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a 57.P0439 A净土疑端 (4卷)〖日本显意述〗

No. 2208 A
净土疑端卷第一。
  释显意述。

  玄义分疑端目录。
  一。各发无上心下。三心菩提心同异之事。
  二。共发金刚志下。末法时机不可发金刚志事。
  付。烦恼断不断事。
  三。归命尽十方下。十方西方一致决判之事。
  四。法性真如海下。此中何无归法文耶之事。
  五。学佛大悲下。二乘自调心云何学大悲耶事。
  六。顿教一乘海下。今经一乘顿教决判之事。
  七。今乘二尊教下。二尊一教二尊二教决判之事。
  八。隐于西化下。一代教兴为今经序之事。
  九。然众生下。真言教摄根钝障重事。
  十。如大经说下。观经弘愿如大经说释决判事。
  十一。言南无阿弥陀佛者下。责牒文之事。
  十二。圣众庄严下。法界同生三辈为观境否事。
  十三。净信心下。今经佛力示观义细释之事。
  十四。观佛为宗等下。一经两宗义决释之事。
  十五。菩萨藏收下。二藏二教为自宗判教事。
  十六。出在何文下。已说定散出在未说五文事。
  十七。十三观(乃至)定善下。可为十六定善之事。
  十八。三昧异名下。三昧异名文不见华严事。
  付。思惟可通散善之事。
  十九。二请定善下。自宗三辈属散善义未成事。
  二十。次下散善缘下。三福业可夫人请事。
  二十一。即以道理破下。诸师因果推验义道理显然事。
  二十二。法性生身变易生身名义体相差别之事。
  二十三。岸上之者下。何用济为自他共许故能破不成事。
  付。涅槃七众没溺譬细释事。
  二十四。重举返对下。重举与返对问答决判事。
  二十五。上品凡夫下。上上品机已入十信机欤十信前机欤事。
  二十六。以佛愿力下。一日齐戒人乘何愿力往生耶事。
  二十七。若论小圣下。圣人所居位地摄九品中否事。
  二十八。到彼华开下。道理文证以四义可曾修大乘人责事。
  二十九。凡言菩提下。不退别时成佛别时异义决判事。
  付。今宗许一行成佛否事。
  三十。功德云比丘下。不论浅深念佛名言总一行证事。
  三十一。为简外道下。天台作判无此义依何义作此释事。
  三十二。通论家不会论意下。可非通论家误事。
  三十三。弥陀经云下。二经念佛有三异彼证诚此证不可成事。
  三十四。云何起行下。论文无起行文之事。
  三十五。何故不论下。不论言重重细释事。
  三十六。如经中说下。此何经文耶事。
  付。愿行差别。
  三十七。闻他说言下。唯愿别时本据责事。
  付。相续不相续愿行细释事。
  三十八。十愿十行下。六字愿行具足决判之事。
  三十九。同性经下。彼经似净土化总属报身事。
  四十。无量寿经下。别愿应身因不可报身因事。
  四十一。一一愿言下。十八一愿何言一一耶事。
  四十二。自他受用义性宗相宗所判之事。
  四十三。上辈三人(乃至)来迎此人下。不可有报身来迎事。
  四十四。以斯圣教验知下。大品未说弥陀事如何验知事。
  四十五。下辈三人是下。今释不可当论文事。
  四十六。先证小果下。于彼界二乘心种生不生决判事。
  四十七。何时得忍下。非经末得忍义决判事。
  四十八。非是光台下。光台所现通依正否事。
  四十九。所引见彼国土文问答决判之事。
  五十。十三异方便下。异方便体在光台何关下文十三观耶之事。

  玄义分中疑端(五十条)。
  一。各发无上心者。问。此句为劝大菩提心。为当云何。若言劝大心者。今所劝众。理摄三辈。而其中下二辈。岂能发得此大心耶。若言非者。下云同发菩提心者。此句岂不然耶。又此心非菩提心者。更以何心名无上心耶。
  答。无上心者。菩提心也。但菩提心名言虽是一。其义有多种。且彼圣道门中有三乘菩提心。有一乘菩提心。有缘事菩提心。有缘理菩提心。有显宗菩提心。有密宗菩提心。如此。今经中所说菩提心。大有二种。一自力菩提心。即三福中菩提心也。此中一代诸教菩提心可摄。二他力菩提心。即得益分中侍女诸天菩提心也。今所劝正他力菩提心也。此心即亘至诚心等三心。今且劝初至诚心。各发无上心。云也。此心九品通因也。非彼上辈正行菩提心。仍重重疑难更不可来也(云云)。
  二。共发金刚志者。问。末法时机浊恶凡夫。轻毛信心尚难可发。那忽劝发金刚志耶。又发此心断四流者。论注云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相违如何。
  答。金刚志名言。又归他力立也。论机功。虽信解轻毛。愿力住持故。得金刚称也。次断不断义。言异心同。横超断断。断而非断。言得涅槃分。不断而断也。仍非相违也(云云)。
  三。归命尽十方者。问。前言愿入弥陀界。似劝归西而今何还十方佛归云。云何。
  答。此偈意者。以西方弥陀界即尽十方也。此经中有始终二门。始简通归别。终以别摄通。故依报观门说系念一处想于西方。正报观门诸佛如来是法界身等。是可思合(云云)。
  四。法性真如等者。问。前标后结。皆言归三宝。此中何无归法文。如何。若言法性真如海即法宝者。下言三佛菩提尊。但为佛宝中法身佛耳。
  答。是有多种。一义云。佛宝中法身。即又法宝故。法性真如海句兼法宝。别不说归法偈也。起信论归敬偈中。有法性真如句。香象疏科法宝而兼法身佛。以可为准例也。一义云。法宝有四种。教理行果也。今偈中法性真如海者。理果二法也。十地三贤海者。教行二法也。如次佛宝僧宝所摄所学也。故佛僧二宝文是兼含。别不说法宝偈也。一义云。今偈只归佛僧不论法宝事。可有深意。是则显人法一体义也。其故今经中三宝体。阿弥陀佛入法是也。法即无量寿。是名除苦恼法。涅槃常乐法也。人即能觉佛。是有分觉满觉。满觉佛宝。分觉僧宝也。即释名门中。开此人法为依正通别真假。此义有故。人法一体成。成所归境。即第七观初。夫人礼三尊得除苦恼法证。今劝归依合掌礼。所举佛僧二宝。即此三尊也。三尊则除苦恼法故。更不说法宝偈也。但存知此义。通达前二义。彼教理行果法宝。皆此无量寿法故。终不违背也(云云)。
  五。三乘学佛大悲心等者。问。二乘自调。谁学大悲。若其同学。何分三乘。若言此归净土三乘者。尽十方言若为消之。又净土中宁有独觉。云何。
  答。是得上第三义可得意也。所谓阿弥陀佛所开三乘众故。通赞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也。长时无退者。无量寿义也。但体一佛德。其相用示三乘差别。即净土中菩萨声闻人天等。因顺余方有异名义也。即次尽十方言。以弥陀界尽十方故。净土三乘为本。但秽土二乘可有摄不摄二门。约内证法体是同也。论外用净秽境异。秽土二乘有非一乘体内用之边。如此可思(云云)。
  六。顿教一乘海者。问。今经中辈遇小凡夫。生彼亦住自乘小果。何以总名一乘教耶。若言彼后转向大者。准诸师意。应是渐教。何名顿耶。况今经中何处有其向大文耶。
  答。三一渐顿旨。辄难决了。今略宣释义意趣。此经以观佛念佛为宗。以易行易往为要。观佛念佛是佛智法门故。定散万机乘之归一极。仍名一乘教。而其万机位常没在超入佛果。故顿教也。但中辈证小果故。至三乘教云。彼大乘广智愿力所摄体内权也。故同一念佛正觉花化生。全非大小隔别声闻也。故大经云。声闻菩萨咸同一类等。次至转向大乘故言可渐教。一乘体内二乘转向大乘终益。顿家渐故。犹是顿教摄也。如此可思之(云云)。
  七。今乘二尊教者。问。为是一教为二教。云何。若言一教者。下文云娑婆化主广开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弘愿。岂非要门弘愿以为二尊教。云何。若言二教者。今经正说十六观门。但是释迦言教。乃至大经四十八愿。莫非此尊所说。宁可以此偏对二尊分二教。云何。
  答。此义古来诤论也。今且存二尊二教义。文证如一边疑难。娑婆化主安乐能人能说二尊也。要门弘愿所说二教也。而要门言此经定散二门。回定散二行判求往生。弘愿如大经说云。一切善恶凡夫得生等判。证益分齐既有宽狭异。立二教各别在文分明欤。加之宗旨门中。立观佛念佛两宗。岂非二教所诠。云何。若一教。能诠教一。所诠宗二。其理不可然。仍今偈文今乘二尊教可得意二尊二教也。其则今经教相也。若大经若小经。二尊一教。只诠念佛一宗不立观佛宗故也。今尚可会处。一片疑难欤。而难势趣颇不当释义。今立二教。必以言说非名教。弥陀显彰弘愿在第七观初。身轮说教也。其教弘愿在大经故。如大经说云。彼虽释迦言说。本是弥陀愿。故名弥陀教。是则分别教宗分齐配二尊计也。尔云释尊弥陀教不说不显念佛云非。如此解难势自消欤。
  立二教观经法门也。大小二经二尊一教也。即释迦教对随他机情立观佛教。能诠方便也。弥陀教所诠实义也。即今经立二尊二教。为分别证益分齐也。所诠释迦教。摄定散善机。不摄无善机。弥陀教他力超世别愿以。有善无善齐摄之显。今以弥陀教净土宗极教相也。若不然。别异弘愿超世本愿等。云名义不可显者也。即其别异者。释迦教通因违故也。释迦诸佛通佛法义。谈诸恶莫作等摄善人。弥陀教不论善恶凡夫。故通违别意也。寻云。释尊诸佛教不摄无善云事难思。先释尊五百大愿中。十恶山邪见林入众生度等。凡无善机摄说经教是多。何弥陀一佛别德哉。答。释迦诸佛利益意乐。无善机不摄云非。但释迦诸佛教意。无善机摄。先引入定散善机。后出离许也。释迦无善机为作善机。应彼机出秽土给。弥陀御身居净刹而摄无善。是则不借渐次方便。故顿教云。无善直摄。直入教名也。以之超世别异弘愿云。观经二教分别。所诠此起尽显为也。大小两经。释迦私御言无。一向弥陀教述也。即弥陀教释尊传说给者也。凡纵释迦说。念佛义明弥陀教也。纵使弥陀说。观佛义说释迦教教相立义也。二尊教即二尊二教也非。二尊教一教二教教相约束可依者也。仍靖迈师药师经疏。二尊教释。彼释迦与药师为二尊。彼二尊一教也引。是例同人有今义不当也。可思之。云何是也。
  八。大悲隐于西化等者。问。隐无胜化文在涅槃。惊入火宅喻出法花。今何依彼诸经还标今经序耶。
  答。就此文有浅深义门。浅义云。此序题门中。从初至皆蒙解脱。序圣道门。然众生障重以下。序净土门。序圣道门中。以涅槃法花文显出世元意。何足疑论。云何(云云)深义云。此文实似序圣道教益。释义深意总序一代教兴也。故大悲也。即大经依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等文。而会涅槃法花意。序出世元意也。若不尔。净土一门可非大悲极谈。今释始终不相叶义也。但涅槃法花说相。正似令蒙圣道机。佛密意者远通今经也。观念法门诸经顿教文义历然此意也。
  以今经意见一代诸经。大悲极谈自然归净土也。即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故皆归他力至极可成可落居者也。此即以观经诸经成败意也。
  九。然众生障重等者。问。此释为言渐顿诸教不摄此机。若言然者。且如六波罗蜜经陀罗尼藏。正为根钝障重之机。今经下辈虽摄五逆。仍除谤法。岂言摄彼不摄机。云何。故今真言宗人。多说己宗易于念佛。此义云何。
  答。此事人以思极难。但恐未得宗骨欤。且今释大意者。渐顿教益多种。若依心起行于此土得道。总是圣道难行一门。根性利者所入也。仍六波罗密经中虽摄根钝障重。彼若此土得道门。总是圣道难行也。更不及今经摄一切善恶凡夫也。即真言宗中许三种悉地。上根即身成佛。中根十方净土往生。下根修罗崛住寿等也。明知总持藏所摄机中。又分上中下根。上根为圣道机。中根为净土机也。故逆谤阐提辈中。依真言三密行得即身解脱者。今渐顿八万根机摄也。若回三密行求生净土者。即今经定散两门机。彼三密行三辈中上辈业也。仍下下品但称名机胜也。不得此意人。圣道即身成佛为易。净土往生难云。即招自教相违过也。若又以自教净土门对今观经易云。不委今经定散念佛废立。即又有圣教相违过。凡龙树八宗祖师也。分难易二道。称名易行为宗。何宗末学可破此论判哉(云云)。
  诸大乘经意。皆五逆谤法得脱不说无。而释抑障重机观经摄释。其故有事也。即诸经中。根钝障重得脱许。若此土得脱。犹根钝中又根性利者也。若此障重机生净土可成许。今经心成也。实障重机。非念佛不可出离者也。若出离念佛正因益也。陀罗尼等正行简机法也。凡不堪念佛机。诸行陀罗尼等行说经。不可有者也。故天台十疑论诸行不堪机念佛劝。真言大日经疏等其旨见。禅百丈禅师清轨云书。不堪坐禅教可令念佛(文)。(取意)问。修诸行行人。而虽归佛。念佛故不解。其各各正行功思。可出离如何。答。己所修行力思迷情也。而佛知见方归佛故出离。是佛力不知。自然佛力加生可判也。若念佛功非。己各各所修诸行故可出离执。邪见故不可往生可定也。但是犹教门施设也。实临终时必佛力恩也觉悟可生故。皆迷情回心也。即迷情分位。酬因实事不可见者也。即教文实义立事。彼三车门外设云教文也。而实一车乘习实义也。又八六四二万十千劫五果回心判教文施设也。实得生其土皆为菩萨实义也云分齐今相似也。
  十。言弘愿者如大经说等者。问。如上文者。显彰弘愿亦此经事。今何还言如大经说。况大经中都无一切善恶等文。若是取意。何文意。云何。若其言取愿文意者。余处释于愿文之外指言上卷文云等。云何。
  答。显彰弘愿实今经中事也。即第七观初应声来现。住立空中度韦提姿。是其显彰弘愿相也。而如大经说云释意。显彰事在此经。所显弘愿大经说故。以今经所显弘愿指同大经所说也。但至大经中言无一切善恶等文难。是取意释也。所谓第十八愿玄义也。彼愿中十方众生。即今经善恶凡夫故也。尔观念法门中引愿文毕。别又此经上卷文云等云事。寄上卷终文显本愿玄旨也。其文者。即上卷终菩萨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又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等云影傍二文意如此引释也。可思之(云云)。
  十一。言南无阿弥陀佛者等者。问。此牒何文。云何。若牒首题。首题直言无量寿。若牒下文。此中那忽牒下文。云何。凡此一段义意难见。若为消之。
  答。此释实幽玄。学者云云不同也。有义云。牒下文显首题也(云云)有义云。梵本首题如此欤。今云。此义者显玄义意也。言意者。无量寿三字汉名处即有六字义。抑其义牒言南无阿弥陀佛者。显首题玄义也。而故今经观佛念佛有两宗。首题名字又并可标之。故无量寿标念佛三昧。观标观佛三昧。如此释也。次梵汉相对释作意者。今此牒释文显非梵汉相对。遮学者误也。新学者见此释。误三字可思六字对故。六字对六字梵汉相对其义如此示毕。上释梵汉相对非知也。就之有疑若然者。何又就三字汉名牒六字梵文哉。为释此疑。今言无量寿者是法等云也。意者今归命无量寿觉云无量寿法也。觉人也。能觉人不离所觉法故。经举法摄人。今人法并彰。阿弥陀佛云也。例之又归命二字开显义释六字牒释意尽。举一示万故。略不云之也(云云)。
  今释中义牒释其例往往也。谓第七观释。经文不见以义释入汝及众生云牒释。又势至观释。牒文而过释等也。凡今无量寿三字开四字。从四字开六字也。因位南无也。果位阿弥陀佛也。因果不离故并彰南无阿弥陀佛也。南无心发阿弥陀佛成也。今我等所归法藏菩萨修因南无心也。依之阿弥陀佛成。能归所归一体也。今又我等发南无心归阿弥陀佛。又阿弥陀佛可成也。一切诸佛成觉皆此义也。仍一代八万圣教。唯南无二字摄也。即我等命从本佛寿命故。归此命成无量寿。归成觉也。我等命本如来寿命云事。涅槃经说。即云一切众生寿命江河流入如来寿命大海(云云)。故开无量寿三字能觉人。仍觉字开。此能觉修因心归命心。故归命无量寿觉六字テ。此梵语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也释显者也。
  十二。圣众庄严现在彼众法界同生者.问。既言同生。亦应在彼。分为二众。有何意。云何。若言旧住新往异者。现在彼言不相应也。又问。言同生者。为指三辈。为当云何。若言指三辈者。三辈为境既同诸师。何不许其十六定善义。云何。若言不指彼者。既言十方法界同生。三辈岂非同生类。如何况于十三观中。何观观此同生境。云何。虽有普观作往生想。彼是自生。未观同生。其余何观观此境云何.
  答。此释文言幽玄。学者多迷旨趣。意不同今依一义述文正意。此圣众庄严中分二意。现在彼众舍身往生类也。即说当得往生文意也。法界同生者。即便往生众生也。又可云即身往生。所谓乍有十方。而证得往生益者也。是虽得往生。未舍秽身。故非现在彼众也。次此同生类指三辈哉否哉事。其理体云即三辈等机也。但所用不同也。三辈中三福行人。依上十三观安心明成即便当得两益故。不为所观境。但是能观行者也。而今法界同生云。众生体不可有三辈九品外。但观之在十三观中。即真身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等文是也(云云)。
  十三。净信心手持智慧辉者。问。无量寿观观佛三昧。何不释言依定发慧照彼依正。直言信心持智等。云何。又准论注。由观生信。今文翻之。若为通之。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今观佛力观也。非定善观。故不言依定发。信以持释也。智慧辉者。即佛智光也。观念法门三心为内因。三力为外缘等此意也。一义云。以信心手持智惠辉常照彼事者。信定相应相续系念。即观行成至三昧成就位故。持字常显定义也。持者忆持也。经恒忆此事云。忆持不舍等云。即三昧修行方法也。法事赞云。持心不散业还成业成见佛花台众等。皆此意也(云云)。
  十四。观佛为宗念佛为宗者。问。宗是主义也。国无二主经宗应一。今立二宗。岂应理。况准诸经。观佛念佛一法异名。今经正说及流通文说相亦尔。且如第九观云。观无量寿佛者。即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以念结观此文尤明。今何分为二宗名。云何。
  答。一经不可有两宗云者。说一教可经。此经者一经。其中有二教。教能诠也。宗所诠也。教既二教。宗又二宗也。更不违大道理乎。次观佛念佛一法异名也云者。念佛三昧言亘观念称念。观念实可为观佛异名。称念不尔。故立为别宗也。得此意消经文时。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文。随他前观佛异名也。随自后称念一行也。故就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文。唯标专念名号得生释。能能可思之(云云)。
  十五。菩萨藏收顿教摄等者。问。二藏二教判摄诸经。他宗所用。准依注论安乐集等。宜以难行易行圣道净土为自宗判教。今不辨之。有何意。云何。
  答。一家教相大二门一古今通用教相。二自宗所判教相也。二藏二教古今通用也。二门教二尊教自宗所判也。而今宗教门中辨诸经宗。今经宗即自宗所判中。示可有圣道净土二门教也。次立观佛念佛两宗者。即标二尊教所诠。亦明自宗教相也。如此立毕。后还论二藏二教。自宗二门二尊教古今通用二藏二教判摄时。菩萨藏而非声闻藏。顿教而非渐教义为显也。尔末学此意不得。一家教相唯思二藏二教。甚乖祖意(云云)。
  十六。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别等者。问。此通别文皆是序中夫人请问如来放光现国。尚未言说。况为所说定散出在文。云何。若言此文作所说由故言出者。可言出自。何言在。云何。若言韦提唯请定善在此文。故言出在者。问答乖角。前问二善出在何文。至答岂指请定文。如何。若言如来放光现国异方便体。故定散在此文者。标释不合。前标二善出文有通有别。上标亦云定散二善通别有异。至释岂指通三文中第三一句。独为二善出在文。云何。
  答。此事古来难义也。学者云云非一。且述一义意。今问定散二善出在何文意者。上定散两门料简即有其六云。三重六义可有令知此定散二善问出在何文也。答之有通有别云引五文心者。今经定散二善三重六义玄旨。显在此五文也。其故通二请能请所请文也。放光现国能说所说文也。别二请能为所为文也。如是解上开章中标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今正释料简定散两门即有其六云六义。即被知料简出在通别有异文之六义也。大意如此。更委解通二请能请所请文也云故。请教我观于。是请唯定文故。初重自力义。此中出在也。放光现国又能说所说文也。云者。今经所说佛力异方便门也。其异方便体在放光现国。故此文正十六观门佛力观成义出在文也。次别二请能为所为文也。云者。简九域取西方。我今乐生等言即显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义故。第三重愿力义。此文出在也。开此五文为一经时。别二请已下文。还通二请能请自力义显。十六观门即显放光现国义。得益分显别二请益。仍一经六义本此五文出在料简也(云云)。
  十七。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者。问。类例既有十六观名。何唯十三为定观。云何。故元照云。想观二字既通十六。十三定善不攻自破。此难尤重。若为消之。
  答。难势从诸师所见来。非无一往其谓。然而彼未解今经定善示观深义故。十三定善佛力观成益。三辈散机通。十六观成义不许也。今释深显此义故。释正观即是定门更显九章之益。十三定善观门益以佛力故。通三辈散动机。得立生想观名也。故想观二字虽同。观成义文差异。中论云。语言虽同。其义各别。即此例也。而元照疏依法不依人涅槃极诫也云。破今释残不攻自破言。今又可云。照公所见依文不依义。乖依义不依语涅槃极诫(云云)。
  十八。如华严说思惟正受但是三昧异名者。问。彼经何处有此文。云何。戒度虽引菩萨入善思惟三昧等文。未为明证。若以经有思惟三昧之名。定执思惟但是三昧异名者。经中亦有慈心三昧等名。当以二福中之慈心亦为三昧异名。云何。故知彼是菩萨所入深三昧中一三昧名。岂同今言观前方便名思惟。如何。又彼所引新译经文。今文所指岂当彼云何。又纵彼经有说思惟三昧异名。何妨此名亦通散善。故诸师意兼存二义。一云。下三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二云。十六观中初二想观。名曰思惟。此释纵容似得通旨。今言岂通散善。得非偏论。如何。又思惟者既言观前方便。应是三惠中思惠心。若尔诸论性相。思惠唯散。修惠唯定。依之而判。可谓不通定善。何言岂通散善。如何。
  答。华严勘文戒度所引。今释不叶。不足依用。今勘经文。六十花严中。多观前方便思惟名有文。一经始终其文多多也。其中入法界会海云比丘章。大海为境界。观察大海。先思惟十事后入正受见。而地观文全同也。今释所指正当彼文欤。其思惟三昧云者。新译方也。旧译经善伏三昧云。其上一三昧别名。非诸三昧前方便。戒度勘文。志虽深切。得文事未当欤。次纵彼经有思惟三昧异名文。何其名又散善通事妨等云难至。今释岂通散善云。思惟名总非云不可通散善。文意者以华严文同地观文毕。韦提所请岂通散善哉云也。次至思惟思惠云难者。此难又不当释义旨趣。今释意于定善门中思惟正受对判。思惟散心事。自顾尚释有觉想故然而观前方便。三昧分位定善门所摄。非散善门所属云释也。定心散心云今分别定善散善。义门各别。不可混乱之(云云)。
  十九。虽有二请唯是定善者。问。若以前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照后思惟正受唯是定者。何得自分十六观门为两门。云何。若言十六想观虽其名同其义别者。何妨上请虽总言观。第二请中分为思惟正受二请。其思惟观通散善也。凡欲破他。须成己义。今虽破他思惟为散。未成己义三观属散。破立未尽。诤论争息哉。
  答。教我观于观定观也云事。自他共许义也。而诸师此义乍许。不思惟正受对定散故。以上照下破他义者也。但十六观分两门自义意。示观观通散机义以。十三观领解得生极三辈散机上被。三辈生想观名也。是必三辈观散善云非。生想观体上十三定善观。佛力愿力故。散机不隔散善门名也。如此得意已。名同义别意也。诸师思惟三福对不可混。次己义未成云难。释义幽致不极欤。今一章料简。五文定散宗义。光台现国以十三十六观体故。定善示观玄旨。上来显毕何三观散善门名义未成可云。云何。然者破立未尽难不可来处也。
  二十。次下散善缘中等者。问。次上文云我今为汝广说众譬。接之而言亦令未来欲修净业等。见此文势。似以未来亦同夫人。诸师消文其意在斯。今依文释亦似同之。故下释云此明夫人所所请利益于深及未来等。若尔此文可谓夫人请三福证。何为散善自开文。云何。
  答。来难未当释义。今释意虽分十六观门为定散两门。未云三辈观是散善也。故上文十三观定善三福九品散善云。未云三观散善。义意者。三观体十三观也。十三定善所示佛力观成益不隔散机故。开观益名三辈生想。全非定散二行位。故不属散善也。唯是佛力三昧故。十六观即十三观也。得此义所难自遮。但今释前后委此义不述云有疑滞。是今释意许也。凡今家释义习。于自宗深义言不表。存此义意而显示也。仍勘定一部前后。释始末可料简也。至定善示观缘。依文释义时。此中疑次第可消故也(云云)。
  二十一。即以道理来破者。问。如诸师解。以果验因。其理显然。今能破释依何道理。纵有何理能破他义。若不会彼因果道理。己义难成。今门何无其会通。如何。
  答。所破义实见依因果道理。见能破义势。依机教相应道理。圣道净土二门教通利钝二机故。以常没钝机可为今经正机难欤。但所破义势不可不会。会之至不别时意二乘门正可知之。所谓自力他力二门异故。诸师依自力因果。一片定之。今以他力因果成立凡夫往生义也。凡今经论相违六门。初四门定机。后二门定其因果。因即念佛愿行。果即酬因身土也。仍当段诸师修因感果道理置暂不会也。
  二十二。如华严法性生身变易生身者。问。彼经何处有此文。如何。又二种生身名义体相差别云何。
  答。彼经中说十地行相事。十地一品也。此品中法性生身变易生身无名言。今释所引实以不审也。但此释意者。非经文言说七地以前变易法性身。唯准华严经说判初地七地菩萨。是言法性变易欤。又其故彼十地品意初地已上名出世间位。又说无漏圣位。余胜鬘等经明二种生死中。是可变易生死位故也。仍龙树十住毗婆娑释彼经十地品。而阿惟越致菩萨言无八万虫虫。彼论阿惟越致者。初地已上也。虫身分段身也。既无虫虫云。变易身事勿论也。又智论同龙树所造也。十地菩萨通受法性身见。仍依是等论藏说。探彼经义意。造此释欤。又和尚花严根本一乘学见。彼宗祖师相传作此释欤。追可寻之。次二身名义差别云者。经论章疏中未细分别。虽未勘之。散在文义以案之。法性生身者。可功德身。所谓法性理。证而所受色身。法性生身。云欤。此名言出智论。乃至佛有此义。变易生身者。微细生死过患身。是有因位。不可有佛地。变易者因变果易义也。念念微细生灭。非分段生灭。分段生死三界死此生彼粗异熟也。变易生死界外微细异熟也。其体是有漏也。仍法性变易二身以有漏无漏可为差别欤。
  二十三。岸上之者何用济为者。问。准涅槃经恒河七种众生之喻。第七度河到岸者但喻如来。其前六人浮沉虽殊。未离河水。于六人中。前三凡夫。后三三乘。然今自言岸上之者何用济为者。还成他义能破自败。为之如何。又此能破尚未能责上四品解。况下五品。然言已下可知。云何可知。云何。
  答。此难一往尔也。但彼七种众生中。初常没不出众生。今所取正机也。第二出已还没众生。诸师所取下辈类也。今又强不可云非净土机。傍可摄之。第三出已得住众生。即外凡也。第四住已观方众生。内凡。第五观已至浅众生。二乘圣位也。第六水陆自在众生。菩萨也。第七到彼岸。佛也。尔此中间四种众生中。今所责摄上四品机。既至浅处水陆自在也。仍判属岸上类此破设也。次不破下五品云难至。破上四品可立常没众生毕。下五品可常没勿论也。故已下可知云也(云云)。
  二十四。重举九品返对破者。问。前第二门亦重举彼。何特此门言重举乎。又返对者。其义云何。若言诸师以果推因。今则依因名返对者。只是异义。何成破。云何。况今虽取因文证凡。未决得果浅深迟速。返对之破何以成。云何。
  答。重举有二义。一义云。重举诸师九品。就此义会所难。上道理破虽举诸师解。具不举九品。今具举故重举九品云也。又今云重举。唯是对第一门语也。必第二道理破非云不重举。一义云。重举云者。举九品事似重举。意不尔。重言远被破字也。意者重举经九品返对诸师释破云也。是则道理破上返对破重也。又九品言纵诸师九品也重言举不属破思也。次返对破者。是亦有二义。一义云。因果返对也。所谓诸师取得果文为定量。今引修因文返对破也。一义云。文义返对也。诸师义推也。今出文证返对破也。虽有二义。诸师以果推因。今不会通得果浅深云难。不可不会。是上道理破中如料简。即悟无生等会能。至二乘门成立愿力宗义时。自可成会通也。所谓他力因果速疾。异自力因果故。诸师义推顺诸教违今经也。但依他力门即悟无生中。亦可有多义。或从常没位超十信一万劫证初住无生。或超地前三贤证初地无生。或超三贤七地证八地无生等也。五祖释义各宜一义。今师御释多初住无生也。注论不退当初地。念佛境八地云。他力不思议通成诸义。不可执一途欤(云云)。
  二十五。大乘极善上品凡夫者。问。极善上品分齐云何。此位已入十信以否。若言入者。下文云但为常没众生。若言否者。既于大乘凡夫位中说为极善。宁非十信善趣人。云何。又如夫人现身既得十信中忍。生彼必居上上品位。岂非十信名极善。如何。又群疑论云十信满位。师资所判岂相违。
  答。大众极善分齐虽难定。依但为常没解释。未入十信大道凡夫作业时猛故得极善名也。但至一边难。常没凡夫一日七日作业功。一万劫修行等故。或多是十信中忍云。或释十信满位欤。是则于十信中信心气分而立十信名欤。不尔但为常没释可鉾楯。故也。往生要集云。善导禅师取大小乘方便以前凡夫判九品位(云云)方便十信已上也。故知。惠心意。今释义十信前常没位取得给(云云)。
  二十六。以佛愿力即得生也者。问。此人乘何愿力生。如何。第十八愿直言乃至十念。不云乃至一日齐戒。第十九愿虽言修诸功德。此人未发其菩提心。第二十愿简言闻名系念。不应摄此杂散之业。除此三愿更指何愿以为此小戒人所乘。云何。若云此人回心念佛乘彼第十八愿生者。九品往生理皆可然。何独此品作是释。云何。
  答。九品所乘论正因皆第十八愿也。第十八外无生因愿故也。但至当品始以佛愿力云意者。无善凡夫一日齐戒。纵虽用回向。往生义难信故。故以本愿道理此义释成也。例下辈中如云乘佛愿力乃得往生等。纵虽存诸行本愿义。限当品不可云愿力云疑难。一往可来也(云云)。
  二十七。若论小圣去亦无妨者。问。若尔圣人生彼所居位地。还可摄此九品中否。若言摄者。准大经说。凡众往生分为三辈。其外别明圣众往生。以知不入九品摄也。若言否者。理亦难思。彼国虽有海会圣众。不出菩萨声闻人天。然今九品。上三菩萨。中三声闻。下品三生义当人天。岂言除此三三品外别有圣众所入地。云何。
  答。此事异义不同也。今且存一义。圣人往生时所居位地。又随可九品所摄。道理在一边疑难。但今经大经三辈九品共约凡夫说。随修因是云也。若论其果报。不退诸菩萨理可居上上品。诸比丘众可会中上品。仍圣人生位不分三辈九品也。然而所居不出三辈。例如疑惑胎生者障尽还同三辈也。
  二十八。到彼花开方始发心等者。问。菩提心位浅深多重。然彼后益入欢喜地。准知花开发心初住。今何不顾如是文理。直取发心之语返对此三品。云何。又诸师意准依大经三辈通说发菩提心。故知今经下辈必是曾修大乘之者。又以果推因。彼土所入既大乘位。故知修因必有大行。此义是非今都不论。朦胧返对宁成破。云何。又准大经。若人无善本。不得闻佛名。安乐集等亦许此辈必有宿善。今若强破诸师解者。佛祖明训还为昧。云何。
  答。是有四难。次第可会通。先后益入欢喜地发心初住云难者。未必然。此土行相既结三途定业。彼土发心理当十信。从善趣至初地经十小劫。有何相违耶。次准大经曾修大乘人也云难。三辈九品大都虽同。修行相貌必不一准。且大经中辈非出家人。观经中辈兼在家出家。菩提心通局理又如此。今经三辈约遇大遇小遇恶机。大经三辈约遇大机。两经互显多义。何一片可定判耶。次以果推因必可有大行云难。全不当经意。今经意者。无善凡夫依念佛一行生大乘善根界故。直发大心也。是则愿力不思议也。何以自力因果可成定执哉。凡今释破立专在此一义。次大经·安乐集等宿善文。总闻名信乐机云。多分宿善依云事。今释又所不诤也。但下辈三品说相显别意弘愿。更不论机功故。不问宿善有无。唯显念佛利益。而诸师意偏对自力迷情不解别意愿意。故为所破。凡如来说教四悉随宜。若人无善本等文。或为生闻名善。或为对治不信者也。今九品说相直显弥陀愿意。仍判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等也。
  二十九。凡言菩提乃是佛果等者。问。论文似言受持佛名即得不退为别时意。法相诸师皆作此解。群疑论等亦同此义。然今远望佛果解此义者。岂会论意。云何。又今作此解者。为言称名不退非别时。云何。若言尔者。彼论不退在初地上。岂许唯诵佛名即超大劫僧祇入初地。云何。又问。今宗之意。可许一行成佛义否。若言许者。今释如何。若言否者。顿教一乘功能超绝何劳万行方论成佛。故经文云若念佛者当座道场。五会赞云成佛不劳诸善业佛台端坐念弥陀等。进退未决。如何定之。
  答。所引论文于异见不同也。彼宗学者等思不退别时。群疑论且依随他门同彼义也。今释不尔。专为显随自实义。以念佛一行许成佛远因。不许不退别时也。其故十住毗婆娑易行品意。以称名不退为宗。是犹别时也云。四依理尽义还可不了乎。又阿弥陀经中有闻名不退文。此即本愿所成利益也。不可为别时方便权说。以此等道理消释摄论文相。论文又见成佛别时意但不退言其义通浅深。仍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料简。是则可通信不退位不退等。何必定初地可设难势乎。摄论不退在初地者。释彼初地文不退云取一文。欲尽一部义欤。颇理不尽也。纵虽有初地不退文。又容不许信不退乎。就中若人受持多宝佛名等文。举修多罗中一文。何必可定当论所判初地不退哉。例十住毗婆娑不退有初地云。易行品不退其义如通浅深。次今宗意一行成佛义许不许。辄不可定判。先一行言下可有二意许。一者一行一行一行。二者。一行一切行一行也。单一行不可有成佛理。今释岂将一行即望成者等云。即嫌此一行也。若一行一切行一行非无成佛道理。经当坐道场文。并五会赞等。即此义也。而顿教一乘者。从本依一多相即圆融无碍道理。显顿速顿门证故。一即一切一行外。不可有自宗一行。岂将一行等云。暂望渐教门述论意也(云云)。
  三十。如华严说功德云等者。问。彼明深位念佛三昧。非诵佛名。论中称佛懒堕善根。名为浅行。何得相例引为证。云何。
  答。此难一往似是。再往不然。今释意者。必不论浅深。唯总念佛名言引一行文证也。尔德云既三昧海中唯知一行云。知此人从初发心以此一行为己业。然者此文念佛一行明证也。此故彼花严宗意。即念佛一行许万行初首。如彼贤首·清凉等释。群疑论中委成此义。凡此释意趣。通论家意以念佛同唯愿作误故。第一别时者一行成佛为远因。第二别时唯愿往生为远因为分别也。必非诤行浅深。难云。若尔论文浅行云文。即念佛是行证。何劳引他经文。云何。答。就论文料简。非无其义。但万行之中是一行立义。三昧海中唯知一行云文引意者。为成万行圆备方乃克成义。唯浅行云时。未闻万行中一行云事故也(云云)。
  三十一。经中称佛为简外道等者。问。经文自明开摧显实。故天台云。过去章中开入乘也。文内无复简外道言。今依何义作此释。云何。
  答。此难又一往也。凡佛语多含。义文非一。诸宗人师料简各异也。故智论中举此文释小因大果小缘大报。是已成佛道道佛果菩提道许见。天台开会意亦同之欤。尔慈恩释中。此道释因道。故要决释道是因不虚。不许佛果。义文既如此不同。今又得佛道外道道造简异外道释。是又一义也。但此释意又不背开会义。彼经意。众善小行回归广大一乘。是则简异外道邪恶道。一称南无等一念正见善心悉说佛因意。故如来出世化火宅众生。初从此一念善心引入一乘道方便故。释简异外道也。但文中至云无简异言者。可勘经文前后。如别钞(云云)。
  三十二。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等者。问。真谛译人。智恺笔授。造疏通论。岂昧论宗。然论文云。净土唯有不退菩萨。无有下行下意菩萨及二乘等。故通论家得此大宗。往生不退同其所求。发愿念佛例为远因。谁言此义不会论意也。又摄论是瑜伽支论。然瑜伽云。三地菩萨方生净土。菩萨教中说异生生。是密意趣也(云云)以知摄论别时意中。必摄凡夫往生教者。此难尤重。如何消之。
  答。真谛·智恺虽译论造疏。唯见其一隅依生偏见。成今所破也。此论意者。正述圣道门。傍开净土门。此故别时意中举二种经文。念佛成佛文。圣道门中别时意教也。唯愿往生文。净土门中别时意教也。然论中净土但有不退菩萨等云。是圣道门心净土净自力性相也。望此文凡夫不往生云。今释不可遮。即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此义门也。而述往生别时。唯愿云不云行。傍净土易行他力愿行具足。下行下意菩萨及二乘凡夫等可往生开义门也。爰通论家不会论意。引十愿十行具足文。合唯愿论文事。偏见至也。论主意。若永判无凡夫往生道。何但引唯愿往生文。不引三经中念佛往生明文哉。仍判通论误也。如是解已。瑜伽文即摄论中圣道门所依也。仍非相违。凡教权实了不了等。随义门不定也。判自力门性相时者。凡夫往生教可云不了教也。若又约他力佛智门。自力门心净土净一途。又可云不了也。若会通二门互成时。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开无碍无妨也。诸文相违依之可知也(云云)。
  三十三。何故弥陀经云等者。问。二经念佛略有三异。一者机有善男善女造逆之异。二者行有一心不乱失念之异。三者时有一日七日十念之异。有此三异精粗云泥。故弥陀经有诸佛证。观经未有舒舌之文。何得引彼来证此。云何。
  答。先此难势非通论家意趣欤。其故。彼意者虽引下品下生。心者一切凡夫往生教思别时意。故阿弥陀经念佛即为方便教也。故今引此证诚文对破。仍此问可非彼宗难。但彼若设此难。又难云。若然者。阿弥陀经七日念佛观经上品上生业同耶否哉。若同。观经上上品可非别时意。然者九品中。上上真实。下下方便。有无合论作九品。理岂容然哉。如彼九品烦恼等。强弱虽异。皆有实事。九品净业其义可然。又中间七品实权。若实也云。上八品实。下下一品权也云事。难势同前。若权也。云下八品权。上上一品实事。难势又同前。又下八品皆别时意。何自指下下品判别时意。如何如是可反诘。又欲会通此三异。可云善男善女称回心念佛位立也。例下品上生如云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一心不乱又同令声不绝位。时节久近。阿弥陀经意。一日七日说云。可兼上尽百年下至十念。即一日七日观经上上品时节。下至十声可当下下品。暂说七日执文。不可舍十念。下至十念既知在阿弥陀经。证诚义又可通之。但观经无证诚事。三经说相且虽异。其宗既同上。观经所说十念即可知弥陀经证诚法也。例观经·弥陀经不说本愿。两经念佛本愿念佛也知如。如此可会通也。抑此别时意会通本意者。观经·弥陀经说相异处三不同证诚有无。是等?二经念佛异也不许。其故两经念佛皆本愿念佛也。本愿故诸佛证诚。然而本愿中乃至十念云乃至言中。上尽百年七日一日等有多时。其中七日一日。阿弥陀经说之。同观经上上品时节故。必下辈一念十念兼意也。然诸佛证诚判一日七日念佛往生不虚。依本愿故。不依时节久近。故观经十念所证诚法也。机与行不同。又本愿机行故。一日七日机。纵虽一切善凡夫。不舍一切恶凡夫本愿法。必可摄十恶五逆机也。一心失念异。准之可知。此故今释始末。始引证诚文。后依本愿意。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云。不得此意。上会通似弱也(云云)。
  三十四。云何起行等者。问。论文未有起行之言。何足问。云何。
  答。此问起乘论家情来也。其意者。上来既引弥陀经文。念佛行证非别时。若然者。论中所引别时法何行。定远因行可有思故。假设此问欲显论实义也。故答中。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云时。论文相叶义显也。答意者。论有行不生云文无。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问哉。云也。
  此疑问意者。论文中起行不得生云事。然何起行不得生云问也。就之或义云。于别时意。有唯愿别时·唯行别时。尔论谈唯愿别时义。未云唯行别时处问显也。此故假此问设也。此义非也。凡唯行别时意教云事不可有。其故别时意教设根源。懒堕根机诱引义也。此机佛法悕望心有而懈怠故。修行倦也。为之唯愿往生说也。故不可有唯行别时义。若不堪深愿唯行计思机。又其行许即生说时。可信乐故。愿行具足。仍不可立唯行别时义者也。然则唯行远因。可云是则行孤者也。别时意。如来教一途相也。即摄论四意趣中别时意立。智论等说因中说果也。故别时意。因中说果等其心同也。此别时意。因中说果等义。于现生中论之。又可通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也。凡愿说行不说。而又行说。即时可成也。仍于一生可有别时意。故要决愿行前后故说别时释也。群疑论意又尔也。又别时意。愿行具足可生法愿许生云故。其心不足故。是不了教云也。了义大乘文以判义。不了教以义判文也。即唯愿往生云文以。愿行具足即生也谈。以义判文者也。又于此不了教可有重重。一部始终明不了可有。又一部中一段一章不了。余了教可有。今经序分三福往生位不了也。三心具足往生云了教也。又定散往生不了也。念佛往生了教也。即汝好持是语云流通付属文显了实义也可知。了不了义。宗宗互可谈者也。所谓法相宗法花云不了教。彼宗又立果性无性义。菩萨等觉地至不至佛果一类可有云。性宗不了教下也。凡今云何起行问意者。约通论家意问也。修十六观等行抑唯愿位也得一师有故。云何起行不得生云也。从是上生起次第带致此问也。是假舒问为显义假舒也。
  三十五。何故不论者。问。前答言不论有行者。发愿有行必即生故。不论有行亦不生也。此义已显。何足更问。云何。又今答言乃至一念等者。是谁意。云何。若言唯愿之人乃至一念未有行故不论之者。谁昧此义劳问答。云何。
  答。先此一重问意者。上答有行不生云事不论云付。何故不论问也。云意者。无法故不论事可有。有法略故不论事可有。今不论二故中何故。问意也。是则群疑论中所举第二有释僻见为遮也。彼云。论师虽举愿言。意亦取其念佛云。故答中乃至一念曾未措心云者。不可有有行不生故不论之答也。就之有二义。一义云。论师意。乃至一念有行不生者不许。是曾未措心云也。一义云。彼唯愿行者乃至一念未措心者也。故论主不论是也。问。二义中正否如何。答。且后义可为正欤。问。若尔者。前难如何。答。所难非重。上答虽但言发愿不论有行。且是消论文计也。未入义意委料简。故通论情执论文虽言愿。意念佛取思。今遮之乃至一念不措心名唯愿。有行不论也定。论主意会故。两重答有浅深也。
  三十六。如经中说但有其愿等者。问。何经文。云何。又此文中未辨愿行差别之相。岂为证。云何。
  答。经文未勘。但智论等中。行譬车牛。愿喻御者。自此义相当。然者是等文意可云欤。但更可勘明文也。次愿行差别相不辨云至今引文意者。唯行孤愿虚各无所至云引愿行各别法也证计也。又孤字虚字自辨行愿相语也。此一重问答。群疑论中所举一师义。念佛修十六观等即是发愿也云义为嫌也。
  三十七。闻他说言等者。问。何经说此不相续愿即得往生。论主往判作别时耶。若言今此净土经中有此文者。是何文乎。纵何文。若许今教有此说者。经中非无不了之言。争免通论家所判耶。若言非是今经等说者。于余教中何经耶。又如佛陀扇多摄论。指言无量寿经说者。若为通之。又问。若言更不相续各唯愿者。相续愿为即有行耶。若许然者。愿行无别。上来所立义岂成耶。又问。颇有一愿一行而不相续。为别时否。若言此亦别时因者。今释何唯简一愿耶。若言此非别时例者。纵具愿行。既不相续。岂即生。如何。
  答。此中有三问。次第可答之。答第一问者。何经说云事。可言难量也。其故今所引论文不指经名故也。但至扇多论。论文既有异说。是则难量其润色也。不知彼论文后人增加。非论主无著言欤。仍天亲(旧译)摄论世亲(初译)摄论。同不指经名。无性摄论无量寿经云。是见受扇多所传论本。但无著无性意。三经中有唯愿往生文见。指之判别时意义虽有。不可为伤。其故佛语多含。一音随机故。三部了教中傍懈怠机应。兼方便言事。不违大道理。例法花中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显即身成佛玄宗。了义言。妙乐记中释此中容用别时意趣。望摄论宗所见。如可言别时意许。又瑜伽论中。总异生往生教密意趣也言。况摄论意。许愿行具足往生。取唯往生一文。别时意判事。全非三经瑕瑾。其中观经三心有回向言。行●闻。故不可指唯愿文。大经闻名欲往生文。其佛本愿力云。故因缘和合义显了。又不可云密意趣说。阿弥陀经已今当发愿。经实义上愿行具足愿。就文面不言愿力。不言回向。论主且指此文欤。迦才净土论挍此文。非无一义欤。而或人不存此等通局。偏非迦才释之条。还似不达论教意。然而此义又不可为定量。仍难量义可存也。次答第二问。今不相续愿远因许意。相续愿为言即因也。就之有多义。一义云。愿相续第二念已去者。即可成行故也。如论五门中作愿门行(云云)一义云。是有愿行相滥难。仍只愿若相续。必可至行。此故嫌不相续愿也(云云)一义云。此义亦不然。可成愿行前后故说别时故也。仍对五念行非可成义。今释意者。不相续愿者。三心不具愿也。相续愿三心具足愿。三心具足愿愿位有愿行具足义。故三心既具无行不成等云。仍三心文为立非别时意。更不相续愿定远因也。次答第三问。此义颇幽玄也。学者多误处也。或云。有一愿一行不相续。总可属愿。故唯愿往生所摄也。难云。若然者。上来所立义不成。以行属愿义势。还同通论毕。一义云。以行不可属愿。唯愿行各别。而不相续故。可言不可生也。但嫌一愿心释。且论文就云唯愿此义述计也(云云)。难云。此义又不然。愿行具足方可得生宗义相违故。今一义云。不相续愿无愿行具足义愿行具足愿无不相续理。故不相续愿。何唯愿也。行亦唯行也。愿行各无所至。仍行孤愿虚分齐也。故不生而成远因也。相续愿即愿行具足因缘和合。故如此愿行又无不相续义。仍有一愿一行而成远因不可许也。难云。此义颇难思。纵虽不相续愿行。一机上有愿行。何不言愿行具足。既愿行具足。其人至不相续位不生。愿行具足方可得生宗义又难成。云何。答。此难未领解前义也。凡今释意趣。以他力愿行欲极成愿行具足义也。难者意。自力分齐欲许具足义。其义未尽理也。问。若然者。于余行者且置不论。诸念佛行人皆是可他力行者。而于念佛行者非无不相续类。其辈愿行具足而非不生哉。答。是又非释义意趣。今于六字中设愿行具足释。如是至心令声不绝称名故。三心愿显南无二字。愿力行成阿弥陀佛名义。乘增上缘时因缘和合。释有愿行具足义也。而今时称名行者。或不相续或退失。不遂往生事。其心未相应法。不相续愿位在故也。问。如上来义势者。如有唯愿别时。可有唯行别时欤。而何前不许之哉。答。此难非也。今不相续愿行愿虚行孤分也云。约其行体远因成所指也。然无唯行别时义。约教文说生唯行者成别时意姿不可有云也(云云)。凡诸经论梵本于可有多本也。其故铁围山顶结集处。菩萨等行诵浮来故。一本经处处诵出成多本也。而诵出者不同。言似有不同。如此有本翻译异说也。于晨旦译非改也。于法花罗什龟兹本译。法护三藏西天本译。故妙法花正法华等不同出来也。可知。
  三十八。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等者。问。称佛只是口业一行。故群疑论等。称佛为行。别论其愿。今释抑有何深意耶。又定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者。万声即有万愿万行。为言即是万行圆备菩提因满。如何。
  答。先称佛唯是口业一行也等云者。总是云时。实口称一行也。而今释料简愿行具足意者。今云处愿行。非自力愿行为显也。若口业行也云。别论其愿虽念佛行。犹同诸行众生三业所作故。可乱自力义。故今归他力南无二字为愿。此愿非自力愿。又抑所归佛名即是其行云。此行专他力行也。能归愿与所归行因缘和合。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时。于凡夫机净土愿行具足义成。不然诸教愿行分齐。此机上愿行具足义不成。得生理不极故也。下文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云。此义释成也。次万愿万行具足菩提因满可云者。必不尔。今言十愿十行者。念佛于一行中。竖所论也。自余万行对扬日。纵无量念虽积。唯是一行也(云云)。
  三十九。如大乘同性经等者。问。彼经直以净秽二土偏对二身。似净土化总属报身。又迦才云。彼经报身非实报身等云。此义云何。
  答。先同性经净秽二土废立。众生业感土总名秽土。诸佛业感土名为净土也。故报化净秽相对更不可相滥。但于彼经秽土中。可有好世恶世。好世土或时可名净土。而众生业感故。其体有漏。总名秽土也。次迦才释。其意难知。是受用实身也。实报身非云。文言他受用。似云非自受用。若然者。尚是报身许成。更是可详。既是他宗也。不足会通欤。
  四十。又无量寿经等者。问。凡言报者。因圆果满真实身也。故诸师意。不许别愿为报身因。以此别愿即证应身。而今以此还证报身。有何由。云何。若言宗别义亦异者。下文何言应万行因故名报身。此义既与诸师意同。岂言宗异义别者。云何。又以发愿取土名报身者。释迦五百大愿等亦报因。云何。
  答。先名因圆果满报身事。本自今释素意也。但别愿酬因身云以非因圆果满身难事。释义幽致不知也。今释意。还此四十八愿中成彼总愿万行所证圆果故。是证报身也。诸师所见不然。别愿唯别愿。成总愿万行不知故。失经玄旨妄判化身因也。今释意既别愿中成万行意有知。下文万行因应云释义始末。一辙更不参差。仍宗异义别不可云。别愿成万行不成论。可云宗异别义也。何以知今释别愿中成万行云事难。答此愿文中若我成佛云。即总愿所求圆果也。次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乃至)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云。是则以别愿圆果成为不取正觉誓发也。云意者。念佛众生可生者可至万行圆果。不生者正觉不成誓故。此愿成就即万行成也。故此别愿中还成万行意有云也。序分义至。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等云。即此意也。然则今报身因圆果满实身也。而别愿以凡夫摄故。永异诸教谈。今报身成此德。诸教报身隐此德。故诸教报身还未满可云也。次至释迦身土。同虽发愿。愿意各别也。愿净土成佛实身功德愿故。其身酬因义亲。愿秽土成佛愿果后方便故。其身土酬因义疏。仍不例同也。凡就此一义有多义文。如揩定记(云云)。
  四十一。一一愿言等者。问。所引只是第十八愿。何标一一愿言等。云何。
  答。曾祖师师上人云。四十八愿一一皆以念佛往生为其别意故。一一愿言等云也。其意何者。且初如愿无三恶趣。此中十方众生生欣慕心欲令念佛往生也。余皆准之。故四十七名欣慕愿。第十八名生因愿也(云云)。故唯以念佛为往生业。更无诸行往生愿也。故定善义释云。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文)。是则六八愿中。第十八愿正愿十方众生往生。其生因定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故也。凡弥陀弘愿别意者。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念佛以为宗。往生为体。文义分明也。可知。委如揩定记(云云)。
  四十二。即是酬因之身等者。问。新译经论。报身有二。自受用报酬因实身。他受用报非酬因体。而今弥陀身土庄严既许凡小所见所生。尚以难名他受用报。况得言是酬因身。云何。
  答。新旧宗义必不可一同欤。例自受用付身土。如常无常义异。性相别论宗义。自受用身许无常。说诸常住经文。缘起常所依常会通非凝然常自然常。旧译性宗人师等。作性相不二义。报身常住永无生灭时身土。共许湛然常。是则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也。此故他受用身土又自受同体。二身共酬因之义许。酬因实身中感见一分细相。十地菩萨他受用身土见得意也。难云。若然者。如许三身俱常义。乃至化身又可许酬因义欤。答。此义斟酌。他受用身十地所见也。十地智分同佛智故。分佛实身见理。仍见其细相酬因身许。秽土化身既未证智所见也。佛智同义无故。不可许酬因身。但八相身本净土化身也。净土化身即报体故。又有酬因分。下文报身兼化共来授手云。兼显此义也。
  四十三。又观经上辈三人等者。问。报身寂静一坐无移来迎弥陀岂是报身佛。而言及与化者。诸师意谓。应身兼化。故此经文为证不成。如何。
  答。先言报身寂静一坐无移。立敌不诤处也。而释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意者。就之可有二义。一者本身寂静不动。分身兼化来迎时。有报身兼化共来授手义也。分身者不限化身。可通报身故也。二者一坐无移身即遍法界身。故即寂静即往来。例华严不离树下而寂而游云如。诸师意者。定真身寂静无迎摄相。报身往来不许。其义还浅近也。不及今法界身义处也。次诸师意应身兼化云至。是又诸师边见也。今释为遮此边见。设报应二身眼目异名释。仍所难非重(云云)。
  华严树下报身七处八会往来付多义。或义云。树下报身寂静无移也。余处余会遣化身(云云)或义云。七处八会皆不离树下。以佛神力报身令见也(云云)是香象大师探玄记等委。弘决象法师六释如云。前二义中。树下报身。余处化身。义浅近料简。是非实义也。又七处八会身唯是一报身得实义也。是圆融无碍一多自在义也。故华严分身云事。尚隔历不融义下也。是唯一佛抑十方所现习也。今经法界身义同之也。天台分身说法为规模也。是华严犹下。今二义以之可得意也。又所诠酬因身自他受用义含不相离可得意。又净土化应身可云。于机垂应身故。可知。
  四十四。今既以斯圣教捡知等者。问。所引经文未说弥陀。何以验知定是报也。云何。凡此引文意趣未显。若为解之。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引此经文弥陀是报也证非。报身报土证引事。初重答事毕。故今问端既言报者许。就之常无常义决为。入不入文引对常住义相违问致也。仍今答中。先入不入义让诸佛境界。次依圣教。验此义时。引涅槃非化品文。意者。此文中或诸佛化如。涅槃化非说。或诸佛涅槃皆化如说。是则对机异说也。非佛教相违。仍此文例证前义验知。弥陀报身也。常住不灭后说入涅槃。其义会通妨无。又定是报也云意者。问家心见入灭文疑似化身有边故。答者又此疑为遮。定是报也云也。一义云。非化品文弥陀名言无云无诳相涅槃体今无量寿法故。授记经入涅槃云。佛色身隐归无量寿法体。入说不入说。共不违报身常住义。故此经引。弥陀定是报也验知也(云云)。二义中初以为正也。
  四十五。即观经下辈三人是者。问。论文总赞彼土胜相。今何偏就下辈释。云何。况此品人彼土发心。或可曾修大乘之力。或可临终闻大之功。今言不定义岂当。云何。
  答。先论文总彼土胜相赞云事尔也。而今就下辈二乘种不生义解者。是二义。一义云。彼土生机。三辈九品有。上辈本自遇大机。不及论生不生。故中下二辈遇小遇恶机约。可解此义也。其中今先约下辈释。下文次约中辈料简。然者何偏就下辈释不可难也(云云)。一义云。此义然也(指次上料简也)但不显释玄旨。释意者。今章四重问答。皆验别愿酬因身土相也。故始引四十八愿证酬因义。次约此愿垢障凡夫得生理许。就之会论文故。先论本意者。下辈无善机别愿土生。直显赞入一乘道。然后释迦教义还。中辈小乘机约设会通。是论本意非也。次彼土发心曾修大乘临终间大之功云至。上返对破中。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乃至)到彼花开方始发心等云。私会通不及也。彼释疑。上钞如(云云)。
  此下三品无善机心。到彼花开方始发心释上。大小机非。仍证不定也。是则本愿意。无善凡夫于念佛一行授也。即十八愿三心念佛授。此意也。大小行者授念佛。十九二十愿意也。故生因愿本意。无善机以。仍论本意下三品以二乘种不生义成也。
  四十六。到彼先证小果等者。问。纵后回心既先证小。岂非二乘心种生。云何。若许二乘心种生者。宁离名体之机嫌云何。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上释观音若小说二乘种生许毕。今释又就小果终不生义解见。故今释暂二乘心生事。本自不遮。大心发后退不生小心。彼土为德也。诸师意同之。约下辈释无云。就中辈发其本解先证小果。于小不住。必还入大云(净聚观经疏)。一义云。此义不然。上释二乘种生许。且容有释也。是则不定义成为也。而土体既大乘善根界。实不可有二乘种生义。今释先证小果云。二种种生义非。是他方二乘来生。先小心。果遂姿也。然而其心即转向大毕。更不发小心。仍不生云也。诸师释临终回心生彼土者。其本解发云故。大乘善根界义不成。还坏大义门功德成就义也。今释与彼同云事。不可然义也(云云)。
  四十七。未审何时得忍等者。问。经文自言说是语时。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及佛身等。得无生忍。是即闻十六观见国见佛时。得无生忍。在文明(矣)有何所昧作此问耶。若言见国在序光台。见佛文在第七观初。于此二处何时得者。此问不可。既言闻说应时即见。其见岂指序光台耶。第七观初虽入正说。正说未周。未可论益。故知经言闻佛所说应时见者。其国其佛纵是光中空中所现。住至经末随闻成见。方为得益之所依也。诸师所解意多如是。且如元照云。先韦提独见。今大众同见等。即其义也。若尔今释问答共许见国指序光台中见。见佛指第七观见者。有何由。云何。
  答。此问来意者。经文说是语时应时即见云举光台第七观见为得益所依见。两所见中得何时问也。但难势至。光台见以佛力见。佛力体即所说观门也。此义既第五门中料简毕。故今许此玄旨料简得益分文也。得益分说是语时云说体。既有光台故。应时即见见。两所见当也。而诸师意。光台第七观唯依正观门请发故韦提请问。依始有所说见故。五文定散玄旨失。得益分经文释时。得经末见也。元照释甚以浅近也。难云。若然者。光台见既正说两门也。何又无益云。云何。答。今料简本意。专为显此义也。所谓闻佛正说者。指释迦教也。得益分齐者。弥陀教归也云意。闻释迦所说得益分齐。在弥陀愿力。非定散门云义显为也。是则定散文中唯标专念云。虽说定散望佛本愿意在专称等云义意也。难云。若然者。光台依正见许。而不得益云欤。答。尔也。见观门依正时。未得益分齐也。但非是光台中见国时得云。见佛置第七观意者。观门见佛正弥陀觉体非见。应声佛体见时。念佛三昧证无生益得故。观门依正总见国时取也。但光台现国两重隐显有。一者依报显隐正报。是依文次第能请位见也。二者显依正观境念佛三昧佛隐。是所说位见也。此两重共无益许也。此上密念佛三昧见佛意。此时密益许也(云云)。
  如元照云。前韦提独见。今大众同见等者。前者指光台第七观也。今者指得益分也。
  四十八。非是光台中见国时得者。问。光台所现通依正否。若言通者。此文云何。若言否者。理不可然。韦提愿生意在佛国。酬请所现。岂唯依云何。是以经云十方佛国皆于中现。夫人领云是诸佛土皆有光明我今乐生弥陀佛所。如来复云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若不现正报。岂有此言。云何。
  答。如前云。光台有隐显意。实事依正共现。而见正报文言分明。第七观至始佛见说。教文次第也(文)。
  故教门约见一彻。实义约见一彻可存也。如此隐显教文实义两重存事。若无此分别。释迦教是要门重弥陀教弘愿重。可为混乱故惜光台益至第七观。依正具足见下得益云。是显弥陀教益也。然后见观门依正弘愿佛实体无二故。弥陀教益光台有处密益云也。
  四十九。上文中说见彼国土等者。问。问意云何。若以此文证前光台有得益者。义则不可也。经文自言韦提未来以佛力故当得见彼乃至得忍。既言未来当得见等。何以此文证前光台得其益。云何。
  答。引文意者。示观缘文非云结光台益。此文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得无生忍云引。上见国时不得益嫌难义势也。上文韦提未来当得见彼云不见。光台可证道理无。但见国忍许。转转光台何可难无益也(云云)。
  此问作事。若唐土人师中。见彼国土得益存事有故。暂准彼情设此问欤。即智礼妙宗钞其意见也。又纵虽自义问。是如法非问也。是则问非起故。是为显也。
  五十。十三观已来尽名异方便者。问。经文应是示光台见功在佛力。何关下文十三观耶。若言放光现国即有十三观者。还成光台有益之义。何作此释遮前难耶。又若言此文非示光台见者。依文中释若为消之。
  答。诸佛如来有异方便等文。先指下十三观可得意也。其故上文既教韦提希及未来世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等云。其故重为成。汝是凡夫心想羸劣等说下故。下十三观指云事。文相显然也。但如此说意中。还上光台开示义无非。韦提领解即上领光台佛力。而致佛灭后疑问也。仍依文释今释无相违。但异方便见在光台还光台得益有成云难至十三观异方便得益门也。故名利益方便。正得益分齐在弥陀显彰弘愿时。故第七观初有定也。凡今释标章正说得益分齐料简云。此意为显也。难云。若然者。前何光台又益有许。云何。答。有许密义也。无云者显露教文也。互不相违也(云云)。
  玄义分疑端问答毕。

净土疑端卷第二。

  序分义疑端目录。
  一。如是我闻下。一句证信决判之事。
  二。正明发起序下。二序三序决判之事。
  三。日夜十二时下。假实二时决判之事。
  四。或在山林等下。一代说处摄今经一时事。
  五。影现灵仪下。光台密见佛决判之事。
  六。感荷佛恩下。示观先领佛恩事。
  七。一种净土下。所现皆报土一种耶之事。
  八。或可故隐等下。西方为胜决判之事。
  九。我今乐生下。夫人见知愿心庄严土耶事。
  十。非无时佛语下。五文有佛语体义决判事。
  十一。机缘未具等下。自开三福义决判事。
  十二。世福开为四义决判之事。
  十三。引圣励凡下。散动机引圣励凡难堪事。
  十四。说清净业下。忏悔清净念佛清净决判事。
  十五。入观住心下。佛力观成体决判之事

  序分义中疑端(十五条)。
  一。如是我闻一句证信者。问。诸经常例。五句六句为证信序。今依何义唯取一句除一时等。若言时主处众等非王宫事故非证信者。此义不然。下言一时起化时故。释佛亦云标化主故。王城正是起化处故。耆山亦是流通处故。二众非不闻传说故。又若不具时主处众。证信不成。如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若言阿难佛前传说自表无错故。于今经不必须其同闻等者。佛前传说是在世事。灭后证信弥须籍彼闻传说者证不错也。
  答。一义云今释意。诸经例不违也。故牒一从如是我闻一句。而为上首至可云意摽然唯释一句时。佛处众属发起序意。净影疏如是我闻一句证信。一时已下义有两兼摽置。而下释如释一时已下义虽两兼。对前一句证信序故。已下偏就发起以释难云。若尔者。今释如是摽教主。能说人也释。成无用。其故主成就下文可有。何就如是二字。能说证信成耶。故知今释意者。下四句以不为证信也。然者可云时佛处众化前序。非证信序。但重重难势至。一时起化时释意首。此一段就文。有远近发起意。约耆阇时。远发起时也。未至王宫时。王宫时下尔时已下时也。近发起时也。次释佛摽定化主意者。化主言又可亘化前发起。次释王舍城起化处事。下尔时王舍下也。今在王舍城文释游化处。即是化前序义显。次二众同闻事。纵虽闻传说。其别事也。今王舍前在。远取成发起由来处。为化前序。不为证信序也。次智论文诸经事也。必今经不可会(云云)。今案此事。可存通别二义也。不背诸经通例边同初义。然显今经别义时证信体。只可有此一句。解释始终正显此别意也(云云)。
  六句证信者。如是·我闻·时·佛·处·众也。五句证信者。前六句中。或合如是·我闻为一句。或合佛与住处为一句也。如此虽有开合不同。诸经证信常例。以五句六句释也。耆山亦是流通等者。嘉祥·憬兴等。经王舍城耆阇等说。王舍城举指王宫会。举耆山等指阿难传说耆阇会也释也。时方人等者。嘉祥此文受释云。时者一时。方者住处。人者同闻听众也(云云)。凡言意。诸经常例。证信发起二序立。其中发起序约在世。证信序灭后经序也。又名流通序。即如是我闻言许。灭后信心尚难成。其时指实事也信。是尚谁人说不闻大样故。佛说云时弥信。而尚何处不闻。信不落居。定其处时增信。此上其时同闻人指为证据时。信心增长故。同闻众举也。仍诸经心。五句六句具足成证信也。今其义含用。亦诸经不同义。仍一句取同不同二义含可得意也。
  二。正明发起序禁父缘者。问。既言二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何以初句名化前序。此句始言正明发起序耶。若言欲明亦有三序义者。证信发起诸经常例。今依何义立三序耶。若言发起有远近故。就发起中开出化前为三序者。此是发起序中细科。何得别立为三序耶。是以诸师虽分异处起化身往摄化。只为发起一序而已。而今既有二序三序二途分科。其中化前。或入发起。或为别序。必有深意。其意云何。
  答。此释意趣。显二序三序二辙也。二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云。二序辙也。今亦从第二句科正明发起。三序辙也。是则二序准诸经通例。三序显今经别意也。诸师释。发起序中开异处起化(指耆山也)身往摄化(指王宫也)二序异也。彼既名起化。唯是发起序也。故结成文不言三序。今化前发起二名各别。而结成三序。然学者多以远发起义成化前序。未尽三序理也。料三序时。化前无发起意。唯是益二众时处也。是则难行易行由来次第名序也。摄发起时者。彼诸教中发起今经有佛密意探出。成起化义也。委如记(云云)。
  三。或就日夜等者。问。准智论说。时有二种。迦罗实时。十二时等。三摩耶假时。即今一时也。而今日夜十二时等名一时者。与论似违。云何会之。
  答。论中明假实二时。经始一时释三摩耶假时也尔。但今释就此一时还出彼日夜十二时等迦罗时意者。假实二时其体一故也。仍上释正明起化时云者。三摩耶时思也。今能待时中举此多时。显实时即假时也。凡时者。有为法上生灭分位假立法也。然凡夫是思实。成十二时等定执。佛教为破之。立三摩耶名。显时体假也。仍论非相违。天台疏假实二时共出一时中。抑如此释今意趣。今化前一时中广摄一代诸时义为显也。可思之(云云)。
  四。或在山林处等者。问。今一时下举此八处。有何意哉。若言欲明此等多处皆摄今此一时中者。其义难信。经文但举城山二处。其时计应三七有余。岂得言摄彼多处哉。因斯若言非欲摄今一时中者。既就化前能待时中举此处。而言随其时处随缘授法斯乃洪钟虽响待扣等者岂非以此多处总摄能待一时中哉。又下文云。一游王城聚落为化在俗之众二游耆山等处为化出家之众。等言所表。宁非等此多处意乎。
  答。是能待一时中表摄一代多处说也。就其会通一边难。经文举二处。依文分齐也。三七有余时分又尔也。今就此文举玄义惊入火宅佛智时。一时摄一代时。二处此等八处摄在义有也。不然者。此斯乃洪钟以下文。甚以难消也(云云)。
  五。光变为台影现灵仪等者。问。弥陀影现在正说中。此中何以举此事乎。若言此是释迦灵仪者。释迦趣请本身自来。何名影现。又何不言影现灵仪光变为台乎。若言净土庄严名灵仪者。语则不便。一家诸文每叹佛身名为灵仪。未见依报名灵仪也。又如第四卷云。或见释迦毫光转变或见弥陀金色灵仪。与今宛合。谁异论乎。若言今欲明光台中密见佛者。既许影现。何言密乎。又许光台实有佛者。下文所现为再现乎。为当云何。
  答。是第七所现佛其体实序在光台也。光台密见正报。如上既述。但第七所现佛再现欤云至。是二义。一义云。非再现。唯光台所现正报应声现谓说显时。说说是语时住立空中也。一义云。再现云无过。光台佛坐花台现。曼陀罗如图。此佛体法界身摄众生姿也。故三缘义可具足。然第七观初显现此利益。空中立现可云也。是则即坐见立。即立可现坐。仍曼陀罗别不图第七观佛也(云云)(后义为正)。
  六。总领所现感荷佛恩者。问。夫人领恩在示观缘。何意此中作此释乎。
  答。此释可有二重意。通别请皆置能请位时者。实未领佛恩。而总领所现云事。答为我广说请普现佛土感见故。韦提未领解佛力恩。冥蒙佛恩故。如此释也。若以五文三重义消文次第。放光现国所说佛力体故。此句即当示观领解也。仍前后释义各一片依可见也。下释始知佛恩云。依文次第也(云云)。
  七。何以一种净土等者。问。一种净土是何土乎。若言所现皆报土故名一种者。何以得知。光中所现皆是报土。如彼法藏菩萨所睹诸佛净土。诸师多说通于报化。即以夫人所见例之。又纵皆是报佛净土。报土非无十重等别。复何得言一种土乎。若言十重他受用土。今据自受名一种者。自受用土唯佛境界岂为他现令别选乎。
  答。此句随愿往生经普广菩萨问意也。彼问意者。诸佛所证约平等道理。十方净土实无差别事为成也。就之有二义。一义云。菩萨意者。依法性平等道理。望自受用身土。成无差别义也。一义云。必不限自受用身。总依三身同证道理也。礼赞三身同证悲智果圆释。即其证也。约此二义各会通前难。约始义。自受用身土为他现。即成他受用土。尔韦提眼前所现十方土。佛佛酬因土体为他现时。其相可一等。故问一种净土也。十重浅深机宜各别所见也。仍不足来难。次义意者。今所现土为一种净土证事。三身同证佛土总可一种定也。必非言无报化优劣。诸佛土各具报化等功德等同一种云也。但至法藏比丘所见净土例。两经所现同异忽难定。今且依解释文分别之。在经中所说法藏比丘往事为选择本愿故。普现报化净土。其中摄取胜妙庄严。最上报土取。今韦提既求净土无生常乐。发报土得生愿。故所现净土限报土可云欤。
  八。或可故隐等者。问。此与前言隐显随机。有何差别置或言乎。
  答。前释隐显随机故。优劣不定也。诸教分齐也。今此释释故隐独显。定西方为胜可显义。故异前重。是今经意也。凡此释始终有三重。此文段其二重也。下文四十八愿故释为胜。第三重也。是即当能请所说所为三重义也。
  九。我今乐生弥陀等者。问。经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云。何意取其乐生安乐属前总领所现之科。取此乐生弥陀之言为今别选所求句乎。又言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等者。为望佛意作是释乎。为当夫人知此事乎。若言但望佛意释者。既就夫人我今乐生弥陀之言。释曰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等。明知夫人亦得见知此因缘也。若言夫人知此事者。未闻佛说。何得辄知。故结文云。有斯因缘如来密遣等(文)。知约如来意密言耳。
  答。先分依正释两段意者。此一段文有二重意。一者庄严精花故选之。二者本愿故选。为显此二义。乐生极乐句属上科。显依报庄严胜义。乐生弥陀句正为别选所求科。显正报本愿胜故选义也。通论之时者。亘依正可有此二义也。次弥陀本国四十八愿等义以佛力故。夫人见知之可云也。但至言未闻佛说难。虽未闻佛说。既知极乐弥陀名号。是则佛力故也。凡以禅定三昧力知三世事。不可思议也。况加佛力三昧令见凡夫分外报土上。其因缘知事何足疑端哉。次有斯因缘如来密遣等释。更非违文。本自此因缘知见在佛意。佛威力加被见时。夫人如佛知见了了觉事。有何相违乎。密遣夫人云密言。未说对言密也。韦提是非云不觉知。但此文中可有显密两重。显露面庄严精花故选。就之如上可有隐显随机或可故隐等二义。探密意时者。本愿胜故选。今此释显其义也。
  十。亦非是无时佛语也者。问。总未言说明文实尔。更依何义有佛语乎。若言此是纵容义推。非实有者。作此义推有何诠表乎。若言此同玄义五文定散义者。纵有定散二善之义。未有言说。那忽言非无佛语乎。
  答。玄义五文定散义意也。但至难。虽未言说。既有六根通说义。放光现国身说相好说也既许说。又是佛语体也。故得益分说是语时应时即见极乐云。解释判光台现国。是即总未言说者。五文皆属能请一重义边也。今此释光台配所说义边也。又义云。于佛语有二重义。一者释迦教位即所说定散二门是也。二者望弥陀愿。名号是佛语体也。付属文云。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然别所求文我今乐生弥陀云。即是受光台所说教持弥陀本愿名号义。故有佛语释也(云云)。
  就之异义多多也。或一义云。今必不释有佛语也。韦提请问如来放光等中间佛语有。然经家略欤。若译者略之欤推义也。或一义云。佛还山此事阿难传说佛助言可有。故亦非是等言也。或义云。是直非云佛语。阿难耆阇传说既无错。佛语同故尔言也。今义光台所现阿弥陀佛者。选取归名号。此名号即持是语体也。指之有佛语云也。故玄义释有二辙。其中总未言说文义意。非是无时佛语玄义意也可知(云云)。
  十一。此明机缘未具等者。问。此科既言告命许说。但可许说夫人所请。何言观机开三福乎。又若从此开散善者。玄义何故从次亦令未来已下指为散善自开文乎。
  答。此文幽玄。学者云云不同也。或义云。就此一段文。净业成者以前许说韦提请。我今为汝已下自开散善释也(云云)。此义违玄义释。大方经释本意不叶也。一义云。经文许说定善也。广说众譬者。即十三观中。或借日水显依报庄严。或假立形像显正报功德。观观中又各多举众譬。是众譬云也。尔今释述许不说意时。机缘未具等云也。一义云。广说众譬许说观门也。尔此许说中可自开三辈观有意。答韦提请。所说十三异方便观门。亘三福散机成三辈观故也。此故从此文欲显散善自开意密义。故如此释也。玄义正为未来指被益文。言亦令未来世已下也(云云。此义正指自开文。今佛意?处述也)。此三义中。始一义长乐寺义也。后二义当家义也。其中以第三义为正也。
  十二。一者孝养父母即有其四等者。问。孝养父母世福初句。何言此中即有其四。而开行福以为二乎。
  答。此文实难见。一推义云。是摽正因正行义也。孝养父母摄三福。示正因平等义也。而开为四事。示正行差别义也。问。若尔者。何至行福始开之为二乎。答。九品正行差别。从上品中生显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为二。合上品中生深信因果受法欤。或行福中发菩提心一句。后三句行者可亘故。开为一句欤(云云)一者孝养父母等云。举始一福许。显三福互具足义也。而开即有其四。唯不限三福。开可成多福显义也。又是正因正行心也。即三福互具足。正因平等意也。多福各别一取为行。正行差别意也。
  十三。引圣励凡等者。问。上来既言开三福业应散动机。而其散机根既劣弱。引圣励修。何由堪忍。又彼诸佛修净业时。必是福观双修。废恶息虑。今引彼行励此凡夫。而言决定注心等者。还似诸师二善只为一机之义。观机自开宗岂立乎。
  答。引圣励凡意者。未来散动根机。随分废恶修善道起。终归念佛一门。为令得他力益。决定注心言。即潜标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义也。仍不同诸师福观双修义也(云云)。
  十四。言说清净业等者。问。此科既名敕听许说。但可许说思惟正受。何约忏悔及以念佛。释此文中清净业乎。若言念佛即观佛者。玄义所辨两宗之义。岂亦成乎。
  答。此释有二重。始言忏悔方者。即观佛三昧方仪也。下日观及花座观等中如释。故此释当许说定善。次言又言清净者。约念佛三昧释之。是约佛意遥述正宗实义也。此中又含二重义。言依下观门者。所说观门也。专心念佛已下。所为义也。故前一重能请位于忏悔灭罪为清净业。此重所说所为中正以所为愿力灭罪成清净义也。如此得意。敕听许说科不相违也。又观佛念佛两宗义不违也(云云)。
  十五。此明入观住心等者。问。经言以佛力故当得见彼如执明镜等者。执镜应喻以佛力见。若尔何须入观住心凝神等释。若其心境相应见者。全是自力。依心见故。佛力观成义焉在乎。若言凝神而加佛力。非但佛力以令得见者。前光台见岂若斯乎。又下夫人所举苦机。如何成此观门益乎。
  答。此难实尔也。但释义意趣。为成定善示观义也。其定善示观者。说定善修行方法。而至观成位可见处境界。教位说显开悟众生。终归念佛往生也。故今言入观住心等。定善观成相也。归此观成功佛力示观云也。是则佛令见心境相应境界全凡夫也。光台光中见。正宗令见说位。在世灭后闻见同以归佛力愿力。定善示观法门云也。
  序分义疑端毕。

净土疑端卷第三。

  定善义疑端目录。
  一。今直就法下。从日观正宗定立义决判之事。
  二。观身四大下。四大观法式经文本据寻事。
  三。取一碗水下。一碗水法式经文本据寻事。
  四。含华未出下。九品花合由疑障耶之事。
  付。含华边界宫胎同异之事。
  付。九品边地同异之事。
  五。为说华座下。此许说后七可总许说事。
  六。愿力所成下。华座得成愿责事。
  七。皆是佛恩下。不见有云何佛恩耶事。
  八。方寸一尺下。依此法式还可自力观事。
  九。三身同证下。于三身中何名法界身耶事。
  十。法界即众生界下。诸经众生界外别明法界事。
  十一。或有行者下。唯识观与佛性观差别事。
  十二。假立三十二相下。形像云何具相好耶事。
  十三。真如法界身岂有相下。可具法身色相事。
  十四。指方立相下。自事理隔异可堕权门事。
  十五。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下。不能得三字决判事。
  十六。无术通人下。维摩经意唯地唯空共不成事。
  十七。备修众行下。今观门属诸行欤属念佛欤事。
  十八。此有三义下。诸行可有此三缘之事。
  付。此三缘通观佛否之事。
  十九。四十八愿中下。四十八愿中有诸行往生愿否事。
  二十。定散文中下。定散共唯标专念证据责事。
  二十一。净土一切圣人下。既有人天杂类何云一切圣人事。
  二十二。当起自心下。此观何不观来迎耶之事。
  二十三。想水表地下。为以真水还表真地耶之事。
  二十四。宿愿力故下。四十八愿中是何愿力耶之事。
  二十五。能观所观下。佛如意众生如意细释之事。

  定善义中疑端(二十五条)。
  一。今直就法定者。问。若就法定。显行示观岂非法乎。若言定散非是法者。何故前言如是指法定散是也。又如玄义。二善出在通别五文。何不以彼属正宗乎。
  答。或义云。四依中依法不依人意也(云云)。此义不尔。若依四依者。可云今直依法。今所云法者。机法相对。调机文为由序。授法文为正宗意也。言其法者。十六观法也。玄义中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云。而示观缘终。韦提举未来苦机致疑问故。从此以前虽有放光现国显行缘示观缘等多义不同。看此文势。但是调机由序也释也。但所说定散在五文云义。序正六义返五文意也。非依文次第。玄义法门也。
  二。令观身四大等者。问。依经何文作是释乎。
  答。经文实仿佛也。但就日观文述三义中。就业障识知义案经文。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云。此文意。住自心即作日轮想有一义。而日轮住空。仍观心住所时。为令作五大皆空观凝唯有识大思也。是则三昧正受证定义也。末学不及于疑欤(云云)。
  三。取一碗水等者。问。经言想水。何必碗水。故天台云大水结冰。依经何文作是释乎。
  答。是又就水观调能观心。譬所观境。设二重释时。于次当想水句。此方便探出也。譬所观境时。实大水结冰思可作。仍杂想观释言想水表地。取池水为所观境。凡此日水两观释。和尚自证行故。非末学所知。或祖祖相承口传欤。学者唯可取仰信也(云云)。
  四。虽得往生含花未出等者。问。若尔九品花合亦由疑障乎。若言然者。下文何言辨定三心以为正因通九品耶。又含花与边界及宫胎等同异云何。若言同者。或言如何。若言异者。上文云带惑疑生花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若为消之。又问。九品边地同异云何。若言同者。略论云复有一类不入三辈等。若言异者。花宫边胎行相全同。何言异乎。
  答。是有三问。可答次第。先九品花合依疑障哉云者。必不尔。九品花合依受法不同见。是则正行门障也。今所言疑障可正因门障。次花内边地宫内等同异者。是又准前可知。九品花合别障也。生佛前宝池而见有此障。边地宫胎彼国边界住处也。但彼宫胎即言彼边地中花内也一义。所谓花内庄严七宝宫殿故。花胎即宫胎也。仍带惑疑生花未发文。指宫胎可言花胎。又宫胎边地同异云。边地总指所。宫胎别指花内欤。但大经七宝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说。异译经说边地疑城量百由旬五百由旬。从其中七宝池莲华化生云。故城宫同异辄难量。而依大经说相。边地总相也。宫胎别相也。次九品边地同异。又准前可知。略论文分明也。但行相同云难至正因正行障殊花内行相相似许也。正因信佛智故至佛前。然而正行有障含花内时。不见佛闻法。彼边地行者疑佛智故堕边界。然而犹信罪福故。五百岁后至佛前。下中下下品六劫十二劫花开速也。故又不可言行相全同也。但清净觉经等。中下辈中说边地往生。非言边地即中下辈生处也。此边地行者。自中下辈机中。有一类疑惑辈疑佛智故。退成边地机。而生后疑障尽。还入本中下辈位处三辈故。约其始终摄入中下辈也。大经约中间疑悔位别段说之。此故略论疑障尽后释还同三辈。委可见文前后(云云)。
  此问答所论。为明九品边地同异也。而他家异译经中。依说三辈文中边地。九品与边地一同也谈。当家学者中尔谈有一类。今义不尔。九品边地各别也。大经说三辈外之。又边地行者正因疑障也。九品花合正行障也。是三心具足故无疑障者也。然者正行懈怠。若造罪重依。生佛前花合久也。生佛前故。略论复有一类不入三辈释也。异译经相望不同也。其义如口笔可知。
  五。为说花座观法等者。问。示观缘初许说净业。尚言依下观门专心念佛等。况今除苦恼法何独许说花座观乎。故诸师意皆谓。前文许依报观。此文许正报观。但为佛观先观花座而已。又若此文不许佛观。三尊应声。若为消之。
  答。难势实尔也。但今释深意不同诸师。诸师意者。示观缘许说前六观。此文许说以下诸观。即以光台第七观为依正观门请发由。是一重浅近义也。今释非不许此义。而深得玄旨见一经始末时。光台总成异方便体。今文别显显彰弘愿义。故示观缘许说答上韦提请。总许说十三异方便观门益。仍释依下观门专心念佛等毕。如此释下时。此文始后七观许说不可云。故前总许说上别许说文也得。说花座观法释也。别十三观中此一观敕听许说事。即释文释观法深要急救常没等。是则后七观中此观初在上又此亲中可有甚深益标也。次三尊应声云难至。三尊应现又有玄旨。为观门境现浅近义也。佛密意不尔。即今释娑婆化主为物故注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云文意者。释迦许说观门。弥陀显彰弘愿云也。注想者息虑凝心观相云也。知情者观浊乱罪机也。仍为观门境不现上者。言应声者。唯应知识称赞声。行者称念应声。显本愿别意也。故释许说花座。而显弘愿别意也。又一义云。此花座即正觉体故。应许说声三尊现给也(云云)。
  上所云又此观门中标可有甚深益者。如首楞严网说。释迦教劝想心。证上心有众生。观成可生说。此前情心者不可生。然弥陀他力弘愿教前。摄情心众生故。释安乐慈尊知情故也。此道理。此依报观终正报观。始今显故。观法深要释也。即光台观门。第七观念佛云。今经玄义也。示观缘开光台故。彼许说文得十三观总许说。依下观门等释也。问。今观门义异。显彰弘愿故。应现三尊。何观下可现。何殊此花座观至现哉。答。尔也。光台以下。何观中可现也。而韦提见佛时克不至。而至此观时。可见佛时故现也。然者依法门非不现。依机熟不熟今现也。以之释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也。朴者器物也。即木故也。是释尊弥陀弘愿为显。如此设故。斯乃二尊许应无异云。又此花座正觉体故现云义。虽为一义。犹准观门义也。仍犹似不显显彰弘愿义。仍以前义为正也。可知。
  六。经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者。问。四十八愿中。是何愿力所成乎。
  答。凡此一段文有甚深义。取要述之。此经十三观中。至此一观有愿力所成言。是则酬因觉体显此花座义示也。论名正觉花即此义也。然者四十八愿一一设我得佛不取正觉云正觉体。是花座也。然其四十八愿宗念佛三昧也。仍今经说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花座想也。故别言之者。第十八愿所成也。总言之者。四十八愿所成也。仍四十八愿中别无花座愿也(云云)。
  或一义云。四十八愿中。此花座得成愿有也。即三十二宝香合成愿中。其意见也。所谓池流花树云中花言。花座得成愿有也云。此义不足也。总愿花树中。宝树愿有。又别如来别依故。有见道场树愿。如彼如来别依花座得成愿可有之也。其上今经所说十三观中。宝树观等中不说愿力所成。别至花座观如此云。是有深意也。是得意。愿力所成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是则一一愿言称我名号酬报身也。此花座又此报身别依成故。愿力所成云也。此别依功德全正觉体也。仍四十八愿说不取正觉。不取花座云同心也。故论正觉花云也。此佛花座故。乃至十念众生若不生者花座不成云也。仍称我名号本愿成正觉故。众生正觉花化生。念佛花生可知也。
  七。见以不见皆是佛恩者。问。经文直言以佛力见。若其不见。有何佛恩乎。
  答。此释意者。依示观教领解弘愿。顿舍身命仰属弥陀毕。见以不见皆释迦异方便恩莫不蒙释也。但今见以不见就正行门论之。若依正因道理。既有心见分。不可言不见也(云云)。
  八。唯观方寸一释等者。问。上来诸观次第转深。既籍假想成真观了。今何还想方寸地乎。又今观门功归佛力。示观缘中其义已显。然今所劝似专自力。浊恶凡夫何由造修。如来正说若实如是。夫人疑问何时决乎。
  答。此释意者。依释迦开示闻十三依正。闻位至异方便观成。是则观解次第也。如此解毕。专心念佛注想西方时。正行观门抽要观行时。十三观中宝地花座金像观最要也云。直先观宝地。从方寸一释等教造修也。如此得意毕。今观门归功于佛力有二重故。释迦方便观门闻位成毕。示观缘意。先示此义。次归愿力修正行观时。自力他力成功异修行作法还依思惟正受方法。仍选定机观修此法时。如此释也。
  九。欲显诸佛三身同证等者。问。于三身中。何身正名法界身乎。若言法身。下文非之。若言报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报身哉。若言化身。为言弥陀是化身乎。
  答。此事诸师今师宗义不同也。诸师意。法界身体正真如法界身也。然法身遍故。报应亦遍应众生心想。说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得意故。三十二相等影像化身也。仍今所说虽取应身弥陀。为成遍法界义。显真如法界体观得也。今释意。法界者定众生界也故。应众生界身论。别愿酬因报身觉体也。而此报身内证法身。外应众生。仍三身同证圆果。端身一坐而临法界释给也。端身一座位。法身报身理智冥合姿也。而临法界。此报身从本为众生成故。应法界机也。然此报身圆果既三身同证觉体。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佛像。即是化身体即报身体应现故。总报身功德摄在也。故三十二相身即报也即化也。此化上垂八相现成应。为第三化身也(云云)。
  所诠。此法界身者。问三身中何身也。诸师意。法界身者法身也。但法身遍故。报应亦遍。故三十二相云化身也得也。今学者。法界身三身中报身也。但三十二相说。报身上所现化身也。然而是即报身现影像故。报身分也。故三十二相事。净土化身上说之。秽土八相现成佛上说之可得意也。诸师意。法界即身觉时。法界身者法身也云。法界身云时。法界法身所垂应身云也。
  十。法界者即众生界者。问。准诸经说。众生界外别明法界。且如花严。每言尽法界尽虚空界尽众生界等。今礼赞中。且云法界无边众生无边等。今何言法界即众生界乎。又言法界者。名义云何。
  答。法界众生界同异事。偏不可执。同而异也。异而同也。即花严十地品中。如说十尽句。一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世界尽。七如来智惠界尽。八心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世间转法轮智转界尽云(文)。论释曰。于中众生界尽是总。世界尽乃至智转界尽是别。说何法教化。法界尽故(云云)此经论意。以佛菩萨法教化处境界故。众生界上立法界名见。今释所寄正在此文欤。故众生界法界总别异名。别不离总故。异而同也可得意也。法界名义又既显毕。而以今经宗义论之。以无量寿法可法界法体也。说此法所化众生界。名法界也。又注论中。言法界者心法界也。今释意又终不违欤。又花严宗中明三种法界。理法界·事法界·无碍法界也。理法界者。真如法界也。此时者以因本成界义。事法界者。一切情非情森罗法事别名法界也。无碍法界者。前事理圆融相即互具也。然今释中真如法界身云。彼理法界也。今众生法界云。其事法界摄也。又是无碍法界义也。注论心法界义又同之(云云)。
  十一。或有行者将此一门等者。问。所言行者是谁人耶。又作唯识法身观与作性净佛性观。有何异乎。
  答。所云行者谁人也云事。空以难定。唯是和尚在世有一类行者立此义欤。古师释中无此言。若又引古师。准玄义可云诸师解也。其上净影疏意。观佛有二种言真身观应身观等。今观经判应身观中粗观。故作唯识法身等观。非此师心。次天台释。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等云。不言无相法身。故又可非今所引。嘉祥疏。是法界身文科想法身。是故汝等心相佛时已下科想应身。此释义对今唯识法身观。有同有异。法身云同。唯识不云异也。仍先不当此三师释也。唐代人师释中。法常疏明法身观云。此师释义始终许唯识法身观可云。訚师同之。憬兴又尔也。唯识义殊委释。故祖师在世时。又摄论宗学者中。见此法界身文。解真如法界义也。见是心作佛等文。许唯识唯心义也。即以之为观法用心欤。次二观不同。是又空虽难定。暂就今文言分别其义。恐是性相二宗学者各所立义门欤。唯识法身观可相宗谈。是净土已成三身中。指法身德号法界身。其佛化用影现行者心成心相分。会唯识宗以成观行欤。次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可性宗义。性宗意。指行者自心本性即名自性清净心佛性。可为所观境故也。或人义云。唯识观因分观也。自性观果分观也。又天台止观所明唯识实相二观当此二句欤。故他宗学者各所学塞此经文可料简故。祖师在世有成此二义行者欤。若然者嘉祥·天台门流又可有其人。今天台学者谈唯心净土本性弥陀。唯心净土顺唯识义。本性弥陀顺自性义。祖师意。以是等由可想佛立所由。末学偏劝此理观。指方立相义不许。但依无相离念理观故成所破也(云云)。
  十二。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问。经言宝像。应金宝像。形像如何具相好乎。故经下文虽说见像。不云见相。诸师皆谓。此中先标真佛相好心作心是。从后先当相像已下。正明当观所观境也。若如今释。为言像名法界身乎。
  答。此释意者。法界身者佛真身也。此法界身影像即入众生心想中现。即三十二相色身也。为观其身又先观金宝像。而他人法界身体真如法界无相身也云故。今释破之。真如法界身。何令观形像令想三十二相哉云也。而形像言通金宝等像并变化佛身等意。此宝像并三十二相化佛像。皆下真身观方便也。真身即今法界身也。娑婆形像净土化佛。随观念浅深。自形像转化像。自化像可转成真身。故宝像化像总为当观所观也。如此得意。经释前后不相违也。往往难自可消欤。
  十三。真如法界身岂有相等者。问。花严·法花·金刚顶等真了义教。盛明法身妙色湛然。组有般若空教一门。说如虚空无诸相耳。又准起信论等。有空真如不空真如。如空无相空真如也。不空真如无相不具。然经中言二乘见空不见不空。菩萨见空亦见不空。今若定执法身无色。何异二乘但见空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今释破文也。必非自宗正义欤。所谓所破人立无相离念宗。就此是法界身一句。即作真如法界观云故。汝所云真如法界无相身。绝于眼对等破也。以自宗义谈时。无非净土依正无为法体(云云)难云。若然者许真如法界身具依正庄严。为之立三十二相假境。不违经旨趣欤。若立此义人。今可许之乎。答云。一义云。此能破宗即不违自宗义。可自他共许道理。但至法身妙色谈。彼真如不空深义也。而空不空共以虚空为譬也。此真如性空理上。无尘劳垢习等妄有。名空真如。而有果恒沙自体相用。名不空真如许也。其不空理中妙有色。佛眼所见。非肉眼天眼所缘。故绝于眼对云也。解此义毕。往往难势自遮欤(云云)后义为正(云云)。
  十四。今此观门唯指方立相等者。问。纵是法身。何妨指方立相之义。方即无方。相即无相。三身三土体一故也。故天台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今若以言指方立相即谓非是真如法者。岂非理事隔异。性相不融。自堕他宗所判之权门乎。
  答。今能破释乘所破宗义来也。彼宗义唯识法身自性清净佛性等观门。偏约无相离念而为今文意故。违指方立相文咎付也。彼天台等宗义。不当今所破。法界身体许法身也。观门是许应身观也故。仍今所破人非净影天台等。若彼古师。如上释可引诸师言也。今只引或有行者。是则和尚在世诸宗末学。立偏空宗用破相观故。破非经意也。般舟赞中。不得信受他人语但令心净此皆净云。或口说自空心行怨如此之人不可近等云。皆此意也。问。若然者今能破宗义与彼天台等宗同哉否哉。答。是又可斟酌。彼三身相即圆观为宗。是则以法花宗等来判今经也今宗义不尔。依心所发非行故。三身相即义所观境天然成就功德也。故三身同证悲智果圆释。而能观行者末代罪浊凡夫故。必不用三身即一观解。唯指方立相注想处佛力愿力加被见无生庄严时。自然至事理不二妙境也。但上辈一类机学彼圆观入此门时。同天台观行辈有不遮。即正行差别机类也。以之不可一经通宗。能能可分别之。
  十五。立相住心尚不能得者。问。可云难得。何言不得。若其不得。何用说为。若言虽说是权说者。一经正说十六观门。既为权门。更有何文为其真实之宗体乎。
  答。今不可得云者。自力边实不可得也。说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此意也。而说之意趣。归佛力愿力令得他力益故。说教不徒然(云云)。
  十六。如似无术通人等者。问。此喻本出维摩经中。然彼经意。欲明菩萨理事双修方取净土故。云如人造室。唯空不成。必依空·地。若尔今能破宗似取但事。唯地唯空岂亦成乎。
  答。此释乘所破宗义来也。彼以诸教心净土净道理清想心。欲见净土故。堕维摩所破。今观经佛力愿力观门故。永异维摩经。仍无唯地不成咎也。
  此譬维摩经说也。而彼经意。理事双修空地双修。今所举所破释。唯空旨谈故。彼经文违。仍成所破也。而人短谈己。短生义。能破释唯地非空旨释。是又为维摩不成所破哉云论义也。得意之。今宗义指方立相观西方依正。土体无相故。行者有无佛力愿力故可成云实义显也。维摩心净土净为宗故。尤空有双修。故今所破义自力故。其难尤重也。今以佛力成云故。自力有位不可论。有空可成。有有可成。得空有术通佛力愿力故。可知。
  十七。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等者。问。此问答意。以今观门为属诸行。属念佛乎。若言属诸行者。今观既念彼佛依正。下文则为正行所摄。今岂类同余杂善乎。况此文云念佛众生。准前后文。正当观佛。前像观云作是观者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诸师皆云后真身观名念佛定。今下文云观无量寿佛者即见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此文分明观佛即名念佛三昧。若尔今言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纵有兼通称念义。文体正意应观佛益。何言观佛摄属诸行而无摄取益乎。若言属念佛者。答释中云是故诸经广赞念佛乃至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以知今释偏以称名为念佛。定散总属诸行门也。
  答。今问中备修众行云。定散万行也。如一片难。但正杂二行分别时。今定善正行所摄也。虽正行也。分别助正时。摄取益唯在本愿念佛行也。仍观佛等正行可得与夺意。与云时属诸行。夺云时属念佛(云云)。
  十八。此有三义等者。问。诸行岂无此三缘乎。如花严说。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即为亲近诸佛菩萨。何况灭罪来迎等缘为诸善益。其文甚多。且如今经九品来迎。岂非三福之所感乎。又问。今此三缘通观佛否。若言通者。今明念佛有三缘竟。乃言是故诸经广赞念佛乃至定散文中唯标专念等。既以定散总名诸善。对显念佛功能超绝。若言观佛还有三缘。唯摄念佛义岂成乎。若言否者。理亦难思。心念忆念正在观佛。佛岂不知不忆念乎。愿见应念念念罪除。于今观门其文几乎。如普观中。佛及菩萨来行人所。平生尚尔。况临终乎。故下文云正助二业心常亲近。既许亲近。宁无增上缘乎。
  答。诸行无三缘义也。但诸行上间间说三缘事心在念佛也。即花严文。彼经大旨念佛益也。其由菩萨发心修行念佛三昧不离说经故。就中菩提心者。缘佛功德所发心故。安乐集中引入法界品菩提心利益文。证念佛三昧益。即此义也。彼住水宝珠翳身药等喻。皆多分说菩提心益。得义意念佛益云如。灭罪来迎等。其义又尔也。故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释虽说定散意在专念也。执文不可至疑难。次问准之可答。但忆念专至言在观佛者。观佛中忆念体。即是念佛三昧所摄也。凡今开观佛念佛两宗释意者。观佛必念佛也。不离念佛故。念佛必非观佛。口称为体故。仍克其体论。观佛益全标在念佛。释定散文中唯标专念也。
  此中有二论义。始总于诸行有三缘乎。次别于观佛有三缘乎也。是则一论义。当世机情观佛诸行列不思。是正行也执。剩念佛观佛胜思。仍二段问答也。又今所引花严文。经文略摄也。答意者。三缘不可通诸行观佛得意也。若通者。今释义违也。所引花严文。是念佛益得意也。发菩提心云。念佛其心相应故也。忆念观察等行。又念佛以为总体可成法故。可知。
  十九。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等者。问。四十八愿中。为有诸行往生愿否。若言有者。此文云何。夫言唯者。简持为义。如唯识宗五重唯识。莫不皆以唯识为宗。今言唯明专念。准知唯以专念为本愿宗也。若言否者。义亦难思。弘誓多门。所愿各别。岂唯念佛往生愿乎。故第十八愿虽言乃至十念。十九·二十亦云修诸功德殖诸德本。此等岂非诸行往生愿乎。若其终不摄诸行者。为言佛愿有偏党乎。
  答。四十八愿中。无诸行往生愿。所以唯第十八一愿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也。但至一片难。弘誓门多皆为成念佛往生宗也。十九·二十两愿既不置往生言。皆是念佛往生机上。或显发愿现前益。或成回向果遂益也。次不摄诸行者。佛愿言有偏党至难者。不解愿意所至欤。愿意不论诸行有无。一切善恶凡夫乃至十念。不生誓不取正觉。恶人犹不漏。况诸善乎。仍诸行往生愿无云心。诸行人非云不摄。唯以诸行往生不要。念佛一行平等万机摄云意也。然者难势甚僻韵也。愿意平等全无偏党者也。
  宝积经二十愿若不生者言置。彼第十八愿意亘二十愿故。如是说也。今十九·二十愿不置往生言云。第十八愿外若不生者言无云也。
  二十。定散文中唯标专念等者。问。依何等文释此义乎。先定善文地观已下说往生益皆为观益。未见一文说称名益。次散善文上六品中但明诸行之益。唯下三品明念佛益。故前问云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者。应依此义起问端也。然今还言定散文中唯标专念者。更依何义作是释乎。若文虽说定散益。依其义意作是释云者。了义大乘依文判义。不了义教依义判文。今经既依义判文者。下文何言是了教乎。
  答。成今此义事。即此依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等文。乃至散善义始三心文下辈观及流通文等也。其故者。摄取不蒙不可有得生义。此故说定散往生。意者必在专念宗。显此意密下为三心。彼三心成定散益故。皆归第十八一愿成往生实义也。依之流通文赞念佛功能专付属名号。释上来虽说等。即今唯标专念义委也。但问端备修众行等云。问从非起故。且举平文起疑也。答决实义故。成定散文中唯标专念也。次依义判文。此经可不了教云难至。一经始终无显了文。实可有此难。而今经说相随他前虽开定散门。随自后即闭定散门。即施即废方便故。非不了义经。例涅槃莚虽有二乘益。即施即废故。如一乘了义教(云云)。
  二十一。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等者。问。净土亦有人天杂类。何以总言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等乎。又如玄义引花严说。初地已上名变易身。今一切离分段云者。地前五乘皆受变易身乎。
  答。所云一切圣人者。地前五乘众同地上名也。法事赞如云极乐庄严出三界人天杂类等无为。大经云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等。皆此意也。玄义圣众庄严中摄法界凡圣。又此义也。是则入愿力所成酬因土时。其体归佛德故。无漏为体。大悲为用也。仍寿命等佛。更无分段生灭。分段者三界中粗异熟死此生彼姿也。净土身不尔。位云地前分段位。论德同地上变易德故。人天杂类等无为云也。但玄义中至引花严说。彼诸教谈也。异今教别愿不思议谈也。又诸教中非无地前变易义。天台·净影所判。胜鬘中罗汉辟支大力菩萨变易生死受云。地前三贤判也。但是新译法相宗不许义也。二乘回心入大乘时。许地前变易义也。直往菩萨于地上智增初地舍分段。悲增至十地犹不舍。非智平等菩萨八地受变易也。其旨见群疑论(云云)。
  一乘义私记云。智增初地舍分段。悲增第八地出分段。悲智平等随宜于七地以前地地中舍分段(云云)。
  二十二。经当起自心等者。问。此观何不观来迎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上三尊观中。观弥陀光明摄取益。观观音宝手摄引相。观势至威光摄受用等。皆是引摄想观也。仍今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云意者。蒙三尊引摄作往生相说也。此故释摄取不舍中。第三增上缘以来迎为其体(云云)一义云。上三观观光摄益。未说约自心有此益。唯观十方众生所得益也。见此事时。作自往生想唯是观佛行者想心乘念至西方观也。是且显佛力观成位也。次观显愿力观成毕。说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等。至三辈观始说来迎相。彼来迎寻声到姿故。念佛三昧益愿力所成也。仍十三三辈观门次第说发遣来迎益可见也。二义中此义深妙也(云云)。
  光台说十三观释迦发遣教也。第七观说三辈观弥陀来迎姿也。故十三观释迦能说所说法门为面。三辈弥陀教能为所为为面习也。
  二十三。想水表地等者。问。经言池水。似实池水。下文随池水花上等云。而想水以表地云者。为以真水还表真地乎。
  答。经文多含。含二义也。故始想水表地云释意。观娑婆池水显表极乐宝地也。次或在池水花上者。又述一义也。是极乐宝池水中。宝花上直观化佛像也。混二义不可至疑难。
  二十四。经然彼如来宿愿力故等者。问。四十八愿中。是何愿力乎。
  答。一义云。别非云有亿想成就愿。凡彼佛本愿者。念佛往生为宗。乘念佛往生愿力。忆想行又可成故。如此说也。般舟赞中。或想或观除罪障皆是弥陀本愿力云。又此意也。一义云。若别寻忆想成就愿。可第二十愿。愿中闻我名号系念我国乃至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云故。系念果遂即忆想成就义也。而其果遂时分。或平生或临终或花开。凡见佛位。皆彼愿力故也(云云)。
  二十五。正明能观所观等者。问。所观可然。能观者何。又言明皆是真。语似不宜。如何读之。又此中或现大身小身等者。应是弥陀真身神变。故下文云圆光化佛如前所说。然今言像。有何意乎。若言是像。像身岂有满虚空乎。
  答。此文实见恶。但能观所观者。且存一义。明今佛身具能观所观二义欤。其故阿弥陀佛神通如意文有佛如意众生如意释。佛如意者即能观也。释六通无碍观机可度故。众生如意者又所观也。随心现故。次明皆是真者。又且存一义。正明能观所观佛像。句读切。身虽有大小明皆是真可读欤。意者。此文中言明二义也。一明佛像有能观所观义。二明大小身皆真。是则示真化大小能所一体义。次大小佛身真云难至。今释意者。以化身名像身也。玄义释名门如料简(云云)。
  定善义疑端问答毕。

净土疑端卷第四。

  散善义疑端目录。
  一。三辈散善下。下辈善寻事。
  二。一一品中下。十一门亘九品样事。
  三。意密难知下。意密体寻事。
  四。贪瞋邪伪下。自力心三业调不调共简事。
  五。深信之心下。责今释所据事。
  六。一者决定下。佛法中软心为障事。
  七。二者决定下。三心出观经何信三经耶事。
  八。若佛所说等下。了不了义一代决判相违事。
  九。此名就人下。何句为就人科耶事。
  十。然行有二下。二行俱立信否之事。
  十一。言正行下。二行二修同异决判之事。
  十二。若依礼诵下。观察为助业摄否事。
  十三。过去今生下。何不论未来善耶事。
  付。此中摄前杂毒善否之事。
  十四。及自造罪下。三心退不退之事。
  十五。愿力之道下。道义前后相违事。
  十六。三心既具下。三心愿即行义决判之事。
  十七。又此三心下。三心摄定善义决判之事。
  十八。念佛者即专念下六念念佛可定善事。
  十九。佛恐行者下。三心具足人何可有疑耶事。
  二十。五门相续下。上三品中五门所据寻事。
  二十一。第九门等下。中下一品无来迎由之事。
  二十二。受苦乐二法下。苦法可非净土因事。
  二十三。十二部经下。指一经欤指多经欤之事。
  二十四。所闻化赞下。上来诸品广赞诸行之事。
  二十五。简谤法下。谤法摄不摄之事。
  二十六。抑止门下。弥陀抑止耶释迦抑止耶之事。
  二十七。五逆已作下。已作人指阇王耶彼等他经得脱事。
  二十八。无由得念佛名下。不能观念故似转教口称何言念佛名耶之事。
  二十九。正念归依下。忆念者可观念事。
  三十。付属名号下。诸师经名劝持付属释之事。

  散善义中疑端(三十条)。
  一。三辈散善一门等者。问。何以得知三辈唯是散善人耶。故诸师意谓。是福观双修之人往生即彼国之品类也。又玄义云下辈无善唯知作恶。今何还言三辈散善即以三福为其正因。以分九品为正行耶。若言此辈本虽无善。临终念佛为其善者。玄义非不引念佛文。而言无善。如何会之。又准下文。定散之外明念佛行。如言念佛不同杂散之业等也。若言临终闻经等为其散善者。下品上生念佛之前虽有闻经。下二不然。若彼广赞佛德为说妙法为散善者。下品中生但有散善无念佛耶。下下品云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妙法但是念佛教也。若言世福为下辈善故。今标云三辈散善一门义中。三福为因。九品为行。此明三福对三辈者。此亦难依。世出世善尽属上中二辈因行。下辈既言无有佛法世俗善故。如是推寻。下辈都无应名散善。何言三辈散善义耶。又三福正因文在序中。何言正宗散善义中明此义耶。若言此非序分三福。正宗别有三福正因义者。出何文耶。又准下文。三福九品杂散之业。今言正因正行。云何。
  答。今言三辈散善一门之义者。上十三观答韦提请说定机行。此三辈一门约佛自开福业分上中下根故也。但至诸师释。所见既各别也。不足会通。彼执定散一机行故。不解定善示观玄旨。故尔判也。今师意总而言之。三辈中摄上机上行事不可遮。如观念法门说观佛行者上品往生。又不可遮有福观双修之义。赞中云五门相续助三因等。其意也。然而是皆通门谈也。别论之时。十三定机行。三辈散善机也。次至下辈无善难。此有多义。且述一义意。凡今三辈有二意。若约释迦教论。三福九品因行散善往生一门也。今释宣此义也。若约弥陀教分别之。上六品一切善凡夫也。下三品一切恶凡夫也。玄义遇大遇小遇恶之分别。即显此义也。而以释迦教意下辈令有散善亦有多义。或以念佛为行福为其善。如选择集或以世善为其行。下文云世善上福标其意。是则三福各分三品。为三福正因九品正行义意也。或以临终闻经等为散善义可有。下品上生释闻经如名杂散业。下中品赞佛。下下品妙法。能诠教皆闻经类也。所诠名号即念佛体也。次云三福正因文在序难。三福名言虽在序中。正因实义正宗显故。今就散善一门义中明三福九品因行云也。必非云正宗有三福文明此二义。就义中有二云释可得意也。次云三福九品杂散业难。是有与夺二门。摄入三心回为直因时。与正因正行名。对念佛辨亲疏等时。夺判杂散业也(云云)。
  二。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者。问。何以得知九品皆有此十一门。且如三心难通九品。何者。至诚心中自利利他想同菩萨。回向心中亦明二利。如是心行大机所能。中下二辈若为具之。又如下辈既言无善。岂有三心中回向心十一门中第五六七八门义耶。
  答。今此十一门。净土行人闻教发心修行遂往生。预见佛闻法之益始终行相也。故以道理推验。九品皆可有此十一门云也。但至难势。三心行相可有广略。释文所述约上辈机广释也。中下辈机必不可同之。只可自利真实往相回向等。彼礼赞所释即其相也。而言三心通九品者。约其心体。不论行相广略也。次至下辈无善难。今作十一门有总料简各料简二途。总料简辙三辈散善故。不可言下辈无善。各料简时。下辈文前标善恶二行言。有十一门中受苦乐二法名言。是则约弥陀教意。善恶皆为机显愿力益故。第六门中。或明善受法。或明恶受法。至第八门。或回恶心。可成十一门义也(云云)。
  三。随机显益意密难知等者。问。随何等机显何等益。又意密者。其相云何。又如次文及前序中。亦有何等为三之问。何特至此作是释耶。
  答。何等机者。定散机也。何等益者。往生益也。意密者。说定散二机往生。其意密在弘愿念佛一道。所谓此三心本愿中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心为体故。彼一念十念行可为正因正行体。此意未显故。名意密。自问自征。后答三心名数。显意密法也。下释云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专称。即此义也。次前后文有何等为三征问云难。今释义所推。彼皆为显意密义也。所谓虽说当修三福。虽标三种众生。佛不自问自征。此等众生面面预往生益义意密难知故也。但彼意密此三心中显故。故付此文作此释也(云云)。
  四。贪瞋邪伪等者。问。五浊凡夫谁免此失。如前文云当今劫末众生恶性难亲等。况深心中自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今此心中作此严诫。岂非二心作鉾楯乎。若言此简身口现善。意业不善。若其三业相应行人。虽是凡夫具足烦恼。非今所简虚假人者。次言虽起三业苦励身心若为消之。又如下文云。真实心中口业赞叹。乃至真实心中意业观察。此历三业皆简虚假劝真实心。何以身口为外意业为内。论其相应不相应耶。又今既对弥陀因中三业真实。诫虚劝实。凡夫纵有随分三业相应之善。争得为净土真实因乎。若言此是引圣励凡。未必全同彼因行已方可生者。道理未尽。既引圣行。简凡夫行以显杂毒善不生由。若其凡夫虽未同圣亦得生者。因岂立乎。
  答。此释意者。凡夫行人不顾自心恶性。自作贤善精进之念。修三业行时。六贼内侵堕虚假杂毒事嫌也。外现者。三业行相也。内怀者。三毒恶性也。故凡夫位欲成真实之业者。于三业善无现贤善精进之相意。于三毒性深识知其过。舍自力归他力。成清净业可思也。虽起三业以下释意。得此旨可见。次引弥陀因中真实意者。为令今行者归佛净业也。言意真实净业唯彼佛因中行也。凡夫若欲成真实业。宜归彼佛成净业也。是则示观缘中随缘起行烦恼贼害简。以专念业名清净业意也(云云)。
  五。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者。问。何以得知是深信心。如起信论。亦明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其中自释第二心云乐集一切诸善行故。又天台释今深心云佛果为深等。今释抑有何所据耶。
  答。今释意者。以此三心合本愿文成其义。两经可一彻故也。故深心彼信乐心深信心释也。诸师意未入此玄旨。猥借诸教义释今意事。非经本意欤。上文云意密难知。盖此意也。若强欲会通。起信三心。总而言之。通诸行法位也。今释意者。别而言之。在往生行之义也。例如四修法约念佛。天台释亦非相违。今深心信佛智法故也。能能可思之(云云)。
  六。一者决定深心等者。问。夫佛法中软心为障。若发此信心必软弱。岂得决定往生心乎。又此品人既言大乘极善凡夫。何意强劝发此言耶。
  答。此净土宗骨也。注心可思。夫净土一门。为根钝障重机云事。一宗大纲也。故入此门人。先信知自身机分可如此。就中今三心弘愿领解心也。弘愿所为无善凡夫也。故专可取此信。但此机上信愿力法。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安心时。更无疑怯心。是则自力机分。无有出离之缘也。归他力顿入佛家。若自心一分力量有思。决定归他力心不可有故也。仍虽大乘极善凡夫。弘愿领解时。必可发此信也。三辈机皆常没凡夫故。极善称且随分善也。又愿力所成正行名也。更非自力功。仍无相违也(云云)。
  七。二者决定深信等者。问。今此三心出自观经。何要须信三经说耶。若信三经为发此心。或有行人。但值观经不闻二经。为之如何。
  答。此难不尔。释意者欲显依今经所发信心相时。方就三经所说述其意许也。必引三经后方可生此心云非。纵依观经一部说取决定往生信。所信法体愿力为本可信要门教。此二尊教亦诸佛证诚了义为体故。自可当信阿弥陀经。纵三经具引。不解二尊诸佛教意。即不发此信人也(云云)。
  八。若佛所说即是了教等者。问。了不了教名通大小。于大乘中。且依涅槃。小乘半字名不了教。大乘满字名了义教。若依深密。纵是大乘。诸隐密语名不了教。诸显了语名了义教。此等皆于佛教分别。未闻佛说偏名了教。菩萨等说总名不了。宗家此判出何经耶。然论师云。素但览言因别意趣。阿毗达磨依法相说。故有灭后四依菩萨。造论申经了其未了。如摄论云。复有四意四依。一切佛教应随决了。即此义也。而今偏劝唯信佛语。言不可信菩萨教者。似拨四依弘经大士。不违涅槃之极诫耶。
  答。今释实异常途说。此依智论五种起说等判欤。以佛自说为胜。余四种说待佛教许佛说故。又寻佛经中有了不了由。佛随自意语了也。随他意语不了也。而随他意语者。顺菩萨等因位情所说方便教也。仍菩萨等教望佛随自说。皆可云不了道理有之。是则涅槃三意语文意也。四依论师依此了义教训。依佛了义随自语。了随他不了教时。有四意四依等分别也。素多览言因别意趣等论文。其义可准之。佛三藏中。阿毗达磨藏决判法相故。灭后论师专所依学也。非云论师说为定量佛说不了。而又灭后诸师互有空有等诤。仍今释意劝唯信佛语。不依菩萨论藏也。依经依论不同自西天有之。彼经部依经为定量。有部依论为指南等也(云云)。
  九。此名就人立信也者。问。前文既长。从何句来为此科耶。无标有结。有别意耶。又言人者是谁人耶。
  答。此有二义。一义云。上二种信心即就人就行二种也。而初略释后广释。故上文又深信者以下。广释第一就人立信也。标文虽略。以结示之。今释前后此例多。此义意信机名人也。一义云。就人就行信心。上第二信下分之也。故初举三经佛语者。第二信总释也。就此三经有能说人有所说行。又深信者以下。就其能说人立凡夫决定往生信。此义意者。人者说人也。说人中有五种。就佛说可取决定信。行者往生行也。此有正杂二行助正二业等不不同。就正行正业可取决定往生信云也(云云)。
  十。就行立信然行有二等者。问。为就二行俱立信耶。为当云何。若言二行俱立信。下文既辨二行得失。就有失行岂立信乎。若言唯就正行立者。既许二行同往生行。何于杂行不立信耶。
  答。有二义中。就正行立决定往生信云义。当文正意欤。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释。并心常亲近忆念不断等所判分明也。但自余杂行回向可生非不信。然而以之不取就行立信欤。例如就人立信。菩萨等说非不仰信。今所信正如有佛说(云云)。
  十一。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等者。问。此中二行与礼赞中专杂二修。同耶异耶。若言同者。正杂二行似约行体。专杂二修应论修相。若尔纵是正行。若杂余行可名杂修。纵是杂行。若专一行可言专修。故知二修二行异也。若言异者。今明正行。即言专依专读专想等。岂非专修名正行耶。若许专修名正行者。杂行亦应杂修名也。又礼赞明二修得失。结言二行得失。明知二行即二修也。
  答。二行二修同异。古来诤论也。取要言之。二行所修行体也。二修能修相貌也。以之为异。而二行二修名义各相依立。非专修无正行名。非正行无专修德。非杂修无杂行名非杂行无杂修失也。故今释云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为正行等。专修行名正行。又云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等。约正行德成专修义。杂行杂修相依立事。翻之可知。所谓可言不专依往生经行行者名为杂行等。是杂修故。其行名杂行意也。释文云自余诸善悉名杂行。显此意也。又云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等。约杂行失显杂修义也。今文如此。礼赞同之。二行二修更无异辙者也。而他门学者于二行各可有二修云。成二行二修各别义。甚乖释义。今一片疑。且借彼见解设假难欤。其误如研核抄中委责(云云)。
  十二。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者。问。观察亦为助业摄耶。若言然者。似乖道理。凡助正者。如世主伴。主胜伴劣。助正亦尔。然观功深。称名浅行。故诸师意。观正称助。今释翻之。有何由耶。若言称名顺彼佛愿故立为正。观则不尔故属助者。愿中乃至十念之言。谁定唯是称念念乎。如彼论注·安乐集等。解十念义正约观念。宗家亦云专心想佛佛知人者。岂非赞彼十念念乎。
  答。此诸师今师宗义不同也。诸师意。依心起行诸教意以来判故。以定心三昧为主。以口称三昧为伴。是释迦教中一分义也。所谓能请重也。今宗义不尔。乘愿为缘故。以本愿称念行为正业。观察以下为助业也。此亦论中名义相应宗本也。彼五门皆与名义相应可行。是则助业位也。今赞云五门相续助三因。即此义也。而愿中十念体。正闻名信乐一念。助正不离故。或时此念中摄想念。礼赞等念亦尔也。此时从十念中开出五门。法事赞专心想佛释此意也。此摄助从正意也。故先云人能念佛佛还念。显正业体。次云专心想佛等。助正不离故。兼想念也。然而助正别论时。称念为本愿宗可得意也。注论·安乐集解十念时。先约时节。次约观想。后约称名。是非言本愿十念必有此三义。本愿十念为显但称十念。先出时节观想等十念也。可勘见文始末。凡家意。依十住毗婆娑称名易行宗。成败论五门。五门皆名义相应行门得也。故称名正业宗义。全同今解释。不得注意人。观念为宗见欤。甚非注者素意也。安乐集等同之。更不可有异义(云云)。
  十三。过去及以今生等者。问。何不论未来善耶。又问。此中摄前杂毒善否。若言摄者。前文既言回斯求生必不可也。若言否者。普摄自他凡圣诸善。过去自善及他善中。岂无杂毒虚假善乎。又过去善若已真实。何由流转至于今乎。依之而言自善中过去善者。专是杂毒虚假善乎。
  答。不论未来善。若圣道门意者。远期佛果故。至三大僧祇未来善。依彼极果回向。华严等教令回向三世善。往生要集回向门中兼明回向菩提义故。即聚集三际善可回许。今释且期净土门近益故。言过去今生善也。今生中有已修善未修善。未修善名未来善。分摄三世义有之。但净土宗意。远非不期佛果。以此边言者。还可同要集义。况依三世相入道理时。一念回向善无不摄也。无行不成释义深可思之。就次问端答杂毒善摄否。先可解彼杂毒善义也。凡言善者。本来清净。皆净土菩提正因。安心邪时者。立杂毒虚假名。此杂毒位回向必不可也。而今回向真实深信心中云时。安心成正念故。彼杂毒善并归清净业体成净土正因也。仍可言摄杂毒善可判不摄。例如二乘行。本来菩萨道小心时小善也。小善回心入大。彼可云二乘成佛。又可云不成佛。涅槃经中说阐提成佛不成佛义。又如此。不舍彼邪见不成佛。舍又非阐提。故说阐提不成佛。而阐提回心成佛。说阐提成佛。今杂毒善摄不摄。此等道理可例也。取要而言之。可答摄杂毒善也。但是从本立名名也。摄时非杂毒善故也(云云)。
  十四。及自造罪退失者。问。具三心者有退失否。若言退者。何名金刚志乎。若言否者。此文云何又此心既常没位中凡夫所发。岂免退乎。
  答。三心退不退论。古来未决。且存不退义。如一片难。名金刚志故不退也。但至今释。一义会云。是暂退也。非永退。今云。此释非言三心具足人退失。或行一分二分位言退失故。第三回向心未成就位也。守护此退不回顾名回向发愿心故。还是三。心不退文证也。次言常没位凡夫所发难至。论自力心本。退分善心事不及言。然而佛力住持故不退为三心益也。言蒙光触者心不退。即其证也。
  十五。乘彼愿力之道者。问。前言道喻众生愿心。今何言彼佛愿力乎。若言前愿名彼愿力者。此中既言顺二尊意。何指前文言彼愿力。况愿力言甚不相应。如上文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此中合喻岂有异路乎。
  答。此释前后文意者。众生愿心即显佛愿力道也。其故众生愿生心。愿力所成道故。本愿中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即其文也。西岸人言我能护汝。即转众生愿心我愿力道意也。他门人。今愿力言。行者三心力也云欤。违上乘彼愿力法说。敢不叶文意也(云云)。
  十六。三心既具无行不成者。问。三心但可愿心而已。那忽言无行不成乎。若言具三心已随修诸行。无不成故作是释者。经文为是别时意乎。
  答。今此三心非唯愿愿。释成愿行具足愿。待后起行非言无行不成也。他门学者言待后行故。经文堕别时意。如难研核抄。付今义。三心位成愿行具足道理有二义。一义云。言无行不成行者。玄义所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也。言意者。三心能归心也。即克南无二字。此心所归阿弥陀佛也。彼佛名义功德成往生行体故。无量无边功德名号。是言无行不成也。仍三心一发。一念成无上大利。即便往生也。不知此他力行成辈。可生唯愿见故。释三心既具无行不成等也。一义云。回向心中。回自他凡圣善成得生想释抑诸行无行不成结也。此二义终可会一义。即是其行名义功德。即彼万善体故。真实深信归命心中。回自他善为往生正因故。自他万行佛功德非云事无故(云云)。
  十七。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者。问。此心既在散善门中。何以得知通摄定善义乎。又言摄者。为以三心为能摄摄定善乎。为以定善为能摄摄三心乎。
  答。此三心如来随机显益意密法故。凡得往生者。发此心以无不正因。所谓本愿中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心故也。仍文者虽出散善门。义者通定善门也。次能摄所摄义。二义共可有之。先以三心为能摄义意者。定散万行入三心中成得生故也。次言所摄义者。此三心从定善示观领解出故。可摄定善义也。虽有二义。能摄义可为正(云云)。
  十八。念佛者即专念等者。问。案涅槃说。六念即是念佛三昧也。今言专念阿弥陀佛三业功德等义亦似之。故要集云。十六想观亦不出此。若尔以此属散善者。于义岂无鉾楯失乎。
  答。难势实尔也。但六念行可通定散故。今经暂取散善边为散机行。涅槃约深行者为定善也。要集意。以十六观摄修行六念。其义又在之。仍可存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
  十九。佛恐行者怀疑等者。问。三心既具。更有何疑。若具三心仍有疑者。纵言我来。岂不疑乎。
  答。是佛大悲深切愍念凡夫行者志述也。故言佛恐行者等。宣恐虑意。必定非言可疑。有义云。此文意。大经疑惑胎生显此经九品行人(云云)此义必不然。辨定三心释义分明故也(云云)。
  二十。五门相续助三因者。问。准余处说。五门五念。三因三心。然此品中虽说三心。五念未见。今依何文作是赞乎。
  答。从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二句开出五门也。修行六念始念佛中有三业门。即上释言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乃至意业功德。是三念门也。回向发愿即余二念门也。仍如此赞也(云云)。
  二十一。第九门中得生益者。问。于九品中唯此一品不说来迎。有何意乎。纵是文略。释义可存。只言得生。复何意乎。
  答。此品不说来迎可有多由。一者略故不说。其义上上辈文前预解毕。故今是不释也。二者此一品行相有多含义。或可戒福下善。或世福上善也。戒福下善次上中中品来迎可有此品。世福上善边次下下上品来迎即可是。仍此品中暂不说之也。三者此品行人平生善行未闻佛法故。临终始闻法发心。即第八门中含三心义。显正因益时。即便往生故。别不说第九门来迎。仍今释只释明得生益。同上即便往生义也(云云)。
  二十二。受苦乐二法不同者。问。简机堪不受法不同。可在九品正行差别。然其苦法非净土因。何论简机受其法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简机堪不受法不同有二门。一释迦教意定散二善为正行时。简机受法。上中二辈说相正显此义门也。二弥陀教意善恶共为机时。立简机受法名。此时受法唯为显机差别也。行名必非净土因。今下辈言善恶二行文前。言受苦乐二法不同等。此意也。一义云。今言善恶二行。言受苦乐二法。十恶破戒五逆罪障消灭。即显成十善持戒孝善等净体义故。受恶法机差别成。即成分正行差别也。仍如此释欤(云云)。
  二十三。闻经十二部等者。问。经言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者。但可一个大乘经名总名十二部经题耳。如前文中或云与修多罗合。或云与十二部经合。即其例也。然今言闻经十二部等者。以何等经数为十二部耶。若言即以修多罗祇耶等为十二部者。可言十二部名。何言首题名耶。若数花严大集等经假令为十二部者。大乘诸经部类既多。何必以其十二部为数限者乎。又如是数十二部。于余经中有其例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十二部经者。非一经所具十二分教。下文言以闻如是诸经名故故。释多经也。是则修多罗祇耶等十二部为别经首题。赞叹多经功德欤。即如彼未曾有经大方等。以十二部随一为一经首题。但上文言与十二部经合。大乘修多罗具十二分教名也。各据一义故。劳不及会通。一义云。花严大集等十二部欤。既说诸经名。西天法十二部大乘经受持读诵解说赞叹仪式有之欤。
  二十四。所闻化赞但述称佛等者。问。若尔上来诸品广赞诸行。若为消之。又依此义者。何复还言非但念佛等耶。
  答。上来诸品赞叹诸行。念佛所成正行故也。至今品显其意密时。对所成法赞能成法也。然而用不离体。末必依本。故释非但念佛等也。上化赞显能诠所诠义。下结文述能成所成意也(云云)。
  二十五。今此观经下品下生简谤法者。问。文虽未的言谤法生。而言具诸不善。亦未云除谤法。何以定判简谤法乎。故群疑论云逆谤俱取。师资相违如何通之。
  答。虽有具诸不善言。分明不说谤法。犹是抑止意也。故今释就现文言简谤法也。然而具诸不善言又经重可通。故约摄取密意。群疑论言谤法共取欤。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云云)。
  二十六。此义仰就抑止门中等者。问。抑止门名出何经论。又此义与群疑论中前遮后开。及与已造业未造业义。同异云何。又问。言抑止者。为是弥陀抑止乎。为其释迦抑止乎。若言弥陀抑止者。理则不然。未造抑止。已造摄取。理合一佛一化始终。若弥陀愿抑止未造。释迦观经摄取已造。于其二佛成道出世中间十劫众生之中。若有已造五逆之者。谁发大悲摄取彼乎。又其中间十劫众生。乃至弥陀未成佛前恒沙劫中十方众生。但知法藏菩萨本愿不摄逆谤摄余十恶四重人乎。若许然者。菩萨本誓即非弘深。谁有归之结其缘乎。此与感师责破信行禅师义同。如何消之。若言释迦抑止者。此亦难思。唯除之言既出愿文。谁言释迦之抑止耶。
  答。抑止摄取名言。诸经律论散在。或云折伏摄受是也。律藏中数有此言(云云)次群疑论所出前遮后开已造未造二义。二家所解也。今释合彼二义成一义欤。所谓未造时抑止。已造时摄取也。次释迦弥陀抑止摄取。古来异义也。即两样疑互成一义。其中今可言释迦抑止摄取也。既上文云如来方便抑止。下文云还发大悲摄取。一佛一化始终事。释义显然也。复约已造未造论抑止摄取事。可有一佛一化内。如一片难势。但至云唯除言出自愿文难。此言既在不取正觉后。还是释尊方便言可消欤。是则愿中十方众生言不漏十恶五逆谤法阐提故。众生憍本愿不惮重罪事恐。释尊且于未造业时虽加说此言。观经时既调达阇王造逆人出来故。还发大悲以本愿十念摄彼重罪也(云云)。
  二十七。其五逆已作等者。问。谁已作耶。若指阇王言已作者。彼至涅槃方修忏悔得无根信。何言今经下品生中摄得生耶。若言其人虽非今经当机。其罪已起为经缘故作是释者。调达五法谤佛正法。何言谤法罪未造故仍抑止耶。若言未必言谁人造。只言抑止约未造罪。摄取约其已造说者。此义不可。若如所解。本愿既约未造罪义双抑止之。观经何不约已造义双摄取耶。又观经中何必五逆约已造摄。谤法约未造更抑止之耶。
  答。此亦有二义。今一义。指调达阇王可为已造人也。但至云彼他经得脱人难。今约发起边虽指二人。正机正在未来故。正说显未来机得益也。次调达五法虽立邪法。既立邪三宝行化故。非上品谤法。只是中下谤法所摄。不说已造欤(云云)。
  二十八。无由得念佛名者。问。经言不遑念佛应称佛名。不能观念故。似转教称念。诸师所见多存此义。今言念名。有何由乎。若其无由念佛名者。后言具足十念称佛名等云何。
  答。诸师释实尔也。而今释深意者。下下品机显至极障重下机时。于念佛三昧中。犹有失念位事令知也。就之有二义。一义云。上云不遑念佛意念也。次云具足一念口念也(云云)一义云。上念口念也。而云不遑。行者自不相续故云不能也。依之知识加力惊劝。令具足十声欤(云云)。二义中始义顺文欤。后义亦非无其理(云云)。
  二十九。何况正念归依者。问。经言忆念。应是观念。若尔可言正念观察。如观音观言何况谛观等。今只言归依有何意乎。
  答。此释最有深意也。诸师所解如所难。今即不尔。比校显胜意。观佛念佛相对显念佛胜故。云但闻佛名。显观佛三昧闻位益。是依能诠方便闻所诠佛名位也。何况忆念者。住所诠法安心起行位也。故约念佛三昧行释正念归依也。示观缘中云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意也。但此念佛位非全无观念。即正助合行忆念亘观念也。所谓上专心念佛注想西方义也。然而今取正业体正念归依释也(云云)。
  三十。付属弥陀名号等者。问。诸师意云。前立经名有二。于中劝持初名故。云持无量寿佛名也。此乃诸经有其例故。且如观佛经。立多名已言汝好受持等。只是劝持经名也。此义云何。
  答。诸师所解纵言劝持经名。不顺今经文相者。不可依用。今经说相从观门入念佛。比挍题胜。又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赞叹毕。付属持无量寿佛名。无诤劝持佛名也。但经名中无量寿佛即亦佛名。释名门释南无阿弥陀佛毕。仍纵付属经名。释佛名更非相违。观佛经等例必不可一同欤(云云)。
  观经义中百二十疑讫。

  此释一部四卷。净教之枢键也。但以文义幽隐意趣源玄。浅智疑端不可称举。今且略出一百二十条。可谓九牛之一毛矣。然此中有旧疑有新疑。有实疑有假疑。有深疑有浅疑。虽有此等差殊。莫不为决一宗要义以成安心住行者也。然则诸方明匠对此迷方指其径略焉。时也宝历癸未春三月日。
  西郊隐士显意谨记。

  右疑端者。去年(壬午)因有学者请出之。然彼诣于一两人所乞其答释。数日淹留书写而已。不敢解之(云云)故又彰名字遣信求决。有言。条数繁多不遑具释(云云)仍更以朱墨点次第略之。朱点四十八伴。墨点一十六条。重请诸贤。随意答之。于此犹拒不答者。谁信前所陈乎。又若言问非故不答者。此亦不然。答法非一。何其不作反诰答哉。此数件问。岂唯一向应舍置乎。抑求决之意。不为自举凌他。今闻诸方学者不论自门他流。互有臆说妄谈。欲令彼等见此警策入于正路故。扬短疑请师高判。幸有于宣正法之人。何不同此志也。
  癸未冬日。显意珍重。

  凡斯草书者。着净家之明法。而以极厥规摸之大矣。其书虽存。而转写者鲜矣。为济堕弱者。令此镂良梓而已。
  时正保(乙酉)历舞射吉辰。
  愿主三阳员外小比丘愚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