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54[cf.No.1823]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一
(颂疏论本第一)
俱舍颂疏之与起 三井寺劝学院集
一俱舍佛法根本也。故大乘ヲ学者。先小乘ヲ下地ニ能可学事也。去ハ宝法师云。先学小乘有教。后可学大乘空教。多有文证(云云)大经云。譬如有长者一子。幼少未堪。且教半字。后渐长大。教满字(云云)少人ナトニハ先假名书物或半字ナトヲ教。后文或满字ヲ如教。佛法先习小乘。后可学大乘也。又引思益经。小乘ヨリ大乘ノ续ヲ惠命云事释。思益经云。如劫烧时。江河先尽。大海即灭。正法灭时。亦复如此。法行小道先尽。菩萨大海正法后尽(云云)而法行小道者。声闻中法行根性者事也。
私云。小乘ヲハ声闻乘ト云也。是则声闻ノ叶机说故(云云)
一宝法师举四藏。先可学小乘ヲ事ヲ释スト见。去ハ瑜伽论·解深密经·大般若遍学品·涅槃经辨戒品·法华·智度论·四分律。此等意引释。文云。今详经说。先学小乘。后学大乘。略有四意。一大乘深妙难信。即生谤故。二生断灭见故。三不学小乘唯学大乘。自谓学大乘者。于声闻乘若人及法。轻毁诽谤。招大苦艰。四若不レハ前学有教。积习スルニ善根等。即当多诸障难不能信解也(云云)此故先可学小乘事也。文中生断灭见故也。大乘ハ烦恼即菩提等ト谈。断惑证理义多不用故。位阶级断惑证理之次第ヲ断惑也。四多障难者。小乘佛法根本。天然道理可有障。又不学小乘学大乘。不知事可多也(云云)。
俱舍由来之事。六门分别时。第一本缘起明下委。
一翻译事两说也。玄奘三藏。天竺罽宾国沙门。僧伽论师ニ值传也。而归唐时。经论七十五部。合一千三百二十卷也。翻译时。永徽三年五月十日ヨリ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毕。元瑜笔受者也。
一末书。宝师·光师·神泰。各十五。后代分三十卷ツツニ也。
略颂云。婆娑二百·论三十。正理·显宗八·四十。光·宝·神泰各十五。疏六惠·遁各三卷(文)。
一智证将来时。颂疏六卷也。日本テ卷ヲ重テ分也。
六门分别(文)问。六门之生起如何。惠云。初明论缘起。微世亲造论之意。作断惑发惠之缘。一百年外。三百年内。即有二十部小乘。此论既明小乘。宗归何部。所以第二明论宗旨。二十部小乘各自有三藏。互不相信。此论有部三藏中何藏摄。故第三明藏摄。教法至此八百余年。此论翻译在何时代。故第四明译论时年。第五释题对法藏名。第六分文释义(云云)遁云。然此六门非无由籍。所以先明论缘起者。将欲释文。莫知论教所与。故须第一明论缘起(云云)虽知。未详宗部。故次第二明论宗旨。虽达宗。未晓藏教。故次第三明藏所摄。虽明所摄。须知一论两时翻译。故次第四明翻译所由。宗源既知。方可解释。解释之来。先须辨识题目。故有第五略解品题。门目已明。次当开阐。故有第六广释文义(云云)。
本缘起者(文)遁云。解前门中。大分为三。初至与兹国已来。总明一切有宗本与之处。二从佛涅槃已下。至不令散出。别明婆娑论起源由。三然世亲尊者已下。正显此论因起。前门又二。初至微言尚在。明上圣宣持。未有乖诤。真教犹一。二洎乎尊者以下。显次圣弘化。情见殊途。教分异部(文)。
迦叶遁形于鸡足(文)遁云。遁谓隐遁(文)。
迦叶事。法华义疏一云。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是其姓。上古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也(文)。
五师付法次第事阿育王经七云。世尊付法藏与摩诃迦叶入涅槃。摩诃迦叶付阿难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入涅槃。舍那婆私付优婆笈多入涅槃。优婆笈多付絺微柯(文)付法藏第三卷。阿难以法附属商那和修(云云)。
鸡足山事。末田乞地于龙宫(文)慧云。雪山有五百仙人。来投阿难求度。于中二人。一名末田底迦旧云末田地。此云金地。以化水为金地得度。一名商那和修。此云胎衣。付此两人方入灭也(文)西域记第三云。迦湿弥罗国。本龙池也。如来寂灭之后。第五十年。阿难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至此于大山岭。宴坐林中。现大神变。龙见深信。请资所欲。阿罗汉曰。愿于池内。惠以容膝。龙王于是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力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池。阿罗汉于此西北为留一池。周百余里。时阿罗汉既得其池。运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蓝(文)。
虽大义少乖而微言尚在(文)麟云。谓此时见解。虽复深浅不同。而未分成异部。故曰微言尚在(文)。
洎乎尊者鞠多(文)麟云。次辨第二乖请分部者。初明名鞠多道劣。次明提婆诤与(文)四论玄第十云。第四三藏律师。名舍那婆斯。此云绮衣。或云枘衣。此人常着摩绮衣。因事立名也。第五三藏律师。名优婆掘多。或云鞠多。汉云无相。或云大权。阿育王经。此人身取三十二相。而能伏魔外道等。定功齐于佛。时人呼为无相佛(文)略抄。
道不继于三圣(文)问。鞠多所化是广。既称无相好佛。何云不继三圣乎。麟云。先圣所化弟子。情无异执。教不分部。鞠多有五百弟子。各执异见。遂分教。故为道劣(云云)寻云。在四圣。何云三圣乎。答。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为三圣。末田地在外国流通故除之。或阿难一时付和修及末田地。故言三圣(惠意取意也)
摩诃提婆乱真言于五缘(文)大天缘由。婆娑九十九。广记之。
五缘事。摩诃(云大)提婆(云天)末土罗国商人子。亲商远行。子染母。后父还家。恐恶事彰。杀父将母。隐波吒厘城。属摩诃陀国。逢本国曾所供养无学。恐传丑事。方便杀此无学。母后有私。又杀其母。既造三逆。心恐怖入鸡园寺。僧逢诵经。偈云。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心甚欢喜求出家。其僧不委其根性即度。出家未久。诵持十二分教。就其受学有徒众。阿育王闻请入宫。恭敬供养。王妃遂与大夫私通。反说经律。非犯谓犯。犯谓非犯。告诸门人。自称得阿罗汉果。后于寺中。梦失不净。令弟子洗衣。弟子白言。师烦恼尽。何容斯事。彼言。漏有二种。一者烦恼。罗汉已无。二者不净。罗汉犹有。烦恼虽尽。无便利涕唾等耶。我漏失此是魔女欲毁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耳(第一缘)又欲令弟子欢喜。矫设记别。弟子得四沙门果。弟子白言。我等得二三果。自应有证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汝已断。二不染无知。汝今犹有(第二缘)又弟子白言。我曾闻。圣者已断疑惑。我等于四谛三宝。犹有疑心。彼言。疑有二。一烦恼性疑。汝已断之。二处非处疑。无学犹有(第三缘)弟子又云。披读经典。罗汉有惠眼。于自解脱能有证知。如何但由师记。彼言。罗汉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连。通惠第一。若未记。不自知。况如钝根。不由他度(第四缘)彼大天虽造众恶。未断善根。后于中夜。自思惟重罪。当于何处受苦。高声唱言。苦哉苦哉。弟子闻之寻白。大师言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哉。彼言。我呼圣道。诸圣道不至诚不现起。年既老。心力弱。若不口说。观心不成(第五缘)于鸡园寺布萨时。大天集前五缘作颂言。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名诸佛教。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多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改第四句云。是名非佛教。于时一夜斗诤纷纭。然至朝不息。城中士粗就寺和众。众皆不从。无忧王自往和众。各执己颂。大天白王言。若欲灭诤。依多人语。即行黑白二筹。邪徒者众多附大天。王遂依多。事毕还宫。诤犹未息。时诸贤圣。知众乖违。便舍鸡园。欲往他所。诸臣闻已而白王。王闻嗔敕令引至恒伽河边。载以破船。中将以坠溺。时诸圣众各起神通。犹如雁行。陵空而去。未得通者。亦被接将。作种种形。舍鸡园。皆飞向西北。住迦湿弥罗山。于是便分二部。一上座部。即圣众也。二大众部。即大天众也。
诤与于摩揭提国(文)麟云。此云无毒害。谓王治化。无其楚毒捶打之害(文)。
健驮罗国(文)惠云。是北天之境。天亲本国(文)。
胁尊者(文)惠云。八十出家。被年少笑。自愿言。若不得无学果。通闲三藏。断三界惑。得六神通八解脱。胁不至席。经三年即得道果。时人敬仰其德。号曰胁尊者(文)麟云。梵云波栗湿嚩。唐云胁尊者初为梵志师也。年八十舍家入道(文)。
五梦不祥(文)惠云。摩耶经下卷。佛涅槃夜。摩夜即于天上得五恶梦。一梦见须弥山崩四海水竭。二梦见有诸罗刹。手执利刀。竞挑一切众生之眼。时有黑风。吹诸罗刹归于雪山。三梦见欲色诸天。急失宝冠。自绝璎珞。不安本座。四梦见如意珠玉。在高幢上。恒雨珍宝。周给一切。有四毒龙。口中吐火。吹倒高幢。吸如意珠。猛夺恶风吹没深渊。五梦见有五师子。从空而来。啮摩耶乳。入于右胁。身心疼痛。如被刀剑。见此梦已。阿那律来。告如来涅槃(文)。
津梁一拨(文)麟云。谓佛教法济度苦海以为桥梁。其如河梁之类。拨者(蔡癸反)度也。准也。盖虽诸部异义不同。然其济度之义一也(文)。
喻折金杖(文)麟云。经云。王梦见金杖。分为五段。表佛教法分成五部(检大集经。文)。
况以争衣(文)麟云。此下文。迦叶佛父讫栗枳王十梦中一梦也。彼云。王梦见一衣坚而且广。有十八人竞分挽之。衣终不破。此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在(文)。
懿典。懿美也。
遂简凡僧(文)西域记三云。王乃宣令远近。召集圣哲。英贤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养。既欲法识。恐其諠杂。王乃具怀。白诸僧曰。证圣果者住。具结缚者还。如此尚众。又重宣令。无学人住。有学人还。然犹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备六通者住。自余各还。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内穷三藏外达五明者住。自余各还。于是得四百九十九人(文)。
六通四辩。五明。麟云。以六通依定故。举定以取通。四辩由智故。标智以言辩。即是备六通名满。具四辩名圆(文)。
世友商确(文)麟云。谓商量。确定也(文)。
悬诸千古(文)麟云。即冠绝前代千古之时也(文)。
刻石立誓(文)麟云。西域记云。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文石函咸封。建卒堵婆。藏其中间(文)此文下云赤铜叶。可准之欤。
恐畏彼师情怀忌惮(文)惠云。论主畏他罗汉情怀忌惮。或畏彼罗汉情怀忌惮。论主亦得也(文)宝云。恐彼诸师情怀忌惮。遂改本名潜往寻究。时经四载。有部三藏文义无遗。数以经部异难破有宗(文)。
屡以自宗破他部(文)麟云。即将经部义破有部也(文)。
颂置传说之言(文)麟云。意显萨婆多宗自相传说。无正经文可为凭信(文)光云。往往置斯传说之语。欲非亲闻也(文)。
第二明造论意(文)麟云。就中分三。初至弘持世尊教法。别明论之意。二又三藏教与已下。通明三藏教与。三又依萨婆多已下。重明造论(文)。
由惑未灭(文)麟云。下文云。离随眠业。无感有能。业由随眠。方得生长。故三有轮回正由惑也(文)。
由惑世间漂有海(文)光云。世间谓有情世间。有海谓三有海(文)。
四含幽键(文)麟云。一长阿含(多说长偈)二中阿含(多说中偈)三增一阿含(谓一法为始。于一上增一至多故也)四杂阿含(谓杂人说)阿含(此翻为藏。有言种种说也)键者钥也。以钥固关也。今此论能显四含六足幽玄之义也。如彼之关键(文)。
惠云。此论是经之关键(文)。
法相川源(文)麟云。是众流之根本。此论是法相之宗源也。义门江海者。显义无穷如江海之流注也(文)。
我于方隅(文)破我品末颂也。光云。显略劝学。方谓四方。隅四隅。于此无我理教方隅。我已略说(文)。
青莲罢笑(文)麟云。谓如来目净修广。如青莲华。色常希夷为微笑。今入涅槃故曰罢笑(文)惠云。佛有二智。一根本智。亦名正体智·无分别智·睡梦觉智。二后得智。亦名达俗智·觉有情智·莲华开智。如世莲华开莲子即现。后得智开施设万法。自佛涅槃更不说法。故名罢笑。笑者开也。江楚人释。佛目如青莲华。佛欲说法。眼光微笑。此释非也(文)。
白毫掩色(文)惠云。佛欲说法。先放白毫光。佛涅槃后。更不放光。名掩色也(文)麟云。毫长毛也。如来眉间有白毫相。今入涅槃。毫光不现。故曰掩色。观佛三昧经云。太子生时。毫舒长五尺。树下长一丈四尺五寸。成道已长一丈五尺(文)。
雨众三德之谈(文)因明二卷传云。数论者。劫初时有外道。名劫比罗。此云黄赤色仙人。须发而色皆黄赤故。其弟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里沙。此云雨。雨际生故。其党名雨众。梵云僧佉奢萨怛罗。此云数论。以智数数度诸法。从数起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其师说二十五谛法。一自性。二大。三我执(以上三)五唯量(声·触·色·味·香)五大(地·水·火·风·空)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业根(语具·手·足·大便处·小便处)心平等根·我知者(以上)。
大疏云。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谛(文)。
二卷传云。此三德如次。名黄·赤·黑。亦名贪·嗔·痴。亦名苦·乐·舍(文)。
米斋六句说(文)二卷传云。胜论者。成劫之末。有外道仙人。其有三名。一嗢露迦。此云鸺鹠。昼隐夜行故。二塞拏仆。此云食米斋。依夜惊产妇。遂居碓下食米斋故。三吠世史。此云胜论。造六句论。胜诸论故。六句义者。一实句(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二德句(色·香·味·触·数·量·别性·觉·乐·苦·欲·嗔·勤勇·重性·液性·润性·行·法·非法性)三业句(取·舍·屈·申·行)四大有句。五同异句(令同异实德业)六和合句(和合实德业性也。以上)。
下文云上来(文)流通文也。
三藏立名事。宝云。问。素怛缆中有毗奈耶等。毗那耶中有阿毗达磨等。阿毗达磨中有嗉怛缆等。此则三藏无有差别。答。婆娑一说。从胜立名。此经律论中。虽一部内兼明三藏。然就多分立藏名(文)寻。别明造论意科段。何通明三藏教起乎。答。
依力等流(文)麟云。力谓十力。等谓齐等。流谓流类。即依十力等流之心。说经法故。曰依力等流(文)惠云。力者不可屈伏。所出经数亦不可屈伏。流者流类。等者即是等类。或等者是别流义。同前依十力引生(文)。
得增上心(文)麟云。心即是定。以经诠定故。增上即增胜义。唯是佛法外道所无。故名增上。问。定是心所。何以名心。答。所依即心。以所依王名心无失。或约总聚。但名为心。故下文云。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文)。
学论道故(文)麟云。言论道者。能诠教也。谓以言论道理成于教故。今令众生得此之教。名得论道(文)惠云。一云。论是言论。道是道理。三藏所诠义。与能诠名为所依。言论之道。依主释。二言道者道路。即所依义。言论即是修行者智所游履处。言论即是道路。持业释也。
种种杂说故(文)麟云。谓经中若事若理。对机便说故名杂说。如涅槃经多名佛性理。般若经明真空之理。放牛等经多明事也(文)。
种善根故(文)麟云。如闻佛说法。生信等五根。种解脱分善故(文)。
依悲等流(文)麟云。悲大悲。戒律中多说微细威仪。及陈繁杂等语。并是大悲之心故也(文)。
学论道(文)戒律能诠教也。
诸学处(文)麟云。谓离杀生等是所依。故名学处。谓与比丘为处学之处也(文)。
相续成就(文)麟云。前说经。令未种善根者种之。今更说律。令相续不断而成就故(文)。
无畏等流(文)麟云。如来有四无畏。然其论中广明法相。究竟尽根源意。外道邪论莫能倾动。得无畏故。或以无畏心所说故。名依无畏(文。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自相共相(文)惠云。色声是自相。无常等是共相(文)麟云。相者相状也。如色法以变碍为相。受以领纳为相。今分别此等义故。名分别自相共相等(文)。
得正解脱(文)麟云。谓前说律。但令成就善根。然未能令得正解脱。故后陈论故方得解脱。又无漏惠得正解脱。非如外道计无想天等诸邪解脱。故复言正(文)。
通达诸法真实相(文)麟云。谓五蕴等诸法真实体相。皆由论教分别。令其学人通达也(文)。
燃大明灯(文)麟云。初显佛教无倒受持。后义专为破无明闇。虽同灯喻。二义全别(文)。
初喻了了分明无谬。后喻破闇欤。
有目者(文)惠云。有目者。即有惠人。将论分别诸法。如有目人于暗室得灯见众色(文)。
为显无我像(文)问。三法印在之。何唯显无我耶。惠云。即三法印。三藏教与此三印合。即是正法。一诸行无常即有为。如五蕴。论举初摄后。二涅槃寂静即无为。如涅槃。论即举后摄初。三一切法无我即通有为·无为。如此所举最宽。通摄余二(文)麟云。然正法中。本实无我。外道邪计妄生我执。无我之像隐而不彰。今说法相分别色等。求其我体。却不可得。无我之像方复显了。言像者即相也。故经言无我相等(文)。
佛及有情依之无畏(文)麟云。论诠惠。佛净惠而得证果。有情亦然。佛是已证。众生当证。故总举之(文)。
第二明论宗旨(文)麟云。谓是宗部之旨。非所诠之旨也(文)麟云。此文中大分为二。一总列宗计。二评判教旨。前中又二。初总叙异部与宗。二别明所计(文)。
教迹区分(文)惠云。七日之外。即有二部名。由五人任持不分。一百年外。大天五事乖诤。分成二部(文)。
部成十八(文)惠云。据末说兼本二部。即成二十(文)麟云。从大众复更乖诤分出八部(文)又云。上座部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今除本取末。即十部(文)。
如一说部(文)惠云。二百年内。大众部中。由圣少凡多。乖诤分出三部。 一一说部。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二说出世部。世间法从烦恼颠倒生。故无实体假有。出世间法非颠倒生。故是实有。此二部从所立为名。三鸡胤部。上古有仙。染鸡生子。是婆罗门中仙人之种(文)。
若经部宗(文)麟云。此部唯依经为正。不依律论。即经部。依彼所立彰名(文)。
一切法少分实有(文)麟云。如言过未是假。唯现在实。及三科法。蕴处并假。唯界其实。又不相应等是假立也(文)。
尊者法救(文)麟云。梵云达磨怛罗(唐言法救)谓以法救人故(文)。
由类不同(文)麟云。类谓种类。即三世体虽是一。而三世迁流。种类殊分。成过未等。喻如金器。将鋺作盏。约形改变。随类立名。理实金体无有异。法体亦然。过未虽异。体无异也(谓时无别体。依法而立。是故诸法体皆无异也)。
尊者妙音(文)光云。此即第二师。音声妙故曰妙音。梵云瞿沙(文)。
尊者世友(文)光云。此即第三师。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怜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云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为名。梵云筏苏蜜咀啰(文)。
尊者觉天(文)光云。觉天能觉悟天。故名觉天。梵云勃陀提婆(文)麟云。谓以佛为天。立此号也(文)。
待谓观待(文)麟云。观待者。即相望也。以过去望现在等是前。余皆比可知(文)。
一世法中应有三世(文)惠云。过未通多时。即是成三世义。现在唯一念。如何得有三世。答。现在虽一念。由观前后不同。前后经三念。三念皆现在摄。故云现在亦应有三世(文)麟云。同过去世杂乱过。今详。乍观可尔。理则颇殊。谓未来诸法既杂乱居。不分前后。何有前后相望等别。又现在世唯一刹那。岂同过去有杂乱过。解云。未来复虽未分前后。有多念。容有前后。故同过去。现在虽一刹那。与过去别。然望前后杂乱是同。谓将现在望未来是前。应名过去。望过去是后。应名未来。望前后复名现在。是则虽有一念之法。望前后得三世名(文)。
经部宗过未无体(文)麟云。谓彼计。法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故下云。法得自体顷。名一刹那。故知唯现是实(文)。
此翻为綖(文)イトイトスチ宝崛(嘉祥)云。所言綖者。如世间綖有贯穿摄持之用。诸佛言教亦有贯法相摄人之能。与綖大同(文)麟云。四分律云。譬如有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不以线贯穿故。今以线有贯花之能。教有能贯义之用。类之于线(文)。
或名经(文)タテツラヌクツネニ宝崛(嘉祥)云。若依根本翻名。以为綖本。应言涅槃綖。法华綖等。亦是翻译之家。以见此方先传国礼训世教门。名为五经。是以佛法训世教门。亦称为经。故言涅槃经·法华经等。既随俗代名。还依随俗释义。俗言经者常也。虽先贤后圣。而教范古今恒然。故名为经。佛亦尔。虽三世诸佛随感去留。教范古今。不可改易。故名为常(文)。
正诠于定(文)麟云。经虽明戒·惠。然兼非正。故言正诠于定。下二藏准说(文)。
此称调伏(文)麟云。谓调治六根。伏制三业。故论云。言调伏者。意显律仪。由此能令根调伏(文)。
陈朝三藏(文)麟云。案译经图记云。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证明。器宇清肃。以梁武帝泰清二年。于宝云殿。奉敕译经。总一十一部。谓金光明等。后主衡洲。译起信论讫。值侯景作乱。乃泛海西归。遇风所飘。遂至广州。陈时永定元年。始译此论(文)。
义有差舛(文)麟云。谓差错。舛谬也(文)。
前译言非(文)麟云。谓无为于法不障。是能作因。为道所证。是离系果。然不从六因生。故名无因。不能取果。故名为无果。由是昔人不辨有无是非之异。遂云无为非因果。非即非其自体。无乃是无他。但得言无。不得言非也.
昔翻云有(文)麟云。法若起至现在。必须有得。今言现法有非得者。理极相违。故并为谬。此言无非得者。谓无法俱非得。非无前后非得。如下明非得门。现在之法有法前法后非得故(文).
大唐三藏(文)麟云。三藏俗姓陈氏。颖川人也。自幼出家。依长[扌*遍]法师为学徒。后以南北异见纷纭。良自叹息。以贞观三年。始发长安。将游西域。至十九年。自西而还。所翻经论凡六百五十七部。此论即永徽三年再译也。然其三藏妙达五明。善闲异语。今唐梵双辨故曰两方(文)。
怀疑之客(文)惠云。怀疑之客及伫决之宾。皆是先大德也(文)。
得白玉于青山(文)惠云。蓝田人卞和。少有贤德。政次于荆山。得璧玉方尺。三献楚。初昭王。次荆王。后平王。第三献纳之。方唐三藏得论。以裎先德(文)。
获玄珠于赤水(文)麟云。庄子天地篇云。轩辕黄帝游于亦水之北。登乎昆仑之岳。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初使智索之不得。次使离朱索之不得。次使吃诟索之而不得。后使罔象。罔象得之。皇帝曰。异哉罔象乃可以得之(文)释品类(文)品言如何。
科文(麟记意)
释品题中二
初翻名
次释义二
初解对法三
初释对
二但解法
三双明对法
二释藏名三
初释名义
二出异解(光宝)
三评判
俱舍此云藏(文)麟云。问。若俱舍名藏。总应名俱舍。何但此论独得此名。答。理如所难。今以此论具包含·所依二义。偏目藏论。余经论等阙此义故。从余受称(文)。
一者对向涅槃二者对观(文)麟云。谓乘无漏圣道之因。感趣涅槃圆极之果。因果相对故名对向。言对观者。谓净惠之心观察四谛法。故名对观。此二别者。初即因果相望名对。后即心境相对名对(文)。
胜义法(文)麟云。以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称义。胜即是义。名胜义法。即简虚空·非释灭等是常而非是善。余有为善。善而非常。故言是善是常。独名胜义法也(文)。
通四圣谛(文)麟云。前胜义法唯是涅槃。不通余谛。今法相法非唯涅槃。亦兼余谛。故言通也。言圣谛者。谛谓审实无倒之义(文)。
轨生物解(文)麟云。轨谓轨则。如其色法。令生色解。或说无常等法。令生无常等解。名生物解(文)。
能持自性(文)麟云。且约色法。变碍为性。能持此性。名为色法。余法例尔(文)光云。如是等性。常不改变(云云)。
光法师说刀名藏(文)麟云。非谓说刀名藏是谬。盖是误用正理论文故耳。所以然者。如前所引。正理有两段文。初说刀等言。但解藏义。次以对法藏下。方辨有财释。今光乃于初释藏文。便作有财释。不依次文。故成谬也(文)。
无持业释(文)麟云。依主·有财。皆显引彼义言依本论造非自穿凿。若持业释者。便言对法即藏。总无显得依本论义持将。谓论主自造。成自取功。此乃旧意。理有持业。谦言无。若依新解。理无持业。非谓有而不取。所以然者。由后代造论皆取本论坚实义。及引彼义言造此论故(文)。
族义持义性义(文)一族义者。族谓种族。十八界根识不同。各有种族。如世刹帝利等种类不同。二持义者。持谓任持。十八界色声等法。各自任持不相杂乱。犹如城邑任持所有情非情。三性义者。谓体性也。以十八界一一类中各有自体性故。以此三义。名之为界。品者。类也别也(委明如下释)。
此品广以二十二门分别(文)惠云。问。何故论主以二十二门。分别十二处及五蕴。不名处品·蕴品。但分别十八界。名界品。答。且五蕴。名·体皆狭。名即五蕴。体不摄三无为。故名·体皆狭。十二处虽摄无为。名即狭。十八界二事俱宽。故以二十二门分别。五蕴十二处。准十八界。亦有二十二门。易知(文。光第四释此意欤)。
光云。问。此品之中亦明蕴·处。何故以界标名。解云。界者性也。性之言体。此品明诸法体。以界标名。蕴·处非体。故不别说(文)。
此颂上下总有八品(文)问。论破我品何置最后耶。惠云。前八品明事。后破我品明无我理。从浅至深。或前八品明自宗义。后破我品明外道义。先内后外(文)破我一品无别正颂(文)麟云。彼但是引经中颂。证成无我。非本讲婆沙之时自造颂也(文)。
初二品总明(文)麟云。且如界品。总明诸法。如标宗言有漏无漏等。根品明二十二根。信等五根通漏无漏。未知等三一向无漏。余准可知(文)惠云。界品·根品总明。不妨别明。后六品别明。不妨总明。体用因果等准之(文)。
光云。界品明诸法体。虽亦明用。从多分说。或非正明(文)。
界品明诸法体(文)麟云。体是本义。由是正理名本事品○根是胜用差别。故正理名差别品(文)。
别明无漏(文)惠云。问。别明有漏果中。即有有情及器。别明无漏中。何故无无漏器。答。以圣人无别器。不离三界住也(文)。
有漏可厌(文)光云。有漏法粗。所以先说。无漏法细。所以后明。如四谛中先明苦·集。后明灭·道。又解○如今疏释(文)。
略为三分(文)惠云。序分即论教起之由。正宗即明无漏慧之益。后流通劝持流末代(文)。
宝云。然诸论不同。或有流通而无序分。如二十唯识论。或有序分而无流通。如婆娑等。或二俱有。如此论等。或二分俱无。如发智论(文)。
颂曰(文)光云。梵云伽陀。此翻名颂。旧云偈讹也(文)。
初诸字明诸归敬(文)光云。冥灭二字。通于两处(文)宝云。就两句中。初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字中。上句六字显智断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就六字中。初之一切种三字显其智德。次诸一字显其断德。后冥灭两字双明二德。即是二种冥灭义也(文)问。用归敬序委意如何。宝云。正理云。诸欲造论。必有宗承于所奉师理。先归敬。乃至令发殷净信心。欲正流通彼所立教。故先赞礼佛薄伽梵。显宗云。以赞礼言。灭诸恶障。标嘉瑞。故此论云。今欲造论。为显自师其体尊高超诸圣众故。先赞德方申敬礼○今详。三论述赞礼意有其三种。一教本佛说。欲传佛教故。先赞礼令发敬重信心。二先赞世尊有胜三德故。欲显教主其体尊高超诸圣众。证所立教真实不虚。三赞礼本师以标吉祥。福力护念能灭恶障。恶障有三。一师障。二弟子障。三论障。若师有障。即不得著述。弟子有障。即不能受行。若论有障。即水火等难。为离此障故先赞礼(文)问。何不归敬僧宝乎。光云。又时四向四果。说之为僧。世亲菩萨一阿僧祇耶向果满。智慧胜彼。故不归敬(文)光云。问。何故此论但敬三德。不言三宝。解云。三德·三宝其义不同。随造论者意乐说故(云云)。
一切种冥○诸冥○(文)麟云。尔雅云。冥闇昧也。说文。冥幽也(云云)惠云。问。诸与一切种。皆是二无智所缘境。此所缘境。何宽何狭。答。诸即五部。不摄虚空·非择灭。非四谛摄。染污无知不缘虚空·非择灭为境。一切种一切法。不染无知皆能为障。故知诸冥即狭。一切种即宽。今此二无知就所迷境明者。以相隐难知故。就所迷辨(文)宝云。染心不缘二无知。故不云一切。非缘诸法味势熟等品类别。故不云种也(文)光云。不染无知种类众多。故言一切。染污无知种类非多。故但言诸(文)。
劣惠为体(文)有漏无染慧中。烦恼间杂。所熏气分随顺无明。闇昧相似无明行相类也。若闻·思·修加行胜慧。并生得慧中。受持读诵三藏十二分教之类。生无漏慧方便故。不可为不染无知体。随顺无明闇昧劣慧。专备前境不染之义。故以此类劣慧。可为不染无知体也(已上本义抄意)。
及诸义类无边差别(文)光云。若于诸法微细差别味(诸法滋味或苦等味)势(诸法势力引后自果。或有损益等势力)熟(诸法正起力。能引自果。名熟。或成熟名熟)德(诸法德用)数(一二等)量(大小等量)处(近远等处)时(近远等时)同(诸法相似)异(诸法差别等相)不能如实觉。是不染无知(文)。
见修所断一切烦恼(文)问。次下释云。染污无知无明为体(文)限无明一惑。何今云一切烦恼乎。答。就克性体论之者。染污无知体。虽限无明一惑。由余烦恼与无明相应故。亦作不了行相也。依此义边。染污无知助伴体。广取余烦恼。故就助伴体。云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也(本义抄意)。
三千界外(文)问。二乘通力缘他三千界事耶。答。二乘神境等四通。全不知他三千界事。宿住·死生二通。不知住他三千界有情过去未来事。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受等他三千界事也(已上一义意本义抄趣)。
证不生法(文)光云。不生亦二。一者择灭。二非择灭。无为体常故言不生(文)宝云。佛于二无知证不生法者。明所证法也。言不生者。即有二种。一无知不生。二择灭·非择灭。论既言证。谓二无为于染无知证于择灭。断德圆满。不染无知证非择灭。智德圆满。无知不生智无障故(文)麟云。不生法故称为灭(文)。
胜缘阙位(文)惠晖释在之。光云。至金刚喻三摩地时。不染无知胜缘方阙故。于此位得非择灭(文)麟云。谓未成佛果已前。所依之身与其无知为所依。故名为胜缘。至金刚喻定。三十四心断烦恼尽。具一切智。即是种智所依之身。不染无知所依止身永复不生。名胜缘阙(文)。
灭名为断(文)麟云。意云。灭谓涅槃体不生灭。今言断者。由断烦恼之所显故。得断之名。问。二乘亦断烦恼尽。何不名断德。答。二乘虽复惑尽。以有习气而非圆满。故不名德(文)。
沦没无救○所应正法教手(文)光云。随授所应三乘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文)麟云。出悲境也。广雅云。沦没也。没溺也。沦深也。谓三界五趣是生死处。业杂爱水。其类于泥。处之即沉溺。出之则难耳。可九十五种不能出离故(文)光云。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沈处溺处。难可出故。或深故名沈处。黏故名溺处。阔故难出。所以譬泥。谓业异熟为土。烦恼为水。更相间杂。名生死泥。即生死名泥。持业释也(文)。
言众生者(文)惠云。此论言众生。不言有情者。以破外道执。众生外别执有有情。若言有情。即顺彼我执。此论言众生也。古人旧论为众生。滥外非情。故为有情者。恐非。如何此论言众生。故知非(文)。
稽首接足(文)光云。稽之言至。首之言头。以己之尊接佛之足。故称敬礼(文)麟云。稽之言至。首之言头。以头至地。屈己之尊接佛之卑。表敬之极。然礼通三业。故摄论云。我以身口意顶礼世尊足。今此菩萨敬礼。虽偏说身。必具三业。颂赞是语业。稽首是身业。起二是意业(文)。
故别标敬(文)光云。故重归敬(文)。
如理正教(文)麟云。谓如实无倒教。授众生令行善法。诫勖众生令不造恶。名如理师(文)。
随难别解(文)论云。其论者何谓对法藏。何谓对法(文)。
释曰(文)此一段为二。一出对法体(初出胜义对法。次出世俗对法)二释此法名下。释对法名(初正释对法名。次出异解。光·宝)。
惠相应心(文)麟云。此中以惠为对法故。心王亦是随行(文)心王者。虽心品之中上主也。以净慧名自性对法之时。心王既一聚相应法。有随净慧行之义。故名随行对法也(以上本义抄)。
及得(文)宝云。问。得为随行不。答。得非随行。故正理出眷属对法体中。不言得故○若诸论中。说得非随行转。据非俱有因说(文)光作随行对法摄不摄得云二解释。然不摄得云释。可正释也(本义抄趣)麟云。若除得。总有一百五十四法。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寻·伺·心王·欣厌随一·及七支无表。为三十一。惠既为首。除惠一法。取余三十。其上各有四相。成百二十。并本三十。合百五十。复兼惠上四相。成一百五十四也(文)。
言胜义者(文)问。世俗胜义得名委意如何。光云。无漏故名胜○(如今疏释)言世俗者○又解。有漏之法可毁坏故。有对治故。名为世俗。即世名俗。即世俗名阿毗达磨。持业释也(文)。
惠云。无漏惠能断惑得不生。名胜。胜即是义(文)宝云。言胜义者。真实之异名○胜义世俗是真假之异名○有人云。无漏故名胜义。有漏故名世俗。误也(文)。
净惠眷属名曰随行(文)光云。净惠及眷属。皆名随行(文)此释意。随行对法中摄净惠(云云)本义抄意。
惠有四种(文)光云。修慧谓暖等四善根。思慧谓总别念住。闻慧谓五停心观。生得慧谓能受持三藏教法(文)又婆娑三十二云。评曰。应作是说。若于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读诵究竟流布。是生得惠(文)。
先因论教(文)惠云。此约修行位次说。以先有论教。然后发能缘心披读。即是生得惠(文)涅槃是善是常(文)惠云。是善即简虚空·非择灭。虽是常。非是善性。是常即简一切有为。虽善非是常(文)。
望自体边(文)惠云。如色。望自体性变碍边。名性。望能缘心取长短等边。即相(文)麟云。言望他缘边相者。谓观谛为十六行相等(文)。
总有六种(文)麟云。前五是古人义。第六是旧加(文)神泰(五种对法)光记(六种对法)宝能对名对法。所对不名对法。宝记云。古师兼取境界。为一失。有人又加涅槃。为二失也○所对法为对法。总有八过(云云)。
三方便对法(文)麟云。谓四慧为无漏之加行。故是方便。论教远能传生无漏。故是资粮(文)。
所对法中亦有三释(文)麟云。一所对名对。能对名法。对之法是依主释。二所对非对法。能对名对法。今所对名对法者。有对法故。是有财释。三所对名对。是所对故。亦名为法。持自性故。对即是法。持业释也(文)。
妙符论(文)偈颂云。净惠随行名对法。长行述。此能对向或能对观故称对法(云云)惠云。今论明能缘惠。古人何以取所缘境亦名对。若取境名对者。论藏诠慧学。惠所缘境亦名对。律藏诠戒学。杀盗等境戒所防境。亦应名戒学。经藏诠定学。定所缘定境色。亦应名定学○所以疏主叹宝法师。唯取能对名对法。此释甚佳也(文)。
摄彼胜义者(文)惠云。本论所诠无漏慧。及四谛涅槃。名对法。此论含藏。此论名藏也(文)。
依彼故者(文)惠云。本论无漏慧及四谛涅槃名对法。此末论依彼本论造。与此论作所依。名藏。对法即藏。三学皆在本论。今此末论有本论义。全取本论对法藏名也(文)。
传佛说对法者(文)传言表不信义也。如常。
然佛世尊(文)光云。通伏难。伏难意云。若是佛说。何故乃言迦多衍尼子等造。通意可知。迦多衍尼子是造发智论师。等谓等取舍利子等造六足论师(云云)问。婆娑论中。发智论佛说非佛说云二师在之。今论然佛世尊等文。当何师义耶。答。今文当非佛说云师义也。然佛世尊处处散说者。释颂佛说之言。阿毗达磨者。释颂对法之言。毗婆娑师传说如此者。释颂传言也。今此发智论非佛说云师意言。结集佛处处散说故。寻源是佛说也。而论主意。存发智论等非结集佛处处散说。偏是迦多衍尼子等以自语造故。不信彼非佛说之义也。论主意不信发智佛说之义。在理不疑。故不及举此义。置传说言。表不信之由也。故因此传佛说对法之言中。不含发智佛说之师义也(以上本义抄)。
总标纲要(文)光云。此三行颂。标前八品。名总标纲要分。初一句总明有漏无漏法。标界·根二品。次三句别明有漏法。标世·业·随眠三品。后两行颂别明无漏法。标贤·智·定三品(文)惠云。纲者纲系。要者要略。此三行颂。总标八品大意。根·界二品。总明有漏无漏。初句标此二品。言有漏无漏法。世品下三品。别明有漏法。次三品别明无漏(文)。
论云何法(文)光云。举能简择。问所简择。虚空·非择灭。虽非是彼无漏慧缘。答文义便兼明彼二(文)。
泄过无穷(文)麟云。谓诸烦恼于六根门。泄过无穷故名漏。此有二义。一住义名漏。令诸有情留住生死。二流义名漏。令诸有情流转生死。又鞞婆娑云。烦恼留住即定。行即不定。犹如水漏穿破堤塘。傍漂荡即损苗稼。喻烦恼穿破六根之堤塘。漂荡善法之苗稼(文)。
互相随顺(文)麟云。烦恼顺心。心顺烦恼。如水与乳。此相应法中相随顺也。烦恼顺境。境顺烦恼。所缘法中相随顺也(文)。
互相增长(文)麟云。烦恼染心令成染污心。心顺烦恼相续增长。又境顺能缘令惑增长。烦恼顺境令漏过成。其力均平故名为等(文)。
问。二种随顺委心如何。答。如第十九抄。
又论云缘灭道谛(文)光云。又解。缘灭道下通伏难伏难意云。苦集生诸漏。即名为有漏。灭道亦生漏。应亦名有漏。通此伏难故有此文(云云)。
随眠品中自当广释(文)麟云彼第十九云。无漏上境。烦恼虽缘。犹如炎石足不随住。又正理云。如清净人误堕粪秽。虽触粪秽。而非所增。人亦无能增彼秽聚。如是无漏异界地法。虽有亦彼烦恼所缘。而彼相望。互无增义。此缘无漏异地随眠。但于相应有随增理(云云)惠云。无漏缘惑。及九上缘惑。如白玉误堕泥中不增彼(文)。
此中者(文)光云。无为体性。若随事别体乃众多。今总标三故言略说(文)。
但以无碍为性(文)麟云。无碍之言。简于色法。但以之言。简心心所·及不相应·二种无为此等诸法体。虽无碍同虚空。然有别体。非是但以无碍为性。故旧云但以无碍为性者。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处等也。于中行者。释虚空相也(文)。
色于中行(文)惠云。显虚空体是无碍。若空体碍。即无明闇色行(文)光云。虚空但以无碍为性。容受一切诸有为法○虽言容受。而不可说虚空体性在此在彼。无方处故。如眼识等。问。若不碍故说名虚空。空界色。性亦不碍他。应名虚空。解云。空界色。性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障而开避故。其体不生。世言虚空者。于虚空色说虚空声(文)惠云。空界色。虽非能碍。是所碍。被他舍等碍不生也(文)光云。由此虚空无障碍故。能所造色于中行动。以实住等亦据虚空。据显说行(文)。
又云。问。虚空体亦不碍无色。何故但言色于中行。解云。虚空。理亦不碍无色。以色相显故偏说之(文)。
断此二缚证得无为(文)麟云。断亦有二。一自性断。谓对治道。断一一品烦恼自性。断已不行。名自性断。二缘缚断。谓能缘九品惑尽。所缘法离系。名缘缚断(文)。
择者惠也(文)麟云。释择名也。决断名智。推求名见。择法名惠。以八忍智等。各别简择四圣谛。故为择也(文)。
择力所得灭(文)光云。择力所得。但言择灭。择之灭故。名为择灭。依主释也(文)。
随所系事体各别(文)麟云。简余部也。如正量部。计一切有漏同一择灭。婆娑或说。唯内法。有经部有说。择灭无体。为对诸宗故。言随系事各别也。事谓体事。随系之言。简无漏法。无漏法无择灭故○然今章中约能系惑。以明数量。故言八十一品。此同婆娑余师之义。又云。如有漏法。一一极微。一一刹那。各别法上有一择灭。故论云随系事量。择灭亦尔。准此。就所系事以明数量。与章不同(文)。
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文)正文云。问。此文上下相违。上云随所系事。下云断八十一品惑证八十一品择灭。惑是能系也。然光云。谓随所系诸有漏法事量多少。离系事多少亦尔(云云)与晖同异可寻(以上)问。断烦恼证择灭。为离能系边得之。为当离所系边得之欤。答。光法师意。离所系边得之。今论中述。于彼漏随增故。说名有漏。烦恼被系缚。名之有漏。故断有漏。由离能缚。所缚解脱之义也。而以能系望能系自体。不名有漏。何离能系边得择灭哉。以所系望能系。得名有漏故。若自性断若缘缚断。俱断有漏之义故。由离能缚。所缚解脱之时。离所系边得择灭也。今论云。随系事各别。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文)若离能系边得择灭者。何述随所系事体有离系事量之旨哉。宝法师意。自性断无为离能系边得之(文)自性断者。名烦恼自性断已不成就之义。其烦恼自体不成就者。由断能系迷执故。即由此门可得择灭也但于论随系事量离事亦尔文者。述随所系事量有择灭数量之旨也。更非云离所系边得择灭也。故宝记云。且如所引随系事量无为亦尔者。此明择灭数量。不明断证。以婆娑异师计择灭无为同能系事量故。对法师说如系事量。又对正量部立唯一无为故作是说。非明染污法是所缘断(文。以上本义抄趣)。
今疏同宝记欤。
非择灭碍当生法(文)正文云。光意同之。即依显宗论意也。然宝师。以无为无作用之义破此释(云云。以上)今论云。得不因择。但由阙缘(文)宝记云。准此论文。但由阙缘。即是更无余力(文)故宝法师意。有为法永不生。但由阙缘。不由非择灭力云也。光法师意。于未来法。生缘阙时。得非择灭。非择灭故。后虽遇同类缘。永不生也。故有为法永不生。必由缘阙。兼可借非择灭力也。但由阙缘文者。于未来法。生缘阙时。得非择灭。非如择力所得灭故。但由阙缘云也。今非云有为法永不生但由阙缘也。于无为法无有作用。不可碍未来法生云者。无为法本来不生不灭。违有为生灭故。得违此生灭非择灭。彼未来法永不生也。更非云择灭有碍生用也。又非择灭德。碍未来法令不生。今不非择灭强碍生作用之义可不也(已上本义抄)今疏同光记。问。显宗论云。后遇同类缘彼复应生故之理。委意如何。答。且出一类者。此刹那缘白色眼识容起。缘青色眼识容起。其中缘白色眼识起毕。青色容落过去。容缘彼青色眼识。所缘缘阙故。未来不生之义。定得非择灭。若容缘彼青色眼识。虽留未来。不得非择灭者。后时同类青色现在前位。何缘彼不起哉。是则容缘彼青色眼识。得非择灭故。后时同类青色现在前位。永不起也。后遇同类缘。彼复应生故之理。其意在之欤(以上本义抄趣)。
起别得得(文)麟云。此有二释。一云。异前择灭。别自起得。名为别得。二云。阙缘位中。证非一品。别别而得。名为别得。如前择灭随系事各别。后释为胜(文)光云。谓有法体而能永碍未来法生。此法本欲碍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与行者。故名得灭。前灭是善。后灭无记(云云)光云。婆娑三十二评家云。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择灭但有漏法数量(文)。
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文)古抄云。六识中且举初后也(以上)宝云。眼谓眼根。意谓意识。即是有一分意识取色(文)光云。如眼与意识前后相续专一色时。言眼已摄眼识。以见色时必有识故。或云意者。所谓眼识。十二处中亦名意故。或言意者。所谓意处。以七心界皆名意故。若作是解。具摄意识及眼识故。眼识同时意识前后。余色声香味等境。落谢过去。应缘彼境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五识等不能缘彼过去境界。缘不具故。得非择灭(云云)。
所余不见闻等(文)麟云。如专一青色时。同时黄赤等色。及余四境谢灭故。能缘彼境之五识。永不复起。以六识不俱。被缘青识障故。现不得起第二念。领境以落谢故永不生(文)。
有与能缘(文)麟云。谓意识能缘三世。若通论法界。虽不要与能缘同时。别有一分要与能缘同时方为其境。故言有与。由是五境必与能缘同时故。论文中具举五境(文)。
意识中亦有(文)麟云。通论。意识能缘三世。别有一分亦缘现在同前五识。故言亦有(文)。
得灭应作四句(文)光云。明得二灭四句差别。虚空无得故不对辨。无得所以如下别明(文)。
又诸有为法(文)光云。就颂答中。上两句出体。下两句显异名(文)惠云。又诸者。前已列有为法。即除道余有为今出体。故言又诸也(文)。
谓色等五蕴(文)问。何更云色等五蕴耶。光云。为别戒等无漏五蕴故。言色等。以色等五具摄有为故。此偏说。缘谓四缘。随其所应。众缘聚集共所作故。名曰有为。必无少法一缘所生(文)。
亦世路者(文)路即是法世所依故(文)路者道也。人依道行故。是所依也。故路之所依欤。光云。此有为法亦名世路。谓有为法于世中行。过去法是已行性。现在法是正行性。未来法是当行性○以世为路故名世路。有财释也○又解。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法是所依。名之为路。谓过去法是世已行性。现在法是世正行性。未来法是世当行性。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无常四相是能呑食。诸有为法是所呑食。此所呑食是可破坏故名世。是无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业释也(云云)宝云。色等五蕴生灭法故。未来现在过去路中而流转故○诸有为法行世路故。名为世路。即有世路名世路。有财释也(文)。
言谓言语(文)光云。言谓语言。以声为体。此言所依则名及义。以言依名及义转故。名俱义者。谓名及与义。俱行三世义○此名与义。望能说言。复同堕世。有用亲故。故是言依。由此无为是离世法。望能说言无用疏远。虽亦是义。言亦能说。而非言依。又解。名如前说。言俱义者。谓义与言俱同堕世故(文)麟云。谓无为体。义与有为同。故言虽义。然无为名自堕三世。体不迁流。与前即异。故非名俱。此中约能诠之名·所诠之义俱行三世。以释言依。以与名言为所依故(文)。
一切有为有彼离(文)光云。是故圣道犹如船筏。亦应舍离。如契经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文)。
事是因义(文)光云。事是因义。有为诸法从因生故。名为有事。经部释。 事是体。有为有体。无为无体。论主意明经部。不信事因。故云传说(云云)。
有漏名取蕴(文)四取者。欲取·见·戒禁·我语(二十卷在之)光云。此取蕴不但名取蕴。亦名为蕴。或有唯蕴而非取蕴。谓无漏行。蕴名通故(云云)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依主释也(云云)惠云。初释即四取为因。当蕴为果。第三释据现蕴能生四取。从取果为名(云云)。
蕴属取(文)麟云。杂心云。蕴为惑所使。如因贪瞋有杀事事(文)。
烦恼名诤(文)宝云。世间诤有二义。一触动好人。二令自他损害。烦恼亦尔。一触动善品。二损害自他(云云)。
触动善品(文)麟云。诤总有三种。一烦恼诤。二言诤。谓因言论以生诤故。三蕴诤。蕴·死二魔诤生死故。今此有诤是烦恼诤(文)麟云。如经言。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损坏善品。二从恶生恶。三圣人所呵责。四退失道果。五死堕地狱(云云)。
违圣心故(文)光云。有漏苦果流转无常。凡夫不觉。圣者厌之。是故但说违圣心(云云)麟云。如下颂言。如以一睫毛○又正理云。五取蕴者。是诸逼迫所依处故。自性粗重不安稳故。名之为苦○苦有三。一苦苦。唯欲界。二坏苦。通色界。三行苦。通三界。今三界有漏总名苦者。约行苦说。故言非苦受(云云)。
招集苦(文)光云。招苦果故(文)宝云。此有漏蕴能为苦因。故名为集(云云)。
世间者(文)有二种坏(文)麟云。一四相坏者。谓有为法为生住灭等所迁变故。二对治坏者。谓有漏法为能治道所对治故○又四相坏简异无为。对治坏简异圣道(文)。
见谓五见(文)惠云。问。五见。前有诤中。通说十恶。何故别举五见名处。答。贪等自相惑。缘顺不缘违等。五见是遍缘惑。顺违皆缘。过重。更立名见处。如烦恼浊外别立见浊(云云)。
诸有漏法有三种义(文)神云。惑业是有因。异熟等四无记是有依。皆三有摄也(文)。
此十一种名为色(文)光云。若如经部。不立无表。觉天不立所造色。大乘于法处中。更立多色。此宗唯依十一色量。立色蕴名(文)。
彼者(文)释彼言。论有两释。今疏当第二释欤。论云。彼谓前说色等五境。识即色声香味触识。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如其次第。应知即是眼等五根○或复彼者。谓前所说眼等五根。识即眼耳鼻舌身识。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等根。是眼等识所依止义(云云)。
前眼等五根也(文)麟云。前者。指开章中五根也(文)。
体清净故(文)惠云。意明根见闻等。虽余扶根四尘体亦是色。以光明有隔。五根光明无隔。如琉璃等(文)宝引正理云。若尔净色相。
一显色二形色(文)惠沼五蕴义林云。虽未见文。且以义释。显谓显著。形谓形段。表谓表彰(文)。
味六香四种(文)光引正理云。越次说者。显彼境识生无定故。谓彼五识起时。不定次第(云云)。
青黄赤白(文)问。黑色何不立耶。答。黑色青黄赤白损是也。无别体也。光云。青黄赤白。是本显色。余影等八种显色。是四色差别。光是黄摄。日初出时。见赤色者。余物映故。或光是赤摄。或光是黄赤色摄。影闇青色摄。明通青黄赤白摄。皆有明故。云烟尘雾皆通青黄赤白色摄。问。光等八色是四差别。宁非是假。解云。论是本色。但是青黄赤白四种。于此四中。随义差别。立余八名。各有实体而非假(文)此释意。论其本色。唯是青等四色。余云等八色。皆虽此四色之差别。立云等八色名。毕不见本为青等四色之边。偏为云等八色实体故。青等四色外。别有云等八色实体(为言已上本义抄)。
光明(文)神云。真谛师云。光具二义。一远照物。二带热触。日炎具二。故得光名。一月·二星·三火·四药·五宝珠·六电炎等。皆不具二。名明。谓月·星虽能远照。而不带热触。而不远照四天下。药等二义皆阙(文)。
长短方圆(文)惠云。形色八者。经部·大乘更无别体。积聚显色多少不同。相形待立长短等差别(文)问。长短二色是相待法。于一法可不定。是以光云。形长见短。形短见长(文)此释。长短二色相形不定。何有别体耶。答。光云。长短极微各有别性。相杂而住(云云)但于形长见短形短见长之释者。于一色聚。各别有长短极微。相杂而住之中。相形余长色聚之时。见此色聚中短色极微。不见长色极微。相形余短色聚之时。见此色聚中长色极微。不见短色极微。若亦俱时相形长短色聚之时。并见此色聚中长短二色(为言)今非一色由相形长短不定也(已上本义抄)寻云。空一显色。二十种色内欤。惠云。婆娑正义。空一显色即空界色一分摄。空界色即是明闇色为体。空一显色即明色摄。随四州上。北赤。东白。西红。南青。故不立空一显色(文)光云。妙高山四边空中。各一显色。名空一显色。空界色以影·光·明·闇四色为体。空一显色以空界色中明色为体。故二十种色之内也。光云。若据一切空界色。即以光·影·明·闇为体。若据别相。即四色不定。此中言空一显色是空界色者。此空界色以明为体(云云)。
方圆高下(文)光云。方谓界方。圆谓团圆。中凸名高。中凹名下。问。长与高何别。短与下何殊。解云。长短据四边。高下据处中。然世人言此物高下。于长短中设高下故(文)。
云烟尘雾(文)古抄云。地水气。秋云雾。春云霞。故霞ハ雾之摄(文)光云。龙气名云。火气名烟。风吹细土名尘(文)麟云。龙气名云。因火名烟。未散为尘。地水气腾。谓之为雾(文)。
障光明生(文)神云。如云障日成阴。余色于中由显现可见。说名为影。须弥障日成阴。余色于中阴昧不复可见。说名为闇(文)惠云。障光明生有二说。一云。如柱东边障光。西边发影。一说。障光之处。即能发影也(文)。
翻此为闇(文)麟云。亦即影中不见余物名闇。非不见影为闇。此谓于障光中色。有轻重。轻者名影。重者名闇(文)。
形平等名之为正(文)神云。成业论云。见面齐等。起于正觉。见面参差。起于不正觉。释云。谓诸色面上平等名正。面上参差不平等名邪(文)问。空谷之声何摄耶。答。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之摄也。
声唯有八种(文)光云。所闻名声(文)有执受者下论文云。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文)光云。心心所法与彼依处。损益展转更相随故(文)可准之。可意声好声。不可意声恶声。麟云。言大种为因者。谓一切声皆因四大相击发故。言有情名可意声者。谓语出好声。如歌赞等。言有情名不可意声者。语出恶声。如骂詈等○不言处中声者。以离可意外皆是不可意故(文)惠云。处中即不可意收。准此。可意狭。不可意宽也(文)。
语业名有情名(文)光云。问。正理第一云。此语表业复有二种。谓依名起。及不待名起○准此文。有语表业非与名合。如何言有情名声谓语表业。解云。但言有情名声是语表业。非言一切语表业皆是有情名。如有语表无名合者。即是非有情名声。依名起者。谓有诠表。不待名起者。谓瞋哭等声。故不相违。
化人语声(文)光云。化语虽非是业。而得名语。由心力能亲发起故。可言成就(文)。
味六者(文)光云。所尝名味(文)。
香四种(文)光云。所嗅名香(文)麟云。五事论云。诸悦意者名好香。不悦意者名恶(文)光云。等谓平等。香力均平增益依身。不等谓太强成损。太弱无益。损灭依身。于好恶香中。有增损者。名等不等(文)。
无增损者名好恶香(文)意云。于好香·恶香中。分出增·损香。名等香·不等香。无增损者。名好香恶香。故成四香(为言)。
可称名重(文)轻重极微可有别体也。但今论述色界中有重触云。彼界衣服别不可称。聚则可称(云云)此文意。虽一衣服。轻重极微相杂而住。多具衣服。轻重极微相杂而住。一衣别住之时。轻触极微施作用。多众积聚之时。重触极微施作用。故如此云也(以上本义抄)。
食欲名饥(文)麟云。释冷饥渴文有其三。一释果名。二结归因。三引例证(文)光云。冷饥渴三相隐难知。若不约果以明。其体难显。谓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冷饥渴三。是欲异名。因触生欲。触是因。欲是果。此三皆于触因之上。立欲果之名(文)神云。此十一中。四大种后文当说。滑涩轻重。如文可解。谓冷触所逼。必欲后暖。故约暖欲以释冷触。食欲名饥。饮欲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者。如人不食。胀胃空虚。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食欲。名食欲为饥。如人不饮。肺胃虚惨。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饮欲。名饮欲为渴。欲是心数。不关触。触为饥渴因。以于因立果名故。呼触名饥渴○于色界中。无饥渴两触。不段食性故(文)准此释。人不饮。肺胃空虚时起触。触身根。此触相隐而依难知。由此触力所起约饮欲明之。则约果名渴触。重心云。因触。果饮○欲则渴也。于触因与果渴名。名渴触(为言)余可准之。麟云。冷饥等是心所欲。谓数由身中有触力令欲暖。有触力令欲食。有触力令欲饮。所令之欲名冷饥渴。即是因其能令之触。今能令触相隐难知。故取彼所令果名因体。故名冷饥渴(文)光云。问。涩滑轻重各相对立。何故对冷不说暖耶。解云暖即火大。故不别立。难云。冷即水大。应不别立。解云。水是湿性。不应名冷(文)惠云。问。饥·渴二触即是所造身中何处大造。答。一说。腹边大造。腹空即饥渴。一云。遍身大造。饥渴即遍身生苦也(文)。
能生乐故(文)麟云。乐谓涅槃。三界轮回皆止息。故名乐也。由佛出世能说教法。证得涅槃。与乐为因。从果名乐(文)。
明无表位(文)光云。随其所应。无表于此四位中行(文)。
无想定灭尽定(文)光云。所以不言无想异熟者。以于彼位无表不行生色界故。无散无表。以无心故。无定无表。故无心言不摄于彼(文)。
性相似故(文)光云。谓与表业及心性相似(文)说者显此是师宗(文)光云。论主不信如是无表别有体相。故言此是师宗所说(文)。
无表虽以色业相(文)光云。表·无表二。虽同色业为性。表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无表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故名无表(文)。
一实四大种二假四大种(文)光云。一明实四大。二对假显实(文)。
大种谓四界者标也(文)光云。上半颂举数列名(文)此初句举数。第二句列名欤。今疏初句标。第二句举数欤。
二○形相大故(文)麟云。约假四大说(文)惠云。大地大山即所造色。大地大山既地增。即知能造四大中地大亦增。水·火·风准此释(文)。
为所依故(文)光云。所依是能生义。此即释种(文)。
能持自性故(文)光云。持义名界。一能持大种自性不改。二能持所造色相续(文)。
水能成摄用(文)惠云。有水摄故不散(文)。
能成长用(文)论云。风界能长。长谓增盛(文)。
光云。增盛如种生芽(文)。
论(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别(文)光云。此下第二对假显实。云何假地等与实地等界别。此即问起(文)。
谓诸世间相示地者(文)宝云。此之假地水等。实四境成。随世想立。故唯说色。世间但识显形地故。而不知是四境共成。亦不知有坚等四界故。但于形显立地水火名(云云)光云。问。假地水火风。皆以色香味触为体。何故偏言形显。解之。偏言色者。从多分说。谓世多于地水火风。以显形色而相示(文)。
显众同分无常(文)麟云。谓一期命终也(文)。
谓手触故(文)光云。五根及色声香味。虽非手等触着。然与彼触同一聚生。若触触时。彼便变坏。或可。触彼能造四大。令所造色亦变坏。故此变坏即是可为他恼坏义。故法救所集义品中。作如是说。趣求诸五欲境人。常起于希望。彼诸欲境若不遂会。令色变坏。犹如毒箭在身中也。色等五境是所欲故。或能生欲。名之为欲○是由欲恼令色变坏生故(云云)初心抄引光释意云。色者。心恼坏之时。令变坏法云也(以上)宝云。正理论云。此中色蕴。何缘名色。善逝圣教。且说变坏故为色。此说意云。苦受因故。有触对故。可转易故。名为变坏○苦受因者。色有变坏能生苦受。如义品言趣求欲等。有触对者。手等所触。色便变坏。是有对碍可变坏义。可转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转易。是可转变及贸易义。由可转易故名变坏。云何色法可转易耶。谓异相生故名转易(文)。
谓手触故(文)问。此一段委意如何。答。宝引正理云。此说意云。苦受因故。有对触故。名为变坏。苦受因者。色有变坏能生苦。如义品言趣求欲等。有触对者。手等所触。色便变坏。是有对碍可变坏义(云云)准此尺。今疏手触故变坏者。有触对可变坏义。谓手等触能造四大。所造色变坏。此是为他恼坏义也。准光释。次下故大德法救集义品等者。苦受因故。色有变坏义(为言)谓所欲色等五境不遂生恼坏。如箭中身。故色可恼坏义有之。故今疏释色可恼坏义同故。虽引集义品证。有对触恼坏。所欲不遂恼坏。其义聊异欤。
集义品中(文)光云。此品之中。释诸义故(文)。
为多求王(文)麟云。多求王缘。广应检婆娑三十四也(文)。
过未众微散(文)问。过未可有独住极微耶答。
不可有(本义抄趣)。
五识依缘必应积聚(文)惠释在之。
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文)问。此释意如何。答。此释当宝意欤。光记异之。领纳随顺触因者。宝引显宗论云。谓受是触邻近果故。此随触声为显因义。能顺受故。受能领纳能顺触因。是故说受领纳随触(云云)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者。宝云。又此论云。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正理云。随触而生。领纳可爱·及不可爱·俱相违境。名为受蕴。领纳即能受用义(云云)麟云。所触因苦触生苦受。乐等亦尔(云云)可准此等释。似触边说受能领者。宝云。此中言领者。即是自体有彼相故。自为能领。彼为所领(文)可准此释(矣)问。第二解意如何。答。光一释心也。易知欤。惠云。行相似触者。古人意。如无记心心所起缘前境。亦有心王一·心所十。除受余九心所。兼心王成十。缘前境同聚中有触。触对前违境生得苦触。此同时受领此触之行相名受。余十心心所领前境。名境界受也。第二说。如无记心心所同领前境。有十大地·心王一。于中受强。如有十人。即十大地法同一处坐。即同缘一境。忽有一人叫唤呼贼。即喻心王取总相。十心所虽同领前境。受即强。余领境即劣。故想等不名受(云云)。
难前问起论云若尔实界(文)光云。若六识摄意。应有十七。若意摄六识。应有十二。何缘得立十八界耶(云云)。
前言摄者唯摄自性(文)光云。此明总摄。以化地部说。他性相应非自性。亦他性相摄非自性○彼执不然○婆娑五十九云。诸法自性摄自性时。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复各各执持自体。令不散坏自体。故名为摄。于执持义。立以摄名(云云)。
及苦集谛(文)惠云。此举色蕴。望三科四谛。辨摄不摄。十二处中眼处。十八界中眼界。及苦集谛通色。虽亦通心心所。且据色论。如道谛言非色。于中小分无表是色。且言非色。故苦集谛中色。是色蕴摄。此上疏意。依论文举一眼根摄三科四谛。辨摄不摄。意各别也(文)麟云。且约眼处等苦集。是色蕴。非谓一切苦集皆色蕴摄。以苦集通一切有漏故。及灭谛等。等取道谛。道虽通色法。今论眼根故亦摄(云云)。
第二正解为所发识明了端严(文)问。只可云为明了。何云端严乎。答。光云。端严有两解。初解令身端严。此解有过。第二解令识端严。此解无妨。舌身形大。发识用足。故不须二(文)麟云。正理亦云。现世间于诸作用增上圆满。亦说端严。若眼等根各阙一处。见闻彼用皆不明了。若具二者。明了用生(文)。
即是蕴义(文)光云。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若言阴。梵本应云钵罗娑陀。或翻为众。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应云曷逻陀(云云)。
经言(文)宝云。引经证也。文中有三。一显类多。二明聚。三结成。明过去等显类多也。如是一切至说名色蕴。第二明聚也(文)可准之。先明类多。为一聚为成蕴义也。可思之。
略为一聚(文)光云。此言略者。名略非体。以三世法非可聚故。故婆娑七十四云。问。过去未来现在诸色。可略聚耶。答。虽不可略聚其体。而可略聚其名。乃至识蕴应知亦尔(云云)宝云。此是名略。非体略也。三世等不可略为一聚。但名中总略为一聚也(文)惠云。能诠名及体。容可略为一聚。无为名即可略。体即不可略。故非蕴摄也(文)此释体略为一聚。异光·宝。如何。
谓无常已灭(文)光云。三世门。正灭是现在。故举已灭名过去。简异择灭非择灭故。言无常已灭(文)惠云。已灭即表人过去。取生灭ノ灭。简现在灭相灭也。
自身名内(文)光云。内外门。自身·成就者名内。不成就·及他身·非情名外(文)。
或约十二处(文)寻云。此内外色不可摄无表色欤。
粗细门(文)宝云。论有对名粗至或相待立。以二义释粗细。有对名粗。五根五境名粗。无表名细。相待粗细。即所望不同(文)光云。五根五境有对名粗。无表无对名细。或相待立。谓约有见等三(文)此光释。相待立名时。约有见等三释。今疏直分粗细时。约有见等三。其意如何。
善无记名不染(文)光云。劣胜门。约体以明。谓善·无覆名胜色。不善·有覆名劣也(云云)。
生门者是处义(文)光云。梵云阿野怛那。唐言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逻吠舍(云云)。
族者谓种族也(文)光云。此即初解。约因以释。能生诸法。诸法生因。如人于某姓等生。以彼姓人名为种族。是生之本义。如一山有金银等矿名金等族(云云)此光释。种与族各释之。今疏种义不释。如何。
有说(文)光云。第二师约差别释。族谓族类。如世种类刹帝利等种不同也。如是一身有十八法种类各别。名十八界(云云)。
若依经部(文)光云(如今释)问。六根六境亘处界。何有假实不同耶。光二十四云。述经部义云。现十二处。八处实有。四处少分实有。少分实无(文)如何。答。两处释旨趣别也。当卷释。就三科论假实时。十八界开立色心自性。施设之故为实。十二处合十八界六识。施设之故。为假立门。五蕴随其所应。合十二处十八界。施设之故。为假立也。余处释。就十二处法体。明其假实。云八处实有。四处少分实无也。各述一门欤。
若依论主(文)光云。今论主意。以经中说略一聚言。许蕴是假·余二是实(文)问。三宗假实谈委意何。答。惠云。论主说界是实者○可书也。
愚有三(文)光云。愚谓迷境。以无明为体。迷境不同。有其三种(文)麟云。愚谓迷愚不了法相。以无明及身边见为体(文)。
或愚色心(文)问。约不相应不说之耶。惠云。色心用强。生执强故说之。不相应生执劣故不说也。或外道不知有不相应法。故不愚执也(文)。
根亦三者(文)宝云。众生根性有三。一解迟疾不同。三根别分。二记难易。分三根别。若就解不同分根上下。则利者略说。钝者广说。若记不同分根上下。则钝为略说。利为广说(文)麟云。此约领解有迟速。或复记受有难易。以三分根者。下根略说蕴。中根为说处。上根为说界(文)。
明蕴废立(文)惠云。废立者。废四十四心所不立蕴名。立即立受想二法为蕴名。复次废无为不立蕴。立七十二法名蕴。含此二心(文)。
味受力故(文)惠云。由受有贪味五境。因此生五钝使。名贪着诸欲也。由倒想分别生五利使也。五钝使·五利使名诤根。受想为因生此二类烦恼。名诤根因也(文)。
由贪着受(文)光云。生死法谓三界生死法。由耽着乐受起倒想故。所以生死轮回(云云)。
无为体非色(文)惠云。无为体非色。无为无变碍。乃至非识。即不能了别也(文)。
无为非聚义(文)论云。谓无为法。非如色等有过去等品类差别可略一聚名无为蕴(文)麟云。正理论云。有为因果相及义钓锁。故可名聚。无为不尔。故非聚摄(文)。
第二解云(文)光云。依是因义也(文)问。第二解委意如何。答。又言取蕴至故不立蕴。论文也。取蕴有漏已下。释也。无漏五蕴便是净依者。但言蕴。为显通染净依。释无漏五蕴但为净依欤。无为于此二义都无者。取蕴显染法依(一义)但言蕴。显染净二依(一义)以蕴通漏无漏故。此义无为都无(为言)麟云。染净二依蕴言所显者。若不言取但言蕴。通显染净二种依也。言无为此二义都无者。谓无能显染依及染净依。为二义也。非谓染净为二也(文)。
第三解(文)光云。三明无为是蕴息处非蕴。息谓灭处。如瓶破灭处非瓶(文)。
论主破云(文)光云。论主许前二解。不许第三(文)。
处界息处(文)正文云。处字剩(文)。
男女等想易了知(文)光四云。想谓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相。能于境中封疆尽男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文)今疏想字可思之。
随染次第(文)宝云。第二随染辨次第。并先果后因。以为次第也(文)问。色次说受。色为因。受为果欤。答。不尔也。色爱为果。味受为因也。光云。男女于色受相爱乐。由显形等。故初说色此色爱生。由耽味。故次说受。耽受复因倒想生故等(文)惠云。色为因方起爱染。爱染生由耽乐受。受因倒想生等也(文)。
夫欲请客(文)麟云。正理论云。如欲迎宾。先求宝器。以难得故(文)有胜喜等(文)麟云。等取胜乐也(文)。
前三句约境明次第(文)光如今疏。宝云。文中有五。一唯取现故先说。二唯取所造故先说。三取离境故先说。四远速故先说。五上下次第故先说(文)。
或时取一(文)或取一者。四法一一别缘时取一。或取二者。二合缘也。余准之。光云。于此四种。一一别缘为四。二二合缘为六。三三合缘为四。四四合缘为一。总有十五。故言不定(文)。
身境不定(文)光引正理云。境决定者。用无杂乱。其相分明。所以先说。境不定者。用有杂乱。相不分明。所以后说(云云)。
或取大种(文)惠云。四中相顺者。即一念中合取。不相顺者。即不俱时取也(文)或取所造者。如七所造轻重滑涩相违。即不俱时取。如轻重滑相顺。即俱时取(文)。
或二俱取(文)能造所造相顺者即时取。如能造暖与所造滑等相顺。即俱时取。能造暖与所造冷等。即不俱时取。余准此释(文)。
余用远速明(文)颂速言。远速速明亘二边也。可思之。光云。就前四中。眼耳先说。取远境故。鼻舌后说。取近境故。眼先耳后。由远由速。鼻先舌后。由远由明(云云)。
舌不能取(文)麟云。舌但尝味。鼻亦闻香。但嗅香时。舌不知味(文)。
眼所依最取居其上(文)麟云。随所依处。有上下。若据眼体。即无上下(文)宝云。根品中云。眼耳鼻根。横布齐平。如冠花鬘者。就根体说。此文言上下者。据所依根相也。义不相违(云云)。
身多居下(文)惠云。从顶至足。皆是身根。望前四根依处。身根多在余四根下。少分在四根上。以少从多。言身居第五也(文)。
有即依止诸根生者(文)初心抄云。意根以六识为体故。其中意识唯依意根。五识非唯依意根。亦各依自眼等根。故云有依止诸根生意根也。非第六识者。第六识非依止诸根云心也(已上)。
明名废立(文)惠云。废即废余九不名色。十一处不名法。立即色境得色名。法境得法名也(文)。
种种差别(文)惠云。色声等别。眼耳等殊。名种种差别。下十二处种种差别。准此释也(文)。
建立为十(文)光云。色蕴分十。不总为一法处无表以少不论(云云)。
又眼等九(文)上于十处不立色名。释立别名。下于一处释立色名也。光云。故言总即别名(文)。
言最胜者(文)光云。应有问言。何故余九不立通名。唯标色处。故今通言。又诸十色中。色处最胜故立通名(文)。
无想天处(文)惠云。婆娑一百三十七云。问。世尊于无想天及有顶天。何故多说为处。答。外道执为解脱。佛为破彼计。说为受生处也(文)。
五解脱处(文)惠释在之。可见之。
论有两释(文)光云。自古诸德出教体。或有以声为体。或有以名句文为体。或具含二种。若约逗机说法。以声为体。若据诠法。以名句文为体。所以诸论出教体中。皆有多说不同。今依新译婆娑。以此论初说为正(文)。
约文定量(文)光云。说法蕴量。三说不同。第一师解。谓佛别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部皆如六足阿毗达摩中法蕴足论有六千颂。此约文定量(文)。
是第二师(文)光云。第二师。约所诠义定量。说一义门。名一法蕴。谓随所诠蕴等一一差别数有八万。能诠法蕴其数亦然。随说一一教门。名一法蕴。所谓五蕴十二处○等谓等取所余法门(文)。
第三解就行定量(文)光云。第三正义。约用定量。随除一惑。名一法蕴。谓由有情贪嗔等行八万别故。为治彼行。世尊宣说不净观等八万法蕴八万法蕴。皆此五蕴中色行二蕴所摄(文)。
置本一百(文)问。于本一百。何不论九随眠耶。答。本一百为本。与此为伴。即前后二百也。于伴上亦可有伴。故于前后二百者。亦以九随眠为方便之门谈之欤。又一义云。为成有八万四千法蕴。计算八万四千数。只巧就方便。可案立之。百就为本。且置本一百。就前后二百。以九随眠为方便。能成八万四千数。其义巧故。置本一百欤(以上初心抄)。
就三毒等分四人(文)思觉者。疑烦恼欤。问。云。三毒等分云多贪多嗔多痴。其差异如何。答。三毒等分四人者。约贪嗔痴三毒。或贪嗔等分非痴。或嗔痴等分非贪。或贪痴等分非嗔。或贪嗔痴等之四人也。多贪多嗔多痴三类。约三毒偏增也(已上本义抄)。
经中五蕴(文)光引婆娑三十三云。无漏身语业。名无学戒蕴。无学空无相无愿三三摩地。名定蕴。无学正见智。名惠蕴。尽无生智与正见相应胜解。名解脱。尽无生智。名解脱知见(云云。取意)又云。知即名见。故名知见。缘解脱涅槃故。名解脱知见(文)惠云。第九解脱道尽无生智相应胜解。最初于境得自在。故名解脱。尽无生智能观解脱事。故名知见(文)问。惠蕴与解脱与知见蕴何别耶。惠云。尽无生智缘苦集二谛生。即惠蕴。缘灭道二谛生。即解脱知见蕴。以缘灭道解脱事故也(云云)宝云。无学苦集智。是无学惠蕴。缘系缚法故。无学灭道智。是无学解脱知见蕴。缘解脱法故(文)。
前八遍处(文)地·水·火·风·青·黄·赤·白。
谓无想有情天(文)光云。有诸外道。执二处以为解脱。佛为遮彼。说为生处(文)。
问。五解脱处相摄耶。答。光释可见之。麟云。唯识论云。五解脱处惠为性。故此法处摄。若兼助伴。即此声·意·法处可摄(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
(颂疏论本第二)
能示现此彼言说(文)光云。婆婆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说。皆同正理。初师以眼名见。观照色故。第二说以言为见。能示现故。第三说以影像名见。见谓现也(文)今论以言说为见师(见)此师心云。言说能显示色界在此在彼差别故。能示现故。言说名见。色界有此言说。故名有见(为言)宝云。此论略故唯一释(文)寻云。以观照·推度二义名见。而言说无此二义。何名见耶。答。若广论见义者。能示现义顺见义故。言说名见。观照·推度二义名见者。彼眼根及身见等五染污见。世间有学无学正见。名见义也。可思之。惠云。前说唤色上能诠。名是见。所诠有彼能诠。名有见(云云)又解见谓眼根(文)准正理论初师。作此释欤。今论不见也。麟云。见含三义。一照义。二示义。三喻义。论中举但示现一义。婆婆·正理具显三义。今此章中。但有示·照二义。初是示现义。言说名见。次是观照义。眼根名见。言眼根观照色者。抄云。谓眼根舒光照物。照物令现故。名为见也。色见俱起。名为有见。如伴俱行名为有伴(文)。
体是色故名为有色(文)寻。色体则是色。何云有色耶答。惠云。问。色体不是见。有眼见故名有见。亦应色体不是色。有彼色故名有色。答。乘言便故言有色。乘上句有见言有色也(文)。
释三种有对总为三(麟记心)
一标章 (十有色有对着下)
二列数 (应知有对●有三种一)
三牒释二 (对是碍●下)
初释障碍碍
次释拘碍碍亦有三
初举数 (拘碍碍者下)
二释名体 (境界有对体者下)
三辨差别 (先辨境差别。次对所缘辨异
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云云)惠云。初障碍有对。即约体相碍名有对。后二有对。即根识被色拘名有对也(云云)。
此中于水有碍非陆(文)宝云。此碍者是见色义。碍是对之别名。即是于所见色。名之有对(云云)惠云。如鱼眼于陆不见色。名无碍。于水见色。名有碍。故知取见色闻声时名有对(云云)。
毕舍遮(文)宝云。旧名毗舍阇鬼(文)麟云饿鬼中胜者也(文)。
室兽摩罗(文)惠云。傍生类。形如壁宫。大者长一百尺。小者长二丈也(云云)壁宫者守宫也。麟云。形如壁蚓○善见律云鳄鱼也(云云)且如一色(文)今疏释当宝释欤。但今疏约色等境。显境界所缘异。宝约心心所。
解云答也(文)此注解释论文。则述境界所缘得名。光·宝同之。宝云。正理论云。如人于彼有胜功能。便说彼为我之境界(云云)光同引之。
准此论文(文)此已下正释二对别。初约一色。示境界所缘之异。次由此道理下。约取境·缘境之义边。明二对别矣。今疏释者。光三释中第三释也。
又光法师云(文)此释心云。论文述所缘有对云。执彼而起心心所法体至现在世。必由所缘境力故。云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也。眼等根体至现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无不定也。故据碍体义边。不名境界有对。起见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云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也。论文明境界有对云。此有功能。托境界有见色等功能。名为境界有对。彼同分眼无见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对。以此准知。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为言)本义抄。
此眼等不转故名为碍也(文)麟云。转言起。谓眼识不于声上起也。既不能他转。明知唯为自境所拘碍也。或转谓移转。谓不移于声境也(云云)。
或复碍者是和合义(文)光云。此眼等缘色等时。越彼色等。于余声等。此眼等不转故。此即拘碍名碍。或复碍者是和合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和合转时。于自所缘和合转时。于余声等而不得起。此和合言。还是拘碍名碍(云云)麟云。此和合言还是拘碍。准此释。与前无别(云云)。
应顺后句(文)麟云。问中境界居前。所缘是后。今顺所缘答之。故名顺后。亦名称后句答。由境界是宽通六根故。所缘是狭不通色故。今以宽问狭。故顺后答(文)宝云。若是所缘有对。定是境界有对。故所缘障碍不相开。所以不合作句(文)光云。依毗婆沙。若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若以狭问宽。顺前句答。若互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宽狭相似。如是答(文)。
依经部宗中(文)嘉祥释云。萨婆多部鸠摩罗陀(文)光云。鸠摩罗多。此云豪童。是经部祖师。于经部中。造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经部本说一切有中出。以经为量。名经部。执理为量。名说一切有部(文)惠云。喻鬘论中有此颂(文)麟云。豪童者。诸童子中最为上首(云云)慈恩唯识疏云。鸩摩罗多。此云童首(文)。
心不起时名有对(文)惠云。即由无对。心方得生。能见色等。若耳不闻时。名有碍也(文)。
此十色中○(文)此一段分为四。初述颂配句。二言三性者下。释三性名义(二释)三眼等八种下。释八根无记。四若色声二下。释色声通三性(矣)。
余谓色声(文)正文云。可言余者通色声及七心界法界。故论云。其余十界通善等三(文)。
麟云。既通辨十八界。何局在此二○良由疏主乘前十有色及余色声等言。唯于十色中辨。故成此误(文)寻云。六识意界法界。三性通局如何。答(法界六十四法。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三无为·无表)惠云。六识意界与贪等相应。即不善。与无贪等相应即善。余一切。并无记也。法界中无贪等五。自性善。余大地·大善地·寻·伺·睡眠·恶作·无表·择灭无为·得·四相·二定。皆是相应善。或等起善摄。贪等五。自性不善。大不善地·大烦恼六·小惑十·得·四相·无表。相应不善。或等起不善也。空·非择灭。即自性无记。大地十·大烦恼六·不定八。有通无覆无记。有通有覆无记(文)。
非可赞毁名为无记(文)麟云。记谓决定分明记义。前二品相状可分明记故。此不可分明记故。名无记(文)。
又解不能记(文)光云。论主意在前解。故难破后家。若言不记异熟名无记者。无漏不能记异熟果。应唯无记(文)。
不从心等记总名无记(文)惠云。声八中。即是后六对声。色二十中。显色十二也。身语二表。本心亲引生。即随心判三性。身语所依四大。本心不亲引生。即一向无记性也。如名等三。本心发声不发名等。名等无记性也。问。如声上四大名身等。不从心亲引生。以依声生即无记者。声上得·四相。亦不从心亲引生。依他声生。如何随声通三性。答。名等四大。望声无力。非俱有因。不随声说三性。四相望声有力。俱有因故。得亲依本法生。又望本法有力。随声说三性(云云)。
言等起者(文)第十三卷颂疏云。等起色业等者。色业谓身语表无表业。等等取不相应中四相·及得。二无心定。此等诸法名等起善。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而得善名。如良药汁所引生乳○等起不善。谓身语业。不相应中四相·及得。以是自性及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引生乳(文)准之可思(云云)。
欲界所系具足十八(文)宝云。系谓系属。即被缚义○欲界系法。被欲界贪等系缚。名欲界系。即鼻·舌·香·味四界全。余十四界一分。是欲界系。由此欲界具十八(文)。
无香味故无鼻舌识(文)问。何有鼻舌二根耶。答。论云。有余师说○二根于彼有用。谓起言说。及庄严身(文)论主正解云。鼻·舌二根○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文)。
意云。依身在欲界得上定。起上界爱。爱上界身。故生色界得鼻舌(为言)光心。问。触界段食性也。色界应无触界耶。答。宝云。香·味离食更无有用。上无段食。香味亦无。触离段食有用。别有能持诸根及衣服等。故于色界虽无段食。有触界也(文)。
法界若是道谛无为(文)惠云。即大地十·大善十。及寻·伺·四相·得·无表色。通无漏。余法皆有漏(云云)麟云。道谛有为法也。无为谓三无为也。择灭漏缘而不增。虚空·非择灭漏不缘。名无漏。非果法。故染不缘也(云云)。
有寻有伺门(文)第四卷颂疏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之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云云)。
一行相粗二外门转(文。意识名粗事)麟云。行相粗者。谓五识依五根取五境行相粗。若尔内门意识应非行相粗。解云。五识望意识名粗。意识望上地名粗(云云)惠云。正理破此二因云。现见欲界。内门细意识恒与寻伺相应。此破行相粗因。二定已上外门转意识。应有寻伺。此破外门转因也。安惠救云。欲界内门意识。虽无外门转。有行相粗。故有寻伺。二定已上意识。虽有外门转。无行相粗。故无寻伺也(文)光云。述俱舍师救云。一行相粗。是通因。二外门转故。是别因。五识具二。内门意识虽无外门转。而有行相粗。故有寻伺。上地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而无行相粗。故无寻伺(文)此释心云。行相粗者。广亘五识意识。云通因。外门转故者。唯限五识。云别因。非亘意识。云通因。故欲界及初意内门意识。虽非外门转。有行相粗通因故。与寻伺恒相应。第二意已上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无行相粗通因故。不与寻伺相应也(为言)本义抄。
非相应法中及静虑中间(文)正文云。初之中字剩。故论云。法界所摄非相应法静虑中间伺。亦如是。光记如论。不言非相应法中(文)。
由五识身虽(文)宝云。五识唯一故。名无分别。如马有四足。唯有一足。亦如无足(文)。
体唯是寻(文)光云。此论从强说。故唯说寻。婆娑强弱并说。通寻伺(文)麟云。正理云。夫分别者。推求行相故。说寻为自性分别。简择明记行相似顺寻故。分别名亦通惠念(文)惠云。问。想能取像。受领纳。胜解能印持。如何非分别。答。遮恶取善名分别。受想不能遮恶取善。胜解未决断位未能印持。故不名分别也(文)光云。自性是寻。寻求动踊。如鱼踊水。体即分别。名自性分别。若能计度青黄等别男女等差。名计度分别。随念曾更。或随境念。名随念分别(文)麟云或忆念分别曾所更事。或于现缘而能明记念。于定散皆能记持。故正理云。明记所缘用均等故(云云)。
简五识心(文)惠云。问。五识起有惠念。如何非分别。答。以五识微劣。同时虽有惠念。不名二分别也(文)。
简定中惠(文)麟云。婆娑云。定中虽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文)。
由眼等五根彼心心所摄○(文)问。五根所依处。扶根四境依处。损益相随貌如何。答。光云。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五根为所依处。摄扶根四境为依处。色等四境。若不离根。虽非所依。可得言依。而是心等之所亲附。依与所依俱名依处。名有执受。心心所法与彼依处。损益展转更相随故。谓心心所法起忧苦损。依处亦损。起喜乐益。依处亦益。依处若得好食等益。心等亦益。得恶食等损。心等亦损。由斯九界名有执受。即诸世间。于五色根·扶根·四境相杂住中。说有觉触。此九众缘所触对时。能觉苦乐等故。与此相违。名无执受(云云)薪等色聚相逼续生(文)麟云。谓色聚极微。虽不相触。然由相逼。刹那续生(云云)。
斧等分隔令各续起(文)麟云。理实有为刹那自灭。非能所斫。但由斧等异缘分隔薪等。令各续生令别边故。名为斫。非令法灭(云云)。
一五根非三门摄事。五根是无见有对色。以净妙故。非能斫。又支分相离。身等无根。非所斫。又非能烧所烧·能称所称事。释以净妙故(云云)繁故不述之。光·惠等可见之。
两解不同(文)光云。能烧所称有二诤论。前约世俗不相离说。故言四界。后约胜义。克体以论。唯火能烧。所称唯重。各据一义。理亦无违。虽复火性俱遍能所。据事用胜。说为能烧。若用劣者。说为所烧(云云)。
论有四解(文)麟云。泰法师云。初一是总。下三是别。今章亦不分总别之异(文)宝云。第一释。但释果名异熟生所以。不说因名异熟因所以。第二释。释因名异熟。持业释也。果名异熟生者。属主释也。第三释。此即果无记。因善恶。与因别类为异。复所熟名异熟。异熟即生。持业释。第四释。有财释。因有异熟果故。果从彼异熟因生。名异熟生。属主释也(文)。
同第二解(文)正文云。第二解。因名异熟。故光云。异熟属因。生即属果(文)第三解意。异熟名在果。故光云。异熟·生并属果。而如何言果名异熟同第二解耶。恐二字谬欤(文)麟云。应言同第三解。故旧云同前解。而不言第二也(文)。
二者资助涂洗等(文)光云。资助谓涂油等(文)涂涂油。洗沐浴。等火药欤。
能长养通三性(文)惠云。四缘中。前二自性无记。第三·第四三性。论言能长养通三性。约四缘共说也。因养得长名长养。长养依异熟立。外非情无异熟。亦无长养。心心所虽有异熟。无形质。无长小令大。故无长养。若就别义。亦有资益(云云)。
望后名意○(文)麟云。释伏难也。前既说言无间灭为意。意在过去。何故现忍亦名意耶。故今说云。望后名意等。以意是所依义故(文)惠云。此通现在有意根难。望与后念意识为所依。即名意。望前名识者。望依过去意生。即名识(云云)。
得成就门(文)麟云。得成就者。然此得名。具含通别二相。所谓言通相者。得与成就。俱名为得。如下言得谓获成就。若别相者。得与成就。现未有殊。今此言生相名得。至现名成就者。约别相说。谓生相时。此得创起。故名得。至现在世。已得故。不名为得。但名成就(云云)。
等者明成就○(文)光云。等谓等取成就等。此中总明得·成就·舍·不成就。如婆娑具说。恐繁不述。总复言等(云云)。
受生已后(文)麟云。即六处初开位是也。虽有生盲及渐舍眼等。欲界没还生欲界等。名得根不得识。及无色没者。无色界中先无眼故。生二三四静虑者。彼地无眼识故。简异初禅及欲界也(文)。
识未起故(文)麟云。谓未借识(云云)。
现之言正○(文)眼识现起者。现起言现在ト见故。现言正起言生故。正起位云现起。故在未来生相位(为言)。
俱非句(文)麟云。谓现在正观色时。及从欲界死生无色时二。惠云。问。心王心所俱时生。心所法界摄。名外者。心所依心王。心所名为外。心王依心所。王应名外。答。心王通与三性为所依性常定。名内。心所与王为所依性不定。若善心王。不善无记心所不能为所依。以心所所依不定。名外。十大地与心王所依性虽定。四十六心所。三十六个不定。朋类坏故。亦名外也(云云)。
如色等五境(文)惠云。五识缘五境不杂。五识名定。五境不得名定。以通与意识为所缘境故。五识唯缘自境。五识名定。今唤五境名定。约能缘五识名定。五识缘时名同分也(云云)。
缘境不杂(文)麟云。如眼识但可取色不取声等。余识亦然。名为不杂(文)。
虽被意识(文)麟云。释伏难。伏难云。五识缘五境。即说名同分。意亦缘五境。五境望意。应同分故。答云。虽被意识缘。以非定故非同分。言非定者。谓意通能缘五境。是共故非定。法界境唯意识缘者。正理云。且如法界。与彼意识为定所缘。是不共故(云云)。
无边意识(文)麟云。谓观一切法皆无我故。无所不遍。若无常观。唯通有为。不通无为。故不言无常观也。余观更狭。故并不言(文)。
余二者(文)色等五境之下正辨也。麟云。明十七界中有二。初总解所因。次别约界辨(文)问。五识六根被意识缘。如无我观。观一切法。应恒同分。何言通二耶。惠云。五识六根虽被意根及识缘。不名同分者。以六根五识约能取境方名同分。不约为境名同分也(文)。
此有三解(文)寻。三解差异如何。惠云。更相交涉者。根为所依。识即能依。色为境。三法和合名交涉也。己作用者。各作自用。与前第一别者。前即约三法相顺见色。此即己作用也(文)麟云。更相交涉者。准正理云。即是展转相随顺义。又准彼论。交涉是总句。下二是别句(文)准此。交涉为分者。根·境·识三和合随顺义为分。此和合相顺义。根·境·识三同有此分故云同分·第二解。此和合随顺之上。指所作自用云分。第三解。指所生触云分。可思之。
种类分同者(文)麟云。同眼自性者。谓眼虽有见色不见色异。而眼等体是同。故正理云。何为与彼种类分同。谓此与彼。同见等相。同处同界等故(解云。同能见义。同是眼处。同是眼界也)言互相引起者。由见色不见色眼。互为同类因。互为等流果。言相系属者。互虽有见色不见色殊。同属眼故(云云)惠云。又相系者。彼同分眼虽不见色。根·境·识还相系属也(文)。
三断门(文)麟云。前二是断名断。第三非断名断。总名三断(文)。
十五界者○唯修断(文)见惑唯自性断。修惑通自性断·缘缚断(矣)光云。惑等上四相及得不成就义边。名自性断。若缘缚断据缘彼惑究竟尽时。方名断(文)。
五根五境五识唯修所断事。光云。若五根·香·味·触·不染污性。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色声二界。修所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若五识界善无记者。是不染污。缘缚断故。是染污者。迷事起故。皆唯所断。无见断相。不通见断。皆非无漏。不通非断(文)惠云。五根五境及善无记心王。为所缘境修惑。为能缘是所缘缚。染五识与贪等相应。是相应缚。与染为境。是所缘缚。此能缘惑。是修道除。名修断也(文)。
若意界意识界○(文)述意界意识界见所断相也。法界见断今释自然显故。不标之欤。
惠云。法界通三断者。法界中。不定贪嗔疑慢。大烦恼痴。及大地法染惠为五见。此十是见惑。余大地九。大烦恼五。寻·伺·睡眠。大不善地二。四相·得。此等与前见惑相应。即见断也。通修断者。十大地。寻·伺·睡眠。恶作取染。大烦恼五。大不善二。小惑十。与贪等为相应缚。大地十。大善十。寻·伺·睡眠。恶作取善无记有漏边。十四不相应。无表取别解脱·定共·不律仪无表。此等诸法与贪等为所缘。是所缘缚。名修断也。非断即取大地·大善地·寻·伺·四相·得·道共无表无漏边·及无为。为非断也(文)。
及俱有法并随行得(文)麟云。言及俱有法并随行得者。旧云。俱有有二。若心所俱有。即与随眠同迷理故。亦是见断。若四相为俱有。并随行得。是彼见惑亲发起故。皆见所断○又得非俱有故。言随行得新云。并随行得者。谓是随眠上得。并随行心心所上得。非是说得为随行也(文)。
才见谛时彼皆断(文)。
诸余有漏皆修所断(文)光云。诸余有漏。若无色善·无覆无记。是不染污。缘缚断故。若诸烦恼及彼相应。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彼修惑亲发起故。若善·染无表。是修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皆修所断(文)宝云。诸余有漏皆修所断者。谓四随眠及俱有法并得。是自性断。及诸有漏色·无覆无记·有漏善法。是所缘断。此二总名修所断(文)。
通无漏故名非所断(文)光云。一切无漏。非系缚故。皆非所断(文)。
与见道极相违故(文)麟云。问。异生性见道已无。既非见断。当言何断。答。虽非见断。正于见道得永不生。至修道位。离系之时。是缘缚断(文)光云。返难经部等云。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既成彼法应是异生。尔时若成。即有一人名凡圣过。成圣法故名圣。成凡法故名凡。与理相违。故非见断(文)。
非迷谛理(文)麟云。夫迷理惑。要意相应。既非意俱。故非迷理(文)。
色法非见惑亲发(文)。
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文)麟云。夫见断法。是自性断。要染污性。此既非染。非见断(文)。
唯无记事。光云。异生性已离欲者犹成就。故非染污。断善者犹成就。故非善(文)。
观照色故(文)光云。见有二种。一者观照名见问。眼对色时。如何名见。若言舒光至境。灯日亦应名见。若言影现。水镜应亦名见。若言体清妙故。耳等四根应亦名见。解云。眼见色时。不舒光至境。不同灯日。亦非影现。不同水镜。虽五色根体皆清净。起用各别。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眼对色。非如钳之取物。但起观照色用。故独名见。二者推度名见。于其惠中。唯此八种。余十六界全·法界少分。不能观照。又无推度。皆非是见(文)。
身见等五染污见(文)宝云。正理立。正见言具摄三种。别开三者。为显异生·学·无学地三见别故。譬如夜分无月等明。云雾晦冥。以游险阻。所见色像无不颠倒。五染污见观法亦尔。世见正见。譬如夜分无云所见色像。譬如昼分云翳上升。掩蔽日轮。以游平坦。所见色像渐增明净。有学正见观法亦尔。譬如昼分烈日舒光。云雾廓清。以游平坦。所见色像最极明净。无学正见观法亦尔(文)。
尊者法救许眼识见(文)光云。尊者世友眼见。尊者法救眼识见。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惠见。譬喻者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文)论主意。眼见·识见二师中。明识见义。故光云。论主意明识见(文)是以偈颂结传说不能观。于眼见师离识见义之文。置传说语矣。然遂存经部根境识和合见义。依之论文举眼见·识见二家诤论毕云。经部诸师作如是说(文)今疏依经部宗已下。释此意也。
若识见者识无对(文)问。识见何不见障色哉云难。识见家如何会之耶。论云。若于是处。光明无隔。于被障色。眼识亦生。若于是处。光明有隔。于被障色。眼不生识。既不生故。不能见(文)光云。颇胝迦等光明无隔。识见障色。璧等。光明有隔。于被障色。眼识不生(文)。
阿毗达摩诸大论师○(文)光云。如犊子部。两眼互见。非俱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俱时见○若依此宗。有时一眼见色。或时二眼见色。以见色分明。故知两眼同见。颂中言或。显不定也。二眼俱时。表异犊子(云云)。
又开一眼触一眼(文)宝云。论曰至不分明故。引古师释二眼见。又闭一眼至二眼俱见。论主自释二眼见也(文)光古师论主分别不见欤。古师释·论主自释。共释二眼俱时见非前后见也。问。二释委意如何。惠云。此论云。二眼见即分明。一眼即不分明。故知二眼俱见也。若不二眼俱时见。如何有明昧别。又开一下。论主自释。既开二眼触一眼时。即见二月。不触眼见本月。触眼见新月。若许二见俱见。即开一触一见二月。彼犊子救亦是二眼不俱见。反难云。既不俱时。闭一眼触一。亦应见二月。既闭一触一。不见二月故。故即由二眼俱时见也(文)宝云。一类师云。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其第二月非触眼见者。不然。两眼同见一月。由根移动。见处不同。由此意识谓为二月。若谓开一触一见月有二。非是两眼各见一月者。闭一触一。因何不见二月。此如两眼互开见物虽同。而物处别(云云)一类师者。当光释欤。光云。又如两眼同观一月。以手触一。名触一眼。不被触者。名开一眼。此被触眼。便于现前见二月等。以实触眼与不触眼同观一月。非见二月。但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非触眼见。此证两眼同见一月俱发一识。若不尔者。如闭一眼但触一眼。即不见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见一月。以此明知。非但两眼互见(文)宝云。又若谓第二月非触眼见者。论主因何证两眼见。虽同一物。两眼见异。引意识起。谓为二月。又若两月非各一眼见者。因何障被触眼。第二月无。第一月在。障不触眼。第一月无。第二月在(云云)。
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文)光云。亦有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能依之识分成二分。无色之法住无方故。不同碍色。根虽两处。依性一故。眼设一百千。尚生一识(文)。
六根境离合(文)旧译云。离中知·合中知也。能取等量境(文)惠云。等量者。如鼻等根有一百极微。定能取一百极微香境。若香等境大。即前念先取半。后念取半。由根速疾发识。谓言同时。若境小。即根半发识取境。名等量也。然五色根中。前四许全发识。及半发识。身根半发识。不许全发识。如地狱身。全发识即便散坏。故知人中身根不全发识也(文)。
问。五根安布其量如何。论云。眼根极微。在眼星上。傍布住。如香荾花。清彻膜覆。令无分散。有说。重累如丸而住。体清彻。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传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极微所遍。身根极微遍住身分(文)光云。初三根。若约根体。处无高下。若据所依。即有高下○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者。虽无经论文。西方古德相传解云。医方家说。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处。是末磨死节。若针刺着。其人即死。舌中法尔有斯空处(文)惠云。眼如蒲桃颗(文)。
意无质碍(文)宝云。所取之境虽有大小。能取意无大小也。
第四句者(文)麟云。如色等五境兼法界无为不相应等。非二义也(文)。
意识所依○通俱句也(文)麟云。若意识所依性。即不通色根。故不成四句。即前念意识为后念依。名所依性。复开避引后识生。是无间缘。故通俱句(文)意识所依望等无间缘。不成四句。四句中通俱句云欤。
识随根变(文)惠云。问。如意识依意根。随意根有明昧者。岂不现见。身有损时。即意识不明。即是意识随身根变。如何言随意根变。答。由风等病损身根。同时身识有苦受相应入过去。名乱意根。后念意识依此乱意根生即是随意根变也。问。如前念意根有漏。第二念苦法智忍生意识即无漏。如何有漏意根与无漏意识无所依。答。但说明昧随所依。非据一切。如五根无记与三性五识为所依。有漏意根亦与无漏意识为所依也(文)。
第六识随根受称(文)麟云。此与前门异者。前门明眼等独名所依。色等非所依。此门辨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故二门别(云云)。
彼前所说眼等名依(文)麟云。取前所说眼是所依义。及取此门不共因义总合二缘。故名眼识等(文)。
眼唯与自身眼识(文)麟云。自身眼识简他身眼识。以自眼根非他人眼识所依故。又唯自眼识依。不通自意识依。若色便通四种识缘。一自眼识缘。二他眼识。三自意识。四他意识。故名为共。如镜月等(文)。
一者所依胜(文)麟云。即前门说。随根变识异所依根胜也(文)。
却名不共因(文)麟云。前五根中。即根名不共。境名为共。今此第六。根名为共。境名不共。与前倍倒。故言却也。
虽意非不共因(文)麟云。言虽意非不共因者。通伏难也。难云。五根不共因故。随根说识。法境不共因。应名法识。是故遮云虽意是共因。法境是不共。但随所依性。以受识名。不约共不共而立名也。不同五根具依二义。故不就意明不共因(文)。
但名鼓声(文)麟云。不生钟等声故(文)。
手阙二义(文)麟云。一声不随手变。非所依胜。二手通生一切声。故非不共因(文)。
麦有二义(文)麟云。一芽随麦变。二但生自果。由此水土虽亦生芽。以力劣故。非随水土变。及能通润。是共因故。不名水土芽也(文)。
眼识唯在欲界初禅(文)麟云。谓二禅已上。地法微细。无寻无伺。无三识也。由此相望。或有上下然于欲界。初将眼望身。次将色识望眼。次色识自相望。后将色识以望身。总有四节(文)。
上所引义是略举一隅(文)麟云。自余根境。颂文次。则自明余根境。今释略者。唯于眼可色等四类之中。自论广略。如向所论。但约身生欲界及生二禅借初禅识等。以并上下。不巨细明。若依论文。具约生四静虑等。广并其相。且初约生欲界。次约依初禅眼。见欲界色见初禅色。次约依二禅眼。见欲界色见初禅色见二禅色。及依三四禅眼。见下色见自地色(已上并是身生欲界)次约身生初禅。以自地眼见自地色见欲界色。次依二禅眼。见初禅色见欲界色见自地色。如是依三四禅眼。见自地色见下地色。如理应思。若约身生二三四禅。以自他地眼见自他地色。如理应思(文)。
身识自下地(文)惠云。问。上地眼根细。能见下地粗色者。上地身根细。应能觉下地粗触。答。眼是离中知。能见下地粗色。身根是合中知。故不觉下地粗触也(文)。
身根身识触三○皆自地(文)麟云。且约身根对触。不得将识对身触为同地。又身即根更无别相故言三。不同鼻等与身根别得四种(文)。
于游等至及受生时(文)麟云。如下定品明顺逆等游八等至。从下向上或从上至下。受生时或从此意皆不定(文)。
或同或异(文)惠云。或同。即身生初定。入初定观初定法境。四皆同地名同。或异者。如身在欲界入初定观欲界法。第一念。即身意法在欲界。意识属初定。第二念等已后。身法二属欲界。意根意识属初定也。若观初定法。即初念意识法属初定。身意根属欲界。若第二念等已去。亦起初定心。即身属欲界。意·法·及识三属初定也。若第二念起二定等。即身属欲界意根属初定。意识属二定。法通三地皆得。余准此说。从上地入下地心。亦准此释。及受生时者。或同者。起异地心。无命终理。如身在欲界死却生欲界。四皆同地。或异者。若身在欲界死生初定。即意根属欲界。身意识及法属初定。从上生下。准此释也(文)。
余十三界义准○(文)麟云。即六根六识及法界。并非五识缘也(文)。
法界一分是常(文)麟云。谓法界有四类法。今唯无为是常故言一分。所余法者。心所·不相应·无表色。三类法也(文)。
命根等前八(文)麟云。谓眼等五·男女二·及命根为八。并非心法。故无所缘。意等十四是心法故。是有所缘(文)。
所余色等五法界一分(文)麟云。谓想·思·触·欲·不相应法·无为等。皆体非根者。皆是法体。而无增上义。故不名为根(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三
(颂疏论本第三)
分别根品(文)惠云。疏分三。一释名。二来意。三分文解释(云云)麟云。此论名根品。杂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别。行即胜用义。差别即作用义(文)问。此品广明诸法作用。何唯云根品耶。光云。解云。此品虽明有为作用。以根初辨(云云)。
颂文分三段(文)神云。就此根品中。颂有七十四。初有二十二颂。正分别根。第二欲微聚无声下。有二十七颂。分别三聚法。第三能作及俱有下。有二十五颂。分别六因四缘(云云)。
成根增上义(文)问。如受有领纳用。诸法各各有增上用。何只二十二立根耶。惠云。诸法中此二十二根极增上故。如师子王师子中胜(云云)尧抄。问。最胜者体胜。自在者用胜。光显者体用双胜义也。若尔。何偏云胜用增上故名为根耶。答。古云。今胜用增上者。非体用中用。以根增上义。总云胜用增上也(以上)。
传说五于四(文)惠云。传说言者。论主意。取后识见师义。四义中导养身·不共事·是能依识。非所依根。论主破此两义。颂首言传说正理论云。初传说言。显乐后说。识见师。真谛云。是经部师也(文)尧抄云。庄严身等义。如前第一卷破自本来然。谁云丑陋。故今毗婆师所说庄严身等根增上义。不叶论主意。依之置传说言。表不信也(以上)。
眼等五于各四事能为增上(文)尧抄。问。彼同分眼等五根。于庄严身等四事中。无导养身·生识身二义。何释眼等五根各于四事耶。答。眼等五根各于四事者。总论眼等五根增上义。非要四事具足眼等五根应立根。乃至有四事随一者。亦应立根也。有云。于眼等五根立根配立。必应四事具足。而于彼同分眼等立根者。同分眼等流类故也。依流类立名。如薪如乳也(以上)。
庄严身(文)光云。若具五根。身即庄严。随有所阙。身便丑陋。身根必无总阙。言阙据余四根。或据少分名阙。如无手等。或余四根亦有阙少分者。皆名丑陋(云云)。
导养身(文)光云。言导养者。眼见险避。耳闻险避。导养于身(云云)。
三是段食性(文)光云。身资段食。方得增长。段食以香·味·触为体。鼻嗅。舌尝。身觉。此三根于段食能受用故。身得增长。名导养身(云云)。
尧抄云。有情异约总相。分别异约别相也(以上)。
有情异者(文)宝云。正理论云。且女男二增上者。一有情异。二分别异。有情异者。劫初有情形类皆等。二根生已。便有女男形类差别。分别异者。进止言音乳房发等安布差别。有说。勇怯有差别故。名有情异。衣眼庄严有差别故。名分别异(云云)。
命根二者(文)命·众同分事。众同分者。总遍任持(总报)命根者。别遍任持(别报)凡论业果时。造其业感其界·其趣·其生等。然后于此果报。方论寿命长短身形作业等。同分既为总。显此生其界趣等。命根显果报十年百年寿限也(光释心。明眼抄)。
续过去众同分(文)惠云。能续望前。能持据现。体是命根。续者相续。如第一念命终。第二念来起。命根即起。能持现在五蕴。由现在命根持五蕴。能续得过去五蕴众同分也(云云)。
麟云。谓前众同分谢时。由后命根续也(文)。
能持现在众同分(文)麟云。任持现在众同分住(云云)惠云。如无色界起无漏心及自他善染时。无异熟无记心。若无命根。更说何法不无色界生。由此命根。方施设诸根。名受无色界生也(文)。
心能导世间(自在义。文)光云。心能导世间。是自在义。谓能导引一切世间故名自在(云云)麟云。谓心于二种世间有自在力。能引导故。二种世间皆由业感。是故由心(云云)惠云。导者引。引五蕴有情世间(云云)。
心能遍摄受(随行义也。文)惠云。意能遍缘一切境。名遍摄受。行有势用。名为自在。随境而转。名曰随行(云云)。
乐等五受染增上者(文)尧抄。问。乐等五受广通三性。何以染增上义立根耶。答。光云。虽此五受亦通于善。于染用胜。言染增上(文)问。受以有染增上义立根者。何以想等不立根耶(是一)次受是大地法。通三性。通漏无漏。若尔者。以染净俱胜故。可立根哉。故婆娑论中。明根废立。顺净偏胜故。以受立根(见)如何(是二)又无漏受宁有染增上义耶(是三)答。光云。想虽能生烦恼。而不及受胜(文)思·触·欲三准想可知之。次今论长行。既以受立根有二说。染增上者。异师意(见)婆娑论说。是染净俱胜说也。既别师义也。不为难。次于无漏受者。婆娑云。无漏加行及趣入时。亦于离染品增上者。谓观行者求彼受时。亦须追求衣食等物。由此势力生于染故(云云)此文心者。无漏受亦有染增上义云欤。问。于乐等诸受。贪等烦恼随增(云云)于苦受贪随增。于乐受嗔随增义。可有之耶。答。若相应随增者。不可有此义。苦受戚行转。贪观行转。行相异故。不相应也。若约所缘随增。于苦受贪随增义。可有之也。所缘随增。于自他身俱论之。然于怨苦贪随增。于怨乐嗔随增也。光二十一云。若约他相续身中乐等三受。为缚所缘。此即不定。三受皆能为所缘境。生三缚故。如缘怨乐。嗔亦随增。如缘怨苦。贪亦随增。缘悲怨亲苦乐。痴亦随增。随其所应(云云)以上尧抄。
信等八根净增上者(文)尧抄。问。念·定·惠通三性。俱有净增上义欤。以受立根时。三性受俱有染增上义(云云)念定惠例可同耶。光云。问受·念·定·惠。俱大地法。皆通三性。何故分别二十二根中。受通三性。非念定惠。解云。于染污·净品。皆有胜用故。受通三性。所顺虽唯染。能顺受通三性。善念定惠。唯于净品有胜作用。故三唯善。不善无记三。于净品非胜故。染法易起故。三性受皆能顺染。净法难起故。染无记念定惠。不能顺净(云云)此释心。念定惠虽通三性。二十二根时。善念定惠有净增上义也。
第二叙异说(云云)光云。有余。识见等家。作如是说(文)论云。有余师说。能导养身。非眼等用。是识增上。识了方能避于险难。受段食故。见色等用。定非异识。故不共事。于眼等根。不可立为别增上用。故非由此眼等成根(文)光云。此即破前导养身不共事。所以此不破庄严身者。前第一句已破云。若本来尔。谁云丑陋。所以不破发识等者。识见家亦许。故不别破(云云)麟云。此是昙无德宗(即经部也)以五识能行。方能避险难。受段食等。非由眼根故。此师但不许眼见等。立识能行。行自境识由眼发故。立眼为根。余义大同(云云)私云。第二异说意。光记识见家义。萨婆多中尊者法救说也。宝云。述昙无德建立根也。真谛云经部也(云云)麟记依宝释欤。谓经部宗本义。存根境识和合见之义。故虽破根见·识见两家说。傍亦可有立识见义之师也。本义抄心。就第二异说。光·宝心别也。
根能发六识(云云)问眼等于识有增上。立眼为根者。色亦于识有增上。应立根耶。论问答也。光云。一眼根能与了别众色诸识为通因故。二识随眼根有明昧故○色即不然。二相违故。一非通因。谓青等色但能生青等识不能生黄等识。二非随色境有明昧故(云云)。
从身立二根(文)论云。女男根体不离身根。由此二根有增上用。此处少异余处身根故。从身根别立为二(云云)。
女身形类(文)尧抄云。作业者。シワサト云事也(以上)光云。女身形类尪弱。音声细小。男身形类粗大。音声雄朗(文)雄(ヲウキタケシ)。
分暖顶位(文)正文云。分暖顶位者。未了也。论云。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云云)光记如论。不言分暖顶位(已上)问。四善根一一位。可具信等五根。何配分四位耶。况信等五·暖等四。若以五对四者。一根余耶。答。三井抄云。信等五根。圣道加行立之故。配分暖等也。次虽一一位皆具之。有通别二意故无失。次以二根可对一位也(以上)。
三无漏根○增上者言亦尔者(文)正文云。论云。三无漏根。于得后后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言亦尔者。一一各能为根(云云)疏文狼籍也。可依论文(以上)尧抄。问。见·修·无学三道。互为同类因。互为等流果者。所定也。若尔。三道相望。互应有增上用。何云限后后道有增上用耶。答。于得后后道等者。已生前前道。与可生后后道。为引因。有增上用云事也。然三道相望为同类因等流果者。异之欤。问。如何异耶。答。后道与前道为同类因者可生后道。为未来不生前道。为同类因。全与可生前道非为因。仍无过。问。钝根无学人。退住有学位。后修练根为见主时。以已生无学道。为可生有学道因。是皆可生道。何云可生后道与可生前道不为因。答。今且据次第就显然。可生前道与可生后道。有增上用判也以实言之。三道相望可为因果也。
具知根于得涅槃(文)惠云。由具知根在第九解脱道。相应九根亦具知根。起得得八十九品无为。名得涅槃也(云云)。
具知根于现法乐住(文)麟云。谓无学果于现身中游诸静虑。受现法乐故(云云)尧抄。问。现法乐住通无漏者。非常途谈。如何。答。正理论心。现法乐住通无漏释也。寻云。无漏喜乐即具知根。而现法乐住。能领·所领如何可分别耶。答。次第相望可论能·所也(以上)。
第二明根废立(文)惠云。依七十五法。得十三法为二十二根。受立受也。信等五。眼等六。命是已废余六十二法不立根。为不与心为所依等故。即立十三法为二十二根也(云云)。
将明问起(文)光云。就问中。一约自宗为问。二约数论为问(文)。
十二因缘互相引发(文)正文云。此注十二因缘互相引发者。未了也。是次第引。何云互引。故光云。十二缘起中。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各各有增上用(文)不言互引(以上)。
又语具等(文)麟云。彼宗立二十五谛。今约五作业根为难(云云)决云数论二十五谛者。一者。我(彼计常。我以思为体)二者·自性(以萨?·赖阇·答摩为体。亦名贪·嗔·痴。此如我之臣佐)三者。大(我欲受用境时)四者。我执(缘彼我故名我执)五者。五唯量(色·声·香·味·触)六者·五大(地·水·火·风·空)七。十一根(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大便处·小便处·语具肉舌)问。二十五谛七种分别事如何。光云。彼宗所执。诸法是常。如转变金成环玔等。金色不改。环等相异。若我欲得受用境时。从自性生大。从大生我执。从我执生五唯量。从五唯量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若我不受用境时。从十一根却入五大。从五大却入五唯量。从五唯量却入我执。从我执却入大。从大却入自性(文。以上)。
论能破事。论云。不应语具于语为根。待学差别语方成故(解云。如眼才生。即能见色。小儿有舌。何即不语。要待习学。方能语故。于语具不应为根)论云。离手足亦有执行。如腹行类(解云。鸟觜持物。不要手。蛇腹行。不要足)论云。出大便处。于能弃事不应立根。重物于空遍堕落。又由风力引令出故(易知)论云。出小便处。于生乐事不应立根。即女男根起此乐故(麟云。小儿未淫。非不有处。文)。
是有情本(文)心所依者。心六识也。六识有情之主也(六识依六根生故有情本也)惠云。外六境即非情。虽扶根四尘是肉身摄。依六根立。故是本也(云云)私云。根见家。有见闻用故。以六根为有情本。下第二异说。识见家故。以识为生死流转体(差异可思之)。
此六根成无漏净(云云)正文云。五根唯有漏。而今云此六根成无漏净者。麟云。即得六根通无漏者。旧云(光记也)差别及住。皆摄六根。杂染·资粮·及净。唯在于意。新云(宝记也)此有二种。若体成无漏。唯是意根。若离自烦恼缚名净。即通六根(云云)光云。别住二种。皆摄六根。杂染·资粮·及净。唯在于意。宝云。此有二种。若体无漏故名清净。即唯意根。若离自烦恼缚为还灭故名清净者。即通眼等六种(文)惠云。此净者有二。一无漏名净。即意根。二离烦恼缚名净。即通六根。杂染·资粮。准此应释。又解。此三唯是意根也(云云)。
尧抄心(应意)光释并今疏意。净言唯限无漏(见)依此释。虽五根有漏。相从六根成无漏。可得心欤。宝心。净言通二种。若成无漏故名清净。唯意根。若约自身离缚名清净者。亘六根故。今约离缚。六根成净。可意得欤(以上)。
立根事皆究竟(文)问。受为五钝使为因立根。想与五见为因。何不立根耶。宝云。正理论云。不应立想等为根。诸烦恼中爱过重故。唯立受与彼为根○想非见烦恼生因。余因发生颠倒见。已妄分别。想持令相续(文)。
言流转者(文)宝云。婆娑一百云。流转者。谓更受生。还灭者。谓趣涅槃(云云)光云。正理云。生死相续。是流转义。生死止息。是还灭义(文)惠云。以识为体者。由前六识于五趣中舍前趣取后趣。流转义断由识也(文)光云。三界生死。以识为主。识起必以六根为依。此六根生。由女男根。此六根住。复由命根。六根受用境界。复由五受。因彼五受。六根领彼境故。受用境界。名为领纳。不同于受(云云)宝云。论受用由五受因彼领纳故。此意显受有增上。
二流转生(文)惠云。即胎·卵生。除湿·化生。以不受胎故也(文)。
生死止息(文)麟云。本由烦恼生死转回。今断妄归真。故云还灭(云云)。
一切善法生之本(文)麟云。谓信等五以是一切善根生长最胜因故(云云)。
还灭生(文)惠云。灭即涅槃。生取上能得。得有生由信等五。四加行位有用。与无为上得为取依。方得生也。三道皆名正定聚。苦谛得最初生。由未知当知根。此无为上得方得生也。由已知根断修惑。令无为上得续。续生住也。由具知根故。再得无为上得。方能起四禅法。现身受用。名受现法乐(云云)。
正定聚事。第十卷颂疏云。诸圣人名正性定聚。云正性者。所谓涅槃。定者是圣。有无漏道。远一切恶。故名为圣。获得毕竟离系得故。定尽烦恼。故名为定。圣于正性得决定故。名正性定也(云云)。
八根界品已说(文)麟云。彼品明眼等六根及男女根竟。疏略不辨。论文具明(云云)论长行文明之故。今疏略之欤。
问。此八根体形量如何。论云。眼根极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花。清彻膜覆令无分散。有说。重累如丸而住。体清彻故。如颇胝迦。不相障碍。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此初三根。横作行度。处无高下。如冠花鬘。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传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女根极微。形如鼓?。男根极微。形如指[韋*沓](云云)神云。眼根安布有二说。初说傍布。是萨婆多义。有说重累。是余部义。故旧俱舍云。有余部说。如聚重。乃至女根极微如鼓?者。外小中大里小故。言如鼓?(文)光云。眼微二说。前说似胜。不言有说故。耳根如卷桦皮。西方国俗。初穿耳时。多卷桦皮。内于孔中。欲令渐大。由近耳相似故。以为喻。准此。耳中有孔。通于恼中。有说耳根犹如灯器者。亦据四唇。非取其底。鼻微可知。此初三根。若约根体。处无高下。若据所依。即有高下○舌微可知。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者。虽无经论文说。西方古德相传解云医方家说。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有舌根处。是末磨死节。若针刺着。是人即死。舌中法尔有斯空处(云云)宝云。准鼻舌根。两释中后释为善。若微傍布。清彻膜覆。令无分散。准此。鼻舌亦合如此。若如此师释。三根必不取外香味等。隔清膜故。若外香等。非根所取。非执受香等。恒彼同分。即不可说二识识也。亦无五识烦恼缚义。违众多理教。应依后释为善。传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者。此事难知。应竖如毛端量。非是横也。论主不全信。故言传说也(云云)惠云。且扶根四尘。眼如蒲桃颗。耳如卷桦皮。鼻如双爪甲。舌如偃月刀。身根从顶至足遍身住。如身量。前约根体·依处说。眼根体依蒲桃等重累而住。一说。在扶根上傍布。如香荽花。上有清彻膜覆故不散。以根体清净彻膜覆故。能见色。余四根准此说也(云云)。
身谓身受(文)光云。身有二义。若言六受身。身即是体。若言身受心受。身即是色聚。色聚名身。此中言身。色聚名身。即诸色根依身起故。名为身受。从依为名(文)麟云。五根总名为身。以对心故。受依身起。名身受也。如世间品疏自当辨(文)。
离喜贪(文)。
麟云。三定虽是心悦。而相安静。但名为乐。不名为喜。以喜相动涌。如水涛波。又如贫人得宝。一旦失之。还生忧恼。初二禅定。遍触身心。生于喜受。味着于喜。名为喜贪。第三禅中。离此贪故。但名为乐(文)决云。第三禅心悦安静。故云乐。二禅心悦粗动。名喜。粗动者。着此喜还如生忧恼。第三禅如此离善心。心悦安静也。故云乐。重心云。下地着喜。还生贪。是则所善可忧恼。或所止又忧恼也。如贫人得宝一旦失。第三禅虽乐。非如起下地喜贪。故云离喜贪(以上)尧抄。问。苦乐相对法。以第三静虑极悦心受名乐。又以地狱极不悦心受。可名苦受耶。答。光云。极悦无分别。可与乐相应。极损有分别。非与苦相应(云云)意云。极悦·极不悦。依地既异故。分别有无亦别。谓散地意识。必可有分别故也问。第三禅乐受有定散二类。定心相应乐。最应无分别散心相应乐。何云无分别耶。婆娑论。散心皆有分别判。婆娑七十二云。问。此六识身。几有分别几无分别。答。前五识身。唯无分别。第六识身。或有分别。或无分别。且在定者。皆无分别。不在定者。容有分别。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云云)答。今以第三定乐根名无分别者。依心悦安静。离粗动喜贪故。全以三种分别不可定之(以上)。
处中受名为舍根(文)光云。舍无分别。任运而生。是故立根。身心合一。又苦在身心为损各异。乐在身心为益各异。故别立根。舍无异相。故总立一(云云)麟云。舍有二种。一舍受。即受蕴摄。二舍沉掉舍。即行蕴摄。今此言舍。是舍受舍。非行舍也(云云)。
阿罗汉等(文)麟云。等取前三果人。举圣同凡者。谓圣人内无分别。亦随境界之力。生于苦乐。况诸凡夫而得无苦(云云)决云。阿罗汉等者。等取前三果人。举圣同凡者。圣人犹依境界力。无分别起五识苦乐。况凡夫又五识无分别苦乐。依境界力岂不起乎云心也(以上)。
九谓意喜乐舍(文)问。于五受。何唯取三受耶。麟云。于五受内。除忧及苦。以欲界散地无无漏故。忧离欲舍故。不通无漏。苦唯五识。亦不通无漏。故并除也(云云)。
有未曾知当知行相转(文)麟云。转之言起。起之言生。谓有当知行生起也(文)。
疑得俱事。麟云。问。此忍岂不与余惑得俱。何独说疑得耶。答。实亦与余贪等得俱。而以疑名偏违见道故。但标疑(云云)光(二十六)云。决断名知。疑是犹预。自性相违。八忍起时。与自所断疑得正俱○非决断。故不名智(云云)决云。苦法忍位。已无漏心现起故。惑不可起。但此惑自无始未断也。仍此惑上得。身中起也。断此得。断烦恼云也。凡萨婆多心。断烦恼名自性断。此则烦恼上得断也。断得者。即起能治道。所生烦恼得留也。此苦法忍位所生无漏心。此烦恼上得取合位也。如系贼。与疑得俱。俱事智韵对。故且举之。实余烦恼得可俱也。智决断也。疑转有耶无耶故。且相对举也。萨婆多心。烦恼体三世实有故。不可云断。只其上得断也。此即烦恼纲切放也。经部心。以空观。一切烦恼体空也观。故体断也(以上)。
中间七智(文)光云。问。八忍非智。可云未知当知。七智正知谛理。何故亦名未知当知。解云。七智望缘自谛义边。虽名正智。今望八谛作法。以知八谛犹未周遍。知谛未尽中间起故。亦名未知当知(云云)宝云。智名为知。忍非知故。在见道中苦法智忍位。有八谛未知当知行转。至苦法智位。有七未知当知行。乃至道类忍位。有色无色道谛未知当知行故。故十五心皆名未知当知根也(云云)决云心。忍位未入智位者。未知当知。中间七智。名已入智位故。可云已知。然由知谛未遍故。假令比初苦法忍者。苦法智位虽已知。比次苦类智。是未知也。故七智皆名未知当知。至第十六道类智者。次未知法无也。故萨婆多心。以之摄修道也。已尽见惑故。已知故。经部心。犹于见道位。谓虽已尽。只是于道谛下断之故(以上)。
金刚喻定事。二十四卷颂疏云。断有顶地第九品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此定能破一切烦恼。如金刚能摧一切(云云)。
但为断除迷事烦恼○(文)决云。问。迷四谛理。未知苦空等真实故。贪等烦恼发也。已见四谛理毕。知法真理。何又修惑贪等发之耶。答。内虽知四谛真实。被引外境不计。事相浮伪(修惑名)惑发云也(以上)尧抄。问。夫修道位。为断烦恼。及修练根。亦为现法乐住观谛理。何唯云为断惑耶。答。练根为不退。或现法乐住为断惑进胜。故无相违也。宝云。问。修道位中观谛为断烦恼。及与练根现法乐住等。又何但云为断烦恼。答。初果道后如起胜果道。即是断惑之加行也。又练根恐烦恼退。为现法乐住。亦是断惑胜进故。但云断惑。义即摄余。由斯论师唯说断惑(文)以上尧抄。
已知而知故(云云)惠云。见道以知四谛了。今修道重起无漏惠。知四谛境。知彼是知境故。名已知也(云云)私云。已知而知者。中间略知而言。名已知根。此则知已知境义也。
或习此知已成性(文)惠云。以常习二智。名具○或习此尽智。成利根无生智性也(云云)。
作知已知之解(文)麟云。谓修道中。由有烦恼。于四谛理。未能唯知己已知之解。无学道中。由无惑故。能于谛境。作知己已知之解也(文)。
尽智无生智事。一切无学圣者。得尽智。不动种姓利根罗汉。得无生智。毕竟不退故。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解脱道。是尽智也。此解脱道与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也。前五种姓罗汉。于尽智后。或生尽智。或生正见。无无生智。后容退故。不动法尽智后必起无生智也。
释知体也(文)此注心。修道证灭之次第异常。光记证灭修道之次第也。可见之。
唯无漏后三者(文)论云。次前所说最后三根体唯无漏。是无垢义。垢之与漏。名异体同(文)尧抄。问。已知根广应通有漏无漏。修道通漏无漏故也。答。已知根虽有修道。以七觉支名已知根故。故不通有漏也(以上)。
七有色根○一向有漏(云云)麟云。漏有二种。一与自烦恼俱。名有漏。二为他所缘。名有漏。一切异生及有学圣。具有二种。无学及佛。唯有一种。但生他漏。自无漏也(云云)。
九根通漏无漏(云云)信等五根是善。善根中有漏善有之。谓造佛写经等也。化地部·分别论师心。信等五根唯是无漏。论难破有之。可见之。
唯一命根定是异熟(文)论文同之。
业所招故(云云)宝云。唯遮更通余根。定遮通非异熟(文)。
现在延寿异熟事。问。先业所招。可是异熟。现身延寿果。谁之异熟。答。留多寿行者。利根俱解脱阿罗汉。先世业所感命众同分中。有同分长命根短者。为延命根。修布施行。入边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熟果。殷勤发愿欣求之时。布施时无贪相应思。由边际定力。答誓愿思。感现在命根也。此则光师意。命根本是别报故。现在布施业感现在命根(为言)宝师心。存转过去不定富业感现在命根之义。其色趣各异也。
忧通善恶(云云)意云。忧根善恶。不通无记。故非异熟。信等八根唯善性。故非异熟。是有记故故非异熟者。结忧与八根非无记也。论云。毗婆沙师咸作是说。已离欲者无忧根故。异熟不然。故非异熟(云云)决云。忧善恶非无记释云。忧非无记。强思起故(云云)心者。追悔心自强感心品起也。劣无记心不起。故忧非业所感业所感法异熟无记故(以上)。
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文)惠云。问念定·慧三。皆大地法。并通三性。何故论云唯善。答。取少分善性边立根。不取染无记。故云善性也(云云)。
七色根○即是异熟(文)七色根者。五根及女男根也。麟云。论云。眼等八根。若在善趣。是善异熟。若在恶趣。是恶异熟(八根。谓七色及命根)(云云)论云。眼等八根。若在善趣。善异熟。若在恶趣。恶异熟。意根善恶趣。皆通二异熟。喜乐舍五趣皆善异熟。苦五趣皆不善异熟。于善趣中。有二形者。唯根处所。不善业根。善趣色根。善业引故(云云)。
有异熟门(文)麟云。谓约能有当来异熟之果名有。前门约体是异熟等。故二门别(云云。无漏无惑所润坏三有。故无异熟。无记非因。故无异熟也。可分别之)。
依唯越义(文)意云。一唯义。二越义。依此二义颂云定有。唯义者。显唯有异熟。越义者。复有二义。此二义唯有异熟所由也。谓无记·无漏非异熟。故非无记·非无漏有异熟义也。此二义以越义显之。谓由此二义。越次第先说忧根。余无二义故说第二(为言)光云。定有异熟。一依唯义。二依越义。颂说定声。唯即唯有异熟。越即复具二义。一忧根非无记。强思起故是善不善。以无记法劣思起故。二非无漏。唯散地故。由此二义。于二十二根中。越次先说忧根定有异熟(云云)。
忧非无记事。如三性门。
二非无漏唯散地故(文)决抄。问。忧非无漏故有异熟也云心如何。答。有漏法有异熟云也。有漏善恶必感果定。故颂云。断道有漏业。具足有五果(云云)此文。有漏善必具五果云故。有异熟果故。有漏善定云有异熟也。有漏恶思可同(以上)。
前八谓眼等(文)宝云。十一根定无异熟。无异熟有二义。一无记故。二无漏故。眼等八根唯有一义。谓无记故。无无漏也。三无漏根唯有一义。谓无漏故。无无记也。虽有定无异熟之义。不兼二故。不越次说。于第二说定无异熟(云云)。
唯善后八根者(文)论云。信等八根一向是善。数次虽居后。乘前故先说(文)光云。二十二根先后次第。信等八根。数虽居后。乘次前文明信等五文势便故。故今先说信等八根是善(云云)。
忧非无记(文)惠云。婆娑一百四十四云。且非有覆无记。欲界身·边二见有覆性。是观行转。忧是戚行转。行相不同。不相应故。非有覆也。非威仪工巧者。忧分别转。威仪等任运转故。如忧言我不如佛及马胜比丘等威仪。正分别时。非威仪等。若起威仪等时。分别已息。非通果者。通果定发。忧离欲舍故。非异熟无记(云云)。
除女男根离淫欲故(云云)宝云。此释色界无男女根所以。一以离淫欲法故。若尔。因何有鼻舌。为释伏离故。言丑陋不同鼻舌有严身用(云云)光云。又由女男根身丑陋故。所以彼无。正理破云。此说不然。阴藏阴蜜非丑陋故。俱舍师救云。论主故作此解。欲招后难顺己前文(云云)惠云。无女男者。离淫欲故。色界无香味境。应无鼻舌根。再释云。又女·男根身丑陋故。佛象王藏相。岂成丑陋。佛正理自释。前说为善。色界离鼻·舌二根爱。得有二根体。色界离女男二根爱故。无二根体也(云云)尧抄。问。佛所具阴藏隐蜜非丑陋如何。答。论主心。以离淫欲故。显色界无男女二根。身丑陋故。非论主所存。然今傍举身丑陋故者。招难。光云。如上所引(以上)。
经说色界为男(文)论云。契经中说。如契经言。无处无容女身为梵。有处有容男身为梵(云云)麟云。梵即净天也(云云)又云。别有男相。谓欲界中男身所有(文)光云。为外通经。谓大梵王别有欲界中男身所有相貌。无女身形类。故说为男。非有男根(云云)宝云。虽无男根。而有男身众相。故名男也。非如欲界无根即无男根(云云)神云。别有男相。谓欲界中男身所有形相·乳房·言意等。色界亦尔(云云)。
无苦根者身净妙(云云)宝云。释无苦所以。身净妙故。无等流苦。无不善法故。无异熟苦也(文)麟云。无等流者。谓若身相粗涩。多生苦受。今既净妙。故不生苦。约现身生。非前业感。故非异熟。无异熟苦者。谓上无违境诸不善。非如地狱等有诸违境诸不善事有异熟苦(云云)惠云无苦者。色界无五识与苦为所依。故无能依苦。若尔。初定有三识。初定应有苦。再释云。苦从违境生。无不善事为苦境。虽有三识无苦也(云云)神云。无苦根者。其身净妙。犹若光明。无外缘损(云云)。
无忧根者(文)神云。由定润相续身受寂静乐。又彼定无九恼害事故(文)。
意及三受通三种断(云云)光云。意·喜·乐·舍。若见惑相应。是见所断。余有漏。是修所断若是无漏。非所断。忧根若见惑相应。是见所断。余有漏。是修所断。非无漏故。不通非所断。七色·命·苦。唯修所断。七色·命根不染污故。苦根非六生故。非见所断。皆有漏故。唯所断。非无漏故。不通非所断。信等五根非染污故。不通见断。通有漏故。是修所断。通无漏故。是非所断。最后三根皆无漏故。唯非所断。非无过法是所断(云云)惠云。此四根有漏通三性。无记与烦恼为所缘境。名所缘缚。若染者即与修惑相应转。是修道除。名修断。若与见惑相应起。名相应缚。见道断也。忧有漏通善恶二性。善即与修惑为境。恶即相应起也。七色·命与修惑作所缘境。苦根通三性。善无记与修惑为所缘缚。染性即与修惑作所缘·相应缚也。信等五唯与修惑为所缘境。此能缘惑是修道除。名修断也(文)。
忧见修所断者(文)忧根若与迷理见惑相应。见所断也。是恶忧也。若与迷事修惑相应。是修所断也。是恶忧也。若又忧根善。是所断也。是缘缚断约云也。
九唯修所断事。七色·命根。无记缘缚断法。修所断也(以上)。
前言不染非六生(文)第二卷颂文也。略说非见断。总有三种。一不染法。善·无记也。二非六生。谓五识也。不从第六意生。名非六生也(以上二种非迷谛理)三色法(此非见惑亲发)此三种定非见断也。
此八根非见所断(文)正文云。应云九根。何言八耶(以上)。
三无漏根非所断(文)尧抄。问。如契经说。道如船筏。无漏法亦可断(见)何云非断耶。答。实如说道如船筏。无漏法亦虽有可断义。今云非断者。非见·修二道所断故也。光云。又正理第九云。岂不圣道亦所断耶。如契经言。应知圣道犹如船筏。法尚应断。何况非法(云云)此心。非见·修二道所断。入无余依涅槃界位舍故名断。
第一受生得异熟门(文)(二十二根中。异熟根者。命唯异熟。七色根·意根·四受除忧。约此明得异熟也)光云。正理云。须问初得异熟根者。遮无染心能续生故。解云。大众部计。无染心受生。如菩萨三时正知。或经部计。异熟心受生。初受生得为遮彼说(云云)。
唯得身命二(文)光云。彼何不得意·舍二根者。问。意·舍二根初生必有。彼何不得。此续生时定染污故者。答。此意·舍二。于续生时。虽亦必有。定染污故。非是异熟。以据异熟为问答。苦·乐·忧·喜·信等五根。初受生位虽亦成就。非异熟故。此亦不说。意舍二根成而亦现。尚非所说。况苦等九成而不现理在绝言。故不别问(文)麟云。初受生位但得此二。以眼等四及男女根。六处位中方乃得故。意舍二根虽然现。有续生之时。必染污故。云非异熟。复异熟意。无法前得。尔时复未名成就(云云)惠云。初生不得意舍者。以意舍初生唯染污。今明得异熟根也。初生无余四受。以死生唯舍受。不得信等。以结生心唯染污故。结生有漏心无三无漏根(云云)决云。初受生时。意舍二根虽有之。非业所感根也。其故。受生时。生有唯染污云。染污心故。异熟意舍非也异熟无记法。无法前得。其时未来意舍异熟二根不得也。不得余根事可知(以上)。
化生初位○得六根(云云)惠云。化生不得意舍等。同前释也(云云)劫初人形相。如第十二卷。谓诸根无缺。形色端严。身带光明。食喜乐。长寿。次食地味。次食地饼。次食藤林。次食香稻。此食粗故。残秽在身。为除生二道。因此生男女根也。依之劫初人无形也。
得八根者(文)光云。化生应胜福感。岂有二形受化生耶(云云)○亦有恶业能感恶趣二形化生(文)宝云。唯此善趣无有二形化生(云云)。
上谓无色(文)麟云。无色无处所。非在二界之上。今但由因果胜下二界故名为上。定胜者。谓此定能感非想八万劫果。胜下界定。果胜者。即得八万劫长远之果。胜于下也(文)。
正死灭诸根者(文)正言事。灭言舍也。光云。灭之言舍。寂后死位体现在前。灭入过去令不现前。故名为舍。非将不成说之为舍。如善心死还生自地。及染心死生自下地。虽成善染。亦名舍故。应知此中于命终位所有三性心。但灭入过去。名为舍。非论后位成与不成(文)。
无色三色八(文)宝云。前先欲后无色。此文先无色后欲者。乘前义便(云云)惠云。命终心通三性。今此光明染无记心死。说无信等五。下二界准此释说。色界命终不说喜乐者。死生唯舍受。色界无女男根。染无记心死。无信等五(云云)。
渐谓渐死(文)麟云。渐四者。谓渐死人。眼等诸根皆在先灭。于正死位。但灭四根(文)惠云。渐死四者。从上死。无眼等四。从下死。无女男二根也(云云)决抄。命终受生心事。命终心通三性。受生心唯染污也。萨婆多意。染污心能续生。余部心。无染心能续生云也。即如大众部者菩萨三时正知。非染污。无染心云也。又经部。以异熟生心受生云也。异之萨婆多。生有唯染污云也。菩萨三时正知。于母不起贪爱。于母腹吉住处ト执シテ着スルナルヘシ(以上)。
明得果用根多少(云云)惠云。得果者。不取练根。八十九品无为。分作四沙门果。体。八十九品无间道。为能证智。八十九解脱道。是有为果体。证此八十九品无为时。此八十九能证智。与二十二根中几根相应。共证此八十九品无为。作四沙门果也。如初果。以八品无为为体。第十六心八品无为上。有八个得生属身。得彼八品无为。即说此人名得初果此第十五·第十六心。与几根相应。共证此八品无为为初果。后三果准此说。依未至地起见道故。与舍受相应。意及信等。即是同时心王心所也。无为上得。与无间道。同是有为无漏。无间道引彼得生。与彼为同类因也。此二资者。无间道断惑。如驱贼。解脱道证灭。如闭户。身相有力。名相资也(云云)。
沙门果(云云)二十四卷颂疏云。沙门此云勤息。谓无漏道心能勤劳息烦恼故(文)。
初预流果九根得者(文)麟云。问。二十二根中。何故但言九根得果。答。此中皆据定心相应于果有力用者方说。如五根及命根等。非亲生果。故不论。非谓有漏。故不取。以世道证果是有漏故。初果依未至者。谓未离欲染不得根本。但依未至。未至唯舍受故。无间道为同类因引离系得者。谓无间道与离系得。同无漏性。名为同类。能引得生。复名引因。其离系得是无间道等流士用果故名果。其解脱道至为依因者。依者持也。谓持此得起故。与得为所依(文)光云。依因谓能作因。依者持也。同时能持离系得故名依因(云云)惠云。为能作因者。即有力能作因。不障得生。即能作因。能持无为得。即有力也(云云)麟云。解脱道为能作因者。谓有力能作也。所以非余因者。以与得同时故。非同类因。得非心法故。非相应因。非定俱故。非俱有因。无漏法故。非异熟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由是但为能作因也(云云)尧抄。初果第四果证得引因必同类因。依因必能作因。中间二果。其义不同。超越证一来不还。如初果第四果。次第证一来不还。以有漏道证。望有漏离系得。为同类因。望无漏离系得。为能作因。以无漏道证。望无漏离系得。为同类因。望有漏离系得。为能作因。若依因皆望离系得为能作因也(以上)决抄。四果证得人事。次第初果乃至罗汉证得。次第证人云也。又有超越证者。谓于凡位。以有漏智断欲界修惑前六品。后入见道断见惑。至第十六心时。超预流果证一来果也。此人云倍离欲贪人。欲界九品中。断前六品。后三品计残故。以已断望未断。今三品增。故云倍离欲贪。此人亦名薄贪嗔痴。薄贪嗔痴残故。或于凡位断欲界九品。后入见道。住第十六心时。证不还品也。超初二果故。云超越第三果人。此人云先离欲人。超越不还。不限欲界九品。断无处有处已下惑。入见道人。云超越不还也。此人离欲界。依初禅。发其地智慧。证不还果也。乃至断第四禅人。依第四禅。可入见道也。见道依地。六地如常。又四根本具足近分地近分地者。别非有地形。只名智慧事也。未及根本智慧。云近分也(以上)无漏依地事。决云。无漏法王不居边地云故。无漏不依欲界(并)非想。依九地也。于此无漏分二种。一法智品。欲界能治也。此法智依六地。见道依六地(未至·中间·四静虑)见道法智品道为先故。二类智品道依前九地。证罗汉果事依九地也。述无漏自上染。无漏自自地上皆断之故。依未至断有次。证罗汉也。无漏道不断下地。但未至无漏断下地也(以上)。
得果依地事。惠云。初果唯无漏道得。依未至定。第二果依未至。通有漏无漏道。第三通六地证。通有漏无漏道。第四果通九地。唯无漏道(云云)。
近分舍受事。二十八卷颂疏云。此八近分。皆舍相应。作功用转。故无喜乐(云云)意云。适悦之心。所求成辨位起之。近分为入根本。勤劳之位故。舍受相应(为言)。
谓世间道依次第证(文)麟云。问。初后二果何为唯无漏证。中间二果便通有漏耶。答。初果必从见道证。见道唯无漏故。其第四果要离有顶。唯无漏道能离彼故。故彼二果唯无漏证。中间二果次第证者。非从见道及断有顶。故通有漏道(云云)决云。有漏道断惑事。有漏断惑者。六行观也。以未至地有漏道断欲界时。欲界观粗苦障。初禅静妙离观也。婆娑根本非欲断对治故ト定故。有漏断惑限近分。根本智慧不断烦恼也。此六行观者。非六行皆作之。随一准之也下地观粗。上地观静也。余准之可随行者心。又粗苦障无间道正断烦恼静妙离解脱道得无为位也(以上)。
倍离贪○(文)麟云。谓此烦恼粗细差殊。总分九品。谓上上品·上中·上下·乃至下下品等。今九品中。但断六品。由有三品。故名为倍。虽知总断十种随眠。而欲贪强。但言离贪。即显余惑(云云)倍者。所残有三品。故倍此断六品。故云倍离欲欤。
其不还果七根得(文)此次第证者。依未至地。故舍无喜。第二ノ八。第九解脱道入根本地。故加舍也。麟云。婆娑云。问。离欲染第九解脱。谁入根本。谁不入耶。答。有说。欣多者入。厌多者不入。有说。为求根本定离染入。为求解脱离染不入。有说。利根入。钝根不入。三说无评家。准此。约次第人乐不乐入等。若超越者。先曾已得根本。若意乐根本。即先依根本。若意乐未至。即先依未至。由此无间解脱必同一地(云云)。
补特加罗(文)麟云。此云数取趣。谓数取诸趣也。今此意总目其人为数取趣(云云)。
又依萨婆多宗○(文)。
四果退不退事
一诃梨跋摩。四果不退(譬喻·上座等同之)二萨婆多。初果不退。后三果有退(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间二果有退(经部并俱舍义也)四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诃僧祇·弥沙塞等)颂疏意云。中间二果。次第人有亦退义。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虽不退先所得果。退后所得也。超越斯陀。退后二果。超那含。退第四品也。不退前所得者。定不退初品也(以上。古抄)。
容于一身许有三受证(文)惠云。本论约无学果三度退三度证得。各用一根证。三度合说言十一根(云云)。
以无乐根○有退义(文)此是一个大义也乐根证不还果圣者。已离第二静虑染。依第三静虑入见道。第十六心证不还果之类。定是超越证人也。而超越证人必无退故。不退所得果也(本义抄)惠云。此文释乐根证凡夫位断二定已下惑尽。后依第三定入见道。超越证第三果。不取前果。直取第三。同初果决定不退。若退者。退作何果未得初二果。此文且举乐根超越人。喜舍根证者亦定不退。义准超越第二果人亦定不退。以初得故也(云云)决云。以无乐根证不还果。而于后时得有退义者。是越乐根证人云也。乐根证人。依第三禅入见道。证不还人也。超越人不退定也。其数见道已前断惑不退(见)婆娑有文隐正性也。其故。见道以前惑。见道坚盖故不退也。次亦无退已由乐复得(文)是次第证人释也。次第证人不入根本者。唯用舍根。若根本入。用喜舍二根也。此人退后用乐根无之。其故。次第证不还。退未离欲也。离欲人复不还果证。可依未至地。故用舍不可用乐。此故超越乐根证不用喜舍。次第证不用乐根。故一身中无可有三受。此故异罗汉(以上)。
亦无退已由乐得(文)惠云。次第得第三果。许有退退作前二果。再得第三。即用未至地舍根得。无有由喜乐根再得也(文)。
以二道所得故(文)此释意云。先于凡位断欲界九品烦恼。至不还果位分。云世间道得。后入见道。至道类智位。证不还果。名出世道得。既是世间·出世二道所得。总坚牢果故不退也(为言。本义抄)。
成就诸根定量门(文)惠云。此门意者。二十二根中。成眼根时。同时便成就几个根。余准此说。如不成信等五。即约断善人。不成就三无漏根。即凡夫。不成眼等前四。即从上命终。不成男女。即从下命终。又生色界。不成女男根。又前七色根。生无色亦不成就。不成忧苦根离欲即舍。喜即生三定。不成乐即生四定。余下文皆准此说(云云)私云。从上命终。从下命终者。约渐命终者。诸根前灭。云上下也。麟云。此门者。若成此根。定有彼根。即说成就。若于三界。随一有阙。即不说成。故名定量。如言成命必有意舍。于三界内。更无阙处。又定成者。通凡及圣。决定成者。非约一人。思之可解。三根定成者。以此三根通于九地。一切有情皆定成故。除此外余十九根。有成不成。眼·耳·鼻·舌四根。生无色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身根。生无色界定不成就。女男二根。生上二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乐根。异生生第四定及无色界。定不成就。喜根。异生生三四定及无色。而定不成就。若根。若生色无色界。定不成就。忧根。离欲贪者。定不成就。信等五根。善根断者。定不成就。初无漏根。一切异生及已住果。定不成就。次无漏根。一切异生·见道无学。定不成就。后无漏根。一切异生及有学住。定不成就。于非遮位。应知如前所说。诸根皆定成就(云云)。
成乐不成身(文)麟云。谓无漏乐不堕界系。故九地中皆通成就。唯圣者成。非诸异生成就。无漏法故。下三禅乐彼已断者。谓生上地。下地善染等法皆舍离。故云不成(此释身乐不乐相成。云云)决云。圣者生无色界。起无色界无漏。以法后得成。成过去无漏云也。故过去无漏乐根成也。成未来者。彼下地无漏未来アマタ有。以法前得得。成未来云也故无色圣者。下地无漏乐根。于过未定成之也(以上)。
成眼必成五(文)麟云。以成眼根必有身根故。上言成身不必成眼者。谓或有身○眼耳等有无不定。非互相成(云云)。
当言成○染污乐(文)决云。在下地未断上地。彼上地烦恼身中成就也。依之欲界具缚人。三界惑身中成也。不断上地间。皆成也。依之第二禅人。未断第三禅间。成第三禅烦恼。故彼烦恼相应乐受成之。此云成染污乐根也。第三禅未断彼善心成善根程者。必成乐根也。
苦根成七根(文)惠云。无眼等四。约从上命终说。无女男根。约下命终说也(文)。
除忧根者离欲舍故(文)麟云。忧根离欲舍故。故在欲界有苦无忧(文)决云。夫忧根。圣者·异生。离欲染时。必舍之故。名离欲舍法也。其故。忧通善恶。烦恼相应。烦恼同。自性断也。善忧根。缘缚断也。缘缚断云者。今此善无记法ヲ缘シテ系缚ヲ成スル烦恼断尽时。缘缚断云。缘善忧根欲界烦恼。九品共尽时。断云也。是则离欲舍也。然者。离欲人不成苦根也。苦根。欲界受生人。乃至佛成之也(以上)。
成信等成八(文)麟云。谓无色异生有信等八而无身等七色根故。亦无四受。是异生故。不成三无漏根。忧与女男不互成者。离欲女男无忧根故。有忧根者。容无形故(云云)惠云。三无漏根不成眼等四及女男根。约厌生死心胜。从上死入圣。即无眼等四。从下死入圣。即无男女也。婆沙一百五十云。传说。深心厌生死胜。临命终得入圣。上下死不定故。无眼等四及女男二(云云)。
已知十一者(文)麟云。已知根成十一者。谓那含生无色界。即不成七色忧苦。三无漏根又不并成。除其二种故。无眼等十一。但有命等十一根也。无漏喜乐异地相成。故定有之。具知亦尔(文)惠云。二无漏十一。无身苦者。约第三·第四果生无色界说也(文)。
若成未知根定成十三(文)麟云。以见道必依欲界故。云有身苦。已离欲者。容入见道。非定成忧。无眼等四。容入见道。以不定成故。亦非成就(云云)私云。三无漏根不成眼等四·女男根事。如上所引惠。
第五成根极少门(文)此门意。约一人成根。论极少极多也。上定圣门通三界凡圣论定成者。非约一人故。故名定成就三。可思之。麟云。极少门总有二类。一断善人。二生无色界。且初断善人。无信等五及三无漏根。眼等四根及男女二。此等六根以不定故。故但成八。成五受者。以断善人必在欲界故。有五受。在欲界中。必有身故(云云)惠云。此言无善成八无男女等根者。准得圣从上命终。无眼等四。从下死。无男女根也(云云)。
二形人必非圣者(文)论云。本性损坏扇搋半择及二形人(乃至)亦无律仪得果离染诸清净法(云云)本性无形人亦不入圣。渐命终无形可有入圣义如上。
依或人所望颂疏讲谈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润六月二十日。拟讲英宪。
(以英宪法印自笔写之。弘治三年巳九月五日)
(花严末叶阿阇梨净实三十六岁)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四
(颂疏论本第四)
论问起云(文)宝云。问意云。一切有为。如其体相。色心等法种种不同。此法生时。亦各别起。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云云)光云。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生时亦各各别异而生。为有诸法决定俱生。又解。总为一问。一切有为。如体相不同。其生亦各异。于此异体别生有为法中。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文)此释意。非谓为二个问。但二释差异者。初释意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各亦异者。总标一切有为诸法体相不同。生时亦各各别异而生之重。为有诸法决定俱生者。正是问言(为言)至此处始置有为之言也。第二释意云。今应思择已下文。皆为问言也。一切有为诸法。如体相不同。其生亦各异。于此异体别生有为法中。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为言)本义抄。尧抄云。如相不同者。如有为诸法体不同云也。生亦各异者。色法备色自性生。心法备心自性生。心所备心所各自性生。不相应行备不相应行各自性生。以与余法不相滥义故。云生各异也(以上)。
欲谓欲界(文)麟云。言欲微者。谓简色界。以色中无香·味二无八事也(文)。
微谓细义(文)麟云。章释意。显聚小名为微聚。即八·九事等以成小聚。聚谓假依。是聚名为微聚(云云)惠云。准正理论。释此颂欲微聚无声。欲即欲界。微即极微。聚即七极微成聚(文)宝记以正理说为善。光记云此论与正理别。今疏释同光记矣。问。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欤。既云。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等(云云)初标微聚名言。定可通九事十事。若限八事者。有何相滥可云无声无根耶。答。虽为上古未决。既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结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微聚名限八事俱生欤。但于颂文者。欲微聚无声。无ケレハ根有リト八事。训之时。不可为难矣(以上)本义抄。正文云。极字应作于字。故论云。为显更无细于此者(云云)光如论(以上)。
言八事者(文)惠云。言八事者。约类同说八事。理实有众多法也(文)麟云。此说总相。若细论者。如一色微。自有七极微。同时兼有香·味·触各七。四·七二十八极微。一一极微各有能造四大。计一百十二。所造色·香·味·触二十八。总计一百四十微也。今约体类同故。但言八事(云云)惠云。八事约外非情色说。有身九事即约内有情色身说也(云云)。
明四根各别(文)惠云。四根依身处各别。不可眼上加耳等成十一也(云云)。
以根上有声义隐故(云云)惠云。外非情发声。相显可知。内七色根如何有声。为通此难。谓有有执受大种发声也。或此文举内身有声。显外非情准内可知也(云云)麟云。根上有声义隐者。且眼等虽皆有声。非如外境可打击显故。所以复有声者。以四大相击必有声也。故婆沙云。四大相击。无时无声。言有执受大种因起者。谓根上声必是有情执受大种为因也(文)。
明四品同起(文)四品同起事。古来不审也。
麟云。言四品同起者。谓心与心所。诸行·及相为四前章已明色法俱生。此中不应更立色为一品。俱可摄在诸行之中(文)。
随阙一时余则不起(文)光云。心与心所二种相望。必定俱生。阙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无差别。就总相说故言定俱(云云)宝云。无有心王起时不兼心所。心所起时不兼心王。故言必俱。非谓心王而与一切种类心所俱也(云云)。
或得句事。宝云。于诸行中。或与得俱起。谓有情法。或与得不俱。谓无情法。故言或也(云云)。
一明心所有二明不相应(云云)光云。色·心界品广明。故不别说(云云)。
心所且有五者(文)宝云。言心所者。是心所有(云云)光云。心之所有故名心所。应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云云)。
且言事。光云。于心所中。广即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云云)惠云。且者。未尽之言。此论文明五地外。更有八不定地。在五地外故言且。或准婆沙及此论下文。更有忻厌。在五地外。颂言且也。或婆沙一百三十二。更有覆地及无覆地。在五地外。颂文言且。此论谓二地。四十六心所中。无有一法唯有覆性及无覆性。不说此二地(云云)。
略释大地法名(文)五地中释大地法名故云略。光云。若依婆沙十六云。问。大地法是何义。答。大者谓心。如是十法是心起处。大之地故名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说。心为大。体用胜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诸心所所依处故。受等十法。于诸大地。偏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说。受等十法。遍诸心品。故名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两解与此论异。后一解同此论文。
是心所行处故(云云)古(定春抄)云。地者心王也。行者依彼生也。心所依心王生故。心王ヲ心所カ地ト云也(以上)私云。谓心所行处。不云生处。又婆沙(如上所引)云大地所有。不云所生。如何。此是如人依地行。心所依心行故。云行处欤。依心行者。如心王缘色。心所缘色等欤。神云。地谓所依行处。如世间地。是人所依行处。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依行处。即说此心王为彼心所法地(云云)。
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文)惠云。问。受等通三性。受等名大法。心王通三性。心王名大法。答。以无二心王俱时生互相依。心王自不依心王。心王不得名大法。心所依心王。心所名大法。心所自不依心所。心所不得名地(云云)意云。心所通三性者。心所依三性心王义也。故心所名大。心王自体三性。通余三性心王义无之。故不名大。心所不名地义易知。准之。行处者所依处欤。又惠云。婆沙十六。心王·心所俱得名地以此二法互相依故。及此论下文亦有此义。俱有因中互相依故。已下诸地皆准此释。问。疑有无二转。未决断时。即无胜解。胜解应非大地法。答。疑有印有。第二念疑无印无。前后二念不同。皆得有胜解也(云云)。
受谓领纳(文)光云。领纳前境。约用显体。三受不同。名有差别。虽心心所领境义边并应名受。受领强故。偏得受名(文)尧抄云。领纳违境名苦受。领纳准境名乐受。领纳俱非境名舍受也(以上)。
想者取像(文)光云。想谓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相。能于境中封疆画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云云)宝云。正理论云。安立执取男女等境差别相因。说名为相。述曰。谓能为因。令心心所安立男女等相而执取故(云云)。
思者造作(文)光云。思谓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势力。能令心王于境运动。有造作用。理实亦令余心所法有造作用。从强说心(文)宝云。正理论云。令心造作善·不善·无记。成妙·劣·中性。说名为思。由有思故。令心于境有动作用。犹如磁石势力能令铁有动用(云云)决云。譬如国王眠。臣佐惊作政。心王无分别也。作作业事。是思心所也(以上)。
触谓对触(文)光云。根·境·识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磨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三(云云)。
欲谓希求(文)光云。欲谓于境能有希求所作事业。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毗达磨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文)尧抄云。希求所作事业者。于种种所作事业中。若一种若多种。生欣欲心。我当作如是事业希求也。
慧谓于法○简择(文)彼此相对。不杂乱简择。是慧也。光云。推求名见。决断名智。简择名慧。谓于诸法能有简择。约用辨也。问。慧宁疑俱。答。正理第十云。若疑相应。全无慧者。云何得有二品推寻。于二品中。差别简择。推寻理趣。乃成疑故。准彼论故。得疑俱。慧与无明相应。故知亦与疑并(云云)宝云。正理论云。简择所缘邪正等相。说名为慧。简择未决。亦得疑俱(云云)。
念○明记不忘(文)光云。念之作用。于所缘境分明记持。能为后时不忘失因○入阿毗达磨云。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义(解云。彼论从强说心。理实亦令心所。文)宝云。正理论云。于境明记不忘失因。说名为念。述曰。由念力故。于缘境得明记。显了能为后时不忘失因。非谓但据缘过去境(云云)。
作意○令心惊觉(文)光云。作动于意故名作意。谓能令心惊觉前境○理实亦能惊觉心所。从强说心(云云)神云。如人眠无所觉知。由作意故。能令心王不眠。名惊觉也(云云)光云。心如睡眠。沉没不行。由作意力。惊觉取境(文)意云。惊觉心令起引令趣境义也。
胜解○于境印可(文)光云。殊胜之解故名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审定是事必尔。非不如是。问。若尔。与疑相应如何有胜解。解云。有耶无耶。前后二心皆能印可。故有胜解(云云)又云。从强说心。诸心所法亦能印境(云云)又云。正理云。有余师云。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云云。等胜定胜惠)。
此事如此非不如是(文)古(定)云。此事如此者。火箸ヲハ火箸ト知也。非不如是者。火箸ヲ非トハ火箸不知也(为言)。
此云等持(文)光云。由等持力。能令心王于一境转。若无等持。心性掉动。不能住境。从强说心。理实亦令诸心所法于一境转故(云云)麟云。由定力故。当刹那中。令心心所同属一境。至此非余。故名为定(云云)古(定)云。法相。此心所散心不相应云也。俱舍不尔。定·散共心寂静。皆此心所用也(以上)。
遍三性等一切心品(文)古(定)云。此十通三性三界有漏无漏等也(以上)。
信者澄净也(文)光云。信谓令心澄净。理亦能令余心所净。从强说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净。故入阿毗达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水精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净。如是信珠在心池内。诸浊秽皆即除遣(文)麟云。泛明其珠。乃至多种。若言珠青珠等。皆水精珠。若珠中能出水者。名月爱珠。若能出火者。名燧珠。若能清净浊水者。名水精珠(云云)。
有说(文)光云。有说。此信于四谛·三宝·善恶业·异熟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又正理云。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解云。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许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以上)宝云。正理论云。心浊相违现前忍许。无倒因果各别相属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说名为信(文)古(定)云。思许者。サル事有リト许也(以上)。
不放逸者(文)光云。谓由有此不放逸故。于诸善法。专注为性。余部经言。能守护心。明知有体。理实亦守心所。从强说心(文)宝云。正理论云。专于己利。防身语意。放逸相违。名不放逸。述曰。己利即是三乘涅槃及世爱果。是己所专。举所依也。防身语意。举作用。放逸相违。明所治(文)神云。余部经。能守护心。不造诸恶过。名不放逸(文)。
轻谓轻利(文)宝云。正理论云。正作意转。身心轻利安适之因。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述曰。正作意转。明所依位。则如理作意正现起时。能为身心轻利安适之因。举作用也。心堪任性。指其体也(云云)轻利者。轻疾事也。安适者。安悦事也。
舍离沉掉(文)沉掉者。心惛沉掉举也。舍心所离此二静调也。光云。令心平等性。从强说心。亦令心所。或心之平等性。无惊觉性。如持秤缕。掉举相违。说名为舍。故入阿毗达磨论云。心平等性。说名为舍。舍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势力。令心于理及于非理。无向无背。平安而住。如持秤缕(文)惠云。问。行舍无惊觉性。作意有惊觉性。此二相违。如何同念起。答。一有惊觉。一无惊觉。二体既殊。同起有何乖返。作意有用。行舍无用。行舍有用。作意即无用。二体同时。何不顺也(文)。
二根者(文)光云。于诸境界。无爱染性。说名无贪。贪相违也。于情非情。无恚害性。说名无嗔。嗔相违也(文)。
不害者(文)光云。谓无损恼者。心贤善性。无损恼他。名不害。能违害也(文)宝云。正理论云。与乐损恼有情相违。心贤善性。说名不害。
勤者(文)光云。勤谓令心勇悍为性。即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无退义也。懈怠相违。故入阿毗达磨云。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文)。
释大烦恼地四字(文)光云。恒染心有故名为大(文)。
痴者愚痴(文)光云。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说名愚痴。照瞩名明。审决名智。彰了名显。此三皆是惠之别名。痴无明等故名为无。即是无痴所对治法(文)准之。今疏愚痴释名无之与。任光释。于事理诸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名愚痴。迷境起故。无明释名也。谓迷境不悟。无照了故。名无明(为言)义章云。闇惑名痴(云云)宝云。正理论云。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辨了相。即是无明无智无显。故说名愚(云云)尧抄云。寻云。独头无明摄大烦恼地法耶。答。独头无明。虽无遍染义。彼相应无明流类故。摄大烦恼地法也(以上)。
逸者放逸(文)光云。逸谓放逸。不修诸善。恐滥无记故。言是修诸善。即不放逸所对治(云云)宝云。正理论云。于专己利。弃舍纵情。名为放逸。述曰。专己利者。如不放逸中释(文)意云。弃舍三乘涅槃己利。三业纵情名逸(矣)。
怠谓懈怠(文)于善法懒惰心也。光云。怠谓懈怠。于诸善法。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又正理云。怠谓懈怠。于善事业。阙减胜能。于恶事业。顺成勇悍。无明等流。名为懈怠。由此说为鄙劣勤性。勤习鄙秽故名懈怠(文)。
不信者(文)宝云。正理论云。心不澄净。邪见等流。于诸谛·宝·静虑等至。现前轻毁。于施等因。及于彼果。心不现许。名为不信(文)。
惛者惛沈(文)光云。身心重性。无堪任性。惛沈性。故名惛沈。惛谓惛昧。沈谓沉重义也○如受五识相应。依身起故。名身受。意识相应。依心起故。名心受。惛沈言身。亦无失(文)宝云。正理论云。?瞢不乐等所生心重性。说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无所堪任。瞢愦性故。由是说为轻安所治(云云)。
掉者掉举(文)宝云。正理论云。亲里寻等所生。令心不寂静性。说名掉举。心与此合。越路而行(文)。
恒唯染(文)惠云。染言通有覆及不善。四句分别者。第一句。有遍善非唯善。即大地十。第二句。有唯染非遍善。即小惑十。大不善二。不定中贪·嗔·慢·疑。第三句。即大烦恼六。第四句。不定寻·伺·睡眠·恶作。大善十及忻厌。不入此四句。染言已简也(文)古(定)云。贪·慢·疑不善不共不善见等不相应也。不遍一切染心也(以上)。
独得大不善名(文)古(定)云。不善者恶性也。引果义名不善。此不善局欲界。不通上界也。于上二界引果トナル烦恼ヲ起ス事ハ无之。上界天人堕恶趣等事。皆顺后业果。欲界身·边二见有覆性也。此二见ニ相应起时。余烦恼モ有覆。此见不相应起。欲界ニテハ不善性也。上界ニテハ何レノ烦恼モ皆有覆。今此二心所。唯不善性。遍一切不善。故得大不善名。受等十非唯不善性。大烦恼六尔也。小烦恼前七·不定嗔。虽不善性。独头惑。余惑不相应。故无遍不善义也。欲界作三性。善·恶·无记(有覆无覆)上界作三性。善·染污(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有覆无记者。染心故云有覆。虽染污心。无引果义故。云无记也(以上)。
尧抄云。问。不定地法余七。及大烦恼地法六。大善地法十。何不简之耶。答。委言之。应简之。且略之(以上)惠云。大不善地四句者。第一句。有唯不善性。不定遍不善。即忿等七及嗔。第二句者。有遍不善。不定唯不善。即受等十。及痴等六。寻·伺二。第三句。即此不善地二。第四句。小惑余三。不定余七是。大善地十。同前简法也(文)。
如后当释(文)次下释之。
此忿等十名小(文。悭·嫉·忿·覆。十?2254-514C05在之。余六垢也)论云。此法如后随烦恼中当广分别(文)惠云。于他盛事。令心愤发。名忿。隐所造过。名覆。执耽财法。名悭。妒他得胜。名嫉。坚执不舍。名恼。于他有损。曰害。结怨不解。曰恨。诈现亲附。名谄。心口相违。名诳。染着自法。名憍也(文)第二十一卷颂疏云。嫉谓于他诸与盛事。令心不悦。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文)又云。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诲。害谓逼迫。行打骂等。恨谓结怨。谄谓心曲。诳谓惑他。憍根品已释(文)。
谓有三义(文)光云。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小烦恼地法十。谓唯修所断。意痴相应。慢·疑二种虽唯意痴。非唯修所断。恶作虽唯修断。非唯意痴。余三十三心所法非唯修所断。亦非唯意痴。故皆不名小烦恼地法(云云)宝云。一唯修所断。二唯意识地起。三唯无明相应。四各别现行。大善地法不与一切染心相应。烦恼之名以简此法。寻·伺虽通染心。阙四义故。不名小烦恼地法。大烦恼地·大不善地。虽复唯与无明相应。阙三义故。不得名小。慢·疑二种。虽唯意地起·唯无明相应·各别头起。非唯修断。阙一义故。不得名小。恶作一种。虽唯修断·唯意地起。以非唯与无明相应。虽别头起。不名为小。睡眠一种。虽唯意地。阙三义故。不名为小。贪·嗔二种。虽复唯与无明相应·各别头起。阙二义故。不名为小(云云)恶作自力起。不通随从起之事。说论一同说(见)本义抄。惠云。慢·疑阙初及第三义也。恶作阙第二·第三义也。此处言睡眠阙三义。准下文。见所断慢·睡眠自在随烦恼皆意起トイフ唯此文。睡眠唯意地起。虽唯意地。有不与无明俱。如善睡眠。故阙第二也(云云)此释恶作随从起(见)如何。麟云。今详。新解四义为胜。如无惭等二及烦恼六。虽与无明相应。非唯意起。不可合为一义。睡眠唯意地起。不可言唯无明相应。通三性故。故知合意地起与无明相应为一者。不尽(文)。
如是类名为句事。惠云。如是类名为者。此论类。即此小惑起。各别不同。是流类。正理十一云。即此十外。更有不忍·不乐·愤发等心所。是小烦恼地流类也。不忍·不乐即此嫉中摄。愤发忿中收也(文)麟云。颂中言类者。但是十种不同名类。依正理论。已下如惠释(以上)。
第二明定俱生(文)论云。如是已说五品心所。复有此余不定心所。恶作·睡眠·寻·伺等法。此中应说。于何心品有几心所决定俱生(文)光云。如是已说至寻伺等法者。此即总结显余不定。不入五地名为不定。不定所依名不定地。不定地家法名不定地法。等者等取贪·嗔·慢·疑。此不定地法。因解五地。文更兼明(文)宝云。如是已说至寻伺等法已下。第六明不定也。言不定者。谓不定余五地故。故言不定(文)。
且要先知○(文)古(定)云。欲界四十六心所具有之。初禅三十四。大地十。大善十。大烦恼六。不定贪·慢·疑·寻·伺。小烦恼后三也。除小烦恼前七。不定嗔。大不善地二。不定恶作·睡眠十二也。其旨如次下释。二定已上三十一心所。有云。初禅所除外。伺·谄·诳三除之。大地十。大善十。大烦恼六。小烦恼憍。不定贪·慢·疑。此三十通三界也(以上)惠云。初定心所。四十六中有三十四。中定有三十三。二定已上至有顶有三十心所也。于欲界五品心中。上界无不善心品一。有余四品心。此四品心与心所俱生。多准欲界说也(文)定云。欲界ニテハ身·边二见相应时烦恼。有覆无记也。同烦恼ナリトモ彼二见不相应一切烦恼皆不善性也。五见通三界。身边二见。三界皆有覆。余三见。欲ニテハ不善性。余界ニテハ有覆性。大地十·寻·伺·睡眠。通三性。大善十。唯善性。大不善二·小惑前七·不定嗔。唯不善性。大烦恼六。上界ニテハ有覆性。欲界ニテハ通不善·有覆。身·边二见相应时有覆。余不善。欲ニテハ此六通有覆也。余身边二见不相应故。皆不善也。小烦恼后三·不定贪·慢·疑。此六。欲不善。上界有覆性也。恶作通善·不善。忧相应故。忧强思起。故非无记也(以上)惠云。心王·心所。相应起非自力起。有二十九。大地十除思。大善十。大烦恼六除无明。大不善二。寻·伺·睡眠。第二句。有自力起非相应。有十五。小烦恼十。不定余五。有通二。惠中五见即自力。余即相应。无明共即相应起。不共即自力。第四句。即心王是也(文)。
言恶作者(文)惠云。恶作者。如昨日恶作善恶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称情边名恶。恶之与作。皆属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缘恶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财释也。第二释。恶作所依。追悔能依。今唤追悔名恶作者。举所依显能依追悔名。如人依村。唤所依村即人来。举所依村显人也。第三释。追悔果取。恶作因名也(文)宝云。如不善悔缘善所作。能追悔心缘其恶作。从境为名。即是有恶作故。名为恶作。是多财释(云云)。
空解脱门事。麟云。观空得解脱。故名空解脱门(文)。
六触处事。麟云。六触处者。谓眼等六根能生其触。名为触处。宿作业是因者。谓前生造业为因。方成今生眼等六果(云云)。
于是善恶不作之中(文)惠云。善恶即是二所作事。不作之中者。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心追悔。名善恶作。翻释。于恶不作。于善而作。后心生追悔。名不善恶作也。谓于先时下。是释上三句也。问。于已作善恶二事。心追悔。可名善恶二恶作。于未作善恶二事追悔。如何名善恶二恶作。答。谓于未作事。心悔。悔不作善。名善恶作。悔不造恶。即不善恶作也(文)。
麟云。于未作事。亦得名恶作。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恶作(如有人言。我今日不布施物。我恶作。以上)各依善恶二处而起(文)善ノ恶作依善恶二处起。恶ノ恶作亦同之。故云各欤。麟云。且善ノ恶作通于善恶处。恶ノ恶作亦尔。今约追悔体性。但有善恶二种。若约境分。总成四句(文)惠云。婆沙三十七云。四句分别。一有善ノ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不多作善等。二有善ノ恶作于恶处起。如悔先作恶等。三有恶ノ恶作于恶处起。如悔不多作恶等。四有恶ノ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作善等(文)。
不共者不共无明也(文)光云。谓此心品至贪烦恼等者答。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所余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恶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无明唯见所断。若贪等·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是相应。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论意解不共无明。不与贪等本惑相应名不共即是独头无明。及忿等·恶作相应无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无明通见修断○又婆沙有两解。一解意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见所断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师意。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应知即是忿等相应·及独头起。若作此解。通见·修断。此论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后说。各据一义(云云)宝云。婆沙三十八有二说。第一师说。唯见所断。不与贪等忿等相应。自力而起。名为不共。以修所断忿等相应。非自力起。不名不共。第二师云。通见·修所断。不与贪等本惑相应。皆名不共。忿等相应非自力起。皆是不共。准此论文。第二师释。不与随眠相应起故。名为不共。此中俱起。依前师说。唯是见道(云云)。
问。不共无明何位起耶。宝云。若诸异生。由胜解力。发起正见。或起邪见。心劳倦时。数数间起。迷四谛理。不共无明。谓缘四谛。不欲·不忍·不了行相(文)惠云。即是不共无明(文)。
不共无明必有二十心所俱生(文)光云。正理第十一云。是故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尔。若依正理解。不共无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文)惠云。问。恶作与根本十惑中无明相应。不与余九惑相应。恶作即二十一心所俱生者。前不共无明应亦二十一兼恶作。何故论云二十耶。答。正理论释颂云。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者。不善见即二十心所俱生。不共无明即二十一心所俱生。既许无明与恶作相应。恶作二十一。何妨恶作与无明相应。无明有二十一。前婆沙二说中。不共无明通修断。以许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痴等六故。此论据有恶作处。即有无明处未必有无作(文)宝释。恶作无明俱。非余烦恼俱。重委细也。可见之。
能覆圣道(文)能覆圣道者。其体染污。覆无漏圣道。此约能覆。
或有痴覆(文)此据无明覆用。约所覆欤。
不能招果(文)正文云。光释此无记义云。以过轻故。无胜用记。不能感果。故名无记(已上)然论第二释无记云。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若尔。无漏应唯无记(云云)故知光释顺论意。今偏约不招果者未了(以上)。
欲无覆心○(文)宝云。体非染污。不障圣道。无果记故。名无覆无记(文)。
若依萨婆多宗(文)宝云。异师意云。忧如喜根。非唯有记。由此恶作亦通三性。此相应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正理论云。然此恶作通善不善。不通无记。随忧行故。离欲贪者不成就故。非无记法有如是事。然有追变。我顷何为不消而食。我顷何为不画此壁。如是等类。彼心乃至未触忧根。但是省察。未起恶作。若触忧根便作恶作。尔时恶作理同忧根。故说恶作有如是相。谓令心戚。恶作心品离忧根。谁令心戚(文)光云。省察是惠(文)。
睡眠通三性(文)麟云。婆沙云。若梦见礼佛等事。即是善性。若梦见杀生等。即不善性。若梦见青黄等无记。以业羸弱。不能感报(文)宝云。睡眠无梦性唯无记。据有梦说故通三性(文)。
睡眠自力随从事。睡眠心所。其性羸劣。随他力起。依他力成善等性故。分别自力·随从之时。随从非自力起也。光·宝意同也。依之虽有睡眠位中余贪惑所随睡眠起。贪等不随睡眠力成不善等性故。贪等自力非随从。睡眠随从非自力也(本义抄)。
恶作与忧根相应(文)正文云。欲界中疑。亦忧相应。亦应无疑。既有例难。故不可言相应。故光云。无忧根故无恶作。又云。随忧行故(云云)不言相应(以上)。
初禅地臣主相依故(文)第八卷颂疏云。第一静处。处有三者。一名梵众天。大梵天王所领众故。二名梵补天。卫侍梵王。为臣补翼故。三名大梵天。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灭故。威德等胜故名大梵(文)光云。二定已上乃至有顶。无王臣等尊卑差别。无有谄诳(文)。
如经中说(文)光云。如佛昔在室罗筏城。住誓多林。时有苾刍。名曰马胜。是阿罗汉。作是思惟。诸四大种。致于何位尽灭无余。为欲知故。入胜等持。即以定心。于誓多林没。于四大王众天出。从定而起。问彼天众诸四大种。当于何位灭尽无余。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天展转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彼复仰推梵众。欲往梵世。入胜等持。复以定心。自在宫没。梵众天出。从定而起。还作上问。梵众咸曰。我等不知。复推大梵。马胜苾刍寻问彼大梵王。时大梵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问言。此欲·色界诸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烦恼系缚。梵王不知。随其所应。依四根本静虑·未至·中间·空处近分。断第四静虑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缚。无余灭位便矫自叹。显彼有谄。诳言愧谢。显彼有谄。略述如是。广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说(文)又云。梵众中尊名为大梵。统摄一切皆得自在(云云)马胜运身定内定外事。及异义欤。且可云定外也。凡定中者。微细寂静也。善有运身者。宁不出定(云云)况运身者。出定之后神境通果(见)但今释云。即以定心云。从定而起事。出定后虽有运身。依定力令运身故。云即以定心也。又至彼天毕欲发问处。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问所问义不相应。故为化大依身。彼天中亦入等持。依彼定力。出定后化大依身也。其旨婆沙论文(见)谓初为运身。后为化身。数数入定。数数出定。文举初后。略中间欤。彼苾刍既阿罗汉果圣者也。可知四大种无余灭位也。为显初静虑有谄·诳。示不知相。致此问也(以上)本义抄。
解云大梵天王(文)出无漏道并有漏道断二种能治也。谓起无漏道。设文依有漏道。断第四禅染尽位。是四大种无余灭位也(为言)矫乱答词是诳语摄者。谓矫乱答位。内心诳心所也。心口相违故。外语言虚诳语摄(为言)麟云。谄者希恶。意道恶意。谓之谄。谄亦佞也。诳惑也欺也。矫乱者。谓假作诳惑也。说文。构上命曰矫。六地中起无漏道者。谓无漏能断自上地染故。依六地皆得断第四禅染。以未离下染。不得上根本故。所以不依无色起无漏也。空处近分起有漏道。以有漏道依近分他离次下染故。唯空处近分离第四禅染也。是四大种无余灭位者。旧云(光)谓于此等地。起道断第四禅地烦恼尽时。诸四大种究竟离缚无余灭位(准此。但约离缚名灭。又解。既离缚生于无色)不受色身。名无余灭。二说并非要入无余涅槃方名灭也(以上)光云。谄谓谄曲。翻曲即为正直。正直是舍。故品类足第二云。身正直。心正直(文)。
无敬无崇(文)惠云。四共释于有德人。亦以四共释于功德。或于功德无敬。于有德人无崇。于功德无所忌难。于有德人无所随属。或可。于功德无敬。于有德人。无所忌难。无所随属。功德及有德人。是无惭境也。
此中怖言(文)惠云。现·当二世恶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唤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问。若见因果不怖。即是恶惠。惠有见故。若不见因果不怖。是无明。何关无愧不怖因果。答。无愧行相别有体性。与恶惠及与无明为因。生无明恶惠。推功归本。故言无愧不怖因果也(文)。
有余师说(文)宝云。此师意说。造罪之时。观自无耻。是无惭相。观他无耻。是无块相。无耻是同。就自他别(云云)古(定)云。于所造罪。自身可得非爱果事ヲ不顾。自观无耻云也。人目不顾。无愧也(以上)麟云。自观无耻者。谓自观身。先世善业感得人类而不惭。此上造过恶。观他可知(云云)惠云。问。自观不观他。如何无惭愧俱时起。答。就胜说观自不观他。自观时非不观他。故得俱起(文)麟云。不说此二一时别起。然有无耻观自时胜。说名无惭。后有无耻观他时增。说为无愧。约胜说故不相违(文)。
爱谓爱乐(文)宝云。与欣相应信。名之为爱。即是爱乐(云云)光云。泛明爱有二种。一有染谓贪。二无染谓信。若泛明信亦有二种。一忍许相。二愿乐相。由斯信·爱宽狭不同。得作四句。第一缘苦集忍许。有第一信。有漏法非可爱乐。无第二信。名非爱。第二句。第三句○此中缘灭道信。通摄两种(文)古(定)云。有染无染爱信相望作四句。若无染爱与信相对。一切无染爱皆信耶ト问。可顺前句答也。以狭问宽故(以上)。
染污故非信(文)谓除前相(文)麟云。信是净。此既染污故非信也。除前相者。如缘苦集不忍许时(云云)。
有惭非敬(文)光云。第一句。有惭非敬。缘苦集善心起时。有惭耻。有漏法非可尊重。第二句。有通惭敬。缘灭道心起时。有惭耻故。无漏法可尊重故有敬(文)麟云。爱敬有无复为四句。有爱无敬。谓于妻子等。有敬无爱。谓于有德人。有通爱敬。谓于自师父母等。有非爱敬。除前相(文)。
无色界无(文)无色界无色身故。无尊卑故。无相貌故。不起缘补特伽罗爱敬也。
寻伺心粗细者(文)麟云。问。寻·伺是心所。何言心粗细耶。答。与心相应。非体即心。言心粗细者。依主释也(文)古(定)云。寻一往物ヲ寻也。伺细伺也。复有别释者。寻伺有地。语言有也。寻伺语言因也。语云诠表也。表心二禅已上无之。生上三静虑起三识表心。皆初静虑摄(以上)问。寻·伺行相粗细互相违。如何一心俱起耶。宝云。正理论云。虽一心中二体可得。用增时别故不违。如水与酢等分和合。体虽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寻用增故。伺用被损。有而难觉。细心品中。伺用增故。寻用被损。有而难觉(云云)惠云。言语粗者。因中寻用强。细者因中伺用强。二体同时用也(文)。
称量自他德类(文)麟云。称量自他德类差别者。谓称量胜劣。若实不异并名为慢。旧云。此中亦应言称量种姓。略而不论。陵者。苍颉篇。侵犯也。蔑者。杜预注左传云。蔑无也。说文云。相轻伤(文)。
自法谓自身(文)光云。憍谓染着种姓色等自法为先。令心傲逸。于诸善法。无所顾性。故婆沙三十三云。此中憍者。谓不方他。但自染着种姓色力财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谓方于他。种姓色力财位智等。自举恃相(文)宝云。谓由心傲。于诸善业。不欣修习。是矫(文)。
有余师说(文)光云。憍是贪等流果。如是因贪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憍。欣举名宽。憍名狭。此憍是欣举之差别也(云云)古(定)云。欣举者。心テンホワニナル样事也(以上)欣举者。等流名欤。寄酒喻谓之。
集起名心(文)光云。此训释异名。梵名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义。谓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业等。故经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故能集起说名为心。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义也。梵云毗若南。此云识。是了别义也。宝云。集起义。谓由心力引诸心所及诸一切所作事业。如树界之心集起彼肤及枝叶等○思量义。以心能思量故。名为意也○了别义。谓心于境能了别故。谓之为识(云云)惠云。思量义。前心所思即造作义。与此别也(文)古(定)云。集起心所等。方名心。诸法计思方名意。法差别方名识也(以上)。
复有释曰(文)光云。第二说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净不净性种种差别行相不同。故名为心。即以种种释心义也。即此心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以能依义释识义也(云云)宝云。述异说也。界是性义因义。净不净品缘境差别。作种种因。差别不同。故名为心。如一树心与大小枝叶种种不同而为界性。余文易了(文)光记以种种释心者。世间如云人心非一意。种种差别是心义欤。神云。复有毗婆沙师释言。令三界六道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亦同前集起义也(文)三名有行相(文)光云。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前境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此亦应然(文)有宗心。心心所上所现影像者。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对前境时。其心心所上。法尔任运。前境相貌。皆悉显现。如情池明镜众像显现。名影像故。是能缘用。非所缘用也(以上本义抄)影像者。喻况也。非谓影像色。缘心心所时。取其行解。相貌现云。宝云。如其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与其心法。不即不离。非如像色与镜不同(文)。
大乘相分差异事。有宗影像者。当大乘所立相分也。但大乘心。谈相分是心内境。不离心故。虽所缘境。为能缘心用。有宗心。存境在心外。故心心所上所现影像。唯属能缘心用。非所缘境用也(以上本义抄)正文云。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云云)可除心字。或可云心心所。故光云。三名有行相○(云云。以上)。
或名有行相论云(文)正文云。此文狼藉也。为是一释。为是二释。若二者。义心不别。若一者。何言或耶。然麟师解云。或名有行相者。问。前既言有行相竟。今何复言有行相。释此。应是引论成前义然小不便(以上)。
一所依(文)光云。一所依平等。谓必同所依根。意识及相应法有一种依。谓无间灭意根。五识及相应法各有二种依。一同时依止根。二无间灭意根。随应皆所依平等。此文欲摄二种所依。故不别云同一所依。议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据别依。故说六识及相应各同一依(云云)惠云。心心所同六根为所依。诸论云同一时依者。古人言。意识依意根。五识依五色根及意。即五识有二所依。如何言同一所依。理实有二。具据六识各依自根。说同一所依也。宝云。不然。同一者。心王·心所两法。同一刹那共依眼根。名同一。据心王心所同一刹那不相离。名同。不取一个所依名同一也(文)。
二所缘(文)光云。二所缘平等。谓必同所缘境。于所缘中。或时缘一。或复缘多。随应皆是所缘平等。诸论中说心心所法一同缘者。且据别缘一法说也。若不尔者。如无我观。除自相应俱有。通缘一切。此岂同一所缘(云云)。
惠云。同一所缘者。虽心心所缘多境生。且据一色境。名同一所缘。宝云。亦是心王·心所同一念不相离。名同一。诸缘多境。亦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一色名同一也(云云)。
三行相(文)惠云。同一行相者。虽心心所缘多境生起多行相。且据缘一色一行相说。宝云。设心王作十种行相。心所亦然。今据心王心所所依所缘行相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依一根缘一境起一行相名同一也(云云)。
释曰颂言二定者(文)此为三。初释颂文。二总有十四下。列数。三此十四下。释名。惠云。心不相应行者。心不相应简心相应法。行即简色及无为法。不在行蕴摄。此疏释云。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即有色法及无为难也。相名身等流者。此论释十四不相应皆是流类。正理论中。更有和合性。在十四外。是此十四之流类也(文)光云。心不相应简异心所。行谓行蕴。简色·心·无为。非行蕴故(文)问。正理论和合性何法摄耶。光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文)。
释曰上两句(文)惠云。释疏分二。一释颂文。二引婆沙释得·非得(文)。
释得自性(文)光云。得·获·成就。义虽是一。而依异门说差别名。故于此文。总言一得。于中义别立获·成就(文)又云。若于彼法有获。定有成就。得至生相。决定流入现在世故。自有于法有成就无获。如非想见惑。无始来成无初得故(云云)。
如未得戒(文)古(定)云。别解脱戒。此戒无法前得也(以上)。
此所得法流至现在(文)光云。若有法。从来未得及得已失。但今初得。此法上得创至生相。将成就时。名获。若流至现。得已不失。名成就。获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获(云云)准此释。今疏此所得法流至现在者。所得法上得流至现在(为言)惠云。疏云此所得法至现在世为成就者。此古人释。取所得法体入现在。名成就○若取所得法名得·成就者。即得应随所得法是色心等法。不应是不相应行法。又非得及不成就法。不生不入现在。如何立非得·不成就耶。正理论释云。无始来未曾得。今初得。名得。先无始来曾得已舍。今再得。名成就。不名得也。非得·不成就。准之应知(文)古(定)云。何法マレ初得时得。浮生相位。云获。第二刹那ヨリハ浮生相位。皆名成就也(以上)问。获时名成就者。有何过耶。惠云。即有一身亦凡亦圣过。如世第一法。现在身即成就凡法。未来苦法忍上法前得在身。成就圣法。若成就之时即是得者。即应成就凡法。亦成就无漏法。凡圣不辨也(文)。
自相续者(文)惠云。若成就他身法。即有五趣杂乱过。若成非情。即有情非情杂乱过。问。如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及非情耶。答。轮王约过去造相系属业。感得七宝。七宝假说为得成就。非是得成就也(文)麟云。七宝中。轮珠等是非情。臣女等是他身。既成七宝。明知亦成他身及非情。此经部难也。论答云。谓转轮王于彼七宝有自在力。随王转故(文)。
论云一切有情○(文)麟云。皆有缘阙者。谓一切有情。无始时来。必有无漏缘阙不生法。对法中云。谁成就无漏法。谓一切有情。即是非择灭也。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初刹那言简第二念。具缚之言简先离染。诸余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离染苦忍圣人。兼余一切断惑异生。此等诸类皆成择灭。名为余也。章中言余有情谓一切圣人者误矣。论文既除具缚异生。明知不具缚者即是所取(云云)。
无有成就虚空(文)麟云。非碍法不生。故不同非择灭。非道力引。故不同择灭。故无得也(文)。
又依大毗婆沙(文)自此下第二引婆沙释。惠云。下第二引婆沙分二。一引婆沙释得。二引婆沙释非得。前文分二。一释能得之得。二释所得之法。所得之法中分二。一引文。二疏释。释非得引婆沙文。准此科(文)。
准此释科。
第二引婆沙二
一引婆沙释得又二
一释能得得
二释所得法又二
一引文 (其所得法下)
二 释 (解云第一下)
二引婆沙释非得
释六段在之
名牛王引前得(文)古(定)云。牛王者。母牛前行(喻法前得)犊子后行(喻所得法)犊子随后得者。犊子(喻法后得)母牛(喻所得法。以上)。
有说此等亦有俱得(文)麟云。此意说。智虽毕竟不起。而与其得同在未来。故有俱得(文)。
第一异熟生等(文)惠云。异熟生等者。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及自性无记。有覆及无覆无记色。有覆色者。即初定梵王起贪等烦恼。引身语二业。二定以上即无。无发业心故。欲界身·边见有覆性。不能发业。如下释(文)。
准此。今疏有覆无记色等ト云等ノ言。等无覆无记色欤。麟云。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数习者。谓惯习者。如马胜之威仪·妙业天子之工巧。即有三得。故须除也。及有覆无记色者。谓有覆心通三种得。意简心王等。故言色也。此色初禅身语表(文)。
决云。数习者。亦云串习。有三得。谓马胜苾刍及佛威仪强盛。其心有三得。又妙业天子及佛工巧。其心强盛有三得故。此等数习者除也(以上)。
有覆无记色事。同云。上界烦恼皆有覆无记。初禅烦恼所发表。是有覆色也。二定已上发表心无。无有覆色欲界身·边二见。有覆无记ナレトモ见惑内门转故。非发表心。故有覆色限初禅。能发有覆。强盛ナレトモ犹无记。所发身·语二业动劣。法俱得ノ●アリ(以上)。
第二三类智边○(文)决云。夫于见惑。二能治在之。有漏能治者。异生位五部合断智是也。无漏能治者。见道位忍智是也。此二共见惑能治故。今入见道。住三类智。发无漏能治时。同见惑能治有漏智。起法前得修之也。此云同治修。此则有漏·无漏二道。共为见惑能治故。一无漏起时。容有同所作有漏能治修也。是名同治修。今此三类智位所被修俗智。今见道三类智至时。始毕竟不生成。得非择灭也。入见道后。起有漏能治。无可断见惑。今圣者依身起无漏位。彼有漏智所依身非。故彼智所依身。已缘阙永不可起。故法俱得无之。古(定)云。三类智者。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也。边者。名于此三谛。穷边际故。云边。于法智位。未穷上界当谛事。故除之。此三类位。知苦·断集·证灭有漏智。未来得修也。谓苦类智位。未来知苦有漏智。起法前得。得修之也。余同之(以上)。
此言修者(文)麟云。下文明修。总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防护修。四除遣修。善有为法有初·二修。初今此智体不起。非是习修。但起得得。是得修也。余如下明(文)。
胜缘阙故(文)惠云。胜缘阙故者。谓世俗智无始来曾作六行断惑。今三类智亦断惑。在未来合有一类俗智所依五蕴。与三类智所依五蕴。同刹那生入现在。由世第一法施等无间缘。引三类智所依身。先入现在。俗智所依身。不得生。所依身既阙。俗智亦不生也(文)麟云。唯有见道所依身者。谓无漏身细。有漏依身粗。今既在见道。故唯有无漏依身。无有漏依身。依身既无。胜缘乃阙。故此俗智永不得生(云云)问。俗智所依身。何云胜缘耶。宝云。若过胜缘。法即得生。若过劣缘。法即不起(文)准此释。望俗智云胜欤。谓设俗智起。依此依身。容现起。故云胜。依余缘。不可起。故俗智依身外余缘ヲ指云劣欤。
二义故修(文)惠云。有事现观故者。俗智虽与三类智。漏无漏不同。同作断惑事故。二当谛事周者。谓三类智知三谛事周也(文)麟云。一有事现观者。谓此俗智与三类智。知苦断集等事业是同。名有事现观。第二当谛事周者。谓三类智现其当谛事周。兼能修俗智也。问。非想地修惑未断。即是未遍断集。未遍证灭。云何名周。答。今虽未遍。后当遍故。不同于道全无遍义(文)私云。既云当谛事周。此是约见惑能治欤。若尔者。何就修惑问答哉。不审。
于道类智不修俗智者(文)麟云。于道谛中曾无事现观者。谓无始来未曾得无漏故。二无遍事现观者。谓三乘种姓及利钝等。差别不同。不可遍修故(云云)惠云。二无遍事现观故者。道类智知道不遍。谓种姓多故者。释上修道不遍所以也。一三乘种姓互不相修。二就声闻种姓中。有六种姓。亦互不相修。三就六种中退法种姓中。有九品种性。不俱时修。名种性多也(云云)。
佛亦于道得修(文)麟云。谓佛则不修二乘之道。既不修亦不起得。故得习二修俱不尽也。佛尚不尽。况余人哉(文)决云。佛不修二乘道劣故。已不修之。故不可起(以上)。
第三别解脱戒等(文)种俱不尽也。佛尚不尽。况余人哉(文)惠云。别解脱戒等。即八众无表。等取恶无表兼处中无表及善恶色(文)。
麟云。不随心色势微劣者。谓定道是随心转戒。势力微劣。故无前得(云云)决云。别解脱戒。从戒师作法受得也。不随心故。势力微劣也。谓能发心。受戒体时现起。即过去谢。所引无表尽戒寿。无舍缘间相续也。既不随能发心起。名不随心戒也(以上)。
第四道类忍等(文)问。有为法中。最强盛者。有法前得。次强胜者。有法后得。无法前得。最羸劣者。唯有法俱。无前后得。而道类忍。既有法前得。宁无法后得耶。何况现在道类忍。虽无法后得。未来道类忍。可有法后得耶。答。若道类忍。有法后得。现起位分者。实可有法后得。而次念道类智。是得果位。必舍道类忍故。无法后得。现在分位故。虽势力强盛。无法后得也。次道类忍。定无现起之后。容被成就之义。故未来道类忍亦无法后得也。惠云。道类忍等。等取第二果第六无间。第三果第九无间。金刚喻定。及与此同时得·四相。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寻·伺·心王也(文)。
第五所余善染等(文)惠云。第五取一切定。余除道类忍一念。及第二果第六无间道。及第三·第四果第九无间道。余一切散善。一切染法。及通果无记全。威仪·工巧少分。取数习者(文)。
问现在道类忍如何得○(文)惠云。此问。现在一念道类忍上。如何有法前·法俱二得(文)答文三释是光法师释也。从显向隐。自粗至细。述边义门也。初释意。就实论之。可许现在道类忍未来有法前得。然释面旨趣别哉。先初释意。就正起用论之者。现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未来道类忍有法前得故。约种类。现在道类忍有法前得成(为言)第二释意云。就正起用谈之者。现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若不现前者。即容法前得起故。约容有义。有法前得(为言)第三释意云。约世言之现在道忍虽唯有法俱无法前。就实细论之时。约容起用辨前后者。现在道类忍实有未来法前得(为言)更非相违释也(以上本义抄)。
约世横望实有现忍(文)古(定)云。不见起用方。约世未来得·现忍见。云横。见起用先后。云竖(以上)同云。入无余最后刹那心。异熟威仪中随一也(以上)。
无所依故(文)惠云。无所依故者。身入涅槃无所依身。故无非得也(文)谓唐三藏(文)大宋高僧传云。奘初译婆沙论毕。宝有疑情。以非想见惑请益之。奘别以十六字入乎论中。以遮难辞。宝白奘曰。此二句四句为梵本有无。奘曰。吾以义意酌情作耳。宝曰。师岂宜以凡语加圣言量乎。奘曰。斯言不行。我知之矣(文)决云。宝师以非想见惑难三藏。此时笔受止笔译者失度。五百罗汉不精此义。梵本不通此难。故三藏以凡语加圣旨。甚其恐不少。然不通此难者。论有未尽失。三藏加十六字。遮此难也。此十六字。译婆沙毕后云加之。又被难时加之。后译毕云说在之。仍婆沙论上醍醐本无此十六字(以上)此十六字意者(文)此释。光法师三释中初释也。意云。有顶过去见惑。虽唯有法后非得无法前非得。彼未来见惑有法前非得故。约种类。彼过去见惑有法前非得成。不可得说唯有法后非得(为言)。
三世法各三者(文)此一段。光释相当也。问。光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来欤。既过去现在法上前得后得在未来。例可同耶。答。法俱得者。名与所得法俱生得。既已生法上法俱得也。更不可有未来之义也。但于例难者。法前法后之得者。不与所得法俱故。已生法上法前法后之得有未来也。不相例。
如过去世异熟生(文)麟云。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据世横望。如上所释。此是旧义。自下同。然若依新解。未来无过去法家法前得。以得本性无决定。但随现起说前后故。不得约性定未来许有过去法家法前得也(云云)古(定)云。如未来别解脱戒。过·现不可有得。如现在别解脱戒。过去得无之。现在法俱得。未来法后得也。如过去别解脱戒。过去法俱。现在·未来法后得也。余法准之(以上)。
未来法家过去现在得(文)如三类智边世俗智。法未来。得法前得。现在前过去落谢故。此未来法过去现在得也。可思之。
善等唯善等(文)光云。三性分别门。此得大分虽约所得判性。于中非无小分差别。故婆沙百五十八云。问。何故得与所得法。性类或同或异耶。答。得有三种。一有为法得。二择灭得。三非择灭得。有为法得随所得法性类差别。以有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择灭得随能证道性类差别。以诸择灭自无作用。但由道力求证彼时。引彼得故。非择灭得随自所依性类差别。以非择灭自无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众同分而现前故(云云)。
通三界系谓(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文)正文云。注四字剩(以上)古(定)云。非择灭得。命根众同分为所依起也。命根众同分与力令生故。随彼判性类也。命根众同分通三界故。非择灭得通三界也(以上)。
若有漏道证择灭(文)尧抄。问。圣二离八修各二离系得(文)有学圣者。若用有漏道。若用无漏道。断下八地修惑时。名得有漏无漏离系得(见)如今言者。用无漏道断下八地惑时。唯得无漏离系得。应不得修有漏离系得耶。光云。问。学人以有漏无漏道。能断无所有处已下八地修惑。随用何道。各能引起二离系得。既互相引。云何随道判性。解云。无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无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随二道判性。但随自道。彼能证道虽复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择灭得起。故各随自能证道判(云云。以上)惠云。若有漏道证择灭者。若凡夫断。下八地见修合断。即有八·九七十二品惑。断此惑。得七十二品择灭上得。若初·二·三果人。以有漏道厌下欣上。准断修惑。亦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二类得中。半色界摄。半即无色界摄(云云)古(定)云。问。设虽有漏道证也。择灭得离系得也。何有漏道证择灭。可云色·无色系耶。答。被后地烦恼缚故。云色·无色系。离前地烦恼方。可云离系得欤。私云。得体虽离系得。能证道有漏法故。随能证道。可云色·无色系欤。复云离系得是有为法也。可思之。
若无漏道所证(文)惠云。若无漏道下者。明无漏道。断三界见·修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得。即无漏不系也(云云)。
若道谛得(文)惠云。若道谛得者。无间·解脱各有八十九能得ノ得。亦无漏不系也(文)。
又颂文窄(文)私云。又言非显各别义。上标非学·非无学得通三学。此下释颂文标三学中一种。光三释在之。光云。颂文窄唯论一种。长行文宽故明三。又非学·非无学得通三学故别标。学·无学得各一种无差别故。不别显。或举后显初(云云)。
有学法者(文)惠云。三乘有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是有学。若三乘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无学随应所得判也(文)。
非学非无学法虽是一(文)是一者。所得法虽三学门中是一。能得得通三(为言)惠云。有漏及无为。不是前三果四向修。名非学法。不是第四果人修。名非无学法也。
一切有漏及三无为也(文)古(定)云。学者修习增长所得法也。有漏非修习可得者。无为虽修得。无增长义。故云非学非无学也。此则有漏法别赏玩之。非可云学无学法(为言)大都事也。杂修静虑虽亘漏无漏。所修者也。又灭尽定虽有漏。圣者所修法也(以上)麟云。有漏法有诸过患。但是可断。宁可修乎。无为体常无作用。故不可令长(云云)。
以有漏法随所得判(文)正文云。可云以有漏法得随所得判。虽非重过。有小所阙也。故光云。以有为法得随所得法判(云云)有漏有为二文虽异。以总显别。故不相违(以上)。
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文)命根者众同分有漏法故。是非学非无学也。非圣道是有漏故。又非学非无学也。故此二得非学非无学也。惠云。非择灭上得。及非圣道若凡若圣所证七十二品无为上能得得是(文)。
若有学道所证择灭(文)惠云。即三果四向共证八十八品无为。其能得得。随能证是有学收(云云)。
若无学道所证择灭(文)惠云。即第四果人第九解脱道。一时再得八十九品无为。有八十九个能得得。亦是无学摄也(文)私云。此位八十九品无为。尔也。能得得八十九个有者如何重得位。以一得得诸无为可云欤。始得·重得差异。可寻之。光云。若无学道转根时所引择灭得。即无学。随能证道是无学故(文)此释心。无学得果位尽智引因能证道。现起无间道。是有学摄。故不举之。唯出引因现起无间道同无学摄转根时也。问。离系得能证道无间道。道类智位及初尽智位所得离系得。随无间道判性类者。岂不见道修道杂乱。学无学道混乱耶。答。一个大仪也。离系得能证道。限无间道也。但道类智位及初尽智位所得离系得者。随现起无间道不判性类。道类智位未来修拟无间道修道摄道品。初尽智位未来修拟无间道无学摄道品故。随彼未来所修无间道判性类。故无三道离乱过也(以上。本义抄一义趣别。又有一义。如二十一卷本义抄)。
三断门也(文)古(定)云。三断门者。见惑得。局见所断。修惑得。局修所断。非择灭得。所依命根众同分界系法。彼所缘缚故。命众同分修断也。有漏道证择灭得。能证道有漏故。被修惑所缘缚。故修断也。道谛并无漏道所引择灭得。非断也。故择灭得通二断也(以上)惠云。见·修烦恼。名见·修所断法。此上能得。即随二惑是二所断也。非择灭上能得。及有漏道断惑。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上二类得。与修惑为境。是修断。所得法。即非断也。圣道所证择灭。即无漏道断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能得得。及八十九无间解脱道上得。此得皆是无漏。并非断也。此上所举诸法·取上能得得。辨三学三断等。不取法体也(文)。
天眼耳通相应惠(文)正文云。相应字剩。论但言眼耳通惠。光亦云。谓二通惠(云云)。
十四能变化心(文)依神境通变化人龙等形能变化心也。二十七卷颂疏云。从神境通生变化心。总有十四。谓依初禅有二化心。一欲界摄。谓初禅作欲界化也。二初禅摄。谓初禅作初禅化。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第二禅化。第三静虑有四化心。三种如前。加第三禅化。第四静虑有五化心。四种如前。加第四禅化。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如初禅化。依初禅名自。依二禅名上。二禅等化不依初禅。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谓势力劣故(云云)。
虽有上品(文)光释意云。虽有依上品烦恼起。不发无表力劣故(为言)光云。虽有上品烦恼。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微劣。由此定无法前·后得。或虽有上品表业。应知一切有覆无记四蕴。有三世得。心望色强。又是能发。故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发。故唯法俱(云云)惠云。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者。由有覆心卑劣。从有覆心发身语更劣。此身语不能发无表也(云云)麟云。初禅有覆烦恼所发身语业者。即如梵王行谄诳等。欲界虽有身·边二见。是有覆惑。内门转故。不能发业。二定已上非寻伺。亦不发业。故唯初禅(云云)。
是不随心势微劣(文)惠云。善恶无表。及身语二表色。是不随心色也(文)。
非得净无记者(文)问。翻得立非得。得随所得法判性类。非得何随所不得法。不判性类之净无记耶。宝云。断善根者应成就善根。已离欲染者应成就不善。诸无学者应成就染异生应成三乘无漏法。退果应成果。舍向应成向。二灭非得应是无为。由此等过。非得不可随所不得(文)。
非得随所依众同分判性事。宝云。婆沙一百五十八云。问。非得随何性类别。答。彼定不随所不得法。以相违故。又不随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众同分转故。随所依性类差别。问。若诸非得·非择灭得。俱随所依性类差别者。所依或异熟。或唯等流。此二随何性类差别。答。随等流性。以义遍故。异熟非遍。故不随立(云云)惠云。随等流立。即自性无记收(云云)。
若现在法唯有过去未来非得(文)宝云。若现在法。法前为过去。法后为未来(文)。
旧云现法有非得(文)神云。旧俱舍论云。现在法有现在非得者。翻译谬也(文)。
且过去法有过去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后(文)。
如未得法(未受戒等)未得间。法前非得现起。过去落谢得戒后所得戒。过去落谢。其后遇舍缘舍戒。法后非得现起故。过去·今时同彼法前法后非得在之也。
约性类别(文)惠云。即未来两聚非得。法前法后非得各别起。处不同故。有二非得也(文)。
三者能得非得也(文)正文云。但可言能非得(云云)。
且如欲界法(文)惠云。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如六欲天不得别解脱戒于上有非得。即随身欲界设立。色·无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无表非得随自界系也。良由非得下是释非得随自界系所以也。色界法即四禅定共无表。无色界法四空定也。不系法即释择灭非择灭及道谛。约三界有情。不得此三类无漏法。非得各随自界系也(文)。
许圣道非得(文)寻云。许言表不信欤。答。尔也经部义同也。惠云。经部许。此身未得圣来。色心上假立异生性。得圣即舍(文)。
起异类见○(文)麟云。起异类见者。谓五见等种种见也。异类烦恼造异类业等者即。贪嗔等种种烦恼。造五趣等种种业。受五趣等异类生也(文)。
又婆沙四十五云已下。引婆沙释异生性得名也。
所或人所望颂疏讲谈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润六月二十五日。拟讲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五
(颂疏论本第五)
释曰同分者(文)标章者。此段明同分章也(为言)此一段大分为二。第一总释颂文。述同分得名。第二别释分为三。初此复二种下。明二种差别。二复有法同分下。明法同分。三论曰若无下。证有别体。简异经部假立。可见之。颂同分言。论名为同分言。本论名众同分言。证可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也。众同分者。是同分异名也(本义抄心)宝云。同是其果。分是其因。同之分故。名为同分○亦名众同分。同法非一。名为众同。与彼为因。名之为分(云云)惠云。本论说此名众同分。即会本论名。两人不一。名众同分也(文)。
诸有情身形○(文)惠云。业用乐欲者。此简本索画人。虽相似。无业用乐欲。非同分依也(文)私云。准根品疏。业用者。男书写等业。女继衣等。乐欲者。男乐弓马。女乐脂粉等也。古(定)云。诸有情具异生性故。彼此相似事难有欤。而身形业用互相似事。依众同分力也(以上)尧抄云。若无能同同分。不可有所同有情同。由此实有同分。令同有情身形等也。分是因。能同体。同是果。所同法体。于能同同分立名者。从果及因为名也(以上)。
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文)同分者。依有情身中有之故。有情所依。同分能依也。
简非情事。有情非只有彼此同类展转互相似义。亦有展转业用乐欲互相似义。故立同分。非情唯有彼此同类展转互相似义。阙展转业用乐欲互相似义。故展转相似之义疏远。不如有情。故非情法上不立同分(为言)。
此复二种(文)宝云。就有情同分中。复分为二。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文)光云。一无差别。此同分能令诸有情展转类等。二有差别。三界九地○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等有故。有此众多故。言有差别(文)又云。问。无差别同分等。望一有情。为体各一。为体各多。解云。随其所应。体各一。犹如命根。或体各多如所依法(文)尧抄云。有差别同分者。即望余界余趣等。由有差别也。谓欲界有情相似欲界有情。不相似色无色界。如是色界有情相似色界有情。不相似欲界·无色。无色界有情例之可知之。余五趣四生准之思之。
九地事。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悲想非非想处地也。
种姓谓刹帝利(文)尧抄云。种者谓刹帝利·婆罗门等种也。姓等迦叶婆及瞿昙等姓也(以上)。
近事苾刍事。光云(十四)梵云邬波索迦。唐言近事。索是男声。旧云优波塞讹也近事者。婆沙一百二十三云○亲近修事诸善法故。有余师说。亲近承事诸善士故。复有说者。亲近承事诸佛法故(文)。
苾刍同分事。光四云。受戒时得二同分。一和合同分。破僧时舍。二大戒同分。破僧时不舍。以成戒故(文)和合同分者。有情同分中差别同分。大戒同分者。法同分欤。又云。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时。不舍十戒。而舍勤策同分。以得苾刍众同分(文)。
一类有情○各别有故名差别也(文)各别有故者。同分所依也。名差别者。显能依同分也。麟云。一类有情者。谓当类自同。简余类故。名有差别。言界趣等同分所依各别有者。显能依同分也(云云)宝云。一趣等生有情类。身形诸根业用饮食等。互相似因(文)。
复有法同分者(文)麟云。自类相似者。如色声等自类相似也。由有实物至互相似者。此显同分是实。由有实同分故。所以色声等法各互相似故(云云)光云。问。有情同分与法同分。为体各别。为一体义分。解云。体性各别。能令有情相似。名有情同分。能令法门相似。名法同分(文)。
有情言摄法○论曰若无实物(文)此论文。初约有情证有同分。次如是蕴等下。约法立同分。可见之。惠云。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者。即五趣相望。应无差别。五趣不一。重言有情也(文)麟云。此意。若无实物名同分者。不应有能缘同分之觉解及诠同分之名言。既有能缘之觉解及诠同分之名言。故知是实。非无所缘法可生觉慧故。非无所诠法可起言说故(云云)决云。萨婆多意。缘无法不生心云故。已有ト同分思フ心生。知所缘同分可有云事。述名诠自性。名必诠自性。既有同分云名。知同分实有也(为言)问。萨婆多心缘无法不生心者。缘龟毛·菟角·旋火轮。岂非无法耶。答。缘龟毛·菟角等。是缘实毛用等也。今心误菟有角龟有ト毛思也。缘实法无ヲ有ト思也。惠云。经部难云。火轮生觉。梦见菟有角。升能生心。应有实体。有部通云。火轮依实色生觉梦中见菟角。由尽日见菟。及别见牛角。梦想故谓言牛角在菟头上也(文)决抄。问。名诠自性者。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ト诠スル名。岂非诠无法耶。答。第六蕴ト云フ名ヲ诠也。付之。第六蕴ト云フ名ハ诠何物耶。答。婆沙抄(净达)心云。此名第十三处ト云フ名ヲ诠。起想心所也。难云。今此想心所。既无第十三处。缘何起耶。答。诠第十三处ト名ヲ还缘起也(以上决抄)婆沙第十五云。问。若以此名显断·常。第二头·第三手·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等。此名何显乎。答。此名即显断·常等想(文)。
释曰无想无想中(文)此一段。大分为二。初释颂。二问彼为恒无想下。明无想诸义。中三。一述有想。二论云彼处没下。述彼ヨリ生欲界。三问生欲界下。重定欲界处所。可见之。尧抄云。无想异熟者。即十四不相应中无想异熟也。无想定所感果故。异熟无记法也(以上)问。无想天有情命根及众同分等。何法所感耶。光云。婆沙云。应作是说。无想异熟。唯无想定感。一切命根及众同分眼等色根。皆业所感。余蕴俱感(云云)此释心。无想异熟。定无想定所感。一切命根及众同分眼等色根。皆业所感故。无想有情命根众同分眼等色根。业所感余受等是无想定并业共感也(为言)尧抄。问。彼天色界故。无段食。无心故。无触·思·识。既无四食。何住在耶。答。光引正理云。彼以宿业·等无间缘。为任持食。谓由宿业引众同分及命根等。由续生心及无间入无想果心牵引资助故。彼亦有过去触等。为任持食。无心位中。唯有过去触等为食。现在都无有心位中。二种俱有。解云。以宿业为思食。以续生心无间入心牵引资助。为识食。以识相应触。为触食。故无心位唯有过去三食(文。以上)本义抄。寻。如此释者。无想异熟。等无间缘生欤。既异熟因所生也。何为等无间缘生耶。答。设虽异熟因所生法。何非等无间缘生耶。例如异熟心心所法。等无间缘生也(以上)。
如初禅中有高台阁(文)本义抄。问。无想天如大梵王。可居一有情欤。修无想定人万差。何唯居一有情耶。答云。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定可居唯一有情也。但修无想定人种类多。或前后生无想天。或容生他界无想天欤(以上)。
生死中多时有想(文)麟云。言多时有想者。谓遮小时。名为多时。非谓多于中间无想时也。以其中间五百大劫长时无想故。婆沙云。或前多后小。或前小后多。随彼意乐有差别故(云云)寻。多时起何想耶。古(定)云。生无想天。初有想念。本依修无想定力。欲灭心心所心起。其后心心所灭。受五百大劫时分欤。
论云从彼处没(文)麟云。必有欲界顺后受业者。婆沙云。有说。若造无想顺次生受业者。法尔亦造欲界顺后受业。如彼无我观生北州。亦造欲天之业。以修观时必具十善因故(文)古(定)云。无想定加行。必欲界初起文。此时造欲业也。谓此无想定外道修之。故加行始起邪见。佛涅槃真实不灭心心所。尚谤可有流转释种涅槃。此等业皆可为欲界顺后业也(以上)。
如应生彼北俱○(文)光法师释生北州业因云。亦于人中修无我观。此时又具十善因故。可为生天因。此则顺后业也。故生天之业限顺后业也。可思之。本义抄。又必定应有生天之业文意。造北州业之人。法尔必造欲界天顺后业也。但于欲天中。容受不善满业异熟果故。生北州人造不善顺生业义。可有之也(以上)。
于加行时或起邪见(文)麟云。或起邪见谤释种涅槃者。谓拨无真涅槃也。或起见取者。夫言见取者。谓执取劣为胜。既非涅槃。执为涅槃。故是见取。或起戒取者。谓非道计道。名为戒取。今无想定实非真道。妄计为道故是戒取(文)宝云。彼诸外道初修定时。必有欲界善心。厌生死苦。求涅槃处。求师及教。不逢正教。遂遇邪师先闻邪教。说无想处以为涅槃。起上缘见取。执为出离。又起戒取。非因计因。执无想定能得涅槃。即于欲界造后报业。随其胜劣。生五趣异。为求无想。起下诸定。以为加行。自余定果非本所求。不招引果(文)此释为非因计因戒取。光云。或起戒取。计彼为道(文)。
既修彼定次复(文)麟云。次复离欲者。谓先起恶因。后方修定。及离染等。故名次复(文)尧抄云。问修无想定者。即已离第三禅染人也。而今释修无想定离欲染(见)如何。答。次复离欲之次言。非显先后次第。谓修无想定。正所志正意也。修此定者。唯不修此定。亦兼离欲。故离欲方是傍意也。为显此旨。云既修此定次复离欲也(以上)正文云问离欲后应修此定。而何云既修此定次复离欲耶(以上)。
释曰如是无想定者(文)此一段准宝释。大分为八。一释名。二明所依地。三明作意。四三性门。五明报时(以上易见)六论云若起下。明唯顺生受。七明修人。八明成就中。初问后答也(可见之)光云。初一句明体(文)准光·宝释。第一明体释名。
复有别物心不相应(文)宝云。问。何故名定。正理论云。由正成辨或极成辨故。名为定。有余师说。如理所行故。名为定。令心·大种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应名等至。随言便故。名之为定。言等者三义。一正义。二极义。三如理平等行义。前释取前二义。余师取后义也。即释等至名也。成辨义是至义也。定三名中。等至虽定非散。通无心。散心无正成辨及极成辨故(云云)光云。身中无想。名无想者无想者之定。名无想定(文)。
明所依地(文)光云。婆沙一百五十一云。下诸地有欢·戚受。行相粗动。难可除灭。第四静虑唯有处中受。行相微细。易可断灭。故下地无无想定○无色界无色。若更灭心。便为断灭。是彼所怖故。彼界无无想定(云云)。
三性门(文)光云。此定唯善。能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初生后没。有心心所故具五蕴(文)。
传说现身(文)正理论云。一类诸师作此定执。理顺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离生。入已必无现起(文)此理论不正义也。本义抄。觉澄云。今论意。存无想定通不定受云义。不信婆沙论唯顺生受云说。置传说之言也(以上)。
非圣者(文)问。内法异生初起无想定义有欤。答云。谓唯外道。内法异生佛弟子也。故内法异生不执无想异熟是真解脱涅槃。无想定是真出离道故。初起无想定之义难有欤(以上)。
解云此问意者(文)古(定)云。此问心。圣人第三禅已下染退起时。第四静虑定舍。此时起下地所系法后非得。过去已谢第四静虑法ヲ失。起下地所系法前非得。未来未起第四静虑法ヲ失也。又离第三禅已下染得第四静虑定时。曾得第四静虑定后已失第四静虑定。起法后得得之。未来未起第四静虑定(未来)曾修故。起法前得得之也。有心。静虑定皆如此。今此圣人。过去外道时。无想定得第四定时。如第四定。得未来无想定欤ト问也(以上)。
释曰初句出体(文)三段配句如疏。第二辨差别中有六。一作意。二明依地。三性门。四明报时分。五明修人。六明初得。如文可见之。
此灭尽定有实体性(文)光云。婆沙一百五十二云。问。此灭尽定几物为体。有说。一物为体。若灭现前。即名无心。有说。十一物为体以十大地法·及心灭故。有说。二十一物为体。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灭故。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解云。评家意。更有欣·厌心所。随其所应。与心相应。而非并起。故与前家不同(文)。
此论同评家。次下疏在之。
灭三世何心耶事。麟云。问。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为灭何心。答。住现在遮于未来心心所法。令不相续。故名为灭。如断城路。闭门不令人出入。故名除寇。
灭尽定得名事。义章云。一名无心定。二名断受定。三名灭受想定。四名灭尽定○灭尽定者。通对一切心心数。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已。名曰灭尽(云云)。
明作意也(文)决云。今灭尽定圣者为归无余圆寂。为习心寂静。求寂静处暂静住。欲灭色心二法也。以此不思极果。暂为令心寂静住也。非想是极微细故。圣者以之为止息所(以上)古(定)云。为入心智都灭无余。为其习心心所ヲ止息ト思カ故。云止息作意也。作意心ヲナス也(以上)同云。此定不还与罗汉修之。如无想定。次第灭有胜用心。住异熟无记心位。有别体不相应起。灭心心所。名灭尽定。断不染无智定障。得此而已。不还者得此定。名身证不还也(以上)。
有顶者明所依(文)麟云。正理云。前无想定是色界边。今灭尽定在无色边。所受生身是最上业所牵引故。说名有顶。或有边际。说名有顶。如说树边名为树顶(文)。
性唯是善(文)光云。四种善中。等起善故(文)。
决云善心等起者。欲入灭尽定。入心是善故。自此等起定又善也(以上)此刹那等起欤。
招有顶四蕴异熟(文)麟云。婆沙云。受非想处四蕴异熟果。除命根众同分。彼唯是业果故(文)惠云。报定时不定者。即上流那含得灭尽定。退生色界已。更受多生。方生有顶。故时不定也或全不受者。如第四果人得定。即全不定。如下那含及住欲那含。得灭定即不受果也(文)。
圣者明修人也(文)麟云。非异生能起者。此总有三因。一怖畏故。二唯圣道力所引故。三胜解故。圣入灭定作胜解心者。谓远加行作入涅槃想。非真实也。近加行作止息想也(文)本义抄。初故意者。灭尽定者有非想非非想处。彼地之中无有色法。若灭心品者。应断灭色心故。异生作怖畏不起之云也。第二故意者。灭尽定得圣道之力起之。不得圣道之人更无起之。故云唯圣道力所能起故。非谓以无漏为入心也。第三故意者于灭尽定。作现法涅槃胜解。是真实非颠倒。不同染污颠倒见也(文)尧抄云。现法涅槃胜解者。圣者以此灭尽定暂为现法涅槃胜解想ヲモテ入灭尽定。即作入涅槃心想。入此定也(以上)决云。圣者入灭定。以此入ト涅槃思フ胜解作意起也。胜解作意者。アラマシ事ニシテ。真实非邪执。外道执无想定。真解脱涅槃トスル真实作意ニハ不同也。
加行得者(文)决云。离染得者。离下地缚必得上故云道理也。谓断欲界烦恼了时。得初禅功德是离染得也。此离染得法。得曾得法。不得未曾得法。曾修离染得。此性相也。灭定者。圣者所欣乐定故。得之时。必可得未曾得法。未曾得法。必加行得。非离染得也(以上)。
成佛得非前者(文)此已下第三明佛得也。就中五。一明佛德唯离染得。二又论云下问。三于起灭定下答。四举西方师说引鞠多证。五三十四念故者下。遮西方师说也。各各引论文解之。可见。
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文)正文云。论意云。非成佛前得灭尽定。唯是成佛尽智时得。光意如论。故今文违此等(文。以上)私云。训非前ニ加行得。此则成佛前非加行得。成佛尽智时得(为言)若尔者。不违论文欤。论云。世尊亦以加行得耶。不尔。云何成佛时得(文)。
又论云世尊曾(文)麟云。此难心。以灭尽定唯圣人得菩萨见道之前。既是凡夫故未得此定。及入见道是圣人时。三十四心后相续起。故至尽智未得此定。既未得定。岂得名为俱解脱人(文)古(定)云。菩萨不起灭尽智故。未断定障无知。不断定障。设生尽智。何成俱解脱耶(为言)。
解云答也(文)麟云。答有二。初起自在。名俱解脱后约得出入心。出入心有前得故。尽智时得定体。无心无法前得。故不得也(文)私云。此后答文。今论不见。光所引婆沙论文也。初答意。佛一切种冥·诸冥悉断尽。得尽智故。于起灭定。得自在故。云俱解脱也。此是尽智位ニ非谓起灭定。后答意。尽智位。灭定入出心。以法前得得之故。后时不由加行起彼定(为言)尽智位ニ非谓得灭定体也。
理目足论(文)惠云。理者道理。此论所诠道理。与世为眼。及出世足也(文)。
西方师说(文)麟云。西方师者。谓健驮罗国。是迦湿弥罗西也。邬波鞠多。此云近护。或云近藏。如上所明。佛涅槃后一百年出。是育王门师(文)。
西方师意起不同类有漏心事。论云。外国诸师作如是说。若中间起不同类心。斯有何过。若尔。便有越期心过。然诸菩萨不越期心。理实菩萨不越期心。然非不越无漏圣道。若尔。期心如何不越。诸我未得诸漏永尽。终不解斯结跏趺座。决定不越如是期心。唯于一坐诸事究竟故(文)本义抄。有宗意云。菩萨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萨学位不起灭尽定论主意。明西方师。菩萨三十四念中间。从见道出。起非想非非想处有漏心。入灭尽定云义置传说之言也(以上)。
有宗意三十四念中间不许出入事。宝云。正理论云。岂不由斯已成违越欲起无漏圣道期心。如何菩萨为尽诸漏。修未曾得见·修二道。欲拔有顶见断惑根。及除有顶修惑怨敌。要期结跏趺座。事未究竟。而于其中。舍所要期无漏治道。贵重无始能为诳惑世间定类。为获共有易得灭定。而致稽留。如是善成三十四念得菩提故(文)。
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文)约过重出贪也。
二定有多同异(文)惠云。先明同者。一灭心心所同。二性同。三初得一世同。四有漏同。五依二界身起同。六同是入心作等无间缘。引生出心为果也。果者。一无想定欣相应心入。灭定厌相应心入。二作意异。无想定出离想入。灭定静住想入。三依地别。无想依广果。灭定即有顶。四招果异。无想招五蕴无心果。灭定招四蕴有心果。五凡圣别。六无想即唯加行得。灭定通二得。七初起别。无想欲·色二界皆得初起。灭定人中初起。八无想唯顺生受。灭定通二受及不定也(文)。
释曰二定依欲色者(文)此一段大分为五。一明二定依欲·色身。二出二定依色界证。三明灭定初起。四然此二定下。释二定得名。五然此二定以二十二下。出二定体。可见之。
二俱依欲色身(文)古(定)云无想定加行初起。必欲界也。得二定依身。欲·色二界依身也(以上)。
问无想不依无色(文)麟云。谓无想定在第四禅。非无色法。故不依彼。理在不疑。灭定既是有顶地法。何故亦不依无色身耶(文)居上地不可欣下地理也。
谓本论言(文)光云。违发智本论所说。彼论以色有五行相对。色有谓色界有。五蕴名五行。无常名行○廛谓市廛。三界纷杂。如市廛也(文)。
依婆沙有说(文)麟云。彼云。唯欲界起无想定。以欲界心猛利故。有说力故。有说通三静虑起。由念曾修加行势力。亦能起故。有说。第四静虑亦能现起。除无想天。约果与因极相近故。三说之中。后二无违。前说非理(文)。
此唯有色行(文)麟云。色蕴可知。行蕴即四相·命·得·同分。无余三蕴者。以受·想·识不属色界系也(云云)古(定)云。此类有识·受·想三蕴。或无色界识·想·受欤。或无漏心识·受·想故。云不具也(以上)。
明灭定初起人中(文)麟云。问。何故生色界能初起静虑。无色不能灭定耶。答。静虑由三缘故·初起。一因力。二业力。三法尔力。无色由二缘故初起。一因力。二业力。灭定但由一缘故初起。谓说力。唯欲界有佛说故能初起。不由因力。以余生中未会起灭定故。又不由业力。以此定非业性故。不由法尔力。以无色中无世界坏故(云云)寻。无想定外道所执定故。遇邪师邪教修之。何色界初起耶。况加行位造欲界顺后业(见)如何。答。无想定无始曾习定故。初起通二界。但加行初起欲界故。遇邪师造顺后业。此加行事欤。光云。无想定虽容色界初起。必先欲界初起加行。造欲界中顺后受业。方生色界起宿住通。知先不得。今复更修。故得初起(文)。
论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文)惠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此通难云。灭定初起人中。如何言通依二界者。若第四果人得灭定。退作前三果。即失灭定。此现世取得果及灭定。若第三果人。断无所有处下八地惑尽得灭定。后起色界烦恼。退失此定。生色界再起。故依色身也(文)。
以欲色界有疲劳受(文)惠云。欲界即五受。色界即喜乐舍。名疲劳受。于四静虑有粗动想者。合言四无色有想。以前文言欲色界。以论色界也(文)正文引惠晖释云。光师意亦云。厌色界受无色想(以上)或本云。欲界有疲劳受(文)色言无之。欲界忧·苦受在之。可云疲劳受也。无色界何不厌之耶。尚疑有之。决ニハ色界ニテハ八贤患受。可云疲劳受(云云以上)。
上句会名(文)光云。上句会名。下句用证。命是活义。寿是期限义。活即是命。故知此命即寿异名(文)古(定)云。身暖·识アルハ。寿持故也。付之。命连持。五蕴ヲ连持故。寿分限。一相续期限アルカ故。若尔者。无色命根识ヲ持。暖性不可有之欤。可思之(以上)宝云。论曰至谓三界寿。此引对法会二名也(文)光云。对法即是发智论(文)。
下句用证(文)宝云。论故世尊说至如来无思觉。引经证也(文)论云。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故世尊言。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故有别法。能持暖·识相续住因。说名为寿。若尔此寿佛法能持。即暖及识还持此寿(文)光云。经说。三法能持于身。若三舍身。身便僵仆。仰死名僵。伏死名仆。亦有侧死。且言暖仆。或从多说故有别法。能持僵·识相续住因。说名为寿(文)惠云。命·暖·识三更互相持。此三由业持。业尽三法同时灭(文)。
第六明四相(文)。
四相大意事。古(定)云。四相者。有实体令诸法三世迁流是也。凡有为诸法。云所相。云本法。四相云能相也。诸法生相被相。从未来现在来。住·异·灭被相。从现在过去落谢。谓先有为本法·四相·小相。皆有未来。此时生相浮近未来起用。本法·住异灭三·小相四。八法相从未来令现在生也。眼不见眼。刀不切刀道理ニテ自体不相。而小相ノ生相ハ大相ノ生相ノ一ヲ相スル也。如此九法同时现在前也。此时住·异·灭三。于现在同时起作用也。住·异·灭本相不相自体。准生相可知之。各小相相此也。住异灭用。同时起之也。譬有人手ヲ取テ此间ヨリ次间エ押出ス于(生相起用也)次间。三人同时来。一人爰住セヨト押付(住相起用也)一人以物打之(异相起用也)一人颈ヲ取テ前●ツキ遣(灭相起用也)同时起用。准之可知之。大相ハ一相各于八法有能。小相于一有能。至次下明也。虽未来无先后。生相起用之位。以义云近未来也(以上)问。有宗意。未来无作用。如何生相于未来起用耶。惠云。问。有宗未来无用。如何生相言有作用。答。四相生本法。名功能。各生自后念果。名作用。如眼根望识名功能。引自后念根名作用。彼同分眼不发识。但名作用。生相未来名有功能也(文)尧抄。光云。正理十四救意。生相未来但起功能。非是作用。现在起取果用。方是作用也。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有作用。由约作用现在。未来虽起功能。而非现在(云云)麟云。问。时之极促名一刹那。用既别世。何名刹那。答。婆沙有二说。一云。体虽同时。用有前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一云。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前约用说。后约体说。各据一义。然无评家)旧云。又足一解。生用起时。名一刹那。现在三相用时名一刹那(文)惠云。问。主·异·灭三作用互相违。如何同现在有用。答。准仁王经。一念有九十五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小乘念即刹那。刹那即粗。容有九百生灭。何妨现在容三相有用也(文)。
因缘造作(文)五蕴法有造作义。故云有为。为作义也。
相是标相(文)相者。他令知义也。此四诸法ヲ有为也ト令知也。麟云。谓表法。令知是有为也。法若有为者。谓由四相迁流令行三世故成有为。若无四相。无迁流义。即是无为(文)惠云。标相者。但相法体是有为。不相是色心善等法也(文)。
能起名生(文)光云。此中于法。能起用令入现在。名生。至现在已。令彼用暂时安住引自果。为住。由异相。能衰引果用。令其不能重引自果。名异。灭能坏彼现在用。灭入过去。故名灭(文)论云。不经说有三(文)古(定)云。有三有为之有为相者。三者能相。有为所相本法。有为相者。又能相也。此三所相有为法ヲ有为ナラシムル物也云意也。之者依主释者。之ハ隔法也。此则所相本法カ能相也(为言)。
解云有三师释经(文)麟云。然此章中。分为三解。若宝法师。但为二说。以初二释同言不说住故。合之为一(文)宝云。答中有二。一不说住相。二住·异合说(文)如起者生之别名(文)光云。约住辨异住之异故。名为住异。如生名起。灭名为尽。眼目异名如是(文)。
令诸有情生厌畏(文)麟云。论说喻云。犹如有人处于稠林。有三怨敌。欲为损害。一从稠林牵之令出(喻生相也)一衰其力(喻异相也)一坏命根(喻灭相也)三相于行蕴。应知亦尔。住则摄受安乐等故不立也(文)。
吉祥黑耳(文)麟云。涅槃经功德天·黑闇女是也(文)喻意。吉祥·黑耳随逐不离故。依厌黑耳。厌离吉祥。住异合说故。怖异令厌住(为言)惠云。三释中。第一释经依住辨异。住异相即是此论异相别名。第三释住异各别合立名住异相。令有情同厌舍也(文)。
应致无穷(文)惠云。应更别有生等四相者。四大相有为。一一各有小四相。即十六小相。十六小相又是有为。各又有四小相。即有六十四相。展转即有无穷过也(文)。
此者此前四本相(文)宝云。颂中此字。即是此四本相也。正理释云。此中有言兼显定义。意显此有唯四非余。此论前说四相本相。述曰。正理有释。俱舍论无此释也(文)。
一名生生等(文)麟云。小生名生生者。谓小生不生住等。但生大生。故名生生。大生兼生住等。不唯生生。非生生。住等亦尔。此释。上生小生。下生大生。正理又云。生之生。乃至灭之灭。准此。上生大生。下生小生。谓是大生之生也(文)。
于八有能○于一有(文)同。于同有为生义。何生八生一别耶。论云。四本四随。于八于一。功能别故。何谓功能。谓法作用○如雌鸡有生多子。有唯生一。生与生生。生八生一。其力亦尔(文)宝云。正理论云。生性既无异。功能何有别。如受领纳。性虽无异。而有差别损益功能。又本相随相。境有多小。如五识·意识境有多小(文)麟云。五识唯一境。意识了六境(文)。
论云然经重说有为言(文)上引此经。三有为言。违论四相。故会释之。今引此。不言三有为之相。重云有为相。不表有义。表有为义(为言)但论经部萨婆多难破在之。可见之。
遥见白鹭(文)正文云。如字应在二处。故光云。如白鹭鸟所居表水非无(乃至)如童子身相能表男女善非善事(以上)宝云。非是如有白鹭鸟处知其水有。亦非欲表有为善恶。如童女有发细亦长两臂过膝等。是其善相。发粗臂短等。是恶相(文)。
论云非离所余因缘(文)麟云。经部难云。若尔因缘合即生。无即不生。故知有因缘。何劳生相。有部答云。岂诸有法皆汝所知。法性幽微甚难知。虽现有体。而不可知。生相若无。应无生觉(文)。
想者取像或(文)麟云。因名生想名为作想者。此是因取果名。说为想故。言契约名想至名作想者。谓圣贤契约立名。能诠表故名作。作即是相故作相(文)契约义。相者名相貌欤。故名即相也。此相能诠表故云作。故作即相也。古(定)云。名者。不相应中有实体物也。此实体上假立。立扇等名也。取像义。呼色名时。生色想故。想是心所也。契约义。劫初贤圣契约立物名。名即相也。此约假立名论之也。随义者。名音随逐故。归义者。呼境时。此名境上转云归。赴义者。呼境时。此名境趣也(以上)。
谓章诠义究竟(文)古(定)云。句者诠义究竟也。如云诸行无常。若只云诸行。有为云分。此上义不显。若又只云无常。何法无常云义不显。诸行无常也云时。诠义究竟也(以上)神云。句者谓章。章者明也。诠明义究竟(文)。
或能辨了○(文)古(定)云。一色法为眼识所见可发眼识用。青等德。三世时。此等义理辨了章为句也。与四相合者。非有为四相。上所举业·用·德·时也。此等四合。名相应。若色法不为耳等识境。不起耳等识·音等德。此等色法不相应。又过去色法。未来时不相应。此云差别也。以章释句者。音ハ物ヲ显ス功在之。十ハ数ノ究竟也。诠义究竟意。章字ヲ音·十ト作也(以上)私云。音·十义学本处。可寻之。光云。如一色处极微○(文)。
如象身有四足迹(文)麟云。谓寻迹得象。今亦寻句得义。故翻为句也(文)古(定)云。如象四足立不卧。以四句成义理不破也(以上)私云。此心。迹理无之。如何。如麟记可心得之。
文者谓字(文)光云。梵云恶刹罗。唐言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易。亦是能彰显义。能彰名·句。远显义也。故以字用释其文。字即文异称也(文)。
是不相应中字(文)麟云。不相应行中字者。谓是声上屈曲差别诠表之字。是不相应。行蕴所摄(文)准此。阿等子是五音声上音韵屈曲。不相应也。此方墨书字。眼所见。是色法。
西方声明○(文)古(定)云。字界者。二十五体文。字缘者。十二摩多也。本体二十五。以十二摩多。作无量字也(以上)麟云。总说合集者。梵云三木讫底。此云总说。梵云三摩婆曳。此云合集。字界字缘者。且如此方字。皆是其水。水即是界。工·可是缘。以工助水成江。可助成河也。言总说起自嗢遮者。既以缘助遮。转成总说。明知总说起自嗢遮。如此江河等字起自于水。明知总说亦是合集者。嗢遮字界本是合集转成总说。界义由存。岂非合集。如江河等字由有水故(文)私云。准此释。水云界。工·可云缘。若尔。字界摩多字缘。体文见欤。可寻文。又嗢遮字界即合集义。总说字界字缘合成位(见)嗢遮字界云合集。由不闻。如何。但合集者未分义也。字界自体未分相当欤。悉且师ニ可寻之。
如迦佉伽等(文)麟云。问。前何故举恶阿等。此何以举迦佉等。旧云。前是字音。此是字体。为显字音·字体皆是字故。举初以摄后(文)。
且如古者(文)光云。于诸义中。已共立声。为能诠定量。且如古者。诸有智人。于九义中。共立一瞿声。为能诠定量(文)麟云。是经部义。表名等非实故。婆沙宗。别有实物。名为名等。若依经部。名等是假。论有相破(云云)惠云。且如古者下。是经部师声为教体。声能诠义。以多人共立契约。呼此九法。共作瞿声。后集会时。九中随指其一。皆以瞿声即目彼物也(文)决云。此文意。劫初时。多人聚立契约。一度呼此九法。共为瞿。后众会。此九法随一。又呼瞿声。呼ヘトモ瞿名。金刚等九名别也。是即名身成时也。其后又古昔诸贤。共立契约立多名。是则末世众生其根钝。诸法唯云ニハ瞿。不分别仍于一一法立别名。不呼古瞿名也。至相大师五十要问答在之。其大意。劫初时。梵天作字之时。句名立事也ト释欤(以上)。
本义抄。问。九种义既别。何立一瞿声耶。答。且推之。九种义虽异。名义相应。故立一瞿声欤。五十要问答下云。若名与义相应。名既不定。义亦应尔。西方有法。以一瞿名目于九义。谓言·方·地·光·牛·金刚·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义。名与义定相应者。天目之时。地应随名。与天相应。余亦如是(文)准此释可思之(以上)今文ニ智者ト云梵王(云云)。
(已下尧因抄全写之)。
方兽地光言(乃至)智者立瞿声(云云)五十要问答云。至相寺以一瞿名目于九义。所谓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刚·眼·天·水。问。以何所由。以上九事集在一处。答。有因缘故。因者。成劫已来。有一阿修罗。奉事梵天。殷勤尽力。尔时梵天问阿修罗。劫初已来。殷勤奉事。欲得何物。修罗报言。欲请一事。何者是。答言。欲得于世界所有矛甲物等中。无能破坏我者。梵天则许得汝如意。尔时修罗天性粗恶。无有慈悲。梵天所许得大利益。无所畏故。杀害众生。恼乱世界。无量无边。尔时诸天共相平章。汝阿修罗不杀。众生ニ造罪无边。恼他无量。以大慈悲欲救众生故。杀劫一人救一切众生。亦不好耶。尔时诸天。即知此事大好。由此力故。以天光明偏照诸方。及天眼求。不见杀具。处处皆无不入所愿。唯有一人金刚仙人。不入所请。尔时诸天。以如上事请金刚仙人。仙人云。我不堪。所以者何。我一千年生。一千年中。修行十善。即生忉利天。行十善已来。过去五百年。今满五百年即生天。犯戒即不得生。是故不能。诸天重殷勤请不止。仙人语天。若如是者。自身即死。死已后从天。如是语意。即死去已。尔时诸天用仙人骨。杀阿修罗。即得杀劫已。当时修罗身大。臭气满四天下。尔时诸天相问。何谁能令退却入水有臭秽。诸天即道。唯有牛王能。更无余人。尔时诸天以如上事请。牛王道。我角至到清净。极贵无价。不得角牛秽。诸天重请不休。牛王语天。若如是云。请一事。许不。失语。牛王所愿何物。牛王云。今日令净世界无有秽恶。自此已后。一切护净处处。欲令用牛粪。诸天即许如愿。尔时牛王令退入水。更无臭气。以此因缘故。婆罗门国内。于一切护净处。用牛粪。即其事也。以口宣事。故名为言。傍方不见具。名之为方。依地作事。故名为地。以光照物。故为光。用牛令净。名牛。以仙人骨。名曰金刚。以天眼见。故名眼。诸天成事。故名天。退却入水。以此义故。集在一处(云云)。
名·句·文。于无覆无记中。自性无记也。同分。于无覆无记中。异熟无记及自性无记也。得·四相。通善·恶·无记三性。善者。得·四相俱等起善也。不善者。得·四相俱等起不善也。又胜义不善也。无记者。诸通无记。谓异熟·威仪·工巧·通果·自性也。无想·灭尽二定。唯善。谓自性善及等起善也。非得。唯自性无记也。命根及无想果。唯异熟无记也。
得·四相。通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三种。余不相应行。唯修所断也。
得通三世·非世。于四相中。生在未来。住·异·灭三唯在现在。四相俱通非世。余不相应行皆通三世也。
得·四相通三界·不系。非得·同分·命根通三界系。名·句·文欲色界系。无想定·无想果唯色界系。灭尽定无色界系也。
四相通情·非情。余不相应行唯有情数摄也。
得·四相通有漏·无漏。余不相应行唯有漏也。
得·非得·同分·命·四相。依地通欲界·四禅·四无色九地。无想定·无想果。依地唯第四禅也。灭尽定。依地唯非想地。名·句·文。依地有异说不同。或云欲界·初禅二地。或云欲界·四静虑五地。或云欲界·四静虑·及未至·中间七地也。
得·非得·同分·命根·四相。通依三界依身起之。名·句·文。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二定亦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无想果唯在色界依身起之也。
五类分别门
异熟生
得
四相
命根
同分
无想果
等流性
得
四相
非得
名句文
同分
无想定
灭尽定
一刹那
得
四相
十四不相应行。皆无所长养及有实事。非色法故。无所长养。非无为法故。无有实事也。
释曰言欲色者(文)古(定)云。问。第四禅无息风。依何声转耶。答。不依息风。依动性转。如旗开声(云云)扉等声ノ如。色界色法。六事俱生。故可有风大。依之第四禅有动性。无息风也(以上)。
能说者成非所显义(文)古(定)云。名ハ有人呼召时显故。云能说者成也。故有情数也。境上名不显故。云非所显义也(以上)惠云。非所显义者。若所诠。三界皆是所诠义。若就所诠义。即通三界摄也(文)。
等流者五类门(文)古(定)云。非有实。非一刹那。不及简欤。声心力发起。故通三性。名身等依声起。望心疏远。故不通善恶也(以上)。
同分通等流异熟(文)惠云。同分业感即异熟。若自性·威仪·工行边。即等流性也(文)麟云。正理论云。有说。先引生。是异熟同分。现在加行起。是等流同分(文)。
古(定)云。问。依何异熟·等流同分可判耶。答。随所同分法可判欤(以上)。
余二可知(文)。
麟云。即等流·异熟二也。法上得及四相。是异熟。余等流(文)
俱舍论颂疏卷第六(颂疏本第六)
第三明因缘。惠云。因缘二法。一体义皆通亲疏。六因中。能作因即疏。余五因即亲四缘中。因缘即亲。余三缘疏。因如根于识。如种于芽。如生母等。缘如养母。如地水于芽。如境于识。就中因名即亲缘名即疏。就名亲故。先说因也(文)。
第四一句结归本宗(文)尧抄云。本宗者有宗。世亲论主元习有宗。后学经部。然有宗许六因。经部不许六因。论主心虽同经部。今颂载有宗义。是本宗故。云结归本宗也。许因唯六种之许言。论主显不信有宗六因也(文)。
一能作因(文)惠。六因次第者。能作因通七十五法宽故。先说第一。俱有因即七十二法次宽。说在第二。同类因通七十二法。与俱有因体等。不通未来世。狭俱有因。说在第三。相应因虽通三世。即唯心王·心所。狭同类因。说在第四。遍行因就心心所中唯染者。狭相应因。说在第五。异熟因若欲界即通五部。若遍行因即二部一分。据上八地。以异熟即唯修部。遍行因即二部一分。狭遍行因。说在第六也(文)遍行因前生十一遍使(苦谛五见·疑·无明集谛二见·疑·无明)迦多衍尼子(文)麟云。正理论云。诸经中所化力故。世尊方便作异门说。对法诸师由见小分相。知其定有分明结集。故有说。此六因义说在增一增六经中。时经久远。其文隐没。尊者迦多衍尼子。于诸法相无间思求。冥感天仙现来授与。如天授与筏第遮经。其理必然。如四缘义。虽具列在此部经中。而余部中有不诵者。乃至广说。解云。如来在世有一苾刍。名筏第遮。中夜诵经文。亏一品。室中天授。忽领异文。朝白世尊。遂蒙我师述六因。准彼理亦应然。如四缘在增四经中。而化地部达摩鞠多部中不诵。六因亦尔(文)。
自体非因(文)初明因体。二故论云下明因义。三因能作果下释名。惠云。问。自体何故非自体因。答。以自体恒障自体。如一念眼识现在。第二眼识同时如何得生。以相障故。自体不与自体为能作因也(文)光云。自于自体恒为障碍故。自望自非能作因(文)尧抄云。自于自体恒为障碍者。自体守自体不令转余性义是也。婆沙第二十云。复次无障碍分。是能作因。诸法自性障碍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碍有二种。一者世俗。如人立座障碍余者。二者胜义。如自性障碍令不自自在(文)此第二胜义。今所论也。且如色法。恒备色自性。不转余心心所等性。是守自体不自在义也(已上)。
本义抄。且任常谈思此事。刀自不切刀。指自不触指等之理。是自体障自体之义也(已上)。
有为生时(文)惠云。对所生果出体颂中。言除自余能作。故通一切有为无为法也(文)。
以不障义释能作因(文)论云。譬如国人以其国主不为损害。咸作是言。我因国主而得安乐(文)宝云。正理论云。能作因略有二种。一有生力。二唯无障。诸法生时。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彼生时皆不为障。于中小分有能生力。且如有一眼识生时。以所依眼为依止因。以所缘色为建立因(文)寻。无为法无作用。何有作果义耶。答。无为无力能作因也。以不障义名能作也。
如色处等(文)麟云。谓眼等十处皆是色法。以余九处有名故。唯此色处更取别名。为以余九之所简别。而此色处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文)。
俱有因者(文)此一段。初释俱有因之名。次出体。又论云下出互为果过也。惠云。释名者。心王心所俱有故。心王名俱有。心王与心所为依名因。俱有即因。持业释。心所翻上可知。若心王与心所俱有法为因。名俱有因。依主释(文)私云。俱有作用。俱有即因者。如四大种造果义。若果与因俱。名俱有者。心王与大相俱。云俱有。故俱有名通心王大相。因者或取心王。或名大相。故俱有与因别也。是依主释也。
互为果事。古(定)云。法同时互成因。互成果。故云互为果。假令心王与大相。相对见时。大相依心王转(见)心王因。大相果也。心王依四相相生灭(见)大相因。心王果也。如此名俱有因(云云已上)。
如大者谓四大种(文)古(定)云。此论意。以互为果名俱有因。然一切俱有因皆非互为果。互为果与同一果。二义名俱有因。同一果者。四大种成能造生色时。四大种互与力。是俱有因同一果也。余准之(已上)本义抄。就释俱有因。有同一果·互为果二义。共有宗古义也。正理·显宗以同一果义为所存义。此论略故。但举互为果义。四大种互假借者。地大种藉余三大种力。余三大种藉地大种力。造一所造色。故四大种相望。互为俱有因云也。如坚等物者。同时设虽有多种地大种极微造之。无有地大种极微藉地大种极微力造一所造色之义。故地大种极微望地大种极微之时。阙同一果之义。故不为俱有因也。余三大种。自类相望不可为俱有因事。准之可知之(已上)。
如其所应者(文)惠云。问。颂中何故不说心随转色。及心所兼四相自互为俱有因耶。答。正理论云。如心王与心所。决定既说。心所自类相望多小不定。随转色。散心及无色定。即全无不说。生等四相依本法转。自互不相依。故论不说。或可但说。异类法为俱有因。同类法不说。互为果自成也(文)。
有为法中有五者(文)古(定)云。一四大相望(同一果)二相所相相望(互为果)三四相自互相望。四本相互相故(互为果)四心与心随转相望(互为果)但心王与心随转法上随相。不为俱有因也。五随转自互相望。此有同一果。有互为果。心王大生望九十七法时。除心王故。五十七作俱有因。五十七法望心大生时。五十四法为俱有因。故心大生五十四法。互为果也。心王小住·异·灭。心大生果非因。故非互为果。同一果也。大地法小相因果义。可准之(已上)。
又论云法与随相(文)古(定)云。此论主破有部一切俱有因皆互为果云义也。此中应辨者。总以互为果义释俱有因破(见)然一切俱有因皆互为果也云ヲ破也。论主意。多分俱有因互为果也。而非互为果。有俱有因也。故此论意。同一果·互为果二义。一切俱有因也(以上)古定春抄趣也。正否重而可案之。
彼及心诸相者(文)麟云。此一句唯分取生等四相也。以一彼言摄二种相。一心所上相。二律仪上相。更兼心王上相。总有三类四相也。旧云。既言生等。不言生生等。即显随相非心随转也。彼及心诸相。此一句唯取生等四相也(文)。
释曰由时者(文)此一段分为三。初明十随转。二论云此中心王下。述俱有因极小数。三有八对法下。明八对非俱有因。
时有四种(文)问。于四相中。何不说异相耶。光云。问。四相之内。何故不说异相。解云。生在未来。令法入现。住在现在。令法安住。灭谓灭入过去。各有胜能。是故别说。异相助灭令法过去。无别胜能。是故不说(文)。
堕一世事。惠云。堕一世者。生相已前。灭相已后。名堕一世。亦同现在。心心所不相离也○问。若为知心心所不相离者。但说堕一世即得。何须别说生·住·灭三相耶。答。若未来法未生时。即总同堕一世。若彼法生至生住灭三位。即一世中有前后。故堕一世外。别说生·住·灭三也(文)。
此一果言意取(文)问。何举二果云一果耶。麟云。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离系果者。谓等流·异熟非俱有因。唯取士用·离系二果(文)。
光云。伏难云。此中解随转义。但言一果足。何须别说异熟等流。今释云。为遣疑妨。说彼二。恐夫士用果总有四种(如今疏列)恐诸未解者。闻一果言。谓摄俱生展转士用果。及执唯有俱生士用果。故于今时。更别显示等流·异熟决定与因不俱时果。为欲遮遣唯执与因俱生和合聚中有士用果(文)此意云。不云士用·离系。云一果者。士用果有多种故。今唯欲取俱有因果。云一果简别之也。次举等流·异熟者。非俱有因所要。为遮未解者执(为言)。
俱有相应因展转士用果(文)惠云。俱有即前疏中释五类法。同时互有力用。相应因即同时心心所同时士用。此一果中不取者。此二因不共取一果。即自互同时为因果。为心心所不同力用取后念果。若一果即自同时心王心所共取后念果。故不取也(文)光云。言一果者。不说俱生展转士用果。以自非自体士用果故。非一果义。取余同时造作得者(文)决云。今一果者。皆成果可取也。而俱有相应展转士用果。譬八物互成因果。自体ハ自体ヲ果トスヘカラス。故七果生一阙故。不云一果。取散无表事。彼一刹那心心所为因。一无表生故。可云一果(以上)。
及余同时造作得(文)问。上举俱有·相应因。次云余。此非俱有因造作也。本义抄。答。俱有因所造之中。互为果之边。一果言不可取之。光云一果者不说俱生展转士用果。此心也。同一果之边可取之。余同时造作得者者。即显此意也。惠云。余同时造作得者。即是同时心心所造得散无表也。同时心王心所。共取无表色果也(文)此释难思。不随心之色。望刹那等起心心所。无力用。何云同时造作得耶。答。此释实难思。然以刹那等起心心所。望散无表。聊有其力用也(以上本义抄)。
麟云。谓展转果外。名之为余。正理抄云。如四大种所造有对色等。准此。既言有色等。即通表无表(文)。
等无间缘所引起者(文)惠云。等无间缘引起者。即三性心各自引后念三性心为果。及邻次造作得者。即善心心所引后念不善无记心等是也(文)释ニ取异性无性无余果者此欤。简同性云余也。
隔越士用果(文)麟云。即如初念大种悬造未来众多无表。望前大种。是隔越(文)或非隔越(文)。
不生士用(文)惠云。不生士用者。即无间解脱道同时心心所。有士用力。共证无为不生法也。与离系别者。重得无为。俱名士用。不名离系。以不断惑故。若断惑得无为。即得二名(文)。
论云此中心王极少(文)光云。此下约法明俱有因。此前说中。心王对心所等为因通局。旦约二定已上无覆无记心中说。唯有心王及大地法十。各有大小四相。合有九十九法。心王望九十八法。极小据。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谓十大地法·及彼四十本相心·八本随相名五十八法。除大地上四十随相。以隔越故。力不及彼。非俱有因。若以五十八法却望心王。除心四随相。以劣弱故。力不及彼。余五十四为心俱有因。如心王对九十八法展转作法。大地法上作法。准此应知。若心上大生望九十八法。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诸大地法十·并四十本相·及心王·并心王上三大·四小相。除大地法上四十随相。五十八法望心大生。五十五为俱有因。除心上小住·灭(文)。
图云。
T64053501.gif
宝云。心王极多。谓初定心有十大地。及善地法欣·厌随一。及寻与伺。定共七支。总三十一法。并大·小相。总二百七十九法。心已与一百五十八法为因。极少。二定已上无覆无记。有十一法(文)T64053502.gif
惠云。问。心王上小相不相心王。心王如何与彼为俱有因。又心所上大相不相心王。心王缘何与彼心所上大相为俱有因。答。由随心王彼小相及心所上大相方得起故。心王与彼为俱有因也(文)古定。问。依何心王为随相作因。随相与心王不为因耶。答。心王力强胜也。大相·小相共依心王转也。小相力劣弱。但相大相。不及心王也(以上)难。受等上四相。不相本法。何为心王成因耶。
诸由俱有因故(文)麟云。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缘。因谓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时。故言如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者。谓或诸法虽是同时。不由同时之理即成俱有因。即如下八对之法是也(文)。
此第一对(文)惠云。八对法不互为果故。不成俱有因也。若于十义中。前四对阙果三义。非俱有因。第五五尘为所造。虽然俱有。阙性三。色·声通三性。余三尘即无记。五尘各取后念五尘为果。又阙果三也。第六阙果三。七支各取当类后果。第七所造五尘无表共通三性。四大即无记。阙性三果三也。第八阙时四义也(文)麟云。八对于十因。前四对及第六对。皆具七因。无果等三也。第五一对。有时等四。无善等及果等三。如色声通三性。香等唯无记故。第七对亦尔。第八得与所得。虽有同性。时不定。由此(文)。
第五对。麟云。第五对。色声等虽复同时。相望无共得一果等。故非俱有(文)所造色色·声·香·味·触等俱有。互相望不为因果。谓色为声不为因。声为色不作因。各别性故。
第六对。决云。别解戒七支各别受之。所谓不杀生戒。持不持等。各各受之。彼被引起无表。后身中俱有。各别受之。故取果事又可各别。随心转戒。一定心所得。故取果事。七支合可取一果。故简之云少分(以上)。
第七对。古(定)云。能造大种为所造色为因。所造色为大种不为因。无互为果。故非俱有因(文)。
第八对。古(定)云。得与所得。非定俱行。或前或后也。法俱前后得部类故。非俱有因也(以上)此只得与所得法。时不定故非因(为言)。
释曰同类因相似者(文)。
此一段大分为二
一明有漏无漏同类因二
初明有漏
二明九地无漏三
初总明
二简差别四
一总明等胜为果
二明三道(又诸已生下)
三明钝根道(又于此中下)
四明利根道(若随法行下)
三明九地道难
二明三性同类因三
初明加行善
二生得善并染污
三明无覆无记
寻。同类因得名如何。麟云。此有二种释。若与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类之因。是依主释。若以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类即因。是持业释(文)。
谓善五蕴(文)此五蕴内。色与受等同善性。为同类因也。
染污与染污(文)麟云。此染污言通不善法及有覆无记。以此二法亘为因故。身·边二见是有覆。或能与不善为因。及从不善生。故染污言通二类(文)古(定)云。三性有二配立。一善·不善·无记(有覆无覆)二善·染污(不善有覆)无记(无覆)今后配立也(以上)。
无记与无记(文)光云。善·染五蕴展转为因更无异说。无记五蕴。四说不同。第一说。展转为因。性类等故。第二说。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师意。四蕴胜故非色因。色蕴性劣故与四为因。第三说。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师意。四蕴势力强故。能为色因。色蕴势力劣故。非与四为因。第四师说。色与四蕴亘不为因。但是无记劣异类故。诸论皆有四说。并无评家。今解且以后师为正(文)本义抄。就此释。善·染污五蕴。各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无记何不尔耶。答。无覆无记势力劣故。异类相望不为同类因。善·染污五蕴势力强盛故。展转相望亘为同类因也(以上)宝云。前说为善。善染性中。既色四蕴展转为因。云何无记业色不与四蕴展转为因(云云)。
言九地者(文)光云。欲界无定。有顶昧劣。皆不能发无漏圣道。故唯依九地(文)。
无漏非界系(文)古定。问。无漏不堕界系者。依何地地无漏各别哉。答。无漏必依有漏定引起。依散心不起也。有漏定以系地定故。随能引起有漏定。地地无漏定也(以上)。
等胜为果者(文)决云。见道无漏与见道无漏为因。是等也。与修道无漏为因。是胜也。有漏法假令烦恼强为胜。弱为劣。若强胜烦恼为劣为因。不摄同类因也(以上)。
钝根。随信行(先加行位随信他语行故)信解(由信胜解相现前故)。
利根。随法行(先时自阂经法故)见至(由见得向至果)。
罗汉。(钝。时解脱。要待胜时入定。时者。好衣好食好卧具。利。不时解脱。不得好衣等时。)
为无漏道加行生故(文)正文云。为无漏道四字剩。故论并光记无此四字也。虽非重过。犹不如无(以上)。
无生智唯与等类(文)惠云。问。无学无生智与独觉及佛无生智为同类因。即是与胜为因。如何唯言与等类为同类因。答。三乘果位更不转易。无亘为同类因义。下人得上忍。犹可转为佛等。况得无生智可转也(文)。
又诸已生见道(文)古定。问。已生见道为见道为因义如何。修道无学又尔也。答。见道随信·随法二人在之。随信行为随信行为因。此等因也。谓见道依六地。依一地得见道时。余地见道皆未来得修也。故一地随信行为余地得修随信行为因也。又于一地中。九品智各别也。九品中。一智见道现起。此一智余八品智得修也。此八品等胜为因。可知之。故于随信行。等胜为果义在之。又随信行为随法行为因也(以上)惠云。诸钝根道与钝及利为同类因者。以钝容得转成利故。钝与利为同类因。利不退作钝。故利不与钝为因也。见道与见为因者。如一身有九品见道。若起下下品见道。余八品不得生。即与未来九品作同类因。若起下中品。即与未来八品作同类因。不与下下作因。乃至上上品即唯与上上品作因。不与未来前八品为因也(文)。
解云此难(文)惠云。难意。上地起无漏道。上地胜。道亦胜。依下地起无漏道。地劣。道亦劣也。上地已起现行随信行道。与下地未来未起自身随法行道为同类因也(文)。
论云由因增长(文)私云。增长之因云心欤。重而可正之。古(定)云。因增长者。为后后胜进位作因云也。谓无漏不堕界系故虽依上下地。无胜劣。谈胜劣事有二由。一由因增长者。前位劣。后位胜道也。故前位上地见道劣。后位下地修道胜。假令超越证人。初定得见道。又依意乐。以未至地无漏。如断二定已上修惑。上地见道为下地修道为因也。意乐者。定力为得自在也。见道得二度事无之。得上地见道时。下地见道得修也。又见道有九品智。下下品智为自地下下品·余地下下品为因。等因也。自地下中等八·余地下中等八为因。成胜也。不依地。依品品位。有胜劣也修道有退故。退上地起下地修道时。上地修道为下地修道为因也。问见道九品合断故一智也。如何有九品耶。答。九品中随一现起。余未来得修也(以上)。
上地起见道与下地修道(文)惠云。约超越第三果人论也(文)。
及上地下下品等道(文)古(定)云。此上地下下品智ヲモテ下地下下品等得修时事也。若下地九品已前现起。先生故。上地后生下下品。等因ト不可成也。故因增长者。依位·品品也。可思之(以上)。
第二由根者(文)古(定)云。上地随信行与下随法行为因。得修也。若上地随信行与下见至等为因练根等事也。此则地粗于位。位粗种姓●リ之道理也。别不依地。依位上下也。如何地地相望。上位ハ下位ヲ不为因也。故为因方。地ヨリモ位ハ尚亲也。若不依位依地。地地相望。上位モ下位ヲ可为因也。不尔故。云地粗于位也又位·性相望时。种姓尚亲为因也。谓随法为三四为因。若依位上下。随法为上位信解等可为因。不尔故。是位粗种姓ヨリ也。问。不依位依性。信解为随法为因。可依种姓故。答。利根人经位次第也。随法先生。信解后生。先生カ因ト不成故也。若信解随法ヨリモ先生。可成因也(以上)。
又论云虽。一相续(文)决云。于见道无转根义。何随信行为随法行为因哉。答。光云。于见道位。虽一相续中无容可得随信·随法二道俱起。而已随信行为未来随法行因(云云。以上)。
加行生亦然者(文)古(定)云。依加行生法。岂设勤劳劣法为果耶。故如无漏。等胜为果也(文)。
因闻思修所生功德(文)惠云。若言闻等所成惠。唯大地惠。若言闻等所成法。散地即通四蕴也(文)麟云。思与修为因者。今谓不然。以欲界有思无修。色界有修无思。异地相望。又不为因。如何乃言思与修惠为同类因耶。又言闻与思修为因者。亦是总言。然于其中。理应分别。如欲界闻。不与修为因故。色界闻与思不为因故(文)。
上二界无思(文)古(定)云。上二界。举心思惟。即修惠成故。彼无思也(以上)义章云。杂心法中。闻惠局在欲色两界。不通无色。无色无形。不能听受。是故无闻。思惠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报静。?心思量。则与禅定修惠相应。故无思惠(文)。
论文约三界(文)惠云。欲界ハ闻与闻思。思与思为因。无修。色界ハ闻与闻修。修唯与修。无色界ハ修唯与修为因。异界无因义也(文)。
此加行善束成九品(文)惠云。三法各束成九品前与后因。非是三法共束成九品也(文)。
生得善法(文)惠云。生得善九品。据所感果有九品。唯知因亦有九品。不由加行生。任运而起。九品前后起无次第。不定得互为因。若加行善加行生转胜。不与劣为因也。染污即不善有覆。由感果及治道有九品。准生得说(文)决云。生得善强。无胜劣故。互为因也(以上)。
谓异熟生(文)麟云。无覆无记四种者。异熟任运而起。最为微劣。威仪路作意而起。力用小强。胜前异熟。工巧处强想生故。力用更强。胜威仪路。化心通果。其力最胜。故如其次相望除前(文)惠云。异熟生心有九品。亦互为因。任运起故。威仪等三加行生。不与劣为因也。通果者。如欲界有四定化心果化心是定果。欲界四类化心与五地化心为因。初定有四化心果。不与欲界化心为因。乃至不与前四定化心为因。以劣故也(云云)。
相应因得名事。惠云。若心王名因。心所名相应。相应之因。若心王为因。即是相应。相应即因。持业释。可知之(文)。
俱有因差异事。惠云。与俱有因别者。若心王·心所同所依边。即相应因义。若心王·心所互相依边。即俱有因义也(文)麟云。由互为果义。立俱有因。如商侣相依共游险道。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如商侣同作食等事业。其中阙一。皆不相应故(云云)。
颂唯举同依事。惠云。若心王·心所同依。必同余四。故举所依。不举余四。两人观初月等同。所缘·时·事·行相即同。所依即别。故颂不举余四(文)。
遍行因。麟云。言遍者。三义遍故。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遍与五部染法为因。由此三义故名遍行。五部惑中。唯此十一有上三义。故名遍行。余惑不然。故非遍行。此等废立。如随眠品。然此遍行能取他部果。若同类因唯取自部果。是故二因宽狭有异(文)古定问。贪·瞋·慢何不缘五部耶。答。贪·瞋重迷惑也。缘十一遍使起也。直不缘其谛。不缘五部。问。灭道下见疑等。何不缘五部耶。
异熟因异熟法故(文)古定。意云。有异熟法故(为言)异熟·非异熟时。异熟无记。非异熟善·不善有漏也。有异熟·无异熟时。有异熟有漏善·不善也。无异熟无记也(文)。
异类而熟(文)第二卷四解中。第三解ニ当也。
第三世摄。惠云。同类·遍行·就三世位建立。故通二世。异熟等三因。就体建立。故通三世(文)古(定)云。异熟等三因通三世者。于过去·未来。虽无因用。其体皆有之。谓善体·不善体·心心所体也。遍行·同类。以前生为因体。未来前生·后生不同无之。故不通未来。问。准三得思之。于未来前得后得其类别也。所得法可有前后类也。答。能得ノ得ハ有别体。故未来种类别也。所得体别无之。唯所得法随缘合位。谈前生后生。故不通未来也。
无为无因果者(文)正文云。初句果字剩。多本如此。但一本无果字。可依此本(以上)。
谓无为法于生不障(云云)释无为无果也。无为是因无果(为言)谓能作因ニシテ无果也。上无为无因同之。体离系果ニシテ无因(为言)惠云。此因果者。体是能作因ニシテ无果。不能生当果也。是果当体是离系无因。即不从五因生故(文)。
非能证故(文)惠云。无为不是能证智。故无离系果也(文)。
余二无为(文)麟云。谓虚空·非择灭二种无为。但约不障。是能作因。果不行世故。非所引果。无记性故。非道证果(文)。
非即非其自体(文)惠云。若言无者。无因即无过去五因。无果即无未来五果。若言非者。即非体。其自不是因果也(文)。
言后因者(文)麟云。且果有五。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次第。狭者居先。广者居后。六因次第。广者居先。狭者在后。由此前因对于后果。后因对于前果。其离系果非六因得。故此不论(文)宝云。由第三离系非六因得。此中不论。与士用果少相滥故。次士用之前。及狭于士用果。非士用果后。故于五数之中。列在士用果前。不同四果广狭次第。所以非次异熟之后(文)。
谓能作因于法(文)释能作因名增上。论云。唯无障住。有何增上。即由无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胜力(文)宝云。答中有二。一以无障释。二有用释。以无障通与一切为能作因故。名为增上。有用增上如文可解(文)古(定)云。于增上。有有力增上·无力增上。此无力增上也。不障云增上事。国主不为损害。居国安。为障不可居国故也(以上)私云。准宝释。通与一切无障为增上也。
诸有情业(文)麟云。谓由有情业力。感器世间。故业望彼。有增上力(文)。
同类遍等流(文)光云。若同类因。唯取自界自地自部自性等流果。若遍行因。唯取自界自地自性染污等流果。此二因所得果皆似因。故因虽二。其果唯一(文)。
等流得名事。宝云。同类·遍行因。俱是相似。力用少异。分为二因。果但酬因。不辨力用。但据似因。名等流果。后等前流。名为等流。等流即果。名等流果(文)麟云。问。如邪见生有身见。唯性不同。同是染故。为等流果。善生无覆。虽性不同。同是净故。应是等流。答。染性易同。故得为果。净法难同。故不为果(文)。
士用果(文)宝云。诸法作用名为士用。从似得名(云云)古定。问。四种士用时。五果皆士用果也。何二因所得云士用耶。答。总即别名也。光云。余四从别立名。此一从总立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处等(文)。
五果释名事。宝云。入阿毗达磨第二。释五果名云。果不似因故名为异。熟谓成就堪受用。故果即异熟。名异熟果。果似因故说名为等。从因生故复说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择灭无为名离系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离系。名离系果(已上三果。持业释也)又云。由此势力彼得生故。此名士用。彼名为果。士用因从喻得名。士用果是士用之果。又云。由前增上。后法得生。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已上二果属主释也。云云)。
异熟果不通非情(文)光云。夫异熟果非共受用非情共受。故非异熟。又正理十八云。岂不大梵所住非情是别业果。亦应说彼名业异熟。何乃言非。有作是言。大梵住处。一切大梵业增上生。有余复言。大梵住处相续未坏。余可于中有受用理。故非不共(文)古(定)云。等流·长养通非情。异熟果不通等流·长养故。如彼不通非情也(为言)。
明知不通等流(文)麟云。此宗五类义体。各别不同。互不相摄。今因此理。证显宗义。故言明知。言通三性者。等流可知。其能长养即通三性。所长养唯无记。如上已辨(文)私云。异熟果唯有记生也。等流·所长养三性生。故不相摄。等流三性生可知。所长养三性生者。能长养通三性故也(为言)。
等流似自因(文)古(定)云。同类因自部自地后生法为果故。等流果体同类因相似也。遍行因通五部故。部虽不相似。自地染法故。等流果体遍行因相似也(以上)。
离系由惠尽者(文)宝云。由惠尽法。名为择灭。即是择灭名离系果(文)。
如因下地加行心力(文)古(定)云依未至地有漏定。断欲惑。得初定有漏定等。是同类因也。果等流果也。未至初静虑摄也。余准之(以上)麟云。言清净静虑生变化心者。谓简味定等故言清净也(文)。
不生士用果(文)麟云。问。此果既不生。如何可说用彼力生名士用果。答。正理云。现见于得亦得说生名。如说我财生。是我得财义(文)不生士用果与离系果差异如上。
除前者(文)古(定)云。以不障义为能作因。故通三世。增上果不障义。故不通未来欤ナレトモ必无果前因后义故除前(以上)。
问士用增上(文)古(定)云。士用果依因势力。增上果依因势力。如何差别耶ト问也。答意。不障因·正造作。体各别也。施トモ不障用。其体不造作义。可有之故。依造作方名士用。不障方名增上也(以上)。
五取果唯现者(文)惠云。颂中不说能作因取与者。能作因中。未来世及三无为法。不能生果。无取与。以不定故不说也(文)。
除能作因(文)光云。能作因现在取果而不说者。以能作因非定有增上果故。此颂中不说。谓无为法及未来法。虽是能作因。而不能取增上果故。正理十八云。然能作因能取果者。定唯现在。与通过·现。若依婆沙二十一云。能作因。有作是说。现在取果。过去·现在与果。有余师说。此能作因。过去·现在取果。过去·现在与果。然无评家。此论·正理同婆沙前师。又解。此论同婆沙后师。言能作因同五因现在取果者。从多分说(文)本义抄。能作因取果。唯可限现在也。但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者。婆沙评家义也。而能作因是广以一切法为体故。等无间缘体即能作因ニ摄之门有之。故指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即云能作因取果用通过去义边可有之也(以上)。
二与果亦然者(文)古(定)云。俱有·相应二因。于现在与果。同时因果也。虽然。以能为彼种之边·正与彼力之边。于同时起用。可分之也(以上)惠云。约二因能引边即取。与力边即与。与取皆同时义说别也(文)。
过现与二因者(文)古(定)云。同类因有等流果无间生者。自部自地同生无间也。有隔念等流果者。苦谛法生。无间余部法生。次又苦谛法生。前苦谛等流果也。此云隔念。遍行因有无间生等流果。十一遍随一现起无间生五部染法是也。有隔念等流果。十一遍使随一现起无间善·无覆无记法生。次生五部染法。是前十一遍使隔念等流也。此二因无间生等流果时。现在起与果用。生隔念等流时。此二因过去与果スヘキ也(以上)。
问取果与果(文)论云。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文)光云。种是能生义。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与彼果力时。故名与果(文)宝云。取时为因义成。名为种子。与时正引果起。名之为与。两用俱在其因。不在其果。旧释ノ为因义成名为取果义。不失也。果起酬因名为与果谬也。是果力故(文)古(定)云。六因各有生果功能也。谓一因生时。此因可生何果。自分果ヲ取リ定ル位ヲ。施取果用云也。此因果缘会时。浮生相。此时前因引此果。令入现在用起。施与果用云也。因现起无间生果因。取·与二用同时起也。此因现起位。此果浮生相也。若隔念生果因。现在起取果用。此因过去落谢也。其后此因果缘会浮生相时。取果用有之。浮生相位。过去起与果用也。故此取果现在。与果过去也。问。已作用位名过去。何于过去起与果用耶。答。光ニ功能非作用(云云)意。因能自有与果义别非起作用(云云以上)。
论云善同类因(文)光云。别释善同类因取与四句(文)。
第一句者(文)古(定)云。断善根人。以九无间·九解脱道断九品善也。第八品マテハ后后善得起也。第九无间道ニテ断上上品善。此时上上品善得现起也。此无间道位。所得善法前得切未来住也。第九无间道生得。施取果用也。此得过去落谢后。其身善法不生成。彼得无起与果用也。第二句最初所得者。断善根人。后续善时。前最后所舍得。今起与果用也。前句取取果用方。今取与果用方也。今最初所得善。前最后所舍得果也。问。续者前得ナリト云ヘハ最后所舍得ト闻ル样如何。答。最初所得善得。今始起。此善前得ト云ヘハ。最后所舍得。今与果用ヲ起スト闻ル也。若过去余诸善法得ナラハ。此善前得トハ不可云欤。续者今所得善法故。此前得ハ最后所舍得。今与果用ヲ起スト显也(以上)续善根时。最初所得得限过去最后所舍一刹那善得者。光师初释意也。今疏同之。本义抄。问。续善根时。彼果至生相位。前位多刹那善得。皆起与果用。不起取果用。何唯限过去最后所舍善得哉。答。此是正理论难今论之趣也。俱舍师救之意云。过去所有诸得。望今果见之。虽起与果用。不起取果用。望别别果见之。以前念念已起与果用毕故。以之为俱句也。断善根位所舍最后一刹那善得。从来未起与果用。今续善根时。初起与果用故。以之为起与果用不起取果用之位也(为言以上)尧抄云。问。第一·第二句。何唯约得。不约余善耶。答。断善时。善根先不现行。唯有善得。乃至最后时现行故也(以上)。
明法从因生(文)惠云。法从因生。即七十二法。一一六因几因生。分为两类。明心王·心所为一类。色·不相应作一类辨也(文)。
法略有四○标四法也如次者(文)惠云。染污法者。心王。大地十。不定寻·伺·睡眠。此上通三性。取染污边。恶作通二性。取不善。大烦恼六。大不善二。不定贪·瞋·痴·慢。小烦恼十。都三十七法。一一生时。除异熟因。余五因生。异熟因生无记法。不生染污法也。第二异熟生法者。取心王·大地·寻·伺。此十三取异熟无记性边。从五因生。除遍行因。遍行因染污法。不生无记法也。第三三所余法者。除前三类外。皆是此中摄。取心王。大地十。寻·伺。大善十。此二十三法中。取苦法智已去无漏边。有漏定善·有漏散善边。威仪·工巧·通果无记全。加睡眠·恶作善性边。共二十五。从四因生。除遍行异熟因生也。第四初无漏法者。取心王。大地十·善十·寻·伺二十三法。取苦法忍一念相应者。从三因生。除异熟·遍行·同类也(文)麟云。初染污法从五因生者。是心法故。必有相应。相应因中。必是俱有因。染污性故。有同类因。复通遍行。能作必有。故具五因。余四准此。更不广说。异熟法除遍行者。遍行唯为染污因故除之。问。异熟既善恶为因。无记为果。如何可说从同类因生。答。后之异熟从前异熟生。以无始来有异熟果为同类因。故得有也。三所余法除异熟遍行二因者。非异熟故除异熟因。非染污故除遍行因。从相应·俱有·同类·能作四因所生(文)。
此明色不相应四法(文)惠云。十一色及不相应分四类者。一染污法者。色·声·无表·四相·得。取染污性边。从四因生。第二异熟生法者。取眼等五根·扶根四尘·四相·得·无想果·同分·命根。取异熟无记性边。从四因生。第三三所余法者。五根·四尘取长养边。色·声取善及三无记边。无表别解脱处中。定共全。道除苦法忍外余苦智已去全。得·四相。取有漏善余三无记边。无漏除苦法忍外余苦法智已去全。二定名身等三全。从三因生。第四初无漏法。取道共无表。得·四相取苦忍上者。从二因生也(文)。
不相应中染污等(文)麟云。一染不相应。谓染法上四相等。二异熟不相应。五根等四相及命根众同分等。三三所余不相应。谓除上二类及初无漏余不善有漏。即除上四相及善有漏法上四相并非得二定等四相。初无漏不相应。即苦法忍上四相等(文)。
依一两辈所望。颂疏讲谈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拟讲英宪。
(大藏卿得业仁誂之毕。以英宪自笔予校之也)。
(弘治三己九月三十日。净实)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七((颂疏论本第七))
麟云。解四缘义为三门。一释名辨相二明因缘相摄。三明因缘同异。初门随疏释。言相摄者。婆沙问云。为因摄缘。为缘摄因。答。互相摄。谓前五因是因缘。能作因余三缘。有说。缘摄因。因非摄缘。谓五因是因缘。能作为增上。等无间缘所缘缘非因所摄。二说无评家旧云。增上缘似能作因。因缘似五因。等无间缘所缘缘不似因。故因不摄。新云。前说为善以有力无力俱有能作故。同异者。显宗云。六因四缘体虽无别。而义有异。因谓能生。缘能长养。犹如生长二母有差别。又因能生。缘能辨。又近名因。远名缘。此意总显因亲缘疏(文)光云。六因四缘作用各别(文)宝云。作用既一。故知无异(文)。
说谓契经中说(文)宝云。因无正文。缘有经说。如契经中说四缘性(文)惠云。有四缘性。性是类义。虽所藉缘多。约性类皆四种摄也(文)光云。婆沙一百七云。因者如种子法。等无间者如开避法。所缘者如任杖法。增上者如不障法(文)。
因即是缘(文)光云。若论六因四缘作用。各别互不相摄。然说因缘摄五因。增上摄能作因者。据用相似。以明相摄。其等无间及所缘缘不似因故。故因不摄(文)。
等无间者(文)惠云。第一释约体等义。前一受生后一受等。若如此者。如前念善心起。即有二十二心心所。后念无记心起。即十二心心所生。如何名体等。第二说约用等。前念后念体虽多小不等。而力用等(文)麟云。于自类中无非等义者。谓外难言。色法小多不定不名为等。心亦三性及有寻·伺等。何名为等。故答言。于自类等无非等义。非约善恶异性名为等也(文)古(定)云。第一释。先后心心所。各自类相望云等。谓受心所。五受各别。一受ツツ生也。现在受体一。第二刹受体一也。故先后体等故云等。想等准之。不见三性相望边也。第二释心。欲界善心所二十二俱起。此次无覆无记心起。十二心所也。前生二十二。等为后生想心心所为缘(为言)第三释心前灭心心所。等为后生心心所为缘。后生心心所。等以前灭心心所为缘生故。通缘及果云也(已上)决云。三释心。后受以前心心所等为缘。后想以前心心所为缘。何レモ前ヲ为缘齐シケレハ等ト云也。缘及果者。缘前心心所。果后心心所也。前心心所为后心心所为缘等故。等字又通前心心所也。所谓前心心所后想カ为ニモ成缘。为受为缘。何レニモ等シク为缘故也(已上)私云。此光第三释心也。今疏第三释光第四ニ当也。同(定)云。或等无间者。等无间ヲ缘ノ方ニテ见ル时。持业释。等无间ヲ果ノ方ニテ见レハ依主释也(已上)。
所缘缘(文)所缘缘·增上缘释名如下。
因缘五因性者○生等五因是因缘摄(文)。
光为正释。
心心所已生者(文)光云。已生简未来及无为。心心所简色·不相应(文)。
谓受戒者(文)释色不等生。四段在之。第一也。古(定)云。受戒者得戒事。第三羯磨时。此第三羯磨时。深发深心入色界定人可有之。此人第三羯磨一刹那。色界定俱无表·欲界别解脱无表。俱时得身中也。而无表依表故。无表表色自类也。一表色生二无表色。非自类等。故不立等无间缘也。或无间生欲界无漏○(文)此第三羯磨时。异生入见道人可有之。此时一表色缘ト成。别解脱无表·道共无表生也(已上)。
三羯磨事。决云。别解脱戒。先到和尚所。不杀生戒持否ト说。能持能持三度唱之。如此七支戒毕。是第一羯磨也。又不杀生戒能持否。答如前。如此七支戒毕。是第二羯磨也。此时マテハ戒体身中不成就。第三反。又不杀生戒持否。答如前。此时七支无表色身中成就。相似相续起也。此次又入色界定。定共无表与前无表。二戒体成就。无间缘ハ唯一欲界无表。次念欲无表·定共无色二色生也(已上)此抄。初念一无表·第二念二无表。相对云不等生。前定抄。一表色·二无表。相对云不等生。追而可取舍也。论文云。欲界色或无间生欲色二无表(文)此文色与无表色相对スト(见)。
于一身中一长养色(文)古(定)云。所长养色。渐渐增长也。次第次第增长色。第二长养云也。本少分增长色法。此上又增长。本色不去若色法为等无间缘者。本所长养色去。后后所长养色可施开避用。无此义故。非等无间缘也。不相违害者。第二长养生スレトモ。本长养色不去共住也。如人生长时。本肉上次第次第肉重(已上)光云。此约同时长养色非等故。色不立等无间缘。大德复言○此约前后色不等。非等无间缘(文)。
诺瞿陀树(文)麟云。摄云。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云。柳者谬也。应法师云。此云无节树。一云纵广树(文)。
有别体性(文)惠云。有别体性者。此破经部许缘无境生心。如缘过未世·及三无为·空花·第十三处等生意识。有部即不许缘无生心。缘过未等。即是缘过未名等生心。皆缘实法方生心也(文)。
增上即能作(文)惠云。问。何以不言能作即增上。论言增上即能作耶。答。能作因宽。增上缘狭。能作因中。取无力能作因。为增上缘。不有力能作因。所以言增上即能作。不言能作即增上也(文)。
所缘·增上宽狭事。惠云。有二说。一云。据增上体广。所缘缘即俱有法是。二云。或所作广者。增上缘但据不障义。皆名增上缘。若所缘缘。即要与能缘识为境者。是所缘缘。若不为境者。即非所缘缘。此不为境者。得为增上缘(文)。
此言作用(文。因缘。士用果。或等流果。或异熟果。等无间缘士用果。所缘缘。增上果。增上缘增上果)光云。此与果用。过现众多。故别分别。其取果用。若依正里。唯在现在。若依婆沙。虽亦通过去。唯等无间缘无多差别故。此不说(文)。
二因于正灭者(文)光云。相应·俱有。于果法灭位。与与果用。住异虽亦同时。灭相义当在后。故偏言灭。由此二因灭位与用。令俱生士用果有作用○又正理云。如是二因。虽俱一时取果与果。而今但约与果(文)古(定)云。六因时。约因时。云过现。今约果时。云正灭。果浮生相云正生。此果法灭被相位。名正灭。此二因同时果故。正灭位与果也。二与果亦然之位也(已上)决云。正灭正生。于果可论之。非因正灭正生也。谓同类·遍行等。落谢过去。生等流果。故因是在过去生相位ト不可云也。果被引过去同类因至生相。此引起所云作用也。故知等流果在生相时。同类因起作用。知生相约果也(已上)。
三因于正生者(文)光云。同类·遍行因。与与等流果用。若异熟因。与与异熟果用。其异熟因。果至生相。过去与果。必无果至生相现在取果。以此明知。此颂定约与果用说(文)。
决云。异熟因所生果。至生相起作用云。故知。颂而与于作用者。与果用也。若取果用。异熟因果作法。速疾第三刹那ニ其果现前事无之。故生相时。其因起作用者。与果用ナルヘシ取果用。今生相法在远未来时。取果用象(已上)古(定)云。同类·遍行。其体前生故。果正生时与果也。因时依隔念等流·无间等流。可通过·现。过·现与二因位也。异熟因。又果正生位与果也。因时但过去也一与唯过去之故也(已上)。
余二缘相违者(文)光云。等无间缘。于果生位。与与果用。故言相违。以果生时前心心所与其处故。果谓士用果也。前三因作用。于果生位。今所缘缘。能缘果法灭位。与与果用。故言相违。以心心所要现在时方取境故。果谓增上果(文)。
心心所由四者(文)惠云。问。等无间缘及因缘中。三因于正生位。所缘及因缘中。二因于正灭位。即前后相违。如何言心心所四缘生。答。正理云。虽正灭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时。非无功力。离彼此法必不生故。正生及正灭皆是果。正生及正灭不取缘正生及正灭时。增上缘于未来及现在二世。皆与果力令生。故通正生及正灭时。与果用也(文)古(定)云。非云一一心心所具四缘。总约一切心心所。有四缘也。谓于因缘可有成没也。染污心心所。除异熟因。非异熟生心心所。除遍行因。非染污性故也。三所余心心所。非异熟无记。非染污故。除异熟·遍行二因。初圣心心所。除异熟·遍行·同类。可思之(已上)。
二定但由三者(文)古(定)云。因缘中除相应因。善性故。除遍行因。非先业所感。除异熟因(已上)。
无想果不说事。惠云。二定从有心定为加行引生故。此说之。无想果由过去无想定业引生故。略不说从等无间缘生也(文)光所引正理论初释意也。可见之。
如是二定(文)释二定为出心非等无间缘也。故二定等无间缘生。为出心非等无间缘。惠云。二定从有心定引生。二定后出心为等无间法。不与出心为等无间缘。是前入心与出心为等无间缘。二定从有心引生入二定。能取二定及出心果。后出心即从过去入定心为等无间缘引生(文)。
余由二缘生者(文)惠云。问。岂不无表由善心引生。何不说善心与彼为等无间缘。答。以初念无表容不善心引生。如受戒者。第三羯磨容入不善心引无表生。没第三羯磨是善心。自与后念善心为等无间缘。不滥无表为此缘。不同二定善心引生前后皆是善性也(文)。
涂灰外道(文)中论疏(嘉祥)一云。如十二门说。自在天变化。造化万法。万法若灭。还归彼天。自在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虫。次苦行。生飞鸟。次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文)硕法师疏云。此天有四空下四禅上。故色界之中间(文)元康师云。此天形体长大八千由旬。寿命八万劫○大论云。过净居天有辨净居天。名摩醯首罗。即此天也(文)。
或本云如斯发生自患(文)古(定)云。彼外道。三界众生皆自在天子也ト计之。尔者生地狱等。我子ニ令受苦。何用耶。自患者。子受苦。父患也云也。或本云自喜(文)子令受苦。父为喜欤。嘲心欤(已上)。
依彼颂言(文)麟云。依彼外道之颂。诚我善说也。此是论主调哢外道。故为此言。然此颂意。自在天教化众生。种种变现。应以险利等身而度脱之。能为险利恶之事。名险。割截众生。名利。烧众生故。名能灯。现可畏身。名可畏(文)。
解云涂灰外道(文)初明三身。次有三阿下。释由险利之次。次以龙贯人下。释可畏怖之次。
显所食也(文)神云。凡所饮食是此事故。今祭祀者皆以血肉髓祭之(文)。
大为大二因者(文)尧抄云。四大种更互相望。有但有因。又四大种性类虽别。而同一事更相顺故。有同类因也(已上)古(定)云。大为大二因等者。大种望大种。俱有·同类二因也。第六卷俱有因出三类中。第一如大云也。前生大种望后生大种可成同类因欤。私云。以自他相望互为因缘之文。意得之。望自俱有因。望他可云同类因欤。以同时异时可云自他欤。或望自同类因。望他可云俱有因。谓地大望地大云自。地大望余三大云他。此则前生地大为后生地大。为同类因(自类相望)同时大种地大望余三大。俱有因(他类相望)也。此事可问明师(云云。已上)。
能为五因(文)麟云。言生因者。正理云。从彼起故。如母生子。立因者。正理云。能任持故。如地持物。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断故。如食持命。养因者。能增长命。犹如树根水所浸润。欲知五因力用不同。应观五喻(准此。生等五及俱有等五。总十因为因缘也)。
此之五因于前六因能○(文)麟云。大种·所造非同一果。非俱有因。非心心所故。非相应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无记性故。非异熟因。俱时起故。非同类因。设后起者。非类同故非同类(文)寻云。今疏此五因于前六因能作因摄(文)六因中能作因摄者。四缘时增上缘摄云心欤。答。不尔。四缘之时因缘摄也。其旨如本义抄。本义抄。问。光师心。生等五因相摄四缘时。作因缘·增上缘摄二。释何释为正耶。光云。又解。前释为正(文)因缘摄云也。问。今论云增上即能作。而生等五因能作因所摄也。尤可增上缘摄哉。答。光法师释云。解云。生等五因是因缘摄○又婆沙一百三十一云。大种与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谓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文)下判正不处云。问。前解生等五因是因缘摄。后解是增上缘摄。何者为正。解云。婆沙五事既无评文。两说不同。谁辄定。又解。前解为正(文)但于今论文者。光法师释云。问若据此解。因缘亦摄能作少分。能作亦摄因缘少分。何故此论·婆沙明相摄中不说。解云。理实亦摄。而不说者。以非全摄。略而不说(文)任今问答可通之也(已上)。
随心转身语二业(文)别解脱不随心无表。七处各别受之。故非俱有因。第六对是也。随心转定·道二戒七处。一定心所得故。七处合可取可不故。是俱有因也。可思(云云)。
身语业能招眼等(文)古(定)云。善恶身语业。招异熟生色法也(已上)。
为大唯一因者(文)麟云。问。前言无一因法。今何复言一因。答。此但约所造望大种。唯有一因。非谓大种起但由一因。故不相违。又此一因。约因缘中五因为论。未言能作因(云云)惠云。为大唯一因者。此文将所造望能造。为异熟因。即是因缘更加增上。即是二缘生法。以此一颂但问因缘不问增上。前文言自他相望互为因缘。不是能造望所造唯一因也(文)。
由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大种(文)身·语二业表·无表色。是所造色也。招异熟大种者。是八事俱生依身中。地·水·风·火。是能造者也。可思之。决云。问。上所造ハ所造カ为メニ异熟因タル事ヲ明。云身语业招眼等。今云身语业招异熟大种果。此则招能造大种也。相违哉。答。依身八事俱生。其中色·香·味·触方所造也。以此所造与所造为异熟因。地·水·火·风方能造也。以此所造为能造为异熟大种因也(已上)。
十二心互相生(文)麟云。且于其中。烈略有五。一自界心。二异界心。三续生心。四防定心。五无漏心。约此五心。望三界别。以辨相生(文)古(定)云。下界ヨリ死上界ニ生。命终心必善无记(异熟威仪)心也。染污心命终生上界事。无之。上界ニ命终下界ニ生。命终心通三性。欲界三性心ヨリ生无色善无记心。无之。无色望欲界。又尔也。下地染污心ヨリ生上地诸心事。无之。上地染污心ヨリ起下地无覆无记心事。无之。圣者欲善心ヨリ直起学·无学心。次第证人不尔。无学ヨリ直生学心无之。先起有漏心。其ヨリ展转起学心欤(已上)本义抄。问。上地染污心无间生下地无覆无记心。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付之。论疏中述诸心相生。未云有此义(云云)答。生二禅已上。未离自地烦恼之人。彼染污心无间借起初禅三识身故。上地染污心无间生下地覆无记心义可有也。今论中云色界有覆无记心无间生自界五心。除通果心(取意)故色界有覆无记心无间生自界威仪心云事。分明也。何云诸心相生未明此义哉(已上)。
不与欲界心为所依(文)正文云。此文倒也。应云欲界心不与无色界心为所依。故光并麟同引正理论云。谓于未至ニ入出位中等无间缘。别所依体无容有故(已上)欲入无色界定之时。不起欲界心也。
所依远(文)古(定)云。所依远。依后三远道理。无色心不成所依也。二行相远。依空处近分。离第四禅染。生无色善等心也。依离欲染。不得无色善也。所缘远。可准行相远。四对治远。以无色有漏道。不对治欲界。有漏离次下云故。又以无色无漏道不对治欲。余八离自上故也(已上)问。依身欲界ニシテ无色为依地。起无色定者。依欲界善。非起无色善耶。答。无色无漏从欲散善不可起。无漏必从有漏定起故。无色有漏定为离次下地染。可起之。故起色界定后。可起无色有漏定故。从欲善心不可起无色定也。可思之。
对治远(文)麟云。恶戒等法者。等取余有漏法。二对治者。厌对治。谓加行道缘恶戒等法深生厌故。断对治。谓无间道断烦恼故。此二对治唯依未至。不依无色。故言远也。旧云。无色望欲。无断·厌对治。有持对治。谓能持彼得令不失故。亦有远分对治。远防彼惑令不起故(文)。
防定方便心。
作如是愿(文)决云。染污定者。入色界定。出定时。缘过去净定。殊胜定也ト贪相应染心ナ起。此云染污定也。味定トモ云也。防定方便心者。将入色界定之时发愿。虽起欲界劣善心。不起色界染污心。若起。退定因缘ト成ナラント思。云防定方便心也(已上)古(定)云。色界无色界。自地自地定ニ贪也。入定时ニモ。今贪爱起事有之也。尔此爱退无漏定缘成事有之。故厌之。入定时誓愿之。何住定时件爱起。依前誓起下地善心事有之。名防定方便心也。退无漏定爱ヲ防故。防定云欤。同云。色界无覆无记心无间不生欲界善心。谓色界异熟威仪。生彼地起之故。不起下欲善心。通果出下地虽起之。与定出入。无间不可起欲散心也。无色界无覆但异熟生心也。生彼起之故不起。无色善心四远故不生。染污心命终俗生ニ约。欲染污心生之善心不生也(已上)。
十二中除学(文)麟云。谓初出无间。是善心故。此二心不能生染。言欲界染不往彼界者。谓未离下染。必不往上生也(文)决云。初受生时。自地烦恼皆能润生故。身·边二见受生时。润生力在之。但自力缠不起。自余烦恼皆起也。论云。诸烦恼中。无一烦恼于结生位无润功能。然诸结生唯烦恼力。非由自力现起缠垢(云云。已上)。
余从五生七者(文)古(定)云。欲界无覆无记从五生出者。自界四心·色界善心也。此色善生者。欲界通果无记心也(能变化心也)通果心一切皆色界定ヨリ出入也欲界无覆无记生七者(自界四。色善·染污。无色染污也)不生色无覆事。异熟无记不起异地故也。不生威仪事。以下地眼不取上地境故也。无色远故不生。无漏二心必定生故。欲无记ヨリ不生也(已上)。
谓欲界通果无记(文)十四能变化心。欲界变化心也。
色善生十一者(文)三界染污四心续生时可生之也。麟云。初从定出。生欲界善心。命终下生欲界。生欲二染。入无色定。生无色善。往彼受生。生无色染。入无漏定。生学无学(文)依身欲界入色界定。出定时生欲善心。又生无覆无记。此欲界无记。则通果无记入定时事也。
此复从九生者(文)麟云。从欲散心入色界定。是从欲善心生。变化事讫。却归净定。即无覆生无色定出。谓无色心生。无漏定出。即学无学生余可知(文)。
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所以可知(文)色界定。未离欲者为离欲修之。必从欲善心生色界定。从染污心不起之。已离欲者易知。
有覆从八生(文)色染污从八生。自界三。欲善·无记(受生时也)无色三(受生时也)麟云。除欲二染及学无学者。下染不能生染故。初生无漏心必净故。故除此(文)不断下染不起上染理也。
谓自界三余无生理(文)异熟威仪不许异地起也(古定趣也)。
无色善生九(文)麟云。除欲界二善者。从彼定出。不生欲界善。以极远故。生欲染。约续生说。又不依无色发通故。不生欲色无覆。并学无学者。从无漏定出起彼定也。无色有覆生色界善染二心者。防定生善。受生是染生。欲唯受生故。但生二染不生善也。除欲色染者。未离下不生上。故除之。无覆生下染者。约续生说。色无不善。但生一染。有不善。生二染(文)。
学从四生五(文)麟云。加无学者。谓金刚喻定证尽智时。即是学心生无学也。无学心自相生者。谓从前念引生后念。无有无学却生学心故。无学心但能生四。设从无学退归学果。谓有漏心起烦恼退。亦无学心生学心也(文)。
明二十心相生(文)古(定)云。凡十二与二十。开合不同也。非有禅体宽狭。故光云。十二之与二十。开合为异。体无宽狭(云云)。
加行得生得(文)加行善殊胜。数习薄故。断善根本时身不持之。断善加行位先立舍之也。生得善无始数习上善根劣。强恶法不相违。故难舍。上品圆满之邪见起时。断之也(已上禅读抄)决云。加行善。四善根等。加行所得善也。生得善者。生得惠是也(已上)二十二卷。约闻·思·修三惠。释加行·生得分别也。可见之。
威仪路心者(文)住者不行立居也。古云(定)威仪ハ威仪心所行处故。云威仪路。所行处者。此威仪心缘威仪生作用。云所行也。此威仪彼心作用令生物故云路。故威仪即路也(已上)决云。光十一云。行·住·座·卧。名为威仪。以长短等表色为体(文)行·住·座·卧体色香·味·触为体也。欲行欲住心。此威仪心也似威仪者。广物也。假令闻呼声行ナトスル行·住·座·卧ノ方便ト成ル物。皆云似威仪路也(已上)。
古(定)云。往行时ノ足音等声。是似威仪也(已上)。
工巧处有二(文)古(定)云。语工巧歌咏也。以五境为体。四境肉舌也。歌咏等时。声·肉舌和合故通五境也(已上)麟云。以语起时不离五境者。谓语是声。必色·香·味·触故具五境此谓音屈曲差别。二缘工巧心通五识者。此有语工巧故通五识。与威仪不同(文)决云。缘工巧通五识及意识者。身工巧以色·香·味·触四为体。声不为体。语工巧以五境为体(如声)故身·语合五识及意识通云也。以工巧时者。身·语共通六境故。异缘工巧(已上)。
二十心相生事。颂疏中虽有名言。正不明也。论中正明也。颂疏不明事。以十二心相生可准之故也。
已下尧圆抄全写之。
二十心
欲界八心
加行善 生得善 不善 有覆 异 熟 威 仪 工巧 通果
色界六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覆 异 熟 威 仪 通果
无色界四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 覆 异 熟
无漏二心
有学心 无学心
二十心相生
欲界加行善心无间生十心。谓自界七心。除通果心(通果心唯与色界善定相生故。总与自欲界心不相生也)及色界加行善心(欲界加行善心无间入无色界定故。从欲加行善心生色界加行善云也)并学·无学心(欲界加行善心无间起学无学无漏心故也)。
欲界加行善心从八心生。谓自界四。即加行·生得二善心。及不善·有覆二染心。除四无记心(通果心唯与定相生故。与自界心不相生。异熟生心势力劣故。不生加行善。威仪·工巧乐作切用引发故。不能顺起加行善心也)色界二心。谓加行善(从色界定出生欲加行善也)有覆无记(依身在欲界。起色界染污定。如是愿。我宁虽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复染污定所逼恼故。依起如是愿。彼染污定无间生欲界善。为遮退失故也)学·无学心(从学·无学无漏定心出。起欲界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加行善心相生
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九心。谓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无色界有覆无记心(欲界善心命终者。生色·无色界时。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色·无色界有覆心也)。
欲界生得善心从十一心生。谓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加行善(从色界定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及有覆心(从色界染污定出。生欲界生得善也)学·无学心(从学无学无漏定心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
已上欲界生得善心相生事
欲界不善·有覆无间生七心。谓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不善·有覆心从十四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四心除加行善与通果心(色界四心命终者。生欲界时。二染心从彼四心生也)及无色界三心。除加行善(无色界三心命终者。生欲界时。欲界二染污心从彼三心生也)。
已上欲界二染污心相生
欲界异熟·威仪心无间生八心。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异热·威仪心不生加行善与通果心所以。如前注释也)色·无色界有覆无记(欲界异熟·威仪心命终者。生色·无色界时。欲界异熟·威仪心无间生色·无色二界染心也)。
欲界异熟·威仪心从七心生。谓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异熟·威仪心相生
欲界工巧心无间生六心。除加行善与通果心也(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工巧心从七心生。谓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工巧心相生
欲界通果心无间生二心。谓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即加行善也。
欲界通果心从二心生。谓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即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通果心相生
色界加行善无间生十六心。谓自界六。及欲界三。谓加行·生得·通果心也(从色界定出。起欲界加行·生得善心。及起通果心也)无色界加行善心(从无色界定入学·无学无漏定。及色界加行散善心入无学无漏定也)。
色界加行善心从十心生。谓自界四。除异熟·威仪(异熟·威仪二心不生加行善。如前注释也)欲界加行善及通果心(此二心无间生色界定如前。云云)无色界二。一加行善(从无色定色界定时也)有覆心(从无色染污定生色界加行善也。是即防定方便心也)学·无学心(从学无学无漏定心。若入色界定。若起色界加行散善也)。
已上色加行善相生
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八心。谓自界五。除通果心(通果心唯与定相生故。从生得善心不生也)欲界不善·有覆二染污心(色界善心命终者生欲界时也)无色有覆心(色界善心命终者生无色界时也)。
色界生得善心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色界有覆心无间生九心。谓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思之)欲界四心。谓加行·生得二善。不善·有覆二染心也(从色界染污定。生欲界加行生得二善也。色界有覆心命终者。生欲界时。色界有覆心无间生欲界二染污心也)。
色界有覆心从十一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也)欲界三。谓生得善·威仪·异熟三心也(此三心命终者。生色界时。此三心无间生色界有覆心也)无色界三心。除加行善(生得等三心命终者生色界时也)。
已上色界有覆心相生
色界异熟·威仪无间生七心。谓自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欲界二。谓不善·有覆(色界异熟·威仪心命终者生欲界时也)无色界有覆心(色界异熟·威仪心命终者生无色界时也)。
色界异熟威仪心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云云)。
已上色界异熟·威仪心相生
色界通果心无间生二心。谓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色界通果心从二心生。谓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已上色界果心相生
无色界加行善心无间生七心。谓自界四心及色界加行善心(从无色定人色界定时。无色界加行善心无间生色界加行善心也)学·无学心(从无色定入学·无学无漏定时。无色界加行善心无间生学·无学心也)。
无色界加行善心从六心生。谓自界三。除异熟(异熟生心不生加行善如前注释也)色界加行善心(从色界定起无色定时也)学·无学心(从学·无学无漏定心出起无色定时也)。
已上无色界加行善相生
无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七心。谓自界四心及色界有覆(无色界善心命终者。生色界时。无色生得善心无间生色界有覆心也)欲界不善·有覆(无色界善心命终者。生欲界时。无色生得善无间生欲界二染心也)。
无色界生得善心从四心生谓自界四心也。
已上无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无色界有覆无记心无间生八心。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心。谓一加行善(从无色染污定生色界加行善心。即防定方便心也)二有覆心(无色界染污心命终者生色界时也)。
无色界有覆无记心从七心生。谓自界四。及无色界三。生得·异熟·威仪(此色界生得等三心。命终者出无色界故。无色有覆心从此三心生也)欲界三。谓生得·异熟·威仪(此欲界生得等三心。命终者生无色界时。此三心无间生无色染心也)。
已上无色界有覆心相生
无色界异熟生心无间生六心。谓自界三。除加行善(异熟心不生加行善所以如前注释也)色界有覆心及欲界不善·有覆(无色界异熟生无记心命终者生欲·色二界时也)。
无色界异熟生心从四心生。谓自界四心也。
已上无色界无覆心相生
有学心无间生六心。谓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并学·无学也。
有学心从四心生。谓三界加行善并有学心也。
已上有学心相生
无学心无间生五心。谓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并无学心也。
无学心从五心生。谓三界加行善及学·无学心也。
已上无学心相生
论云。由疑续善及界退还欲界善心。尔时名得(云云)寻云。续善时善生得者。常性相。界退还所得善。加行·生得中何事。答。光记见光云。问。界退还得欲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串习者亦得。如婆沙有此两说。然无评文(云云)善心中得六(云云)今所言六心者。欲界无覆·色界善·并无覆·无色界善·有学·无学心也。
论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文)光云。威仪路等至十二处境者。别明三无记所缘境。异熟生心能缘十二处。此即可知。故不别显。威仪路·工巧处·通果三无记心。皆以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等取通果心。此二无记亦缘于声。有语工巧故。工巧心缘声。化人发语故。通果心缘声。声非威仪故。威仪心不缘。如是三心唯是意识威仪路·工巧处加行。不但意识。亦通四识·五识。夫通果心有二。一五识中通果。即天眼·天耳通。二意识通果·即变化心及发业通果心。此中且亦据第二通果心故。言唯是意识。若威仪路心唯意识者。据起威仪心说。若威仪路加行。不但在意识。亦通四识。若工巧处心唯意识者。据起工巧心说。若工巧处加行。不但在意识。亦通五识。缘五境故。若通果心加行。唯是定心意识。不通五识。故不论(文)。
此言加行者是缘威仪等心也(文)缘威仪心加行者。行·住·座·卧加行云心也。缘工巧同也。
明得心多少(文)惠云。此门意。如前成就诸根定量门。成欲界染心俱时及前后位。此染心容俱时得几心也。容得者。容者约前后诸位许得。不俱时得六。所以言容也(文)古(定)云。得心多少者。得心者。云初得也。谓十二心中起何心时。初得何心云事明也。前约现起并相生。此约得判多少也(已上)同云。问。欲染心初起时。同时必得此六欤。答。不尔。一切欲染心初起时。依此染心得余心位位ヲ取合。得六心云也。余可准之。欲染得六。总依三缘。一疑续善。二界退还。三起或退也。可思之(已上)欲界染心不得自界无覆无记(异熟·威仪等)心事。彼无覆无记无法前得故也。可知之。古(定)云。问。威仪·工巧数习者有三得。何不入得心数耶。答。威仪·工巧二无记。定不具三得。不定故不数之欤(已上)。
断善事。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理思也。邪见亘善恶拨无果报也。上品圆满邪见起时。无始数习生得善断也。断善感无间果也续善者有二种缘。疑有心及正见也。疑有续善者。邪见拨无因果。善恶因果アルカト思疑有心起时。续善也。正见续善者。善根断者因果道理有リト思フ决定心生时。续善也。问。疑无心起时。不断善。拨无邪见圆满位断善也。若尔。疑有心起时。何续善耶。答。生得善无始数习故。断难续易也。故疑无心不断之。聊疑有心起。易续续善也。续善根时分。顿现除逆者。述造逆罪。断善根者。无现身续善者。必转身续善也。而缘力断善物。生生时续善。生生者中有末心。地狱生有欲现前时也。因力断善者。生改时续善根因力者执强地狱果报终マテ不改善思也(已上。禅读抄)疑是染心(文)惠云。正起疑心时。及上界死生欲界一刹那结生心。唯染污。此两位染时。未来善上法前得。与此二染俱时得也(文)私云。准此释。今疏结云起法前得得之也者。结疑续善并界退还二缘也。
得欲不善有覆(文)惠云。由起惑退。约先凡夫断欲界烦恼尽。复起欲惑退成三界染心也。界退还即无色死。第二念受欲中有初心。成二界染也。无学正起欲界染时。即退果得学心及无色有覆心也(文)古(定)云。依二缘一起惑退时。离欲色染人。后时起欲染故。此时得欲二染。下地成就上地染故。得色有覆也。无色染先成就有之故。不入此也。二界退还。无色没生欲界时。得欲二染。此时又可成就色染也(已上)。
得无色有覆及学心者(文)古(定)云。此起惑退一缘也。谓罗汉退起欲惑时。得无色有漏及学心也。此时虽得色有覆欲染得色染时。上出之故。今无色云故略之欤。预流果不退故得学心罗汉不受生故。无色界退还也。故依一缘也。
此据无色命终(文)自界三者。色界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此通果无记。有法前得故也。得者皆法前得ニテ得之也。余可准之。惠云。色界染心界退还。即据受色中有初心。是染便自界三·欲界一。法前得与染心俱时得也(文)。
决云。续生时得欲界通果心事。如所依定得。定通果心所依定得。能依通果心必得之也。故今从无色没生色界四静虑之时。得其定故。其定能依通果心同可得之也。即初禅欲界化。乃至四禅欲界化也(已上)。
无色染心得二心者(文)古(定)云。问。起惑退时。何不得善心等耶。答。圣人皆持三界善心(见)故起惑退时。善心等非初得也。问。生上地时。下地三性心悉舍之。何云起三界有漏善心耶。答。依依身。其地善无记有漏ナレトモ持之欤罗汉依身通三界。前三果依身欲界也。可思之。问。尔者。无色依身罗汉。退起欲色惑。可得欲色善心耶。答。于罗汉起惑退。无受生故无依身替。故记惑退时。染心斗得之不得善无记也。凡罗汉持三界善心故(见)故光之引婆沙十一文。可见之。凡依依身持善无记心。一人上三界善心不可持之。故圣者将三界善心云。舍下地时三性共舍之云。不作相违欤。能能可问之(已上)。
十二心内容得三心(文)古(定)云。得色善二界通果心事。由二位。二位共升进时也。色善得色善者。从欲入未至地也。色善得二界通果。入根本得之。依色善得余心事。此位ハカリ也。界退还起惑退时。初染心得故。依善得余事无之。光释云。此内色善容得三心。由二定。二由离染(文。已上)。
学四(文)古(定)云。得四心事由二位。一入定。二离染。离染有二。一由圣道离欲染。二以圣道离色染也。入定者。初苦法忍位也。此时得学心也。依圣道断尽欲惑第九解脱道。得二界通果也。又以圣道离色染时。得无色染也。此皆依学得也。得无色善事。断尽第四定染。入空处近分位也。光释云。学心得四。由二位得等(文。以上)。
谓由圣道离欲界染心(文)麟云。以明学心故。言圣道。简间道也。入根本得二通果者。谓通果非近分地故。要离染得根本时。方能得也(文)。
惠者说染心(文)古(定)云。指杂心云惠者欤。彼论心。染心现起时得九心。此论十四心ト说之(六·六·二故十四也)会此相违也谓色染·无色染·及学心。有重得也。色染心两度得之。一欲染得色染时。二色染得色染时也。无色染·学心。各各三度得之。阿罗汉欲惑退起时。色惑退起时。无色惑退起时也。此论取重得云十四。杂心约单得云九心。谓色染除一。无色染·学各各除二。故除此五说九也。此论依重得说十四也。不相违(已上)。
善心中得六(文)古(定)云。六者二界通果·无色二善·无漏二心也。此论说七。于七中。二心各各两度得也。二通果依色善得也。杂心除二心取五心。并无学说六也。无记唯无记者。三界无记不兼得他也。势力劣故(已上)。
依或人圣望。颂疏讲读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日。拟讲英宪。
(大藏卿得业誂之。以英宪自笔校之毕)。
(弘治三。九月晦日。阿阇梨净立三十六)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八(颂疏论本第八)
寻世间品得名如何。惠云。可破坏故名曰世间者。可破坏故。释世字。堕在世中故名间。准此牒文者。颂疏可破坏故名曰世间之本在之欤。流布本无之。麟云。三界有漏可破坏故。对治故。名为世间(文)准此等释。世言破坏义。间者。三界有漏堕在破坏中故云间。有漏法无漏能治故云对治也。
问。云可破坏。云有对治故。意如何。古抄云。瓶衣等法终破损法也。心心所不相应等法终可被对治。故有漏道一往成能治。下地断道。迁上地时被断舍。乃至无色道起无漏道时被断舍。故可对治义也(以上)。
一明有情世间(文)宝云。就世品中。先明有情后明器者。外由内感故。先能依。后所依故。先明内果。后明外果(文)。
一总辨有情(文)此科总别次第也。可思之论云○今次应说(文)二聚差别者。正定聚三聚别也。宝云。而有二问。一问三界体。二问于中处(云云)光云。第一明三界结前问起。于前品未已依三界分别诸心。今次应说三界是何各自界中处别有几(文)。
列五趣名(文)五趣义如次下科。趣者。所往趣也。
梵云那洛迦(文)麟云。言捺落迦。此云苦具。亦云不可乐。婆沙云。问云。何故彼趣名捺落迦。答。是那落迦所趣处故。是中有那落迦故。名那落迦。言那落迦者。正理云。那落名人。迦名为恶。人多造恶。颠坠其中。由如是故名那落迦趣。或近人故名那落。造重罪人速堕彼故(云云)准上两名捺落。是短声总谈彼趣。那是长声别显所有。然今章中但一名耳(文)寻云。苦具意如何(以无量苦具可责罪人。故云苦具。铁绳等生苦具也)三界义云。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造恶业人堕于苦器中。受诸苦故云苦器(云云)准此可思之。
以傍行故(文)麟云。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非傍行者○新云。如傍蟹等横行名傍○婆沙问云。何故名傍生。答。由形傍故行亦傍。由行傍故形亦傍。准此即应牛马等类亦是傍行(文)。
谓余生中○(文)古抄云。释鬼有四义。第一举因。后三约果(云云)麟云。前世为余生也(云云)光云。余生中喜盗他物习悭贪等(文)。
私云。悭贪是饿鬼业因也。故于前世由贪盗他物者。受饿鬼报(为言)正法念经云。若人贪嫉狂夺人财。破人城郭。杀害抄掠。得财奉王大臣。转增凶暴。堕炽然饿鬼中(文)。
又多是所祀祖宗(文)私云。于鬼种类品品也。势力鬼住山谷居灵庙。若人不归敬起灾难。故所祭祀欤。或又祭祀得所弃食饿鬼在之。今释显此类欤。
又多希求○(文)私云。从他求遗落等食存活类欤。麟云。杂心从他希求名饿鬼(云云)又多怯劣○(文)此约卑贱形显其类也。
孟兰盆经疏(宗密云)然鬼有三种。一无财鬼。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饮食。三多财鬼。多得饮食。此三中各有三。初无财三者。一炬口鬼。谓火炬炎炽常从口出。由前生烧坏村栅以此求财堕地狱。从地狱出堕此鬼中。二针咽鬼。谓腹大如山。咽如针孔。谓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三臭口鬼。谓口中腐臭。自恶受苦。以多贪名利自是非他。据此三种。宁呑铁丸不食信施。少财三者。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为贪利故。妄行针灸及刺畜生。但为求财不能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以贩卖猪羊渴烂刀剥痛楚难堪。地狱罪终堕斯鬼趣。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决啖脓。由嫉妒于人常怀瞋恨故。多财三者。一得弃鬼。谓常得祭祀所弃食故。以罪多福少。少施多悭。弃掷之物方能惠施故。二得失鬼。谓常得卷陌所遗食故。以于现财常生悭着疑欲失者方起舍心故。三势力鬼。谓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类于天人。或依树林。或住山谷。或居灵庙。或处空谷。形竖而行。属于鬼趣(以上略抄)又多怯劣身心[*參](云云)私云。怯劣显身劣卑形。轻[*參]显内心粗动欤.金光明疏(嘉祥云)轻[*參]难者。谓心无主当即是散乱烦恼。若配八难。即是世智(云云)准之可知之。
言人者(文)梵云末奴沙。麟云。婆沙问云。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转轮王。名曼驮多。告诸人曰。汝等若有所作。应思惟称量观察。尔时诸人即随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称量观察。便于种种工巧业处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文)多思虑故(文)私云。于五趣中简余处云多欤。思虑者。于诸事思虑分别莫过人也。或又指种种事业思惟称量事欤。法苑珠林云。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文)义章云。如杂心释。意寂静故名之为人。此就人德以释也。以人能思断绝邪念。名意寂静(文)法苑珠林云。如婆沙论中释人名。止息意故名为人。谓六趣中能止息烦恼恶乱之意。莫过于人。故称止息意也(文)。
言天者(文)义章云。如杂心释。有光明故名之为天。此随相释。又云。天者。净故名天。天报清净故名为净。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为天(文)麟云。婆沙问云。何故名天。答曰。于诸趣中彼趣最胜乐善最妙最高故名为天。有说。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昼夜等故(文)。
或复尊高○(文)尊高者。身形胜妙最尊最高(为言)神用自在者。神通德用显也。众所祈告故者。诸人于诸天祈祷告启也。
六欲天者(文)于五欲妙境受快乐故名欲天一四大王众者(文)四王天委第十一卷在之。惠云。王即四王众者。类非一故。即七金山日月宫四层级住者。君臣合举。旧名四王天。不得其众。四王者。东持国主。南方增长主。西方广目主。北方多闻主也(文)。
二三十三天(文)麟云。妙高山顶四面各有八部天众。谓金刚手等。帝释居中。总有三十三处。故名三十三天也。惠云。忉利。此云三十三天。亦臣·主合立名也(文)。
此云时分。光云。夜摩天。此云时分。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哉(文)宝云。此云时分。受五欲境知时分故(文)麟云。言时时唱快乐者。谓昼夜六时唱乐也(文)。
此云喜足(文)光云。此云喜足。谓彼天处多于自所受生喜足心(文)麟云。昔云兜率天是也。此名知足。一切后身菩萨咸皆生彼天中名一生(文)。
五乐变化天(文)乐具变化天(为言)麟云。谓此天随心乐欲受用境。即自能化种种乐具(文)。
六他化自在天(文)麟云。言于他化中得自在者。谓此天欲得受用境。便余劣天子等变化种种乐具受用也(文)。
一等活地狱(文)光云。正理云。众苦逼身。数闷如死。寻苏如本。故名等活(文)麟云。牛头唱活故活也(文)义章云。如龙树说。此地狱中诸受罪者。各共斗诤。恶心炽盛手提利刀互相残害。闷绝而死。宿业缘故凉风来吹。狱卒咄之。罪人还活。应声即活。从此义名活地狱。多由杀生故生其中。玄赞(六云)。虚空中有大声言。此诸有情可还等活。可还等活。次彼有情欻然后起如前。苦具还受残害(文)。
二黑绳地狱(文)麟云。一释如章。又云。谓彼有情业感铁琐状。若黑绳锯斩故曰也。又彼有情所有筋脉。悉皆化作黑绳。锯斩故曰也(文)义章云。以黑铁绳拼诸罪人。悉令断绝。故云黑绳。此地狱中苦事众多。黑绳事显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谗谤良善。妄言·绮语·两舌·恶骂·枉杀·无事。或为奸吏酷暴无道故生其中(文)玄赞云。以黑绳拼之。或为四方。或为八方。彼既拼也。随其处所。若鋻。若斫。若斫。若削(云云)。
三○众多苦具(文)铁绳等生苦具也。惠云。即狭名狮子头马头逼身。合党即自朋类相残害也(文)麟云。合党释义如章。又彼有情将受罪时周匝有山。一时合逼故曰众合(文)义章云。于中狱卒化作种种虎狼·狮子·猪·羊·牛·犬·一切种形。残害罪人。或复化作两山相合铁轮铁网一切苦具。治诸罪人。以众苦具同皆合会残害罪人。故言众合。以其先世多杀众生故生其中(文)玄赞云。此苦有三。两山迫二铁槽压。三铁山堕(文)又云。众合苦相彼有情或时展转聚集和合。尔时狱卒两山迫之。复令和合。置大铁槽中压之。复令和合。有大铁山从上堕(文)。
四[号*帝]叫地狱(文)义章云。有大铁城。五百由旬。狱卒在中。或斫。或剥。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碎其头。或驱东西如是非一。令诸罪人发声叫唤。名叫唤狱。良以先世斗称欺诳非法断事。受受寄不还。侵陵下劣。恼诸贫苦。或破城邑。伤害剥切离他眷属。或复诈善诱诳杀之。令人叫唤故生其中(文)。
五大[号*帝]叫地狱(文)一义章云。切苦具转重于前。狱卒于中。或驱罪人入热铁屋。令大叫唤。名大叫唤。以其先世熏杀一切穴居众生。或复系闭。坠陷深坑。令大叫唤故生其中(文)。
六炎热地狱(文)义章云。此地狱中二。铜镬一名难陀。二跋难陀。热沸碱水涌波于中。狱卒罗刹又诸罪人投之于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脓血而自煎熬名热地狱。以其先世恼乱父母及诸师长一切沙门婆罗门等。令其心热故生其中(文)。
七极热地狱(文)义章云。以其先世活煮众生。或复生爓。或以木贯生而炙之。或烧山泽及诸聚落佛塔僧坊。或推众生令坠汤火故生其中(文)。
受苦无间(文)惠云。即约自身受苦不休息或无乐间苦。即约无外乐间内苦。或更有受生及身形无间等也(文)麟云。言受苦无间者。谓彼苦具最极增上。逼害有情相续不断故。故名无间。言无乐间苦者。谓等活等七暂遇凉风时时有等流乐。以间其苦。今此中无故曰也(文)。
一南赡部州(文)麟云。此无相当故不翻名(文)惠云。旧云。阎浮提者。提是河名。即无热池四河中一。数名拔提河。中有金。名阎浮檀金。河边有林。果大如八石瓮。新译取树名赡部州也(文)。
此州南边有○(文)本义抄。问。此州南边有赡部树欤。答。此州北边有此树也。于今释。者。一义云。此释意述此州名南赡部州之由故。此州须弥山南边有赡部树故名南赡部州(为言)非谓赡部州在处有此州南边也。一义云。此州之中。北边南边。处处可有赡部州也。故勘圆晖释一一云。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州。或依此果以立州名。任今论文明。北边有赡部树。当卷云。此州南边有赡部树。指南边有赡部树也。故清凉大师演义抄八(上云)。若立世阿毗昙云。树在此州之南(文)。
东胜身州(文)麟云。梵名毗提诃州也(文)。
以牛为货易故(文)麟云。西州梵名瞿陀。此云牛货。因高树下有一牢牛。为货易处故以名焉(文)起世经云。阎浮提人所有市易。或以钱宝。或以谷帛。或以众宝。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宝。弗婆提人所有市易。或使则帛。或以五谷。或摩尼宝。郁单越人无得市易欲自然(文)。
此云胜处(文)麟云。彼州寿命·衣服·饮食等。皆胜余方故曰胜处(文)。
大梵天王所领众故(文)惠云。此上者约处。所在欲界上。亦有情约处胜名上。后释胜也。光云。正理二十一释诸天名云。○大梵所有·所化·所领故名梵众梵辅者。于大梵前行列侍卫故名梵辅(文)。
广善所生故(文)惠云。广善所生。即是无寻有伺定业。又准下文修四梵福量得生也。第十八卷云。一为供养如来驮都。建卒都婆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于有情普修慈等(文)。
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文)麟云。谓中间禅梵王所得。以无寻故胜下。界有伺故未及上。故名中间。言最初生最后没者。谓劫初时梵王最前生。劫坏之时最后而没也(文)。
威德等胜故(文)古抄云。威德等胜也等者。指梵辅天也。或举威德等取诸余德也(以上)于二禅内光明○(文)云第二禅也。宝云。自地天内光明最小故名小光(文)。
意地乐受故○(文)麟云。无五识者。名意地。离下地喜贪。说名为净(文)本义抄。问。意地乐受既通染污。何立净名哉。答。意地乐受说名为净者。第三意异熟乐受说名为净(为言)非谓意地染污乐受名净欤。善法及无覆无记法。名为净地也(以上)本义抄。问。上中品障者。指上中二品欤。答。五品杂修意者。唯。就上品中分别之也。所谓一上下品。无烦天业因。二上中品。无热天业因。三上上々品。善现天业因。四上胜品。善见天业因。五上极品。色梵天业因也。故婆沙论云。杂修意是胜功德非下中品所摄。唯有上下·上中·上上·上胜·上极。故唯有五(文。以上)。
如云密合(文)古抄云。问。既云云地。云何云如云耶。答。云是龙气也(云云)故云有下天事也。上天地云似云云地欤(以上)。
烦谓烦杂(文)惠云。上五天皆名无烦。唯圣居。下地烦恼断名净。净身所居名净居也(文)已得杂修上中品定(文)杂修静虑事。如第二十四。古抄云。依五品杂修定生五净居也。立品者。上下·上中·上上·上胜·上极品(以上)故名无热(文)麟云。或令生下烦恼名热。此初远离得无热名。或复热者。炽盛为义。谓上品杂修静虑及果。此由未证故名无热(文)。
余品至微(文)惠云。有上极一品定障。名余品也(文)。
故名净居(文)光引正理云。离欲诸圣。以圣道水洒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住于此穷生死边。如还债尽故名为净。二者所住故名净居。或此天中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文)。
言除无想天者。麟云。正理云。无想天即广果天系业果故。不应别立为一天处。然梵王是一。要依同分立。天处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故与梵辅合立为一天处。高下虽殊地无别故(文)。
更无别地(文)萨婆多宗意立十六天。不立大梵无想一地。同处无别地故也。
不别身形寿量皆不等(文)神云。然梵众天寿量半劫。身量亦有半逾缮那。至梵补天寿量一劫。身量一逾缮那。又至大梵天寿一劫半。身量一逾缮那半(文)。
与广果天身寿等(文)寿五百劫。身五百逾缮那也。
因果别故(文)古抄云。广果天业(有心定)果(有想)无想天业(无心定)果(无想)因果俱以有心无心为别也(以上)。
无色界都无处所(文)本义抄。问。既云空无边处等岂无方处耶。答。若色界天上别有无色界天者。可云无色界有方处。而色界天上别无无色界天。故云无色界中无有方处也。但于空无边等之处言者。以众同分及与命根名处。非方处名处也(以上)。
一空无边处天(文)二十八卷云。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色境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文)。
于过去修得定处中有起(文)无色没生欲色界时。彼中有起在处。光二释在之。今释当光初释也。光云(初)释言是处者。于欲色界随其所应得彼定处(文)此释意任论现文也。论上标。谓于是处得彼定者。下云。命终即于是处生故述。即于是处中有起故。是处之言无诤可指上。谓于是处之是处见。可思之惠云。准疏释即于过去得定处中有起。此释恐非。应是无色界死处中有起名即于是处。若取得定处。岂无色界生经二万劫等无行动等也(文)寻。光第二释如何。光云。复从彼没生欲色时。即于应所生处中有起故(文)此释当生所起中有(为言)。
无色无身○(文)惠云。问。若尔欲·色界心等。何故不依同分及命耶。答。无色同分命强。从胜定生能伏色想。若欲色界身胜。心依身转也。又欲色界同分及命。此二依色转。无色同分及命自相依。欲色同分命不相依者。以二劣不如无色也(文)相依者。命根依同分。同分依命根也。
界是总名(文)光云。言界者。或是持义。或种族义。界者。有三义。一族义。族谓种族。谓三界系法不同各有种族也。二持义。持谓任持。三界法各自任持不相杂乱。三性义。性谓体性也。三界一一各有自体性故。可思之。义章云。经名为界。亦名为性。界别名界。性别名性。诸法性别故名为界(文)神云。又二十居止是欲之界名为欲界。此界力能任持欲。欲从所持为名。故名欲界。色·无色界约义而辨。应知亦尔(文)。
欲所属界○(文)此是论初解也。光云。欲是能属。界是所属。能所合论故名欲界。以欲强故且别言欲。即以别标总界也。如人所属县。人是能属。县是所属(文)论下文云。又欲之界名为欲界(文)光云。第二解约依主释。此界是欲之界。故名欲界(文)初解第六啭依主释。第二解第七啭依主释也.
如言胡椒饮(文)光云。饮中有胡椒名胡椒饮。环上有金刚宝名金刚环。具足应言胡椒所属饮金刚所属环(文)宝云。如饮中胡椒属饮义。镮上有金刚宝。金刚属环义。由此饮名胡椒。镮名金刚(文)。
名之为欲(文)惠云。贪心名欲。境非是欲。能生欲故名欲界。色界色胜。不能生欲。不得名欲。五蕴名界。欲属此五蕴。或界能生欲名欲界。色·无色界准此释(文)。
如经颂言(文)宝云。此颂是舍利子对外道说。外道计。欲是外境也。佛法言欲即是贪也。第一句非外道。第二句述自宗。后两句释非境因也(文)。
世诸妙境(文)光云。问。何故名妙。答。如婆沙一百七十三。一解云。复次诸欲下贱。而贪欲者分别增益取为净妙。故说为妙。问。何故但言五欲妙境。不云法耶。答。如婆沙云。意所识法。何故不立妙欲耶。答。皆是爱所缘者立妙欲。意所识法有非爱所缘故不立妙欲(文)。
邪命外道(文)神云。尼揵子[亻*杲]刑邪命外道。诘尊者舍利子(文)。
舍利子事。惠。梵云舍利弗咀啰。今言舍利弗讹也。舍利弗此云鹙。即百舌鸟。是母名。咀啰云子。以母辨才如鹙鸟。此是彼子故以名焉(文)。
苾刍事。惠云。苾刍此云乞子。旧云比丘。西国草。具五义四德。五义者。一此草未生。诸草竞生况佛未出世外道皆与。二此草生已诸草皆灭。况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诸嗅气。况佛出世所至之处止诸恶事。四此草不致旋岚猛风倾动。五此草不致粗垢染污。况佛破戒垢不能染污。四德者。此草香气远腾。二引蔓滂布钧锁相连。三此草伺日倾。四此草如来涅槃悉变自。苾刍具前五义四德取草名也(文)。
一三界一多事。论云。三界无边如虚空量。虽无有始起有情。无量无边佛出于世。一一化度无数有情。令证无余涅槃界。而不穷尽犹若虚空(文)。
一世界横竖事。论云。当言傍住○不说上下。有说亦有上下方。余部经中说十方。故色梵上复有欲界。于欲界下有色梵(文)光云。说一切有部。答。说有八方世界傍布。经中既说四方。不上下。明知傍布。经说四方摄四维也(文)有说亦有上下二方(文)。
一日月所照事。光云。一日月所照名一世界。千世界有一梵王。梵王通为千世界主(文)。
一离欲通局事。惠云。问。若离此欲界贪。诸欲界贪皆得永离否。答。皆得永离。以同修欲界故也(文)麟云。若发神通。但往自界不往他界(文)。
于中地狱等(文)惠云。于中地狱等者。前明三界。通外器·善·染·中有。今五趣狭。唯取异熟无记五蕴有情为体。故言于中(文)。
谓前所说地狱○(文)问。阿索罗何趣摄耶。光云。婆沙一百七十二说阿索落。有说是天趣摄。如是说者是鬼趣摄也(文)评家意鬼趣摄也。阿索罗者。其性谄曲憍慢无入正性离生。若天趣摄者。宁无入圣义耶。
若通善染趣便相杂(云云)本义抄。问。婆沙有说意。会趣杂乱。惠云。若以成就则有杂乱。若以现行则无杂乱。谓地狱趣于地狱趣业烦恼成就亦现行○(文)如何。答。未得其意。于他化自在天等造地狱等业之时。可起彼业能润烦恼故。设虽约现行争可遁趣杂乱过哉。难云。三界体广通善染。五趣体可同之。答。光师所引婆沙论中云。然由烦恼界有差别。由异熟蕴趣有差别。是故趣体唯是异熟(文)由烦恼系传论三界差别。故三界体虽通善染污无界杂乱过也(以上)古抄云。趣所往故不摄能往善染业也。界分齐义。故于欲界有三界业。随应可摄三界也。
第三明七识住(文)七识注。义章云。五阴之中色想行。为识所依故。名识住。住义如何。依如毗昙心王之体。依于同时色受想行故名识住(云云)又云。七识住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别计故也。有诸外道计识为我。释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识住非我住也(文)别计者。五蕴各别计我也。又云。此之七处心识乐安故名识住(文)又云。问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云识住。释言。住义理亦应通。但识是主故偏说耳(云云)本义抄。问。以识蕴可为七识住体耶。答。可为七识住体也。付之识所乐住名七识住。而以识望识之时。不可有乐住之义。何以识可为识住体耶。是以论云。四识住当知四蕴唯自地(文)以识不为四识住体欤。答。以识可为识住体也。但以识望识于无乐住义之难者。于生处所摄异熟五蕴。不别分折。总生喜染之时。缘五蕴义边名七识住。故识乐住识之义可有也。光释云。于契经中虽有是说。而于生处所摄五蕴中不别分折。总生喜染缘识义边名识食。缘五蕴义边名七识住(文)次于四识住例者。立七识住。由与识为因为果。展转相资。识随乐住之义。前后念识相望之时有此义。故以识立为七识住体。立四识住。由与识俱行亲近和合能为助伴之义。以识望识无此义。故以识不可为四识住体也。
于三界及五趣中○(文)惠云。七识住更狭。于五趣中。取人·天二趣少分为七识住。故云即于三界及五趣中也(文)。
如其次第(文)光云。即于三界五趣中从下至上。如其次第识住有七(文)状貌异故(文)论云。言身异者。谓彼色身种种显。形貌异故(文)宝云。种种显状貌者。青黄等异。种种形状貌者。长短等别(文)。
言由身异者约体言有异身者据成就(文)光如今疏。麟云。约体者。谓约彼此长短等色体以明也。据成就者。谓长短之人各自成就长短之色也。此同旧(文)惠云。由身异者。约众多有情各各体类异故。或有异身者。约各各成就一身(文)宝云。彼由身异即是别指色身。或有异身即是总标假者(文)麟云。正理师云。彼由身异者。就依主释身之异故。或有异身者。是所有义就有财释(文)。
言由想异者约体(文)光如今疏。光云。言想异。三想不同。言苦等想。约相应受分成三种。若在欲界具有三想。若在初定除苦有二。彼由想异。约体以明。或有异想据成就说(文)宝云。欲界人天三受互起。名为想异。初意中除其苦受。彼由想异别指想心。或有异想。总标假者(文)。
同想一因(文)光云。正理二十二云。岂不梵众言我从彼生。而大梵王言。我能生彼想即有异。如何言一。此责非理。梵众梵王同执一同而生想故。或缘所化想是一故。解云。同执一因。同缘所化。想无别(文)故与此论意同。
大梵王身○与梵众不同(文)本义抄。问。第二识住身异者。初静虑三天相望。论身异义欤。答。当处相望论身异义也。付之。今论云。大梵王身○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云云)如此文者。初静虑三天相望论身异义(见)如何。答。光法师释。第三身一想异识住云。言身一者○(文)如次下所引。此则第二静虑名身一。既当处相望论之。准彼思之。于初静虑名身异。当处相望论之云事必然也。但于论文者。光释会云。言身异者。梵王梵众其身各异。故名身异。此文且以大梵对梵众明身异。梵补梵众当处相望身亦有异(云云)难云。自本当处相望论身一异者。设虽一往何论中以大梵王望梵众明身异义哉。是以于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异天相望。假不论身一异哉。答。梵王梵众王臣相杂一处与住故。异天相望且论身异也。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全无此义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论身一异之义也故。惠晖释如次下引之(以上)本义抄。
彼诸梵众初见(文)有差别故(文。以上可见之)宝云。正理论云。谓诸梵众初下生时。见大梵王威光赫烈。虽怀敬恭欲往亲承。威光所逼未果前诣。于兹荏苒遂致多时。后励专诚预近瞻仰。到已皆共作是念言。我等曾见乃至广说。谓彼近见大梵王时。便能忆知先所见事。后能了达众下生前独有梵王及心所所愿(文)此释意云。诸梵众从极光净天没。初生梵众天时。见大梵威光。遂经多时后亲近之。能忆知初受生时先所见事。复起宿住通。了达梵众未下生前。大梵王独起。当令谓有情生我同分内之心愿(为言。以上)。
亦摄小光净天(文)正文云。净字剩欤。
彼天显形○名身一(文)惠云。问。初定亦有三天。如何即言身异。答。以梵辅与大梵同一地摄。臣主相依胜劣有殊。故言身异。二定三天各别地无有臣主。自他论之即各不别也。又此三天显色光明不相妨碍。即一身形三天大小即别也。光云。言身一者。无异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异。而言身一当处相望。故正理二十二云。彼天中无有表业等为因。所感差别身形故。云身一即形显等同处。诸天相无别义(文)。
乐非苦乐二想(文)麟云。问。二天喜受。如何名乐。答。三受明义。喜亦名乐。问。乐等是受如何名想。答。受想相应说名乐想等(文)。
又云。问。既取五蕴。何独言识。答。以识强故从强立目(文)。
身想一(文)麟云。问。岂不此天亦有近分中舍。何言想一。答。彼乐寂静恒无厌时。不入近分舍故。不同二禅喜受扰动有厌入舍也(文)惠云。经部问。第二定厌根本喜起近分舍。即言想异。第三定厌根本地乐起近分舍。如何乃言想一。答。二定喜粗动有厌时。即起近分舍言想异。第三定未寂静凝然故无厌时。不起近分舍。言想一也(文)。
由二善想(文)宝云。初静虑中言想一者。是戒禁取故言染污。第二静虑是定心故名为善想。第三定中受异熟乐。无厌舍故名为想一。无记想也(文)麟云。谓是善定心相应受故(文)。
无想事(文)麟云。无想果也(文)。
有顶昧劣故(文)第二十八释昧劣故立名云。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惠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文)。
明九有情居(文)九有情居。义章云。九众生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想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众生以为神我。释善而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居非我居也(文)因兹复说(文)想计者。五蕴和合有想御我计之也。宝云。九有情居非经所说。因释经中说七识住故。便释故(文)可准之。
兼有顶天及无想处(文)宝云。此二不立识住者。以有怀识法故。识昧劣故。云非识住(文)义章云。问曰。向前七识住中。不说无想及非想处。今此何故通说为居。释言。此处残害心识。故非识住。不灭众生。是故说为众生居也(文)。
明四识住(文)问。四识住中可摄中有耶。答云。可摄中有也。
释曰(文)此一段有五门。一标名释相(四识住者标名也之下)二辨体门(当知四蕴者辨体也之下)三就地分别(自地者之下)四简别门(说独识非住者之下)五同异门(有漏独摄者下)。
如经言识随色住(文)住者所依着之义也。论云。识所依著名识住故(文)光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蕴。是识所依。是识所著所依。谓识俱生依同时助伴令识起故。最极亲近故名为依。非要是识所依根故方名所依。此所依言显亲由藉义。所著谓识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识起故。诸有漏识随于爱力。依著于彼。有斯二义。故名识住(文)本义抄。问。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心法现起之时不缘同时相应法故。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义全不可有也。由所依所著之义。总以色等四蕴立四识住之时所依之义。广亘同时色等四蕴。所著之义狭。限同时色行二蕴也(以上)本义抄。问。立四识住必由同时相望欤。答。必由同时相望也。与识同时色等四蕴。与识亲近和合。由藉能为助伴立四识住。故必由同时相望云事必然也(以上)。
若于他地无爱摄受故(文)光云。以爱不缘无漏异地法(文)义章云。若依毗昙。要当地法望当地识说为识住。异地则非。粗旧别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时。下地之身应非识住(文)。
总说一切有取诸识(文)麟云。谓有漏识能取三有名为有。取以简无漏识○(文)神云。犹如良田。总说一切三界五趣。有漏取识犹如种子(文)。
通恶趣等故(文)光云。于地狱中爱自身。或贪乐等。故于地狱亦有识住(文)。
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文)四识住摄中有。今疏释移论及有顶中除识余蕴之文。故可训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也。中有不可得意(以上。本义抄)或本中有有字无之。
明四生(文)惠云。四即数。生谓生类。诸生不同不过四类。或多生类故名众生(文)。
于中○标数(文)宝云。正理论云。前所说界通情非情(此即界宽四生狭也。云云)此一段有四段。一标数。二列名。三约五趣明具不具(人傍生具四ノ下)四明四生胜劣(论云一切生中下可知之)。
卵生胎生○(文)麟云。先列四缘云。一所依处(文)余如惠所列。惠云。先列卵生者。具四缘。一卵壳。二胎藏。三蕴气。四染处。胎生三。除前一缘。湿生二缘。除前二。化生一缘。除前三缘(文)。
解云世罗此云山(文)或本此云大山(文)光云。世罗唐言山。邬婆世罗唐言小山。近山生故以山为名。大小不同。以小标别。兄弟二人皆阿罗汉(文)宝云。小者。名邬婆世罗(此云小山名小世罗)大者。名世罗(但名山也云云)准此等释。今疏大字无本宜欤。
近山生故(文)神云。谓如世罗邬婆世罗。生从鹤卵。世罗翻为大。邬婆世罗翻为小山。鹤鸟于山边生二卵。卵出此二人。故从山为名(文)。
是二月星名(文)麟云。谓春二月万物生长。今此夫人生长功德。故取为名(文)惠云。二月星能长养万物。毗舍佉长养善法。故取星名。西方十二月。皆取星名也(文)。
星弥伽罗长者儿妇(文)毗舍佉夫人弥伽罗儿妇也(为言)。
般遮罗王(文)光引婆沙云。般遮罗是地名。唐言执土。此王从地为名(文)。
王抱入宫(文)宝云。王抱入宫。告谁能养。诸宫皆各言。我能养也(文)。
旧云顶生(文)仁王经所说此也。惠云。布杀陀此云诤住(文)宝云。旧顶生王者。此从生处立名。非本号也。此王长大为金轮王。能破修罗。欲侵天帝释位(文)神云。如曼驮多。此云持养。其父怄布沙池王。久而无子。后于顶上生肉胞。从胞中生子。形貌端正。父王取置掌中。告后宫曰。谁能持养。宫人皆言。我能持养。从此为名云持养(云云)。
遮卢此云髀生(文)光云。遮卢唐言髀。邬婆遮遮唐言少髀(文)宝同之。今疏髀生生字不审也。神云。此三代王。即是祖父孙。次第为转轮王(文)。
鸽鬘如鸽飞出(文)光二释在之。初释如疏。次释云。或生已后鸽恒随逐。王重如鬘。故以名焉(文)宝同之。
庵罗卫女(文)宝云。庵罗卫者。是树名也。有一女子。从此树生。名庵罗卫。或从果生。或从花枝生也(文)光同之。本义抄。问。四生人俱可入圣耶。答。光引正理论云。此四生人皆可得圣(云云。以上)。
解云此云顶瘿(文)古抄云。顶瘿者トツサカノ事也。金翅鸟ニトツサカノ有故也(以上)。
此云妙翅(文)麟云。妙翅者翅色殊妙具色故(云云)惠云。瞻部州北有铁叉树。妙翅鸟欲食龙时。先坐此树。投身于海。以翅拨水而取食之。化生鸟食四生龙。胎生鸟食三生龙。湿生鸟食二生龙。卵生鸟即食一生龙。不能食前三生龙。以已劣故也。问。化生龙死无遗形。如何鸟食。答。有二说。一云。以不知故食。不除饥。亦有何失。一云。呑龙龙未死亦除饥也(文)麟云。此鸟有四生具大威德。身量广大。两翅相去三百六万里(文)。
鬼胎生者(文)光云。鬼化生可知。胎生难知。故引颂证(文)。
论云一切生中(文)光云。一切生中至何生最胜者。此下第二问答○就答中。一明现益。二明后益。此即现益略有四种。或引释种。或引余类。或引同类。或复止谤。故受胎生。有余师说至即无所见者。此明后益(文)宝云。答中有二。一为利益。二为止谤。此即前也。就中有三利益。一引亲眷属令入正法。二为知是轮王种。三为令眷属修行正法○有余师说○述异释也(文)。
应言最胜唯化生(文)光云。亦有地狱受劣化生。据总相说。故正理云。应言最胜唯是化生。支分诸根圆具猛利。身形微妙故胜余生(文)。
中有已起不名生者(文)宝云。虽生与起名异义同于四有中立生名者。谓于当来所应至。建立生名。非于余位。由斯中有名起非生(文)惠云。问。生之与起名异体同。中有已起。何不名生。答。体虽无别。约位有殊。生即昧故。中有名起。不名生有也(文)中有唯天眼见(文)光云。中有昧劣虽天眼见非肉眼观。故不名生。生位分明肉天眼见故得生名(文)。
第七明中有(文)问。经论中明四有。今何唯明中有耶。答。生有等其相易知。中有其相微远难知。故明中有显余欤。况中有之有无部计各别也。依教理证立有中有。问四有如何。义章云。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报分始起名为生有。命报终谢名为死有。生后死前名为本有。对死及中故说为本。两身之间所受阴名为中有。
二趣中间(文)宝云。前趣死后后趣生前二趣中间故。中有两趣中故。名之为中。四有一有摄故。名之为有。中即是有故名中有(文)。
释曰前六句(文)光云。前六句理证。后两句教证。就前六句中。初两句正立理。次四句遣外疑。次四句中。第三句释第一句。第四句释第二句。经之一字通显多经。于此颂中既破像实。明知论主以经部义破。虽复意破异部无中有。亦兼显说一切有部像色非实(文)惠云。质像者。质望像续生。即有间也(文)惠云。别色生者。像色离本质别名别色。此色是假(文)。
论有四义释○(文)麟云。像实有不成者。此总破。一处无二并已下别破。破中有四(文)光云。别破中有四。一约镜像同处破。二约二像同处破。三约影光同处破。四约近远别见破(文)宝云。此无二并总有四释。一镜像色别无二并。二两岸像色无二。三影光别无二并。四月像镜面无二并(文)惠云。一镜实色处更有一实像色生。镜面色与像色各依四大。故知像色似有也。二于水处两岸色形。于水中现名二也。三影中之镜。镜中光色。既与影同处生故。光像色似有也四释人面及日二像于镜中现。亦有释。面即镜面即空。像即月像此即远。一处初镜次水。次影。明镜为一处也(文)总立破意云。大众部立无中有。经部萨婆多许有中有。萨婆多谈像色实有。经部云像色非实。故论主依经部义。破大众部无中有义。急破萨婆多像色实有义也。论主所付四难。显宗论会之。寻。显宗论会通意如何。答。会镜像同处难云。镜与像色俱有对法故必非同处。而像色极清妙不能掩弊所余诸色故。镜与像色极相邻近故。谓同处实非同处(为言)次会二像同处难云。水上像色极清妙故。虽处邻近不相掩蔽。见缘合者同时能见之。不见缘合则不能见之。极邻近故谓为同处实非同处(为言)次会影光同处难云。镜中所现光影二像非实光影。故虽同处现而不相违(为言)次会近远别见难云。空界色与月轮同于镜面现影像时。彼所现影像与本质相同。故本质远者影像远见。本质近者影像近见也(为言以上本义抄引显宗论注趣如此)。
依异大故(文)宝云。镜面色别四大造。体定对碍。云何一处二得并。故知无像(文)。
又狭水上(文)麟云。谓狭水处但可容一岸之影。今既二影重现故知见假。以无一人能见二影故。言互见。即东岸人见西岸影。西岸人见东影(文)。
又影与光(文)光云。影光相违。未曾同处。然镜影中有光像现。不应于一镜面上影与光像二色并生。既二并生故知像非实(文)麟云。如将镜置屋管下。即有外之光像现于镜。而屋下即影也(文)。
第四云或言一处○(文)寻。此是引论文也。而论文何牒颂文耶。
镜面月像(文)光云。见镜即近。见像即远。如观井水(文)今疏异此释欤。惠云。见人面及月二像。于镜中现。亦有释。面即镜面即近。像即月像此即远。一处初镜。次水。次影。明镜为一处也(文)麟云。准此取镜面非人面。新旧意同故。旧云。见镜则近见像则远。新云。若谓像色镜面同处。故知并取镜面也。详疏人面及月像为二。以言于一镜处有月面二像也(文)神云。镜面月像谓之为二。如镜面上看于月像。镜面近见月像远见。近远不同故言别见。镜面之上远看月像。如在井中远观井水(文)。
故知诸像○(文)宝云。论故知诸像于理实无。总结上也(文)光同之。
又论云然诸因缘○(文)光云。然诸本质镜等因缘和合势力而有像现。令如是见非有似有。实见之时还见本质。尔时观像如何能见本质。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可思议。所以得见(文)此意云。本质镜等因缘和合之势力故。虽谓有像色现令如是见。像色是非有似有现故非实见之。实见之时还见本质。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思议故。虽向像色还见本质也(为言。私云。还テ见本面者。眼光ニ照サレテ我カ本面ヲ见ル云意也)惠云。镜面等分明照人镜。烁人眼光人镜。故自见面也(文)。
唯从镜中(文)惠云。若质已灭唯镜中有像现。即是得相续。既质在唯镜中便有像现。质像本类各别故。知不是相违也(文)。
又像与本质(文)前释约体类各别。释非一相续。此释约俱生道理。释述非一相续也。可知之。
生有起唯一缘也(文)光云。即现生有唯一死有为缘。无别胜依。故喻非等法。亦不可说精血等缘为胜依性。胎生可尔。化复如何(文)。
引教证也(文)论长行出数经证。光云。第一七有经。第二健达缚经。第三尝马族经。第四不还经。第五七善士趣经(略抄之)正文云。不举七有经。但举健达缚等三经违论及光记(文。以上)。
入母胎者由三事(文)麟云。言母身调适者。谓身心悦豫离干湿等疾。二交爱和合者。谓俱起淫爱。此中意取第三。证有中有(文)。
有五不还(文)二十四卷云。行于色界五种那含分成九种。且总为三。一者中那。二者生那。三者上流那。有行无行皆色生也。得涅槃皆生那摄。此三名三(文)又云。中那谓欲界没中有。中那涅槃。生那者。色界生已那涅槃。有行那色界生已长时加行方那涅槃。无行那色界生已加行懈怠那涅槃。上流者是上行义。于色界转生上那涅槃(文。取意)。
又经说有七善士趣(文)二十四卷云。中·生各三。上流为一。经依此立七善士趣。趣是行义。唯此七种皆行善业不行恶业。又此七种皆往上界不复还来(文。取意)。
如札火小星迸时(文)麟云。札江(争肢反)江南谓斫削木片为梯(䏲音)开中谓之札。迸者(班孟反)谓散走(文)。
初善士亦尔(文)惠云。如初定去欲界有二百五十六万逾缮那。分为三分处。色中有行劫八十万逾缮那。方入涅槃时。处皆近二三善士皆准此释(文)。
嗢陀南伽陀中说(文)法救大德所集颂也。光云。嗢陀南此云集施。伽陀此云颂。佛集要义为颂施诸有情。故名集施颂。圣谓圣人。贤凡夫(文)宝云。顺解脱分已上名贤。见道已上说名为圣(文)。
再生(文)光云。波罗门名再生。初生名一生。后受波罗门法复名一生。故受法已。名曰再生。如苾刍。亦名再生。谓初生及受戒(文)。
胎外五位(文)古抄云。一婴婉(自一才至七)二童子(自八至十五)三少年(自十六至二十)四盛年(自二十一至四十)五老年(五六十以上)神云。真谛师云。从出胎已去至三岁名婆罗。婆罗翻为嘤孙。从四岁至十五岁名拘摩罗。拘摩罗翻为童子。从十六至四十名诱婆。诱婆翻为少壮。从四十一已去至百岁名体婆罗。体婆罗翻为老。从最后一刹那将死之时已去中阴。最后死一刹那名为摩罗那。摩罗那翻为死(文)。
琰魔王(文)光云。此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非。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文)。
一极善极恶中有有无事。惠云。问。如调达生身入地狱。有中有不。答。有中有。由极恶业顺现受果。不待命终。非是生身便入地狱生身至余处。死方受中有。入地狱受生。若将生身便入地狱者。五趣之身即有杂乱失。既极恶许将此身便受地狱身。亦应极善便将此身受净土生。既极恶亦同善。有中有也(文)。
永正九年申七月十五日抄之毕。
于时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勤不迁时。法久送年矣。
大法师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九(颂疏论本第九)
总有十一门就中有三门(云云)问。直不明十一门。何亦为三门耶。光云。当往何趣至形状如何者。此下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此即第一明其形状(云云)此释直明十一门。重不科三门欤。宝云。当往何趣至形状如何不。第三有五颂义门分别中有。就中前一颂明中有所趣及明形状。次两颂明天眼等见及明通等。后两颂明中有入胎此第一也(文)今疏宝意欤。眼等九门颂文少故。九门一处明之欤。
论云当往何趣○(文)光云。问。随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与所趣生为同为别。或可分为两问。当往何趣。是一问。所起中有形状如何。是第二问。或可中有当往何趣。用何业感为一问。所起以下为第二问。颂曰至居生刹那后者。上两句正答。下两句明所似体。或可初句答初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如前释(文)宝云。颂前有两问。一问当往何趣。二问形状如何(文)今疏问形状为一问欤。颂科尔见。
此谓中有与当本有(文)惠云。中有与生有同引业故形状相似。满业别故所食飞行具根等则别也(文)光云。中生二有虽满业别牵引业同○由业同故。故此中有形似本有。如印所印文像不殊(云云)尧抄。业有引业满业。引业者引总生业也。满业者。圆满眼耳根等业也。然此中有与本有业同者。依引业同。不依满业也。光释如上所引。问。凡形状同异可依满业也。若尔中有似当本有形者。尤依满业同可云也。次当本有有四生。中有必化生也。中有与本有相望既别也。何云同耶。答。引业感总形。满业感别形。约总形云引业同。非满业。夫别形异者。谓中有必无非男非女。若男若女也。本有不定。有男女非男女。故依别形不说同也。次中有化生当本有亘四生故非同者。中有与本有相望定生。事虽别引业同一。事不足为难矣。以上(私云。如当本有形者。为别业之总报异趣之形状之不同述也。非述满业之果也)。
问于一狗等(文)麟云。谓狗等腹中容生五子。一时命终。各生一趣。然今此中意取地狱中有为难(文)此问就如当本有形。地狱中有即火车等应烧母腹。故假设问难也(文)。
答彼居本有(文)惠云。初释举重况轻。居本有尚不烧。况居中有被烧。后释约五趣业隔碍。不牙烧也(文)。
如暂游增(文)。
非互触烧(文)问。此释五趣中有明互不触烧。何不明母腹不烧耶。惠云。母腹不说业遮者。中有细。母腹粗。设不粗亦不烧。故不说业遮也(文)光云。准此母腹亦不被烧。业所遮故(云云)尧抄。有情居本有地狱时。地体火虽被烧亦有不烧时。谓游十六增时也。如此本有尚有不烧时。况居中有时何必可烧耶。若中有火不烧者。不可焚烧母腹也。(初答心)后答意。五趣中有一腹中顿现前时。其中地狱中有设虽受焚烧苦。不可烧余趣中有。业各别故。以此准知。又不烧母腹也(以上)。
又论云欲中有量(云云)宝云。因明形量○异生菩萨虽同欲界。而异生如小儿。菩萨如盛年等(文)尧抄。此文明人趣中有量也。中有量言虽总相。别明欲界中人趣中有量。余趣准知也。光云。若应生人趣如五六岁。余趣准知(云云)问。人趣中有如五六岁小儿者。何能于父母生爱恚哉。况正理论中有皆如本有盛年时量(云云)非相违耶。答虽如五六岁小儿量。根明利故于父母生爱恚也。次正理论文者。彼有余师说欤。正理论(二十四)云。有余师说。欲界中有如本有盛年时量(云云)问。如当本有形(云云)然本有盛年量小年等量不定。何中有量唯如五六岁耶。答。如当本有形。显总相。今别显时可见小年盛年等量别也。光云。上云似本。此云显总。今别显形(云云。以上尧抄)。
照百俱胝(云云)惠云。一俱胝百亿。百俱胝有百百亿。即大千界照所化大千界(文)尧抄。百俱胝者。当万亿。故今照百俱胝四大州等者。照万亿四大州等云也。万亿四大州等。谓三千大千世界数也。四大州等者。等取日月迷卢欲天梵世也。光云。俱胝此云百亿(云云)以上。
菩萨母梦见白像○(文)麟云。瑞应经云。菩萨初下化为白象。观白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讫(文)法门章云。问。佛入胎中有形相何邪。答。佛本行集经第七云。摩耶夫人梦见白象入胎妊太子(云云)以知白象形入胎。问。何故以其形入胎耶。答。欲显于三千界中菩萨成就白净法。而以其形入胎也(文)。
菩萨久舍傍生趣(文)光云。菩萨九十一劫以来。久舍傍生趣故(文)尧抄九十一劫者。百劫内九劫超谈欤。可寻之。此吉瑞相非开中有(白象子来入者。吉瑞相也。菩萨中有相非白象也)菩萨久舍傍生趣(此明释迦菩萨中有非白象身。九十一劫以来舍傍生趣果报为言)问。菩萨中有从何处入母胎耶。答。文来入已右胁(云云)婆沙七十云。问。菩萨中有何处胎入。答。从右胁入。正知入胎于母。母想无淫爱故。复有说云。从生门入。诸胎卵生法应尔故(云云)以上。
王梦见有大象(文)惠云。大象况一切众生。室况三界。无门户况无出路。小窗况佛法为出路也(文)。
又梦见一渴人求觅水饮(文)渴人者。喻无学无智人也。求觅水饮者。喻渴人想也。非显求法也。次下人不欲饮者。喻教不学也。可为分别之。
有知法者(文)光宝同今疏。神云。表释迦法灭时有诸三乘贤圣知法等人。其有前走都不听受(云云)。
八功德事。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
将佛正法为他人说(文)光云。以佛正法为他人说希彼财物(文)神云。表释迦遗法之中有诸法师等。将三藏真实教法为人说时。心贪利养邪命说此妙法(文)。
灭如来正法苑(文)问。正法苑者。金刚座及祇园精舍等欤。又正法喻苑欤。答。神释此梦云。还表当来释迦佛弟子持三宝物。追赏俗人绮官协势欺陵有德(文)准此释。苑者。只是喻也。非指处所。
又梦见有诸小象(文)神云。第六梦者。梦见一大象。在一魁中。住有诸小象。排角牛大象。大象无安足处。遂舍而去。诸小象等于此窟中自在而住。以此白佛。佛答云。还表当来释迦佛法中破戒苾刍角牛恼宿者。持戒苾刍无安足处(文)。
以诸恶事诬谤良善(文)光宝同之。神云。表当来释迦佛弟子破戒苾刍自身犯罪。己已犯过摸谤余人(文)。
海水灌顶(文)惠云。转轮圣王欲受位时。取白牛石角买五谷种子。以四大海水盛满中。表王四天下粟散。王等将上殿灌顶受王位也(文)麟云。谓刹利种姓立为王时。或自受其齐。或登于高楼。先以白牛角盛一切种子及四大海水。灌于顶上。今猕猴效此。而亦灌顶为王也(文)。
又梦见多人(文)光第九梦释云。此显所学之法(文)第十梦释云。此显能学法人(云云)此十梦(文)神云。真谛师云。此十梦出中阿含经(文)。
母梦见白象者(文)神云。梦见白象者。真谛师云。马鸣论中广明。今略之。白象于人中陆行众生中身最大。以表菩萨于众生最大身。白表菩萨无诸黑恶。四足安平表菩萨四如意足四无量四谛观等。七支住地·表菩萨七觉分。六牙表六度(文)。
色界中有量(文)明欲色二界中有形量中。付欲界形量引十梦事讫。次明色界中有形量。因明二界中有衣具不具也可知之。
惭愧增故(云云)宿因惭愧增也。鲜白苾刍尼(文。神云。有余师说。唯除此尼施僧袈裟。胜凡故。从兹世々有自然衣恒不离身文)麟云。贤愚经云。先世为一贫女。唯有一白㲲以殷重心布施贤圣。由此胜因生。便白㲲裹身而生(文)尧抄引之。
婆沙论(七十)云。谓白净尼以衣奉施四方僧已。便发愿言。愿我生生常着衣服。得处中有又不露形。由彼愿力所引发故。所生处常丰衣服。彼最后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腹位。乃至出时衣不离体。世世彼身渐次增长。如是衣随渐大。后于佛法正信出家。先所著衣变为法服。受具戒已转成五衣。于佛法中勤行正行。不久则证阿罗汉果。乃至最后涅槃时节。即以此衣缠身火葬(云云)私云。白净尼者。鲜白苾刍尼名也。问。欲界中有中除白净尼。外悉不与俱欤。答。欲界中有中菩萨中有并鲜白苾刍尼中有与衣俱。余悉不与衣俱也。问。菩萨中有何与衣俱哉。答。例色界中有。惭愧增故也。婆沙七十云。问。中有生时为有衣不。答。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惭愧增故。惭愧则是法身衣服。如彼法身具胜衣服。生身以亦尔。故彼中有与衣俱。欲界中有多分无衣。以欲界中多无惭愧。惟除菩萨及白净尼所有中有。恒有上妙衣服。有余师说。菩萨中有亦无有衣。唯有白净苾刍尼等所受中有。常与衣俱○应知此中前说应理。菩萨功德惭愧增上。诸余有情色界中有所不及。故在中有位必不露形(以上尧抄)。
随时改变(文)宝云。在俗即为俗衣。出家变为法服(文)。
本过去业○(文)问。准此释者。本有本言指过去欤。尔者本之有。光云。问。何故此有说名本有。答。此是前时所造业生故名本有(文)古抄云。过去业所感。本体是本有也。业所感正本云本有也(以上)尧抄。问。四有皆是先业所感之有。何限本有云先业所感之有耶。答。余生有等又是虽先业所感显先业果非粗显。故约此立名也(以上)。
若无色界唯阙中有(文)宝云。正理论云。何缘无色无中有耶。彼业不能引中有故。何缘彼业于此无能起。结断已方生彼故(云云多释)有余师说。为往生处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无色界有处有形。若尔即于自尸内身根灭处。命终受生不往余方。中有何用。此立中有表所趣形前说二缘随有一故(文)惠云。正理论云。一谓往生处传识。二谓表所趣形。故欲色二界有。无色即于欲色二界得定处。生死所往来故无中有。问。无色界死即欲色界受生。无往来何要中有。答。无色命终生欲色界。处所不定。又以造起业故起中有(云云)。
一同类眼见(文)光云。此中有身五趣同类各别相见。异趣相望即不相见。若有修得极净天眼。亦能得见异趣中有。诸生得眼皆不能见中有。以极细故(文)宝云。准此论文。上地生得不及下地修得天眼(文)。
二净天眼(文)尧抄。问。生得天眼有上下地别。修得天眼亦有上下地别。然上地生得天眼既见上地微细色。何不见下地中有。下地修得天眼虽不见上地色。见下地中有。若尔于下地修得天眼所见中有。尤可云上地生得眼所见耶。答。上地生得天眼虽见自地色法。不见中有身。下地修得天眼虽见中有。不见上地细色。事皆以有其谓。先上地生得天眼性虽昧劣。自地色法故见之。中有不论上地下地。修得眼见之。生得天眼不见之。然下地修得天眼非见上地中有。唯见自下地中有。事唯限修得天眼之事也。废立甚异。不可为难。问。明中有眼境门有二段。尔者同净天眼颂文述何说耶。答。初说意也。问。于二说中何说为正义耶。答。光云。此论颂文既言同见。且以初师为正(云云。以上尧抄)。
有余师说(文)光云。第二师上能兼下。所以天中有眼能见五趣。下不及上。所以地狱唯见自类(文)惠云。天趣本有眼能见五趣本有形。又天中有眼亦见五趣。人本有眼不见天本有。人中有眼亦不见天中有。能见余四。乃至地狱本有眼不见余四趣。中有眼亦不见余四趣中有也(文)。
业通疾者(文)光云。业之通故依主释也(文)问。婆沙第十云。如是说者。神境通力行势迅速非诸中有(文)如何。光云。此论言疾者。是无碍义。谓无能碍疾往受生故。故言最疾。非谓行疾。婆沙据行疾故言神境通速。非诸中有(文。初释ナリ)总三释在之。可见之。惠云。依不障义及业力。说世尊不遮抑。若速即神境通也(文)。
上至世尊(文)宝云。准此论文有其二义。一最速疾义。二无遮抑义(文)。
皆具五根(文)惠云。若中有具五根者。如何前文言如当本有形。本有不具五根者。答。以中有初业异熟胜妙故具五根也(文)婆沙七十云。问。中有诸根为具不具。答。一切中有皆具诸根。诸受异熟必同妙故有作是说。中有诸根亦有不具○此中初说于理为善。谓中位于六处门遍求生处必无缺。此说眼等非男女根(云云)准此文。眼等根必具之。男女根具不具不定也。可是。
第四无碍门(文)问。光初释意。第一行速门无碍义(云云)尔第四无碍差异如何。续本义。答。无障碍有二种。一他人以通力等虽抑止他人行度。能止之人力是强故不得令拥滞。名之无碍。第一业通疾是也。二自能往至所趣。中有依身微细虚薄通铁壁等。铁壁等犹如有吼隔。故无致障碍。名之无碍。第四无碍门是也(以上)。
见有虫(文)惠云。表中有入赤铁受生。不障义。或是先入证金刚山不能遮。以铁虚疏息得出入也(文)。
不可转(文)惠云。余处评中有可转者。即约未受彼身。见有恶相便生傍等即转。若受毕即决定不可转也(云云)尧抄。问。众生业因感果相不定。何转一趣中有。无受余趣中有耶。是以无间比丘第四禅中有现前后转。受地狱中有(见)非有中有可转义耶。答。无间比丘是未得。谓得增上慢者也。然得有漏第四静虑时。谓得阿罗汉果。将命终时谓第四意中有现前欤。便作此念。一切烦恼我已永断。得阿罗汉果。应得般涅槃。更无生处。何有此中有现前耶。定知释种涅槃ト云モノハナキコト也ト拨无スル邪见ヲ起カ故。无间地狱中有正现前生无间地狱。是则住本有位有此移转。非中有位有此移转也。故不为相违欤。婆沙论六十九云。问。中有可转不可转耶。阿毗达摩诸论师云。中有于界·于趣·于处·皆不可转也。感中有业极猛利故也。问。若中有于界不可转。无间苾刍事当云何○若起世俗初静虑时便得预流果。乃至若起世俗第四静虑时便谓得阿罗汉果。一生中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获谓获○彼命终时第四静虑中有现前。便作此念。一切结缚我已永断应般涅槃。更无生处。何缘有此中有现前。遂起邪见拨无解脱。若有解脱我应得之。由傍涅槃○邪见力故。第四静虑中有便灭。无间地狱中有现前。命终生无间地狱是。是则中有出界可转。宁说于界不可转耶。答。住本有时有此移转。非中有位故不相违(云云)私云。影贤王兜率天中有便灭生四天王天。例此可知也。住本有时有此移转也(以上尧抄)。
名建达缚(文)麟云。健达缚者。是短声呼。若长声呼。应言健达頞缚。其健达名香。是字缘。頞缚是字界。或目寻。或目食。谓寻求食。谓求食香。以健达助頞缚即名健达缚(文)宝引正理云。有说中有苏香持身。以寻香行名健达缚(文)尧抄。问。一切中有香为食欤。答。唯欲界一切中有计香为食。色界中有总无食也。
第七住时门(文)举四异说。论第一出法救大德说。次列世友说。次举有余师说。后出毗婆沙师说(矣)婆沙论七十所列次第如今疏。光云。第四师正义。若定此处此类父母应生业力。即令此父母缘和合。虽住远方令其即至○(文)古抄。问。第一正义意。轮王出世如何可意得耶。答。可生轮王人人寿八万岁时可死欤(以上古抄)尧抄云。若非轮王出时时。轮王中有现前者。往欲界受轮王生欤(以上)。
极至七日(文)宝云。问。若七日内生缘和合。彼可结生。若尔所时生缘未合。彼岂断坏。答。彼不断坏。谓彼中有乃至生缘未和合位。数死数生。无断怀(云云)。
第八结生门(文)此一段科为三。第一倒心者下。标起倒心。第二彼由业力下。释起倒心。就中三。初正释。二故施设论下。引证。三若界处胎下。义便明住胎相。第三如上所明下结也。
随一现行(文)古抄云。中有未后念事也。若男于父起恚心。于母起爱心。此二心中随一可起也。若女翻之可知(云云。以上)。
惑见自身冷当○(文)古抄。问。此一业引故如当本有形(文)若尔者可堕寒地狱人。中有可被责寒风。热地狱又尔也。今何如此释耶。答。今正欲堕地狱克事欤。或又如当本有形者。约身形男女等述之非谓。苦具等如当本有欤(以上)。
先旧诸师(文)光云。经部先旧诸师。或说一切有部先旧诸师。由见先造感彼地狱。业时苦游猎等己身伴类。驶往赴彼(文)古抄云。中有见地狱中人时。先世猎等时伴党在禁中。猎见入地狱中也(以上)。
由毁谤诸仙(文)惠云。诸仙即五通仙。乐寂即独觉修。苦行菩萨也(云云)。
据人中还生人(文)麟云。此释不然。以此颂文通约生五趣。故应言且约人中死者说即无过失。故婆沙但云且约人中命终者说(文)古抄云。还生人趣等可云也。等字落欤(以上)光云。如从下地狱生地狱。无妨头上足下(云云)。
一于入正知。神云。正理论云。顺结颂法如是次第。然契经中次第不尔○解之。依经次第。一三时不知。二三时正知。三二时正知。四一时正知。今此文中顺结颂法故逆说四也(文)问。结颂法云心如何。答。结颂法者。为令人易诵也。故以言便为本。余处颂云。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州(文)若约义次第者。可云金银铜铁轮四三二一州欤(本义抄心)宝云。此中言正知者。但无倒想名为正知。非是定起善心正知正念(文)。
二兼住者(文)古抄云。二入上兼住。三入住上兼出(为言以上)问。知不知义如何。答。缘不净我身受乐思不知也。是倒心也。依父母交会因缘假见入胎知也。假令薄福者。恶贼等被投。逃入荆蕀等中。又荆棘中出思不知也。又胜福者。住高台阁乃至胜妙苑林花果茂盛中思不知也(以上古抄)惠云。三时不正知者。若福薄者。中有见自身大风雨寒热。或军遂入草窟墙下。住出亦尔。若福胜中有。见自身升花堂殿。居胜林座。住出亦尔。是不正知也(文)。
尧抄。问。今付明四种入胎相。且正知者何义耶。答。入胎时于父为父想。于母为母想。名正知也。
第一入胎谓轮王○(文)尧抄。此文明第一第二入胎也。谓轮王无颠倒想。正知入胎。独觉知入胎兼知住胎也。问。轮王独觉于入胎时。无倒想解(云云)尔者于入胎时。不起淫爱耶。答。起淫爱也。问。若尔非有倒想耶。答。轮王独觉入胎时。虽无倒想起淫爱。起淫爱故。轮王独觉中有从生门入见。言无倒想者。于父于母为父母想也。光引之。婆沙七十云。问。轮王独觉中有位何处入胎耶。答。有余师说。轮王独觉虽有福惠非极增上。将入胎时虽无倒想并起淫爱。故入胎位必从生门入也(云云)私云。此婆沙文有多说中一说意也。今论心同此说也(以上尧抄)。
曾修广大福(文)问。行般若得智惠。行布施成大福。而知以无痴善根为体。施者以无贪善根为体。其体别也。何以修福业。成知入时义耶。答。夫以善称福以恶名罪意。
谓轮王二佛(文)问。四果圣人如何。神云。真谛师云。此四入胎唯论凡夫。次斯果等圣人。入胎三时俱知此中不说。今依此文。余胎卵生合成第四。故知次。斯三昧不知第四所摄(文)。
胜福智故(文)惠云。六度中。前三福。后一者智。中间二顺前即福摄。顺后即智接也(文)尧抄。问。菩萨中有入胎时不起淫爱。若尔何缘受生耶。答于父母起亲爱。故结生也。问。于父母等起亲爱欤。将唯于母起亲爱欤。答。婆沙前后文少别。一处云于母起亲爱。一处云。于父母虽起亲爱。于母所起强故从多分唯举母许也。以实言之。于父母等起亲爱可云也。光云。婆沙七十云。诸有情类多起如此颠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萨。将入胎时。于父父想。于母母想。虽能正知。而于其母起亲附爱。乘此爱力便入母胎。又婆沙一百七十二说菩萨正知中云。便于父母等生亲爱。由此婆沙前文言。而于其母起亲附爱者。从强多分说。求之。何故菩萨中有不起淫爱。轮王独觉中有起淫爱耶。答。菩萨福惠极增上故。将入胎时无颠倒不起爱。轮王独觉虽有福惠。非极增上。将入胎时虽无倒想亦起爱也。又问云。今俱舍论意。菩萨中有从何处入胎耶。答。从生门入胎也。法尔道理故也。
二佛者独觉大觉(文)问。何故呼独觉名佛耶。答。独觉又名辟支佛故也(以上尧抄)独觉觉义云佛欤。
数胜论外道(文)。
所执有我义成(文)自今世趣后世时。无我谁为主转耶。既有情转趣余世云者。有我义成(为言)尧抄。有情命终舍此依身。我所为也。又受当来依身。我所为也。若无有我。何物能可续当来报。依有此理执有我也(以上)。
不可得故(注曰)解云(云云)此注曰之字恐书写谬欤。下既置解云言故。
如士夫用也(文)古抄云。外道意神我居身中如士夫(士夫者农夫事也)用。胜用发故云内用士夫也(以上)对农夫外用云内用欤。尧云。外道以我用内证法文。故云内用。如农夫春种秋收等用云士夫也(以上)。
论主破云此定非有(文)此一段。此定非有如色已下。上所引释。内用士夫此定非有论文也。世尊亦言唯除法假。此又论文也。解云已下。释其意。法假谓何广诸缘起。又论文也可知之。
现量知比量知事。三量知者。现量·比量·教量也。义章云。言现量者。现知诸法名为现量。又知现法亦名为现○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为比(文)。
世尊亦言(文)宝云。引圣言量释(文)尧抄。意者。众生生由业异熟。非外道所执之实我所为。所执实外道之我更无实体。故云作善不可得也。五蕴和合立众生之名。于此假立我称。是我云我也。此我佛法家所许也。于五蕴诸法所假立我故云法假(云云以上)。
应许诸蕴即能○(文)诸蕴不灭。一相续可至余世难也。尧抄。此外道难也。意谓。若于五蕴诸法假立我名。无实我云者。今世诸蕴常住。能转趣余当来世可云欤。若尔者。五蕴应无生灭无常义如何(以上)。
如是或业为因(云云)如是者。指相续由或业之下释也。有轮者。三有轮转旋环无始(为言)。
旋环无始(文)麟云。破外道及余部计。初念许无因生计有始也(文)光云。有外道计。或化地部计。初念法不从因生。第二念已去方从因生。彼计有始○(文)。
最初羯?蓝(文)尧抄。问。胎内五位中。羯罗蓝通多念欤。答。通多念也(以上)智论四云。有相续时。一切众生邪惠心入母胎。菩萨忆念不失。故名正惠。入母胎中阴中。住则知中阴住。入胎时知入胎。歌罗逻时知住。歌罗逻(受胎七日。亦白精和合时也)頞浮陀(二七日时。如玺胞状名也)时知住。頞浮陀伽耶(三七日时。如凝酪名)五胞时知时。五胞出生时。知出生是忆念不失。是名正惠入母胎(云云)麟云。胎中五位。四十九日以来。五分律名似人也。前之四位如次。即四七日。次三七日共为钵罗奢法。第五七日有形相。第六七日生眼等。第七七日生发毛(文)光云。此胎中子处胎之时如箭入身。损害其母故名胎中箭(文)又云。由风力故。转胎中以前足上头下令趣产门。如强粪团过量闷涩。从此胎中向下转堕。由逼迫故剧苦难任(文)住胎出胎之相论文委细也。可见之。
明十二缘起(文)寻。缘起如何。嘉祥中论疏云。所言缘起者。标名列数(文)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又一切众生等从此缘起故名缘起(文)标名者。初句也。诸缘起者。此十二缘起也。列数者。次句也。十二支三际支者。支别义。际者。分齐。际限义。本义抄。问。中际立八支。前后际各立二支意如何。答。前际是因非果故。约惑业两门。立无明行二支。后际是果非因故。约始终两门。立生老二支也。中际有因(望未来)有果(望过去)故果立五。因立三。后际是果非因。故立两果也。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两果。明三际十二之废立也(以上)。
三际
前际(过去世)——无明·行
中际(现在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后际(未来世)——生·老死
二际
前际七 无明·行——因
识·名色·六处·触·受——果
后际五
爱·取·有——因
生·老死——果
除前后际(文)——除前际二支后际二支。所余八支在现在世(为言)
胎内死等也(文)——光云。以或在名色支命终唯历二位。乃至。或在取支命终但历七位(文)
非色无色(文)婆沙论意。评家义。三界各具十二。今论意。简色·无色。是婆沙初师义也。光云。婆沙二十四云○评曰。应作是说。三界皆具十二有支。问。色界生时诸根顿起。云何有名色位。无色界无色无五根。云何有名色·六处位。答。色界五根虽定顿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尔时但是名色支摄。无色界虽无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解云。此论非以婆沙评家为量。取婆沙前师义。此即论意为别(文)。
大缘起经(文)此又论文也。阿难事。
有时但说(文)光云。因解三际摄十二支。复明二分摄十二支。前际七中二因招五果。后际五中三因招二果。此即因果分为二分(文)义章云。或说为二。谓十二缘唯因与果。过去无明·行。现在爱·取·有。是其因分。现在识等。当来生·死。是其果分(文)。
宿惑位无明者(文)光云。于无始宿生中。诸发业烦恼位所有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谓无明。彼五蕴与无明俱时行故。由无明力彼五蕴现行故。以无明胜从胜立名(文)此释三由欤。一俱行故。二由彼力故。三强胜故。或又无明胜者。由上二故为胜。尔者。二由也。今疏二由释。如说王行已下。引喻喻无明胜义也。下颂文云。从胜立支名(文)问。何故唯宿惑位名无明。现在不名无明耶。惠云。正理问。何故无明声说诸烦恼。答。过去诸烦恼未得果时明利。既得果已非明。亏似无明故。过去烦恼总名无明。现在无明设未得果相亦不明。若现在余惑即明利也(文)。
无明俱时行故(云云)问。云俱时行。云由无明力意如何。答。俱时行故者。显以无明同时诸蕴名无明支之义。彼现行故者。显依前念无明力。后念诸蕴现行故。亦名无明支之义也(以上续本义抄)。
宿诸业名行者(文)光云。于无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动等业位所有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得行名。以业感果胜故(文)。
造作义故(文)惠云。正理云。何缘宿生诸业名行。答。名随义立。其义云何。造作义名行。造作今果生。宿生感现在业名行。过去已得果。业果已生了不得名行。现在业未熟。皆不随义立行名。顺后及不定受业。至感果时皆得行名也(文)。
识正结生蕴者(文)宝云。正理论云。此一刹那识最胜故。此唯意识。于此位中。五识生缘犹未具故(文)。
于母胎等(文)光云。胎等云取湿化二生。彼不入胎故(文)。
六处前名色者。名色之得名下释在之。
六者据(文)麟云。以身·意二处识支已具故不可言前。今言六者。谓名色位中虽有身·意。未具六处故言处生前(文)。
三和前六处者(文)六处者。六根也。处者。心心所生长门义。是处义。惠云。问。胎内名色位已有根发身识。觉苦乐。即有三和。如何至六处位言未有三和。答。名色位三和非恒胜。故未立三和。唯六处胜也(文)。
此位通多念(文)以六处未满之初位。则为名色支摄。以六处已满之后位。为六处支摄也。
于三受因异○(文)对触事下释在之。谓出胎后○故触标名。此即简前位。于三受境○故未名受。此即简后也。准光释科此。光云。未了能生苦乐舍受违顺中庸三因差别(文)颂因异者。三因差别也。宝云。三受因差别者。谓即三受境差别也。即火毒等为苦因。衣食等为乐因。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云云)尧抄。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名为因。能生受也。三受境者。谓顺境叶意境。违境不叶意境。已因顺境乐受起。因违境苦受起。因非顺非违境起舍受也。此苦·乐·舍三受因境起故以境为因。由此境名受因也(以上)。
在淫爱前受者。食等为乐因。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云云)谓。五六岁○差别之相者。此即简前位。未起淫贪○故别标名者。此即简后位。受得名下释在之。
未起淫贪(文)光云。虽起衣食等贪。未起淫贪(文)。
贪资具淫爱者(文)十五岁○淫爱现行。此即简前位。未广追求○别标爱名。此即简后位。
为得诸境界○(文)宝云。婆沙二十三引施设论云。云何名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险而不惮劳倦(云云)。
爱取别者初起名爱(文)续本论义也。惠云。若尔爱同生识二支各一刹那。答。不尔。生识即一刹那。定结生故。爱取缘多境。各一刹那即多念也(云云)。
积集能牵当有果(文)问。案牵言。有支限造牵引业欤。续本论义也。答趣通满。光云。有支以前多造满业。未多造牵引业(文)此释有支以前有造业义也。
结当有名生者(文)麟云。生支与识支唯现未别。自余义类皆同识说。谓一刹那唯染心故。当来生者显。谓造业己定感当来生。生相续故已造业。皆云未来当生何处。故准此生与识无别(文)。
当来生显立(文)古抄云。生近未来位也。未来未起义表于识支立生名也。现在已起并了别识名立也(以上)。
此之四位○老死(文)惠云。当来老死中。名色至受位四支。前灭后生。名老死支也(文)麟云。谓爱·取·有三支。是业惑性非老死义故。但四支也(文)问。老死得名如何。中论疏云。衰耄为老。终尽为死。数人云。老死是异灭两相从相立名(文)又云。从老死故。有忧悲苦恼者(修论文也)此四于老死支中。离出故不别立支也。经云。将死之时恋畏死。名之为忧。发声啼哭。目之为悲。五根相对为苦。意根相对为恼也。
谓刹那顷(文)惠云。一刹那贪心行杀。有身语表及意。大地十大烦恼六。大不善二。寻·伺·四相得同时起。约此众多法配为十二支。如疏云。举无惭等四缠者。以是随从缠故。余六是不随从缠也(文)问。余处颂云。杀粗语嗔恚。究竟皆由嗔。盗邪行及贪皆由贪究竟(文)杀业由嗔。何云依贪行杀耶。答。杀盗二罪俱由异不异二心究竟也。杀由嗔而成。盗由贪成。是不异心究竟之门也。又杀由贪成。盗由嗔成。异心究竟之门也。四烦恼忿等恶作二十一(文)贪等二十一心所俱生也。
十大地法
受(领纳义苦乐舍)想(于前境取差别相)思(令心有造作)触(三和而有对触)欲(悕求所作事业)惠(简择义)念(忆持不忘义)作意(能令心惊觉)胜解(印可此事如此)三摩地(心于一境转)。
大烦恼地六
痴(无明)放逸(不修诸善)懈怠(心不勇掉)不信(令心不澄净)昏沉(身心重性)掉举(心散乱)。
大不善地法
无惭(自亲无耻)无愧(观他无耻)寻伺心粗细也。
痴谓无明(文)光云。痴谓贪相应无明。贪相应思是行。贪相应识于诸境事了别名识(文)。
识俱三蕴(文)麟云。谓除识·受二蕴。以识蕴自为识支。受为受支。故但三蕴。想·行二蕴与识俱行。色蕴为识所依。故并俱也。言除五根者。以五根为六处支。故无表色别为有支也。以无表是业性。行杀之时起身语业有无表也。扶根四境是色。故得名色支(文)。
行蕴亦取少分(文)麟云。以无明自立无明支故。思已立为行支。触·受并各自立为支。贪为爱支。无渐等立为取支故。故皆别立支也。并生异灭者。生为生支。余为老死支。言作意等者。惠念等。未立支者。并在此中所摄(文)。
住名色根(文)光云。名色是总。根是其别。以别住总故言住名色根(文)。
虽然是五(文)麟云。谓意处已立为识支故。今但有眼等五根(文)。
谓无惭○名为诸缠(文)上所引惠(见)タリ。
所起身语○(文)光云。贪同时刹那等起身语二业表无表名有(文)。
如是诸法(文)光云。如是诸法未来正起时名生。至现异相熟变时名老。灭相灭坏时名死。住即名色摄也(文)问。生有未来。云何一刹那具十二耶。光云。解云。此据四相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具十二支(文。多释在之)。
俱遍有为(云云)光云。此说刹那·连缚·俱遍有为。通情·非情·有漏·无漏·刹那不同叙异说(文)续本义抄。问。无漏业背生死。何于彼立缘起可云耶。况于无漏法者。无明爱取之三支决定不可有之。宁可成十二支耶。答。一义云。设于无明爱取三支阙之。以余九支废立之。可有何苦哉。一义云。翻无明而立明支。翻爱立无贪。翻取支立增上也。可思之(以上续本义抄)私云。此有说意如初师。一刹那具十二支。为刹那缘起云者。此料简可然欤。既云通非情无漏。可具十二支事无思束。若是初师意云一刹那具十二支。后师意一刹那具十二支。不谈刹那缘起。只是一刹那生灭云刹那缘起。见前后相连。云连缚缘起欤。重意云。前念后念生灭云刹那缘起。多念相续云连缚缘起欤。能能见续本义抄。可思分之。续本义意。初师有说意。一刹那具十二支之分同也。通非情·无漏为差异也。光云。四种差别者。刹那缘起。谓同一刹那相望而说。若据前解。唯是有情有漏。若据后师亦通非情无漏。余三缘起皆据前后相望说也(文)如此释者。如续本义。可意得之。尧抄。刹那缘起有二说。初说。心由贪心行杀生一刹那中云具十二。后说。心有为说法刹那刹那缘起故。于此立刹那缘起也。初说缘有情有漏。后说通情非情有漏无漏也。其三种缘起无异说(以上)。
连缚者(文)光云。无间名连。相接为缚。或邻次名连。相属名缚(文)续本义抄。寻云。无间邻次其义是同。相接·相属不异如何。答。无间者。以遮诠释连义。邻次者。以表诠释连义。接者。是续义也。相者。前念能令后念续。后念还能续前念之义显之。是则缚多物令不离之义成之也。属者。是摄之义也。以前念摄后念。以后念摄前念。名之相属。此是前后两念至亲近故不离名之缚(为言以上)尧抄。连缚者。因果无间相连起也。此文分明也。后说心连缚缘起大异刹那缘起。连缚异刹那者。连缚约无间因果。故以前后二念相连为因果义为连缚缘起。刹那约一刹那。故无前后二念相连义。以之刹那·连缚为别。余义大同也(以上)。
分位缘起约顺。麟云。以通前后三际论故除顺现业。以现在果前业感故。非远续故除顺后业。远续有分位差别者。即三世邻近取果与果名为分位。隔越多生取果与果名为远续。唯隔越连缚唯无间(云云)。
远续者(文)宝云。今详远续·连缚二种缘起别者。远续顺隔越。连缚顺无间。远续是异熟因。若兼无情亦远同类因。若有情亦遍行因。连缚定非异熟因。通同类遍行及能作。除相应俱有异熟因。异熟因非连缚故。相应俱有非前后故。不名相续(文)尧抄。远续缘起者。大同分位缘起也。论其别者。分位缘起者。以前生无明行为因。有现在识等五果。现在爱取有为因。有顺次生生老死果。此则分位缘起废立也。远续缘起者。从第三前生已去。乃至无量无边前生无明行为因。有现在识等五果。今生爱取有为因。在第三生已后乃至无量生生老死果。是则远续缘起废立也。以之为分位远续别。余义大同也(以上尧抄)法相名数抄云。四种缘起不同。刹那(有二说。一限情。二通有为)连缚(通情·非情·有漏·无漏·前后刹那无间相邻。连称相续)分位(有情·有漏。据十二支分位。无间相续而起及不定说)远续(有情·有漏据分位中后及不定说也。以上法相抄准之)。
明本说意(文)世尊本意说之意欤。
经部有破(文)论第十云。不可说为余慢等(文)光释云。经部诸师不信无明别有实体。论主意明经部。故作斯难(云云)论主意用经部无明假立之义也。
广如前释(文)上宿或位无明之处。引论文释之。指彼也。尧抄。从胜立支名者。此通外难(外难者。经部难)分位缘起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此经部难意也。无明等十二支以五蕴不可为其性)违契经故。契经中既说无明等以三际无智等为体。故知以五蕴非为体也。此难已下。今文正非难破意。相破处此意(见以上尧抄)。
论依法相通○(文)麟云。约法相之理。是有为故亦刹那生灭也。此所说通漏无漏。若前师解。刹那唯是有漏(文)尧抄。即蕴我者。色等五蕴诸法上执我也。谓色蕴执我时。以余四蕴为我所。如是乃至识蕴执我时。以余四蕴为我所也。离蕴我者。五蕴诸法外执我所也(以上)。
于中除生如是疑(文)麟云。中际之中不疑我有无者。以中际现见故。但疑我自性差别及因果等。又前际不疑因体。是因故亦不疑果。知是现故。未来不疑因。知是现故。亦不疑果。体是果故。是中际有因果二疑。前后二际唯有无二疑也(文)宝云。现在是过果。及未来因故。知过为现在因。即知过去有因。即知未来为现在果。即知未来有果。故过去未来不疑因果(云云)。
唯说有情缘起(文)麟云。此等疑惑唯在有情。故就有情说缘起(文)。
诸缘起缘已生法(文)中论疏云。问缘生与缘起何异。答。婆沙云。因是缘起。果是缘生。又云。作四句。一缘起非缘生。未来世法也(文)。
以如实正惠(文)宝云。以正惠观者。观缘起理○彼必不应三际愚等者。以观十二缘起故除三际愚惑也。唯见缘起知。过去是无明行。未来是生老死。现在八支即无疑。或及计我(文)。
第四以略摄广(文)光云。以二三略摄十二广(文)。
所依事故(文)光云。依托事果而造因。故名所依事。或依此事果而起惑业。是彼所依事也(文)此举略门○(文)由为妨为释此妨难举此略门(为言)后际略果以下。释略果略因之相也。何缘中际者。举妨也。
已显老死为事惑因(文)上所引论文。世尊由义已显者。今所述道理也。麟云。言已显老死为事惑因者。前难老死无果。今既老死为事惑因故。显老死成有果矣。言已表无明为事惑果者。无明既为他果故。知有因则无因之过也(文)惠云。受既生爱。已显老死为无明因也。未来老死即名色·六处·触·受四支为体。现既受生爱。即以显未来老死中受生无明。即取第三句从事生惑释无明因。余同文故来也(文)。
故经言(文)麟云。引此经证者。果名为苦。因名为集。既二支总名苦集。明知皆具因果之性。无明既得名果。明知有因。老死既得因。明知有果也(云云)。
故名为纯(文)。
解云一切者(文)惠云。问。过现法已生。可名缘已生。未来法未生。如何名缘已生。答。是过现已生类故名缘已生也(文)。
所望不同(文)光云。释观待不同○所望不同。犹如一物望后名因。望前名果。父子亦然(文)。
永正九年(壬申)八月四日撰集之。大法师英宪。
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重而古抄等书入之毕。拟讲英宪。
净实私云。从惑生惑业等释一段。□十二支事·惑·业相配时。无明·爱·取三是(惑也。烦恼也。无明也)行·有二是(业也)识等五支·生·老七是(事也。事ト云ハ体ト云事也。依惑因所成事体也)。
一老死果事。谓名色·六处·触·受四支名老死。此老死中受支生爱。爱则无明故。无明老死果也。又老死无明因也。故生死无始无终也。
心经幽赞下云。取谓烦恼。有即行至受六支种子。由爱·取润即能有后有(文)但小乘种子沙汰无之。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颂疏论本第十)
论云无明何义(文)宝云。就文中先问后答。此则问也。论谓体非明。此则答也。答中有三。前二不正答。后一举颂正答。就不正中有二。一以非明故曰名无明。二以明无故名曰无明(文)尧抄云。无明何义。此问无明体义也。谓体非明答也。谓诸智分明了知诸法。无明非此义故名无明(为言)若尔无明已下。难也。谓若言诸智分明非如了知诸法故名无明者。眼等五根亦应名无明。非如诸智故。既尔此义已下。得难转救。谓非智明非名无明。明无之处名无明云也。若尔无明也下。重而难杀转救也(以上)。
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云云)宝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无漏明。并体非明。应名无明(文)惠云。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余七十四法体皆非智明。应皆是无明(云云)为显有体义不乱余(文)光云。前二有过论主正解。为显无明有体无非有过。义不监余眼等无眼等失(文)。
此无明不了四谛(文)惠云。无明迷情言不了不知。约用辨体也(文)本义抄。问。贪等烦恼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义难显无明别体耶。答。泛论之者。贪等烦恼虽为明所治。明无明是敌对相翻法。以明所治无明为本。故云明所治无明之时。能显无明别体也(以上)。
非是离明之外皆是无明(云云)麟云。谓有别烦恼。不了谛宝等。是无明性。非是离智明之外一切皆是无明也。亦非明无之处等者。亦非但以明无之处即名无明也。以无明自有体故(云云)。
论云如诸亲友所对○(文)举喻见成。宝云。就中有三。一举亲非亲喻。二举实非实喻。三举等言等余非法等喻。此即是初亲非亲也(云云)麟云。非异亲友等者。谓泛尔之家虽非亲友。然非怨敌。故不得名非亲友也。谓唯怨敌方名非亲友故。非亲友无者。谓若但以亲友无处便名非亲友者。即此无处都无人。将何以为非亲友体。无明亦尔。若但以明无之处即名无明。即此无处总无有物。将何以为无明之体。余皆类此(云云)。
谛语名实(文)尧抄云。真实正语非妄语名实语云也。
虚诳言论事。第十六卷颂疏云。要具四缘成诳业道。一于所诳境界异想发言。谓见言不见等。二所诳者解所说义。相领会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误(文)。
非异于实皆名非实(文)惠云。不可异实语外皆名非实者。余离间等三语。不妨不是实语及非实语。又不可实无处名非实。即离语九体(云云。不审可正之)。
等取非法非义非事(文)惠云。又无记法义事。不是善法所对。不妨不是法义事及非法事也(云云)寻云。不善法不善义不善事者。指何法耶。
非是异明之外总是无明也(文)正文云。应言非是异明名无明。或非是明外名无明。何云异明之外耶。异明之外。即是明也。故光记无之外二字(以上)。
又契经说无明缘行(文)问。此略证之文可。为第二引证科内(光·宝记尔见)何今释义下科之耶。答。光·宝记释长行偈颂。故引证下略证广证为二。此疏唯释颂。故唯以广证为第二引证段。重心云。颂略证文无之。今疏释颂。故不立略证科。但略证之文长行要故。第一释义下引此要处注之欤。惠云。无明为缘行得生。行为缘识得生等也(文)。
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无明结。四慢结。五疑结。六见结(三见)七取结(二取)八嫉结。九悭结。结者。正理论云。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文)于所缘境令有情爱着。云于境有系缚能。三界四生沉沦不出牢狱。云于生有系缚能也。
三缚。一贪缚。二痴缚。三嗔缚(以能系缚有情立缚名)。
十随眠。贪·嗔·痴·慢·疑五见也。光云。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难了(文)。
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泄过无穷烦恼名漏)。
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漂流善品故)。
岂无实体说为结等(文)宝云。无明既是九结中○故知非是异明眼等余法。亦非全无体如兔角。而可说为结等事。故有别法说名无明(文)。
彼云如恶妻子(文)惠云。惠有简择用。恶惠既无此能。无惠不殊。应无明(文)古抄云。惠简择义故是明义也。然者设虽恶惠称惠者。难云无明处会也。谓如恶妻子云无妻子。恶明故云无明也(为言)麟云。如恶妻子者。谓无妻子之德名恶妻子。如是恶惠无有明德。应名无明(云云)。
于中有见故非无明(文)光云。于恶惠中有五染惠。是见性故。见性推求猛利决断。故非无明(云云)宝云。恶惠之中有一分惠。是五见故(文)。
谓余师言(文)尧抄。问余师转。救心何。答。恶惠中有五见。亦有非五见。余以非五见恶惠应名无明。谓贪等相应惠是非五见故也(以上)问。能破心如何。答。贪等相应惠名无明不尔。若惠是无明。无明与见相应。见亦惠性也。岂有二惠并起耶(为言)。
然无明体谓不了(文)已下显正义也。
持我类性(文)光云。此大德意持我。谓持我起慢名为持我。即是我慢类性是无明。此无明是我慢流类性故。约我慢以显无明。理亦是余惑流类性。且寄我慢以显(文)惠云。我慢即七慢中我慢。持我陵人故。类性即是无明。无明不了相亦相似持我陵物。即是我慢流类也(文)尧抄云。持我者。指我慢。类性者。指无明。谓持我起慢。我慢呼为持我。光明即是我慢流类性故。约我慢显无明也。
色如先辨(文)光云。色如先辨。谓前界品色蕴中辨。今唯辨名。前文虽亦辨余四蕴。未说为名。故今分别(文)。
问云何随名势力(文)两重问答在之。初问答明名转变诠表之义。次问答明四蕴称名。问词云。此复何缘(文)光云。此四蕴复以何缘标以名称(文)可准之。疏释。如今时名至名为转变。释初问答。名既如此至名转变缘也。释次问答也。可见之。
如今时名(文)光云。谓劫初时随种种法世共立名。由势力故后名方得于彼彼义转变诠表。如牛马等名(文)尧抄云。劫初时人。随种种诸法诸共立名。或名牛。或名马。如是诸法各有名。此名传世至今时。由此诠表牛马等诸法义也(以上)。
四蕴亦然(文)问。受·想·识三蕴。并行蕴中心所。有转变缘义。不相应无缘境义。何云转变缘耶。光云。余不相应虽无转变。同无色中有转变故名摄无失。如变碍名色。虽无表等无变碍同于色中。有变碍故色摄无失(云云)。
寻云。转变义受等名其义同也。受等缘。名诠。共义别也。何四蕴云名耶。惠云。名行蕴摄。余四蕴不能诠法。何名名。答。名诠多法。四蕴随六根亦缘多法上。转似彼名诠多法。故四蕴总名名也(文)。
第二释云(文)光云。婆沙十五解四蕴名名所以云。佛于有为总分二分。谓色非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名(文)古寻。非色类是多。何立名称耶。答显了诸法事名功能胜。故殊更称名欤(以上)。
第三解云(文)惠云。色法有形质眼能见等。四蕴无形段。一一要须名显说。方知故四蕴总立为名(云云)准此释。色法有形碍。显露云粗着欤。
第四释云(文)光云。无色四蕴舍此身已。转趣未来余生处。转变如名故标名称。无漏四蕴虽不受生。是此类故名摄无失(文)惠云。舍身者。身即是色身。四蕴舍前趣色身。取后趣色身。如名诠多法。名四蕴名名也(文)尧抄。寻云。舍此生已趣余生时五蕴舍。若尔何故。限四蕴立名。不云色蕴耶。答。实五蕴俱虽有转变义。四蕴与名义同者。约决定说。三界生中皆有四蕴。故舍此趣彼义。四蕴必有。色蕴无无色界。故于无色界易生。舍此色蕴趣彼色蕴义无之也(以上)。
三和生者(文)宝云。触体难辨。寄因以说(云云)第四卷光云。根境识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磨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艰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之(云云)准此释。触者。根境识三和合位别生触心所。此心所令心王等对触境也。心心所皆虽对境。触心所触对强故得触名。如受领纳(矣)。
论云且如五触生(文)麟云。谓眼等色根现在恒有故。得与识同时可成和合。若其意根定依过去者。以无间灭方名意故。识居现在者。以了别名识故(云云)。
此有多释(文)光云。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识三虽各居一世名和合。谓因果义成。意法为因。意识为果。又根境识三同顺生一触果。故名和合(云云)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顺生果名和合。于六中。前五具二和合。后一相顺生果名和合(文)。
意法为因意识为果(文)光云。问。因果相望。因望果。或俱或在前。如过去意根。生现意识。或生现触果。其理可然。未来法境如何生现识及现触果。解云。果有三种。一取果·与果为果。此果望因。若俱。若后。即有为四果。二证故为果。择灭果。三相随顺故相由借故为果。如现意识名果。于三果中。望过意因有初后果。望未法因但有后果。如现触果。于三果中。望过意根现意识因有初后果。望未法因但有后果。此果前因后名为果者。据相随顺故。相由借故。假名为果。非是五果中果(文)第二释云。又解。现在意识及现触果。望未来法境亦是增上果(文)本义抄。付此释明五果相。云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于增上果。无果前因后之义(定)如何。答。第二释心存得果名。不可过五果。故以未来法境为因。以现在意识及现在触为果。可增上果摄(为言)俱除前有为法文。就取果与果增上果云尔也。光释云。增上果有二。取果·与果·增上果。此果必无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与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据此说也(文以上)。
依萨婆多(文)论云。有说。三和即名为触。彼引经证。如契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有说。别法与法相应三和所生说名为触。彼引经证。经言。云何六。六法门。一六内处。二六外处。三六识身。四六触身。五六受身。六爱身。此契经中根境识外别说六触。故触别有(文)。
眼等五触名有对触(文)尧抄云。今论心诸法有七十五法中。色境有见有对。眼等五根并声香味触四境无见有对。除此所余诸法皆悉无见无对。有对触者。眼识相应触与眼识俱。以眼根为所依。所依眼根是有对故。能依触虽无对从所依名为有对触。余耳鼻舌身四识触准之。可知之(以上)。
增语是名(文)光云。语是音声而无诠表。名有诠表。增缘于语故名增语。又解。此名以语为增上。方能诠表故名增语(文)尧抄云。语是音声而无诠表。名有诠表故。增胜语也(以上)古抄云。名句文俱转言音名语。虽然正诠表物体名功能也。诠表能语胜以名云增语。然缘诸法名事意识能也。故意识相应触云增语触也(以上)今疏。增语是名至故名增语。明名称增语。名是意触至名增语触。明意相应触名增语触。次问答述名意识长境。次增语是境下。释得名。次引论证。次出有说。可见之。
名是○长境(文)尧抄云。如眼识但了青不了青名。意识了青及青名。意识与眼识了青虽同。意识更了青名。故以余为长。所长境即名。故呼名为长境也。意识相应触与意识俱缘长境。故意识相应触名增语触也(以上)宝云。所缘境中。异于五识不唯缘义。意兼缘名故名为增语。增语谓名。五不缘名。意增名故名为长境。从所缘长境为名(云云)此心长者。增长义欤。
有说(文)光云。此说意识以差别语言为增上。故方于境转。五识不然。此且从多分说。亦有意识非望语故。而能缘境。是故意识触名增语。以语为增上。有财释也。与此相应名增语触。从相应立名。邻近释也(文)语为增上者。为增上缘云意欤。宝云。此师说。意识缘境。因语为增上。故方能缘境。此即意识名为增语。触与增语相应故名增语(文)麟云。第二意识因语得生。意识从因立名。名增语触。与此触增语识相应名增语触。增语之触(文)。
古抄云。意识缘语起识也。谓如五识直对境缘之。必不待言语指示。婴儿等如缘物。意识所缘非语言指示。不能缘。以语为增上缘起识云增语也(以上)。
约三受○为三触(文)对触顺境生乐受。对触违境生苦受。对触俱境生舍受。约所生三受为三触也。
一云此三能引乐等受(文)尧抄云。此三者。顺乐受触等三触也。乐等受者。苦乐舍三受也。引者。能触也。所引者。受也。寻。触引受者。前念触引后念受欤。答。萨婆多宗意。许同时触受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也。所领触。能领受也。又能依受。所依触也(以上)麟云。谓因于触引生受也。触能引受。名为能引。受为所引(云云)宝云。能引受故。因于触境若违顺故(文)。
又论云如何触为受所领(文)光云。于前三解中。初解可知。故不别问。后二稍隐。故今别征(云云)。
行相极似触(文)神云。行相极似触。故名受领触。如触作苦行相。其受亦尔。如触作乐舍行相。其受亦然。故言行相极似触也(文)。
从此生六受者(文)此句约能生六触为六识也。谓眼识相应触为缘所生受等也。
五属身余心者(文)此句前眼触所生受等六中。前五名身受。后一名心受(为言)。
依色根故(文)第三卷颂疏云。身谓身受。即五识相应受也。身谓所依。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云受故。依主释也(文)可准之。
意触所生受(文)意识相应触所生受(为言)但依心故为心受(云云)意识相应受名心受(为言)意触所生受者。此是约同时因果也。可思之。
彼宗不许同时因果(文)准论光。经部破萨婆多云。触受二法同时生。触为能生。受为所生义如何。于己生受法余触无能。譬如牛二角。俱时生彼此相望。谁为能所。萨婆多意触受同时生为乐为果。今此因能作因。果增上果也。经部意。前念触为因。后念受为果也。萨婆多破云。第一念缘顺境。第二念缘违境。顺顺境受。与缘违境触。前后违顺性相别。何为因果(为言)。
释曰此后成十八○(文)此一段为五。初定十八数。二问答成十八。三于中十五下。明杂缘不杂缘之别。四问此意近行下。释得名。五身受不名下简乱。可思之。
此前心受由意近行异(文)光云。身受相显故不更释。心受义隐所以重明(文)。
谓色等五十五近行(文)喜色意近行。忧色意行。舍色意近行等也。余准之。三法近行者。谓喜法意近行。忧法意近行。舍法意近行也。麟云。言十五近行境各别者。谓色声等境。既不同。缘色声心品有异。故名不杂。五境各三。故成十五。言五境外所余法者。谓第六法境心所及不相应等四类法也。言通法所谓五境者。五境若为意识所缘亦名法境。以通五识及意识缘故名通法。第六法境唯意识缘。故名别法。或二合缘如缘色声二境。或色香等合。随应可知(文)。
或二二合缘(文)二二三三事。后月云。下贤圣品引法相松室记注之。可见之。问。云二二云五五意如何。答。二合缘为显有多种云二二欤。三三合缘等同之。下贤圣品此名自在之。对明师可寻之。难云。二合缘等多种可尔。于五境论之故。五合缘多种难有哉。既五境合缘。何有多种耶。答。宝云。若两合缘乃至五六合缘。皆名杂缘法意近行(文)惠云。第六意识唯缘法名不杂缘。若兼前五缘即名杂缘。六境一一别缘为六句。二二合缘为五句。乃至六境合缘为一句也(文)准此等释。于六境论合缘。既六合缘在之。若尔者。五合缘可有多种也。约此旨今疏云五五合缘欤。尚难云。宝并惠于六境论合缘故尔也。今疏云五境或二二合缘乃至五五合缘(文)唯约五境论合缘(见)何有多种耶。答。今疏缘别法时兼缘色等(文)别法者。五境外所余法也。色等者。色等五境也。既云兼缘色等。此则六合缘也。若尔者于五合缘可有多种欤。
麟云。缘别法时兼缘色等者。谓将第六法境与色等合缘也(文)。
以杂缘故此之五境○(文)古抄云。不被杂缘时名五境。不受法称。作杂缘境时于五境受法境称也。若缘别法名不杂缘者。不杂五境故云不杂缘也(以上)寻。于五境杂缘时得法称理趣如何。答。各别缘时得色声名。合缘时如观诸法无我。故得法称欤。
传说喜等(文)本义抄。初说意云。喜等意为近缘。第二说意云。喜等与意为近缘。此二师俱许同时因果之义。故论主意不信此二说置传说言也。故此传说言贯通二师也(以上)麟云。释此名者。喜等与意互能相依为近缘。故名之为近。于境游行故名行。婆沙二释同此。更有一解。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又云。于境捷利乐数分别。故名为行(文)。
身受不名意近行(文)光云。正理云。以意近行唯依意识名为近。分别三世等自相共相境故名为行。一切身受与此相违。故非意近亦不名行(云云)。
谓欲界意识无乐(文)问。就初释何必例欲界耶。答。以初为本故也。惠云。欲界无意乐第三定亦不立也(云云)问。就后释若无所对故不立近行者。舍受亦不可立近行。无所对故。答。舍受以忧喜为所对也。正理云。不尔。忧喜即舍对故(文)问。若尔者。第三静虑对近分舍可立乐近行耶。答。根本地中无所对舍故不立也。问。初二静虑根本地中。无所对舍何以初二禅喜受立近耶。答。初欲界中有所对舍。故以初二禅喜受立近行。第三禅意识相应乐唯限第三禅一地。故异初二禅喜受。彼喜受欲界中有喜舍。是即为所对。由此所对。初二禅喜受亦成有所对。受近行称也。设上界中虽无同地所对义。于欲界中有同地所对义法者。立近行。由此近分地舍根。虽无同地所对法。欲界中舍根有同地所对法。故彼近分地舍根立近行。理可准知之(以上)。
欲缘欲十八者(文)欲者。欲界系云也。欲界系缘共其数同十八也。界系十八者。喜近行有六种。谓缘色喜近行。乃至缘法喜近行也。忧近行·舍近行各有六种准之可知之。欲界喜·忧·舍意近行共缘六境。系缘共十八种也。惠云。自界见顺境生六喜。见违境生六忧。见俱境生六舍(文)。
色十二上三(文)缘色十二。缘上三(为言)惠云。欲缘色界梵王等胜生四喜。缘无想果无心生四忧。缘通果即生四舍。缘无色无处等一忧受。缘命长等缘生一喜。缘无造作等即一舍也(云云)。
二缘欲十二者(文)二者二禅系云也。宝云。初二定体缘此地有喜舍二受。故欲界具六境。故欲界境具十二也。色界无香味故。缘色唯八(文)光云。此明色界初二静虑唯有十二。俱缘欲界。八缘色界。除缘香味二喜二舍。二缘无色(文)色界虽无香味境。色界近行缘欲界香味故。能缘近行喜舍各缘六境故。喜舍近行六种在之。故色界系十二也(以上)麟云。初二禅为一对。明三四禅为一对明者。以二禅同有喜故。三四禅同无喜故。名数是同故为两对(文)惠云。八解脱中。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依初二定缘欲界。不生贪生六喜。缘欲通果即六舍(文)。
八自二无色者(文)惠云。初定缘二定胜即生四喜。缘变化即四舍。色界缘无色。准欲界缘无色说也(文)。
后二缘欲六者。宝云。述三四定。于此定此地静虑。唯舍受容缘欲界故唯六也。若缘色界即唯有四(文)第三第四静虑系舍六也。此亦自地虽无香味。缘欲界香味。故能缘近行舍六也。麟云。但有六舍者。上无喜故。又三禅乐不立为近行故。前已说境但云六舍(文)惠云。缘欲界变化事生六舍。四自者。缘自地变化生四舍(文)。
初无色近分(文)惠云。无色者。欲四远不缘欲界。无色根本无通缘智。故不缘色界也(文)麟云。空处近分能缘色者。谓离第四禅染时。依空处近分观第四禅。为苦粗等行。故缘色也。上三近分并不缘色。空处有二说。一许别缘下色声等四。二不许别缘。但总杂缘下。今言有四者。约许别缘者说。若不别缘者。但唯一杂法舍近行也(文)古抄云。无色微细定无缘他地明利力用也(以上)。
定品当辨(文)麟云。彼颂云。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谓彼诸地无遍缘智。及厌色故并不缘色(文)问。意近行通三性耶。光云。准下成就通三性(文)谓善心相应受名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应受名为染意近行。无记心相应受名无记意近行也。
从此第二有漏无漏分别○释曰(文)光云。就长行中。一释颂。二明成就。三叙异说。四会师句经(文。准)此释今疏一段科之。一释曰至不通无漏。释颂文。二论云谁○下。明成就。三此上所论○叙异说。四论云又○下。会师句经。可见之。
不通无漏(文)光云。正理二十九云。无有近行通无漏者。所以者何。增长有故。无漏诸法与此相违。有说。近行有情皆有。无漏不然。故非近行(文)。
(已下尧圆抄全写之)。
欲缘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文)此颂明欲界系意近行也。
欲界系喜近行有六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欲界系舍近行有六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香舍近行
缘味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欲界系忧近行有六种
缘色忧近行
缘声忧近行
缘香忧近行
缘味忧近行
缘触忧近行
缘法忧近行
已上欲界系喜近行记有十八种由此。欲界系也
欲界系喜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欲界系喜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
缘法喜近行
已上欲界系喜近行明缘上界数也
欲界系舍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以上欲界系舍近行明缘上二界数也
欲界系忧近行缘色界有四种
缘色忧近行
缘声忧近行
缘触忧近行
缘法忧近行
欲界系忧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
缘法忧近行
以上欲界系忧近行明缘上二界数也
已上欲界系近行记有十八种由此。欲界系喜·忧·舍意近行。皆悉缘欲界色等六境。故欲界系意近行缘欲界境有十八种。以之可知也。
二缘欲十二八自二无色(文)此颂明初禅第二禅系近行也。初禅系喜近行有六种。舍近行有六种。又第二禅系喜近行有六种。舍近行有六种。此各六种近行准欲界可知。谓缘色近行乃至缘法近行。故各成六种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欲界有六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欲界有六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香舍近行
缘味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已上初禅系喜舍近行明缘欲界数也
初禅忧近行无。其故者。喜舍斗有也。忧恼之苦者。欲界限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自界有四种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自界有四种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以上初禅系喜舍二近行明缘自界数也
初禅系喜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缘法喜近行
初禅系舍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种——缘法舍近行
以上初禅系喜舍二近行明缘无色界数也
第二禅系喜舍二近缘欲色无色数如初禅也
后二缘欲六四自一上缘(文)。
第三禅系喜近行缘欲界有六
缘色喜近行
缘声喜近行
缘香喜近行
缘味喜近行
缘触喜近行
缘法喜近行
第三禅系舍近行缘自界有四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第三禅系舍近行缘无色界有一——缘法近行舍
以上第三禅系舍近行缘境分别了。第四禅系舍近行亦如是分别也。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二(文)。
空处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第四禅有四
缘色舍近行
缘声舍近行
缘触舍近行
缘法舍近行
空处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自无色有——谓法舍立近行
四本及三边唯一缘自境(文)四无色并上三无色近分地所系舍近行。缘自无色界有一。谓法舍之近行也。寻云。意近行通三性欤。答。通三性也。谓善心相应受名为善意近行。染污心相应受名为染意近行。无记心相应受名为无记意近行也。意近行成就分别。先未离欲者。未得未至定善心。成欲界善无记诸近行。后成初禅染污四舍近行(色声触法)四喜近行(色声触法)未离下地烦恼者。必成上界上地烦恼故。未离欲者于初禅染污喜舍成之。彼受与烦恼相应故也。染污心不缘下地。故除缘香味近行成四。总上二界中于染污近行无缘香味。不可云缘自地香味。自地无香味故。亦不应言缘下欲界香味。染污心不缘下地故。由此上二界染近行中无缘香味也。复成第二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第三禅染四舍近行·第四禅染污四舍近行·四无色各一染法舍立近行·理。准初禅可知之。总言此人不成近行者。欲界十八·初禅八·第二禅八·第三禅四·第四禅四·无色各一也。其数有四十六。别言之。成八十二近行。欲界善·恶·无记三性各别故也。次未离欲者。获得未至定善心。如前所得。未至定善者。不成近行。成八十二近行。此外成初禅六舍近行。并论之。八十八近行思可知也以上二类颂疏所引载论意也。
次已离欲贪未离初静虑法者。未得第二禅近分善心。彼成欲界善·无记喜·舍近行。除忧近行。忧受是离欲舍法。故已离欲人不成之也。复成初禅善六舍近行·六喜近行·并染污四舍近行·四喜近行·及无记喜·舍近行。于中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离欲界染。第九解脱道时得初禅通果心。故余无记心依身在下地。无得上地也。次第二禅已上近行。如未离欲舍说。总论之者。有四十四。谓欲界十二(除六忧也)初禅十二。第二禅八。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有六十六。谓欲界十二开为二十四。善无记别故。初禅十二开为二十二。善恶无记别故。以之并二禅已上论。诸地近行成六十数也。次未离初静虑染已得第二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六。谓欲界初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成七十二。谓次前所明已离欲者所成就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禅善六舍近行也。次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八。谓欲·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二近行。谓次前所明七十二中除八。所更加八者。谓除初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更加八者。谓加第二禅善六喜近行·无记喜舍二法近行也。次未离第二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成五十。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八。谓次前所明七十二外。更第三禅六善舍近行也。次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大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一。谓次前所得七十八中除八亦更加一。除八者。谓第二禅染四喜近行·四舍近行。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舍法近行也。次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五十二。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五十七。谓次前所明七十一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文)次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未得空处善心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四。谓次前所明七十七中。除四亦更加一。除四者。除第三禅染四舍近行。加一者。谓加第四禅无记舍近行也。次未离第四静虑已得空处善心者。约总相数成五十五。谓欲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七十八。谓次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空处善四近行也。次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七十四。谓次前所明七十八近行中。除第四禅染污四舍近行(文)次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色无边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空处染舍法近行也。 次未离识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五。 谓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识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欲界前所举七十五中。 除识处染舍法近行也。次未离无所有处染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五。谓次前所举七十四外更加非想非非想染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染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四。 谓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也。 次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 约总相数大与前同。 委论之者成七十二。 谓次前所明七十四中。除非想地染舍法近行也(已上明依身欲界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初禅未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二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三。谓欲界一。谓舍法近行。初禅十二。第二禅八。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注云。今所云二禅以上近行。皆悉约染污论之。准依身欲界人可知之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七。谓初禅十二开为三十二。善六舍近行六喜近行。无记六舍近行六喜近行。染污四喜近行。以之并余地近行成五十七也。次依身在初禅未离初静虑染已得第二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五。谓欲界一。初禅十二。第二禅十。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三。谓次前所明五十七外更加第二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初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七。谓欲界一。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三。谓次前所明六十三中除八亦更加八。先除八者。谓除初禅染四舍近行染四喜近行也。次加八者。谓加第二禅善六喜近行并无记喜舍二法近行也。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九。谓欲界一近行。初二禅各十二。第三禅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九。谓次前所明六十三外更加第三禅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禅近分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二。谓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谓除第二禅染四舍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舍法近行。无记近行者。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已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四十四。谓欲界一。初二禅各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无边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六十九。谓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第四禅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六。谓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空无边处染未离识无边处染未得无所有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空无边处染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空无边处染未离识无边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六。谓次前六十五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识无边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约总相数大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识处染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禅已离识无边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五。谓前所明六十六中。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文)次依身在初禅已离非想地染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六十四。谓次前所明六十五中。除非想地舍法近行也(已上依身初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先依身在第二禅未离第二静虑染未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二十六。谓欲界初禅各一舍法近行。第二禅十二。第三四禅各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四十六。谓第二禅十二开为三十二。善有十二。无记有十二。染污有八。以之并余地近行成四十六也。次依身在第二禅未离第二静虑染已得第三禅近分定者。约总相数成二十八。第三禅有六。余地如前。故成二十八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二。谓前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禅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四。谓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谓第二禅染四舍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三禅无记一舍法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二静虑染未离第三静虑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三十。谓第四禅有六。余地如前。故成三十也。委论之者成五十一。谓次前所明四十五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未得空处意善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八。谓次前所明五十一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谓除第三禅四舍近行也。次加一者。谓加第四禅无记一舍法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已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三十三。谓欲界初禅各一。第二禅十二。第三四禅各六。空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五十二。谓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八。谓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第四禅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第四静虑染未离空无边处染已得识无边处善者。约总相数次与前同。委论之者成四十九。谓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识处善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禅已离空无边处染乃至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准前依身欲界初禅者。可分别之(已上依身第二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三禅未离第三定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七。谓欲界初二禅各一舍法近行。即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第三禅六。第四禅四。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二十七。谓第三禅六开为十六。善有六。无记有六。染污有四。并余地近行成二十七也。次依身在第三禅未离第三禅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九。谓第四定六。余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论之者成三十。谓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禅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九。谓第四定六。余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论之者成三十三。谓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禅善六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三定染未离第四定染未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谓次前所明三十三年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谓除善无记一舍近行。谓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三定染未离第四定染已得空处染者。约总相数成二十二。谓空处四。余如前。委论之者成三十四。谓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谓次前所明三十四中。除第四禅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三十一。谓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识处善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禅已离空无边处染者。乃至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准前欲界初禅者。可分别之(已上依身第三禅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四禅未离第四定染未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十四。欲界初禅各一。谓皆无记舍法近行。即是通果无记心相应受也。第四禅六。四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二十四。谓第四禅六开为十六。善有六。染污有四。并余地近行成二十四也。次依身在第四禅未离第四定染得空处善者。约总相数成十七。谓空处四。余地如前。故成十七也。委论之者成二十八。谓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空处善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成二十四。谓次前所明二十八中。除第四定染四舍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第四定染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染者。约总相数与次前同。委论之者成二十五。谓次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禅已离空无边处染者。乃至已离非想处善者。准前依身欲界者。可分别之(已上明依身第四禅有情不成就了)。
若生空无边处未离空处染未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成七。谓空处四。上三无色各一。委论之者成九。谓空处四开为六。善有四。无记有一。染污有一。并余地成九也。无记近行者。谓异熟无记心相应受也。若生空处未离空处染已得识处善者。约总相数与前同。委论之者。谓前所明九外加识处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空处染未离识处染未得无处有处善者。总相数如前。委数成九。谓次前十中。除空处染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空处染离识处染已得无所有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十。谓次前外更加无所有处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识处染未离无所有处染未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九。谓次前十中。除识处染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识处染未无所有处染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善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者成十。谓次前九外更加非想地善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无所有处染未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成九。谓次前十中。除无所有处染舍法近行也。若生空处已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总相数与前同。委数成八。谓次前九中。除非想处染舍法近行也(已上明生在空处有情不成就近行了)若生在识无边处有情无成空处已所有情无成谓处以下。诸地近行唯成自地近行。舍染近行。并得善近行。及得无记近行。准生在处。有情随其所应所分别之易。故别不注之(以上尧圆抄)。
于有漏中取杂染(文)光云。爱谓贪。憎谓嗔。不择舍谓痴。此痴于法不择而舍(文)惠云。不择者。择即是慧。不择即痴。三毒门中立近行也(文)尧云。意云。贪爱相应喜受名喜近行。嗔恚相应忧受名为忧近行。痴相应舍受名舍近行也(以上)。
耽嗜依出离依事。光云。耽嗜依者。谓诸染受受与耽嗜烦恼为依故。出离依者。谓诸善受受与出离善法为依(文)又引婆沙云。耽嗜谓爱耽嗜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有说。耽嗜名一切烦恼。执着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若受不与爱或一切烦恼为安足处名出离依(云云)尧抄云。耽嗜烦恼以受为所依。故名耽嗜依。出离依者。诸善喜忧舍。出离言属诸善法。受为善法为所依。故诸善受名出离依也(以上)私云。耽嗜之依。即依主释欤。出离依同之。无记喜忧舍事。惠云。余无记忧舍顺染耽嗜依摄。顺善出离依摄。不顺善染皆非近行(文)。
论云又即喜等(文)光云。证近行唯是杂染。世尊说为三十六师句。谓耽嗜依有十八。此是近行。是所对治。出离依有十八。此非近行。是能对治。二种不同成三十六。此句差别。是佛大师所说法。故名为师句(文)本义抄。问。论引此经虽明耽嗜依·出离依差别。全无述意近行唯杂染义。何释证近行唯是杂染耶。答。上述唯杂染者。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是意近行之师义毕。先引六恒住经说为证。次引三十六师句经说之志。彼经中辨耽嗜出离差别。明能治所治不同。故为证意近行唯杂染义。引此经文见也(以上)。
识等摄故无指陈(文)光云。生老死即识等五。于此五中识与六处已指前文。名色触受如前别释。故不别说。问。若尔爱取即是无明。应不别指。解云。无明异说不同。或说恶惠。或说非明。或说明无。由此爱取不指无明。别指下说(云云)。
烦恼如种者(文)麟云。烦恼总有五喻。一如种。二如龙。三如草根。四树茎。五糠米。业有三喻。一如糠米。二草药茎。三花。果有一喻。谓如熟食。应知烦恼润业如糠米裹业为惑润。如米有糠。故二喻别言。异熟为后边者。诸业等果是最后边也。以果熟后更不生余果。故业亦然也(文)惠云。生烦恼等事者。从烦恼生业。从业生识等果事。如种生芽业后生果也。烦恼镇业如无学。故业无烦恼镇无果。烦恼根者。有顶地见道烦恼名烦恼根。无漏道能拔。如诸草药果熟为后边者。如草亲能生果。即枯更不能生果。业感现在果了更不能生未来世果也。食熟更不可转成余食。人异熟不可转天等中受也(云云)。
生烦恼业事(文)寻云。如惠释(如上所引)从烦恼生业事(见)况以种子(能生)喻烦恼(能生)以芽茎(所生)喻业事(所生)今疏释生烦恼业事(云云)以烦恼为能生。又为所生如何(从种子生种子无之故难思哉)答。惠释尔也。准此释。以烦恼为能生。展转业事生(为言)而今疏生烦恼业事者。于所生业事立烦恼名欤。以烦恼非谓为所生。谓生烦恼之业事(为言)或案云。以烦恼业事三可为所生。从烦恼生烦恼者。如从爱生取。依此意取喻。从种子(烦恼)生芽(烦恼)从芽生茎叶(业)从茎叶生花果(事果)如此可意得欤。
趣灭灭还起(文)趣者。五趣。还起者。五趣生死替。起无穷(为言)。
如树茎者(文)树茎(烦恼能生)生枝叶(惑所生)花(叶)果(事。为言)。
中生本死如前已释(文)麟云。即此前明死生二有中。即中有义及言本有谓死前。即本有义余并如前(文)。
自地烦恼皆能润生(文)论云。自地诸惑。谓此地生。此地一切烦恼染污。此地生有(文)光云。自地显非他地。诸惑显是本惑。谓此地生此地本惑皆容现起染污生有。又解。不现起者。有染能故亦名能染(云云)麟云。自地烦恼皆润生者。谓欲界有三十六烦恼。色无色界各三十一。皆能结生。不简上缘无漏缘等(文)此释约四谛修道十七七八四起立欤。然今疏约缠垢显不起。若尔者。约大不善等心所显润生欤。
嫉悭忿覆悔睡也(文)嫉等四者。小烦恼十中初四也。悔不定八内一也。嫉于他与盛事令心不喜。悭违财法施令心悭着。忿除嗔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覆隐前自罪。悔缘恶作事心追悔性。通善染。今取染污边也。睡正文云。此中初五自力起也。眠非自力起。具如下随眠品。故光但举前五不云眠。恐眠字剩欤(以上)光云。自力缠者。谓悭·嫉·忿·覆·悔。自力垢者。谓六垢。问。缠中睡眠为是自力为是随从。解云。是随从。理实此位亦无睡眠。而不别简者。若自力缠垢定非现起。此别简。其随从缠即非决定。无惭·无愧·惛沈·掉举此位相应。睡眠不相应。似结生位非睡眠故不定。故文不别简(文)睡眠非自力起。如第四卷抄注之。可见之。
垢谓六垢(文)恼谓坚执有罪事。不取如理谏诲。害谓逼迫行打骂等。恨结怨不解。谄谓心曲。诳心口相违惑他。憍染着自法也。无惭不重贤善。无愧不怖罪生非爱果。或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无惭。观他无耻名无愧。昏谓昧劣。沈谓沉重义也。是身心重性为轻安所治。掉举令心不静。是散乱义也。
论云虽此位中身心昧劣(文)惠云。问。初受生时身心昧劣不能起自力缠垢。既身心昧劣。如何能起诸根本烦恼及随从缠耶。虽此位中身心昧劣下。是答(云云)准此释。虽此位中者。通伏难心也。
初受中有亦唯染污(文)光云。应知中有初续刹那亦必染污与生有同。此即不便兼明(云云)。
所余三有皆通三性(文)麟云。谓善·恶·无记皆容命终。即死有三性。中有·本有皆有善恶无记。可知(云云)。
释曰有情由食住者标也(文)光云。初句总示。次五句别释。次两句通经。后一次明胜用。今疏初句标。次五句明食体。次两句通经(云云)后四句明食配立(见)。
经说者。宝云。此明四食。是佛说也(文)惠云。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园度五人。过恒河逢富楼那外道。见太子威仪端正。问曰。瞿昙似得胜法。佛言。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因此。说四食。意自饿外道远离邪学邪说。名正学正说也(云云)。
段有二种(云云)光云。一以无秽为细。有秽为粗。劫初食。谓劫初时人食地味地饼林藤。无麦秽故食香稻。以去方有便秽。二小软名细。多硬名粗。细汗虫即是虮虱。其体细小。从汗而生。或人身中有虫。食汗名细汗虫(云云)准此释。今疏或细汗虫已下。小软为细意欤。又今疏虽不出粗食体云无便秽为细。故有便秽。香稻等食是粗食也。尧抄云。此中有者。唯限欲界中有也。诸天者。六欲天也。此六欲天并人劫初食无便秽。故为细也。婴儿等食小软义显。又细汗虫食。即汗故小软义显者也(以上)。
段欲体唯三者(文)惠云。段食者。段为分段。食资养为义。入腹已资养诸根大种。二时有益。一解除饥渴。二食了资益诸根大种。不资益诸根大种。是段非食。说名食者。据当名说也。疏体唯三尘者。三尘但是欲界摄。皆为段食体。正理论云。段食体有十三。开触尘为十一(云云)宝云。十三者。十一种触。香味二境也(文)问。求食为除饥渴。如何饥渴亦名食耶。光云。饥渴二触为食者。消宿食故。希新食故。显无病故名食(文)惠云。此二为食最胜。若无此二即不须食。由有此二能食资益诸根。故得为食体(云云)。
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云。谓口能啖。鼻能饮。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又解。谓口饮啖。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饮故。鼻根即分分受香。口鼻中触身根分分受触(云云)。
光影○(文)论云。光影炎凉如何成食。传说。此语从多为论。又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所摄。如涂洗等(文)光云。毗婆沙师传说。此饮啖言从多为论。如药涂身及洗浴等。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摄(云云)神云。寒时光炎暖触资身。热时影凉冷触资身。故皆食摄(云云)暖触者。触十一中火触欤。准此释。光炎等触十一中火触冷触也。此段食中细食摄(为言)。
色不益自根者(文)光云。名食者。先资益自所对根及所依大。后及余根饮啖色时。于自眼根及所依大不能益。况及余根。由诸色根境各别故。饮啖色时鼻舌身根不能取色益根。未离欲者。见色生喜乐者。由缘色故触生喜乐。此是触食非色是食(云云。取意)惠云。六根取六境。鼻取香即益。眼见色即损自根况益诸根。故色非食体。不说声为食者。以无形段不相续故。又见色时生喜乐者。即是三和缘色生触。触即触食段(云云)。
声等非食事。光云。声非相续。意法无有分段。眼等五根虽含二义。食中无故。体净妙故。非饮啖故。此之八种非食义显。故不别简。唯色一种相续分段乱段食。是故别简(文)。
一种离贪(文)一种者。色·香·味·触一具离贪(为言)欤。正文云。一种之言未了。学者应思(以上)。
思谓意业(文)神云。非一切思皆是思食。要属希望顺爱。现行意识相应乃名为食。故饥馑世愚痴小儿望悬沙囊而得存济。然契经说。意思食者。显此。唯与意识相应(云云)本义抄。一意业体可通六识相应思也。六识相应思同有造作义。故意思食限意识相应思也。谓有漏思心所分别筹度。要属希望顺爱现行。故思食体限意识相应思也。今论思谓意业之文。意业广通六识相应思。中意识相应思为思食体。故云思谓意业也。非谓一切意业为体也(以上)本义抄。问。识食可通五识耶。答。可通五识也。付之思食既限意识相应思。识食何可通五识耶。答。有漏心王了别境界。能任持身。故名识食。而了别境义不限意议。故识食体广通五识也。思食如见悬砂囊而得存济名思食。故唯限意识相应思也。义门各别也。更不可相例(矣。以上)。
意成及求生○谓契经说(云云)尧抄。寻云。此经文为明何事引之耶。答。为显段·触·思·识四食皆有漏也(以上)光云。又引经显食唯有漏。部多·求生皆三有身。四食既能安住资益。明知有漏。无漏不然。为灭诸有。故非食体(云云)寻云。今疏释意成及求生颂云。此通经说中有名也(云云)此释不见显四食有漏哉。答。见论文起尽。光明四食。段引部多·求生之经文。为证四食有漏引之。次引中有五种名(当意成及求生等颂)为证前所引经求生者中有名也。然今疏释本颂。故于意成及求生○之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示由来也。故今疏通经说中有名者。直释本颂之卷也。重心云。部多求生之文与中有五种名之文。虽各别经。本颂颂中有五种名之文故。于此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释之也。
论文起尽。毗婆沙师作如是释者。述无漏非食。次又契经之下。引部多求世之文。四食显有漏也。次后说求生之下。引说中有五种名文。前所明求生名证中有名也。次如契经说之下。引有坏自体文。证前五种名中起是中有也。次又经说之下。引已断起结文。转证说起名中有也。今疏结释之上来引经意。说中有名为起也者。指说五种名文·有坏自体之文·已断起结之文·三个文也。部多求生之文属说五种名文也。
以五种名说中有(文)中有非如生有父母情血等和合生。故云意成也。神云。中有五名前四可解。五者名起。对向当来生有。中有暂时起(云云)。
有坏自体起(文)惠云。有释云。死有坏中有自体起。中有坏即生有世间生。中有言自体起。破大众部无中有。世间生破常因外道。五蕴无常从因生也(文)光云。为明中有实有故。以自体标名。生有恐执为常故。以世间显过(云云)。
已断起结未断生结(文)光云。断有二种。一得永对治断得择灭。不退名永。二得永不起断得非择灭。不行名断。于四句中随所应说此二断。润中有惑名起结。润生有惑名生结。第一句。诸无色上流者。离欲色二界贪。不受中有。起结已断。未断无色贪。生结未断。此中言断。约永对治断说。第二句。此中言断。据不现行以无生结已得永治。而于起结未断之理。谓断生结即离三界。而彼必无余起结。故知此但约永不行。第三句。谓阿罗汉断三界贪。不受中有。起结已断。不受生有。故生结已断。此中言断。据永治说。第四句。不断起结。不断生结。谓除现中般。诸余未永离色界贪者。受中有故起结未断。受生有故生结未断(云云)尧抄云。永对治断者。谓永断烦恼证择灭无为也。永不行者。令烦恼永不行。断名自得非择灭也(以上)。
又部多者(文)光云。第二释。云部多者。是无生义。谓阿罗汉不受生。故部多言含多义。故存梵音。余凡夫有学诸有爱者。说名求生。更受生故(云云)。
就胜说四(文)光云。就四食中。虽四皆能益现益当。二益现胜。二益当胜(云云)。
有根身者。眼等五根也。触食益心心所者。见色生喜乐。此是三和缘色生触。是触食也。上所引惠心也。寻云。缘违境时。心心所触食于彼有资益义耶。
思食是业能引当有(文)光云。薰之言资。思食引已从业所资识种子力。故后有得起。识起取果功能名为种子。又解。述经部释。此解似胜思食引已。从业所熏识种子力。后有得起。或从业所熏识种子力。识得现行。后有得起(云云)本义抄。问。今文更无违有宗义。何判述经部释此解似胜哉。答。今论思食引已从业所熏识种子力后有得起之文。虽强不违有宗之义。薰之文字。种子之言。专顺经部义。故初释痛之。会熏之言资释识起取果功能。名为种子。不如又解意。直得论文故判此解似胜也。泰法师解此文云。此就经部释(云云)惠云。此是论主依经部义。言识种子等故(以上)。
第四句者除前相(云云)无漏思等欤(古人二说。一说同此。一说是有部义。种子即因义文)。
触等三食皆有四句(云云)等言等取思识也。尧云。触食四句。第一句触而非食。无漏触及有漏触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非触。除触余思等三食也。第三句触而食。有漏触为缘。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触非食。色境等也。思食四句。第一句思而非食。无漏思及有缘思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而非思。除思外余触等三食也。第三句者思而食。有漏思为缘。资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食非思。色蕴等也。识食四句。第一句识而非食。无漏识及有漏识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也。第二句食非识。除识余触等三食也。第三句为识而食。有漏识为缘。资益诸根大种也。第四句非识非食。色境等也(以上)。
论云五趣四生皆具四食(文)宝云。准此论文。八地狱中无益身食(文)麟云。孤地狱饮食如人者。如僧护经说(捡知。云云)。
论云今应正辨何识(文)光云。问中有六。一问。何识现前。二问。何受相应。三问。定心无心得死生不。四问。住何性识得入涅槃。五问。于命终时识何处灭。六问。断未摩者其体是何。问中等字摄余四问(文)。
释曰初两句标六法也(文)光云。答中初三句答初问。次一句答第二问。次一句答第三问。次一句答第四问。次三句答第五问。后一句答第六问(文)。
于此六位(文)光云。于此六法。法尔唯许意识。非余五识。取功能故(文)。
死生唯于受(文)光云。生言不但摄生有初心。应知亦摄中有初心。若言生有不通中有。若但言生通中有初念(文)惠云。生言兼摄中有。中有准前文名起不名生。正理论云。既无色没受欲色中有。初心即成欲色界烦恼。故知亦得名生也(文)光云。正理云。非明利识有死生义。以死生时必昧劣故。由此故说下三意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无舍受故(云云)。
言非定者(文)惠云。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者。设许身在上界起自界定亦无死生。心定摄益故也。又受生要须染心。定心非染。起上界染。定心以加行生亦不受生死(文)光云。由此三因亦显异地无净记心无死生理(云云)。
非无心者(文)光云。以无心位由定力持他不能害○以初生时同地心生故。后死时同地心死(云云)。
二无起涅槃者(文)光云。虽死有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无记。无烦恼故无染污心。虽有善心工巧通果心以强盛故不入涅槃(文)惠云。善加行故不入涅槃。正理论云。生得劣善。何故不入涅槃。答。有异熟故不起善心(云云)。
据最后意识灭(云云)惠云。识无相貌。但随寿暖一时灭故。如以小水置炎石上。渐微渐消。欻然都尽也(文)。
此云死节(文)光云。顿命终者。无断末摩。渐命终有断末摩。断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极小。触便致死。正理引颂云。身中有别处。触便令命终。如青莲花鬓。微尘等所触(以上论文)又解。对法藏中说。众生身中有百处。名末摩。触便致死。犹如有人被断头已无觉知。故得断名(云云)。
内三灾患(云云)光云。医方中说。身有三分。心已上淡分。心已下齐上热分。齐已下风分(云云)。
断末摩唯人间(文)惠云。地狱无。以恒断故。唯人三州及傍生·鬼·通二乘圣有也。更无别物。但身支节。正理论云。由发言讥刺前人随实不实伤切人心。由此当来招末摩苦也(文)。
光云。欲界诸天亦无断末摩。彼非恼乱业果故○诸佛无(文)。
有五衰相(文)惠云。正理论云。此五相现不过五日即死。若有相现世尊亦不能转。亦非一切天子皆有。亦非一一天子皆具五相方死。今言五者。总举大数。更有小五相现。不定当死(云云)。
谓诸圣人名正性○(文)得无漏圣道者。定得涅槃。故名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必堕地狱。故名邪定聚。所余有情不定聚也。惠云。苦法忍后决定得涅槃故。问。顺解脱分定得涅槃。如何不得此名。答。此容劫作邪性故。二未舍邪性故。三未定时。至苦忍初心即七生定得涅槃。问。得上忍及世第一法位亦得时定。缘何名邪性。答。一以时小故。二以未舍邪性也(云云)。
定尽烦恼故(文)容尽烦恼故(为言)。
或人依所望颂疏讲谈之次舍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十日。拟讲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一(颂疏论本第十一)
一明小器(文)器世间器者所依义有情所依处故。惠云。小器者。即一四天下。如水轮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即是一四天下所依(文)又云。风轮量无数。即为大千世界所依。准婆沙。风轮与百俱胝水轮为所依(文)。
余句别释(文)别释三轮为三。初明风轮。二又诸有情业下。明水轮。三有情业力感下。明金轮。可见之。
论云许此(文)惠云。许者。诸部共许(文)本义抄。或于许字者。不必标不信之义。故论主许此义可云也。或文三轮广厚之量等。论主所存异之故。为显不信之义。置许字欤(云云)。
三轮广量事。婆沙百三十三。述风轮相云。广则无数。次述水轮相云。有说。广量与风轮等。有言狭小分百俱胝轮。其量皆等。谓俓十二亿三千四百半(文)次述金轮相云。有说。金轮广如水量。有师复说。小广水轮(文)今论云形量不同。次述风轮相云。有风轮生。广无数。次结水·金二轮云。二轮广量。其数是同。谓俓十二亿三千四百半(文)宝心。婆沙论二说中。齐等之义为正。今论意。实存三轮广量齐等之义。得意也。风轮一大三千界总所依器故。云其量广无数。各别四天下将成水·金二轮即起故。从能依四天下。且虽述此水金轮广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以实论之。水·金二轮广量。与风轮同。可无数也(以上)。
一大诺健那(文)二十七卷颂疏云。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罗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诃诺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诃诺健那力。当一钵罗塞建提力(此云胜蕴神)四。十钵罗塞建提力。当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当一遮弩罗力(此云执持神)六。十遮弩罗力。当一那罗延力(文)法门章引华严经云。如意树口子。是为大云雨一味水。以众生善根果报力故。法如是故。起种种风轮(文)。
渧如车轴(文)麟云。渧如车轴者。劫章云。是光音金藏云布及三千界。雨渧如车轴(文)惠云。加篅持谷者。艮章云。四面犹如槃椂形(文)。
此云妙高(文)惠云。妙高者。四宝为体名妙。出群峰之上为高也(文)麟云。苏迷卢一翻如疏。或云妙光山。昔云须弥楼皆讹(云云)法门章云。智论百云。劫初立时。四边大风吹。聚地之精味。积为须弥山。更有风吹。令坚而成宝(云云)瑜伽二云。然其雨水复依金性地轮而住。次复风起谷水令坚。即由此风力所引故。诸有清净第一最胜精妙性者。成苏迷卢山。此成山已。四宝为体。所谓金·银·颇胝·琉璃(云云)。
此云持双(文)神云。此山顶上有二龙道。因以名之(文)光云。此山顶上有二道。犹如车迹。山持二迹故名持双(文)。
此云持轴(文)神云。此云持轴。言此山上多有诸峰。形如车轴(文)光记如今疏。光云。山峰上耸。犹如车轴(文)。
西国树名(文)神云。此山上多诸宝树。形如羯地洛迦木。旧云佉陀罗木。若烧为炭。经而多热。故诸经中。名袪陀罗炭。此方山南人名担山木。此山从宝树形为名也(文)正文云。光云。称为担木。山上宝树。其形似彼(文)。
可依光记(云云)。
此云象鼻(文)神云。毗那怛迦。此云有障碍神。有一鬼神。形如象头。凡见他胜事。皆为障碍。此山之峰。似彼神头。故以名之(文)。
此是鱼名(文)神云。海有鱼。名尼民达罗。此山峰形似彼鱼头(文)。
为众宝种藏(文)光云。水能生宝名种。水中于宝名藏。水生宝时。因灭果生。体非俱有(文)宝云。水减宝生。非即水体转变成金(文)惠云。金轮上水本是一大海。后业风鼓击。一时像出九大山。一山间一海。即变成也(文)。
神云。其水为众宝种子。由具种种威德。猛风钻击。变生众宝泥等。谓中四宝泥。次外金泥。次边铁泥。如是变水生宝等(文)。
皆具八功德水(文)光云。若依称赞净土经。数八功德水云。一者澄净。二者清净。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文)。
约持双山内边(文)麟云。约持双山内边周量至各三倍者。言山内边即海外际。准此论文。妙高山方。以言四面。数各三倍故。总计有二亿四万也(文)神云。若约妙高上外边。妙高山方故。周量于其四面。数各八万逾缮那。今约持双山内边。于其四面。对妙高山外边八万故。数各三倍八万故。三·八二十四。谓各成二亿四万逾缮那(文)惠云。总许九山八海。有一百二十万八百七十五逾缮那。与前金·水二轮俓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小相当。大数同也(文)古云。八山皆周方也。铁围周圆也。
唯此别中有(文)本义抄。问。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刚座欤。答。金刚座者。一切菩萨将登正觉所座之座也。而有宗心。谈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故。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刚座也。余世界中既无佛出世。何可有为登正觉座金刚座哉(以上)。
畟方(文)スミアテ四方也(为言)。
猫牛(文)人面形似猫牛等欤。
有说唯一州(文)光云。于二说中。初说为正(文)麟云。罗刹婆。是恶鬼之通名也。
有三重黑山(文)
古图云。
(私云。向北三处各有三重之黑山。云云)。
名无热恼池(文)麟云。谓此池龙离三热恼。一非热砂所燥。二无风吹衣覆形。三无金翅鸟所食。无此三种所生热恼。名无热恼。即法华云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也。出四大河。华严经云。十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鳞甲中。出清冷水。治赡部州诸有情类(文)西域记一云。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岸。金沙弥漫。清波皎镜。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伽河。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文)此池银牛口等。是劫初所化欤。若依心地观经。四方兽头。此池四龙之貌(见)可见之。麟云。然今章中。第三·第四前后不次(文)惠云。纵广者。俗释南北曰纵。东西曰广。今释应是竖曰纵。横曰广。四河口皆阔四十里。东面河口以银成似牛头。南金成似象头。西面颇胝迦成似师子头。北吠琉璃成似马头也(文)。
此云孟津河是也(文)古云。孟津河者。唐土所在河也。故此云孟津河(云云)谓此徙多河ハ天竺ヨリ唐土ヘ流出。其间花山云山ヨリ泷落。此泷音ニ其国人民多死亡。速疾鬼云鬼神。山顶ヲ引崩三重ニ成落。是云龙门泷(云云)。
而有等流(文)惠云。以数死生前后有凉风来间。名等流。又如食鸡法。先与丹食。命终生地狱。得铁丸食。得食想解除饥渴。名等流乐也(文)。
七捺落迦在无间上(文)本义抄。问。就重累师。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文)而于最底二万。安立无间。于余二万。如何可安立余七地狱及炎摩王宫哉。答。于重累师。亦出二师说。初师心云。四万逾缮那中。二万无间地狱之分齐也。其上一万九千逾缮那中。安立余七地狱。其纵广量。各一万逾缮那也。虽不说高下量。推之各当二千七百十四逾缮那余欤。第二师心云。六万逾缮那中。二万无间地狱分齐也。其上三万五千逾缮那中。安立余七地狱。其纵广高下量。各五千之也五·七三十五。其数尤易知之。问。就傍布师。此州有金刚座。争可建立十六地狱及十六增等耶。答。傍布师云。无间地狱在其中央。余七地狱周匝围绕安立之也。而光云。明知金刚座近北。诸地狱等在王都下。稍近南边。不相妨也(文)意云。第八外海广量。三亿二万二千逾缮那也。南北广量二分之者。各十六万一千逾缮那也。其北方虽有金刚座。其南方十六万一千逾缮那中。无间等并八寒等。可安立之。故傍布师不无相违也(以上)。
长十六指(文)惠云。鸟狗驱令上下树。一指二寸。十六指有三尺二寸也(文)。
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文)光意。为三师说。论文既结此是增上○故说名增。明知本地狱中已下。别师义云事。故光云。所言增。第一解云。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说名增。第二解云。本地狱中。适被害已。重遭害故。故名为增。第三解云。有说。有情从地狱出已。数更遭此苦。故说为增。此约出本地狱已数数受苦名增。故与第二不同(文)初师心云。受苦增盛。过本地狱。故名为增。第二师意云。本地狱中被刑害已。亦于彼处重受苦故。望本地狱。说名为增。第三师心云。出本地狱之后。经历十六诸处。数数受苦。故名为增(为言。以上)宝心为两说。麟记同之。
有说非情(文)神云。有萨婆多说非情○有正量部说有情。问。若尔。此恶业何处受异熟。答。即地狱中受(文)惠云。正理说。无间·极热·炎热。无狱卒。大叫号。众合。小有狱卒。琰摩王使。时时往来巡捡。余者皆有有情·无情二种狱卒也(文)。
一頞部陀(文)神云。此中有情严寒所逼。初二随身。一頞部陀。此云胞。严寒所逼。身有胞起。二尼刺部陀。此云遍胞。寒苦渐重。遍身悉成胞也。次三随声。谓頞听吒等受苦声也。次三随色变。六嗢钵罗。是青色花。此华叶细。开作青色。寒苦所逼。变成青色。七钵特摩。是赤色花。开折折裂处色赤。如此华开。八摩诃钵特摩。是大赤莲华也。寒苦极重。其身大折裂赤。如大赤莲华也(文)宝云。頞哳吒是忍寒声。寒增故。口不得开。但得动舌。作哳吒声。臛臛婆者。寒转增故。舌不得动。但得作臛臛声。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开口。但得作虎虎声(文)私云。或多或二或一(文)孤□一二三人可感也(云云)。
州如谷聚(文)惠云。问。何故此州下有无间等。答。正理论云。唯于此州极重恶业。又此州人极猛利故也(文)私云。如经者起世经也。
论云日月(文)所引论文一段为六。初明日月运转。二彼所住去下。明日月远近。三日五十一下。明日月体量。四日轮下面下。明日月照用。五日行此州路下。明昼夜增减。六日行此州向下。结增减也。可见之。惠云。颇胝迦。此云水精。水玉白珠。运持日等令不停坠者。日等由运不停。由持不坠也。作所作事者。即作光明生成万物。正·二月即益。七·八月即损。如日初见即益。久看即损眼。以有火故也(文)麟云。下面者。以上面诸天所居。但言下面也(文)。
向南向北(文)本义抄。问。日轮向南之时。去须弥山远。日轮行度可久。何云夜增耶。答。此州北广南狭。日出此州之后。人见日光故。日自南路出之时。其路近故。昼减夜增。日自北路出之时。其路远故。昼增夜减也。如南州日轮行度有多路。余三州例之。亦可有多路也。或抄云。自本人眼根可见之分齐有之故。日轮向南之时。去此州事渐远。人见日轮行度不久故。昼减夜增也。日轮向北之时。去此州事渐近。人见日轮行度可久故。昼增夜减也(云云。以上)麟云。言向南向北者。为从正中向北。名为向北。为正中向南。名向南。为从极北渐次归南。名为向南耶。答。极北向南。即同光释。若正中向南。便同泰解。既通二释为证(文)。
世施说论中○余边发影(文)惠云。世施说论者。西方俗人失施设。不是六足论中施说足论。日轮小高。月轮小下。故月被日侵照也(文)宝云。准此。以月下日高。此发影覆其自面故(文)光云。月被日照发影。自覆于覆暗处。远见不圆。日体净妙。月体稍粗。故月被照。发影自覆。如树发影。照既多小不同影覆多小为异。所以缺还不定(文)神云。日轮光色细净。月轮光色粗浊。相见之时。月障日则发月影。如树障日月光则发树影。由发月影。影色闇覆蔽月一边。远望不见所覆处。故谓月亏也(文)。
又经部宗先旧师(文)古云。譬明月夜。萤火发光。如不见(云云)神云。真谛师云。非关影覆月故不见。由日行駃。从白半后行路相近。由日光明月光昧。既渐相近日光映月故。月轮渐不现。远望不见所映处故。谓月亏乃至极相近。月轮却不现。远望全不见月轮。故谓月尽(文)光云。日轮速疾。月轮迟缓。行度不同。日光赫[亦/火]。月明昧劣。日渐近月。日照月轮。映夺不现。若极相近。映夺不现○非由影覆(文)。
此四层级(文)光云。若妙高如鼓。即侵山十六。若如方坐。即体外别出。体广八万(文)颂云傍出。后说顺文欤。
名金刚手(文)光云。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文)又云。药叉是神名。通天·鬼·傍生。是暴恶义。或云勇健(文)。
于山顶中有宫(文)光云。释善见宫及殿(文)。
及殿者。下殊胜殿也。又云。一百个一故。言百一。如言百味饮食。妒罗绵。妒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妒罗绵。如言柳絮(文)惠云。一宝一色。名百一也(文)。
城外四面四苑(文)光云。婆沙一百三十三云。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逾缮那量。中央各有一如意池。面各五千逾缮那量。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随欲妙华宝舟妙鸟。一一奇丽种种庄严(文)惠云。天子游戏时。随福胜劣车现。于此苑中。有四轮宝。若有人行上品十善。合作轮王。随彼是四轮王中行者。苑中四轮即应之(文)。
三十三天名事。惠云。三十三名。如正法念经二十五说(文)可见之。
帝释事。惠云。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此云能。提婆此云天。因达罗此云帝。正言能天帝。诸处释提桓因。或天帝释。皆讹略。过去名憍尸迦。此云玺儿。本是下人孝养。即主后弥从良。常修道路。时有倭人向王。此人修路。引外国兵马。王令放象踏死。象却踏倭人死。王知善人。与一县。令共三十二人同修善事。死后同生三十三天(文)。
自地者花也(文)惠云。自地。所依为义。香依四大中地大。或即花是所依名地也(文)依受如生现前(文)光云。谓有情恒乐受用宿业所感。随本所生现前欲境。非别他作。故彼于如是随本所生现欲境中。有势力故。自在而转○言妙欲境者。境非是欲。贪欲名欲。境能生欲。故名欲境。愚夫妄计。名之为妙(文)。
长时离苦(文)惠云。一以近欲界有苦地。二以自地有三识为苦依。初定不言离苦(文)又云。第四定已上无喜乐。故不立也。问。中间禅无喜乐。如何亦号乐天。答。正理云。大梵王身既喜乐现行。亦乐生天。无失也(文)。
若来若至(文)麟云。来谓上来下。至谓下往上(文)。
下眼不能睹上界地(文)麟云。此约异地说。以别地系粗细异故(文)惠云。下界地身往上界。界地别故。欲界眼根不见上地色。身根不觉彼上触境。疏释云非境界故。须发天眼方见上地色。上地身若下地来。下地粗色即不能碍。以色细故。要别作欲界化四尘。为依地笼此身。下眼方得见。如梵王诣佛众人见也(文)。
明天量(文)论云。有余师说。此上四天依处量。同妙高山顶。有余师说。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等一四州。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文)惠云。等四州者。如金轮俓十二洛叉等也。中千即有十亿日月四大州等。大千即万亿日月四州等(文)。
赡部州○三肘半(文)。
麟云。三肘半四肘。肘长一尺八寸。总计成六尺三寸。或七尺二寸(云云。周代尺云云。手举四肘六尺三。□举四肘七尺二寸)。
所以无云减三者(文)本义抄。初释心云。三禅已下。变易受定。粗动易起。四禅已上。不变易受定。寂静难修。而若感胜果。必依胜因。若感劣果。必依劣因。任此道理之时。无云天身量减三逾缮那。能感定因随亦可减云事。必然也。次释心云。诸天身量。次第倍增。无云天若不减三逾缮那者。无云天身量。一百二十八逾缮那。乃至色究竟天。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逾缮那ニ可当也。是即数量非巧。可有杂乱之过也。无云天减三逾缮那时。无云天身量。一百二十五逾缮那。乃至色究竟天身量。一万六千逾缮那故。或满或半之增。数量巧成。无有杂乱之过。故举终释为成色究竟天万六千故。所以减三。尤有其谓也(以上)。
明眼抄。问。何云变易不变易耶。答。下三静虑。根本喜乐。近分舍受。互起反易。第四根本·近分同舍受。无变易也。
于劫初时人寿无量(文)惠云。准瑜伽论。八万四千为最工。此论但言无量也(文)。
小光已上大全为劫(文)光云。问。大梵王望小光天身量。但狭半逾缮那。如何寿量悬格不同。解云。身·寿二量不可俱齐。为顺火灾故。大梵王不受大劫。为顺水·风灾故。小光已上大全为劫。倍倍渐增(文)。
无间地狱寿一中劫(文)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也。本义抄。问。等活等上六○寿量亦同彼者。今论定判也。而弥勒菩萨住第四天。尽彼天寿之间。送一增劫全·一减劫小分。是则当第四号叫地狱一日一夜之分齐。设虽尽一增劫全·一减劫全。无间地狱寿。难及号叫地狱二日二夜耶。答。此事难义中难义也。楞严唐决也。且一义心云。一生补处菩萨。住第四天间。数死数生。故经一增劫全·一减劫小分也。都史多天一个四千岁之间。非经一增劫全·一减劫小分。故不可违八大地狱寿渐次倍增之理也(以上)。
二十增减为一中劫(文)本义抄。无间地狱寿。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之事。诸师一同说也。于今释者。源信以之为误矣。又依麟记心会之。二十增减为一中劫者。住劫有二十增减之中。为一中劫。是一增一减也(为言)非谓二十增减为一中劫量也(以上)。
佛记佛使(文)惠云。西国长者妇。外道记女。佛记男。外道果中着药与母。食母死火葬。佛令祇婆入火抱取树提伽。长者问佛。何不记母。佛言。汝不问母也。树提伽此云火珠(文)。
麟云。涅槃经说。外道记人不生为女。佛记为男(文)。
(私云。随信行钝根。随法行利根)。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二(颂疏论本第十二)
折诸色至一极微(文)麟云。若准大乘。无实。但是觉惠分折。以为极微。此是识心所变。非积小成。若小乘中。说有实极微以成大色。折其大色至不可折。名一极微(云云)惠云。大乘粗色实有。以顿变故。折至不可折。假立极微。经部细色实有。粗色是假。以聚细色成粗色故也。有部粗细二色皆实有(文)又云。谓折诸色者。有部虽无独住极微。以惠分折。即是大乘折色明定(文)。
分折诸名(文)惠云。从三十二字折至一字。名字极小。须臾至一刹那。名时极小。虽一字有多极微。今取不相应中字不取墨字。以是色故不取也(文)。
众缘和合法得自体(文)光云。现缘合法得自体顷。即便落谢更不经停。名一刹那。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名一刹那。诸法实无行动。相续道中假说动故。对法师说。如文可知(云云)宝云。答中有二。一述经部答。二述有部答。经部答有二。一法先无体。是未来。得体已灭。过去。得体未灭。名为现在。即此得体未灭之顷。名一刹那。或有动法。度一极微。名一刹那。极微处量促。刹那时量促。若度二已上极微。名一刹那。刹那即有前后。非时极少。若度一极微。经二刹那。即极微量有分。极微非极少。由此故说度一极微名一刹那(文)本义抄。问。就第二师义。日轮行度一四天下之间。是一日一夜之时分也。寻一四天下周围量。三十六亿二万三百五十逾缮那也。所有极微。其数几许。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以行度一极微。为一刹那量者。所经刹那。随难称计。而任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之处。思一日一夜之刹那数量。当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依之宝云。日夜刹那。唯有六百四十八万(文)若尔。行度一极微为一刹那量云义。不肖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等之理耶。答。宝法师释此事作二释。第一释云。一日夜刹那与此刹那不同。日夜刹那唯是算数之法。如此秤尺寸量。极小之名。无佛法时。此数常定。此生灭刹那。即是诸法生灭之量。经部云。是诸法得自体顷。有部即是取果之顷也(文)此释意云。日夜刹那与生灭刹那。彼此自本各别长短不同也。时极小刹那。是诸法生灭刹那量。一日一夜之间。所有刹那数量。不可称计。日夜刹那。是算数譬喻之所及。更非时极小刹那云也。第二释云。二释时之极小名一刹那。是数量时之名也。即是极小名一刹那。极多名劫等。刹那非不更有细分。劫非更无有多时。应更思之(文)此文意云。日夜刹那·生灭刹那。同是刹那名言所摄也。本以时极多虽名劫。其劫中如非无大中小不同。本以时极小虽名刹那。其刹那中。亦可有细分长短不同。故彼此更非相违云也(以上)。
今且辨前逾缮那等(别问文)正文云。今且辨前等者。是答。何为别问耶。故光已知下。为结前问起。今且以下为答(以上)宝云。微显细聚。此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应知但为天眼·轮王眼·后有菩萨眼所见(文)。
极微为一微量(文)惠云。梵云阿㝹。此云微。天眼·轮王眼见也。菟毛细滑尘小。牛毛国贼尘即大。极微相续。皆言七者。四面上下。六方兼正成七也。杂心名铜尘。古论名铁。应知。铜·铁·金·银皆名金也。一肘一尺八寸。计五百弓。有三千六百尺。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成一俱卢舍。二里也。逾缮那。旧云由旬。此云合也。应也。谓法合应尔。四十八里也。取十六里。从极微积成。若四十或八十里。无本积成也(文)麟云。三节为指者。是竖三节。如今人指。所以颂中不记者。论云三节为指也。世所成极故。于颂中不别分别。一弓七尺二寸者。新云。古时一弓有八尺者。即古寻。今时六尺已下。即六尺步法。然今多用五尺步法也。无喧杂者。谓是人牛声不及处。疏计二里者。以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故成二里。或曰。一鼓声间。计为五里。与此论不同(文)正文云。四肘为一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俱卢舍(乃至)一弓七尺二寸(云云)。
一解尘向金上(文)麟云。如上所引此释应寻。然光云。一肘有一尺六寸。四肘为一弓。一弓有六尺四寸(云云)古云。金尘假令微细隙孔。其孔口ニハマリテアルホトノ尘也。第二解。彼孔ヲトヲリ过ルホトノ尘也(为言)光云。尘于金中往来不障。故名金尘。又解云。积微至七方于金上住。故名金尘。水尘两释亦尔(文)。
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文)惠云。一腊缚有七千二百刹那。一须臾有二十一万六千刹那。一昼夜有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也(文)。
六月减夜(文)麟云。但言夜减。兼亦摄昼。十二月中。六月减夜。即同此方六月小也。言一月半已度者。谓三际中各前一月及第二月前半已度也。所余事半月。即是第二月后半也。各于此时缺一日也。然此方亦有并大及润月等。旧云。论主所以不广明诸历数者。恐人耽着邪命自活故(文)。
一月半已度(文)私云。十六日未半山度云。古云。于十二月中。六月减夜。六月不减夜。次第ヲ云ハハ。大月次ニ小月アルヘシ。谓一月者。大月大月不减夜。三十日也。半已度者。次小月中前十五日也。所余半月者。小月中后十五日减夜(为言。以上)光不广明诸历数者。广分别历数法者。能学人耽着阴阳岁学。恐邪命(为言)问。何故减夜耶。答。日行度百八十路。若本路ニ回合回合。如[釒*盡]的ナヲハ。减之无用欤。而日月行度不尔。ツツキテ回ル样ニ。路ニ小分长短出来。四季季节可相违故。是为作合。减夜润月ヲ设也(以上)准麟记。润月汉土ニ初云。
释曰劫有四种(文)私云。一坏二成(文)住空坏成摄(云云)
此一段为三
初明四劫二
初标四劫
次明四劫文有四
第一明明劫三
一标坏劫量
二别明坏劫二
初释坏劫量
次明四种别文四
一释趣坏——次天趣坏 次人趣坏 次鬼畜坏 次地狱坏
二界坏
三有情坏
四外器坏
三总结坏劫
第二明成劫
初标成劫
次别释成劫四
一明成次第
二明成相
三明成外器
四明成有情
第三明住劫有五
一明住次第
二明初唯减
三明中间十八有增减
四明后一劫唯增
五总结住劫
第四明大劫
第二明劫体
第三明三劫无数
问。何故四劫中不说空住耶。光云。解云。以坏摄空。约中辨住。故不别说。又解。约中辨住。空无别体。颂中类显。又解。以坏摄空。以成摄住(文)。
坏有二种一趣坏二界坏(文。一约五趣辨有情。二约界辨欲界有情坏。为言)私云。此两重二种坏。出神泰释。光记云。文显可知(文)无别释。宝记。今两重二种。直为四种。第一趣坏。第二界坏。第三有情坏。第四世间坏。可见之。神云。然坏有二种。一约趣辨坏。二约界辨坏。复二种。一内有情坏。二外器世间坏(云云)准此疏。今疏或本。界坏复有二种(云云)此界坏言无用欤。今两重二种者。总别为异。谓初别欲界五趣坏·欲界有情坏为二种。后总三界内有情坏·三界外器坏为二种也。上所注科文。准宝释注之。可见之。
若时地狱有情○(文)神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以是人寿八万岁时。轮王出世。十善化物不造十恶时。坏劫故。无复新生地狱趣者。为坏劫始。乃至地狱无一有情。尔时名为地狱已坏(云云)本义抄。此若时地狱有情○为坏劫始(文)今此地狱者。唯可限无间地狱也。今论释成劫相云。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云云)以成劫满。思坏劫初。地狱无新生有情。为坏劫始者。唯可限无间地狱也。此则准法尔后坏必最初成之理思之。最初坏处。最后可成也(云云)。
引并他方事。古来两义也。一义云。约未堕有情论之也。设虽业力不思仪。于已堕有情。何可有引置他方之义耶。今论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云云)宝云。应生不生。名为坏劫(文)约未生有情(见)但神泰释。容受报未尽之者。引置他方地狱云也。更非约已堕有情论引置他方之义也。一义云。有情业力不思议。受报义方差也。虽已堕有情。有受报未尽者。何无引置他方义耶。神泰云。诸有地狱定报。定报业应受一切报者。至地狱空尽时。业由未尽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云云)既云业由未尽。约已堕有情(见)但论文者。上云无复新生为坏劫始。只先述劫将坏相计也。下正述引置他方义时。未见限未堕有情哉。宝释是亦释无复新生之论文故也。非释引置他方论文。故非难势也(以上)除地狱余趣中。有决定业者。此界将坏时。可为移往他方也(同抄心)。
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总傍生鬼趣坏相。准地狱坏相。可知之云也光云。正理论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时。人身内无有诸虫。与佛身同。傍生坏故。有说。二趣于人兼者。坏与人俱。余者先坏。如是二说。前说为善(文)宝云。鬼本住处。即此州下五百逾缮那。傍生在大海。各先坏本处者。先坏畜生。后坏鬼趣(云云)。
东西二州例此(文)准成劫相。思四州人趣坏相。初南州。次东·西。后北州坏也。此则法尔。后坏必最先成理也。光云。正理云。北州命尽生欲界天。由彼钝根。无离欲故。生欲天已。静虑现前。转得胜依。方能离欲(云云)若时天趣四大王天(文)宝云。天趣坏。彼彼天中。皆得离染。直生梵世。不转生也(文)神云。依立世经。初从坏地狱。乃至坏梵辅天。经十小劫。众生世界坏。然梵王未上生也。虽有梵王。无余众生故。言唯器世间空旷而住(文)。
唯器世间空旷而住(文)神云。明坏器世界。余十方界一切有情。共业感此三千世界。业尽于此。持双山后大海下。渐有七日轮现。经九十劫。烧大地已。梵王方乃舍命上生。然后风吹猛炎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唯灰烬。初禅自他火炎烧自地宫。非他欲界地灾能烧他初禅地。乃至谓欲界火猛炎上升为缘。引生色界火炎。余水·风灾亦尔(云云)惠云。七日轮现者。准劫章颂云。日加四倍于常热。沟池干涸草木雄。二三日出江河竭。四五日出海悉尽。六七与射山石融。尔时大地前焰辉。三千世界猛焰聚○问。色界无日。谁相缘引生火。答。由众生业力。随处引生火也(文)古抄云。七日轮出现。依日轮势力。大地ヨリ火出生。下三轮烧下。上梵宫マテ烧升也。婆沙云。有说。七日先阴持双。先一照曜。后六渐出。便坏世界。有说。一日分为七日。有说。一日成七倍热。有说。七日先藏地下。后渐出现(文。以上)。
乃至梵宫灰烬(文)惠云。乃至梵宫无遗灰烬者。破外道世界坏极微散居虚空不灭。成即二二合生子等。若坏时无极微者。成时积何物成。有部积风成。风为种子。准智度论。劫火无灰。随火起即过。若有灰者。是何物能坏。若有灰者。即坏劫义不成也(文)。
初一有情○生大梵处(文)麟云。初一有情极光净天没者。谓是第二禅第三天没来。彼天火灾不坏故。理实小光无量光天下生梵世。盖亦无失(云云)。
(已下二个条本义抄)。
问。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欤。答尔也。付之。众生造业感果非一准。何必自上地下生哉。况此界大梵王。修中间定。造顺生业。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何强遮之哉。答。有情业力。众生果报。是不思仪。法尔所定。故大梵王必依顺后业。自上地下生也。故今疏释是今论文也。又正理论云。诸大梵王必异生摄。以无圣者还生下故(云云)故法尔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来。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往。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不可有也。必依顺后业。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也问。大梵王坏劫时。上生极光净天。次成劫时。还生为大梵王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付之。造业感果非一准。又极光净天亦非无中夭。何强遮此义哉。答。极光净天寿量。是八大劫也。而大梵王上生极光净天。即还生为大梵王之时分。才二十中劫也。时分长短遥异也。何可有此义哉。极光净天有情。虽非无中夭。依广大福业。受彼天果报之类。何才受彼天寿量三十二分之一分。忽可有命终之义哉。
从无量劫○至极十年(文)劫字正文正之。
惠云。此论不论几年减一年及增。相传。百年一减至十。增亦百年增一年(云云)。
十八劫中○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文)问。初唯减无增。后唯增无减。如何等中间一增一减耶。惠云。二十中劫。初劫众生业胜难减。第二十劫众生业劣难增。时量即当中间十八劫一增一减也(文)光云。二十住劫前后相望。前有情福胜。后有情福劣。住中初劫福最胜故。应令受用上妙境界。故下时极迟。从第二劫已去。其福渐薄。上稍迟下渐疾○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时极迟。故初后劫等中十八。又解。寿未减时。是成劫摄。从无量岁初减已去。方名住劫。第二十劫。上至八万。多时经停。故初后劫等中十八(云云)惠云。成劫时寿无量。至住初即有八万岁也。后增亦即至八万。大乘即至八万四千岁(云云)本义抄。初释意。于增时减时有迟速云也。谓第二劫等已后。有情福渐薄故。增时迟。减时疾也。但第一劫初减时分。若如第二劫等减时同速者。不可同中间一增一减时分。唯减无增迟时故也。故初减福胜时分故。下时稍迟(为言)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时迟。故当一增一减也。第二释意。增时减时。不论迟速。故云上至八万多时经停。谓第二十劫增至八万岁毕之后。多时经停(为言)第一劫自无量岁。减至十岁时分。两释俱时分齐等。更不可有长短差异。谓自无量岁减至八万岁之时分。可同自八万岁减至十岁之时分也(以上)寻。第二十劫众生薄福时分也。尤以减时可为住劫终。何以增位为终哉。答。任上所注神泰释可知之。
成中初劫起器世间(文)麟云。准此文。梵王唯寿五十八劫。谓成坏劫各除一故。而言六十者。约大数说。或成劫才圆。梵王即住。坏劫临至上界梵王方去。故满六十。非要具受(云云)问。成器世间·成有情世间时劫多少不同耶。惠云。成外器·有情别者。外器共业易。故一劫成。有情别业难。故十九劫成。坏准此说也(云云)立世经云。十劫成器世间。十劫成有情世间(云云)光云。立世经说。梵王十小劫独住。然后梵补等生。彼经意。梵王独一少故。摄入器中。故说十劫成器世间。梵补已下从多分说。故言十劫成有情世间。此论多少通论故。说十九劫成有情世间。一劫成器世间(云云)。
如是所说○积成八十(文)惠云。此论八十中劫为一。积至三无数。大乘即积风灾劫六十四个八十劫为一。积至三无数。梵云劫波。此云时分。欲色界即五蕴。无色界即四蕴为体。空劫即以二蕴。以昼夜不离五蕴生灭故。五蕴为体也(文)。
谓唯五蕴时无别体(文)宝云。不同外道别有时方○婆沙论云。何故名劫。劫是何义。答。分别时分故为劫。谓分别刹那·腊缚·牟呼栗多时分。以成昼夜。分别昼夜时分。以成半月月年。分别半月等时分。以成于劫。以是分别时分中极故。得总名声。声论师者言。分别位故。说名为劫(云云)(私云。大乘心。时色心外假立。小乘心。色心外别不立被仰云云。问。时五蕴为体付。空劫二十劫间无五蕴如何。答。二蕴为体。小乘意。显色时空色立色。空劫ト云名アル故。后二为体也。名不相应随一也。此事秘也)。
第五十二之一数(文)本义抄。问。阿僧祇耶。六十数中第六十数欤。答。虽有二义。且可存第六十数之义也。付之。若第六十数者。今论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重。为阿僧祇耶(见)若忘失中间者。宁不背十十倍增之义哉。是以今疏释当第五十二数(见)如何。答。阿僧祇耶者梵语。此翻云无数。若第五十二数者。宁可云无数耶。但背十十倍增之义者。传诵者诵解脱经之时。妄失中间八数之故。实虽非十十倍增。付现所有数。论十十倍增之旨也。次今疏释具举六十数时。虽可为第六十数。亡失中间八数。自当第五十二数。故付此现所有数。云是第五十二之一数也(云云)。
光云。亡失后八者。付现所有数云尔也。
于此数中亡失余八(文)论云。于此数中。亡失余八(文)既云余八。不云忘失后八。知阿僧祇耶者当第六十数欤。
问何缘菩萨发愿长时(文)此下有四重问答。显菩萨长时大行也。此则论文也。论云。菩萨要经三劫无数。修大福德智惠资粮六波罗蜜多。多百千苦行。方证无上正等菩提(文)。
若余方便(文)光云。若余二乘修小方便。亦得涅槃。何用为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惠云。二乘行为涅槃方便。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即得二乘涅槃也(文)宝云。既有六十劫或三生方便。亦得涅槃。出离于苦。何用为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此释且就速得涅槃之类。先举声闻三生六十劫修行。略不举缘觉欤。
菩萨济物遂己悲心(文)惠云。菩萨有同体大悲。他身即己身。他益即是己益也(云云)。
有怀润己无大慈悲(文)古抄云。禀性无慈悲人。前菩萨行愿难信禀性有慈悲。悲人苦者。前何难信云心也。久习无怜愍等者。世间无怜愍串习人天性。虽无己益。他人见有苦有叹。悦之人アルコト。世间所悉知。如此菩萨慈悲串习故。于己虽无其益。见他人有苦恼。叹之志切(为言。以上。)。
如有久习无哀愍者(文)光云。引三证。一引无哀愍。有慈悲证。二引执我爱。无我爱证。三引有情种姓异。证依诸有情种姓差别(文)今疏引二证。第二证略之欤。
故有颂曰(文)光云。初两句明异生。下士勤求自身人天等乐。次两句明二乘。中士求灭三苦。非求有漏乐。以此乐是当苦依故。又解。此乐行苦依故。又解。此乐坏时苦故。名为苦依。后一颂明菩萨。上士恒时勤来自荷云众苦。令他有情得人天善趣安乐。远令他永灭尽故。得涅槃乐(文)。
于此中间诸佛出现(文)光云。贤劫经第十说。拘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时出世。拘那含三万岁。迦叶二万岁。释迦百岁。西域记第六。?留孙六万岁。?那含四万岁。迦叶二万岁。释迦百岁。此应部别不同(云云。取意)又云。释迦牟尼佛。当第九劫出世。弥勒佛。即当第十劫出世(文)宝云。准弥勒经。今劫是刀兵劫(云云)。
有情乐增离教厌故(文)麟云。谓佛本出世。令生厌苦。教修出离。既是乐增。难可令厌。故不出也(云云)本义抄。问。诸佛大悲是广。可利增劫众生。何唯减劫出耶。何况第九住劫。四佛即出世。后十一住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可出世欤。而增劫佛不出世者。上天下天时分不可相称哉。答。增劫之时。有情乐增。难教化故。佛不出世也。但一增一减之间。补处菩萨出兜率天。数死数生。以之思之。后十一住劫之中。十个减劫之间。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之时。上天下天之时分能相称哉(以上)。
五浊极增。难可化故(文)宝云。减其百岁。烦恼等增。惠念等减。极难化故(云云)。
言五浊者(文)光云义便明五浊(云云)神云。略明五浊之义。一举数。二列名。三释浊义。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如世间物。淳清在上。滓秽在下。百岁已上寿命长。资粮皆胜。见及贪瞋悉转薄。所寿之身。色心俱胜。如淳清。减百岁已去。是下劫将末。寿命短促为鄙。资粮粗恶。诸见及诸惑皆重所寿之身。色心俱粗。此五皆劣故。言下由鄙下故如滓浊也。四辨差别。由前二浊。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被衰损。由命浊起故。寿命损减。由劫浊起故。衣服饮食乐具衰损。由此二浊。善品衰损。由惑浊起。在家人耽着欲乐。十善衰损。由见浊起。戒取诸见修苦行故。出世善品衰损。由后一浊。衰损自身。众生是假名。以色心为体故。色心损减。名众生浊。昔身量长大。减百岁后。渐短小。乃至十岁。身长三尺。昔色貌可爱。后渐丑陋。昔身健有力。后渐无力。昔有正念正智能勤修习。后渐邪念邪智懈怠不修。昔身无病。后渐多病。总为众生浊体(云云)光云。又解。以恶业为体。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由寿浊起故。寿命极被衰损。乃至十岁。由劫浊起故。衣食等资具极被衰损。劫浊以色为体。以烦恼浊耽欲乐故。起贪损善。以见浊自苦行故。起戒取损善。或烦恼浊损在家善。见浊损出家善。由后有情浊起。衰损自身。身量短小。色白令黑。力强令劣。正念正智令邪念邪智。勤勇懈怠。无病令有病。故知有情浊以五蕴为体(云云)惠云。此五浊次第者。先有寿命短。次劫恶名浊。由劫浊。起烦恼与见浊。由烦恼等。有情身量色力等被损也(以上)。
或烦恼浊损在家善○(文)问。上差异如何。答。初释约烦恼(五钝使)见(五利使)自体。后释约所损善品欤。在家善者。准神泰释。十善欤。出家善者。出世善(见)嘉祥法华义疏云。浊是不清义。譬如浊水不能见物(云云)。
二者麟角唯一出世(文)本义抄。问。唯约一大三千界论之欤。答。虽有二义。且可存通十方世界论之云义也。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设虽十方世界。辄不可有多类。是以光所引婆沙云。麟角喻者。根极胜故。乐独出故。当知如佛。必无有二并出世(文)。
部行独觉先是声闻(文)光云。由众部相随。名为部行。离教自悟。名为独觉。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第四胜果时。离教独证胜果。转名独觉。又解。先是声闻初果。后得后三胜果时。离教独悟胜果。转名独觉。前解为胜(文)本义抄。问。论文只述先是声闻。未云前三果。仅判胜果时。未见第四果。何云前解为胜耶。宝云。部行独觉先是预流果声闻(云云)此释意。以初果云先是声闻。以后三果可名独觉(见)答。前解为胜之释心。先思道理。独觉者以麟喻为其本。而彼一向一果人也。先声闻部行者。本是声闻种姓。更非独觉种姓。然而似同麟喻。有离教力得第四果之义故。得独觉名也。更以前三果不可云独觉果。宝师释。人师异释欤(以上)。
别种姓部行事。本义抄。虽为古来未决。任先德多分义。可有别种姓部行也。有情根分万差。断惑证果非一准。何无别种姓部行耶。但多分先声闻故。今论云部行独觉先是声闻也。非遮有少分别种姓之类矣(以上)。
有余师说先是异生(文)本义抄。问。此师心。可许先是声闻义耶。答。初师意。先声闻部行独觉。不许先是异生之义。彼伊师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初果圣者也(为言)次有余师意。为先声闻部行独觉之本。伊师迦山五百仙人。本是凡夫也。起戒禁取修苦行故(为言)重心云。初师心。不许先是异生之义。第二师意。兼许先是声闻之义。是其差异也(以上)寻。就初师意。初果圣者不执苦行。非外仙。如何。答。禅那院云(三论名教抄)虽不执之。同其相故。且名外仙。实是圣人(云云)苦行者。世间不依佛法。别立见解。是出离要道ナレトテ苦行事也(以上古抄)。
由本事中说(文)神云。由本事经中说。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在山中。供养独觉。见彼独觉结跏趺坐入定威仪。时彼独觉入涅槃。后展转犹行。至外仙所。见诸外仙。拔发倒悬。修诸苦行。不能得道。现先所见结跏趺坐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习此威仪。须更皆证独觉菩提(云云)准此释。独觉威仪者。入定威仪也。
麟觉喻者(文)光云。如麟喻。如麟一角无二并生。独居悟道。故喻麟角(云云)本义抄。问。麟喻初发心可依教力耶。答。可依教力也。最初顺解脱分善根依教力。最初发心由悟教力云是也。顺解脱分善根后。顺决择分已前发心。必独悟道。云唯独悟道也。约第二发心云独觉也(以上)古抄云。凡顺解脱分善根分齐。或持一戒。或以殷净心施一搏食时。遍身流污。双眼拭泪。身心悲喜スル程ノ心ヲ发。云顺解脱分善也。其后经多劫。依内心力。自然厌生死。乐求涅槃心生。云第二发心(云云)。
至八万岁有轮王出(文)本义抄。问。轮王出世可通增减劫耶。答。轮王人寿八万岁已上时分出世故。通增减劫也。所谓二十住劫之中。自无量岁。初减人寿八万岁已上位。并十九增位人寿八万岁时。轮王出世也。重心云。减劫唯限初减。增劫广亘十九增位。故多分增劫出世。少分减劫出世也(以上)今疏云从此州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者。且出二十劫中初减位欤。
由轮旋转(云云)惠云。四轮应至存前引王行。金轮经四俱卢舍。行千辐具足。若银轮经三俱卢舍。七百五十辐。铜轮经二俱卢舍。五百轮。若铁轮经一俱卢舍。二百五十辐。四种轮王唯生刹帝利家。轮名胜自在益。女名净妙证藏。臣名大典财。兵名离垢眼。象名青山精。马名行疾风。珠名光藏云(文)。
铁○王一州(文)古抄云。轮王南州ニ出故。一州先南州也。余州次第劣ヨリ深ニ至テ领之欤。尔者。二州南东。三州南东西欤。难测(云云)麟云。铁轮王王一州者。即南赡部州。余王次兼王东西等(文)。
轮王如佛(文)惠云。一大三千界有一佛出。一四天下一轮王出。故言如佛也(文)本义抄。问。众多菩萨同时发菩提心。俱修习菩提资粮。至出世成道。何可有前后哉。答。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萨婆多宗性相也。众多并同时虽发心修行。所化机根有熟·未熟。所修行业有精进·懈怠。故约成佛时有前后事。更有何过哉(云云)惠云。婆沙云。施设论说。此州北边大海中有。轮王道路。广一由旬。王若未出。水所覆弊。王出时。水减路出。底有金砂布地。旃檀香水自然洒润。优昙钵华以为严饰。转轮王四军巡四州时。共游此路也(云云)。
我等国土安稳富乐(文)麟云。安稳富乐多诸人众者。言无三灾也。安稳无疾。及富乐无饥馑。多人无力兵(文)惠云。四轮王四轮及威定诸方即别。若行上品十善不伤害即同(文)。
轮王有亡种宝(文)惠云。问。象等五宝即是有情。彼自业感。如何言轮王能感。答。不是轮王业生他五宝。虽各自业。以先造互系属业故。俱时生也。银等三轮王。银轮等既劣。义准七宝及相亦小劣也(文)光云。非他象等有情从他轮王亲因业起。各自从己亲因生故。然由先造互相系属疏增上业。于中若一乘自业生。余亦俱时乘自业起(文)本义抄。问。四种轮王俱可具七宝耶。答。四种轮王。金·银·铜·铁轮。应虽别必可具七宝也(云云)。
佛大士相处正明圆(文)宝云。一切轮王皆悉并有三十二相。四王既异。相有胜劣(文)。
论云。佛大士相处正明圆。王明不然(文)宝云。处正谓当其处。如千辐轮相正当足下。明谓分明。如千辐相明显。圆谓圆满。谓千辐等具足(文)古抄云。王千辐轮文。千辐等不具足。其文アサヤカナラサル欤(以上)。
释曰劫初时人○(文)劫初时人云下。释第一句。有如是类云下。释第二句。后时有人云下。释第三句。为欲遮防之下。释第四句。光释意ナリ。依宝释。此一段有十三段一劫初时人下。明未食段时。二有如是类下。明食段。食地味也三由渐耽味下。明食地皮饼。四地饼复隐下。明食林藤。五竞耽食故下。明食香稻。六此食粗故下。明有男女根。七由二根殊下。明有非梵行。八尔时诸人下。明有盗业道。九为欲遮防下。明有主。十大众钦承下。明立主德。十一时人或有情下。明有三姓。十二后时有王下。明有杀业道。十三时有罪人下。明有虚诳语。光云。劫初化生。名为意成。以喜乐为食。地味谓地中出。犹如融饧。地味渐干成饼。名地皮饼。藤成林故。名林藤。食林藤已前。身无便秽。食香稻已去。有便秽。三未多。 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恶业道中。随重别说。所余轻者。略而不论(云云)惠云。劫初同色界。以喜乐为食也。味如希密。希密过即地皮卷如饼。郁馥即盛貌。林荫藤。藤如林。蒲桃蔓果。如蒲桃也(文)古抄云。林藤者。藤实如物味殊胜也(云云)。
释曰从诸有情(文)释曰从诸有情至饥馑灾起。释上三句。刀兵劫起下。释第四句。光意。
又依宝记。此一段有十二段。一从诸有情下。明三灾起时。二故诸灾患下。明由烦恼劫减有小三灾。三言三灾者下。列三灾名。四十岁时人下。释第一刀兵劫。五又中劫末下。释第二疾疫劫。六又中劫末下。释第三饥馑劫。七有二聚集下。释聚集二因。八白骨亦四下。释白骨二因。九运筹亦二下。释运筹二因。十然有圣教下。述三善因离三灾。十一刀兵劫起下。述三灾住时分。十二东西二州下。明四州有无。惠云。大乘一中劫末三灾与。三十岁时饥馑害有情残万人。后至二十疾疫。十岁时分刀兵起。一灾害有情。皆残万人。此论一中劫末有一灾(文)麟云。劫章疏说○(如惠)与此不同(云云)光云。相续谓身。非法谓诸恶法。应知此时亦起余过。或从强过重偏说贪瞋。场是积聚谷麦处。故名场蕴。诃梨怛鸡果名。旧云诃梨勒讹也。麟云。相见起猛利害心者。论云。如今猎师见禽兽。由具如前诸过失者。即前耽美食。及性嫩堕。非法贪不平等爱诸过失也。殷净心者。殷谓殷重。净谓无染为供养(文)非人吐毒(文)非人者是夜叉也。宝云。刀兵最速。饥馑最长时。皆言七者。三灾起时。法尔如此(文)。
三灾次第事。惠云。住劫初中劫饥馑。次疾疫。后刀兵。以弥勒经言。我于此刀兵劫出世。即第九劫也(文)。
此大三灾逼有情类(文)火灾如上所明。光云。水灾起时。如是说者。诸有情类。业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时。业力尽故。随于近处。有灾水生。世界便怀。风灾起时。如是说者。诸有情类。业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时。业力尽故。有灾风生。至遍净天皆坏。此论三灾并非婆沙正义。此论非以婆沙评家为量(云云)。
初静虑寻伺为内灾(文)第四静虑离八灾患故。不遇外灾也。八灾患者。下次文云。八者谓寻·伺·四受(苦·乐忧·喜)入·出息(云云)下三静虑具今此内灾故。随应过外灾也。
能烧烦恼心等外火灾故(云云)初静虑定为寻伺被烧。此则为寻伺粗动被散乱。为烦恼被烧云也。烧烦恼心者。烦恼寻伺烧定心(为言)。
轻安俱润身如水(云云)光云。正理三十二云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与轻安俱润泽如水故。遍身粗重由此皆除(云云)此意。内心喜得身轻安故。除身粗重。似水润泽(为言)。
第三静虑动息为风。易知。
彼天处无总地形(文)无云天已上无总地形也。
要七火一水○(文)。
释施设足文(文)宝云。此即善顺施设足文。第三禅遍净天。寿六十四劫。七火一水。总七七火。七水。后七火·一风。七·九六十三并一风灾。有六十四。第六十四虽缺二十二中劫。据全说故。言六十四。此天劫初成时。最初生容寿六十四劫。于后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业。应移余界(云云)。
依或人所望。颂疏讲赞之次。拾古抄等。
永正十七年八月十八日。拟讲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三(颂疏论本第十三)
造作名业(文)光记同此疏。惠云。释此品疏分二。一释名。二分文解释。略无来意。造作名业。能造作五趣果现。无记业虽无果。以是彼类也(文)宝云。以三义故。名之为业。一者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别果。一作用者。谓即作用说名为业。持法式者。谓能任持七众法式。分别果者。谓能分别爱非爱果(云云)。
来意事。惠云。略无来意(云云)此则今疏初卷释品来意故。今略之也。光云。所以次明业者。前品明果。此品明因。果不孤起。必藉因生。望果是亲。故次说业(云云)今疏释如果是亲者。由业惑生世间果。而业因亲。惑缘疏(为言)宝云。所以次世品后明者。世品明内外果差别不同。果所显。因谓由业惑。惑总。业别。故先明业(云云)。
世别由业生者(云云)惠云。世别者。正理云。世者可破坏故。一切有漏法名世即总名。别者分别为义。即总中之差别。世之别故依主释(云云)本义抄。问。今此世别者。唯限有情世间欤。业因业果者是生死流转之源故。不可通器世间耶。答。可通有情世间·器世间也。论文尔(见)但业因业果唯可限有情云难者。以业望器世间。为能作因。以器世间望果业。为增上果。故云器世间亦由业生也(以上)初总答下分三。初出妄计。二业有善恶果分净秽者。正明业因业果。三人中善业云下。通难。可见之。
非自在天及○(文)麟云。总非诸计也(文)光云。或大梵王。或大自在天等。诸外道等计。此天主能造万物。将欲造时。先起是觉。欲受用境。然后生诸世间(云云)惠云。先起欲觉者。大自在等即是一因能生众生。先发欲觉心。众生等方生。如梵王独住。经九劫才发愿起欲觉即有天子生。便执梵王能生一切众生(云云)。
人中善业○(文)第三通难也。难意云。若善恶业果差别。人中果俱从善业生。外资具可爱。内身于九沧门流不净。现三十六物不净常带。内外相违哉(为言)答意如今疏。可见之。论云。若尔。何故俱从业生。郁金旃檀等甚可爱乐。而内身形等与彼相违。以诸有情业类如是。若造杂业感内身形。于九沧门常流不净。为对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触甚可爱乐(云云)麟云。郁金者是树名。出罽宾国。其花黄色。取花安置一处。待烂压取汁。以物和之为香。花稻。犹有香气。亦用为香也。然于人中亦有感外非爱。如毒刺等。今且约妙者说(云云)惠云。人中善业恶所陵杂者。所作善业有违顺表里故。内外二果别也(文)。
诸天善业恶不能杂(文)本义抄。问。依黑黑等四业废立者。六欲天善业名杂业(见)如何。答。余卷·当所废立遥异也。欲界善业。必为恶业。所陵杂故。五趣之中所造善业。俱名杂业也。但当卷意。约内身外具。净秽相对。或感内秽外净。或感内净外秽。如此业皆名杂业。内净外净之业。名钝净业。而六欲天果。内外俱净故。感彼果之业。名钝净业也(以上)麟云。诸天善业恶不能杂者。诸天虽复起诸烦恼。善胜恶劣故得纯名(云云)。
此明二业(文)光云。思业谓心所思。思即是业故名思业。思已业谓思所作身·语二业。思之所作。由思已作。名思已业(文)寻。思已业亦以思为体欤。答。思已业以身·语二业为体也。惠云。问。身业约所依立。语业约自性。如何经中名思已业。既名思即业。即是以思为体。答。引论然心所思下。是理实身业约所依。语即自性。经中名思已业。约二业犹思引生说。不是思为二业体也(文)论云。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文)光云。思惟思是远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身·语二业即作事思。名思已业(文)。
言意业者约等起故立(文)惠云。意业者。意即心王。业即是思。与意同刹那等起。名约等起立。身即异熟无记色身。依此色身起别形色。为表业也(文)光云。由所依身故立身业。色形聚积总名为身。此业依身故名身业。由自性故语业。业性即语故名语业。由等起故立意业。意谓意识。业即谓思。言等起者。谓能等起在意非思。或所等起在思非意(云云)。
本义抄词。约等起立意业称者。意为能等起。思为所等起。故思业之上立意名云也。意为能等起。思为所等起之所以。思业以意为所依。复与意俱起。意所等起故。约等起立意业称(为言。以上)。
解云思名等起(文)约等起立意业称。称门意为能等起。思为所等起也。今此门思与意为能等起。身语业为所等起欤。
第二明五种业(文)麟云。言五业者。即身·语中各有表·无表为四。并意业为五(文)。
释曰身语各有表无表(文)麟云。同是色业。一能表示故名为表。一即不能表示故名无表。由斯差别立二种名。意业非色。不能表示。不名为表。由表无故无表亦无(文)光云。同是色业。一能表示自心善等令他知。故名表。一即不能表示自心。故名无表(云云)。
论先问云且(文)宝云。论且身·语表其相云何。前各开二。此释二相。无表后释。故言且也(云云)。
一切有宗许○(文)光云。述说一切有部显自师宗。故前颂说身表许别形。毛发等聚总名为身。身形非一故言如是如是。于此身中。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能表示心。名身表业(云云)宝云。正理论云。发毛等总名为身。于此身中。有心心所。起四大种果形色差别故。能表示心。名为身业(云云)惠云。身表许别形。语表许言声。皆言许者。对经部及正量。即以表为业。余二部即以思为三业体也(文)又云。别如是如是身形者。为善恶形色表示不一。重言如是。或可。八种形色表不一故。或行住坐卧等不同故。重言如是(云云)。
身语业形色声境事。禅谈抄云。身表业色境也。恶身表。杀生等身三罪犯时。身表形色极微。身内起也。异熟虚疏相容无失云。人身微细穴。如布目在之。杀生等ヲ行时。恶形色极微。其穴穴ニサラサラト起。谓之身表业也。善身表。行礼拜等时。善形色极微。穴穴ニサラサラト相容起之。语表业声境也语四罪ヲ起ス恶声境也。读经唱名等善声境也。表者色声二境故。善身语表ヲ见闻。其人内心善心发レリト被知也。恶身语表ヲ起。内心恶起レリト被知也。此表业内心ヲ表示スト云也。无表内心不令知故无表示事也(以上)。
正量部说动名身表(文)。
正量部事。惠云。犊子部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摧破邪定名量。量无邪谬名正。即定无邪名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文)麟云。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目之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义。于定无邪。目称正量(云云)。
正量部计(文)论云。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文)光云。有余正量部说。别有动色。从此至彼。名身表业。以聚色身动转之时。由此业色能动彼故。正量部计。有为法中。心心所法及声光等。刹那灭故。必无行动。不相应行·身表业色身·山·薪等。非刹那灭。多时久住。随其所应。初时有生。后时有灭。中有住异。不经生灭。可容从此转至余方。有行动义(云云)。
以诸有为有刹那故(云云)光云。本无今有法创生时。名为得体。此体无间必灭归无。有此刹那诸有为法。名有刹那。寄喻来况。如有杖人。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至现在世。才得自体。从此现在无间必灭归无(云云)麟云。言有刹那者。诸法得自体顷。无间即灭。名为刹那。有此刹那。名有刹那。如有财人为有财(云云)。
刹那为因有不成过(文)今此不成过。随一不成过也。麟云。言刹那为因有不成过者。夫论立因以说宗义。要须同许方得为因。今正量部唯许觉焰铃声有刹那灭。不许身表业等有刹那灭。故显论主为因不成(云云)。
解云果法待因(文)光云。以理而言。待因。谓果灭是无法。无法非果。故不待因。比量云。灭不待因。以是无故。犹如兔角。或立量云。灭不待因。以非果故。犹如龟毛○泛明有为诸法生灭。有二种因。一是主因。谓生灭相与法恒俱因用强胜。故名主因。二是客因。谓余因缘或有或无。因用非胜。故名客因。若依正量部。诸法生难。由主客二因诸法灭时。通难及易。若心心所法及声光等。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不相应及余色薪等。由主客二因。若依说一切有部。诸法生难。由主客二因。诸法灭易。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依经部。诸法生时。由客因生。诸法灭时。非客因灭。主因无体。不可言因(云云)惠云。诸部待因有主客二因。生因即灭相。客因即外刀斧等坏。有部生法难。具生相为主因。外缘为客因。灭法易。即但由主因。经部生法难。即待客因。灭法易。无客因。因缘聚即生。缘散即灭。四相是假。无主因。正量部一切法生皆由二因。心心所灭但由主因。色·不相应即由主客二因灭。胜论外道。二因无。今疏诤待因。即诤客因。不诤主因。主因两部共许灭法皆有故不诤也。灭不待客因。一以是无故。二以非果故。喻如兔角也(云云)麟云。犹如兔角。本来自无。不待因无。今灭法是无。还不待因。同于兔角。故引为喻(云云)。
定无余量过现量者(文)麟云。于三量中取证诸法。定无余比量·教量能过现量。前以比量破。今现量破也(云云)惠云。故非法灭皆不待因者。意云。色等法即须待客因。心等不待客因。不可色心等法灭总不待因也(云云)。
如生待因无无因者(文)惠云。如生待因者。如生待客因。色心心所等皆得客因。灭法亦须色心心所等皆待客因。如何许心心所不待客因也(云云)。
有熟变生下中上别(文)麟云。谓烧薪时。有三色异。分下中上。然中熟生。下熟即灭者。谓烧薪。次黑生时。便无黄色。最黑色生。便无次黑(文)。
应生中上熟因体(文)麟云。此以一因有能生灭过也。谓以一火烧薪。此时令中熟生。即此刹那下熟复生。岂以一火能为生灭二因耶。生灭本是相违。其因岂应一体。文应言。应生中熟因体即是灭下熟因。应生上熟因体即是灭中熟因。今此文从略故。言从中上熟因等(文)。
论云故无有因令诸法灭(文)惠云。灭法定不待因。因云。是坏性故。喻如无法也。从故无有因令诸法灭下。即是远结上第二句颂也(文)麟云。法自然灭者。谓不待客因名自然。非不待主因也(文)。
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云云)以上论文也。麟云。论主破正量部讫。由斯理故。有宗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也。此且叙权许。邻次还破(文)。
谓显色聚一面多生(云云)宝云。谓显色聚一面多生长色者。谓于六面。一面偏多。如幡竿等。一面少生。名有短色。如菰薮等(文)麟云。一面多生者。理实长色两头多生。恐滥四边故言一面(云云)言待此长色者。待谓观待即相望也。火㷮字。林烧木樵也。说文。㷮焦也(云云)有宗意。于一色聚。各别有长短极微。相杂而住之中。相形余长色聚之时。此色聚中短色极微施作用。故见之也。虽长色极微相杂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见之也。相形余短色聚之时。此色聚中长色极微施作用故见之。虽短色极微相杂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见之也。若亦俱时相形长短色聚之时。并见此色聚中长·短二色也。全非一色由相形长短不定也(以上第一卷本义抄意)。
所余形色谓高下等(文)光云。于其中面凸出生中。假立高色。场凹生中。假立下色。齐平生中。假立正色。参差生中。假立不正色。实见显色。意谓长等(云云)麟云。便谓为长者。此理实非长等。由见假长等相。意谓为长等。然长圆等依火㷮立。形色依显。理亦同然。故引为喻(云云)问。一色二根取难。有宗如何会之耶。答。惠云。正理救云。假长等但是意识境故。宝形色即是眼识取。通意识取。依身取假长等及实长等。要于异时引意识。生分别方知长色如眼见色。能忆暖触。暖触岂即眼取。鼻取花香。能忆花色。花色岂即鼻取。即是意识取。既不许眼取暖触。鼻取花色。如何身根能取长等。故知总是意识取也。故实形色但是识取。若聚显即成形色者。香·味·触三显色极微。应聚成长等也(文)。
如是依显能取于形(云云)麟云。此论主正释无别形色状。如依触取长等相。而许但是多坚等积无别长触。故知依显取形。亦但是多显色积无别长等。章中注略也(云云)惠云。如是依显能取于形者。眼根依实显色。意识依此取假长等也(文)。
然经部宗形为身表(文)光云。若依经部释身表业。身同前解。形以假形为体。谓形相续能表内心。此表即于色上假立。业谓运动身思。业依身门能起表故。名身表业。言语表业者。语谓音声。表以音声为体。谓声相续能表内心。此表即于声上假立。业谓发语思。业依语门能起表故。名语表业(文)。
论云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文)光云。思惟思是远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大乘成业论说。一审虑思。二决定思。当此论思惟思摄。是思业。三动发思。当此论作事思摄。是思已业(乃至)身·语二业即作事思。名思已业(文)。
此明语业(文)光云。若依说一切有部。释身表业。发毛爪等总名为身。长短等色表示内心名表。表有造作名业。依身起表。即表名业。故名身表业。言语表业者。语谓言声。声能表示内心名表。表有造作名业。语即是表。表即是业。故名语表业。言意业者。意谓意识。业即是思。由意起业。故名意业(文)。
彼说无表但是思种(文)惠云。以依身语色熏成种子。谓受戒者四现行善思。熏五蕴色心上。成善思种子。即此善种子上防非功能。假立无表(文)经部宗意。别解脱戒。思种子上假立之。随心转戒。专现行思上假立。兼思种子上假立也。凡戒者依防非止恶之功能立之。而别解脱戒。依防非止恶之誓愿熏在思种子。彼上假立之。随心转戒。不起防非止恶之誓愿。只愿入定。入定毕。依彼定力现行心品。自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现行思上假立之也。但定道家之种子故。兼彼思种子上假立之义。有之也(以上本义抄趣)麟云。谓此思种不能动身发语表示内心。名无表业。问。既从思立应名随心转。答。经部所明。欲散无表与定无表。意义不同。欲散无表。由审决二思力之所引发动作思。说名为表业。发身语表故。此熏于心成其种子。名为无表。定心无表即不如是。由彼同时心力起故。入定则有。出定则无。名心随转(云云)。
一由不作即名无表(文)宝云。有三因说证。一由先誓限。唯不作故。本誓既不愿别有色生。但唯誓不作此业。如何与誓不同别生于色。二所依大种体非有故。既依过去大种。施设无表色。过去大种既体是无。故知无表亦非有体。三若实有体应有其色对碍之相。既无。故知无体(文)麟云。过去大种尚非有者。依经部宗。以过去无体故也(文)惠云。由受戒者不愿。非别有色生。若别有色生名无表者。即有愿不同(文)。
又无色相(文)尧抄云。色相者变碍义也。无表无变碍相。故云无色相也(以上)。
第一说三色证(云云)光云。第一说三色证。此三为总处摄一切色。有色谓有一类色。有见谓此色处有眼见故。有对谓障碍有对。有一类色非眼根境。名无见。有对碍故名有对。谓五根四境。有一类色非眼根境。名无见。非对碍故名无对。谓无表色。经中既说无见无对。明知别有无表也(文)。
第二无漏色证(文)惠云。无漏五蕴。三世皆不起爱恚。即是无漏法色蕴。即道共无表色。余五根境皆非无漏色故也(文)麟云。谓在无漏。不于三世色上起爱恚也。亦不于受想等起惑。故言乃至识亦然(文)。
第三福增长证(文)若寐(ネタリ。フス)惠云。有依即七事为所依福生。无依福无物依他。福依心生。若福即是善心者。后入恶·无记心·及无心时。即既无善心。何说福业增长。无心等事中。福业增长者。即无表也(文)光云(十八)一施客人。谓羁旅他乡。二施行人。谓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谓染疾者。四施侍病。谓看病人。五施园林。谓以园林施诸寺等。六施常食。谓有坛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白众僧言。从今已去。日别为我设七僧斋。此名常食。西国诸寺现有此法。又解。西方国俗。诸信福人。于诸远途聚落绝处。恐行侣中路饥渴故。于路侧通近花林造舍置财。多贮饮食。诸来去者所须施与。或有总施一切行人。或有但标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为常食。七随时施。谓有或寒或风或热时。随其所应。施彼随时饮食衣等。总名第七随时施也(文)古抄云。行路者カチウト欤。羁旅者马乘人也。光ニハ第二之路行施·第一云旅宿施替也(以上)。
第四非作成业证(文)光云。又非自作身二语四。但遣他为。若无无表。不应成业道。以遣他表非彼业道摄。由此表业但是加行。未能正所作事故。使作杀等事已。此能教者遣表业性复无异故。既无别类身语业生。则遣他为应无业道。实成业道。故知尔时更别引生无表业道(文)惠云。更无异性者。发语处分时。彼令未断。不成业道。后使者前作杀等事毕。能教人在三性四心中。任运成杀生业道。业道即是无表。前语表ト更无异体。不成业道。故知别有不善无记生。名业道也(文)麟云。此前语表更无异性者。谓使行杀时。前教人语表更无改变。如何先不成业今成业(云云)。
第五法处色证(文)本义抄。问。设虽无无色之言。何忽证有色之义哉。就中无无色言故证有色之义者。亦无有色之言故。还可证无色之义哉。答。契经说法处相分别有见无见之时。简云无见。分别有对无对之时。简云无对。若法处中无无表色者。分别有色无色。简可云无色。而简虽述无见无对。简不云无色。故法处中可有无表色证也。但于无有色之言故还可证无色之义云难者。简虽述无见无对。简不云无色故。翻显有色之义成。简法之时。全非可云有色。何以无有色之言可证无色之义耶。宝云。内外以分。谓是外处。十二处分。是十一处所不摄法。若以有见无见以分。即是无见。若以有对无对以分。即是无对。色无色以分。不言无色。若不以法处有无表色者。此言阙减便成无用。以彼简法不同尽故(云云)。
第六八道支证(文)八正道支(二十五卷在之)离邪名正欲入涅槃城行故名道。支者支别义。因义欤。一正精进(以勤为体)二正念(以念为体)三正定。四正见(以惠为体)五正思惟(以寻为体)六正语。七正业。八正命(以上三以戒为体)三邪(十七卷在之)一邪语(瞋痴所生语业)二邪业(瞋痴所生身业)三邪命(贪所生身语二业·一切贪所生名邪命。乃至歌咏·见象斗等是也)。
在定不可语(文)惠云。在定中无正语等。有三无表依无漏定。与出定后三正为依。今唤定中有正语等三。于三无表因上。立出定后三果名也(文)。
第七别解脱戒证(文)惠云。虽起异缘不善及恶无记心。善心受戒。戒依善心生。后起余表及心。不名无戒。故知在恶无记中。仍有无表色也(云云)。
第八戒为堤塘证(文)惠云。犯戒等过如水。既戒为堤塘。能遮犯戒过。故知有无表为堤塘也。
是定境色非无表色(文)问。有宗心。不许定境色欤。答。正理论意许之。婆沙论等。不说定境色也。正理论云。住空闲者意识。即缘诸有见色。为定境界。此色种类异余色等。是从定起大种所生无障澄清如空界色○(文)意云。定境界色者。前八遍处等所缘青等长等有见有对色也。今此色者。唯于定中现起。于余时无现起。而于定中眼识不起。故无见之。从禅定起大种所生极清妙色故。余有情眼亦不能见之。故其体虽有见有对。不能一切眼根为境。色处所摄唯意识所缘色境(为言)故有宗意。定境界色是有见有对色。故引契经说无见无对色文。证无表色实有义。理成也。次婆沙论等心。前八遍处等所缘色处。眼根所见欲界可见色也。遍处等假想观门。缘此眼根所见色。作青·黄·赤·白·地·水·火·风之行解云也。正理异此义。今此色之外。亦缘从禅定起大种所生极清妙色。作青·黄·赤·白·地·水·火·风之行解云也。可思之(以上本义抄趣)光云。瑜伽师说。修静虑时。由定力所生是定境界色。即是前八遍处等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瑜伽此云相应。即观行者异名(云云)麟云。今言瑜伽师者。从法受名(云云)。
第二无漏色亦定境色(文)光云。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中。有二种色。若依有漏定所起色者。即说为有漏。若依无漏定所起色者。即说为无漏色。非说无表名无漏色(文)。
第三福增长者(文)光云。由诸受者受用施物。得慈定等种种功德。摄益众生。有差别故。于后施主心。虽起恶无记异缘。而前缘施思所熏习种子。在施主身中。行相微细相续不断。后渐转变无间生果功力胜前。差别而生此五。并是种子异名。由此思种。当来能感富等多果。故密意说。思所熏种子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非显说也(文)麟云。谓不显了说是思所熏习种子。但言恒时相续福业增长。故是密意也(云云)尧抄云。凡经部宗习。诸法生皆由种子熏。故今所言福增长者。有人修有依布施行。由有善思。此布施时。善思熏习种子。渐渐增长。能招当来多果。然此善思假说名无表。异表相显故也(以上)。
论问答意。光云。若有依福由彼受者受用物时。功德摄益有差别故。令其施者福业增长。此事可然。若于无依诸福业事。但闻他方诸佛出世。远生敬心。无物施彼德益差别。如何可得相续身中福业增长(以上)非但有依由思力故福业增长。此无依福业亦由数习缘彼佛等胜思力故。乃至梦中敬思种子。亦恒增长相续随转(文)。
解云一熏习(文)宝云。施主心虽异缘。而前缘施思后之心生。说名相续。于后后时别别而生。名为转变。能生果功力胜前。名为差别(文)惠云。一名熏习。四善思熏故。微细。非眼见故。相续。种子现行前后不断故。转变。欲生现行时力用大故。差别。种现不同故也(文)麟云。二微细者。种子非色法。相难知故。相续者。刹那不断故。转变者。谓取果与果时异故。差别者。成果时不同故(文)。
非作成业道者亦思种为体(文)光云。由能教者本教他时。已能熏成加行思种相续。而住使者依教所作杀等究意成时。法尔能令教者身中。于前加行所熏思种。更复发生根本业道。思种相续。乃至当来能感多果。故名业道(文)。
获得如斯意乐(文)麟云。谓获得无漏胜意乐故。此意乐。或欲为体。或胜解为体。或通二为体。故摄论云。以欲胜解为体。意识相应故。名意乐依止(文)。
第七别解脱戒者(文)光云。谓由近因等起思愿力故。先立要期。誓不作恶。能定遮防身语恶业。于加行位熏思种已。至第三归依或第三羯磨事究意时。从前思种复更熏成七支思种念念增长。由斯故建立别解脱律仪。思种假立而无别体(云云)。
略明经部思种义(文)惠云。思种者。谓受戒时。从僧乞戒。发胜身语。此时动身发语。由身三语四思。依此身语七。名加行七种子。未乞戒前。及乞戒后。皆非种体。非增胜故。增作羯磨。加行七思种子发七现行思。熏成根本七思种子。第一念七支种子。第二念二七支种子。若第三羯磨入无心等位。即转加行七种子。成根本七种子。恶戒准此释。又说。加行位熏成一思种子。至根本位。熏成根本一思种子。刹那刹那有防七非功能。假立无表。若道·定无表。约现行善恶上。假立表与无表。皆第三羯磨生(文)尧抄。寻云。加行七思种子·根本七思种·乃至后起七思种·及未遇舍缘念念七思种。并起欤。答。并起也。谓加行七思种上。更根本思种·乃至念念七思种起重也。又寻云。熏习相如何。答。经部心。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ト定。谓现行诸法为后法熏成种子。从前法所熏种子生也(以上)本义抄。经部宗意。不许同时因果故。能熏·所熏之义。望前后论之也。故光云。经部熏种。前念熏后念(文。以上)。
经部宗熏于色心(云云)本义抄。现行心品熏在种子。唯内身之上熏在之。故唯限五根。不通五境也。五境定通外器非情故也(以上)。
不可一四大种能生粗细(文)光云。从一具和合四大种因。有细无表果。有粗表果。不应理故(文)。
唯欲界系初刹那(文)光云。唯欲界系初刹那后。第二刹那已去所有无表。从过去大种生。此大种具生等五。为亲所依。现身大种为疏依(文。取意)。
但能为依非所依也(文)为疏依。非亲所依(为言)。
生等五因事。一生因(此大种生所造色)二依因(随逐大种如依师等)三立因(大种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画)四持因(令所造色相续不断)五养因(增长因故。以上第七卷在之)。
过去大种为转因(文)光云。过去大种为亲转因。现身大种为疏随转因(文)问。别解脱后念无表依过去大种生。随心转戒同时大种造所由如何。答。根本业道者。是名初念。故初念虽次一切无表现起。一具七支之外同时不并起故。次第相续。后后念现起也。初念既有一切无表皆容现起之义。故能造大种及能发表。同用初念现起之类也。随心转戒。刹那刹那随彼定心而现起故。唯同时大种造之也(以上本义抄趣)。
此有三释(文)麟云。第一解云。即用造初念大种造后念者。此以无碍故。一四大种得造众多无表。以时别故。非互为果。第二解言。别起一具大种等者。此解意。谓一具大种造同时无表。即于现在别起一具大种。造未来无表也。第三解言。刹那刹那四大别造者。此意。初念无表一具造后起多具。悬造未来。异熟大虚疏相容受。此三说中初解为正○旧人取婆沙文。自为三解。非婆沙有三释(云云)惠云。三说中。宝法师取初说为正。正理论云。此大生已。能与未来一切无表为生因故。破第二说云。初念无表何胜。独一具四大造。第二已去众多无表何劣。即共用一具四大造。破第三说云。且一日夜。计有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一刹那有七支无表。有七四大造。计有二十八微。计一日夜。能造四大极微。已多异熟身。如何一身容受。况造一生无表四大极微。一刹那身中容受(文)今疏依婆沙论此有二释(云云)依言显论现文无三释欤。惠云。问。未来众多无表。无法前得。如何言造。答。四句分别。有得而未造。如定·道无表。有造而不得。如别解戒。余二句可知(云云)。
明有漏戒所依大种(文)宝云。问。身在下地起上定时。用下地身中上地大。造上地色。其四大种为在何处。婆沙一百三十四云。问。若生欲界。色界大种现在前时。何处现前。有说眉间。有说鼻端。有说心边。有说齐边有说足指。有作是说。随加行安心处所。是处现前。有余师说。欲界大种粗。色界大种细。细入粗隙。如油入沙。然根本静虑现在前时。色界大种遍身内起。若近分定现前时。色界大种唯心边起。有说。近分定现在前。色界大种亦遍身起。然长养身。不如根本。如有二人。俱诣池浴。一在池侧。掬水浴身。一人入池中。没身而洗。二人用水。虽俱遍身。然长养身。入池胜。后解为胜。随定胜劣。皆遍身故(云云)惠云。有漏定共无表。即依九地定生。即用九地各自地四大。造四根本·四近分·并中间也(文)。
与漏随生处(文)本义抄。问。道共戒。若生处大种所造者。岂劣大种可造胜无表色耶。答。生处大种实虽劣品。相似彼无漏定。转成胜品大种也(以上)。
不堕界故(文)惠云。一不堕界摄。二无无漏四大。三依所依身无漏无表起故。随生处四大所造。无漏无表依六地定生。未至·中间·四禅。依六地生处大。造欲界四大也(云云)。
又无漏大种是无漏故(云云)正文云。论云。必无大种是无漏故(云云)明知疏上漏字剩耳。光记同论(以上)。
此下第一约类以明(文)光云。此下第一约类以明。就中一明执受无执受类。二明五事类。三明情非情类。四明同异大类。此即问也。一问此表无表其类是何。二问后是何类大种所造(文)。
无变碍故名无执受(文)有心心所执受。名有执受。谓由执受故损益相随也。谓心心所有喜乐。依身亦益之。心心所若苦恼。依身亦损。此名有执受法。然无表无变碍。无色根义。故与根合义无之。故无执受也。如七心界法界声界(矣)惠云。无变碍者。非极微色法。不受力杖无执苦乐受。非色非长养。有为非实事。非业感非异熟生。苦法忍一念道共无表。即是刹那余苦法智已后。及别解·定共无表。皆是等流也。造别解脱无表四大。无始曾得。从彼过去四大引生。名等流性也(文)。
谓无表色同类因生(文)光云。于五类中。亦等流性。颂说亦言。显此无表有刹那。谓初苦法忍品俱生无表。所余无表皆等流性。同类因生故。非异熟因生。非异熟生。无极微集故。非所长益。是有为故非实。依内起故有情数非依外故不通非情(文)。
又此大种散心果故(文)尧抄云。有情住散心位所起大种故。名散心果。住散心位。必有爱心。执为现在内自体故。此大种是有执受也(以上)光云。于五类中。同类因生故是等流性。非异熟因生。非异熟生。无别胜缘故。非所长养。同类因生故非刹那。有为故非实(文)麟云。问。此大种是谁等流果。正理云。如是说者。从无始来。定有能造无对造色已灭大种。为同类因。能生今时等流大种。造有表业。亦应是无始来同类大种之等流果(云云)寻。何此大种不云情非情耶。光云。解云。无表已说是有情数。无非情。大造有情色义。准可知故不别说(文)。
异大生言(文)麟云。七支各别大种者。谓一具四大种造不杀戒。乃至不杂秽语戒。皆别自具四大造也。问。如不杀戒。对多有情。各一不杀。为同四大。为别四大。答。准正理云。虽对别异有情相续。发多无贪所生无表。而俱一具大种为因。以所生果类无别故(云云)。
明定无表所依大种(文)光云。于五类中。有所长养。遇定胜缘故。故正理云。何缘散地所有无表。能造大种唯等流性。定地无表。所长养生。以殊胜心现在前位。必能长养大种诸根故。定心俱。必有殊胜长养大种。能作生因。造定心俱所有无表。散地无表。因等起心不俱时故。在无心位。亦有起故。所依大种唯是等流因。等起心不能长养能生无表诸大种故(文)。
又定大种是无执受(文)尧抄云。夫定·道戒。入定即有。出定即无。是随定心起故。能造大种云定心果。定心果故。即无执受。以无定中有爱心执为现在内自体故也(以上)惠云。问。染定有贪爱心执。缘何非执受。答。乐定是贪相应定。及无表非四大。今明所依四大。以不执上地四大为己身体也。定心是无表因。与定俱时生(文)。
又此七支展转相望(文)惠云。又同感一果故。一具四大造一念七支也(文)。
身表以属身(文)惠云。身表别形色与身根合。故有执受。声即不与身根合。故无执受(文)。
然有新生等流大种(文)论云。表业生时。为要破坏本身形量。为不尔耶。若尔。何失。若破坏者。异熟色断应更续。违婆沙宗。若不破坏者。如何有一身处所二形量。有别新生等流大种。造有表业。不破本身。若尔。随依何身分处。起有表业。应大于本。新生大种遍增益故。若不遍增益。如何遍生表。身有孔隙故得相容(文)惠云。未来有二类依身。一唯与欲界法为依身。一兼与色界法为依身。若遇上界定缘。即色界杂依身现前也。表即众多。若动一足等。即有一足等极微。是形色现前。余准此释也(云云)。
论云已辨业门二三五别(文)光云。结前问起。已辨业门。或有二种。谓思思已业别。或有三种。谓身·语·意业别。或有五种。谓身·语二各表·无表。及思业别。此云五业。三性·三界·九地差别云何○初句三性分别。后五句界·地分别(文)。
以无记心势力微劣(文)光云。是强力心所等起故。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无表业。可因灭时。于其后后诸心位中及无心时。果仍续起(文)尧抄云。善恶心能发无表。无记心不发无表也。故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若言从无记心发无表者。此无表微劣应非强。若尔者。彼无表于后后异心无心诸心。不应起也。善心势力强盛故。善心所发善无表强盛。能发善心已灭位续起。异心无心相续也。不善心所发无表。可准之故。无记不然。故不通无记也(以上)惠云。可因灭时果仍续起者。善恶心为因。善恶无表为果。善恶心灭时。无表果仍续起也。或四大为因。灭时无表续起也。或无表为善恶因。因灭时当来五趣仍续起。无无记无表故。无记因灭。当果不续起。故无表不通无记也(文)麟云。谓无表在第三传故。三传者。一能发心。二所发表。三无表。其能发之心。要须强力方能远资无表得起。既是力劣故不发也(云云)。
不善唯在欲者(文)光云。于中不善表无表思。唯在欲界。非余二界。已断不善根无惭无愧故。上界无不善。善及无记。随其所应。诸地皆有。颂不遮故(文)思等与不善相应。不善等起故。成不善身语业。既上界无不善故。不善限欲界也。麟云。善及无记诸地皆有者。由自性善及自性无记遍诸地故。相应等起。随其所应。亦遍诸地(云云)。
以无色界无大种(文)惠云。以无色界无大种故者。问。无漏无表不堕界摄。即许用生处四大造。无色定何不用生处四大造无色定无表。答。无色定堕界摄故。又无表但由四大造成色。不由大成无漏。厌色入无色定故。不起不表色也(文)。
又毗婆沙师(文)光云。唯欲界中有诸恶戒故。于欲·色起善尸罗。能对治彼。无色于欲具四远故。无色中无无表(文)。
四远事(第七卷在之)一所依远(无色界心不与欲界心为所依)二行相远(无色界心于第四禅作粗苦障行相。无缘欲作粗苦障行相)三所缘远(不缘欲故)四对治远(未离欲贪。无能起无色定。为欲恶戒等法厌坏及断二对治。以上)。
欲界初禅名有伺二(文)惠云。不言表唯有寻二。颂言伺二者。谓摄中间禅地故。说伺二。不言寻二也。二定已上。借初定寻伺。发身语表。属初定摄。若四大相击生声。即属二定已上摄也(云云)。
如大梵王(文)光云。诳谄发言显有语表。引出众外显有身表(文)。
见所断内门转(文)麟云。谓是迷理惑。不缘外事。如我见。唯迷自事。执自身中有我我所。名内门转(文)。
论明四因能○(文)光云。问。为但由因等起心。今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尔者答。云何征○由四种因。成善等性。何法何性由何因成者。复作三问。一问。于诸法中。何法名为胜义等四。二问。此胜义等。于三性中。复是何性。三问。此胜义等。由何因故。得成善等(文)。
犹如无病(文)光云。此显涅槃安稳名善。如人无病无苦安稳○自性善药即良善。名良药。相应善。如杂药水。水与药杂。名为乐水○等起善。犹如牸牛饮甘草汁。由此力故。所引生乳其味甘美(文)。
自性惭愧根者(文)惠云。问。何故大善地中。唯取二根惭·愧。为自性善。余即非耶。答。翻无惭愧不善根立故。问。若尔。应翻不信·放逸·懈怠为自性善。答。此三通不善·有覆二性。故不翻也○相应善体者。心王·大地余九·大善余六·寻·伺·睡眠·恶作。二十法也(文)。
谓生死法者(文)惠云。生死法者。即一切有漏法与行苦合。生异不住也(文)尧抄云。胜义不善。谓一切有漏法为自性。即是苦谛。故三性诸法皆胜义不善摄也。问。既立不善称。何可通善·无记耶。况不善翻善。胜义善唯善。胜义不善唯应不善。如何。答实不善翻善故。胜义善即涅槃。翻此胜义不善即生死法。以生死涅槃相翻法故也。然胜义不善即择灭故唯善也。胜义不善生死法故。遍诸有漏法。其性通三性。依之胜义善与胜义不善。乍相翻亦定性不一准也。但会得不善名者。诸有漏法三苦具足故。总不安稳。以此义故立不善名。非遮其性善无记也(以上)。
自性不善(文)光云。问。于有漏中。何唯此五名为自性。解云。胜故别立。三不善根具五义胜。谓(一)通五部。(二)遍六识。(三)是随眠性。(四)断善根时作牢强加行。(五)能发粗恶身语二业。无惭·无愧具二义胜。谓唯不善。及遍不善。余非具故。所以不立(文)。
相应不善(文)惠云。相应不善体者。心王·大地十·大烦恼五·小烦恼十·不定除贪·瞋余六。共三十二法也(文)。
胜无记二常者(文)光云。问。何故善·不善各有四种。无记唯一。解云。于心所中。无别心所是自性无记。由无自性。不立相应。由不立自性·相应。亦不立等起(文)。
此论略不论(文)惠云。一切有为法无记性。通皆是自性无记摄。以不待缘成故。此论略者。以四十六心所中。无有一心所唯无记性。皆通二性或三性。以无自性无记故。亦无相应·等起无记。此论略也。正理论合五无记为二。一胜义即空非择灭。二自性即无记也(文)。
应知无记中无有相应○(文)尧抄云。此论意。有胜义无记·自性无记无相应·等起二种云也。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灭。自性无记谓色·不相应等有为无记。由无自性无记心心所。不立相应·等起也。寻。异熟·威仪等无记外。论自性无记。何故言诸有为无记皆自性无记摄耶。答异熟等外。论自性无记。就有为法中。据义差别。分为五种。异熟等所不摄法而无记。方名自性无记。今所谓者。据有为法中体是无记。皆名自性无记。意云。今以胜义等四义释三性法故。总以有为法体无记。名自性无记。于中别释时。应立异熟·威仪等名。此非所遮。今废立义门各别也。不可为难(以上)。
一因等起二刹那等起(文)论云。彼经但据前因等起而作是说。故不相违(文)光云。彼经但据至故不相违者。说一切有部会释经文。因等起名前因等起。刹那等起名后等起。经言邪见起邪语等于三等起。彼经但据前因等起。非据刹那等起而作是说。故不相违(文)麟云。问。随转于业。有何作用。答。虽有先因为能引发。若无随转者。如死业应无。故随转因亦为有因(文)。
正起业时见断无(文)麟云。谓正起业时。心粗散故。见所断识尔时不起。若起见断。恶业即息(文)。
无漏异熟非者(文)惠云。摄义不尽。正理云。有漏定心亦俱非二。一向内门转。不引身语表。非转随转摄也。又异熟无记非是转。能为随转。何理能遮。外门转故。能为随转。此论以任运生故非二也。生得善心虽任运生。非业感故。其性是强故。能发业也(文)。
谓转心若善随转(文)麟云。且初转随转俱善可知。转心是善随转不善者。如欲礼佛。忽见淫女。起染眼识。即不善也。转心不善随转有善者。如本起心欲杀。忽睹佛像起善心也。或缘行住等。起威仪无记心也。无记心有三随转者。且威仪无记中。如有行时。忽遇佛像等。起善眼识。或见淫女等。起染眼如是(文)光云。牟尼此云寂嘿(文)。
无萎歇(文)麟云。释无无记为善随转也(文)。
佛有三无记心(文)麟云。如佛现通。即遍果无记。整衣行等。威仪无记。异熟无记即任运心。工巧处心佛多不起。故略不说。
那伽卧在定等(文)问。萨婆多如何通此经耶。光云。佛不乐散。于四威仪。常能在定。然于散位。非无三无记心(文)意云。佛不乐散乱故。四威仪常谓在定。然亦非无散心。散位起三无记心。非所遮也。经说四威仪常在定。非说一切四威仪皆悉在定也可思之。
大永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抄之了。一交了。拟讲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四(颂疏论本第十四)
论云傍论已了(文)宝云。上来已明二三五业及傍论了。自此已下大文。第二明律仪(文)今疏第三广明表无表(云云)光记同之。古(定)云。傍论者。上诸门分别性界地指欤。
无表有三一律仪(文)尧抄云。寻云。表·无表共有律·不律·非律非不律三义。何唯说无表不说表业耶。答。无表通遍一切律仪故。今论之表不然。于定道戒无表色故。由此不说之也。光云。表不遍不通所以不说(文)律仪得名事。光云。律谓法律。仪谓仪式(文)义章(三律仪义)无作之善说为律仪。所言律者。法之别称。调恶之法名之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文)此释意。律者法律。法者调恶法也。仪者行仪式行依调恶法行云律仪(光释同之欤)律家意。律仪旧家通善恶也。新家限善也。然经论中云恶律仪。恶增恶义。恶律仪读所增恶。律仪则善律仪也。若不善律仪。新家不善律仪可训欤。净影立十六恶律仪。故律仪通善恶也。俱舍第十五卷恶律仪出之。可见之。光云。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文)既恶戒能治云律仪。知限善欤。况二者不律仪(文)是恶戒也。云不律仪非律仪云事分明欤。问。非律非不律无表其貌如何。第十五卷云。由田受重行者。得处中无表因也。可见之。布施礼佛等善处中也。表无表章云。无表色中略有三类。一律仪无表。二不律仪无表。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对法第八说。业有三。一律仪业。二不律仪业。三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者。谓彼所有善不善业。若欧击等律仪不律仪所不摄业。皆此所收。决择五十三说律仪不律仪已云。谓除如先所说律仪不律仪业。所有善不善等身语意业。当知一切皆是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五十四云。色用差别者。谓有表·无表·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作用。说布施等为此业。故定知此业亦有无表(云云)准此释。非律仪布施等善无表。非不律仪欧击等恶无表。故非律非不律无表亘善恶欤。表无表章云。非律仪非不律仪者。不可仪轨同于律仪名非律仪。不可则如不律仪名非不律仪(文)古(定)云。律仪(强胜善)不律仪(强胜恶)非律非不律(中间善恶)麟云。谓善非律仪。恶非不律仪。名为处中。即除善恶也(文)。
能遮能灭(文)光云。别解脱戒能遮恶戒相续。定共戒能灭恶戒相续。宝云。能遮未来恶戒不相续起。能灭已起恶戒得相续(文)。
一别解脱律仪(文)此卷次下别释异名之段得名在之。谓别解脱之律仪也。初受戒时别别舍种种恶非故云别解脱(见)欲?戒者。欲界系戒云心也。定共戒色界系戒云色?戒也。?者イチクラ续也。物多集云予?。一者有睡眠。二者有段食。三者有淫欲。有此三事人集云欲?。故是欲界系戒也。色?戒例之可知之。有净妙色人集云色?也。可思之。惠云。?(治连反)者?居。谓人所居。有作缠也。梵云阿缚遮罗。此云市?也(文)麟云。言色?戒者。?谓?杂。如?市等。静虑律仪系属色界。名为色?戒。别解律仪系属欲界。名欲?戒(文)。
二静虑生律仪(文)静虑生律仪亦名定共戒。从静虑定所生戒故云静虑生律仪。从无漏道所生戒故云道生律仪。亦名道共戒也。尧抄。问。于有漏定所生戒亦立道生律仪名。又于无漏道所生戒亦应立静虑生律仪名耶。答。漏无漏相望。无漏道义胜故。道名限无漏。不名有漏。然亦非遮定名欤。定生律仪准之可知之。光云。问。何故静虑名定。无漏名道。解云。定道两种虽通二。为简差别各立一名。又解。无漏之法众生所游出生死路。究竟离苦虽亦通定。偏得道名。有漏不尔。虽亦通道立定名(文)义章(三律仪云)禅律仪者。经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静心思惟修起名之为禅依禅。发得防恶之法名禅律仪。禅心不乱目之为定。戒与定合名定共戒(云云)。
谓无漏戒(文)义章(三律仪义云)无漏律仪者。经中亦名道共戒也。圣惠离垢名为无漏。依此发得防恶之法。是故名为无漏律仪。亦可戒体离垢。清净名为无漏。此与道合故名道共戒(文)。
一苾刍律仪(文)惠云。梵云苾刍。此云乞士。旧云比丘。讹也。是西国草名。具五义四德。五义者。一此草未生诸草竞生。况佛未出世外道皆与。二此草生已诸草皆灭。况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诸嗅气。况佛所至之处止诸恶事。四此草不被䘰岚猛风倾动。况佛八风不动八风。颂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五此草不被尘垢染污。况佛破戒垢不能染污。四德者。此草柔软香气远腾。二引蔓傍布钩锁相连。三此草向佛倾。四此草如来涅槃悉变白。苾刍具前五义四德。取草名也(文)。
二苾刍尼律仪(文)光云。苾刍尼。尼是女声(文)三正学律仪(文)光云。梵云式叉摩那。唐言正学(文)古(定)云。勤策尼未受具足戒中间受正学戒也。正学六法者。一不杀生者。不杀畜生命也。先勤策戒时大杀生等持。此分犹杀畜生。轻可思故重之制也。五篇戒轻重次第也。杀人波罗夷。杀畜波逸提也。二不盗。四钱。沙弥戒四钱非盗犯。今戒三钱非盗犯也。三不摩触他人手ニキリハタエニ触等事作シテ心ヲヤルヲ禁スル戒也。四小妄语。凡夫我证果云大妄语也。自余虚诳语等皆小妄语也。五不饮酒。酒アマタノ种类在之。六不非时食也。问。非时食沙弥与正学有异耶。答。不审。麟云。言五戒上加非时食者。即不杀·盗·邪行·诳语·饮酒为五戒新旧两疏并为此释。今详此释。未为当。以六法中摩触亦成犯故。又且五戒但制邪行。岂六法唯可制邪行耶。六法者。一不摩触。二不盗。四钱已下。三不杀畜生。四不小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故律云。若犯淫应摈。若染心与男子身相触坏本法。应更学戒。盗五钱应摈。盗四钱已下许更学。断人命应摈断畜生命许更学。诳若自称得通人法应摈。若小妄语许更学。饮酒非时食同(云云)。
四勤策律仪(文)光云。梵云室罗摩拏洛迦。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声旧云沙弥。讹也(云云)。
五勤策女律仪(文)光云。梵云室罗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理是女声(文)。
六近事律仪(文)惠云。梵云邬波索迦。邬波此云近事。索迦是男声。若女云斯迦。旧优婆塞等讹也。婆沙一百二十三云。问。何故名为近事。答。亲近修事诸善法故。谓彼身心押习善法。故名近事。问。若尔诸不断善人皆修善事。应云近事。答。此依律仪所摄法名善法。问。若尔一切律仪皆应名近事。答。以五戒在初故立近事名。余非初故别立号也。有云。亲近承事诸善士故。有说。亲近承事诸佛法故(文)。
七近事女律仪(文)光云。梵云邬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斯是女声。旧云优婆夷讹也(文)。
八近住律仪(文)惠云。梵云邬波婆沙。此云近住。婆沙一百二十四云。近阿罗汉住受此律仪名近住。有说。近尽形受戒住。有说。此戒近时而住。住一日夜近舍时而住。以时促不分男女也(文)本义抄。问。近住戒何不分男女不同耶。答。别解脱戒自本男女戒体是一也。其中近住戒。是一日一夜戒品。时分短促。男女众别不分明。不分男女也。光云。以时促故不分男女(文)苾刍等戒尽形寿戒品。男女众别极分明。故分男女不同也。
如是八种总名第一别解脱律仪也(文)光云。于此八中。前五戒出家。后三在家戒。前七尽形戒。后一一昼夜戒(文)问。何依别解脱立八种。依定道不立耶。宝云。此八种戒受心多小不同。故戒缘差别分为八种。受学人别言定道律仪。但为得彼定七支顿得。不由受心戒缘差别分近事等。然有四禅诸果差别。义分不同。不可一例(文)。
离苾刍戒无别苾刍尼(文)本义抄。问。既二百五十戒与五百戒其数既异。其体岂同耶。答。光会此疑作三释。初释云。男女不同。开遮有异。随缘别故。或说二百五十。或说五百。论其七支戒体皆等(文)此释意云。由男女缘别。遮戒虽有多小。遮戒本性戒七支中类摄。故性戒七支体等遮戒亦无异云也。但二百五十与五百多小不同者。男过小女过多。故所治过罪虽有不同。能治戒品其体同也。第二释云。又解。据本七支两众戒等。若论遮戒多小有异。虽遮有异先受戒时两众互得(文)此释意云。男女两众受具足戒之时。同作诸恶皆断之誓言。故互得自他一切遮戒也。苾刍兼得苾刍尼所制之遮戒。苾刍尼兼得苾刍所制之遮戒。然苾刍所得名苾刍戒。苾刍尼所得名苾刍尼戒。若男转为女形时。本苾刍戒即名苾刍尼戒。女转形时例之可知之。但多小不同者。男女依身持犯不同。故就正所制戒。论二百五十ト五百不同也。实是男女两众互得之。转形之时无别舍得也。如彼不饮酒等。男女无替之遮戒不可有互得之义。就男女相替遮戒互得之也。第三释云。又解。论遮戒体多少不同。未转根时若受此类戒。即得此类戒。于转根位。至彼类中非别得遮。虽无遮戒由违教故亦结彼非(文)此释意云。以多小不同为证据。会今论文也。既多小不同。故非二戒体全同也。但述实体唯有四等者。苾刍转形为女之时。以本苾刍戒即名苾刍尼戒。至彼类中先所得戒之外无别得遮戒。故云离苾刍戒无别苾刍尼戒也。男受具足戒之时。得本性戒七支并不饮酒等男女无替之遮戒毕。转形为女之后重不可得彼戒。亦除彼男女无替之遮戒。余男女相替小分遮戒非可得之。作法受戒之习无受彼小分遮戒许理故也。虽不得彼遮戒。由先所得戒品之力亦随教护过之时。处中善无表起。故由彼等力不犯其罪也(以上本义抄趣)。
离勤策戒无正学○(文)问。勤策者十戒。正学六法也。求戒心定可别。勤策者。对别人受之。正学者。从僧伽得之。受戒缘亦不同。尤离勤策戒。戒外可有正学戒耶。答。光作二释。初释云。勤策女先受十戒。后受六法。虽更得六法。即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学六法不异勤策十法(文)此释意云。勤策女先得十戒。后于十戒中为坚持六法。故重对僧众受六法时。先所得十戒无表外。虽别六法无表生。即十戒中六法无表重生名正学戒。更非别类无表。故离勤策戒外无别正学勤策女戒也(为言)第二释云。又解。作正学时非更别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约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即是十戒中六。故说正学六法。勤策女十戒不异勤策十戒(文)此释意云。于先所得勤策女十戒中。为坚持六法。故重对僧众受可坚持不犯之教约许也。以之名正学戒。故十戒外更非别六法无表重生也。故此三戒无别也(为言)。
舍戒因缘总有四种舍(文)舍缘第十五卷(在之)由故舍命终及二戒得生。断善根夜尽(文)得缘此卷次下在之。
尼等四戒不异苾刍等三体(文)麟云。尼等四戒者。等取式叉沙弥尼近事女为四。苾刍等三者。除式叉也。近住本来不分。故亦不合也。
由增足远离方便(文)惠云。戒名远离。五戒十戒与大戒为方便也(文)光云。远离戒之异名。远离恶故。方便求戒方便。求后戒故(文)问意五戒上增足五为十戒。十戒上增足二百四十为二百五十欤(喻况可知)又三戒体各别顿生欤(为言)。
于苾刍身中有二百六十五戒(文)尧抄。问。一身中具近事等三戒者。应有三名。何唯名苾刍耶。光云。虽一身中或具二戒或具三戒。后戒胜故从胜立名(文)。
缘谓戒师(文)古(定)云。十戒两师教授和尚也。具戒十师。羯磨师直授戒。和尚对羯磨师座。教授师教受引导弟子也。余七人无所作为证明也。
五所应离(文)所应离者。戒异名也。
一杀生(文)第十六卷具五缘成杀业道(见可见之)二不与取(文)不与物取。此盗戒也。此又第十六卷具五缘(见)神泰云(十六卷处)正理论云。第四十一云。不与取业有三分者。且如窃者。将行盗时先发盗心。遣人或自往来伺听他物所在。为往窃取食饮装束。赍持盗具。密至他家。穿壁登梯。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摸他财。未离处前皆名加行。物正离处。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持财出藏受用等。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文)。
三欲邪行(文)欲淫欲。行所行也。犯他妻也。第十六卷次欲邪行四种行所不应行(文)可见之。神泰(同处)云。上引正理论云。欲邪行业有三分者。且如男子。于他女人先起爱心。将行非乱。命使瞻察媒往来。严身趣彼言笑执触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说。究竟谓入疮门。有余师言。谓泄不净。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余叙愧执触言离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文)邪言事。义章(五藏义)云。问○离淫之中偏言离邪。释曰。杀盗唯邪无正。有皆须离。是故不须以邪别之。淫则不尔。有正有邪。自妻为正。侵他为邪。为简正淫故说不邪。问曰。何故余戒法中有淫。皆离五戒之中偏离邪淫。释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难断。故偏离邪。问曰。八戒亦被在家。以何义故有淫。皆离不说离邪。释言。八戒是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淫皆离。又复八戒时短易持。有淫皆离。五戒尽戒时久难持。故偏离邪。以难持故。乃至在家初果圣人亦不能离(文)。
四虚诳语(文)由三种因复别因。口四过中独制虚诳语。如此卷次下。第十六卷颂云。染异想发言。解义虚诳语(文)具四缘成诳业道(见可见之)五不饮诸酒(文)饮酒过罪如此卷次下。光云。法蕴足论第一云。言诸酒者。调窣罗酒·迷丽耶酒·及末陀酒。言窣罗酒。谓米麦等如法蒸煮。和麹糵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窣罗酒。迷丽耶者。谓诸根茎叶花果汁。不和麹糵。醢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迷罗耶酒。言末陀者。谓[艹/補]桃酒。或窣罗迷丽耶酒。饮已令醉总名末陀(文)迷丽耶。根茎花果等杂酒也。诸言事。先年西大寺或律学者处(江)寻遣之其住进如左。饮酒戒诸酒者。于酒是酒·非酒似酒种种在之。是酒者。常米谷等作酒也。非酒似酒。枝叶花果类作酒也然饮酒戒制意。制迷乱起罪。故纵虽为非酒。醉人义在之者。可制之故云不饮诸酒欤。往事思出住之。正文云。不字剩。论无不字(文)。
三非梵行(文)欲邪行·非梵行差异如此卷次下。欲邪行制他妻。非梵自他共制之。即不淫也。非梵不净行也。惠云。于自妻不非时处等名非梵行。若他妻等及自妻非时处等即名邪行也(文)。
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文)涂香(不着花璎珞不香油涂身戒饰鬘)光云。婆沙云。谓离涂香饰鬘。与离歌舞倡伎。同于庄严处转。故今立一支(文)此则涂香歌舞庄严身口。耽着身口。增贪欲。妨修道。故合二为一欤。
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坐(文)眠坐事。古(定)云。尾笼坐云眠坐。非睡眠。先年西大寺边或律学者处(江)寻遣之其注进如左。第七戒眠坐事。坐卧睡眠共制云事也。凡高大床制意。长贪鬘非佛道者所座。故住坐卧一切制云事欤。麟云。高广床者。谓象牙等严好过量床也。以能长憍慢故。有言。如父母师等床。恐非以不受戒时亦不合坐。故如男子七岁不登母床。女人八岁不近父枕(文)。
开为二种(文)光云。于在家人其过轻。故二合为一。于出家众讥嫌重。故开一为二(文)宝云。出家根熟不怖多学处。故开为二也。古(定)云。讥嫌者。随时人可诽谤事禁云讥嫌戒也。近住戒持在家人戒也。十戒限出家也。
制畜金银(文)光云。在家耽着金银等宝。未能远离。故近住戒不制此戒。勤策出家不应耽着金银等宝。妨废修道。故于十戒别立为一(文)宝云。在家者学事生业亦可令彼畜金银等。不可此一日夜戒即舍金后时重畜。出家之人以尤自活。不畜金等易。及是尽形故。制不畜金银等也(文)此宝释意在家营事。故可畜金等。不畜金等难也。又一日夜戒舍金后时重畜。其事尚难。出家以乞食自活。不畜金等易。又尽形寿故一度舍金等重不畜。故弥易欤。
一能平险业(文)光云。能平险恶诸不善业。故名尸罗。持戒能令身心清净。以安乐故破戒能令身心热恼。以悔恨故(文)宝云。险业是恶戒也。平治热根恶戒。故名清净(文)惠云。以所诠戒义释能诠名(文)古(定)云。戒能平险恶业也。尔此义直不当尸罗字训。若就名言意得清凉也。身无恶非热恼成清凉也。
二智者称扬(文)光云。正理云。修行此得爱果故(文)此释爱果云妙。戒因云行。若尔者妙之行故云妙行也。惠云。若因名妙妙即行。若果名妙妙之行。依主释(文)古(定)云。戒持人智者称扬也。私云。此心持戒人称扬欤。只是直戒法智者称扬云心欤。
三所作自体故(文)光云。戒自体是其所作故名业(文)。
问岂不无表(文)论问答也。论有两解。今疏初解也。宝云。问。以契经说无表律仪名为不造亦名不作。既名不作。如何是业(文)惠云。表思所造者。表即身语表。思即意思也(文)光云。叙异解。无表是后作果家因故从果立名。是前表思作因家果故从因立名。称作无失(文)论第二解也。
四能防身语(文)宝云。由此戒力防恶身语。依法仪式故名律仪(文)。
谓受戒时别别(文)光云。谓受戒时初念表无表不杀戒等。别别弃舍杀生等种种恶。故依初别舍义立别解脱名(文)麟云。第五名别解脱疏义可知。正理云。或初所应修故名别解脱。或彼初起最能超过地狱险恶趣故名别解脱。若准经说与此不同。彼谓涅槃名别解脱。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因受果称得解脱名(文)。
别解脱律仪者(文)表无表章云。别解脱者。此戒别名。律仪者。诸戒通称。为简他故应言别解脱之律仪。即依主释也(文)寻云。第二念已后名别解脱律仪。此别解脱之律仪也。此别解脱初念名欤。古(定)云。受戒初念恶非别别解脱也。第二念已解脱非正解脱。初念正解脱。故律仪名通初后位也。初念别解脱第二念已后律仪引生。故第二念已后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之所引生律仪故。依主释也。寻。如此料简者。初念名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即律仪欤。表无表章云。俱舍论第十四云。初刹那时名别解脱。亦名律仪。亦名根本业道。从第二念乃至末舍不名别解脱。名别解脱律仪。不名业道。名为后起(文)。
又此初念名业道(文)问。业畅义云意如何。麟云。如人游履于道通畅诸方。业道尔。思业游履义同名业道(文)宝记同之。古(定)云。人通处名道。日来审决二思(求戒心)只今受戒初念时所存トクル也。此则如望行故。初念无表名业之道。业所游履故也。此又业畅义也。故依业畅义名业道也。此料简顺麟记欤。云游履。云业畅。其心同欤。惠云。等起名业。七支名道。思所履故唯在初念。以畅本求戒心故(文)决云。前时有求戒之思。欲受戒未受戒之间无畅义。今日正受戒究竟时。前戒前前思初念戒体续畅。是云业畅义。戒前思业续畅故也。初念戒体名道。事戒前思被履。戒前思如本望被行。故名道。问。此料简者顺惠晖欤。然云业畅。云游履。其义各别(见)今疏依业畅义立业道名(文)其义同(见)如何。答。求戒思初念戒体游履事。求戒思初念戒体续畅依故。若尔者。云游履。云业畅。字义虽别。其义道同也。故今疏不相违。
得静虑者(文)光云。言静虑生者。谓此律仪从静虑生。约生因解。或依静虑。约依因明。故名静虑生律仪。如近村邑。有稻田等得村邑名(文)古(定)云。问。何静虑名有漏耶。答。付有漏定分四静虑等故。无漏依静虑起如客人。可被云静虑物无也。
异心无心示恒转(文)宝云。异心谓不善无记心。无心谓灭定(文)本义抄。无想定者。谓外道执无想异熟。谓真解脱真出离所起定也。而今论当卷外道依着三有果报故不得别解脱戒定。故入无想定位无别解脱戒相续转义。故此戒不通无想定也。
第二明断律仪(文)对治有五(舍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厌患对治。第二十一卷在之)光云。此即第二便明断律仪。以在成就文中说故亦判入成就门中(文)又云。断谓断对治(文)。
谓未至地九间道有断律仪(文)古(定)为恶戒及能起不善烦恼为断对治。定道无表名断律仪也。直此无表断烦恼等事无。此无表成俱有因断也。今云无表故别取出云断律仪也。云三中相杂能断烦恼。烦恼时自性惠无断义。相应俱有一聚时有断义也。欲界烦恼等断对治成未至九无间道也。此九无间道有漏无漏通俱生也。故未至九无间·定道无表。名断律仪也。总解脱道无断惑。初禅已上定道无表。为欲界不成断对治。欲界别解脱戒止恶非ハカリニテ。无断惑义。故余皆不名断律仪也。问。何对欲界立断律仪耶。答。自元立无表。本意对欲恶非故也。问。离下地缚必得上故者。所定也。何具欲惑人发得未至定耶近分地根本地摄故也。答。先欲界心数数加行时。依修习力自然发得初意摄属一分心。此名未至地。必得上故。根本地事也。
能永断欲缠恶戒(文)惠云。律仪能断起恶戒贪等烦恼及恶戒。止能缘烦恼及恶戒不行。律仪能断烦恼。名断律仪(文)。
以恶戒是缘缚断(文)古(定)云。恶戒表·无表色法。故非自性断法。尔被烦恼系缚时成断法也。于恶戒有九品别。今身中起事一品也。尔下下品恶戒被九品烦恼系缚。乃至上上品恶戒被九品烦恼缚也。故一品烦恼残所缘法行恶戒得相续也。第九品烦恼断尽时。能系缚息位恶戒得切。所缘法上离缚清净理显也。此时所缘法断云也。一切所缘断义如此。但烦恼上得四相。缘缚断法。烦恼亲故断义准烦恼。如第一卷。故前八无间道二律仪。断能起烦恼缘恶戒。故名断律仪也。断能缘烦恼自恶戒断。云缘缚断方能缘外云恶戒断也。光云。要断九品能缘惑尽。所缘之法方名为断(文)。
应作四句(文)惠云。互有宽狭者。静虑通九地名宽。不通无漏名狭。断唯未至地无间道狭。通漏无漏宽。无漏通六道宽。不通静虑狭。断唯未至无间狭。通漏无漏宽也(文)古(定)断律仪与静虑律仪相望互有宽狭。故作四句。第一句静虑非断。第二句断非静虑。第三俱句。未至九无间定共也。第四俱非句者。除未至九无间道无漏。余一切道共也。俱未至无漏断自上地地时此句摄。无漏故非静虑。不断欲故非断也。
第一句者○不断惑故非断律仪(文)不断欲惑故非断也。麟云。此有二类。一未至地解脱道。不断惑。二上地有漏道。虽能断惑非断欲惑。故非断律仪(文)。
第四句者○非无间道故非断律仪也(文)正文云。以理推之。应言非未至无间故非断律仪若不尔者。上地无间无漏律仪。岂非第四句所摄耶。光记不释。
无漏律仪○亦有四句(文)光云。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所余无漏律仪。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所余一切有漏律仪(文)尧抄云。无漏律仪非断律仪。谓除未至九无间无漏律仪。未至九解脱道无漏律仪并上地无漏律仪也。断律仪非无漏律仪。谓未至九无间道有漏律仪。以无间名断律仪。以有漏非无漏律仪也。无漏律仪亦断律仪。谓未至九无间道无漏律仪也。非无漏律仪非断律仪。未至九解脱道有漏律仪及上地有漏律仪也。
会经二律仪(文)古(定)云。意意律仪。根眼根律仪也。立此二种意。眼根殊更强见境作恶非。意又细分别于境起烦恼也。以正智知今事。以正念知过去事。此意根过非防。云意律仪眼根律仪也。故此二律仪以正知·正念为体也。五根共说略说二种也。故所防付能防云眼律仪意律仪也。眼根云律仪。意根云律仪也。合前二种者。今疏正知·正念合。名意律仪。名根律仪欤。宝记同此欤。光异也。宝云。言正知正念合者。合此念惠为意律仪。合此念惠为根律仪。合言显非如次正知为意律仪。正念为根律仪。正知念能防恶故名为律仪(文)光云。于颂中先列正知正念名已复说合言。谓前略戒说意律仪惠念为体。即合惠念为后经中眼根律仪。故先离。后合。言显句如次配二律仪。惠念名律仪者。惠能简择。念能境念。此二力强防护。制意及眼根。不令于境起诸过患。故名律仪。亦具应说眼等六根。不言耳等略而不言(文)惠云。第一经文即意。第二经即眼。此二律仪以念惠为体念能起持。惠能简择。皆能防非。得名律仪。不说耳等者。文略。大乘更加定也(文)。
论云今应思择(文)光云。今应思择。表及无表谁又成就何表无表。于三世中齐何时分(文)古(定)云。住定道别三戒人中。何住人何戒成耶。时分齐何耶。问也。齐者カキル义也。カキルトヨム
表在后文(文)尧抄云。此后文者。指表正作成中等颂也。
不随心色势力微劣故(文)光云。无有欲界散地无表成未来。不随心色非心一果。势微劣故。即由此理亦不能成前生中戒(文)宝云。正理论云。前生所得别解脱戒。于今受戒最初刹那。如静虑律仪何不成过去。此责非理。此戒与心非同果故。离染心等皆同一果故(解云。离染心等者。等取一切有戒定心。皆与戒同一果故云云)古(定)云。住别解脱戒初念唯成现在。此则未舍间起法俱得得念念无表。佛法现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云此心也。第二念已去念念已谢无表起法后得得之也。无法前得。故不成未来也。
余过去生所失(文)古(定)云。假令界退还时。上界没生下界时。于下界修得上定。初刹那位非得今定共。又过去所失定共无表起法后得得之。别解脱戒先所舍不得也。别解·定共二命终舍也。道共命终不舍也。
住定道成中者(文)古(定)云。住定成三世。散位成过未。初圣成现未。无始未起故不成过去。散戒未舍间成现也。无表相续故。定道戒散位不成现也。
言住中者(文)惠云。住中有无表者。即俗人作善或恶。不遍有性等。故不是律仪及不律仪摄(文)古(定)云。极善名律仪。极恶名不律仪。除此善恶所余善恶名处中也。中程善恶名处中。于住中强胜善恶有无表。最微劣善恶无无表也。有无表善善戒所摄。有无表恶恶戒种类所摄也。尧抄云。谓处中善中。以浮净善心所作善有无表。不然者无无表也。又处中恶中。以猛利恶心所作恶有无表。不然者无无表也。此无表善戒恶戒种类所摄。此则相似故云种类所摄。非实彼一类摄也。
第三明住善恶成中(文)成中者。成处中无表云事也。
论云住律仪不律仪(文)古(定)云。住律仪成恶无表。住不律仪成善无表事有欤。若有之者。几时分相续哉问也。今善恶处中善恶也。
如诸苾刍(文)古(定)苾刍行杀缚等舍律仪欤事。第十五卷明舍缘处可见之。有说。由犯重(云云)屠人者。カリスナトリスル人也。此二心未断以来等者。处中善恶别无誓限。故无表相续时分难量。因等起心势用止无表相续也。决云。新起无表随其势强劣。四五日起有。十日计起有也。律仪·不律仪有誓限。尽形寿也。处中无表无誓限。故可依势力。起时可有长短也。
有覆无记等能发心(文)古(定)等者。等取威仪工巧数习者也。今疏释有覆无记不从他。通成三得。无覆无记从他。起成现样(见)。サウアルヘカラス。二无记心俱不从他起也。他者。能发心也。心又不可有能发心故也。意云。无覆无记心现在成。故所发表有俱得事可尔。然有覆无记通成三世。故所发表过现成カミト识等シキ处通也。谓能发有三得。总无记心劣也。所发依能发势力故。劣心起表故。倍劣故。所发表成现(为言)私云。不从他起者。上表从他起故。唯成现在对。有覆无记不从他起成三世(为言)只是相对之言也。
此有五名(文)麟云。唯少善戒别解脱一名。余名如次皆翻善戒立也。善戒有六故。此有五。业道名唯因初念者。谓初畅思故名为业道(文)。
诸智者所呵厌故(文)惠云。是诸智者。所呵厌故。是因名恶行。持业释。果非爱故。是因名行。果名恶。是依主释(文)。
根本所摄故(文)古(定)云。发无表初念名根本。加行思所游履故。初念无表名业道。第二念已后无表思非所游履。故不名业道(文)。
谓住中人以微劣思(文)麟云。言劣思造善恶业者。除七有依福及成业道。虽下劣思亦发无表。余皆唯表(文)。
谓经生圣住胎藏(文)古(定)云。经生圣者。第二句也无漏非命终舍故。住胎藏时起前后得。成过未道共无表也。住胎藏位者。预流一来等经生圣也。二禅已上生人可此句摄欤。彼无表故。无表可有事可知之。无色界人异生不可有无表。色界已舍故。圣者起前后得成色界道共无表也。俱不可有表也。凡表依地不善表局欲。善表通初定。有覆表局初定。二禅以上表无之也。起无覆无记表事借初禅发表心也。以此等之义能能可案此句种类也。若欲色圣者。欲色依身事也。非此句摄。次举成无表人也。能可思之。
彼谓彼前静虑(文)古(定)云。彼者。指前定地。圣者。无漏也。谓彼前定地中无漏道得道共戒云也。故圣言取未至中间四本静虑六地无漏依地也。下三无色有无漏无道共戒也。上七近分又无无漏也。正理云。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有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文)。
僧伽此云众(文)尧抄云。僧伽者。言四人以上也。故苾刍·苾刍尼·及正学从僧伽得。余勤策等戒从二人得。若近事·近住从一人得之。光云。明二种僧别。四人已上名四僧伽。于八众中苾刍等三从此得故。补特伽罗是别人谓余五种从此得故。若勤策·勤策女从二人得若近事·近事女近住从一人得(文)。
谓佛独觉(文)今此独觉者。限麟喻独觉也(论义也)佛及麟喻最上利根人。故初尽智现前位自然可得戒品。部行根性稍劣。故无此义也。泰法师释此文云。谓佛独觉本在不净观前起欲界善心为近因等起。要期发愿。愿尽智时自然得别解脱故(文)部行虽不由教力尽智现前。智品劣故不可云自然智。亦无自然得戒义也(以上本义抄)。
憍陈如等五比丘(文)麟云。即憍陈为一。具足应言阿若憍陈如(阿之言无。若之言如)谓佛初转法轮此人最初悟道。佛欲众中无如憍陈如。故名阿若。故律云。从是已来始名阿若憍陈如也。二十力迦叶。三马胜。四跋提。五摩诃男。然此五人并于先时给侍菩萨。佛成道已追念先恩。乃往鹿野园中。转四谛法。五人证道得具足戒。故曰见谛得戒(文)法华义疏一云。憍陈如者。此云火器。是本姓名也。阿若者。后得道时加此名。阿之言无。若之言智。悟无生智。故名阿若。问。余人皆悟无生智何故众人不名阿若。答。其人最初得道。悟无在前。故受此目。众人后时得道。更受异名(文)法花玄论九云。五人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界拘利(文)。
善来苾刍(文)古(定)云。耶舍诣佛前时。佛善来苾刍告时得戒也。耶舍唐云子。须提那子子云耶舍也。麟云。言善来者。有二释。一云。谓此人辈深厌生死。怖求出家。佛言善来。即得具足戒。故曰善来。善即求戒者心。来谓如来言教。二云。佛知此人愿乐出家。命云善来。即发具戒。此即善来之言俱在如来言教。正理云。由本愿力者。即本求戒心也。佛威加故者。即佛言命也耶舍(此云名誉。文)光云。耶舍此云誉(文)惠云。耶舍此云名誉。即耶输伽童子。准四分律。得初果后方命善来。准五分律等。善来受戒不是初果。如须提那子。善来受戒犯初篇戒也(文)。
四由信受佛(文)麟云。信受佛得戒者。谓世尊告迦叶言。汝当发惭愧心。彻于骨髓。彼在多子塔边。发诚誓言。世尊是我大师。修伽陀是我大师。如是二言。便发具足。然此得戒始终三名。一名教授。即是初义。二名自誓。三名上法。即自证众会增上之法。今章言信受佛为大师。当第二义(文)惠云。大迦叶于多子塔边。六群比丘疑迦叶未得戒。信佛世尊。是我大师佛之得戒也(文)大迦叶事。法花义疏一云。十八部论疏云。具应云迦叶波。迦叶云光。波云饮。故云饮光。上古仙人名饮光。此仙人身有光明。饮诸光。此迦叶是仙人种。从姓立名(文)。
五由善巧酬答(文)光云。苏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由聪明故善答佛问。称可佛心。虽年未满二十。佛令众僧羯磨受具足戒。由聪明故善巧酬答。别开一缘。非酬答时即发戒也(文)酬答者。如今疏。麟云。增一阿含广明其相。谓摩竭国波沙山。世尊告苏陀夷言。有常色无常色为一义为若干。答曰。若干非一义也(解云。常色如来常色。无常色外声)又问。有漏无漏义为一为若干。答曰。若干非一也(有漏生死无漏涅槃)如是多问彼皆具答。称可佛心由善巧酬答故别开此缘(文)六由敬受八尊重法(文)古(定)云。摩诃波阇波提。佛ヲバ也。又养母也。光云。旧云大爱道者。讹也。梵云摩诃波阇波提。摩诃此云大波阇此云生。波提此云主。是大梵王千名中一称也众生多故曰大生。梵王能生一切众生。与大生为主。名大生主。从所欤处天神为名。故名大生主。是佛夷母。佛遣阿难。为说八尊重法。彼即敬受。尔时得戒。此八是应尊重法。故名尊重法。于尼众中最初出家。广如律辨。八尊重法旧云八敬(文)惠云。佛母生佛七日即命终。姨母乳养。后成佛道欲求出家。佛抑不许。自剃发倚立祇桓门。阿难见之白佛。三请佛许言。若行八敬即不减我正法。五百年。阿难为传八敬。准四分律。姨母与五百释女顶戴。持皆是八敬受戒。余部律文即五百释女羯摩受戒(文)八敬事。惠云。八敬颂曰。百·骂·举·受。忏·请·安·恣(文)麟云。八法者。一百岁尼应礼敬初岁比丘。二不得骂谤比丘。三不得举说比丘过失。四从大僧受戒。五半月从大僧乞行摩那棰。六半月从僧求请敬戒人。七依僧安居。八诸僧自恣(文)七由遣使(文)麟云。此尼端正者。此尼本是淫女。容貌端正。价直半国。出家受具。恐往僧寺路有难缘。故开遣使缘(文)惠云。遣使尼。尼中作本法。往僧中作羯磨。羯磨声绝即本法尼得戒。有云。使尼即至本寺。一白作白方得戒也(文)。
八由持律为第五人(文)光云。谓于边国以无僧。故极少。犹须五人。以和上不入众数。余四成众减不成众。于五人中。必须一人持律羯磨。故言持律第五。减五不成。多即不遮(文)麟云。边国僧少者。本缘静善国僧少。致使忆可受戒。三年不得。大迦旃延因传。五年白佛。遂开边方五人受戒。四分云。东方有国。名曰木调。南方有塔。名静善。西方有山。名师梨仙人种山。北方有国。名柱。自此之外并为边国(文)古(定)云。四人ナニハナクトモ僧众可有。故イマ一人持律人求。故持律为第五人云也。十由三说归佛法僧(文)古(定)云。七方便人六十人部党求戒时。佛遣阿难为说三归时得戒也。光云。谓六十贤和众部共集佛遣阿罗汉为说三归。受得具戒(文)惠云。六十贤部谓六十人贤众部共集受戒也。有释。六十人共为部党。众首名贤也。佛成道二十年后方有阿难。佛成道八年后三归。即休齐言阿难传三归。应是传译者错也(文)麟云。六十贤部者。谓六十贤人共为部集。言遣阿难为说者。准新旧疏。咸言遣阿罗汉为说三归。非阿难也。谓此等人请欲受戒。得至佛所。中路失信。便令罗汉往说三归(文)。
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光云。如是上来所得十种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谓初二种不从表生。后八表生(文)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圣位得之。故根本无表不从表生云也。问。此文不违下论欲无无表离表而生生文耶。光初释云。下文论主叙余师义难(文)此释意。以当卷论文为本。会十六卷欲无表无表文也。第二释云。此解意。说自然见道。谓彼先时决定有表相续不断。乃至圣位从彼表发无表律仪(文)此释意。以第十六卷文为本。会当卷论文也。此释意。依加行根本表。随其所应发无表云也。其中自然见道二种得戒。定前加行表相续不断。乃至初尽智及见道初念发无表(为言。以上本义抄)。
边际但有二种(文)古(定)云。边际者。际限也。昼夜者。昼制屠猎等。夜制淫盗等也。明相日光障成舍戒也。论有问答。一昼夜复或五或十昼夜等时。何法为障令戒断(经部难意)法性微细唯佛能知。经中既说唯一昼夜用。应有法能为障碍(有部答心)经说一昼夜者。以所化根难调伏故。且说一昼夜。非谓过一昼夜戒不得生(经部会经)正理破云。有更多难化者。何不说一日半等。既不许灭一昼夜。亦无过一昼夜也。惠云。此斋戒者。斋既一昼夜。戒亦一昼夜也(文)无对师故无一昼夜(文)麟云。无对师故无一昼夜者。若尔无对师故应无尽形答云。虽不对师。由起毕竟坏善意乐故得尽寿不律仪。虽起暂时坏善意乐。不对师故不得日夜不律仪也。然近住戒虽暂时坏恶意乐以对师受故得律仪(文)。
一于晨旦(文)宝云。婆沙一百二十四云。一昼一夜不增不减。谓清旦时从师受得。至明清旦律仪便舍。乃至时分定故。光闇往来易了知故(文)麟云。且有碍缘斋竟亦得受者。准此若先无要期者。斋后受不得戒(文)惠云。既论言且有碍缘斋竟亦得。故知斋前皆名且(文)。
二须下座(文)宝云。若不在下床等。即不恭敬。有慢心故不得律仪。病者虽不曲躬等。无慢心故亦得戒也(文)麟云。或蹲或跪者。一膝至地为蹲。双膝至地为跪。江南谓屈膝立为长跪。中国言胡跪(文)。
四随教说(文)师语已后受者可唱。勿前唱事。勿俱时唱事也。授事不成。受事不成。故云二俱不成也。义章(八戒义云)六斋日之清旦时。诣戒师所。先礼三宝。次礼戒师。在戒师前。长跪合掌。先忏诸罪。然后受戒。戒师教之三归三宝三称归竟与受五戒。沙弥戒同。然后题上所列戒法。问其能否言。一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若女人受应言。是优婆夷戒。从今时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诸佛。能持不。受者应答言。能。如是乃至不过中食。问答同。尔竟已礼去(文)。
五具足受(文)宝云。正理论云。具受八支方成近住。随有所阙近住不成。诸远离支互相属故。由是四种离杀等支。于一身中可俱时起。以诸远离相系属中。或小或多相差别故(云云)惠云。正理论云。以四支戒互相属。故受一戒必须四支也(文)四支者。身三语一也。
六离严饰(文)宝云。富贵者常严身具。虽复精花不生憍逸。故亦得戒(文)。
七昼夜(文)光云。昼尽故能制屠猎。尽夜故能制奸盗。且从多分作此解释。理实昼夜俱能离二(文)。
若不如斯(文)宝云。论若不如斯至不得律仪。总释也。一若不且受。二若不在师下床。三若不从师受。四若不随师教受。五若不具八支。六若不离严饰。七不尽昼夜受。七中随阙一缘不得律仪。但得处中妙行。正理论云。然为令招可爱果故(文)。
言近住者(文)麟云。释名有二义。并无评家。正理又云。近时而住故名近住。言长养者。梵云布洒他。此云长养。旧云布萨。讹也(文)。
前两句者(文)此已下。释戒支。不放逸支禁约支之名也。谓离杀等四自性是尸罗。防性罗故云戒支。次饮酒生放逸。论云。虽受尸罗。若饮诸酒。则心放逸犯尸罗故(云云)故云不放逸支。次禁约涂饰等。能随顺厌离心故。离后三云禁约支也。宝云。正理论云。厌离能证律仪果故(云云)。
下两句者。此已下。尺立三支所由也。初尸罗支。论云。能防性罗。离贪瞋痴所起杀等诸恶业故(文)不放逸支防失念。谓以饮酒时能令忌失。应作不作。及不应作反作。故立不放逸防失念也。禁约支防憍逸者。论云。若受用香鬘高座。习近歌舞。心便憍举。寻即毁戒。若非时食。二事俱无。数食能念纵逸(文)宝云。受斋有二事。一自忆受近住戒。二于世间深生厌离。若非时食二事俱无(文)准论文。涂饰歌舞防憍举。不非时食防纵逸故。禁约支云防憍逸欤。
而说此八(文)此已下。释八斋支之义也。古(定)云。经部宗意。支者。分义也。谓此八分别方名支。八分トヽノナリタル方名斋。总名也。故离支无斋体也。离辐毂辋等如无车别体。又四支军云。以象马车步四为体。步步兵也。以五种药调合云五支散。喻况可知之。萨婆多宗意。以离非时食为斋体。谓不非时食戒。八トヽノフル义有之(其义可寻之)支者。サヽエタル义也。余七各各斋サヽエモツ也。自体非斋。不非时食自体斋。又八中一故。反自体ササウル也。故亦斋亦支也。余七斋支也。义章(八戒)云。以不杀等防恶禁罪。助成斋法。助斋法中差别不同。故名斋支非断食法。故不名斋不过中食其断食法。故名为斋(文)
八中一故亦斋支(文)论云。离非时食。是斋亦支。所余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亦道支。余七支是道支非道(文)。
或有不知(文)古(定)云。受者不知受三归事。受近住也。或复忌者误不授三归授戒相。此等皆发戒也。有受戒意乐故也。若乍知不受三归。不可有发近住事也。光云。若人不知先受三归方发得戒。或复戒师忌不与受。但为说戒。此亦得戒由意乐力亦发律仪故(文)。
论云如契经说佛告大名(文)光云。真谛云。大名是佛从弟阿泥律驮亲。兄净饭王出家以国付之。佛为大名说三归法○外国是迦湿弥罗国外健驮罗国经部诸师说(文)惠云。男根成就。即简五种不男及二形人。经部有雨种近事。一三归近事。二后受五戒。受戒方名五戒近事(文)。
称近事发戒者(文)尧抄云。委云。其次第者。先有俗人。求五戒。受三归已。佛知彼求戒心授五戒时。彼白衣弟子身中发得五戒。自称我是优婆塞迦。故此人非五戒未发得前称近事也。本求戒心拟受五戒。故受三归即发五戒(文)受三归时非云发五戒。答本求戒心受三归已即言发戒也。以经复说。我从今日乃至命终舍生○于前时已发五戒(文)引此文证意。说戒相者。先受戒发得身中已。其上为令坚固。后说戒相。然今大名经复说。我从今日○等。此即我相。故知前已发得戒体言事。以此义故今引也。
说如苾刍等(文)光云。如一白三羯磨得被苾刍具足戒已。后为彼说四重学处。令识坚持(云云)。
前两句引经难(文)惠云。受时须是五支。此一分等约随行中说也(文)义章(五戒)云。若依毗昙。具受乃得分受不得。问曰。若言具受得者。是义不然。如经中说。优婆塞义差别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断淫。若具受得云何得有一分等异。毗昙释言。此据持中宣说一分小多分等。不开受事。于五戒中具受得竟。若持一戒名为一分。若持二戒名为小分。若持三四名为多分。若具持者名为具足。若于自妻亦不淫者名为断淫。若依成实。分受亦得。量其分齐。或受一二乃具足(云云)。
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文)惠云。若为建立佛法等心受戒即上品。若为白衣食等下品戒也(文)麟云。或有罗汉成下品戒者。此上下品不约位。殊凡圣但由心有胜劣故成三品。由是罗汉却有下品。准毗跋律云。受者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是下品心。言。我为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惑。为一切津梁。自济济他名中品心。若言。我为正心向求泥洹故。为趣三解脱门。为成菩萨三聚净戒故。为令佛法久住故。名上品心。然此是大乘。恐不当此。惑但胜劣不同为三品也(云云)归依佛者不归佛身(文)麟云。不归佛身者。佛有无记色身及有漏功德无漏功德等。此三种中唯归成佛无学法。以色身等与未成佛时等相似故(文)问。归无学法第一第二义委心如何。答。第一义依无学法成佛故。归能成法(为言)第二义身得佛名。所得无学法殊胜故。归所得法(为言)光第一第二合为一义欤。今疏开为三义。可思之。光云。归依佛者。归依能成佛无漏无学法。由彼法胜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无学法故。佛能觉悟一切诸法。名为佛(云云)问。觉一切法者。如何光云。无漏惠照理明白名觉一切。小分一切以无漏惠唯缘谛故。又解。由得无学法得有漏惠。能觉一切缘法惠故。又解。随其所应。二种惠能学一切(文)。
无漏五蕴事。光云。佛身中尽·无生等。及彼随行无漏五蕴。名无学法。非色等身有漏五蕴。未成佛前。及成佛后。等相似故(文)麟云。随行无漏五蕴。此即无漏色受想等为五蕴(云云)问损佛生身。成无间罪。何有宗心不以生身为所归依体耶。光云。坏彼无学所依生身。彼无学法亦随坏故。故损生身成无间罪(文)惠云。有部通云以损所依失彼法故(文)归依佛事。光云。理实应言归依一切三世诸佛。以彼诸佛无漏圣道体相无异故。归依一时即归一切(文)。
归依僧事。光云。归依僧者。归依能成僧学·无学无漏法。由得彼法故。僧成四向四果。由得证净。理和合僧不可破故(文)声闻有理事和合义。成僧众故。彼身中学·无学法。为所归依体也。独觉无理事和合义。非僧众故。不为所归依体也。
语表为体事。宝云。正理论云。此中能归。语表为体。自立誓限。为自情故。若并眷属。五蕴为体。以能归依所有言说。由心等起非离于心(文)。
是救济义(文)救济义者。归依非字训欤。义章(三归义)云。言三归者。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归依不同。随境说三(文)。
故如世尊言(文)光云。引佛经证对邪显正。初两颂显邪归依。后三颂显正归依。依世间众人为怖所逼多归依彼诸仙神·园苑神·丛林神·孤树神·及制多·制多即是外道塔庙。等谓等取余邪归依○不解脱三恶趣苦故名非胜。不能人天趣苦名非尊(文)。
诸有归依佛(文)光云。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于四谛等中。恒以惠观。知苦谓苦谛。知苦集。谓知苦之集即集谛。知永超众苦。谓是灭谛。知八支圣谛。谓是道谛。道谛能趣安稳涅槃。此所归依法最胜最尊(文)。
自妻不非时(文)第十六卷云。非时谓怀胎时。饮儿乳。受齐戒时(文)。
一最可诃(文)光云。唯欲邪世极诃责。侵他妻邪淫业感恶趣故。非梵行行淫欲时。是恶行。世非极诃。非感恶趣(文)。
三得不作故(文)宝云。于欲邪行。一切圣人定得不作。名为律仪。此不作律仪无有别体。前戒已舍。今生未受故。但是前身曾受五戒。虽复经生。更不受戒。欲邪行等必定不作。非梵行即不如是。虽有学曾受具戒。经生舍戒。更未受戒。即犯非梵行也(文)光。于欲邪行。一切定得不作律仪。非别有体。如世有人性不饮酒非别有体(文)。
勿但于一分得别解脱(文)一分不得者。总发而别发ニハ非云心欤。谓一人一人上。别别不得别解脱戒云欤。
本受誓云(文)论云。普于有情相续。唯得离欲邪行戒。非离非梵行律仪故。后娶妻妾。非犯前戒(文)相续者依身也。谓于一切有情依身离欲邪行。非离非梵行故。后娶为自妻故。不犯欲邪行(为言)麟云。虽先于女人上得离邪行律仪后娶为妻。不成邪行。故不犯戒。以本立誓唯言离邪行故(文)。
论云何缘但制离虚诳语(文)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如第十六卷。具四缘成诳业道一于所诳境界。异想ヲモテ云见ルヲ不スト见等。二所诳者领会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误也。
虚诳语最可诃故诸在家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三云。有作是说。离虚诳语。易可防护。非离余三。谓处居家。御僮仆等。难可远离离间等三及身业中捶挞等事(文)宝云。有作是说(如光所引)复有说者。作虚诳语业道最重。余三小轻。是故不立。有余师说。唯虚诳语能破坏僧立学处。余三不尔(文)。
一切圣者得不作(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三云有余复说。若诸圣者经生不犯近事戒。圣者经生必定远离虚诳语。非余语业。所以者何。余语有三。谓从贪·瞋·痴生。经生圣者虽不犯·从痴所生痴。见品摄故。圣者已断。而犯贪·瞋所生。是故不立(文)。
于一切律仪(文)光云。第四因八众律仪。名为一切(文)。
遮罪虽多饮酒过重(文)异说。饮酒云性罪。出四证。论云。诸持律者言。饮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邬波离言。我当如何供给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余随所应。皆可供给。然有染疾释种须酒。世尊不开彼饮酒故(文)光云。第一除饮性罪证(文)宝云。佛既除性罪。皆开供病比丘。既复有病。佛不开酒。故知饮酒是性罪摄(文)论云。又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第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故知饮酒是性罪摄(文)光云。第二极少不饮证。极小不开。明知性罪(文)论云。又诸圣者虽易多生。亦不犯故。如杀生等(文)光云。第三经生不犯证。此一以理为证(文)宝云。既杀生圣不犯。杀等是性罪。饮酒圣不犯故。亦是性罪(文)论云。又经说是身恶行故(文)光云。第四是身恶行证。经说饮酒是身恶行。若有无染心。如何名恶行。故知性罪摄(文)论云。对法师言非性罪然为病者总开遮戒。复于异时遮饮酒者。为防因此犯性罪故(文)光云。对法诸师通第一证(文)论云。又令醉乱量无定限。故遮乃至饮茅端所沾量(文)光云。通第二证。醉乱不定故遮极小。如性不饮。小亦醉。经遮不饮意在于兹。非言性罪(文)论云。又一切圣皆不饮者。以诸圣者具惭羞故。饮酒能令失正念故(文)光云。通第三证○少亦不饮。以如毒药。量无定故。非为性罪(文)论云。又经说是身恶行者。酒是一切放逸处故。由是独立放逸处名。余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文)光云。通第四证。酒是一切放逸恶行所依处故。因饮酒故起身恶行故。说饮酒是身恶行。非由性罪名身恶行(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五(颂疏论本第十五)。
第一明得处时同异。古(定)云。论问意。于此三戒得一戒。同处同时。余二戒必得欤ト问也。处者。发戒アイテヲ云也(以上)。
从一切者(文)决云。凡造罪必有加行罪·根本罪·后起罪三。假令如杀生者。作弓箭畜兵杖等。是加行罪。正杀他。是名根本罪。杀已取颈来若追补等。是名后起。今更别解脱戒之时。于彼加行·根本·后后罪上。得不作戒体。故云一切(以上)尧抄云。于一切发恶处。得别解脱戒(云云)杀生等恶起。有加行·根本·后起故。以此加行等。为发恶处。然今受不杀生等善戒。离彼杀生等恶加行·根本·后起罪故。对彼发恶处。发得加行等善戒也(以上)古(定)云。一切二处也。现时也。凡别解脱戒遮恶非也。尔欲界起罪。三时皆恶非故。对此受戒时。又对三处发得也(以上)麟云。离根本罪者。如杀生。正命断时。是根本罪。言加行者。如欲杀生从床而赴至彼杀生所。为杀生方便。命未断前加行也。后起者。即命断后。或煮或食。赞述其美。根本之后。是谓后起。然今受戒。并望此三罪处发心也(文)。
从二得者(文)光今此二类三释在之。今疏当第三释欤。光云。又解。言二类者。一有情类能发性罪遮罪。二非情类能发性罪遮罪。今受善戒。能离性罪及与遮罪故。从二类发性罪遮罪处。还发得善戒(云云)决云。女人同宿等者。虽非正犯。讥嫌重故。遮之(以上)堀地拔草等同遮之。
从现得者(文)麟云。婆娑云。别解脱戒。唯于现在有情数蕴处界得。不于过未随法故(解云。以离散故。堕法非情数中。此皆约小三世现在聚。假立有情也。以上)光云。问。若从现在有情处得戒者。盗现在佛塔物。如何从佛边结罪。答。实从现守护人边得罪。言于佛结彼罪者。以施佛故。显物重故。推在如来(文)古(定)云。别解脱戒。于现在誓不作恶非也。于过未不誓也。又过未如非情法也。故从现得也(以上)决云。别解脱戒。于现在有情得之。假令杀生等。于现在有情行之。过未杀不杀何分云。况过未是非有情数。唯限现在得之也(以上)。
论云谓从现世蕴(文)尧抄云。发得戒体。约现在蕴处界聚集和合有情依身论之。故限现在也。去来不然。故不通彼也。
以离邪淫于守护有情边(文)释上一有情云也。决云。邪淫者。除自妻犯他妻。于他女若有夫。彼夫名守护有情。今受罪于彼夫上发得之。若他女无夫。即国王名守护有情。又国等法。娶夫时。必申国王。依敕许可娶之。而令国王不许。潜犯他女故。其罪于国王边得之也(以上)。
若离杀生于有情所依处(文)释上一所依处云也。尧抄云。有情所依处者。谓内身。即眼等五根。夫行杀生。于有情所依处得罪。谓命根依诧眼等五根。将现在前。令彼断绝故。杀生于有情所依处得罪也。今不杀生翻后杀生故。于有情所依处。发得戒体也(以上)。
若不堀地(文)释上二所止处云也。尧抄云。有情所止处者。谓外器。若堀地等。于有情所止处得罪。若不堀地等。于有情所止处。发得戒体也(以上)。
麟云。言有情及有情处者。有情谓六界之总名。所依即是内蕴处界。所止即是外器。草木及财食等。皆是现在假聚非过末等(文)。
于定位中唯有根本(文)光有数尺。此一尺也。决云。随心转戒。无定前加行定后后起。唯于定中根本位转。能治律仪既在根本位。故所治恶。唯对根本起恶处发戒也(以上)问。定道所治恶欲界恶欤。答尔也。光云。又解。散戒·定戒俱对除恶。恶与散戒同欲界故。相去近故。难防护故。散戒通于三种起恶处得。恶与定戒不同界故。相去远故。易防护故。定戒唯于一种起恶处得(云云)。
得别解脱戒○皆容有故(云云)古(定)云。别解脱戒。欲界戒也。欲界加行·根本·后起俱可作恶非处也。容作恶非处受戒。对三处得戒也。定道上地戒也。既非可作恶非处。定道功能。不作恶非自发得无表マテ也。虽然戒必有所对得。独不得之。故此戒アイテヲ寻。タダ根本起恶处也。恶加行·后起处不对也(以上)。
况从遮罪(文)麟云。举重。况轻。从性加行。尚不发戒。况遮罪也。又别解脱律仪。教制遮故。从遮罪处。发得遮戒。定道律仪。无教制遮故。无遮戒。由此不从遮罪处发(云云)。
谓从三世发定道戒(文)光云。又解。谓戒俱心能缘三世故。心俱戒由心势力能防三世。戒与彼心俱有因故。其力是强故。通三世蕴处界得。别解不尔。唯防现在。唯现处得(云云)。
第一句者谓从现世加行之(文)宝云。谓应说言。有一类法。于彼唯得别解律仪。非二律仪。乃至广说。第一句者。谓于现在得前后近分及遮罪远离。余随所应。皆如是说(唯此加行后起者。是恶业加行后起。非是受戒之时加行后起)。
论主弹前第三第一句(文)麟云。以此二句皆言现在。故彼弹之。第二·第四非现在故。所以不弹此。则论主正婆娑文已(文)。
若论发戒有通三世(文)古(定)云。若论发戒已下。释论理实应言已下也。意。上别解脱现在得。定道戒三世通云。然何实防未来也。其故凡戒云ヲイマシムルハ今恶行ツルヲ此后不行誓心也。故实所防有未来世也。有通三世云。道定戒随心事释マテ也。现在云。恶非现起地。恶非现起思。现在云マテコソ有。俱已灭已生。防事不可有之也。问。上释定道戒。云亦防三世。实非防三世乎。答。定道戒与心俱故。以义势所行。云亦防三世也。实所防未来也。已起法不可防也(以上)麟云。则应但说防护未来。律仪但能防未来罪。令不起故。非防过·现已灭·已生。律仪于彼无防用故(文)。
从一切有情发(文)决云。于一切有情不作杀生等云意乐。发得律仪也。若于有情。亲不杀。怨可杀。若我国中不杀。他国人可杀等意乐人。不发律仪。恶意乐皆不尽故也(以上)问。于一切有情。为总发律仪。为各别发耶。光云。婆娑总有五说。第一师。于诸有情。无贪等三。总发七支。随犯别舍。第二师。于诸有情。各各发七支。别犯舍。第三师。于诸有情。总发二十七支。随犯别舍。第四师。于诸有情。二十一支别犯别舍。第五师。虽言顿受。不言别发。或同初师。或同第三师。必无别舍。若论舍戒相。第五师正仪。明犯戒不别舍故。若论得戒。第二·第四师是不正仪。第一师。于诸有情总发七支。此则三善根共发七支。第三师。于诸有情总发二十一支。此即由三善根因差别。各发七支。故二十一支。问。于二说中。何者为正解。云。初师为正。于婆娑中最初说故(云云)惠云。问。众生既多。为一切人同得七支。为各别七支。答。一切有情共得七支为正。若人各得七支。即有羊作天等。戒减失也。第二说。一一有情各得七支。第三说。一一有情各得二十一支。有三善根得戒别故。后二说皆非理。一戒为增减过。二于初念时。发众多能造四大。一身不能容纳过也(文)。
从一切支得(文)麟云。谓苾刍戒。具足身三口四故。理实亦摄尼七支。同故不说(云云)又云。勤策等从四支者。谓勤策·近事·近住等。虽五八十戒不同。皆是身三语一。四根本业道名律仪支(文)。
因不定者(文)古(定)云。受戒心云因也。于受戒心。有下中上三品也。此三品悉具发戒欤问。答因不定也云也。三品分齐何等トヽ定事无也(以上)。
或有住戒非一切因(文)惠云。或有住戒下。四句分别。此第四句也。次或有住戒是第三句。前二句文别准此作也(云云)论云。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策戒。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谓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苾刍戒。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谓以三心。受近事·勤策·苾刍戒。或有一类住律仪者。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非一切支。谓以三心。受近事·近住·勤策戒(云云)。
若人不作五种定限(文)尧抄。问。设虽作诸定限。欣求心猛利。何不发得戒体乎。勤策戒等。虽不具七支。得戒加之。近住八戒。限一尽夜。宁非时定发戒乎。答。作五种定限者。设虽欣求心猛利恶心不全息故。不得戒也。但勤策戒者。自本制禁四支也。顺教制故得戒。而今支定者。有人于制禁戒中随持一不持余。不发戒也。次近住戒者。今论时定者。约尽形寿戒。不约近住戒。近住戒教制。自无限一昼夜故欤。光云。近住虽于时定得律仪。此据尽形故。言不得。此释心时定者。约尽形寿。不约近住也。。
不律仪具一切支(文)光云。问。何故律仪有三品。有不具七支。不律仪无三品。必具七支。答。律仪难得有渐受故。有三品有非具支。不律仪易得顿得故。无三品及不具支(文)。
依经部宗(文)光云。经部诸师作如是说。随造恶人心所期限。或具七支。或不具七。就一支中。或于境念分。或于境一分。皆得不律仪。近事律仪准恶亦然。唯除八戒。以时促故。支具境全。若不尔者。善心羸劣。即不发戒。由随彼人期心。支量或小或多。于一身中。善恶尸罗性相。相违互相遮故。谓一身中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恶戒。兼遮余支恶戒。若受一支恶戒。正遮一支善戒。兼遮余支善戒。受二三等。准此应释。必无一人名不律仪应名律仪。以善恶戒互相违故(文)有宗意。五戒·十戒·具戒。各具支得故。受善戒。恶戒悉舍。不律仪具支故。受恶戒。善戒悉舍。经部宗心。善戒随受多少得戒。恶戒又全分一分得不律仪。付之若受一支善戒。遮一支恶戒。有余恶戒。尚住不律仪人可云。经部心。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恶戒。兼遮全支恶。故一人名律仪名不律仪过无之(为言)。
不律仪者(文)表无表章云。依瑜伽第九。有十二种。一屠羊。二贩鸡。三贩猪。四捕鸟。五罝㝹。六盗贼。七魁脍。八守狱。九谗刺。十断狱。十一缚象。十二咒龙。对法第八。有十五种。一屠羊。二养鸡。三养猪。四捕鸟。五捕鱼。六猎鹿。七置㝹。八劫盗。九魁脍。十害牛。十一缚象。十二立坛咒龙。十三守狱。十四谗构。十五好为损等(文)又云。涅槃经中。说十六种。牛羊猪鸡为利故买肥已转卖。为四。为利故买买已屠杀。即为八种。捕鸟·捕鱼·猎师·劫盗·魁脍·两舌·狱卒·咒龙。复为八(文)。
屠羊屠鸡屠猪(文)义章云。一为利养羊肥已转卖。二为利故买买已屠杀○如毗昙说。以杀害心。若卖若杀。悉名屠羊(文)光云。屠羊。谓为自活。要期尽寿。恒欲害羊。得不律仪。若非尽寿。暂杀羊者。得处中恶。非不律仪。余准此释(文)论云。言屠羊者。谓为活命。要期尽寿。恒欲害羊。余随所应。当知亦尔(文)。
捕鸟捕鱼猎兽(文)捕鸟。除鸡其余诸鸟也。
劫盗。世间云强盗欤。义章云。言作贼者常行劫盗(文)。
魁脍。惠云。上苦回反。下古别反。魁师也首也。脍切肉也。谓主杀人也(云云)义章云。常主杀人。以自存活(文)或抄云。魁脍者。非切鱼鸟肉。此切生人肉也(云云)。
典狱。义章云。言守狱者。守狱自活(文)守笼人欤。
缚龙。光云。缚龙。谓以咒术系缚龙蛇。戏乐求物。以自为活(文)。
暑狗。光云。言煮狗者。旃茶罗等。诸猥恶人造诸恶类。西国呼为煮狗人。非常煮狗。或可。暑狗以充所食。西方行狗故以标名(云云)。
古(定)云。恶旃陀罗者。婆罗门种性人也。彼种性中一类。恶事作故。世间人村里不置。此名恶旃茶罗。煮狗充食也。
罝[方*京]。惠云。上子邪反。下集两反。尔雅。罝谓之罝。郭璞曰。罝遮也。取㝹也。韵集云。施罥于道曰[方*京]。似弓形也(文)嘉祥释云。网㝹物为蹄(文)。
恶王。光显等言见。光云。等言以显王等。王谓恶王。非理杀害。
典刑。光云。典刑伐。谓典刑人伐人(文)麟云。典刑者。广雅云。典王也。刑者罪也。易曰。刑法也(文)。
罚人。论云。典刑伐(云云)准论文。典刑罚人一类欤。
谓御史等(文)古(定)云。御史国守。唐名也。大理捡非违使别当唐名也(以上)。
论云已说从得不律仪(云云)从彼者。上不律从一切有情支得云。今彼者。指一切有情支欤。
一者由作二者由誓(文)古(定)云。生不律仪家人。由作发恶戒也。作者。父具子初杀生行时也。生不律仪家人。小小时杀生事见ナレタル故。作此事业。故ツネノ誓事无之。故依誓心不得也。生余家人。作如此事业资身命。兼至极誓定。作屠羊等事故。誓心起位。发恶无表也。ナレサル事ヲ初テ作ントスル时。誓心强故也(以上)一者由田(文)恩田父母。德由佛及罗汉趣田傍生等苦田齐他苦。第十八卷在之。可见之。光云。田非一故。若曰诸田。谓于如是诸福田。所施园林等。彼善无表。初施便生。如说七有依福业事(文)。
二者由受(文)麟云。由受者。不简轻重及未作业。要期誓受。即发无表(文)光云。二者由受。谓自誓言。若未礼佛。不先食等。或作誓限。于齐曰等。常施食○齐曰谓六齐曰(文)问。于田受二因。何唯明发善处中无表相。不言发恶处中无表相耶。光云。此。中且据善处中说理亦于田有不善处中。谓于田所作罝网等。不善无表初作便生○此中田受。且约善说。不善处中略而不论。理亦应有。谓如有人。于怨家所作是誓言。若不打骂不先食等。或作誓限。于某曰等必须打骂。虽心微劣。由受力故。无表续生(文)。
三者由作(文)颂重行者。以殷重心行善恶云心欤。光云。三由重行。谓起如是殷重作意。若行善时。谓淳净信。如礼赞等若行恶时。谓猛利缠如捶打等。由心重故续生(文)。
论云如是(文)光云。问中。一总问。二别问。且云何舍别解律仪。此即别问(文)。
言调伏者(文)光云。调伏意显律仪异名。由此能令六根调伏(文)。
一由故舍(文)古(定)云。故舍者。 コトサラニ舍也。舍戒者。得戒已后。已谢表无表法。后得现无表法。俱得念念相续。然舍缘来时。彼等皆不至生相。云舍戒也。此别解脱戒事也。定道戒。出定时无表不起也(以上)。
次具三缘(云云)麟云。由意乐厌戒心者。谓不乐为沙门修梵行等。准律文更有忻下舍。谓乐居家。乃至乐为外道弟子。对有解人者。谓中国人对中国人。边方人对边方人。各相领解。方成舍戒。若中边人互相对。则不成舍。陈舍辞者。准律但言我舍佛舍法等。即成舍戒。亦更不见别有辞句也。违受表者。受时言持。舍时言不持。故违也(文)古(定)云。在梦中者。谓有梦中起厌心。不成舍。故知。醒メテモ心バカリ起テハ不可舍也。狂心者。物狂也モノニクルイテ舍戒セント云エトモ。不舍戒也。又对傍生等。虽舍戒表并厌戒心ヲ起スト。不成舍也(以上)惠云。对傍生等。不简中国简二缘也(文)。
二由命终(文)光云。戒依同分增上力。得命终故。舍所依同分。能依戒亦舍(文)古(定)云。戒依所依力得。所依若舍。能依戒又舍也。所依者。命众同分也。由二刑俱生者。本若男若女。今男女二根俱生。云二形俱生也。此人心品极劣弱故。不发强胜戒也。问。非戒依者。心品劣弱故也。若尔者。何依前异作又释耶。答。始终落居少也。虽然。先由所依变心随变能依戒舍(为言)今不见心方。只凡此人非戒器用云也(以上)尧抄。由所依变心随变故(文)一形人受持戒。后成二形时。舍所持戒。一形变成二形时。其心随变故。于一形时心所持戒。成二形时。舍之也。又二形人非戒依故(文)二形人依身。总非戒依身故。成二形时。舍戒也(以上)。
四由断善根(文)光云。四由所因善根ヲ断故。戒本由善根。将今善根断故。舍彼戒。正理云。四由断灭所因善根。谓表无表业等起心断故(文)惠云。若生得善发戒。邪见根本舍。若加行善发戒。邪见加行即舍。问。加行善能发无表。如何邪见加行舍。答。以与加行善心俱时舍故(文)。
经部师云(文)光云。多罗树形似此间荾芦树。然此间无(文)论云。大师立喻。如多罗树。若被断头。必不复能生长广大。诸苾刍等犯重亦然○谓彼毁犯诸重罪时。违越苾刍根本行故。与极猛利无惭·无愧共相应故。行根既断。理应遍舍一切律仪。又犯重人。世尊不许食僧祇食○应速驱摈众中。实非苾刍(文)。
法蜜部宗(文)光云。达磨鞠多部。此云法蜜部。由正法灭。亦能令舍别解律仪。以正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所以舍戒(文)尧抄云。法蜜部立法灭舍。彼云。正法灭至像法时。正法一切结界羊石止息也。故此时舍戒也(以上)。
萨婆多宗释(文)光云。于四重中。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此显犯重。非舍戒体。非犯所余僧残等罗。断戒体。以犯余罪可悔除故。还作好人。明知。戒体犯时不舍。此既不舍戒。犯重亦应然(云)古(定)云。萨婆多宗不立犯重罪也。谓戒舍一边得一边事无之也。对一切有情所得戒体。今依犯一边。不可舍之。于一切有情普起不律仪意乐时舍。无此意乐时。一边犯不成舍也。如犯僧残者。举例释也。僧残。梵云僧伽波斯沙。此云堕也。十三戒在之。此戒虽犯非舍。忏悔即如本。准此。余又可尔也。犯重舍意。僧残犯非舍戒。四重犯即舍也。忏悔ストモ既舍故。不可生戒体也(以上)惠云。非犯一边等者。非一个杀生边罪一切皆舍也。又如无八师义。一一有情三善根发戒。贪心犯盗戒。不别无瞋无痴心中盗戒亦失(文)四分戒本云。若比丘故弄阴失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此十三僧残第一戒也。
然有二名(文)古(定)云。萨婆多喻也。犯戒人有二名。名持戒。名犯戒。喻世间德人而他物负时。名负人。又名德人也。犯戒亦尔也。若修忏悔毕。名持戒不名犯戒。如负物返时德人云不云负人也。负债也(以上)。
非释迦子(文)光云。苾刍戒为体不名苾刍。知舍戒。戒能破恶说名沙门。不名沙门。知舍戒。戒从释迦金口所说教法所生。名释迦子。非释迦子。知舍戒(文)坏灭堕落者。戒坏灭地狱堕落也。
立他胜名者。光云。由犯四重。立他胜名。梵名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若善胜恶法名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他胜(文)决云。犯此戒人退失道果堕恶道。故云坏灭又犯此戒人。舍此身已堕阿毗地狱。故云堕落。故十诵律云。堕不如意所(云云。以上)。
有宗通云(文)光云。苾刍有二。一世俗苾刍。谓诸异生。二胜义苾刍。谓诸圣者。经言犯重非苾刍者。依胜义苾刍。谓犯重人虽有戒体。毕竟无证圣法。非舍戒。名非苾刍○沙门·释子准此应知(文)古(定)云。犯重人。其生不得圣果也。今生可得圣果程人。天然不犯重戒。犯重依惑深重。一生入圣人惑品微劣故。不犯重戒也(以上)。
明四苾刍(文)宝云。言名想者。身俗人名苾刍。言自称者。具戒比丘犯重之人。实非苾刍。而自称言。我是苾刍。言乞丐者。出家人以乞自活故。言破惑者。诸圣者得无漏道真破惑故。律既犯重人实非苾刍。自称苾刍。知无戒体此中言非苾刍者。谓非白四羯磨苾刍。非约胜义言(文)乞丐(俱遇反。和)。
准陀当知沙门有四(文)惠云。准陀。此云妙义。旧云纯陀。讹也。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钝者。旧摩诃罗。讹也(云云)光云。经中既说四沙门。更无第五。知犯重身中有戒。即行道沙门所摄。若四不摄应立第五相似沙门。既不别立。知行道沙门若无戒体。不名沙门。既名沙门。知有戒体。准陀。此云稚小。旧云纯陀。讹也○(引婆娑)行道沙门者。谓莫喝落迦苾刍。喜盗他物等是。解云。佛及独觉自然觉故。其道胜故。名胜道。舍利子等。说法他人。名示道。阿难陀等以戒定慧为命故。名命道。谓犯重人。名行道。莫喝落迦。此云老。谓老苾刍(文)问。非犯重戒。余凡苾刍。于此四中。何所摄耶。光云。解云。是命道沙门摄。以戒为命故。婆沙且说有学(文)异释多之。
经部通云(文)光云。经意。行道沙门者。虽有此说。而彼唯有剃发染衣余沙门相。故名沙门。非有戒体○戒名沙门。犯重已去名沙门者。似沙门故。假名沙门(文)。
详论主意(文)决云。论主嘲有宗。如此犯戒不清净者云苾刍。汝敬礼。不觉可然云也(以上)论云。彼相续已。为极重无惭愧坏。无力能发律仪。如焦种○亦不许彼重出家。于无戒义。苦救何为。若如是人。犹有苾刍性。应自归礼如是类苾刍(文)。
一易地舍(文)决云。假令生欲界之人。得初禅定。死即生初禅。不舍之。当地法故。若生二禅已上。即舍之也。又生初禅还生欲界之时。即舍初禅善法也。由得退者。得定人起烦恼退之也。此起惑退时也。起下地烦恼时。上地法退也(以上)。
等取舍众同分(文)尧抄云。谓得暖等善根异生。命终时。暖等所依定俱生戒舍之。余定共戒无命终舍也(以上)古(定)云。四善根未曾得道故。小缘有舍也。命终舍故。当地死当地生舍也。故易地舍异也。易地上下故也。若异生舍者。简圣者失地舍。明异生命终舍故。云若异生也(以上)第二十三卷颂疏云。圣舍四善根者。由失地舍。谓依此地得此善根。若迁上地失此地故。善根方舍。若此地死还生此地。不失地故。暖等不舍。若异生舍。由命终。于地失不失。命终时必舍。异生无见道资故。命终舍(云云)决云。假令欲界异生。得色界暖等四善根。命终之时即舍也。圣者命终。欲界生初禅。不舍之。若生二禅已上舍之(以上)宝云。然四善根虽皆殊胜。唯前三有命终舍。世第一法及增上忍。无命终舍。定入圣故(文)麟云。然四善根唯前三。有命终舍。故云小分。又解。唯取四善根顺决择分。非余四分定中顺决择分。今章中似同后解(云云)。
如色界定由○(文)古(定)云。定生善法之次欤。非今所用也(以上)。
一由得果(文)古(定)云。于四果。一一皆得后果时。前向·果功德ヲ舍。起一类胜得。替彼劣得也。以前劣法皆舍也。练根者。转钝根成利根。前功德皆舍。得替利根种姓功德持也。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文)问。何不得向道耶。答。向趣果道故。非安住处。尔练根别种姓ニ安住スヘキ故。得果道不得向道(文。以上)。
舍不律仪事。
二由得戒(文)麟云。准此论。得别解脱戒及静虑。合为一缘。若依婆娑。开为二缘。一得别解脱戒。二得意戒。余二缘同总论有四缘。舍恶戒也(云云)无得无漏戒舍事。光云。问。三律仪中。何故不说无漏律仪能舍恶戒。解云。于见道前。必得定戒舍彼恶戒。前已舍故。不说道戒能舍(云云)无断不善舍事。麟云。问。善戒有断善舍。何恶戒无断不善舍。答。断欲不善根时。要有修慧。加行道时。有定共戒。与彼恶戒相违。此时舍恶戒。不至断不善根。故无断不善根舍(文)惠云。问。别解脱戒不能断惑。如何能舍恶戒。答。以与善戒性相违故(云云)。
论云住恶戒者(文)宝云。论住恶戒者。释恶戒无作法舍(文)惠云。问。善戒有作法舍。恶戒何无作法舍。答。住恶戒者。虽或有时下。答此也(文)光云。恶戒易得。有誓受得。恶戒难舍。舍事不舍。要得善戒。方能舍彼(云云)古(定)云。恶戒无夜昼舍事。恶戒持一日一夜事无也(以上)。
舍刀釼等(文)论云舍刀网等(文)问。住不律仪人。受近住戒。至夜尽舍律仪时。得恶戒耶。论有二说前师意。得不律仪恶阿世耶。非永舍故。后师意。得善戒舍恶戒故。若不更作。无缘令得。以不律仪依表生故。但是处中。光云。以后师为正(文)。
一由受断○二由势断(文)惠云。问。作业与第一受心何别。答。受心据意业。作业即身语是二别。第一第二别者。初约心息。第二约事息也(云云)尧抄云。受断者。谓先以善心誓受。我从今日至·何日。作礼赞续经等行。然后期限未满。怀追悔。舍本所誓礼读等行时。舍先所受善处中无表也。或以恶心誓受。我从今日至何日。作打骂等。然后恶期未满。怀追悔心。舍本所受打骂等恶行时。舍先所受恶处中无表也。势断者。谓有人起净信。作礼佛等行。彼净信力。能引发善处中无表。彼净信息时。所引无表便舍也。或又有人。起瞋恚烦恼。作打骂等行。由彼瞋恚等恶心。引发恶处中无表。彼瞋恚等不起时。所引无表舍也(以上)麟云。净信引善无表。如期心百日礼佛等。今期限过。无表便舍。烦恼所引。谓要期尔所时。杀打禽兽等。今过期限。无表亦舍(文)。
四由事物断(文)谓有人为堂舍。施入敷具。为宝塔。奉施园林。此时引发善处中无表。后彼所施敷具破损。园林失坠时。处中无表便舍也。又有人为取鱼鸟置网施为时。恶处中无表得之。后彼置网损坏时。恶处中无表便舍也。尧抄趣难意得也。仍私注之。敷具叠等也。
六由根断(文)古(定)云。断善根人三洲在之。起上品邪见。以八无间·九解脱道断善根。而处中无表劣弱故。根本位ニテモ不及。加行位舍善根所引无表也(以上)。
言加行者处中劣(文)光云。应知。此中若处中善者。生得善所起。及加行善所起者。皆于断善加行时舍。若处中不善。断恶加行时舍。谓于静虑加行位中闻思心舍。名断恶加行舍。加行位中名为断者。若加行善。不成名断能舍无表。若生得善及与不善。伏不现行。名之为断。能舍无表。非体不成(文。决抄)不成名断。是非正断。善根去永不起也。虽然。正断事根本位也。不现行伏断也。
第五舍非色善染(文)光云。问。欲界非色善法。及余三界非色染法。舍复云何。上来文势。正明舍善·恶·中。复作斯问。义便并明。色·无色界非色善法。舍定戒中。义便已明。故此不问。问。何故不问舍无记法解云。余善·染法。是善·恶色同流类故。所以别问。余无记法。非流类故不问(文)又云。欲界非色善法。谓生得·闻·思并彼眷属(文)惠云。非色善即取善四蕴。欲生得·加行·闻思·及同时四蕴(文)。
一由根断(文)光云。一断善根。谓起邪见断彼善根。若生得善。正断善时舍。若加行善。加行时舍。二生上界名易地舍。正理论云。应言少分亦离染舍。如忧根等非色善(解云。等谓等取忧根俱生善恶作及彼眷属)俱舍师救云。断善·上生全舍别说。离染非全略而不论(云云)。
若此品类(文)光云。三界一切见·修所断非色染法。舍由一缘。谓彼但由诸能对治。无间道起随其所应。若此所断染法品类能断无间道生。当舍此品类中所有烦恼及彼助伴(云云)。
于人趣中唯三洲(文)光云。于北洲中。无杀生等粗重业道。无不律仪(云云)扇搋(二种)本性扇搋·损坏扇搋。半择迦(三种)嫉妒半择迦·濩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
黄门。古(定)云。大纳言唐名也。大纳言。于唐土后宫令守护人也。故根切也。此官云黄门也(以上)尧抄云。扇搋·半择迦无根者也。此无根者黄布令卷腰。令住皇后朋守护皇后。故为黄门。扇搋·半择迦二类故名二黄门(以上)决云。大国作法。召集无形人。令着黄衣令守门。取无形意。不可犯后等故。但取无根者守门故。云黄门也(以上)大觉师抄枇五云。五黄门者。黄是中方之色。苦刑其势号阉人。以卫中禁之门故曰也。又解云。苦人贵胜三品已上。黄色涂其门上。此黄色门之家。曾有一人犯过。王遣割其根治之后。因将此人守宫○皆曰黄门也(文)尧抄云。问。黄门·二形人非善恶依身。然何善恶二戒舍缘。唯出二形不出黄门耶。答。善戒最极殊胜。恶戒最极猛利。故初得难故。扇搋等三。俱不能发得之。然得戒人。后虽成黄门不舍之。黄门其性虽羸劣。其过非极重故也。二形者。起男女二欲俱增上故。得戒人后成二形时。必舍善恶二戒也(以上)。
除北俱卢(文)光云。北俱卢人。无受戒故。无别解脱。无入定故。无静虑·无漏律仪。及无造恶胜阿世耶故。无不律仪(文)。
二形等人(文)麟云。等取扇搋等(文)惠云。正思择无堪能故释半。无有极重惭愧心故释扇搋。又解。此二段通释二。或别通释二及二形也(文)志操。
如碱卤田(文)碱卤ハクリ也。クリトハカネノ色ナル水也。此无善果恶果也。不生长也。嘉苗麟云。世间现见诸碱卤田不能生嘉苗·秽草。谓海际多有诸碱卤田。嘉苗·秽草俱不能生。嘉苗喻善戒。秽草喻恶戒也(文)。
天趣无也(文)欲天ハ快乐ニ夸テ受戒心无之。麟云。问。律仪唯在人天两趣者。何故经说。有卵生龙。半月八日每从宫出来至人间。求受八支近住齐戒。答。此得妙行。非得律仪。是故律仪唯人天有(文)。
于无想天唯得成就(文)古(定)云。无想天无心故。无现起定戒也。入心位定戒。法后得ニテ得之也。又未来ヲモ得スル(以上)麟云。谓静虑戒随心而转。无想无心故不现起。有法前后得故成过未。余天皆通成就现行。无色无静虑戒者。谓无色故现在无戒。有漏系地定故。生上不成下过未戒不同无漏(文)。
圣人生在无色界(文)古定。问。阿罗汉向道。以有漏智断初定无所有处烦恼人。云何生无色成色界无漏耶。答。此事胜果道起不起大论义也。以有漏道断下八地烦恼。圣人起有顶能断无漏时(有顶必漏断故也)初定一品一一能断无漏起。相续无所有处第九品无漏起次。起有顶能断无漏欤。又初定不起无漏。直有顶无漏起欤。云论义也以初义为正也。二乘智慧劣。有漏等无间有顶能断无漏起事不叶故。初定无漏起ツヽクル也。喻钝根人读觉经中间文。与风诵出事不叶。初ヨリ读ミ续诵シ出スカ如キ也。此ハ唯无漏ナル手本ニ有顶ヲ出ス也。余地皆尔也。初二禅有漏智断。第三禅无漏智断人。初二禅无漏起续也。此云拟仪胜品道也。故无色圣者成就色无漏也(以上)。
梵王及无想天(文)麟云。梵王僻见处故。无想天处是外道终。圣人于彼如见深坑不乐入故(文)古定云。问。终因中间定有无漏无果报梵王事如何。答。正可感梵王果中间定。不可有无漏。圣者依中间定起无漏事有也。
谓安稳业。惠云。安稳在果故。言得可爱果。若在因上。不可论安稳及不安稳。举安稳等果以释因业名善等(文)麟云。济众苦者。谓人天果暂离苦。涅槃果永离苦。故言济众苦(文)准此等释。云安稳业。安稳之业也。云济众苦。云损有情。释果安稳不安稳之相也。
言非业者(文)第二卷众多释有之。初释同今释。又解。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文)记可量黑白中名善不善。非可赞毁云无记。
福非福不动者标也(文)宝云。欲界善业果益有情故名福。不善业果损有情故名非福。上二界善名不动(文)惠云。福·非福·不动皆在果也。人·六欲天两趣引业一向善。满通善·不善。三趣引一向不善。满通善·不善。上二界引·满皆善(文)。
初禅有寻伺动(文)第二十八卷疏云。第四静虑无八灾患动。是故世尊说名不动。灾患有八。寻·伺·忧·苦·喜·乐·出息·入息。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密室灯照而无动。名不动(文)。
然欲界中有天等(文)尧抄云。今此所转业者。引·满二业中即满业也。引业总报不可有动转满业是别报故。云有动转无失(矣)寻。若尔者。今所转业取果非与果欤。答。此业是天中取果人中与果也。凡欲界五趣满业。随其所应。或起取果用。不起与果用。或起与果用。不起取果用义可有之。是则别缘力之令然也。例如留多寿行之时。于富果取果业。于寿果与果。舍多寿行之时。于寿果取果业。于富果与果也。麟云。欲界有天等业。由别缘力转人等受者。谓散地无定力任持故可转易。如或有业感外财·官位内身形量·颜色·身力及受乐等满业。于天等四趣中。此业应熟。由别缘力所引故。于人天等四趣中。此业便熟。唯除地狱。以无可爱异熟果故(云)。
次一颂引证(文)正文云。此中以第二行言为证者。证何事耶(光同之)。
一顺乐受业(文)宝师不云引证。问。善恶能感五蕴。何唯云受业不云色业等耶。论云。非此诸业唯感受果。应知亦感彼受资粮。受及资粮此中名受(文)宝云。此中受言受及资粮总受声说。正理论云。此业非唯感受异熟。如何总得顺受业名。诸业为因所感异熟。皆似于受得受名故。所以者何。彼皆如受为身益损及平等故(文)光云。余四蕴资助受故。名受资粮。受及资粮总名为受。唯言受者。从强说故。相从说故。受资粮故(文)惠云。不简引·满但善边即名顺乐受业。不善边顺苦受等也。顺三受业。唯苦名喜。乐皆名乐。顺在因。即顺之乐受。顺乐受之业。若顺在果。顺即乐受。顺乐受之业。顺苦等。准此可知(文)古(定)云。果不局受。果是苦乐相アラバナル故。苦乐是受也。受乐果。云顺乐受业等也(以上)。
始从欲界(文)古(定)云。苦乐果处举集也。今三受门配立故。喜乐俱云乐也。第三禅喜乐在之相应者。同时心心所也。俱有者。得四相也(以上)。
有余师说(文)光云。由中间定无寻唯伺业。能招中定舍异熟故。以生中定唯有舍故。若异此者。中间定业应无异熟果(文)宝云。以中间定唯不苦不乐受故。彼定所招唯自地。故知唯能招顺·非二受。若异此者。此中间定业无异熟。即违不善善有漏定异熟因也。或应无业者。中定既有意思。不可无业。故知定有顺·非二业(文)古(定)云。问。梵王有眼耳身乐意地喜。何云唯有舍受耶。答。有トモ喜时トシテ入中间定时。唯舍受也(以上)。
又许此三业○引证意(文)引发知论。明下地(欲界)有舍异熟也。先问意。顺乐受等三业非前(过去)非后(未来)同一刹那间有受异熟果耶(为言)答意。有此义。谓顺乐受业所感色。顺苦受业所感心心所法。顺非二业所感心不相应行。重心云。于人天一身中。眼等五根(人天五根无顺苦受)色·香·味·触(此四尘有好丑今取好)此九处顺乐受业所感也。次苦受及相应法(于人天中受苦时心心所法也)此顺苦受业所感也。次命根·众同分·得·四相。顺非二业所感也(以上)第一节。又于人天一身中。命根等(等取同分·得·四相也)顺乐受业所感也。次色·香·味·触(取丑人天五根非苦果故除之)顺苦受业所感也。次舍受及相应异熟。顺非二业所感也(以上)第二节。又于人天一身中。乐受及相应法(受快乐时心心所也)顺乐受业所感也。次命根·众同分·得·四相。顺苦受业所感也。次眼等五根·色·香·味·触九处。顺非二业所感也。以上光所引婆娑论之趣注之。此第二第三节又今论乃至广说言含之也(以上。私注之)麟云。上来皆是展转。将三受对色·心及不相应三类之法。互历成三节之文也(文)。
凡于三禅已下诸地。初师云无舍受异熟。后师云余说下亦有云有舍受异熟。二师共是有宗正义也。问。上善顺非二之初师心。于后师所引本论说。云何会之耶。答。初师意。且约多分云下地无舍受异熟。以实言之。同后说故。二说无相违也(以上)问。岂不业是善恶(文)体·性各别(为言)惠云。体性既殊者。业即善恶乐受。果即无记。是性殊。业体即色或思即心所受。是体殊。如何能相顺(文)宝云。意业通与三受相应。而体是思。非是受性。身·语二业以色为体。既与受殊。如何名顺受(文)。
业能为因(文)光云。总有三解。此即初解。此缘利益以释顺义。因益乐果故立顺名(文)宝云。业之与受体性虽殊。而能为因引乐受生故。名为顺受。资助令生名利益(文)麟云。利乐即资助义故。约利益以释顺义。因益乐果故立顺名(文)光云。第二释约所受释顺乐。果是能受。业因是所受。所受顺能受。问。彼乐果如何能受于业因。答。由业感乐。乐果起时。果领业因故。名能受。第三释约能受释顺。或说。彼乐是业所受。由业感乐。乐果起时。业因是能受。乐果是所受。此即能受顺所受名顺受(云云)古(定)云。初一义。以利益释顺。善业顺生善果名利益也。第二义。业所受果能受也。所受顺能受也。果领因义也果能领因所领也。如云子能领父。子能受果也。父所受因也。因顺果也。第三义。业能受果所受也。能受顺所受也。何义因顺果也。以能·受所受方释顺义也(以上)决云。业能为因。益受者。假令以五戒十善修因生人天快乐。其正异熟是无记。快乐皆依先世十善等利益也(以上)。
一自性顺受(文)惠云。自性不违者。性是三受。如乐受摄益为义。乐受体即不违摄益义。苦·舍准知。与第五别者。此通三世。第五唯现在。在别也(云云)受别与义不违故。云顺受欤。二相应顺受(文)麟云。略不言苦受及舍受触。故言广说(文)光云。一切与受相应。触于相应中能顺受。故名相应顺受(文)。
四异熟顺受(文)麟云。乃至广说者。谓有顺生·顺后·顺不定等(文)。
第五现前顺受(文)麟云。谓自体若自违。便不得现前(文)。
一顺现法受(文)惠云。现法即异熟果法因。能顺此果法顺之现法受。现法受之业。生·后准此释。不定即时皆不定也(云云)麟云。此生造即此生受者。如经言。此人现在得白癞病等。及余现身受善恶业果等。第三生后受者。谓第四生第五生已去。皆是顺后受摄(文)。
依经部说(文)尧抄云。经部宗意。许一业感多生然顺现业其力最强。非唯感现果。亦必受顺生·顺后。顺生业是力次强。非唯感顺生。亦必招顺后果云也(以上)决云。经部意。顺现业今生受始第二·第三生等受之也。彼宗不言一业引一生故也。顺现其力最强。初熟即现世中受之顺生稍劣。顺次生受始第三·第四生等受之。顺后其力最劣故。第三生受始乃至第四·第五生等受之。依初受立顺生等名也(以上)。
随初熟位(文)麟云。经部义释伏难词。顺现既亦受生·后。如何但名顺现不名顺生·顺后耶。故释云。随初熟位名顺现等。以顺现果在初熟故。从初得名。顺生亦尔。彼意云。勿强力业异熟果少故。顺现业要感生·后。毗婆娑师不许此义(文)惠云。我宗。果时速即胜。非要果多名胜。如轮王寿八万岁佛寿八十。岂以轮王果多能胜佛(文)。
或于三世时(文)决云。问。感异熟事必是未来。何云三世耶。答。自后时不定云三世。业前过去等具云非也(以上)麟云。或于三世时不定者。谓不定于现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故。即时不定。虽果及时皆容不定。今此总名不定业故。并前成第四业(文)。
或说业有五者(文)问。四业家不定·五业家不定同欤。光云。问。四业·五业为同为异。解云。有同有异。若三定业及不定中。异熟·时不定两说同。若不定中。异熟定时不定。五业说有四业无。此异也。问。何故四业家于不定无异熟定·时不定耶。解云。四业约时辨定·不定。时与异熟无别体性。若熟定。时亦定。即定摄。故于不定无熟定。时不定者。又解云。四业五业义皆相似。开合为异。五业家虽约异熟。开两种时。俱是不定。故于不定虽开二种。其义不殊。若作此解。四业家于不定亦有两种(文)今疏结释云。其理无别(文)光释同后解欤。古(定)云。光云下文评取四业不言五业者。以义同故但言四义。即是五业故不别说(文)宝师心。四业为正义也(以上)。
但有果定时不定(文)古(定)云。不立时定·报不定业也。光释意。时离果无别体故。不可有时定·报不定。果自有别体故。不依时有报定·时不定云也(以上)。
余师说四句者(文)古(定)云。一切取喻成义师欤。经部·譬喻师。又唯譬喻师二人有之欤。此师立时定·报不定业也。第一句时定·报不定(分三种)第二句果定·时不定。前五业家报定·时不定也。第三句时·报定(有三种)第四句可知之(以上)。
第四不定中定者(文)麟云。谓是第四类。时不定业而异熟定。故名不定中定。不定中不定者。即于时不定果又不定。故名不定中不定(文)。
但于时中说定不定(文)麟云。谓顺现等三是时定。不定业一是时不定也。不定对果中。明定·不定故。但四业(文)约时分定不定故。四业为善(为言)谓顺现等三时定。不定业一时不定。虽有异熟定·不定异。俱时不定故。约时四业也。
谓于一时(文)光云。如遣三使。一杀一盗一行诳已自行邪欲。此四俱时究竟业道。名现等四(文)。
现身同分先业引(文)光云。彼文既不云命根。故知现业不感同分容感命根(文)又云。同分是总。命根是别。同分非现感。命根容现感(文)又云。引业非唯感总同分。亦兼感别命根故(文)光意。命根·众同分虽一引业所感。同分总报非现感。限先业所引。命根别报。通现感也。宝意。引果·满果总报·别报是眼目异名也。故命根·众同分引果即总报。共先业所引也。委如第三卷所。
总而言之○容造四种(文)正文云。论云。诸界诸趣。或善或恶。随其所应。皆容造四。光云。随其所应皆容造四(已上)今疏不云随其所应者未了。于上界中岂造恶耶。古(定)云。诸处造四种者。专意业也。地狱善表难有。又色·无色难有也(以上)问。北洲可造不善顺生业耶。答。于欲天既受不善果报故。于北洲造不善顺生业也。但是造不善顺生满业也。不造不善顺生引业也(以上)。
若不退异生(文)古(定)云。顺解脱分位ヨリ何种性定故。今异生者。顺解脱分·顺决择分有情也。第六种性异生。于离染地烦恼退事无之(见)タリ故不造生业。依顺后业界退还故。第三生以后应还生下地故。可造顺后业也。此离染地造业者。是满业非引业也(文。义抄意。以上)离随眠业无感有能之故。离染地不造引业也。
并欲有顶退者(文)麟云。亦不造欲界有顶生·后二业者。谓离欲圣人。是不还果退。不造欲界生·后二业。有顶退圣。是罗汉果退。不造有顶二业。退果不命终者。譬如壮士虽蹶不仆。必于当生还证本果。惭愧增故(文)正文云。不造欲者。其义可然。不造有顶者。其义未了。应言不造一切地生·后业。疏云。于离染地。永更不生。无生·后业(文)颂意。言二果退者。虽已退起欲·有顶等惑。不造彼地生·后等业。或可言。于前离染地不造生后业。故此文中离染地言。便违论意(以上)古(定)云。凡退果不得其果前无命终也。三时障业云事有之。恶趣业障得忍善根。欲界业障得不还果。色·无色业障得阿罗汉果(以上)。
胎内五位(文)麟云。胎内五位者。一羯剌蓝。二頞部昙。三闭尸。四键南。五钵罗奢佉。胎外五位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并中有位。总有十一位(云云)。
皆顺现受摄(文)古(定)云。问。于中有位。何不造顺生·顺后业耶。答。中有求生有身故也。宝云。中有唯求此生有身不求余身故。唯造顺现法业。不造生业(文)光云。中有时促。有身虚薄。现身定业以易造故。造现定业。异身定业以难造故(文。以上)宝有二释。初释意。造异身生·后定业(见)第二释同光释。宝云。问。何故中有唯造顺现受业不造余耶。答。一解。能造余。此中但欲明十一种定业是顺现受故。不说余也。二解。中有之中。唯求此生有身不求余身故。唯造顺现法受业。不造生·后(文)问。皆顺现受摄者。亘二十二种业欤。答。十一种定业。顺现受摄也。十一种不定业。可通余生十一位也。难云。见论文。二十二种业。皆顺现受摄(云云)定·不定业。皆顺现受摄(见)如何。答。凡不定者。时不定义也。若现身必受之者。定业难云不定哉。但于论文起尽者。诚以难思。然长行云。应知如是中有所造十一种定业。皆顺现受摄(云云)于现身十一位受果者。就定业论之。不约不定业(见)若尔。不定业之受果。可通余身十一位哉(以上。续本义抄趣)寻。现身十一位不定业。其貌如何。答。既时不定业也。容有受十一位中也。况总论不定业。于异熟定时不定业·异熟时俱不定业。各分四种。所谓顺现·顺生不定业。顺生·顺后不定业。顺现·顺后不定业。顺现·顺生·顺后不定业是也。能可思之(续本义抄趣)。
以中有身与生有十位(文)正文云。此中言生有者。理恐未然。故论但云。谓此中有位与自类十位一众同分一业引故(云云)若欲指位。应云本有。何言生有耶。光师同今文云。自类生有十位(云云)其难同前。宝记云中·生一同分。不言生有十位(以上)。
又此中有由与生有(文)初释。中有与生有。一类同分无差别故。此定业同顺现受摄(为言)又释心。中有与生有一业所引。谓先世顺生业·顺后·顺不定业所引故。别不立顺中有受业故。中有·生有同业摄(为言)重心云。初释约果明之。谓中有·生有一类同分无差别(为言)又释意。约业因见之。中有·生有一业引故。别不说中有受业(为言)。
略由四因(文)宝云。造业有三种。一重心。谓虽不恒作及于劣境。皆得定受。二恒作。虽劣心及非胜境。亦得定受。三于增上功德田起。胜果。谓罗汉等。胜定。谓慈定等。僧通凡圣。论。或于父母至余非定受。释唯不善定业相也(文)胜果事。光云。胜果。谓预流果。断见惑尽初出见道故。阿罗汉果断修惑尽初出修道故。一来·不还非断二惑尽。非是初出。不名胜果(文)惠云。不言中间二果者。以容有漏道证非是胜果也(文)慈定事。麟云。慈定者。即四无量中慈无量也(文)灭定事。惠云。在灭定中心寂静。出定之后却缘定中静故。是胜依身也(文)。
第五明现法果业(文)惠云。现法果即顺现受业。若后行业。即受三刹那后即受果也(云云)顺现之果。其事奇特故。别引现事明之欤。光云。上一句显顺受业。下三句显不定中定(文)。
一由田胜(文)光云。初虽心轻而由境重。后虽境轻而由心重(文)尧抄云。若有苾刍。在非僧众中。作女人语。设虽作不变成女。今在僧众中作女人语故。其过重现身变成女欤。云由田胜也(以上)决云。一人僧在僧众中学女人语。学恶人故。现身成女人也(以上)。
由意胜(文)论云。由意胜者。闻。有黄门。救脱诸牛黄门事故。彼于现世转作丈夫(云云)麟云。西域记。屈支国者。昔比国先王崇敬三宝。将欲游方观礼圣迹。乃命母弟摄知留事。其弟受命。窃自割势防未萠也。封之金函持以上王。王曰。斯何谓也。对曰。回驾之日。乃可开发。即付执事随军掌护。王之还也。果有构祸者曰。王命监国淫乱中宫。王闻震怒。欲置严刑。弟曰。敢不逃责。愿开金函。王遂发而视之。乃断势也。曰。斯何异物。欲何发明。对曰。王昔游方。命知留事。惧有谗祸。割势自明。今果有征。愿垂照览。王深惊异。情爱弥隆。出入后庭无所禁碍。王弟于后行遇一夫拥五百牛将欲事刑腐。见而惟念引类增怀。我今形亏。岂非宿业。即以财宝赎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渐具。以形具故。遂不入宫。王怪而问之。乃陈始末(云云)事刑腐者。欲割五百牛势根事欤。依之今论救诸牛黄门事云也。
谓阿罗汉人随○(文)古(定)云。罗汉果上。无生·后定业也。现业可有也。不定业时·报俱不定业。不受果也若报定时不定业造。今生可受果也。罗汉果人。于已离染地。作报定·时不定业。定招现法果云事也。正文云。唯举阿罗汉。其义末了故。光云。谓阿罗汉以上及不还果。随生此地。永离此地染(文)麟云。乃离染位所修善业者。谓未离染时。善恶俱造。离染之后。唯修善业不造恶业也。若于此地乃至必无永离染义者。若有此业。由业力故。必定无有永离染义(文)古(定)问。报定·时不定业。果定。受果时分不定也。然罗汉有现法。无有受生事。若尔。但可云造时·报俱定现业。何云作报定·时不定业耶。答。此业若有受生。余生可受果。尔无受生。又报定业故。今生受之。故定业异也。光云。解云。永离此地染虽无生等。亦名异熟定·时不定业。任此业力。若有生等。亦容更受。由无生等。但现身受。故与定业差别不同(以上)决云。所造业。其性既不定也。定受此生不可云。若有生·后者。即可受。依无生·后故现身受。故异熟定时不定ト名。不似定业也(以上)。
第六明业即受(文)光云。就现业中。复明即受(文)造业速疾受果。云即受也。上明现法果。此则顺现业也。今就现业中。复速疾受果明(为言)。
于佛上首僧(文)光云。正理云。僧有多种。谓有情人·声闻·福田及圣僧等。佛于此内非声闻僧。可是余僧。自然觉故(文)。
一从灭定出(文)第五卷疏云。灭尽定唯圣者得。唯圣道力所能超故。现法涅槃胜解ヲモテ入故。谓圣入灭定作胜解心。如入涅槃故。异生不起也(文)。
二从无诤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云。烦恼名诤。谓阿罗汉观有情苦由烦恼生。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悉引发如是相智。此智生时。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息烦恼诤。得无诤名。此行以俗智为体(文)又云。不动性有无诤智。退法等不能自防。况能息他烦恼(文)古(定)云。入此定间。缘此人。他人烦恼起事无之也(以上)。
三从慈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云。愿诸有情得如是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问。初习业位。云何修慈等。答。谓先思惟自所受乐。便作如是念。类诸有情一切乐受如是快乐(文)。
从见道出(文)惠云。不与见惑为依身。与无漏法为依身。名胜依身。初出见道依身。由有见道等势分也(文)古(定)问。住定菩萨。三祇百劫行已满。胜俱胝罗汉。何无业即受义耶。答。彼菩萨未断惑凡夫。未起无漏圣道故。非业即受。声闻既起无漏圣道凡圣不同故欤(以上)。
若行损益(文)麟云。若损得非爱即受果。益得可爱即受果(文)。
第五明二受(文)光云。第五明二受业。就中。一明二受业。二明心狂业。此即第一明二受业。问。异熟五蕴果中。受最为胜。今应思择。于诸业中。颇有唯招心受异熟非身受。或招身受异熟非心受耶(文)。
谓从中定已上(文)古(定)云。五识唯寻伺故。有伺处可有身受故。无寻业唯招心受异熟也。无寻业招身受异熟无之也(以上)麟云。以五识定与寻伺相应故。中间地无寻。上诸地无寻伺故。无五识也(文)惠云。问。中定有伺。如何不言感身受耶。答。以中定无三识。无苦受。亦无乐受。唯有舍受。在第六识。虽有伺。不感身受。所以颂云。无寻业。不言无伺也(文)光云。身受必与寻伺俱故。上地无寻故。无身受。亦不能感下地身受。故正理云。于彼地中无身受故。身受必定与寻相应。非无寻业感有寻果。诸不善业唯感身受。非感心受。若善有寻业。即能通感二受。非是所问。故此不明(云云)古(定)问。有寻业招心受何不明耶。答。唯感心受故也。有寻业无唯感心受能也。通感身·心受也(以上)。
论云有情心狂何识因处(文)光云。问。有情心狂有何识中。何因所感。依何处起。初句答初问。次两句答第二问。下一句答第三问(文)。
一由业异熟(文)宝云。由六种业果。令心狂也。此由因时令他失念。得异熟果心亦失念。名曰心狂(文)麟云。苍颉云。阱。谓掘地为坑张禽兽也(文)古(定)云。坑阱俱ニ井也。井ヲ掘テ人ヲ落入ル等也。陷。惠云。分别错乱名思狂。六识有分别故有狂也(以上)。
由此当来(文)惠云。问。前言恶唯感身受缘何不善能感心狂。答。疏云由此当来感别异熟者。由业感不平等四大。由此为所依心此失念。故有心狂。不说不善感心狂异熟也(文)麟云。由此恶业故。当来感不平等异熟身心。依此异熟故令心狂也(文)决云。心狂物狂也。四大不调。或大种乖违。或一大增盛故。令心狂(以上)。
第二由怖(文)尧抄云。第一由业异熟者。由先世业力感别异熟。令心狂。此则先世业相。由此业力遂令心狂也。第二由怖已下。现身致心狂也(以上)惠云。第二见非人。即见鬼等。第三恼他非人。非人反害故心狂(文)麟云。伤害支节能令心狂者。如人为虎狼之所伤害遂令心狂(文)。
第四由违(文)麟云。谓由身内风淡界互相违及大种乖违故致心狂(文)尧抄云。四大不调。风病等更发时。令心狂(以上)。
第五由忧(文)婆私吒事。光云。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契经说。婆私瑟搋波罗门女。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已。还得本心(文)尧抄云。天竺有城。名舍来城。此城中有婆私吒女。此女有一爱子。遇病恼死时愁恼。于四衢道中裸形。而心狂也(以上)涅槃经说欤。
除北洲(文)光云。婆沙云。除北俱卢。彼无罪业增上果故(文)。
欲界五趣容有狂(文)论云。谓欲天心尚有狂者。况人恶趣得离心狂。地狱恒狂。多苦逼故。谓诸地狱恒为种种异类苦具伤害末摩。猛利难忍。苦受所逼尚不自识。况了是非。故地狱中。怨心伤叹猖狂驰叫(文)。
无异熟生(文)光云。余圣者。有四大乖违心狂。无异熟生者。若有三时定业及时不定异熟定业。必应先受彼异熟果。后方得圣。若时·异熟俱非定业。由得圣故。能令异熟果全不受故(文)。
超五畏故(文)光云。五怖畏者。一不活畏。求衣食等畏不活故。二恶名畏。怖畏世间恶名闻故。三怯众畏。入大众时怖畏众故。四命终畏。验命终时怀怖畏故。五恶趣畏。畏堕地狱·傍生·鬼故。圣人不畏不活。不求名故。无恶名畏。不怯众故。无怯畏。不恋命故。无命终畏。不堕恶趣故。无恶趣畏。诸圣人无怖畏者。若二乘人无大怖畏。非无小怖。佛世尊一切皆无(文)麟云。问。不活畏与死畏何别。解云。不活恐乏资生不能存活。死畏谓能见他变坏怖死。故不同(文)。
第六明曲秽浊(文)光云。谓依谄生身语意业名曲业。谄与曲类相似故。眼目异名故。以谄释曲。曲是因业是果。业果从此曲因名曲业。正理云。实曲是见。故契经言。实曲者何。谓诸恶见。谄是彼类故得谄名。从此所生身语意。曲为因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说彼为曲。依瞋生三业名秽。论云瞋秽类故。又正理云。瞋名秽者。谓瞋现前如热铁丸。随所投处。便能烧害自他身心。诸烦恼中为过最重故。薄伽梵重立秽名。是诸秽中之极秽故。瞋所生身语意业为因秽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说彼为秽。依贪生业名浊者。论云。贪浊类故。正理云。贪名浊者。谓贪现前染着所缘。是染性故。从彼生等。准前应释(文)义章云。谄心不端。难出生死。难入涅槃。犹如曲木难出稠林。故名为曲。从斯曲法所起三业。皆名为曲。以其因果相似法故。瞋恚之心能秽自他。故名为秽。秽法所起身口意业。名之为秽。果似因故。贪心浊乱犹如浊水。故名为浊。浊法所起身口意业。名之为浊(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六(颂疏论本第十六)
论云又经中说(文)义章云。四业之义。众经通说。言黑黑者。不善鄙秽。名之为黑。因果俱黑。名黑黑业。言白白者。善法鲜净。名之为白。因果俱白。名白白业。言黑白者。善恶交参。名黑白业。所言不黑不白业者。是无漏业(文)。
论云佛依业相性类(文)宝云。有漏为所治。无漏为能治。性是体性。类是种类。性·类不同。分为四业(文)惠云。依三性流类不同。分为三业也(文)。
恶谓欲界诸不善(文)惠云。染污性故。因名黑。异熟亦名黑。即果名黑。因果合举名黑黑。黑之黑故。黑黑即异熟(文)准此释。黑黑业者。黑(因)之黑(果)黑黑业(异熟果)之业为言。白白业准之可知也。
色界善业(文)问。无色界善业何不名白白业耶。答。论问答也。光释答文。云如左。光云。毗婆沙师传说。若处有二异熟谓中·生有。具身·语·意业则说。非余。于无色界。有生无中。有意无身·语。是故不说(文)意云。三界五趣是业果之所显也。业则以テス语意业。果是以能往所往。而无色界。虽有能发意业。无所发身语。虽有所往生有。无能往中有。既业果不足。故以彼界善业不名白白也。然黑·白·俱三业者。皆约因果之相立之。故世亲论主不信有宗所谈故。述婆沙师传说(为言。以上续本义意)。
欲界善业名黑白(文)问。欲界善业恶来テ陵杂スル貌如何。惠云。人中善业恶所陵杂者。所作善业有违顺表里故。内外二果别也(云云)。
此心。欲界散乱粗动地故。表虽读经称佛名。内心起妄念故。善业为恶所陵杂云也。论云。欲界善业名为黑白。恶所杂故。异熟亦黑白。非爱果杂故。此黑白名依相续立。非据自性(云云)光云。此黑白名。依业异熟前后相续间起而立。虽复亦有善恶异熟俱时杂受。且据前后以释(文)善业黑白前后间起者。虽修善业。中间起不善作业。又异熟果黑白。前后间起。可知之。俱时杂受者。约三业。可知之。
论云○互相违故(文)光云。以无一业及一异熟是黑亦白。善·恶业果性·类不同互相违故(文)问。未离欲者。造欲善业。可为恶杂。已离欲者。造欲善业。定无恶杂。可名白白耶。光云。解云。欲善业果名为杂者。据未断说。若细分别。已离欲者。作欲善业。非恶业杂。虽为因时非恶业杂。受果之时必恶果杂。以因从果。总名为杂(文)决云。已离欲者。所造善业。立可无杂恶。但已离欲者受果时。恶果杂者。必退起欲染也。不尔者。无生欲界之理故。生欲界之时。非爱果可杂故。以因从果云黑白释也(以上)。
答不善业果非必○(文)麟云。乃至六欲天中。有不善果故。以欲界散地恶胜善故。正理云。以欲界中不善数行力能伏善故。彼苦果杂乐异熟故。欲界善劣。无有功能陵伏不善故。彼业果亦无功能杂苦异熟(文)。
是密意说(文)光云。此非白言。据不能招白异熟果。且据一相。是佛密意说。非真了义。若据显说。亦名为白(文)宝云。非黑言。是了义说。非白言是密意说。以不能招白异熟故。经密意说。名非白业。准经及本论。是纯白法(文)。
惠云。非黑是了义说。以不是染污故。非白是密意说。约不感人天果名非白。体是白也(文)。
应知如次第○(文)正文云。下色字剩。故光云。欲善名俱(以上)。
四法忍者(文)麟云。谓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文)惠云。第四既是能治。故问云。诸无漏思皆能断尽前三业不。见道有十六心。七智不断惑。故取忍。就八忍中。四类忍断上界。今论断欲界惑故。颂中取四法忍也。与无漏道俱时思。名无漏业。与烦恼同时思。名黑业也(文)麟云。四法忍断见惑。八无间思断欲修惑。唯烦恼不善性。名纯黑业(文)。
思能断业事。光云。婆沙一百九云。问。无漏思相应俱有。皆能断前三种业。何唯说无漏思。答。思能发动诸法令断。是故偏断。复有说者。虽皆能断。此中辨业故。唯说思(文)。
离欲流入下句(文)正文云。离欲唯属下句。不可言流入(以上)。
总断欲界善(文)麟云。此时总断欲界善者。谓善法尔时得离系故。是缘缚断。亦名为断。第九不善业者。即此时断第九品惑。是自性断(文)断欲修惑前八无间道。限自性断第九无间道通自性·缘缚二断。故各别明之。宝云。此一品思断二业也。断黑一分。断杂业全。断黑是自性断。及所缘断断白唯所缘断。自性断品品断。所缘断第九品断(文)。
谓取○第九无间思(文)麟云。问。四静虑俱言第九思。不说前八何。解云。此中对业以明治道。四禅第九思法。尽白业故。所以举之。前之八思。于四业中。无所对故。不说也。以上界烦恼唯无记性。非四业摄。不同欲界前八尽黑业故(文)。
解云缘缚断者(文)夫断诸地有漏善法者。是缘缚断。非自性断。自性断者。自相续烦恼体之上缚用(并)彼烦恼之上得断之义也。缘缚断者。他相续烦恼。及一切有漏色不染污法。悉离自相续烦恼缚用之时。名缘缚断矣。而烦恼自性本分九品故。能治道品亦分九品。各各断之。善法虽非所治法。是有漏法故。与彼烦恼被系缚。其体不自在也。于能系烦恼。有九品故。于所系善法上。有九重缚用。爰观行者。起断惑道时。起下下品道。虽断上上品惑。犹有下下品烦恼。系缚彼善法。故起上上品道断下下烦恼时。彼善法法上烦恼缚用悉离之故。此时名缘缚断也(以上续本义意)。
谓善忧根断已(文)退分定(并)忧根相应善。皆缘缚断法。非自性断。但退分定顺烦恼故。断已后。更无现起。忧根相应善。忧之离欲舍法故。亦断已后。更无现起也(以上续本义意)正文云。此中缘字未了。应言所余善法断已皆行。故光云。欲界余善断已犹行。以成就故(以上)。
有说地狱受(文。见苦·见灭·见道·见集·修断)。
光云。前师约五趣明。后师约五断说。俱非正义。婆沙评家意。于欲界中。恶胜善劣。但是恶业名黑黑。以恶胜故。非善陵杂。但善业名黑白。以善劣故。恶所陵杂(文)麟云。正理破云前已遮遣。谓善无能杂不善故。破后师云。此亦非理。二所断中。俱有业不能感异熟果故(见道身·边二见相应思。修道无记业不感果也。以上)。
有余师说欲见灭所断业(文)决云。今云见灭所断者。非云灭谛下惑。只云见所断事也。断是灭义也。故付次文加灭字许也(以上)。
此云寂默(文)寂默者。离众恶诸烦恼寂静故。云寂默。胜义牟尼者。此心王也。心王是真寂默故。云胜义寂默。指心王云胜。实体云义。胜即义。名胜义。胜义即牟尼。云胜义牟尼欤。问。心王ヲ名胜义义ト对シテ之ニ身语ヲハ可名何ナル牟尼ト耶。答。虽立胜义言。有不立所对名。如胜义无记。有立胜义名立所对名。如胜义善·胜义对法等。今于心王。虽立胜义名。于身·语二牟尼。不立所对别名欤。
此身语有比用(文)释意业非牟尼。有二释。是则初释也。问。二释意何。论云。胜义牟尼唯心为体。谓由身·语二业比知。又身语业是远离体。意业不然。无无表故。由远离义。建立牟尼。是故即心由身·语业。能有所离故。名牟尼(文)宝云。论曰。至二业比知。释立三牟尼所以也。无学身·语二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是无学意非意业也。以真实牟尼唯是意故。身·语二业比知心故。能比所比总名牟尼。论文身语业至故名牟尼。第二释也。身·语二业有无表故。名为远离。意业非远离故。不名牟尼(文)惠云。牟尼梵语。此云寂默。心是真寂默。是无漏故。由身语。取道共戒。能比知心。能所合举。皆名牟尼也。由身语业能有所离者。由身语有律仪无表业。令心心所有所离也(文)初释意。取有比用为牟尼。意业无比用故。非牟尼。意虽无比用。此胜义ニソ所比ナルカ故。云牟尼(为言)次释意。取身·语律仪故。意业无无表简之。心有所离故。名牟尼(为言)寻云。付第二释。由身·语律仪。令心心所有所离。思业モ容有所离。何唯取心王不取思耶答。初释约比用立牟尼时。云非是胜义后非能比(文)此意。兼取テ所比合为牟尼时。思业ニモ容有所比边。然非胜义故简之毕。准之。次释约远离时。意业非胜义。无无表故。不立牟尼可云欤。
牟尼取无学无漏事。惠云(如上所引)取无漏(见)神泰释(无漏见)光有二释。光云。无学身中有漏善身·语表·无表。但是清净。非寂默摄。以是非学·非无学故。身语寂默。取无漏道共戒及无漏意识。为三寂默体。又解。三寂默亦通有漏善(文)。
三清净应知(文)惠云。问。牟尼·清净·妙行。有何别耶。答。善巧义是妙行体。清净义名清净。离痴乱寂默义。有说。感可爱果名妙行。不离烦恼名清净。究竟静息寂默义也。清净妙行无宽狭。三清净寂默破邪清净也。光云。婆沙一百一十四云。问。为三妙行摄三寂默。三寂默摄三妙行耶。答。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谓除无学身·语妙行余身语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谓无学心。非业性故。有妙行亦寂默。谓无学身·语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谓除前相(云云)说三清净教意事。论云。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三种清净。说此二者。为息有情计邪牟尼邪清净故(文)宝云。述教意也(文)问。三妙行体。限身·口·意三业欤。答。论云。诸身·语·意三种妙行(文)取三业(见)次下论文云。三妙行者。翻此应知。谓身·语·意一切善业。非业无贪无瞋正见(文)初文述根本故。唯举三业。次文出助伴故。举非业无贪等也。
三业不善名三恶行(文)麟云。所以此三名恶行者。由此能感非爱果故。必是听慧者所呵厌故(文)论云。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文)宝云。通取饮酒等业及近分故。言一切。身·语·意业者简诸非业(云云)谓身语意一切善业(文)宝云。一切善业者。谓不饮酒等。及礼赞等。离前后近分及根本业(文)麟云。及取贪瞋邪见者。此谓贪等与意业别故言及取(云云)。
所说十业道者(文)麟云。十恶业道者。谓杀·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瞋·邪见等为十。相粗头故。说为业道。故婆沙云。谓非断命以手杖摇击有情及非邪行于所应行作不净行起饮酒等诸放逸业由不正知共念受用诸饮食等。及不能避诸犯戒者。必是所起身业。非身三恶行所摄。又四语恶行者。如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无有惠施。无有亲爱。无有祠礼。如是等语恶行。世间有情不生领解。非四所摄。意恶行中。贪欲·瞋恚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摄(文)。
令远离故(云云)光云。世尊为欲令远离故(云云)轮王北洲染心歌咏(文)北洲绮语有轻有重。重者成业道。轻者非业道。一歌咏等正是独起杂秽语故。虽非极重。亦成业道(矣)委细如此卷末。
或行诳等阙缘(文)作虚诳语之时。不ソ具缘不ルハ成セ轻罪也。非业道摄。具四缘成诳语(如此卷下)。
思非业道(文)光云。与思为道故。名业道。此思不可还自作道故。除恶思(文)夫思业所游履。名业道。例如身·语业与思业为所游履。而于一念之间无二思并生之义故。同时相望时。思业与思业为所游履义无之。又前念思不履后念思而行。亦后念思不履前念思而行。故前后相望时。不可有此义(矣)故思非业道也(续本义趣)第十四卷疏云。本求戒思今日究竟。依业畅义。立业道名。谓戒前思名之为业。初念戒体名之为道。思所游履故。业家之道故。名业道。故初刹那为根本业道。第二念等不名业道。非畅思故。名后起(文)业畅义。于十四卷抄委注之可见之。续本义之趣相替也。可见之。身·语恶行中。有加行·后起差别故。简之。意恶行中。无加行后起故(如次下)不简之也。
北洲贪等是轻(文。神云。北洲及轮王时。人行淫欲时。起贪等非业道摄文)于彼虽有行欲事等。非恶欲他财贪故。非业道也。
身妙行中(文)麟云。释十善业道也。谓妙行中。翻前四过。即不诳。不间语·不粗恶·不杂秽语等。并为业道。泛尔爱语·和合语。并非业道(文)。
虚诳语离间语(文)杂间语(两舌也。人中令违背等也)粗恶语(恶口骂詈诽谤也)杂秽语(绮语也。ソ、ロフヲ云)义章(十不善业道义)云。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读故。名妄语。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起故。曰两舌。言辞粗鄙。目之为恶。从口生故。名恶口。前言两舌。此言恶口。绮互言耳。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文)绮互言耳(文)意云可云两舌恶舌也。
受生尸罗(文)麟云。受生尸罗简非受生及定道(文)光云。若从他受生别解脱戒。必皆具二。谓表·无表受生尸罗必依表故。问。若言受生必皆具二。何故前文。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解云。既言受生。明非自然。此文据受生尸罗故。言具二。前文通据自然·见道得戒故。云非必定依表业而发(文)。
随此表业彼正命终(文)问。如此文者。所杀人正住死有时。能杀人成业道。答。准下论文。俱时命终或在前死彼。定不得根本业道。光云。若所杀生才命终后。第一刹那。能杀生者业道方成(文)或问云。何故死已方成业道。解云。凡论杀生。命终不续故。于不读方成业道。现在命犹存。如何成业道(文)但于今释者。此则论文也。光会之云。彼正命终成业道。于过去事。说现在声。或于加行因中。假立业道果号(文)宝云。正理通云。决定死后业道方成。而前所言正命终者。于已往事。却说现声。如有大王自远已至而问今者从何所来。或于因假说为果。谓所杀者正命终时。能杀有情加行表业。于杀有用。非业道表。此业道表续加行生。彼所引故。名加行果。胜因于杀有胜功能。是故于因假说为果。实非业道(文)可知之。
杀罪所触(文)麟云。杀罪所触者。谓至身名为所触。一由加行者。谓运手足等命方断故(文)。
三分不同准例应说(文)神云。正理论(四十一)云。不与取有三分者。且如窃者。将行盗时。先发盗心。遣人或自往。伺他物所在。为窃取。装束赍持盗具。密至他家。穿壁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他财。末离处前。皆名加行。物正离处。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根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持财出藏受用等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欲邪行有三分者。且如男子于他女人先起爱心。将行非礼。命使瞻察媒往来。严身起彼。言笑执触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皆名后起。虚诳语有三分者。如一类善行诳术求财物活命者。为证行诳意。往诣众中。为述己身堪为诚证言。我于彼非怨非亲。知识恶中无过虚诳。知众善内无过实语。我既于彼无所希求。岂自无辜为担毒剌。但恐贤直滥被刑科。未成证前。皆名加行。若正对众背想发言。不见等中诈言见等。所诳领解。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获财利以养已亲。所有表业。皆名后起。离间语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发坏他心。遣使通传。或自往诈为亲附。信己言。未坏他前。皆名加行。发离间语他领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令所坏无再合心。有表业。皆名后起。粗恶语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将发粗语。起愤恚心扼碗顿足。扬眉怒目。啮齿动唇。未发语前。皆名加行。正发粗语他领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背所骂重述恶言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杂秽语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发戏调心。先取他财集诸绮论。赍持戏具来诸众中。发戏言前。皆名加行。正发戏语乐众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获财利收用举藏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文)。
贪瞋等无加行后起(文)问。以轻贪·瞋·邪见可云加行·后起耶。光云。起轻贪等。但是独头。轻贪·瞋等非是业道加行·后起。若于根本起。即业道。正理有两说。初说同此论。一说云。如是说者。亦具三分。有不善恶。于贪瞋等能为前后助伴事故(解云。不共无明·四见·疑·慢等相应不善思。与贪·瞋·邪见为加行·后起。正理意存此意。以上)。
第二约三根以辨(文)光云。约三根以辨(文)三不善根。
加行不与彼同(文)麟云。加行从三根生。不与根本同(文)。
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文)正文云。等起与加行应是前后。何言即加行故。光云。七不善业道加行生时。一一由三不善根依前因等起故。佛经中作如是说。从三根生(云云)。
杀生加行由贪起(文)论云。杀生加行由贪起者。如有为欲得彼身分。或为得财。或为戏乐。或为拔济亲友自身。从贪引起杀生加行(文)得彼身分者。欲得彼皮肉。为得财者。买卖得利义欤。为戏乐者。如鹰狩·犬追物等。拔济亲友者。□□□义章云。业起次第乃有四重。第一先起三根烦恼。第二次起不善业思。第三次起三道烦恼。第四次起身·口七业。如欲杀生。或先起贪。或起瞋·痴。次起思心。思欲断命。从此思后。次起重贪。或重瞋·痴。通畅前思。然后重起威仪之心。发动身乎。隔断彼命。如杀既然。盗等亦然(文)。
从痴起者(文)论云。杀加行从痴起者。如有祠中谓是法心。又诸王等。依世法律。诛戮怨敌。除剪凶徒。谓成大福。又波剌私作如是说。父母老病。若令命终。得勉困苦便生胜福。又诸外道有作是言。蛇·蝎·蜂等为人毒害。若能杀者。便生胜福。羊·鹿·水牛及余禽兽本拟供养。故杀无罪。又因邪见杀害众生。此等加行皆从痴起(文)麟云。由邪见与痴相应。但因邪见杀害众生。此取杀加行。即名痴起也(文)惠云。婆剌斯者国名。亦云婆刺斯。皆讹也。彼国多邪见人作此语也(文)。
偷盗○从贪起(文)论云随所须起盗加行。或为财利·恭敬·名誉。或为救拔自身亲友。从贪引起偷盗加行(文)。
从痴起者(文)论云。诸王等。依世法律。夺恶人财。谓法应尔。又婆罗门作如是说。世间财物。于劫初时。大梵天王施诸梵志。于后梵志势微劣。为诸卑族侵夺受用。今诸梵志。于世他财。若夺若偷。充衣充食或充余用。或转施他。皆用己财。无偷盗罪。然彼取时。有他物想。又因邪见盗他财物。皆名从痴起盗加行(文)。
邪淫○从贪起(文)论云。邪淫加行从贪起者。谓于他妻等起染着心。或为求他财·名位·恭敬。或为救拔自身他身。从贪着心起淫加行(文)。
从痴生者(文)论云。或住或行。不简亲疏(文)又云。世间众人应失受用(文)余文如今疏。决云。受持牛禁者。狗·牛等戒也。外道所修法也。所谓以宿命智见狗生天上。狗是天上业ナリト思テ狗ノ吽スルマネヲシナムトスルナリ(以上)。
然虚诳语从痴生者(文)神云。如外道论言。若人一因戏笑·二因嫁女·三因娶妇·四因淫女·五对国王·六因救命·七因救财起虚诳语。皆无有罪(文)决云。因戏笑(戏作诳语非罪)嫁娶(夫妻娶间诳语非罪)对女王(对后等说虚诳语非罪)救命(为遁死诳语非罪)救财(为惜财诳语非罪)此皆外道计也(以上)。
吠陀事。光云。诸吠陀。此云明。旧云韦陀讹也。即是四吠陀论。及余外道所有邪论。习学传授谓言无罪。此等皆是杂秽语摄(文)麟云。吠陀。昔云韦陀(讹也)即四吠陀论。一名阿由鞞陀。谓医方诸事。二名殊。谓祭祀也。三名娑磨。此云等。谓国仪·卜相·音乐·战法。四咒术。此四并是梵天所说。若定婆罗门种。年七岁外然师学。后学成就已。即为国师。其四鞞陀可十万颂。口相传据。不书纸叶(文)又云。余邪论者。但在理外总名为邪。即余外道所有邪论等(文)。
从二亦尔(文)麟云。谓从瞋生贪。从痴生贪亦尔。瞋及邪见从三亦尔者。瞋·痴二业道。类贪释也(文)。
前念名根(文)麟云。有云。前念犹轻后念转重故。前名根后名道。今释。前能生后故名根。后正畅思名道(文)惠云。根·道义别者。能生后不善法名根。思所履即道也(文)。
离恶加行根本后起(文)宝云。此有两意。一离恶加行者。即是离杀生加行。名善加行。根本·后起亦尔。二离恶加行者。谓离前方便。如欲受戒。离恶前方便。来入戒坛。周匝礼僧等。根本·后起亦尔(文)。
及余依前相续(文)惠云。第二念已后作持无表。是今生未死。来生身未至未来余依身前。所有表·无表相续生。名后起(文)。
四依者(文)义章(四圣种义)云。四名是何。一尽形乞食。二尽形寿着粪扫衣。三尽形寿树下常坐。四者有病服陈弃药。为破比丘四种恶欲故。说此四。一破比丘为食恶欲。受乞食法。二破比丘衣服恶欲。受粪扫衣。三者欲破比丘房舍卧具恶欲。受树下坐。四破比丘汤药恶欲。受陈弃药。初乞食中。三门分别○粪扫衣者。外道法。死人之衣。火烧鼠啮如是等衣。弃之巷野事同粪扫。衣名粪扫衣○树下坐者。树能阴覆事同半舍。不须造作。省事修道。是以依之。陈弃药者。所谓大便除病易得。无妨修道(文)光(二十二处)旧大德等皆言。四依中陈弃药是粪扫衣者。不然。陈久之药他人弃之。名陈弃药。出家少欲取而服之(文)。
第三究竟业道(文)恶业道也。光云。颂文总有四节。究竟业道。初两句为一节。次两句为第二节。次一句为第三节。后一句为第四节(文)。
究竟刹那等起事。光云。问。此言究竟。为据因等起。为据刹那等起。解云。此中据近因等起○又解。此中据刹那等起。如贪·瞋等必是刹那等起。余准应知。亦约刹那等起。贪·瞋不善与贪·瞋业道同一刹那。虽无别体。根·道义别故。说根究竟业道。又解。通据因等起·刹那等起○三解中。初解非理。后二解俱为正(文)宝云。今评论意。是刹那等起。不通余解。所以知然。思俱转中云二俱转者。谓瞋心时究竟杀业。若起贪位成不与取或欲邪行○准上论文。究竟即是俱转时也(文)。
一一皆由三根(文)麟云。诳语由贪者。谓贪他财行诳取。瞋他故诳。如深河诳言浅等令他死。痴可知(文)善业道究竟不说事。光云。问。善业道究竟。何故不说。解云。前说善于三位中皆三善根起。已显三根皆能究竟故。复不说(文)。
杀○于有情处(文)光云。问。何故杀等三种。言有情处起。不言众具·名色·名等处起。解云。为杀有情。为骂有情。为瞋有情。唯过重故。有情处起。杀等三种唯于有情。众具·名色亦通非情。不言众具·名色处起。杀等于总有情。名等三种虽有情摄。非总有情故。亦不言名等处起(文)。
唯邪见一(文)麟云。邪见一名色处起者。谓邪见拨无因果。假有情故亦非众具。但缘五蕴四谛因果故。言名色处起。虽邪见亦拨无无为。今亦约有为说(文)第十卷论有四释。一转变缘。谓如今时名随古昔名。诠此境诠彼境诠彼彼境。为转变。四蕴亦然。受等随根境。缘彼境缘此境。转变如名故。四蕴标名称也。
诳语○于名身等处(文)宝云。诳语等皆缘异名·句·文。令他异解故。定名身等处起。此等皆是从多。非不少分亦缘余法(文)光云。诳等三为行诳等。巧作言词必依名等。名等是语亲正所依。以是胜故。言名等处起。诳等三亦虽托有情·众具·名色处起。非亲正依非是胜故。不言有情·众具·名色起(文)。
俱死者能杀与(文)光云。夫成业道。命断方成。非俱死·前死能杀生者其命已终至第二念可得杀罪。所以者何。至第二念虽所杀生其命不续。彼能杀者以受后有身别依生故。谓杀加行所依止身命已断灭落谢过去。至第二念虽有别类身同分生。非是杀罪所依止身。此身曾未起杀生加行。成杀业道理不应然(文)惠云。以第二念方结业道。若俱死第二念。二人一时结来趣生。若能杀者前死。即依来趣身。皆非此生摄。来生未曾作杀生加行。又能杀人前死。不可令所杀人成业道也(文)寻。凡身·语二业依意业而起。如云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若尔。今生依三根起杀加行人。命终受余依身时。设虽不成身·语二业。定可成过去三根相应意业。其时过去所杀之人断命之时。今意业则究竟。何于今意业。不立杀业之名哉。若彼意业得杀业之名者。俱生贪等则可为业道耶。答。业道者。是色业非意业。彼表·无表必命终之时舍之。于后世身未发杀加行故。不能发根本。此是有宗之所谈也。又今生所起之三根后世成之者。是法后得非其法体。何可为业道哉。意业例之可知之。意业与色业虽为能所发。得不得·成不成·舍不舍等之缘。随应不同也。能可知之。
(以上续本义抄问答)
第二他杀成业道(文)神云。第八有半行颂。明共杀得罪·不得罪(文)惠云。军等若同事者。虽时处同杀心不同。不得杀生业道(文)论云。于军等中。若随有一作杀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杀生业道。由彼同许为一事故。如为一事展转相教故。一杀生。余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杀罪。唯除若有立誓自要救自命缘亦不行杀。虽由他力逼在此中。而无杀心故。无杀罪(文)。
要具五缘(文)神云。初释杀由。故思。要由先发欲杀故思。二释他简自及非情。三释想。要他有情想。作杀加行简自及非情想。四释不误杀。谓唯杀彼强不误漫杀余?人。具此四缘。名杀生业道(文)宝云。具三缘成杀生。一由故思。二由他想。三不误杀。或开为四。杀生为一缘也。杂心论云有欲杀生心。当此论故思。众生想。当此论他想。第三缘杀生。与此论不同。此论云不误杀。直言杀生。不简误。俱断前命兼上二缘。即成杀罪。此据无简别心。不误杀者。如有欲杀强人误杀?人。不成业道。此据有简别杀。据义不同。义不相违(文)麟云。若依律疏。更加命断。彼以他想即是不误。更不别说。又解。此中不误杀言。已显断命故。不可说(文)光记如今疏。光云。一要由先发欲杀故思简无杀心。二于他有情。他言简自。自杀不成业道。有情简非情。杀非情不成业道。三他有情想。简自想非有情想。四作杀加行。简无加行。五不误而杀。不误简误。杀显果满。谓唯杀彼所应杀者。不漫杀余。此则简误。误杀不成业道。杀之字通加行不误(云云)问。颂ノ不误ノ误ノ字通杀加行貌如何。若如此释者。不误杀为第四缘。杀加行可为第五缘哉。答。长行云。作杀加行不误而杀(文)准此文。次ノ不误杀ノ上ニ应キカ有作杀加行ノ言故。下ノ杀ノ言ニ含加行不误ヲ欤。故作杀加行第四缘。不误杀为第五也。
问刹那灭蕴(文)光云。问。于现在世。刹那灭蕴自然不住。如何成杀生。又解。于刹那刹那灭蕴。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如何成杀生(文)宝云。正量部问也。问意云。如是有部宗云。有为蕴刹那间灭不得客因。如何成杀。谓过去已灭。现在间灭。未来未至(云云)。
答息风名生(文)光云。此即初师。出入息风名生。依身心转。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断现在息。无有势力引同类息至生相。不续至生。尔时名杀。明知杀未来蕴(文)宝云。息风名生令息后念不续名杀。非是令前念灭名之为杀。如灭灯光·铃声名杀者。正量部同许。灯焰·铃声刹那自灭不得客因。吹灯令灭。执铃断声。但令后念不生。非令前灭。故为喻(文)惠云。第一说断息风名杀。不正义。胎内前四位无息风。杀应不成业道。故五分律云。若人若似人。似人即胎内前四位也(文)。
或复命根名生(文)光云。生是命根。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断现世命。无有势力引同类命相续至生相。尔时名杀○(文)余文如今疏。宝云。命根为生后解为正。与正量等同故(文)惠云。问。若但有一念命杀。得罪不。答。亦成。乃至一念应生不生。皆名杀生也。唯此非余者。唯此。是未来有一念命者。非余。是现在一念命ヲ杀不成业道。名非余也(文)意云。乃至一念モ应ヲ生不ト生者。临命终期。最后一念命根有未来ニ人ヲ杀シテ其ノ未来念命根ヲ令ムルモ不生。成业道(为言)唯此者。指有未来ニ一念命根也。非余者。现在一念命根也现在命自不住故。虽有杀义。不成业道也。
又解若据断体(文)光云。两家释生义虽有异。若论杀义。皆杀未来。又解。若据体断。唯杀未来。若据衰用。亦杀现世。义皆无妨。婆沙一百一十八云○。然无评家。前据体断名杀。后兼断用亦杀现在。义并无违。此论意同前。若据衰亦同后说(文)问。就然无评家义。灭尽定灭心心所法时。付体断。以灭未来之义。为正义(见)杀生·灭定虽异遮法其理可同耶。答。实付体断论之者。可限未来欤。但论衰用。通现在云。师强无失故。于二说无正不欤。但于灭尽定例难者。彼见婆沙论文。以体断义。云应作是说。故任现文。以体断云正义欤。今文相不尔故。云然无评家也(以上决之趣)五蕴中杀何蕴事。麟云。婆沙云。问。诸蕴中杀何蕴得罪。有说。色蕴。唯色可为刀杖等所触故。有说。五蕴。问。四蕴无触。如何可杀。答。彼依色转。色蕴坏时彼不转故。如破瓶时乳等亦失(文)。
盗具五缘(文)光云。一要先发欲盗故思。简无故。二于他物简自物。自盗不成业道。三起他物想简自物想。若于他物作自物想。不成业道。四或强力劫。或后私窃起盗加行。从此至彼。简无加行。五不误而取令属己身。不误简误。误取不成业道。取属己身。取显离处(文)神云。明盗业道亦具四缘。一要先发欲盗故思。二于他物。三起他物想。或窃起盗加行。四不误而取令属己身(文)惠云。问。若盗塔物何处得罪。答。正理有二。一佛边得罪。一云守护边得罪。若尔。守护人自盗。应非业道。前说为善也。若盗二国中间无主物。国王边得罪。若盗己僧物。未羯磨。十方僧边得兰罪。不夷第罪。以不满五钱故。若羯磨了。即羯磨僧边得罪(文)。
第三明淫(文)光云。邪行义准亦有五缘。一起淫故思。简无故思。准前应有。二所不应行。简异自所应行。颂中有此。三所不应行想。简异应行想。若于所不应行想作应行想。不成业道。想亦准前必应有故。四起邪淫加行。简无加行。准前应有。五不误而淫。简误。从前流来。如长行说(文)论云。既不误言亦流至此。若于他妇谓是己妻。或于己妻谓为他妇。道·非道等但误心。虽有所行而非业道(文)邪淫五缘事。神·宝不见之。今疏同此欤。
有四种行不应行(文)光云。一于非境。故怀侵犯。恼他勇深故。二于非道。虽不侵他。纵逸重故。三于非处。鄙秽之事无惭重故。四于非时。损胎及儿并破戒故。由斯过重。皆成业道(文)。
四于非时(文)惠云。非时。有说。若夫主许受齐戒后行。即犯。若不许受齐戒行。不犯。若于强人妇作?人妇想。一说不成业道。一说成。以事究竟故。后说胜也。
于苾刍尼行(文)论云。于苾刍尼行非梵行。为从何处得业道耶。此从国王不忍许故。于自妻妾受齐戒时。尚不应行。况出家者(文)光云。于苾刍尼至得业道耶。问。尼不属他。望谁结罪。此从国王至况出家者者。答。有两解。一云。此从国王得罪。行非法事不忍许故。第二说云。于自妻妾。受八戒时。尚不应行。况出家者。以轻况重。但有侵陵。即成业道。犯罪虽同。妻等非时。尼是非境。虽有两解。后解为胜。正理云。苾刍尼等如有戒妻。若有侵陵。亦成业道。有说此罪于所住王。以能护持及不许故。若王自犯。业道亦成故。前所说于理为胜(文)准此释。初解从国王得罪(易知)第二解如有戒自妻。虽无所对。但有侵陵。成邪行罪(为言)光。以轻况重(文)轻ハ(自妻)重ハ(苾刍尼)犯出家者。其过重事。可知之。今疏举重况轻(云云)其云重云轻。指何物耶。麟云。第二解于自妻妾乃至况出家者举重况轻者。佛重王轻(云云)决云。此释意。举重况轻者。犯自妻轻。于王边得罪。况犯苾刍尼。尤咎重。从佛边可得罪释欤。何第二解释与前解异(以上)惠云。若犯出家者。自妻妾尚情欲重。受齐戒时。尚不应行。况犯出家不应行。易是转更可行也(文)此释心淫情欲轻重欤。可知之。
二解事。宝云。论此从国王至况出家者。答也。此论引自妻为例。而释从国王得。更无异解(文)麟云。新云。此引自妻为例。示释从国王处得度。更无异解(今章既分两解。但今犯即得罪。不说于王边得也。以上)正文云。如论文者。是似一解。颂疏何为二解耶。光记。正理论为二解。与颂疏同。宝记云○(如上下引)更无异解(文)。
所余皆于王得(文)惠云。国王边得罪者。设王自犯。亦成业道。余一切守护人边得罪。通即皆于王边得罪。若货女。与价无罪。若不与。亦于王边得罪也(文)。
要具四缘(文)神(并)宝同四缘(见)。
解所说义领会(文)光云。相领解即成业道。非要被诳印可方成(文)问。领解者。意识领解欤。耳识领解欤。此论问难也。意云。若识已闻正解名解。言所诠义意识所知。而能诳语表·所诳耳识俱时灭。所诳意识正解之时。彼能诳者无有表。若尔者。此业道唯无表ノミナルヘシ若耳识正闻能解名解。虽无唯无表业成业道失。如何耳根正闻可名耳识能解耶(为言)此问难ヲ答云。论云。善言义者无迷乱缘。耳识已生。名为能解(文) 光释此文。云耳识能解。云意识能解(两释)然云。虽有两解。意谓前胜(文)。
付之五识无分别也。何云耳识能解耶。答。虚诳语业道既通表·无表。故耳识正闻能解之。释顺业道义欤。但于耳识无分别云难者。虽无计度随念。非无自性分别。是以下释中。以耳识名正闻名能解。以意识名已闻名正解(见)正·能之言宜思之(以上续本义抄趣)惠云。解所义者。若所诳者不解言语及不信。即杂秽语摄(文)麟云。杂秽语宽余不所摄。即杂秽语摄(云云)问。诳言有多字。领何字时成业道耶。光云。虽诳语有多字。最后字俱生表·无表成业道。或所诳者聪慧故。闻少诳语悬解后义。如是人。随于何时所诳解义表·无表业成业道。前字俱行表无表加行。后字俱行表·无表后起(文)惠云。问。如诳有二十字。何字结罪。答。若钝根。二十了方得罪。若利根者。说五字时。前人即解得罪。前四字为加行。第五字为根本。余为后起也。问。何故杀了方成业道。诳即解义方成业道。答。据义不同。杀即命断。诳即解义(云云)。
四不误(文)问。不误貌如何。答。实不见起见等想发言。是不误诳语也。若不见起不见想。非诳言。可谓误欤。
经说诳言有十六(文)正文云。论云。经说诸言有十六(文)知诳字误。
诸言十六事。神云。经中诸言略有十六。或不见·闻·觉·知。意谓不见闻·觉·知。他人问时答言我见·闻·觉·知。或于所见·闻·觉·知。意谓见·闻·觉·知。他人问时。答言不见·闻·觉·知。此八种皆违境背想故。名非圣言。若于不见·闻·觉·知。意谓不见·闻·觉·知。他人问时。答言我不见·闻·觉·知。或于所见闻·觉·知。意谓见·闻·觉·知。他人问时。答言我见·闻·觉·知。此八种顺境称想。名为圣言(文)圣言事。惠云。婆沙一百七十云。何故此语名非圣言。答。圣正也善也。是非正非善言也。非圣身中起故。不善性故。非圣成故。非圣说故。得非圣果故。故名非圣言也(文)。
若境由○为所觉(文)光云。婆沙百二十一云。见·闻·觉·知是根非识。然举识者。显眼等显根必由识助方能取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文)惠云。问。有部眼根见。如何言眼识证等。答。由识助故。或举能依显所依(文)。
次言余三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一云。问。何故眼等三识所受。各立一种。而鼻舌身三识所受。合立一种名为觉耶。尊者世友说曰。三识所缘皆唯无记境无记故。根立觉名。又以三根唯取至境与境合故。立以觉名。大德说言。唯此三根境界钝昧。犹如死尸故。能发识说名为觉(文)。
皆通三性(文)第二卷疏云。色·声二从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是善性。若从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为不善。从无记心等起身·语表。名无记。色·声二非自性善·恶。约能发心判为善恶(文)。
谓无记性如死(文)麟云。是无记性如死无觉者。无记性是世友义。如死无觉是大德义。彼论有云。以三根取至境与境合故。立觉名。所以知三合。觉者。经。告鬘母言。所见·所闻·所知·所觉。既离所见·闻·知外别立所觉。故知三境是所觉。能觉即是鼻·舌·身三也(文)取至境三根名觉心。境合觉触云心欤。今疏无记无觉立觉名者。色·声·法通三性故。有レハ觉义。故ニ不及立觉名。香等三无记无觉。故约能证者立ツト觉名云心欤。
依经部宗(文)论云。有余师说(文)宝云。此引经部余师释也(文)神云。有余正量部师说(文)光云。有余经部师说。若是五根现量。所证五境以分明故。名所见。若依教量从他传。说六境。名所闻。若依比量运自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六境名所觉。若意识依现量证六境。名所知。若意识亲从五识后起。现量证五境。若在定意识。现量证法。或在定意现量亦能通六境。于五境中。一一容起见等四言。于第六境。四种内除五根所见。有余所闻等三(文)宝云。五根证五境。总名所见。若他传说五境等。名所闻。内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名所境。若意识证。名所知。准此意。比度知名觉。证知名知。由此五境皆容具四。第六法境非五现证故。不得名所见。有余三也。可传闻·比知·证知故。由此觉名目意比知。非无所目(文)麟云。五根现量所说五境名见者。此师意。眼观见色。身观闻声。乃至身观觉触。总名见(文)决云。若意现量证得六境名为所知者。现量ニ见色等アテ。ムノシカリツル色哉ナト思。决定ノ意识所知六境。是云所知也(以上)。
先轨范师(文)光云。学瑜伽论者。名先轨范师(文)宝云。论主叙经部义也(文)神云。经部先代轨范师说(文)。
眼所现见名所见(文)光云。眼现量所现见色。名为所见。所以唯见名为见。色境显现最分明故。眼唯见。若依教量从他传闻六境。名所闻。若依比量自运己心诸所思构六境。名所觉。又依现量耳·鼻·舌·身自内所受四境。及意根现量自内所证六境。名所知。若依此释。见唯在眼。闻·觉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于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种。声等五境容起闻·知·觉三。此中六根六识法境摄故。故不可别说(文)麟云。与前说异者。此但眼名见。不同前说五根总名见。故异。余稍同。正理破云。曾无圣教言耳见声鼻见香。如何五境皆名所见。故彼二师义无端绪(文)自内所受(文)麟云。自内所受及所证别者。谓自根证境名自内所受。意识证境名所证。故异(文)。
色境具四(文)惠云。色具四言说。见色·闻说色·觉色·知色。声等具三者。闻声·香·味·触·法。觉声·香·味·触·法。知声·香·味·触·法也(文)见闻觉知异说事(私注之)。
毗婆沙师意。眼识所证色境(所见)耳识所证声境(所闻)意识所证法境(所知)鼻·舌·身三识所证香·味·触(所觉)。
经部师意。五根所证色等五境(所见)意依教量传闻六境(所闻)意识依现量证六境(所知)意识现量证六境(所觉)以上五境一一具见等四。法境具所闻等三。
轨范师意。眼所现见色境(所见)意依教量传闻六境(所闻)意依比量知六境(所觉)耳·鼻·舌·身依现量自所证四境(并)意依现量所证六境(所知)以上眼唯见。意闻·觉·知。耳·鼻·舌·身唯知。六境中色具四种。声等五境具闻·知·觉三。法境摄六根六识。故不别记也。以上能能可思之。
一染污心(文)麟云。一染污心者。谓见他朋友欲令他离间。发此恶心故。名染污(文)。
若他坏不坏(文)光云。二发坏他语。若他坏·不坏。但领解时。即成离间语。故正理四十一云。发离间语他领刹那表·无表。名本业道。有余师说。他坏方成。若尔。圣者深固难坏。应无坏圣离间语罪。然坏圣者。获罪既深。由此应知。前说为善(文)决云。问。诳语不信不成。离间语何故不坏成业道耶。答。诳语他闻之不信之时不成之。诳语所望。令他成异解。既不信异解。何成之。离间语信之故。坏·不坏成之(以上)。
毁呰于他(文)麟云。非爱谓染心者。谓非教诫师呵责弟子等心也(文)光云。谓本期心所欲骂者。解所说义。业道方成。非要生恼。若他恼·不恼。俱成粗恶语。故正理二十一云。正发粗恶语他领解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余师说。他恼方成。若尔。圣人具忍力者。既不可恼。骂应无过。然骂贤圣。获罪既深。由此应知。前说为善(文)宝云。一以染心。二发非爱语毁呰于他。三前人解义。四不误。所骂解时。成其业道(文)。
诸染心语名○(文)光云。此师意说。虽有独起杂秽语。若前三语起时。必兼杂秽。然杂秽语他不领解非四语业道收。故婆沙一百七十云。谓如有一独空闲处。作如是说。无惠施。无亲爱。无祀祠。如是等语恶行。世间有情不生领解。非四所摄。准彼论说。更加一缘。所谓解义(文)光(十七)云。问。若三语起必兼杂秽语体。名俱起杂秽语。若离前三语起倭歌等。名不共杂秽语。总言之。若三语俱起。有三表·三无表。若四语俱起。有四无表。故众事分明。受五戒人一时俱得五表·五无表。彼善业道既得俱起。不善业道理亦应然(云云)。
有余师说(文)光云。此师意说。异前三语。染心所发方名杂秽。皆是独起杂秽语也。前三语起时。不兼杂秽。有此不同故。叙异说(文)神云。有余师说。异虚诳等前三种语。外所有一切染心发言。非即前三语独起杂语。谓佞歌及邪论等有五种。一佞。二歌。三邪论。四等谓染心所发悲叹。五及诸世俗戏论言伺。异前三语。染心所发一切。皆是杂秽语收(文)论云。佞。谓谄佞。如有苾刍。邪命居怀发谄佞语。歌咏。如世人以染污心讽吟相调。及倡伎者为悦他情以染污心作诸词曲。言邪论者。谓广辩说诸不正见所执言词。等。谓染心所发悲叹。及诸世俗戏论言词(文)惠云。佞(奴定反)者谄媚。说文云。巧媚也。倡伎者(上处扬反凭倚也)倡乐。三苍。倡俳也。伎谓艺能也(文)。
轮王出世(文)神云。问。劫增轮现时亦有歌咏。如何不是杂秽语收。答。由彼语从出离心发。歌咏之中。毁呰十恶。赞叹十善。能引十善。出离三涂。非预染心。如佛咏言。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般未立。云何乐睡眠等(文)惠云。出离者。歌咏此法言等也(文)。
有余师言(文)光云。有余师言至不成业道者。叙异说。尔时亦有染心发言。由过轻故。不成业道。故前文言。语恶业道于语恶行不摄加行·后起及轻·是此师义。彼轮王时杂秽语。虽他领解。非业道摄。不发无表故(文)此师意北洲绮语过轻故不成业道之义也。此不正义也。正义意北洲歌咏。正是独起杂秽语故。虽非极重。成业道也。轮王时歌咏。发从出离心故。非业道摄(为言)。
于他财起非理欲(文)光云。他物简自。自贪不成。理亦应说犹情起贪而不说者。影显可知。谓于他物非理恶欲属已非他。力谓强力。窃谓私窃。起力窃心贪求他物。如是恶欲。名贪业道。此贪唯是修所断贪。于修断中贪着己物。亦非业道(文)论云。有余师言。诸欲界爱皆贪业道。五盖经中。依贪欲盖。佛说应断此世间贪故。有说。欲爱虽尽名贪。此恶行中摄粗品。成业道(文)。
轮王北洲贪等(文)此释应有贪业道之下欤□□□明之欤。于北洲。虽有行欲事等。非恶欲他财之贪故。非业道摄(矣)。
如契经言(文)此经中有十一不同(光·宝·神同之)光云。总有十一不同。一无施与。二无爱乐。三无祠祀者。此三皆是谤因邪见。见集所断(文)。
今疏无施福者。施檀施。福约セハ果ニ得ル福ヲ施ナレハ。因ヲ云施福ト欤。戒福·修福同之。戒戒波罗蜜。修定也。决云。修福者定也。今祠祀者。定是神用自在义。故云祠祀(以上)光云。四无妙行无恶行者。此总拨妙行·恶行。亦是谤因邪见。见集所断(文)无妙行者。除施戒修外礼佛读经等一切妙行ヲ拨无スル也无恶行者。此亦总杀等一切恶行拨无也。光云。五无妙行恶行业所感果异熟。此是总拨业所感果。谤果邪见见苦所断(文)又云。六无此世间。七无彼世间。此二通谤因果。谤因是集所断。谤果见苦所断(云云)今疏释在之。又云。八无母。九无父。此二是谤因邪见。见集所断(文)宝云。有说。彼诸外道。谤无父母感子之业。不谤其体(文)光云。十无化生有情者。此通谤因果。婆沙释曰。诸外道作如是说。诸有情生。皆因现在精·血等事。无有无缘忽然生者。或拨无感化生业。或复拨无所感化生(文)又云。十一世间无有沙门或婆罗门是阿罗汉。此三是谤圣邪见。见道所断。随其所应。彼经具显谤业·谤果·谤圣邪见。此颂举初拨善恶业等言。摄后傍果·谤圣。若依婆沙等文。更说谤灭邪见(文)宝云。十一世间无沙门·婆罗门·阿罗汉(文)今疏云无世间(文)为一种拨无者见如何。既云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文)此外又何云无世间耶。恐今疏无世间(文)无字剩欤。
大永二年八月六日抄之毕。拟讲英宪。
(永禄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以彼自笔写之毕。阿阇梨净实)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七(颂疏论本第十七)
谓贪等相应思(文)贪等转故思转者。转者起也。贪等起。思即起也。贪等行故思行者。贪等迁流游行。思即行。如此随贪势力故。思造作依托贪故。贪等三与思为道。重心云。贪业道贪造作。瞋业道瞋造作欤。光云。如彼贪等势力。而思有造作故。贪等是思依托处故。名业之道(云云)麟云。以思依贪等转故。如人依道。此贪等体虽非业。是业之道(文)。
思所游故(文)问。云所游履。云所依托。意如何。答。于道所依义所依托所行义(所游履)在之。如人依道游行。思依贪行转也。光云。前七体是业。身·语业性故。亦业之道。为彼思业所游履故。由因等起身语业思身语业为境转故。名业道(云云)。
业道者具显业道业业道(文)麟云。谓前七业业道类。贪等三业之道类。虽彼不同。而一业道名通两处故。此两类总得名业道(云云)。
一业为余业一道为余道(文)一业为余业者。一业名为余业名也。一道为余道者。一道名为余道名也。十同名业道故ヲ释スル也。一业道名同十。与云业道也。其业道性·类虽不同。业道名同ナリト。为言。惠云。一业名通三业。一道名通十道。如车牛名通一切车牛也(文)。
于典籍中(文)经典也。意云。说识住经典中云也。
四识住事。第八卷疏云。如经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四是所住。识是能住。识所住故。名四识住(文)。
离杀等七(文)麟云。离杀生等七至类前应释者。前释不善业道。今善业道与上是同故。类前释(云云)。
义便明断善(文)惠云。由十业道中有邪见。明邪见次便。明断善也(文)光云。义便明断善。一问。恶业皆与现善相违。诸断善根由何业道。二问。断善·续善相云何(文)夫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道理思也。邪见亘善恶拨无果报也。邪见中上品圆满邪见起ツヨル时无始已来所数习。生得善根断也。生得善被断时。云断善根本时也。不至此位前。邪见缓故。断善加行位云也(已上禅谈抄)。
唯有上品(文)惠云。问。九品邪见皆能断善。如何言唯上品邪见能断善。答。据实。九品邪见皆能断善。此言唯上品者。据第九品都尽处说也(文)今疏唯有上品者。上上品也。此则举九品善根断尽位也。夫断善相。如修道智慧断修。或先起下下品邪见。断上上品善根。乃至起上上品邪见。断最微细善根。顺逆相对可知之。是以发智论第二云。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断善根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断善根(文)微俱行者。最后所舍是微细故。今论云。如是说者。渐断善根。谓九品善根。由九品邪见。逆顺对渐次而断。如修道断修所断。或即下下邪见能断上上善根。至下下善根上上邪见所断。若作是说符本论(文文)本论文。上所引发智文也。
所断欲生得者(文)决云。断善者。必是未离欲者也。未离欲者。身中无色·无色善根。离下地缚。必得上故。故离下地染时。得上地功德。既未离欲也。何有色·无色之功德耶。故断善者。唯断欲界善也(已上)。
加行善先已退(文)惠云。加行善有九品并发。我皆在加行时舍也。今言断九品。据生得说也(文)。
一切邪见皆能断善(文)光云。若有漏无漏缘·自界他界缘邪见皆能断善。无漏缘·他界缘。邪见虽境不随增。同类遍行因亦增邪见。有强力故亦能断善。又解。虽境不随增。相应俱有因。亦增邪见。有强力故。亦能断善(文)意云。无漏缘·他界缘。邪见于所缘境不随增方。虽其力劣。为同类遍行因。作随眠随增方。强盛故有力。能断善根云也。有余师说者。以不随增境界。他界缘·无漏缘邪见势力劣也存。不断善根云也。惠云。余师意。他界缘不缘自界因果。无漏缘不缘有漏因果。故不断善。破云。虽不缘自界及有漏因果。还缘他界因果及无漏因果。故言一切也(文)。
渐断者(文)麟云。言渐断者。是正义。如修道断修惑。有余师云。九品善根。由一刹那邪见顿断。如见道断见惑。有说。断九品善。终无中出。如见道中。如是说者。通出不出。如断修惑(文)。
论云若彼律仪(文)论云。有余师说。先舍律仪。后断善根。末易舍故。如是说者。若彼律仪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断舍彼律仪。以果与因品类同故(云云)光云。此释二俱舍。一叙异说。二申正义。此叙异说。因彼善根发得律仪故。善根是本。律仪是末。末易舍故。所以先舍。本难除故。所以后断。如是说者至品类同故者。此申正义。九品善根能发九品律仪。若彼律仪是此品善心所等起果。此品善心断时。即舍律仪。以果律仪与因善心品类同故。若加行善所发律仪。断善加行位舍。舍彼善故。正理云。诸律仪果。有从加行。有从生得善心所生。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舍。后断善根。然断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断善。依此故。说断善根位舍诸律仪。若得生得善心生者。随断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仪。尔时便舍。能等起随彼舍故(文)准此释。今疏诸律仪果有从加行已下文。正理论也。此文云。律仪先舍。后断善根(文)同今论不正义有余师说故。解云下会之。言先舍者。据先加行位舍也(云云)意云。加行善心所发律仪。断善加行位先舍之。以此望正断善位。加行善所发律仪先舍。生得善后断之也。若以加行善望。加行所发律仪一时舍之。非有前后。故正理论文。同今论正义。不同不正义也。
加行善事。麟云。加行善所生律仪者。从闻·思等慧所生也。得善者。即生得慧也。
人趣三洲(文)光云。恶趣染慧不坚牢故。不能断善。不染慧不坚牢故。不能入圣。言不染惠义便。兼举天趣中有生处得智。现见善恶诸业果故。不拨因果亦无断善。不在北洲。彼无极恶阿世耶故。不能断善(文)麟云。女身皆能断善。此是正义。以本论云若成女根定成八根故。知通女。有余师。唯男非女。欲勤·慧皆昧钝故。违本论非正(云云)论云。如本论说。若成女根。定成八根。男根亦尔(文)断善人也。宝云。扇搋等身志意不定。不能断善(文)。
见行断非得(文)麟云。此断字通上下者。向上谓见行断。向下谓断非得为体也(云云)光云。躁动不定。不能坚执。不能深入。名爱行者。坚深不动。若能坚执。若能深入。名见行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断善根。爱行类故。如恶趣故。故正理云。谓见行者恶阿世耶极坚深故。彼恶意乐推求相续故。名极坚。见远随入故。名极深。心极坚深故。能断善。诸爱行者恶世耶极躁动故(云云)。
续善疑有见者(文)光云。疑有二。一疑有。二疑无。疑有能续善根。疑无不能续善。此中据疑有说故。言谓因果中有时生疑此或应有。即续善根。或生正见。定有非无。此是正见。能续善根。善得初起。名续善根。颂言疑有见者。有唯在疑。或唯在见。或通上下(文)问。以疑有心续善根者。疑有心直续善欤。又起正见续善欤。答。疑有心直续善也。付之起猛利邪见断善根者。仅疑有心现前时。辄不可续善。例如疑无心现前时不断善。拨无邪见圆满时断善根。如何。答。生得善。无始已来生生系属。数习殊猛也。故断事难也。续事易也。仍疑无心不断善。疑有心断善也。
此或应有(文)麟云。此或应有者。谓是先执为无。复或应有也。正理云。续善根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于因果欻复生疑。所招后世。为无为有有于因果欻生正见。定有后世。先执是邪。尔时善根得还续起(云云)又云。言或发正见者。婆沙云。谁住疑心续。谁住正见续。有作是说。转身续者。住疑心续。现法续者。住正见续。评曰此不决定(文)。
疑无断善(文)正文云。有何证言疑无断善。光师但言疑有能续善根。疑无不能续善。不言断善耶。然麟云。疑无断善者。谓于因果中生疑无心。此或应无。从此生于邪见谓定无。便断善也(云云)可思。
九品顿续(文)宝云。论。有余师言九品渐续。述异说也。论如是说者。至气力渐增述正义也。婆沙云。评曰。应作是说。九品顿续渐次现前。乃至应从地狱死当生地狱者。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在前。当生傍生鬼。六品当生人天九品(文)从地狱生地狱等者。渐次现前之貌欤。
现谓现世(文)现身续善者。下所明意乐坏等人也。
除造逆事。造逆罪断善根者。现身无续善。必转身续善也。转身续善中。缘力断善者。将生时续善根。将生时者。中有末心地狱生有欲现前时也。因力断善者。将没时续善根。因力断善者。执强ノ地狱ノ果报ノ终アテ不改断善ノ思也(以上禅谈抄)今疏。若由过去○等。明因力断善也。若由现在○等。明缘力断善也。神云。若由久习。内因力强故。后将死时方续。若由恶知识。外缘力弱故。于前中有将生续。由自他力。应知亦尔(云云)问。因力断善者。于何时续善耶。答。地狱寿已将没。没时续善也。付之述テ地狱初能知ト于地狱ニ生所得ノ智惠アテ知业因业果ヲ见タリ。若尔初生时无苦患モ欤。又地狱不现前邪见业道事。现见业果故イヘリ。若尔者。初生时可为续善耶。答。婆沙净达释。地狱初能知者。除无间地狱。或除因力断善云。二释在之。初释。受苦无间。初生时苦受逼迫。无信因果见タリ次释。无间。初生程不受苦信因果。受苦已后。受苦无间也。因力断善物。无间罪人中。过失殊深重。初生时受苦无间也。可意得欤(以上禅谈抄)决云。或抄出云。于地狱初生时。若以正见见业果者。不起邪见。亦能续クヘシ善根。若以无记心见业果者。不起邪见。不ルヘシ续善根。然地狱初生之时。有生所得智。知前身造业者。生所得智不ルカ必可キニ善ナル故。以无记心见业果者。将没时续善(云云)无咎(以上)。
又爱乐坏。正文云。论云。意乐坏(文)神云。又意乐坏。非加行坏。断善根者。不入地狱故。于现身续。若意乐坏。加行亦坏。入地狱故。要身坏后。方续善根。见坏戒不坏。应知亦尔(文)光云。意乐坏·见坏。谓起邪见。非加行坏。戒不坏。相仪中护。加行坏。戒亦坏。相仪亦不护。故正理云。谓世有人拨无后世。名意乐坏。而不随彼意乐所作。非加行坏。见坏戒不坏。见坏戒亦坏。断善根者。应知亦尔(文)决云。意乐坏者。起邪见拨无后世也。此人以意乐坏。虽舍戒行。且守威仪不失法则故。云非加行坏。加行者。本所持戒法则欤。起邪见虽拨无后世。于不坏先所持戒法则。故过轻。现身能续善根也。见坏(意乐坏)戒不坏(非加行坏)云同事也(以上)。
相仪中护名戒不坏(文)相仪者。外相威仪ヲ护ルヲ名戒不坏(为言)此则对内起邪见拨无律仪欤。
有断善根非邪见(文)麟云。义便对邪定为四句。布剌那。昔云富楼那(记也)邪定。谓造逆入无间。是邪定聚摄。未生怨者。谓阿阇世未生之时预记。是界能害父王。是王之怨。以未生时记故。名未生怨(文)上明造逆人断善之续善位故。其义便对邪定为四句欤。惠云。梵云布剌拏。此云满。出时物之皆满。旧云富楼那及兰那。皆讹也。
天授三逆事。宝云。天授。旧云提婆达多。此人破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故是邪定。亦断善根。故是俱句(文)问。达多何时续善耶。答。命终时南无唱时续善也。付之既造三逆罪断善根。因力断善者也。将没之时可续善耶。答。恶至极还成善缘也。达多深重恶人。地狱火炎缠身。现前大地破烈现身到无间城门。转识受生之中有仅一刹那。大身体现身如入无间地狱。如此现身最后。善恶因果信力忽现前。归依心此身内起故。造逆断善ノ者ナレトモ依别缘力现身续善也(已上禅谈抄)。
且初一者谓离所余七恶色业(文)光云。正理破云。又说加行造恶色业。色言太增。无色无容先加行造。俱舍师救云。色无太增。说色业故。若不说色。即非定显业是色故。若言加行。定是色故。即不说色。次亦可加行定是业。亦不须说业。业亦太增故(文)加行定有表ト定ムル故。正理如此难欤。俱转者。以业道望思说俱转。云一俱转。云二俱转。一二思外业道数也。
第二一者谓先加行遣使(文)麟云。谓身二业语四。除邪淫。以无此遣使义(云云)此一俱转意。遣他作杀等。根本成时唯无表。表无也此根本成时。使住ストモ贪瞋等。本主应有起善无记心故。此善无记非业道故。此位ノ思ト杀等随一ト俱起故。一俱转也。从又此根本成时。起ストモ慢·疑等烦恼。其モ非业道故尚一俱转ナルヘシ。可思之。今略之欤。光云。正理破云。若先加行所造恶业。贪等余染及不染心现在前时。随一究竟。经主唯说不染污心。此有太减。以慢·疑等染心起时。亦有由先加行所起业道成故。俱舍师救云。论主意别。以不染心定一俱转。若染污心即不决定。虽慢疑等现在前时与一俱转。若贪·瞋等现在前时。即二俱转以染心滥。略而不说(文)惠云。不善业道俱转中。不染心中杀等随一究竟。如何有不善思与杀业道俱转及善中俱转也。七俱转。染心得善戒。既染心。如何有不善思与善业道俱转。答。谓业道随与同时善不善思俱时转。虽性不同。以与业道俱时生故也(文)。
二俱转者(文)决云假令起瞋行杀之时。所起瞋俱起之思。与瞋俱转。又与杀俱转。故一思ト瞋杀二业道ト俱起。云二俱转也。问。遣使杀等随一究竟。自贪等随一现前时。有二俱转可云耶。答。可云二俱转。进云。于二俱转中不出之。付之既遣使诳等六随一究竟。自又贪等三随一现前。既是二俱转法也。何不出之耶。依之正理论中出之见タリ。答。是正理论师难今论二俱转语也。俱舍师救云。后三俱转中。言贪等随一。影显前二俱转中亦有贪等随一现前。前一俱转中。已说不染心。影显后二俱转中亦有不染心。论主文巧。前后显中不欲繁词。故不别说(文。以上)。
说杂秽语不说诳等事。麟云。问。何不说诳语等三。答。诳等染言必兼杂秽。二俱转故不言也(文)说诳语等兼杂秽故。三俱转故。不出之也。。
三俱转者(文)光云。谓以瞋心。于属他人鸡鸭等生。正断正命已。亦离本处故。于尔时瞋·盗·杀三与思俱转(云云)问。前杀由瞋究竟。盗由贪究竟(文)今何言盗由瞋耶。答。依不异心究竟云也。谓杀·盗二同一瞋心究竟也。前文依异心究竟。云盗ハ贪杀ハ瞋ト也。光二释中。后释意。宝同之。
又先加行遣使(文)麟云。又先加行遣使杀等者。论文俱言加行造恶色业。不言遣使。理实。若加行定。非唯遣使。自作亦得。如先作杀加行后方死等。或先燃火后烧物等。或先发言后方解等。如是等类。并是自业相成(文)。
第一四者(文)光云。问前三语起必兼杂秽。表·无表业四各别耶。解云。前三语起。同时别有杂秽语体。名俱起杂秽语。若离前三语起佞歌等。名不共杂秽语。总言之。若三语俱起。有三表·三无表。若四语俱起。有四表·四无表(文)。
五俱转者(文)此先加行。遣使造杀等四恶色业。并贪等随一现前。故五俱转也。疏随四究竟者。遣使所造杀等随四究竟也。下六·七俱转可准之。光云。如先加行。遣使造恶色业贪等起时。随四究竟。名五俱转。随五究竟。名六俱转。随六究竟。名七俱转(文)。
各当头起名为自力(文)当头者。独头起事欤。
二俱转者此(文)麟云。无正见。一者正见是推度性。五识无分别故非正见。以息求故无正见者。谓推求名见。尽无生智息推求故。不名正见也(文)决云。正见是推度性也。尽无生智止息位无推度故。无见也(以上)尽无生智位。所作已辨位。息所求故。相应慧无正见也。神云。正理论云。此相应慧非见性故(云云)。
四俱转者(文)近住等戒。制虚诳语一。不制离间等。故语一也。故身三合。四支戒也。麟云。恶无记心得戒者。此宗许故。如沙弥本是善心。来至坛场礼僧求戒。至第二羯磨忽起恶心及无记心。亦尔前势力发戒也。理实有无心得戒。此不论者。论明思俱转故。无心得戒非与思俱故。不明(文)。
第二九者或依无色(文)惠云。入无色定得苾刍戒。入色界定即有定共无表。与思俱转也(文)麟云。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前等者。谓沙弥正受戒时。入无色定得无学果也(文)。
论云别据显相所遮如是(文)光云。若别据律仪显相。所遮如上。若通据律仪·处中隐显。则无所遮。处中业道非是律仪。名离律仪据此隐相有一·八·五业道俱转。依宗正辨。受五戒等必须具足。方名律仪。若不具受。非是律仪。但是处中业道。如人不能具受五等。随其多少要期。且受离杀生等。虽不名为律仪所摄。亦得名处中业道。此中为足善业道中总有十种俱转。且于处中说一·八·五。理实处中具有十种(文)。
一俱转者(文)麟云。得一支远离者。谓有人不能具受五戒。但受一支。得五支者。谓身三语二。此亦非近事·勤策·苾刍等诸律仪支。但成处中妙行。或善五识现前得三支远离为五。得六支者。即身三语三也。此上所明。皆是同时俱。非前后俱也(文)。
释曰粗杂瞋通二者(文)光云。前六句明不善。后六句明善○为苦所逼。由相骂故。有粗恶语。为苦所逼。由悲叫故。有杂秽语。为苦逼。身心粗强。?戾不调。由互相憎故。有瞋恚(文)神云。由身分割截不离本身。更相践踏时。更相骂故。有粗恶语。为苦所逼。由悲叫故。有杂秽语。身心粗强。?戾不调。更相践踏所割身肉。由互相憎故。有瞋恚(云云)。
贪邪见成就者(文)光云。贪及邪见成就不现行。由未离故。所以成就不现行。无可爱境贪为己有故。贪业道不现行。虽有凉风触身起贪。轻非业道。如轮王·北洲贪轻非业道。地狱中有生处得智。知前身造业来生此中。现见业果故。无邪见现行(文)。
又地狱中业尽(文)问。地狱有中夭(见)何云业尽死耶。答。业尽死故无杀业道者。依猛利不善业。感地狱异熟果故。业未尽之时。无有横死之义。故云无杀业道也。然而依别缘力。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处异熟果。可来生人中等故。有中夭云也(已上本义抄)释ストソ无杀业道之所以。地狱业尽死故者。约所杀之有情谈之。北洲无恶意乐故者。就能杀有情论之。光云。北洲约果论之。地狱约因论之。故论述北洲之相。云寿量定故(文)。
业镜现前(文)正文云。光云。业才(文)今见光记。业镜(云云)神云。有业镜。造业身影皆现在前。又如瑜伽论说。阎魔王化作罪人本造业身。语地狱众生言。我本造此业。汝不须讳。又所杀生如牛羊等影。现在前来相续。妄语无用故。无妄语(文)光云(初释如神)又解。夫人虚诳为求遂意。于彼处所无事别求。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又正理云。或虚诳语令他想倒。彼想常倒故。无诳语(文)。
即由此无用(文)问。此无用者如何。答。诳语ノ无用ヲ今无离间所以用意也。谓准诳语无用者。有所求令他坏。于地狱无别求无用故。无离间语。又令他坏。为令他想倒。地狱常倒故。无用ナレハ。无离间语欤。可思之。惠云。常离即无用也(文)此意以常离即为无用欤。若尔者。疏由此无用者。上诳语ノ无用ノ言用ト之云心欤。非用其义准矣。问。疏云。由此无用及常离。无离间语(文)何以常离即为无用耶。答。宝云。此地狱中总有三例。一通现行·成就。谓粗恶语·杂秽语及瞋。二唯成就。谓贪·邪见。三不现行亦不成就。谓身三·语二离间语·虚诳(文)。
北洲成后三者(文)宝云。北俱卢洲有三。一意三业道唯成就不现行。二杂秽语通成就·现行。三身业道语三业道不成就·不现行(文)麟云。身心柔软无恼害事者。谓若身心刚强欲恼害他故。名为瞋恚。即身心柔软故无瞋也。不信因果作恶意乐。名为邪见。无恶意乐。无邪见也。此三离欲舍故。北洲无离欲故。定有成就(文)。
无恶意乐故无杀等六(文)光云。无恶意乐故。彼无杀生等六。此即通释。又别释云。寿量定千岁故。无杀业道。无摄受自他财物故。无盗业道。无摄受女人为妻故。无邪行业道。身心暖故。无粗恶语。又正理云。言语清美故。无粗恶语。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及离间语。又正理云。无诳心故。无虚诳语。常和穆故。无离间语(文)问。今疏云。无用故。无离间·诳语(云云)无用故无离间貌如何。惠云。北洲无用者。常不乖离故。无心求故。无离间及诳也(文)为令他坏。作离间语。北洲常不乖离故。虽作离间语。和穆不坏。无用故无离间语也。又为遂求心用诳语。北洲无所求无用故。无诳语也。
天鬼傍生前七业道唯有处中(文)天有七业道事。光云。虽诸天无杀。天爱自部故。或有时杀害余阿素洛·鬼趣。有余师说。天亦害天。知过去世为怨仇故。斩首截腰其命方断。故正理云。有余师说。天亦杀天。虽天身支断已还生。斩首截腰则不受生(文)惠云。六欲天与修罗相骂故。有粗恶语。阿修罗与女相离故。有离故。有离间语。有诳心故。有诳语。与修罗战有杀盗修罗女故。有淫·盗也(文)问。欲天起邪见欤。答。起邪见也。
色界无处中业道事。惠云。色界无处中业道。初定发身语表等。是妙行摄也(文)明眼抄云。天趣·地狱虽俱现见业果。而有差别。谓天趣受乐。其心容预。虽见业果。亦起邪见。地狱受苦。其心逼切。已见其因。不起邪见。天虽起邪见。由见业果。所起邪见非上品圆满。若极作意思惟之时。便见业果故。不断善。但光法师言不拨因果者。旦据极重邪见也。非言全不拨因果也。或亦应言。现见业果故。不断善根。而不可言不拨因果者是谓。故泰法师直云。以天趣中有生处得智现见业果。不言不拨因果。前义为胜也(文)。
然无色那含(文)惠云。然无色那含者。此说过去依身起无漏道。不说依地。有过去欲界一地身起一地道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即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即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即起一地道共戒。谓生上地。即不起下地道共戒也。从此已后生无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五地身道共戒也(云云)今疏云。虽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文)二·三·四·五地依身也。即二初禅。三二禅。四三禅。五第四禅之依身也。惠。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云云)此明无漏依地未至中间四·本意六地也。谓过去依身欲界一地。起未至一地共戒乃至六地共戒者有之(为言)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共戒(云云)初禅依身。起乃至五地道共戒。除未至地欤。若三地身。起三地共戒(云云)第二禅依身。起二禅三禅四禅共戒(为言)余准此可思之。问。已离色染超越证不还(并)己离色染练根得不还者。设虽不修胜果道。既成果道摄无漏故。此圣人生无色时。可成过去律仪。若前二果人。以有漏道得那含果后。以有漏道离色界四静虑惑人。既未起六地无漏生无色界。争可成一地·五地共戒耶。答。胜果道起·不起。中古诤论也。有漏道证不还果人。必起胜果道故。依身无色有学圣者。必成スト过去律仪ヲ可云也。
胜果道起事。麟喻独觉。凡位以有漏智断下八地修惑。依第四静虑入见道。一座成觉也。其间一百六十心。谓上八地九无间·九解脱。见道十六心也。上八地中。七地是凡位所断然起无漏无所作对治道也。非想一地。正起无漏有所作道也。此无漏无所作道者。则胜果道也。此则乍依第四静虑。拟宜起修七地九无间·九解脱道也。极利根麟喻如此。况声闻不修胜果道耶。故依身无色有学圣者。必成过去律仪也。
余处通成现○(文)光云。除地狱北洲。彼无前七善业道故。于余界等。七善皆通现行及成就。然有差别。谓鬼·傍生有处中业道。彼身无律仪故。若于色界。唯有律仪。无处中业道。于初定中发身表业。但妙行而非业道。三洲·欲天有律仪·处中二种(云云)。
十恶业道招○三果(文)第六卷明五果。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果也。其中感三果(为言)问。一杀业感三果欤(论问也)光云。有余师云。一杀业先受异熟。次近增上。次远增上。故有三果。有余师云。异熟·等流二果因别。先感异熟果。谓加行业令他苦故。于地狱中受苦异熟。后感等流。谓根本业。其命已无。生人中。寿命短促。经虽总说一杀生。实通根本·加行眷属(文)又云。不善业道招总异熟。通三恶趣。此文据重但言地狱(文)。
来生人中受等流(文)光云。等流者。是相似义。如断他命令寿短促今时寿命还短促。盗等准释(文)惠云。问。人趣命根是善业感。如何寿短是杀等流果。答。不说人趣命根是杀生果。但由杀生能障寿令短。名等流果也。正理破此论。杀业与命作障碍因令短命。彼自释云。但是杀生近增上果。虽说人寿是善业感。由杀生近增上果。令命住小时。近增上名等流也(文)妻不贞良(文)。
卑贱丑陋义也。
乖穆(文)不和穆也。
贪者贪盛(文)光云。前生起邪见者。今生痴增。所以者何。彼邪见望贪·瞋痴增盛故。痴是邪见等流果(文)惠云。邪见痴增者。由邪见增。后生痴等流果。贪·瞋准此释也(文)神云。邪见起时无行相转。坏现见事。比与贪·瞋相应无明。彼痴增重。贪·瞋有行相转故(文)。
增上果者(文)问。增上果者。第三生受之欤。又受等流果生ニ受之欤。惠云。不善招三果。加行时令他受苦。于地狱受异熟。地狱据重亦通余二趣也。令他短命等流。临终时令他失威光。第三生光泽鲜少。受增上果(文)光不言第三生。可见之。宝云。由杀生故。光泽鲜少。坏他光泽故。不与取故。多遭霜电(损他物故)欲邪行故。多诸尘埃(污他名故)虚诳语故。多诸臭秽(诳他人不欲闻故。应受捡)离间语故。所居险曲(亲友往来难故)粗恶语故。田多刑棘等(语伤人等故)杂秽语故。候变改(是说非故)贪故。果少(欲减他物故)瞋故。果辣(辛辣如瞋故)邪见故。果少或无(轻即果少。重即果无。以上)麟云。时候变改者。是说非等。不顺寒暑故名变改(文)余同宝。惠云。硗确(上苦交反。下苦角反。硗确薄瘠田也)碱卤(上胡缄反。下音鲁。说文。卤谓西方咸田也)辣(卢葛反。辛其曰辣也。以上)答此令他受苦(文)光云。初杀业。于杀他位。一令他受苦。二令他断命。三令他失威。谓杀生时于加行位令他受苦故。堕地狱受苦异熟果。非正死时。以正死时无有苦受唯舍受故。于根本位断他命故。从地狱出来生人中。受命短促。为等流果。将行杀时执刀杖等怖所杀生坏他威故。感诸外物鲜少光泽。为增上果。坏威据远加行。受苦据近加行(文)。
善业道三果(文)光云。正理云。且依离杀。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于天中。受异熟果。从彼没已来生人中。受极长寿。近增上果。即复由此感诸外具有大威光。远增上果。余善三果翻恶应说(文)。
又契经说八邪支(文)麟云。翻八正支。以翻正见立邪见故(云云)邪见·邪思惟(准八正支以寻为体也)邪语·邪业·邪命(此三以色业为体也)邪精进·邪念·邪定。
身业名邪业事。光云。从瞋·痴所生语业。各有四支。总名邪语。以语即业故。不言业。但从瞋·痴所生身业。各有三种。总名邪业以身非业故。不言身(文)麟云。以语即业故。但言语。身非即业故。不言身(文)。
界系门事。惠云。问。八邪支何界所系。答。邪念·定。邪精进。邪见。通三界。邪思惟·语·业·命。欲·色有。色界初定有。二定上无也。
三断门事。惠云。问。几通见等三断。答。邪见见断。语业命修断。余通见·修断(文)。
次第事。惠云。问。何故三业中先身后语。八邪中先语后身。答。三业据粗细次第说。八邪据相生说(文)宝云。正理云。以业中随粗细说。道支次第据顺相生故。契经言。寻·伺已发语(文)。
瞋痴生语业(文)神云。瞋·痴所生语·身二业。各有身三语四。两种语四合有八支。名为邪语。两种身三合有六支。名为邪业。从贪所生身·语二业。身三语四。合有七支。以难除故。名为邪命(文)。
贪能夺有情心(文)惠云。贪起时映夺本心也(文)。
如有颂曰(文)光云。引颂可知。取下两句为证。上两句同文故来。故正理云。诸在家人邪见难断。以多妄执吉祥等故。诸出家者。邪命难除。所有命缘皆属他故(文)。
此释违经(文)戒蕴经中观象斗等说邪命(ト见タリ)为戏乐延命。故知一切贪所生身语业皆邪命也。依之戏乐歌舞等皆是邪命也(为言)。
断道者谓无间道(文)光云。道能证无为断。及能断有为惑。具此二断得断道名。即无间道能引断得至生相时。说名能证。能断惑得不至生相。说名能断。此无间道亦证亦断。若解脱道证而非断。虽于断得无引功能。与断得俱说名为证。非由彼力令此惑得不至生相。不名能所断(文)。
能招自地可爱异熟(文)惠云。能招自地可爱异熟者。依未至地。起无间道。断欲界烦恼。九无间道相应思及定共戒。招初定可意果也。等流果即无间道前后相似。或无间道与解脱道前后相似也(文)麟云。言后等若胜者。约九品论之。同品为等。增品为胜。果非因前故复言后(云云)。
士用果者(文)光云。谓道所牵俱有士用果。即是俱生士用果。二谓道所牵解脱士用果。即是无间士用果。三谓道所修。谓未来所修功德。或是隔越士用果。四谓道所证断。即是不生士用果(文)麟云。言道所牵俱有士用者。断道俱时诸法由道力起故。曰所牵也。言道所修至隔越士用者。以道断惑尽时。并能顿证一切功德。虽不顿起。并在未来。由隔越多念故。隔越言所证无为。不生士用者。以无为无生故。名不生。由道力证故。名士用(文)惠云。俱生士用者。即无间道同时思。能引同时心心所及四相七支无表也。谓道所修未来功德者。无间道后。引第九解脱中五通等功德也(文)决云。俱生士用者。今无间道俱生思。是名断道业。此思业能同时心心所及四相七支无表等引以。可云俱生士用也。无间道次引解脱道。可云无间士用。又无间最后第九解脱道中间所修五通等功德引。可云隔越士用也(文)。
增上果者(文)增上果者。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谓除无间道俱生思余有为法。增上果。又除前生前已生有为诸法。非增上果。果望因或俱或后故。除前生此余有为。或与因俱或在因后。名增上果也。
无漏业有四○(文)麟云。无漏有四果者。谓道前后相似。若等若胜。是等流果。余三同前。言余有漏者。即无间道外余之三道。及余一切善恶等业感。非断道并除离系。善恶性故。有异熟果。相似生义。是等流果。由彼力能。是士用果。不障义故。是增上果。言余无漏者。即除无间道外。余解脱等道。及余一切诸无漏业(文)惠云。余若有漏善。即解脱道及一切有漏散善等。余若无漏者。即无漏解脱道。无记即有覆无记也(文)。
无漏不招果(文)正文云。无漏唯不招报果。何总言不招果耶(文)论云。已总分别诸业有果。次辨异门(文)光云。一总问起。二起别问起(文)异门者。三性门三世门等。五门在之。可见之。
色行二蕴少分(文)麟云。色蕴中唯取身·语二业。除色香等。非业性故。行蕴唯取思一。余触欲等非业性故。皆不取之。故言少分。余蕴非业。故亦不取。法通五蕴者。以诸非业性亦是法。法通五蕴。理实善法亦通无为。以余二性唯有为故。故约总相。但言五蕴也(文)惠云。色蕴中取色声表无表。表取形色。声取前二声。行蕴取思。余法皆非者。少分也(文)。
善业以善法为四果(文)麟云。言善业望善法为四果者。同类因生。是等流果。牵引义边。是士用果。断道所得。是离系果。增上可知(文)不障义。增上果也。又云。言除异熟者。善法非异熟性故(云云)果必无记故。善非异熟性也。
善业以不善法为二果(文)士用果者。善思无间引起不善法无间。士用果欤。麟云。善望不善无三果者。类不同故。无等流果。不善非无为故。无离系果。非无记故。非异熟果(文)。
善业以无记为三果(文)麟云。以无记法为三果者。于前二上加异熟果。以善业能招无记异熟果故。余二可知(文)惠云。善业望无记法为三果者。善为因感当来异熟果。异熟果因善业生士用果。如通果无记因善心生。亦得余二无记因善业生。准此释(文)。
不善业以善法为二果(文)麟云。不善望善除三果者。不善业非能断道故。无离系果。善法非异熟性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文)惠云。不善业望善法。即是前念不善为等无间。引后念善法生。为二果也(文)。
以不善法为三果(文)不善业望不善法三果。谓前念不善为因引生后念不善。士用果也。其性同类。等流果。不障义。增上果。
以无记为四果(文)惠云。不善等为因引后念三无记。为士用。谓异熟等。除通果无记也(文)麟云。不善望无记法。有异熟果。以不善之业。能感异熟无记之法。体是异熟故。有此果(文)惠意。约异熟无记心。云异熟果。前后念相望故。麟意。约异熟法。云异熟果。世门见故。
答谓遍行不善(文)麟云。言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等者。遍行不善。即苦谛下邪见等三·及疑·无明并集谛下二见·疑·无明相应惑业。是谓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总言十一遍使。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者。即遍行外苦下贪·瞋·慢等非遍行相应惑业。为同类因。此等皆能引生身·边二见。二见望彼虽性不同。以同染行故。与不善为等流果。身·边二见内门转故。故是无记如品初释(文)十一遍使者。苦谛下五见·疑·无明。集下邪见·见取·疑·无明也。今取不善故。苦下三除身·边也。第十九卷云。遍行自界也(文)依三义立遍行名。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为因遍生五部。光云。或遍行因等流果。或是同类因等流果(文)。
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文)惠云。因前念四无记业。引后善法。如通果。初生定善。余三无记生善法及不善法。由通二境不同故。生善·恶二法(文)士用果相明也。增上果不障义。可知之。麟云。以无记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无记与善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无记不招异熟及善法非异熟性故。无异熟果。故但二果(云云)。
以不善法为三果者(文)麟云。望不善除异熟者。亦如望善说言。身·边二见为同类因者。且望当谛诸不善法故。言同类。理实二见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应言为遍行因。以此二见是遍行惑故(文)又云。言以无记为三果者。但有等流·士用·增上三果。以无记不招异熟故。无异熟果。无记之业非断道故。无记之法非无为故。故除离系果(云云)。
色行二蕴少分(文)惠云。三世无别体。约五蕴立世体。同前三性门。同念无等流果及异熟果也(文)。
过去业以三世法为四果(文)麟云。过去业望三世法唯除离系者。离系是无为。无为体非三世摄故除之。有余四者。以相应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摄。所以有士用·增上。有异熟者。谓过去善恶为因。感异熟果。今时同在过去也。等流果者。后似于前故。亦有之。望现未。准过去说(文)惠云。三世业与法性或同或异。思可知。异熟果性四句。唯异非同。唯不同等流。唯同非异果。唯性同增上·士俱用通。非除前性同及异也。过去世通多念故。同世得有等流及异熟果。现在一念同世无等流及异熟果(云云)过去业望过去法士用果者。过去业俱有相应法(俱生士用果)增上果者。过去业过去已谢法现在前时不障碍故。此过去业能作因。已谢法增上果同在过去。异熟果者。过去善恶业为因。感异熟果。此异熟果今已谢同在过去。等流果者。过去前后念相望谈之。可知之。过去业望现在法士用果者。无间士用果也。依过去业势力。无间生三性心也。增上果者。过去业不障义易知。异熟果者。因过去善恶业感现异熟果。等流果者。前后两念相望谈之。过去业望未来法士用果者。隔越士用果也。增上果者。过去业未来法生时不障故。异熟果者。因过去善恶业所感异熟果在未来。等流果者。隔念等流果也。
现相未亦然(文)亦然者。亦四果数也。其作法准过去业望现在法。可知之。
现相现二果(文)惠云。此约现在一念俱有·相应因。同时士用·增上果(文)麟云。现在但二无三者。唯一念故。无异熟果。无前后故。无等流果。但有相应因故。有士用·增上。可知(文)。
现在望过去果无之。无果前因后之道理故。
未于未果三(文)麟云。未来业以未来法唯三果者。俱有相应因通未来故。有士用果。有异熟果者。未来虽无前后。其异熟因约体建立。以善恶性为业无记性为果故。得有也。无等流者。以同类因熟位建立未来无前后故。无等流也。新云。异熟·等流必前后故者。若尔。未来无前后。应无异熟(文)。
不说后业有前果(文)现在业望过去法。果无之。又未来业望现在法。或望过去法。俱果无之也。
诸地业唯色行二蕴少分(文)惠云诸地业色·行二蕴为体。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蕴即定共无表。行蕴即思。空处已上。唯行蕴。思为体也(文)。
同地有四果者(文)麟云。言除离系者。以离系无为非地摄果故。有四。可知(文)同地有漏业望同地法。有四果。谓欲界一切善恶(善有漏散善)为因感。异熟果。善恶业相似生义。等流果。由彼力引生果。士用果。不障义。增上果。初禅以上。定善为因。感当地异熟。善无记业相似生义。等流果。士用·增上准前可知之。非断道故。除离系也。
异地二或三(文)惠云。若异地相望。如欲界业望色界法。即从闻·思慧入修慧。有士用·增上也。从欲界通果无记入色界善望即异性也(文)麟云。异地有二果者。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禅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无欲界业感初禅异熟故。无异熟果。有漏异地无同类因故。无等流果(文)。
第五明学等三果(文)学法者。有学身中有为无漏。无学法者。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也。非学非无学法者。一切有漏及三无为也。以有漏法不可修故。非有学无学身中法。名非学非无学无为法。不可修习令其增长故。亦非学无学法也。
学等三业唯色行○(文)惠云。非学非无学业。色·行二蕴。同前学无学业。色即道共戒。行蕴即思也。若学无学法通五蕴。取无漏边心王大地十大善十寻伺道共戒四相得为体。非学非无学法通五十七(文)。
非学非无学色蕴(文)正文云。可加行蕴。故光云。非学非无学业。以有漏色行二蕴少分为体(文)。
且学业以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学望学法。即取苦法智忍已后至有顶第九无间道已来无漏道。前望于后为三(文)麟云。学业以学法为三果者。同无漏故。是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除异熟者。以无漏法非异熟故。除离系者。以离系是无为故(云云)。
以无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学业即第九无间道道共戒及思。引第九解脱道尽无生智。亦为三果也。麟云。以无学法无二。准前可知。有士用。谓金刚喻定引起尽智。是士用果(云云)。
以非学非无学为三果(文)惠云。即有顶第九无间道已前。断惑得无为。为离系果等。及前三果四向无漏定。引有漏定等也(文)麟云。以非学法有三果者。断惑证灭。是离系果。从无漏观于时。引起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果可知。除异熟者。无漏不招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文)。
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文)惠云。无学业取道共戒及相应思望学法。即前三果四向学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学法。但一果无漏故。无异熟果。学法劣故。无等流果。非无为。无离系果。无有无学引起学心故。无士用果。然罗汉退者。谓有漏心中起烦恼退。亦非学非无学法也。若准正理。钝根无学望未来。利根学道为同类因。加行等流果。此约现起故无等流。不相违也(文)问。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文)然无学后学法前也。无果前因后之理。如何。答。以未来学法为果意欤。
以无学法为三果(云云)惠云。若无学业取尽智时。道共无表及思。望无生智无学。为三果也(文)麟云。无学有三果者。无间引起。有士用果。同类义故。定等流果。增上可知。除二果者。如学中说(文)。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二果(云云)麟云。望非学有士用果者。谓罗汉从无漏观出。引有漏心生。是士用果。无异熟·等流。如学业说。无离系者。谓无学人不更断惑证寂灭故(文)宝云。无学非无间道故。望非二。无离系(文)。
非学非无学以学法为二果(文)惠云。非学非无学业。即有漏定共戒及思。引无漏定。无漏定为学无学法。或世第一法引苦法忍苦法为学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学法为二果。有士用者。谓从世第一心入见道位。及余一切学人从有漏心入无漏观。并约引生之力。是士用果。无异熟果者。学法是无漏故。非异熟。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文)。
以无学法为二果(文)麟云。以无学法为士用果者。谓无学人入无漏观。余同学说(文)。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五果(文)惠云。若非学非无学业。望自类法。取前断道有漏业。具足有五果。又释。有漏道断惑有离系果。余取有漏定及一切法相生也(文)麟云。非学非无学法通无为故。有离系果。约有漏边。有异熟果。同类所生。是等流果。士用·增上二果可知(文)。
第六明见断等三果(文)三断者。见断(八十八使及相应俱有法)修所断(见断外有漏诸法也)非所断(诸无漏法也)。
见所断业唯行蕴少分(文)惠云。见所断业唯思。修所断业色·行二蕴。同前三性业出体。非所断业即道共及思也。见所断法。即心王大地十大烦恼六不善二不定八中取六。除睡眠恶作。为四蕴。修断法五蕴。通七十二法。非断法。通五蕴心王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寻伺四相得及三无为体也(文)麟云。见所断业唯思为体者。以诸色法非见所断故。余受想等非是业性故。唯思一是见惑相应思也。法非业性故。受想业。四蕴为体。但除色也。修非二断色行二蕴少分者。且修断色蕴。谓一切有漏身·语业色。非所断业色。谓无漏七支。修断思者。谓除见道惑相应思。外余一切有漏思业。非断思者。即无漏相应思业。二蕴俱非全故。并言少分。法非唯业性故。通五蕴(文)光云。见断业。以四谛所断行蕴少分为体。若修断业。以修所断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非断业。以有为无漏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见所断法。以四谛所断受想行识蕴为体。若修所断法。以修所断五蕴为体。若非所断法。以一切无漏法为体。总而言之。三断业狭。三断法宽(文)。
见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三果(文)惠云。见断业即身见相应思引边见。业生(文)麟云。初约见断业。唯三法。且唯见断除离系者。谓业非断道法非无为故。无此果(文)身见相应思边见等。引生自部惑故。等流果。由引生力。士用果。不障义。增上果。可知之。
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见断业引修断法。引修道贪等。即士用·增上。不善果即异熟果。以见惑有遍行随眠。能生五部与修惑遍行因。即等流果也(文)麟云。望修断有四果者。谓见断业通不善。修断通无记。故有异熟果。遍行因所生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非无为故。无离系果(云云)。
以非所断法为一果(文)惠云。无漏五蕴及三无为但有不障义。为增上果也(文)麟云。望非断唯一果者。法非无记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无引生义。无士用果。业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故但一果(云云)。
若修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二果(文)惠云。修断业望见断法。如下无明。不了前境同时思。引生疑·邪见等(文)麟云。次辨修断业望三法初望见断但二果者。见断唯染污性故。非异熟果。修部无遍行惑取他部界故。无等流果。非法无为故。无离系果。无间生义。有士用果。除离系。是非断故(文)。
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修所断业。即善恶业引修断法。取前断道有漏业具五果释。即来生果为异熟果。余果可知(文)修所断善恶业感果生。异熟果。具修断惑由修断三性思。能引起修断善恶等心。士用果。俱生无间隔越等。修断业与修所断法。前后相生相似。等流果(自地修断相望)增上果可知。不障义。无为非所断故。修断法无离系果也。
以非所断法为三果(文)惠云。修断业望非断法。即有漏定共戒及同时思。引生无漏定。为士用·增上果。及有漏道断惑证得无为。为离系果(文)麟云。望非断有三果者。以有漏道断惑证灭。得离系果。有漏善心无间引生无漏心。有士用果。言除异熟者。无漏非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云云)。
非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一果(文)惠云。非断业即道共戒及同时思。不引见惑生。但有不障见惑生义。得为增上果(文)麟云。初望见断唯一果者。非断业是无漏故。见断法是染行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法非无为。无离系果。无引生义。无士用果。故但增上(文)。
以修所断法为二果(文)惠云。非断业。即无漏道共戒及同时思为业。引有漏定生。为士用·增上果(文)麟云。修断有二果者。从无漏观出入有漏心。有引生义。有士用果。余义同前(文)。
以非所断法为四果(云云)惠云。非断望无漏法。即法忍相应思及戒。证无为。为离系果引解脱道等。为士用·增上果也(文)麟云。非断有四果者。同无漏故。有等流果。无间生义。是士用果。断惑证灭。是离系果。非有漏。唯除异熟果(文)。
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文)光云。于异门中。最后所说。皆如次言。显随所应遍前五门义也(文)今疏。六门者。异门五门之次上。总分别诸业有果门加欤。然异门中初三性相对果明。论文初云。最后所说。皆如次言。显随所应遍前门义(文)此文总分别门次异门初。置此言故。皆如次言。遍异门分(见)若尔者。光释顺论文欤。
释本论业(文)神云。释发智本论中应作等三业(文)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文)正文云。第三业字剩。论无此字(以上)。
有说染污三业(文)光云。应作等三。各有两说。初师意。说染污三业。名不应作。诸善三业。名应作。诸无覆无记三业。名第三。后师意。说染污三业·及无覆中坏轨则不合俗礼仪身语二业·并能等起此二业思。皆名不应作。谓染污全·无覆少分·诸善三业·及无覆中不坏轨则合俗礼仪身语二业·并能等起此二业思。皆应作。谓善业全·无覆少分·于无覆中除应作不应作三业所余三业。名为第三。于二师中。前约胜义尽理而说。后约世俗而非尽理(文)宝云。此师说。不善·有覆无记身语意业。名不应作(文)。
有说亦坏轨(文)宝云。第二师释兼取无覆无记·无轨则三业·意业即发身语者。皆名不应作也(文)惠云。坏轨则。即四无记中不合威仪无记。此约不顺世俗礼义。前约胜义感善恶果论(文)。
若依初说(文)惠云。第三非应非不应作。第一师即取四无记及有覆无记。第二师。除威仪无记外余三无记及有覆无为第三业也(文)。
论云为由一业(文)惠云。为由一业但引一生。此举现业问当果。又为一生下。举现果向因也(文)。
一业引一生者(文)引业者。引同分业名引业。引同分唯三之文(尔见)故此一生言显一同分也。依之婆沙百十四。说四业有三说(并)但以同分为引果矣。此同分是生死总报。故旧译云。总报业。此则感总报业。总报之业也。问。总·别引·满感果委意如何。答。凡论业果。造其业。感其界其起·其生等。此云引业名总报。于此果报总体上。方感寿命长短身形作业等。各别报。此中命根引业所感。身形等满业所感也。以上明眼抄趣。光心。光三云。引业非唯感总同分。能兼感别命根故(文)此释显光意命根别报也。宝意总报·别报名引果·满果故。引果·总报眼·目异名也。由之以命根众同分。共名引果云总报也。可思之。
一业不引多生事。惠云。问。若不许一业引多生者。何故阿那律言。我昔施一独觉食。感得七返三十三天。及人中为转轮圣王。最后生巨富长者大释迦家。此即一业感多生。如何言一业不引多生。答。彼因一业引得第二生果。更造业展转至亡生果。约本因初说。或由一业起多思。愿生天或人等感得七生故。言因一食感得也(文)。
依萨婆多宗(文)经部宗意许一业感多生欤。
时分定业应成杂乱(文)惠云。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者。即顺现等三世定业如何安立。即生·后业与现杂乱。此破一业引多生也(云云)麟云。言时分定业应作杂乱者。谓顺现·顺生·后三时定果。各由一业一引。今若一业能引多分生。则顺现业又招生报。此业为名何等。故成杂乱也(文)。
应众同分同分差别(文)惠云。应众同分同分差别者。若此一身多业共引。即应一生内必死生。因云。以多业故。同喻。如多生。或可多生。应不死生。许多业引故。同喻。如一生。此破多业引一生(文)。
多业能圆满者(文)满业者。一身支体眼耳等诸根圆满庄严业。故云满业。圆满之业。依主释欤。别报业者。支体色力其形相各别。云别报。此别报之业欤。
譬如画师(文)一色图形喻一引业(文)光云。又正理四十三云。今一色所喻为一类业为一刹那。若喻一类。违此宗理。以非一业引一生。可约一类。类必多故。多引一生不应理。若言一色喻一刹那。非一刹那能图形状。即所立喻于证无能。今见此中喻一类业。如何引业约类得成。引一趣业有众多故。此言意显。一类业中唯一刹那引众同分。同类异类多刹那业能为圆满故。说为多(云云)引·满二业造时先·后事。惠云。问。先造引业。为先造满业。答。不定。随造者意乐力也(文)。
或有缺减(文)宝云。明由多业圆故满业不同身形有异也(文)。
二无心者(文)论云。二无心定。虽有异熟。而无势力引众同分。以与诸业非俱有故(文)麟云。二定有异熟者。谓无想定招无想天五蕴果。若灭尽定招有顶天四蕴异熟果也(文)。
得者善恶得(文)续本义抄云。诸业者。唯限思业(云云)准此能发思欤。麟云。得与诸业非一果者。谓得与业或前或后非定俱故。非一果(文)法俱得者。与所得法虽俱时。有此得或前或后或俱生故。以不定非俱有因也。惠云。若心心所得四相等。与业俱时能引亦能满。若前后及一切不与俱时者。皆满不能引也(文)二定得所感满果事。光云。问。二定及得。既不感引感何满果。答。如婆娑十九云。评曰。应作是说。无想异熟。唯是无想定果。彼命根众同分及五色根异熟。唯是第四静虑有心业果。彼余蕴异熟。是共果。问。灭尽定受何异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处四蕴异熟果。除命根众同分。彼唯是业果故。问。诸得受何异熟果耶。答。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应行异熟果。色者。谓色·香·味·触。非五色根彼业果故。心·心所法者。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及彼相应法。心不相应行者。谓诸得生老住无常(文)。
无间业者(文)论云。若有业。由五因缘。易见易知。此中偏说。谓处·趣·生·果及补特伽罗。唯五无间具此五种。余业不然。故此不说(文)光云。正理释云。处谓此五定以母等为所起处。趣谓以地狱为所趣故。生谓无间生感异熟故。果谓定能招非爱果故。补特加罗谓此人能害母等(文)神云。婆沙百十二云。复有说者。五无间业具五因缘。易见易知。是故偏说。一自性故。二趣故。三生故。四果故。五补特伽故。自性故者。谓五种性是决定极重恶业。趣故者。此五决定于地狱受。不于余趣。生故者。此五决定顺次生受。非顺现○果故者。谓此五定感世间极不爱果。补特伽罗故者。谓能造此五补特伽罗。易见易知。谓害母父乃至出佛身血所余一切恶业皆无五种因缘。是故不说(云云)。
一者数行(文)论云。应知此中唯数行者。名烦恼障。如扇搋等。烦恼数行难可伏除。故说为障(文)光云。总分二品。但言上下故不言中。或言上下影中。可知。应知但依现行烦恼为其障体。不依成就(文)麟云。言数行难可伏除者。以烦恼数起故。今对治道无由得生故。云难可伏除也(文)。
并一切恶趣(文)惠云。正理论云。何故名障。答。障圣道。若尔大梵应立为障。答。许离染故不立。问。无想何故立。答。不能离染。以无心故。准此通障六行离染也(文)麟云。报障中间。梵王非圣。所生起戒取处。不起圣道及道加行因。何不立为异熟障。答。以能离染故。非障也。非如北洲·无想·三恶趣中不能离染故(文。净宝云。离染者离欲界为言)于大梵。依身不起三灾。四善根不起圣道加行。圣道尚不起之也。但以有漏道离染故。非报障也。光上。引正理论能障圣道及道资粮并离染故云文毕云。即准此理。异熟障中不说大梵。以有漏道能离染故(文)。
问此障何法(文)此问答释障名也。光云。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或亦能障异生离染(文)。
论云此三障中(文)光云。此下明三障轻重。有两师解。此即初解(文)麟云。言第二生亦不得圣者。由造重业必生地狱。或烦恼障定堕恶趣故。第二生亦不得圣。若其报障现身虽不得圣。其第二生即容得也(文)。
约异熟果决定(文)麟云。约异熟果决定者。释无间名。论先问云。此无间名为目何义。故有此答两说中。前约业招其果无有间隔。后熟假者从于此生无间定生地狱。俱是无间隔故。名无间。又论云。彼有无间得无间名。与无间法合故。名无间。如沙门法合故名沙门。解云。由此道有灭恶故。与灭恶法合。名沙门。此业有无间果故。与无间法合。名无间也(以上)除北俱卢(文)论云。且无间业唯人三洲。非北俱卢余趣余界。于三洲内。唯女及男造无间业(文)。
谓彼父母于彼少恩少爱念(文)光云。若天生黄门少恩。为彼缺身增上缘故。惭愧微。若损黄门。父母于彼虽非缺身缘。父母于彼少爱念故。所以彼于父母惭愧心亦微(云云)缺身缘者。既天生黄门故。父母黄门缺根缘(为言)。
如聪慧马(文)光云。婆沙云。大德言。诸傍生类杀害父母。于无间罪有得·不得。谓聪慧者得。非聪慧者不得。曾闻有聪慧马。人贪其种。令与母合。马后觉知。断势而死(文)引聪慧马。傍生类觉慧分明之语欤。
人从非人生(文)惠云。人从非人生。如世罗生从鹤卵。或父母转作非人。杀皆不成逆也(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八(颂疏论本第十八)
第一出业障体(文)故云五无间业。约果立此名。或名五逆罪。义章云。此之五种。经名为逆亦名无间(文)。
一五逆得名事。义章云。问。何故此五偏名为逆。以其背恩违福田故。杀父杀母背恩故逆。余三违于福田故逆。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违僧福田。出佛身血违佛福田(文)。
一列次次第事。前十七卷。害母·杀父·害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即经说次第也。当卷下明轻重段次第同之。又当卷初列云。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随轻重次第列之欤。
一轻重次第事。此卷下明轻重。可见之。义章云。次辨轻重。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深重。破僧最重。故成实云。破僧最重。离三宝故。令僧离佛。亦碍法宝(文)。
一起罪次第事。义章云。言次第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此四相望。无其次第。随何在先皆得起之。若以破僧对杀父·杀母·杀罗汉等。破在先。久清净人能破僧。若先杀父·杀母·杀罗汉。人不信受。何能破僧。若以破僧对出佛身血。次第不同。若依杂心。要先破僧。后出佛身血。清净之人能破僧故。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后明破僧。提婆达多。先教世王杀害其父。自欲杀佛。望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恶名流布。利养断绝。因即起于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后。二说云何。并是圣言。难定是非。若欲和会。律中所说。就最初者。出血无犯故得破僧。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防信者语。必先破僧。后得出血。若先出血。不得破僧(文)珍海文义要。问。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传云。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云律中所说就最初者。最初即是加行异名也。而作出血僧后故。云杂心所论据彼后时所信者语。就出血根本故。云后时。不非根本故名所信者也。又一说云。出血之事。有破僧先。五百新学初不知之。破僧已后。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论约后知之(以上)。
一佛与调达诤论本缘事。惠云。经说。佛与调达为兄弟。佛为兄前母子。调达为弟后母子。后父母已。不分弟财。唤入山游戏至顶。佛推调达堕山死。由此因故在灵山。西域记。山西埵有砖精舍。东辟其户。如来多在此处说法。傍有大石。高四五丈长三十余步。是调达掷石伤如来足出血处也(文)。
一调达造三逆本缘事。破僧出血杀罗汉(花色比丘尼)智论(十四)云。斛饭王子提婆达多。出家学道。六万法聚。精进修行。满十二年。其后为供养利故。来至佛所。求学神通。佛告憍昙。汝观五阴无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为说取通之法。不得所求。涕泣不乐。到阿难所。求学神通。是时阿难未得他心智。如佛所言。以授提婆达多。受学道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得五神通已自念。谁当与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阇世。有大王相。欲与为亲厚。到天上取天食。还到郁怛罗越取自然粳米。至阎浮树林中取阎浮果。与王子。或时自变其身作象宝·马宝以惑其心。时时自说己名。令太子知之。种种变态以动其心。王子意惑。于里园中立精舍。四种供养并种种杂供无物不备。以给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大得供养。而徒众鲜少。自念。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佛何异。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花色比丘尼呵之。复以拳打尼。即时眼出而死作三逆罪(云云)。
四身一语业(文)第二句身·语分别。后二句根本·加行分别也。
破僧诳语名一诳语(文)宝云。天授知五法。实非是道。诳无智比丘说是道故。是妄语(文)五法如下所明。
第二明破僧(文)义章云。前之四种。显可知。破僧难识。今宜广辨破僧之义(文)。
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文)光云。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为体。谓僧未破有和合性。同共和合许有圣道。僧由有此和合性故容得入圣。若僧被破。舍和合性。有不和合性起。由彼破此和合性故。不得入圣。故成无间。以和合体上非得为不和合性(文)惠云。不和合性。大乘论许别有体。此论即是非得。取法轮上非得。为僧破体。以诳语为因(问)和合以四比丘蕴为体。若不和合非得为体。和合应以得为体。答。不可相例。如异生性非得为体圣性非唯以得为体问。既破愚夫愚夫先有圣道上非得。缘何破了方以非得为体答。未破。虽有非得。容得入圣。破了未和来。无有得圣时。故非得为体(文)神云。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摄。是所余不相应行(文)。
答如是破僧因诳语生(文)意云。诳语因。破僧果也。诳语是无间业体也。破僧非无间业体也。今疏得破僧是无间果者。破僧诳语无间业果也云。非无间业体然破僧为无间业。诳语因立破僧果名(为言)光云。虚诳语是因。所破僧是果。谓因虚诳语僧方破故。言虚诳语名僧破者。因受果名(文)。
所破僧所成(文)不和合性所破僧上所成也。麟云。言所破僧所成者。谓非调达成破僧体。但是破愚夫。今不得圣。所破僧众所成就。虽当时千世界法轮不转。而成此非得。但是四伴。及五百少年比丘亦然(文)。
无间一劫熟者(文)光云。若造余四逆。不必生彼。或生余地狱。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恶强。受一中劫(文)一增一减名一中劫也。又引婆沙百十五云。如是说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尽中劫而得脱故。如毗奈耶说。提婆达多。当于人寿四万岁时。来生人中。必定当证独觉菩提(文)本义抄。问。提婆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虽有学者异义。悉起取果用可云也。付之提婆既不受尽一中劫异熟果。知于一中劫果不悉取果用之事。如何。答。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于一中劫异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事。必然也。但提婆于一中劫果。悉虽起取果用依别缘力。虽业□位至业力衰歇之时。不受尽彼地狱异熟果。来生人中等之义可有也(以上)。
随罪增苦增(文)光云。造逆渐多。其身转大。转复柔软。而苦具渐加。受苦转增。造多逆中。初是引业后是满业。故正理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余助满故。成实论。若造一逆。一劫受果。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成实依经部宗。一业感多身。多业感一身(文)宝云。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大柔软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文)。
论云谁于何处○(文)光云。一问谁能破。二问于何处。三问能破于谁。四问破在何时。五问经几时破(云云)。
苾刍者(文)明能破人也。答。第一问。宝云。正理四十三云。要大比丘。必非在家比丘尼等。以彼依止无威德故。唯见行人。非爱行者。以恶意乐极坚深故。于染净品俱躁动故(文)光云。婆沙一百六十一云。见行者。所有意乐坚固猛利。于杂染清净品作决定。无道退转。诸爱行者。无如是事。故不能破。又唯男子破法转僧。非诸女人。亦非扇搋·半择迦等。皆是爱行者。所有意乐不坚不猛。于染净品皆不决定。是故彼类不能破僧(文)神云。于斯且举净行为初类。显端严语具圆等。丑陋讷等无破能(文)又云。住净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无威德故。即由此证。造余逆后不能破僧(文)惠云。问。见行人。为钝根为利根。若利根。调达何故退失神通。答。见·爱二人。皆通钝·利二性。调达失神通。钝根见行能破僧也(文)。
破异处者(文)明破处也。宝云。谓羯阇尸梨沙。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在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故非对大师(师在鹫峰山应捡文)旧云。伽耶山者讹也。以羯阇之与伽耶声相近故。谬传尔。然西方别有伽耶山。去鹫峰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非破僧处(文)义章伽耶山(云云)。
愚夫者(文)明所破僧也。本义抄。问。初师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耶。答。尔也。付之忍世第一法位。见道近方便也。更不可为所破。如何。答。初师意。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文)愚夫言。广可取异生诸位(见)但于难势者。得忍善根之后。不可有随邪师信邪教之义云事。二师所存。更无替也。其中初师意。愚夫者。即指异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广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异生诸位之中。有随邪师信邪教之类。亦有不随邪师不信邪教之位(为言)第二师意。今愚夫者。唯取随邪师信邪教之类故。得忍善根之后永无此义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也。故正理论云。说得忍亦不可破。由决定忍佛所说故(文)二师所存。其趣如此也(以上)。
忍异师道时○(文)明正破时也。宝云。同忍佛教名为和合。忍异佛及别佛教。名为僧破。正忍之时。是僧破时。亦是结彼破僧罪时。婆沙一百十六云。齐何当言法轮僧破。有多释。如是说者。若由意乐誓受余师。谓彼愚痴诸比丘众。由定意乐发如是心。作如是语。提婆达多是我大师佛世尊。齐此当言法轮僧坏(文)神云。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能障佛法轮坏僧和合故。谓僧坏シテ邪道ニ转ル时。圣道被遮。暂时不转。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为出离道。忍许彼所说时。名破法轮(文)大意调达设邪教(五法)化取正众四人以上。破僧意得也。正约调达事相。语取五百新学比丘。彼新学。信提婆我大师。信五法出离道。去鹫峰山。移住象头山时。云正破时也。麟云。言忍异师名破者。准四分律。调达于王舍城中说五法。五百新学比丘便即信受。后至伽耶方承羯磨。今此但言忍异或是通言。即亦同彼五法中制(文)义章云。问曰。破僧前后二时。一王舍城。调达比丘。宣说五邪行。筹和众。五百新学受筹之时。二在伽耶。邪正两众别作法时。此二时中。何时正破。释言。二时俱有破义。王舍行筹破行法时。伽耶布萨破众法时。是故二时皆名破僧(文)惠云。立邪三宝。五法为法宝。达多等为僧宝。自为佛宝。
一调达五法事。疏出二说。五百人信心生时。名破僧也(文)居迥露(文)不食一切○(文)光云。一切鱼肉血味盐苏乳等(文)惠云。问。乞食等与佛制何别。答。名虽同。意别。调达为衣食等转。佛有出离处转(文)。
一如来被破法因缘事。惠云。在鹫山中。劝调达。汝勿破僧造不善业趣非爱果。如是殷勤诃责。而无止息之心。尔时世尊起正智见。审观前际。而我昔破他眷属。见过去。为珍宝仙人时。有弥佉长者。嫁女慕才学超世。时有十二丑婆罗门。以与其女及财宝。后时仙人至。才学过彼。仙执手牵起。彼即告言。勿夺我坐处。我所得财宝皆悉与汝。仙人不许。彼言。我愿却生劫生破汝眷属。世尊观见。便入静室。默然宴坐。受其报(文)光所引婆沙同之。
不经宿者(文)明破已经几时。光云。真谛师云。日将暮时。破僧至夜三更。还复和合故言此夜必和不经宿住(文)义章云。如经中说。不经一宿。僧还和合。何因故和。由舍利弗及目连故。目连以通令其调达眠而不觉。又现胜通。化彼新学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弗辩说令其生解还来归正。故得和合(文)此时舍利弗·目连被教化五百新学鹫山还住也。
如是名曰(文)总结上也。破法轮·破和合僧。约法·约人各别也。谓僧众集会和合セルヲ引分テ取ル方ヲ名破僧。如来正法轮结界羯磨不ル转セ方。名破法轮也。光云。问。破法轮·破羯磨僧。为体同不。今解云。两种破僧和合上非得为性。若破羯磨僧。以羯磨和合上非得为体(云云)。
赡部洲者(文)义章云。如论中说。破羯磨僧在三天下。除郁单越。彼无僧故。破法轮僧唯在阎浮。此有正道故有邪道。此有正师故有邪师。故又破羯磨局在界内。所损之处。破法轮者。破处局在一界内。所损遍三千世界。故律经言。三千世界一时之中。应学不学。应诵不诵。应习禅定不习禅定。乃至应入无漏圣道不得入之。破处如是(文)。
九等者(文)本义抄。问。八苾刍分为二众时。正众四人信邪法耶。答。提婆达多破法轮僧之时。八人僧众之中。四人留随如来。四人分信邪师邪教。留随如来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正众四人设虽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为二众之时。正众四人·邪众四人。俱被云所破僧之门。八人俱可舍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且一义意。以上)婆沙百十六云。于正众中极少四人。于邪众中极少五人。如是极少下至九人。则法轮僧坏(文)破僧以极少九人成之。能破一人所破八人。所破八人内分二部。语ヒ取ル四人。此名邪众。所留四人。正众也。互以有四人。成破僧。若减四人三人已下。不成破僧。不成布萨羯磨故也。律家云。调达王舍城未须羯磨。象头山邪众一和行布萨羯磨。此羯磨竟。邪忍必定行五法也(以上)。
第五明无破法轮时(文)义章云。杂心云。于此六时中。无破法轮。不结界一。破僧前二。破僧后三。牟尼涅槃四。瘜肉未出五。无第一双六。不结界者。破法轮时。必依羯磨。羯磨依界故。不结界。不得破僧。言前后者。彼破僧前及破僧后。众僧一味不可破坏。已涅槃者。无正师故。亦无邪师故。无破僧。瘜肉未出时者。调达恶人起于恶戒恶见之患。如疮瘜肉。此未出时。亦无破僧。无第一双。舍利·目连。弟子中标名第一双此未有时。则无破僧。何故如是。调达见佛有胜弟子。学佛别蓄胜弟子故。又此二人能和合僧。故有此双方起破僧。盖乃是其佛力·法力·一切众生善根力故然(矣文)目连止第一(文)麟云。止即定也。目连神通第一。依定发故。约所依名止第一。观第一者。即惠之别目(云云)。
弃坏恩德田者(文)光云。正理云。若有父母。子初生时。为杀弃于豺狼路等。或于胎内方便欲杀。由定业力子不命终。彼有何恩弃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于子事忽起欲杀心。然弃等时。必怀悲愍。数数缘子爱恋缠心。若弃此恩。下逆罪触。为显逆罪有下·中·上故。说弃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设彼无恩但害其命。必应无间生地狱中。诸聪慧人咸作是说。世尊于法了达根源。作如是言。但应深信(文)。
问父母形转○(文)宝云。明父母转根杀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转作畜生。杀不成逆(文)问设有女人○(文)释。第三句也。光云。因彼血渧以成身者。此是生母杀成逆罪。身生本故。第二女人但是养母。诸有所作应往来等事应咨后母。以彼后母能饮能长养成故(文)宝云。正理论云。害其养者。成无间同类(文)惠云。母为因彼血者。童子迦叶是此生也(文)。
误等无或有者(文)光云。此正明设杀无逆。婆沙由二因缘得无间罪。一起加行。二果究竟。虽起加行。果不究竟。彼不得无间罪。虽果究竟。不起加行。亦不得无间罪(文)。
等者等取(文)麟云。此父母与余人同一处。起一加行杀二类。表唯有一。以从强有故(文)宝云。明两同处境起一加行杀于二类。表唯从强。无表具二。论。尊者妙音。此师意。说表亦有二。正理论云。今观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余罪摄(云云)。
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文)本义抄。问。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是可误杀。何成逆罪哉。是以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不成逆罪。答。于阿罗汉无阿罗汉想。杀之尤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杀阿罗汉云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虽知阿罗汉恩深。愚痴之类不辨其恩甚重。故杀一人僧之时。无是阿罗汉欤非阿罗汉欤ト云フ简别之思杀之故。是非误杀。亦成逆罪也。但于父母例难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杀父母之理故。于父母无父母想杀之。皆是误杀。不成逆罪也(以上)。
若有害父父是(文)麟云。论云。若尔譬喻经说当云何通。谓佛在世南印度国有一国王。以国委付太子始欠持(此云顶髻)往室罗筏。归佛出家。得阿罗汉。太子无道。专行非法。暴乱百姓。有旧老臣。至父王所具陈上事。请大王还国乐诲太子。父王许请还本国。太子臣恐被诛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还来夺位。请遣一使在路而杀。太子纳此佞言。遂遣使杀。父王知业因缘应合。子杀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谓害父·杀阿罗汉。论主通云。彼显一逆由二缘成。或以息田·德二门。呵责彼罪故。言二逆(文)。
但起打心出佛身血(文)麟云。婆沙于此四句分别者。有出血不成逆。谓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谓以杀心打以令血处成二分。或俱句。如杀心出佛身血。或俱非。除上尔所(文)本义抄。问。于如来身起杀心。不出血成逆罪耶。答。于如来身起杀心。打之血虽不出。皮外令血移本处。亦可成逆罪也(以上)。
二杀后无学亦无无间(文)婆沙云。问。于最后命终。必住无学。云何不得无间耶。答。于无处身无恶心故。谓彼但于学身中起杀意及加行。于无处。由无无间因故。不得无间罪(文)。
五逆加行必定成(文)麟云。谓必定生地狱故。不能离染(文)神云。余恶业道加行必成スル中间ニ若圣道生。业道不起。以圣道所依止身与余业道定相违故(云云)。
障世生天解脱道(文)生天者。天业即障静虑定ヲ修习スルフヲ。解脱道者。障离染得果之道也。麟云言障世生天解脱者。正理云。乃至力能遮遏诸异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余果。若已得果者。令不得离染。若已得离染。令不证漏尽。习定等息(文)。
入道得果离染等(文)惠云。入道即初果向。得果即初二果。离染即第三果。漏尽即第四果也(文)习定修习静虑。温诵。诵经欤。温思。思惟即惠欤。等。礼佛檀施等诸善根欤。道者。障离染得果之道也。
余四无间(文)光云。由此。破僧。五无间罪中最为重。余四无间罪。第五出佛身血·第三杀阿罗汉·第一杀母。此三如次后后渐轻。第二杀父最轻。恩等少故。等谓等取德。恩·德二田中。德田胜恩田。以彼德田能拔有情生死苦故。于德田罪重恩田。然德田三中。破僧最重害法身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出佛身血罪重。以佛功德胜阿罗汉故。又是师故。次害阿罗汉轻故。于德田中以后德少故。所以罪轻。前德多故罪重。然恩田二种中。父恩少母。母怀长养慈恩多故。母重父轻(文)。
第六明无间同类(文)宝云。正理云。言同类者。是相似义。今详。相似是得罪。相似。谓此五同类得罪与所似罪轻重相似。名为同类(文)惠云。同类者。相似义。此非无间即生。容顺后受也(文)本义抄。问。初师意。无间同类顺次生必感地狱异熟果欤。答。顺次生不可必感地狱异熟果也。付之。初师意可异有余师说。非无间生之义意。定知顺次感恶果哉。答。无间同类顺次必感地狱果者。与五无间业无差异。何不立无间业耶。知顺次不必感地狱果也。但于难势者。初师意。显无间同类业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有余师意。述顺次生不必感地狱异熟果之旨也。二师各显一篇之相。更非相违之义也。故正理论不置有余师说之言。即显非相违二说之旨也。
污母及污无学尼(文)光云。于母及阿罗汉尼。行极污染。谓非梵行名杀母同类。同于母所作罪业故。或杀住定菩萨。名害父同类。菩萨恩深犹如父故。或杀有学圣者。杀阿罗汉同类。学·无学同圣田故。僧和合缘。谓资具等。若有侵夺僧和合缘令僧离散。名破僧同类。或坏窣都婆。出佛身血同类。众人恭敬窣都婆与佛相似故(文)。
第五明三时障(文)本义抄。问。三时障业唯限引业欤。答。满业之中。顺生业·顺后业。并不定业中异熟定异处熟者。可为障碍故。三时障业。不限引业。可通满业也。
唯除顺现法受(文)麟云。谓不还果。一去不还。但不得受生·后二报。现身既犹在此。故得现受无妨。其不定业异熟定故。亦能为障故。不除也(文)。
第六明菩萨相(文)惠云。菩萨相者。大乘。三无数劫修菩提资粮。百劫修相好。百劫学神通。千劫学威仪。万劫学万行。此论宗即四阶成佛。第一三无数劫修菩萨资粮。第二百劫修相好。第三王宫下生。逾城出家。以有漏道断下八地烦恼。第四三十四心成正觉。梵云。菩提萨埵略云菩萨。菩提即所求果。萨埵所度有情。大智上求菩提。大悲下济有情。从境立名。有财释。或菩提准前。萨埵即自身。即求菩提之有情。依主释(文)。
修三十二妙相业(文)神云。言三十二相者。婆沙百七十七云。问。相异熟业。以何为自性。答。三业为自性。然意业增上。在意地。非五识。唯加行得。唯思所成。在欲界人趣。依唯赡部洲男身起。如是说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业圆满三十二相者。一足善住相。二千辐轮相。三指纤长相○三十乌瑟腻沙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得梵音声相。问。相是何义。答。标帜义。殊胜义。祥瑞义。问。何故三十二不增减耶。答。三十二世间共许是吉祥数故。问。八十随好在何处。答。在诸相间。相与随好更相显发。如林中华。又如宝山众宝杂饰。如是佛身威光奇特(文)惠云。如相好业非生得慧。加行生故非闻慧。劣故。非修慧。是散地故。意识修。分别故。加行得。功用生(文)。
八十种好不说事。惠云。问。缘何不说修八十种好。答。以自相上用故不说修(文)。
百大劫事。惠云。问。百大劫何劫。答。取中劫以下。超九劫既是中劫。取亦中劫也。
住定事。惠云。问。菩萨先已得定。缘何百劫方得名定。答。先天知人不知。今人天悉知。方名住定也(文)。
此有六义得名为定(文)光云。此中言定。谓彼决定生善趣等。名之为定(文)。
一善趣定(文)论云。谓生人天趣妙可称故。名善趣(文)。
二生贵家定(文)光云。或生大婆罗门家。婆罗此云豪族。或大婆罗通上三处(文)神云。三世诸佛。或婆罗门。或刹帝利。或巨富长者。或大婆罗此云阴覆。如上三家。能多阴覆一切有情。名大婆罗家(文)准此等释。等上三家乐有情云大婆罗门欤。
三具根定(文)论云。菩萨恒具胜根。恒受男身。尚不为女。况有受扇搋等身(文)。
五念定。六坚固定。论云。生生常能忆念宿命。所作善事无退屈(文)。
于利乐诸有情(文)光云。于利乐至皆负荷者。别解无退屈。驮婆。此云好。不用钱直名为无价。谓彼菩萨受他驱役利有情。如不用钱买奴相似(云云)奴(净实私云。元价奴者。菩萨常他有情ヲ利乐故。无恩给分奉公人ノコトシト为言驱役言奴言可思之)。
无缘大悲(文)惠云。无缘大悲者。二乘见有苦。或己父母方救。佛不简怨亲。有苦无苦皆救也。或无缘者。即真如。得此无缘法起大悲救有情。名无缘悲也(文)光云。无缘大悲者。谓彼菩萨起此大悲。有恩方起。无恩亦起。故言无缘大悲。任运恒时系属他故。以无慢心。皆悉摄同己身相似。须眼等时即便施与。名难求事。能代众生受种种苦。名劳迫事。显无退屈(文)。
赡部男对佛者(文)宝云。此中总六门。一修处。二依身。三对境。四明慧。五明时严。六明数(文)要男子身(文)宝云。正理云。珠妙相业。必依净身方能引起。修佛相故对佛方成。胜故非闻及生得慧散地故非修(文)。
能起九劫(文)次不明之。本义抄。问。释迦超劫限九劫欤。答。限九劫也。付之。涅槃经超十二劫(文)增一阿含云。弥勒菩萨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身超越成佛(文)如何。答。广披俱舍·正理·婆沙·杂心等。释迦超劫九劫(文)但涅槃经说者。彼述大乘实义。更非有宗依凭。次增一阿含经文。虽述小乘义门。亦是机见不同也。本义抄。问。释迦·弥勒最初发心同欤。答。释迦·弥勒二圣最初发心同时·先后。凡虑虽非所可测。依一义心者。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欤。其故。释迦超九劫。第九住劫成佛。弥勒无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并)成佛之时分思之。弥勒先发心释迦后发心云事。必然也。
各百福庄严(文)婆沙(百七十七光所引云)问三十二相。为一思所引为多思耶。评家云。如是说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业圆满问。菩萨所起三十二思。于诸相中先引何相。答。有说。先引足下平满善住相。后引余相。先安其足。后及余故。有说。先引目绀青相。先以慈眼观世间故。如是说者。此则不定。随此相缘合则引此(文)今疏云。次起一思正牵引彼者。是婆沙所说三十二思中一也。此则足下平满相牵引业也。余妙相业。准之可知之。正牵引彼者。彼言指足下平满相也。宝云。正理云。此中百思名为百福。谓将造一一妙相业时。先起五十思。净治身器。其次方起引一相业。于后复起五十善思。庄严引业。今得圆满五十思者。依十业道。一一业道各起五思。且依最初离杀业道有五思者。一离思杀。二劝导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谓回所修向为解脱。乃至正见各五亦然(文)光云二观道思(文)余同宝。
如农夫先治畦陇(文)光云畦陇(文ツカウネクロ)有说量无边际(文)婆沙云(光所引)评家曰。如实义者。菩萨所起一一福量。无量无边。以菩萨三无数劫。积集圆满诸婆罗蜜多已。能引思愿极广大故。唯佛能知。非余所测(文)。
一明佛数(文)光云。于三劫中。后位渐胜故。供养佛多。前位劣后故。供养佛少(文)。
第二明所逢佛(文)神云。谓于第三劫末。佛号毗婆尸。此云胜观佛。供养七万七千佛。末后佛名毗婆尸。第二劫供养七万六千佛。末后佛名燃灯。第一劫供养七万五千佛。末后佛名宝髻。三劫中皆应供养七万七千。初劫在三涂化生时。多有佛出世。不得供养。减二千佛。第二劫时。减一千佛。第三劫时。虽亦三途受生散化众生。然用业自在故。但佛出世即来人中受生供养故。具供养一万七千佛(文)。
最初发心逢释迦(文)宝云。正理云。初无数劫首。逢释迦佛。世尊为陶师子。于彼佛所起殷净心。涂以香油。浴以香水。设供养已。发弘誓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文)。
正法住千年(文)光云。若依智论。正法五百年。依善见律。度尼故。减五百年。以行八敬故。还得五百年。彼论约初减时言五百。此论据后故说一千(文)。
第四明六度圆(文)宝云。明菩萨六度圆满时不同也(文)光云。此约菩萨行因位中。说六圆满。不约果位。若约果位说六圆满。得尽智时(文)义章云。波罗蜜者。外国语。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说。度有三种。一者时度。此六行度三僧祇方或满故○到彼岸者。波罗者岸。密者是到。能舍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文)。
但由悲布施者(文)宝云。此中圆满有四节。此即第一前施圆满也(文)义章云。初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布。辍己惠人为施(文)。
今疏普施一切乃至眼髓(文)施外财物(并)自身支节。乃至骨肉眼髓。无吝惜(为言)。
被折身无忿(文)论云。菩萨被折身支。虽未离欲贪。心无少忿(文)光云。正理云。忍圆满者。于彼有情心无忿故。戒圆满者。不起害他身。语业故。心无忿故。身·语无恶故。无忿时。戒忍圆满(文)又云。第二位。戒·忍二圆满(文)义章云。尸罗。此曰清凉。三业烦恼焚烧行人。戒能防息故。号清凉。复言戒。以能防禁故。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毁名辱。于辱能安为忍(文)惠云。释迦因地为忍辱仙人。憍陈如为歌利王。与妃后入山游猎。妃后于仙人处求法。因此瞋彼。以刀断手足便归。护仙神雨沙石打王。即却向仙人处悔过。仙人言。我若有少忿恨之心。愿我手足不复反生。言讫手足如本。由兹因力。佛初成道。先度憍陈如等也。
此明精进(文)义章云。毗离耶。此名精进。练心于法故为精。精心务达故为进(文)光云。第三位。精进一圆满。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文)婆沙(光所引)问。近佛菩萨。于名·句·文得未曾得巧妙自在。应以别颂赞佛。何以一颂赞佛耶。答。菩萨思愿胜故。不重文颂。复次菩萨畏散乱。故以一颂。显己心无厌倦故(文)。
逝宫。惠云逝者往即无常也(文)。
如是赞已便超九劫(文)问。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欤。答。若存胜观佛底沙佛其体一非各别佛云义时。赞叹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也。百劫中初逢胜观佛。婆沙论文故也。若各别佛云义意ナラバ。赞叹底沙佛。第九十一劫ナルヘキ欤。可思也。
次无上菩提者。光云。第四位。定·慧二圆满尽智已去名无上觉。次无上觉前即金刚喻定。此时定慧圆满(文)慧云。金刚喻定时。定·慧俱圆满。或可金刚定即定尽智时即慧。此论依前说也(文)。
于如是四位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七十八云。总有三说。第三评家云。如是说者。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方圆满。解云。以戒摄忍。以慧摄定故。但言四。此论同彼第二师说(文)。
且初施类中(文)行布施时。身·语二业。名福业事。思托身·语起故。身·语名事。所依义也。麟云。思不自托者。谓思但托身·语而转。无自托之理。如指不自指。思俱有法者。即深思余受想四相等也(文)光云。彼因等起思。唯名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思非自依托故不名事。思俱有法唯受福名。善故名福非作故不名业。非思正依托故。不名事。以思正托身·语起故。俱有法不名事(文)。
戒类既(文)麟云。戒。是善性名福。造作性故名业。思所托故名事。故具三名(文)戒身·语七支也。
修类中(文)修慈观是慈无量欤。麟云。修类中慈善故名福者。慈以无瞋善根为性故。是善也。慈相应思托慈为门者。谓此慈定中。思以无瞋与乐为门故。亦名为事。非业性故。不名为业。慈俱时戒者。谓是定中。修此慈观。即定共戒也。思不自托。戒非正理故。并非事。以思但托慈为门故。不同戒类。别解脱戒是正托故。受事名。余俱有法唯受福名者。非造作故。不名为业。非思所托故。不名事。俱是善故。名之为福(云云)惠云。问。何故戒类中有事。修中戒不名事。答。戒类。是别解脱戒。散地思正托。即名事。修中戒。与心俱思不正托。不名事也(文)。
有说唯思(文)光云。第三解。或是经部有说。唯思是真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非是所托事故。不名事。福业之事。谓施·戒·修。以此三种为所依福业转故。是所托故。此三名事。非真福业(文)。
由此舍名施者(文)光云。虽所舍财物亦得施名。而于此施性中。舍财之具名施。谓由此身语业及能发思。舍物得成故。身·语及能发。是真施体。舍谓舍与。具是因义(文)由身·语·能发舍物故。身·语·能发为舍因也。故身·语·能发云舍具是施体也。
谓为供为益者(文)光云。为简彼七施故。说供养言。谓为于他尊重供养贫乏饶益。而有所舍。此舍具名施。此则当八种施中第八施也(文)。
言施类福者(文)光云。应知如是至草类舍等者。释第四句。应知。如是施类福业事。能招当来及与现在大财富为果。言施类福者。类之言体。显福以施为体义(文)麟云。颂言。此招大富果者。正理云。应知。如是施类福业事。回向解脱。亦得离系果。而且就近决定为言。且说招大富财果。依何立此大财富名。以财妙广不可夺故。角胜等施毒剌所伤。虽施而无大财富果(文)今疏不见颂第四句。故麟引正理释此句也。今疏言施类福者云条文。释第四句长行文也。准光记可知之。
如叶类器(文)长行文也。麟云。言如叶类器者。西方多以荷叶等为器也(文)光云。类之言体显福。以施为体义。如叶类器。西方以荷叶等为器显。器以叶为体义。如草类舍。显舍以草为体义(文)。
戒修类福准此应释(文)麟云。谓戒类以戒为体。修类以定为体。亦喻准施而明(文)。
离欲贪异生○名目益(文)麟云。若异生第三生等犹下生故。所以离欲·未离并得自益。圣人离欲定不再生。所以自益要未离欲。可以思知(文)光云。离欲圣超于欲界异熟果地(文)有信等七种圣财(文)宝云。此圣财资法身也(文)义章云。言七财者。善能资具故。名为财(文)宝云。正理云。或有施主。于因果中得决定信。或有施主。于因果中心怀犹预。或有施主。率尔随欲。或有施主。具净尸罗。或少亏违。或全无戒。或有施主。于佛教法具多闻。或有少闻。或无闻等。而行惠施。由施主具信·戒闻等差别功德故。名主异。由主异故。施成差别。由施差别。得果有异(文)。
行敬重等施者(文)论云。若施主行敬重施。便感常为他所尊重。若自手施。便能感得于广大财爱乐受用。若应时施。感应时财。所须应时不过时故。若无损施便感资财。不为他侵及火等坏(文)光云。能如法行敬尊重等四施。如次使得尊重等四果。无损施者。行施时不损恼他。施事得成(云云)惠云。无损施者。不损恼所施人。或财物无损也(文)敬重施者。起殷重心如敬世尊行施也。自手施者。所施物自手施之。应时施者。应时财施也。随四时施财欤。假令夏施惟。冬小袖重衣等也。
或阙或具(文)光云。应知。此中具有二种或具好色·香·味·触名具。或随具三·二·一种亦名具。阙亦有二。或总阙好色·香·味·触。或随阙三·二·一种。亦名阙(文)宝云。此中财施据衣食等故。说四境略不言声。非异熟故。食等四境成。食三境成(文)光云。集异门第一云。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弃能舍能遍尽舍。是谓财供养。何故彼论与此不同。解云。此论不说声。以非恒有故。衣服等物色等以收。故不别说(文)。
随时生乐受触(文)光云。有随时触者。寒有温触。热有凉触。故言随时(文)惠云。随四时生触。如夏有凉风生触等也(文)。
如女宝等(文)麟云。言女宝等。即轮王七宝也(文)决云。轮王七中减女宝。不具之意欤。或具女宝之上。彼女宝于触境有好·不好不同。不好云减欤(以上)。
由趣别者(文)宝云。犯戒人以是人趣故。胜狗千倍。非为有德有苦(云云)于此四种。作损益事。成善恶种。故云四田也。
七有依福(文)光云。此七种济他苦故。依此七种功德增长故。名有依。言七种者。一施客人。谓羁旅他乡。二施行人。谓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谓染疾者。四施侍病。谓看病人。五施园林。谓以园林施诸寺等。六施常食。谓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白众僧言。从今已去。日别为我设七僧斋。此名常食。西国诸寺。现有此法。又解。西方国俗。诸信福人。于诸远途聚施处。恐行侣中路饥渴故。于路侧逼近华林造舍。置财多贮饮食。诸来去者所须施与。或有总施一切行。或有但标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为常食。七随时施。谓有或寒或风或热时。随其所应。施彼随时饮食衣等。总名第七随时施也(文)。
由恩别者(文)麟云。如熊鹿等本生经说。菩萨本生曾为一熊。在深山中。尔时有人。入山采薪遇雪饥寒。熊将收养。余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见猎师。示彼熊处。共来加害。分取肉时。两手便堕(云云)惠云。婆沙说。菩萨昔为鹿王。其角如雪。其毛有九色。忽有一人。遇水所漂。鹿王入水救。得存此人命。王访此鹿。加以重赏。此人示处。将欲杀时。此人着癞。王知所由。发心不杀。此虽畜生。皆是恩由摄也(文)。
一解脱人(文)光云。如无学者施无学者(文)。
菩萨所行惠施(文)惠施法施也。说法门救他也。
三八种施(文)一随至施。论云。宿旧师言。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文)神云。随至施者。宿旧阿毗达磨师言。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正理论云。谓随有情投造己来。随宜施与衣服饮食。非深敬重(云云)。
二怖畏施(净立私云。怖畏施者。他人财宝失セン事ヲ知リテ其财ヲ借リテ后ニ本主ノ方ヘ返渡スヲ云怖畏施ト心欤)神云。怖畏施者。睹灾厄。为令静息。而行惠施。或见此物坏相现前。宁施不已。故行惠施(文)。
三报恩施。光云。昔得他施。今还施彼(文)。
四求报施。光云。今施彼物。希他返报(文)。
五习先施。论云。谓习先人父祖家法。行惠施(文)。
六希天施。光云。希生彼天。而行惠施(文)。
七要名施。光云。要求美名。行惠施(文)。
八。论云。为庄严心。为资助心。除悭吝。为资瑜伽(定也)为得上义(涅槃乐也)惠施者。说法谓法施。光云。正理四十四云。为庄严心者。谓为引发信等圣财故。行惠施。资助心者。谓欲减除诸悭吝垢。行惠施。资瑜伽者。谓求定乐展转生因。行惠施。谓由施故便得无悔。展转乃至心一境性。得上义者。谓得涅槃由初舍财。乃至展转一切生死皆能舍故。又行惠施。是胜生因。依此能引发证涅槃法故(云云)。
一父二母○五后身菩萨(文)宝云。杂心第八云。施此五种人。得大果。何以故。父母。长育生身恩故。病者。无所依怙。增悲心故。说法者增长法身故。示人善恶故。近佛地者。积聚功德广摄众生故(文)寻。此五种于上四田何摄耶。答。麟云。父母菩萨恩田摄。病者是苦田。未审(云云)法师论ニ见。论云。法师。四田中何田摄。谓是恩田所以者何。为诸世间大善友故。无明盲者能施惠眼故。令有情生长无漏法身故(文)。
先从意乐引○(文)此ヨリ明义次第也。谓先从意乐(此杀心也)引起加行。从床立取刀等事。皆是加行也。从加行引生于思。因等起思。是能发思也。从思引发根本(正命终一刹那也)此根本由趣·苦·恩·德四田成也。命终已后无表业。随转不绝。后起也。
今依义次从后向前(文)麟云。谓次中后起在前。意乐居后。今准义先后为次。则意乐居前。后起在后(云云)。
或有诸业于前六(文)光云。此即别显作业重也(文)宝云。如盗佛。得已供养。后起即轻。得已销铸。其罪即重根本(云云)。
非由余四如于父母(文)麟云。虽有六因。此中约田及根本二种故。指后起·加行思·意乐为余四也。言如于父母者。盗·杀虽齐是根本。而杀则重。盗则轻。此则约田显根本重(云云)。
所余加行思意业(文)麟云。如欲害佛。但由加行成重。不由根本。思与意乐。随其心重故重成(云)出佛身血罪事也。
除此中间业非轻重(文)宝云。六上最重。六下最轻。随阙少多。非极上下(文)麟云。除此中间业非轻重者。如具二·三·四·五等因也。有云。若具六因。皆上品业最重。若不具六因。皆下品。此业最轻。若二三是下。名非轻重(文)。
由审思者(文)宝云。若全不思及率尔思。但名造作。若审思造为增长(云云)光云。所作业非全不思。非率尔思。此名造作。亦名增长。若不审思。名造作。不名增长(文)。
由有伴者(文)光云。正理云。如盗他财复污他室杀他子等(文)。
善翻上应知(文)麟云。谓善。若有五因。即名增长。若无五因位。但名造作(云云)。
制多舍类福(文)麟云。言舍类福者。谓由善心但舍资财。施便起。不假前人受用。今施制多。即时类福也(文)。
如慈等无受(文)麟云。如慈等四无量时。虽运己心令得乐。而实前境未实得乐故。名无受(文)决云。作与乐拔苦等行相。于一切有情思救。此观是假相观也。虽作此观。有情不受用之。然而其福无量也。如此制多ニ施スルハ虽无受用。福尤胜。明文。故施制多。虽无受用。追申敬养福。从心生(文)假令造阿弥陀佛等作供养。是木像虽不受用。其心远敬极乐世界本佛故。福从心生其果不虚指也(以上)。
如从末度伽(文)宝云。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聚。树似皂荚树。赁婆。大小如苦练子。二果此土无故不译(文)。
离犯戒及遮(文)宝云。颂于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文)光云。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谓所遮非时食等。虽非性罪。佛为护法及有情。遮止。为护法者。法谓正法。犯遮罪人。为他说法。他不信受。因人拨法佛为护法遮止为护有情者出家人犯此遮罪。一他见讥谦获罪重。二他见轻慢不恭敬。为护彼有情遮止(文)。
三依治者(文)光云。依治。谓依四念住·四断等。此念住等。能对治彼犯戒及因(文)。
四念住(以慧为体。慧由念住。次治倒故唯四。文)一身念住(大种造色为体)二受住(受心所)三心住(心王)四法住(除上三外所余诸法)。
四正断一(已生恶断)二(未生恶令不生)四(未生善令生)五(已生善令增长)复有异说(文)光云。杂心第八云。根本净者。离根本业道。眷属净者。离杀生等方便。不为觉所坏者。离欲·恚·害觉恼乱。摄受正念者。摄受佛法僧念。亦离诸无记心。正向解脱者。为解脱持戒。不为身财及余所作。是故亦说随顺觉支此五因缘戒清净(文)。
三非寻害离恶觉也(文)恶觉者。欲·恚·害三恶觉也。谓思量世间可贪之事而起心欲名觉。思量世间怨憎之事而起瞋心名为恚觉。念知打骂乃至夺命名为害觉也(义章心)。
定地善极重心(文)麟云。是熏习义定地。于心相续起。极能熏习。令成德类。如华熏巨胜也(文)。
持戒亦感解脱(文)论云。持戒亦能感离系果。就胜说修(文)。
论云经说四人能生(文)法华义疏第四(嘉祥)云。四事得梵福(增一阿含)一无塔处立塔。二和合圣众。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请转法轮(文)。
四事供养(文)光云。四事。谓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如舍利子等令僧破已还和(文)。
先轨范师(文)光云。岂不前说欲界无有善业能招一劫异熟。无一善犹如不善唯一刹那能劫寿。依如是理故。作是说。然于一事发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快乐。谓于彼死复于中生。故劫乐言。无违前失(云云)惠云。问。前欲界善业无有能感一中劫。此业如何能感梵福量耶。答。由此一业起多思愿故。感梵福也。问。何故散善能感上地果。答。由此造业。命终法尔得上定。如世界坏时法尔上界定。或可后一是定善色界寿。前三欲天寿积如成梵福量(文)今疏所出十胜行真谛师解(见光记等)。
三救如来命(文)惠云。问。如来自在。谁人能救。答。若有请佛住世一劫。若过一劫。但约能请即是救也(文)。
毗婆娑说(文)光云。此即第二师说。云梵福量。指同前解(文)问。于妙相业福量出三师说。指同何师耶。答。上明相好业量。有说。唯除近佛菩萨。所余一切有情。所修富乐果业。名一福量云。初师义同欤。若尔者。唯除近佛菩萨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师意。梵福量与相好业同之故。除近佛菩萨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必然也。
第三明法施(文)惠云。法施·财施体同五蕴。财施色即身语。法施色即语业。余四蕴可知(文)。
光云。言体性者。婆沙出法供养体。云用五蕴为自性。解云。准财施中出真施体。法亦应然(文)麟云。言无染者。请法施主不希利养恭敬名誉。不尔自他俱损(文)光云。言契经等者等取律论。又解。十二部经中举初契经。等余十一(文)正理云。言契经者。谓总摄世俗·胜义坚实理。如是契经是佛所说。或弟子佛许故说(文)。
顺福分者。宝云。正理论云。感世间人天等中爱果。种子。由此力故。能感世间高族·大家·大富·妙色·轮王·帝释·魔王·梵王。如是等类诸可爱果(云云)。
顺解脱分者。问。以五停心总别念处等摄顺解脱分欤。将顺决择分摄欤。答。学者异义也。顺决择分摄可云欤。夫散一花捻一香回向涅槃。是名顺解脱分。更不可通五停心等观。但论文顺决择分者。四善根(云云)知四善根以前五停心等可解脱分摄云难者。于顺决择分。为圣道。有近加行。有远加行。付近加行举四善根。以实论之。广可通五停心等也。
书谓手书(文)印雕ロウ印文为印也。光云。书谓手书。印谓手印。并身工巧。以前身业为自性。及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五蕴为体。应知书印以能书印身业为体。非所言印。婆沙云。此中书者。非所造字。能造字法(解云。书与字眼目异名。非不相应中字也)又云。此中印者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说为印。算谓语算。如言九九八十一等。文谓文章。如人语言·讽诵·诗赋。并语工巧。以前语业为自性。及彼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五蕴为体。应知算文以能算文语业为体。非所算文。数谓意思计数诸法。一十等数是意业工巧。以前意业为自性。及彼意思同时能发心心所法。总言之。四蕴为体。但由意思能数法故。内思计数名数。出语以去名算故。应知此数以能计数为体。非所计数。婆沙云。数者。非谓所数稻麻等物百千等。所有能数之法。此数法故为数(文)麟云。文谓善巧安布音声等。亦非所述咏法名为文(文)。
善无漏者(文)惠云。准正理。善有漏及无覆无记。皆名处中(文)光云。问。何故不善·无记非修习耶。答。正理云。不善·无记非应习者非升近法故(文)又云。一切有为·虚空·非择灭。非具善·常相故。应名有上(文)论云。涅槃名无上。以无一法能胜涅槃是善是常超众法故。余法有上义。准已成。
右于讲谈席为扶引勘烦具疏等引载之抄之毕。
大永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时正初日)拟讲英宪(满六十)永禄四年(酉)七月朔日写之。阿阇梨净实(生年四十岁一交了)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十九(颂疏论本第十九)
释曰贪等(文)惠云。释此品。疏分二。一○文解释(文)任惠科文。释曰至故名分别(释名)就此品中已下(分文)释名中三。一贪等烦恼名曰随眠者(为释名先出体等言嗔等也)二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故名随眠二句(正释名)三此品广明(释分别言也)。
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文)光云。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难了(云云)宝同之。惠云。有部释云。贪等潜伏在六识难知。名随眠。有得系属在身。随也(文)准此等记。随言。随逐有情系属依身义也。眠字。烦恼行相微细。喻睡眠行相难了。贪等名眠(见)问。今疏增昏滞故句。释随言欤。解眠字欤。答。第二十卷末。随眠释名一段在之。以微细义释眠字。以随增·随逐·随缚三义释随言。而今疏随逐有情者。当彼第二随逐义增。昏滞故者。当彼第一随增义。若尔者。随逐有情增昏滞故二句。共释随言。眠言且不释之欤。或增昏滞故者。是释眠言也。夫于睡眠。行相微细。沈闇昏滞之二义在之。烦恼亦尔也。今以睡眠沈闇喻烦恼昏滞。贪等为眠(为言)若尔者。光以微细为眠。今疏以沈闇为眠。各举边欤。问。此品亦明缠垢等。何名随眠品耶。光云。此品虽亦明缠垢等。随眠强胜故。以标名。又解。此品初明随眠。从初立号故。以标名(文)宝同之。
论云前言世间(写本文字キエタリ)第十三卷世别由业生颂文也。宝云。先牒前为问起□□□○问中有二。一问业赖随眠。二问随眠体数。颂中四句。□□□前问。下三句答后问(云云)准此记。所以者何者。问业由随眠也。第二问易知。
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文)问。造业时欤。感果时欤。答。前言世别由业生者。果生必由业云也。业由○有能者。造业时。必由随眠缘力(为言)更不可及感果时。所谓业由随眠方得生长者。正明造业必由随眠缘力之旨。离随眠业无感有能者。不由随眠缘力之业。不施感有功能云也。指造业时云事。更不可疑之(以上本义抄)。
随眠诸有本(文)问。诸有本义如何。答。论以十事释诸有本义也。光云。诸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一坚根本。正理云。坚固根本。令得坚牢。烦恼根本。谓烦恼得。解云。由惑起。对治道不生。惑得转。强名为坚固二立相续。正理云。建立相续。能数令余连续起故。解云。能数令余后念诸惑连续起故。三治自□□□治自田。令所依止顺彼住故。解云。自田谓烦恼现行所依止身。□顺生烦恼。四引等流。正理云引毒等流。能引如自随烦恼□□□诸随烦恼等流业。五发业有。正理云。能发业□□□有业故。解云。业即有故。惑业及有。以业及果皆名有故。六摄自具。正理云。摄自资粮。起非理作意。七迷所缘。正理云。迷于所缘。能害自身正觉慧。八导识流。正理云。将导识流。于后有所缘。能引发识。九越善品。十广缚义。正理云。广系缚义。令不能越自界自地。以能长养染污界(云云)。
非直嗔名贪瞋(文)问。如颂文者。唯显嗔等名贪嗔·贪慢等。正列贪文言不见如何。答。颂贪字。通亘二边也。正显第一贪。傍标嗔等名贪嗔等意也。颂略言故。以一贪字兼二义欤(以上尧)宝云。如衣有润尘埃随着。贪润于境。嗔亦随增故。名贪嗔。慢等亦尔(文)光云。颂说亦言。不但嗔由贪力于境随增。意显慢等亦由贪力于境随增○此由贪力。义便兼明(文)准光记。六随眠释加贪字。义便明之(为言)。
一切惑生皆因贪力故(文)尧圆抄。问。诸惑本无明故。应云依无明力生诸惑。如何。答。实无明诸惑本。生诸惑。更所不遮也。今于境随增。由贪力(为言。以上尧)。
及声显六体不同(文)宝云。及是相违释。欲显六种随眠体性相违各别不同故。置及字(云云)。
六由贪异七(文)光云。上一句正答。下三句立有贪所以。就下三句中。第一句别显有贪。名异别标。欲界名欲贪。义准可解。故不别说。惑自名显故。不别说。第二句于内门转故。所以不名欲贪。第三句为遮解脱想。所以名有贪(文)。
于内门转故者释有贪名也(文)问。如光记。于内门转故句释不名欲贪。何云释有贪名耶。答。见今疏文。条于内门转故颂。云释有贪名(文)又条为遮解脱想颂。云又由外道等(云云)若尔者。立有贪名。二由在之(文)初内门转故。又为遮解脱故也。但于光释者。不名欲贪。则所以名有贪欤。寻云。内门转故名有贪所由如何。答。下此中自体已下释显此旨也。
少分缘外门转(文)惠云。皆是以少从多立名也(文)遁云。或唯初禅。有三识。缘外色声触境。或约上地借下地识缘外境也。章言。法者或相从说(文)。
缘色声香味触法外境(文)正文云。味字剩。
又由外道于上二界(文)阿罗罗外道。计无想天为涅槃。此则计色界为涅槃也郁头监弗。计非想为涅槃。此是计无色为涅槃也。问。檀提婆罗门。指腹为涅槃。此是计欲界为涅槃。何于欲贪不立有名耶。答。外道多分于上二界起解脱想欤。
此中自体(文)案释曰。六由贪异七之一段分三。一释颂文(如文)二此中自体下正释有贪得名。三义准欲界下释欲贪名。
自体者谓定及所依身(文)于内门转故。于定自体。明立有贪名。为遮解脱想。于依身自体。明立有贪名。可思之。光云。彼二界多起定贪。一切定贪于内门转故。唯于彼立有贪名。又由有人于上二界所依止身起解脱想为遮彼故。谓上界立有贪名。显贪所缘非真解脱。若泛论有。有通三界通内外。此中于上界有漏内自体上。立有名。彼界有情。多于等至及依身二自体上。深生味着故(云云)。
义准欲界贪(文)颂文。欲界贪不列名欲贪故。准有贪贪外五欲故。名欲贪(为言)。
第三明十随眠(文)光(二十)云。正理云。何缘随眠唯贪等十。非余忿等。唯此十种习气坚牢。非忿等故。谓唯此十习气坚牢起便难歇(文)。
五是见性(文)五见体性下委释之。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文)正文云。应云初二句总标。次四句明欲界(以上)。
十谓见苦有十随眠(文)问。四谛下十烦恼增减委意如何。光云。身·边二见。粗果处起。唯在一部。戒禁取。果处起者。见苦所断。非果处起。但总相缘。不推因果。见道所断。故通二部。邪见·见取·疑前一后一。缘四谛。中一见取。若果因处起者。见苦集断。若总相缘不推因果。见灭道断。此三非迷事起。非修道断。贪·瞋·慢三。若缘四谛所断起者。通四谛断。若迷事起者。修道所断。以此贪等行相粗非细。不推理故。非亲迷理。无明若与五见疑相应及与缘彼四谛所断贪等相应。并独头者。四谛所断。若与迷事贪等相应。修道断。故贪等四各通五部(云云)惠云。苦谛有身·边见余谛无者。不执其因及灭道无漏法为我我所故。身见余谛无执身为我。故苦下有身见。边见断·常依身见生。苦谛下有边见也。戒禁取有二类。一非道执道。二非因执因。推因果者。随断·常身·边见生故。在见苦断。及执无想定别解脱戒等。为出离道。此迷粗果。即见苦断。若执拨道邪见等。为出离道。即违道义强。见道谛断。集灭谛下。无戒禁取。如后文释。由独头无明不了四谛。引生疑。疑有无。引邪见拨无。执此邪见等为胜故。有见取也。与五见相应无明贪等。缘五见等生。亦见所断。余缘事贪等及相应无明。缘事境生。即修所断(云云)。
此中者光法师解云尧圆抄。光意。问贪等十随眠五部所断相也。宝意。问唯贪·嗔·痴·慢四随眠五部所断相也。论文列次起尽就四随眠为问云。宝解为善(为言。以上尧)。
光法师云此有二意(文)若缘见此所断(本义抄趣)光意于若缘见此所断为境之文。含缘见此境与缘见此所断为境二意。缘见此者。缘见此为境也。所断者。缘见此所断为境也。具应云。若缘见此·缘见此所断颂文。肝略故。下所断。略见此言也。上既言见此故。下重虽不说。见此所断义分明故。略之欤。颂巧妙如此。训云。若缘シテ见此ニ所断ヲ为スルヲ境ト名见此所断(云云)重意云。缘见此为境者。亲迷理惑。即五见疑亲迷谛理缘之故。云亲迷理也。此者四谛。见者。无漏智见谛理也。缘者。见疑惑迷无漏智所观谛理。云缘谛理也。次缘见此所断为境者。贪·瞋·痴·慢亲虽不迷谛理。缘亲迷理见疑起故。云疏迷理惑也。此者。四谛也。见者。无漏智见谛理云也。所断者。无漏智观谛理所断五见疑亲迷理惑也。缘者。贪等疏迷惑缘亲迷见疑等惑为境(为言)问。就缘见此为境方疑云。此者。谛境。见者。智见谛理也。若尔者。缘见此者。诸惑缘智云也。无缘谛理义哉如何。答。缘见此者。诸惑缘无漏智所观谛理云也。非云缘能观智。谓此中何相见苦所断。乃至何相修所断者。此问就能治道问此惑何所断也。见苦者。是能治道也。乘问成答故。云见此。举能治所治是诸惑ナリト判也(光释意也已上尧)私云。缘见此者。此者。四谛。见者。约所见。即谛理也。若尔者。见·此共名谛理。缘谛境义明也。可思之。或点本云。缘见シテ此ニ(文)。
若依宝法师解云(文)尧圆抄。贪·瞋·痴·慢缘见此所断惑为境。名见所断。不缘见此所断为境。名修所断(为言已上尧)。
如是三十六中见分十二(文)光云。别计六惑成三十六(云云)。
各除瞋恚(文)光云。问。何缘上界无瞋随眠。答。显宗云。彼コニ瞋随眠事非有故。谓于苦受有瞋。苦受彼无故。瞋非有。又彼コノ相续ハ由定润故。又彼非瞋异熟因故。有说。彼コニ无恼害事故。慈等善根所居处。诸所摄受皆远离故(文)。
总计成九十八使更加十缠(文)使言事。义章云。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尔。久随行人。系缚三有。不令出离故。名为使(云云)十缠者(二十一卷在之)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也。缠言事。义章云。所言缠者。烦恼缠心故。名为缠。又缠行人。亦名为缠(文)。
前八十八名见断○后十随眠(文)八十八者。于五部中。四谛下惑。约三界成八十八。可知。后十随眠者。修道下惑。欲贪·瞋·慢·无明。上界各除瞋。合十也。
余通见修断(文)遁云谓下诸地皆有上下可欣故。有漏亦能永断。虽是忍所害惑。及通修断。今有顶地最居上故。无上可欣。有漏之道。不能复断。要是圣人入见道位。起类智忍。方能永断故。不通修(文)有余师意云。异生不能伏断见所断惑。且伏修所断惑。得生上界。毗婆师意。云异生能合断下八地中见修惑也。委如论·光。谓异生以六行智观。断下地见修惑。生上界也。若上地没下地生时。退起之。若先离欲染人。入见道时。见惑已断故。唯为观谛理。起法智也。光云。问。先离欲染。后入见道。于见位中灭道法智。既无所断。应稍容预。何故不治上见惑耶。解云。非要断惑起欲法智。为观谛理起此法智(文)此释灭道法智修道位。治上惑。见道位。唯治欲惑。不治上惑云ニ付ナ此问答起。惠云。问。先凡夫断欲惑尽后。入见道。起苦法智忍。应断上见惑。答。先起法忍。观谛引类忍。断上惑。法忍不断上惑也(文)。
我我所者(文)五见中。第一释有身见。文段分三。初释有身见名体。二西国名下。出梵汉异。三故论云下。引论明二家别。初出经部说。次出毗婆沙师说(如文)。
执我我所名有身见也(文)委分别之者。身见有二种。我见·我所见。我见者。外道意计。一法执我。体用自在。主宰之德ヲ备タルカ故。我ト思也。我所见者。我外诸法ヲ皆我所有法ト计スル也。
次五取蕴为体(文)简无漏五蕴云五取蕴。取者。有漏烦恼名也。
此云怀身见惑名有身见(文)于萨字有与坏二义(在之)二家别也。有者。显五蕴自体实有。坏者。显五蕴无常义。身者。二家同和合义也。
遮计一想立迦耶名(文)迦耶者身也。身者。和合则聚集义也。聚者。多法聚集也。故遮一想(为言)。
勿无所缘计我我所(文)惠云。此破经部坏身见。坏是无义。如何缘无法执我也(文)。
断常者(文)断见常见也。光云。于所执我我所事。或执为断。或执为常。乖于中道非断常理。以妄执取断常边故。名边执见。缘边起执边之执故。名边执。依主释。边执即见。名边执见(文)右(禅谈抄)云。光云边见必身见起故ト云テ。身见计スル处ノ我我所ヲ断常ト计シテ。身见边ニ起ル见故。边见ト云也(已上)此料简。身见边云边见。恐背光释。故难依此边见必身之释。非释边见名。只是边见起所由也。可思之。遁云。若有计我我所与蕴是一。蕴灭我灭。是名断见。或计我我所与蕴是异。若蕴灭我在。是常见(文)。
邪见(文)义章云。谬执乖正故。名邪见(文)光云。于实有体四圣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文)又云。一切五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重故。偏立邪名。如说臭苏凡苏皆臭。臭中极者名曰臭苏(文)。
见之取故(文)光云。缘见起取之取故。名为见取。依主释也(文)见取者。见所缘境也。缘见等起取执故。名见取(为言)。
理实应立见等取名(文)光云。诸有漏法。皆名为劣。圣所断故。执此劣法名为最胜者。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等言名见取。又正理云。或见胜故。但举见名。以见为初取余法故(文)问。于五见中三立见名二立取名事如何。光云。问。何故二见但名为取。答。由此二见取行相转故。名取。谓身见执我我所。边见执断常。邪见执无。取此诸见以为最胜故。名见取。取诸戒禁能得净故。名戒禁取。复次前之三见。推度所缘势用猛利故。名见。后之二见执。受能缘势用猛利故。名为取(云云)。
戒谓佛法中五戒等也(文)遁云。等取十戒·具戒也(文)。
外道狗牛等禁也(文)遁云。以外道通不了八万劫前之事。不知狗生过去有顺后生天之业。但见狗牛死得生天。便谓食草啖粪是生天因。故以效之。名狗牛等禁(文)。
论云如大自在生主或余(文)光云。如诸外道。或计大自在天为因。生主即是梵王。能生一切世间。是世间主。或主是天主。或余外道计。时方我等为因。如是等计。非世间因。妄起因执(文)。
投水火等(文)遁云。外道计。恒河水能洗除众罪。谓为福河。事火外道计火能净一切烧诸烦恼。故复投之。或为苦身超尔投以为苦行。如投岩等(文)。
受持戒禁(文)遁云。谓戒但为证灭远因。要假定慧方得涅槃。今唯执戒能得涅槃故。名戒取。故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文)。
数相应智(文)光云。外道尼乾子。常计数诸法为解脱道。智与数相应。名数相应智(文)。
算数智得涅槃(文)遁云。谓外道计。算至无量数。便不可数。计此胜智以涅槃。或计此智能得之。
略去等言(文)义章云。问曰。戒取所非一。或取苦行。以为能净。或取持戒。或取布施。或取礼解粪扫衣等。或取诸见。以为能净。如是非一。何故经中。但云戒取。不说施取·苦行取等。杂心释言。是中略故。且云戒取。若具应言戒等取也。问曰。等略。以何义故。偏就戒名。不就余者。释言。戒行取执者多故。偏言取。云何取多。诸内道人。多取持戒。以之为道。诸外道人。多取乌·鸡·鹿·狗戒等。以之为。是故名多(文)。
必先计度彼体是常(文)光云。于自在等粗苦果义。必先计彼体是常。谓常见。一·我·作者我见。计我常已。起世因执。因执才。见苦谛时。常·我执永断无余(云云)文意云果粗显易见故。缘粗果处起因执。见苦谛时断之也。虽于非因起因执。所迷之境粗果处故。苦谛所断。非集谛所断(为言)遁云。正理云。于自在等非因计因。彼必不能观察深理。但于自在等诸蕴粗果义。妄谓是常·一·我·作者。此为上首方执为因。是故此执见苦所断(文)。
一迷执我常法起(文)尧圆抄。我者。自在义。常者。常住义也。由此彼天常住自在计生世间。戒禁取。云迷执我常法起也(已上尧)。
二迷宿作苦行等(文)宿作者。迷生天因。云宿作。执我常。迷自在天现果也。对现果。名因云宿作欤。
此二迷苦果故(文)遁云。初从常我倒生。于果处转故。随二倒。见苦所断。后所迷境。虽通苦·集。苦果是粗。集·因是细。迷其粗果。执为因道。故见苦断。光云。此唯于果处转果相。粗显易可见故。计苦因为因。非全邪故。既迷果相故。亦见苦所断(文)本义抄。问。计因为因非全邪者。其意如何。答。以恶因等为善因等事。其义虽邪。因义是同故。云非全邪故也。不似以果为因是全耶欤(已上本)。
一执有漏戒等(文)尧圆抄。三学中。以定慧为断惑道。五戒等有漏戒。是方便道。非断惑道。今计真出离道。是非道计道。戒禁取摄。非道计道故。虽应见道所断。五戒等有漏果。其相粗显。其所迷执法体是苦果。亦见苦所断也。
二执谤道邪见及疑(文)遁云。谓邪见拨无正道。及疑真道。后便执此邪见。为解脱道。此亲迷道。于因果相不别迷执故。见道时永断(文)光云。谤集灭时。既拨所断所证法相。若执为道。便为无用。定依所断及所证法。而立道故。又彼所拨与道相异。必无彼无间执彼为道者。若于后时。执彼为道。定于果处而起道执。见苦谛时。此见便断。故无戒禁取见集灭所断(文)问。非灭计灭戒禁取。可灭谛所断乎。答。凡戒禁取。不过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二类。非灭计灭。是见取行相。非戒非戒也。
违道谛强(文)遁云。以执迷见为正坚而不舍故。云强也(文)。
第四明倒(文)义章云。所言倒者。邪执翻境。名之为倒(文)。
于见取中取计乐净为乐净倒(文)遁云。谓执劣为胜。皆是见取。而今但取苦下。计苦为乐。不净计净。为二倒。计余为胜。简而不取也(文)。
于身见中唯取我见(文)问。我见既一向倒。我所见何不胜耶。答。明问倒论文。二说在之。初师。如今释。第二师。取身见全为我倒。光云。其我所见异执不同。不别简。若依初师。我所见非倒。应作是言。我所见虽推度性及妄增益。非一向倒。亦于少分实处转故。如计实法是我所有。非无体故。所以非倒(文)此释意。我所见者。计我所有有实体也。而于实法计有实体之义边。叶实义故。非一向倒也。但于我见倒难者。诸法中实我者。应非一向倒。都无实我体计我故。是一向倒也(已上本义抄)。
执有漏道得净涅槃(文)光云。戒禁取。计有漏道得净涅槃。虽非究竟断惑证灭。而能暂离下八地染。证彼灭故(文)正文云。下八地惑。有诸圣者。以有漏道。永断证灭。何故定说虽非究竟暂时离染等耶。故论但言。戒禁取。非一向倒。缘小净故。不言暂时等。光云。不云暂时离染(云云)问。见取计乐受为乐。计善法为净。于少分实处转。何故倒(云云)光云。彼执有漏。同涅槃乐同涅槃净。于有漏中。无少乐净。同彼涅槃。一向倒故。名倒。戒禁取非道计道。即有分同无漏圣道证净涅槃。故不成倒(文)。
无门转故(文)遁云。断见邪见拨无。此二以托无名为无门。非谓无其所缘之门也(文)。
余惑非颠倒体(文)惠云。戒取具后二义。无一向倒一义。邪见具初中二义。阙后一义。贪等三义皆阙。非倒体也(文)。
想心随见力者(文)光云。受等世间不极成故。谓心想倒世间极成。如言此事恼我心想。而不说言恼我受等。故经不说(文)义章云。二依达摩多罗所说。直就同时心心数法。义分三倒。心是心王。想是想数。见是慧数。此三之中。见是倒体。心想非倒。与见相应为见所乱。通名为倒。问。见能浊乱一切法。何故唯言乱心乱想。心是其主故。偏说心。想能取想助见中强故偏说想(文)。
行相同故(文)光云。理实唯见倒。想心随见亦立倒名。与见相应行相同故。相从说倒。体非推度。非四倒体(文)。
此十二倒(文)此下叙异说也。
分别部说(文)婆沙抄一云。光法师云。分别论者。即弥沙塞部也。旧云。毗婆阇婆提。此云分别论师。以所立义不尽理故。应更分别。能分别论者。此非定一部。通十八部。不当理故。得名分别论者(文)光二十云。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毗婆阇缚地(文)惠云。二十部中无别分别部。法邪分别。皆名分别部。如初果人。有妻妾等。于妻妾上。取乐净故。此二倒上相心未断(文)光云。分别论者○乐净各二。所谓想心。若谓不然。未离欲圣离乐净想心。宁起欲贪。以此故。知乐净想心亦通修断(文)毗婆沙师意。光云。然圣有时为贪所逼暂迷乱故。率尔于境欲贪现前。起乐净想心。觉已即止。非推度等故。不成颠倒。如于旋火轮。以迷乱故。非实是轮。忽见谓轮起轮心想。觉已即无(文)。
尊者庆喜(文)法华义疏一云。阿难。此云欢喜。一者形容端正见者欢喜。二者佛得道夜生。谓欢喜日生名欢喜。三者过去发愿愿名欢喜(文)。
辨自在言(文)三界见惑断尽位故。立自在言欤。辨自在名。可寻之。
经部师说(文)光云。有余经部师。后作是说。八想心倒学未全断。彼宗意说。见唯迷理故。唯见断。想心通迷理事起故。通见·修断(文)。
且慢七者(文)此下释七慢。文段分二。初总释。二于他劣下别释。文段即七。就初总释中。初列七慢名。二令心高举下。释慢名。三行转不同下。释七别所由。可见之。
令心高举(文)义章云。自举陵他。名之为慢(文)宝云。正理云。有愚痴者。先于有事非有事中。挍量自他心。生高举。说名为慢。由行转异。分为七种。解云。有事谓称境。无事谓不称境(文)。
行转不同(文)宝云。行谓行解。转谓起也(文)惠云。高举虽齐。行解生处不同。分成七种也(文)。
于他劣(文)第一慢也。光云。于等云何。如有二人精神齐等。一先诵得阿笈摩经。一后诵得。心便高举故。正理云。于他劣等族·明等中。谓已胜等高举。名慢。岂不此二俱于境中如实而。转不应成慢。于可爱事。心生爱染。如实而转。如何成贪。然由此起能染恼心。既许成贪。是烦恼性。如是虽实胜劣处生。而能令心高举染恼。名慢烦恼。解云。族谓种族。明谓聪明等言。即显色力财等(文)。
过前慢故(文)光云。慢太过故。妄进一阶。或过前慢。或慢过重前。故名过慢(文)。
慢他过故(文)光云。胜为过。己慢他过故。名慢过慢。或慢谓高举。高前过慢。名慢过慢(文)。
执我我所(文)第四慢也。光云。于五取蕴。执我我所。此是我见。或缘我起慢。或持我起慢。或由我起慢。故名我慢(文)。
未得谓(文)光云。于未证得殊胜功德中。谓己证得。名增上慢(文)。
于多分胜(文)第六慢也。光云。正理云。诸有在家或出家者。于他工巧·尸罗等德多分胜中。谓己少劣。心生高举。名为卑慢。此中于己心高举者。于他多胜。谓己少劣。有增己故。亦说为高(文)宝云。准此论文。卑慢有高处。慢称境。无高处(文)。
于无德中(文)光云。正理云。于无德中。谓己有德。名为邪慢。言无德者。谓诸恶行违功德故。立无德名。彼于成此无德法中。谓己有斯殊胜功德。恃恶高举故。名邪慢(文)问。增上与邪慢。皆于未得法上生。有何差别耶。惠云。增上慢功德法上生。邪慢无得法上生。又增上内外道起。邪唯外道起。又增上通凡圣起。邪唯凡夫起(文)。
一我胜慢类(文)光云。我胜者。谓我胜彼。我等。谓我等彼。我劣者。谓我劣彼。有胜我者。谓有他胜我。有等我者。谓有他等我。有劣我者。谓有他劣我。无胜我者。谓无他胜我与我齐等。无等我者。谓无他与我等我胜于彼。无劣我者。谓无他劣我我居下劣(文)。
从○三慢流出(文)光云。如是三慢。若依我见生行解次第有殊。成三三九慢类。九中初三。如其次第。我胜慢类。谓我胜彼。于等谓己胜。即是过慢。我等慢类。谓我等彼。于等谓己等。即是。我劣慢类。谓我劣彼。于胜谓己劣。即是卑慢。九中中三。如其次第。有胜我慢类。谓有他胜我。于胜谓己劣。即是卑慢。有等我慢类。谓有他等我。于等谓己等。即是慢。有劣我慢类。谓有他劣我。于等谓己胜。即是过慢。九中后三。如其次第。无胜我慢类。谓无他胜我。于等谓己等。即是慢。无等我慢类。谓无他等我。于等谓己胜。即是过慢。无劣我慢类。谓无他劣我。于胜谓己劣。即是卑慢(文)。
答谓自爱乐(文)光云。无劣我慢虽无高处(已下同今释略之)遁云。正理喻云。如旃陀罗(旃陀罗即猎屠人等为王所使。然彼自知是极下类。亦自高举也。以上)。
前九慢类圣亦不现行(文)问。九慢类。从三慢流出。有学圣者。除我慢外。皆可现行(见)所流出九慢何云不现行耶。答。九慢对他等胜高举行相。似三慢故。虽云从彼流出。非云全同。然九慢。以我见为所依生。是我见所增也。有学圣者。已断我见。故云不现行也(已上尧)。
举例释也(文)宝云。于中引三例。一杀生缠等。二无有爱全。三有爱一分。此皆是修所断。而定不行。慢亦有虽修断而定不行。圣人定不行杀·盗·淫·诳故。所以发彼业惑。虽是修断。定不行(文。淫者邪淫。持自妻故)。
言无有者(文)光云。三界非常灭相。名为无有○此中意说。于三界中众同分上非常灭相。名为无有○但取缘众同分无常贪求。名无有爱。故婆沙二十七云。无有者。谓众同分无常。缘此爱。名无有爱。是故此爱唯修所断。以众同分唯修所断(云云)。
一类众生(文)光云。正理云。如契经言。一类苦逼。作如是念。愿我死后断坏无有。无病乐哉(文)。
蔼罗○龙王等(文)惠云。蔼罗筏拏是水名名龙。即是象(文)光云。正理云等言。为显阿素洛王·北俱卢洲·无想天等(已上论文)蔼罗筏拏是水名。水中龙象从水为名。即是帝释所乘龙象王也○圣人虽于善趣有身起爱。于恶趣龙王等有。爱一分未断不起。以圣不爱恶趣身故。故名有爱一分(文)。
此一分爱缘傍生故圣不起也(文)正文云。初释虽无过。不顺论。论唯云有爱一分常见所增故圣不起。然光记同今文有二义。初义可寻所从(已上)。
九慢我慢我见所增(文)遁云。即我见亲增长也。即是亲导引连续现前义(云云)。
由起邪见行杀等(文)遁云。由邪见不信罪报。遍行杀等故。此诸缠邪见所增(文)。
此见及疑圣已永断(文)宝云。问。一切染法。皆用见所断为因。如何独此由断见疑毕竟不起。答。此是别缘增义。不同余遍行因等。生于果法因。有远有近。此与见疑连续而起。是近因故。见疑若断。即永不行。余染污见疑因。远虽断亦行(文)光云。问。修断贪等。亦用见疑为遍行因。圣断见疑。如何现起。解云。应知修断起。由多因。或有要由亲因导。如慢类等。或有但由疏因亦生。如贪瞋等。或因有二。一未断因。二已断因。如慢类等。要由未断因。方能现起。余贪瞋等。由已断因。亦能引起(文)。
见疑为皆(文)遁云。谓慢类等。依见疑起。见疑有力。扶持慢等。犹如背也(文)。
遍行随眠唯在苦集(文)问。苦集下邪见等。为遍行随眠。灭道下邪见等。何非遍行随眠耶。答。宝云。正理论云。何故唯于见·苦集断诸随眠内。有遍行耶。唯此普缘诸有漏法。意乐无别。势力坚牢故。能为因遍生五部。见灭·见道所断随眠。唯有能缘有漏一分。所缘有别。势力不坚牢。不能为因遍生五部故。唯前二部有遍行随眠(文)惠云。一次苦集烦恼亲缘·重缘皆缘有漏境。意乐无别。二以势坚劳。得为遍行因。灭道与上相违故不立也。又苦集九地互为因果。苦集下烦恼。得为九上缘惑。灭谛九地不互为因。道谛法类治不同。故灭道下。无九上缘惑也(文)苦集下烦恼普缘有漏者。邪见等亲缘惑。缘苦集有漏法。贪等重缘惑。缘邪见等有漏。故皆缘有漏境云也。灭道下烦恼贪等重缘惑。缘有漏。邪见等亲缘缘灭道二谛无漏法也。故云缘有漏一分云所缘有别也。
相应者○相应无明也(文)宝云。相应无明。如所应。不共无明不与余烦恼杂。不杂是不相应义也(文)十随眠中。除无明余九种。自力起也。无明通自力随从。独头无明自力起余惑不相应。相应无明随余惑也。问。十一遍使。缘灭道下见·疑等。此即应缘见所断。若尔。以此义边。可云疏迷理欤。答。灭道下见疑等。即是苦·集谛也。遍行惑缘此。即是缘苦集故。亲迷理也。难云。灭道下见·疑等苦集谛故。缘此遍行惑亲迷理。贪等惑亦应云亲迷理欤。答。见·疑等有自相·共相别。迷自相云疏迷理。迷共相云亲迷理。所缘同虽见。此所断贪等缘自相。是疏迷理。见疑缘苦相。亲迷理也(已上)。
遍行自界自地五部诸法(文)光云。婆沙云。何故遍行随眠。能于他部随增。非他界地。答。遍行随眠。于他部法。有等流果或异熟果故。能随增于他界地。无等流果及异熟果故。不随增。复次自界他部。粗细相似故。能随增。上界地细故。不能随增(文)。
一遍缘五部(文)惠云。问。十一遍使顿缘。为前后缘。若顿缘者。十一遍使行因不同。如何俱起。若前后缘。余烦恼亦有此能。应立为遍行因。答。不据一时顿缘。然有顿缘力用。且如邪见力能拨无五部。故说顿缘。不说十一使一时起。若贪等自相惑。缘苦不缘集等。故不立(文)遁云。若渐次缘。余亦应遍。若顿缘者。谁复普于欲界诸法顿计为胜能得清净。答。不说顿缘自界地一切有漏。然说有力能遍缘五部各少分法。名为遍行。若贪·慢等。是自相惑。无顿缘力故。非遍行○又正理云。贪等烦恼。托唯见闻所思量事。方得现起。以于妻等起贪等时。缘显非形。缘形非显。故知贪等皆不遍缘(文)。
三为因遍生五部(文)宝云。何缘得知。修断染法。以见所断遍行为因。世间现见。有我见者。由我见力。外境贪增。我见若无。便于外境贪微缚故(云云)。
名九上缘惑也(文)惠云。婆沙十八。欲界非修地。非离染地。不能摄伏自界烦恼故。得缘色无色界。色无色界与上相违。不能缘欲也。由无明不了上二界故。引生疑。疑复生邪见。拨无上界苦果。见取执邪见为胜。戒取计为生天因等。此约苦下三见疑无明缘上界。集下烦恼缘上。准前释(文)问。九上缘惑。缘自界五部。即随增。若缘上界五部。即随增耶。惠云。自界有彼异熟·等流果。即随增。色无界与上相违。二异熟地别故。三上地细下地粗故。缘上不随增也(文)。
不执上界为我我所(文)正文云。论云。上界地(云云)明地字落。光记同论(文)光云。婆沙十八云。问。何故此二不缘他界耶。答。唯有尔所缘境力故。复次此二见唯于粗果法转故。谓此二见唯于粗显现见诸蕴。执我我所及计断常。若生欲界。于色无色界微细诸蕴。不能现见故。不执为我我所等(文)惠云。如外道执梵王为常我。即是身·边二见缘上界。如何言身·边二见不缘上耶。答。不执梵王身为己身常我故。不是己身身·边二见执梵王为常我见。邪智摄。谓与无明相应邪智。即于欲界先起二见执常我已。次复即起独头无明。执彼梵王。谓为常我。行相朦昧不能决执。所以非见也(文)。
十一随眠相应俱有名为遍行(文)光云。十一遍行诸相应法。有初后义。阙中一义。诸俱有法。有后一义。阙前二义(文)惠云。若与烦恼同时心心所。无遍随眠五部义。四相等无遍缘五部义。唯有为因遍生五部一义。三义中有一义。皆是遍行因(文)。
初一行颂总明(文)光记科文如今疏。宝云。第三明无漏缘。有三行颂。前一行颂。出无漏缘体。第二行颂。明缘地通局。第三行颂。明贪等非无漏缘(文)遁云。此文中大分为二。初至非胜能治故。明无漏缘惑。二贪瞋慢已下。明有漏缘。前文有三。初至诸行释灭。明缘灭谛。二缘道下至各三所缘。明缘道谛。三又论云下。兼显缘上惑(文)任此科文重委之者。初就明缘灭谛中。初总明无漏缘。二于中缘灭者下。别正明缘灭谛。次就明缘道谛中二。初明缘六·九地。二由别治相因下。明二所由中。又二。初正明二由。二虽法类智下。通伏难。又二。初明类智品道非欲三所缘。二论云法智品下。明法智品非八地所缘。中二。初问。次答。答中又二。初别立二道理即文为二。初非此皆能下。四谛中明阙初苦集。二又论云亦非下。明见修中阙初见断。第二又论云二初无下。总结二初无也。
各三成无漏(文)问。颂文。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各别列之。何今无明合云各三耶。答。十随眠谈。合二无明为一种故。今合二无明云各三。十一遍使同此。颂文。为显自力随从别。开二无明也。
义可准知(文)光云。灭道下六。此缘无漏。除此六种余五部惑。皆缘有漏。准此自成。颂不别显(文)。
此六烦恼亲迷灭道(文)光云。又正理云。谤灭邪见。为见灭耶。不见灭耶。若见灭者。如何见灭谤言无灭。若不见灭者。如何无漏缘。应言见灭。但寻教见。即谤如是所说灭无。岂不此见亲能缘灭。如何即拨此灭为无。如有目者。于多机处。遥见人立。拨为非人。虽亲缘人。而非不谤故。有见灭。而拨为无(文)。
以九地灭上下相望非因果(文)惠云。非因果故者。非同类因等流果。不同于道谛。非能作因增上果。不同于苦集。唯缘自地灭(文)光云。诸地择灭。更互相望。非因果故。不缘异地。善智悟境。通缘多地。不同染法故。显宗云。然诸善智悟境。理通容有顿缘多地行灭。诸邪见起于境迷谬。固执所隔。不能总缘。问。九上缘惑。于境亦迷。如何得缘多地苦集。解云。虽迷境起。诸地苦集由互相望为能作因·增上果故。容缘多地(文)宝云。正理论云。谓若有法。此爱所润。此地身见。执为我我所。彼诸法灭。还为此地见灭所断邪见所缘。乃至彼由耽着此地行故。若闻说有此地行灭。便起此地邪见拨无。非上行中有下耽着。宁下邪见拨无彼灭(文)遁云。灭是无为。无为无生无相。引起因果义故(文)。
唯缘欲界诸行择灭(文)遁云。谓烦恼名为诸行。由诸行灭显得无为故。举诸行。目其择灭(文)惠云。诸行即有为法。于此法上得无为。名诸行择灭。如欲界有为法。欲界爱所润。摄为己有。身见执我等。断此爱时。显得无为(文)。
唯缘六地法智品道(文)缘欲四谛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缘上界四谛与前相似故。得类智名。遁云。谓于六地定中。亲欲界四谛之法。起无漏智。为法智。若依九地定。观上界四谛境。起无漏智。名为类智(文)问。何故法智依六地。类智依九地耶。遁云。法智观欲界境起。无色欲四远故。不能观欲故除之。无色类智既观上界故。通三无色。又欲界无能治道故。不言缘欲界道。不同择灭断惑所显故言欲界诸行择灭(文)。
若治欲界(文)惠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间等五地法智品治上八地修惑。疏唯举中间等五地。以此五地全不治欲界故。偏举也(文)寻云。修道所摄六地法智。通治欲界·上界修惑。然何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不云治上界。又中间等五地法智。云能治上界。不云五地法智兼治欲界耶。答。实如难。今且为显所治别。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间等五地法智。能治上界云也。以实论之。有所治同义。非所遮也(已上尧)光云。若治欲界。谓未至定中法智品道。能治欲者。若能治余。谓六地中灭道法智品。于修道位。能治余色无色界者。皆彼邪见·疑·无明所缘。以是法智品品类同故(文)宝云。六地法智品道。虽有治欲治余不同。皆欲邪见所缘。以同是法智类故。九地类智品道。若治此地及治余。皆为八地邪见所缘。以同是类智类故(文)。
缘九地者(文)光云。若上八地各三随眠。一一唯能通缘九地类智品道。不缘法智品道(文)尧圆抄。色·无色界有八地。谓四禅门·无色。此八地各有三种随眠。一一皆能缘九地类智品道(九地者如章文)所治惑在八地(四禅四无色)九地类智品道通治有顶惑。故有顶三惑通缘九地无漏道也。初禅等下地三惑。虽非二禅等类智所治。初禅等惑。缘自能治类智品道时。亦缘二禅等类智品道。以类同故也(已上尧)。
除有顶也(文)有预非无漏依地故除之。
由别治相因(文)论云。何故缘灭。自地非余。缘道。便通六九同类(文)为答此问难。此颂来也。遁云。问。既离欲惑。方依上地。起无漏道及得无漏。见·疑已无。如何得为三惑缘耶。答。道下见·疑缘六地道者。但约未证圣时缘他身说。不约缘自身无漏。若自起无漏。无漏即无见·疑。谓无漏。至苦忍初心。方有无漏。若见·疑烦恼。上忍位中已得非释灭故。不能缘自身无漏也(文)由相因故。显缘法智缘六地缘类智缘九地也。由别治故。显类智品道非欲三所缘法智品道非八地三所缘也。
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类同(文)遁云。且如未至地中起漏。与余地所起皆互为因果。以道无漏非系地故。异地互为因果。由邪见谤果。亦谤因。谤因亦谤其果。不同其灭非展转因唯谤自地不及上下(文)。
由别治者(文)问。类智何不治欲(云云)二十六卷颂云。类无能治欲(文)正理释云。要于自界所作已圆。方可兼为他界所作。非诸类智己事成时他事未成有须助义。故无类智治欲界法(文)。
虽法类智亦互相因(文)遁云。释伏难也。伏难云。若互为因。邪见即缘类智。法智亦互为因。何故欲界邪见唯缘法智。上界邪见唯缘类智。为通此难。云类智不治欲界等。如章(且法·类互为因者。如苦法忍生苦类智。或苦类智生集法智等云云)宝同此。
论云法智品(文)此下。明法智品非八地各三惑所缘也。遁云。此难意。类智不治欲。非欲惑所缘。欲界修道灭道法智既能治上。应为彼地各三惑所缘(文。此中治上界者。欲界修道所摄灭道法智。兼能断上界修惑也)非此皆能治(文)此下。答前难也。宝云。有二道理。一以四谛中初二谛非彼对治故。二以见·修道中初见道不治故。此文第一初也。论云亦非全能下。第二初也(文)光云。九地苦集下粗上细。缘粗不能断细故缘欲界苦·集法智。不能对治上八地惑。缘细可以断粗故。缘欲界灭道法智。能治上惑(文)此释意云。有漏法上下地相望时。下粗上细也。故欲界苦·集粗。上界苦·集细也。无漏法与有漏法相望时。无漏细。有漏粗也。故欲界灭道细。上界惑粗也(为言)。
又论云亦非(文)此下第二初也。光云。灭道法智。亦非全能治色无色。唯断修惑。不能治彼见所断故。以见所断惑对治决定又于见道迅疾匆速故。见道中灭道法智品。非能对治上界见惑(文)。
又论云。此下。总结二初无由也。
解云答前问也(文)问。上引非此皆能治等文。注答也。何又重云答前问耶。答。上非此皆能治等文。即答也。答也注标也。今总结二初无理。答穷前问难故。云答前问也。无失。遁云。又论云二初无故者。引论结答也(文)。
又论云即由此因(文)此下。明缘道缘六地·七地因。明遍惑缘上地也。遁云。谓因所以之义。谓由缘灭唯自地。缘道法类。不同有遮之义。显缘上苦集境无遮也。又解云。由灭无因缘义。不能缘他地。道有因缘义。得缘他地。明知苦·集境既互为缘因。亦得缘他地。二释并通任情取舍(文)。
由互为缘因故(文)遁云。虽非亲因。而得为疏因。章释但言得为增上缘。新云。唯除因缘余容作(云云)宝云。虽非亲因。得为缘因。唯除因缘余因容作。灭非互为因故。唯缘自地。苦集互为缘因故。通缘上地。非能对治故。简道谛。道以诸地互为因。邪见通缘异地道。以对治各别故。法·类邪见缘各别。苦·集二谛非是能治。无简别故。所以邪见通能缘上(文)光云。即由此前缘灭唯一缘道六·九诸因缘故。显遍行惑中有缘苦集九地无遮。境互为缘因故。惑二合缘。惑八合缘。不同灭谛。灭互相望非缘因故。言缘因者。是疏因。简亲因缘。即能作因。或增上缘。名为缘因。又解。缘增上缘。或是等无间缘。或是所缘缘。或通前二。或总通三因。谓能作因。非是无漏能对治故。有缘一地非缘六·九。不同道谛以缘道时缘六九地(文)非能对治故者。道谛对治道。或治欲界或治上界各别。缘六缘九各别也。苦·集非能治故。缘诸地无遮(为言)。
应离者(文)论云。以贪随眠应舍离故。若缘无漏使。非过失。如善法欲。不应舍离(文)贪应舍离法也。而贪行相爱也。爱灭道。善法欲。不应舍离。故应离云。明贪不缘灭道也(为言)。
慢缘粗动(文)慢对他起高举心故。缘粗动境也。灭道。静法非粗动境故。非慢境也。
非净执净是戒禁取(文)问。非净执净。是见取行相。四颠倒中净倒。见取性也。今何云戒禁取耶。答(已上尧)私云。准非因计因。非净执净。云戒禁取欤。论(二十)云。从边见引生戒取。谓由于我随执一边。便计此为能净(文)光云。便计此执为能得彼净涅槃故(文)。
颂首标未断言通后位也(文)通后位者。通非遍于自部句也。
通行随眠○所缘随增(文)遁云。谓如前说。十一遍使能缘五部。随住增长故。问。岂不前说唯灭道下六种随眠能缘无漏。今言遍使通五部耶。答。此遍行惑。理实不能缘灭道体。但缘彼诸部下烦恼品。其烦恼体是苦·集。苦·集见·疑既能亲迷苦集。故通五部。不说缘无漏体。何所相违耶(文)问。二种随增委意如何。惠云。先轨范师说。相应随增。如城邑侧有粪与水土相和。由粪力令水土成秽。由水土令粪力转增。城邑况身。水土况心心所。粪如烦恼。况法可知。所缘随增。如猪犬于粪秽中眠戏。由秽增于犬。犬况烦恼秽况有漏境。无漏缘惑及九上缘惑。如白玉误堕流中不增波也(文)宝云(标正理论云。引先轨范师说。相应随增。如惠释)如猪犬等。居杂秽聚。生极耽乐。眠戏其中。粪秽所涂。转增不净。后由猪等。秽聚渐增。如是所缘自地有漏。由烦恼力有漏义成。彼后有能顺烦恼力。令其三品相次渐增。已上明所缘随增。犬喻境界。粪喻烦恼。如清净人误堕粪秽。虽触粪秽。而非所增。人亦无能增彼秽聚。如是无漏异界地法。虽有亦被烦恼所缘。而彼相望互无增义。此缘无漏异地随眠。但由相应。有随增理(文)问。过未随眠有随增义耶。光(论本第二十)云。婆沙二十云。问。过去未来既无作用。云何可说随眠增。有一解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彼虽无有取境用。而于所缘及相应法。有如现在系缚功能故。彼随眠有随增义(文)惠云。定有。以有前后二得未断故。若无者。异生起善心。应离染也。设过·未二世烦恼上得断了。仍名有随眠者。如作人停作·国王失位。由号作人·国王。以有体故。二以曾当有用故也(文)。
非遍行○于自部所缘随增(文)遁云。苦·集下贪·瞋·慢等。不遍烦恼及灭道。修部一切随眠。并皆不能缘他部故。名非遍也(文)。
六无漏缘惑○故言非也(文)尧圆抄。凡摄受自界自地法为己有者。诸烦恼中身见与爱。其力殊强。身见即我执。执取自身贪爱之。为己有随增。然下地身见并贪不缘上地故。非摄上地境为己有。是故上缘惑。才虽缘上地境。不随增也。无漏境亦非身见与爱二惑亲迷。是相违法故。由此不随增也(已上尧)身见执无漏不为我。又爱无漏。善法欲非贪也。遁云。问。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何。答。谓是善法欲非随眠(文)又云。无漏即圣道涅槃。上境谓上地诸法。然此二类皆无随增。皆具二义。一无爱摄。二与惑相违(文)。
由相应故于彼随增(文)遁云。谓烦恼现起。皆与受等相应。同成染污。如水杂毒(文)。
从此第四二性各别(文)二性者。三性中不善无记二性分别也。随眠故不通善。理必然。
苦异熟果上二界无故(文)宝云。以上二界无苦异熟。证无不善因。他逼恼因彼定无。故证无苦异熟。有苦果者。方是不善因。彼无苦果。故无不善(文)光云。正理云。色·无色界一切随眠。四支·五支定所伏故。无有势力招异熟果。故彼皆是无记性故。又婆沙云。若法是无惭·无愧自性与无惭·无愧相应。是无惭无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色·无色界烦恼不尔故。是无记(文)。
欲界身边见迷自事故(文)光云。欲身·边见及相应痴。亦无记性。所以者何。与善相违。名为不善。此我·常见。与彼施等不相违故。执我·常者。恐此常我当来受苦。为此常我于当来世受人天乐。现在勤修布施·持戒及静虑等。执断边见随顺涅槃。能断灭故。故世尊说。于诸外道诸见趣中。此断见最胜。趣趣求。谓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执我·我所现在已无。以于身中求之不得。谓为已断。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执我·我所死后方无(文)。
依经部宗(文)光云。经部先代轨范诸师。作如是说。俱生身。是无记性。如禽兽等身见现行。与身俱生故。名俱生。修道所断。若分别生。依教起者。是不善。见道所断。立二身见。同大乘说。若依有部。身见唯分别唯见断。无俱生。禽兽等计。应知但是修道所断不染无记邪智所摄(文)。
第一明不善根(文)不善配立种种在之。简别可见之。三性中不善心所中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也)又业品。胜义不善·自性不善·相应不善明之。此中自性不善者。无惭·无愧。有二义故。一唯是不善。二遍不善心。贪·瞋·痴三具五义故。此五种是自性不善(为言)。
由具三义名不善根(文)宝云。婆沙一百一十二。废立云。此三具足五义故。立为根。一通五部(遮见疑)二遍六识(遮慢)三是随眠性(遮缠垢等)四能起粗恶身·语业。五作断善根牢强加行(此二义示现根义。云云。取意)光云。此五义遮一切法成立根义。谓不染污法。有遍六识。无余四义。染污色蕴。全无五义。染污受·想蕴。及除烦恼缠垢所余相应染污行蕴。虽通五部亦通六识。非随眠性。虽起粗恶身·语业。非断善加行染污不相应行蕴。虽通五部。无余四义。染污识蕴中眼等五识。全无五义。意识虽通五部亦起恶身·语业。无余三义。五见及疑。有随眠性。无余四义。慢通五部。随眠性起恶身·语业。无余二义。惛沈·掉举·无惭·无愧。虽通五部亦通六识。非随眠性。虽起恶身·语业。非断善加行。睡眠一种虽通五部。无余四义。所余五缠虽起恶身·语业。无余四义。六烦恼垢。虽时有起恶身·语业。无余四义。唯贪·瞋·痴具五义。非所余法。是故独立为不善根(文)。
义准可知(文)光云。所余烦恼非不善根。义准已成故。颂不说(文)。
论云于上所说无记惑中(文)惠云。即欲界身·边见及上二界烦恼全也(文)。
无记根亦三也(文)光云。问。于无记中。何故此三别立为根。解云。根是因义。此三为因。生诸法胜故。立为根。爱是诸烦恼足。痴即遍与诸惑相应。慧能简择为众导首(文)。
一无记爱上界贪也(文)光云。无记爱者。谓色·无色界五部爱。无记慧者。谓有覆无记慧。谓欲界身见·边执见及色·无色界五部染污慧。无覆无记慧。谓威仪·巧工处·异熟生·变化心俱生慧。无记无明者。谓欲界身见·边见相应无明。及色·无色界五部无明(文)。
疑于二趣转性摇动故(文)尧圆抄。根定住义胜。疑有耶无耶二趣转。其性非定住故。违根义也(已上尧)。
夫根法下转(文)宝云。正理论云。根相隐于土下故。名为根。是体下垂上生苗义。
外国诸师(文)遁云。西方经部师也(文)指揵陀罗国。是迦湿弥罗国外故。云外国也(已上)西方师意。以坚强义。为根义。故慢坚强为根。无覆无记慧非坚强。不立根。有宗意。以下转义依因义。为根义。惭高举。不立根。无覆无记慧。依因义胜为根。光意如此。可见之。慢坚强。婆沙。瑜伽师退百千善品皆由慢力云也。
愚夫修定不过此三(文)遁云。正理抄云。既言修上定者。似不取欲身·边见。此二不缘上二界故(文)。
爱上定(文)惠云。爱上定者。谓定上起贪。见上定者。执上定为胜非因执因等。慢即执此定起慢也(文)遁云。爱上定者。谓味着定也。见上定者。谓分别此定。慢上定者。恃定高举为相(文)。
四应舍置记(文)论云。如何舍置而立记名。以记彼问言此不应记故(文)。
石女本无儿(文)光云。女不生子。名为石女。故婆沙十六云。如女身中不任怀孕。空无子故。说名石女(文)。
及契经说(文)遁云。即是大众部经也(文)。
发智如论说(文)论云。对法诸师。作如是说。一向记者。若有问言。世尊是如来应正等觉耶。所说法要是善说耶○应一向记。契实义故。分别记者。若有直心请言。愿尊为我说法。应为分别。法有众多。谓去·来·今。欲说何者○反诘记者。若有谄心请言。愿尊为我说法。应反诘。彼法有众多。欲说何者○舍置记者。若有问言。世为有边为无边等。此应舍置。不应为记(文)。
若言依粗我(文)五蕴中色蕴是粗。色蕴上我云粗我也。光云。我有二种。一粗。二细。若言依粗色蕴假我。应记与想异。想非色故。若言依细四蕴假我。还应反诘。依何细我。若言依余三蕴。应记与想异。若言依想。答言。一粗我与想决定异故。论文偏举。细我不定。略而不说(文)。
世为常(一问文)义章云。常·无常中。有其四种。言神常者。谓诸外道说。神是常。苦乐不变则无罪福。言无常者。有诸外道说。神无常。计无常故。为今世乐多起放逸。所言亦常亦无常者。有诸外道说。神有二。一细。二粗。细者。是常。身死神在。粗者。无常。身死神灭。所言非常非无常者。有人。见彼常与无常二俱有过。云何有过。若神是常。则无罪福苦乐等报。若神无常。便为苦乐之所变改。以是过故。说神非常非无常。边·无边中四种见者。神有边者。有人宣说。众生神我犹如微尘。或如芥子·麻·麦·黍·豆。或有说言。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如是一切名为有边。神无边者。有人说言。神遍虚空无处不有。言神有边亦无边者。有人说。神有粗有细。粗者作身。细者常身。有边。常身无边。言非有边非无边者。有人。见彼边与无边二俱有过故。说非边非无边也。次辨如去不如去等。于中有四。言如去者。如从前世来生此间。去向后世。亦复如是。不如去者。有人说言。如从前世来生此间。死后断灭不如前来。名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说言。身之与神合以为人。如从前来。死后神去身不如去。非如去不如去者。有人。彼与不去斯皆有过故。说非去及非不去。次辨身神一异之义。所言一者。有人说言。身即是神。分折此身更求别神。不可得故。所言异者。有人说言。身与神异。身粗现。神即微细(文)略抄之。准之可知之。
皆是我异名(文)惠云。世尊如来命。皆是我异名。外道改我为世尊问佛。佛记言不应答也(文)世者。如义章者。世间(见)如惠文者。世尊(见)可寻之。
永正四年(丁卯)夏比。对客僧令讲谈之次。书载光·宝·古抄等词毕。同十二月十八日清书之。三论宗大法师英宪。
(永禄四七月十一日以自笔写之。花严瓦砾净实。生年四十)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颂疏论本第二十)
第一正约世明系(文)宝云。此中意说。能系三世对所系三世。辨系通局。今言事者。是所系事。于此事中。随眠增者。名之为系。若不随增。不名为系。其随增者。非要现缘。 虽在过去·未来。若未断位。皆是随增。随增有二。一相应随增。二所缘随增。于未断位。一切随眠。于自相应。相无差别皆随增也。于自所缘。相无差别随增也(文)惠云。今言随增。不要现在。在过未二世。未断。二世烦恼上法前得在身。即名随增(文)。
论云谓诸有情(文)光云。标宗问起。诸有情类。于此事中。随眠随增。名系此事。此即标宗。应说三世何等随眠能系何世事。此即问起(文)。
所系境事(文)惠云。即五蕴法上。立所系。色法即一一极微。心心所一一刹那。皆有烦恼缘。若断一一极微及刹那心心所上烦恼尽。皆得择灭(文)。
释曰初句(文)遁云。于此章中。大分为二。初至必能遍缚。明贪瞋于自相烦恼。二余过未遍行下。明见·疑等共相随眠。前中又二。初约过现二世通对六识。明无遍行。二就未来意识·五识。有遍不遍(文)任此科文。委分别之。一段文分三。初配颂文句。二明自相共相随眠(欲晓已下)三若于此事中下。正释颂文。中又二。初明自相烦恼系缚。二余过未遍行下。明共相惑系缚。明自相惑中又初二。约过·现二世对六识。明无遍行。二就未来意识·五识。明遍不遍(如文)。
第二句未断字(文)问。若于此事中未断七字。应亘后句。何限未断字耶。故宝云。颂云。若于此事中未断七字流至下。明系通局。必不断故(文)如何。答。若于此事中句。明所系境事。后七句。明能系惑。明能系中。未断字与能系字。亘中间句(为言)光记如今疏。宝释者。前一行半。明自相惑。后半行。明共相惑(文)初一句属下科文。故彼七字流下句(为言)聊异欤。
通在中间句也(文)光云。随其所应。通中间句。
一者自相谓贪瞋慢(文)尧圆抄。问。自相惑缘别法共相惑缘多法云意何。答。贪·慢二惑。唯缘可意境起。瞋烦恼缘不可意境起。皆缘诸法自相故。云缘别法。见·疑·无明。通缘可意·不可意境起。皆缘诸法共相故。云缘多法也。寻云。无明通ソ诸惑ト相应。故可亘自相·共相。何不说自相惑中耶。答。光云。自相惑中。相应无明以必有故。略而不论(文。已上尧)遁云。缘多法起者。且如邪见拨无因果。一切总缘。言贪瞋慢自相惑者。正理引经云。佛告衣袋母。汝眼于色若不见时。彼色为缘起欲贪不。不尔。大德乃至广说(已上论文。云云)。
过现若已起者(文)本义抄。问。颂文置若言。尔者。过·现法中可有非已起类耶。答。过·现法中。不可有非已起之类云事。道理必然也。但于若言者。颂文云若于此事中未断贪·瞋·慢过·现若已起。过·现贪·瞋·慢中。若缘此事起。即系此事。若缘余事起。即不系此事。故就缘此事起。置若言也(已上本义抄)。
此贪瞋慢于所系事过去已生(文)问。此贪·瞋·慢者。五识相应贪·瞋欤。意识相应贪等欤。答。通六识相应贪·瞋·慢。明非遍行也。难云。下释云过现意识贪瞋·慢三等文。准此释。上贪等意识相应哉。答。过现若已起文者。上所注如科文。约过现通六识。明非遍行段也。但于下释者。五识贪等非遍行理必然也。意识贪等具世遍义故。可名遍行义在之。简此乱云。虽于世遍。阙于事遍故。非遍行(为言)惠云。自相惑过·现二世缘·境·六识通论。以此二世前五识相应贪·瞋二及相应无明。不具二义。一世不遍。不系三世。二事不遍缘青不缘黄等。不名遍行。过·现意识相应贪等三及相应无。阙事遍一义。亦不名遍行。虽然。贪等是自相惑。但望缘三世及事遍。即名遍行。遍行宽。自相狭。意识宽。五识狭。若不生五识亦宽也(文)光云。过去意识贪·瞋·慢三。虽亦遍系三世。非遍系自境。故于此中不说遍行。与五合说(文)。
非诸有情定遍等(文)本义抄。寻。光云非诸有情定遍三世诸事起故者。于诸有情有遍系自境不遍系自境之类云欤。为当全无遍系自境类云欤。答。过去意识相应贪·瞋·慢。是自相惑。缘别事生故。惑有情虽具遍系自境之义。或有情不具遍系自境之义故。遍系自境·不遍系自境。其类不定。非一切有情悉具遍系自境义。不名遍行云也(已上本义抄)。
现在已生不标未断者(文)上云。过去已生未断现在已生能系此事(文)此是论长行文也。现在已生下。不置未断言。故如此注之。
过现意识贪瞋慢○阙于事遍(文)本义抄。问。过去意识相应贪·瞋·慢。种类无边也。何不名世遍·事遍遍行耶。未来可生意识相应贪·瞋·慢。有世遍·事遍之义。例可同耶。答。世遍事遍遍行因者。遍系三世。名世遍。遍系自境。名事遍也。而过去意三·不具事遍也。但于种类无边者。历一一有情。悉有遍系自境之义。名事遍也。而过去意三。望一类有情之时。虽有遍系自境之义。非一一有情悉有遍系自境之义故。以其义不足故。不具事遍之义云也。未来意识相应贪·瞋·慢。种类无遍故。可生类。历一一有情。悉具事遍之义也(已上本义抄)。
谓有缘此境不缘余境(文)遁云。如或于此人显色尚起贪非于余境皆起贪也(文)。
未来意遍行者(文)此下明自相惑中。第二就未来意五。明遍·不遍也。光云。若未来世意识相应贪·瞋·慢三。遍系三世。虽于此事或生不生。乃至未断皆能系缚(文)。
以未来意识缚三世境及一切事(文)惠云。约未来众多意识。 一类众多意识。与贪相应。一类众多意。与瞋等相应。此众多意识相应贪等。缚一切事。名事遍。故疏云。意识种类无边。所系流三世。名世遍。疏言境流三世也(文)遁云。言境流三世者。释世遍也。未来意识相应贪等。定系缚境上。识虽在未来境。自迁流行于三世故。名世遍。但约系定。非要现缘。言种类无边等者。释事边也。谓未来意识相应别相烦恼。虽非尽遍。依总类。说即缘三世有漏法尽。设非此系。即是彼系故。云种类无边等(文)。
又此意识种类无边名事边(文)惠云。问。如于粪等贪不缘时。何名事边。答。自相惑。约自所缘境为事边。不顺贪等缘瞋等亦缘也(文)。
五可生自世(文)宝云。五识相应生唯自世。不生遍三。所以别说。不生遍三者。此由五识依缘必同时故。生必同时。不生即容境界三世。以色等境行于三世不待识故。识若生时。必待境故。虽世不同。性缚定故(文)。
不生亦遍行(文)本义抄。问。不生亦遍行者。为约一一有情论。为当多有情合论欤。答。约一一有情论也。付之一有情善眼识。现在前缘青色时。余染污眼识相应贪·瞋。不可有缘此青色义。若尔。染污眼识相应贪·瞋。既无缘善眼识所缘青色义。宁可名遍行哉。爰知。多有情合论有遍行义云事。答。约一一有情。可论遍行义也。若多有情合论谈此义者。过去意识相应贪·瞋·慢。何不具事遍义哉。但于难势者。于一青色体。可为善·染污·无记眼识所缘之义有之。而其中善眼识现在前虽缘青色。可缘彼青色染污眼识者。未来犹系之故。约一一有情云不生亦遍行也(已上本义抄)。
谓所缘境或有未来(文)问。此初释意何。答。上所引。准宝释。色等境。行三世不待识故。能缘识。虽留未来。所缘境。从未来流过去。虽世不同。性缚定故。名世遍。此是约同所缘历三世论之(为言)。
或有同时参差三世(文)本义抄。问。如此释者。一念眼识相应烦恼。同时缚三世境义可有耶。答。五识唯缘现在法故。一念眼识所缘境。更不可亘三世。刹那自本定故。一念眼识所缘境。过去皆过去。现在皆现在。未来皆未来。不可有分散三世义故。彼相应烦恼同时缚三世境义。亦不可有也。但于今释者。初释意云。就一眼识所缘境。流至三世之时。或有未来。或流至现在。或落谢过去云也。第二释意云。就多眼识所缘境。一眼识所缘境。在未来。一眼识所缘境。流至现在。一眼识所缘境。落谢过去事。同时故。云或有同时参差三世也。虽多类眼识。同在未来故。云未来不生眼识也(已上本义抄)惠云。或有同时参差三世者。即一眼识与贪等。合缘三世生。所缘三境。在三世。能系眼识与贪等。在未来。具事·世二遍。一念眼识上。具事·世二遍(文)此释意云。一眼识。此刹那可缘青·黄·赤三种色起。其刹那彼眼识。留未来不生。彼青·黄·赤三种色中。一种色在未来。一种色流至现在。一种色落谢过去义可有故。指此时分。或有同时参差三世(为言)本义抄料简相替欤。可思之。遁云。不生中世遍有二。初约别所缘。各流行世。次约同所缘。参差行世(文)此释不约能缘识一·多。约所缘境一·多。注二个释欤。又云。言同时参差三世者。谓能系识同时合缘境。名同时。其所系后时各居一世。名差也(文)正文云。惑有同时·参差三世(等文)此释未详。光记无此释(云云)。
如眼识定缘青黄赤色三境(文)尧圆抄云。眼识中有多类。谓于二十种色。或唯有缘一色眼识。或有缘二种色眼识。如是乃至具有缘二十种色眼识也。然今所言者。举缘三种色眼识。证境亘三世义也。
言事遍者谓不生五识种类无边(文)准未来意识种类无边。可知之。如上注之。惠云。能缘五识及贪等。即在未来。以性相系定。得名遍行。但是贪望顺境名遍。不望违境说(文)。
余过未遍行者余谓见疑无明(文)此下第二。明共相惑系缚。遁云。言见者。谓五见。无明通于相应不共。此等以意识相应故。过未定能遍系三世。以是共相故。于自所缘。必能遍系(文)惠云。共相惑。与意识种类多故。缘一切境尽。如过去邪见拨过去。现在·未来亦然(文)随于何境能系此事(文)光云。若现在世见·疑·无明。正缘三世境时。随其所应。能系此事(文)。
虽具二遍以不定故(文)遁云。以意识相应必有世遍共相惑故于事遍。虽有二遍能。但以现在唯一刹那。而或有时唯缘此境。不缘余境。即不遍也。非定皆遍故。非遍行。不同过·未有多念(文)惠云。如有邪见。拨无过因·未来果。不拨现在等。有唯缘一世。有二世·三世合缘。随缘多少。即系以不定故。不说遍行也(文)第二明三世有无(文)问。明三世有无来意何。论云。诸事过去·未来为实有。无方可说系。若实是有。则一切行恒时有故。应说为常。若实是无。如何可说有能所系及离系耶(文)光云。经部师问(文)准之可思之。遁云。亦明系缚三世。若依经部。过·未是无。如何系缚。故此已下立三世有(文)。
上两句证(文)光云。三世实有。由佛说故。二缘生故。识有境故。业有果故。下两句结(文)。
经言苾刍(文)光云。经中既说。过去色有。勤修厌舍。未来色有。勤断欣求。明知。过去·未来实有。观色无常。于过去色。能勤修厌舍。又解。观无常故。名勤修厌。不顾恋故。名勤修舍。观色无常。于未来色。能勤断欣求。欣求即是缘未来色贪。又解。观无常故。名勤断欣。不希欲故。名勤断求(文)惠云。过去色。是定共·别解脱戒。此有漏戒上有烦恼缘。对修道厌舍。未来色。是定·道二戒。应勤行烦恼求彼二戒(文)。
若过去色非有(文)惠云。若过去色非有至勤修厌舍。是及难以过去色是有故下。顺成未来。准过去释也(文)。
过未若无缘无故(文)遁云。意识缘三世故。过·未为理证也(文)惠云。既缘过·未生心。故知有体。过·未。不同菟角无。不同现在有。能生心·心所觉故。有体也。经部难云。火轮生觉。梦见菟有角。亦能生心。应有实体。有部通云。火轮依实色生觉。梦中见菟角。由昼日见菟及别见牛角。梦想心乱。谓言牛角在菟头上也(文)又过去业有当果故(文)光云。已落谢过去世业。有当果故。显有二世。谓若实无过去体者。善恶二业其体应无。由业无故。未来当果。亦应无有。非现在果生时有现因在。以异熟果非因俱故(文)。
尊者法救(文)光云。此即初师。能救正法。或正法救彼。或以正法救人。故名法救。或言大德。斯人也(文)论云。诸法行于世时。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唯舍·得类。非舍·得体(文)。
尊者妙音(文)光云。此即第二师。音声妙故曰妙音。梵云惧沙(文)又云。彼作是说。由不相应中别有一类世相不同。三世有异。诸有为法一一有三。随在何世。一显二隐。一正显者。名为正合。余二虽隐而非体无故。亦名为不离彼相。又解。相有用时名合。相虽无用。而随于法其体非无故。言而不名离。如人正染一妻室时。一贪有用。于余姬媵虽有贪。
尊者世友(文)光云。此即第三师。世是天名。与天遂友故。名世友。父母怜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遂友。彼不敢损故以为名。梵名筏苏密呾啰。筏苏名世。密呾啰名友(文)遁云。世友印度天名。以彼菩萨父母初生恐为鬼神所娆恼故。取彼名免恼害(文)。
觉天(文)光云。能觉悟天故。名觉天(文)遁云。以过去望现在。等是前(文)。
应置数论外道朋中(文)遁云。以数论外道执三德转变成二十五。例今此执法。义同彼故。置斯朋(文)。
未来现在类亦应然(文)遁云。未来诸法。既杂乱居。不分前后。何有前后相望等别。又现在世唯一刹那。岂同过去有杂乱失。解云。未来随复未分前后。而有多念。容有前后故。同过去。现在虽复唯一刹那与过去别。然望前后杂乱是同。谓将现在望未来是前。应名过去。望过去是后。应名未来。前后复名现在。是则虽有一念。已法望前后。得三世名(文)此释意。未来·过去有多刹那故。各有三世失明也。现在虽一刹那。望前后。又名未来·过去义在之。故有杂乱过(为言)惠云。现在虽一念。由观前后不同。前后经三念。三念皆现在摄故。云现在亦应有三世(文)古抄注惠晖意云。现在虽一刹那。过现在·今现在·当现在。同现在摄故。多时现在。取合作三世欤(以上)。
第二经部广破(文)论云。已略推征次当广破(文)论略征广破之文别。今疏唯明广破文也。问。论略征文意如何。答。惠云。问。若用即名过·未者。现在彼同分眼不发识无用。应名过未世。答。不然。以眼根有取后果用故。是现在世也。问。过去同类因及异熟因。有与果用。尽应名现在。无取果用。应名过去。即一法同时。半是现在。半是过去。答。正理救云。据取果名现在。过去与果用。名功能也。宝云。正理救云我宗说作用者。谓是取果。取果之用。定在现在。自余力用。并是功能。我宗。就作用有无。立其三世。非据功能也(文)于今疏广破文。五重难·二重救在之。五重难。一何碍用。二无穷难。三无异重破四有难未生灭。五未曾有难。各条有宗计。次正破之。二重救如文。可知之。
何碍用(文)尧圆抄。此难意。作用依体起。若体恒有。用亦恒时应起。有何法碍用。或时起用。或时不起用耶(为言。以上尧)光云。一切有为于三世中恒有。应一切时能起作用。何碍此用有还无。汝若谓众缘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许因缘亦常有故(文)略抄之。
用云何(文)光云。此难意。汝说法体由作用故说三世别○体由作用说三世别。用复由谁说三世别。作用中。更立有余作用。用复有用。便致无穷(文)略抄之。惠云。体既三世皆有。不自分三世。由作用分三世。又此作用。云何现在有用。过·未无用。现在更由何法方名有用。若更有用。便成无穷失也(文)。
无异者有宗救也(文)尧圆抄。救用云何难也。作用是法体上起故。体外无别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用相即。然体无无穷故。用无此过(为言。已上尧)问。上云前三句经部破(文)何以无异句为有宗救耶。况训云无异ナラバ世便チ坏スヘシ。此则经部为设难条救也。若尔者。属世便坏。如何。答。三句皆经部能破故。不顾无异句少分有宗救也。训云无异ナリ世便チ坏スヘシ。可思之。
世便坏者(文)光云。若用即体。体既三世恒有。用亦应然。体三世若恒有。用并应名现。何得有时名为过·未。故彼所立世义不成(文)。
更以理破之(文)论云。若尔。所立世义便坏。谓作用即法体。体既恒有。用亦应然(释颂世便坏也)何为不成有为法。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已灭名现在。已灭名过去(有宗救也)彼复应说。若如现在法体实有。去·来亦然。谁未已生。谁已灭。谓有为法体恒有。如何可得成未已生·已灭。先何所阙。彼未有故。名未已生。后复阙何。彼已无故。名为已灭(文。经部难也。释有谁未生灭也文)。
不许法本无今有○已还无(文)尧圆抄。经部宗意。现在实有。过未是无。准自所立义。难彼有宗义。诸法本无位未来。今有现在。有已还无过去也。经部所立如此(已上)。
许体恒有而说性非常(文)问。有宗意。乍许三世实有。云性非常。其意趣如何。本义抄。答。萨婆多宗意。云法体恒有。谈其性非常。尤以难思。试会之云。有为法体迁流三世之时。其性实虽生灭。不如其用本无无有已还无。故云三世体恒有也(以上本)。
须作即作也(文)光云。外道计自在天须作即作。论主调彼。须作即作。同彼自在故。言此真自在作(文)遁云。谓自在天须作即作。今有部师。须说便说故同彼天(文)。
第二约断明离系(文)上标云。约断明能系(文)问。云明离系。云明能系。其意别如何。答。明离系者。约断明离系·非离系也。其非离系者。犹是能系也。余缘此犹系ストイフ此意也。故不相违欤。遁云。言约断明离系者。断谓惑断。离系谓所系事。惑虽断。而事未离系。故立此门。论约能·所。双问答中。得言事离系或必断不可言惑断事必离系。由此事故。下别问断非离系。释中初见惑。次约修惑(文)。
应言余遍行随眠余缘此犹系(文)余缘余字。此时无诠要欤。
谓苦智已生(文)宝云。于中有其两类。一见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已自性断。证得无为。而为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系缚。犹未离系。二修道九品烦恼中。前品已舍其得。自性断证得无为。而为下品等烦恼系缚。故犹被系也(文)略抄之。遁云。以遍行随眠能缘五部故。虽苦下自断。犹为集下所系也(文)光云。若未永断。简已断者。有先凡位以世俗道断下八地。集智虽未生。彼地名已断。为简此等(文)宝云。若有先离欲惑入见道者。于此位中。即不系故(文)。
论云何事有况随眠(文)惠云。此通问境·识及随增也。事即六尘。若细论。色即一一极微。心心所即一一刹那。皆有烦恼缘也(文)。
应造略毗婆沙(文)遁云。婆沙云广说。今去其烦广。境·识略要以明故。云略毗婆沙也(文)惠云。略婆沙。即此论是也(文)。
越度大大问流(文)遁云。谓问相既多。其如流也(文)。
及无漏法(文)遁云。上言五部。但取灭道下惑。今取灭道之体。故五部外别立无漏法(文)。
且应知何法何识境(文)惠云。未辨随增。先明境识。故言且也(文)。
释曰前两行颂(文)正文云。应言上两句明灭道所断。若不尔者。滥下二句。然非重过(文)遁云。将释此文。大分为二。初至能为十识境。配境·识。二论云已下。明随增(文)初中又二。初总配境·识。二结前义(如文)。
欲界所系苦集修断各五识缘(文)论云。各各五识缘○皆容缘故(文)光云。于此五中有不缘者故。说容缘。且如欲界见·苦所断。容为欲界见·苦所断识缘。然彼见·苦所断识。有缘余部及他界者。即不能缘。然有能缘者故。说容缘。就见·苦所断中。亦非一切皆能遍缘。如此贪缘此法不缘彼法等。下皆准此(文)惠云。苦集修各五识缘者。此第一节。无容字。长行论文具有也。谓苦·集下。有遍行。能缘五部故。得相缘。且苦下五识缘者。自部下十烦恼为同类因。能缘苦部。若遍行因。缘他部。及九上缘不缘苦谛。五识中有缘不缘时。故论言容下。皆准此释也。集下缘苦者。七惑中。为遍行因。即缘苦部。他部缘及九上缘。即不缘也。修部缘者。修有三性识。善·无记中闻思慧学观谛理。及作无我观即缘。白骨持息念。不善识即不缘。就观谛中。有漏即缘。无漏不缘也。色界修部缘者。初定近分厌下苦等。即缘。欣上净妙等。及染无记。即不缘也。无漏识缘者。苦忍智即缘。类忍智不缘也。欲苦尔。集谛准苦说(文)宝云。此各五识缘○见苦集遍行。能缘他部故。修道有漏善心。能缘他部故。灭道所断唯缘自部故。不能缘也。若色界修所断善心及无漏心。皆缘欲界有漏法故。无色界善心不缘欲界故。一切染心不下缘故。由此欲界见苦·集·修断三法。唯五识缘(文)光云。婆沙八十七云。欲界见苦所断法。五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二欲界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三欲界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善谓生得·加行。无记谓异熟生·威仪路·工巧处。非通果心。唯缘色故)四色界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善谓生得·加行。无记谓异熟生·威仪路。非通果心。虽天眼耳识。亦能缘下。但缘修断色声为境。非缘见苦所断)五法智品无漏识(通摄法忍及俱心等。以上)。
尧圆抄图云。
见苦所断五识
一 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
二 欲界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
三 欲界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
四 色界修所断善识无覆无记识
五 无漏识谓苦法智忍苦法智
见集所断五识
一 欲界见苦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
二 欲界见集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
三 欲界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
四 色界修所断善识无覆无记识
五 无漏识谓集法智忍集法智
修所断五识
一 欲界见苦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
二 欲界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
三 欲界修所断善(生得加行)无覆无记(通四无记)
四 色界修所断善(生得加行)无覆无记(通二,无记除工巧 无记无上界故)
五 无漏识通四法智
惠云。修部五识缘者。苦集下遍行。即缘彼部。若九上自部缘惑。即不缘也。色修部缘者。善作无我观及苦粗障即缘。静妙及染无记即不缘。无漏识缘者。法忍智缘。类忍智不缘。修部自缘者。闻思观谛理及无我观。又如眼等缘。色等境即缘也(文)。
色界所系○八识缘(文)惠云。自界三。如欲界说。欲界三缘者。苦·集下九上缘惑即缘。自界缘即不缘。修断通三性。善作欣上心及无我观即缘。余善及染无记即不缘。无色修缘者。空处近分厌下缘。欣上及染无记不缘也。无漏识缘者类智忍缘。法智忍不缘。缘苦集时。即修部也(文)光云。婆沙八十七云。色界见苦所断法。八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他界缘遍行随眠相应识。二欲界见集所断他界缘遍行随眠相应识。三欲界修所断善识(生得·加行)四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五色界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六色界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善生得·加行。无覆无记。异熟生·威仪路)七无色界修所断善识(加行善识)问。何故欲界修断无覆不缘上界。色界修断无覆无记能缘下界。解云。无记力劣。下缘上难故。不缘上界。上缘下易故。能缘下界。问。若下缘上难。初定三识。应不缘上。解云。虽缘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缘。欲色界别。下不缘上。问。上缘下易。无色无覆应缘下界。解云。色无覆。胜故。能缘下界。无色无覆劣故。不能缘下界。问。若色无覆胜。应能缘上界。解云。胜无色故。能缘下界。劣善·染故。非缘上界。又问。如何得知无色修断善识唯加行善。解云。以空处近分加行善心。可能缘色五部所断。余生得等。不能缘下故(文)尧圆抄。色界系见苦所断法。八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他界缘遍行随眠相应识。二欲见集所断他界缘遍行随眠相应识。三欲修所断善识(生得加行)四色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五色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六色修所断善(生得加行)无覆无记(异熟威仪)七无色修所断善识(加行)八无漏识苦类智忍·苦类智。见集所断法。八识所缘。一·二·三如前见苦所断所列。四色见苦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五色见集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七(如见苦所断)八无漏识谓集类智忍·集类智。修所断法。八识所缘。一·二·三如前见苦所断所列。四·五色见苦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六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识(并)异熟·威仪·通果三无记心。七(如见苦所断)八苦集类智(以上尧)。
无色所系○各七识缘(文)惠云。彼欲·色界各三缘者。准前欲界缘色界说。自界三。如欲界说。无漏如色界说也(文)尧圆抄。无色界见苦所断法。十识所缘。一·二·三(如色见苦所断所列)四·五色见苦·见集所断他界缘遍行随眠相应识。六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识。七无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八无色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九无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识(并)异熟无记心。十苦类智忍·苦类智。见集所断法。十识所缘。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无色见苦所断遍行随眠相应。八无色见集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九(如先)十集类智忍·集类智。修所断法。十识所缘。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八无色见苦·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九(如先)十四类智(已上尧)。
且欲界系○为六识缘(文)惠云。此据灭道所断烦恼说。非道谛也。苦集下缘者。即遍行缘。修下。即无我观等缘。自识缘者。不取亲缘邪见等三。以缘无漏。邪见等是不缘也。取重缘贪等即缘者。唯缘有漏法也。色界修断缘者。苦粗障无我观即缘。染无记不缘也。无漏缘者。唯灭道法忍智缘。类忍智不缘也。又云。无漏识缘灭道者。非是灭·道法忍智。以灭道邪见等体即是苦集故。用苦集法忍智知。以灭道法忍智缘无漏故也(文)遁云。问。所以灭·道不互相缘耶。答。以灭道下无遍行惑。不缘他部。故不互缘欲界既然。上界亦尔(文)尧圆抄。欲界系见灭所断法。六识所缘。一·二欲见苦·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三欲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四色修所断善及无覆无记识。五无漏识。谓灭·道法忍·灭法智。六欲见灭所断有漏缘随眠想应识。见道所断法。亦六识所缘。五识如前见灭所断能缘识。第六欲见道所断有漏缘随眠相应识(以上尧抄)。
色界见灭见道所断各为九识缘(文)惠云。色界灭·道。各九识缘无色识十一缘者。亦准欲界说。自识即取重缘贪等也(文)尧圆抄。色界见灭所断法。九识所缘。一·二欲苦·集所断他界缘惑相应识。三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识。四色苦·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识。六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识(并)异熟·威仪无记心。七无色界修所断加行善识。八灭类智忍·灭类智。九色见灭所断有漏缘惑相应识。见道所断法。亦九识所缘。七识(如见灭)八道类智忍·道类智。九见道所断有漏缘惑相应识(已上色界)无色界见灭所断法。十一识所缘。九识谓三界苦·集修。如前无色修所断。十无漏识。谓灭类智忍·灭类智。十一无色见灭所断有漏缘随眠相应识。见道所断法。亦十一识所缘。九识三界苦·集修(如先)十无漏识道类智忍·道类智。十一无色见道所断有漏缘惑相应识(以上尧)。
无漏法通十识缘(文)遁云。此是灭·道之体。前是灭道所断故。不同(文)光云。无漏法。谓三无为及道谛(文)又云。若别分别。三界见灭所断无漏缘识。唯缘择灭。即为三种。三界见道所断无漏缘识。唯缘道谛。复为三种。足前成六。三界修善识。通缘三无为及道谛。复为三种。足前成九。无漏识。若法智品。缘欲灭道。若类智品。缘上灭道。复为一种。足前成十(文)惠云。言十识者。三界灭·道各邪见等三。为六。三界修部空无我观。为三。成九。无漏识欲法忍智上二界类忍智。为十也(文)尧圆抄。无漏法。十识所缘。六识三界灭·道所断无漏缘惑相应识。三识三界修所断加行·生得善识。第十无漏识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以上尧)。
论云如是了知(文)遁云。第二正明随增。于中分三。初至随眠随增。明所系事乐根随增。二若有问言已下。约单缘识辨随增。三若复问言已下。明重缘识随增。初明乐根随增中又二。初定乐根名数。次正辨随增(文)光云。此中随增有二。或于相应。或于所缘。随其所应。皆名随增(文)。
略示方偶(文)宝云。此就二十二根中乐根。作法。婆沙中。就二十二根作法。先问眼根。次问单缘识。后问重缘识。此就乐根作法。先问乐根。次问单缘识。后问重缘识。此即先问乐根随增多小(文)光云。准此乐根。所余诸法皆应思择(文)。
乐根总有七种(文)宝云。十六法中。随其七种。谓欲界。唯修断。唯五识相应故。色界五部。第三禅乐根意识相应通五部故。无漏第七。依第三禅入无漏观乐相应故。无色界。唯有舍受故无乐根(文)。
乐在五识(文)遁云。以欲界心悦名喜。身悦名乐故。在五识。唯修所断(文)。
如前已说(文)遁云。即前说无漏。如炎石足不随住故。无随增(文)。
欲界修断缘自部乐(文)惠云。明修部乐十五惑随增也。且修断四惑中自部随增者。五识相应贪及相应无明。同时起。有相应随增。无所缘谓不缘乐故。五识相应瞋及无明。约自他身乐。无二随增义。瞋不顺乐故也。修断意识相应四惑。望缘五识乐。有所缘随增。无相应随增。意无乐故。缘自身过未及他身三世乐也。若十一遍使。缘修断乐。作所缘随增也(文)十五惑者。十一遍使·修断四惑也。
色界乐根(文)色界初定三识相应乐。是修部摄。欲界同也。但除瞋。故十四惑随增。第三地意地乐。三十一惑随增也。惠云。此言一切者。是总相说。色界据实。只取初定·三定。余地无乐。初地三识相应乐。十四惑随增。苦·集下十一遍使。及修断三惑。意相应者。唯所缘随增。三识相应贪·痴。唯相应随增也。第三定意乐。苦·集下者十五识惑。通二随增。苦·集体即乐根故。灭·道下十三惑中亲缘惑。与乐唯相应随增。与邪见等相应故。无所缘随增也。若重缘惑。缘邪见等。即所缘随增。若与乐相应。即相应随增也。修断三惑通二随增。与乐相应起。即相应随增。若缘自身过·未他身三世乐。即所缘随增。色界三十一惑也。已上明乐根。欲·色二界者。四十六惑随增。有唯相应。有唯所缘。通二种随增。如前辨也若不取烦恼。望乐根。并无二随增义也(文)。
若有问言(文)惠云。第二明单缘识七十八惑随增。此彼分二。一出识数。二辨随增。此言识者。即是前缘乐根烦恼相应之识。后重缘。是此缘十二识上烦恼相应之识也(文)。
谓欲界四除见灭断(文)宝云。先须知。单缘识。十六法中。通几法。应知。通十二。谓欲界四。除见灭断。此由乐根通有漏无漏。有漏乐根。五识相应。此欲界苦·集谛摄故。通苦·集所断识缘乐根修道断故。通修断。意识缘。依第三禅法智品道。道谛摄故。欲界见道断。无漏缘随眠。缘灭谛非乐根。及见灭所断中惑。不与乐根相应故。见灭所断。不能缘乐根。由斯欲界唯四部(文)遁云。灭谛体是无为故。非乐也。
解云欲界见苦见集等(文)惠云。苦集下十一遍使。亲缘修断乐。及九上缘惑。缘上界乐。道下邪见。亦亲缘无漏乐。道谛体即是乐根。缘一地时。即缘六地道也。修断中不善意识。缘自部乐。若善意识即无我观。能缘自部乐及第三定无漏乐。若无记识。唯缘自部。已上是出欲界缘乐根上四识相也(文)。
色界五部(文)惠云。除灭下邪见等三。此三缘无为。不是缘乐识。前乐根随增取此三者。前约与乐根相应故。取为随增。此约缘乐识。灭谛非根故不取也。取重缘贪等缘乐识。邪见相应乐也。苦·集取第三定缘自部惑(并)十一遍使。名单缘识。除九上缘惑。第四定已上无乐根故。道下亲重缘惑。并得单缘识也。修断三性中染无记。缘自部乐。善缘五部乐及下欲界五识乐也。不取初定三识乐明者。此约界明。不约地也(文)。
无色界二(文)遁云。谓道谛下邪见等。既亲缘道谛。缘一地时。即缘九地类智品道。故得缘第三禅无漏乐也。无色修断加行·生得善缘九地类智品道者。谓有漏善心。能缘无漏。但缘地即着九地。如无观观一切法故。理实亦通无常观等(文)惠云。无色界二即见道谛及修所断者。道取邪见等三。修断取善。作空无我观。缘类智品道缘一即缘九。缘着第三定无漏乐也(文)。
无色修所断○缘九地类智品(文)正文云。光云。问。生得善识。能缘何法。答。欲·色界者。缘三界及无漏一切法。无色界者。能缘自上地有漏无漏一切法及虚空(文)而今云通缘九地类智品道者。未了也(云云)。
无漏十二(文)惠云。法智类智是也(文)遁云。无漏识。通缘三谛乐也(文)。
此随所应(文)惠云。下正明随增(文)。
欲界有四部(文)惠云。欲界四部。有二十九惑。且若·集下十一遍使。是缘修断乐识。有相应随增重缘贪等。即所缘随增道下八惑。亲重缘。准苦·集说。修部四惑。意识相应。是单缘识。有相应随增。四惑缘善无记心。即所缘随增也(文)。
色界有为(文)惠云。色界五部二十八惑随增者。苦·集下亲重缘惑。皆是单缘识具二随增也。灭下邪见等三。体非乐根。与乐根相应起。不是单缘识。故除也。贪等是单缘识。是相应随增也。道下七惑亲迷三惑。是单识。是相应随增。重缘贪等。即所缘随增及相应也。修断三惑。缘善无记识。即所缘随增。自为单缘。即相应随增也(文)。
缘灭谛邪见○须除也(文)遁云。问。前辨乐根随增。乃通灭下邪见。今明灭上随增。却不通耶。答。见等虽缘无为。然与意乐相应而起故。约相应名乐随增。非缘乐识。故不得言是识随增也(文)。
无色二部(文)宝云。无色界二部。谓见道所断七·修道断三·及苦集下遍行十一。二十一随眠也。乐根缘识。总有七十八随眠随增也(文)惠云。道下邪见等三。是单识缘第三定无漏乐。即相应随增。重缘贪等。即所缘随增也。修断贪等。缘无我观善心。所缘随增也。苦·集下十一遍使。缘道下邪见等及修断善识。是所缘随增也(文)。
若复有问言(文)惠云。三重缘识分二。一出识数。二正明随增(文)缘缘乐根识(文)惠云。下缘字是前单缘识。后重缘识。缘前单缘识。言缘缘也。即是后起心缘前识起也(文)。
解云此问缘乐根识上随眠随增也(文)。
更加二种(文)遁云。问。单缘即除苦集遍行。重缘即取者何。答。由苦·集所断遍行随眠下。不能缘无漏乐根及下有漏乐根故。重缘取者。以遍行随眠。缘一切有漏法。其修断善心。能缘无漏乐。见道所断邪见·疑等。亦无漏乐。是缘乐识。此等皆为苦集下遍行随眠缘故。重缘即兼苦集所断遍行故。成十四(文)。
此随等应(文)惠云。此重缘识。有八十二惑随增。七十八如单识数。加苦·集贪·慢四也。明随增者。即后念起者。缘于前念。如苦集下亲缘惑。为单缘识。重缘惑。为重缘。余十一遍行等。缘此重缘。作所缘随增等。余皆准此说也。欲界二十九惑·色界二十八惑·无色二十五惑随增也(文)正文云。此注未了也。论云缘缘乐。光·同论。而何但言缘乐识耶(文)问。何唯立三重随增耶。遁云。问。何唯立三重即止。答。此三重摄法即尽。如乐随增。色界惑尽乐不通无色单缘增虽通无色二部苦集遍行不摄。释辨重缘方摄尽故。唯三重已得周备(文)。
论云若心由彼(文)遁云。若心由彼名有随眠者。谓心由有彼烦恼。名为有随眠也。言彼于此心定随增不者。谓彼烦恼与心相应时。定随增不。言与惑相应及缘心未断者。与惑相应。是相应随增。缘心未断。是所缘随增。未断二字。通上二位(文)。
相应已断则不随增(文)光云。若相应。已断则不随增。仍名有随增。以恒相应故。此约伴性。名有随眠。以此伴性不可断故。若约所缘。已断不名有随眠。亦不名随增。相应已断。名有随眠。此中别举缘缚已断。不名有随眠。故不别释(文)疏文此不决定者。总标通有随增。不随增故云不定。或有随增下。别举。初出有随增二。与心相应。相应随增。缘心未断。所缘随增也。相应已断下。出不随增。依伴性未断义。虽不随增。名有随眠也。
有随眠心总有二种(文)光云。有随眠心。总有二种。一五部所断诸有染心。二修所断诸无染心。有染有二随增。或相应随增。或所缘随增。于相应随增。已断则不随增。仍说有随(文)尧圆抄。有随眠心。有二种别。一有染心(与惑相应染污心也)二无染心(有漏善无记心)此中有染心名有随眠者。由三义别。一由相应随增义。谓与惑相应染心(不善有覆)即同时惑同时相应染心互随增。是相应随增也。二由所缘随增义。谓缘此染烦恼未断时。其烦恼与彼染心互随增。是所缘随增也。三由伴性未断义。谓染心相应烦恼缚性已断。无随增义。惑得已断身中无故也。虽然。染心上伴性未断。仍名有随眠也(文。已上尧)。
不随增者谓此染心相应已断(等文)此下。由伴性未断。名有随眠也。疏以恒相应故者。烦恼缚性已断。心心所与烦恼。过·未世同一聚不相离在之故。云恒相应也。是伴性不可断义也。遁云。相应已断不随增者。谓贪等烦恼未被断时。与心相应。互相有力。同缚前境。名随增。圣道断已无缚境能故。故非随增也(文)问。染心相应已断。仍名有随眠。缘心随眠已断。何无名有随眠义耶。光云。相应亲近。虽复断已。名有随眠。所缘疏远。断已不名有随眠(文)问。伴性未断云意何。惠云。若断过·未烦恼上得。是断缚性。以心心所与烦恼同一聚在过未世。是不断伴性。名有随眠(文)。
遁云。谓如贪等。必同时心心所法相应相起。设令圣道对治生时。必不能令此惑与心可相离故。不可断(文)小乘意断惑者。断烦恼上得不现起云断惑。虽断缚性。心心与烦恼同一聚不相离在过未世故。云伴性不可断也。本义抄。问。已断烦恼相应心。由未断烦恼所缘随增。可名有随眠心耶。答。可名有随眠心也。已断烦恼相应心。设虽未蒙。未断烦恼所缘随增。由伴性不可断之义。名有随眠心。心义决定故。先显此义门。光释云。此约伴性名有随眠也。兼由未断烦恼所缘随增。亦名有随眠心之义边。自本所许之也(以上本义抄)。
唯局随增名有随眠(文)光云。有随眠心。有二种。一随增故。名有随眠。二伴性故。名有随眠。无染心断缘缚已。既无随增。复无伴性。故不有随眠心(文)。
释曰一无明(文)此释分二。初列十随眠数。二烦恼生时下。明次第起。中又二。初正明次第起。二越次第者下。明起不定。初正明次第起中三。初烦恼生时者。标。二先由无明下。正释次第起。三如是且依下。结文也。
先由无明(文)光云。先由不共无明于谛不了不观四谛(文)。
次引生疑(文)论云。由不了故。次引生疑。谓闻二途。便怀犹预。为苦非苦。乃至广说(文)。
引生邪见(文)论云。从此犹预引邪见生。谓邪闻思生邪决定。拨无苦谛。乃至广说(文)。
引身见生(文)光云。由拨无谛。次引身见。谓取蕴中拨无苦无常空无我理。便决定执此是我故(文)。
引生戒禁取(文)遁云。谓计前执。为能证。名能净(文)光云。谓由于我随执断常一边。便计此。执为能得彼净涅槃故(文)。
次引慢生(文)光云。谓自见中深爱着已。恃见生高举。凌蔑他人故(文)。
必增嫌故(文)光云。谓自见中深爱恃已。于他所起违已见中。倩不能忍。必增嫌故。有余师说。于自见解多种之中。取一舍余。起增嫌故(文)。
前后无准(文)光云。越次起者。前后不定。以一一后皆容起彼十随眠故(文)。
由三因缘(文)光云。谓烦恼。起由三因缘。因谓六因。缘谓四缘。随其所应是因是缘。且如将起欲贪时。一未为无间道断。未为解脱道遍知。欲贪随眠故。二顺欲贪境现在前故。三缘彼非理作意起故。即起惑前邪想俱行非理作意。是能引义。由此三力。便起欲贪。此三因缘。如其次第。初是因力中是境界力。后是加行力。既言加行。明知前起。如贪既尔。余烦恼起。类此应知(文)。
如退法罗汉等(文)遁云。等取不还及离欲异生。此唯记境界力。不由余二因。烦恼已断故。无未断随眠。意乐清净故。无非理作意(文)。
就明漏等四门○二释名(文)光云。四种总名。如下别释。云别名者。于三漏中。初二依主释。后一持业释。四瀑流中。前二依主释。后二持业释。应知。四轭如四瀑流。于四取中。前一·后二依主释第二持业释。言我语取者。内有情法可说我言故。前文言。我语。谓内身依之说我故。上界贪等多缘内身。缘我语故。名我语取(文)惠云。四取并依主释(文)余如光。
谓欲界系○成四十一(文)欲界五部烦恼。十·七·七·八·四。有三十六。五部下各除痴故。有三十一。十缠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也。问。诸烦恼垢。何立不为漏等耶。光云。婆沙四十八云。问。诸烦恼垢。何故不说为漏等耶。有作是说。彼亦说在欲漏等中。品类足说。云何欲漏。谓欲界除无明诸余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漏。乃至广说。随烦恼者烦恼垢。应作是说。烦恼垢粗不坚住故。不说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过轻微故。不说漏等(文)。
彼上二界虽有昏沉(等文)遁云。言上二界虽有二缠不立漏者。释外难也。故论云。岂不彼有昏沉·掉举二种缠。今于此中。何故不说。毗婆师言。彼界缠少不自在故(文)光云。一彼界缠少唯有二故。二不自在非自力起。所以不说(文)缠少者。于十缠中。余无惭等。上界无之。唯有昏掉故。少在属无不为漏等(为言)。
一同无记性(文)不善性有苦异熟苦异熟果。上二界无之。故彼界随眠皆无记性也(如明第十九卷)二同内门转(文)内门转得名。第十九卷初明之。遁云。正理破云。彼界烦恼。亦有缘外色声触境转故。云何但云内门转耶。应更别说第二合因。谓彼二界同一对治道故。俱舍救云虽彼上界亦外门转。言内门转者。从多分说(文)。
无明诸有本(文)光云。无明能为一切三有生死根本故。十二支无明为初(文)遁云。言无明诸有本者。释列立所由。无明起诸烦恼及业故。名为有本(文)惠云。无明漏等与十二支中无明别者。此唯无明。彼通一切烦恼(文)。
体与漏同故说亦然(文)三漏与四流轭。虽离合异。且体同故。云亦然。宝云。上出三漏体。此明瀑流及轭体。类同三漏。同用十缠九十八随眠为体(文)。
谓前欲漏折出诸见(文)此至如瀑流说。论长行文也。分二。初释漏与流轭离合。无明无离合别。同无明漏。故此不明。二如是已显下。示体多小。又二。初明四流体多小。文则四别。二应知四轭下。类释四轭也。
别立见利故者(文)此次明离合所以也。
欲有轭并痴(等文)此下。明四取。初条颂文。次释之。分二。初述有宗说。二若依经部下。出经部说。初述有宗说中又二。初总明四取。二上界烦恼下。别明我证取。无明不立。初总明四取中又二。初明轭与取开合不同。二应知三十四物下。明四取体多小。别明我语取中又三。初释名。二于诸见中下。释难。三无明之别立下。明无明不独立。
我证谓内身(文)中论疏记云。佛性论云。我证取者。缘内身故。一切内法。名为我证。贪着内法。名我取○述义云。上二界唯示定心。无乐外五欲。于生死中。实无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说。实无有我故。名我语取也(文)。
于诸见中(文)此下。释难也。双诳在家等者。释圣道怨也。宝云。论何缘别立戒禁取耶。问。何缘四取中别立戒禁取耶。论由此独为至为清净道故。答也。以二因故。所以别立。由非道计道。舍其真道。为圣道怨。在家众。妄计自饿。为生天道。而不行十善。诸出家众。直以破衣·粗食。舍可爱境。二百五十戒等。为真实道。不知是助道缘。而不修行三十七品(文)。
谓不了相名为无明(文)宝云。取诸有故。名之为取。由无明不了相故。彼非能取及非猛利。故但可与余合立为取(文。非猛利故所以者。今疏无之。论文如宝)贪缘六十见起名为见取(文)光记第十九卷。六十二见释在之。惠云。六十二见。如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广明。不可具引。略出名数。谓前际(过去)分别有十八。谓四遍常论四一分常论·二无因生论·四有边论·四不死憍乱论。后际(未来)有四十四。谓十六有想论·八无想论·八非有想非无想论·七断灭论·五现法涅槃。足前际十八。成六十二见也。四遍常论者。一由忆劫初。执我·世常。谓由彼外道得宿命通。忆劫初事。因此起见。执我·世常。二由忆生。执我世常。由彼得通。忆多生事。便执为常。三由天眼。见诸有情死此生彼诸蕴相续。执我·世常。既得天眼见不断故。便谓是常。四由寻思。不如实知。执我世常。彼诸外道作如是念。有法常有。无法常无便谓是常。四遍常论。常见为体也。四一分常论者。一从梵世来生此界。得宿住通。便言大梵是常自身无常。二闻梵王说大种与心随一无常。心便忍许。三从游戏忘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便作是念。于彼天中不游戏者。彼天常住。四从意愤恚天没。如忘念天说。此四以边见为体。二无因论者。一从无想天没。忆于心。便起邪见。一切诸法本无今有。二由寻思。但有今生。不了过去。便拨为无。此二邪见为体。四有边论者。一由天眼。下见地狱。上见初定。执我及世俱是有边。二由天眼。傍见无边。执我及世俱无边。三由天眼。上下见边。由神境通。运身傍去。不得边际。执我及世亦有边亦无边。四非有边非无边。即遮第三。为此第四。我及世间不可定说为有边为无边。此四一师以身见为体。第二说通常断见为体。若执有边。即是断见。若执无边。即是常见也。四不死矫乱论者。不死。谓天以长寿者。外道执为常住不死。不得生天。一不如实知怖忌语故。便矫。答。是法应证不应说。二不如实知怖邪见故不得生天便矫乱。答应证不应说。三不如实知怖愚痴故不得生天便矫乱。答。应证不应说。四不如实知怖不了故。不得生天。便返诘彼。若有问言。我于后世为有非有。便返诘言。汝何所欲。汝若言有。我意亦然。此四计天不死。是常即彼复计善酬问答得生彼天。是戒禁取为体以非因计因故也。于后际十六有想论者。一执我有色死后生有想。二执我无色后生有想。三执我亦有色亦无色生后生有想。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生有想。五执我有边死后生有想。六执我无边死后生有想。七执我亦有边无边死后生有想。八执非有边非无边死后生有想。九我有一想死后生有想。十我有种种想死后生有想。十一我有小想死后生有想。十二我有无量想死后生有想。十三我纯有苦。十四我纯有乐。十五我有苦乐。十六我有非苦非乐。八无想论者。取有想中前八。唯无想名别。八非有想无想论者。亦如无想说。此上总以常见为体。七断灭论者。一此我为粗四大造死后断灭。二我欲界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界天死后断灭。四空处天死后断灭。五识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皆言死后断灭。此以断见为体。五现法涅槃者。一于欲界中受五欲乐。二于初定受定喜乐。三于二定受乐。四于三定受乐。五于四定受现法涅槃。此五执劣为胜。见取为体也(文)问。一分常论中。第三云游戏忘念天。第四云意愤恚天。何天耶。答。大梵也。计依戏笑生此间故。云戏忘念天欤。义章第六可见之。
行相难知(文)宝云。正理论云。是故圣者阿难陀言。我今不知于同梵行起慢心。不不论全。以慢随眠行相微细。彼尚不了慢心有无况诸异生。余例应尔(文)。
惠云。问。贪等烦恼起时。取现行烦恼相极粗易知。何言难知。答。一以贪等时起自不知故。二是彼流类故。三惑色法一一极微心。心所一一刹那。皆有烦恼缘故。名微细烦恼在心识。犹女人眠难觉也(文)。
三义释通(文)惠云。初一总。后二是别。第二约得。第三约现行(文)。
二随增者(文)宝云。正理论云。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见毒。应知。烦恼于自所缘有随增义。亦如热铁丸能令水热。及如触毒。应知。烦恼于自相应有随增义。已上文。释所缘·相应义别。喻异。前是所缘。后是相应。一一皆同乳母。能令婴儿随增增长。及令伎艺渐以积集。所缘·相应。令诸烦恼相续增长及得积集。前明烦恼增境及相应法。此明境及相应增烦恼也(文)。
随缚(文)宝云。正理论云。极难离故。如四日疟及鼠毒等。有说。随缚谓得恒随。如海水行随生行影(文)。
住流(文)宝云。如提塘漏水。有其二义。一者住义。即留住生死之义二是流义。即是于生死中流转。于疮门泄过无穷者。正明漏也(文)惠云。住义如疏释。流者不顺菩提涅槃正流。于生死中流。泄过无穷。通释住流转之义也(文)。
遁云。住谓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流谓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文)。
漂善品故名瀑流(文)遁云。漂善品者。犹如瀑水漂诸物故(文)惠云。瀑流者。急流。烦恼漂有情。亦如急流漂物(文)。
合者(文)光云。和合有情。受生死苦。犹如车轭。故名为轭(文)遁云。谓令有情与界趣生共和合故。名轭。犹如车轭(文)惠云。和合者。烦恼与业合果生也(文)。
为有漏依(文)惠云。四取为因。来世有漏法。依此生。名为有漏依(文)。
永正四(丁卯)五月上旬。依客僧两三辈所望。颂疏讲谈始之。为扶引勘之。烦编集光宝等文。今日清书之。
同年十一月十日。大法师英宪。
永禄四年(酉)七月十七日。以英宪法印自笔写之。花严砾净实(生年四十)。
一校了。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一(颂疏论本第二十一)
论云如是已辨(文)宝云。问意云。随眠并缠。世尊就过差别。说为漏·瀑流·轭等。为唯有尔所过名。为更有余义立异名耶(文)。
一明九结(文)问结释名如何。宝云。所以九种总名结者。正理论云。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名为结。或有此故。令诸有情合众多苦故。名为结。是众苦恼安足处故(文)惠云。此九力。能于境生。系缚有情。名结也(文)正理论初释意。于所缘境。令有情爱着。云于境有系缚能。三界·四生沈轮。不出牢狱。云于生有系缚能欤。第二释意。令有情结合众多苦意欤。定春抄云。有情ヲ结トメテ不出生死义也(已上)义章云。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祥为结(文)。
释曰结九者(文)此一段分为三。初列九结数。二于中恚嫉下。界系分别。三问何缘下。释问难于中二。初明分见为二结(已上见初二句)二由二唯不善等下。明缠中嫉?为结(已下释后八句)于中又二。初出八缠家释。二由此应言下。出十缠家说矣(或二数行故已下句也)。
一爱结(文)宝云。此中爱结。谓三界贪○所言贪者。谓有心所乐可意相所摄受行。即于诸有及诸有具所起乐着。说名为贪。何缘此贪说名为爱。此染心所随乐境故。恚结。正理释云。恚。于违想及别离欲所摄受行中。令心憎背。慢。谓七慢。如前已释。无明结者。三界无知○见结·取结。推度相别显彼相。如五见中(文)。
于中恚嫉(文)光云。婆沙五十云。问。九结以何为自性。答。以百事为自性。谓爱·慢·无明结。各三界五部。为四十五事。恚结。唯欲界五部。为五事。见结。有十八事。谓有身见·边执见。各三界见苦所断为六。邪见。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取结有十八事。谓见取。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戒禁取。三界各见苦道所断。为六事。疑结。三界各四部。十二事。嫉·?结。各欲界修所断。为二事。由此九结以百事为自性(文)。
言物等者(文)问。既身边见。见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见有十八物。若尔者。争以物等由。三见为一结。二取为一结。由为(ン云云)宝云。正理论云。说此物等。于义何益。于结义中。见有益故。此言意说。如贪·瞋等。一一独能成一结事。三见·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结事故。若此异者。应说五见各为一结。如贪·瞋等故。见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结。方敌贪等。若尔。身见·边见·见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见十八亦然。是非物等。不尔。本论释其理决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见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准此释。物等一义有难。加取等一义。二义相成时。三见为一结。二取为一结。义究竟也。寻云。物等取等等言。委意何。答。疏三见有十八物。二取亦十八物。故名物等(文)三见与二取同十八故。成等义(见)取等者。三见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此三见与二取。各别成等义(见)可思之。
言取等者(文)定春抄云。三见所取。二取能取也。能所虽异。同是取故。云取等也(已上)此意。三见与二取。等取故。云取等(见)若尔。物等其义同也。但不见疏释哉。光云。于五见中。三见等。是所取。为二取所取故。二取等。是能取。能取三见故。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别故立为二结。故正理论云。谓于诸行。计我断·常。或拨为无后记二取。执见第一。或执为净(已上论文)能取·所取。且据一相。从多分说。理实而言。并通能所(文)。
谓由戒取执身见为能净(文)定春抄云。戒取。执彼三见为净涅槃道(已上)。
由二唯不善(文)本义抄。问。颂文云。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记故(文)十缠家义欤。答。光释八缠家(见)付之见论现文。论主破。此义云。此释非理。以忿覆二种。能具两义(文)若八缠家义者。何以忿·覆二种难之(云云)答。此难意。难八缠家所述唯不善自在起之故。若缠唯八种。无有异义。若立十缠之时。忿·覆二缠。亦具此二义故。此释非理破也。重意云。八·十二家之前。俱不违之故。可为善故。而唯不善自在起之故。八缠家前。且虽可然。十缠家前。不可然故。破之也(已上本义抄)。
由二义胜故。由此○过失尤重(文)此下出十缠家说。宝云。应言嫉·悭过失尤重者。是总句。谓此二种数现行故者。释尤重义(文)可准之。光云。正理云。若立八缠。应作此释。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谓唯此二两义具足。余六无一具两义者。无惭无愧虽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余两皆无(解云。余睡眠惛沉掉举文两义皆无)。
一数现行故(文)宝云。谓生欲界。虽有九·六·三结·无结。而经唯说嫉·悭二结恼乱人天(文)二为贫贱因(文)定义抄。嫉从瞋起故。欲界系也。悭从贪起故。虽可通三界。贪增盛时名悭。故唯欲界也。依嫉因。来生受种性下劣报。依悭因。来生受贫穷报也(已上定春)宝云。谓虽生在二善趣中。而为贱贫重苦所轭。现见卑贱及诸乏财。乃至极亲亦不敬爱(文)。
三遍显随惑故(文。定春抄)烦恼中。现起令心悦。名欢行转。现起令心悲。名戚行转。随烦恼多分不出此二也。嫉他故。心忧也。故戚行转。忧受相应。悭物不失故。心悦也。故欢行转。喜受相应。嫉·悭俱起余烦恼。欢戚二转准知故。云遍显随惑也(已上定春抄)问。随惑者何等(云云)惠云。随惑。即十缠六垢。名随烦恼。即十六皆于戚欢二类转。嫉即戚。悭即欢。遍显十六随惑也(文)。
六惑恼乱人天二胜趣(文)光云。正理云。或能恼人天二众。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悭能人天恼乱(文)。
应知摄后四种二部(文)遁云。谓从第四出家在家已下。总有四种。于七义中。居其后故(文)。
一身见二戒禁取等(文)光云。总三十一事为体。谓身见。三界见苦所断。戒禁取。三界各见苦·道。为六。疑三界各四部。为十二。贪·瞋·恚。各欲界五部。为十(文)。
此五顺益下分界(文)光云。此五顺益下分欲界。三界最下三界一分故。名下分(文)。
设有能超○还生欲界(文)问。生有顶者。以六行观。断欲一切烦恼。何有由欲身见等还生欲界义(云云)惠云。由身见等三为障。为还生下界。若尔。六行道。断欲界贪等。及身见等三皆断。如何论言由三复还下。答。有二说。一由有顶身见等三为缘引生下界身见等故。前文言有顶地烦恼为烦恼根。二由不断欲界身见等体。但断其得故。身见等更生也(文)问。欲见惑。欲界中在之。故可为不超欲数。何还下处。取三界见惑(云云)况防逻人喻意。可取他地物(见)如何。答。有顶异生。有还生下地义事。依迷谛理见惑未断也。迷谛理事。欲见惑·有顶见惑同也。故取三界见惑也。防逻人喻面。虽似约他地。实可喻三界见惑也。问。有顶异生欲见惑。已断之。已断烦恼争起还下缚用(云云)答。异生依厌心。虽断见惑。于谛理不决定故。虽已断见惑。无永断义。故施还生下地用欤。问若尔者。六见惑。皆可取之。何唯取身见等三(云云)答。云摄门根故三。此由释也(已上定春抄)。
如守狱卒(文)定春。居狱中罪人ヲ责ル者ヲ云守狱卒。居地狱外。伺狱门隙。罪人ヲ内ヘ追入者ヲ。云防逻人(已上定春抄)。
有说言下分者(文)初释立一种下分。有说。明二种下分。可知之。或义章。出四下分。义章云。然此五种依。如成立。具四下。故名为下结。一者界下贪欲·瞋恚。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二者果下贪·瞋·戒取。能得三涂下弊之果故。名果下。三者人下。所谓身见·戒取·及疑。唯凡夫起。不起圣人。故名人下。四所障下。即此身见·戒取·及疑。能障初果。名所障下(文)。
问如诸预流(文)光云。问。诸得预流。五见及疑六烦恼断。何缘经但说。断身见戒取疑三结耶(文)问。此问意。有说意。身见等三。障圣人异生。断此三。得圣人(即当初果)就此说问起欤。或亘二师问欤。或又只是预流者。云断六烦恼云断三结两经相违ヲ问起スル欤。答。言摄门者。光云。所断中类有三种。身·边二见唯在苦一部。戒取通苦·道二部。见取·邪见通四部。说断三种。摄彼三门周尽。若断身见。摄彼一门。若断戒取。摄彼通二门。若断疑摄彼通四门(文)问。论文云。说断三种。摄彼三门(文)身见摄边见唯在一部。疑摄见取邪见通四门。而戒禁取外。通二部烦恼无之。若尔者。通二部中。可摄何物哉。本义抄。答。经中说预流果圣者。断身见·戒禁取·疑三结。如次摄唯一部门·通二部门·通四部门之三门(为言)非谓说戒禁取摄余通二部烦恼(已上本义抄)此意。摄门者。说断三结摄三门(为言)直三结非谓摄余烦恼。摄三门。一切见惑皆摄尽三门故。即六烦恼断スト显ルト云心欤。尧圆抄。婆沙三十六云。若说戒禁取。当知总说通二部者。虽更无别通二部随眠。而戒禁则名通二部惑。复摄彼相应俱有(文)此文有二意。一显戒禁取自性通二部。一显戒禁取相应俱有法与戒禁取同通二部也。正理论云。虽但有一。通于二部。则据彼相似。显彼体。由此故。说摄彼三门(文。已上尧圆抄)定春。问举边见。显身见。举邪见等。应显疑等。何俱一门中。取身见。俱四门中。别举疑(云云)答。摄根由释此难也(已上定春抄)。
言摄根者(文)光云。所断中三。随三转。说断三种。摄彼三根。若断三根本。余三未亦断。故说断三已。说断六(文)惠云。彼经言断三结。据三根说。边见等三苗。亦随断摄业根苗也(文)。
见取依戒禁取转(文)光云。问。集·灭见取。如何随戒禁取转。解云。言见取随戒禁取者。据苦·道下说。又解。因苦·道下戒取先起。引彼集灭见取起故。亦名随转(文)。
凡趣异方(文)光云。凡趣异方。有三种障。一不欲发趣见レハナリ。此方益。余方有损。二虽发趣。迷失正道。依邪道故。三由依邪道。疑正道故。起解脱者。亦有如斯相似三障。一由身见。怖畏解脱灰身灭智。不欲发趣。二虽发趣。由戒禁取。依执邪道。迷失正路。三由依邪道。疑于正道。深怀犹预(文)定春。欲行他方时。有三障。一余方有ント难思ナ不出立。二设行恶道エ行テ。所存ノ方エハ不行。三何道カ吉キヤラント思テ犹预也。身见等三。准此喻可知之(已上定春抄)。
谓由身见○怖畏解脱(文)定春。闻涅槃说断惑·业·苦三道。世间一目等无ノ人ヲタニ尚思有苦。况此身永断耶ト思テ。怖畏灰身灭智无余涅槃也(已上)。
释曰顺上分五(文)宝云。此以不超上界顺益上界故。名顺上分结。则是上界为上分也(文)光云。又婆沙云。问。何故唯修所断。立为顺上分结。答。令趣上生。名顺上分。见所断结。亦令堕下故。不立为顺上分结。复次上人所行。名顺上分。上人是圣。非诸异生。见所断结。唯异生起故。不立为顺上分结。于圣者中。唯不还者。所起诸结。立顺上分(文)光云。此五总以圣者身中上界修断八事为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色·无色界各有四故(文)。
以贪过重(文)光云。问。何故贪别立二。余三合立。解云。爱是诸烦恼足。多过。别立故。婆沙云。复次爱。令界别·地别·部别。爱能增长一切烦恼。爱有爱处。所说多过。故依界别立为二结。掉举等三。无如是事。故上二界合立为一(文)惠云。上二界爱别立者。一过重。二所爱别故。掉举等三。无此能故。合立也。问。随烦恼中。何故上二界。唯立掉举。不立余随烦恼。答。以障定胜故。立掉举为结。昏沉顺定。不立也(文)。
缚有三种(文)宝云。系缚有情。名之为缚。何缘唯说此三为缚。由三受故。约自相续。有相应·所缘随增。若他相续。唯所缘也。正理论云。以能系缚故。立缚名。即能遮趣离染义。结缚二相。虽无差别。而依本母。说缚有三。一者贪缚。二瞋缚。三痴缚。所余诸结。品类同故。摄在三中。谓五见·疑同痴品类。慢·悭二结贪品类同。疾结同瞋。皆三结摄(文)。
谓于乐受贪缚随增(文)惠云。乐受有贪缚。约胜及自身说。亦有瞋缚。如见怨受乐时生瞋。贪·瞋同时必有痴。于苦有贪。见怨受苦。贪彼苦。有痴。准前舍受有贪·瞋。不如痴○此言苦乐者。忧喜亦名苦乐也(文)。
非如痴故(文)光云。于此文中。亦应影显。虽于自乐亦说有痴所缘·相应二俱随增。非如贪故。虽于自苦亦说有痴。所缘·相应二俱随增。非如瞋故(文)。
随烦恼此余(文)光云。略释颂者。蕴简无为。行简色等四蕴。心所简行中不相应行。染简心所中善·无记。此余简染中本惑(文)。
余缠垢等(文)等言。放逸·懈怠·不信(并)所余染污心所也。本义抄。问。随烦恼者。唯限十缠·六垢·放逸·懈怠·不信欤。答。不限十缠·六垢·放逸·懈怠不信广通大地法中染污思触(并)不定中染污寻伺也。是以光释云。此余简染中本惑(文)若唯限十缠等者。于染行中。何唯简本惑(云云。已上本义抄)。
随根本烦恼起故名随烦恼(文)正文云。此释望论。有小阙。论意云。随烦恼有二。一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二此余染污心所名随烦恼。两记如论。而今唯缠·垢等名随烦恼故。未了也(云云)。
释曰前一颂标缠(文)此一段分二。初科颂文。二缠八者下正释。分三。初列缠数。二无惭无愧下正释缠。三无惭悭掉举下明等流。
缠八者(文)光云。缠缚有情置生死狱故。名为缠(文)光云。问。余随烦恼何故非缠。解云。随其所应。过重别立。过轻不立。大烦恼中昏沉障慧胜。掉举障定胜。故别立缠。不信·懈怠·放逸。障定·慧非胜。故不立缠。无明本烦恼。故不立缠。无惭·无愧。唯不善过重。故立缠。小烦恼中。嫉·悭·忿·覆过重。立缠。余六过轻故别立垢。余地法外睡眠。障慧胜。恶作障定胜。故别立缠。寻·伺非障故。寻立菩提分法。此即顺慧寻·伺。立静虑支。此即顺定。不立缠。贪·瞋慢·疑·本惑。亦不立缠(文)。
次一颂半明根本等流(文)光云。后一颂半。明本惑等流果(文)。
无惭无愧根品已释(文)第四卷疏云。谓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诸善士所可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有余师说。于所造罪。自观无耻。说名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文)。
悭谓财法巧施相违(文)论云。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着(文)遁云。谓由悭不能巧施财法。故名相违(文)悔即恶作(文)第四卷疏云。于所作事。起心厌恶。若恶若作。俱在其境。于恶作事。既不称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缘恶作起。名为恶作。恶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为恶作者。从境为名也(文)。
眠谓念心昧略为性(文)惠云。昧即简定。定中取境分明。略即简散。散取境多故。取境少不明也。遁云。谭山云。谓于觉中。六识现起。眠唯意识起。余五不行。故名为略。又唯识云。昧简在定。略简悟时。又正理论云。令心昧略。昏沉相应不能持身。是为眠相。眠虽亦有昏不相应。此唯辨缠故。作其说(文)。
悔眠二种○唯取染污(文)光云。若泛明睡眠。总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覆(文)。
掉举昏沉(文)第四卷疏云。昏沉。谓身心重性。于善法中。无所堪任。亦名身心无堪任性。掉举者。令心不静(文)。
令心愤发(文)论云。除瞋及害。于情非情。令心愤发。为忿(文)惠云。瞋即损他命。害即打骂等。忿即令愤发也(文)。
无惭○贪家等流果也(文)同类因·等流果时。自部地染污。互成等流果也。今云等流果者。本惑ノ名残ニ相似シテ起ル烦恼ヲ。云等流果。贪欢行转烦恼。喜乐ト相应时。心欢乐。于可爱境无耻振舞故。无惭贪名残相似也。无惭与贪体各别故。贪增盛位。不可云无惭等也。无愧不了业因感果道理故。无明ト相似。悔恶作也。于法生决定心时。恶作心不生故。疑等流也(已上定春抄)惠云。等流者即随惑有力。与根本烦恼齐等。流即流类。惑等即是引。从根本烦恼引生也。约相同。名等流。无愧作罪不见怖。即由无明力不了因果生。滞境。名昏沉。亦由无明不了生。悔从疑者。谓作善已。由疑无果故。生追悔也(文)光云。言等流者。是彼本惑近等流果○正理云。无惭·悭·掉举。是贪等流。要贪为近因方得生故。无愧·眠·昏沉。是无明等流。此与无明极相邻近故嫉·忿。是瞋等流。由此相同瞋故。悔是疑等流。因犹影生故(文)。
有说智人覆是贪等流(文)光云。若有智人覆。是贪等流。贪著名利。而覆藏故。若无智人覆。是无明等流。愚痴不解。而覆藏故(文)问。今此有说言。标别师欤。答。非别师。贪·痴等流ト云有说意ヲ再释スル也。若是标别师者。四说也。何下云三说不同(云云)论·光共不见别师也。今疏有说言。为再释条上有说欤。论云。有说。是俱等流。有知无知。如其次第(文)有知无知上。别不置有说言。可思可思。定春抄。三说不同者。实四说不同也。第四师。有智无智分也。第三。一切皆贪·痴等流也。尔贪·痴方同故。云三说也(已上定春抄)此料简恐不顺论·光也。可知之。
释曰前两句明六垢(文)明六垢一段分五。初科颂文。二列六垢名。三从此烦恼下。释六垢名。四恼谓坚执下。释垢行相。五诳憍贪等流下。明等流(释后四句颂)。
从此烦恼生(文)正文云。应云。此从烦恼生故。论云。如是六种从烦恼生(云云)义章云。此六皆能污秽净心。名之为垢(文)又云。如杂心说。烦恼之中。根本增上。说之为使。所生津液之结。说为缠垢。故彼喻言。如瓶盛苏津液流出。所盛之苏。喻使烦恼。所生津液。喻于缠垢。就此所生津液结中。急缚之义。说以为缠。轻系之义。说之为垢(文)定春抄。此烦恼者。十烦恼也。依此烦恼起。相似粗强心品起。云垢。烦恼上アカ也(已上定)。
恼谓坚执(文)遁云。不取如理谏诲者。谓不从善谏也(文)定春。假事ヲ作ント思定テ人ノ不レ用ニ教训。此事ヲ遂ト苦劳シテ心ヲ恼也(已上定春)。
害谓逼迫(文)义章云。于诸众生残害之心。名之为害(文)。
恨谓结怨(文)论云。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文)宝云。正理论云。恨与忿相有差别者。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说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由此故有说恨相言。忿息已续生令心浊。名恨(文)惠云。正理云。忿恨别者。忿相即大力即劣。恨相小用大也(文)。
谄谓心曲(文)论云。谄谓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设方便。令解不明(文)光云。谄谓能令心曲为性。由此不能如实自显。为谄彼人。或矫非拨彼人怨家。令彼欢善。为谄他人。或设方便。种种现相。令解不明。故名为谄(文)。
诳谓惑他(文)宝云。正理云。先筹度。设此方便。令彼后时生颠倒解故。名为诳。然世间说。为利为名。现相惑他。名为诳者。诸诳所引身·语业事。是诳果故。假立诳名。如以通名说通果事(文)。
憍根品已释(文)第四卷疏云。憍。染着自身色力等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论云。有余师说。如因酒生欣举差别。说名为醉。如是贪生欣举差别。说名为憍(文)。
诳憍贪等流(文)光云。入阿毗达磨云。诳·矫二种是贪等流。贪种类故。害·恨是瞋等流。瞋种类故。恼见取等流。执己见胜者。恼乱自他故。谄诸见等流。诸见增者多谄曲故(文)又云。恶见名曲。与谄相似故(文)遁云。恼见取等流者。由执取谓劣为胜故。不取如理谏诲故。生恼也。惠云。谄为心曲。五见险曲故。五见等流也(文)本义抄。恼是见取等流者。恼舍如理事。坚执不如理事。相似见取非胜计胜行相故。以恼为见取等流(已上本义抄)定春。谄ハアナタコナタヘ曲ル染慧ノ见ト相似セル欤(已上定春抄)。
自在起故唯修所断(文)不随他惑之他言。指见惑也。问。自在起修断所由如何。惠云。由自力起。不随从见惑生故。嫉等五缠·六垢。不通见断。是修断也(文)准此释。与见惑相应见断。既不随从见惑。自力起。唯与无明相应。故修断也(为言)寻云。设虽自在起。何不通见所断(云云)本惑虽自在起。通见断哉。本义抄。答。无惭等随烦恼。与见断烦恼。相应记故。有迷理之义。通见所断也。嫉·悭·忿·覆六垢。自迷事起。不与见所断烦恼。相应起故。无迷理之义。不通见所断也。自在故。唯修之理。深叶实义也(已上本义抄)。
欲三二者(文)光云。欲界系眠·昏·掉三。若与贪等相应。是不善。若与身·边二见相应。无记。所余一切七缠·六垢。皆唯不善。上二界中。随应所有昏·沈·掉举及谄·诳·憍一切。唯是无记性摄(文)定春抄。三性门有二配立。一善·不善·无记。约此配立。云上界皆无记。二善·染污·无记。约此配立者。上界可有三性也(已上定春抄)谄诳欲初定(文)第四卷疏。梵王被马胜问。矫乱答。谄言愧谢。是初禅有谄诳证也。
见所断惑及修所断慢眠并(文)嫉等五缠(文)嫉·悭·忿·覆·悔也。宝云。唯意识相应有三种。一见所断。二慢·睡眠三自力起随烦恼(文)。
贪与喜受乐受相应(文)惠云。欢行转释。与喜乐二受相应。遍六识故。前五识即乐。第六识即喜相应也。以戚行转释。与忧苦相应。遍六识故。五识即苦。意识与忧相应。已下皆准此释(文)。
言痴遍者(文)问。既云痴遍。约五受相应云欤。本义抄。答。与喜·乐·忧·苦四受相应云也。但于痴遍言者。本颂云。一切舍相应。长行释云。已约别相。说受相应。就通相说受相应者。一切皆与舍受相应(文)舍受相应之义下。约通相别段说之。故上约别相说受想应之段。云痴遍者。与喜·乐·忧·苦四受相应云尔也(已上本义抄)。
先造罪业后起邪见(文)光云。先造罪业。后起邪见。即欢行转。虽作罪业。无苦果故。先造福业。后起邪见。即戚行转。徒设劬劳。福无果故(文)惠云。唐捐者。即弃也(文)定春。先造罪业等者。明欢行转邪见也。造罪业时。依此业。何ナル恶报ヲカ受ント思ヒ。后起邪见发无因果。感恶果决定无之故。心任恶业造シ事ラ悦也。先造善业等者。释戚行转邪见也。依善业可感善果ラ思テ。苦劳修善业。后起邪见拨无因果。得善果决定无之故。苦劳修善业事ヲ戚也(已上定春抄)。
疑与忧受相应(文)遁云。谓坏犹预者。求决定智正疑之时。于境不决定故。生忧戚(文)。
谓余身见等四(文)遁云。谓前已明邪见。故唯身见等四。以欢行转。释不通忧。唯意地故。简其乐受(文)。
此上一切皆舍相应(文)光云。已约别相。说诸烦恼与受相应。就通相。说受相应者。一切烦恼皆舍相应。以诸随眠相续断位势力衰歇必住舍受。以舍所中。不违欢戚故。遍相应(文)惠云。以烦恼势用欲尽时。与舍心相应(文)遁云。相续断者。烦恼息位名断(文)相续烦恼断位(为言)。
此明上地诸有烦恼(文)光云。欲有忧·苦。所以诸惑有戚行转。上无忧·苦。又定所润。所以诸惑无戚行转。随何地识。所有烦恼各遍自识诸受相应。若初定中。具有四识(无忧苦二)彼一一识所起烦恼。各遍自识诸受相应。若在三识。乐舍相应。若在意地。喜舍相应。二定已上唯有意识二定意识所记烦恼。遍与意识喜舍相应。三定意识所记烦恼。与意识乐舍相应四定已上意识所起烦恼。与意识舍受相应(文)今此云舍者。近分地舍也。
若意地起惑即与喜舍相应(文)光云。显宗二十七云。何缘二疑俱不决定。而上得与喜乐相应。非欲界疑喜受俱起。以诸烦恼在离欲地虽不决定。亦不忧戚。虽坏疑网。无痴情怡。如在人间。求得所爱。虽多劳倦。而生乐相(文)。
今次复应辨随烦恼(文)随烦恼者。十缠·六垢·放逸·懈怠·不信也。十缠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六垢。恼·害·恨·谄·诳·矫。本义抄。问。论中不说放逸·懈怠·不信五受相应耶。光云。前文既说六识相应。已显与彼诸受相应。故令不说(文)见今论上段之文云。即无惭愧昏掉。及余大烦恼地法所摄随烦恼。依六识身皆容起故(文)放逸·懈怠不信随烦恼。通六识相应云。故通喜·乐·忧·苦相应之义闻毕。准一切皆与舍受相应之理。与舍相应之义亦必然。故六识相应之上段五受相应之义。已显故。今别不说(为言。已上本义抄)。
悭喜受相应者(文)遁云。论云。悭相与贪极相似故。唯意地言。显不遍乐。欢行转故。显不通忧(文)宝云。别有文忧相应。悭得即喜。悭不得即忧(文)。
谄诳眠覆○忧喜相应(文)释第五·第六句也。光云。谄·诳·眠·覆。若欢行转。喜相应。若戚行转。忧相应。唯意地非五识故。非苦乐。又正理云。有余师言。既说诳是贪等流故。但应欢行。不应说与忧相应。欢等流不应戚故又正诳时。不应戚故。或应说诳痴等流。正理释云。理应释言因果相别。如无惭·掉。虽贪等流。与忧苦有相应义。故知所说与受相应。不唯同因。但据相别。许有忧戚。而行诳者。情有所忧而行诳故(文)。
上两句明盖(文)正文云。第二·第三句。分为两段。理不可尔。论(并)两记。以中间二句合为一(文)光云。盖五。标名举数。唯在欲界分别。次两句。明盖合。后一句痴立(文)。
佛说盖有五(文)问。盖得名如何。宝云。释盖名。应言能覆障圣道及加行名盖。或覆五蕴故名盖也(文)又云。契经云。贪·瞋·疑。是满烦恼。一一能荷一覆盖用。昏·眠·掉·悔。非满烦恼。二合方荷一覆盖用(已上)此同婆沙等担义是盖义(文。满者圆满不善欤)遁云。盖是覆障义。婆沙云。荷担是盖义。正理又云。能障圣道加行故。立五盖名(文)义章云。此五何故说之为盖。论解有四。一是障义。二破坏义(破坏一切善法)三是堕义(堕落生死故)四是卧义(转回生死长寝三趣)言障义者。论自为喻。譬如小树。大树所覆。不生花果。众生如是。欲界心树。为烦恼覆。不能生于觉意之花及沙门之果。故名为障。四中初障正是盖义。破等三种。傍论其过(文)。
然此五盖唯在欲界(文)论云。此中所说昏掉及疑为如欲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光云。答。经言不善。故唯在欲。又正理云。为显昏沉·掉举二种唯欲界者有立为盖故。与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系故。为显眠悔唯染污者有得盖名故。与昏沉·掉举二种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文)。
食谓所食治谓能治(文)光云。食谓能益此五能益昏眠。故是彼食(文)。
同有五食(文)光云。?瞢者。眠之先兆。不乐者。情不欢也。频申者。由劳事业疲倦所生。能起频申因。从果号。食不平等者。由所饮过于恒度。或香·味·触随有偏增。能令食者身心沈昧。此从食不平等生。果从因为名。心昧劣性者。谓由彼力令心王取境不明为昧。能取力微为劣。从用为名(文)惠云。?瞢。是目不明。睡眠之先兆。不乐。即身心不适悦。频申。即事业过分身疲劳生。食不平等者。由所饮食过于恒度等。或香·味·触等随有偏增。能使食者令心昏眠。昧劣者。取境不明名昧。取境力微名劣。从用为名也(第三频申。由身疲劳生。第五昧劣。由心疲劳生也)义章云。缘别有五。如成实说。一单致利。所谓好乐睡眠之病。毗婆沙中。说为睡瞢。二者愁忧心不喜乐。毗婆沙中。说为愁愤。三频申。毗婆沙中。说为欠呿。四饮食不调。毗婆沙中。名食不消。五心退没所为废息。毗婆沙中。名为心闷(文)。
谓光明相(文)光云。起光明想。心即发悟。昏眠不生。非益彼。名为非食(文)。
此二能令心沈昧(文)惠云。沈即不明即暗。取境不明也(文)。
一亲里寻(等文)光云。或时寻思诸亲里事。或时寻思诸国土事。或复寻思我不死来当作如是如是事业。或时随念往昔过去所更等事。缘亲里等。由散乱故。而增掉举。有不称情。而生忧悔(文)论云。随念往昔种种所更戏笑欢娱承奉等事(文)问。贪盖等无食治(云云)光云。正理云。何缘欲·贪·瞋。疑盖·各于一体。别立盖名。昏眠·掉悔二盖。各于二体合立盖名。贪·瞋·疑。食治各别。故别立盖名。昏眠·掉悔。食治用同故。合立一。贪盖食可爱想。治不净观。瞋食可憎想。治即慈悲观。疑食谓三世境。治即十二缘起观。正理论。释昏·眠·掉·悔食非食用。与此论同。又云。或贪·瞋·疑。是满烦恼。一一能荷一覆盖用。昏·眠·掉·悔。非满烦恼。二合方荷一覆盖用(文。取意)。
此二非食谓奢摩他(文)光云。问。何故前言。昏眠非食。谓光明想。不言毗钵舍那。掉悔非食。言奢摩他。不言黑闇。解云。非食有多种。各随举一。或影略互显(文)问诸烦恼等(文)光云。等谓取随烦恼(文)又云。问。若为障胜立为盖者。无明何不立盖耶。解云。等荷担者立盖中。无明所荷偏重。一切烦恼所荷障。合比无明。犹不能及故。不立盖中。问。若非最胜立盖者。余随惑何不立。解云。盖者令心趣下。慢性高举故不立。盖性钝。见性利。不顺盖义。随烦恼中余烦恼。障定慧非殊胜。故皆不立(文)。
贪恚盖能障戒蕴(文)光云。唯此于五蕴能为胜障故。谓贪。恚是破戒。或能障戒。昏眠性闇昧故。能障慧。掉恶作心散乱故。障定蕴。定慧无故。疑四谛。由疑未断故。乃至解脱解脱知见不得起(文)问。定慧障。有宗·经部不同也。二家委意何。本义抄。答。定慧障。有相翻障。有相顺障。若就相翻障云之者。昏眠盖障慧。掉悔盖障定可云也。有宗意即存此义欤。若就相顺障论之者。昏眠盖障定。掉悔盖障慧可云也。经部义流此意也。各述边边之旨也(已上)。
定障理应先慧障(文)光云。论主破前说一切有部师解。若作如是解释经意。掉悔理在昏眠前说。以必依定方有惠生故。此显所障先定后慧。定障亦应先慧障。故此显能障前后次第。依如是理。经部师言。此五盖中。昏眠障定。由此昏眠性沉下故。定不得生。掉悔障慧。由此掉悔数散动故。惠不得生(文)惠云。有部释。昏眠能障慧蕴。约违障。说昏眠与惠明昧有别掉悔与定高下别。故经部约顺障释。昏眠第三障惠蕴。掉悔第四障定蕴。不顺定慧障义次第也(文)。
解云问也(文)遁云。于问中有二。一约九上缘惑为问。二约灭道下重缘惑为问(文)定春抄。凡此问意。见惑者。迷理惑故。无漏智起。四谛理ラ如实见定时。能缘见惑。自被断也。故见惑知所缘时。可被断物也。爰欲界九上缘惑。缘上界苦·集。不缘自界法。自界缘同被断。而法忍。观欲苦·集。不观上苦·集。何观欲苦·集时。自界缘·他界缘。种类各别。同被断乎(为言)又三界见灭·道断重缘惑。缘亲迷惑邪见等体是苦集。而苦集法忍。观一切有漏时。彼灭·道重迷。知自所缘。不被断。至灭道下被断。何知自所缘位不被断。不智所缘时被断乎(为言)此二问。九上缘惑法忍断。不至类忍断。故断早。疑之灭·道重迷。苦·集法忍不断。至灭道法忍位断故断迟疑之。问。苦·集下重迷惑。直不缘谛理。缘亲惑故。依此知所缘不被断。苦·集忍不知亲迷自相故。若尔。何偏限灭·道重迷。设此问难乎。答。苦·集重迷。虽缘亲迷。亲迷体是苦集故。自遍知所缘。故断成也。宝云。苦·集贪·瞋·慢等。虽不亲迷谛理。是上而起。然所缘境。是苦·集故。苦·集忍生。缘苦·集谛。彼即断故(文。已上定春抄)惠云。他界遍行。即九上缘惑。九上缘惑所缘。即上界苦·集。起苦集法智忍。九上缘惑即断。及起苦·集类智忍。知上界苦集时。九上缘惑已断故。不断也。及灭道下重缘惑。缘邪见等。上起邪见等体。即苦·集谛。于彼断位。即灭道法智忍生。即业道下亲缘重缘惑皆断灭·道法智忍。不知邪见等。及起苦·集智忍。知苦·集时。即是知灭道下邪见等。彼重缘贪等未断故。不断也(文)。
谓灭道下贪瞋慢是也(文)灭谛下重迷。贪·瞋·慢·见取也。谛下重迷。前上加戒禁取也(已上)。
而彼邪见等不断者(文)正文云。邪见是无漏缘惑也。今意可出有漏缘惑。而言邪见者。似谬。理实应言而彼贪瞋等不断(云云)。
遍知所缘故者(文)定春抄。遍知所缘故等者。四谛下亲迷惑。法类忍智起。所缘谛理ラ见极时。迷悟相反被断。问。苦·集下重迷惑何因乎。答。遍知所缘故断也。问。重迷惑。直不迷谛理。偏依亲迷烦恼起也。彼亲迷被断时。所缘无。重迷自被断也。若尔者。可断彼所缘故断。例如灭·道下重迷。如何。答。重迷直虽迷谛理不起。所缘亲迷其体苦·集也。故遍知所缘故断也。上所引宝可见之(已上。定春抄)惠云。遍知所缘故者。遍知所缘境时。能缘烦恼即断。问。贪等重缘。知苦集谛时。不知贪等所缘。如何名遍知所缘。答。虽亲·重不同近·远有别。皆取四谛为所缘境。知所缘时。亲·重缘惑皆断。上界亦尔者也(文)宝云。虽有二义从遍知所缘断已(文。上取引次文也)此释意云。见苦·集断贪瞋慢等。虽有遍知所缘断·断彼能缘断二义。从遍知所缘故断说也(为言)。
谓苦集断自界缘惑(文)问。自界缘惑者。唯限欲界欤。答。光·宝异释也。光云通三界说(文)付之上二界中。自界缘·他界缘惑同遍知所缘故断也。而云断自界缘简他界缘惑。无谛可限欲界(云云)答。论云。谓见苦·集断自界缘(文)不置简别之言。故自界缘言。通三界说得意也。况上二界中见苦·集断自界缘惑。亦是遍知所缘故断也。但于难势者。上二界中他界地缘惑。虽遍知所缘故断。欲界他界缘惑。非遍知所缘故断故。他界缘惑有其乱。故略不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缘惑遍知所缘故断。但就三界同遍知所缘断。云谓见苦集断自界缘。唯举自界缘惑也(为言)宝云。此苦集自界缘言。此说欲界。若色·无色他界他地缘。亦是遍知所缘断也。以苦·集类忍起时。道知上二界故。此中有三断。一自界缘贪·慢等。二上界缘见·疑等。三自界缘见·疑。虽三类不同。苦·集类忍智。遍知彼所缘故。从遍知所缘故断(文)此释意。上二界中见苦·集断自界缘惑。他界地缘同遍知所缘故断。无其乱。故略不举之。欲界之中自界缘惑。虽遍知所缘故断。他界缘惑。非遍知所缘故断。有其乱故。唯举自界缘惑。简他界缘惑也(已上本义抄)。
问。上二界他界地缘惑遍知所缘故断所由如何。光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缘诸遍行惑。亦由遍知所缘故断(文)此释意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缘惑。缘色·无色界苦集类智忍。合观色无色界苦集。断彼上缘惑故。是遍知所缘故断也(已上本义抄)。
自界缘惑缘他界缘惑(文)遁云。自界缘惑。既自界缘苦集。其他缘惑。虽缘上界境。而体是此界苦集故。为所缘他界缘惑。既缘上界故。不缘自界惑也(文)。
若断自界缘惑时○随断(文)光云。彼虽缘各异。然能为因。故自界缘望彼有力。他界缘惑藉斯力故。能缘上界。如羸病者倚柱仰观。柱若折时。彼随倒故(文)定春抄。问。他界缘。以欲遍行为所缘事。可然。依成所缘。云断彼能缘故断。心如何。答。九上缘独立无缘上界力。自界遍行依彼缘力缘上也。故欲遍行皆断时。他界缘随断也(已上定抄春)宝云。欲见苦·集断自界缘惑。能缘于彼他界缘惑。此惑于彼能作依持。依持断时。彼随断故○如何于彼能作依持。由此于彼能遍因故(文)惠云。断彼能缘故者。自界缘惑。即苦·集下一切烦恼。总名自缘惑。九上缘惑。虽缘上界。体亦系在自界。以缘上界。且名所缘。谓后念苦·集下烦恼。缘此九上缘惑生。亦能为因生彼九惑。断即能缘自界惑时。所缘九上缘惑即随断也(文)。
对治起故断者(文)惠云。问。三界见惑。皆由对治道生断。如苦谛下惑。苦法智忍为对治道。缘何断见惑不言对治道耶。答。九品修惑。决定由九品对治道断故说之。见惑对治道不定。若有顶。即决定苦类忍为对治道。下八地。凡即有漏道圣即不漏道。为对治。以此不定故。见惑不言对治道也(文)。
若上上品惑下下品道为对治(文)定春抄。烦恼以粗细为上下。智以明昧为上下也。如世间黑闇少明破之细闇大明破之。下下品道起。断上上品烦恼。乃至上上品道断下下品烦恼也(已上定春抄)光云。问。缘四谛理。如何能断修造事惑。名对治断。解云。事粗理细。缘细可以断粗故。九品道断九品惑(文)无间道断烦恼故(文)遁云。理实但断惑得。非断惑体。今言烦恼。约总相说(文)。
四厌患对治(文)论云。若有道见此界过失。深生厌患(文)定春抄。厌患对治。有修道。见道无加行。以四善根虽为加行。彼位不云厌患(已上定春抄)。
论主正此文云(文)遁云。此上次第。是婆沙师说。论主以厌患在后。非是义便。改前(文)光云。厌患等四。各在一道。据断当品。约显以论。若具说四道通局。一厌患通四道。正理云。无间解脱胜进中缘苦集者。亦厌患对治。二断对治。唯无间道。不通余三。三持对治。若据显相当品。唯解脱道。若据前后五断诸品。隐显合论通四道。以皆能持彼得故。四远分对治。若据显相当品。唯胜进道。若据前后所断诸品。隐显合论亦通四道。以皆能令彼所断惑得更远(文)。
应知诸惑得永断等(文)光云。谓于相应虽断随增。非断伴性。名有随眠。以亲近故。不名永断。但可令彼远离所缘。令于所缘不复生故。谓于所缘断彼随增。不名有随眠。以疏远故。故名永断。此言永断。据有随眠(文)惠云。相应法。即心心同聚相近。不可令离。烦恼于所缘境不生。名断(文)私云。此事如第二十卷抄之。定春抄。一聚相应心心所。一连法不可令相离故。望相应法。不论断义也。烦恼未断间。于所缘。爱境理前。贪起。违境理前。瞋起也。而烦恼得断位。虽爱·违之境现前。贪等不起故。望所缘。论断义也(已上定春抄)问。烦恼断者。断自身烦恼义也。何望所缘论之耶。惠云。问。烦恼断时。但断自身烦恼。如何言于所缘令诸惑断。答。此是断自身烦恼上得。令于境无系缚能。名离所缘(文)令彼所缘不从生故(文)正文云。可改彼字而作于字。论云。令于所缘不复生故。二记如论(文)。
论云所言远分远性(文)如四大种者。光云。如前所言。远分对治泛论远性。总有四种(文)定春抄。四大种。虽同时俱生。于所造色施切用事别也。故云相远。谓摄(水)熟(火)长(风)持(地)用异也。所造色不散一处摄置。水大用。草木等熟。火大用。若无火大者。皆クサルヘキ也。草木生长。风大用。色法坚。地大用。如是四相各别故。云相远(已上定春抄)。
如持犯戒(文)持戒犯戒舍缘不起间。俱虽起一身中。持戒治犯戒。犯戒治持戒。故云治远(已上定春抄)。
二世者(文)惠云。问。过去已灭。与现相近。未来未生。与现相邻。隔一刹那。如何名远。答。以世性隔故名远。三世体性各别隔现在故。过·未名远。若尔。现在与过去及与未来。皆世性别。皆应名远。答。过·未皆无作用故。得名远现在有用。与过未性不同。不名远也(文)论相破在之。可见之。定春抄。问。今云远性时。云同一世界。云同一身中等。于近法上谈远义事如何。答。世间ニ人ノ中恶ト云ハ可眤人ノ不眤云也。望不亲人。中恶ト云ニ不及也。可准之(已上定春抄)。
等言为明○未尽(文)光云。时远一种虽复举尽。从多分说故。说等言(文)。
如所造色等(文)所造色。与能造四大。虽同时俱起法。性别也。声香等准之。故置等言欤。
如南北海等(文)正文云。光意同之。然等南北海者。其义未了。异方之言。既含南北。非如色善恶种戒外所等(文)。
论云前言惑断(文)定春抄。前者。指上对治起故断也。道胜进时等者。谓见·修·无学。如次劣胜道也。道胜进时。前劣品道所断烦恼ヲ。重又断欤(一问)又断烦恼时。必证择灭。证择灭者。能治道引生离系得身中得也。而择灭无作用故。此离系得。随所得法。不判性类。必随能道。判离系得性类。故道胜进时胜品离系得。得替欤(二问。已上定春抄)。
诸惑顿断若更不退(文)光云。诸惑。若得彼能断无间道。即由彼道。此惑顿断。若更不退。必无后时再断惑义。唯有退时。方得更断。若依成实·瑜伽·杂集。许惑再断(文)遁云。言若更不退即无后时再断惑者。准此。若有退者。即更断。言故不退。此闻旧解。若尔。虽退果者乃是别更起惑。前者已无。岂成再断。若准旧意。约总类说故。言再断。今详。或退与不退。俱无再断。以后起者非前惑故(文)正文云。若更不退。必无后时再断惑义(云云)此释未了。故生学者谬解。是故应言若有退者亦再断。然非此中再断义也(云云)。
道胜进时重起胜得(文)此已下。释无为有重得。大分二。一明有重得。二如欲界系下。约位明重得多小。初中三。初明有重得所由。二所言重得下。明总有六时。三此六时中下。结有重得。明重得多小中。六时得·五时得等。如文可知之。光云。离系是善常故。虽无随道胜进理。道胜进时。容有重起彼胜得义。故正理云。以离系得道所摄故。舍得道时。彼亦舍得。故诸离系有重得理(文)问。重得委意如何。定春抄。答。就预流果谓之。预流向智品(劣)预流果智品(胜)证预流果时。见道十五心智。皆舍之。未来为ナル预流果ト十五心有ルヲ一一彼胜タル法前得ヲ起シテ未来ニ修也。此时未来所修道品。一一又引胜品离系得也。无为虽无胜劣品之不同。离系得随能证道故。胜品道所得。离系得又胜品也。光云。起一类胜得。得前所得。替彼劣得(文)预流果ト同品得故。云一类胜得。替所得法。皆预流果体也。余皆准之可知也。练根位。于六种性。每种性可有替所得也(已上定春抄)离系得能证道。限无间道时。无间道(见道)解脱道(修道)预流果俱生离系得。随无间道判性类者。见道·修道杂乱云疑在之。会之云。此时随未来所修道品判性类云一义在之。今定春抄趣此意欤。此题目大沙汰也。先年三十讲予得此疑。其席当卷本义抄义势成之毕。别注之。可见。
练根第六时也(文)定春抄。于六种性练根时。每度可有替所得。而今练根合为一时故。委云之。可有十一时。谓治生二时(有漏无漏治生)得果(四时)练根(五时也。已上定春抄)光云。问。俱舍明重得。此离系得。为唯无漏。亦通有漏。解云。但约次第。唯无漏说。若约越次及与有漏。应言七时。自治之中开为二故(文)。
治生时者(文)光云。正理云。说治生言。通目二义。若据住此能证离系。目无间道。若据得此正证离系。目解脱道(文)定春抄。治生时者。八十八使见惑·九十一品修惑。一一皆自对治道生时。有漏マレ无漏マレ云治生时也。总治生时者。通无间·解脱。约能证道云之者。无间道治生时。约正证道云之者。解脱道治生时也。今约正证道。云解脱道(已上定春抄)。
如欲界系○具六时得(文)今具六时得者。不凡位断钝根人事也。光云。且就钝根次第容有理说故。具六时。乃至具二。以利根者前诸位中一一皆除练根得故。谓前六时。但应说五。乃至具二。但应说一。诸有超越入圣道者。随应有除预流等故。等取一来。若先断欲界六·七·八品入见道者钝根。除预流但有五时。利根除预流又除练根。但有四时。若先离欲入见道者。又除一来钝四。利三(文)余准之。
六时中除治生一(文)定春抄。问第十六心具治生·得果二义。何取得果一耶。答。此位替所得等スル事。得果力。非治生力。既得果力用胜故。不取治生也。光云。由治生时即得果故。取得果时。得果力故。利起胜得。得前无为。非由治生。不取治生(云云)后后准之可知也(已上定春抄)问。凡位断人无为重得如何。光云。又正理五十六云。岂不八地容世俗道断。应分二种对治生时得。不尔。此说渐次得故。或此唯约无漏得故。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则世俗道八地染中。随离少多入圣道者。彼得离系。随其所应。有具六时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练根时。谓欲界中。先断五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五品离系。具六时得。谓有二种自治生时。及得果时复四。成六。彼修所断五品离系。唯五时得除预流果(文。余准之。光释广。恐繁略之。可见之)凡位以六行观合断五部故。断欲前五品者。亘见·修断之也。又越次者。为利根人故。除练根时。可思之。
若利根○则不定也(文)准上所引光释。可知之。
定春抄图云。
离系有重得七。
一时得二
一渐次一谓利根人有顶第九品修惑无为他
二越次二
一钝二
一凡位断欲前六品人六品修惑无为他
二先离欲人(欲九品修惑无为
依根本地入见道人欲九品见所断无为)
一利三
一先断欲六品人前六品修断无为
二先离欲人(依根本地入见道人欲九品见所断无为
欲九品修断无为 此不依地
三先断下八地人有顶第九品修断无为
二时得二
一渐次二
一钝有顶第九品修断无为
二利上八地中除有顶第九品所余一切修断无为
二越次二
一钝先断下八地人有顶第九品修断无为
二利先沁下八地人有顶见惑断无为胡顶见惑断无为有顶修断前八品无为
三时得二
一渐次二
一钝欲第九品修断无为上八地中除有顶第九品所余一切修断无为
二利欲第六七八修断无为
二越次二
一钝先断下八地人有顶见道
二利先断八地人上七地见道谛断无为(除有顶) 上七地修道无为(除有顶)
四时得二
一渐次二
一钝欲第六七八品修断无为
二利欲前五品修断无为 色无为色见道谛断无为
二越次三
一先断欲七八品人有顶见三谛断无为 欲七八品修断无为
二先离欲人依未至地入见道人欲九品见道谛断无为
三先断下八地人上七地见三谛断无为(除有顶)
五时得二
一渐次二
一钝色无色见道断无为 欲前五品修断无为
二利欲见四谛断无为 色无双见三谛断无为
二越次二
一钝三
一先断欲七八品人欲七八品修断无为
二先离欲人依未至地入见道欲 九品见修断无为
三先断下八地人上七地见三谛断无为(除有顶)
二利三
一先断欲前五品人欲前五吕修断无为
二先断欲前六品人欲前六品见断无为
三先沁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见断无为
六时得二
一渐次
一钝欲见四谛断及色无色见三谛断无为
二越次二
一钝三
一先断欲五品人欲前五品修断无为
二先断欲六品人欲前六品见断无为
三先断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见断无为
二利一 先断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见断无为
七时得一
越次一 钝先灿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见断无为 (已上定春抄)
且遍知有二(文)光云。将欲列名。先出体释名。即诸离系。彼彼见·修无学位中。得遍知名。泛而言之。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文)准此释。今疏先出遍知体也。
智遍知谓无漏智(文)光云。又婆沙六十二复有一说。亦通(ト云二)有漏智。智谓闻·思·修极明了者亦名遍知。除胜解作意相应世俗智(文)断遍智者(文)光云。二断遍智者。谓即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言遍知。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又婆沙云。闻·修所断断。是智果故。可说为遍知。见所断断。既是忍果。云何名遍知。评家云。应作是说。忍是智眷属。是智种类。亦名为智。断是彼果。故名遍智(文)惠云。忍是智眷属。亦得智名。如臣作时亦名王作(文)。
论云为一切断立一遍知(文)一切见·修所断无为合立一遍知欤问也。或又一切断各各立一种一种遍知欤问欤(已上定春抄)。
欲初二断一者(文)定春抄。于欲四谛。苦·集二谛所断无为。合立一遍知。灭·道谛各各立一遍知也。问何故苦·集合灭·道开乎。答。下立遍知缘处可闻也(已上)遁云。由此二谛有遍行惑。乐相缘缚。要灭双因。方得遍知故。共立一。灭·道二谛。他部之因先已灭故。但智当谛。各得遍知。上界亦尔(文)。
言法断者择灭名也。择灭依断所显法故。言法断欤。
欲修惑尽○名五顺下分(文)定春抄。五下分结者。三界见惑及欲修惑也。故以三界见惑无为·欲修惑无为。合为此遍知体也(已上)光云。身见·戒取·疑。虽是见道断。此中不但取欲界修道九品无为。并前三界见道无为合立故。具立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文。净实私云五下五四谛修道五部欤)宝云。所以不名欲贫尽名五下分结尽者。以尔时度界得果集遍知故。集遍知法并前立故(文)。
色界修道惑尽立遍知(文)问。于色修惑遍知·何并前无为体耶。宝云。离色界染名色爱尽者。尔时不集遍知。唯以色界修道断无为为体故。断无色染名一切结遍智者。尔时度界及得果故。集遍知也。尔时次第者。以三界一切择灭无为为体故。名一切结尽也(文)。
此有六对果(文)六对者。忍·智一对。未至·根本一对等。如下文。
于中忍果六者(文)惠云。问。如超越第三果人。第十六心时。得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此遍知即是第十五心忍果。兼前忍果六。即得七。如何论言忍果得六。答。婆沙六十三。说五顺下分。许是忍果。论言得六者。约次第得果人说。若并超越。即共得七种(文。光四解中第四释同之。后解为胜。文)问。忍非智。如何忍果说为遍知。应名遍忍。如何。论云。诸忍皆是智眷属故。如王眷属假立王名。或忍与智同一果故(文。同一离系果也)。
余三是智果(文)惠云。法智许容得三。类智得二。世俗智得二。今言智果三。三种智合说也(文)。
未至果一切者(文)第二十四卷无漏未至道能离一切地(文)可思之。
根本五或八。光云。根本静虑。虽复说五说八不同。说五正义○根本地道。望于欲界。但有远厌。非断对治故。四根本地能断上二界故。上五遍知能为根本果(文)又云。正理五十六云。岂不依止根本静虑入见谛时。亦修未来依未至地欲断治道。得断治。故亦应证彼欲见断·法断诸断无漏离系得。宁说根本唯得五果。此责不然。尔时所修依未至地断对治者。唯色·无色断对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为欲断对治。彼现起位。如何能修欲断对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断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文)。
或言显妙音师说(文)妙音师意。先离欲人。依根本地入见道时。于欲界见谛三遍知。修得之。谓起根本地法智·法忍后。未来ニ得スル修欲断对治法智忍。所得修断对治一引无为得之故。依根本地入见道时。欲见谛三遍知云也。定春抄。问。此未来所修别道者。根本地道欤。未至地道欤。答。云此事中。古良忠·圣禅二人大诤也。良忠云。于根本地。未来修欲界见惑断对治道也。夫色界六地。皆见道依地。观欲界四谛。起法智道。何于根本地无欲断对治道乎。但根本非欲断对治故者。约现起断对治论之。于根本地。非云无未来修欲断治。若修无之者。如无色不观欲界。既观欲四谛。起法智道。何未来无断对治道耶。故知。许别道引者。佉根本地入见道时。欲断对治别道。引欲见谛三遍知离系得(为言)下释除顺下分云。以顺下分唯未至果故(文)若依根本地修未至地欲断对治者。何不修下分遍知耶。既未至果故。云不修之。定知。前别道引云。非未至地。虽同根本地道。异现起道故。指未来修云别道也。圣禅云。依根本地入见道者。未来修未至地断对治道。得欲界见断三种遍知故。以彼三遍知。为根本静虑果也。凡根本非欲断对治故者。评家定判也。未至地外。欲断对治道无之。何今云根本地有欲断对治道耶。故依根本地入见道时。无漏修此下定故。未来修未至地断对治道。彼道所引离系得。根本地上得ヲ持故。欲见谛三遍知。为根本果也。下释唯未至果故者。明不通根本果。不修下分遍知所以。以见·修不同故(文)可思之。故许别道引者。未至地法智·法忍也。现起道是根本地故。所得修未至地。云别道(为言定春抄。已上)本义抄。难云。今论许别道引无漏得故之文。指未来所修未至地断对治道云事。不可然。妙音师意。许根本地见道与欲界见惑为断对治。若尔。现起根本地。见道设虽无所作道。未来修有所作根本地断对治见道。可得欲界见断三遍知也。虽同根本地见道。望现起道。以未来所修道。名别道也。何云指未来所修未至地哉。答。妙音师意。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烦恼。有断对治者。据容有义论之。所谓若未至地道。不断欲界烦恼。根本地道。可断之故。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烦恼。容有断对治功能。故彼师意。虽许根本地道与欲界烦恼为断对治。理实而言。根本地道不断欲界烦恼故。未来修未至地断对治道。得欲界见断三遍知也。根本地道。既无断欲界烦恼之义。何修之得欲界见断三遍知哉(已上本义抄)此本义抄难趣。当良忠义。答旨。当圣禅义。相承实义欤。尧圆抄。又似圣禅义。
五下分遍知非根本果(文)问。显宗论中述彼师义云。根本静虑亦欲断治故。除色·无色见道断遍知。道类智时。总集遍知。以五下分结遍知。为根本静虑果。答。今论等意。依根本地入见道者。第十六心证不还果位。不得五下分结中为其主欲界修所断贫·瞋二结无为故。根本静虑果中。除トイフ五下分结尽遍知显宗论意。据五中得三。以少从多。得第七名之义故。根本静虑果中。取五下分结尽遍知也。各据一义。并不相违欤(已上本义抄)。
无色边果一(文)空处近分起有漏道。断第四禅烦恼。得色爱尽遍知也。遁云。唯此近分。能离第四地染。得色爱尽遍知。依上近分。无能离此地染也(文)。
除有顶(文)遁云。无色界唯下三地。有无漏道。能离有顶。其有顶地。无无漏道无遍知果故须除也(文)定春抄。余八离自上故。于下三无色。何地ニテモ起无漏道。断有顶烦恼。于根本地。有漏道总无之(已上定)。
俗果二者(文)遁云。谓世俗智不能断欲·色见惑。由此不得见道六果。有漏不断非想。由此不得一切结尽。六行能断欲·色修惑。所以得五顺下分及色爱尽二种遍知(文)。
法智三者(文)缘欲界四谛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上界苦·集细。欲苦·集粗。缘粗不可断细故。缘欲苦·集。不能治上也。缘细可以断粗故。灭·道法智能治上也。见惑法忍断之。故法智唯断修惑。
类智果二(文)缘欲界四谛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缘上界四谛。此智与前相似故。得类智名也。问。类智何不治欲耶。二十六卷颂云。类无能治欲(文。如第十九卷注之)正理释云。要于自界所作已圆。方可兼为他界所作。非诸类智已事成时他事未成有须助义故。无类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品果六者(文)遁云。虽忍·智别。同是法故。类智亦然(文)法忍得三果者。于中忍果六中欲见谛三遍知也。法智得三果者。只上修断三遍知也。类智品准之可知之。问。唯限六对果耶。光云。此论总有六对。婆沙更有两对。一静虑·无色果。二见道·修道果。初一不异此论未至根本果·无色眷属根本果。后一不异此论忍果·智果。是故此论不说(文)。
论云何故一一类断不别(等文)遁云。问意。何为见道八谛·修道八十一品一一品断不立遍知但就凡位立耶。答。非谓随系事量立遍知。立遍知者。且须约缘将明其缘故。先问起(文)。
释曰且由三缘(文)此下明忍果三缘。有二。初列三缘。二如诸异生下。举事指示。又二。初明阙缘位。二集法智位下。明具缘位。初明阙缘位中。有三位。第一凡位也。第二位(若诸圣者下)第三位(至苦类智下)准宝释作此科。可思之。宝云。问。因何见道立三不立越界。修道立越界耶。答。见道遍知唯是染法上无为故。至断双因。永断相显。彼同缚烦恼皆已断故。修道烦恼不缘此故。修道遍知以染·不染无为为体。虽断双因。由有同类烦恼未断。断相未显。不立遍知(文)光云。问。何故见位不言越界。解云。虽断见惑。犹为修惑之所系缚。未能越界○即不成故。唯三缘立六忍果(文)。
二缺有顶(文)光云。二缺有顶。缺谓缺减。于有顶地五部烦恼。随不成就彼一部惑。名为缺。由此理故。至苦类忍现在前时。虽令惑得不至生相得。名为断。不名为缺。以现犹与惑得俱故。尔时犹成苦下惑故。不名为缺。由此故知。不成名缺。非断名缺(文)。
三灭双因(文)光云。灭显不成○言双因者。一自部同类因。二他部遍行因。又解。见道约自部·他部为二因。修道约自品·他品为二因(文)。
如诸异生(文)此下举事指示段也。光云。如异生位。离欲染等。有灭双因。无无漏断得。未缺有顶故。虽亦得断。不名遍知(文)。
集法智位(文)遁云。问。超越证者。第四·第五心项双因先灭。苦法智位。得无漏得。苦类智位。又缺有顶。三缘既具。何故不立遍知。答。建立遍知。据次第者作法。其超越者。当次第者立遍知位。方立遍知。于前位中。虽具三缘。不立遍知(文)。
于前四上加离俱系(文)光云。离俱系者。一自部系。二他部系。故名俱系。离此二系。名离俱系。谓自部虽断。未立遍知。要离他部缘此自部境惑。方可建立(文)又云。论主破此离俱系。与灭双因及越界缘。用无别故。理实而言。用亦有别。言无别者。以从用从体故。言无别。系体狭。唯是随眠因。体宽亦通余法(文)。
与双因别者(文)灭双因者。广亘相应俱有。离俱系者。只由惑品能系。其义别也。重意云。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缚名系。故灭双因越界离俱系义用别也。
前五心来无遍知也(文)宝云。明不成就有二位。一一切凡夫。二见道五心(文)光云。问。如先离欲入见道中至苦类智集法忍。何故不立遍知。尔时三缘亦皆具故。解云。此先离欲至苦类智集法忍时。虽复已得见苦所断漏断得。见集所断无漏断得犹未成故。不立遍知。故先离欲依根本地入见道者。不得欲界见道所断三种遍知。此文说成依未至定。若依根本入见道者○但成上界见二种遍知(文。上所引遁文异此欤。可思之)。
及集类忍唯成一(文)遁云。问。前具缘中。俱至集法智位。即三缘具得一遍知。何故此门至集类忍。亦但成一。答。前约得遍知门。理实法智即得。此约人成就门。虽前位已得。而类忍时未得后者。亦但成一故。摄入法智位中。下成二·三。并准此说(文)定春抄云。见道位后后成就前前也。第一苦法智忍。至第五集法智忍(已上五心无遍知也)第六集法智·第七集类忍(成欲见苦集断遍知一)第八集类智·第九灭法忍(成欲见苦集断遍知·色无色见苦集断遍知二)第十灭法智·第十一灭类忍(成欲见苦集断遍知·上见苦集断遍知·欲见灭断遍知三)第十二灭类智·第十三道法忍(成前三·上见灭断遍知四遍知)第十四道法智·第十五道类忍(成前四遍知·欲见道断遍知五。已上)。
修谓修道位(文)遁云。问。前言见道得六遍知。说第六遍知。虽是修道。由见道得是忍果故。属见道。今约人成就局时以论。是道类智位。故属修道摄(文)此明修道。未离欲染者。道类智至欲修惑第九无间道人也。离欲退者。全离欲人。退欲惑时。舍所得顺下遍知。得见谛六遍知也。故此二人成六遍知。全离欲者。次第人欲惑已断至第四禅第九无间道人。先离欲者。超越证不还果圣者至道类智未起色爱尽胜果道人。又从色爱尽者。色惑已断退色惑人。及无学位者。无学圣者退起色惑人(已上四人成就下分遍知一也)若色忧永尽者。若次第人色爱断尽至有顶能断第九无间道人。先离色爱者。凡位色惑已断人。入见道至道类智时(得下分遍知)其后于已断色惑。起拟仪胜果道。至第四禅第九品拟仪胜果道时(得色爱尽遍知)此位至有顶能断第九品无间道人。成二。从无学位者。无学圣者退无色缠时。舍一切结尽遍知成二遍知(已上三人成就二遍知也)。
未起色尽胜果道(文)起胜果道者。于已离惑入见道后。起拟仪胜果道也。而此先离欲人。未离色染。何可有起色爱尽胜果道哉。谓此人至道类智后。可起色惑能治道人也。若尔者。今胜果道者。当第四静虑第九解脱道欤。谓先离欲入见道。至道类智及至第四静虑第九无间道。成顺下分一(为言)但胜果道言。可寻之。
具二缘故总集遍知(文)光云。正理云。所言集者。是合一义(文)定春抄。凡九遍知中。具二缘位。立总集断也。预流果。得果位。无越界能。色爱尽位越界。无得果能。不还·阿罗汉二果。具二缘故。总集遍知也。总集遍知者。已前所得遍知。与今时所得遍知。合为一种。起一类胜得得之。光云。起一类胜得得前所替彼劣得(文光云。言一味得者。一类得。非一得。文)问。预流果位。起一类胜得。得前五遍知。何不为总集胜遍知断。答。一切替所得。非为总集断。以越界替所得。为总集断。不越界时替所得。非总集断事。可寻之(已上定春抄)。
第六明得舍遍知(文)惠云。此门说得遍知兼舍者。有二意。若进胜道舍前有即舍名不舍体也。退失舍胜得劣。即舍名·即俱舍(文)。
舍一者(文)遁云。得舍遍知门。从少至多明义(文)光云。此有三类。一谓无学退。随起何界惑者。舍一切结尽遍知。二从色爱尽退。起色染。舍色爱尽遍知。三全离欲退。起欲染时。舍五下分结尽遍知(文)问。起惑退。委意何。光云。惑至相。彼品善得不至生相。将现在前。名退。又云。惑至现在。名退。惑至生相现在。犹成彼品善法。何名得退。后解为胜(文)。
舍二者(文)遁云。舍二中有二种。一不还离色染起欲缠退。二无学集遍知舍前二(文)光云。应说独觉得无学果舍二遍知。而言阿罗汉。且据声闻说(文)。
舍五者(文)遁云。以超越人。至道类智。不得第六遍知。直得五顺下分。舍忍果五也(文)定春抄。正理论破俱舍云。应置依未至地云言。依根本地入见道者。不得欲三遍知故。应言舍二也。俱舍师会云。光云。超越之人。于五下分。虽非全得。以少从多。据名说故。言得下分(文。已上定)。
舍六者(文)遁云。舍六。约次第证。断欲修惑尽。集遍知故。舍忍果六。应知。舍中无舍三·四·七·八·九也(文)。
唯除得五(文)光云。理亦应除。得三得四。对舍说故。舍中既无三·四所以得中亦不说也(文)。
成通先后(文)光云。成通初后。成中可成一·二·三·四·五·六。得唯据初。但有一·二·六也(文)。
及从无学起色缠退亦名得一(文)正文云案次第并论意。此文应在此下言等文前。两记如论次第(文)。
言得二者(文)遁云。先得无学集遍知时。舍前二种。今起惑退时。却还得之(文)。
言得六者(文)遁云。谓先证不还舍六得一。今起惑退。失一得六也(文)。
永正四年(丁卯)十二月四日(酉时)抄之了。来八月相当先师英祐法印第七年。愿酬此微功。师匠尊灵速离五住二死之栖。部类含识早预灭罪生善之益而已。大法师。英宪记之。
永禄四年八月三日以英宪自笔写之。花严末叶阿阇梨净实。
一交了。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二(颂疏论本第二十二)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文)此是训释贤圣品题号也。义章贤圣义。古抄云。先考俗典云贤(善也能也大也)圣(孔氏传云。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已上)于品乘意者。第一卷辨之故略之。惠云。贤和者即事和。圣正者正即涅槃理。于此正得决定故。说文云。有多识以行。谓之贤。桂苑珠聚云。无事不通为圣(文)圣正者则。是理和相当欤。古抄云。事和和者顺义。当体和事远顺理也。理和者。见道已上证位无别云和也(已上)定春抄云。无漏率尔难得故。七方便位心和起无漏故云贤和(以上)宝云。依此论云。圣谓已得无漏道生。远诸恶法故名为圣。获得毕竟离系得故(文)光云。贤谓贤和圣谓会正(文)义章云。正谓理也。理无偏邪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文)问贤圣位分如何(先德释云。见道已前调心离过名之为贤。见道已上证理成德以为圣也。文)惠云。依仁王经。地前名贤。地上名圣。即三贤十圣五位修行。此论即七贤八圣七方便为七贤。四向四果为八圣。亦有五位修行。前三方便为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见道为通达位。修道为修习位。无学道为究竟位也(文)。
一总明道体性(文)道者见道修道。则是有漏无漏惠也。
论曰如是已说烦恼等断(文)已说者。指断遍知有九颂也。惠云。等断者。等取相应俱有法。与烦恼同断。然断必由道力得故者。断即无为法也(文)。
颂曰(文)光云。上两句结前。下两句正出道体(文)。
修道通二种(文)问。修道通有漏委意如何。答。修道位中以世俗智断诸烦恼。证中间二果。依此义门虽述。修道通有漏。真实修道唯限无漏。故已知根又不通有漏也(本义抄趣)。
十五心位○能治三界故(文)宝云。见道速能治三界故。第一因也。顿断九品见所断故。第二因也。由此二因。唯是无漏非世间道。有此堪能故唯无漏也(文)尧圆抄。三界见惑总有八十八。见道位速断尽之故。见道无漏也(以上)。
一刹那中顿断九品(文)尧圆抄。上下八谛下见惑。各有九品。谓欲界苦谛下惑有九品。乃至上界道谛下惑有九品。然苦法智忍一刹那位。断欲界苦谛下九品见惑。乃至道类忍一刹那位。断上界道谛下九品见惑也(以上尧)问。异生以有漏智能一刹那五部合断。岂非堪能耶。宝云。正理弹云。一刹那断九品故。此因非证。有漏亦能一刹那中断五部故○今详正理所弹不当。其断惑者。九品顿断难。必用无漏道。五部合断易。凡位唯合断(文)惠云。正理第二云。若一刹那心能顿断九品。即无漏者。有漏能一刹那断五部。下上二品等应是无漏。答。五门合断俱时厌果。若当谛别断一时九品即难也(文)定春抄。有漏智虽五部合断。分九品用九无间九解脱故。无漏智见惑。不可及断一刹那。问。异生何故不分见修合断五部耶。答。贪上虽有见修。只是下地厌粗苦障志故。不分见修也。是则智力劣故也。圣者见修二惑见分断之。此是智力胜故也(以上定)问。何故见惑九品顿断修惑九品别断耶。明眼抄云。见惑九品相望。系縳力强故。圣要以无漏圣道一时顿断。修惑别断。故知。同部异品非强故。圣人亦以有漏道断也。迷理烦恼其性猛利。内迷共相势力远到。九品相望更为系着。执取坚牢。异品亦强。迷事烦恼其性羸劣。随事别起。异品则弱。
第二明道所证谛(文)尧圆抄。见道位所证知四谛云事也(以上)。
颂曰(文)光云。此即第一明四谛。上两句显名。第三句显体。下一句明次第(文)。
释曰谛四名已说者(文)义章云。逼恼名苦。聚积称集。寂怕名灭。能通曰道(文)此下大分二。初明四谛。二问何故经中下释圣谛名。初明四谛中又三。初明四谛名。二问今此品下明四谛体。三问四谛次第下明四谛次第。初明四谛名中又二。初指前说。二次第列下。明前说与今说有异。
界品初云无漏谓道谛(文)界品颂疏云。别释无漏也。道谛者有为无漏也(文)。
择灭谓离系(文)界品颂疏云。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惠也。由惠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择灭(文)。
及苦集世间(文)此颂上明有为异名段也。界品颂疏云。苦者苦谛。三界有漏。违圣心故。总名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谛也。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之为集。世间者是可毁坏义。有漏诸法有二种坏。一四相坏。二对治坏。故名世间无漏道谛虽四相坏。阙第二对治坏不名世间(文)次第列者(文)界品次第道灭苦集也。论云。四谛次第如彼说耶不尔。云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灭四道(文)。
问今此品列四谛(文)尧圆抄。问。四谛谛义如何。答。谛者真实义也(已上)此下明四谛体。苦谛三界有漏法。集谛三界有漏业烦恼也灭谛择灭无为理。道谛无漏惠也。光云。问。四谛若依实体应唯有三。苦集一物故。若依因果应有五种。于道谛中亦有因果。若依现观应有八种。上下八谛故。答。如婆沙云。复次依现观故建立四谛○谛行相同故四非八(文)惠云。同。空非二灭何故非四谛摄。答。法是苦果苦因苦灭苦对治者立为谛。二灭非四位故不摄。又无为故非道谛摄。无记故非灭谛摄。无漏故非苦集谛摄(文)。
问四谛次第(文)此下第三明四谛次第中二。初明次第。二言现观者下释现观名。光云。泛明次第略有三种。一或有法说次第随生如四念住。身念住前生前说。乃至法念住后生后说○二或有法说次第随便如四正胜。谓此中无决定理趣发勤精进起如是欲。第一断已生恶法。第二后遮未来恶法。第三先修未来善法。第四后增已生善法。但随言便说。三或有法随现观次第如说四谛。于三次第中。今说四谛是其第三。随瑜伽师现观位中先后次第(文)。
现观位○便在先说(文)遁云。此以随见道次第。不约修道次第。以修道观谛不定故。修道多先观集故。婆沙云。何故见道先苦后集。修道先集后苦。答。见道依现观次第。修道依因果次第(文)。
答谓若有法是爱着处(文)此一段为四。初举法。二如见病下喻显。三故良医经云下引证。四加行位下总结(此科光见)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者所爱着处。能作逼恼法是苦色(为言)为苦恼因者作逼恼。苦法。亦为苦恼因初观苦(为言)或作逼恼。此苦恼法也。为求此苦恼因(因即集谛也)初观苦(为言)论文云。为求脱因似此意欤。训云。为苦恼因(定春抄云。苦恼因。因字见恶也。云云)论云。谓若有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为求脱因。此法理应最初观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观苦。苦即苦谛(文)。
故良医经云(文)今论所引经也。法譬可知之。
如已观地纵马奔驰(文)已观地者。前习马道也。故已观地者。喻加行位。纵马奔驰者。喻现观位也。
此目现等觉义(文)真无漏智现前。平等觉四谛境义也(以上)遁云。谓十六行相。于四谛境现前。平等而觉名现等觉(文)。
问何故经中说为圣谛(文)惠云。问。四谛凡圣同观。如何唯名圣谛。答。圣知实苦乐名圣谛。凡观苦谓乐不名凡谛(文)又云。圣者由得正智。一得已后不退故。所观境随能观智。亦名圣谛。凡人后观不正故。不名圣谛也(文)光云。凡虽观谛非是决定。而容后时颠倒见故(文)宝云。然唯圣者。苦见实苦。乃至道见实道。故名圣谛。凡夫苦计为乐。道计非道。颠倒见故不名凡谛(文)。
故有颂曰(文)光云。故如有颂言。诸圣者说涅槃是乐。非圣者即说涅槃为苦。如外道云。我见世间。无一目者尚以为苦。况彼涅槃诸根总灭。而得有乐。故计为苦。有漏之法圣说为苦。非圣于中妄说乐受。唯是其乐。故成颠倒。问。于四谛各有四行相。何唯名苦集灭道非余耶。宝云。婆沙七十七。问。有四行相观生死果。何故此果但名苦谛不名非常等。复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余故名苦谛。非常等三是余共相。谓非常相。三谛皆有空非我相。遍一切法故。此不名非常等谛。问。有四行相观生死因。何故此因但名集谛。复次集相。但于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无漏故。因生缘相。无漏亦有。圣道亦有因生缘故。集不共故立以谛名。问。有四行相观于涅槃。何故涅槃唯名灭谛。不名静等三种谛耶。复次灭名不共故立谛名灭。名唯显究竟灭故。静名滥定。妙离滥道故。不名静妙离谛。问。有四行相观于圣道。何故圣道但名道谛不名如等三种谛耶。复次道名唯显趣?槃路故立谛名。如滥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槃。故此不名如行出谛(文)。
论云唯受一分(文)光云。问。三受之中。唯苦受一分是苦自体。所余有漏并非苦受。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此即问及颂答(文)以三界有漏法皆为苦谛故如此问起。
从此第二别明苦谛(文)明苦谛中大分二。初明苦谛。二又萨婆多宗下明集谛。初明苦谛中又二。初明三苦。二行苦微细下明行苦微细明三苦中又二。初明三苦。二应知此中下明三苦宽狭。
苦由三苦合(文)合者和合义也。诸有漏法。随应与三苦合故成苦谛(为言)。
一苦苦性(文)光云。诸苦受由体成苦性。经言。苦受生时住时苦故名为苦。坏时乐故。正理释经云。然薄伽梵契经中。言苦受生时住时苦者。由彼苦受性是苦故。坏时乐者。苦受坏时设无乐受。由苦受息似乐显现故亦名乐。于相续息位。亦以坏名故。苦受息时名苦受坏(文)宝云。非刹那坏(文)。
二坏苦性(文)光云。诸乐受。由坏灭位成苦性故。正理五十七释经云。乐受生时住时乐者。由彼乐受性是乐故。坏时苦者。谓有情未离染时。心恒求乐。于乐坏时起忧愁等故。说乐受为坏苦性。乐受坏时设无苦受。似苦显现亦名为苦(文。已上论文)。
三行苦性(文)义章云。即此有为迁流名行。迁流不安故名行苦(文)光云。不苦不乐受。由生灭无常行成苦性。众缘造作故。其性不安。念念生灭。如契经言。若非常即是苦。故正理云。不苦不乐受。生时住时。皆非苦非乐性。是彼故。即彼坏时。苦乐随一容现前。故可言俱有苦乐。坏时无容有二故。佛于此作别异说(文)本义抄。问。道谛可行苦摄耶。答。道谛非苦(文)难云。
一可意有漏法(文)遁云。言可意有漏法者。谓由乐受力。令顺乐受行名为可意。与坏苦合名为坏苦。二不可意。谓由苦受力。令顺苦受行名为不可意。乃至由舍受力。令顺舍受行。名所余非可意非不可意(文)。
三余有漏法与行苦合为苦也(文)道谛是有为法备三世迁流义。何非行苦摄耶。答。具其性非常违逆圣心二义法为行苦性。故道谛虽为其性非常。能引众苦尽故。由阙违逆圣心之义非行苦摄(为言)。
应知此中(文)此下第二明三苦宽狭(光意)行苦(宽)苦苦坏苦(狭)宝意通伏难(文)光云。此明三苦宽狭。应知此中说可意为坏苦。非可意为苦苦者。由是别苦不共余故。从别立名。理实一切诸有漏行。行苦故苦(文)此记意。行苦共余。苦苦坏苦不共余。故约不共立名(为言)宝云。应知。此中至行苦故苦。释伏难也。伏难意云。若诸有漏众缘造故。性是无常。皆行苦者。可意不可意。亦应是行苦。如何说为坏苦苦。释云。可意法有坏行二苦。坏苦不共。行苦是共。不可意法。有苦苦行苦二义。苦苦不共。行苦是共。依不共理。说坏苦苦苦。理实一切皆是行苦(文)。
行苦微细(文)此下显行苦微细中二。初明行苦微细。二问若诸法下明立苦圣谛名。光云。此行苦性。唯诸圣者所能观见。凡夫虽观不能深悟。故经部师鸠摩罗多有是颂言。又对凡夫显圣厌胜(文)。
诸愚夫于无间狱(文)定春抄。圣者不造逆罪故。不怖无间狱也。有顶界内极乐处长寿天故。厌于彼生深重也(已上)。
问若诸法中(文)此下明立苦圣谛名中分二。初举异说。二于前两说下出论主评判。初举异说中又二。初正出异说。二萨婆多宗言等实有下。出有宗会释。初出异说中。一出有宗一类释。二经部鸠摩罗多释。三出婆沙正义。四出经部异师大众部说。可见之。
绿豆。乌豆。
谁有智者。遁云。谓无有智者人为此计也(文)惠云。有部异师释乐小苦多。正义以就行苦皆苦谛摄。许有实乐。若经部以三因故。乐亦是苦也(文)。
经部祖师(文)光云。有余经部鸠摩罗多。而于中以颂释言。以此乐受能为未来苦果因故。能集未来众苦果故。有苦逼迫肴彼乐故。故说乐受亦名为苦(文)遁云。由此三因。说乐名苦。论云。破云。能为苦因是集谛行相。岂开于苦(文)。
婆沙正义解云。光云。论主述说一切有部正解。理实应言。圣者观察。诸三有及三有中乐体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为谛非乐(文)。
又依经部宗及大众部等(文)宝云。述大众部及经部异师计也(文)论引三经。今疏当二经。论云。有余部师作如是执。定无实乐受○由教理故。云何由教。如世尊言。诸所有受无非是苦。又契经言。汝应以苦观于乐受。又契经言。于苦谓乐名为颠倒。云何由理以诸乐因皆不定故。谓诸所有衣服饮食冷暖等事。诸有情类计为乐因。此若非时过量受用便能生苦。复成苦因。不应乐因(文)光云。谓诸所有衣服等事。若依时用不过量用。诸有情类计为乐因。此若非时过量受用便能生苦。复成苦因。如夏被胡裘。冬着生葛。饱饮食已复数饮食。寒天遂冷热取暖等(文)。
萨婆多宗言(文)论经部等所引三经具会之。今疏出一经会释。问。愚文颠倒妄谓乐之。经文如何会之耶。光云。此别意说。以诸世间。一于诸乐受。二于诸妙欲。三于诸三有一分乐中。一向计乐故成颠倒。非计少乐名为颠倒(文)。
意显乐受有二种性(文)宝云。乐受有二。一自相门是可爱故。是乐性。二依异门。无常变坏是苦性。佛令异门观为苦故。非自相门观为苦也(文)。
亦是无常变坏法故(文)异相门者。异自性乐故云异相。问。亦言如何。答。其性可爱乐性。亦无常变坏法(为言)。
诸佛正遍觉(文)于此颂。光记二释在之。今疏同初释。第二释无常变坏俱行苦(云云)正遍觉者十号中一也。旧译云正遍知。又云等正觉。义章云。此亦就德以立其名。然就德中。境体合目正者是理。理无遍邪故名为正。此举境也。于理穷解。故曰遍知。称理而知故云等觉犹遍也。觉犹知也。此举德体(文)。
及有为变坏(坏苦。文)明眼抄。问此颂云。有为变坏但是行苦哉(以光第二解意为难)答。有为言虽总而言变坏。即别说乐受。如诸行言虽宽而意说有漏也(以上)。
故说受皆苦(文)明眼抄。问。坏苦唯在乐受不通苦舍。何得言受皆苦耶。答。坏苦虽狭行苦宽故。二苦合说故言皆苦(以上)。
又萨婆多宗苦集一物(文)此下第二明集谛也。明眼抄。经部宗意。有漏因果各别不为一物。无漏因果亦各别立之。萨婆多宗意。有漏因果一物。无漏因果各别也。问。一双法门。何有漏因果一。无漏因果别耶。答。有漏因果共破坏义也。无漏因道谛无常也。果灭谛常住也。非一准(以上)。
若依经部宗(文)惠云。经部四爱为集谛。一现有爱贪现在果。二后有爱即贪未来果。三与喜俱行爱。即已得物上转。四彼彼随乐爱。即未得物上转。前二缘内身起。后二缘外境生(文)。
经就胜故(文)光云。言爱胜者。润生等胜(文)业爱及无明为因招后行(文)问业爱无明为因貌如何。光云。伽陀中说业爱无明皆为因者。具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无明为因因。与业因为因故名因因。或与业因爱因为因故名因因。生之与起虽复俱是所得五蕴。由业体生故名生因。由爱助起故名起因(文)。
又云。说一切有部会释前经。然经密说爱为集者。偏说起因(文)。
从此第二明谛(文)本义抄。问。四谛俱可通世俗胜义耶。答。婆沙评家云。四谛皆通世俗胜义(文)苦集二谛世间有漏法。世俗谛也。苦谛中有苦非常空非我理。集谛中有因集生缘理。故通胜义谛也。灭道二谛出世无漏法。胜义谛也。灭谛之中有似园林等。为安稳处之义。道谛之中有似船筏等。备运载用之义。故灭道二谛通世俗谛也(以上)。
一世俗谛二胜义谛(文)问。世俗胜义得名如何。惠云。可破坏故名世。显在俗情名俗瓶水等未破析时。望彼俗情边是实有名谛也。经部师无漏等智。取法不颠倒名胜义。余智取法先观为乐。后观为苦等名世俗智。大乘四真四俗。一假实。二理事。三浅深。四诠旨。一瓶军林等。二蕴处界。三四谛。四二空真如。五一真法界。初唯俗。后唯真。中间望前。即真望后。即俗广如彼述(文)三论宗二谛义私记(先德)云。世俗谛者。梵云三物罗底。胜义谛者。梵云胜罗广罗他广百疏七云(文轨)言世谛者。世谓覆障义。俗谓显现义。则覆障胜义令不显现。唯自显现在其俗心名世俗也。言胜义者。以三法为体。谓正智真如涅槃。惑智名胜。以真如菩提为义故名胜义。或即义是胜。或即胜是义故名胜义(云云)。
若彼物觉破便无名世俗(文)遁云。谓瓶被为瓦等时。则不更生瓶之觉解也。衣等亦然(文)定春抄云。如瓶被破者。瓶者铸师铸作物故。打破即瓶思场无之。故云被觉破便无。瓶知人思场云觉。衣屋室等。准之可知之。世俗可破坏浮虚义也。水觉则无。如析火亦尔者假水火等不打碎。以惠观水实体无之。谓水者四味四大八事俱生法中。水大增云水。火等亦尔也。以惠分析之。水大思场无也。若瓶水等四味四大和合不破析时。现前其物体在之故名世俗。此理非虚云谛也(以上)如瓶水世俗者(文)如瓶世俗者。约物体破坏明世俗。如水世俗者。约智惠分析明世俗也。
如青色等碎至极微(文)问。碎青色至极微惠析欤。光云。谓彼物觉彼物破时。彼觉不无。及惠析余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谛。如色等物碎至极微。一一极微皆名色等。或以胜惠析余味等。一一极微皆名味等。彼色等觉。从粗至细恒常有故(文)此释上云及惠析余。下云或以胜惠析余味等。惠析余味等。若尔者青色等只是物体破坏而至极微欤。青色等者。等取黄色等欤。谓于色法。青色等设物体破坏而显至极微也。味等以胜惠析显至极微欤。今疏云惠析味等。于味等置惠析言。光记同也。问。析色法至极微者。胜惠力也。青色等亦可然。何云破坏云至极微耶。定春抄云。析色法至极微。其主色不可替。譬松叶等何几细粉磨碎。其青色不改也。青青极微生故。各各极微成故。色觉常在也。苦辛等味。准之可知之(以上)松云摩碎至极微者。设续之显义门欤。
及惠分析受等四蕴(文)光云。无色之法。虽不可碎细至极微。然可以惠析至刹那。彼受等觉恒常有故(文)。
及此后得世间正智(文)遁云。谓是无漏根本智之后世间正智也。此师意说。正智取境不颠倒故名胜义谛。非正智取境非实名世俗谛(文)定春抄。此师意。无漏智所取法。并此无漏智后起世间正智所取法名胜义。此后得智有漏智也。无漏次起有漏智云后得智。大乘意。缘真理智云正体无分别智。此后起缘事法云后得智。此后得智。无漏智缘事法读也(以上)。
第一总标加行者(文)加行者。入圣道方便云加行。诸谛者二谛四谛也。
将趣见谛道(文)论云。诸有发心将趣见谛。应先安住清净尸罗。然后勤修闻所成等。谓先摄受顺见谛闻。闻已勤求所闻法义。闻法义已无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习行者。如是住戒勤修(文)宝云。述次第也。先须发心将趣见谛。第二安住清净尸罗。第三求顺见谛闻。第四思惟。第五习定。即是先住于戒。后修三惠(文)又云。正理论云。求见圣谛。初业地中所习行仪。极为繁广。欲遍解者。当于众圣所集观行诸论中。求以要言之。初修行者。应于解脱具深意乐。观涅槃德背生死过。先应方便亲近善友。善友能为众行本故。具闻等力得善友名。譬如良医乃至广说(文)。
因闻思修所成惠故(文)先受持读诵三藏十二分教。分生得惠也。此后依闻教法所生惠云闻惠。次或依教。或离教依思惟所生惠名思惠。次依修习所生惠名修惠。具如第一卷。
依闻所成惠起思所成惠等者。此是初学次第也。已达时。先起修惠。次起闻惠等之次第可有之也。论云。譬若有人浮深駚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惠亦尔(文)惠云。欲入圣位。先观涅槃德。厌生死过患。亲近善友。发戒定惠等。闻惠观法如初学。得常执木。况执文观义。思惠如曾习。能暂舍木。况暂舍文观义。修惠如久习者。能永舍木。况全舍文观义依生得惠及生得善。闻教发闻惠等。闻惠等惠。唯加行生。修惠通三得也(文)明眼抄所引婆沙五云。闻所成者。谓于圣教决择文义。思所成者。谓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七处善。修所成者。谓暖顶下中忍(文)。
思○缘名及义(文)论云。有言若尔思惠不成。谓此既通缘名。缘义如次应是闻修所成(文)光云。论主述诸师破婆沙义○若缘名时。应是闻惠。若缘义时。应是修惠(文)明眼抄寻云。若尔何成有部意耶。答。且案云。闻惠附能诠名取其义。修惠舍名取义。思惠在中。或时附名。或暂舍名。舍名之时。未能违游。缘名之时。未必全附。例如疑烦恼有耶无耶前后二心。谓有耶时不同正见。谓无耶时亦异邪见。以有耶无耶二心。互带无有之义余势故。如是思惠。缘名不同闻。缘义不同修。舍名犹带名故。未全舍故。缘名之时。犹带其义。不偏附名故。此义可悉(以上)。
第一明身器清净(文)身者修行者依身。器者喻依身。教法依身运转。法水如传器物。
离相杂住(文)定春抄。离相杂住者。离恶友杂住。是则离身上秽相也。离不善寻者则离心秽相。谓离恶骚思也(以上)。
无不足大欲者(文)光云。颂文应云无不喜足。略不言喜(文)。
前二易可成(文)宝云。离相杂住者。离恶友也。此离相杂住及离不善寻二易可得成。由喜足少欲。正理论云。此二由何易可成者。由于衣等喜足少欲。诸有多求资生具者。昼狎恶明侣。夜起恶寻思。由此无容令心得定(文)。
谓已得○衣等○名不喜足(文)定春抄云。佛法者。其日命相续分饮食。希求乞食云小欲。过分希求大欲也。得其质隐程衣已足思喜足也。又三衣一钵。佛法者道具。不依粗妙持之足。得三衣已。更希求妙三衣不喜足也(以上)宝云。正理论释云。谓于已得妙多衣等。恨不得此倍妙倍多。即于此中显等倍胜。又欣欲故名不喜足。若于未得妙多衣等。希求得故名大欲(文)惠云。正理云。已得衣等若多若少若粗若细。更不希求名喜足。旧云知足已不广求多妙衣等名少欲也(文)。
是喜足所无也(文)遁云。谓无此二种多求。即是喜足少欲。故此二种名为所无(文)。
治相违者(文)治相违者明能治。界三者明界系。无漏无贪性者。明性广狭不同也(宝释意)界三(文)定春抄云。无色界无衣食故。虽难有喜足少欲。以无贪善根为体故。约此边云通三界也。无色界虽无怨境。如有无瞋善根(以上)宝云。正理论云。谓欲界系善心相应喜足少欲。是欲界系。二界无漏。例此应说。所治二种唯欲界系。以此证知色无色界。亦有能治喜足少欲。以现见有生在欲界。从色无色等引起时。所治二种现行远故。能治二种现行增故(文)正文云。众释喜足少欲。云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无漏者所治二种唯欲界(云云)论云。喜足少欲通三界。无漏所治二种唯欲界所系(文)今文何故唯约无漏论所治乎。凡此文条释颂颇狼藉也。两记意如论(以上)。
能生众圣故名圣种(文)宝云。受欲圣者。于圣种中有何世耶。而无加行众圣种故名为圣种。圣众皆从此四生故。展转承嗣次第不绝。前为后种。世所极成。众圣法身。皆从于衣生。喜足等力所引起。是圣族姓得圣种名(文)。
同前喜足等故言亦尔(文)光云。问。体虽同前约界云何。答。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界者皆堕三界及不堕界。问。色界无饮食。无色界无前三。云何三界皆具四种。答。彼虽无食等。而有彼喜足功德。有说由下界具四种故。展转引生。上界者亦具四种。世友作如是说。上界虽无食等。而有彼对治(文)宝云。正理论云。如无色中虽无怨境。而亦得有无瞋善根故。无色中虽无衣等。而得·有无贪善根。如彼不贪身。亦不贪资具故。无色界具四圣种(文)本义抄。问。前三圣种唯有漏欤。答通无漏(光释)难云。无漏观门不缘衣服等。前三圣种何通无漏哉。答。虽非圣道生缘衣服等境。由于衣服等生喜足心。引圣道生故。圣道果上立缘衣服等因。名前三圣种通无漏云也(以上)惠云。问。如何缘衣等无贪是无漏性耶。答。圣道是无漏衣无贪为缘。引生随所引圣道。亦是无漏也(文)。
前三唯喜足(文)光云。问。小欲喜足俱对治贪。无贪为性。何故喜足立为圣种非小欲耶。答。正理云。以小欲者容于衣等物有希求故。谓有意乐性下劣者。于未得境。不敢多求。设已得多。容求不歇。见喜足者。少有所得。尚不更求。况复多得。故唯喜足建立圣种(云云)宝云。婆沙一百八十一云。少欲于未来处未得事转。喜足于现在处已得事转。不取现在一迦履沙钵拏为难。非于未来转轮王位。以喜足难故立为圣种(述曰。钵拿此云钱。一迦履沙。当十六贝殊。八十贝殊。当一钵拏。十六钵拏。名迦履钵拏。杂心论。翻迦履沙钵拏为一钱谬也。以上)。
四乐断乐修圣种(文)光云。婆沙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复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复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复次乐断者显诸忍。乐修者显诸智乐断乐修是谓差别(文)。
答以能奇舍欲贪有贪故(文)光云。以能奇舍有欲贪故。有贪谓上界贪。欲贪谓欲界贪。故此第四无贪为体(文)惠云。正理云。问。第四亦治瞋等烦恼。何不取无瞋等为体。答。理实应尔。以前三用无贪为性故。第四亦同前三。无贪为体也(文)问。四种供养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也。何以药不立圣种耶。惠云。于药不生贪故。又病人方食。非一切人皆食。又摄在前三中故。有在食中。如患热食葛粉。有在卧具。如患冷置桝在卧具。有在衣。以桝里腹也(文)。
问何须立此四圣种耶(文)此下两重问答。明立四圣种所由也。初问圣种四。约二事答之。次问二事。举治四爱答之。四种与二事。互显义道欤。
前三○生具最后○事业(文)生具者。生命具足云意欤。在家人生具者。甲胄刀杖等。事业者。所作事业也。在家人者。合战农等。出家人生具三衣等。谓六物十八种物也。事业修习智惠等也。如来替处世间二事。立四圣种。依生具修行。修习事业。不解脱久也。论云。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后事业。解脱非久(文)答颂曰为治四爱生(文)寻爱生者如何。论云。契经言。苾刍谛听。爱因衣服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如是爱因饮食卧具及有无有。皆如是说为治。此四说四圣种(文)。
四有无有爱(文)尧圆抄云。有无有爱者。谓有爱与无有爱也。有爱者。于当来果报。赴爱名有爱。无有爱者。有一类众生愿念。愿我死后断坏无有。如是愿念。于无有起爱故。名之为无有爱也。
此更异释(文)部家之异释不见欤。论云。即依此义更异门说。谓佛为欲暂息永除我所我事欲故。说四圣说(文)光云。依此中四圣种义。更异门说○我所事者。谓衣服饮食卧具。我事者。谓自身即有无有。缘彼四贪名之为欲。为暂止息前三贪故。说前三圣种。为永灭除四种贪故。说第四圣种(文)。
为佛意欲令诸弟子(文)正文云。为字应在意字下。故论云谓佛为欲(文)。
从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文)三贤(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善根云七也。正文云。文中不说五停心。然光亦云七加行中五停心观也(云云)可寻(以上)定春抄云。五停位者。不净观·持息念。是五中故云五。又七方便中故云七方便。大乘三贤资粮位。四善根加行位也。今三贤四善根俱加行也。正加行四善根。三贤远成加行也(以上)问。五停心得名如何。义章云。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义。息离贪等。制意住于不净等法故曰停心(文)五停心者。宝云。诸有情类行众别多故。入修门亦有多种。广即众多次有五种。谓多贪不净。多瞋慈悲。多痴缘起。着我六界。寻伺持息(文)一不净观(如今论说)二慈悲观。义章云。慈悲观者。普缘众生。作其与乐拔苦之相。名慈悲观(文)三缘起观。义章云。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是观不同。略有二种。一顺二逆。逆顺不同。略有两门。一前后分别。从前向后。次第观察名为顺观。从后向前。次第推之名为逆观。二空有分别。有观名顺。顺法想故。空观名逆。逆诸法故。五度门中。因缘观者。就初门说(文)四六界观(六界者。第一卷说之)义章云。界分别者。依如毗昙为六界观。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识。如论中释。地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为地界持不流散。火界成就故不淤坏。风动飘故得增长。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识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别无我人故。若依涅槃经。观十八界名界分别(文)五数息观(如今论说)光二十三云。问。不净观唯治贪不治瞋等欤。惠云。广即八万四千。中即五停心观。多贪不净。多瞋慈悲。执我十八界。愚痴十二因缘。要觉数息观。恶者有二也。依近对治门。说不净观治贪。远即通治瞋等烦恼。余皆准此说也(文)此记十八界云依涅槃经说欤。宝记六界(文)。
释曰修不净观(文)明不净观一段分二。初总明。二贪有四种下别明中又二。初明四观二若缘骨锁下明骨锁观中又二。初明对治。二述三位中。初明三位。次述四句。
贪有四种(文)宝云。显色贪者。谓妙青黄等。形色贪者。谓好形状等。妙触贪者。谓妙软滑等。供奉贪者。谓妙俯仰等(文)定春抄云。妙触者。肤轻滑也。供奉者。立居俯仰等也。谓给仕奉公立动事。妙妙吉思贪也(以上)问。四贪者身上起欤。缘他身起欤。惠云。供奉谓折施俯仰。即自身供奉他人。有人传谓。他人供奉自身。及缘他显形色妙触起贪。皆非理观。修骨锁于自身安心等。故知四贪约自身上起也(文)。
缘青瘀等(文)光云。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显色坏故。治显色贪。缘虫食等修不净观。形色坏故。治形色贪。缘虫咀等修不净观。妙触坏故。治妙触贪。缘尸不动修不净观。无威仪故。治供奉贪(文)宝云。缘青瘀境翻美妙青等故。缘被豺狼等食翻端正相故。缘虫咀等翻美妙触故。缘尸不动翻供奉事等。此四不净观。各治一种贪(文)问。观自身青瘀等欤。惠云。正理论云。此钝根人修。先观外人青瘀。后方观内身。若利根者。先观自身。彼为外边。缘内三十六物等也(文)宝云。正理论云。对治四贪依二思释。一观内尸。二观外尸。谓利根者。先于内身。皮为边际。足上顶下。周遍观察。令心厌患。为欲伏治显色贪者。应专随念。内身分中脓血脂精涎洟髓脑。大小便等变异显色。及应随念众病所生。内身皮上变异显。黄白青黄如云如烟。班驳黧黯不明不净。由此令心极生厌患。便能伏治缘显色贪。以知此身为如是等。非爱显色所依止处。故于一切皆得离染。为欲伏治形色贪者。应别观察诸内身支。是发毛等三十六物。聚集安立和合所成。离此都无毛等形色。复以胜解分割身支为二。惑多散掷于地。种种禽兽争共食啖。骨肉零落支体分离。由此令心极生厌患。便能伏治缘形色贪。为欲伏治妙触贪者。应以胜解除去皮肉。唯观骸骨涩如瓦砾。由此令心深生厌患。便能伏治缘妙触贪。为欲伏治供奉贪者。应以胜解观察内身。如眠醉闷癫痫者。不能自在运动身支。如老病时。或至或未至。被如是事缠缚其身。又观内身不自在行。无不系属众缘故生。于中都无少许身分。可为供奉威仪所依徒妄执为能供奉者。彼决定有能供奉事。然供奉名所目义者。谓以彼彼身分为缘。决定能为舞玩笑睇。唅啼戏等威仪事业。观彼事业。都无定性。如箜篌等所发音曲。一切皆类幻化所为。由此令心极生厌患。便能伏断缘供奉贪。是名利根。初习业者。思所成惠观察内身。能伏四贪。令不现起。若钝根者。由钝根故。烦恼猛利难可摧伏。藉外缘力方能伏治故。先明了观察外尸。渐令自心烦恼摧伏(文)。
言胜解者(文)惠云。三作意。一自相。二共相。三胜解。三中共相断惑也(文)宝云。断烦恼是共相作意。及遍缘一地方断烦恼。此骨锁观。胜解作意少分缘故不断烦恼。唯能制伏令不现行。正理论云。观自身中三十六物。此等名为依自实境。由与自相作意相应。是故不能永断烦恼。依胜解力假相思惟。诸不净相此非颠倒作意所摄。以与烦恼性相违故。夫颠倒者。本所欲为不能成辨。此随所欲能伏烦恼。如何颠倒。若谓此境非皆是骨。谓皆是骨宁非倒者。理亦不然。如应解故。谓诸于杌起人觉者。不作是解。我今于杌以人相观故是颠倒。今观行者。作如是思。诸境界中虽非皆骨。我今为伏诸烦恼故。应以胜解遍观为骨。既随所欲如应而解能伏烦恼。宁是颠倒。此观势力能伏烦恼今暂不行。既有如斯巧方便力。如何非善。是故无有如斯难失(文)。
小分缘故(文)于欲界地犹不遍缘。故云小分缘也。
然瑜伽师修骨锁观(文)观行者总云瑜伽师。非指一人也。
初习业位者。先我心置足指。足成白骨观之。乃至次第次第。我一身皆成骨锁观也。次广时。观第二一具白骨。渐满一房。乃至遍一寺遍一国。及以海为边际。白骨充满观也。次渐略时。从海际次第促略。唯观自身一具白骨。此名初习业位。初习观位故云初习也。
已熟修位者。于一具白骨。先略足骨观余骨系心而住。次第次第略。乃至髑髅骨。舍头半骨。唯观半骨。系心而住。此云已熟修位。不净观成就位故立已熟名。
超作意者。略前留观头半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此是非可计处。云超作意也。寻云。专注一缘云一缘者如何(专注一缘者论文也)义章云。于其所缘。清净寂静唯观一色(文)准此释。一缘者一色。一色者白骨观故白色欤。
以海为边(文)本义抄。问。不净观广缘欲界一切色处。何不观大海耶。答。不净观能缘欲界所摄一切色处者。光师所引正理论文明也。但以海为边者。通为治四贪。且观骨锁。此时不观大海也。非谓修余青瘀等观观时不观大海也。寻。骨锁观时何不观大海耶。答。大海之德不留死尸故。修骨锁时不观大海也。演义抄中。释大海十德引十地经云。二不宿死尸(文。以上本义抄)。
应作四句(文)光云。明不净观。所缘自在小大不同相对四句。自在之中。即有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四位差别。所缘之中。即有身至海二种差别。第一句。所缘小非自在小。谓作意已熟位。数观自身第二句。自在小非所缘小。谓作意未熟位暂观至海。不能数观。第三句。所缘小亦自在小。谓作意未熟位暂观自身。不能数观。第四句。非自在小非所缘小。谓作意已熟位。数观至海(文)。
作意已熟所缘至海为第三句(文)光云。问。如上颂云。除足至头半名为已熟修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案此。即作意已熟所缘唯小。作意未熟通缘少多。如何乃言作意已熟而缘至海。解云。颂中所说。据观初成。重观时。亦容观广故无有失(文)。
无贪为体(文)宝云。婆沙一师云是惠。一师云是厌。评曰。此不净观。无贪为性。非惠非厌。所以者何。对治贪故。若并眷属。四蕴五蕴为性(文)问。宝所引正理论文云。思所成惠。观察内身能伏四贪(文)无贪为体委意如何。答。观门何惠行相也。思所成惠。观内身不净时伏四贪。既治贪故。约所治。犹以无贪为体也。大地(惠)大善(无贪)相应时。对治云功显故。十地者(文)宝云。依十地者。以此十地皆容能缘欲界色。故云。婆沙云。以无色界无缘色法不净观故。所缘境者。唯是欲界显形色也。以唯缘色故。是缘义不缘名也(文)不净观。思所成惠故通欲界也。
缘欲色者(文)光云。正理五十九云。此不净观力。能遍缘欲界所摄一切色处(文)惠云。问。此观遍缘者如何。阿那律不观天为不净。舍利子不观佛为不净。如何名遍缘欲界色。答。胜阿那律者。能观天为不净。佛还能观佛为不净也(文)。
人生者(文)光云。婆沙云。唯人三州。能初现起。天中无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后起。有说。初后皆唯人趣○俱舍同婆沙。后师若据初趣。或同婆沙。前师正理同婆沙前师(文)。
不净(文)光云。正理云。此观行相唯不净转。是善性故。体应是净。约行相故。说为不净。又婆沙云。行相者非十六行相(文)。
自世缘者(文)惠云。唯缘自世。如五识缘境。不生通缘三世也(文)尧圆抄云。不净观自世缘。谓能缘不净观。与所缘色法有同一世。故名自世缘。能缘所缘。为一具有同一世。由此过去世色法。配过去不净观所缘。现在色法。配现在不净观所缘。未来色法·配未来不净观所缘也。以实论之。过去已作用。未来未作用。唯现在世不净观正作用故。限现在世不净观。虽应建立能缘所缘。以配当能缘所缘义故。亘三世判之。若不生法通缘三世(文)若不净观未来不生。通缘三世。谓能缘不净观。缘阙虽不生。所缘法。或有未来。或依至现在。或落谢过去也(以上)。
有漏者(文)光云。此观既非十六行摄。但是假想理唯有漏(文)尧圆抄云。有漏通假想真实。无漏唯真实作意相应也(以上)。
通二得者(文)尧圆抄云。离染得者。离下地染时。得上地不净观也。谓离欲界烦恼时。得初禅近分。并初禅及中间三地不净观。离初禅烦恼时。得第二禅近分。并第二禅不净观。第三第四禅可准之。以之思之。欲界不净观。无离染得义。但除尽智位。尽智位得欲不净观故(已上)。
若曾修得(文)光云。此且据一相说。若细分别。曾得未曾得。俱通二种。曾得离染得者。谓离下地染得上地观。曾得加行得者。谓非离。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未曾得离染得者。谓离有顶染时得。未曾得加行得者。谓非由离染。由加行力修得未曾得者(文)尧圆抄云。未曾得者。未曾得法也。曾得法者。曾得法也。彼曾得法。今还得名得曾得法。此即以法后得得法。今还得名得曾得法。以法后得成就过去法也。光释未曾得有离染得者。指尽智位。彼尽智位。一切有漏无漏功德。曾得未曾得。悉由离有顶染得之故也。曾得法加行得者。非由离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也(以上)。
第二别释持息念(文)光云。第二明息念观(文)宝如今疏。持息念者。下释云念持息故。名为息念(文)释得名也。数息观是。义章云。于自气息。系心数之。不令妄失名数息观(文)。
此有八门(文)宝云。此下一行颂九门明息念。第一释名。第二释自性。第三依地。第四所缘境。第五依身。第六二得。第七作意。第八明外道不起。第九圆满因(云云)准此释。息念惠颂为二门。谓息念(释名)惠(出体)今疏息念惠颂为一门。出体下释名也。光云。上三句辨差别。第四句辨相。差别有八。一释名。二辨体。三依地。四所缘。五依身。六二得。七假实。八内外(云云)论云。言息念者○以惠为性(文)光宝以长行科颂。故为二门欤。
息念以惠为体(文)光云。此持息念。以惠为性。而说念者。此品念胜故得念名。由念力记持入出息量故。惠于境分别。所作事成故。如四念住以惠为体。而言念住(文)。
由念力持惠(文)问。记持入出息量此念力也。此外念力持惠趣如何。光云。应名息惠。而名念者。惠由念助力。观此息为境(文)不云念力持惠。经云阿那等(云云)此文念持息文也。何今为念力持惠证耶。答。念力记持出入数息量念由持惠惠观入出息。于境得分明。由念助力。惠于境得分明故云助力。云持惠其意同欤。论云。以惠为性而说念者。念力持故。于境分明所作事成(文)念力持者。念力持惠云欤。宝云。念力持惠故。于境分明(文)。
经云阿那阿婆那已下。非念力持惠证也。上持息念释名出体乎。次论长行要处。引契经说注之也。此则念力持息差别也。持入息云阿那念。持出息云阿婆那念(为言)光云。阿那此云持来。阿婆那此云遣去(文)神云。此云持息入(文)。
谓苦乐受能顺引寻(文)。
息风事。宝云。依正理论。辨属身风略有六种。一入息风。二出息风。三发语风。四除弃风。五随转风。六动身风。发语风者。谓有别风。是欲为先。展转所引发语心起。所令增盛生。从脐处流转冲喉○随转风者。谓有别风遍随身支诸毛孔转。由此故得随转风名。此不依心。但由业力。随身毛孔。自然流出。由此能除依孔隙。腐败污垢诸自死秽物。动身风者。谓有别风。能击动身引起表业。应知。此起以心为因。遍诸身支能为击动(余风可解不劳引释。文)此释遮欲界苦乐也。谓欲界有苦乐舍。此念唯舍受俱起。苦乐不俱起(为言)或又准惠晖释。此不限欲界苦乐欤。但光记顺初断简欤。光云。此念唯与舍相应故不在根本。欲界苦乐。能顺引寻。此念治寻故不俱起。三受明义。苦即摄忧。乐即摄喜。色界喜乐。能违专注出入息境。此念唯于出入息境专注故成。亦由此相违故不俱起○第四定等已上诸定现在前时。息无有故。虽有舍受。非起此观故但依五(文)惠云。欲界苦忧喜乐。初二定喜。第三定乐。能生寻故也(文)。
此念持寻(文)正文云。论云。此念治寻(云云)光记如论。故知。今持字误(云云)。
唯依欲界人天趣身(文)光云。正理论云。此念初依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卢(解云。既言初唯欲身。知色界亦通后起云云。与俱舍不同)本义抄。问。今论中述等流非下缘。入出息非下地心所缘。知依身在色界起持息念云事。答。此文者。只述入出息唯自上地心所缘。非下地心所缘之旨。非论持息念观门之相。全非相违(矣。以上)。
通离染得及加行得(文)问。持息念是胜品微细之观门。唯内道起之功德。专由胜加行可得之。何通离染得耶。况欲界并下三禅近分者。非离染地。若尔何有离染得耶(正理论意)光云。俱舍师救云。灭尽定中。云佛无一德非离染得。又离非想第九品染。三乘之人。尽智初心修九地中有漏功德。又中间定离染地摄。此等岂非离染得耶(文)本义抄。于离染得有其二类。一离下地染之时。得上地功德。二尽智初念。得九地中有漏功德也。若依尽智初念离染得云之者。三乘圣者。尽智初念修九地中有漏功德者。性相之所定。诸论同所许也(以上本义抄)。
此与真实(文)宝云。俱舍师云。此念加行。亦真实故。诸论言通假。皆非正义(文)光云。正理论云。此唯真实作意相应。有说。亦通胜解作意。此论同正理前师。杂心婆沙同正理后说。此即意各别也。又解。前师唯据根本故唯真实。后师亦据加行故通胜解(文)余处云。问婆沙胜解作意中。亦说持息念。此论何故不说○解云。持息念有二。一假相谓加行。二真实谓根本。此论据根本。婆沙据加行。各据一义。又解。论意各别。此论加行根本。皆是真实。婆沙及此论。余师加行。加行通假。根本是实(文)本义抄。若依当卷初释余处第二释者。今论意。加行根本。同唯真实作意相应。若依当卷第二释余处初释者。今论意。加行通胜解。根本唯真实作意相应可云也(以上)问。通胜解云师意如何。论云。有余师说。息出极远。乃至风轮或吠岚婆(文)。
佛教方修(文)光云。吠岚婆。是铁围山间风。真谛云。吠岚婆。此云恒起。即是运转日月风也(文)光云。上举无说者不自觉。二由毕又正理云。此与我执极相违故。彼我执有故此念无(文)。
从一至十(文)问。以十为数极意如何。又于出入息。以何为始耶。光云。淳熟已去不多用功。任运忆持名不作加行。放舍身心非全放舍。若未淳熟。数修加行。谨卓身心。恐心聚故不灭十。恐心散故不增十。从一至十。先从入数故。婆沙云。先数入息。后数出息。以生时息入。死时息出故(文)义章云。出入息中数何为十。是义不定。内气增者。偏数出息。内气少者。偏数入息。气息调者。入出俱数。如杂心说。入五出合为十也(文)。
此有三失(文)宝云。正理论云。杂乱失者。于五入数为出。于五出数为入。准此论文。入出别数合为十也。又云。或三失者。一太缓失。二太急失。三散乱。太缓失者。谓由加行太慢缓故。便有懈怠惛睡缠心。或复纵心驰散外境。太急失者。谓加行太躁急故。便令身心不平等起。若时力励。数入出息。息被逼迫。便令身中不和风起。由此风故。初令身支诸脉供散。此风增位。能引病生。乃至广说。损益之相。散乱共者。谓由心散。便为一切烦恼摧伏(文)。
乃至得定(文)定春抄云。乃至者四念住欤。得定者暖位色。四善根定位故(以上)。
随谓系心○随息而行(文)论云。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出时。各远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脐髋髀胫乃至足指。念恒随逐。若念出息离身为至一?一寻。随所至方念随逐(文)宝云。论随谓系心至念恒随逐者。第二释随也。就释随之中有随入者。有随出者。随入也。论若念息出至念恒随逐明随出也(文)持息念者。真实作意相应也。常世间人息。实离依身一寻出欤。
唯在眉端(文)准论文。眉眉间。端鼻端欤。论云。止谓系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指。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文)。
观谓观察(文)此释与论文全同也。义章云。大毗婆沙云。为风大故等观四大。观四大已。次观四大所造之色。所谓色声香味等色。依何法能有造作。谓依心法故。次观察受想行识。观察是等。名之为观(文)。
转谓移转(文)论云。转谓移转。缘息风觉。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文)义章云。次就位论。随义通论位。位皆有于中。别分数随止观在五停心。还在念处。至世第一法故。毗婆沙云。转出入息起身念处。如是次第。乃至转忍起世第一法名为转(文)净者。在于见道已上故。毗婆沙云。净者所谓苦法忍等(文)。
入见道等(文)遁云。等取修道无学道也(文)定春抄云。尽智等者。等无生智欤(以上)。
第一依身门(文)光云。此释初句身心系门随身系也(文)。
息是身一分摄故(文)。
第二依息门(文)明息所依。云依息门欤。光云。释第二句依身心门(文)。
惠云。四大成身。息即四大中风大摄(文)遁云。以六界成士夫。风是一分故(文)。
息依身心转也(文)惠云。息依心转无心无息(文)。
要具四缘息方转(文)本义抄所引婆沙论云。谓入出息由四事转。一有息所依身。二风道通。三毛孔开。四入出息地粗心现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转(文)正理论说同之。问。今何背婆沙正理说。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耶。况今论说四缘文云谓必身中(文)此岂以依身非为一缘耶。
若羯刺蓝○阙余二缘(文)惠云。至第五位满方有息也(文)本义抄意。问。光法师释云。于此四位虽有事。粗心现前阙余三事(文)今释何云阙余二缘耶。答。婆沙论中问答此事云。问。何故羯剌蓝位息不转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转者。彼应流动。问。何故頞部昙·闭尸·键南诸根未满未熟位息不转耶。答。彼身尔时风道未通。毛孔未开。若息转者。身应散坏。然在卵㲉及母胎中。从羯剌蓝。乃至诸根未满未熟。尔时未有息所依身。风道未通。毛孔未开。唯有息地粗心现前。虽有一事。而阙三事故息不转(文)正理论同之。神泰法宝两师释亦同也。若光法师今解释。仰而可信哉。但于圆晖今释者。彼立息转四缘之时。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故于彼四位。有息所依地缘云也(已上)。
若在欲界入第四定(文)惠云。以入定无粗心。引彼四大。遍住身分无毛孔开也。正理论云。入第四有漏定。引复坚密大种。遍身造无表。可言无毛孔开。若入彼无漏定。即身生处四大造无色。既非坚密。如何无毛孔开。答。造无漏无表。虽是生处四大摄。而极微细与彼相似故无有过也(文)依身在下地入第四定时。彼地定俱无表微密。而来入身中故毛孔不开也。
若身生第四定(文)光云第二释。正理六十云。若生彼地身无毛孔。如何生彼能发语言非发语言。要由毛孔。但由倾动亦得发声如机关声。岂由毛孔。准彼论文。不遮风道通。二入出息地粗心现前。以能起下威仪通果言阙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转。心微细故。二毛孔不开。从起散心。毛孔亦闭。身密合故(文)又云。又婆沙云。问。何故第四静虑息不转耶。答。彼心细故。谓入出息依粗心转。第四静虑已上诸地心极微细故息不转(文)惠云。问。第四定有外风。如何无息。答。第四虽有外风。以彼依身不容纳故(文)。
起下地威仪通果心也。本义抄。问。第二静虑已上可有起威仪心耶。答。第二静虑已上无起表心者。性相所定也。若无起表心者。不可有起威仪心也。生二定已上起初定威仪心。发上地威仪业云事。诸师释分明也。宝云。借下识起上地威仪通果。但缘所发业事及所化事等。不缘上地息风也(文)光(十)云。如起异地通果心。及生二定已上。起下初定威仪意识(文)又七云。行住坐卧名威仪。以长短等表色为性(文)以身表业为威仪体故。起身表心即起威仪心。故第二静虑已上。无起威仪心云事。道理实炳然也(以上本义抄)。
论曰谓要身中(息所依也。文)息所依也者。准上释者所依地欤。既云要身中难云所依地哉。有诸孔隙文有二缘注见。
第三依情门(文)光云。第三情非情门也。有情身分故。唯有情数故。正理云。此入出息有情数收。无觉身中息无有。故是虽从外来。而系属内义(文)。
息非执受(文)光云。由离根故。非有执受。故正理云。此入出息非有执受。以息阙减有执受相故。身中虽有有执受风。而此息风唯无执受(文)定春抄云。执受者。根合义。色心依处成处云也。发毛爪等虽身一分。非执受切不痛也。息同之(以上)。
等流者(文)光云。第五等流门同类因生故。是等流性。非所长养。身肥大时。息损减故。身疲小时。息增长故。非异熟生。断已后时。更相续故(文)遁云。等流性故。非一刹那。非无为故。不通实也(文)光又云。正理云。身中虽有长养异熟风。而此息风唯是等流性(文)。
第六息观门(文)此下分二。初总标。次别释。总标二。一唯自上地心之所缘。二非下地心缘上地息。别释又二。如身生欲界下。明自上地心之所缘。二又生上地起下地心下。明非下地心缘上地息。如文可见之。起上二三禅心者。依身欲界起上定也。
尧圆抄图云。
欲界心┐
初禅心│ 初禅心┐
├欲界息 二禅心├初禅息
二禅心│ 三禅心┘
三禅心┘
二禅心┐
├第二禅息 三禅心─第三禅息
三禅心┘
又生上地起下地心(文)生上地起下地心者。是威仪通果心故。非缘息心也。上地起下威仪通果心。上所注本义抄意。可思之。遁云。然此中说是意识。不说三识。能观息故。借下地识起上地威仪等。但缘发业不缘上息风也(文)光云。有息地四无息地五。住有息地起无息地心。息必不转。住无息地起有息地心。息亦不转。住有息地起有息地心。随其所应。有入出息转(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三(颂疏论本第二十三)
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文)麟云。此中唯以身受等别观名别相。以四总观名总相。非约无常等行相为总别也(文)。
已说入修二门(云云)麟云。谓不净持息为二门也(文)。
由此二门心便得定(文)本义抄。问。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前。必得禅定欤。答。未离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摄。总相念住无间。引起暖善根故。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不必得禅定欤。故光法师。当卷述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惠所摄毕。引正理论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为证哉。但今论云入修要二门。云心便得定文者。观行者中。亦有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有得禅定之类故。任观门大纲云尔也。非谓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必得禅定欤。古(定)云。且约利根一类机。云心便得定(云云。已上)。
颂曰(文)光云。初颂标名总举次两句出体。次一句明次第。后一句明唯四种(文)。
释曰(文)此一段。准光颂科分为四。初标名。二出体。三明次第。四明四念住无增减。一一条颂文。可知之。初标名中为二。初明结前生后。二以自相共相下。明四念住相中为三。初明自相别观。二一切有为皆无常相下。明共相别观。三问如何得知下。明念住成满。
次应为观修四念住(文)已下释颂为观修念住之句也。宝云。正理论云。已修成止以为所依为观。速成修四念住。非不得定者。能如实见故。详其论意。五停心观。为止散动偏修于止。尔时假想观骨锁等。一相而住。名之为止。四念住观。取身受心法差别之相。又于身中。而取种种差别之相。除其四倒。生如实见故名为观(文)。
或以自相或以共相(文)问。自相别观貌如何。麟云。自相别观者。正理云。谓观身内外十处自性。各别从眼至触。一一皆有处自相故。如是于彼自相种种性中。有正智生名观自相。此自相观得成满时。有道必起。尔时方立自相种性身念住。名且观身。余三准之(云云)。
大种造色是身自性(文)观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积聚极微之所成立。是身自性。受是受性者。以领纳苦乐舍为受性欤。心是心性者。集起名心。以能集起三业事为心性欤。除此三○名法自性者。此三外诸法各别自性。名法自性也。谓如云想取像为性等(矣)。
一切有为皆非常相(文)为明共相别观。先约四谛明诸法共相义也。共相别观者已下。正明共相别观(矣)。
答观身至一极微一刹那(云云)光云。毗婆沙师传说。在定以一极微以一刹那各别观身。名身念住满。问。无表非极微。如何说成满。解云。此文且据碍色成满。或可。此文亦通无表色。虽无极微有刹那故(云云)麟云。谓观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积聚极微之所成立。如是渐略后观唯一极微。名身念住满(云云)。
观受心法至一刹那(文)光云。虽无为法无有刹那。且据有为。从多分说。又解。有为以刹那无常别观。若无为以空非我别观(云云)。
此通三惠(文)本义抄。问。自性念住体。可通生得惠欤。今论当卷。云自性念住以惠为体。此惠有三种。谓闻等所成(云云)婆沙论同之如何。答。广论之者。自性念住体。可通生得惠也。光法师释云(一本)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别学观谛故。亦名对观(文)若许对观之义者。何不名念住哉。但于今论说者。就胜品念住论之也。胜劣通论之时。更不可遮生得惠欤(以上)。
谓由念力令惠住境(文)麟云。有宗义(云云)楔持。光云。毗婆沙师。斧由楔持能破于木。惠由念持于境得转。此则从因为名○论主释云。理实应云。惠令念住。从果为名。是故于惠立念住名。随惠所观念能明记(云云)。
相杂念住(文)光云。相杂言亦摄惠体。惠与俱有互相杂故(云云)寻云。念住者惠也。相应俱有法。与念住相杂名相杂念住。若尔者。相杂言限相应俱有法。念住是惠故。何云相杂言摄惠耶。答。相杂者。惠及相应俱有法。互相应义故。相杂言摄惠也。但对念住释得名。念住是惠故。念住与相应俱有相杂。名相杂念住释也。以实寻相杂言。可摄惠也。
所缘念住(文)光云。身受心法是念住所缘。名所缘念住(文)宝云。所缘念住是惠所缘。亦摄于惠。以惠所缘诸法故(文)。
三中相杂能断烦恼(文)一念中惠心所缘境时。自性相杂所缘之三种。可具之也。其一聚相应法中。自性念住方见。唯惠太减。故力用劣不断惑。所缘念住方见。由所缘力。能缘惠力用令增能无之。有非俱有法太增。惠力能无之。故又不断惑。相应俱有法惠力用令增故。相杂念住能断烦恼也。
有非俱有(文)麟云。谓于所缘之中。有不与能缘同时也。以通缘三世法故(云云)。
缘自相续身(云云)有情相续依身也。尧抄。问。身念住缘一切色法故。应通情非情。何唯云缘相续耶。次法念住亦缘一切情非情诸法。应通非相续耶。光云。四念住中。虽身及法亦通非相续。此中且据相续以论。或从多分说(文)。
随生前后也(文)生先后者。观门生先后也。四念住次第。依生先后。生先后或依粗细。或依染污也。身念住观初生。法念住观后生事。或依所缘境粗细。或依染污由来也。
谓身最粗(文)述所缘境粗细次第也。谓色(有对)心(无对)相对。有对色最粗也。故初修身念住。无对中粗。唯受行相也。世间如说我手等痛言故。受粗心。次修受念住。心是心王故细也。故五蕴次第时最为细。今望涅槃法故为粗。次修心念住。次法念住最为细。其旨如疏释(矣)光云。法中想等虽亦粗心。法中涅槃极微细故。与极细法合施设故。据细以论故最后说(云云)。
又论云(文)明依染污由来述四念住次第也。凡夫无始以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更相爱着故。先观身不净。修身念住。众生乐着此色身。由就乐受贪故次观受。乐着乐受。由心识不调故。次修心念住。心不调者。由惑未断。法念住中摄惑故。第四修法念住也。
观受等如是次第(文)或本云。观身受等如是次第(云云)此本宜欤。但论云观受等。
二三或四(文)光云。于身等四。或二合观。或三合观。或四总观。二二合观有六。三三合观有四。四合观有一。总有十一。名杂缘法。通名法故(云云)私云。于四念住。各别观身受心。名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唯不杂缘也。若合观身受。合观身受心。名法念住。是杂缘法念住也。既合观身受。非身念住。亦非受念住。是法念住也。法名通。若唯观法。不杂缘法念住也。
或二二合缘(云云)古(定)云。凡二合三合。可云二合缘三合缘。二二三三云事。此体约束也。私云。二二三三云者。于二合缘三合缘。显有多种欤。若云二合缘者。乱一种故。是以限一种。四总缘不云四四也。
二合缘六
一身受
二心法
三身心
四受法
五身法
六受心
三合缘四
一身受心
二受心法
三心法身
四身受法
光云。先不杂缘身受心法。从不杂缘法念住后。无间引起杂缘法念住(云云)。
总观身等四所缘境(文)光云。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唯总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观诸有为皆非常性。观诸有漏皆是苦性。观一切法空非我性。杂缘法念住总有三种。谓二三四。唯总缘四名此所修。前杂非唯故与差别(文)。
今此杂缘○乃与前别(文)意云。别想位杂缘。通二三四。今杂缘。唯总观四也。故唯总观四。与通二三差别也。此则依位浅深。浅位或时二合观。或时三合观。或四总观也。深位唯总观四也。似思惠与修惠差异。杂缘法念住后。总想念住前加行位起三义。观七处善。三义观者。次第观蕴处界也。七处善者。观色苦。观色集。观色灭。观色道。观色爱味。观色过患。观色出离。前四种。观色四谛。色爱味言。重观色集。色过患言。重观色苦也。出离言。重观灭谛。先观集者。随说次第不言道以诸能观多是道故。受想行识各七亦尔。应言三十五。不过七故。云七处善。今论不说略不说也。
第四明暖等四善根(文)麟云。从五停心至总杂位外凡位(云云)。
从此总相念住(文)自下内凡位(云云)神云。九品修习总缘共相法念住。渐次成熟乃至上上品。从此念住上上品。后有顺决择分善根生。名为暖法(文)宝云。从总相生暖法。此从思惠。或修惠生(文)。
分位长具观四圣谛(文)本义抄。问。暖顶二善根位。作十六行。观八谛时。一一行相。唯限一刹那欤。答。有宗论藏。光宝解释。不勘分明定判。任义章(十一)释。不限一刹那也。谓暖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续观之。顶善根初。同暖善根终故。顶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续观之。忍善根初。同顶善根终故。顶善根终位。并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限一刹那(为言)。
释此相义后当辨之(文)神云。如后智品(二十六)当辨(文)。
修暖善根有下中上(文)下下品乃至上上品为三品。此则初修四谛十六行相为下下品。次修四谛十六行相为下中品。已下准之。上上品之终。于成满之时生顶善根毕。
有善根生名为顶法(文)宝云。正理论云。行者修习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进。于佛所说苦集灭道。生随顺信。观察诸有恒为猛盛焰所焚烧。于三宝中信为上首。有修所成。顺决择分次善根起名为顶法(文)。
此顶在进退两际(文)问。顶位既退位也。何云在进退两际耶。神云。进退两际犹如山顶。进向山南。退还山北故。名为顶。智度论云。暖位已前。恶多善少。堕恶趣多。忍位已上。善多恶少。不随恶趣。于顶位中。善恶停等进退两际故名为顶(云云)婆沙六云。谓如山顶人不久。若无诸难。便过此山处至余山。若有诸难。即还退下。如是行者。至顶位中必不久住等(文)。
后增进位(文)光云。言增进者。重缘已去名增进(文)论云。后增进时。具四念住。诸先所得后不现前。于彼不生钦重心故(文)宝云。正理论云。以胜加行引此善根故。已得中不生钦重。然此顶法虽缘四谛。缘三宝信多分现行(文)。
忍可四谛(文)惠云。忍者谓信。信许四谛故。前二虽信以退故。此位不退。偏得名忍(云云)最殊胜故(文) 麟云。前位善根非不忍可。此最殊胜。偏受其名。若尔世第一位。亦应名忍。正理释云。世第一位。虽于圣谛亦能忍可。无间必入见道。又不具观四谛理故。此具观故。偏得忍名(文)。
下中二位同前暖顶(文)光云。此总相说。若别分别。于中品忍。虽初具观上下八谛。行相渐略。至后位中谛亦渐略(文)神云。下中二品。与顶法同。谓具观察四圣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然于下品具三十二。中品渐略。如后当辨(文)。
上品忍位唯观欲苦(文)神云。上品有异。唯观欲苦。与世第一相邻接故。由此义。准暖等善根。皆能具缘三界苦等四谛。具作三十二行。观察义已。成立于暖等位。无简别故(文)。
中品忍位减缘减行(文)上下八谛。缘三十二行行也。
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先以四行(非常苦空非我)。
观欲苦。次以四行观上苦。次以四行(因集生缘)。
观欲集。次以四行观上集。次以四行(灭静妙离)。
观欲灭。次以四行观上灭。次以四行(道如行出)。
观欲道。次以三行观上道(减出一行名一周中忍初位)。
又以四行观欲苦乃至。
以二行观上道(减出行二行第二周)。
以一行观上道(减出行如三行第三周)。
以四行观欲道(不观上道一周减缘)。
以三行观欲道(减出一行第四周)。
以二行观欲道(减出行二行第五周)。
以一行观欲道(减出行如三行第六周)。
以四行观上灭(不观欲道第二周减缘)。
以三行观上灭(减离一行第七周)。
以二行观上灭(减离妙二行第八周)。
以一行观上灭(灭离妙静三行第九周)。
以四行观欲灭(不减上灭第三周减缘)。
以三行观欲灭(减离一行第十周)。
以二行观欲灭(减离妙二行第十一周)。
以一行观欲灭(减离妙静三行第十二周)。
以四行观上集(不观欲灭第四周减缘)。
以三行观上集(减缘一行第十三周)。
以二行观上集(减缘生二行第十四周)。
以一行观上集(减缘生集三行第十五周)。
以四行观欲集(不观上集第五周减缘)。
以三行观欲集(减缘一行第十六周)。
以二行观欲集(减缘生二行第十七周)。
以一行观欲集(减缘生集二行第十八周)。
以四行观上苦(不观欲集第六周减缘)。
以三行观上苦(减非我一行第十九周)。
以二行观上苦(减非我空二行第二十周)。
以一行观上苦(减非我空苦二行第二十一周)。
次以四行观欲苦(不观上苦第七周减缘)。
次以三行观欲苦(减一行第二十二周)。
次以二行观欲苦(减二行第二十三周)。
次以一行观欲苦(减三行第二十四周)。
(中忍满位也所留行相义)。
虽亦减行减缘摄故不名减行(文)光云。第四周以四行观欲道谛。不观上道名曰减缘。减缘之时。虽亦减行。减缘摄故不名减行○又解云。二十四周唯减行。七周减行亦减缘。望能缘边名减行。望所缘边名减缘(文)今疏当光初释。此释意。第四周虽减行。减缘摄故名减缘。不名减行(为言)光第二释意。七周通减行减缘故。第四周又可有二边也。又今疏总而言之已下。当光初释意。理实言之已下。当光第二释意欤。
此第四周即是一周减缘摄(文)此第四周。减缘摄故。减行二十四周时不为一周也。三十一周之时减行第四周欤。
总而言之上下八谛(文)已下实三十一周虽减行。论云二十四周减行释也。谓上下八谛各减三行也。谓欲界苦谛下。必一行相留故不减之。余七谛一行相与缘同减故。且不云减行。故但各减三。三八二十四周(为言)。
初减一行名中忍初(文)古(定)云。观上下八谛时。欲苦下非常苦空非我。乃至上界道谛下出一行减时。初欲苦非常行可取中忍初也。今疏初减一行名中忍初者。非常观时。上界道一行减意思故。此一行减思。非常观为中忍初云意也(以上)光云。如正理论云。于上界道减一行相。从此名曰中忍初(文)此释云减一行相。从此名中忍初。从此言。初欲苦下非常行。不见取中忍初哉。古(定春)抄意。恐背此释欤。
但有二行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云云)中忍满位事。光宝妙乐释。一行相二刹那(云云)净影大师圆晖释。二行相二刹那(云云)会相违异义也。一义云(秀惠已讲。今案中古明事也)于苦圣谛。有非常苦空无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位。可二行相二刹那也。所谓初观非常苦空减非我。次观非常苦减空。次观非常减苦。此观非常苦减空之中后苦行相。观非常减苦之时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位。净影圆晖释此意也。留后三行相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位。可一行相二刹那也。其中且就留苦行相入见道之者显其相者。初观非常苦空减非我。次观非常苦减空。次观苦减非常。此观非常苦减空之中后苦行相。观苦减非常之时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位。光宝释此意也。留空非我二行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一行相二刹那事。准之可知之。此义意。第二十三周。以二行相观欲苦有二刹那中后一刹那。与第二十四周。以一行相观欲苦一刹那。合为中忍满位。重心云。此满位有前后二念。前念第二十三周后一刹那。后念则第二十四周一刹那也。难云。今疏云。减欲苦下二行相时。观非常苦减空之时。二行相二刹那心为中忍满位。观非常减苦之时。即可增上忍位。何为中忍满位哉。答。随所留行相。中忍满位。或二行相二刹那。或一行相二刹那。其类不定之义意今疏释难思。且会云。作一行相减三行相之时。为中忍满位事必然也。作二行相减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满位。后念是中忍满位。有其相滥故。为显彼后念是中忍满位。云减欲苦下二行相时等也。非谓减二行相之时。二刹那心俱中忍满位。亦非存作一行相减三行相之时增上忍位也(以上本义抄)尚难云。今疏次下云唯有一行一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为上忍(云云)此则可为作一行相减三行相时哉。重心云。上标于减行中。初减一行。中忍初减欲苦下二行相时。中忍满一行一刹那观。欲苦作一行减三行时相当也。何云非存作一行相减三行相时增上忍位耶。答。上释之中品忍位减缘减行(云云)减行时为中忍。何以作一行减三行时为上忍耶。若尔者。今释云。于减行中标。亘中忍初与中忍满也。唯有一行一刹那心者。减行讫唯一行一刹那心为上忍(为言)于中忍满位。作一行减三行时。为中忍满位事必然故。今略不出之。有相乱出作二行相减二行相时欤。光云。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行相皆同(文)。
此言修者但是得修(文)古(定)云。且于上忍位谓之。彼正止苦一行。余三行既虽减之。未减苦谛故。余尚残欣其心故。未得切法后得以彼所减行修得也(以上)法后得可思之。惠云。十六行相互相违不可俱起。一一即行修。余行相皆是得修。未减八谛缘时。八谛下所减行相。亦起法前得也(文)。
见行有二(文)宝云。婆沙一百九十云。问。何等补特伽罗依空行入见道。何等补特伽罗依无愿入见道。答。若见行者依空行入。若爱行者依无愿入○(解云。见行着我故依空入。爱行人著有故。依苦无常入也)又见行人有二种○爱行人亦有二种(解云。莂知身无常。不自时起慢。若知其苦相。精进求出也云云以上)。
又依西方德光论师(文)惠云。梵云瞿拏钵赖。是中印度袜底补国人。是西方有学人。于本国造百余部论(云云)又云。此上两说。同释婆沙文○光法师取后说。宝法师取前说(云云)光云。于见道中所起行相应令系属。增上忍者即先起之。德光所解于理为胜。若不尔者。谛各四行起何行耶(云云)宝云。德光所解事太繁杂。既无论文。何理知定相繁属耶。如我见增者。为治我故起非我行。有何别理。于灭等下偏起离等行。先观灭等谛耶。今为一释。从闻思观四谛时。于一一谛皆具四谛。如名次第。于上道谛等。后起者先灭。先起者后灭。我见增者。偏起非我。自余三行。随次而灭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即以此行入于见道。于理无违(云云)光云。又依西方德光论师解减行云。上下八谛。谛各四行如名次第。拟仪相当皆相系属。如于后时应以欲苦下无常行入见道者。于自谛下。从后向前。先除非我。次空后苦。若以苦行拟入见道。先除非我。次空后无常。若以空行拟入见道。先除非我。次苦后无常。若以非我拟入见道。先除空次苦后无常。除欲苦下四行既尔。除上道谛四行亦然。如以欲界无常入见道。先除上界道下出。次行次如后道。以道属无常后除也。若以苦入见道。先除出次行次道后如。以如属苦后除也。若以空入见道。先除出次如次道后行。以行属空后除也。若以非我入见道。先除行次如次道后出。以出属非我后除也。如欲苦下行相。从后渐除。上界道下行相。应系属彼欲界行相。如欲界说先后除之。如除上界道下四行。除余六谛四行相。随应皆尔。准此应知。于见道中所起行相。系属增上忍时行相者。即先起彼行(文)。
拟宜相当。麟云。拟谓对向。宜谓称合。此等但以次第相当以为相属(云云)。
所缘(上七谛。文)问。注所缘何云七谛耶。若一缘不减故。今约所减缘云七谛。行相亦一行不减。何云三十二行耶。既云三十二行。例应云八谛耶。答。上云道等。等取余七谛故。约所等云七谛欤。光云。瑜伽师已下。显中上忍两位分齐。对治道等。等取余七谛。举后等前。于一一谛。能缘行相三十二种。及所缘境。上下八谛。随其所应渐减渐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齐此已前名中忍满。后一刹那为上忍(文)。
于世间中是最胜故(文)惠云。问。世第一法名胜者。为都胜为分胜。若都胜者。岂胜世俗智。见道眷属故。若分胜者。暖等前三皆分胜故。应名世第一。答。此法于有漏中都胜。能开圣道门。世俗智无此能故。不名世第一。又世俗智。因此世第一法方得生也○问。如何世第一法与苦法忍为强等无间缘。答。具四义故。一品类同故同见道。是上品故。二无量善法所长养故。三生六十劫等。三性相同故。性即同以惠为体。相者若世第一法作苦行相。见谛亦尔。四为此苦法忍。广修暖等加行故也(云云)。
此世第一有士用力(文)如世士夫营农等用名士用也。光云。能作等无间缘。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生(文)麟云。言离同类因者。谓世第一前总是有漏。从此已后并是无漏故。此第一位能离同类因也(云云)。
暖等四念住性(文)总相念住居法念住。从此生暖等故。暖顶初安定位所现修法念住也。故云四念住性(矣)。
得非暖等体(文)本义抄。问。四沙门果以得为体。相例可同耶。光云。沙门果体。成就所显故。得是沙门果。暖等善根。圣不重起故。得非暖等(云云)成就所显者。由得果摄殊胜道。总一得得诸行。得四法四类八智。得修无常等十六行相等之义。建立四沙门果故。云成就所显也。故沙门果。以得为体。暖等是圣道近加行。可痛入圣之后重现前过故。暖等不以得为体也(以上)。
岂有圣者暖等重现前(文)本义抄。问。不净观总别念住以得为体者。彼又有法后得故。入圣后彼得可现前。岂无重现前过耶。答。不净观持息念总别念住。是圣道远加行。不痛入圣后重现前义故。以得为体也。四善根圣道近加行。可恐入圣后重现前过故。不以得为体也。重心云。不净观等。圣道远加行起之。余时乃至入圣后亦起之。四善根圣道近加行起之。余时全不起之故。不净观等不痛入圣后重现前义。独付入圣后重现前过也(已上)。
顺决择分(文)光云。顺是因。决择分是果。从因及果为名故。名顺决择分(文)。
能断疑(文)古(定)云。圣者能断诸惑出疑事。圣智善断结。理理分明知之决定也。疑犹预违决断故。相对出之欤。
无色无见道(文)麟云。夫入见道。必缘欲界。无色心不缘欲故(文)。
更加欲界也(文)尊者妙音。心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修惠摄云事。净影大师妙乐大师定判也。但欲界无修惠者。有宗常途所谈也。故彼师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唯思惠摄。非修惠摄也。神泰述尊者妙音义云。暖顶是思惠(云云)若尔者。四皆修所成者。依正义意如此云也。非谓二或七之义。亦唯修所成欤。
唯依欲者(文)欲界多苦处故。厌苦情猛利。唯依欲身起之。色界依身。恒喜乐受相应。裤快乐故。厌苦情不猛利故。依彼身不起之。
三善根三州初起(文)光云。婆沙第七云。问。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处无胜厌离等作意故。问。恶趣中有胜厌离等作意。何故不起。答。恶趣中无胜依身故○人中具二故能初起(文)。
第四善根天亦初起(文)惠云。即约人中修前三毕。命终生天。更起暖等。便起世第一法(文)。
三女男得二(文)惠云。女男得二。如别解脱戒。各容悬发得二也(文)古(定)云。男身男善根现起。女善根成就持之。女身同之。暖顶忍位转根故。男转形为女故。为彼女善根成就持之也女同之。本义抄。问。依男身所起暖善根胜。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劣也。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哉。答。暖顶忍前三善根位。有男转形为女可得之义故。彼未来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系属今男身之义有之故。依男身起暖顶忍前三善根位。未来得修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也。彼未来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劣故。虽不与彼为同类因。有系属之义故得修之也(以上)。
已得女身非择灭(文)麟云。谓本是男身。证圣已后无转为女。即于女得非择灭。若本是女不尔。如罗汉尼犹是女故(文)。
明舍义也(文)光云。舍诸善根总有三种。一失地舍。二命终舍。三退舍。圣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时善根方舍。失地言。显下地命终迁生上地。异生于地。若失不失。但命终时失众同分。必舍此善根○诸圣者住死有中。由圣道资不舍暖等。但由上地中有等起。舍下善根。舍时虽同而所由别(云云)。
若还上地(文)麟云。如身在欲界依初禅起暖等。生初禅时。不名失地。同本所依故。若生第二定时。方名迁上地(云云)。
若此地死还生此地(文)若梵众天没生梵补天不可失。处替同初禅地故也。
异生于地失与不失。依初禅起暖等。命终生第二定时云失。依初禅起暖等。命终生初禅地时云不失。失地不失地。命终舍也。
诸异生依四根本起暖等(文)光云。正理六十一云。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于此生必定得见谛。以根利故。厌有深故。依未至中间起暖等者。于此生不必得入见谛(云云)神云。若依正理论。依根本地起暖等者。以根利故。厌有深故。必得见谛。若依未至及中间。根通利钝厌有不深故。不定也(文)。
唯得先未得者(文)光云。以暖等善根无始来未曾熟修。要由广大功用成故。于未曾得生钦重故得先未得。于已曾得不欣乐故。非得曾得。以趣圣求升进。若得余定。以曾熟修非由大功故。后重得得先所舍(文)。
若暖等经生故(文)异生命终舍也。
了分位善说法师(文)光云。得宿住智。知勇过去已修暖等。为说顶等。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暖等根本修故(文)惠云。遇了分位。即了五位修行次第者。为说修顶法次第便修顶。从顶生忍准之(云云)五位修行者。外凡内凡见道修道无学道欤。
暖位虽退(文)光云。四善根中。若得暖法。虽有四失而有一德。若得顶法。虽有退造无间业堕恶趣。三失。于前暖法更增。毕竟不断善根。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有此二失。于前顶法。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有此三德。不堕恶趣。准知。不造五无间业。定无恶果。显无恶因。忍位无退。如前已辨。若至忍位。于少分趣等中得不生法故。趣谓三恶趣。生谓卵湿生。正理云。此二生多愚痴故。处谓无想·北俱卢·大梵处。正理云。无想·大梵僻见处故。北俱卢无现观故。身谓扇搋等。正理云。扇搋等多诸烦恼故。有谓欲界第八有。正理第八有等。圣必不受故。惑谓见所断惑。正理云。见所断必不复起。此六种于下上忍。随应而得。谓于下忍得恶趣不生。余五不生。至上忍方得。于中忍位。无别不生故不说也。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有一失。于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离生及无命终舍(云云)惠云。都有五义。一必至涅槃。二不断善。三不造逆。四不堕恶趣。五不退。暖位有前一。顶位有前二。忍世第一具五也(文)。
必至涅槃(文)惠云。问。顺解脱分亦必至?槃。与暖何别。答。前解脱摄。后即决择摄。前散善摄。后定善摄。前七方便不摄。后即加行摄。后修十六行相前无十六行相。此惠为体。前散有此别也(云云)。
于卵湿生(文)惠云。以多愚痴故。得圣后不受。若未得圣前。即亦许受如世罗(文)。
并扇搋(文)光引婆沙云。得忍也便违恶趣。彼扇搋等身。类鄙陋是人中恶趣。若得忍等殊胜善根。必更不受彼类身故(文)。
及第八有(文)惠云。婆沙论。等取色界一处二生业。于色界十六天。一处受一生。更不受第二生。于第二生。得非择灭。欲界第八生业。色界第二生业。障得上品忍也(文)第八有者。预流圣者。极七返受生。不受第八有生也无间入正性离生(文)惠云。若尔异生即是圣人。世第一法现在时。有见道上得故。答。但苦法忍在生相。虽有得在身未成就。不名圣地(文)麟云。世第一法至虽异生者。犹是有漏故。是异生位。现在时与苦法忍为等无间缘。引至生相名入也。世第一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此二共舍异生性也(文)。
暖顶二位容转成佛(文)古(尧)云。问。声闻暖顶人。转向佛乘者。转向佛乘暖顶位欤。答。不尔。修声间暖顶人。转起佛种姓顺解脱分善经三祇行。后起暖顶等也(以上)。
容可转成独觉乘(文)光云。独觉非往恶趣故。于忍位可转成彼(文)惠云。修声闻忍毕。许转作部行独觉。不许转作佛。菩萨修因往恶趣故也(文)古(尧)云。从声闻暖顶忍转。起独觉种姓顺解脱分善。后经百劫修行。后至暖等也。
麟喻独觉(文)光云。如麟一角。独出如佛故。婆沙云。乐独居故(文)又云。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文)惠云。部行独觉。起暖顶同声闻。许转成佛也(文)。
问。部行独觉忍善根人。可有转向余乘义耶。答。二义也(本义抄可见之)。
言一坐者(文)古(尧)云。麟角百劫修行已后。起暖等善。佛乘三祇百大劫已后。起暖等。一坐至菩萨也(以上)惠云。更释上佛及麟角忍位不转所以。有说。从不净观修也(文)。
释曰顺决择分(文)此一段分为四。初正明得果久近。二明体性。三(殖解脱下)明殖处。四(又施一食)下重明体。光云。解脱谓涅槃。此善根顺彼名顺解脱分(文)。
独觉极速四生(文)一最初发心生(此依佛教)二起顺解脱分生(无佛世生也)三顺决择分生。四入圣生(一坐生也)惠云。问。独觉先断无所有处下八地惑尽。第二生依第四定入见道。二生即得果。如何论说四生。答。前世品说独。一说是凡夫修。一说是前三果人。准次前文。得上忍犹不可转。况前三果人。许转总说三生及四生。共得声闻及独觉果。亦不可定配也(文)初起顺解脱分(一生)后六十劫修行。次顺决择分(一生)次入圣(一生)声闻三生得脱也。
六十劫百劫事。惠云。问。六十劫百劫取何劫量。答。准菩萨三无数劫。取火灾劫。二乘亦取火灾劫。数成六十劫等。若取增减劫者。如今有人种解脱分。向缘至坏空成劫中第九劫。即满六十劫。三州六天未有有情。何处得果。准此取火灾劫。数成六十劫等也(文)问。三生六十劫与四生百劫。谁钝谁利耶。答。随修行时分长短。其根利钝相分也。如彼佛最极利根。经三无数大劫修行。麟角极利根。经百大劫修行。身子等声闻极利根。经六十劫修行等也。准彼思之。三生得脱声闻。四生得脱独觉修行时分甚短促故。多分可钝根也。一义云。三生得脱声闻。四生得脱独觉。俱可通利钝也(以上本义抄)。
三业为体(文)光云。虽就最胜。唯是闻思相应意业。而此闻思惠相应思愿摄起身语。亦得名为顺解脱分(文)。
唯人三州(文)光云。三恶趣虽有厌离苦。无胜般若。以惠劣故。天趣虽有胜般若。无余厌离故。以苦轻故。北州无深厌离。以苦轻故。无胜般若。以惠劣故(文)惠云。种解脱分善。正理论遇佛不遇佛。男女皆修得也(文)。
又施一食(文)宝云。问。为因何事种此善根。答。惑因施。或因戒。或因闻而不决定。所以者何。意乐异故。谓或有人因施一搏食乃至一净齿木。能种解脱分。或有虽设无遮大会。不种解脱分。或有受持一昼一夜八斋戒。能种解脱分。或有读诵四句伽陀种解脱分。或有善通三藏文义不种解脱分。问。谁决定种顺解脱分。答。若有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皆生死者。随起少分施戒闻善。能决定种此善根。若无增上意乐。虽起多分施戒闻善。而亦不种善(文)。
愿力所持(文)光云。愿以信为体。或胜解为体。或欲为体。思相应愿也(文)。
从此大文第二约三道(文)麟云。已上七方便竟。自下约圣位辨(文)。
释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文)此一段分为四。初明十六心次第。二(苦法智忍者下)明忍智别。三(此十六心下)述三现观。四(又论明下)明正性离性。
缘欲界苦谛境(文)惠云。以欲界在下。是粗苦果及散地故。先观后观上二界苦等。同定地故合观也(文)。
苦法智忍者(文)宝云。四善中忍是有漏性。今此中忍性是无漏。忍恐滥前忍。举法智果。显是无漏与前忍别。正理释云。说无漏言。为欲简别世第一法所从世忍。此无漏忍。以欲苦法为其所缘。名苦法忍。谓于苦法。无始时来。身见所迷执我我所。今创见彼唯苦法性。忍可现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后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对治故。得名为苦法智忍(文)此释意。苦法者。所缘苦谛法也。忍缘彼苦法名苦法忍。与智名是无漏智也。为简别前世忍。云苦法智忍(为言)今疏释意。忍名智。为显此忍亦无漏(云云)若尔者。简世忍边不约欤。惠云。即后智是忍等流果。合先举忍后智。先智后言忍。先举智果。显忍因是无漏。简七方便中忍也。忍者谓信。先无始来。于苦谛执我我所等。今得无漏智。知苦谛无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云云)准此释。今疏显此忍亦无漏。为简前世忍(为言)。
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文)麟云。如上界苦智与欲界苦智。一类是同故名为类(文)。
此有三种(文)麟云。惠能见谛。余心心所非惠性故。不能见谛。但名为缘。其四相等非正法故。不能缘境。而与惠等同一事业故。得名现事观也。是则惠具三名。相应法有二名。四相等但一名也。古(尧)云。事现观摄惠。今唯云相应者。文言略也。事业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事业云也。此经一往说理。实一切法皆应知。诸有漏法应永断。一切善法。皆应证。善有为诸法皆应修习也(以上)。
又论○名入正性离性(文)惠云。婆沙有三说。一云。苦法忍。于未来能灭异生性。现在断惑得○有说。世第一舍异生性○或可二共舍。世第一法如无间道。与异生性俱灭。苦法忍如解脱道。与异生性不成就得俱生。此论同此说也(文)。
犹如生食(文)生食者。不煮不烧生食也。婆沙云。复次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诸恶趣受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文)。
或由见惑令诸善根(文)问。此释意。生言名善根欤。名见惑欤。古(定)云。此生名善根也。依有见惑。诸善根不纯熟名离生。不令善根淳熟惑故云离生也。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惑。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诸有润令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获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文。以上)。
光云。或谓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如前所引(云云)。
忍是无间道(文)光云。八忍是无间道。间谓间隔。此无间道。证离系果。所断惑得无有力。能为隔碍故。令不证果。惑得虽与无间道俱。无力能引惑得至生故无能碍。昔时能引能为隔碍。障覆涅槃令不得证(文)。
已解脱惑得(文)光云。八智是解脱道。在生相时。非惑得俱名正解脱。今至现在。名已解脱惑得(文)。
忍如驱贼(文)麟云。忍如驱贼者。喻惑得出身也。智如闭户者。喻令惑得不入身也(文)如修曾见(文)麟云。举例释也。如余修道已曾见故。故名为修。今第十六亦已曾见故名修也(文)。
问如道类忍(文)光云。至第十六道类智时。岂不尔时观道类忍。次前念忍相应俱有一刹那法。是道谛理。未见今见(文)惠云。难意者。第十五心道类忍。是道谛理。至第十六心。方见道类忍。第十六心见第十五心。亦是未见今见。如何第十六心修道摄耶(文)。
答此中(文)光云。此中但约上下八谛。不约刹那。非道类忍一刹那法。未见今见。可名今见未见谛理(文)麟云。谓约八谛作法。于遍不遍。不约十六刹那心。遍与不遍。已见上地无边之道。唯余一念未见。岂得从少名未见谛(文)此意云。道类智位。上下界谛理遍见。道类忍少分一刹那心不见。谛理不见不可云(为言)。
如刈畦稻(文)畦ウネ·クロ一科キハ。
答知谛末尽(文)前七智。于自分见明了。余谛未见故见道摄也。第十六心未见者无之。如修曾见故修道摄也。
随信他言(文)光云。由信随行。名随信行。彼人有随心行。名随信行者。此约成以释。或由串习。此随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随信行者。此约习以为释。所以见位信标名者。彼先异生位中。信他随行义故。从加行位以立其名(云云)。
契经等(文)光云。等谓等取余十一部经。或等余二藏(云云)。
于先时未以世道(文)麟云。谓凡夫时。未曾用有漏六行断惑也(文)。
就中二一明建立果位(文)一正建立果位众圣差别。二众圣建立外。别明住果非向(为言)信解见至(文)光云。言信解者。信谓净信。解谓胜解。由信增上胜解显故。故名信解。言见至者。由惠增上正见显故。故名见至。所言至者。由前向见。得至果见故名见至(云云)信惠互增(文)麟云。理实信解信增。见至惠增。今言互者。显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东西互见也(文)。
论云何缘○至五等(文)光云。第二明住果非向。五等等取断六品等。乃至无所有处第九品。果等等取一来不还果(云云)。
未得五品等诸胜果道(文)论云。然诸先断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时。此生必定起胜果道。由此先离三意染。后依下地入见道者。彼得果已。于现生中。必能引生后胜果定(云云)古(定)云。凡于胜果道有种类。今先异生。以有漏智断欲界五品修惑人。入见道至第十六心名住初果。不名一来向也。此人五品惑。凡位断之毕。重以无漏智可断之理无之。而修拟仪道。起无漏胜果道也。其所以者。欲断第六品惑。风度断道叵起故。初一品修惑。以无漏智断道风情ヲナシ。无漏智起续。断第六品惑至果云一来果也。初一品修惑五品目。以无漏智断体起胜果道云也。有漏智断计。不修拟仪道不云向道也(以上)光云。得果时。于胜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于胜果道。所对治非对治故。非非彼治现在前时得彼治道(文)。
第二约修无学道(文)修道无学道。是修惑断位故也。
失谓退失(文)正文云。论云。失谓过失。两记不释(云云)。
如洗衣位(文)问。此喻粗垢先除。细垢后除。先后闻。下下智除粗垢旨不闻欤。答。古(定)云。衣土付少浊水除之。若墨清水除之(以上)。
极言为显受生最多(云云)光云。住预流果有受七生。乃至有受一生。论文既说极言。为显受生最多。非诸预流皆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极少亦受一生(云云)。
言预流者(文)麟云。无漏道总为流者。释预流名。谓无漏道趣向涅槃故名为流。最初至得名之为预(文)论云。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文)。
一具得果向(文)正文云。论云。其得向果无漏道故(文)应如论云向果多。麟云。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向。第十六心是果故。具二道也(文)。
二具得见修(文)麟云。亦第十六是修道故。具二道也(文)。
三于现观十六心(文)麟云。谓遍历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谓得果名得(文)。
如七步蛇(文)光云。如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行七步。毒蛇势力故。不至第八。亦如第四日疟。诸患疟者发时不同。或有发半日不发半日。或有一日不发一日发。或有极迟发者。第一日发。第二日第三日不发。至第四日必发。此名第四日疟。至第四日。法尔此疟必定发也(文)。
此有五义(文)正文云。见论文相似四义。云何云五耶。光虽分为五段。不言五义。宝亦不言五义。但以诸有决定至亦能淳者。为引文举喻证也(以上)。
一以不生长(文)麟云。谓不造新恶趣业也(文)。
二违彼生长业(文)古(尧)云。预流果人。不造三恶趣生长业故。云违生长业。不招三恶趣果故。云违生长果也(以上)。
三强盛善根(文)古(尧)云。见道云强盛善根。守护预流果人故。彼人不堕三恶趣也(已上)。
四加行意乐(文)光云。身语加行。及与意乐。俱清净故(文)麟云。得不作律仪也(文)古(尧)云。加行者。身语二业。意乐者。意业也。预流果人。身语意俱清净非不善故。不堕三恶趣也(以上)。
五诸有(文)麟云。此是以劣况胜。义通二释。一云。由忍不堕恶趣故。所以有恶趣之业。不能生忍善根。况得预流果耶。二云。忍尚不起恶趣之业。名不起忍。且从前解(文)。
先年草案之今日清书之。
享禄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法印权大僧都英宪(六十九)。
英宪法印以自笔写之。
永禄六年六月十一日。花严瓦砾净实(四十二)。
一校了。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四(颂疏论本第二十四)
从此第二明一来向果(文)梵名斯陀含也。翻云一来。得名下释。净影义章。住薄频来。翻名出之。住薄下释薄贪·瞋·痴同欤。
论云已辨注果(文)光云。就此文中。一结前。二总生下。三别起次(文)准此释可知之。三句颂也。
初两句明家家(文)问。家家得名如何。麟云。以生非一家故。曰家家(文)义章云。从家至家故。曰家家。此明须陀。厌旧生家异家受身故。名家家。云何异家。此人或时人中生。已舍人生天。后舍天身还生人中。厌本生处。异家受生。天中亦尔。离本生处异家受生故。曰家家。此一段大分为二。初科颂文。二即预流者下。正释。又二。初释家家。二释向果。初释家家中又二。初明家家缘。二释二种家家。初明家家缘中三。一明三缘。二明颂略缘。三合明断惑受生缘。亦三。初总标断惑受生缘。二约九品润生正尺断惑受生缘。三问答释成而已。(私注之)。
转名家家(文)转言。预流果圣者转名家家(为言)。
一由断惑(文)光云。一由断惑。断欲修惑三·四品故。谓或于先异生位断。或今预流进修位断(文)义章云。依如论中三义建立。一断烦恼。二成无漏根。三者受生言断烦恼。简异具缚须陀洹人。成无漏根。简异退者。亦简凡夫。言受生者。简异现般须陀洹等(文)。
二由成根(文)光云。先凡位中。断三·四品。后住初果。未起胜果道。虽有初后缘。犹未成彼无漏根故(文)。
诸无漏根理必合有(文)预流果后进断修惑时。若用无漏智断道时。成无漏根义必然也。若用有漏智断道时。圣二离八种。名二离系得之定故。既得无漏离系得。成就能治无漏根如然欤。无漏根者。三无漏根欤。可见第二卷也。古抄尧。问。如此释者。第三受生由第一断惑由之时。义准可闻。断三·四品。必然受三·二生故。答。断欲三·四品圣者中。进断五·六品。证一来果。有受欲一生。及进断七·八品。有受半生。又现般者。不受一生。如此不同故。断惑缘外。别举受生缘。简余取受三·二生。立家家名也。第二缘。预流果后进断欲修惑。成无漏根。必然成也。故非准例(以上)。
九品惑能润七生(文)九品惑润生事。诸师释不同也。光记有二释。今疏当光初释。宝记当光第二释也。麟云。以上品惑最强盛故。润生多也。次渐劣。感生渐小。此同旧疏前解(文)惠云。此疏释九品润七生。即别配品数。定是光法师释。若宝法师。即未断来品共润七生。如上上品。有润七生力。乃至下上品。亦有润七生之力。若断前品毕。即后品独润七生。不满七生者。亦七生摄(文)。
图。
上上品 上中品 上下品
润二生 润一生 润一生
中上品 中中品┐ 下上品
润一生 ├合润一生
中下品┘
下上品┐
下中品├共润一生
下下品┘
问。何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文)两重问答。就断惑缘。问答释成也。本义抄。问。异生位断欲界修所断三品惑之人。至圣位后。未断第三品惑之前。可有死生义耶。答。异生位断欲界修所断一·二品惑之人。至圣位后。起彼一·二品惑上胜果道之时。剩必可断第三品惑故。断一·二品惑未断第三品惑之前。无死生之义也(以上本义抄)。
断第五品必断第六品(文)光云。论言以断第五必断第六者。据不退者说(文)意云。任非一品惑能障得果之理。若断彼第五品烦恼不退之者。不断第六品烦恼之中间。不命终云也。若断彼第五品烦恼之人。退已断烦恼。惑为全未断惑。为三品断惑。为四品断之时。可有命终义也(为言。以上本义抄意)。
应知总有二种家家(文)第二明二种家家中二。初标二种家家。二若天家家下。正明二种家家受生义(矣)。
一天家家(文)问。天家家·人家家。约何分耶。答。终在天中般涅槃者。名天家家。人家家例之可知。
欲天处生三二家(文)三生家家·二生家家二类也。
受三二生(文)此受三·二生言。可亘上或一天处或二天处或三天处也。谓或一天处受三·二生。或二天处同之。但或三天处唯受三生类也。释人家家段。虽无受三·二生言。准之可知之。光云。或于一天处受三·二生。或于二天处受三·二生。或于三天处而受三生。二人家家。谓于人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而或一洲处受三·二生。或于二洲处受三·二生。或于一洲处而受三生(文)。
于一天处受三·二家者。于六欲天。各天众繁多也。于一天处天众中。必生异天。不一处重生也。
若天家家天三人二(文)天三·人二三生家家。天二·人一二生家家也。光云。问。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七生家家不受一小生耶。解云。住果预容。各具受七。向中忽迫。二·三数满即般涅槃故。不受后一小生也。又解。家家具缘。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缘满即体故。不受后一小生也(文)人·天合受三生·二生者。正理论说也。正理论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间受二天上受三。受二者。人一·天二。如应例释人中家家(文)。
此天家家人中得道(文)人中得道者。得见道事也。人家家天中得道亦同之(云云)本义抄。问。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义耶。答。依光师三释。天家家天中得道有无。可有二意也。初释意。俱舍·婆沙两论无明文故。同正理不许家家圣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故天家家全无天中得道义。(为言)今疏当此初释欤。第二释意。俱舍·婆沙·正理同许人·天各受三生之类。故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义也。第三释论意各别也。正理天家家不许天中得道。俱舍·婆沙许之(为言)。
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般涅槃(文)光云。此文且据人中得道故。言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若据天中得道。亦可言彼往人中一来天上(文)。
第三明不还向果(文)梵名阿那含也。翻云不还。新·旧常用之得名下释(文)不来(金刚般若说也。不还同欤)有贪(涅槃经第四疏简阿罗汉不贪有贪见)。
三由受生(文)问。下三品惑。共润一生。然断七·八品惑。既断惑过半。第九一品。独谁受一生耶。光云。如下三品。总说增损一生。别说下上增损一小生。下中·下下共增损一小生(文)或云。若下三品。下上一品增损半生。下下一品增损半生。下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损(文)。
前说三时果(文)指第十八卷。将得忍·不还·无学。业为障之文也。次疏云。如人将离本所居国一切债主皆极为障。若有得不还果时。欲界系业皆极为障(文)。
第九品惑等流果(文)惠云。第九品惑。是前八品等流果。断此第九品惑尽。名越也(文)麟云。谓彼烦恼后念不续故。名越等流(文)。
及异熟地(文)麟云。谓越彼惑所感异熟地也。如离欲人不受欲界果。故以断此惑有此胜能故。虽一品能障得果。不同一来无此胜用。故一品惑不能障果(文)光云。若断第九超彼欲界所系烦恼等流果地·异熟果地故。极为障(文)。
言一间者(文)光云。释一间名。前约异熟。后约烦恼释一间(文)。
此即第三向(文)麟云。此一间若缘不具。但名不还向也(文)光云。应知。亦名不还果向。一间具缘以立。向但据断惑故。二差别(文)。
总说有七(文)今疏七段别释之。可知之。光云。今且就行色界差别。有其五种。列名可知。五中前四。唯于此身定涅槃故。所以偏与般涅槃名。上流容有受多生者方般涅槃。非诸上流皆定涅槃。以不定故。所以不言般涅槃也(文)。
一者中般(文)寻。中般涅槃圣者行相如何。宝云。正理论云。言中般者。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已于生结得非释灭。趣结不尔。彼于欲界。遇逼恼缘之所逼恼。便能自勉修断余结殊胜加行。加行未满。遇舍命缘。还命终。由起结力。受色中有。厌多苦故。乘前起道。进断余结。成阿罗汉。得般涅槃。乃至唯欲界没。受色中有。便般涅槃。得中般名。非色界没(文)寻。欲界无中般涅槃耶。又初定死生二定等中间何无耶。惠云。问。初定死生二定等何故无耶。答。欲界有胎生苦。苦厌心胜。在色中有中故。有中般。色上相违故。无中般。若尔。二果在欲界。何故无中般。答。中般身微弱。于欲不善惑难断。自地无圣道。在本有位。尚不可越欲界惑。况有中有(文)。
二者生般(文)寻。中般(并)生般约无余涅槃欤。答。中般者。约无余涅槃。故光云。准婆沙文。约无余依。释中般也。又解。亦通有余涅槃。婆沙不说。相不显略而不言(文)生般等。约有余涅槃也。有余师意。亦约无余。论主破此说给也。问。能破意断。答。光云。彼色界中。于舍寿命。般入涅槃无自在故。于初生时。断余惑尽。名为生般。后尽彼寿。方般无余故。释生般。不约无余(文)惠云。生般有行无行。皆约有余涅槃说。不约无余涅槃说。色界舍寿不自在。为不具缘故也(文)问。生般·有行般·无行般·般涅槃迟速委意如何。答。萨婆多意。生般之人。以具勤修·速进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不久速证涅槃。有行般者。唯有勤修道。无速进道。故往色界中。生已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证涅槃。无行般者。以无勤修·速进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经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进证涅槃故。以此三类。如其次第相配。速非速经久也(以上本义抄)。
四无行般(文)宝云。虽无速进。与有行同无勤修。故在有行后。正理论云。谓若一类。先欲界中。依不息加行三摩地力。断五下分结。成不还果。后生色界。经于多时。还能进修前种类道。成阿罗汉。名有行般。无行般者。与此相违(文。?槃经所说次第。如毗昙义章见)。
论主许之(文)麟云。论主评取经部为正。无行利根者。有速进道在先。有行钝根。无速进道应后。不同有部也(文)惠云。正理论云。有行·无行前·后。皆有经说。我以有行可尊。故先说。无行后说也(文)毗婆娑心。不约利钝次第。约可尊仪。有行为先云欤。若约利·钝。有行钝欤。义章云。其第二人。勤修习道。名勤便。以钝根故。所修难成。断结不疾。名速道(文)言上流者。光云。此二生已上向上流故。名为上流(文)又云。谓生色界二生已去。般涅槃者。总名上流。此唯上流不下流。故名为上流。异生人虽有上流。亦下流故。不名上流(文)宝云。言上流者。是上行义。前生般者。虽生上界。即彼生色界。要转生上。皆名上流。有上行故(文)惠云。流者行义(文)明上流一段分为二。初明上流名义。二上流有二下。明乐定未慧二类中。初总明二类。二就杂修中下。别明二类。初明乐慧。次明乐定。如文知之。
遇缘退失上三静虑(文)寻。若不退类。生何处耶。麟云。若不退失。直生第四禅。故要须退失上定味初禅。生初禅已。方生第四。名全超也(文)寻。不退类。七种不还摄欤。义章云。若不退者。经生五净。名为生般。不名上流。若有退者。生下天中。随身多小。后还断结。修得四禅(云云)惠云。问。退上三定生梵众。得作全超等三。退上二定生小光。退上第四定生少净。及生无云。皆得作全超等三不。答。婆沙一百七十四。一说。不得以依十六天建立全超等三。上地有缺减故。一说。得作半超。一说。三种皆得也(文)宝(第三师)云。有说。亦得具名三种。彼说。从欲界没。随生何处。即于彼上所应生处。亦可施设全超。一切处没故(文)问。第三师意如何。答。且就乐慧上流。明其相者。欲界没生小光天。天没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没生小光天。天没于彼中间所应生十二处。或生一处超十一处。或生二处超十处。如是乃至或生十处超二处。或生十一处超一处。然后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没生小光天。小光天没生无量光天。如是乃至次第遍生彼上所应生一切处。然后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没者(为言)乐定上流。
唯味初禅(文)欣初禅起初禅烦恼。欲界没生初禅也。
极少三生(文)问。半超中。唯有受二生类耶。答。可有此类也。故宝云。如生二·三·四天等处。中间般涅槃者。是半超摄。虽不隔越。次超生故。亦名半超(文)即出其体者。如彼欲界没生梵众天。梵众天没生梵补天。而般涅槃之者等。是则半超中唯受二生之类也。但极小三生者。彼就欲界没生梵众天。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处。而般涅槃之者。明全超·半超·遍没相。云极少三生也。此外半超之类是多故。唯受二生之类。更非所遮也。次与全超差异者。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类者。就或下不生梵众等。或上不生色究竟天等之类论之。欲界没生梵众天。梵众天没生色究竟天等。而般涅槃之类。是全超者。非半超者。故全超半超·二类别也(以上本义抄)。
遍受生故名遍没(文)寻遍受生故应名遍生耶。答。正应云一切处死故名遍没(光尔见)今疏遍受生云。遍没理自然显也。此则举生显没欤。光云。三者遍没。从彼梵众。渐次生后十四天处。皆遍受生。最后方能生色究竟。一切处死故。名遍没(文)。
无杂修者(文)出乐定类也。净居天者。唯圣者所居故。云净居天欤。
此五名为行色界者(文)此是行色界圣总结也。七种不还中前五。是行色界者也。
行无色者差别有四(文)论云。行无色者差别有四。谓在欲界离色界贪。从此命终生于无色。此中差别唯有四种(文)光云。上来释前六句。此释第七句。明无色界四种不还。行无色者差别有四(文)四种者。生般·有行·无行·上流。
于现身中得般涅槃(文)古尧。寻。现身者。入圣依身欤。答。证不还果依身也。
释曰行于色界(文)此一段分为二。初总释三种·九种不还。二如是三种下。别释三种·九种不还。中二。初总标。二由业三下。别释业惑根不同。
由三火星喻(文)麟云。谓如札火·铁火·小大星。喻近·中·远别(文)。
造顺起业(文)光云。由造作增长顺起业故。名为中般。中有名起。对向当生暂时起故(文)麟云。谓中有非生。但名起(文)古(尧)云。中有名起。趣当来生处暂时起故。感此中有业。名为顺起业(云云)。
由惑三者。麟云。然此中般最速利故。其由下惑。上根上流迟故。由上惑。中根生般处中。根·惑并等(文)。
业有别者(文)麟云。以上流者是顺后第三生已去多生。总名顺后。以宽长故。得由业殊(文)此九不还由惑根别(文)麟云。此由中·生不由业故。所以结词不得言业。若论三种不还。则皆具由业·惑·根也。然今次中言业惑根有殊者。约总相说(文)。
九种不还图。
。
中生各三上流为一(文)问。上流既有三类。何合为一耶。光云。谓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义同。虽有三种。且立为一。又婆沙一百七十五云。问。如生·不生各有三种。上流亦尔。谓全超·半超·一切处没。何故说一耶。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续。于中分位。差别难知。欲令知故。各说三种。上流三种生数自辨。差别易知。是故但随上行义胜。合说一种。复次生与不生。一期时促。于差别义。唯有尔所。易可建立。是故分三。上流时长差别多种。分齐难辨。故合立一。复次生·不生亦有等义。上流亦有别义。欲以二文互相显故。作如是说。复次生与不生。善士趣相现前易知。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为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隐难知。以彼尚经多生死故。但合说一(解云。生者谓生有。不生谓中有云云)。
答趣是行义(文)问答中二释意如何。答。此是论二释也。宝云论是行义至余即不然。第一答也。趣是行义。不还之人唯行善故。名善士趣。前二向·果。虽行善业。兼有不善。与凡无别。由此不得善趣之名。论又唯七种至立善士趣。第二释也。前就行善。名为善趣。此就上行故。名善趣。唯不还果唯向上流。不复还下。前之向·果。皆于欲界来往生也。虽一间人。唯有一种。或上或下。非唯上生故。不名为善士趣也。二释之中。后将为胜。若唯行善名为善趣。无学人亦唯行。因何不取(文)。
须斯二果善恶杂行(文)惠云。唯行善事故。名善士趣。前二果。有妻室。无学虽唯行善。以趣向故。非善士趣也(文)准之可悉之。寻。行无色不还立善趣欤。答。不尔。惠云。问。无色不还五事胜。一地胜。二界胜。三损减色蕴胜。四定胜。五烦恼少胜。何故不立善士趣。答。彼非粗显。难可了知不立也(文)。
亦有此等差别相耶(文)惠云。此前二门。约色界受生五不还。有此差别。此文约欲界经生圣。如色界有七·九不还差别相不也(文)。
证不还已定现身般涅槃(文)欲界经生圣者行相。第二十三卷末释之。且约极多类云之。得初果已。于欲界人天。七反受生。至第七生。法尔道力成就。断欲修惑。证不还果。现身断上二界惑尽。得阿罗汉。则般涅槃(为言)问。欲界经生圣者不生上界委意如何。答。一个条论义也。夫欲界经生圣者。于欲界多苦处受生故。厌苦之心转深。趣寂之思弥切故。专求尽无生菩提。偏欣有余·无余涅槃故。必于欲界证得涅槃。厌上界长时苦故。不生色·无色界也(为言)。
答经生习根极淳熟故(文)光云。昔是凡身。未名殊胜。经生圣者。唯是圣身。方名殊胜。或上界身。亦名殊胜。由此彼无练根理。又解。经生习根极成就故。显无练根。及得殊胜所依止故。显无退也(文)初释意。入见道依身。必凡身也。故虽得无漏。依身凡身故。非殊胜。得无漏后经生。能练依身成圣身故。殊胜也。仍无练根并退理上界经生。依身殊胜故。又无练根并退理(为言)次释意。依根无练根。依胜依止无退(为言)。
从此第五明杂修静虑(文)此一段明杂修静虑。准论·光·宝。多义在之。今疏有无悉之。疏不见义门。任光·宝释。于当段类摄明之。如下可见之。一明杂静虑次第静虑。二明杂修静虑人。三明加行成满。四明根本成满。七释杂修名。六明无间解脱(今疏不见)七明断惑义(疏不见)八明杂修静虑先后。九明依身(疏不见)十明杂修体(疏不见)十一明杂修所为缘。
夫欲杂修四静虑者(文)总标也。第一明杂修静虑第静虑。宝云。必先修第四。后方修下三禅。以第四禅止观均故。名为乐行。第四静虑乐行胜故。先修彼定(文)。
谓阿罗汉或是不还(文)第二明杂修静虑人(并六种姓分别)光云。不还无学方能杂修○显宗云。谁于静虑能杂薰修。唯诸圣者通学·无学。学位唯通信解·见至。于无学位。通时·非时(文)。
彼必先入第四静虑(文)第三明加行成满(远加行并成满明之)光云。起多念心。是远加行。至二念心。加行成满(文)。
次复唯有一念无漏(文)第四明根本成满。第五明无间解脱。论云。先二刹那似无间道。第三刹那似解脱道(文)宝云。即二无漏一有漏。三刹那心。先从无漏入有漏。此二刹那。如无间道。正断障故。第三从有漏入无漏。此一刹那。已断障故。如解脱道。从其无漏入有漏易。从其有漏入无漏难故。立二无间一解脱道(文)第六明断惑义。光云。次复唯从一念无漏。如无间道。则入有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引起一念有漏现前。亦如无间道。则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望前应是解脱道。与从无漏入有漏不染无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今但望断。从有漏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故。如无间道。第三刹那无漏心起。与从有漏入无漏不染无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如解脱道(文)惠云。先一无漏一有漏。似无间道。后一无漏似解脱道者。第一念心。断入第二念定定障。第二念心。断入第三念定定障。与第二念定障不成就得。俱时生故。如无间道。第三定与第二定定障不成就得。俱时生也(文)。
中间有漏前后无漏以相间杂(文)第七明杂修静虑名。
修第四已乘此势力(文)第八明杂修静虑先后。第九明依身。论云。先于欲界人趣三洲。如是杂修诸静虑已后。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杂修静虑(文)光云。此杂修定说力起故。先于欲界人趣三洲。杂修定已后。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欲界。杂修静虑。三洲厌强又慧胜故。能初杂修不迥余处(文)第十明杂修静虑体。宝云。问。此杂修静虑。何法为体。答。以蕴为体。然于此中。婆沙正义。诸世俗知。与四法·四类八智。间杂而修(文)光以五蕴为体(文)。
杂修静虑总有三缘(文)第十一明杂修静虑所为缘。
二为现乐(文)现法乐住者。有漏四静虑也。(第二十八卷在之)。
若不还修由前三缘(文)论云。谓不还中。诸利根者。为现法乐及生净居。诸钝根者。亦为遮退。彼畏退故。如是杂修令味相应等持远故。诸阿罗汉若利根者。为现法乐。若钝根者。亦为遮防起烦恼退(文)。
第六明净居唯五(文)此一段又多义在之。一明净居有五。二明成品。三曾得未曾得。四行相。五起定不起定。六五品不增不减。七下三静虑品数。八明因果相属。九生处天。十新业故业。十一能熏所熏。五品杂修者。性相一科故。委注之。先后合二十二门。犹悉之。
由杂修第四静虑有五品(文)第一明净居有五。
一下品二中品(文)第二明成品。宝云。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此之三心初成满时。名为下品。重起三心。名第二品。更起三心。成第三品。四遍·五遍重起三心。名第四品·第五品也。即是重修力渐胜义。由此初三。二六。三九。四有十二。五十五也(文)惠云。此疏说六心。更起三心为六心等。是第一师义。第二师说。更别起六心乃至十五心等(文)光云。婆沙云(初师说如今疏)又解。初品最劣。修至三心。即得成满。第二品渐胜。至起三心。犹为加行。更起三心。方始成满。并说。近加行故。言第二有六心已后。三品心。准释可知。虽有多解。前解为胜(文)第三明曾得·未曾得。光云。正理云。如是十五有漏·无漏心。皆是先来未曾得今得。有余师说。初五无漏。是从先来未得今得。余十皆是曾所得心。前五现前时。已未来修故。正理所说皆非正义。故婆沙一百七十五。有说。五是未曾得。十是曾得。谓前五现在前时。余十未来修故。有说。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谓前十现在前时。后五未来修故。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有十五皆未曾得。或有十五皆是曾得。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文)第四明行相。光云。婆沙云。如是说者。能杂修作十六行相。所杂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余行相。谓无量解脱胜处(文)第五明起定不起定。光云。婆沙云。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续而转。或后起定。于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于彼五品中间。或起不起。杂修成满(文)第六明五品不增不减。光云。问。杂修静虑何故唯五不增不减。答。杂修势力唯尔所故。如见道十五心势力唯尔所不增不减。如是杂修静虑势力亦十五心无增减(文)第七明下三静虑品数。光云。婆沙云。问。杂修下三静虑有几品耶。有说。但有三品。谓下中上。下地无有五净居果故。如是说者。亦有五品。问。彼无五品。何故有五品因。答。虽无五果。而其彼定法有五品。复次下地虽无五净居果。而有五品根故(文)。
如是五品如其次第(文)第八明因果相属。
第九明所感天。问。具杂修五品静虑人。直生色究竟天欤。答。具杂修五品静虑之人。其生处可不定。若具杂修五品静虑之人中。于一一品造决定业之类有之者。如其次第。遍可生五天也。于前四品不造决定业。于第五品造决定业之类有之者。超前四天。直可生色究竟天也。故随圣者意乐。由造业强弱。其生处可不定欤(以上。本义抄)义章云。一遍体者。生小广天。亦名无烦两遍体者。生无热天。三遍体者。生善可见。亦名善现。四遍体者。生善见天。五遍体者。生无小天。外国名为阿迦尼吒。是色究竟(文)如其次第。感五净居之释同欤。第十新业故业。惠云。问。感五净居。为资故业。为更造业。若资故业。即不合言前后无漏资中间有漏。若更造业。即圣人如何更造后有业。答。以有漏无漏定资故业。感净居天。即资无始曾得第四定业。如前引婆沙文。有二说。此疏言无漏势力薰修有漏。是许造业已(文)光云。问。圣生净居。造引业不解云。此论既云熏修有漏令感净居。明知。圣人造牵引业。又婆沙。异熟因杂修静虑业。引五净居众同分(文)问。圣者可造牵引业耶。答。圣者实厌三有受生故。于凡圣共生生处。虽不造牵引业。五净居天是唯圣非凡之处。凡位非可造彼天牵引业。故证得圣果之后。造彼天牵引业也(以上。本义抄)第十一明能熏所熏。以初后无漏为能熏。以中间有漏为所熏也(义章抄物意)上所引光云能杂修所杂。可思之。寻。熏修义如何。义章云。云何熏禅。用无漏禅熏于有漏。令有漏定精胜清净(文)。
灭定无心由身证得故(文)灭尽定有实体性(不相应也)灭心心所也。光云。入灭尽定。以心无故。依身生故。名身证。后出定已。犹名得彼。得依身生故。亦名为身证(文)。
福田有二(文。中阿含经说欤。本义抄)学无学圣者。世间所爱乐故。云福。生菩提觉芽故。云田。或简不生种果碱卤田(恶田)生妙芽善田。名福。圣者生菩提觉芽故。云福田欤。此则功德田也。光云。正理云。世尊告给孤独言长者。当知福田有二(文)于有学中。有四向三果(易知)随信行(见道位钝随信他言而行义故)随法行(见道位利。自披阅契经等法利行义故)信解(学位钝。谓由信故解相显故)见至(学位科。由向见得至果见故)五种那含(行色界者也)无学九(文)六种姓。二十五卷初在之。慧解脱(未得灭尽定阿罗汉唯由慧力解脱烦恼故)俱解脱(由慧力解脱烦恼又得灭定解脱定障故)无漏三学是圣者因(文)无漏戒·定·慧也。
择灭涅槃是圣学果(文)正文云。果有有为·无为二果。而今何唯取无为果。论意似遍取。故唯云三学及果。不云择灭涅槃。然光云。此灭尽定非是三学。以有漏故。亦非学果。以有为故(文)宝云。灭定有漏非学故。非是因(文)不出果体。然非重过(以上)光云。无漏戒·定·慧三学及择灭果法(文)唯取无为果(见)况通取有为果者。不背亦非学果以有为故之释哉。
不是依因(文)光云。诸无漏戒·定·慧·三学及择灭果法。依彼差别立有学故。故名依因。因彼立故。故名为因(文)宝云。依因无漏法。立学及无学人。灭定有漏非学非无学故。非是因(文)麟云。非学无学所依也(文)准此等释。圣者无漏法为所依立。无漏法为因立。灭定有漏故。不所依不因(为言)训云。不是依(ト)·因(トニ)寻云。择灭涅槃圣者果(文)何不释灭定非果耶。麟云。此说非因。实亦非果(文)寻。俱解脱者。得灭定人。既入其数身证。何不入耶。惠云。问。何故俱解脱得入。答。无学以身解脱故。有学身非解脱不立也(文)寻云。不还种类有几耶。论云。总计五种。积数合成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文)。
第四明阿罗汉向果(文)阿罗汉梵名也。翻名事。嘉祥净影释出。杀贼·应供。不生翻名。或云无著。今疏。阿罗汉此翻为应(文下释见)与应供同欤。至下可沙汰也。
断初定一品为初(文)惠云。问。何故离欲修道染。立二果。色·无色修道染。立一果。答。欲界惑不善性。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立二果。色·无色与上相违也。见惑断立一果。修惑立三果者。见惑易远离立一。修惑与上相违立三也(文)。
断有顶地第九品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文)(断有顶第九品惑无间道。通依九地生也)寻。既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此是无间道智品也。何立定名耶。答。此定以慧为体体虽是慧。依定力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立定名欤(如持息念)或金刚喻定者。所依定欤。论·光可见之。义章云。今此三昧。诸心法中。用慧为体。观理断结唯慧能故。是何等慧。小乘法中四谛之慧○问曰。若此体是慧者。何故经中说为三昧。释有四义。一诸心数法更相受名。如四念处。体实是慧而名为念(文)今论意。所依定见。
犹如金刚能摧一切故名金刚喻定(文)义章云。言金刚者。借喻名德。世间金刚有十四义。一能破义。如经中说。譬如金刚所拟之处。无不破坏。谓坏一切砂砾瓦石及诸·鬼毒。二清净义○三体坚义○四最胜义○五难测义○六难得义○七势力义○八能照义○九不定义○十者主义○十一能集义○十二能益义○十三庄严义○十四无分别义(文)寻。世间金刚何物耶。法门章云。问。金刚其体何。答。金刚般若疏云。大智论云。外国名越阇。此言金刚也。又花严经云。斫家罗。此翻为金刚(云云)乃至毗婆沙。如从金出金。从金出金刚。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刚(云云)金刚经疏(圆晖)云。又于晋朝。炖煌所进金刚。色紫。切玉如泥。但能碎物。将喻般若。理相当矣(文)。
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文)光云。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テ此第九品ノ惑ノ尽ノ得ト俱ニ行スル尽智。令起至生相中。又解。能引此惑ノ尽ノ得ヲ令起。能引此惑ノ尽ノ得俱(ニ)行尽智令起(文)今疏。当初释欤。或疏云能引ナ此ノ惑尽ノ得ヲ俱行尽智ヲ令ム起ラ如此训之者。当后释欤。但初释可然也。可思之。
尽智生已成无学果(文)光云。阿罗汉。此云应。已得无学应果法故(文)寻。无学果阿罗汉翻名欤。答非翻名欤。亦名为应之证云。阿罗汉此翻为应。知非翻名也。光云。婆沙云。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定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文)宝云。阿罗汉亦名应供○即此应为他事。应受供养故。
第二因论明治道(文)问云。因论明治道意如何。答。明阿罗汉向果五门中。第一明向·果别云。断有顶第九品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解脱道尽智也。第三明尽智后智门。此是次第相生正论也。故第二明治道段。是傍论也。但因无间解脱论。明诸能治道差别(为言)。
论曰由何等道离何地染(文)论云。如前所说。修道二种有漏无漏有差别故。由何等道。离何地染(文)。
有顶地无上可欣故(文)光云。于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此有顶上。更无世俗近分道。故非上断下。虽有自地有漏治道。自地不能治自地故。所以者何。自地治道。自地烦恼所随增故。如人被缚不能自解(文)。
谓有漏道断八地修能引○二离系得(文。本义抄)问。圣者以有漏道断下八地修所断烦恼时所得无漏离系得。以未来所修无漏道。为引因欤。答。可为引因也。光(四)云。无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断惑。虽亦能引无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随。二道判性。但自道。彼能证道。虽复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择灭得起故。各随自能证道判(文)但未来无有作用故。虽不正。与彼无漏离系得。为同类因。若现起者。容与彼无漏离系得。为同类因之道由未来修此无漏道之力得彼无漏离系得也。
第三明道离系染通局(文)道九地道也。未至道无漏(通)八地无漏(亘通局)有漏道(局)。
谓未至定起无漏○云一切(文)光云。诸无漏道通依九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及无色。未至摄。能离九地。余八地摄。随其所应。各能离自及上七地染(文)宝云。欲界无道故。依上末至断。自余诸无漏。唯在根本地中(文)。
依二禅离初禅染(文)正文云应云依二禅近分。虽非重过。未学可误谓二禅根本故。光云。如依第二静虑近分起世俗道唯能离次下初静虑染(云云)。
近根本故(文)问。长行云。所离有九。谓欲·八定(文)何唯云离下染(云云)光云。近分但能离下八地。此文应言所离有八。谓除非相。而言九者。此通举也。又解。初定近分是无漏者。亦能通离有顶地染故。言九也。以实而言。初定近分亦能离上。前句中。言近分离下。从多分说(文)准之可悉。二十八卷云。四本静虑四本无色。各有近分。与八根本为入门故(文)麟云。谓根本各有方便故。亦有八。言近分者。即是根本近之势分(文)。
或入根本或在近分。前八解脱道皆近分也。既离下地染。无间道近分摄故。解脱道根本ナルヘキ理无之欤。第九解脱道断下地惑毕ル位故。入根本类有之也。
转入异受(文)此上惑入根本或在近分义ヲ释也。麟云。谓若欣上心强。即入若欣心劣。即不入。又意者入为解脱者不入(文)。
若无间道○随起一行相也(文)光云。问。何无间后起何解脱。解云随一一后。皆容起三。故婆沙六十四云评曰。此事不定。从粗行相无间道。后容起静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从苦行相无间道。后容起妙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从障行相无间道。后容起离等三种行相为解脱道。以此六种有漏行相随离染者所乐起故(文)。
非寂静故说名为粗(文)光云。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寂静故。说名为粗。由大劬劳方能越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美妙故。说名为苦。下地有漏法。由多烦恼粗重不调柔性能违害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出离故。说名障。由此能碍越自地故。如狱厚壁能障出离(文)宝云。正理论云。诸下地中由多掉举。寂静微劣。故名为粗。虽大劬劳暂令掉举势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乐生。故名为苦。有极多种灾害拘碍及能覆障。令无功能见出离方。故名为障。诸上地中。不作功用。掉举微劣。故名为静。不设劬劳。掉举微劣。引生胜乐。故名为妙。于下地中所有灾害。能决定见心不生欣。及能越彼。故名为离(文)。
论云尽智无间有何智生(文)论云。傍论已毕。应辨本义。尽智无间有何智生(文)。
必起无生智(文)尽·无生智行相。二十六卷在之。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名尽智。不应更知。不复更断。不复更证。不复更修。为无生智行相也。
或生正见(文)八正道(二十五卷在之)正见。八正道中正见也是推度性也。四体理明推度故也。尽·无生二智。止息位故。无推度故。无正见也。
第四便明道果(文)光云。第四便通明道果(文)明四果义便。总明道果。道果者。八十九解脱道果云意欤。
论云何谓沙门性(文)论云。前说四果。是谁果耶。此四果。应知是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文)谓诸无漏道名为净道(文)宝云。诸无漏道是沙门性者。出沙门体。坏此道者名四沙门者。明人名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者。释沙门名(文)。
与无间道为等流果(文)上释云。等流果。皆似自因。谓似同类遍行因故(文)。
不生士用(文)上释云。择灭名不生士用。果谓因道力证得。亦得士用果名(文)。
一舍曾得道(文)得果位舍劣得胜位故。舍先所得道。得殊胜道(为言)。
起一类胜得○非一得也(文)正文云。此释不顺论论云。谓总一得得诸断故(云云)以一得得诸断也。若如今释者。是以诸得得诸断也。然光同今文宝云。谓总一得得诸断故者。正理云。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述曰。此说前向·果中所得无为至今果位总一果得得无为故。非是众多无为同一得得(云云)恐是且述正理师意。非谓正是俱舍意耳(以上)。
三井明匠抄云。总集断者。总集择灭无为名也证预流果时。总集断。总集三界见惑上无为得之。依所断见惑有八十八也。其上无为亦有八十八。无为有八十八故。能得得有八十八。故预流果时起八十一类殊胜得。得八十八见惑上无为。以之名预流果时总集断也。次证一来果时总集断者。见惑上无为。如前预流果。更起六种一类胜得。得欲界六品修惑上无为。以之为一来果时总集断也。不还·罗汉。准之可知之(已上)。
于四果位皆具五因(文)寻云。后三果时得八智修十六行义如何。惠云。后三果皆五者。有法前得。得前八智十六行相。或已得名得也(文)嘉祥释依五因立初果。依三因立后三果(云云)。
总相合集以为果体(文)光云。于中相杂总成一果。同起一类果道胜得。得彼所得诸择灭故(云云)。
又中二果(文)第二释也。
无漏得所任持故(文)光云。又世俗道所得择灭。亦有现起。无漏断得所任持故。由此无漏得力所持。退不命终。还得果故。无漏断得印所印故。亦得名为沙门果体。约得说也(文)此云净志(文)宝云。婆罗门。名为净行。以能遣除诸烦恼故。名为净行(文)今疏云净志。同欤。可寻之。问。光·宝云遣除诸烦恼。今云远烦恼。相异欤。答。同也。断除烦恼故远离烦恼也。未断相隔。非云远烦恼。
亦名梵轮(文)光云。是梵王力所转故。梵所转轮故。名梵轮(文)问。梵王力所转云意如何。答。梵王(佛)为能转。无漏(法)为所转。于所转义。自转他转在之。无漏法佛自觉悟(自转)令为他觉(他转也)宝云。正理论云。寂默静虑萧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既自觉悟。为令他觉转此授彼故。名梵轮(文)。
世尊名真梵王(文)论云。亦名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文)惠云。真梵简初定假梵名(文)唯见道○为法轮(文)八支正道无漏法故。名法轮。梵王所转故。云梵轮。故法轮·梵轮。其体同也。
似世间轮故(文)光云。犹如世间圣王轮故。有速等五相。见道似彼。名法轮(文)宝云。正理论云。谓圣王轮旋环不息。见道亦尔。无中歇故。如圣王轮行用速疾。见道亦尔。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则显示见四圣谛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未伏镇压已伏。见道亦尔。能见未见。能断未断。已见断者。无逆退故。如圣王轮上下回转。见道亦尔。观上苦已观下苦故。由此见道独名法轮(文)。
三降未伏故(文)惠云。降未伏。即八忍。镇已伏。即七智(文)恒时镇已伏故。无退也。
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文)光·宝同之。本义抄先观云上。后观名下欤。或又见道位。实虽无先观上界苦后观下界苦之义。欲例圣王轮上下回转。且云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欤(以上)麟云。准观行次第。先观下苦。后观上苦。今此义随言便(文)。
见道有轮毂辋似世间轮(文)毂(公木反车乃瓯也)辐(车箭也)辋(无狂反车乃大倭)以八正道相配轮毂辋事婆沙三师说在之。今说是第三师说也。谓正见者。慧也。思惟等资助惠。良以智惠向外取境。与轮辐相似。故说为辐。今疏意。如轮辐依毂转。正见等四。依戒转故。为辐(为言)正语等。戒众行所依也。如依谷有辐。定能摄惠令不散。如辋摄辐令不散已。或师说。正念合定为辋。念助定强故(嘉祥净影依此师说欤)八正道(义章云。始从正见乃至正定。此之八种通故名道。离邪曰正文)正见·正思惟(慧中正见为主。正思助之。正见修慧。正思思慧。正思惟寻为体)正精进(通策三学。四正勤。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正念·正语·正业·正命(离瞋痴所起口业。为正语。离瞋痴所起身业。为正业。离贪所起身口二业。名正令。第十七卷三邪在之)。
答憍陈那等(文)陈如·十力迦业·頞鞞·拔提·摩界?利五人。初转法轮之时。得初果也。法华义疏云。憍陈如者。此云火器。是本性。从姓以立名也。阿若者。后得道时。加此名也。阿言无。若之言智。以悟无生智故。名阿若(文)。
世尊已转正法轮(文)问。陈那等既自入见道。何云世尊转法轮(云云)答。陈那等虽入见道。此非自力。即依佛化。此是世尊他转法轮之相也(宝云。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世尊转法轮者。意显彼等得转法轮本由世尊故。推在世尊。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文)惠云。八支圣道名法轮。转至他五人身摧烦恼贼。名转法轮(文)。
问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文)宝云。因明法轮(文)。
答此苦圣谛(文)光云。由此三转。如其次第。初转显示见道。第二转显示修道。第三转显示无学道。毗婆师所说如是(文)问。毗婆意。法轮限见道。何显示修道无学(云云)答。论文如是。今疏无失。付之论起问云。若尔。三转十二行相。非唯见道。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是故唯应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可应正理(文)为显正义。显毗婆沙之非欤。次出论正意。今疏。若依经部下释是也。可知之。
解云于见道中(文)此二个释者。婆沙七十九。解眼智明觉二师说也。光云。前解约见道。后解通三道(文)寻。约见道师意。于见道具三转义如何。答。见道有三根故。有三转故。成十二也(文。义要意)此意约三根人有三转(为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谛(文)正文云。此文狼藉也。若结前者。应言是名十二行。若生后者。应言言三转十二行相者。然非重过(文)。
集灭道谛名有三转十二行相(文)此集圣谛。灭道亦尔(显见道)此集应永断。此灭应作证。此道应修习(以上修道)此集已永断。此灭已作证。此道已修习(已上无学道)。
云知苦不云断苦。惠云。问。如何不名断苦但知苦。答。凡断苦者。但断集因。即后苦果不生。不可断此身。身即是苦也(文)又云。问。四谛下各有四行相。如何但说知苦等不说知空等。答。理合如是。苦等四。苦名不名标之。既知是苦。即知是空等也(文)。
三周修历四圣谛(文)惠云。经部约三道证教声。名法轮。以他人闻教得证道故。三周巡四谛。名十二行相(文)。
由此法门(文)光云。由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他相续身中令解义故。故名为转。约教法转。名为转也。或诸见修无学圣道。皆是法轮。于所化生身中转故。故名为转。约圣道法轮。名为转。已于憍陈那他相续身。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理实三道皆名法轮。言见道名法轮。法轮初故。故从初立名。不依余二(文)麟云。言于他相续令解义故。名为○(已上是经部释)又论主自释云。或诸圣道皆是法轮。所化生身中转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准论。从经部。上下自有二释。谓余师及论主。余师约教法。论主通谛道。今章中。合为一也。然此章者。理实三道皆名法轮。唯言见道者。见道是法轮初故。从初立自。不依余二。及言已者。谓已至转初故也(文)。
无色中无正闻故(文)光云。无色中无正闻故。离闻正教。必定无容入见道故此辨无闻(文)。
又无色界不缘下欲界(文)。
无色界于欲界具四远事。第七卷可见之。
永正六年(己巳)八月八日抄之毕。今日相当先师命日。灭罪生善离苦得乐而已。大法师。英宪。
一校毕。
天正十一润正月九日讲谈之次以愚见加点了。乞后学纠其非矣。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五(颂疏论本第二十五)
如预流等有差别。惠云。预流有七生。及家家那含。随信法行。有一亿七万七千三百九十人。第四无学亦有差别(文)。
一者退法(文)光云。谓遇小缘。便退所得。非思法等遇小缘退(文)。
二者思法(文)光云。谓惧退失所获功德。以刀扣头。恒思自害(文)。
宝云。正理论云。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于正念有所忘失。于加行中。数有慢缓。由此慢缓。令我有退。由斯筹虑。起自害思。或由艰辛。方退胜位(文)。
三者护法(文)光云。谓于所得恐退失。故喜自防护(文)宝云。正理论云。具有一类。恒于时爱心解脱中。系念现前专精护。彼作是念言。我且未能修习练根达安住法。但于时爱心解脱中。能不放逸。精勤防护(文)如是种类。名为护法(文)。
四者安住法(文)光云。离胜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增进。多住自位故(文)麟云。此性无进退二胜缘。即安住。遇二胜缘。即或进或退(文)。
六不动(文)光云。不退动故彼中无退(文)宝云。正理论云。谓有一类。根性殊胜。于行自在。于断烦恼随烦恼中。得方便智。不为一切随顺退法之所倾动(文)。
此五总名时解脱(文)光云。此五种总说名为时爱心解脱。恒时爱护所证得法故。名时爱及心解脱烦恼缚故。名解脱。具斯二义。名时爱心解脱(文)又云。具足应言待时解脱。略初缚言。但说时解脱(文)。
时有六种(文)光云。由此钝根。要待胜时。方能入定。言胜时者。谓待资具。资具有三。一好衣。二好食。三好卧。无病处即是好处。等谓等取得好说法及得好人。如是六种胜缘。合时方能入定故(文)麟云。好衣时乃至第六。亦须言时。章中略也(文)。
后不动种性(文)后意当颂后不时解脱后言也。麟云。谓于六中。不动性最居后。故但言其后。表是不动。此中无退故。名不动。贪等尽故。名心解脱。不好衣等时故。名不时。故论云。谓三摩地随欲现前不缚时胜缘和合时(文)。
退法种性中是先有(文)麟云。以退法性。最是极下。无有先。非此性而后成也(文)。
谓有先来是思法性(文)光云。谓有先来学位。是思法姓。后至无学。亦是思法种姓。或有先学位。是退法性。后至无学位。练根成思。如思既尔。乃至不动。随应当说(文)。
但约容有建立此名(文)问。约容有者。退法非必定退。若遇退缘应退故。名退法(云云)而上界无容退理。容有义不成。犹上界难有六性乎。答。上界无退缘故。不退。云然。非不动性。犹是退法种性人故。上界有六性。退法名约容有(为言)麟云。问。既无此四。如何言波有六种姓。答。波虽不退。是此性人故。名退等(文)。
第三明性果退(文)明种姓退·果退也。
释曰不动种姓(文)此一段分为二。初明性果退。二述异说。初明性果退中又二。一明种姓退。二明果退。中又二。初正明果退。二通伏难可知之。
不动种姓必无退理(文)光云。六种性中。不动种姓。必无退姓及退果理(文)。
退法等五皆有退果。思法等四或有性退或有果退(文)此且表置果退·性退也。一从虽俱有退然并非先言先。解释云。至学无学随所成坚故。二道所成思法等四。非退性果俱云也。思法等四。有学位。练根思法等性。至无学位毕。无种姓退。又至无学位练根故。学·无学二道所成故。性·果不退云也。先ト云。果法等四有学位。根练不退种性。云先也。学·无学二道所成中。有学种性不退先故也。一若于无学退法等性○此名非先。是容有退。唯无学道所成故(文)非先ト云。退法先有学位不练根。思等四种性唯至无学道时。思等四种性ヲ修练。一道所成故。退法非先有学所成。退果云也。
颂言非先不摄退法也(文)退法唯无学一道所成。非先有学位为思等四种种性练根故。不种非前句退法云也。
学无学道所成坚固故(文)麟云。谓二道资持极坚牢故(文)寻。有学位一切退欤。论云。若诸有学先凡位中所住种姓。彼从此姓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文)。
此名非先(文)古定。先有学位ヨリ思法等故。无学位マテモ思法等ニテ。二道所成ナルニ非ト云也(以上古)。
以唯无学道所成故(文)本义。问。一道所成思法种性阿罗汉。退住学位时。必退思法种性欤。答。一道所成思法种姓阿罗汉者。退法种性人。证阿罗汉果。果后修练根。作思法种姓之类也。而今此人起烦恼。退阿罗汉果。还住学位时。不退思法种性者。先在学位。为退法种姓。还退住学位之时。为思法种性者。是胜进非退故。付应是进非退之过。必退思法种性云也。光云。先时学位。是退种性。今退住学思等四性。得胜种姓故。应是进非退(文)(以上本义抄)。
唯先退法有退果义(文)二道所成不退。名先。一道所成退。名非先。而退法先ヨル有退果义。为简此乱。谓退法退非先故非退。性是退故退也。非先言不摄退法(为言)麟云。退法性虽必先ヨル有。而亦退果故。非先言。但望思等。不论退法也(文)。
依萨婆多宗(文)出异说也。古抄云。义章抄物乘戒上人四果退不退事。集道藏疏·光师·圆晖等释。诃梨跋摩四果不退也(譬喻·上坐等同之)二萨婆多。初果不退后三果有退也(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间二果有退(经部并俱舍义也)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诃僧祇·弥沙塞等义也)颂疏意云。中间二果。次第证人。有亦退义。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虽不退先所得果。退后不得也。超越斯陀。退后二果。超那含。退第四果等也。不退前所得故。定不退初果也(以上古抄)。
唯预流果毕定无退(文)论见惑(不退)修惑(退)多义在之。宝云。第二释见惑不退。前由惑所缘无事·有事断有退不退别。此释由所知境理·事不同退·不退别(文)古(定)云。四谛理审实不虚者故。圣慧ヲ以テ见定テ证之故。更无退也。修道惑迷事故。事浮虚物。定メタル事无之。先惑ヲハ断スレトモ。又别事法アテ定テ何レト取定ル事无之故。退也。所诠迷事ノ惑ハ事カ不定故。不退也(以上)。
若依大众部(文)麟云。以预流烦恼惑未尽圣解未满故。所以退。罗汉烦恼惑已尽。圣解已满。无有退(文)古(定)此师意。前三果皆有退云欤。依烦恼未尽圣慧未满由故(以上)。
依经部宗(文)惠云。经部说。初·后圣道所证不退。中间二果。若无漏证。亦不退。有漏道证。即许退也(文)光云。论主意明经部故。言彼说应理(文)。
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文)古(定)现法乐住者。游观トテ智品自在ナルカ故。此ヲ作シテ游也。现法乐ヲ住退シテ不ルハレ作。退法也(以上)光云。经部会释。虽有经言。佛告庆喜。我说利养等亦障阿罗汉。虽有此言。而不说退阿罗汉果无漏法。但说退失现法乐住有漏诸定(文)义章述成实意云。所有圣德一切不退。得有退者。但退禅定(文)此退有漏定。不退无漏定也。
退此静虑名为退法(文)光云。然由利养等扰乱过失故。有于所得现法乐住退失自在不成就。故此退自在。谓诸钝根。若利根。于现法乐。则无退失。于所得现法乐住有退故。名第一退法。无退故。名第六不退法(文)思此静虑(文)古(定)云。思此静虑失。名思法。无思名不思法。即第六不动也。余准之(以上)。
安住静虑名安住法(文)光云。问。第六不退。亦名不动。第四安住。但三义相似。何差别耶。非练根得至三种差别者。经部答。不退是本性得。非由练根。若练根得名为不动。此二所起有漏功德殊胜等至。遇缘不退安住。但于已住有漏诸胜德中。能无退失。不能更引余胜有漏诸功德生。后复引生。从彼可退。是三差别。
有学与异生种姓有六(文)光云。由先凡位有六种故。有学有六。由先有学有六种故。应果有六。见道速疾无起加行。余位得起。能修练根。唯于信解。异生位中。能修练根。如无学位(文)又云。婆沙第七云顺解脱分。亦有六种。谓退种姓乃至不动种性(文)。
论云如契经说(文)光云。依经问起。如契经说。我说。由斯所证四种根本静虑增上心所住现前法乐。随一现行。余名有退。所得不动。而言无退。如何不动法现法乐住(文)。
四种增上心所(文)四种四根本静虑也。光云。心所谓定。或胜心所。故婆沙八十一云。如契经说。有四种增上心所现法乐住。问。何故名为增上心所。答。此心所即三摩地。无三摩地。具大势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静虑者故。此独名增上心所(文)。
二未得退(文)寻云。未得退者。名自种姓功德未得之欤。为当指胜种性功德欤。答。自种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亦指胜种姓功德。名未得退也(以上)。
利谓不动罗汉(文)光云。利不动阿罗汉·独觉。于三退内。有后受用中未得退。亦于胜己不共佛法殊胜功德犹未得故(文)。
约受用退非余二退(文)麟云。问。既言利根罗汉有中·后二退。今何故唯约受用一退通此难耶。答。泛明不动罗汉。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既言已得四种心所故。无未得退。但不可四种顿现前。故受用退(文)。
既许退果。为更生不。又退果毕命终更受生欤云也。
一诸住果时所不作事。退时作不。又果ヲ退ン毕ナハ恶事等ヲモ作ス欤云也。惭愧增故。不作恶事等业答毕。
一切果退须臾必得(文)光。问。退果不命终。何故退向即起有命终。答。如婆沙六十一云。复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缘。一舍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证结断一味得。四顿得八智。五一时修十六行相。退果时。若未还得。无命终。向中不尔故。退彼时。虽未还得。有命终义(文)惠云。正理论说。不净观无贪为体。从此入圣有退。持息念入圣。无痴为体。无退。无痴即是慧故。又三洲有退。有退缘故。六欲天无退。阙退缘故。又乐定退。乐慧不定(文)若命终者。修梵行果。应非安稳可委信处。若退毕命终。既梵行已立果成毕。至安稳处。备应供海给。若命终毕。如此德难信也(云云)。
又住果位(文)光云。释下两句(文)。
犹如初得阿罗汉果(文)光云。正理论云。然无学位修练根时。道数所修。如数有顶。若有学位修练根时。道数所修。如上界见所断。由彼但与邻得果时道相似故。
学一者(文)本义抄。问。有学练根。世·出世二道所成也。尤可有久习义。何不用九无间·九解脱道耶。答。证得圣果种姓决定之后。障根无知。久障胜种姓。钝根种姓久串习难转故。用九无间·九解脱道(为言)有学练根。虽世·出世二道所成。凡位种姓。是未决定。不同圣位种姓学·无学道二圣所成久串习。故用一无间·一解脱道云也。难云。退法种姓无学圣者。修练根作思法。重修练根作护法之时。彼思法是一道所成。无有久习义。不可用九无间·九解脱耶。答。退法种姓无学圣者。修练根作思法。重修练根作护法之时。彼思法虽一道所成。护法种姓之障ヲハ。退法之时成就之。思法之时成就之。故此障是久习之源也。成就此障故。彼思法种姓。可有久习义也。习久习者。指钝根种姓欤。为当云能障无知欤。答。久习者。指钝根种姓也。但久习能障无知故。钝根种姓者。久习义也。故习久习之源。亦由能障无知故。久习之义边可有欤。问。练根委意如何。麟云。又正理云。以何等故。名为练根。答。调练诸根令增长故。谓道力故。令根相练。舍下得中。舍中得上。渐渐增胜。名为练根。故练根名。目转根义(文)宝所引同之。寻。转思等成护云成利乎。惠云。问。转思等成护。如何所成利。答。无知多品。未能总除故。不成利。但是转彼劣性。成就利根。名转根不是舍劣别得利根也(文)。
无漏者(文)光云。此据无间及解脱道。言唯无漏。若据加行。通有漏·无漏(文)麟云。此明圣者故。唯无漏。若凡转根。理应有漏(文)明眼抄。问。中间二果以有漏道证之圣者。何以有漏不练根耶。答。不染无知难断欤。断惑通以用有漏故得果。其转根者。正为转无漏根故。有漏不能之(以上明)。
依人三者(文)光云。唯于三洲怖畏退故。修练根。北洲恶趣无圣道故。余天趣中。虽有圣道。而无退故。不修练根(文)。
天趣中无(文)本义抄。问。设虽天中无退。既有六种姓差别。何不修练根乎。是以二道所成思法等。圣者虽无退失。亦修练根。见相例可同之。答。修练根事。恐退失故也。六欲天中。都无有退故不修练根。尤有其谓哉。但于例难者。彼有学位一道所成之时。容有退故。异六天中都无有退。故修练根也。(以上本)或抄云。二道所成思法种姓。虽无退失。居人趣退处故。修练根。天趣非退处故。不修练根(以上)。
依地门也(文)惠云。初二果依未至地。第三果依六地。初二果。转根与得果地必同。后二果或同或异也(文)。
夫转根者(文)光云。若住果转根。即舍果得果。若住胜果道转根。舍果及向所得唯果。由斯不定故。说容言。心唯欣果。所以所得唯果。意总弃劣。所以舍通果·向(文)住果转根者。舍前劣果。胜タル果ヲ替所得スル也。向道转根者。前劣果·向共舍之。所得唯果也。果所欣故。必替所得シテ持之。向ヲハ替不シラレ持。后起胜果道欤。
一名不退(文)论云。非练根得。名为不退(文)本义抄。问。此是本来第六种姓类欤。答。异生位种未定故。不可有本来第六种姓类也。但于非练根得之论文者。非无学位。始得不动故。云尔也。全非云有本来第六种姓类(以上本)。
由下下等九品根异(文)下下(退法)下中(思法)下上(护法)中下(安住)中中(堪达)中上(不动)上下(不退)上中(独觉)上上(大觉)。
大文第二明七圣人(文)宝云。大文第二。明摄诸圣(文)。
依加行异立初二圣(文)古(定)云。见道速疾道故时促见道マテハ不判利钝。约暖等加行。判利钝也。信他语自见圣教行等。加行位事也。修道容预时分长故。约其位判利钝也(以上)本义抄。问。声闻·阿罗汉可有九根不同乎。答。可有九根不同也。所谓前九种姓。为前五品根。于第六种姓中。无学位转根。作不动种姓。为第六品根。有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为第七品根。始得不动种姓所趣为上下者。即此类也。自异生位。为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为第八品根。本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之中者。即此类也。波罗蜜多声闻为上上品根故。于声闻·阿罗汉中。可有九根不同也。
依根不同立次二种(文)宝云。明修道二人。钝信根增。名信解。利慧根。立见至名(文)。
事体唯六(文)寻。身证慧俱者。何摄乎。光云。七中身证。即是六中信解·见至二种所摄。有名无事。七中慧俱。皆通六中时者不时摄(文)宝云。身证即是信解·见至。慧解脱·俱解脱即是时解脱·不动也(文)。
学无学位各由几因于等位中(文。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欲贪·瞋恚)光云。依经问起。学无学位。各由几因。于等是学位等是无学位中。独称为满(文)。
等位者。不还果位中无学位中等(云云)。
夫得灭定必是不还故(文)准此释。无得定根满非果满。又无得定满非根果满也。故唯有五类。无二类。可思之。俱舍立分满·全满。正理不立分满。破俱舍也。光云。正理论意。要具三因。方称为满。随有所阙。皆不名为满。破俱舍云。此不可依。如何有学于诸有学胜功德中。独不具语。而许名满。俱舍救云。满有二种。一者具满。谓具三因独称为满。二者分满。谓于三因得二越一。约分名满。于义无违(文)。
答谓涅槃路(文)宝云。有两释。释道义。道是路之别名。趣涅槃路。名之为乘。是所依运动之义。有所追求。必依于道。依此四道求涅槃故(文)初解所乘义(所游履也)次解所依义。寻。所乘犹是所依义也。依路往涅槃城故。若尔者。两释差异如何。答。初释道直为路。往涅槃路也。次解为求涅槃。求心为所依(为言)问。加行·无间趣向涅槃故。可为道。解脱已至。胜进已过。如何为涅槃路乎。论有三释。宝云。第一释。与加行等道类同故。第二释。前前至后。皆是道义。第三释。解脱·胜进趣无余故(文)。
第二明四通行(文)光云。通谓通达。行谓行迹。能正通达名通。趣向涅槃名行(文)。
一苦迟通行(文)惠云。迟速目人。通行目法。依主释。若总目法。即持业释也(文)。
道依四根本静虑(文)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也。
十八禅支(文)二十八卷颂云。静虑初五支。寻伺喜乐定。第二有四支。内净喜乐定。第三具五支。舍念慧乐定。第四有四支。舍念中受定(文)初二静虑乐者。轻安乐也。非乐受乐。内净信心所也。中受舍受也。无色未至中间无支功德。非止观均等之地故。
任运转故名之为乐非乐受(文)麟云。此谓不辛名乐。非乐受也。如第四禅。无乐受。亦名乐通行。无色中无苦受。名苦通行(文)寻。任运转名乐艰辛转云苦。意如何。宝云。通是道别名不多艰辛任运转故。释乐名也。正理论云。任运转故。如乘船筏氏○艰辛转者。如依陆路乘马等行(文)惠云。不艰辛任运转。释乐名也。艰辛转。名苦。非道名苦通行。唯是无漏道。不说有漏道。色界以五蕴为体。无色四蕴为体(文)。
行稽迟故(文)稽留淹滞义也。问。用苦通行·乐通行貌如何。答。有学·无学圣者。修练根时。未至中间。为无间道。初静虑根本地。为解脱道类者。是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也。但此类有无论义也用乐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类。婆沙论出之。可见(本义抄)。
四念住(文)第二十三卷初在之。
四正断(文)光云。言四种者。一已生恶方便令断。二未生恶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方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广。故婆沙云断。○答。以初为名故。无有失。或此四种皆有断义。谓前二断烦恼障。后二断所知障。修善法时。断无知故。暂断·永断。俱名断(文)惠云。问。欲界有恶。可具四正断。上二界无恶。如何有四正断。答。虽无恶法。有彼功德。又彼无所治。有能治道。故无色有远分及持对治。若尔。有学有染可具有四。无学无染如何有四。答。同上二界说也(文)此疏下释云。此勤力能懈怠故(文)义章云。策修不退为勤。勤心不邪名正。勤能断懈怠障故。言正断(云云。取意)。
四神足(文)释名下在之。第三明念住等下也。光云。论主释经。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之为足。故知。此神非即是定。以实而论。定为体性。而云四神足者。从因说四。就果名神。就用称足。故婆沙云。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从所因立四名称。问。从四因生为据同时。为据前后。解云。此处同时立名。与定同时。虽有多法。此四资益等持胜故○婆沙云。谓于俱有相应法中。资益等持。此四胜故(论文云云)寻。欲等四名如何。光云。欲谓希求。勤谓勤策。心谓所依观谓观察。故从同时四因为名(文)义章云。欲定者怖求上静。名之为欲。因欲得定○精进定者。勤厌下勤求上静。名曰精进从进得定○念定者。地经之中。名为心定。于定境界守心安住。名之为念。念能得定故○言慧定者。观察下过。知上胜益。名之为慧(文)合光释可思之。若是当第二释欤。私云。四神足以定为体性。俱有相应法中。欲等四种资益定胜故。为名显四种差别。神者。定所生灵妙德。则变化等事也神依定生。指定为足。神之足也。光初释。约同时欲等释之。次意。约加行位释欲等名。可见之。又有余师意。定即为神。欲等四种为足。欲等四种定所依故。惠云。欲勤等四与定相应。与神为足。有余师说。神即是定。欲等四与定为足。举果就因名神足也(文)。
五根五力(文)论云。何缘信等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前后故(文)惠云。问。信等五根。何故先说为根。后说为力。答。劣为根。胜为力。可屈为根。不可屈为力。胜劣别义。别者。能生名根。能断名力。不动为根。不屈伏为力。五根五力之次第者。谓于因果先起信心为果修因。次行精进。由精进故。念住所缘。由念力持。心便定。由心定故能如实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也(文)宝云。问。何缘此五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有说。不可倾动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说。势用增上义是根。不可屈伏义是力。若以位别。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实义。一一位中皆具此二(文)。
七等觉支(文)义章云。如何经中说为七觉分。亦名觉支。无漏圣慧。名之为觉。念等七种。觉中差别。名分名支。亦可无学圣智名觉念等。七种能为彼因。名分名支。问曰。三十七品法。通是觉分齐。是觉支。何故此七偏名觉支。七觉修道邻无学。以此近果为因相显故。偏对觉说支说分(文)宝云。问。何故此七名觉支耶。答。觉谓究竟。即尽·无生智。或如实是即无漏慧。七为彼分故。名为支(文)准此释。觉者圣慧(尽无生智或如实觉)支者因义欤。支别义欤。此宝释难知。举尽·无生之果故。若为因义欤(义章当第二释)所以为因义者。支者支分义。即未满也。果者已满。故以支为因义欤。此七种齐为觉果为因故。云七等觉支。如总名菩提分法。章云。所言支者。名兼胡汉。胡语名支。此翻名因(文)寻。七种中。择法觉支。既是圣慧也。何立支因名耶。法门章云。问。若尔。择法不可支。何共名支分。答。并是因而非果体。故共名觉支也(文)义章初释意。觉即择法觉支。正是慧也。今七种总云觉。且从主余念等同云觉(为言)此时支支别义也择法谓简择则慧也。精进策励。以大善地勤为体。勤能令心勇押为性喜心欣悦。勤修有勇。轻安行舍。又此大善地中二种也。轻安轻利安适。舍离。治掉令心平等。轻安治惛沈。舍治掉举。定慧障此二能治。念定易知。慧能开始故。以择法为初欤。
八正道支(文)义章云。言八正者。始从正见乃至正定此也。八种通故名道。离邪曰正。问曰。向前七觉等行。皆所名正。此独云之。龙树释言。行道入法惧入邪中。故须论正。又此八道入圣之始。翻邪之初。辨正义显。故偏云正(文)正思惟。以寻为体。光云。菩提分中。为策正见。立正思惟。为菩提分。伺行相细策正见中。为寻覆损(文)离瞋·痴所起口业。为正语。离瞋·痴所起身业。为正业。离贪所起身·口二业。名正命也。付之问三十七法次第生起如何。大论十九云。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时名字。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已从法中求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勤。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心调柔已生五根○是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得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择除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念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无学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得是法安稳具已。欲入涅槃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文)止观云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文)。
菩提此云觉(文)麟云。西域常言。觉有二。一如睡觉二觉知。故章中。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即是初义(文)。
论实体唯十(文)光云。问。何故七十五法中。立此十法。为觉分。余不立耶。解云。若顺净偏强立为觉分。余非顺净胜故。皆非立(文)念定慧立觉分由事。宝云。问。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为觉分。答。念·定·慧三。顺清净品。势用增上。亦分法亦复如是。故摄此三(文)光同之。勤·信·行舍·轻安立觉分由事。光云。问。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进·轻安·舍四种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种顺菩提胜故。偏立为菩提分法。谓趣菩提信为上首。将起众行。信为初基故。立信为菩提分法。精进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为菩提分法。轻安调适对治惛沈。助观品胜。行舍平等对治掉举。助止品胜。菩提分法中止观为主故俱立为菩提分。惭愧等六。散善品中。势用虽胜。而于定善。势用微劣故。不立为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摄故(文)宝同之。喜。光云。受于杂染清净品中。势用俱胜故。亦立为菩提分法。有余师说。受于离染势用虽胜。而于净品。作饶益事。如旃荼罗姓虽鄙·劣。而与豪族作饶益事。亦立为菩提分法。想思触欲。于离染品。势用偏增故。不立为菩提分法。于假想观。胜解偏增。菩提分法顺真实观。是故胜解非彼所摄○问。何故三受皆通无漏。唯立喜为菩提分法。答。复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乐·舍迟钝故。俱不立(文)戒。宝云。问。何故一切色中。唯无表色。有立觉分。非余色耶。答。正语·业·命。随顺圣道。势用偏增。故立觉分。余色不尔(文)寻。光云。问。何故寻·伺俱通无漏。唯立寻。为菩提分法。答。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复次伺为寻所覆损故。于策正见。寻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以上光宝释婆沙·正理(见)。
毗婆沙师说(文)光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说。两说同此论。复有一说。正语·业外有正命故。若说有三。即有十二。然无评家。虽复开合不同。并戒为体(文)宝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说。一说同此论(文)今论实体唯十云义。论主所存也实体十一云义。是毗婆沙师说。非论主所存。故宝师意。婆沙论有三师说中。实体唯十云一师说。同今论云也。光师意。今论现文举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说故。释两说同此论也。故边边义欤(以上本义抄)。
名无别属(文)。
念住等三随增上义说(云云。文)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三品善根。若据相应及俱有法。以出体性。体实遍摄诸加行善。然随同品增上善根。以出体性。如次应说念住为慧。正断为勤。神足为定(文)。
答萨婆多释(文)二十三卷云。谓由念力。令慧住境。或由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
如实见者能明记故(文)麟云。实见是慧。明记是念。既因实见方能名明记。故知。因慧令念住境(文)。
或名正胜(文)出正断之异名也。论文(见)遮三业恶非。勤修三业善根。此四种最胜故。云正胜。
答神谓神变灵妙德也(文)麟云。谓现诸变化等事。为妙德也(文)寻。定名足意如何。答。依定成神通灵妙德。如依足成运用自在之义。如云千里行起足下。
照了身等四境(文)身·受·心·法四境也。
顶位中(文)宝云。正理论云。谓此位中。能制心识。趣不退位。终不匿乏信等善根。定用胜故(文)。
且暖位中(文)宝云。正理论云。谓此位中。见生死过涅槃功德。遂能勇猛。发勤精进。不坠生速趣涅槃勤用胜故(文)。
初业者(文)三贤位也。七加行最初。向菩提初故。云初业。业业行也。
能审照了身等四境(文)照了身·受·心·法四境。修习非常·苦·空·非我行相。慧用胜故。云念住增也。宝云。正理云。此位中为息竞。由念势力。于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审了知。坏二种愚。慧用胜(文)。
能证异品(文) 麟云。此决择。望前顺解脱分。为异品(文)。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文)世间第一法故。为世惑不所屈伏也。宝云。正理论云。谓此位中。不为烦恼之所屈伏。力义胜故。虽忍位中容如是。然非决定。是故不说。或此位中。为一切余异生法之中所屈伏故。于此位力义偏增(文)。
得增上义(文)第三卷颂疏云。信等八根净增上者。谓清净法随生长故(文)。
及修见道位者(文)问。修道·见道次第如何。光云。契经中。随数增。说先七·后八。非修次第。若据修次第。先八·后七(文)七觉·八道。此增数也。
速疾而转通行胜故(文)八正道喻世间轮(二十四卷见)速疾行故。见道又似轮旋转不息。通行者往趣义欤。光云。见道位中。十五刹那。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道支(文)宝云。见道位中。二义最胜。谓见道位圣慧初生。如实寻求谛理胜故。又于此位。不起期心。能速疾行往趣胜故(文)。
直往涅槃城(文)八正道到涅槃城本路也。宝云。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过去诸佛本路。速行出者。当勤修习八圣道支。以此故亦通修道(文)。
几通有漏几无漏耶(文)几无漏者。限无漏欤。
七觉八道唯无漏(文)宝云。正理论云。一切觉分。皆助菩提。唯此独觉支名者。以最邻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证七觉支。应知。但依治有顶。说此为上首。类治下地。唯于无漏。立觉支名。若不许然。宁不通二○见道位中。八道支胜故。此一向无漏性摄。虽正见等亦有漏。然后不得正道支名(文)八正道支通有漏(圣位所起有漏道品。立道支名也。一向无漏者。增位并觉支后道支也。觉支限无漏。本义抄趣)此四念皆通(文)圣位所修四念等。通无漏也。
依初静虑具三十七(文)婆沙论云。以四念住所缘各别故。尚无有二俱时现前。况有三·四(文)麟云。正理论云。初根本定。虽容有三十七。然实三十四。解云。谓四念住必不并生。以一慧分四念住故(文)惠云。约前后位。共有三十七。一念中即不共具。以四念住等定不俱时。余容俱时有也(文)。
除善根故○犹疑虑故(文)近分八舍净之定故。除喜。麟云。谓与下地相邻。恐为下法所染乱也(文)。
彼除寻故(文)二禅已下无寻无伺地故也。
三四中除二(文)第三静虑心悦。安静离喜贪故。乐受无喜。第四静虑。舍受又无喜中间。除戒三支(文)麟云。谓正语·业·命三。是色法故。云无色界无此三支。然与有顶别说者。有顶无无漏。全无七觉及八道支。此三地中。有无漏故。有七觉支及余道支也(文)。
第四明证净(文)宝云。旧云四不坏净(文)义章云。四名是何。一佛不坏净。二法不坏净。三僧不坏净。四戒不坏净。佛不坏者。于佛所得真实法中。自证小分。仰类佛德。知其殊。名佛不坏净(文)。
论云觉分转将必能证净(文)麟云。转之言起。起之言生。谓根·力等觉分生时。必能获得四证净也。或从根·力转入证净故(文)惠云。从念住至无生智名转(文)。
一于佛证净(文)光云。由证谛理。于佛起信。名佛证净。法·僧准见。圣人所爱慕戒故。名圣戒。其戒体净净。依证起故。亦名证净。前三信所缘故。置于言。第四依证故。无于字(云云)惠云。于是境。第四圣戒。是自内证。不言于(文)问。三宝体何。光云。婆沙一百三云。此中佛者。谓佛身中诸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佛证净。此中法者。谓独觉身中三无漏根等学·无学法。菩萨身中二无漏根等诸学及苦集灭三谛。缘彼无漏信。名法证净。此中僧者。谓声闻身中学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僧证净。诸无漏戒名戒证净。自性净故。依证起故。亦名证净(文)无漏戒者。道俱戒也。宝云。法者。无我理等○唯上信法。不缘教也(文)。
见苦集灭
所证三谛理(法宝)缘彼慧相应信——法证净
能缘慧相应道共无表——戒证净
见道
现行
缘道(菩萨道、独觉道)慧相应信——法证净
能缘慧相应道共无表——戒证净
得修
未来修缘佛无学法信——佛证净
未来修缘声闻无学法信——僧证净
此所信法也(文)光云。信法略有二种。一别。二总。总通四谛。
皆是法故。别唯苦集灭三谛全。道谛小分。谓菩萨道。即菩萨身中学法及独觉道。即独觉身中学无学法皆是法摄(文)。
菩萨道乃独觉道(文)麟云。一世界中唯有一佛故。言菩萨独一。即王宫生二十四心菩萨也(文)。
光云。独觉据麟角喻(文)麟云。独觉约麟喻。不取部行(文)问。光云。部行独觉所得有为无漏法。僧宝摄欤。答。一义云。于部行中。先声闻别种姓相分。先声闻。专容有事和之类也。而于无佛世。虽无说戒羯磨等事和之义。有理和故。僧者。以事和为本。故立有事和之类。自无事和之时。由有理和故。成僧众。此是僧宝摄也。别种姓。自本无有事和之义。亦阙理和之义。故不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不为僧宝体。法宝摄欤(以上本义抄)。
圣所受戒(文)。此是论长行文也。论云。圣所。爱戒。与现观俱故(文)惠云。受以信为体。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时(文)麟云。圣所受戒与现观俱者。即无漏道俱戒也(矣)。
解云此明法戒通见四谛也(文)惠云。受以信为体。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时(文)问。解云者。解上圣所受戒论文欤。若尔者。唯应云明戒通四谛。何云法戒乎。答。圣所受戒等文。释法僧三谛念等颂下在之。长行云。尔所信法○皆得法证净者。明法证净四谛。圣所受戒○无不同得者。明戒证净通四谛。宝记尔(见)今疏。法证净通四谛。颂文分明故。引加圣所受戒等长行文。明法戒通见四谛(为言)解云者。引长行文故。指此文。置解之言法·戒通见四谛文。意及法谓三谛全颂文也。
由所信别故名有四(文)麟云。此言总而且略。谓由所信别分信成三。并戒成四。非即信别成四种也(文)。
证四谛理故(文)麟云。谓如实觉知四谛理故。故名为证(文)。
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文)麟云。谓信三宝。及得尸罗。非谓及言。显信于戒。故下释言由信心净故发圣戒。乃至要具前信。此戒现前等故(文)。
由证得净(文)麟云。前三证得净信。后一证得净戒。并是证净(文)。
此四次第者(文)论云。如出观时现起次第。说观内次第。如是如何出时现起次第。谓出观位。先信世尊是等觉。次于正法毗奈耶中。信是善说。后信圣僧(文)。
学位成就八支(文)麟云。即正见等八道支也(文)。
尚有余缚无解脱支(文)麟云。谓如多绳缚。虽解多缚。唯有一缚。不名解脱(文)惠云。正智与解脱俱时。无正智时。解脱亦无也(文)。
谓无学胜解(文)麟云。即通大地中胜解为体(文)古(定)云。三。界惑ヲ尽シタル时。既ニ惑ヲ尽シ毕テ思决定スト心。胜解心所也。胜解者。决定心所故。无学位已脱诸烦恼缚。立胜解支。复能起彼尽智·无生智。二了解脱智。正智支ト立也(以上)麟云。论云非离小缚可名脱者。非无解脱体。可立解脱智。无学已脱诸烦恼缚。复能起二了解脱智。由二显了。可立二支。解云。二了解脱智。即尽·无生。由正解·正智二相显了故。立支名(文。以上)。
名为解脱(文)麟云。即择灭为体(文)。
以立支名属有为(文)麟云。既言其支。明显有为不通无为。以无为非支(文)八道支·七觉支。皆约心所。无名无为也。古(定)云。无为无作用物故。证シタリトモ证セストモ可云无之。故无支义也(以上)。
心解脱及慧解脱(文)义章云。如涅槃经说。断除一切贪·瞋·痴等。得心解脱。一切所知无障碍故。得慧解脱(文)准此释。于阿罗汉。断染污无知。云心解脱。断不染无知。云慧解脱欤。
五分法身中(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云无漏五蕴也。义章云。防禁名戒。戒有三种。别解·定·道也。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定有二种。一者事定。谓世八禅。事中安心。息除事乱故。名事定。二者理定。三三昧等。理中安心。息除性乱故。名理定。取性违理。名为性乱观达名慧。心体自性无闇。为慧。解脱有二。一有为解脱。无漏圣道免绝羁缚。二无为解脱。灭谛涅槃灭离众缚。解脱知见者。知己出累。名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有二。一自知解脱。于己所得觉了分明。二知他解脱。知三乘人一切所得(云云)取意抄之。
初无学心于未来正生时(文)初言简后。无学简有学。心言摄心所。正生时简未来中余未生也(光意)。
从烦恼障正得解脱(文)意随惑去解脱云意也。麟云。烦恼得是其障体故。论云。由彼能遮此心生故(文)光云。谓烦恼得。由彼惑得能遮无学初心生故。说名障。金刚喻定。于现在世正灭位中。彼烦恼得不至生相者。名为正断。由正断故。不能为障。初无学心。便至生相。于正生位。正得解脱。非惑得俱。名正解脱。金刚喻定。流至过去已灭位中彼烦恼得。名为已断。初无学心。至现在。已生位中。名已解脱(文)无为说三界者(文)宝云。释经中三界。即是前二解脱中无为解脱。体一无为。就三义别立三名也○何缘三界如是差别。谓有漏法。总略有三。一者能系而非能染。二者能系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顺系·染法。故断此三。所证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述曰。言结。遍一果等贪自性断贪自性断贪等无为。名为离界。余八结法自性断瞋等无为断界。自余法上缘缚断时。名为余界。即此九瞋及一果。等望他即是灭。望自即离。断色不染法。一向是灭。非总定别故云假也。今详。正理俱不尽理。此之三体各不相交杂染法。一向约自即八瞋名断。贪名离也。余法无一向名灭。此释三别于理为胜。若不尔。即三杂乱(文)。
余瞋等八结(文)九结者。爱瞋·恚瞋·慢瞋·无明瞋·见瞋(身见·边见·邪见)取瞋(见取·戒禁)疑瞋·嫉瞋·悭瞋也。离爱结。离界也。离恚等八。断界也。上释云。恚·嫉·悭唯欲界系。余遍三界(文)相对广狭有殊(文)宝云。厌通断惑·不断惑。广唯缘苦·集。是狭。离通四谛。是广。唯是断惑故。陕也(文)。
即是先离欲染后入见道苦集法忍也(文)先离欲染人。见道时。见惑已断故。唯为观谛理。起法智也。
有厌非离○智是见道苦集法智(文)正文云。应云苦·集智或苦·集法类智。而何但言苦·集法智耶(以上)。
永正六(己巳)八月十九日抄之毕。大法师英宪。
一离界断界灭界事。神云。言离界者。谓但离贪能缘缚。所缚法得解脱择灭。言断界者。谓余八瞋断能缘缚。所缚法得解脱择灭。言灭界者。谓灭所余贪等九瞋随眠所随增事。离能缘九结时。所缘缚事体。得解脱择灭。以此三界皆是择灭故。经说三界即无为解脱(文)。
又云。如一极微上离贪结义边。名为离界。断余八瞋义边。名为断界。灭所见事体边。名为灭界(文)寻云。贪为一八瞋为一意如何。
神云。有漏法总略有三。一八瞋能缚而非能染。以非爱染故。二者爱瞋能系亦是能染。三者体非能系亦非能染。谓顺系染法。断此三法所证无为。如次假名断等三界(文)。
寻云。离云断云灭。可有差别乎。可准宝记。如上所引。宝云。释经中三界。即是前二解脱中无为解脱。体一无为。就三义立三名也(文)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六(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决断名智(文)惠云。释疏文分二。一释名。二分文解释(文)来意第一卷让欤。问。决断名智意如何。宝云。惠出曾见决断名智。或求见所见境意乐止息加行奢缓。说名为智(文)惠云。智惠见忍同体义别。决断名智简释称惠。推求名见信可是忍(文)私云。决断名智者。于境印地决定断疑虑名智(为言)。
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文)麟云。言于前品初说诸忍智。即贤圣品中。于见道位说八忍八智也。于后复说正见正智者。品后八正道中说正见。十无学支中说正智也(文)为有忍非智耶(文)麟云。上约有忍智为问。下约智见为问。如此等四名异体同。故为问起(文)。
圣惠忍非智(文)光云。惠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唯无漏惠立以圣名。以能如实正观四谛。故名为圣。有漏之惠虽亦观谛不分明。故不名为圣(文)惠云。圣惠忍简四加行忍言圣惠忍(文)忍种类事。光云。泛言诸忍略有四种。若忍辱名忍。即无瞋恚名为忍(耐怨害)若安受苦忍名为忍。即精进名为忍。若忍许名为忍。即信名忍。若观察法忍名为忍。即惠名为忍。此中言忍以惠为性(文)。
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文)光云。决断名智。疑是犹预。自性相违。八忍起时。与自所断疑得正俱。尔时正断。敌对相违。未已断故。非决断故不名智(文)义章云。见解安理名忍。所断惑得犹与心俱。心俱得中有其疑得。带疑不决故不名智(文)问。如先离欲者。四法忍位自疑已断。可名智耶。光云。先离欲四法忍位自疑已断。是疑得俱忍流类故。故非智(文)又云。向疑障决断。忍与疑得俱忍即不名智。无明障推度。忍与痴得俱忍应不名见。答。疑有相应无明。助疑得有力能违忍。独头无明无惑助。忍与彼得俱可说名为见。若言亦有相应无明。今言助者据别刹那(文)续本义抄云。于若言亦有相应无明等释者。虽有学者异义。且一义云。此是修伏难也。难心云。于无明有相应无明。彼与余惑相应故。彼相应无明。蒙余惑助可障见。何八忍可名见哉(为言)今言。助相应无明。随从起虽助余惑。非蒙余惑助。何有余惑助哉(为言以上)古(尧圆)云。相应无明。与一切烦恼相应俱起故。有相应无明助。其力强。独头无明无惑助者。独头无明起时。相应无明不并起故。独头独起。无余惑助云也。今忍与相应无明得俱。相应无明与贪等诸惑俱起。非别刹那起。不论惑助有无也。今论助有无者。据独头无明别刹那。然忍与独头无明得不俱故。名见无失也(以上)寻。异生断惑无间道中慧。名忍欤。名智欤。光云。异生断惑诸无间道。虽疑得俱。非真对治。非极相违。后容退故。而得智名(文)古(尧)就此文或云一所以。或云二所以。或云三所。释心云。异生断惑诸无间道。虽疑得俱。非真对治等故。所断疑得。强不成敌对义。故得智名已。圣慧中八忍。与疑得俱起。正断非已断。而真对治极相违不可退故。疑得强成敌对义。由此忍不名得智名也(以上。明眼抄云)光又云。若言亦有相应无明今言助者。据别刹那(云云)意云。相应无明非自力起故。非别刹那也。古人谓独头无明边。有相应无明。是一刹那故。非别者。是谬欤。又别义云。若言相应无明助独头无明者。此是前后非同时故。不例也。此义善也(以上)。
推度名见(文)麟云。泛论见有二种。一者推度性。二者照瞩。今约推度故。说非见。余处名见。约瞩义(文)。
余无漏慧通智见二性(文)麟云。言已断疑故。见得智名。推度性故。释得见名。非初见故。不名为忍(文)惠云。除尽无生智八忍。外余八智等。通忍见圣慧也(文)此通忍言无思束。光·宝不谓名忍。可思之。
有漏慧皆智性摄(文)宝云。明有漏慧皆得名智。所见境中非初见故。婆沙四十四云。无一有情于一切境无始时来非有漏慧数数观之。故有漏慧皆是智摄(已上论文)即是通染·不染一切有漏诸慧。皆名为智(文)。
唯六亦是见性(文身)宝云。除五识身相应诸慧。所余善慧。皆名为见。即是世间正见摄也。诸染慧中。唯五名见。一切无记皆非见(文)。
惠云。五识相应慧。不得名见。无推求故。正见取意识相应慧(文)。
如上圣慧及有漏慧(文)宝云。此明有漏及无漏慧。于一切处皆得名慧。以此皆能简择法故(文)。
初明二智三智(文)二智者。有漏皆无漏智也。三智者。世俗智·法智·类智也(下见)论云。智有几种(一问)相别云何(二问)初四句答初问。通二行颂答后问欤。
一世俗智(文)下文自性故(文)自体有漏世俗法故。云世俗智(为言)宝云。正理释云。前有漏智。总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毁坏故。显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顺世间俗事转故。从多建立世俗智名。非无取胜义。顺胜义事转。然是爱境。无胜功能息内众惑。故非无漏(文)。
二法智三类智(文)类智。义章云比智。比·类意同欤。缘欲界四谛。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缘上界四谛。与前相似故。得类智名。义章云。比智从其方便为因(文)又云。言比智者。准前度后。曰之为比。因比得智故。云比智(文)宝云。对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对治上界非法。亦应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类。以是对治非法·类故(文)。
四苦智○七道智(文)此四智缘四谛故。云苦智等。从所缘境立名也。界品颂疏云。苦者。苦谛。三界有漏违圣心故。总名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谛也。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之为集(文)又云。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释灭(文)又云。道谛者。有为无漏也(文)义章云。逼恼名苦聚积称集。寂怕名灭。虚通曰道。照斯之解。名为苦智乃至道智(文)。
八他心智(文)义章云。他心智。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期之解。名他心智。理实亦知他想受等。心是主故。偏云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故(文)疏下释云。加行故。立他心智等(云云)可见之。
九尽智十无生智(文)二十五卷云。尽得俱尽智(文。如上)无生智者。下文不应更知等(云云)此明行相欤。得名如何。义章云。于彼宗中。利根罗汉。随所断结。保更不生。名无生智(文)(无生智得名下注之)。
如是十智总二种(文)一者有漏智(世俗智全。他心智一分)二者无漏智(法·类四谛智。尽无生智。各皆全。他心智一分)束十智为二种者。漏·无漏势用别故也。故颂云。有漏无漏别。问二智势用何别耶。麟云。有漏无二智何别。无漏于境行相明利。有漏慧与此相违。如胜劣香薰别。炎铁草火势有殊(文)。
有漏称世俗者(文)此明三智也。一世俗智(前同有漏智)二法智(缘欲四谛苦集灭道智也)二类智(缘上四谛苦集灭道智也)尽无生智(并)无漏他心智。法类二智摄也。
世俗遍为境者(文)麟云。如无我观缘一切故(文)此明三智所缘境也。问。世俗智缘有为无漏无为法义如何。义章云。又曰。等智云何能知第一义谛。虽不能证。非不能解故。得智之(文)私云。无漏缘惑。既烦恼缘无漏法。世俗智何不缘无漏哉。
第二明三增至九(文)宝云。法·类就境成四。兼前法·类复成六智。兼世俗总有七智。无学位成尽·无生。总成九智(文)。
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文)光云。正理云。何缘俗智亦缘苦等。作苦等行相。而非苦等智。由彼先以苦等行相观苦等已。后时复容观苦等境为乐等故(文)。
初起时唯苦集类也(文)宝云。初念唯缘有顶苦·集。余异缘(文)。
作六行相(文)光云。问。何故不作空非我行。解云。以此二智涉于世俗。谓出观后。作我生等解故。前观内不作空非我行(文)古(尧)云。六行相者。苦集八行相中。除空非我二。余六行相。此二智行相。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故。空非我行相违之除之(文)。
观有顶蕴(文)宝云。唯约有顶四蕴为境(文)。
自生庆喜(文)古(尧)云。言生庆喜者。尽·无生智入观位。正非生庆喜。义可喜故。云庆喜也(以上)。
问。无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田耶。麟云。问。何故已身无漏他心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耶。正理答云。谓以诸圣智缘有漏时。必于所缘深生厌。皆乐总弃舍。不乐别观。缘是无漏时。生欣乐故。既总观已亦乐别观。如有见闻非所爱事。总缘便舍。不乐别缘。于所爱中。即不如是。总见闻已亦乐别缘。是故于他有漏心等。必无圣智一一别观成缘有漏心无漏他心智(文)。
由四智成他心智(文)光云。此他心智知他别相。是容预修道见道中无(文)光云。无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故。非苦·集智。灭是无为故。非灭智。他心智是见性。尽·无生智非见性故。非尽·无生智(文)。
于胜地根位○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文)正文云。何故但云不知上地耶。应言明他心智所不知心(以上)。
不知胜地(文)惠云。有漏他心智。知心心所。有十五。谓欲界·四定各下中上三心。四定他心智。共有十二。初定下他心智。知初定下品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中他心智。兼知初定中下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上他心智。能知六心。二定准此可知(文)又云。无漏法。不由他有胜劣。但由根有上下。故二定下心。不能知初定中品心也。无漏他心智。能知所知各十二。四定各三。如二定下他心智。知自地下及初定下心。二定中品他心智。知自及下地中下品。二定上他心智。知自下地上中下心。以无漏他心智。无有一人独成三品故。唯知自下品心。有漏他心智。一人容成三品故。能知六心也(文)。
不知胜根(文)光云。既不能知上根上位。义准能知自根·下根·自位·下位(文)。
谓不还声闻无学(文)麟云。谓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论(文)。
前前不知后后(文)麟云。前类非一故。言前前。后类非一。复言后后(文)。
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文)麟云。谓四法智。通能治欲见修惑故。名全分。类智通能治上界见修惑故。名全。虽灭·道法智亦能治上修惑。然非全故。故类智不缘。为简于此故。言全分(文)。
此二智互不相缘(文)惠云。法·类二智。所缘境别故。不相知。如二人相背。一人视天。一人视地。不相而也(文)。
声闻知见道二念心(文)麟云。见道中。虽无此智。而得为境(文)光云。且据初说。但言二念。后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缘(文)亦容作已下释意。罗汉所起他心智。知一有情所起见道心。虽限二念。知多有情所起见道心之时。应有十五心皆作他心智所缘义(为言)(续本义抄意)。
谓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文)论云。知彼见道初二念心○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说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云云)今疏初师说也。明眼抄。问。付此论。二师何为正义耶。答。以初师为正义欤。不云有说故(以上)。
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文)古(尧)云。一义云。加行分上中下三品者。唯依心力强弱。不依念多小。钝根者所证法。难得故。起强盛加行。以之为上品。利根者所证法。易得故。不用强盛加行。以之为下品。是则声闻·缘觉差异也。声闻经十三念加行。独觉经五念加行。于声闻中。起中品。钝起上品。就心强弱分三品也。但同声闻种性故。共经十三念也。一义云。加行分三品。依念多小故。十三念为上·中。五念为下品。用多功力为上中。于声闻利。用中加行。钝用上加行也。独觉声闻利根ナルヨリ尚利故。用下加行也。寻。依念多小者。上·中二品何同经十三念耶。答。声闻中才虽有利钝别。胜劣不有。尔所差异故。同经十三念欤(以上)麟云。谓声闻加行劣故。经多刹那方成。从第三心。便经十三念。前人已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乃是修道摄也(文)。
彼已度至第十六心(文)彼者前人也。前人者入见道人也。
此麟角○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也(文)问。麟喻起他心智。加行用五念心(见)若尔。知第八心毕。更经五念。加行即满。何无知第十四念义耶。光云。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见道位总有二分。一法分·二类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念。是类分。既具知二。其心萎歇故。不更知。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复以五心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六心为加行。不能成也(文)已下二个释在之。恐繁略之。惠云。正理论一说。麟角知四念心。初·二·第八·第十四·是正义。三心是不正义也○部行独觉同声闻说(文)。
谓无觉位若正知我已知苦(文)明眼抄。问。我生等四智。与我已知苦等解。同欤异欤。答。今案。各别欤。意云。在观智中。义别说之。后得智中。行解少异欤(已上)续本义。凡观行者。依先加行意乐各别。证罗汉果之后。至后得智中。所作之行相。我已智苦等与我生已尽等。两个四种行相是异欤。所谓观行者。先加行位。谓我当证罗汉果之时。要起于四谛理已智已断已证已修之审察。依此意乐力。经得智中。作知我已知苦等○不应更知等之行相。又观行者。先加行位。起如此欣求意乐。谓云何当今我生永尽。乃至云何当更不受后有而证果时。至后得智中。作我生已尽等之行相。自生庆慰也(以上)问。无生智行相。云我已知苦。云不复更知。意何。宝云。若无生智知不退也。故言已知等。不应更知等故。正理云。何缘论说无生智中。复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应说不复更知等。二行不应俱时转故。若次第转。前与尽智无差别故。不应重说。应知。此说意为遣疑。恐有生疑。如时解脱。先起尽智。得无生智。如是应许不时解脱。先起无生。后得尽智。为显一切尽智先起故。复先说已智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显时解脱。唯有尽智后。复重言我已知等。显不时解脱。尽后起无生故。虽重言。而无有失(文)。
问。尽智·无生智得名如何。麟云。言尽智者。知诸漏尽等故(文。如上)宝云。无生智者。何谓无生。正理师言。谓非择灭有无生故。此智得生。智托无生。名无生智。灭虽常有。而得非常。得彼灭时。此智方转。要由得起方名有灭。于有灭位。此智方生。或无生言目彼灭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文)麟云。前解。非择灭名无生。后解。非择灭得名无生也(文)。
世俗智摄一全一小分(文)惠云。凡言一全。只约摄自体。以下摄一全。皆准此择。俗智摄一小分者。摄有漏他心智。不摄无漏他心智。四智体中。对余三智。名小分也(文)。
法智类智○七小分(文)惠云。摄苦等四智者。此四智通法·类智摄。法智摄法分边。不摄类分边。类智摄类分边。不摄法分边。名小分摄。尽·无生智者。此二以六智为体。法智摄法分及四谛智法分边。不摄类分边。摄他心智者。此智以四智为体。法智摄法分边。类智摄类分边(文)麟云。是无漏故不摄世俗。上下别故。法·类互除故。但摄七(文)。
苦集灭智○四小分(文)惠云。摄法智类智者。此二智通四谛智。苦智摄苦边。集·灭准此。摄尽无生智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苦智摄六智中苦智边。集·灭智摄六智中集·灭边。及摄六智中法类智小分。法·类通四谛智。苦·集·灭智各摄法类中苦·集·灭小分也(文)麟云。不摄他心。又四谛智非互相摄故。全除之(文)。
道智○五小分(文)惠云。摄法类者。此二智通四谛智。摄缘道谛边法类智。不摄缘余三谛法类智也。摄尽无生智者。此二智六智为体。摄六智中道品也。及法·类智中缘道谛法类智也。摄他心智者。摄四智体。中道智也(文)。
尽无生○六小分(文)惠云。摄无学身四谛智及法类智非见性者。不取无学身中六智。有见性者及有学身六智也(文)此释意。简无学有见性及有学智。云小分(见)麟云。谓六智通三道故。今唯摄无学道中智故。言小分。以无漏故。不摄世俗。非见性故。不摄他心。利钝不同故。尽不摄无生。无生不摄尽智(文)。
一自性故(文)光云。一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此世俗智。非以无漏胜义智为自性故。若据前文。亦从境立名。故前文言。故有漏智总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文)准此释。世俗智立名二边在之。自体有漏可破坏之智故。云世俗智。或知世俗境故。名世俗知。
二对治故(文)光云。二对治故。立法类智。法智全能对治欲界。类智全能对治上界。灭道法智虽亦能治上界修惑。而非全故(文)灭道法智虽治上修惑。不治上见惑。故非全。仍名类智。不名法智(为言)寻。依全对治欲界立法名如何。宝云。对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对治上界非法。亦应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类。以是对治非法类故(文)麟云若尔法智亦能治上应亦名类答法虽能治上非全能故故此全言已遮此难(文)。
此二智境体虽无别(文)行相别者。能缘行相别也(光初释)麟云。以有宗苦集一物因果分故。言无别(文)。
五加行故(文)寻。修加行观行如何。宝云。引此智时。修何加行。先应观察身之显形所乐言音表心差别。谓彼行者。初修业时。为欲知他心之差别。先审观察自身显形所乐言音因。何有别遂知显等差别由心。次复审观他身显等。亦由心异有差别生。由此后时离欲身意。调葇清净。所引胜定。依定发生有威德智。此智真实照见他心。如明珠中种种色缕差别之相了然可得。是名修世俗他心智加行。若修无漏他心智时。以观非常苦为加行。此加行位。通缘色心。至成满时。缘心非色(文)。
惠云。他心智加行先观自身色形相表心喜怒。然后观他心。以色为门故。无色界无他心智(文)正理论文欤。
事辨身中(文)惠云。无学智苦·断集·证灭。修道。第九解脱道事以辨。尽智初生。依事辨身也(文)麟云。谓于见断苦断集证灭修道等事。皆名尽。此人身中成智。名尽智(文)。
若无漏者○作四行相(文)问。知他无漏心。作道下四行相。知他有漏心。何故不作苦·集八行相耶。惠云。无漏。无始未曾得作道下四行相方知无漏心。有漏他心智。无始曾得不作苦集谛行相亦能知也(文)光初释。麟云。欣观察容可别知。故知。他无漏心作道下四行观。厌观必欲总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观(文)。
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文)麟云。如心心所法。是自相境。亦依此境为行相故。名自相行。此非十六行相所摄(文)古(尧云)心心所。其体清如明镜。对所缘境时。境界相现心上。是云行相。境界已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云。此心也。惠云。问。他心智能知前人心。前人心缘色。此他心智能知此色不。又前人心作无常行相。此他心智能取此行相不。答。不能取前人所缘境及行相也(文)。
一切圣道为因生故(文)光云。具以见修及与无学一切圣道。为同类因生故。名因圆。初尽智生。虽以见修圣道为因。未以无学圣道为因。不名因圆。后相续位。虽亦无学圣道为因。应名因圆。据初说故。或彼尽智。非无生智为因故生。不名因圆。
修道所摄灭道法○治上界修断(文)麟云。修道简见道。见道中唯类忍治上故。灭道简苦集。欲界苦集粗。上界苦集细。缘粗不能断细故。故苦集法智不能治上。故正理云。苦集智缘所厌境无容厌。彼于此离贪。灭·道二智不缘厌境。缘下治上无过(文)。
欲之灭道胜上界故(文)此是一由也。已除自怨已下一由也。光云。欲界灭·道。胜上界苦集法故。故缘下胜能治上劣(文)。
已除自怨(文)光云。又复已除自界怨已。能兼对治他界怨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故正理云。要于自界所作已圆。方可兼为他界所作。非诸类知。已事成时。他事未成。有资助义故。无类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治上无为事。惠云。问。法智治上界。得无为。为法智摄。为类智摄。若依前义。不应理。正是类智所治故。若类智摄。亦不应理。法智摄故。答。是类智摄。问。既法智。如何类智摄。答。以是类智正所知故也(文)。
世俗作十六行○自共相行(文)惠云。世俗智作自相。共相。即前三方便中。作自共相加行中。十六行相也。无漏心心所道谛摄故。作道下四行相。能知他无漏心心所也。自相缘者。如受领纳名自。他心智。亦作领纳行相下知同类心。准此释(文)宝云。更有余能缘一切法自共相等者。谓五停心观。总别念住。十二缘。缘十八界无我观等总别之相(文)准此等释。自相者。如受领纳等。共相者。如无我观等。
缘心时不缘心所(文)论云。若尔。何故薄伽梵说。如实了知有贪心等。非俱时取贪等及心。如不俱时取衣及垢(文)。
简无色界(文)麟云。以他心智唯在四禅。下心不能知上地。故但知二界(文)。
未缘过未(文)麟云。光云。过未无作用故。宝云。唯缘有情现起心故(文)。
不缘色故(文)麟云。若知色者。应名他色智故(文)光云。自相简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识了别。名自相等。无漏他心智。虽作共相。别观一法不观多法。故亦名自相(文)古(尧)问。无漏他心智。作道如行出共相行相。缘共相境。如何。
唯缘一事(文)宝云。一简缘二·三等(文)。
不缘假法(文)非假相观也。答。是即共相别观。即更心所道也。如色行色出色トモ观シ。乃至何心所モ心王モ唯一许ヲ缘シテ作道如行出之行相。故犹为缘自相总缘一切心心所法。以作道如行出行相。可为共相境故。无违(以上)。
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文)麟云此。新云。无异心故。谓见道总缘。无别异心起作心智(文)。
如应容有。麟云。若未离欲。虽在余道。亦无他心故。言容有(文)。
无间道中(文)麟云。新云。他心智不断障故(文)。
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文)麟云。婆沙云。我生已尽者。为尽何生。谓尽三世生。以显非总处四蕴尽也。梵行已立者。学梵行已立。非无学梵行立。以无学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辨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不受后有者。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言不受后有(文)。
我生等言涉世俗(文)麟云。谓此二智虽是胜义摄。而涉于世俗。犹言我生已尽等故。此则前因涉于后果。谓观内尽无生力。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等故。在观内离空非我。已空非我违出我。问。不作无我行。可然。世俗智中不言不空。何无漏观中不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见。无我治我。虽我见·我所见有殊。而同一我为体。犹言乘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文)问。我生已尽等相配四谛智耶。婆沙二十九云。我生已尽者。是缘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缘道四行相。所作已辨者。是缘灭四行相。不受后有者。是缘苦二行相。谓苦·非常(文)又云。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一一当言是何智耶。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文。已上二个文尧抄引之)。
有是处有是事(文)光云。有是处处。是称合道理相容受义。有是事。事谓事用(文)惠云。正理论释二行相。即是前十六行相无颠倒。名是有处等也(文)麟云。有部通云。本论谓有是处有是事。但为显示前八行相义决定故。作如是言别立(文)。
次句答第二问(文)问。第二问问行相。次句云此体唯是慧。只是出体。何云答第二问耶。答。问行相者。此是问行相体也。故答此体唯是慧也。婆沙论。行相体异说在之。委如下。苦谛有四(文。共谛得名如上)光云。问。谛各有四行。何故各一行标名。解云。婆沙七十九云。复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余。故名苦谛。非常等三。是共相。三谛皆有空非我相故。复次集相不共。但出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无漏故。缘·生·因通无漏故。复次灭名不共。唯究竟灭故。静滥定。妙·离滥道故。复次道名唯显趣涅槃路故。如滥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槃故(文)(取意)。
待缘故非常(文)光云。待众缘生故非常。迁流逼迫性故(文)义章云。逼恼名苦。苦法迁流。说为非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文)惠云。待因缘生法。非常违我见。非我对我见故。如舍。不是人。违我所见故。空如舍中无人也(文)。
集谛有四(文)惠云。相续即身。由受生不断。父母等缘成辨也(文)义章云。能生曰因。聚积名集。能有来果故。称为有缘。此得报故。说为缘(文)。
等现理故集(文)。
古(尧)云。一切有漏法为因。集未来散在法。等现在令生起我约念念生灭。或约一期也(以上)成辨理故缘(文)论云。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辨瓶等(文)。
灭谛有四(文)惠云。灭即释灭。五蕴息得无为也(文)义章云。灭中四者。谓尽止妙出。亦名灭止妙离。尽灭有过故。云尽灭。寂止恼患故。名为止。舍远粗碍称之为妙。出离缠缚。名出名离(文)。
无众患故妙(文)有众患粗。无众患妙也。寻云。众患众灾差异如何。光云。无众患故妙。解脱众灾横故离(文)准此释。众患者。八灾患等。众灾者。横难等苦疫欤。
道谛有四(文)寻云。通行义。云契正理如。意如何。光云。通众圣行义故道(文)准此释。智慧通达诸圣行义欤。章云。如法正行名如(文)准此释。如正理契故名如(为言)。
此十六行体唯是慧(文)光云。如是行相以慧为体者。释第二句。此即标宗。若尔。慧应至不相应故者。论主难。若此行相唯慧为体。不通余心心所。是即慧应非有行相。若两慧俱起。可言彼此相有。以慧与慧不相应故。不可说言慧有行相。由此应言至皆名行相者。论主难杀。自为一解。由此应言。诸心心所取境之时。有影像相类各别故。皆名行相。或于境中实类差别青非黄等。取境类别。皆名行相。可得言有。如婆沙七十九。一说。行相通心心所。一说。行相以一切法为性。评家。行相以慧为性(文)。
能行有所缘者(文)光云。能行·所行。体有宽狭。惠是简释。名为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为他所缘故。是所行。所余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为他缘故。是所行。非简释故。不名行相。诸余有法为他缘故。名所行。不能取境故。非能行。不能简释故。非行相(文)古(尧)云。以现在一念能缘心心所。名能行。除之外过未心心所(并)他身心心所及自他色不相应等。皆是名所行。
俗智通三性(文)麟云。不简善恶。但于境决断。皆名为智。故通三性(文)。
他心唯依四静虑(文)光云。正理云。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静虑。不依近分静虑中间。此智所缘极微细故。谓依彼地道力微劣。不能了达他相续中现在微细心心所法。亦不依无色无加行故(文)古(尧)云。他心智即五通随一。然五通必依止观均等四禅地起故。不依慧多定少未至中间。不依定多慧少无色也(已上)法智依六地(文)光云。正理云。法智通以六地为依。谓未至·中间·四根本静虑。不依余近分。彼唯有漏故。亦不依无色。此缘欲界故(文)。
所余七地依九地(文)光云。正理云。所余七智。九地为依。谓下三无色及前说六地。总说如是。然有差别。谓此所说七种智中。类智决定依九地起。苦·集·灭·道无生智。若法智摄。六地为依。类智摄者。通依九地起(文)。
他心智依欲色界身(文)光云。正理云。谓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现前。不依无色。彼自无故。不起下地他心智者。此智随转色。彼无容起故(文)。
法智唯依欲界身(文)光云。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依上界。以缘欲界四谛境故。生上二界。不起法智。缘欲四谛。又婆沙云。谓生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厌下苦集谛故。不欲重观。既不观下苦·集。亦不观下灭·道。以灭道智用苦集智为上首故(已上论文)问。若不欲观者。如何生色天眼耳等亦缘欲法。解云。事观起易。得缘欲界。理观起难故不缘欲(文)古(尧)云。法智唯依身有欲界起之。依身在上界。除通果心外。不缘欲界法故也(已上)。
缘择灭唯是法(文)麟云。择灭无为。但为法境。非为身受心也(文)。
八智通四念住(文)寻。道智通身念住如何。麟云。谓八智境通色及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于中。道智缘无漏色。亦得名身(文)惠云。余八智通缘五蕴法故。通四念住摄也(文)。
第三明十智相缘(文)惠云。十智相。缘自身。即约住念智。缘前念智。不约同时。若望他人说。即同时缘也(文)。
法智能缘九智(文)古(尧)云。法智所缘境。即四谛境。然俗智有漏故。即苦集谛摄也。法智除现在一念能缘法智。所余过未法智。皆成所缘。是道谛摄也。他心智若无漏者。道谛摄。若有漏者。苦集摄也。尽无生智。亦道谛摄也(已上)四谛智又道谛摄也(以上)。
类智能缘九智(文)古(尧)云。类智。缘上界四谛智也。九智有摄上界四谛义边故。成所缘。准前法智。可知之(已上)寻。法智不缘类智类智不缘法智义如何。麟云。法·类上下境别。不互相缘。如有二人同住一处。一人观地。一念观空。不相见面。余所不遮。若无漏智。皆道法智缘。若俗智。即苦集法智缘。类智亦然(文)。
道智能缘九智(文)惠云。道智缘九者。道智知道谛无漏法故。不知俗智及有漏他心智也(文)古(尧)道智缘道谛无漏法也。九智皆道谛摄故。成所缘也(已上)。
苦集二智○能缘二智(文)惠云。世俗有漏他心智。通苦集二谛摄故。苦集智缘此二谛时。知二智已(文)。
此四皆缘十智(文)惠云。四皆十者。世俗智。缘无我观。能缘十智。他心智。知有漏无漏心。故缘十智。尽·无生初起。缘四谛起故。缘十智也(文)。
所缘总有十○标所缘法也(文)正文云。何故不举第三句耶。应云。初句标所缘。次二句列十所缘(文)。
十智所缘总有十法(文)惠云。一切法即五位。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色不相应。为三界不相应法。心心所为三界相应法。无漏相应。即大地大善地寻伺。心王不相应。即道共无表四相得。无为分二。善及无记。为十(文)。
俗智缘十(文)惠云。俗智即作无我观。观一切法(文)。
法智缘五(文)麟云。欲界二者。唯取欲界相应·不相应二。不缘色·无色故。道二者。亦相应·不相应。善无为者。谓择灭也。简无记无为故名善。以虚空非择灭非谛摄故。智所不缘(文)。
类智缘七(文)麟云。类不缘欲。除欲·二界及无记无为故七(文)。
苦集六者(文)麟云。此二智唯缘有漏故。但通三界各二。为六。不缘无漏境。除道二及无为也(文)。
道智缘二(文)麟云。道智不缘有漏境及无为故(文)。
他心智○三相应法也(文)麟云。三相应法者。谓他心智。唯缘心心所。不缘不相应及无为。又不缘无色。故但缘三(文)。
尽无生智(文)麟云。尽·无生智。缘法虽广。然不缘非谛故。除虚空非择灭无记无为也(文)。
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文)正文云。此分文颇不安。可思(文)光云。上三句答初问。后句答第二问(文)。
俗智自体相应俱有(文)光云。自体。谓俗智自体。相应。谓俗智相应心心所法。俱有。谓俗智同时四相(文)惠云。四相得以邻近故。如眼不自缘扶根四尘也(文)寻。俗智俱有法。可通得四相(云云)光三释在之。初释(如上)不摄得(见)第二·第三释意。摄法俱得(见)极相邻近法故。
境有境别故(文)光云。境是所缘境。有境是能缘智。以境·有境别故。不缘自体。若缘自体。应无差别(文)。
同一所缘故(文)光云。同一所缘故。不缘相应法。譬如众人同观初月。不相见面(文)。
极相邻近故(文)麟云。不缘俱有者。谓不缘四相。如眼不见扶根色等。极相邻近故。故一刹那三法。非此智所缘(文)惠云(如上所引)麟记不取得(光初释)惠释取得(光后释)。
唯是闻慧所成慧(文)麟云。简修所成。论云。修所成慧。地别缘故。若异此者。应顿离染。解云。俗智总缘故。修慧别慧故。非修慧也(文)婆沙第十通三种慧(光引之)理理论云。此通闻思修所成慧(文)。
三慧依地事。婆沙第十三。闻所成依五地。欲界四定。思所成。即欲界。修所成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定(文)。
异生圣见道○(文)宝云。有三节。一渐增位。二离欲位。三无学位(文)麟云。此即第一位。一切凡圣皆成俗智。以并未离欲故。不成他心。苦忍初心圣人。虽成无漏慧。而未名智。但成世俗。与异生同。至第二刹那苦法智位。即加法智及苦智。并前俗智。及成三智。此法智·苦智。体虽是一。而所望异故。得两名故(文)。
入见道○定成三智(文)麟云。于见道中。通成六位。第一念位唯世俗。第二位成三智。并后四位故。成六也。唯此六位。可有智增。余位并无。如集类智灭类智位。虽各有名。不异前处不增也。又诸忍位。皆无智增。道类智时。是修道摄(文)。
离欲增他心者(文)麟云。离欲增他心者。第二节也。章约总相故。言以成如。论道理。于前诸位。各次第增。谓异生·初圣。先一今二。第二位。先三今四。乃至先七今八。方可尽理。诸位人各通离欲故(文)正文云。论云。如是诸位。已离欲各各增一。谓他心智(云云)故知从异生圣见道初念位乃至修道位。一一可增一他心智也。不可唯约最后位增一为八。两记如论。于诸位中。各增他心(已上)。
诸位成所成事。宝云。然异生生无色者。虽离欲染。不成他心。有漏他心生上舍故。圣生上界成他心者。无漏他心智者。生上不舍故。然成二种他心。诸位不同。谓异生位及十五心。唯成有漏他心智。超越那含道类智时。具成二种。得根本地无漏道谛。为果体故。离欲染。余修位中。皆具成二。圣生无色便舍世俗(文)。
第六约位辨修(文)光云。正理论云。且应思择。何谓为习善有为令圆满自在。非染无记者。无胜爱果故。非善无为者。不在相续故。又无为无果故(文)。
此之忍智○唯修同类(文)宝云。论何缘见道唯同类修。问也。何故见道唯同类修非修道等论先未曾得至俱决定故。答也。有二义。一先未得此无漏智故。二对治所缘俱决定故。见道八忍。定缘八谛。断八谛惑。不相交杂。修道不尔。断修惑时。或缘苦谛乃至道谛。及缘非谛。交恭不定(文)光云。先未曾得此种姓故。今时创得势力未广故。修同类不能傍修(文)(次释如宝)。
于苦集灭三类智时(文)古(尧)云。边者即极义欤。前法智。总不缘上界四谛。次类忍。虽缘上界四谛。犹与疑得俱故。无究竟义。今类智位现观上界谛理究竟。此即应极义(文)此三类智遍现观当谛理毕。所作已究竟。故傍得修俗智也。今此俗智。其体虽未来不生。以法前得得修之。此智见道以前未曾得之。三类智后必成就之。不舍之。见道不退故也(已上)。
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文)宝云。出一一谛后边修故。名现观边俗智。出彼后边观此谛智。得圆满故。后边修法智位时。未圆满故。故于此位。不能修俗也(文)古(尧)云。一一者。苦·集·灭三谛。后边者。类智也。法智初见谛。类智见谛终故。云后边也(已上)。
现观边者(文)现观者。见道名也。现观见四谛理故。云现观(已上)。
谓世俗智于无始(文)光云。以世俗智从无始来数曾知苦断集证灭。三现观边亦得知苦断集证灭。同为一事。又此俗智。从无始来。不断非想。今断非想。俗智欣庆。起得随喜(文)。
有事现观故(文)麟云。事现观者。谓同知苦断集事业是同。即三现观中事现观也(文)答俗智于道中(文)宝云。有二释。一据曾不曾释。无始已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以世俗智知断证故。由此三谛边修彼俗智。无始已来不曾修无漏道。由此不能修彼俗智。二必无于道谛事现观故。事现观者。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容一有情。遍知苦尽。遍断集尽。遍证灭尽。而道必无有遍修者。由此于道谛边。不能修彼世俗智(文)寻。一有情。于见道未断集尽。未证一切灭。如何。宝云。谓一有情。于见道位。知一切苦。未断一切集。未证一切灭。而于无学必断证故。道即不尔。非唯见道位不修一切道。至无学位。亦不能修。以三乘六种姓其道各别不互修故(文)。
佛亦于道○俱不尽(文)麟云。举胜况劣。佛尚不尽。况余人哉。以佛不修声闻等道故。非起得得。故得修不尽。非尽现前。故习修不尽(文)问。虽三乘六性道品各别。自乘一种姓自分道品。遍修之。例如一有情。于见道位。断自分集尽。不断余人烦恼。如何。答。集谛。见·修二惑虽三乘六性不同。惑品分齐同。残分无之。一切惑品悉尽。灭谛理。一切择灭无为之理同证尽。智差别法。三乘六性道品各别也。修一切道品尽义无之。故无遍名(为言)于一切时无容起故(文)宝云。婆沙三十六云。问。若尔。何故不现在前。答。此智与见道现行相违故。过见道位无容起故。设见道位中见道须臾不现前者。此智便起。以见道无刹那断义。是故此智无容现前。问。若不现前。云何可说依此随信随法行身(文)。
修世俗智唯自下地(文)光云。婆沙第四云。问。何故六地见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答。上地法胜现在前时。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现在前时。不能修上。如劣朝胜非胜朝劣。此亦如是(文)又云。婆沙一百六十八云。见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无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系故(文)。
苦集遍修四念住摄(文)麟云。谓苦集通身·受·心·法四境故。通四念住。灭唯法境。故唯法念。道谛不修故不论也(文)。
随于何谛现观边修(文)宝云。正理云。谓若苦谛现观边修。即以缘苦四种行相。若欲界系。缘欲界苦。色界系者。缘上苦谛。集谛·灭谛边修者。皆准此苦谛。谓若欲界系。缘欲界集·灭。若色界系。缘上二界集·灭(文)。
唯加行得(文)宝云。唯加行得。即以见道加行得故。欲界摄者。是思所成。色界摄者。是修所成。非闻所成。彼微劣故(文)。
修道初刹那者(文)麟云。且修有二种。一行修。二得修。行谓现行。得谓起得。修修道初念。行修二智。谓道及类。此体是一。而不二也。次第起越皆同此。二得修六七不同。今章中。唯约得修。不说行修。以依释颂故。唯论具明二种。诸道皆然(文)。
已离欲者七(文)麟云。正理云。先已离欲入圣道者。何缘见道不修他心智。以他心智游观位德。依容预道方有修义。见道位中。为观谛理。加行极速疾故。不能修。无间道中。义亦同此。今第十六道类智时。容预位故。故修此智。非无学故。不修尽·无生。不修世俗。如上已说。又此治非想。俗智不能治非想故。无同治义。故不修也。虽三谛边是有顶治。修俗智者别缘故。修此无别缘故。不修也(文)。
断八地无间者(文)宝云。后向之中断有三例。一断欲界惑。二断上七地。三断非想。就三例中。断一一惑。复有四道。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此等诸位。行·得二修。有同异。然同类者。于一处明。由此前后。取有差别(文)本颂明得·修故。今疏不明行修。论长行二修明也。寻。行修差别如何。宝云。断欲修断。九无间道·八解脱道。此断欲界惑故。不用四类智及他心。即是总有六智。谓四谛智·法智·俗智。第九解脱道行修亦同六智。断上七地用类智故。四类智也。灭道法智能断上故。兼二法智。非有顶故。兼俗智也(文)又云。明欲等行修。文中有四。断欲修断第九解脱。第一例也(俗智·四法智)断上七地诸解脱道。第二例也(四类智·俗智·灭道法智)断欲修断第九胜进。断上八地诸加行道。第三例也(俗智·四法类智)断上七地有顶八品诸胜进道。第四例也(俗智·四法类智·他心智。已上)寻。得修差别如何。麟云。此中总有三例。一断八地无间道。二有欲余道。三有顶八解脱。此之三类。虽修智不同。而七支数等故。颂同处明。但言八地无间者。以有顶不修世俗此八无间修世俗故。故别名之。由世治智不治有顶故。治下地故。故不同(文)。
断有顶○除第九也(文)麟云。谓第九解脱。是无学道故。非此所明(文)。
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文)麟云。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修七智者。此通漏·无漏故。修法智·类智·四谛智·及世俗智。无间道及有欲道故。所修他心非无学故。不修尽·无生。然法·类互修者。由因力相资故修。谓互为同类因故(文)除世俗智加他心智(文)麟云。有顶治故除世俗。解脱道故加他心。故亦成七(文)。
上无间者(文)麟云。无间道故。不修他心。有顶治故。不修世俗。故但修六(文)。
言余道者谓断欲界第九解脱道(文)麟云。断欲第九解脱道者。已离欲故。得他心(文)寻。余道类有几例(云云)麟云。此中总有四例。同修八智。一断欲第九解脱及胜进。二断上七地解脱及胜进。三上八地加行。四断有顶八品胜进道。然章门。是有学故。皆除尽·无生。极至出八(文)。
又断有顶前八品惑(文)麟云。除第九。同前八解脱。然八解脱初离系故。无世俗智。此通世俗故。别明之(文)加世俗智及他心(文)麟云。非有顶治故。有世俗。非无间道故。加他心(文)。
或九或十(文)麟云。并约得修说。若论行修。二种皆唯修四。谓苦集类及尽无生随一。以彼初心唯缘有顶四蕴故(文)寻云。无学初心。如何修世俗智(云云)麟云。世俗智。于彼无能。而无学位。众德具足。如王登位一切万国皆来朝贺。故世俗智起得来朝(文)。
第四约余位辨修(文)宝云明练根等余位修也(文)对学无学断惑道。指练根等道。名余位也。
有学练根○修六(文)二十五卷云。练根无学位。九无间·九解脱久习故。学一(文)麟云。有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六者。以五种性非一故。言诸。然实性但一无间。不得言诸。是有学故。除尽·无生无间道故。不修他心。有学练根。一无间道。正断见惑所引无知。似见道中道类忍时断非想惑。不修俗智(文)宝云。似见道故。无俗智(文)光云。学练根。未来修六。四谛·法·类。似见道中八无间道。不别标故。或似见道断非想地四无间道。彼地见惑非俗断故。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一无间。故以学练根如得初果一无间故。虽三解异。皆不修俗(文)寻。行修如何。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姓诸无间道。以断障根无知。正是见惑所引发故。如断见惑四法·四类智。随应现修(文)。
无学练根○修七(文)麟云。如治有顶故。不修世俗。谓无学练根九无间道。断修惑所引障。如断有顶染。谓诸练根皆如得果故。是钝根故。除无生智(文)。
余学六七八者(文)寻。六·七·八言。如何相配解脱·加行·胜进三类(云云)答。六·七者。解脱道未离欲(六)已离欲(七)七·八者。亘加行·胜进未离欲(七)已离欲(八)故颂七言两度用之。或六者。解脱道未离欲(六)七者。加行道未离(七)八者。胜进道已离欲(八。已上)解脱道已离欲(七)加行道已离欲(八)胜进道未离欲(七)准例显之(已上)余学余言。对练根无间道。置余一字。含解脱·加行·胜进道也。总标余位者。指总练根无间道等也。通局可思之。寻。解脱道位。何不修俗智耶。光云。问。如见道中三现观边三解脱道亦修俗智。练根解脱。何故不修。解云。见道解脱。总有七种。三虽修俗。四不能修。随多分似故。不修俗(文。初释)有余师意修世俗(见)。
解脱道行修事。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性诸解脱道。四法智·四类智。随应现修(文)。
若加行道(文)宝云。未离·离欲两位。未来加世俗智。见道加行有世俗智故。故修七·八(文)加行道行修事。光云。学位练根前五种姓诸加行道。俗·四法·类。随应现修(文)。
诸胜进道(文)光云。容预道故。非断障故。容可行修得修他心(文)。
约余道应八九一切也(文)光云。无学练根前五种姓中。各前八解脱·四类·二法。随应现修。未来修八。四谛·法·类·他心·及尽。非通解脱故。他心无现修。非断障故。他心有得修。前八解脱。未是息求。犹是见故。尽非现修。种类相属故。得修尽智。此释应八(文)。
退法等五(文)麟云。无学是解脱。必有他心。犹钝根故。除无生智。不修世俗者。如有顶治故(文)又云。六种性中。除不动性。彼是利根故。练根门咸皆不说(文)。
于退法等四(文)光云。就前五种姓中。前四种性。各第九解脱·苦集类·尽。随应现修。如断有顶第九解脱。得应果时。初起尽智。未来修九。除无生智。释应九(文)。
加世俗智(文)宝云。加世俗智同得应果故(文)。
于第五堪达(文)光云。第五种姓。第九解脱道·苦集类·尽。随应现修。未来修十。加无生智。此释应一切(文)麟云。加无生智。由此前八解脱五种性。同无无生故。一处明第九解脱。前四种姓。未得无生。第五种姓得无生故。所以别说(文)。
又无学练根○修九(文)。
光云。重释应九。无学练根前五种姓。诸加行道。现修如学。俗·四·法·类。随应现修。加行道非容预故。他心非现修。未息求故。尽智非现修。未来修九。谓除无生(文)。
若胜进道(文)光云。重释应一切。无学练根诸胜进道。于无学位。第二念已后。并是胜进道。随其所应。无生智可得现修。容预道故。他心亦得现修(文)。
此明杂修无间道(文)宝云。明学位杂修。无间道无漏·有漏二念心故。行修兼俗。解脱道中。唯无漏一念心故。行修唯四·法·类。加行增俗者。加行心中。多无漏心。相间杂故。诸胜进道又加他心者。先得他心容现起故。未来唯八。是有学故。依根本故(文)。
有学杂修○及修五通(文)麟云。有学杂修者。杂修静虑也。及五通者。于六通中。除漏尽。修七智者。通漏·无漏故。兼世俗智。无间道故。无他心。有学位故。无尽·无生(文)。
余道○修八者(文)麟云。非无间故。加他心。既言杂修及五通故。明已离欲。不须简之。以除尽·无生。以未得故(文)宝云。五通无间道非理观故。现修俗智。互相引故。未来修七。除他心·尽·无生也。五解脱道。二是无记。不名修也。宿住·神境二解脱道。五加行道。皆非理观故。唯在俗。他心解脱道无漏故。法·类·道·俗·及他心。随应现起。一切胜进如他心智。更加苦集灭。随应现修。故言并也。学修通中。除五无间。自余未来。皆修八智。除尽·无生。以未得故(文)。
应谓无学(文)行修事。光云。释余道应。九或一切。无学杂修诸解脱道。唯四·法·类。随应现修。修无漏故。现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脱道故。非现修他心。此解脱道。是见非息求故。尽·无生智非现修。若加行道。于所六上。又增世俗。随应现修。俗非加行故。得现修。非容预故。他心非现修。加行是见非息求故。尽·无生智。非是现修。此上二道。未来所修。钝九利十。诸胜进道。与练根同。钝者。九智随应现修。未来亦九。利者。十智随应现修。未来亦十(文)如理思之(文)论云。圣起所余四无量等修所成摄有漏德时。现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学未来。未离欲七。已离欲八。无学未来。钝九。利十(文)又云。若起所余无漏功德静虑摄者。四法类智。随应现修。无色摄者。唯四类智。随应现修。未来所修。同前有漏(文)。
已离欲加他心智(文)麟云。若断欲第九解脱。得初定他心。乃至离第三禅染。得第四定他心。若离第四定染。不得他心故。异生依四静虑。即具二智。自余诸位。唯修世俗。又论云。顺决释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见道近眷属故(文)。
诸道谓世俗及无漏道(文)光云。诸有漏道及无漏道(文)宝云。诸道者。谓有漏无漏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文)。
此有两类(文)今疏光释。光云。修有漏法。总有二类。一依此地现起之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二。得此地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故。显宗三十六云。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时。能修未来。此地有漏。谓依此地。世俗圣道现在前时。未来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系地坚牢难修余故。随依何地。离下地染。第九解脱现在前时。亦修未来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离下地缚必得上故(文)惠云。依此地者。如初定近分。离欲界染。九无间前八解脱道。能修初定近分有漏功德。得此者。即离下染第九解脱道。得根本定。修此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文)寻。修有漏。何无为离此耶。光云。问。修有漏中。何故不言。为离此地时。修此地有漏。解云。用有漏道及无漏道。离染之时。修诸有漏。不异依此地及得此地时修此地有漏。依下地道。渐离上染。复不能修上地有漏。不同修无漏。故不别说(文)。
此有三类(文)光云。修无漏中。总有三类。一为离此地时。能修此地及下无漏。望离染地。言修此地下地。不望依地。若望依地。亦名修上。二得此地时。能修此地及下无漏。三依此地中。诸道现起。能修此地及下无漏故(文)麟云。一为离此者。谓圣人随依何地离此地染时。修所离地及下地无漏。即如依初定离二定染等时。得第二定及下无漏。二得此等者。圣人随依何得二·三定等。即修二·三定等及下无漏。三起此者。谓圣人现起二·三定等圣道之时。即修二·三等定及下无漏(文)惠云。谓离此者。即依初定离三定染。即能修三定下无漏。得此者。谓离下染得上地也(文)。
皆修○下地无漏(文)麟云。正理论云。于上染同能治道故。故得修下。婆沙又云。无漏依上必修下。以自在不系故。问。何故无漏不修上。答。前之二类未得上地故。不能修。第三类中。虽容已离上染。不决定故。故不说。修惑依渐次得地。不言修上。或于上地不自在故。不修上地也(文)。
论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文)麟云。谓约能治。道二三道。非所治道也。以离此言。局修无漏故(文)为离此言。能治道。亘漏·无漏。所修局无漏也。
唯初尽智○遍修九地(文)宝云。正理论云。唯初尽智现在前时。力能遍修九地有漏意地所摄闻·思所成不净观等无量胜功德。谓随何地尽智现前。通修未来自·上·下地。何缘唯此初尽智时。力能兼修诸有漏德。创能殄灭无始时来一切善根烦恼怨故。如有摧伏国所共怨。一切俱来庆赖称善。又烦恼缚断无余故。如能缚断所缚气通(文)。
以彼自心(文)光云。彼自心杀惑怨已。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来朝。譬如大王登祚之日。西国风俗。以水洒顶。是故经言。灌顶大王。一切境土皆来朝。贡随方所尚种种珍奇(文)麟云(上出喻)心王亦尔。初证极果。善得来朝(文)。
若生上地如不修下(文)光云。如生初定得阿罗汉。不修欲界诸有漏善。乃至生有顶得阿罗汉。不修下八地诸有漏善。以身生上定不成下有漏善故。所以生上不能修下(文)又云。初尽智言。显离有顶第九解脱道。及前五种姓练根时位第九解脱道。皆舍前道创得果故。并能通修九地有得(文)若法先时曾得(文)论云。若先时未得今得用功德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时曾得弃舍。今虽还得。而非所修。非设劬劳而证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现前。能未来。势力胜故。曾得而起。不修未来。非多功起势力劣故(文)宝云。论诸所言修至而证得故。名修·不名修法异。论若先未得至势力劣故。明能修·不能修法异(文)惠云。若法先曾得今再得。不名修。如退上界果作下。名得不名修。彼却得上果。名得亦名修。彼虽曾得。以胜进故。若现若未。创得此法。此法上得初念。名得。如闻思现在。但能自修不能修过未。修惠现在。能修三惠。亦能修三世也(文)。
得习二修依有为善(文)光云。婆沙百六云。如契经说。善有为法。应修非余。所以者何。若诸智者。为爱果故。精勤修习。令渐增长。说名为修。善有为法。能得爱果。谓得世间可爱异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离系果故。诸有智者。精勤修习。从下至中。从中至上。令速获得所求爱果。染无记法及善无为。无如此用。故不名修(已上文论文。文)。
治遣二种依有漏法(文)光云。此有漏法。望对治道生边。有能治故。名对治修。对治即是四种对治○若望离缚义边。除遣惑缚。名除遣修(文)麟云。唯有漏法可加二修。无漏无过不可治遣故。有漏法通具四种。若无漏法。但行·得二修也(文)。
加防护修及观察修(文)论云。如契经说。云何修根。谓于六根善防善护。乃至广说。又契经说。云何修身。谓于自身观发毛爪。乃至广说(文)。
即治遣修摄(文)光云。正义通经。迦湿弥罗国诸论师云。所言防护·观察二修。应知。即是前四修中。对治·除遣二修所摄。于根及身。若望能防护·能现察义边。名对治修。若望所防·所观遣惑义边。名除遣修(文)。
永正六年(己巳)润八月二日抄之毕。今日时正初日。于如意轮说持斋非法沙汰之。而客殿大鼠出来即㹨合取了。不便不便。善恶相杂。大法师英宪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七(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文)十力等者。随应以十智为体故。是智所成法也。德者功德也。修功所得德。则十力四无畏等也(为言)。
且初成佛尽智位(文)初言显初尽智位也。释曰佛十力四无畏等(文)释曰至及大悲。列十八数。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者。结数。余圣所无下。释不共名。可见之。十八不共法者。大乘专所说佛功德也。准可思之。义章云。十八不共。如大品说。如来功德不与他同。名不共法。通而论之。一切功德悉各各不共。故地持中。说百四十不共之法。今据一门且论十八(文)。
余圣所无故名不共(文)尧抄。寻云。十力等功德。二乘分有之。何今云余圣所无耶。答。余圣虽有之。佛十力等功德。超过余圣殊胜故。云不共也。难云。若尔。佛一切功德悉超过余圣。何限十八立不共称耶。答。于佛一切功德。若据类同义者。一切德可有余圣共同义。若据超过义者。一切德皆应不共。然限十八立不共名者。依超过义殊显故。立不共名。无诤愿智等。虽有超过义。其义不显故。就类同义门。为共功德也。
第二依名别释(文)依十力四无畏等名别。各别释之(为言)。
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文)此于佛明色心二力也。心力者。于内心智惠。显力义也。身力者。佛生身色力。则支节力也。宝云。一明智力。二明身力(文)。
初六句出体(云云)光云。初六句出体。次两句依地。次一句处依身。后一句释力义(文)今疏次一句依身(云云)可有处言欤。颂云赡部故。
力处非处十者总标也(文)正文云。虽力一字是总标。处非处下是别释也。何总指一句。名总标耶。虽于处非处中折出余九力。而今约为十释故。犹非总标(已上)。
一处非处智力(文)于此力种种义门在之。一出体。疏云。以十智为体(云云)光云。以佛十智随应皆知处非处故(云云)二释名。疏云。处谓合道理义也等(云云)三配立。正理论云。于一处非处力中。恐略难悟。折出余九力。以余皆有此力义故。谓如实知恶行能感可爱异熟。妙行能感非爱异熟。必无是处。与此相违。定有是处(云云)四处非处别说。惠云。问。处智即知非处。何故别说非处。答。遮无因外道说处。遮恶因外道说非处也(云云)。
佛智能知处非处故(云云)惠云。处非处是所知境。佛智能知名处非处之智力。依主释也(云云)。
业八除灭道者(文)光云。颂但言业。影显异熟(云云)第二力又有种种门。一出体门。疏云。以八智为体。除灭道二智也(云云)光云。此业异熟。若远相望。说业为因。异熟是果。若细分别。刹那前后自类相望。皆有因果。并通苦集。故十智中八智为性(云云)二释名。疏云。知是类业感如是异熟(云云)三异名。光云。或说名为自业智力。谓善分别如是类果是自所造业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与夺。如是类业必招自果。不可贸易。无挂碍智名自业智力(文)又云。婆沙三十名业法集智力。业是因。法是果。集通因果。业是能集。法是所集。与此俱舍。名异义同(云云)。
定谓第三(文)光云。静虑谓四静虑。解脱谓八解脱。等持谓三三摩地。等至谓八等至。此等并是定之异名。智能如实知静虑等。名静虑等智力(云云)宝云。正理论云。谓如实知诸静虑等自性名。得方便·摄持·味·净·无漏·顺退·住·进·决择分等。无挂碍智。名静虑等智力(云云)遁云。解脱者。以解脱是定果故。亦定力摄(云云)八解脱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解脱。三三摩地者。空·无想·无愿。八等至者。四禅·四无色。
根谓(文)光云。知信等根上下差别。名根上下智力。故显宗云。若如实知诸有情类能达胜德根品差别无挂碍智。名根上下智力。虽有中根。而待胜劣。是劣胜摄。故不别显(云云)惠云。问。断善人无信等。佛应不知。答。过去有信等。或自意根有上下等。或知无信等五根(云云)光云。断善根者。总相续中。亦有去来信等善法。或自意等(云云)义章云。言根力者。信·进·念等。宿习今成。能生于后。故名为根。知根大小利钝等别。名为根力。此力非直知于善根。亦知不善·无记根等(云云)。
解谓第五(文)光云。知有情类种种胜解意乐差别。名种种胜解智力。胜解即是心所法也。故显宗云。若如实知诸有情类意乐差别无挂碍智。名种种胜解智力。意乐胜解名差别故(云云)。
界谓第六(文)惠云。性谓种性。即三乘六性等(文)界者界别。即性别也。第一卷疏云。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界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此师解意。族谓族类。谓十八界法各别也。如崔芦等性各各不同(云云)义章云。不改名之为性。界是界别。三乘性别故复名界(云云)光云。如上所明。四力所缘定·根·解·界。皆通苦·集·道谛所摄故。此四力皆九智性。不缘无为。故除灭智(云云)。
遍趣谓第七(文)光云。一切诸行随其所应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于一切遍趣行中。皆如实知。名遍趣行智力(云云)惠云。所趣即三乘涅槃(云云)寻。一切行者亘善恶欤。宝云。正理论云。谓如实知生死因果。及知尽道。无挂碍智。名遍趣行智力。此意显佛能如实知趣生死行种趣涅槃行。有三乘别趣。一一中复有多种。依总说一遍趣行名(云云)问。知生死因果知尽道。初力ト如何异耶。义章云。问。初力已知业果。何须此力成实。释言。初力总知。此力别知。知如是因受如是果。知如是果酬如是因(云云)。
第八宿住随念智力(文)光云。知昔过去宿住曾事。故名宿住随念智力。以念强故。此中别标。随更事念故名随念(文)又云。显宗云。谓如实知自他过去宿住差别。无挂碍智。名第八力(文)。
第九死生智力(文)光云。于未来世。死此生彼。名为死生。智如实知。名死生智(云云)义章云。天眼力者。经中亦名生死智力(文)。
第十漏尽智力(文)惠云。漏尽力知自。亦知他漏尽事也(云云)尧云。漏尽者。谓择灭涅槃理。缘此漏尽智。为漏尽智力也。此漏尽通三乘所证择灭也(已上)。
若漏尽身中所得智故(云云)尧云。漏尽身者佛身。总漏尽身言。广虽通三乘无学。今漏尽智力是不共德故。唯限佛身论之也。佛身所得智广故。十智为体也(已上)问。于六通中。三通为力。余通不立力耶。惠云。后之三力在二乘身名通名明。在佛身胜名力。余神境·天耳设在佛身。无胜用不名力。且如天眼通见五趣善恶。由此引殊胜智出。亦正了知能感彼业。名生死智力。不别说他心智力者。以前根上智力能智根亦知心心所也(云云)。
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静虑(文)自下义门分别一依地门(遁意)下释五依四静虑颂云。五通必依止观均地。未至等地观增止减故亦无通(文)。
余八智通依十一地(文)正文云。可云所余八力欤。非重过(已上)遁云。不要在定地起。通欲界余地可知(云云)光云。第八○第九○五通性故。依四本定。余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宽故(文)。
赡部界佛身者(文)明处依身也。二依身门(遁意)。
智于境中知无碍名之为力(文)宝云。言无碍者。无无智障碍屈伏佛智令不知故。名为力也(云云)尧云。佛知极远时及极远处境分明故。云于境无碍。余圣不知极远时及极远处境故。非于境无碍也(已上)。
余圣不然故不名力(文)舍利子不知八万劫外事。求度人·鸽鸟二种因缘。光·宝出。
佛生身力等那罗延(文)光云。论主评取法救所说(云云)宝云。有三说不同。一云。佛力等那罗延力。二云。支节等那罗延力。三云。身力无边。若不余者。即应不能持无边心力(云云)尧云。今论意。以法救说为正欤。颂皆然言含第三说欤(已上)私云。颂述两说(见)。
此云人种神(文)惠云。人种者。先是人。后作神。或父母随一是人。一是非人也(云云)遁云。人种神者。准七百岁云。那罗翻为人。延那翻为生本。谓人生本即大梵王是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故。故曰也(云云)。
轮王似相钩(云云)光云。准婆沙三十。支节相钩是铜轮王。若据金轮。骨节连锁(云云)惠云。轮王取铜银轮王。若金轮王。与独觉无别(云云)。
象等七力十十倍增(文)论有两说。一说如今疏。一说云。有说。前六十十倍增。敌那罗延半身之力。此力一倍成那罗延(云云)宝云。正理论云。有余师说。此量如千蔼罗伐拏大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三十三天将游戏苑。象王如已。化作诸头种种庄严。往天宫所。诸天眷属数有多千。乘已腾空。如持桦叶。速至戏苑。随意观娱。天大象王力势如是。此力千倍等那罗延力(已上论文)。
谓所触中大种差别(云云)遁云。所触简能触。能触是身故。谓大种胜名为身力。异余大种故名差别(云云)光云。此中两说。一说。力是所触中大种差别。若大种胜即名为力。异余大种故名差别。有说。力是所造触。离七外别有力触。此非正义。又婆沙三十辨身力身劣中。总有五说。一说。四大无偏增。强胜名身力。羸弱名身劣。第二说。地增名身力。水增名身劣。此说大种增。第三说。重增名身力。轻增名身劣。第四说。离七所造触外别有所造触。名身力身劣。第五评曰。应作是说。即四大种及所造触。俱是身力劣自性。谓若调和俱名身力。若不调和俱名身劣。正理意同婆沙。俱舍初说当婆沙初说。第二说当婆沙第四说。俱舍既无评家。即以婆沙第五评家为正。又解。俱舍非以婆沙评家为量。若作是解。以初师为正。又解。俱舍言力是所触中大种差别者。是经部义。彼宗触中大种是实。余是假。依大种立故。今说力是大种差别。论主意朋经部。故叙彼宗。此解似胜(文)明眼抄。问。三释中以何为正耶。答。光云○此解似胜(云云)寻云。此解似胜(云云)云尔意如何。答。若言正者专功也。直言胜者稍缓也。言似胜有转缓也(已上)。
第四明四无畏(文)无畏者。无怖畏云无畏。如下。
一正等觉(文)义章云。正者是理。理无偏邪。故名为正。此举境也。于理穷解。故曰遍知。称理而知。故云等觉。等犹遍也。觉犹知也(云云)遁云。言正等觉者。佛于诸法等皆觉知。无有不知。名正等觉(文)。
犹如初力(文)惠云。无畏智为体者。由有智不怖惧他故(文)尧云。初力者。十力中初处非处智力。此智力知诸法是非。即是正等觉义也。故云犹如初力。遍缘一切法。十智为体。理实知所成德故。虽不应言体即智。从因以知为体云也。后三无畏以智为体。可准之(已上)。
如第十力(云云)如漏尽力。尧云除灭·道二智。此二智不缘业果。有漏业果能障圣道故。云障法也(已上)。
如第二力。遁云。谓障法是苦集。如前第二业异熟力(云云)。
如第七力(文)遁云。谓如遍趣力。前中通取生死及趣涅槃。此中唯取趣涅槃行。通漏·无漏道。皆能趣涅槃故。或约能趣。即九智为体。若兼所取。即通十智(云云)。
谓佛自言(云云)婆沙论三十一所引契经文也(宝等可见之)。
若有世间沙门(文)惠云。沙门即四沙门。梵志出家外道。天魔即六欲天主。梵等即梵众等天也(文)尧云。沙门者。提婆达多·数论·胜论等外道沙门。是即出家形人也。梵志者。尊重外教不崇重佛教。净行优婆塞欤。天魔者第六天魔王欤。梵等梵天等欤。私云。尧圆抄意。沙门者取外道沙门。相叶世间沙门言欤。惠晖意。四沙门者。佛教四沙门果人欤。或行道沙门等欤。举问难人故。不限世间人。举出世内教圣人云意欤。
依法言难(文)惠云。依法者。依佛正觉法言难(文)又云。正理等觉难者。世尊正觉。一切皆知。比丘造罪。佛既自知。何要问彼。又佛在室内问阿难。外有雨等。通云。为令余事审谛。世尊大智尚问。况余人不问乎(文)。
正见无畏(文)光·宝所引正见无由(云云)遁云。言正见无由者。虽被外难。心生正见。无有因屈伏而生畏惧也。由谓因力。故大般若云。正见无因(云云)惠·遁所条正见无由(见)然者。今疏异本不同有之欤。
佛于漏未尽(文)遁云。外难云。如何骂调达(嗔也)慰语罗云(贪也)既有贪嗔。云何漏尽。佛为通释者言。调达刚强故呵骂之。罗云调顺故须耎语。此皆示一相也(文)。
外难言染非能障(云云)遁云。难云。染非为障者(染谓烦恼等必障圣道也)外难云。如初二果。许有自妻。故知染法不障圣道。佛为通释者言。圣道有二。一谓圣道。二离欲道。于自妻非梵行者。但障离欲道(通障漏无漏也)不障圣道也。若邪行者。俱障二道(云云)。
若外难言道非出苦(文)遁云。外设难言。加留陀夷误之粪壤。央掘王火梵烧。此既得道。何为被苦。佛为通释者言。加留示现。为化众生。央掘亦然(文)惠云。说出苦道者。如莲花色尼。何故被打眼精出。舍利子消渴病。罗云乞食不得等。通云。由有苦依。是过去业。未来必不受也。或云。是示现受苦。令诸有情起出离心故也(文)寻。初无畏初力。第二无畏第十力。第三无畏第二力。第四无畏第七力。若尔者何异耶。惠云。无畏与力别者。力降天魔。无畏破外道。体与力同。与不屈伏为因。名无畏也(文)尧抄所引可考之。婆沙三十一云。问。若十力摄四无畏。四无畏摄十力者。与无畏何差别○复次不可屈伏是力。不怯惧弱是无畏○复次自利是力。利他是无畏。复次自摄受是力。摄受他是无畏○复次通途义是力。通达文是无畏○复次法义无碍解力。词辨无碍无畏(文)寻。四无畏十力相摄如何。光云。婆沙三十一云。如是所说十力四无畏。一一力摄四无畏。一一无畏摄十力。故则有四十力四十无畏。然前说初无畏即初力。第二无畏即第十力。第三无畏即第二力。第四无畏即第七力者。依相显说。理实世尊成就四十力四十无畏。依根本说。但言成就十力四无畏(文)此意。今论依相显说。理实如婆沙也。
三念住者以念惠为体(文)二十三卷疏云。惠名念住者。谓由念力令惠住境。或由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寻。四念住与三念住同异如何。正理论云。如前说四。今复说三。可总说言。念住有七。今三摄在前四中故。谓在缘外法念住摄(文)寻云。声闻亦能具三念住。如何唯佛名不共法耶。光云。唯佛于此弟子欢戚。不但惑除。并习亦断。故名不共。声闻犹有欢戚习故。或诸一切出家弟子。皆随属佛。有顺有违。及有顺违。应甚欢戚。佛能不起。可谓希奇。非属诸声闻。不起欢戚。非奇特故。诸声闻等虽有弟子。但相依住。非真随属。若真随属唯佛大师。故唯在佛得不共名(文)惠云。诸大声闻虽有三念住。一以非断习故。二以非奇特故不立(云云)惠云。问。佛说法时。众生不敬。应无三念住。即世尊说法应失根器。答。世尊说法欲令人解。人若不解。即天解之。人不解故。念住有三。天得解故。无不应根器失(文)。
第四明大悲(文)寻。慈·悲·喜·舍四种中。何故唯说大悲。不说大慈等耶。答。婆沙第八十三云。问。世尊何以故但说大悲。不说大慈·大喜·大舍。答。皆应说大。以佛身中一切功德皆是大故。为欲饶益无量有情心所起故。为欲拔济无量有情心所起故。为欲哀愍无量有情心所起故。于诸有情善心平等相续转故。然于此中不应为同。所以者何。若悲自性即是大悲。可为此问。然悲·大悲自性各别。故不应同。一切诸经中亦有处说大悲大喜及大舍(云云。已上尧抄)。
释曰(文)宝云。此文中有三。一出体。二释名。三明与悲别(文)可准之。
俗智为体(文)光云。如来大悲俗智为性。若异此俗智者。则不能缘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云云)宝云。以普缘一切有情故。非无漏智。是俗智也(文)。
一资粮大(文)遁云。谓三无数劫修福智。为菩提资粮故(文)。
二行相大(文)简悲唯作苦苦行相。作三苦行相。云行相大欤。
四平等大(文)不简亲疏怨敌。普利故云平等大矣。
悲依二乘身(文)尧抄。问。最后身菩萨离欲界时可得悲。何不论耶。答。佛与二乘相对判之故。不举之欤(已上)。
悲唯希望救济(文)尧抄。二乘随分虽救济有情。非如如来大悲故。如此云欤(已上)私云。诸佛大悲历事摄化有情故。救齐事成。二乘欲令拔苦与乐。希求心历事。摄化有情事不成。故云希望救济欤。
悲哀愍不平等(文)遁云。唯苦苦中拔苦与乐故(文)光云。大悲于一切有情平等拔苦。悲不平等。但拔欲界有情苦故(文)。
释曰(文)。
此一段为二 (光科如此,实科异此)
一初释颂二
初明三等
二约寿下明差别(文有五可知)
二义便明圆德二
初明三德三
初标
二列数(各有四种)
后总结(总说如来圆德下)
二明利益(请有智者下)
二由法身(文)遁云。皆具五分法身故(文)。
三由利他(文)尧云。应度众生一人不残化导。诸佛皆等究竟。化度众生其数虽必不同。化尽有缘众生皆等也(已上)神泰云。如毗婆尸佛寿八万岁。释迦如来寿唯百岁(文)。
佛寿有长短(文)遁云。如释迦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岁(文)。
言种别者(文)遁云。本支名种。末支名姓。种犹是总。姓乃是别。一种之中有多姓故。如佛是刹帝利种姓。乔答摩即刹帝利中之一姓也(文)。
佛有生刹帝利种(文)西域记二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旧曰刹利略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旧曰毗奢讹也)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丰人也。肆力畴垄。勒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文)释迦刹帝种因缘。光等繁故略之。
佛有姓乔答摩(文)光云。乔答摩是刹帝利中之一姓也。乔中所出名乔答摩也。旧云瞿昙讹也(文)
有姓迦叶婆等(文)光云。迦叶婆此云饮光。即婆罗门种中之一姓也(文)义疏云。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是其姓。上古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文)。
言量别者(文)遁云。释迦长丈六。弥勒千尺(文)。
佛法住久近等(文)光云。或有诸佛般涅槃后法住千年。或有诸佛般涅槃后住七日等(文)机宜别故(文)神云。由出世时所化有情机宜别故(文)。
佛有三德不可思议(文)明眼抄。问。佛因·果·恩三种圆满者。为不共佛法。当如何。两方。有疑。若云不共法者。不共佛法有十八种。唯以十力·无畏·念住·大悲为十八。不列因圆德果圆德(略说三种中则十二。广则二十四圆满也)若非不共者。既立圆满称。知余圣非分。依之在说不共德之文中明之。更不论之。在共德中耶。答。应是不共德。而于别有胜用。立十八为不共德。名十八不共法也(此可明界事也。已上)。
因圆德(文)摄大乘论(第八)云。一长时修(修行时是久)二无余修(无一行不修)三尊重修(心不悠悠勇猛也)四无间修(念念相续不间余念。已上)遁云。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无慢故(文)。
智圆德中复有四种(文)宝云。智圆德为四。一无师智。谓成佛时无师故。二一切智。谓缘共理至极故。三一切种智。知一切种差别法故。四无功用智。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起时。不须加行故(文)光云。一切智知诸法体。一切种智知诸法用。或一切智知诸法自相。一切种智知诸法共相。或一切智证真理。一切种智达俗事(文)。
断圆德中有四种(文)神云。然有后三障时。前断烦恼障所得择灭体不清净。由断后三障体清净故。名断圆德(文)宝云。初断与二乘同。三乘无学同断一切烦恼故。此异菩萨也。二一切定障断者。简异菩萨·二乘。无量三摩地。菩萨·二乘不得故。三毕竟断者。显无退。四并习断者。明二无知尽(文)准此二乘菩萨断义不圆满。诸佛断德圆满(为言)寻。今立一切定障断。何不立一切根障断耶。光云。此中亦应别说断根障等。言断定障。显影可知。以类同故。或略不说(文)神云。复有四种。一一切烦恼障断。二一切定障断。三障根无知惠障断。前二障断容有退义。根障若断毕竟不退。上来三障皆是正障。前三障习总为第四并习气断(文)光初释意。根障断定障断类摄(为言)神意。以毕竟断为根障断。可思之。寻。断德亘二灭耶。光云。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或正断德唯是择灭。若据兼说通非择灭。此文断德据正及兼故通二灭。前明断德据正以论故唯择灭(文)料简此释云。又准此中所明断德通于二灭者。是总标之言。或正断德等以下。别显其相。非别释也(本义抄意)第一卷光云。断德从强择灭为体。若据其兼通非择灭。又解。断德唯以择灭为体○又解。彼文四断皆是择灭(文)。
三毕竟断(文)光云。前二障断已不退名毕竟。简异钝根(文)。
四并习断(文)寻云。并言如何。光云。不但断烦恼。并烦恼习气亦断。简异二乘(文)寻云。习气者如何。第一卷光云。有是习气而非无知。谓无知俱生心心所法(文)不染无知劣惠为体意欤。本义抄。问。当卷光云。惑之习气无有别体。但习无时说名为断。断无别体(文)此释习气无别体。断无别体(见)如何。答。并习断者。四种断圆德随一也。尤可有别体哉。第一卷光云。如来不但断彼烦恼。并彼烦恼习气亦断得非择灭。此简利根二乘。又解。并习断者。不但断烦恼障·定障。并二障习气亦断(文)此释意。习气之上所得非择灭。为并习断体。故并习断有别体也。但于当处释者。为简古师意于心所中别有一体名为习气云义。云惑之习气无别体。非云习气者是无体法也。但习无时说名为断。断无别体者。以习气无名断。非如断烦恼得择灭名断。故云断无别体也。非遮习气之上所得非择灭名并习断之边欤(已上本义抄)。
威势圆德复有四种(文)论有二说。今疏后说也。付易知出欤。寻初说意如何。光云。一于外境。或时先无。今忽化有。或时先有。变转异本。化变住持自在威势。二于寿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威势。三于空于障于极远中。皆能速行。或偃卧空中。或极障能度。或极远速行。或小芥子·大妙高山展转相入。自在威势。四佛所至处。能令世间花果等物。种种本性法尔转变。殊胜于前。希奇威势(文)。
立教必出离(文)尧云。佛立教修行者必出离生死。异外道所立教修行者不出离生死也(已上)。
一具众相二具随好(文)光云。一具三十二众相。二具八十随好(文)义章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状外障名之为相。又表内德亦名为相。姿媚可爱极悦人情。说之为好(文)。
三具大力(文)遁云。如上明那罗延力等(文)。
四内身骨坚(文)法花玄云。小乘谓。骨是金刚。肉非金刚。以伤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坚满故。皆是金刚。无有能伤佛身肉者也(文)。
外发神光(文)神言称美之言欤。尧。问。内身外发既异也。何为一耶。答。内外相对。体用相应。合论之欤(已上)。
复恩圆德亦有四(文)智德断德。自利德。恩德利他德也。第一卷光见。第一卷疏云。智德是佛身中智惠为体。断德是佛证择灭为体○一切众生于生死泥沦没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此。是恩德大悲为体(文)。
又解(文)今论二说也。初说约所离。后说约所得也。
诸有智者(文)。
(实记意)
引下明闻法利益三
初明智深信
二彼由一念下明信利益
三如薄伽梵下引颂证也
第二明共功德(文)惠云。共德约名体同。作用胜劣有殊(文)光云。正理论云。虽佛身中一切德行相清净殊胜自在。与声闻等功德有殊。然依类同说名为共(文)。
释曰(文)
开文为四
一初标为圣共凡
二举共圣德
三出共凡德
四释共义(虽佛功德下)
异生亦有(文)遁云。八解脱异生亦有者。虽不具八。然亦名有(文)。
烦恼名诤(文)第一卷疏云。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文)惠云。梵云阿兰那行。此云无诤行(文)光云。正理论云。然一切诤总有三种。蕴·言·烦恼有差别故。蕴诤谓死。言诤谓斗。烦恼诤谓百八烦恼。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烦恼诤故。得无诤名(文)私云。无诤智者。令止息他有情烦恼故。云无诤智(文)。
谓阿罗汉(文)初明圣人起无诤智意。二息烦恼诤得无诤名者。释无诤名。三此行但以俗智为体者。述非无漏十六行也。(已上)问。起无诤智起因如何。宝云。正理论云。有阿罗汉忆念昔多生。受杂类身。发自他惑。由斯相续受非爱果。便作是念。有烦恼身。缘之起惑。尚招苦果。况离烦恼具胜德身。思已发生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嗔等(云云)惠云。无学得宿住智。知过去生死。由于自他身起烦恼。我于烦恼身上起烦恼。尚招生死。况于我无烦恼身起烦恼。即重明日欲于某处乞食等。先发愿。愿彼处有情。明日莫于我身起诸烦恼。便入胜定。定力息彼烦恼不生也(文)神云。婆沙百七十九云。彼阿罗汉行五种法。令他相续烦恼不起。一净威仪。先一处坐。若他来者。即观其心。以何威仪令不起结。若知由此不生彼结。即便舍此。住余威仪。若不起结。即如本住先住。余威仪亦尔。二应时语默。见他来时。便观其意。为应与语。为应默显。观已若见语起彼结。虽极欲语。即便默然。若见由默起彼结者。虽不欲言。而便与语。若涉道路见二人来。即观谁应先可与语。观已若见与此语时彼起结者。即与彼语。与彼亦然。若俱与语而起结者。即便默然。俱默亦尔。若语若默俱起结者。即为避路令不结。三善量去住。随所住处。即应观察。我为应住为应去耶。若见住时起彼结者。处虽安隐资具丰饶随顺善品。而便舍去。若见由去起他结者。处虽不安资缘匮乏不顺善品。而便强住。四分别应受不应受。若有施主。以资具施。即观其心。为应受为不应受。观已若见受起彼结。虽是所须。而便不受。若见不受起彼结者。虽所不须。而便故受。五观补特伽罗。为乞食故。时入城邑里巷他家。观察此中男女大小。勿有因我起诸烦恼。若知不起。便入乞食。若知起者。虽极饥而不入。无如是事。为分别故。假使一切有情因见我故起烦恼者。我即往一无有情处。断食而死。终不令他因我起结(文)遁云。一观威仪。谓行住坐卧不令他起淫故。二观应说法不应说法。三观应受不应受。四观察住处(有处虽安稳丰住资具若尽。于已起善。或亦名应住)五观察里巷。为乞食故。将入城邑。先观里巷。此中男女勿有因我起烦恼等(文)。
故思引发如是相智(文)故思者。故思惟云意欤。相智者。此行相智云意欤。
乐通行中此最胜(文)四通行。二十五卷明之。二十五卷疏云。道依四根本静虑。名乐通行。止观均平任运转故。名之为乐。非乐受也(文)。
唯人三州(文)遁云。谓极猛利故(文)。
缘未生者(文)遁云。已起之惑不可转故(文)。
欲界有事惑(文)遁云。唯缘欲界。谓由欲惑能招三恶趣诸苦。意令有情离恶生苦故。唯欲惑令不起也(文)。
诸无事惑(文)遁云。简息见惑。唯止修惑(文)。
无事惑者见惑也。尧云。言内起者。内门转也。迷外色声等妙境。云外门转。是修惑也。迷内自身等。云内门转也(已上)。
内起随应总缘境(文)遁云。见所断惑唯于内门总相缘境(文)问。无诤智通缘自他耶。神云。但缘他。有说。通缘自他。而多缘他(文)遁云。既不扬缘己身而起。何有己智能遮防哉(文)。
以愿为先(文)宝云。愿之智故名愿智(文)。
遁云。言愿为先者。论云。诸有情欲起此愿智时。先发诚愿。求知彼境。便入边际第四静虑。为加行位。此无间随所入定势力胜劣。如先愿力引正智起。于所求境。皆如实知。故名愿智(文)。
此智出体依地(文)遁云。同俗智为性故。依第四禅不动性依三州等(文)。
唯所缘别(文)遁云。谓此缘三界三世一切法。无诤但缘欲界未生等也(文)。
从此第三明无碍解(文)光云。第三明四无碍解(文)惠云。四无碍解法词等是境。智于境中无碍。无碍即解。解即智也(文)义章云。智于诸法如无带碍。故名无碍(文)。
释曰无碍解有四○(文)初句标数。次句列名。可知之。
名义言说道○(文)上句举所缘境。下句出体。可知之。
谓无退智缘能诠名(文)此下释四无碍解。出体得名也。无退智者。光云。是利根故名无退智智(文)尧云。利根人所起智。无退转故也(已上)名句文三总说为名(文)遁云。谓虽别相有名·句殊。今约总相。同能诠表故。总为名也(文)惠云。名召法胜故颂举之。具足智名句文三也(文)私云。遁·惠两释聊异欤。遁释叶今疏总说为名之释欤。尧云。名句文三共虽有能诠相。于中名能诠相显故。此三总为名云欤。或又从初云欤(已上)。
持所说义及生物解(文)尧云。此释法无碍解法字。法有二义。一轨持。谓此名句文能持所说义故。二轨则。谓名句文能令生诸法解故也。义章云。所言法者。泛释有二。一轨则名法。二自体名法(文)问。名句文即义。何不名义耶。惠云。若尔名等即义。如何不名义。答。所诠胜义。是名义。名等缘多法故。不名义也(文)宝云。正理论云。虽名身等亦是义摄。而非胜义。有多想故。谓有如义。有不如义。有有义。有无义。有依假转。有依实转(文)。
缘所诠义名义无碍解(文)宝云。正理论云。若无退智缘一切法所有胜义。立为第二义。即诸法自相·共相○此但取依。语起名名所显义。非取泛尔心之所行说名为义(文)尧云。义无碍缘名句文所诠义也。前法无碍解缘能诠名。今义无碍解缘所诠义也(已上)。
缘方言词(文)宝云。正理论云。若无退智缘诸方域俗圣言词。立为第三。即能了知世俗语典语。于诸方域种种差别(文)。
又无退智缘契正理等(云云)宝云。正理论云。即于文·义。能正宣扬。无滞言词。说名为辨。及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运现前。自在功能。亦名为辨。此能起辨。立以辨名。了辨及因智。名辨无碍解。即前所说能正宣扬。善应物机。不违胜义。所有言说。名应正理。即前所说无滞言词。不待处时及有情等。辨折自在。名无滞碍。即前言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运现前。名为自在定·惠二道(已上论文)尧云。今所言辨有二种。一无滞言说名辨。二以无滞言说因定·惠二道名辨也。说诸法无滞故。无滞言说名辨。此无滞言说。以定·惠二道为所依。为因起故。又以定·惠二道名辨也。故论云。辨无碍于说道中。许随缘一皆得起故(文)言说者。无滞言说也。言道者。定·惠二道也。言许随缘一皆得起故者。唯缘无滞言说。不缘定·惠。名辨无碍解。又唯缘定·惠二道。不缘言说。辨无碍解也(已上)。
是利根故(文)此释无退智为性之颂也。
此二无碍缘名身等(文)宝云。此即释法词二无碍解俗智摄也。以智类同故。越次而释(文)光云。四中法词二无碍解。唯俗智摄。非无漏智缘名身等及世言词事境界故(云云)。
法无碍解通依五地(文)光云。婆沙一百八十云。有说。在二地。谓欲界。初静虑。有说。在五地。谓欲界·四静虑。有说。七地(加未至中间)然无评家。解云。初说据名随语系故○但依二地○后二说据名随身系。说法无碍解通依上地。以缘法难。要依自地智缘自地法。此论·正理·显宗。并同婆沙第二说。以五地为正(文)。
词无碍唯依二地(文)遁云。以寻·伺二是语言因。二禅已上既无寻伺故无语言。旧云。以缘词难故唯自地(文)。
法词差别事。遁云。问。法·词以名言为境。何故依地二·五不同耶。答。词无碍解缘粗动。上地寂静故无。法无碍解缘微细。上地寂静许缘法。故二差别。问。法·词二种并依于声。何缘粗细有差别。答。虽同依声。然世俗言词是粗。名句是细也(文)。
涅槃名为义(文)尧云。择灭无为名胜义善。若以胜义为义者。唯择灭可名义。若据此门。能缘智唯六智也(已上)。
六智为体(文)光云。义无碍解则六智摄。谓俗·法·类·灭·尽·无生(文)如漏尽通说者。十力之中漏尽力指欤。
谓九地也(文)光云。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谓依欲界乃至有顶。言说唯在欲界·初定中。辨无碍解如何通九。辨无碍解于说及道。许随缘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文)。
必皆具四(文)尧抄。寻。四无碍解依地既不同也。岂依第四禅得法·义·辨三无碍解时。应得依欲界初禅词无碍解耶。例如词无碍解。依欲界·初定故。不为边际定体。如何。答。光云。以得第四边际定时。四无碍解起自在故。名具得四。故不文言。词无碍解虽依彼得。而体非彼静虑所取。又正理云。有余师言。有不具得。无理得一必全得四(文。已上)。
四无碍加行事。论云。此四无碍解生。如次串习算计佛语声明因明为前加行。若于四处未得善巧。必不能生无碍解故。理实一切无碍解生。唯学佛语能为加行(文)。
第四明依边际定得(文)宝云。明六所因得也。此六皆因边际定力所行引发故(文)。
此六皆依边际定得(文)惠云。边际定是因。因定引此六生。六是果(文)。
此边际定体有六种(文)宝云。明边际定体通局也。正理论云。体有六种。前六除词余五少分。及除此外复更有余加行所得上品静虑。名边际定。故成六种。述曰。此六因第四定边际定得。然所得三无碍解。及无诤定。愿智通余地。故言少分也(文)问。三无碍上五二地为依(文)通余地(见)愿智·无诤智唯依第四定(见)何云少分耶。答。光云。解云。愿智若依殊胜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胜及依后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诸论中言愿智依第四者。据胜及初。婆沙通据非胜后起故。说愿智摄词无碍解(文)。
更加延促寿等边际(文)留多寿行者。利根俱解脱阿罗汉。前世业所感命众同分中。有同分长命根短者。为延命根。修布施行。入边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熟果。殷勤发愿欣求之时。布施时无贪相应思。由边际定力。答誓愿思感现在命根也。舍多寿行促寿准之可知之。第三卷沙汰也。寻。延促等言如何。
故体成六谓无诤边际乃至(文)意云。边际定体别有六。谓无诤所依边际。乃至延促等所依边际也。词无碍虽为边际所依。词体欲界初禅摄故。词非边际体(为言)。
遍顺至究竟者释边际名也(文)论云。一切地遍所随顺故。增至究竟故(文)准此论文。依遍所随顺。欲增至究竟二义。得边际名也。疏释边际名也者。释得边际名(为言)下结释。如是静虑得边际名(云云)可思之。
科段。初略释二义(从一切地故名边际)宝记先略ト云ニ当。次广释二义(谓从欲思下。释边所随顺谓专修习下。释增至究竟)宝记后广ト云ヒ当。此中边言已下。别释边际二字。可见之。
从下至中(文)宝云。先顺一切。后入第四定。名一切地随顺。就第四定中。从下至上。名增至究竟。由斯二义。得边际名(云云)此释意。于第四定中分九品(见)谓专修习第四静虑之论文(尔见)欤。惠云。九品一遍为下下。两边为下中。乃至九边为上上品也(文)此释意。一遍言。就边所随顺。分一边乃至九边(见)但边所随顺·增至究竟为二义故。增至究竟之义。就第四静虑中论之欤。若尔者。一遍两遍言。又付第四静虑论之也。
边言显无越义(文)问。无越者无越此义也。而以边言显无越意如何。答。边者穷尽义也。穷尽无越(为言)难云。若尔者。下极义如何相替耶。答。下极义自体极义。边言望余法显穷尽故。此无越义。尧抄。寻云。边际不可胜灭尽定。谓学无学得定满者。何依得灭定。况又灭得微细寂静定。边际无此等义。争云胜灭定耶。答。随义可判胜劣。若据寂静微细义者。可胜灭定若据延促等自在义。无越义显也(已上)论云。此中边名显无越义胜。无越此故(文)神云。胜定更无越此。故此定名边际(文)此释意。诸胜定中。无越此边际定(为言)若尔者。论胜言亘诸定欤。今疏云。胜无越此(文)此意。胜言指边际定欤。
际言○显类义也(文)惠云。此无诤等六依第四定成为六际。此六定是依类。如一颂四句为句之依类(文)遁云。谓此定中有种类相似义故。如一颂有四句。名四际者。谓有四际分故。或一界有四海分齐。皆是种类相似义也(文)光云。谓一颂中四句分齐。或如一界四海分齐。皆是种类相似(文)。
如说涅槃○显极义(文)知易欤。私云。类义齐等义。极义际目义欤。私云。际言为显类义极义等(文)意作四句显甚深理趣事。大小诸师常例也。四句甚深类例也。故诸定中边际定尤甚深故。以四句绝甚深。边际定甚深ト类显也。四际四句绝理欤。次极义者。涅槃云实际。是又诸法极不过实际。以之诸定中边际定极ト显欤私推宜欤。宝云。如是二言。显此静虑是最胜类。定中最极殊胜功德。多依此引生。乐通行中此最胜故(文)。
亦共凡德且应辨通(文)论云。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依总相说亦共异生(文)明六通颂文七。一列六通名。二出体。三依地。四缘境别。五二得。六念住。七三性门。可知之。
初三句者标列六通(文)初句通六言标数。谓神境已下列六通。神云。上三句举数列名(文)神谓等持(文)二十五卷疏云。问。何缘于定立神足名。答。神谓神变灵妙德也。足即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发。定为神足(文)遁云。等持是定。由定能为神变事故(文)。
境谓行化智证神境(文)行化者。下释云。行有三种。一运身。二胜解。三意势。化有二种。一欲界化四。色·香·味·触。二色界化二。色·触(云云。取意)寻。智证神境云意如何。惠云。神据等持。境即所化四·二尘。通即证智。三法立名。从定发通。通能起化心化境。名智证境也(文)光云。从定及境能证为名。故神境智证通。余通虽亦依定。此通相显。偏标神名(文)。
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文)天眼天耳释名。委如下释。光云。智缘二境无拥名通。从根及能证为名(云云)问。宿住通唯境智曾所经事欤。答。尔也。惠云。曾经事者。未得净居。如何能忆。答。曾忆有二。一见。二闻。净居者闻也(云云)。
智证他心无拥名通(文)光云。从加行及能证智为名。名他心智证通(文)惠云。他心即境。通即证智。加行立名(文)。
于宿住事○(文)惠云。宿住即过去五蕴是境。随念即心相应念。通即是智(文)宝云。婆沙一百云。问。何故名宿住随念智。宿住随念智是何义。答。诸过去生有漏五蕴。名为宿住。随念势力而能知汝彼故。名宿住随念智。谓此聚中虽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说随念(文)。
漏尽者择灭也(文)惠云。若涅槃名漏尽。漏尽即是所证。通即能证智。若漏尽身中起。从所依及证智立名(文)。
或漏尽身中所有智证(文)付此释。所证何法耶。
此六神通解脱道摄惠(文)尧抄。寻。唯解脱道一念为通体欤。光云。且言解脱。显出障初。理实亦容胜进道起。故正理七十六云。解脱道言显出障义。胜进道中亦容有故(文)。
此之四通俗智为体(文)遁云。初三通缘色事故。并世俗智。他心智通漏无漏故通五智。如前已辨(文)。
五依四静虑者(文)明五通依地也。
初三○缘色为境(文)遁云。谓神境变化色香味触故。天眼观色。天耳观声故。此三通皆别缘色(云云)。
他心智○以色为门(文)遁云。此明他心通。初假色为门。后但缘心境(文)。
谓欲修时先审(文)尧云。将为观他心。先观我心。为观我心观我身相。谓若自心忿恚时。依身相亦忿怒形故。观依身忿怒形。知自心忿怒心。若自心喜悦时。依身外相亦适悦形故。观依身适悦形。知自心适悦。如是观自心已。后观他身心二相。准之可知之(以上)神云。先审观己色心二相前后变异转转相随(文)问。心喜怒时显形色委意如何。神云。论云。问。他心智谁起。答。光一切入于第四禅。得自在得天眼。起他心智。云何应起者。初坐禅人。入光一切。入于第四禅。安详出从初以光令满其身。以天眼见其自心意色。此依色意识起。如是若与喜根相应心现起。意色如酪苏色。若与忧相应心现起。成如紫色。若与舍根相应心现起。成如蜜色。若与苦相应心。如黄色。若与瞋相应心。如黑色。若与无明相应心。如浊色。若与信及智相应心。如清色。彼坐禅人如是以自身变分别色变。尔时心光令满他身。以天眼见他心意色。彼以心变分别色变。以色变分别心变。如是分别起他心智。以起他心智除色变分别。唯取心事。如是以修行心清白。或有苦知有苦。或无苦知无苦。如是一切可知(文)遁云。论云。修神境智等前三通时。思轻(谓神境思身轻举)光谓天眼思光明。近作远想。天耳思声。近作远想。以为加行(文)。
若宿住通渐次○(文)神云。先自审察次前灭心。渐后逆观此生十时分位前前差别。知结生心。乃至能忆知中有前身一念命终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为无间道○知前身命终时。为无间道。第二念为解脱道(文)疏云。忆中有已前一念之心(文)已言论无之。中有前一念者。中有初念欤。惠云。宿住先观此生十位。次方观中有初心。即名加行满。以中有今生摄(文)问。初修宿住通时。忆知中有前一念。为加行满。为当无间道耶。光云。至知前身命终时心。方名无间道(云云)问。论云。乃至能忆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云云)答。光引婆沙残文云。彼是前生命终心故。能忆念知。名善成满。解云。婆沙据无间道起。说加行成满。俱舍据加行落谢。名已成满。或满言显已成满。正理·显宗又同俱舍。或可。论意各别。于已成位名无间道(文)论云。已成故非正成满位也。虽有三解。并以为无间道多。问。付初解。婆沙何以无间道为加行满耶。答。通体解脱道摄故。望通体以无间道为加行满也(已上)。
十位差别(文)遁云。谓从老年乃至婴孩。及在胎中羯罗蓝差别之相(文)。
依无色地无如是能(文)惠云。六通加行者。思轻。天眼思色。天耳思声。无色无此等用。无五通也(文)遁云。无色无生五通加行故不依也(文)尧。寻。宿住通忆过去宿生事者。忆过去刹那刹那事欤。答。不尔。光云。应知。但约分位渐忆。不约刹那。若约刹那。向前渐忆。忆半生事。即便命终。岂能修至加行成满(文)(已上)。
未至等地(文)遁云。等取中间禅。亦以止观不均故(文)。
自下地为境者(文)光云。一约竖明作用宽狭。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势力劣故。二约傍显作用宽狭(云云)约傍者二三千。
声闻○二三千无数者(文)明眼抄。问。大觉五通作意不作意时。但以无数世界为境欤。答。论云。谓大声闻·麟喻·大觉。不极作意。如次能于一·二·三千诸世界境。起行化等作用自在。若极作意。如次能于二千·三千·无数世界(文)问。佛于一切殊胜猛利。不由加行。何唯极作意时。于无数世界自在耶。答。极作意亦佛易起欤(已上)问。二乘五通境界。于横。宽狭别。于过未远近亦有差别耶。答。同知八万劫也。问。宽狭既不同也。远近何无差别耶。神泰云。何故凡夫二乘○同知八万耶。答。现在铁围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别。过未无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万。问。过未无障隔。凡同圣八万。亦可过未无障隔。小同大无边。答。如三界业力非想极八万。二乘有限力。亦极知八万。诸佛无限力。是故知无边(文。已上)明眼抄。
初三通○缘色起故(文)遁云。谓神境通缘外四处色·香·味·触。天眼缘色。天耳缘声。故皆是身念住摄(文)。
宿住及漏尽通四念住摄(文)宝云。正理论云。○宿住随念智。总观前生分位差别。唯是杂缘法念住摄。此论别。意各异故。如见道中虽缘谛而得修者亦四念住。此亦应尔。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文)又云。漏尽如力。或法·或四。应不定言四念住摄(文)。
谓眼耳识生得善者(文)遁云。此中有二意。初云。五识是生得善。生得善者不许异地起。今通既与二识相应。设许是善。亦同彼释。不得异地起。通既异地起。故知非善摄。次若色界已下。约定相生证知非善。谓依定发通。还从定出故(云云)光云。五识是生得善。不得异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文)问。二释委意如何。答。于初静虑所系之眼·耳二通。有上地所起与自地所起之二类。其中为显上地所起二通之限无记之所以。述五识是生得善不得异地起故。为显自地所起二通之限无记之所以。云或色界得善不能生定心(等。已上续本义意)又生得善者。生便得故之法。眼·耳二通者。加行所得之法。或离染所得之法也。可思之。
通果无记(文)遁云。问。既惠是通。复何名果。答。即通是果。无雍义。是通从定生故名果。持业释也(文)光同之。宝师意。天眼·天耳二通自性无记(云云)第二卷本义抄在之。问。二通既二识相应惠。二识在初定。何二通云依四静虑耶。论云。随根说故。亦无有失。谓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静虑力所引起。即彼地摄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说依四。或此依通无间道。说通无间道。依四地故(文)。
性皆是善(文)续本义抄。问。于通果无记意识五识相分之中。意识通果者。变化心发业心是也。其化事发业二类。既为神境通所摄。下颂云。境二谓行化等(云云)若尔通无记耶。答。于神境通。可有根本·眷属二类也。根本者。正缘行·化二事以为境。之定中惠云。余四通唯善是也。眷属者。从彼定已后所起之发业心。云神境通果能变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等是也。若尔者。约根本云善性。约眷属云无记也。可思之(已上)。
第二天眼第二死生智明(文)死生智明得名者。十力中死生智力者。知众生死此生彼故(云云)准之可知之。惠云。问。天眼即死生智。如何天眼知现在。死生智知未来。答。据眷属说。天眼眷属缘未来。或对宿住缘未来也。死生智善天眼无记者。无记据根体善。即缘眷属说也(文)。
唯三名明(文)遁云。由此三能照了三障事故。遣除三际愚故。或偏名明。故正理云。宿住通忆念前际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观察后际他身苦事。由此厌生死众苦起。漏尽通观涅槃乐故。唯三种立为明(文)神云。六中三种独名明者。如其次第。对治三际愚故○又此三通如次。能舍常断有见。故立为明。又此能除有有情法三种愚故。偏立为明(文)问。天眼唯缘色处。不缘声等。唯缘现在。不缘未来。而死生智通广缘三业。又缘未来。二通之行相遥异也。何以天眼通为死生智通之体耶。答。凡死生智明者。是天眼通之眷属。非天眼通当体。所谓无记。天眼通观见五趣有情等。然后死生智通缘当来三业等事也(已上续本义抄)惠云。问。何故六通立三为明。答。宿住缘过去。死生缘未来。漏尽忻涅槃。故三有胜用。故立为明。后次宿住智明引空定。死生智明引无愿定。漏尽智引无想定。故立三为明。智证即明也(文)问。以三明治三际愚委意如何。答。忆念自他过去事。除忘失前际之愚昧智。名宿住智证明。观察他身未来事。除不知后际之愚昧智。名天眼智证明。见涅槃真实乐。除爱着现在之愚昧。名漏尽智证明也(已上)续本义抄。
治中际愚(文)遁云。由明智断现在惑故。名治中际愚(文)。
容有是真(文)惠云。若以十智为体。世俗是漏。他心通漏无漏。余八智半无漏。故言容也(文)宝云。兼述是真无学。有非真无学。于中是无漏者。是无学法即是漏尽一分。若有漏者。是非学非无学法。即是宿住死生智明全·漏尽一分(文)。
第三明三示道(文)论云。能示导得示道名(文)宝云。示谓显示教示之异名。导谓教导引导之异名(云云)示导者化他行。说法教化之德也。
第一四六导者(文)问。于六通中。何此三名示导耶。论云。此三种引所化生令初发心。最为胜故○又唯此三令于佛法。如次归伏·信受·修行。得示导名。余三不尔(文)光云。又唯此三令诸有情。于佛法中。如其次第。神变能令归伏。记心能令信受。教诫能令修行。故唯三种得示道名(云云)惠云。神变现通令发心。记心记彼心中念善恶事令信。此皆令发心。教诫与说法名示导也(云云)神云。言教诫者。以所证涅槃教授诫勖令勤修学速证涅槃。故名教诫(文)。
定由通所成者(文)光云。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人天利益果故。及取涅槃安乐果故。由决定故。故名最尊(文)宝云。他心神足有非通成故。非决定胜。教诫示导唯漏尽通所成故。决定胜也(文)。
前二示导咒药亦成(文)宝云。指事释决定也(文)。
如有咒术名健驮利(文)光云。如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如神境通。健驮是国名。此国所出名健驮梨。又真谛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为持地。此咒是健驮梨所说。从能说女天为名。故称健驮梨(文)宝云。真谛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为持地。咒从所说人得名(文)。
复有咒术(文)光云。复有咒术。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刹尼此云观察。又真谛云○(文)宝云。真谛云。伊刹尼是论名。是露形化道师所造。翻为观察。此咒从所出论为名(文)寻。药成如何。答。眼仙药腾空自在之义在之欤。
神名所目(文)光云。神名所目。唯胜等持有神用故。从用为名。由定能为神变事故。诸神变事说名为境。此境有二。谓行及化(文)。
一行二化(文)遁云。一行二化者。行谓不变本形。化谓变化异状(文)惠云。行三是即质化。如马胜往上界化色触二尘为所依地及笼。此身梵王来欲界化四尘为所依地及笼。此身下界方得见也○此八化说离质(文)。
犹如飞鸟(文)运身之相者。或运三肘半及四肘身。或运八肘身。或运十六肘等身。若陵百逾缮那之空。若陵千逾缮那之空。若陵万逾缮那空也。
二者胜解(文)光云。由胜解力极远速至。又正理七十六云。本无来去。何谓速行。此实不行。但由近胜解行极速故。得胜解名。或世尊言。静虑境界不思议故。唯佛能了(文)问。见光所引正理论文。云本来无来去。或云此实不行。若尔者。于胜解通无远行义欤。答。次下文云。但由近胜解行极速故(云云)可有远行义也。但云本无来去。云此实不行文者。此处生法则此处灭。彼生法则彼灭。更无有去彼生处来此灭义(为言)。
三者意势(文)惠云。问。举意即至者。如前文。度一极微名一念。如何远方能即至。答。正理论云。如日舒光即能顿至。若不然者。中间断绝。行义不成。举心即现大身至彼(文)光云。意势通不许中间间断。问。若非间断。如至极远。度一极微经一刹那。如何举心身即至彼。解云。此赞极速。言举心缘身即能至。然于中间亦经多念。身微妙故非余所见。大而不停故能速至(文)此释意。举心身即至者。赞叹之言也。实存度一极微经一刹那之理。故中间亦经多念(为言)又云。又解。第一刹那举心缘时。第二刹那随方远近现一大身。中间续起。第三刹那方至彼处。又解。非从此处渐行至彼。举心缘时。不离本处。随方远近现一大身。故说此身即能至彼(文)此第二第三释意。以举心身则至之说为本。会度一极微经一刹那之难破也。第二释意。初念小身住本处。第二念大身居中间。第三念小身现远方。三念三身。第三释意。唯现一大身故。是一念一身(为言)。
以色界中无香味故○一似自身化(文)遁云。准此似言如化。外四境似自他身。准论名属自他身者。新云。于自身上化名属自身化。若化外人名属他身化。又自身有质化。如梵王下听法。或离质化。如结巾争为羊等名化(文)惠云。问。身在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又身在欲界作色界化。化几尘。答。婆沙说。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若化不有成就香味失(文)光云。身生色界化欲香味。而不成就。无生上界成下香味。犹如衣服及庄严具。虽不离身。化而不成就。有说。在色界作欲界化。唯化色触二处。不化香味。欲界八微不相离者。据非化者说(文)尧抄。寻云。依身欲界者。色界自身化他身化如何。又依身色界者。欲界自他身化样如何。答。依身欲界人色界自身化者。化作似欲界自身天众也。又依身欲界人色界他身化者。似欲界他身色界天众也。次依身色界有情欲界自身化者。化似色界自身欲界人天也。又依身色界有情欲界他身化者。作似色界他身欲界人天也(已上)。
第二明能所化(文)能ハ能化心。所ハ所化事也。
能化心从神境通生(文)惠云。此说解脱道出障。是通体能化心从神通生。与通为果。所化事近与化心为果。远亦与通为果。若言神通。通即慧。神即是定。若言通果心。无障名通。即是慧。与定为果。通即是果。通果之心也(文)。
此有几种(一问)差别云何(二问)依光意为二问(可思之)光云。初两句答初问。下十四句答第二问(文)。
从神境通生变化心(文)光云。神境通后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据同时能起化事。故说化心。不言通化。若据前后。通亦名化。故婆沙一百二十二○如是说者。诸所化事。亦由通化作。亦由化心。谓神境通道无间而灭。化心与所化俱时而起。虽俱时起。能化心唯是通果。诸所化事是通果及化心果(云云)明眼抄。问。十四能变化心可化声处耶。论云。若欲界化。外四处除声。若色界化唯二。谓色·触(文)问。化人发语岂非化声耶。既化四处。何不变声耶。答。泰法师引多证立变化能发语。光云。法师未委○声由击发。不可言化。以间断故(文)问。此释意如何。答。私云。先以化心。化四大种差别。为发音声因。而以发表心。令其动击而发声。故非是化也。故云。以间断故也。意云。由前大种故。非无而忽有。亦由击方发故。非初化心所化也(已上)惠云。以化心不化声。别有发语心发语(文)。
初定果有二(文)惠云。问。第二定作欲界化心。与初定作初定化心。何胜何劣。答。若约地。即初定化心胜。欲界化心劣。虽依二定。以化心属欲界故。若约所依定。即欲界化心胜。以依第二定故(文)。
从净自生二者(文)此生言。亘能·所也。谓化心从净自二心生能生二心(为言)遁云。初念化心。从净定生。第二念已去。从自类生。最后一念。能生净定(文)。
此心必无直出观义(文)论云。如从门入还从门出(文)。
问发语心起(文)遁云。此问意。发语心与化心别。既起发语心变化已无。应无其身。以化身从化心有故(云云)。
有死留坚体者(文)宝云。明留化至命终后(文)光云。初解。化骨锁身。令久时住。既云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前解为正(文)遁云。婆沙有说。有留化事。有说。无留化事。如是说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叶波已入涅槃。准此论及婆沙。咸言入涅槃。然余处言。入灭尽定。待慈氏出。与此不同(已上)惠云。迦叶。大乘言入定。此论言。死后至慈尊再现十八反。是本愿力也(云云)神云。非化主命现在时。能留化身令久时住。亦有令住至命终后。如迦叶波留骨锁身。不留肉等(文)问。迦叶留身因缘如何。神云。婆沙一百二十五云。曾闻。尊者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登鸡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作诚言曰。愿我此身并纳钵杖。久住不坏。乃至经于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时。施作事。发此愿已。寻般涅槃。时彼三峰便合成一。掩蔽尊者。俨然而住。及慈氏佛出现时。将无量人天。至此山上。告诸众曰。汝等欲见释迦牟尼佛杜多功德弟子众中第一大弟子迦叶波不。举众咸曰。我等欲见。慈氏如来。既以右手抚鸡足山顶。应时峰坼还为三分。时迦叶波。将纳钵杖。从中而出(云云)又云。解云。杜多此云除弃。谓由着粪扫衣常乞食等。除弃贪欲故。云杜多(云云)。
初多心一化○(文)宝云。明能化用心多小(云云)遁云。谓初由多念化心。方能作一所化事(云云)宝云。正理云。初习业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习业成满。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众多化事。述曰。所依谓非化物(云云)光云。所依谓木石等(云云)神云。习成满者。由一化心。随欲化生车·步·象·马多少化事(云云)。
余生得等(文)等言等业得等欤。
如鬼神等(文)论云。如天龙等能变化心。彼亦能为自他身化。于十色处化九。除声。理实无能化为根者。然所化境。不离根故。言化九处。亦无有失(云云)遁(引论毕)云。准此。修得但能化四境。谓附根而住。以不根离故。生得化九处。以不离根相离故。理实已下。是论主正文也(云云)。
释曰天眼耳者(文)谓眼耳边(文)或本云。眼耳通(云云)科文。此一段为四。初出天眼耳体用。二此名天者下。明名天所以。三天眼有三下。出三类。四唯有修得下。明修得。眼耳中有三。初明恒同分。二又无缺坏释无缺三能取下。释第四句(宝记意)论云。天眼耳根。即四静虑所生净色。谓缘光声修加行故。依四静虑。于眼耳边。引起彼地微妙大种所造净色眼耳二根。见色闻声。名天眼耳(文)惠云。谓四本定地。净色为体。由彼入定。引得净色。依此三根。能发二识。能见闻远色声等也(文)。
此名天者(文)正理论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体即是天定地摄故。极清净故。立天名(文)论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体即是天定地摄故(文)遁云。虽自有天。非定地摄。而定地摄必是天故。所以将定故摄为因证天故(文)。
天眼有三(文)宝云。前二有两释。天之眼耳。名天眼耳。是依主释也。若天即眼耳。是持业释。第三是有财释。实非天眼耳。今取天眼耳名(文)。
如轮王(文)论云。如藏臣宝菩萨轮王诸龙鬼神及中有等(文)。
唯有修得○恒是同分(文)光云。修得眼耳主能见闻故者。释恒同分。以天眼耳识必俱故。恒名同分。处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释无缺左右二眼。处处必是具。无翳无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文)。
能取被障(文)惠云。肉眼见远。天眼远近皆见。肉眼有同分·被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见前。不见后。及不见左右。天眼前后左右皆见。肉眼见障内。不见障外。天眼内外皆见。肉眼见粗。不见细。天眼二皆见。肉眼见昼。不见夜。天眼昼夜皆见。肉眼见明。不见暗。天眼明暗皆见。肉眼有翳缺。天眼即无也(文)总有五种(文)光云。总有五种。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处得故。三咒成。由咒力成故。四药成。由药力成故。五业成。由业力成故。曼陀多王及中有等诸神境智。是业成摄○曼驮多此云我养(文)遁云。二生得者。如天龙及飞乌等(文)明眼抄。问。业得·生得同欤异欤。答。然以天龙等变化。光依婆沙云。生得也。他化天化五境。云业力化(云云)问。天趣通为生得者。何他化自在天化五境。光释云彼由业力令他化作耶。答。天趣·鬼趣处所之法。有此通。即说此为生处得通。若有一类别人。由业所得。名业得耳。然以生得对修得。通亦名业也。问。其业得者。异熟生欤。答。不必尔也。颂云。余得通之性故也。而言业成者。由业增上。果亦名业成也。
四者占相(文)光云。占谓占卜。相谓观相。能知他心(云云)。
所余○唯有三种(文)光云。谓余天眼·天耳·宿通三类各三。谓修·生·业以难成故。非咒·药·占。谓眼耳钝故。非咒药成。占相唯意。亦非眼耳。身虽是色以相显故。神涂药可以飞行。不同眼耳知过去难。所以宿住非咒·药·占(云云)。
神境等三若修得者(文)光云。若据修得。三善二无记(文)。
皆通三性(文)人中都无生·得通者(文)光云。人中都无生所得者。以占相智所覆损故。有他心智及愿智等所映弊故。余五皆容有。随其所应。本性生念业所成摄故(文)。
于地狱趣(文)宝云。依婆沙一百一云○如契经说。地狱有情互相谓言。奇哉。自误。我等过去曾闻。沙门婆罗门说。诸欲过患。能引未来可怖畏事。汝等应断。我等虽闻。而不信用。今因彼欲受斯剧苦(云云)。
通余四趣(文)宝云。依婆沙一百一云○傍生有生处得智。忆宿住事○评曰。应作是说。能忆多生。如狼忆知五百生事。鬼趣生处得智。知宿住事。并如傍生说(云云)。
咒药二种通人鬼趣(文)正文云。光记有多解之中。云咒药通人天鬼畜(云云)今何除畜(已上)。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八(颂疏论本第二十八)
分别定品第八之一(文)问。此品来意如何。第一卷疏云。贤圣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缘。果相易欣。所以先说果。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于缘。故后明定(文)。
心一境性(文)释定品题名。心一境性义。下问答明之。神云。息虑一缘。名之为定(文)。
惠云。梵云禅那。此云静虑(文)。
总分三段(文)光科同之宝记意异之。可思之。
二明正法住世(文)此下当流通文。附当品科之欤。
论云已说诸智(文)光云。将明生起。就生起中。一总结生起。二别生起定。三问起颂文。此即第一总结生起。于先所辨共功德中。已说诸智所成无诤等功德。余静虑等功德。今次当辨。于中先辨所依止定者。此即第二别生起定。且诸定内静虑云何者。此即第三问起颂文(云云)。
余性功德(文)神云。余定性功德。今次当辨(云云)寻。余性功德之意如何。答。余者。望智指定云余。性者。定性。则四静虑·四无色。是定体性。谓所依止定也。功德者。能依功德。四无量·八解脱等欤。
且诸定内静虑云何(文)寻。先明四静虑所以如何。答。论云一切功德多依静虑故。应先辨静虑差别(云云)。
颂曰(文)光云。就颂答中。初颂出体。后半颂显差别。此中言乐。乐有二种。若初二定乐。轻安名乐。若第三定乐。乐受名乐。以乐名同。颂总言乐(云云)。
世间品已说(文)指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文也。
以善等持为自性(文)第四卷疏云。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亦持心所。从强说心(云云)光云。三摩地是大地法。遍与一切三性相应○皆应名定○余散品心。虽有等持。体性劣故。不名为定(云云)。
答谓能令心专一所缘(云云)惠云。令同念心心所不散。于一境转。名一境性。性即定也(云云)经部宗中。唯心无所义·受想思实有义。二家在之。今论所载。受想思实有义。是经部宗本义也。此师意。计受想思心所实有之时。等持心所。或云心王上假立·或云思上假立之二边。可有也。所谓心定王故。以心所随彼为心分位。又思造作为能。行蕴主故。等持等余心所。皆以思为体云义边。不有之也。不同萨婆多心·所别体义。论重重难答在之。可见之。
问何名静虑(文)此问答。释静虑名义也。光云。由此定寂静慧能审虑。审虑即定实了知义。从用及思为名。故名静虑。如契经说。心若在定。能如实了知(云云)宝云。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此四何缘说名静虑。答。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称静虑。余随有阙。不得此名(云云)遁云。谓是定心凝寂。思度境处得静虑。名定。生慧虑无浊乱故(云云)光云。有余部计。审虑是思。为简彼说故。言此宗审虑以慧为体(云云)。
问无色等持(文)难也。光云。若寂静审虑名静虑者。诸八地等持。皆应名静虑(云云)。
如世间说(文)光云。唯胜方立此名。如世间云发光名日。非萤烛等发于劣光亦得日名(云云)。
问何故色定独为胜(云云)问胜义也。答举四义释之。一十八静虑支事。下文明之。二止观均行者。四根本定。止观均平。审虑尤胜。三现法乐住(二十五卷在之当卷终在之)止观均等。智定自在。云游观。名现法乐注欤。四乐通行(二十五卷在之)止观均平。任运转故。名乐。
问色界染定(云云)难色定名静虑也。付之论太过失出之。可见之。光云。由彼染定。发得邪慧。能邪审虑。亦名静虑(云云)。
世尊亦说(云云)光云。世尊亦说有恶静虑。即味静虑。此即引说(文)光云。若能令慧邪审虑故名静虑者。是则应有大过之失。一切三界诸惑相应慧。皆能邪审虑。与彼相应定。亦应名静虑○无太过失。要与善静虑相似义中。方名染静虑。余非相似。不名静虑。生牙名种。败种名种。似生种故。立以种名(云云)。
问心一境性(文)此问意。若心一境性是静虑体。相无差别。依何相。立四静虑耶(为言)。
谓初定内具伺喜乐(云云)光云。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以此三法必与寻俱。如烟与火必定俱行。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影显可知。颂不别说。定通四定。不约彼明(云云)。
后之三定渐离前支(文)遁云。如二禅离伺。伺在前列三禅。离喜。喜在乐前也(云云)问。此释难思。若二禅指伺云前。三禅指喜云前者。四禅指何可云前耶。况三禅离伺·喜。何准指喜云前耶。答。准下文。初禅五支。寻·伺·喜·乐·定。第四禅。望定指伺·喜·乐。可云前欤。次三禅。离伺·喜。伺二禅离之。喜三禅初离之。故如此释欤。后渐离前支者。后者三定。前者初定也。前后相对如此。重心云。后三定。前初定支ヲ渐渐离之(为言)渐渐离貌。离貌离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禅也。论云。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离二有乐。具离三种。如其次第(文)此文意。具スル初禅ニ。指伺·喜·乐ヲ。云前支(见)意云。后三定ニハ。具スル前初禅ニ离ス伺·喜·乐支ヲ。谓离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禅(为言)光记如论文。神云。初意具足五支。渐离前支。立二·三·四。心一境性。通于四定。约支具离。立四定别。初定具四支。渐离前四支。立二·三·四定别(文)。
第二明无色定○颂曰。光云。初句及四蕴。明体性。离下地。约生分四。次两句。显除色想。次一句。释总名。次一句。释妨。后四句。释别名(文)。
无色亦如是者(文)光云。此四无色。与四静虑数同。自性同。谓数有四。自性各二。生如前说。即世品说。由生有四种。定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依此数性同故。颂中说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有余四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云云)。
离第四静虑生(云云)论云。离名何义。谓由此道解脱下地。或是离下染义(文)宝云。言离生者。有二义。一染法名生。能为患故。犹如生食在腹。二谓受生。离下地染时。二种生过俱能离也(文)。
此七总名除去色想(文)光云。因解无色。明除色想(文)意云。非无色形。无色相(为言)尧。寻。此七既缘下地类智品道俱生无表色。何云除色想耶。光云。无色虽亦缘下六地类智品道俱生戒色。今据有漏。言除色想(文)。
下六地者。未至·中间·四静虑也(以上)。
缘下地色(文)遁云。谓空处缘第四禅作行相故。未去色想。今色·无色者。约处无也(文)。
依大众部化地部等(文)大众部者。凡圣学无学多众故。云大众。化地部者上座部中从有部出。国王出家弘佛法化本地故。立名(矣等言)。
以色微故立无色名(文)论云。如微黄物亦名无黄(云云)大众部等。引四经。说无色界有色。有部能破重重难答。论见。
问无色多劫(文)宝云。大众部等难也。
谓昔所起(文)光云。此色从心生。非从色起。谓昔所起感色果因。熏习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时欲色界色。从彼无色界心中种生(云云)熏习者。五品熏禅处抄之。寻。色种熏心委意如何。惠云。入无想定前。心心所熏色上。成心心所种子。若生无色界。于修定时。熏心心所上成色种。若欲·色二界。色·心二。皆能持种。三性心各别自持。破云。入不善心时。善色种。何心持也。有部约取果。一切法。至现在。即有取后果之力。此欲·色界。临命终时色。已有取无色最后色果也(文)。
此是论主(文)遁云。以有部宗无熏习成种义故。今详论主。既引经部释大众部难。意应同有部许无色也(文)明眼抄。问。若尔。有部意何。答。泰云。次依经部。答从心生。不同萨婆多从昔欲·色界色起(文)亦可云直从昔异熟因生也(以上)。
谓修定前起加行位(文)光云。正理七十七云。若由胜解思无边空加行所成。名空无边处。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其自体。不依属色待色无方得显了。其相无边。思惟彼时。易离色。加行位思惟虚空成时。随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立此名。若由胜解思惟无边识加行所成。名识无边处。谓于纯净六种识身。住胜解。思惟无边识相。所成随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立名。若由胜解舍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无所有处。谓见无边行想粗动。为厌舍。起此加行故。名最胜舍。于此中。以不作无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住故(已上论文)取意抄之。惠云。根本成从。具缘五蕴法。从加行位。立无边名(云云)遁云。前三地加行心时。思空识等。然实根本。亦缘余法。非常缘空。由此立名。从其加行。不从根本(云云)寻。三地生起如何。惠云。空处缘外空。次厌前外空。思内六识身。次空识行相多粗动。舍空识行相。寂然而住。名无所有处(云云。取意)处言事惠云。问。何故四无色名处。答。是受生处。又谓。外道执彼为涅槃。今谓。破彼立为受生处也(云云)。
谓无下地(文)光云。谓无下七地。明胜想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不同二无心定。名非非想○若想全无。如二无心。便同愚痴黑闇相似。无所觉知。唯有非非想中与上相违寂静美妙(云云)遁云。有昧劣相名非非想者。谓非全无也(文)。
约当体立(文)遁云。谓根本地昧劣相。遮诠表诠。立其名也(文)宝云前三无色加行○不缘根本作行解。非想非非想处加行位中。缘其根本地胜劣想。作如是念。无明胜想。有昧劣想。此念依根本起。即是正立名因。由想昧劣故。从根本。不从加行(文)。
第三明八等至(文)义章云八禅定(一总明二别明文味净无漏亘八等至。故云总。静虑支限四静虑。故云别欤)遁云。泛论定名总有三种。梵名三摩地(此云等持)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名。如前解。梵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通有心·无心。唯定非散。若有心。约离沈·掉。平等而至此定故。若无心定。约定中大种平等。亦名等至。如根品释。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有心。唯定非散。谓能引起此定。名引(云云)。
一味等至(文)本义抄。问。味定者。唯限爱相应定欤。答。味者。味着之义。唯是限爱之称故。味定者。唯限爱相应定。不通余惑相应定也。宝云。问。何故余惑想应。不名为定。答。正理论云。于所缘境。专注不移。方名为定。爱想应定。亦专一境故。得定名。余惑想应。则不如是。谓余烦恼。于自所缘。不能令心专注如爱故。三摩地若与爱俱专注一缘。与善相似(文。以上)论云。缘过去净。深生味着(文)本义抄。问。味定云缘过去多刹那净定耶。答。净定无间所生味定。缘多刹那净定。可生味着也(以上)惠云。前念净定。生后念爱定。前念净定中。有顺退分定及顺住中一分。顺退者。能生后念味定。余净定不生味定也(文)。
谓世善(文)宝云。是有漏故。与无漏殊。即世间之名所简也。净故非味。即是善名之所简也。与无贪等白净法相应故。名为净。释净名也(文)。
缘已灭净(文)宝云。此说容生味定。非一切生唯退分定及住中一分。以退生故。境亦如是(云云)宝云。就缘净中。唯缘过去近净定也。不缘现在及未来也。现在无净定。未来净未曾领受也(文)光同之。本义抄。问。味定唯缘过去一世耶。答。案味定缘自系之理。味定广可缘自他三世诸法也。故婆沙论云。爱相应定。能缘三世(文)诸文非一。光·宝两师。不缘现在等之释。且成味定缘过去净定之当。如此判也。理实论之。广缘现在未来之义。更非所遮欤(以上)。
第一明静虑支(文)光云。第二别明八等至。就中一别明静虑。二明三等至(云云)别明静虑者。八等至中。别明静虑(为言)惠云。支者显成义。五支显初定。乃至四支显第四定等也。或随顺义。各随顺当地定也。或资助义。具五支资初定等也。
唯净无漏(文)光云。静虑摄支。止观等故。非诸无色止增观减。由此未至及中间定。亦不立支。观增止减(云云)此一段为四。初标。静虑有十八。二初静虑中下。列十八支数。三问何故下。明诸地通局(四问在之)四问何故初三下。明支数不等。可见之。
初静虑中有五支(云云)论云。传说。唯定是静虑亦静虑支。余四支是静虑支非静虑。如实义者。如四支军。余静虑支应知亦尔(文)宝云。正理论云。毗婆沙师。显静虑地等持最胜故。作是说。三摩地是静虑亦静虑支。如四支军。亦无有失。如王。与众虽互相资。而于其中。王最为胜(文)光云。如实义者。论主述经部义○象·马·车·步。名四支军。别即是支。总即是军。揽别成总。军即是假。静虑五支应知亦尔。别即是支。静虑是总。以别成总。静虑是假(云云)又云。余三静虑各作两释。应知亦尔(云云)问。初静虑寻·伺等立支委意如何。光云。四静虑支有十八。有三例。一所依定。此有四种。即与诸支为所依故。通诸地。二地法应有。此有六种。初定寻伺喜。二定喜。三定乐。四定中。受地法应有故。于诸地或有或无。三别缘(ヲ以)建立。此有八种。初定乐(轻安)二定内净(信)乐(轻安)三定舍念慧。四定舍念(文。取意)今疏问何故初二以下释。光记别缘建立ニ当ル也。
一寻二伺(文)寻·伺不定地法二种也。第四卷疏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云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云云)。
三喜四乐五等持(文)喜者第四卷颂云。余处此名喜(文)疏云。此者此第六识心也。谓此心悦于下三地(欲界·初·二禅也)名为喜(云云)乐者轻安乐也。惠云。轻谓轻利。安即安适。与相应心。作适悦因(云云)等持者三摩地也。如前。
一内等净(文)委如下释。
一行舍(文)第四卷疏云。舍者。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惊觉性(文)解云○名行舍也(文)遁云。善舍行蕴摄故。标行舍名。不同舍受。受蕴摄故(文)。
二正念三正慧(文)光云。由离喜故。念·慧名正(文)。
问何故初二(文)此下。明诸地通局。显配立有无。此问意。轻安·行舍一切地在之。何故初二与三·四不同耶(为言)。
答第三定(文)婆沙答前问。多复次在之。此一复次也(光见)宝云。第二静虑。喜极动踊第三静虑乐受极增。二俱能为爱胜生处。三四弃彼故。行舍增(文)。
初二既不立行舍(文)宝云。正理论云。行舍·轻安。互相覆蔽。若处有一。第二便无。轻安治沈。其相飘举。行舍治掉。其相寂止。故安与舍互相覆蔽(云云)。
答随起增上净信(文)光云。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坚固。第二静虑有极胜喜故。唯此立内等净支(文)婆沙多复次在之。此是一复次意也(光见)。
答彼有乐受(文)光云。婆沙意云。第三定有极适悦受。为耽此乐。不欣上地胜法。能为自地留难。对治此故。立正慧支。故世尊说。应以正慧觉了此乐。上下地中。无有自地极乐留难如此地者(文。一复次意也)宝云。乐。于三有中。是诸有情极所耽味。第三静虑中有最胜乐故。理应立慧。观察厌舍。若无慧者。自地善根。尚不能成。况进求胜。为治如是自地过失。第三静虑立慧为支(云云)。
答此第三定(文)立念慧为支。止自地·下地留难(为言)问。此云为胜喜漂溺。云为胜乐留难。意如何。宝云。第二静虑。有最胜喜。轻躁绕乱。如罗刹私。第三定中。有最胜乐。如天妙欲。极为难舍。第三·四定。由行舍支。随其所应。虽已弃舍。而恐退起。立念遮防。余地不然。故不立念(文)此释意。耽下地喜乐退起故。为下地所留难云也。故立念为支。遮退起(为言)。
问何故(文)第四明支数不等也。
答欲界诸恶(文)宝云。由欲界多诸恶法及妙五欲难断难舍。第二静虑有重地喜。其相动踊。喜中之极。引五部爱。难舍难断。为对治彼故。初三各五支(文)恶法者。嗔等不善烦恼欤。重地喜者。喜初地在之。故云重地欤。
又解(文)光云。问。若从第三静虑。超入空处。复从第四静虑。超入识处。俱无支。云何随顺答○初时难故。假支齐等。后时易故。设不立支。亦能超入(云云)。
第二明支体性(文)约七十五法。明体性也。
颂曰(文)光云。初句总显体数。下三句显异外宗(文)。
实体十一(文)光云。此中别说喜·乐·舍三。故言十一。若据种类唯有九种(念·定·慧·受·信·轻安·行舍·寻·伺)喜·乐·舍三同是受故(文)。
谓初五支(文)光云。谓初五支。寻·伺·喜·乐·定。即五实事。第二静虑喜·乐·等持三支。如前增内净支。足前为六。第三静虑等持。如前增余舍·念·慧·乐四支。足前为十。第四静虑舍·念·定三支。如前增非苦乐受支。足前为十一(文)问。七十五法中。何故唯九立静虑支耶。
问初二已有(文)为显异经部问起。光云。若顺净。偏胜与定同缘。立静虑支。第一色法非与定同缘。故不立支。无表虽定俱有。非定同缘故。不立支第二心法。顺流转。定顺还灭。故不立支。第三心所法中。大不善地法·二。大烦恼地法六。小烦恼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贪·嗔·慢·疑。体是染非顺定。并不立支。大地法十中。虽并通善。唯四立支者。念·定·慧三。顺净偏胜故。立为支。受于杂染·清净分中。势用俱胜。据顺净边。立为支也。忧·苦二受唯欲故。不立支。想·思·触·欲。皆顺流转。作用偏胜。故不立支。作意唯在欲界散地故。亦不立支。胜解唯于无学位胜。静虑遍于一切位胜。故不立支。大善地法中。唯三立支者。信一切众行初基。或如水精珠。置心品中。令心澄净。故立为支。轻安治惛沈。行舍治掉举。由此得定。或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别立。余七虽善顺净。非偏胜。精进于顺他地为胜。谓初静虑精进。顺第二静虑为胜。乃至无所有处精进顺。非想。为胜。静虑支顺自地胜。故不立支。惭愧无贪·无嗔·不放逸·不害等诸善法。多于欲界散地恶法。为近对治强胜。非于定地故。不立支。不定地法中寻·伺。顺净偏强。能助等持。制策于心。令离粗细。对治欲恶。故并立支。恶作·睡眠。生得唯在欲界。支加行。唯在定地。是故不立。第四不相应行。非相应。故不立支。第五三无为非起用。支要须起用。与定同缘故。不立支(云云)取意抄也。
答初二定中(文)光云。虽初定有三识乐。正在定中无乐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乐。正在定中无五识故。亦无心受乐。以说有喜故。喜即喜受。无一心中喜乐二受俱行故(云云)心受者。意识相应受也。身受者。第三卷疏云。身受。即五识相应受也。身谓所依。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释也(文)。
依经部宗初二定乐(文)论云。有说。无有心受乐根。三静虑中说乐支者。皆是身受所摄乐根(文)光云。述经部解(云云)今疏。初二定乐是身受乐者。遮萨婆多意初二定乐云轻安乐。是身受乐。非轻安乐云也。实经部意。前三定乐皆是身受乐也。
许在定中(文)本义抄。问。经部宗意。定中所可起身识耶。答。定中微细身识粗动故。设虽经部宗意。定中难起身识欤。但许在定中者。由胜定力。次念有轻安风触起。次念引生身识相应乐受。还能顺起意识相应三摩地故。名为定中。实是定后定前中间。有经安风触起。引生身识相应乐受也。故今论中。经部条有部难。破云。若谓外散故应失坏定者。无如是失此轻安风。从胜定生。引内身乐。还能顺起三摩地故。若谓起身识应名出定者。此难不然。由前因故(文)光云。前因即是此轻安风。从胜定生引内身乐。还能顺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云云。以上本义抄)有宗论轻安心所。不论轻安风触。经部虽许轻安风触。不立静虑支也。可思之(本义抄意)神云。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顺乐受妙轻安风。遍触于身。发身识故(云云)。
于离生喜(文)光云。诸圣弟子。于离欲染生喜身中。证得此定○彼于尔时。已断五顺下分法。或已断五盖法。修习五法。皆得圆满(文)。
一欢二喜(文)论云。一欣二喜等(云云)。
谓若证得(文)光云。此内等净。即是信根也。谓若证得第二静虑。于定地染。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得初定时。离散地染。虽复生信离定地染。犹未生信故。于初定。不立信支。复离初定染。复于定地信故。于二定。立以信支。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鼓动。定内等流故。名圆等净。与内等故。立内等净名(文)。
离外均流故(文)光云。第二定。能远离彼寻·伺鼓动○寂静转。名内等净。若有寻伺鼓动○不寂静。转如河有浪。不名内等净(文)准此文。河无浪。云均流。河有浪不寂静。不均流欤。惠云。初定有三识缘外境。二定离此离外均流故。有内净(文)宝云。信是净相释净名也。离外释内名也。均流释等也。净与内等故立内等净名者。合释也(云云)。
谓上座部(文)宝云。谓上座部计别。有喜是心所法。而是非受。三定中。乐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体各异(云云)。
无离生喜乐(文)光云。有二师释。此下初师解。此明初染无喜乐支。有寻·伺·定支(云云)惠云。非离烦恼而得生故者。由定与烦恼相应生。名非离烦恼而定得生(文)光云。正理七十八云。且有一类。随相说言。初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虽染污定亦喜相应。非因离生故。非支摄。此不唯说离欲生喜。亦说因离自地染生。以契经中先作是说。离诸欲恶不善法已。复作是言。离生喜乐。此中重说离生言者。为显亦有喜离自地惑生。为显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与乐合说轻安相应。必是善故。由此染定必无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种(文)此文意。契经以重说离生喜乐言故。初禅喜乐支唯善性故。染污定无喜乐支(为言)尧。问。何故第二禅染污定立喜受耶。答。光云。第二染定许有喜支。初禅中无。以何为证。以初定喜说从离生。第二中无离生言故(文)难云。何故初禅重说离生。染污定显无喜支。第二定不尔立喜支耶。答。离欲界猛利恶不染法始所生喜乐。名离生喜乐。故以初禅殊胜喜乐。为其名。即以之为喜支也。第二定无此义故。不说之欤。犹难云。设虽离生喜乐之喜唯善性。何以染污喜受不立支耶。答。立支法者。是胜用增上法也。然于初禅染污喜。非胜用增上故。不立支也。例如第三禅染污定相应相应念慧。无胜用增上义故。不立支。此亦同也(以上尧圆抄)。
第二染中无内等净(文)光云。乐同初定故。不别简。有喜定二故。正理云。第二染中。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浊故。虽诸世间说有染信。而不信摄故。不立支。乐是轻安。唯善性摄。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文)。
第三染中无正念正慧(文)光云。此明三定染无念·慧二。行舍理无。同第四简故。不别说。但有乐定。故正理云。第三染中。无正念·正慧。彼为染乐所迷乱故。染污定中。虽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舍。唯是大善法摄。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文)。
第四染中(文)光云。此明第四染定无舍·念二有中受·定(云云)以此二种大善地摄(文)遁云。彼师。此二唯善故。染定无。余通善染故。皆容有。正理云。彼说。染中喜·信·念·慧。皆同是支摄。皆通染故。信即内净支也。然信亦是大善地法。彼说通染。自是别义(云云)明眼抄。今案此第二师说。信通染。应是不正义也(以上)。
第四静虑无八(文)论云。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文)。
无八灾患动(文)遁云。粗对治欲界及出入息。则言其八。若唯对色界定内心所。即离寻·伺喜乐(文)初师意。契经第四定名不动者。彼定自体为灾患不所动故。名不动(为言)有余师意。契经不动者。此喻也。谓第四定离灾患不动。如灯焰不动(为言)。
有余师说(文)惠云入第四定。能照万物。寂静无灾患动。如密室灯能照万物灯焰不动也(文)。
论云如定(文)光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初二有喜。第三有乐。第四有舍。生静虑亦尔不(文)。
第二有二(文)宝云。无余识故。无三识相应乐。心悦粗故。无意识相应乐也(文)。
第三有二(文)宝云。第三定中心悦细故。有意地乐。第四定中心转寂故。唯有舍受(文)。
定生受有差别(文)本义抄。问。生静虑可有近分·根本不同耶。答。生静虑无近分·根本不同也。定静虑中。胜品禅定。名根本地。劣品禅定。名近分地。故有此不同。生静虑者。除定静虑定烦恼。外三性色·心·心所·心不相应。属地生法。更无胜劣差异故。无近分·根本不同也。但生受有差别者。谓虽有生静虑中喜·乐·舍受差别。无近分·根本不同故。非如定静虑所有诸受也(以上)。
第六明起下心(文)此科光记趣也。宝云。第五明借识也(文)论云。上三静虑○无寻·伺(文)遁云。以上地无寻伺故。无三识身及发表心。欲见闻触时。借初禅识及发表心。为上事业。以此等识与寻伺俱故。并是初禅系(云云)。
如起化心(文)第二十七卷十四能变化心段在之。谓初禅起欲界化。第二禅起初禅起也。
不起下染(文)宝云。唯借无记。不借染·善。生上已。离下染品。不起下劣善故(云云)光云。无记虽下劣。非是正厌。中庸故起(文)。
威仪无记(文)光云。生上三定。起下诸识。若起下身识。唯是威仪心。或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眼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耳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唯是似威仪心。若起下发语心。若泛尔发身·语业者。是威仪心。是威仪心。尚得通缘十二处。能发语业。理亦应得(云云)宝云。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识。是何无记。有人云。唯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似威仪心。皆谓不然。耳识。不可是威仪心。发语表业。亦不可说是威仪心。违多论故○问。既言四无记摄无记心不尽。未知借识是何无记。答。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耳识非威仪。非威仪无记。上地无工巧无记。变化唯在意。非变化无记。异熟非异地起。非异熟无记。此故知。唯是自性(云云)光云。威仪心尚得通。缘十二处。能发语业。理亦应得(文)禅淡抄。宝意。威仪心者。起威仪根本。缘行住坐卧。缘威仪。起威仪加行也。似威仪。后起也。起威仪。必意识也。泛借起眼识。非起威仪事。必然也。缘威仪·似威仪。通眼识。起威仪加行后起。起威仪前后近起也。生上三静虑泛尔借起眼识。何必起威仪前后起云耶。遥隔起威仪后也(以上)明眼抄。私云。似威仪心。何必威仪心后起耶。救宝师难也(以上)泰法师意云。眼·耳·身识。是化心类。总名禅果心。若起语业。唯变化心。若起身表。通威仪·变化(云云)问。付泰法师释。光法师破云。准诸论。二十心中。通果心。唯与定心相生。岂有泛尔起下三识皆入定耶(云云)光。意云。修得眼耳识。是化心之类。同名通果。容有此理(云云)又论云。生上下如起化心(文)以化心为喻。故知三识等非化心耶(私难也)答。私救云论并云。通果心唯与定心相生者。且据修得说。以修得者是正通果心故。推法师意。必可谓尔(矣)如起化心者。以正化心为类(已上)。
寻。借识貌如何。义章云。若依毗昙。借初地威仪心说此言借者。上威仪心流类。似于初禅心故。名之为借。不从彼来。问曰。上禅唯得借下威仪之心。亦得借善。释言。唯得借威仪心。不借下善。何故而然。良以威仪是浮漫心。非力励生。上地所起流类同下。故说为借。善生力励。随地各别。上地所起不与下同。故不名借。若依成实。上地皆用欲界心。说上得寄起欲界心故(文)永正七(庚午)正月七日勘之。可秘之。第二明等至(文)光云。第二明三等至(文。味·净·无漏。三等至也)。
论云如是(文)神云。上来七行颂。合为第二别释静虑事。自下有九行半颂。总分别三等至(文)。
八本等至(文)光云。正理论云。此中但说本等至者。以诸近分。未离染时。有全不成由加行得(文)。
从上地生自地时(文)遁云。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从上地来。应言生下地(云云)又云。问。何故受生要从上下。答。下得上。定才离染时即得。是前义摄。非待受生。受生之时。先已得故。要从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文)。
上七等至(文)遁云。以望欲界故。言上七。既简有顶。应言下七。故论云。下七皆然(文)。
无漏等至由一缘(文)问。超越证者。依根本地。入见道时。亦得根本无漏定。何不云入圣性离生得耶。答。论问答也。光云。入见道得非决定。虽超越人。依根本地。入见道者。亦得根本无漏等至。以次第者。入见道时。尔时未得根本定故。即非决定。此中但论释定得者(云云)。
各至第三(文)遁云。自地为一。次地为二。隔一地为第三(文)。
远故○第四(文)超有二种。一超定如今疏释。唯超一地。二超缘。于此不念作意·念作意异。不念作意。唯超缘一地(如超定)谓缘欲界。无间能上。缘初静虑。或第二静虑非余(乃至)缘非想。无间能下。缘识无边处。或无所有处也。若念作意。超缘多地。谓金刚喻定。缘九地灭道之中。缘欲界·四静虑·空无边处·六地灭道。金刚喻定。无间生初尽智之时。所生尽智。唯缘有顶苦集者。性相之所定故。可有超缘多地之义也。
如从初禅(文)遁云。应知。此中先明初定。次无所有最后明四禅等者。谓明从少向多。为次不约上下地为次第也(云云)。
有顶净无间(文)遁云。前定是无漏故。除有顶。今明有漏故。取有顶。然数最少故。在初明(文)。
染污○生自地净染污(文)光云。正理云。极相违故。不生无漏(文)宝云。染唯生自地染及自地净。并生次下地净。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文。三个大事随一也。二十增减等也)。
如从有顶(文)正文云。此文难了。光记无此文(以上)染等至。生次下地故。可生无所有等至。何云生识处耶。故正之。
谓为自地烦恼(文)论云。若于染净能正了知。可能从染转生下净。非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从染生净。先愿力故。谓先愿言。宁得下净。不须上染。先愿势力随相续转故。后从上染生下净定。如先立愿。方趣睡眠。至所期时。便能觉悟(文)遁云。此是防定心。谓观行者。作如是愿。我宁起下善修。不起上染。后为自地烦恼所逼之时。由先愿力。能起下善(文)。
前说净染(文)光云。如上所说○约在定净及染说(文)遁云。加行善。无命修义。故言生得。夫受生心。必是染污故。生一切。然于欲色二界。通中生二有染。若无色界。唯生有染。不生上染者。谓若离染能生上地。便非染心命修。若未离欲染。即不生上故。无染心能生上理(文)。
若命修时○及生下地(文)正文云。论云。能生自地一切下染(文)准知。今文生下地三字剩。应言能生自地及一切下染(以上)惠云。善·及无覆无记。皆名净。不善·有覆名染也(文)。
第三明顺四分定(文)四分定者。分净定为四种。分者别分也。为一切种皆能生耶(文)一切种者。则四种欤。神释此问意云。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四分定皆能生耶(云云)。
有顶唯三(文)本义抄。问。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顺自地胜德。名顺胜进分(见)若尔者。有顶地。何无顺胜进分耶。答。光所引正理论云。然胜进分。总有二种。一者自地殊胜功德。二者上地殊胜功德。若能牵引彼。名顺胜进分(云云)又婆沙业蕴。说有顶地有四分也。或婆沙第十一云。非想非非想处。唯有三种。除顺胜进分(文)今论有顶唯三之文同之。光会此相违云。此论及婆沙十一。据有顶地更无上地可欣趣故。故说彼地无胜进分。婆沙业蕴。据当地中更有胜德可欣趣故。言有胜进(云云)此释意。就地论之。顺自地名顺胜进分之谈。前于有顶地更无上地故。云无顺胜进分也。婆沙业蕴。于当地中。更有胜德可欣趣故。有顶地。亦有顺胜进分(为言)各述一门不相违欤(以上)。
释四分相(文)义章云。释有两义。一义释云。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以可退故。名为退分。非是已退。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退。名为住分。上品净定。微能厌伏自地之过。趣求上定。名胜进分。上上净定。能学观法苦无常等。出生圣道。名决定分。第二义者。下品净定喜。为自地烦恼所陵。名为退分○虽为自地烦恼所杂。而不失定同地法故(等云云。可见之)准此释。退分定顺烦恼者。下地或自地烦恼欤。
顺烦恼者(文)光云。问。若顺退分。能顺烦恼。如已离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舍。从何生。或解云。从住分生。故正理七十八云。若顺烦恼名顺退分。诸阿罗汉宁有退理○顺退分○离染舍故○诸顺住中有顺退者。亦得建立顺退分。名从彼有退(文)。
顺退分生二(文)光云。初能生二。谓顺退分及顺住分。不生后二。以隔越故。诸论皆同。第二生三。除顺决择。亦隔越故。第三生三。除顺退分。以隔越故(文)。
顺决择唯生一(文)宝云。顺决择方。唯生自类。不生胜进。与前不同。详其意趣。以住决择分者。乐断诸有修无漏故。不生胜进分也(文)。
谓观行者(文)依光记意。为五种加行。一有漏等至顺逆均次。二无漏等至顺逆次。三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四有有漏顺逆均超。五无漏顺逆均超(已上加行)六有漏无漏顺逆间超(此句超定成)光云。总有六种。前五加行。复一超成(云云)神泰同之。依宝记意。为三种加行。一顺逆均次入加行。宝云。先上下均次入有漏。次上下均次入无漏(文)二间次加行。三有漏无漏均超加行。宝云。此时名为超加行满(文)神泰引婆沙百六十五云。问。所说超定加行云何。答○先超欲界善心。从此无间入有漏初静虑○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从彼还入有漏无所有处。次第乃至还入有漏初静虑。于此诸地修环修习。令善淳熟。如王路。已复入无漏初静虑。乃至入无漏无所有处。从彼还入无漏识无边处。次第乃至复还入无漏初静虑。于此诸地。善串习已。复入有漏初静虑。次入无漏第二静虑。次入有漏第三静虑。次入无漏第四静虑。次入有漏空无边处。次入无漏识无边处。次入有漏无所有处。从彼还入无漏识无边处。次第乃至复还入有漏初静虑。于此诸地。善串习已。复入无漏初静虑。次入有漏第二静虑。次入无漏第三静虑。次入有漏第四静虑。次入无漏空无边处。次入有漏识无边处。次入无漏无所有处。次入非想非非想处。从彼还入无漏无所有处。次第乃至复还入无漏初静虑。于此诸地。善串习已。复入有漏初静虑。从彼超入有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有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有漏无所有处。从彼还入有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有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有漏初静虑。于此诸地。善串习已。复入无漏初静虑。从彼超入无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无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无漏无所有处。从彼超入无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无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无漏初意。于此诸地善串修习。是名超定加行成满。从此复入有漏初静虑。从彼超入无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有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无漏无所有处。从彼还入有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无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有漏初静虑。从彼复入无漏初静虑。从彼超入有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无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有漏无所有处。从彼还超入无漏空无边处。从彼超入有漏第三静虑。从彼超入无漏初静虑。如是名为超定成满(云云)。
修超等至(文)光引正理云。修超等至。唯欲三洲○然通男女不时解脱诸阿罗汉。要得无净妙愿智等边际定者。能超非余(文)宝云。人中不简无根·二形。以是圣人不劳简故。所以言人者。简天也○定自在故。简时解脱无烦恼。故简有学也(文)。
一○无所用故(文)于自地。有殊胜净无漏定故。断或等用成。起下无所用(为言)。
通简净与无漏(文)宝云。若依下七地。即不起下无漏。以自有无漏起下无用及劣上无漏故。不起下也(文)。
为尽有顶(文)为尽有漏顶所余烦恼者。遮第一无用故。以自有顶无圣道故者。自地无无漏胜定故。无所有处无漏定势力胜非想故。遮第二·第三故。于下圣道欣乐起故者。遮第四·第五故也。
无记无为(文)遁云。谓虚空·非释灭二无为。唯无漏不缘。若其净定。能缘无记。如无我观等(文)。
不缘下地诸有漏法(文)问。无色根本善不缘下有漏所以如何。光云。根本地摄善无色定。不缘下地诸有漏法。已厌离故。定狭劣故(云云)宝云。无色根本无遍缘。智极寂静故。不缘下地有漏及灭(云云)准此等释。无色界善心。极寂静势微劣故。无遍缘智故。不缘下有漏法。色界善心相异也。
唯能缘○类智品(文)类智品道。可为无色界能治之法故。设虽下地能治。亦缘之也。类智品道。九地展转。为同类因故。无色界心缘此也。寻云。何不缘法智品道耶。答。灭·道法智。虽治上。苦·集法智。不治色·无色。上界苦·集细。欲界苦·集粗。缘粗不可断细。缘欲界苦·集。不能治上。已缘细。可以断粗。灭·道法智能治上也。非全治。故不缘法智品道也。光云。正理云。以但能缘自全治故。法非全治(文)。
无色近分(文)问。可缘下地法上择灭耶。答。唯缘自上地有漏法上择灭。不缘下地法上择灭也。难云。空无边处近分加行善心。既缘次下地有漏法。何不缘彼法上择灭耶。答。空无边处近分加行善心。缘第四静虑有漏法。唯限粗苦障三行相故。择灭无为非粗苦障法故。不缘彼有漏法上择灭也(以上二十卷本义抄意)彼无间道(文)粗苦障行相。是无间道也。遁云。谓空处第四禅。作粗苦等行相。为无间道。乃至非想近分缘无所有处。作三行相。故四近分皆能缘下(云云)。
诸无漏定(文)光云。诸无漏定。皆能断惑。本净尚无能。况诸染能断。以胜况劣(文)。
不能断自(文)光云。婆沙云。问。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断。答。彼虽学作圣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断烦恼。如师子子未能害兽(文)。
中间禅净(文)光云。中间摄净。亦不能断。如根本说(云云)。
为入门故(文)为近方便入门也(为言)。
皆舍相应(文)光云。此近分定起时。艰辛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染。情怀怖故。非喜乐相应(文)。
亦通无漏(文)光云。正理云。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云云)初禅近分厌背自地法。近多灾患(厌背法)欲界故。依厌背自地法。有无漏(为言)。
此八近分无有味(云云)光云。皆无有味。是离染道故。起艰辛故。不生贪爱。以彼味定非离染道生故。是容预道生故。近分地中。虽亦有道。非正离染。助离染故。离染类故。非容预故。不生贪爱。准此释。近分虽有非离染道。离染类故。犹不生爱(为言)寻。近分舍受相应故。下三禅命终受生心。必近分地心。然生有唯染污定。又命终心通三性。其中染污心。命终者在之。若尔者。近分通染耶。答。近分无味定者。约染污定。不遮散心相应结生染也。光云。虽近分心有结生染。以受生命终舍受相应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说。近分无味唯在根本(云云)定烦恼者。专缘任运容预道生也。而八近分地。是离染道。起艰辛故。缘彼不起爱·见·慢·疑等烦恼故。诸近分地无定烦恼也(本义抄趣)。
或三者(文)未至地有味定云师意。未起胜根本定故。缘劣未至定生贪爱故。未至定有味定云也。上七地近分。已得下根本定故。于彼近分。不生贪爱也。故无味定(为言)此未至地有味定云师。不正义也。违婆沙评家故。今论置有说言故(本义抄趣)寻。初禅近分何云未至耶。宝云。正理七十八云。唯初近分名未至者。为欲简别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爱味。依如是义。立未至名。非上定边。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势力引生。及住彼时。已起未故。毗婆沙者。作如是说。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现前义(云云)。
明中定不同(文)明中定。与近分根本不同(为言)宝云。唯初有中间定。自余诸定无升降故。无中间也(文)。
具三等至(文)光云。此中间定。具有味等三种相应。以有大梵殊胜功德可爱味故。有味相应(文)。
唯舍相应(文)光云。此中间定。同诸近分。唯舍相应。非喜相应。由自勉励功用转故。由此说是苦通行摄。亦无有乐。无三议故(文)又云。五议定。与寻·伺相应。彼无寻故(文)。
多修习者(文)光云。若多修习。为大梵王。不多修习。便为梵补。同一处故(文)本义抄。问中间静虑业者。无寻唯伺也。难感梵补天有寻有伺异熟果耶。答。中间静虑业。感梵补·梵众二天异熟果者。感色不相应异熟果也不感心心所异熟果。故无寻唯伺业。不感有寻有伺异熟果也。重意云。心心所。有有寻有伺无寻唯伺等差异。色不相应。无此义。故中间静虑业。虽感梵补·梵众二天色不相应异熟果。不感心心所异熟果也(以上)。
论云已说等至云何等持(文)光云。就中一总二别。此即总结前问起。经说等持至其相云何者。此即别依经问起(云云)惠云。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通三性。定散地唯是有心等者。是定之体平等及能持心。等即是持。持业释。或等者。是引定。前心平等引定生。持即是定。即等之持。依主释。梵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通善·染。唯定通色·心·无心。等者引也。是定前心。引至定位。依主得名。若定名等。持业得名。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是定及有心。等者定也。引者从定引生四无量等。或等者定。前心平等。引至定位。依主释。唯善性(云云)宝云。婆沙六十二云。问。等持·等至。有何差别。有说。应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谓二无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谓不定心相应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谓一切有心定。非等至非等持。谓除前相○平等持心。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云云)。
谓与寻伺共相应(文)论云。有寻有伺三摩地者。谓与寻·伺相应等持。此初静虑及未至摄(文)。
下谓未至(文)于定地未至地最下故。云下。次文下·中·上文体。可思之。
明单空等三(文)单重之相对。可知之。
空即空我所(文)光引婆沙云。以非我行相。对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对治我所行相(文)。
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文)宝云。正理论云。或复相者。是因异名。涅槃无因故。名无相。或相谓世蕴上中下。涅槃异彼故。名无相(文)谓色等五(文)遁云。谓五境也。涅槃是法故。不言除法相除住相者。谓涅槃自性是常住故。不得无之言(文)光云。住滥无为故。不说住(文)。
无愿谓余十谛行相相应者(文)正文云。谓此条颇狼籍。谓谛行相相应一句。通三三摩地。何唯合无愿为一段。故论云。三三摩地下。各各谛行相相应(文)。
非常与苦及集谛因(文)寻。集谛因者。指因一行相欤。光云。苦中四行。二是二非。是故别标。因显集谛。即是因·集·生·缘。或举初显后(文)。
此二谛相可厌患故(文)遁云。虽行有六。约谛名二(文)。
道谛如船筏(文)光云。道虽无漏。加行位中。并作是念。道如船筏。必应舍故(文)遁云。至彼岸已。应舍弃故。可谓得鱼弃筌等(文)寻。云可厌云应舍如何。遁云。苦·集有漏。即言可厌。道是无漏。但言应舍。舍离二不同。俱不愿乐。总名无愿(文)次下云超过。现前所对苦·集·道可厌舍故(云云)上举苦·修·道。下云厌舍。苦·集厌。道舍也。
此超过现前等(云云)宝云。释无愿义。于苦·集·道现所对境。皆欲超过至涅槃故。故名无愿(文)寻。舍离无漏圣道委意如何。光引婆沙云。问。彼于圣道亦不愿耶。答。虽于圣道非全不愿。而彼期心不愿三有。圣道依有故亦不愿。问。若尔。何故修圣道耶。答。为趣涅槃故。修圣道。谓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证。思已定知必由圣道故。虽不愿而要修之。如越暴流。要凭船筏(文)。
以与涅槃相相似故(文)尧云。于择灭涅槃。有空非我相故。若无愿三摩地。为空非我相。令厌舍苦谛者。相似涅槃法厌舍分在之故。今以空非我相。简无愿三摩地也(以上)。
各通二种(文)问。有漏·无漏三摩地。缘境别耶。光云。三三摩地缘境别者。若有漏空。缘一切法。若无漏空。唯缘苦谛。无愿能缘苦集道谛。无相唯缘灭谛为境(文)。
虽无漏者名三解脱门(文)光云。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非诸有漏法是真解脱门性。住世间违解脱故(云云)。
空空等故名为重二(文)正文云。光云。重谓二也(文)按二文意。重名为二。然论文意。三重等持中。初二等持。名之为二。非重名二(以上)见颂文起尽。重二缘无学。取空非常相(文)重等持中。初二取空非常相(为言)后缘无相定。非择为静(文)后者指无相。无相缘非择灭(为言)若尔者。后缘对六身二云。指初二(见)遁云。谓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皆重故。名六身二(文)。
空相顺厌胜非我(文)光云。重空等持。空行相后起。即复还与空行相相应。唯此最能顺厌舍故。非我行相则不如是。见非我者。于诸有为法。起厌背心。不如见空○又婆沙一百五云。如人在道独行。遇逢一伴。虽知非属于己。而不大愁。后若别时。便极愁恼。故空行相。于厌生死。胜非我(云云)。
于空取空(云云)惠云。空取于空。名空空。空之空故(文)。
此五非是无漏相(云云)遁云。谓厌圣道。立重无愿。此五所缘非无漏圣道故。非所厌舍(云云)。
谓此无愿不愿圣道(文)寻。单空·无愿三摩地。虽不愿圣道。作道等四行相。今何云如此耶。光云。无愿正厌有。兼于圣道起不愿心故。谓前无愿。正厌于有。圣道依有故。兼不愿。虽望意乐说不愿道。而于圣道非正增厌故。亦能作道等四种无愿。无愿正增厌道故。以非常观道过失。道等行相。无容厌道。是故于此不作彼四(云云)。
无相无相即缘无学○非择灭(文)寻。准前重等持。重无相。可缘前无相三摩地。何缘非择灭耶。光云。言无相者。无十种相。彼三摩地。虽无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为故。有三有为相。是故不缘(云云)此释意。前无相。所缘择灭无十相故。从所缘境。名无相。能缘无相三摩地。有为法故。有有为相。难云无相。重无相。从所缘境立名故。不缘前能缘无相三摩地。缘非择灭(为言)难云。既不缘前无相。难名无相无相耶。光云。谓缘无相之非择灭。此非择灭。亦离诸相缘无相无相故。得无相无相名○是故此定从境立名(云云)寻。何不缘前无相之上择灭耶。光云。以无漏法无择灭故。唯观非择灭。不缘择灭(云云)。
但取静相○滥非常灭不作灭相(文)寻。常非常灭。其义遥异。何相乱耶。答。常非常灭。其义虽异。灭名是同故。成相乱也(以上本义抄趣)。
寻。不作妙离行相耶。光云。唯此能观非择灭故。非妙行相。境无记故。非离行相。以虽证得彼非择灭犹缚随故。非灭行相。以非择灭非永解脱一切苦故(云云)。
唯是有漏(文)宝云。无漏观道。皆为欣行。此为厌故。非无漏也(云云)惠云。若无漏。即生欣心不能生厌故。重空等三。定不作无漏等持也(云云)光云。显宗云。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于圣道生厌舍故。非无漏。定厌舍圣道。亦缘圣道。取空非常理。可名为厌舍圣道(云云)寻。重无相。缘非择灭。何名厌道耶。宝云。问。二缘圣道取空非常理。可名为厌舍圣道。无相无相。但缘无为。作静行相。何名厌得。答。此欣无学无相等持不转之因故。名厌道。谓彼定起作是言。无相等持不生为善。此既欣赞圣道不生。如何不名厌舍圣道(云云)。
唯三洲人(文)光云。显宗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寿故(文)。
不时无学(云云)光云。唯无学位。以有学者但欣圣道未能厌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时解脱。以时解脱爱圣道故(文)。
依十一地(文)光云。显宗云。依十一地。除上七边。以上七边无胜德故。若在欲界。从未至摄圣道后起。若在有顶。无所有摄圣道后起。余皆自地圣道后起(文)又云。欲界摄者。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文)。
初禅已上(文)正文云。应言二禅已上(文)。
为现法乐住(文)寻。名现法乐住委意何。宝云。既修此定。现在先受离生喜乐。后生梵众受乐。同此何不言住后法乐也。以后法乐非定住故。或退即不受。或生无色等亦不受。或入涅槃亦不受。非如现法乐住决定受也。正理论云。详此唯说现法乐常。为令弃舍现欲乐。说现定乐。令其欣乐。或现乐住。是后乐依。但说所依。能依已显(已上。论文云云)准此释。现者。现在。法乐者。对欲乐云法乐。即善法乐欤。义章云。依如毗昙。初禅善法。名现法乐。以禅中创背欲乐故。偏说为现法乐矣(云云)。
修得净天眼(文)光云。法蕴足论第八。解四修中云。清净眼识相应胜慧。说名为知。亦名为见。谓天眼识相应胜慧。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知见(文)遁云。以天眼能远见故。故修此也(文)。
若修三界诸加行善(文)遁云。诸加行善者。谓欲界乃至有顶诸闻思修所成。及无漏法。此善能引生慧。于诸境中。分别而转说加行言。为简生得(云云)。
得诸漏永尽(文)光云。于六通中。但说二者。天眼通。能观生死。漏尽通。能得涅槃。故经偏说(云云)。
永正七年(庚午)八月二十四日(亥时)抄之讫。去春三月编集当卷之具疏。此秋今日聊终抄出之微功。光阴空移。懈怠之至深可悲之。就中来月中旬比。二十八九卷三十讲可被执行。由先途者及沙汰。不图被补别当。未补之间。寺务方纳。所怠忙无隙。剩初心者论义加扶持。诚忘寝食。仍天性疏荒弥以缓怠。且稽古且为听闻记之(而已)
俱舍论颂疏抄卷第二十九(颂疏论本第二十九)
且第一明四无量者(文)义章云。四无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门说四○经中名此以为无量。亦云。四等缘于无量诸众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复名等(文)。
释曰(文)此一段分为十。一显颂科。二列数释无量言。三明无增减。四出体。五行相。六所缘境。七依地。八不断惑。九修习。十依身。
(如文可知之)。
一慈二悲(文)寻。慈等释名如何。义章云。爱怜名慈。恻[愴*刂]曰悲。庆悦名喜。亡怀称舍。心无存着故曰亡怀(文)。
言无量者。宝云。婆沙八十一更有三释。一云。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故。二云。对治无量放逸烦恼故。三云。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处故名无量(文)。
引无量福故(文)光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从境为名。引无量福故。从等流果为名。感无量果故。从异熟果为名(云云)宝云。无量有情为所缘者。从境名也。引无量福。因无量也。感无量果者。果无量也(文)引无量福者。光云等流果。宝云因无量。可思之。尧抄云。引无量福者。慈等四无量为同类因。引生无量善为等流果。所等流善无量故。于慈等立无量名也。福善也。感无量果者。慈等四无量为异熟因。感欲·色界二界无量异熟果。欲界四无量感欲界果报。色界四无量感色界果报。所感果报无量故。于能感慈等。立无量名也(以上)遁云。由缘无量有情故。得无量福。以得无量福故。得无量果(文)。
此有四障(文)惠云。欲杀有情心名嗔。欲害有情心名害。耽着境界不修善品名不欣慰。于妙欲境界起染着情无厌名贪也(文)宝引正理云。欲恼有情心所名害(文)余如惠。恼害之差异。可思之。
一嗔(文)光云。且舍与慈有差别者。慈能对治嗔所引嗔。无嗔为体。舍能对治贪所引嗔。无贪为体(文)准此释。第一嗔嗔所引嗔。第四嗔贪所引嗔也。
三不欣慰(文)明眼抄云。光云。不欣慰以嫉为体(文)云嫉为体意。显于他有乐无苦中喜受者。与嫉妒违也。义章云。喜除嫉妒。经有中亦云。喜除不乐。以嫉妒故。见他得利。心不喜乐(云云)。
四欲贪嗔(文)论云。不净与舍俱治欲贪。斯有何别。毗婆沙说。欲贪有二。一色。二淫。不净与舍如次能治。理实不净能治淫贪。余亲友贪舍能对治(云云)。
对治此四多行障(文)遁云。多行谓性增多也(文)。
慈悲二种无嗔为体(文)于悲无量体。婆沙·正理·显宗。举无嗔不害之二师异说。今论云。四中初二体是无嗔。理实应言悲是不害(文)准理实应言之文。论主意用不害师。今疏云。若依论主。依用之色也。寻云。付无嗔为体义。与慈无量有何差别耶。答。光师所引正理论会云。性虽无别。慈能治杀有情瞋。欢行相转。悲能对治恼有情瞋。戚行相转。是谓差别(云云)又难云。悲无量治害。尤可为不害体耶。光云。以实而言。悲正治嗔。害是嗔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或悲治害。述论主义。论主解云。理实应言悲是不害(文)寻云。付不害义。颂文云无嗔性耶。光云。解云。不害似无嗔。以无嗔名说。故正理云。有作是言。说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实如是。但害似嗔。以嗔名说。悲之行相亦似无嗔。立无嗔名。理实是不害(已上论文)又解。颂文是前师义(云云)明眼抄云。此中有三解。一解依颂会长行。次解依论主义会颂。次解长行二义。颂且明前师义也。今且云。第二释似胜(以上)。
喜即喜受(文)喜无量体异说非一。婆沙论举二师说(喜根为性。欣为自性。然无评家)正理论出三师说(一喜受为体。二以欣为体。三无贪为体。光云。彼论意破初说。存后两家云云)今论同婆沙初师。以欣为体之义内。又有异说。婆沙论云。有余师说。此喜无量欣为自性。欣体非受。别有心所。与心相应。有说。欣在喜根相应聚中可得。有作是说。喜根后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云云)。
舍即无贪(文)麟云。谓于亲友起贪心。次缘怨家。亦损亲友。便生嗔也(云云)问。舍以无贪为体。唯应治贪。何前云治嗔耶。光云。此舍无量所治嗔。贪所引故。贪是其本。嗔是其末。若贪不起。嗔亦不生。故舍无贪性亦能兼治嗔(文)。
若依论主(文)问。论主意以无贪·无嗔二法为体者。颂文何云无贪耶。光云。解云。理实此舍以二法为体。颂言无贪。且从强说。或颂无贪是前师义(云云)。
与乐是慈(云云)宝云。正理论云。此阿世耶有差别者。观有类如己谓慈。乐有情类离苦谓悲。于他兴盛欣慰谓喜。于亲怨相不思谓此舍(云云)光云。阿世耶者。此云意乐(云云)。
欣慰是喜(文)喜无量欣慰行相者。慈无量与乐。悲无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此则欣诸有情得乐免苦之义也(以上本义抄词。但此正理论欣为体义注也。可分别之)。
舍怨舍亲(文)光云。怨家易舍故先舍怨。亲爱难除故后舍亲(文)宝云。正理论云。此阿世耶(此云意乐)有差别者。观有情类如己谓慈。乐有情类离苦谓悲。于他兴盛欣慰谓喜。于亲怨相不思谓舍。婆沙八十一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忘怀平等是舍相(已上论文。以上)。
愿诸有情得如是乐(文)神云。正理论云。且慈无量愿得何乐。有说。愿得第三定乐。诸受乐中此最胜故。若自未证由闻故知。有说。愿得涅槃妙乐。于诸乐中此最胜故。有说。愿得阿罗汉乐。此已解脱诸烦恼故(文)问。虽作与乐等行相。实不得乐。非颠倒耶。光云。虽实未得。由善意乐无颠倒。虽实未得。与胜解相应起故。非执真实。故非颠倒(文)惠云。大乘真实与乐。如变大地为金银。搅海水与苏酪等也(云云)。
缘欲界一切有情(文)光云。正理云。皆缘欲界有情为境。能治缘彼嗔等障故。谓于欲界有怨亲中三聚有情。能生嗔等。于中有舍怨亲等相便能伏除嗔等烦恼。是故此境唯欲有情。必不缘色·无色界。大悲体是无痴善根。由此力能通缘三界(文)。
喜无量唯依初二静虑(文)光云。第三喜无量但依初·二静虑。喜受摄故。余定地中无此喜故(文)。
余三无量依六地(文)光云。此师唯约定地以说(文)。
或五者(文)光云。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谓除未至。是容预功德。已离欲者方能起故。未至定是未离欲道。设已离欲亦不能起。此师但约容预德(文)。
或有欲令此四无量(文)宝云。此师意说。定·不定地·根本·加行。以皆缘无量有情。授与饶益。除去衰损。庆慰得舍。忘怀平等故(文)。
前文已释根本不断惑了也(文)二十八卷云。无漏能断惑及诸净近分。释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诸净近分亦断烦恼。即欣上厌下断也。言近分者。简根本地。以根本净不能断惑。不能断下。谓已离故不能断自。自所缚故不能断上。以胜己故。中间禅亦不断惑(文)。
上亲友者(文)麟云。先从上亲起者。谓从易向难故。修悲及喜同上。若修舍者。从处中起。与上不同。先舍处中。顺舍易故。上亲起贪舍难。故最后说(文)。
谓财法交(文)财法交者授与财法交极亲爱云意欤。光云。正理论云○中亲友者。谓财法交极相亲爱。下亲友者。谓唯财交亦相亲爱(云云)。
随得一时必成三种(文)麟云。若于初二定得一必四。若三定已上得一必三。以无喜故。今约定成故言成三。不言成四(文)光云。随得一时。必成慈·悲·及舍三种。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文)。
初句总标(文)此一段分为十。一颂科。二标数释相。三别明前三解脱。四明前三依地。五明四无色解脱。六明灭定解脱。七总明缘境。八明第三定无解脱。九明修净解脱。十释身证名。
谓于内身有色想贪(文)光云。一于内色身有色想贪。为除想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今方内身令贪不起。名初解脱(文)古(尧)云。有缘内身之想。与此想相应贪亦有身中。为伏除此贪故观外不净青淤等色。令贪不起。故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修今此解脱行者。虽已离欲贪。而为令坚固故。以不净行相观外诸色。由于外色数观察故。于内身色中亦生厌想观外不净相已。方内色身亦是不净。故贪不起也(以上)此意。内者内身。有色想者。有缘内身色想相应贪(为言)观外者他人身也。寻。于心所中何取想耶。光云。然契经中言想观者。于贪聚中想增言想。于无贪聚中观增言观。故言想观(文)宝云。言内有色相观外色者。谓胜解作意。观自己身被虫啖等。见内身相及见外虫故。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故正理云。经言有色观诸色者。为显何义非未除色。能如实通此经深义。然诸先圣传授释言。未能伏除缘内色想。是有色义。云何知然。第二解脱差别说故。谓于第二既作是言。内无色相观外诸色。故知初解脱未除内色想。由此论者建立最初。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观行者如害怨尸。虽已离欲贪。而为令坚固。以不净行相。复观外诸色。由于外色数观察故。于内色中亦生厌想。如乐净者。颈系拘尸。极怀羞惭深生厌恶。如是观外不净相已。方内色身亦是不净。观心净故。见内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观箧中众色类物。名初解脱极成满位。此成满位解脱何法。谓心于色不乐增背诃毁厌恶。遮止欲贪。即解脱欲贪。是无贪性故(已上论文云云)此意。内者内身有色想者。有缘内色想。是有色义。谓观内色生厌想。遮止欲贪(为言)观外者虫等也。两师意可思之。麟云。言于内身有色想贪者。此是旧解。以有想贪故名有色想。新云。谓胜解作意观身自己被虫啖等。见内身相及见外虫。故云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此以身想名为色想。与章不同(文)旧解光释。新宝释。明眼抄云。今见二师意。光师自身名内。以他人身等名外。宝师以自人身名内。以虫等为外也。然正理论初解脱云。观外不净已方内色身(云云)知观他死尸不净已。以方自师。光法师意顺此文也(以上)。
谓于内身无色想贪(文)光云。二于内色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于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第二解脱(文)宝云。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者。谓胜解作意。见内自身被虫食等。不见身相。顺见虫等。故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故正理云。修观行者从此后时。渐复遣除缘内色想。谓以胜解想自命终。舆载身置弃尸处。种种禽兽争共食啖。须臾身尽唯见禽兽。或于是处以火焚烧。乃至遗灰风所飘鼓。须臾身尽唯见空界。或想自身。如苏盐等为火水等之所融消。乃至身无唯见火等。名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此胜解力除色想故。虽缘身起。而不见身。既已遣除缘内色想。心相续转无别事业。胜轻安乐任运现前。于此位中。数数修习缘色处境厌背行相。是名第二解脱成满。亦如第一解脱欲贪。虽于先时修不净想已得解脱。缘色欲贪。与无始来我爱难遣。若观身有。仍恐追生。故后复修内无色想厌恶色观。清净过前。行者尔时。依初静虑得此二观。深生味着。为欲令此转增进故。入第二静虑。复修二解脱。复修二法次第如前(已上论文)宝意。内有色者。见内身色相乱坏不净流出故云有色。内无色者。前内色未无。今内色已无。禽兽食啖尽故云内无色也。同智论说欤。麟云。第二内无色想者。亦是旧义。新云。胜解作意。名自身被虫食等。不见身相。唯见虫等。故言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文)。
第三净解脱(文)光如今疏。宝云。正理云。彼瑜伽师久观不净。厌恶转故。令心沈忏。为欲策发令暂生欢。或为暂解。久修劳倦。或为自审验不净观堪能故。彼复依第四静虑。于欲界色起净胜解。先取宝衣花等净相。由胜解力渐广思惟。遍于所缘作净行相。如契经说。彼于后时。应取少净相总思惟诸色。此虽策心。而不掉举。虽观净相。而不起贪。既知善根势力增上。次复于境略聚其心。于一所缘观净而住。此位名曰净解脱满。能究竟舍不净想故。此净解脱亦如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已上论文以上)问。观净色相如何。义章云。又此观时。先取金银诸宝色光。以方骨色。所取宝色实是清净(文)又云。净解脱者。除去皮肉。唯观白骨。又观骨光。作其青·黄·赤·白想。名净解脱。观法云何。先取金银诸宝等光。用方骨相。后得见之(文)。
依婆沙论(文)婆沙论八十四云。问。解脱是何义。答。弃背义是解脱义。问。何等解脱弃背何心。答。初二解脱弃背色贪心。第三解脱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解脱弃背次下地心。想受灭解脱弃背一切有所缘心(文)。
初二解依初二意起(文)论云。初二解脱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文)古(尧)云。初·二不净解脱。初禅解脱能治欲界眼识所引贪。第二禅解脱能治初禅眼识所引色贪也。问。初二解脱唯以欲界色处为境。然色界色清净。何观欲界不净色。离色界色贪耶。答。光问答也。光云。问。色界色净。观欲不净。如何能离色界色贪。解云。此非正能断。令暂远离故(云云)又光云。正理云。欲及初定有显色贪。由眼识身所引起故。为解脱彼。初·二定中立初二解脱。二·三定中眼识无故。亦无所引缘显色贪故。三·四定中无不净解脱。初·二解脱相似善根。虽欲界中容得有。为欲贪所陵杂故。不立二解脱名。三·四定中。虽亦得有。去所治远。势力微劣。不得名第三解脱。依彼后静虑离八灾患。心澄净故。第四并近分立后静虑名(文)。
无色散善者如命终心(文)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不可限命终心。是以今论余所中。明二十心相生云。生得善心无间生七。无色界生得善心无间生自界加行善心判。若无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终心者。岂可生加行善心哉。难。论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文)限命终心(见)如何。答。案论文起尽。四无色解脱体。简彼界散善标亦非散善性微劣故毕云。彼散善者。如命终心。无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终心云也。如言所显。其意在之。全非遮余时起生得善心矣(已上本义抄意)。
灭受想解脱(文)灭尽定十四不相应中一也。根品(第五卷)释之。谓有实体性。灭心心所。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唯依有顶。下诸地皆有想。行相粗动。难可止息。有顶名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依有顶也。彼无色。若灭心。同断灭。故异生怖畏不修之。圣者现法涅槃胜解ヲモテ入也。
一者想心(文)麟云。言想心者。谓粗相心也(文)想微细微微三心者。心品粗细最细三重也。谓粗云想。细云微细。最细云微微。此位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有二十二物。二十一心所者。大地十·大善十·欣厌随一也。光师余处(五)所引婆沙论云。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云云)意灭二十二物心心所。有二十二物不相应行。替处名灭尽定也。想心等三心位。若欣心所现起之时。缘灭尽定。厌心所现起之位。缘受·想等心所。不缘灭尽定也。难。光释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文)如此释。不缘受想等(见)如何。答。入心位厌受·想等心所。欣灭尽定。不过此二。厌受·想等心所之时。虽不缘灭尽定。此犹欣灭尽定故。厌受想等心所也。故对出心广缘余法。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等也(以上本义抄意)问。今疏云入灭定心。总有三种(见)如此释者。入心者亘三种(见)然结释云。从微微心入灭尽定(文)若尔。入心可限灭尽定欤。如何。答。今此入心者。专虽名微微心。广取之者。可通想微细心也。故标释不相违欤。本义抄当处并第五卷论义在之。可见之。
入心唯是有漏(文)光云。入心缘彼灭尽定寂静方能入。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反缘灭定。故通二种(文)。
初二可憎(文)麟云。初二可憎者。观不净故。第三可爱者。观净色故(云云)。
各缘自地上地苦集灭谛(文)麟云。缘上苦·集·灭者。谓下劣故。及背下故。不缘下也。及缘九地类智品道者。谓无色不缘下欲故。不缘法智。此四无色能遍缘故。故能缘非择灭及虚空等。故婆沙云。若谓一物。若谓多物。一切皆缘。又云。灭受想解脱无所缘(文)空无边处近分地加行善心。缘第四静虑有漏法。唯限粗苦障三行相故。择灭无为。非粗苦障法故。不缘彼有漏法上择灭也。类智品道。九地展转为同类因故。无色界心。缘下地类智品道故。缘彼法上非择灭也(第二十卷一个论义也)无色界善心。可缘下地能治类智品道也。类智品道。可为无色界能治之法故。设虽下地能治。亦缘之也(此同处论义也)。
第二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文)第二定中无色贪故者。述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故也。谓欲界(并)初静虑。有眼识所引显色贪故。为对治彼。初·二静虑。立初二解脱。第二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第三静虑。不立初二解脱(为言)自地妙乐所动乱故者。明第三静虑不立解脱故。第三静虑意地妙乐受所动乱故。不立净解脱(为言。本义抄趣)问。初二解脱。唯治显色贪。为当治形色贪欤。答。通治显·形二色贪也。但论文。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者。就显且述治显色贪。尽理论之。可云通治显·形二色贪也(以上本义抄)古(尧)云。青·黄·赤·白四色。是众色根本。长短等形色。是青等上差别故。初二解脱。依治显色贪。亦形色贪自被治欤。
答为欲令欣(文)论云。为欲令心暂欣悦故(文)光云。一为策心令欣。二为审知成满(文)。
此二胜故二界边故(文)殊胜故者。余解脱身中证得故。虽可名身作证。第三·第八殊胜故。得身证名云心欤。或又第三净解脱名身证。义章云。观察净身。证得解脱。名身证解脱(云云)第八解脱名身证。光所引婆沙云。想受灭解脱。以无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名身证(云云)二界边故者。光所引正理云。色解脱中。净为边际。于诸无色。灭定为边(文)。
一内有色相观外色少(文)光云。一于内色身。有色想贪。为对治彼。观外小色。作青瘀等。二○观外多色○三于内色身。无色想贪。但为坚牢。观外小色。作青瘀等。令贪不起。四○观外多色○又于内身。无色想贪。但为策心或试烦恼。观外青黄赤白四色。令贪不起(云云)问多少分别如何。义章云。于外色中。始观一身。以为不净。名外观小。何故不多。龙树释言。学观之始。畏心难摄。不取多观(文)。
初二如初解脱(文)光云。初二胜处自性地等。如初解脱。是初解脱果故○(文)次二胜处·后四胜处同之。麟云。解脱是因。胜处为果。因修解脱。八胜处故。前三解脱。于诸色中。但能总取不净净相。今八胜处。于诸色中。分别多小青等异相(文)异相者变异相也。
观外青黄赤白(文)义章云。青黄赤白是八解中第三解脱。于外色中。除去皮肉。作其骨想。后观此骨。作其青黄赤白等想。为四胜处。观法云何。欲为青观。先得四禅。次于外色取小青相。还入定中。复观皮青。如是往返。极令能熟。名青胜处。黄等亦然(文)。
能制所缘(文)宝云。前三解脱。于诸色中。但能总取不净净相。今八胜处。于诸色中。分别小多青等异相故。前解脱。但于色中。弃背欲贪及不净想。今八胜处。能于所缘。分别折制伏。令随心转(云云)分折所缘境者。分别青黄赤白事欤。
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文)释胜处名也。宝云。言胜处者。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名胜处。答。降伏所缘。摧灭贪爱故。名胜处。正理云。或于是处。转变自在不随起惑故。名胜处。胜于处故。立胜处名。或此善根即名为处。处能胜故。立胜处名(云云)光云。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故。名胜处。或胜烦恼故。名胜处。或此善根名处。处能胜故。名胜处(云云)。
解脱后起胜处事。明眼抄云。问。若解脱后起胜处者。第二解脱。已舍色贪。后起胜处。初二何故犹名内有色想耶。答。若依光意。有色想贪者。且约义次第也。非实有贪也。若依宝法师。虽已舍贪而有色想。观内身故也(以上)。
遍处有十(文)问。遍处观门行相如何。义章云。行者初先系意安静。于己身分。取小青相。极令明了。如明镜中见诸色像。以渐广之。周满世界。同为一青。名青一切处。黄赤白等类亦同然。次始于自身。观小地相。极令明了。以渐广之。周遍世界。悉为一地。名一切处。水·火·风等类亦同然。患色多过。次舍色相。缘无边虚空。先缘咽·喉·鼻·口等空。极令明了。以渐广之。见一切界同为一空。名空一切处。患彼空观外缘之恼。次舍空相。缘无边识。始观一识。极令明了。所谓观于缘一空识。以渐广之。见无边识。皆令明了。名识一切处(云云)。
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文)问。论文列十遍处。次第如今疏释。若尔者。前观地等。后观青等欤。答。思前八遍处观门次第(如疏次下释)观青等四色后。观地等四大种也。但于论文次第者。泛尔只述十遍处相。更非由观门次第列之也(以上本义抄)。
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文)宝云。正理云。经于此处皆言一想。上下及傍无二无量。于一切处。无间无障。周遍思惟。故名遍处。遍于处故。立遍处名。或此善根即名处。行相遍故。立遍处名(云云)。
缘欲可见色(文)问。前四可尔。次四观地·水·火·风。可云缘触处耶。次下释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云云)光所引婆沙论文同之。知地等遍处。观青等能造也。何云观假四大耶。答。光云。实缘色处。假想地等故。正理云。如何地等亦名色处。地地界等有差别故。显·形名地等。说地等遍处。不言地界等故(文)此释意云。上卷云。地谓显·形色。随世想立名。水火亦复然。风即界亦尔。显·形二色之上。随世间想。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故。前八遍处之中。后四遍处。缘此假立地·水·火·风四大种名显·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实地·水·火·风四大种行解故。虽名地·水·火·风遍处。实缘可见色也(为言)但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云观青等所依大种也。遍处是假想观门故。虽非触处之中实四大种。缘假四大种。作青等所依实四大种行解也(以上本义抄)。
灭定解脱根品已释(文)根品次。圣由加行得(文)此灭定。唯圣者得。异生不起也。又唯加行得。非离染得。以无心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灭定初人中(文)灭定未曾修。初起难故。以人中说力者故。慧解利故。在人中初修起已不退者。直生有顶。若退者。生色界已。由先习力。得起灭定也。
生上二界总由三缘(文)正文云。颂意明于上界中起定之缘。非明生上界缘。故论云。生上二界。总由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文)。
一由因力(文)宝云。此于先时近者。近曾起者。及数修者。数数修故。即是近同类因。由此二因力故。生色无色。虽无教力。而得生起(文)麟云。一由因者。此有二相。一于先时。虽非数习。由近起故。今能起定。二虽非近起。而数习故能起。此二并是因力。谓现同类因(文)。
造感上地生顺后受业(文)麟云。顺后受业者。以顺生是因力摄故(云云)。
生上二界起无色定(文)麟云。上总述三力。下约三界别辨。无色由二力。色界由三力。欲界由四力。无云等天无灾患者。谓由第四静虑无三灾坏故。不由法尔。起无色定。生无色。生色界。起静虑。及法尔者。下三禅为灾所坏故。有法尔(文)生下三静虑者。灾坏时。法尔次第起二·三·四禅定。生第四静虑时。无灾坏故。起无色定。由因·业二力也。
更加教力(文)麟云。正理云。谓人三洲·天亦闻教微故不是(文)。
已下是流通分(文)问。第一卷疏云。初三行颂。是序分。次有六百颂。是正宗。后四行颂。是流通分(文)此则迦湿弥罗义理成已下。为流通也。神泰(并)宝记同之。若尔者。今何以佛正法有二之一行。属流通耶。答。第一卷疏以六百行颂。为正宗。以七言颂。为序分流通。故以后四行颂。为流通也。然约所明义论之。于六百行颂。明所简择有漏·无漏法义颂。正为正宗。佛正法有二之一行。非简择有漏·无漏法义故。且属流通(以上)古(尧)云。若具论之。以佛正法有二已下颂。可为流通分也。然上卷者。且约七言之颂。不取佛正法有二颂欤(以上)。
正法有二(文)准宝记。此下文有三。一述二种正法。二(有能受持已下)述能持人。三(圣教总言已下)述住时分。就中有两说(矣)。
谓契经调伏对法(文)光云。教法者。谓三藏教法。一素怛览藏。此云契经。二毗奈耶藏。此云调伏。身语律仪调伏行者。教诠调伏。从所诠为名。三阿毗达磨藏。此云对法(文)。
圣教总言(文)初师意。如来圣教。盛行世间。唯限千载。不过此时云也。但如来圣教。才传世间。虽至像法·末法之时。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时分故。以少属无·云唯住千载也。
有释(文)第二师意。释尊入涅槃一千年以来。无有入圣得果者。故证法住时。唯限千年。千年之后。教法独盛。受持正说者。便住世间故。云教法住时复过于此也。今此说意。尤叶道理故。宝法师判二说正义云。今详两说。后说为正。所以得知今时有教法故。
论云此论依摄(文)惠云。此论依摄者。此条前摄彼胜。依彼文也(文)。
我多依彼(文)光云。我多依彼释对法宗。于中时以经部义宗。少有贬量。为我过失。然亦未敢即为指南(云云)。宝云。多依婆沙论释。多言显示少有异途。谓形色·像色。过去·未来。有·非有等○少有贬量毗婆沙义。是我过失。以非世尊大圣弟子辄有贬量故。成过夫。论主谦也(文)。
凡厥异生(文)光云。凡夫愚痴。无有慧眼。不能观见四真谛理。起惑住情。无法自制。名无制人。由起鄙恶寻思。独迷横计。惑乱圣教。
大师世眼久已闭(文)光记意。已下六行颂。长行中引来颂。非本颂欤。谓世亲菩萨。造俱舍论六百行颂。遣门人寄往迦湿弥罗国之时。无有此文。后被请释论。解释六百行颂之日。初制大师世间久已闭已下六行文。故长行摄。非本颂也。今疏意。为本颂摄欤。但伤叹劝学已下科文。同光记也。宝记意。自下为流通分也。宝云。自下有三颂。大文第三。流通分。此中三颂。总有十二句。第一四句。伤叹教法灭。第二四句。伤叹证法灭。次两句。双伤二种正法灭。次一句。伤叹烦恼力增。后一句。劝求解脱也(云云)又云。就第一颂中。有四句。初一句。明佛善说教。能开世眼名世眼也。大师涅槃。向有千年。故言久闭。第二句。明大弟子说教堪为证者多散灭。多言显有少分。第三句。明世眼久闭。能为证者多散灭故。无见真理人也。无真见人故。无判教人也。第四句。明不见理故。鄙寻思。由鄙寻思。妄制教故。乱圣教。乱圣教故。教法灭。第二颂。有四句。第一句。明无教授本师。自觉者佛也。已归胜寂静者。归涅槃也。诸寂静中。涅槃最胜故言胜。明教授本师也。第二句。明无弟子教授持彼教者。谓圣弟子多随灭者。谓大弟子多随佛涅槃也。多者。显亦有少。第三句。世无依怗者。明无上两人也。丧众德者。以无师故。无定慧德也。第四句。无钩制惑者。定慧如钩。惑如狂象。狂象无钩制御。随意东西。诸惑无定慧钩。亦随意流转。由斯证法将灭。第三颂四句。初句。既知如来者。法主也。正法者。教证正法也。寿者。一千年也。第二句。渐正论亡者。谓初百年渐次至九百年也。如至喉者喻也。如人将死气尽至喉知死不久。正法渐次沦亡。至九百年。将灭不久。第三句。是诸烦恼力增时者。明恶时也。二种正法将灭。众生烦恼增时。第四句。应求解脱勿放逸者。勤学正法也(云云)。
享禄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抄功毕。当夏比。对洛阳建仁寺秀藏主。讲谈之次。披具书抄之。
法印权大僧都英宪(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