云云)尔三德中般若德为以惠名为正翻为当何。
问。翻般若名合秤智慧有三义第三义云欲明六度义含十度也尔者如何释成耶。
问。翻般若有三名其中以惠为正翻余为义翻(云云)有何故耶。
问。有人意云般若多义不可正翻为惠(云云)大师许之耶。
问。般若经意明佛智常住义耶。
问。以般若经可名三乘通教耶。
问。玄文云观智始生故名有为般若(文)尔为通果位般若为当如何。
问。本有佛性中可有观智般若耶。问。二乘圣者入空时于空可名耶。
问。因中方便用可立惠名耶。
问。智论初说四悉檀也尔者四悉且俱不可破坏云欤。
问。因位二惠之中方便至果位变为一切种智(云云)尔者有文证耶。
问。付般若方便二道以方便知般若耶。
问。付大经所说五佛性且十二因缘能发观智者为是境智体别耶。
问。大品般若意如合因果亦合境智耶。
问。涅槃经意明合境智尔可合因果耶。
问。净名经中为具五种二智为当如何。
问。净名经中具三一之二智耶。
问。法花教中具三藏二智以何证成立之耶。
问。付明诸大乘经傍正义且法花经文云有佛子心净柔濡亦利根等文指花严时欤。
问。般若经意以三一为傍说有何故耶。
问。释论中解般若体有六家说尔者第六家意以观智为般若体欤。
问。涅槃经中迦叶菩萨亦在法花座耶。
问。净名居士为第十地为当何耶。
问。付大品净名二经同异云大品多明实惠与方便。
净名多辨权实二惠(云云)尔是明二经不同欤。二十六条。
大乘玄问答第八(二智义之上玄第四之上)
问。翻般若为智有三义。其第二义如何。
答。玄云。欲显其名语便如云智度。若言慧度则言不便(文)问。此释难解。夫偈颂伽陀多依言便诵之。寻音韵结之。长行直说多任方域言辞依义趣通塞。何今依言便解之耶。如释论云。般若秦言慧。或俱翻智慧。众经多尔(文)故但可如第三义云名异体同随举其一也。
答。智之与度其音顺。故言言便也。玄云。诸文非一。故以慧为正翻矣(云云)而取傍义称智度良由言便耳。
问。般若翻名以慧为正翻(云云)尔三德中般若德为以慧名为正翻为当何。答(云云)。
问。两方有疑。若三德般若以慧为正翻者。玄文云。果地般若为智故。三德中有般若德(云云)明智果地所成三德之般若正以智名可翻之。若依之云以智为正翻者。总解般若名云慧为正翻。余皆义立(云云)设虽果地德立般若者但以慧可为正翻也。彼此方言正相当故耶。尔如何可定耶。答。果地般若般若名同也。可以慧为正翻也。但以果德之般若成智名者。上文云。慧名既劣亘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云云)此则义翻之意也。若直就名言翻之。虽果德般若犹可翻慧也。然于三德之般若者。但证果地亦有般若也。
问。翻般若名合称智慧有三义。第三义云。欲明六度义含十度也。尔者如何释成耶。答。玄云。经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般若之名既含智慧。第十智度蕴在其中(文)问。十波罗蜜何非经说耶。答。经中者般若经欤。
问。翻般若有三名。其中以慧为正翻。余为义翻(云云)有何故耶。答。玄云。慧为正翻。余皆义立。所以知然。从多论也(文)。
问。正翻傍翻但可寻风俗。又依文证。何以多分证之耶。如翻修多罗为经者尤多。而寻正翻者是綖非经。岂以多翻为经故得知经是正翻耶。答。以慧可为正翻之证文多云欤。次下问中云。经中多云智慧(云云)若取勘为证者。慧即多欤。玄云。此经云。慧与方便。释论云。般若道方便道。涅槃云。般若者。一切众生阇那为智。即配诸佛菩萨故智非般若。第六名慧。第十为智。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为正。又论云。般若不属佛亦不属二乘。但属菩萨菩萨则道慧道种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又云。般若名诸法实相慧。如是等诸文非一。故以慧为正翻矣(云云)此经者。上文云。故此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云云)此文即净名经文也。
今一卷与净名玄宗旨卷文言多同。又一乘义与法花玄同。故知取其要用编此玄章欤习之。
问。有人意云。般若多义不可正翻为慧(云云)。
大师许之耶。答。今谓。不然(云云)问。释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故不能称于般若(云云)故不可以智及慧翻之。如何。
答。玄云。释论乃明不可称义。非不可翻(云云)。
玄云。问。称与翻何异。答。称则天竺已明。翻则来于震且变彼为此。前后不同义门各异。又论云。般若定实相故不可称。不言多含故不可称。故此释为谬矣(文)又云。何名甚深极重。答。夫论可称则不名极重。良由极重故不可称论主欲释经不可称义故云重也○非如重物之重。乃是甚深故云重耳○般若体绝缘观。智慧名主于观(云云)又云。般若体绝智慧。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同之强名智慧。虽立智慧之名实不称般若之体○今依梵本则云般若体深重般若名轻薄。但用此意则应云智慧体深重智慧名经薄。恐此义难显故。译经之人借此方言智慧不能称梵文般若也○不可量则取无有边际。不可称明甚深极重例如此称品明舍利不能称般若经卷。今智慧名义不能称绝观般若也(云云)。
问。般若经意明佛智常住义耶。答。明之。
问。两方若未明佛智常住义者。教迹义云。今依此论具明三佛(此论者智论欤)又弥勒·天亲释般若经文亦明三佛。故知般若等经具明常住佛果(云云)法花玄第二云。大品常啼品云。诸佛法身无去来○小品经分明辨法身不可迁变(云云)花玄三云。摄大乘引般若云。○果乘者谓常乐我净○论主亦明无为般若。又云常住般若(云云)若言明常住者。今章云。般若教佛智犹有生灭(云云)如何可定耶。答。般若明常住佛果义决定也。但今文者就他师意云尔也。破意以冥会义为破般若。犹说佛智无常义也。玄云。又具四义故方成冥者。波若教佛智犹有生灭则不得称冥。亦无等法性义无定实相之义也(文)。
问。以般若经可名三乘通教耶。答。不名三乘通教(文)问。玄云。般若为本出生三乘(云云)又经劝云。欲得声闻者当学般若(文)若非三乘通教者。何如此说耶。答。玄云此问难云。劝三乘人同观实相般若。不劝三乘人同学摩诃般若○论云。般若不属二乘属菩萨○波罗蜜者到佛道彼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罗蜜。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独菩萨法不属二乘。问。经但云欲得声闻等当学般若。云何乃言当学实相般若。答。释论作此判也。寻文自当见也。又以理推之必非劝二乘人学摩诃般若。摩诃般若既是菩萨观智。岂令二乘学耶。又涅槃云。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此乃明三乘同观中道。岂令下智学上智耶。
问。摩诃般若乃若独菩萨法。而般若教中说三乘人同观实相。即是三乘通教。答。若尔涅槃经中说三乘人同观中道。应是三乘通教耶○长者付财凡有二意。一欲显教菩萨。二密教二乘。此乃欲息于三乘同成菩萨云何乃言三乘通教耶(文)又云。问。波若本出生三乘。应是三乘通教。答。胜鬘摄受正法出生五乘。犹如大地出四宝藏。涅槃云。即是声闻藏出生声闻。即因缘藏出生缘觉。即大乘藏出生菩萨。可是三乘通教耶。又如法花明。长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有盆器等物。而名长者大宅不名通宅。般若亦尔。虽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萨法不名三乘通教(文)又教迹义具明此义也。
问。玄文云。观智始生故名有为般若(文)尔为通果位波若将如何。答(云云)。
问。两方若通果位般若者。论果地圆满位者超有为生灭之妄法证湛然常住之功德何名有为般若耶。依之下文。如来二智则是无为(云云)净名玄文云。佛则无惑不净无复生灭。故是无为般若(云云)明知有为般若不通佛果也。若言不通佛果者观智始生(文)不简因果二位也。又云。一切唯有此二(云云)总论般若不出实相观照二种(云云)其中观照般若何为因位之智慧不亘果位般若耶。报身有始也。既许始起功德。观智始生之言可包因果智慧耶。答。此可有二义。一义云。通果位般若也。佛果位虽尽妄情之生灭而酬因始起之义故。傍文云。初证佛果。是故有始。一证已复湛然不灭故无有终(寿量品疏)一乘义文云。报身始起义是无常。教迹义文云。报佛十力等是有法故言有为非生灭有为(云云)虽非生灭之有为以有始故义说名有为也。又一义云。有为般若不通佛果之智慧下文分明也。但今此文且约菩萨位以观智名有为也。但云一切唯有此二者。但以实相观智二种摄一切云也。然就观智中且举因位般若非简果地无为智慧。亦非以佛智摄有为也。或以佛果智慧且属法身。入实相般若与实相境冥会为一故也。
问。本有佛性中可有观智般若耶。答。有(云云)问。本有佛性者。但是实相真如之理法正法中道之境界也。观照是实相所生之功德。从因始起之般若也。故云。所生观智名有为般若。又傍文云。性净涅槃无万德(云云)智慧者盖是万德之至也。何性净涅槃中得云有其智慧耶。答。本有佛性中虽无万德之相用而有万德体性。故云本有之实智观照之般若也。玄云。问。亦得实相为实慧观照为方便心不。答。若以佛性为实相本自有之名为实慧。观照修习始生名为方便。此非照有为方便照空名为实。若权若实始有之义皆名方便。本有佛性觉照之义名为实也(文)。
又云。地论释。真修般若则本自有之。缘修般若则修习始起○此犹是表本始之义(文)(此中缘修者。真修中随缘修生之德也。非妄想缘照也)宝窟下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义分○又就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性法身般若类亦同然(文)起信论云。从本已来有大智慧光明义故(云云)。
问。二乘圣者入空时于空可着耶。答。玄云。二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着(云云)问。二乘于空不能不证。何云不存四句但是不着耶。
答。玄云。问。于空无著于空不证有何异耶。
答。二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着。而不能不证。菩萨入空既无可存又即能涉有。故名不证(文)玄次文云。问。二乘菩萨入空同无所依。何故声闻住空菩萨不证。答。二乘以空为妙极。依此无依。是故住空菩萨不以空为妙极。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无依故能不证。如大品云。行亦不受乃至不受亦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萨无受三昧○又二乘无愿行资空故入空便证。菩萨大愿大行资空故入空不证(文)问。若尔二乘可着空。以住空故。住与着其义同故耶。答。二乘入空观时。是无漏观故能不着空相。然不能起随有之用。又不能知不空之义。故云证空也。
问。因位中方便用可立慧名耶。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不立慧名者方便即是实慧之功用也。既以慧为体。可名方便慧。依之论中因中名权实二慧也。若言立慧者。玄文云。因行实慧从境方便约用。故不得并名慧也(文)答。玄云。欲相开避隐显互说。般若显其照名隐其巧称方便显其巧称隐其照名○又慧名照空般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名慧(云云)玄云。外国名般若。此方翻为慧。梵本名[阝*区]和。此土云方便。译经之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于二道(云云)又云。问。若尔旧何得云实慧方便慧。答。欲明实法方便俱有鉴照之功故悉称慧耳。此是义释非立二道之名。但但慧与方便(文)又云。因中名权实二慧果名权实两智。亦得即是论文(文)。
问。智论初说四悉檀也。尔者四悉檀俱不可破坏云者欤。答。玄云。论初卷云。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云云)问。以四悉檀摄二谛。前三悉檀是世谛也。第一悉檀即真谛也。若尔二谛是因缘二谛也。并不可破之。而何云三悉檀可破耶。答。玄具文云。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一切言语过一切戏论。第一义悉檀即实相(文)因缘世谛实虽不破且望实相云破耳。又三悉檀之中且据于谛云之欤(妄情云于谛也。第一悉檀者。教谛于谛俱不可破。于谛是诸佛如来之于谛故耳。具如二谛义抄之)。
问。因位二慧之中方便至果位变为一切种智(云云)尔者有文证耶。答(云云)问云。此事云虽复无文理数应尔(文)此事难思。夫般若经中因位名道慧道种慧。于佛果名一切智一切种智也。明知因中道种慧变名一切种智。岂非是以方便之巧用变名种智耶。文证既明也。何云虽复无文耶。答。玄引论云。因中名般若变名萨般若(云云)此文极分明也。至方便变名种智者。无如此分明之文耳。而于因位有二慧。在果地有二智。理应是二慧变名二智。虽有此理而不分明也。然此文遂存其理亦可为文证。故玄云。又因中名权实二慧。果名权实两智。亦得即是论文(文)权实二慧即道慧道种慧也。
问。付般若·方便二道。以方便知般若耶。答。有知不知二义也。问。俱不明。夫般若契实相时。内外并冥缘观俱寂。若尔证实相者是实智也。方便岂能知实相耶。若不证实相者何能知实智耶。不知义亦不明。既是方便巧用也。何不能知实智耶。般若有鉴照之功。非方便者更以何还知之耶。答。玄云。○若知般若则是方便。问。般若契实相则内外并冥缘观俱寂。方便照俗。何能知此般若。答。般若无知而知为方便所知。知而无知则方便不知。○不二而二则无知而知名为方便。知而无知称为般若。○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而二般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智为有。故具智与无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皆有。故般若有知有无知而方便但有知也(文)。
问。付大经所说五佛性。且十二因缘能发观智者。为是境智体别耶。答。转境为智(文)问。境是生死法。智乃菩提道也。俱是有为生灭法。而染净二法各别也。若论中道义者。即第五非因非果也。又不得言转境为智。尔者此释不明。如何耶。答。玄云。○略明四句。○开因果开境智者。即般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种慧果则一切智一切种智。谓开因果也。实相能生般若则实智之境。世谛能生方便为权智之境。谓开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涅槃五性之义。○然十二因缘本性清净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无二体。则转境为智变因为果。如斯因果未曾因果。故名合因果合境智也(文)又云。不二而二故二经不同。若二而不二文无异也(文)可具见文也。
问。大品般若意如合因果亦合境智耶。答。玄云。开境智(云云)问。般若契实相之时。内外并冥缘观俱寂也。如涅槃经合因果合境智可云也。何只合因果云开境智耶。答。玄云。问。二经何故开合不同。答。涅槃就十二因缘辨境智义。欲明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即是十二因缘。因缘能生即境。所生即智。更无二体故明合境节也。大品辨实相生般若。能生即是无为般若。所生即是有为观智。故不转无为般若成有为般若。故开境智也(文)。
问。涅槃经意明合境智。尔可合因果耶。答。若初句意俱合。若第三句合境智开因果也。问。付开因果义有疑。夫既云转境为智故名合境智。亦可云因转为果故合因果也。
答。玄答此问云。经开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故。言开因果而取境智。并作因因因名。没境智之称故言合境智(文)问。是犹观智立因因之名也。若依其义。可云开境智。何云合之耶。答。十二因缘亦同有因因之义故云尔欤。文案之。
问。净名经中为具五种二智为当如何。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具之者。净名经宗旨明动静二智。知病识药应病授药诸经皆有故不待言。又明净名经意文引问疾品。明空有二智。依弟子品论常无常二智。引不二法门品述三一之二智而已。更不云以三藏意明事理二智。是知不具三藏教事理之二智也。若依之不具之者。总标文云。一经之内具有五文。别明净名意云。净名经中具诸智(文)准此文。净名经中亦明事理之二智也。如何定耶。答。如玄现文者。具四种之二智不明事理之二智也。大品一经备五二智(云云)净名经唯云具诸智不明云具五智。又别明诸文不出之故也。但委寻之者亦可具事理之二智欤。如弟子品中明声闻弟子傍显依四谛理得小果也。
问。净名经中具三一之二智耶。答。具之也。问。净名经中未明开权显实义。何得言如法花明三一之二智耶。答。玄云。不二法门品明。声闻心菩萨心不二。谓一乘实智。照大小差别。名三乘种智(乃至)理既无二乘。岂三哉。但唱此言。即知归一又无二之理即是一乘异名也。又尚明常住。岂不显一乘。故知净名亦具五二智(文)问。常住与一乘更无胜劣。何云尚明常住耶。若抑论胜劣难易者。一乘者最胜又难说也。设虽三乘中佛果可得云常住。如小乘中明数灭无为常住也。若尔法身常住者虽明之。何必具一乘真实义耶。
答。彼他师意明五时二智。以法花二智为第四。以涅槃二智为第五。故云第五常住尚明之况第四一乘也。又法花前段说一乘后段说常住故云尔欤。问。法花教中具三藏二智。以何证成立之耶。答。玄云。序品列众。犹依小乘叹声闻德。故知亦具三藏二智(文)问。通序是集经者所置。盖是令为灭后众生先于经卷生信受也。故依显示教意叹声闻德。何以之证经中之大义耶。答。如是等六事依佛劝安之。列名中叹德又依经部有异。何以经家所安云非经旨耶。问。大乘经皆具五种二智者诸部何列耶。答。玄答云。诸大乘经通为显道(乃至)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文)。
问。付明诸大乘经傍正义。且法花经文云。有佛子心净柔濡亦利根等文指花严时欤。
答。指般若时也。问。玄自辨直往菩萨事也。然义疏中引花严事解始见我身闻我所说文也。即以始见我身(乃至)入如来慧之文释成有佛子净等文。故知此文是始花严经时也。何可会耶。答。玄云。般若为直往菩萨○故法花云。有佛子心净柔濡亦利根。我记如是人来世得作佛。此即指般若时事不须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乃至)叉常啼本求般若故以二慧为正。中路疑佛去来故傍明本迹(云云)涌出品疏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者。即花严之会诸菩萨等闻说花严即入佛慧(乃至)又言。始见我身则见释迦久成佛之始即涌出菩萨是也(云云)(今取初释为难了)方便品疏云。有佛子心净第一。叹菩萨现在早有堪闻之德○而云。说是大乘经者即法花也。昔为直往菩萨早说法花竟。故涌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我所说即入佛慧(云云)即法花平等大慧但昔作花严般若之名。今为回小入大之作法花之说(云云)此释始见我身之文通花严般若也。
问。般若经意以三一为傍说有何故耶。答(云云)进云。回小入大人道根未成。后分般若傍及三一义也。付之后分经明之。其时道根可成之。若后分经故不为正者。法花后分明常住岂为傍说耶。答。可劬劳之。然前分般若不明三一权实。至后分亦傍明三一之旨。语少又其义仿□也。故玄云。而毕定品引法花经明退不退。盖是般若后分傍及之耳(云云)法花后段正明久成前段傍明常住。故释从久远劫来文云密开寿量也。又法花明常亦是傍说也(见玄也)玄云。问。疏经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般若为直往菩萨○又回小入大之人于般若时道根未成(等文)玄又云。三根声闻于法花之座不执无常故未明常乐。但既说一乘之因。须辨一乘之果。是故后分略明于帝○(等文)。
问。释论中解般若体有六家说。尔者第六家意以观智为般若体欤。答。玄云。第六即是实相(云云)问。既是六家异说也。同于一法有异义分也。前五家并约观智辨之。第六师说无为者但是以观智谓无为也。依之净影义章(三般若义)并僧侃师释云。观智般若也。答。玄云。又论辨六家解。般若第六即是实相。仍引不住法住般若。故知第六即是实相(文)问。引不住法住般若故云实相云意何。答。玄次上文云。不住法者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不住一切法故即住般若。此即是实相无为般若。次下具足六波罗蜜中第六般若即是为般若(文)(是大义欤)。
问。涅槃经中迦叶菩萨亦在法花座耶。答。尔也。问。开彼经。迦叶菩萨自云自此已前皆是邪见之人也。若闻法花何云邪见人耶。答。既云人中象王(云云)玄云。始莲花藏终跋提河但有利钝二缘。尔前为利根人涅槃之教为钝根人。又般若法花之座皆已得道。今闻涅槃更复进悟。故云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说是经也(等文)涅槃疏第八(四倒品)云。迦叶白佛下品第二领解。自是已前我等是邪见人者。此言难解。若尔大品法花等悉是邪。若他解者即如此。何故涅槃之前并是无常教。既无常即是邪。今即不作是说○若尔今何故得言自尔已前悉是邪见。今明。此是呵三修。三修人修无常来久。今寄呵之。故言尔前是邪见。又明。前后约大小判小乘为前大乘为后。今明。自尔已前者大乘已前也(文)。
问。净名居士为第十地菩萨为当何耶。答(云云)若言第十地菩萨者。玄之文云。净名是八地已上之人也(云云)若非第十地者。经叹云。住佛威仪(云云)大师引璎珞经等觉菩萨学佛威仪解此文。况不思议解脱是第十地十解脱中第一解脱门也。净名居此法门。明知是第十地菩萨云事。答。是第十地菩萨也。但云八地已上者。破四时教师义中牒彼师通释之词也。故云。若言净名是八地已上之人故法妙者(云云)故知非大师自义云尔也。
玄云。若言净名是八地已上之人故法妙者。如来为究竟果德说于般若则应最深(云云)维摩疏第二释经叹净名德云。住佛威仪。璎珞经云。等觉地菩萨于百劫内学佛威仪。故举动进止悉如佛也(文)同第一云。方便品久于佛道心也纯熟当知是佛地无生金栗如来则斯文已显(文)同上文云。相传云。金栗如来出思惟三昧经未见经本(文)此据本地耳。
问。付大品净名二经同异云。大品多明实慧与方便净名多辨权实二慧(云云)尔是明二经不同欤。答。明二经异(见)问。权实二慧即是实慧方便之异名。若如所言者。二经有何异耶。答。玄云。通则无别。皆是善巧之义。别而为言。方便则长。权语则捉。今总明三句。一照实相为实慧鉴万法为权。二静鉴万法为实外变动为权。三就动用以不疾之身为实托疾方大为权。初照实相名为实慧。自余三门皆属方便故。权义捉者。但取外变动名之为权故。权是方便中之别用○方便之实则长。权实则捉。所以然者。方便既无所不为。实慧照无所不为。而实无所为。是故长也。权智但是有中变动。实智是有智中之静鉴。故权实则捉。问。外示变动为权则照动无所动为实。但立此二成权实不。答。外示变动为权。此是应病授药。必须内静鉴根药为实方成二慧。空慧不知根药故不成二慧也(文)(此未文问答动无所动者空惠也。净名经不取此实智云也)问。净名云。善来文殊。不来相而来。又云。我观如来前际不来(等云云)何云不取空慧为实慧耶。答。以傍正意可消之。故始云净名多辨权实二慧(云云多言者显正意也)。
大乘玄问答第八
大乘玄问答第九(二智义之余玄第四之下)
问。大乘意明断惑义耶。
问。无所得二慧俱断烦恼耶。
问。金刚无碍佛智解脱断惑障(云云)尔者即以无碍道遮未来惑耶。
问。金刚无碍道位元品无明俱起耶。
问。如以金刚为无碍佛智为解脱。以地前为无碍以初地为解脱耶。
问。地前三十心有断惑耶。
问。七地已前菩萨有断惑义耶。
问。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云云)尔依何说成此义耶。
问。以地持所说清净等三智于权实二智何分别耶。
问。付加行等三智。且加行智唯地前起之欤。
问。摄论所说一切智等四智于空有二智何分别耶。
问。依法花明佛智如来智等四智。尔摄论所说同之耶。
问。以四无碍智分别真俗二智时。乐说无碍通二智耶。
问。付婆沙所说我生等四智。且所作已办灭智后。说不受后有苦智。有何故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愿智相如何释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无诤愿智依何禅起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边际名如何释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泥洹智以非三界法为所缘境耶。
问。以法住智何分别四谛智耶。
问。无诤智以何法为所缘境耶。
问。以十一智摄入二智时如何分别之耶。
问。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亦具二智(云云)依何文成此义耶。
问。付十二因缘观。且七十七智从无明观之耶。
问。四十四智从果起之。有何故耶。
问。就常无常门。且常智照虚空常者实相虚空欤。
问。常智还自照智者。后得智照正体智欤。
问。无常智照常凡有三句。尔照非数灭常义有耶。
问。无常智照常智义有耶。
问。初地已上菩萨证真如佛性。尔能证智慧可常耶。
二十九条。
大乘玄问答第九(二智义之余玄第四之下)
问。大乘意明断惑义耶。答。有断不断二义也。问。且付不断义有疑经云。一念相应慧断烦恼习(云云)又若不断烦恼之迷何能得无漏圣慧耶。文理共违者。何得成其义耶。答。玄云。如上推之。即毕竟无断。如此了悟即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解惑无从。即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即众累清净。故名为断也。断与不断不相违(云云)上文云。今请问之。为有惑可断耶。如其实有即不可断。又经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云何言断。如其无惑竟何所断(等文)问。涅槃经云。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云云)今何云即有过罪耶。答。无生观不坏因缘之义也。
问。无所得二慧俱断烦恼耶。答。玄云。无所得空有俱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慧不同。实慧能断方便不断也。问。且付二慧不同义空有权实二慧虽异。何不俱断惑障耶。夫观因缘空者。性执有即断。若观因缘有者执空迷方可断。依之明中假之伏断云。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识假有假无即知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断(云云)(亦有假伏中断及假伏假断中伏中断之义具可见文)答。空慧为本故开二慧不同之时。但云以空慧本断惑。可理实空有及中道慧俱断惑也。玄文略如初重答也。
又上文云。涉有即属方便之巧无者。由般若之力(云云)。
问。金刚无碍佛智解脱断惑障(云云)尔即以无碍道遮未来惑耶。答。以解脱道遮未来惑。无碍道未遮未来惑也。问。无碍正断位惑障不现前兼遮未来惑。佛智解脱累外而生证其数灭无为。是常途之道理也。若尔遮未来惑事何非无碍道力为解脱道功能耶。答。诚难思。但今以解脱道遮未来惑者。镇无惑之处故名遮断也。若直约令未来惑于此念不起者。可开无碍道之力也。言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道断之时。即未来惑于此时不现前义成已。其解脱道非但累外生即镇无惑之处令永不起也。问。佛道最上利根故即以金刚无碍道力令永不起。何辨解脱之力耶。答。根本无明住地常行不断也。然今以无碍道令不现前名为正断。令其永不起方名遮断欤(此义可委习定之)玄云。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波若断。今明。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详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云不尽。故尽与不尽二既不违(文)(无碍道有不尽义即成不断义也)。
今案。此文依解脱相续全无惑可起时故云镇耳。理实无碍正道力亦令永不起欤。
梁摄十云。初刹那为次第道。第二刹那为解脱道。初刹那坏现在惑令灭。第二刹那遮未来惑令不生(文)(秘之)。
问。金刚无碍道位元品无明俱起耶。答。难定。问。两方有疑。若与无明俱起者。无碍正断位惑不现前。又云。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言不尽(云云)不言金刚位中有无明故为不尽。但言未遮未来惑故不尽。故知无有无明俱起也。若言金刚心位现在无惑者。傍释中解金刚心云。未除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惑在。又云。以因对果。金刚心内犹带分别故惑非永无(云云)良以无明住地难断惑。唯佛智犹深之。等觉金刚犹是因位也。何能得不起耶。况因位是有为般若也。犹未出生灭之迷。又暗惑心体即名无明。如何以生灭妄想心不为无明惑障耶。答。玄云。但了烦恼本因不生今亦不灭即是实相故名会实相断(云云)又云。若了悟金刚本不生灭。即金刚是佛故不转不谢。是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寂灭不复更灭也。出妄谓之心息生灭之见。故名为谢。约了悟之者前谓生灭今悟无生灭。是故名转(云云)今案之有二义。一义云。金刚终一念位犹有无明现前。以是有为般若未得无为般若故。而言无碍道惑不现前故名为尽。而未遮未来故言不尽者。且约与心别体惑言之。其金刚心体即无明者。即无碍道体正悟无生灭中道。即因中究竟亲引果德故。且言惑不现前。理实心体犹是无明亦是不尽也。又一义云。金刚一念了悟心体无生灭故实无无明。而言带无明惑者未来无明容起故。若无解脱道续起镇无惑处者。现虽无惑而后容起故言带生灭。如此义故名有为般若。故仁王疏云。以因对果心内带惑。非是永无故言伏也(云云)既云非是永无。故知约现在得言无惑。与此玄文相会也(二义俱可用之。但后义是玄正意耳)仁王疏云(受持品)第一简因异果者。云习忍至灌顶皆名为伏者。从习忍至金刚未除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惑尽在。通而言之故名为伏。又云。以因对果心内带惑非是永无故言伏也(云云)一卷疏云。又一云。以因对果金刚心内犹带分别故。惑非永无故云伏也(文)又一卷疏释无碍道无常云。以能无生无灭者明能除彼生灭烦恼。亦可。若知因即非因知起即非起。故云以能无生无灭也。此心若灭则累无不灭者。是元品无明心也(云云)三卷疏云。初云。此心者无明住地心。若灭者无明住地灭也。明因道离生灭也。言则累无不灭者。明累外遣障也(云云)此文明云因道离生灭也。又仁王疏上卷云。生灭空者是无碍道空故。璎珞经云。等觉菩萨与妙觉佛生灭为异。此明法身带于生灭(文)。
问。如以金刚为无碍。以佛智为解脱。以地前终心为无碍道。以初地始心为解脱道可云耶。答。今谓。不然(云云)问。初欢喜地是分证佛也。法花论为阿耨菩提也。如以金刚为无碍。以十回向终心为无碍。如以佛果为解脱。以初地可为解脱也。依之他师存此义如何。答。准小乘义七方便伏苦忍断之。于圣道中自开无碍解脱大乘。亦尔初地中自有无碍解脱耳。玄云。问。般若为无碍萨般若为解脱者。得言地前为无碍初地为解脱不。
答。有人云。亦得。如此小乘即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乘地前。修行积时。是时能断也。今谓。不然。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遮断。如上释也(文)义章释与今有人义同也。
问。地前三十心有断惑耶。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有断惑者。玄云。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之也(等文)三十心位不论断惑。明知无断惑也。若言无断惑者。傍文依三藏师释云。十信伏见谛十解断见谛十解伏思惟十行断思惟(文)地前断惑分明于此文也。涅槃义文云。今明。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断尽。十解伏欲爱住地(乃至)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初地已上断十重无明(云云)此文明地前断四住地至初地乃尽见也。地前断惑不可诤之耶。答。准诸文意。地前菩萨断四住烦恼。但云地前伏惑初地断者。依十重无明论之欤。
问。七地已前菩萨有断惑义耶。答。地上菩萨正断惑障也。问。释论云。初地未舍结七地方断结(云云)解义家专可依龙树解释也(依之他师作此释)答。初地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云云)玄云。问。若地前伏初地断者。何得释论云初地时未舍结七地方断耶。答。众师不同。生公用大顿悟义。唯佛断惑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前未觉。瑶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证之。今明。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也。初地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云不断。七地除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其义不应偏执(文)涅槃义云。十解断见谛尽也。今云。初地但断粗累者。据习乘及无明住地耳。
问。玄云。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云云)尔依何说成此义耶。答。玄云。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文)问。此应是约断惑究竟说眼见佛性。何以之证金刚已还未断惑义耶。仁王般若中说至金刚顶皆名为伏。又即大经云。唯佛一人断有顶种。以如此文可成此义也。答。案义意仁王经意通而言也。故名为伏者。等觉已还通皆有伏惑也。非无断惑故。虽云皆名为伏不可以证无断惑之义也。大经唯佛一人断有顶种文。明尽处之文也。又外证之但云眼见佛性之文可以为证欤。若因位明分断无明义者。应说分有眼见欤。惑亦不遮。仁王亦为因位是伏非永。所以然者。根本无明未永断故。一切烦恼可依之起义故。与言之者。皆伏非永欤。犹可初劳之。末学不应任意立大义矣。
问。以地持所说清净等三智于权实二智。如何分别耶。玄云。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文)问。且以无碍智可云通权实二智也。以是无功用智故随照真俗。皆可无功用。彼八地已上无功用道俱照二谛。尔者何如此分别耶。
又法花摄论无功用智通空有二慧也。答。于事法无功用义显故且云尔欤。玄云。次地持论有三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第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无碍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后功用故云无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文)(论第三卷无上菩提品)玄分别法花四智云。即法花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文)(譬喻品所说也)义疏云。自然智者。总明二种智。任运能知空有二境。即是无功用智也(文)。
问。付摄论所说加行等三智。且加行智者唯地前所有智欤。答。玄云。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云)问。加行者是方便之名也。以地前三十心拟小乘七方便。故知是地前所有智慧也。初地已上但可有正后二智。既得真证无漏已。若起真智即正体智。若出世谛假名之时乃可是后智。若尔正后二智外有何智而名加行智耶。答。私案之。约自分论正后二智。若望上位先向学之为加行智。即胜进分也。如因位中学佛功德是非加行智耶。余地次第前望于后类此可知之。玄云。次摄大乘论有三智。一加行智。即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证如之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文)摄论十二云。前说无分别有三种。一加行。二正体。三后得。加行无分别自有二种。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若依此二处加行所得。果是化身。正体无分别从初地乃至佛果皆名至得。若依正体无分别。所得果报是应身果报果(文)。
问。摄论所说一切智等四智于空有二智如何分别耶。答。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问。地持无功用智为权智。此何通二智耶。答。可难彼也。玄云。又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云。一切智·一切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花经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文)(净名玄引摄论四智云无相智·无功用智云云)。
问。玄中引法花明佛智·一切智等四智也。尔者摄大乘论所说同此可云耶。答。同之。
问。考摄论全文。更无明此四智。今所列之四智无于彼文中者。大师之钻仰似误来叶。后人之学窗眼暗卷舒实矣。尔者如何可成之耶。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之四智名虽变改其义同也。难云。显了·平等之四智者。圆镜等四智也。此转有漏八识所得也。与一切智等四智其义既异也。答。宗宗习异也。故今宗意者。显了等四智与法花四智同也。付五阴八识等明转依义者。可是一相之说。能能可思之。摄论第十三云(法身五自在之第五也)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智自在。释曰。如来于一切法无有过失。证知非现前境如对现前。譬如人忆持熟习文句。是名显了智。从通达真如以来。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由证平等清净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罗尼门于此法门中所欲取法如意无碍。譬如财主守其库藏取用无碍。是名回观智。能受兜率陀天生及般涅槃。为立声闻及下地菩萨无漏善根能显如来事。是名作事智。于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论曰。由转识阴依故。释曰。识云为识阴。了别为识体故。转识阴依得此自在(文)显了智者。知一切法。即玄所列第二一切种智。平等智者。证真如平等。即玄所列第一一切智。论中云回观智即云所欲取法如意无碍故当玄所列第三无碍智也。论中云作事智。当玄无功用智也。余人于所作事设功用力。佛即不尔。于所作中无功用也。然玄云次一不从师者。当论所列回观智。如财主自在取用不从他求。即无师智义也。玄云后一无有功用者。即论作事智。于佛化业无功用故也。此四智新论云圆镜等四智也。可劬劳之。而终无违之。后案作事智为无师智也。法花譬喻品疏云。求一切智者。谓空智也。佛智者一切种智。谓有智也。一切智或时通于二乘如般若三慧品说。二乘名一切智。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智标一切种智也。自然智者。总明二种智。任运能知空有二境。即是无功用智也。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此释意于摄大乘轮也(文)摄论十四云。所作佛事皆自然成无惓无难故言无功用(文)同卷云。一切一切佛○释曰。一切者即自智人(云云)法花疏第三云。四智如譬喻品说(云云)摄论十三云。以一切相灭故清净真如显现。即是智德。如理如量智圆满故。谓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得一切相自在即是恩德。依止一切相中所得自在。由此自在如意能作一切众生利益事。三德并以此转为依止(文)(第四果圆满转云此转也)同十云○如佛所说法相及世间所立法相菩萨皆能了达。即是如量智。如其数量善以如理智通达无分别相。此二智能照了真俗境故名善法光明。此二智果是无功用。修所得(云云)(已上二文可对上四智之文得意欤)。
问。以四无碍智分别真俗二智时。以乐说无碍可云通二智耶。答。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云云)问。随众生乐欲说法是名乐说无碍。若为乐闻真谛者说之亦可真谛智。何云世谛智耶。答(云云)玄云。次四无碍智。此有两门。今略举一义。知世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即二智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也(文)十地论□□。
问。依毗婆沙说分别我生等四智。且于所作已办灭智后说不受后有苦智。有何故耶。
答。玄云。先灭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前灭后苦(云云)问。案婆沙意。证无学果时。于未来一切生得非数灭。后入无余时。灭现在苦报。何今云先灭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耶。若言约断集因云灭现在过患者。与我生已尽之断集智何差别耶。答。此以断现在惑因名所作已办也。故正释此智文云。所作已办是证灭智。断惑证灭名为所作。无学证果功成名为已办(文)但与断集智异者。彼直约断集因。此约证灭故无相滥也。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愿智相如何释之耶。
答。玄云。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名为愿智(文)问。三世中事皆随愿可知之。何唯云愿知未来耶。答。实可知三世事也。然言愿知未来者。且从加行位论之欤。谓先欲起愿智时。愿知未来世事故。且云尔欤。意者现在同时易知故。于加行位愿当起此智知同时境故。云愿知未来。若望智体应是现在境也。又愿名约当来立之。故且约未来论之欤。杂心解愿智云。缘一切法普境界故(文)成实五智品云。于诸法中无障智名为愿智(云云)涅槃疏十七云。舍利弗以愿智力观前后各八万劫(略抄之)摄论十四云。此半偈明愿智。于三世一切事欲知力愿。如来皆能证知力智(文)。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无诤愿智依何禅起之耶。答。但第四禅起(云云)问。智论中云。愿智依欲界及第四禅。无诤智依欲界四禅之五地(云云)今何违之耶。答□□婆沙四十三云。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云云)。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边际名如何释之耶。答。
报身最后名为边际(云云)问。依边际定修得故可立此名如何。答(云云)成实云。以一切禅定勤修增长。若于增损寿命等中得自在故力名边际智(文)杂心颂云。于彼最后得六智自在性。长行释云。于彼最后得者。若起后智时○于第四禅从软至中从中至增。于彼增上第四禅后起愿智(等文)此明边际智也。六智者。三无碍际辞无诤愿智后边际智之正从定可名也。而以寿名边际是傍义也。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第二泥恒智以非三界法为所缘境云者欤。答。前二以三界法为所缘境(文)问。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云云)何云缘三界法(云云)答。约三界法辨其灭道。如云法智缘欲界四谛法智缘上二界四谛也。
问。以法住智·泥洹智如何分别四谛智(云云)。
答。知苦集名法住。知灭道名泥洹智。又知苦集道名法住智。知灭谛名泥洹智也(二释也)。
问。且付后释道是苦集之对治也。故知灭道二谛俱可名泥洹智。道智非知生死相续何名法住智(云云)答□□。
问。无诤智以如何法为所缘境耶。答。玄云。无诤智者。但以欲界嗔心为境(文)问。考论藏云。缘欲界缘事烦恼为境(云云)何局云嗔心为境(云云)答□□杂心智品云。无诤者烦恼相违故○缘欲界未来烦恼。谓贪恚痴慢自相烦恼非总相(文)又云○我于往昔烦恼力时。彼等于我起烦恼故受不爱果。况离欲(等文)于圣者身起嗔过重故。且云嗔欤。又。成实五智品云。不与他诤故名无诤。有人言。慈心是也(等文)。
问。以十一智摄入二智时。如何分别之耶。
答。有二意。一者。十智是权智如实智是实智也。二者。十智中具二智。如实智亦具二智也。问。且付初义十智中。知空无我理应是实智。又如实智者。是离增上慢智也。何局实智。设虽知世谛假法。至佛果得离增上慢智时。亦可是如实智(云云)依之论中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云云)四眼中慧眼应是实智。又佛眼中岂无权智(云云)答(云云)玄云。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文)。
问。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云云)依何文成此义耶。答。引论文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云云)依此文云尔也。问。次上文云。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文)若尔十智在四眼。四眼应唯权智。以如实智为佛眼。佛眼应唯实智(云云)然何以此文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云(云云)答。论云。四眼至佛果方名佛眼。若尔四眼在因位故具二智。佛眼至果故如前。四眼亦具二智也。如此云意者。四眼中具二智。十智应具权实二智。即此四眼至佛果名如实智故如实智亦具权实二智云。然玄文略故但云四眼中具二智不云十智具二智。亦云佛眼中具二智不言如实智亦具二智。但次上文是别义也。又论云。以下是第二别义也。上文但云十智为权智。今即异之云通权实。上文但云如实智为实智。今即异之云亦具二智也。玄云。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文)如实智者。谓离增上慢智也。
问。付十二因缘有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且七十七智从无明观之。答。从老死起(云云)问。七十七智观因能生果故从无明观之。依之中论疏云。利根人观十二有七十七智。谓无明缘行乃至七十七际老死(云云)净名玄云七十七应从无明起(云云)成实论文云。是中不说老死性(七十七智品意也)答。玄云。七十七智不从无明起。但从老死起。其观易成(云云)成实论七十七智品云。问曰。经中说七十七智。谓生缘老死不离生有老死○乃至无明缘行亦如是。是中何故不说老死性及灭道等耶。答曰。为利智者故如是说。但开其门耳(云云)但中论疏不依成论说。但以义释之。既明因能生果道理。应从无明观之。必可有此义也。古人会云。大乘玄者正义也。论疏傍义也。今谓。论疏但以义立故云傍也。
问。四十四智从果起之。有何故耶。答。玄云。以具四谛故。若从无明起无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文)问。即以无明为因以行为果。何不得具四智。如从老死起即以老死为果具四智耶。若言无明上更无因故不具因者。亦可是老死上更无果。何得具四智耶。答。四谛观时必先观苦其上寻因。故先于老死观苦次观老死之因。即以生为因也。若以无明为初者。于无明观苦已更无其因故。不得观集云耳。
问。就常无常门。且常智照虚空常者。可云实相虚空耶。答。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文)问。释论云。虚空即是实相(云云)何不论此实相虚空。若事相虚空者。但是众生妄心所取也。何为常住佛智之所照耶。答。常智照实相者别句也。故为异彼句今取事虚空论所照境也。玄云。二常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实相。即是虚空如释论中说。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实相。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文)问。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云云)即应是实相。若事虚空何言第一耶。三无为中何以虚空为第一。三无为外更有何常法劣于虚空(云云)。
问。常智还自照智者。后得智照正体智欤(权智照实智欤也)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权智照实智者。玄云。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照智义也(云云)既云反照。故知但是一智反照自体非二智也。若言一智反照自体者。实智照实相。权智照其实智。是则常智照常智也。何非此义耶。答。私推之。总有二义。一者以权智照实智。而权智只是实智之用更无二体。故言反照也。此对上二句示境智二义也。此能所照俱是智故云反照。了二者。佛果权智反照权智。即是一念反照也。若据实智是第一句。以常智照实相境故。非今此句义也。
问。无常智照常凡有三句。尔者以无常智照非数灭常义有耶。答。不明此义也。问。三无为是常途说也。何不明此义耶。答。私案云。世俗法毕竟不生者。属虚空欤。若论生死烦恼等灭者。约实相上立之欤(可寻之)。
问。无常智照常智义可有耶。答。无此义也。问。应迹无常智慧可照报身智慧也。又因位智慧照法身时。何非照常智耶。答。玄云。次无常照常凡为三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智故也(文)又云。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文)应迹无常故今取此为维也。然案之云。应迹虽无常而智是常。以佛智故(可劬劳之)菩萨智不能照佛智。设仰愿果德常者。但以心想取。不能照知之。以因位智不能知佛智故也。
问。初地已上菩萨证真如佛性。尔能证智慧可常耶。答。若以能证之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文)问。既证真如佛性。又从佛智慧出。何以真悟之智慧不为常住耶。答。玄云。释论云。在菩萨心名般若。在佛心变名萨般若。若是常者则无明昧。不应有改变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摄属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常为法身者。此是论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也(文)。
此评北土师义之文也。今难云。智体虽常住。随无明厚薄。其相有明昧何妨耶。答。若与无明合。即心生灭门义也。况大经云并是常住也。
大乘玄问答第九
右此十二帖自师延英御方相传毕则其加修福毕。
文明十一年九月三日。
三论沙门英宪(生年十七)
大乘玄问答第十(教迹问答上玄卷五上)
问。付大经五味相生。且从佛出十二部经者。通相别相二种修多罗中是何。
问。如来成道十二年中大小乘教俱说之(文)尔者几时说十万偈般若耶。
问。他师意大品般若后说法花(文)尔者大师许之耶。
问。大品意十力无畏不共佛法可云无为法耶。
问。于佛果位八识五根等始起法(云云)尔者八识俱具之耶。
问。智论所说法性身佛为有色相音声说法等事耶。
问。佛从三道宝阶归人间时善吉尊者见如来身(云云)尔者为常住法身欤。
问。玄中引般若经说云。十地行满得无上菩提(云云)为证何事引之耶。
问。般若经意遣三乘一乘亦亡(云云)尔与法花同耶。
问。般若·净名毁小乘为劣。赞大乘为胜。显一乘真实也。尔法花一乘相望可有胜劣耶。
问。付二教十门。且顿渐二教者为即半满二教异名为当何。
问。付人四依。于小乘人可有四依耶。
问。付四依位分。以初地菩萨可为初依耶。
问。付四依位。且以第七地属何依耶。
问。以十信位属初依耶。
问。大乘小乘中同明九部经有何故耶。
问。付小乘九部经。且不明无问自说经有何故耶。
问。于大乘明九部。尔除因缘经有何故耶。
问。付十二部经相。且本事经者说自身过去世事耶。
问。付小乘二十部本末不同。且从大众·上座二部各别出几部耶。
问。三百年中上座部分为十一部(文)尔者昙无德部分别有达磨郁多部耶。
问。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云云)尔犊子部在其中耶。
问。世尊灭后五百罗汉造毗婆沙论。尔者灭后几时耶。
问。以般若经为三乘通教耶。
问。以声闻缘觉智望菩萨无生法忍其体各别可云耶。
问。法花意以佛性一乘俱为正宗耶。
问。非见佛闻法有感应义可云耶。
问。付感应体。且唯以善法为感见佛耶。
问。以已生善可为机感体耶。
问。造像经书于正应表应如何判之耶。
问。真俗并观义有四种阶级(云云)以初发心为一阶并观耶。
问。六地已还定慧不定也。尔何辨定慧多少耶。
问。付四阶并观证佛地无生引维摩经文。尔何文耶。
三十二条。
大乘玄问答第十(教迹义上玄卷第五上)
问。付大经五味相生。且从佛出十二部经者。通相别相二种修多罗中是何。答。是别相修多罗也。问。可是通相修多罗。何云别修多罗耶。夫十二部经广包长行偈颂也。若别修多罗者唯可长行之直说语言。既云十二部经。故知通论长行偈颂。依之傍释文云。若除通修多罗者即无复十二部经(云云)尔何可云之耶。答。十二部经中有别修多罗云也。非谓十二部皆是别修多罗也。虽有余十一部。然为对下通修多罗故且举别修多罗耳。又既云别修多罗。故余十二部相待得成。但至傍释文者。除十二部经即可无通修多罗。以总十二部成通修多罗故。今文势异之也。
玄云。今谓。不尔。十二部经是别相修多罗。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者。是通相修多罗。从通别两教起大乘万行。故言从修多罗出方等(等文)(五味相生第十三卷也)又云。修多罗者有二种。直说语言为别修多罗。从如是至奉行通修多罗(文)三藏修多罗十二部修多罗相对辨长短广狭(云云)涅槃疏十二云○而言除修多罗者。此是别相修多罗。即是不被颂长行。非是除通修多罗。若除通修多罗者。即无复十二部经。故知是别相修多罗(文)。
问。如来成道十二年大小乘教俱说之(云云)尔者几时□□偈般若耶。答。成道五年说也。问。案傍释云。佛成道七年方说余般若(云云)真谛三藏义林云。成道七年在舍卫国施慧江边。去给孤独园三里许处。为诸菩萨说诸法空般若等经(云云)尔何云五年耶。
答。菩提留支别破章并金刚仙论第一同云。十万偈般若成道五年说(云云)今依此等说云尔也。法花信解品疏云。佛成道六年说大般若十万偈。不来此土(云云)仁王疏上卷云。佛成道七年方说余般若(云云)。
问。他师意云。大品般若后说法花(云云)尔者大师许之耶。答。不必尔也。问。大品般若在三十六年之前说之。法花是四十余年之说也。二经先后具显经说。他师所释既得文证。今何不许之耶。答。玄云。又论云。善吉曾于法花会闻说菩萨毕定后闻大品阿毗跋致品。是故今同为定为不定。故法花不必在第四时耳。又成道已来常说般若。所以不属第二时也(文)花玄三云。前分明退者在法花之前。后分不退者在法花之后(云云)。
问。大品意十力无畏不共佛法可云无为法耶。答。有为法也。问。佛果位智慧离生灭无常。是无为般若也。十力无畏等者是佛智之差别也。何云有为法耶。答。玄云。对法身真如空边故。报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为。非生灭有为也。又摄论云。无常有二种。一者因中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无常。二者佛果本无今有已有不无无常。而不同因中生灭无常。但是佛果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始起边名无常耳。玄又云(破地论师四宗)今谓。不然。此人罪过甚深而谤般若堕于无间。今此论具明三佛。又弥勒·天亲释般若经文。今明三佛。故知般若等经具明常住佛果佛性正因十地了因。若尔何不名显实教。应依四依大圣莫依凡妄执也(乃至)问曰。若尔何故此经明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皆是有为耶。答曰○(如次上摄之)大论第□□。
问。于佛果位八识五根等始起法(云云)尔八识俱具之耶。答(云云)问。两方若俱具者。楞伽经中说灭七种识。即以七识是虚妄法于佛果位不可具之。唯有第八识无七识。是虚妄法于佛果位不可具。若唯有第八识无七识者。玄云。上报梨耶八识五根等。既别举利耶。故知重云八识者。总举八识也。况五根既有。识宁无耶。答。八识者有二义。一云。八种识也。一云。第八识也。总意云。佛果唯更无余识(古释也。净影引之唯有藏识也)但于第八识中随用义分八识可云也(义章云。集用六识等云云)。
问。智论所说法性身佛为有色相音声说法等事为当何。答(云云)问。两方有之者。法性身者是法身佛也。若云有色声等者。应是邪法之说。如金刚般若说耶。若言无者。论文说。法性身佛色相端正光明无量。为十地菩萨说法。说法音声遍满十方(云云)尔者两方难思如何。答。若直言法性身是法身佛。若言法性身者是应化之细耳。玄云。又论云。佛有二种。一者父母生身佛。二者法性生身佛。父母生身者是应佛。法性生身是报佛。若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文)(言报佛者。一义应化细也。一义云。亦通修成报佛也)论九云。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色像端政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云云)问。今论文云。法性身佛有说法。何玄云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耶。
答。意云。论文略言法性身耳。如此佛身具应名法性生身云也。论三十三说二种身。一随世间身。二法性生身(云云)同第三十云。佛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应化身。众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云云)略之。又九十三云。法性身佛无量光明。说法音声遍满十方。随应度众生见佛优劣(云云)略之。又云。阿罗汉生三界外受法性身(取意)准此故知虽云法性身实是法性生身耳。花玄九云。释论明法身者。望花台舍那丈六释迦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犹属迹身(乃至)说法之事皆是应身(云云)观经疏云。有二解。一云。报佛。是修成佛为他说法。二云。为地上说法之报佛。然应他为报。此是他之细耳(文)。
问。佛自三道宝阶归人间时。善吉尊者见如来法身(云云)尔者为常住法身欤。答。常住法身也(见玄)问。善吉虽观空理犹是小乘智慧也。常住果德是大乘究竟之旨也。然何云常住法身耶。答。小乘以五分法身为法身。今文以空理为法身。故道理当大乘之法身。故且云尔欤。难云。若以善吉所见证般若所说法身者。般若经恐可同浅近小乘耶。答。甚难思。云得实相者有三。又是般若气方也。
玄云。问曰。更有明证云。此经已明常住已显真实耶。答曰。明证虽多可为烦今但取法尚品以三譬具明三佛。又云。诸佛色身有去来。诸佛无去来。有去来是应。无去来是法佛报佛。又论云。佛有二种。一者父母生身。二者法生身。佛父母生身是应佛。法性生身是报。若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论又云。花色比丘尼不见法身佛。善吉得见法身。又此经处处皆云十地行满是无上菩提。云何十地行满还得无常身耶。是故涅槃经云。我无我无有二相。我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广说。涅槃经明佛果真我。即此明无上菩提。涅槃经明生死无我。即此经明因中菩萨无我。应知此经佛果真我生死无我皆空其相无二。明八倒应可信受耳(文)。
问。玄中引般若经说云。十地行满得无上菩提(云云)为证何事引之耶。答。玄云。云何十地行满得无常身耶(云云)。
问。虽十地行满何妨说得无常果耶。十地因既有为般若也。不可必得无为般若。若尔此证不明如何。答。十地菩萨证法性故云尔欤(犹可悉之)。
问。般若经意遣三乘一乘亦亡(云云)尔与法花同云欤。答。问。两方若云同者。次上明法花意云。三遣而一存。一存未免守相。故以万善为乘体(文)今申般若意云。三遣而一亡(云云)见文相明云二经异也。若云异者。法花宗旨以正法中道为体。以因果为用。故知不异也。答。大师御意欲明二经同但且随他师意。法花但会三归一(云云)但得用未得体故。付彼义云未免守相也。章云。问曰。或谓。此经未是会三咸诵法花。以为盛难此义云何。答曰。法花会三归一则三遣而一存。一存未免守相。故以万善为乘体。般若即三而不三。则三遣而一亡。无有法之可得。故以无生中道为乘体。无生绝於戏论。竟何三之可会。所谓百花异色共成一阴。万法殊相同入般若(云云)。
问。般若净名毁小乘为劣赞大乘为胜。显一乘真实也。尔者与法花一乘相望可有胜劣耶。答。是故不可谈二经胜劣耳(云云)问。法花一乘对三乘方便显一乘真实相。其义殊胜。般若净名但毁小乘为劣赞大乘为胜。虽有胜劣三乘俱实也。与小乘三藏旨同也。何比法花一乘耶。抑显大乘小乘胜劣何名一乘真实耶。其所以未明如何可云耶。答。一乘有二门。谓显方便真实及说三一胜劣也。说胜劣则显一乘真实。所显一乘既无二也。何得论二经优劣耶。问。如所释者。二经犹可有优劣也。玄云。又显一乘真实凡有二门。若是法花对三乘方便显一乘真实相。若是般若·净名毁小密为劣赞大乘为胜。显一乘真实也。是故不可谈其二经胜劣耳(文)问。说三一胜劣何显一乘真实耶。答彼第二缘觉胜尚无。况有劣第三声闻乘耶(云云)以此可得意欤。又以毁赞令改小心。于根缘渐就显一乘真实也。故云所显一乘真实耳(可案后义也)。
问。付明二教有十门。且顿渐二教者。为即半满二教异名为当何。答。问。菩萨声闻二藏有余无余等二教。并于大小乘上依异名异义立之。今顿渐二教准之亦可是半满异名也。若依之言即半满之异名者。法花疏中云(信解品)化子不得。谓花严顿教也。从冷水洒面至法花教是渐说大乘也(略抄之)明知别有顿渐二教也。答。可有二义(云云)若二藏外别教相者。玄文何不解之。然二藏如常故不解耳。又一义云。准法花疏别有顿渐二教也。
问。付人四依。于少乘人可有四依耶。答(云云)问。两方若有小乘四依者。证据何处耶。依之玄云。举小乘大乘四依已云。今是后四依也(云云)若有小乘四依者。何唯云后四依耶。依之言无小乘四依者。小乘贤圣于佛灭后宣通正法。应如大乘。亦可为四依也。如何可定耶。答。正以大乘人为四依傍以小乘贤圣为小乘人之四依。亦有其谓也依之付法藏二十五师多有小乘人矣。故玄举小乘大乘二种四依也。但云今是后四依者。付法四依人四依取后人四依。上文云。应依四依大圣莫依凡妄执也(云云)今取之问起云。前言应依四依莫依凡妄说者何等是四依(云云)故虽有人法二种四依言圣者是人四依立也。但上云大圣故以菩萨四依为正欤。玄云○人四依者依小乘。五方便为第一依。须陀洹斯陀含为第二依。阿那含为第三依。阿罗汉为第四依。若依大乘。地前四十心具烦恼性为第一依。初至六地为第二依。七八九地为第三依。第十地为第四依。今后四依也(文)。
始云四依者有二种。法四依等(等文)言五方便者。准大乘四十心应云七方便。然草五字滥七字。故谬为五欤。又小乘外凡不可为依止。但总相念处近内凡。故合取为五方便欤(更考他本文)又云。四善根及外凡欤。
问。付四依位分。以初地菩萨可依初依耶。
答。初至六地为第二依(云云)问。人师制释必任四依解义。然天亲涅槃论以初地判为初依。今何背之为第二依耶。答。经说初依云是凡夫人具烦恼性(云云)故知以地前凡位为初依也。然涅槃论以地前三十心属初地且云尔欤。
问。付四依位且次第七地属何依耶。答。七八九地为第三依。问。七地以前同是有功用位也。八地已上为无功用。若尔合前六地可为第二依。何属第三依耶。答。七地是无生忍位故。与八地上合为第三依欤。又称等定慧地故就定慧不等为第三依也。中论疏记上卷云(仙光)此论序疏云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者。就功用无功用判之(云云)又有以七地属三依义。就定慧等不等而解之。问。以十信位属初依耶。答。四十心具烦恼性为第一依(云云)。
问。十信轻毛位何为依止耶。答涅槃疏第七云。今明。为依要是师位。此必取不退。如花严所明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尚能现涅槃说法度人。岂当不解涅槃小分义。今时所判十信初心在是初依师位也。十信三十心并是初依也。
问。大小乘中同明九部经有何故耶。答。是一数之圆故。又为九道众生故说九部(云云)。
问。且付后所以有疑。九道者六道三乘也。地狱众生非闻法器。又为小乘说九部。除方广·授记·者无问自说三部。为大乘说九部。除因缘·譬喻·论义三部。若尔为大小乘别说九部。若通论三乘。应具十二部。就何为九道众生说九部经云耶。答。此总相对所化机根论其教门。非别约大小乘人论之欤。又可云。大小乘教所化各可有三乘六道。地狱受大乘教其义显也。小乘虽无入圣然有小分闻法。如阿含等说也。
问。付小乘九部经。且不明无问自说经有何故。答。小乘法浅有人能问故。除无问自说经。又大士人能为不请之友要待请方说故(取意)问。先付初释有疑难。夫请转法轮者未闻说法之前能为之。故不可论浅深。设虽深法未闻之前何不能请为我等众说之耶。设虽浅近佛独能知其说时。余人何必知其说时耶。若尔虽浅近教无问自说有何妨耶。
付次释小乘教意许佛世尊有恩德。何不自进为众生说法耶。非以小乘人为能说者。此故乃为无用耶。答。初释意者。浅近教者说时亦易知欤。次释意者佛同所化故亦无自说事欤。此并是一往对大乘明其不同。非尽理之谈也。
问。于大乘明九部。尔除因缘经有何故耶。
答。大乘之根利直说解不须因缘及以譬喻(等文)问。因缘者戒经也。设虽利根何不为说戒经耶。答。因缘宽戒经狭欤。于戒经大乘戒不待破戒缘而顿制之故非因缘经欤。玄云。因缘谓起罪本末。随本末而说名因缘经(文)仁王疏云。戒经如○梵本名尼陀那。此是因缘经。以因事制戒经(云云)涅槃疏十二云。尼陀那此云因缘经。即是说经之因缘故云因缘。如说罗网捕鸟事是勿轻小罪。偈之因缘经(文)。
问。付十二部经相。且本事经者说自身过去世事耶。答。本事说他过去世事(文)问。本事名言是宽。何唯说他身事耶。依之傍释云。前本事经说自他十八界故(文)答。本生经说自身事。今本事经说虽说自他十八界等。为对本生经说佛自过去世事故且云说他事欤。
又难云。以说自身过去事可名本事经也。故仁王疏释本事如云。以说自身本生事故(云云)答。彼以本生经释本事如也。涅槃疏二云。阇陀伽此云本生即是本事(云云)今玄所言本事者与本生经乃别也。不可以彼为难也。
问。且付仁王疏释以本事经即可为本事。何以本生经为本事耶。答。法界如者。梵云伊帝曰多伽经也。是云本事经亦云如是语经亦名法界畔也。此说自他十八界也。亦名界经。分别罪福各有界分故。故以法界畔解法界如也。本事即法界畔故。由此义故更云本事如者。只是本生事即本生经云也。玄云。本事本生者第二自他一双。本事说他过去世事。如药王本事品等。说自过去世事为本生经(文)仁王疏云。法界如者。西国名伊帝曰多伽。此间应云本事佛说法界畔。亦云。以说过去十八界事故。本事如者。外国名周陀伽。此间名本生经。以说自身本生事故。前本事经说自他十八界故(云云)涅槃疏十二云。第八伊帝曰多伽。此云如是语经。成论云。印法藏如云界经。及甘露类等语也。大论云。释迦所说名界经。分别罪福各有界分。如净名说是。说是地狱是饿鬼等也。第九周陀伽此云本生。即是本事。十二部中本生的说过去事。授记的未来事。无别一经的明现在事(云云)。
问。付小乘二十部本末不同。且从大众上座二部各分出几部耶。答。玄云。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上座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部(云云)。
问。案文殊问经及真净部执论。大众部分破为八部。上座部分为十二部。依之中论玄云。大众部分为八部。上座部为十二部(云云)尔者今释相违如何。答。十八部论说大众出八部。本末合为九部。上座部分为十一部也。今依此说欤(宗轮论同之)文殊问经部执异论如所出难。中论玄实依之。故知本是相传不同。彼此释文各存一说也(部执论真谛译)玄云。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一名大众部。二名一说部。三名出世部。四名窟居部。五名多闻部。六名施设论部。七名技提部。八名阿婆罗部。九名郁他罗部(文)文殊问经下卷分别部品云○从摩诃僧祇出七部○出一部名执一语言○后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又出高[牛*句]梨阿部·多闻部·只底舸部·东山部·北山部(云云)大乘玄异之(中论玄同之)十八部论云(什法师集)○摩诃僧祇中更生异部。一名一说。二名出世间说。三名窟居○复生异部名为多闻○复生异部名施论○复建立三部。一名支提迦。二名阿婆罗施罗。三名郁多罗施罗。如是摩诃僧祇中分为九部(云云)大乘玄依之为本末为九部。今案部执论缺此西山部。文殊问经缺此分别说部。故云本末八部也。大乘玄云。三百年中上座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部。一名萨婆多部。二名雪山部(十八部论云。先上座部亦名雪山部)三名犊子部。四名达磨郁多部。五名跋陀罗耶尼部。六名三弥底部。七名六城部。八名弥沙塞部。九名昙无德部。十名迦叶惟部。十一名修多罗部(文)文殊问经云○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雪山出犊子·法胜·贤·一切所贵·荷山·大不可京·法护·迦叶比·修姤路句(云云)此上座雪山为二也。十八论云○立为异部。一名萨婆多。二名因论。先上座部。三名雪山部(乃至如大乘玄)如是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一名上座部。二名雪山。三名萨婆多。四名犊子(余准上此文亦顺大乘玄二顺中论玄。但若二十部者。应取上座十一部也。大众九部故。思之)四论玄第十云。什法师云。僧祇出九部。上座生十一部[阝*曼]波山云上座出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一为定(取意)。
问。三百年中上座部分为十一部(云云)尔者昙无德外别有达磨郁多部耶。答。玄中各别列也。问。达磨郁多梨(十八部论名也)名法常。然中论玄云。法尚部旧昙无德(云云)故知即一部异名也。今何别出之耶。答。法尚部从犊子部出四部之中第一部也。昙无德名法护亦名法藏部。此自正地部出故是各别部也。然中论玄云。法尚部旧无德者。若是古人所传云欤。或可云昙无德正地部出也。法尚若是正地部异名欤。意者法尚是为昙无德之本故云旧昙无德欤(达磨郁多梨者。正地部欤法尚部欤。此亦可习之)。
问。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云云)尔者犊子部在其中耶。答。五部者。一萨婆多部。二昙无德部。三僧祇部。四弥沙塞部。五者迦叶惟部(云云)。
问。中论玄文以犊子为第五不举萨婆多。今何相违耶。答(云云)四论玄十与此同之。玄云。五部之中萨婆多部盛行故。佛灭后二百年中从上座部出萨婆多偏弘毗昙(云云)问。上文云。三百年中上座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部。一萨婆多部。二名雪山部(云云)四论玄十云。三百年后。文殊问经云。我入涅槃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云云)(一切语言者说一切有部。此文势见者可云二百年欤)十八部论玄。至三百年中○一名萨婆多(云云)。
问。世尊灭后五百罗汉造毗婆沙论也。尔者灭后几时分可云耶。答。六百年(文)问。考婆沙论云。佛涅槃后四百年(云云)今何云六百年耶。答应是相传不同。所出者是新婆娑翻译后译者所置颂也。非论文。今不依其文也。
三论玄云。四者六百年间有五百罗汉。是旃延弟子。于北天竺共造毗婆沙释八揵度(云云)旧婆沙序云(道挻)六百余岁时北天竺有五百应真(云云)(挻又音延也)。
问。以般若经为三乘通教耶。答。非三乘通教(文)问。般若经文云。欲得声闻地当学般若。乃至欲得菩萨地当学般若。又云。是般若中广说三乘之教(云云)依之他师意云。是三乘通教。尤□经旨。今何云非三乘通教耶。答。论云。令欲为弥勒等广说菩萨行故说般若又论云。般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又论云。在菩萨心中名般若。在声闻心中名道品(云云)故知非三乘通教。正是菩萨法也。又智论云。十种大经中般若最深最大。又小般若经云。此经为发大乘者说。最上乘者说(云云)故非三乘通教也。但至三乘通学般若者。涅槃经亦云二乘人同观中道。岂三乘通教耶。彼既非通教。是何尔耶。又玄云。又说。三乘同学般若般若者是密会一乘。若因同果亦应同。又说。声闻缘觉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又说。一切处求人不可得。云何分别有三乘耶。当知即是密说一乘。又古旧义。般若已会法。但未会人。会法者。一切法皆入法性皆入摩诃衍中(文)问。若因同果亦应同者。为云三乘同学观照般若欤。答(云云)可劬劳之。
问。以声闻缘觉智断望菩萨无生法忍。其体各别可云耶。答。引经云。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云云)问。小乘智断尤□浅近。设虽回心向大犹当十信位。彼无生法忍者在初地七地。设虽通广论之可在十信之初心。然何以小乘有所得之小善为大乘无所得无生法忍耶。答。玄云。当知即是密说一乘(云云)故依通门会云也。若浅深别论者。但可为初门耳。然小乘亦无漏善根犹是实相之气分故。与大乘无生忍亦可同体。但是十信之初心分齐欤。
问。法花经意以佛性一乘俱为正宗耶。答。法花广明一因一果为其正宗。无所得及佛性为其傍义(文)问。以正法中道为体以因果为用(云云)考其旨归于宗旨中论其体用也。是故一因一果辨其用也。正法中道即正因佛性也。况复法花玄明十七种大意。第八即云。复次欲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说是经。○此经始未多有佛性云文。方便品云闻佛知见使得清净。即是佛知见者。谓佛性之异名。众生本有知见(乃至)晚见法花论。明佛性义有七文。今略引二文○诸法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次第二文释法师品云。知去佛性水不远故得成三菩提(云云)。
既云欲明佛性。今何云傍义耶。答。说经因缘明十七种者。非必正宗。今就大意更辨傍正也。又十七种因缘者即正宗也。但于正宗中更复分别傍正耳。此即转势明义欤。又广明者以言说之广为正宗耳。非谓佛性是隐密之说也。
问。非见佛闻法有感应义可云耶。答。有问。凡论感应不可过见佛闻法。然何如何云耶。
答。玄云。感者不同。略有四种○四者不见佛不闻法直感神力密益(文)。
问。付感应体且唯以善法感见佛耶。答。善恶俱感也。问。唯可以善因感佛之来应也。夫佛□□□善所成人也。见佛二可依善行之力。善根未熟者不能见佛身恶是障道之基。只是可见佛之障。而何云善恶俱感耶。答。玄云。今明善恶感者。将灭恶可生善(文)。
问。以已生善可为机感体耶。答(云云)问。两方若以已生善不为感体者。玄云。今明三世善感(云云)若亦通已生者云可生善(云云)可生者唯在未来。若已生何云可生耶。答。玄云三世善感。明知亦取已生也。但云可生善者。且对将灭恶耳。意者有善可生时佛为缘令其善得生。此则以已生善为种引未生善也。谓于已生善上论其功能也。玄云。今明。三世善感。过去现正感。未来傍感。故经云。过去久修善根及今念佛得见如来。今明善恶感者将灭恶可生善(文)问。造像经书于正应表应如何判之耶。答。故为表应非正应也(文)问。形像经卷何必非正应耶。或佛自图八相或留形像于白叠之上。何非正应耶。又经书既是正法也。以色表义可云正应也。若如所言者。四依传佛说正法。所传正法岂非正应耶。何唯云经书。亦可以菩萨语言所诵非正应耶。答。今言造像书写者。但是众生所作也。若佛自作影像等非所论。故彼可是正应摄欤。或犹是表应类欤。至书写者。玄云。虽是正法既由众生书写亦相从应也(文)至四依等所诵者可是正应摄。与佛说极相似故。或可云亦表应之类欤。可劬劳之。寻云。经名表应者应身云欤。玄云。佛灭度后有形像及经书。此名表应。非为正应。所以然者。以丈六及言教观机而现既其应机。应谓之正应。众生见闻之后故。造像表其所见。写传其所闻。既有由众生非正由佛。故为表应非正应也。今若相从说者。亦入应中。何以知之形像既相从入佛宝。何为不得相从入应。经书虽是正法既由众生书写亦相从应也(文)。
直云表应与相从入应其意少异也。
问。付真俗并观义有四重阶级(云云)尔以初发心为一阶之并观耶。答。四阶者。初地·七地·八地·及佛果也。故初发心非其类。问。菩萨初发心位既得无生正观也。故先举诸师异说(云)(果代灵味寺寂亮也)灵味师初地并观。什肇七地并观。成论师八地并观。已云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文)中论疏云。无阶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阶级之无阶唯一无生(云云)故知初心亦是无生位也。今辨四阶并观。何不论之耶。答。地前是学观故。若通门者可加之也。若具证无生正在地上故。于地上论四阶耳。玄结云无生具在四处。众师偏执。一徒以失其旨(云云)。
问。六地已还定惠不等也。尔如何辨其定惠多少耶。答。智度论云。前三地惠多定少。后三地定多惠少。故定惠不等(文)问。四五六地是惠行成就位也。
问。付四阶并观证佛地无生引维摩经文。尔何文耶。答。文于佛道心已纯熟之文也。
问。此叹净名居士之功德也。此菩萨第十法云萨埵等觉无垢大士也。位在因位究竟边学佛地功德。于学习分其心可纯熟。若尔只是胜进分功德也。何忽为佛地无生耶。凡经论说佛智究竟。其文甚多。今何强引叹菩萨之一说耶。答。玄云。四者八地虽无功用犹未究竟。究竟无生在于佛位。方便品云。久于佛道心已纯熟。当知是佛地无生金栗如来。则依斯文已显无生具在四处(云云)净名是金栗如来化身云说有也。寻云。佛地无生理在绝言。何劳引证文耶。
大乘玄问答第十
永正十一年八月上旬之比千代丸(仁)申付令写者也。愿遁虫鼠水火之难远传万代之学徒矣。末学英训(三十八)
大乘玄问答第十一(教迹义下玄卷五中)
问。付净不净土五种佛土。且众生业感不净土外有如来所现不净土耶。
问。安乐世界有九品往生。尔亘九品并有凡圣耶。
问。香积佛土分段变易中何可云耶。
问。大小同住土之外有变易土耶。
问。就相论净土体有几种耶。
问。报佛净土以何为体耶。
问。经中说。众生见劫尽我净土不毁。为一质异见耶。
问。人所见水于五尘境有几尘耶。
问。付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在一处不相障碍。有何故耶。
问。就应迹土明一质二见义时。梵王依净业见佛净土耶。
问。付一质二见。秽土劫烧时净土亦坏耶。
问。西方净土教明常住。尔引何文证之耶。
问。极乐世界可有声闻耶。
问。法藏比丘愿有声闻欤。
问。于安乐世界有证小果者。尔中辈欤下辈欤。
短册
章云。从十二部出修多罗等(文)意何。
何名二藏教耶。又方二。
章问云。有人言般若是三乘通教(等文)意何。
章云。亦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复有三乘贤圣(文)心何。
就西方净土有声闻无声闻义如何。
章云。非唯八万诸天人得须陀洹果(等文)心何自余问答亦可用之也。二十四条。
问。付净不净等五种佛土。且众生业感不净土外有如来所现不净土可云耶。答。玄云。报土既五。应土亦然报据众生业感。应就如来所现。故合有十(文)问。秽恶不净之国土偏是可众生业感。设虽佛住其土。但可是佛现居众生土中。何报土应土各别论之耶。答。虽非各别土。但是义分为报应两土欤。又随众生业感之土能化佛以神力示现秽土。如镜中像似而非真。佛功德法门力所现国土亦如此。
问。安乐世界有九品往生。尔者亘九品并可有凡圣耶。答(云云)问。两方若九品并有凡夫者。安观经说。上品三生。生种姓已上圣人。中品上生是前三人也。其余五品是凡夫人也。若依之凡圣各别者。既云九品往生为凡复有三乘贤圣(云云)故知九品并有凡夫也。况云同居土。何凡圣异所居耶。答。九品虽异犹是一种土也。生虽有优劣不隔所受境界。故云同居土耳。有人双卷经记云。下人往生证九品皆是凡夫也。今谓。不尔彼以六地已还菩萨为下人见也。问。上品上生中生是地上菩萨也。何生分段土耶。答。可云不系业分段欤(依宝窟可案之)宝窟中末云。第三明因缘门者。系业分段用罪福不动业为因四取为缘。不系分段用微业为因悲愿等为缘(云云)又云。大力菩萨亦有二种。一直往大力。二回少入大名为大力者。以不为业系自在受生故言大力(云云)又云。今谓。位义难知。忆生罪过不可定判也。若依法花论。数处分明文明。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舍分段身方入初地。则知初地已去是变易生死大力菩萨也(云云)。
问。香积佛土分段变易中何可云耶。答(云云)问。若分段土者四阶净土自劣至胜从浅至深。第二阶土既超三界分段。是界外净土也。第三阶净土何还是分段土耶。若言非分段土者于维摩经时此土人天共受用彼界香饭。若非分段土者。何能得如此耶。答。今安此应是实报无障碍土。此乃是变易之中胜为独菩萨所居土也。仁王疏云。十圣住实报无障碍报土(云云)(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佛住常寂光土也)玄云。诸净土位不出此四。即从劣至胜为次第(云云)。
问。大少同住土之外变易土可有耶。答(云云)问。两方若有者。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之外更有何变易耶。安胜鬘所说思宝窟解释。此三人变易外更无变易耶。若更无者。第三独菩萨土者应是变易生。故仁王疏云。初句云三贤十圣住果报者。住分段变易报土也。第三句云暂住报者。前二土皆是生灭无常(云云)尔何可定耶。答。菩萨受变易应有二义。一菩萨自报所居。即独菩萨土为第三阶。二与二乘变易同。住胜者于劣得自在故。此为第二阶。故大力菩萨变易者别为独菩萨土。然以二乘所受变易名大小同住土。然言大小同住者。亦有菩萨为化二乘助佛化故来生其中。以利他行之所感故名变易报也。问。尔者为物变易欤。答。窟云。为物变易在佛果(取意)会释云。佛果无自报变易。唯有为物变易。故且云尔。实亦通因位为化物而受之也。或为物变易唯在佛果。菩萨生大小同住土者亦是自报。以利他行受生死报故(后义可为正也)。
问。就相论净土体有几种可云耶。答。一相论其体有五(云云)问。其五种者化处净·化主净·教门净·徒众净·时节净也。若就相论之者。唯可取所居之处为净土体。何取化主徒众亦为其体耶。答。相者广论其清净相。并是国土家之相也。谓化处是体相。其○化主等是标相也。
问。报佛净土以何为体耶。答。亦是报佛净土。七珍为体(文)问。内应身佛亦名报身佛。此身与法身同土居中通第一义土。今何云七珍为体耶。答。此可是外应身佛非内应身欤。即如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居处也。
问。经中说。众生见劫尽我净土不毁者为是一质异见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文)。
问。螺髻身子见净秽为一质二见也。既是同婆娑一国也。何彼此二说其义致背耶。答。此望义别不相违也。玄云。问。经云一质异见。是何物一质耶。答。一质多种(云云)。
问。人所见水于五尘境有几尘耶。答。如人见水即有三尘(文)问。可云四尘除何云三尘耶。答。成实说云。天雨无香(云云)若据此说欤。
问。付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在一处不相障碍。有何故耶。答。玄云。粗细不同故不相碍(云云)问。此故不可尔。夫众生业行难思所见各不同。如恒河四见。彼鬼畜同是恶业所感。何必有粗细不同耶。如人畜贵贱异所受境界互相隔碍。泥梨同业所感百千众生亦不违妨。岂以粗细不同不相碍云耶。答。诚异如首真天子事及醍醐粗器譬成之耳。即以粗细不同显业报各别也。故或有粗细差异。亦由业别不相妨也。玄云。问。经云。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烧。是何净土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粗细不同故不相碍。如首真天子身不碍于地。又如无间地狱虽百千共处亦不违妨。又如醍醐不碍粗器。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故烧秽不烧净土(文)(鹿细同者犹尚不障况粗细不同耶)。
问。就应迹土明一质二见义时。梵王依净业得见佛净土可云耶。答。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云云)问。经云。身子不依佛直见秽土。梵王依佛直得见净土(云云)依之玄上文云。梵王见真成净土(云云)而何今但云见天土不见佛土耶。答(云云)玄云。就迹为论。一质二见者。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如经云。宝庄严土而况释迦真土(文)又云。身子见秽土梵王见真成净土。下文十七句所明净土是报土是指安地等净土是应土(云云)私会云。且对身子所见秽云真成净土耳。非云见真土欤。
问。付一质二见。秽土劫烧时净土亦坏耶。
答。恶业故见不净烧。而净实不烧也。问。净秽二见虽异。同是一质也。秽土坏时净土何不坏耶。例如净土坏时秽土随坏耶。答。以净土为质寄见秽故。其本质净土坏时秽土随失也。若于秽土寄见净土者。亦应秽土坏时秽土随坏也。如恒河水竭时天不见琉璃也。河水竭时天不见琉璃事更考知之。
玄云。问。一质二见可然。复净质见秽。秽被烧净烧不耶。答。恶业故见不净烧。而净实不烧也。问。净质坏者秽亦坏不耶。答。秽随也。于净寄见秽耳。以净坏故即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水见火水竭不见火也。于秽质见净土亦然(文)。
问。西方净土教明常住。尔引何文证之耶。
答。文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故知是常。依论种种说常(文)问。法花明一乘云。佛种从缘起(云云)虽明万善同归佛乘何必明常住义耶。
答。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云云)○法花游意引宝性论也。寻云。就极乐净土明常住耶。
答。亦有其义云。通而论三种净土皆以中道为体故也。问。极乐世界有细三界(云云)尔引何文证有三界耶。答。文云。○汝见彼国于地以上至于净居天等(文)问。虽见地及诸天不云三界。何忽为证。如法花经天人充满。但是无障碍土非分段三界。今何引之为证据乎。答。既云净居天等。岂非有天趣耶。
既有人天故亦是三界也。
问。不云有无色天。何云有三界耶。答。经依有色明所见。理实亦应有无色天义准成也。
问。极乐世界可有声闻耶。答。可有也。问。无净念王愿云。国中无有二乘之名(云云)应如香积佛土无有二乘如何。答。学者异义一云。无实声闻。但有应化声闻也。一云。有退心声闻无二乘者。据讥嫌者。可谓无决定声闻也。玄云○今谓。如香积佛国无有声闻之名。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云云)或一本云。故有应声闻也(云云)又云。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故经云。池中有鸟雁(文)上文云为凡复有三乘贤圣(云云)。
问。法藏比丘愿有声闻欤。答。愿国中无有声闻二乘之名(云云)问。四十八愿中云(双观经)声闻无量(云云)答。悲花经说。无诤念王愿云。无声闻(云云)与法藏比丘愿可是一事。但二经互有出没欤。复可会释之。或约应化云有。约实类云无。或约不定令有。约决定声闻云无也。约一化名决定也。所引国中无有声闻等云。他师所引非今所引也。然不许之。违经故。今取之。问答耳。但不可进之欤问。于极乐世界有证小果者。尔中辈欤下辈欤。问。两方玄云。一云。下辈生于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后受二乘果(云云)知是下辈也。若云尔者。观经说。中辈取小果(云云)大经下辈亦不云取小果如何。答。此以中辈望上辈且称下辈欤。又非大师自所引也。
教迹义短释
章云。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等(文)意何。答。成论师意(梁三大法师也)依大经说。以五味相生立五时教欤。即引经说云。十二部经·修多罗·方等·般若·涅槃次第相生云此文意也。问。尔者章主许此义乎。答。以五味相生配五时教者。是成论师之古义也。章主以教行因果相生明之不许彼五时次第也。问。今见大经文相可是诸教说时之次第是以初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乃至)云般若涅槃。并是教门之名称诸经之部类也。以说时配次第举诸教论相生。能□经旨巧存义理。今宗家何不用此释乎。若不取其义者。今依何义门成五味相生乎。答。夫今宗者废立四五妄谈显一极玄宗。于诸大乘经无有浅深之差别。何以一味大乘之习令同五时之穿凿耶。
故出成论之五时已云今谓不尔(云云)于大乘诸部强论浅深者。远违三经三论之诚说。近忌一极一味之禀。是以依教行因果之相生成五味之次第是明也。十二部经是显别相修多罗。出修多罗者即通相修多罗也。从通别两教起大乘之万行故。云从修多罗出方等万行之般若为主。是谓终方等出般若。从此二因明得涅槃果。故云从般若波罗密出大涅槃。故章云。此乃教行因果相生。非是判五时教也(文)(净影涅槃义记五约教理因果解也。与今释意大同也。天台配五时教。与成论小异也)玄云。且是一道三义说之。无境不照故名般若。真极无二称为妙法。常恒不变目为涅槃(文)三论玄云。略引三经三论证之○(大品经·法花经·涅槃经也)智度论云。佛法有二。一者三藏。二者大乘藏。地持云。十一部经名声闻藏。方等大乘名菩萨藏。正观论曰。前为声闻说生灭法。次为菩萨说无生灭法。以经论验之唯有二藏无五时矣。
法花游意云。大品·思益·法花·涅槃此四部经皆对昔少称叹今大(文)仁王疏上云。今依菩提流支直作半满分教言。对诸经论斯言当矣(文)又云。夫欲弘宣正法须识教之偏圆(云云)偏圆即半满也。
何名二藏教耶。答。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是其二藏教也。问。尔于此二藏教摄一代诸教悉尽欤。答。以声闻菩萨二藏摄诸教悉尽可云也。故章云。但以二门摄无量法藏(文)问。以二藏教摄教门可不尽。夫佛为三根之众生设三乘之教法。以四谛六度之教非被声闻菩萨。以十二缘起之法更授中乘之机根。故经中云。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云云)二藏之外何无缘觉藏之法耶。依之考普曜经说案入大乘论文。以三乘之教法即名三藏也。今唯立二藏者何能尽说教耶。答。虽立二藏不漏缘觉之法藏。夫立大小乘教门存半满教不同诸教并尽。即以半满二藏立声闻菩萨之二藏也。缘觉犹是小乘故属声闻藏中。故净名玄第一卷云。声闻藏中亦有缘觉(文)但至普曜经文入大乘说者。佛为缘觉之因人说教法门为三藏。亦无相违可答申也。问。所答申疑难未遁。夫佛为缘觉不说法者。不立缘觉藏可尔。既许说教。于其机何不存缘觉中机法藏耶。加之经论说三藏习三乘之教法者。何强没缘觉藏偏存二藏之教耶。大少半满名义宽故摄诸教可尔。声闻菩萨者其名既狭。何以彼成此义乎。三乘人行因得果不同。所学之教门何得相从耶。若强许相从者亦缘觉藏以声闻可从之。偏立声闻藏以缘觉从之有何道理耶。况复以三乘为三藏事非唯经论诚文有。亦章主傍释中立大小合论之三藏。谓声闻缘觉菩萨之三藏也。今唯立二藏兼违傍解释。尔者何可答申乎。答。依教法之偏圆立二藏之教迹。所以二乘虽异同是狭劣偏小之行也。所设教门合为一种之小乘。然于小乘中以声闻为正立其名。以是禀教之机故。夫缘觉之人非禀教之机。其得道之时以不从师故也。但言为求缘觉人说十二缘教者。约发心位依远方便论之耳。故中论疏云。立教之意正为禀教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教。故名声闻藏(文)净名玄文云。第七声闻藏中亦有缘觉声闻。禀教故偏名声闻藏(云云)于大乘中□□具辨。然以菩萨立教迹名不依佛□立佛藏之名。亦依禀教之义也。不立缘觉藏之名准例之也。但法花疏中立大小合之三藏者。是一往之傍义非立教之正意可答申也。难云。菩萨成佛之时亦不依师教授故得无师智。若尔如缘觉亦不可名菩萨藏乎。答。菩萨入圣之时亦有禀教人。如缘觉入圣得果并不依教也。
何名二藏教耶。答(如前)问。且于菩萨藏中可有浅深胜劣耶。答。今宗家意废四五之穿凿立一极之玄宗(维摩疏一花玄一)故诸部大乘相望无浅深胜劣之异也。问。于大乘教中何无浅深之差别耶。夫或说初心浅位之所行。或说果地究竟之三身。岂无浅深之不同乎。或谈任道平正之法门。如花严之一乘。或说屈曲随情之化教。如般若法花等也。若尔根本法轮之花严平道法门之教迹可胜余教。皆是随宜屈曲之方便也。何齐其旨乎。何可成之耶。答。诸大乘经所说虽异考其宗致遂是一味也。同以无得正观为大乘。以真如中道为正意。俱是无生灭之法轮悉皆一圆中之佛乘也。然一部一切部故。随义有诸部。为成诸部之不同一往论其异义时。义有傍正说分诸会也。但可任显道无异之正意。不可滞随义分别之傍论。故法花玄文云。一切大乘经明道无异则显实皆同(文)今玄章中云。须领众经显道无异而异名说之(文)若夫存显道无异之大宗者。浅深傍正之枝条不可劳之者欤。问。所答申其义未成。夫以显道之一边谓之虽似无浅深。论开权之差异之时宁可无胜劣。夫直说一道清净可是圆极之法门。犹如钝金光晃。若夫为少根难方便为渐机开绝权。屈曲随缘与夺任机。譬如练金矿似莹玉□。何不顾开权有异之胜劣。偏可云依显道无异之一偏乎。是以净名玄文云。花严净名相对之。即花严明不思议事深。净名辨不思议事浅。虽同是不思议而有浅深(云云)浅深之言既留大乘之内。强执显道之一偏。勿全废差别乎。答。宗家明义专存傍正之意。所以显道无异是大乘之正意。开权有异乃诸部之傍义也。何者为诸菩萨说佛乘究竟之旨。其教理因果悉依中道正法。故花严经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智度论文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法花称一乘净名谈不二。何于清净之一道强存分破之偏执耶。但义用自在亦兼有浅深胜劣之谈。诸部不同时时存傍正取舍之意。或住言方之不同或随一机之领解。虽且申浅深之义门。遂显正法之旨归。正论无得玄宗大乘诸部全无浅深也。问。花严是花台舍那于净土中为纯诸菩萨直说圆满法门。法花等释迦迹身于秽土境为诸乘机缘所施之屈曲教门也。说处化主徒众教门浅深隔□。泥本定教相约机根之领悟任言教之能诠。何□云言方不同随缘浅深强明二藏之相传立一种之大乘耶。答。夫以大乘无碍之法门卷舒自在之义宗也。卷者收一尘舒盈法界。若夫随机宜开为教迹。万珠圣教如尘。谁执四时五时。何但三宗四四耶。亦可立五十二地之教迹。或亦可存尘□之立教。若唯存一教者。言由弘大法。以何能可得悟学者耶。依之今对小叹大。故略存二藏之教迹废异成一。故又废四五之穿凿也。虽非言浅深之傍义专所存一圆之正意也。
何名二藏教耶。答(如先)问。且付菩萨藏教迹法花般若相对可有浅深之异耶。答不可有浅深之差别。问。凡案教门之不同原由所被之根缘。机根虽多不过大小之二种。然诸部般若虽大乘教门犹未废小乘之机教。虽明实相之真理共劝三乘令学之。至法花教门者。调根机于一乘会今昔于权实。纯以大乘等教万类。若尔般若者三乘之浅教。法花者一乘之深法也。是以龙树智论文云(百)法花甚深秘密法。明罗汉作佛故。般若非甚深秘密。不明二乘作佛故(云云)若尔般若虽大乘。于菩萨藏犹未圆满。法花为纯诸菩萨之教。其义既具足。今何背文理云全无深耶。答。法花·般若二部虽异。考其旨归遂是一道也。故章云。逗缘事相开避。只是一道三义说之。无境不照故名般若。真极无二称为妙法(文)(加涅槃云三义也)若约傍义虽有胜劣。若论正意全无浅深。又论声闻作佛之时亦何必可异耶。后分般若明二乘成佛故。但不欲为经正宗故。且云不明声闻作佛。前分般若多不说声闻回心故。简法花之秘密之许也。至论大乘之正意者。二种更无有浅深可答申也。
章。问云。有人言。般若经是三乘通教等(文)。
意何。答。旧经师意以般若为三乘通教。
尔者此义是非如何。定云。此问意也(经师者五时教之师也)问。章主如何答之乎。答。引智论·涅槃等诸文明般若经非三乘通教。是即非旧经师义也。故章云。即知般若非三乘通教等(文)问。有人所存能叶经旨。夫般若一教普益三乘根缘。大小齐学。谁云独菩萨之法耶。三乘通教之名诚有其谓耶。是以般若经文云。欲得声闻地当学般若(乃至)欲得菩萨地当学般若(云云)又经文自云。是般若中广说三乘之教(云云)此既异法花但教菩萨之说。又异花严一因一果之旨。岂非三乘通教耶。答。般若教奥专在广说大行。良般若不在二乘心但在菩萨心中。故章引论之三处文云。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菩萨行故说般若。又论云。般若不属二乘。又论云。在菩萨心中名般若。在声闻心中名道品等(文)加之若三乘通学般若故为三乘通教者。涅槃经文三乘之人同观中道。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等(云云)亦同可是三乘通教。又智论中举十种大经云。般若波罗密最深最大。小般若经又云(金刚般若经也)此经为发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云云)考经论文唯大非小也。又经说三乘同学者密说一乘也。更非三乘通教之意(此于密说一乘有三文。经师已会法也)章主依此等意破三乘通教之习也。问。既许三乘同学。何非三乘通教耶。若以三乘同学习密说一乘者。涅槃等说同观中道。亦可是密说一乘。若举涅槃难他师者。还以涅槃可难自宗也。况复云。密说一乘者未及显了之一乘。彼三乘通教之义弥可成耶。答。三乘通教三乘同观其旨遥异也。夫三乘通教者。以般若一教通被三乘。三乘并以般若得道果习也。经劝三乘同学般若者。令三乘人同入一乘也。但声闻乘人一乘机根未熟故。虽闻此说犹未改自乘之保执。若望教大旨者。专明一乘法也。夫摩诃般若者。此云大慧。即声闻宝称叹云平等大慧是同。故是菩萨所得不属二乘。若论三乘同观者。只是实相之境。三乘之人虽同学之。唯大乘人能生大慧。其二乘人但生少解。是般若气分旧经师不解其旨。故便谓般若经为三乘通教。故中论玄云。般若有二。一者摩诃般若。此云大慧。是菩萨所得故不属二乘。若以实相之境则三乘同观等(文)至密说一乘□三乘通教者。显说密说虽异。考宗致者只是一乘也。二乘人未悟之者机缘不相叶也。何判教门可云三乘通教耶。非于旧经师之说其意如此。
章云。亦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复有三乘贤圣(文)心何。答。付凡圣同居土出二种净土。且安乐世界有九品往生差别故。凡夫贤圣共居一种净土云此文意也。问。尔于九品往生凡圣各别受生云欤。为当九品一一共有凡圣类欤。答。于九品往生之中总有凡圣二类。如上品上生中生及中品上生者是大小乘之圣者。余品之往生是凡夫之类可云也。问。所答申不可尔。见章文相。先举九品往生总云为凡也。故如九品皆为凡夫设云事。次云复有三乘等者。于九品往生名交贤圣云也。况案道理本为凡夫人设下劣净土。九品虽异并应凡夫生处。若凡夫互隔者。何得同居名耶。依之说三辈九品之行。并是凡夫之分齐初心之境界也。何分九品之阶级可相配凡夫耶。答。夫凡圣同居者。于一佛净土凡夫贤圣共生。于五尘之境界互交见闻也。九品往生者依行业之阶级感果致贵贱。如此秽土之中人九品之果报何以云凡圣同居。一一悉具凡圣耶。章文先举九品往生意显凡夫共生也。若以九品不分凡圣者。直云西方净土可足。而先标九品。知以之为分凡圣也。加之经说行业或说大乘不共之业云。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或说共凡之因行云孝养父母行世仁善(云云)修因分上下作业异凡圣也。不可九品修因皆是凡夫之行业。故九品往生以凡圣可分之也。问所答申犹未明。夫上品上生中生人者初地已上菩萨也。既离分段生死不感三界之果报。定知于分段之土唯可应化之受生。若尔权化必同实行。定可有所引之实类。上品上生无实行之凡夫者。地上权化何所引耶。又三果学人生彼土之时。于凡圣杂居之处受生。双观经中说彼土相。别有净居天宫殿与宝地上处异也。若夫生凡圣杂居之处者。何云中品上生偏是圣人耶。尔者何可成之耶。答。地上菩萨生分段土之时。偏是应化之受生也。故上辈之三生各别成能引所引之义也。中品上生虽是住凡圣杂居之处。然依果报优劣约得益早晚开三品不同。又不可相违故。犹云凡圣别配九品可无其过(矣)。
就西方净土有声闻无声闻义如何。答。经中说。于西方净土有得罗汉果者云。此解释不同。或实有声闻或实无声闻云也。问。此二义中以何可为正义耶。答。以有声闻义可为正义也。故章云。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文)问。欲知佛土之相状先可寻因位之本愿。然经说弥陀本愿云。令我国中无有声闻辟支佛名。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文)明知实无声闻也。天亲菩萨净土论文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云非但无三体亦无三种名(云云)。
经说。本愿非全嫌二乘。明论国土相亦遮讥嫌之体。然何背经论文存有声闻之义耶。答。二义虽异同依经论之诚文。但文有强弱义分优劣也。故今依明文取胜义(矣)是以观经·双观等诸经皆云有得罗汉者。十住婆沙及大智论并云有声闻。众经论说声闻众有。其文分明亦盛也。嫌小乘之文其语隐又希也。若存取舍之时可任文理之强弱耶。故以有声闻为正义。但至无有声闻纯诸菩萨之愿者。付始终明之。要以发菩提心之业往生彼土。既生彼已。由其本习虽暂时取小果。终能入大必至一生补处。故由纯诸菩萨。论亦云无遍讥嫌之名体。然双观等说本愿云有无量声闻众也。章云。今谓。如香积佛国无有声闻之名。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文)如彼香积佛国者。云无有声闻之名(云云)今此观经者全异此说。明云有声闻。故知实可有声闻也。若如第二师言。仍本立名者。香积佛国中亦可有其回少入大人受生事。何不仍事云有声闻耶。故知西方言有者非仍本立名云也(更可重问答之)玄云。经云有得罗汉果。解释不同。一云。下辈生于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后受二乘果。实有声闻。二云。法藏比丘设愿愿国中无有声闻二乘之名。今言声闻者。仍本为名。实无声闻。今谓。如香积佛国无有声闻之名。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文)一义云。应有声闻者。应化者有声闻云也。别本玄云。故有应有声闻(云云)又玄次下云。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云云)可准例之。虽有此义不如先义也。言法藏比丘设愿者。是悲花经无净念王所设愿也。昙鸾注上云。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是有声闻一证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赞云。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是有声闻二证也。又摩诃衍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何弥陀安乐国等是也。是有声闻三证也。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此云何会。答曰。以理推之安乐净土不应有二乘○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是知唯应于净土生。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何妨二乘来生耶(云云)此师谓。罗汉生彼国。今宗不尔。无学不生。但三果人得生。观经云。生彼得罗汉者。先出花胎中退。经言不退者约出生时言耳。
章云。非唯八万诸天人得须陀洹果等(文)心何。答。引论无作品云。初转法轮时非八万天人得须陀洹果。亦有无量人得大乘益云此文意也。问。开大智释论考无作品文云。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阿若憍陈如一人得初道(文)况简陈如一人云得初道之益。举八万诸天云得无生法忍。今乍引无作品说何背其文耶。答。初转法轮得益广亘人天亦通大小。非陈如一人得初果。八万诸天亦证须陀洹。是以八万天子得无生法忍者。即是小乘无生法忍亦名法眼净也。故法花义疏云(方便品)智度论云。八万天子得无生忍。余经云。得法眼净○小乘法眼净即是小乘无生忍也(文)加之考无作品之释论云。初转法轮声闻人见八万一人得初道等(文)故知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者即是须陀洹果也。难云。初转法轮时亦有诸天得无生法忍。若尔应是别有大乘无生法忍。何义疏文会之云即是小乘无生法忍耶。答云。八万诸天其数当初果得益。若论别有大乘无生忍者。可云无量诸天也。故智论·涅槃等并云八万得须陀洹。智论别云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云云)涅槃经十三云(圣行品)或昔于波罗奈城初转法轮。八万天人得须陀洹果。今于间□尸那城八十万人不退转于阿耨○菩提(文)大论六十五云(无作品)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无生法忍阿若憍陈如一人得初道(文)(方便品疏释此文云。小乘无生忍也)又同品云。诸佛事有二种。一者密。二者现。初转法轮声闻人见八万一人得初道。诸菩萨见无数阿僧祇人得声闻道○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等(文)广问答之解虽有短册。然可以彼通用短册也。
大乘玄问答第十一
永正十一年(甲戊)八月二十一日千代松丸(仁)申付令写毕。愿遁虫鼠水火等之难遥传万代学徒远及龙花说法之慧场(矣)。
末学英训(三十八)
大乘玄问答第十二(论迹义玄第五末)
问。今宗家以四论为宗旨。尔者谁人所造论耶。
问。释论三论相对辨同异。尔同是大乘别论欤。
问。智论三论相望付明同异义。且亦取亦破义同可云耶。
问。中·百二论相对用智有长短(云云)尔者长短义必如何解释耶。
问。四依菩萨申佛教具随缘等四假耶。
问。他师意云。毗昙立而不破成实亦立亦破(云云)大师云何评此义耶。
问。他师意云。三论破而不立(云云)大师许之耶。
问。付破立有无如佛具足破立二门菩萨亦可尔耶。
问。付谛智之傍正。且论主以二智为能论以二谛为所论耶。
问。付中观论题。且所对缘有几种耶。
问。引毗昙说云。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玄解云。十一种色共成色阴(云云)尔者能成所成共云第一义欤。为当所成色阴是世谛摄耶。
问。于迦毗罗等外道宗解中道义耶。
问。有人意解山门之中道义云。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为假(云云)大师许此义耶。
问。经中欲令深识世谛故说第一者。以俗为真谛家义耶。
问。龙树菩萨弘佛法作几部论耶。
以上十六条。
大乘玄问答第十二(论迹义)
问。今宗家以四论为宗旨。尔者谁人所造论耶。答。龙树·提婆所造也。问。三圣助佛化。谓马鸣·龙树·提婆也。何唯依龙树·提婆所造不取马鸣之论耶。答。今案之四论者盖是依山门相承任关中传受。故专依智论·中·百十二门立一家大义也(马鸣论者梁真谛所传也)玄云。大师讲此论。遍数不同形势非一。今略出十条。一者有明四论宗旨(云云)又云。今次第二明四论宗旨义同异。问。四论既兴。为当是一。为当定异(云云)○三论玄明。虽有四论而称三论略明八义。具如文(云云)又云。今玄云。大格为论不出四人。一是调御世尊。是能化主。其余三圣助佛宣扬。三者所谓马鸣开士与龙树·提婆也(云云)答于定取何人破邪显正之问也。
问。释论三论相对辨同异。尔同是大乘别论欤。答。玄若三论即别通论。通申一切诸教(等文。别之通论即通论也)问。八不义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四论玄同之。般若灯论(第十答文)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阇梨以般若妙理开演此中论(文)。
(题下云。分别明菩萨释。法珠云。清辨云云)又云(第一卷)于深般若波罗蜜中审验真理开显实义(云云)因缘品引般若经明十二因缘不可尽也。故知如智论偏解般若经也。何通申诸教耶。答。正申般若心。而般若是大乘之大宗也。故自申一切教也。然智论别释一部之文意故云别论也。故玄云。□□释论即是通别论。意致乃复通漫而的释一部文言。是故名通别论也。中论如释论亦意致通漫。而复不的释文故是通论也。
问。智论·三论相望付明同异义。且亦取亦破义同可云耶。答。玄云。释论亦取亦破。三论唯破不取(取心)问。智论三论通别虽异俱申如来之圣教。于三论意何不云亦取亦破耶。依之处处文多云三论具破申俱有(云云)何异智论之破邪显正耶。加之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云云)然何今云三论唯破不取耶。答。此智论三论相望一往分别云也。谓三论多横破诸法竖除五句。故云唯破不取。释论破迷教之情申所迷之教。故名亦取亦破。但诸文多云三论具破申者。即申其破病之教也。又如四谛品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云云)依此等意者。实可有亦破亦取义也(此以文义之强弱增减一往分之耶)八不义云。龙树称佛本意申佛教也。
问。中·百二论相对用智有长短(云云)尔长短义如何解释耶。答。百论用权实二智其用即短也。中论用实方便智其用是长(云云)问。此释不明。若夫中论唯用实之方便智者。对百论用权实二智之时。百论用智即长中论可短。又中论明八不中论之理谈三观一实之旨。何偏云用方便智(云云)若言实智方便智俱明之者。与百论用权实二智有何差别耶。又付百论用权实二智不可尔。唯是一时之善巧非平道之正义。故云正是权智能此用即短(云云)并云用二智者立处致相违耶。答。标章用智短长。终文结此用即短(云云)今正论智慧之功用不实智之宗归。故中·百二论虽俱明二智。且约权智之用论其长短也。中论广依诸教所说大正佛教之宗致。故用方便慧。此乃动静内外虽异。其用涉有。内照万法外施动用总名方便。故用智为长也。百论是面对僧佉·卫世之辈拆其邪论。释是一时之对立破邪之善巧也。于方便之中只是破邪执之一门耳。故用智是短也。但言用权实二智者。虽举实智意取权智。为相成故并云二智也。云权智云方便智其义虽通然亦有分之。谓方便长空有之有也。权者方便之中别用也。见二智义文(或又权实二智俱短。实方便智俱长也)玄云。第三明用智短长。若是百论则用权实二智。中论所用实方便智。然者百论主与外道斗一时颊舌折挫僧佉卫世。此是权智之能。若中论主欲提纲振领匡正佛法辨教之大宗。非诤一时唇舌。故用实方便慧匡持佛法。不可一时对邪。尔其用则长。若百论主善巧一时挫外道。未是要论佛法正。是权智之能。此用即短也(文)二智义云云。问。权与方便有何异耶。答。通则无别。皆是善巧之义。别而言方便则长权语即短。今总明三句。一照实相为实慧。鉴万法为权。二静万法为实。外变动为权。三就动用。以不疾之身为实。诧疾方丈为权。初照实相名为实慧。自余三门皆属方便。故权义短者。但取外示变动名之为权。故权是方便中之别用。所以言权。问。权与方便既有短长。两实亦得尔不。答。方便之实则长。权实则短。所以然者。方便既无所不为。实慧照无所不为而实无所为。是故长也。权智但是有中变动。实智是有智中之静鉴。故权实则舍○外示动变为权。此是应病授药。必须内静鉴授药为实方便。二空慧不知根药故不成二慧也(文)问。百论所破缘有三根。且下根者云何释耶。答。闻提婆破不解读佛经亦不悟。至龙树论始得悟解也(取意)。
问。龙树造论在先提婆造论在后。龙树于佛灭后五百三十年出世。提婆佛灭度后八百余年出世。明知提婆造论在后。而何云闻提婆破病未悟者至中论始得解耶。答。可有二义。一云。百论先造。中论在后。传云。龙树在世时提婆破外道(云云)二云百论在后。而今文约寻文次第也。如言闻提婆破不悟读佛经乃悟岂得言佛经在后说耶(后义可为正也)玄云。百论所破缘根性有三种。一者上根。闻提婆破即解。二者中根。闻提婆破不解止生信心读佛经乃悟。三者下根。闻提婆破不解读佛经亦不悟。看龙树论始得悟解也。若上根人则与中论所破缘得悟者齐。中下之徒即校一阶也(文)又玄云○复有深致。何者明。龙树出世之时是正化之末像法之初。众生虽复寻教失旨而佛法尚兴邪徒由蝓。朋成大道众生甚多。偏学小心其事盖少。龙树既兴望风悬揖。止须着笔邪徒自丧。无敢对面与共击扬。是故龙树不对也。提婆出世是八百余年。去圣既远。邪傥盛兴正化讹替○菩萨虽兴犹生拒抗。自非对面折挫辞屈言下。邪正转盛无肯改迷(云云)。
问。四依菩萨申佛教具随缘等四假耶。答。有具不具二义。谓有偏圆之二意也。问。且就不具义于所申教既具四缘。菩萨随佛申所说教。何不具四假耶。抑不具者何假阙耶。答。玄云。佛当化主。所以具足四假。菩萨助申教旨唯有两假。所谓就缘·对缘。菩萨虽具二假而用复有强弱○中论初云。诸论师种种说生相。就其责觅生相不得故言不生○即是就缘假义。百论借一对破异等即是对缘假义也(文)问。论家多申相待假以显佛法正义成中道旨。何不辨因缘假耶。又论末后二品申小乘观行。岂非具随缘假耶。答。玄云。就四缘中则有偏圆圆偏义(文)若依圆偏义者。菩萨不具四假。若依偏圆义者。乃具四假也(因缘假尤深。必佛说之。随缘段照机尤胜。说非小事故亦关能化耳)玄云。假乃众多略明四种。一因缘。二随缘。三就缘。四对缘。若辨甚深因缘义即是因缘假。随缘所宜而说即是随缘假。就缘捡责即是就缘假。若一一须对破如对常说无常等即是对缘假也(文)。
问。他师意云。毗昙立而不破。成实亦立亦破(云云)大师云何评此义耶。答。玄云。若言成实破毗昙故名亦立亦破者。毗昙亦破成实。何故非亦立亦破耶○若止言毗昙立而不破成论亦立亦破不可也(云云)问。成实多破毗昙所说亦自立别义也。毗昙杂心等专申自义不破成实。若尔他师所存善叶二论意。何不许此义耶。答。玄云。成实破数人根见立用识见云。若用根能见。死人有根亦应能见。眼识在耳中眼根何意不见耶。而今有根无识根不见者。故云。根不能见故破根立识名为亦破亦立。数人立根见破识见。若用识见识无障碍。应见障外色。但见障内不见障外者。故知但是根见非关识见。岂非亦破亦立耶(云云)成实论第四卷根无知品云。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吾则可一时通知诸吾。而实不能。是故以识能知。若眼能知何须待识(乃至)又应言以眼识见色。略中说故但言眼见(云云)具可文也。成实根不定品云。问。根童子及舌·身可以眼见。耳鼻在内不可得见。答。死人亦有童子·舌·身。而实无根。问曰。童子二种。有是根非根。死人根童子灭非根者在。答曰。根童子无能见者。故非眼等所得。如经中说。五根是色不可见有对。若是可见则可分别。此童子是根。此童子非根○业力不可思仪。以业力故四大变而为根。佛恐弟子谓此五根自从业生故言是色(文)此见论正义也。然问答云。二家俱云死人无根也。问。考成实论不言死人有根亦应能见然今引云。若用根能见死人有根等专无所从。全违论文。如何。答。今明。数人为所破。明知是举成论人说也。虽判论意。而以学者说显本论欤。又是他师所引欤。又论文云。若眼能知何须待识(文)此文可有二意。一者总无心时义当死人等也。二者识在余耳等根中也。故取此意尔释诸文云。而方善根(云云)故难也。宝窟下卷有文可见。
问。他师意云。三论破而不立(云云)大师许之耶。答。玄云。亦不然(云云)问。彼师引肇师百论序云。言而无当破而不立(文)又大师自云。佛有破有立。菩萨唯破不立。略又云。菩萨助佛扬化。直破邪迷显佛方便。无所树立。是以唯破不立也(文)又云。他云论有破有立。此乃是增有所得○今论但破曾不自立○故大师举猛将为譬。前无所立后无所顾(云云)又云。三论望释论则唯破不取(云云)唯破不立专叶论意。顺宗家释如何。答。玄详引百论序云。论序云破而不立者。亦不执此破故言破而不立(乃至)下文云破如何破○只不立有此破故云破而不立也(文)彼师云有决定之破。故非序旨也。又云。今明。论显中观经明正法。既称中观正法。是更有破立可论(云云)又云。傍明四句。一者但破而不取。如迦弥延子所造。自作此说。非佛三藏中义。二者取而不破。即显佛方便教门也。三者亦破亦取。破能迷之缘取所迷之教也。四者不取不破。破取非取。取破非破。非取非破乃名实也(文)傍明者。此文正明释论与三论异。而今四句释论与三论同故云傍明也。又云。非但佛亦破亦立。论主亦得亦破亦立(乃至)论主亦能教示前缘亦得有立也(文)又云。论主以二谛为能论以二智为所论(文)又猛将譬云。前无所立。复无所顾。故能剪彼凶丑显我皇威。菩萨亦尔。无生正观了内外诸法毕竟清净故。能破洗虚妄断常显出如来真实正法(文)。
问。付破立有无。如佛具足破立二门菩萨亦可尔耶。答。佛具足破立菩萨唯破不立(取意)问。菩萨学佛化四依弘佛教。故同佛可具破立二种。而何云菩萨唯破不立耶。答。此是一往相对也。非尽理释欤。故玄下文云。佛既能当前缘既得有立。论主亦能教示前缘亦得有立(文)但云菩萨唯破不立者。玄云。菩萨助佛扬化。直破邪迷显佛方便。无所树立。是以唯不立也(云云)盖是以菩萨相待且分别之耳。故玄云。就佛菩萨相望。若是佛不具足而具足故有破有立。菩萨当具足而不具足故唯破不立。佛破虚妄邪见后为说真实正法。是故亦破亦立(文)。
问。付谛智之傍正。且论主以二智为能论以二谛为所论耶。答。论主以二谛为能论以二智为所论(文)问。菩萨造论必助世尊所说。然佛既以二智为能说以二谛为所说也。以权实二智力说二谛言教故也。菩萨亦同之随佛发生二智论佛所说之二智言教。所以可云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也。然何翻之云以二谛为能论以二智为所论。若如所释者。背助佛扬化之旨非师资相成之仪。如何耶。答。玄云。好体佛以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论主亦以二智为能说言教为所说。就论主无别智。悟佛教生智。论主无别说。还说佛所说。论主无别论。还论佛所说。故佛若佛若所并是所论。论主若所若能并是能论○论主禀二谛教发生二智。谛智不二。以谛成智故通受谛名。佛以二智说于二谛。谛智不二。以智成谛故通受智名○故论主以二谛为能论以二智为所论(云云)。
问。付中观论题。且所对缘有几种耶。答。缘乃无量。大略为言不出三种。一者即是禀教失旨之缘。二者即是邪见推获之缘。三者流俗泛尔之缘(云云)问。虽得教旨然犹未究竟者有。谓如四依弟子浅位菩萨也。今何不列之耶。
问。引毗昙说云。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玄解云。十一种色共成色阴(云云)尔者能成所成共云第一义欤。为当所成色阴是世谛摄耶。答(云云)问。两方若云所成色阴是世谛者。上解世谛云我责不得。我名空施(云云)今十一种色共成色阴实录如此(云云)上下二文相望此文但说第一义也。若言所成亦是第一义者。毗昙意五阴以聚集为义。若以十一种色分别之者。无别色阴体。如瓶衣等又如假我可是世谛乎。答。且见文相。能成所成俱是第一义也。以十一种色分别之。一一色犹有色集。故色隐义犹亦不失欤(乃至)极微其义犹不失体。可聚集故。色阴义犹亦不失欤。
问。于迦毗罗等外道宗解中道义耶。答。解释也。问。中是正义亦是实义也。于外道邪僻之宗何能解中义。所计虚妄也。何为中实义耶。答。玄云。家家尽言忠理。解解并谓忠文。是故释中其计非一(云云)忠者直也。如迦毗罗解中云。泥团非瓶非非瓶。优楼迦云。声非大非小。勒沙婆云。光非明非暗也。付彼计云正义。又似佛法之中道也。
问。有人意解山门之中道义云。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为假(云云)大师许此义耶。答。此义不可(等文)问。案四谛品文云。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文)此文明说有空为假名。以离有无为中道(文)有人所言既叶论文。何不许之耶。答。玄云。今难。大经言。非内非外亦内亦外。故名中道。若尔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故名中道。那得偏用非有非有为中而有而无为假(等文)。
问。经中欲令深识世谛故说第一者。以俗为真谛家义欤。答。以真为俗义(取意)问。为欲深识世谛故说第一义。故知说真谛时须深知世谛。即以所深识之世谛可为其义也。何云以真为俗之义耶。答。玄云。何故说第一。只为欲令识世谛。是不是俗以真为义。真是俗家之所以。故俗以真为义也(云云)问。若尔而竖论表理之义有何异。彼云。如俗表不俗。不俗是俗家之所以。故俗以不俗为义(云云)今云。俗以真为义。真是俗家所以(等文)其义全同。何今云横论显发彼云竖论表理耶。答。此真俗两假互显发。彼说世谛假表世谛中。说真谛假表真谛中。故横竖义别也(文)故横论显发之文云。今明。何故说世谛。只为欲令识第一。岂不是真以俗为义。俗是真家之所以。故真以俗为义。何故说第一。只为欲令识世谛。岂不是俗以真为义。真是俗家之所以。故俗以真为义(文)言横论显发者互相释义。只云因缘释义也。竖论表理者显道释义也。
问。龙树菩萨弘佛法作几部论耶。答。作百部论(文)问。考唐和诸师相传。多龙树造千部论(云云)如何。答。相传不同不可奇。玄云。龙树菩萨作百部论大行阎浮提(文)教迹云。造大乘百部论(云云)法相了义灯云。龙树菩萨作千部论(云云)(非溜州灯也。得壹云云可考之)四论玄云。龙树千部论(未考之)二教论云。龙树造千部论(文)。
以上论迹义问答毕。
大乘玄问答第十二
永正十一年(甲戊)八月下旬之比书写毕。遁虫鼠水火之难遥传万代学徒远及龙花说法之慧场(矣)。
末学英训(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