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No. 1715 [cf. No. 262]
法华经义疏序
钦惟我朝肇自八聪王子,而圣君贤臣靡不世遵,崇于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绀字眩耀于方舆,圆颅畦服栖止于林薮,贝叶琅函线华琪轴,藏诸名山、充溢于轮栋,三宝备着既旧矣。予忝预僧数,自少遍历禅丛、染指教海,都以南京以北,久游诸家之讲坛。每览朽简逸编于蠹鱼之遗,虽暑之流金、寒之折胶,孳孳焉誊摹之,遂致蔚然填箧稇载而旋,盖效慧布得之勤耳。饭坞灵讲主,学富才迈、伦辈罕及,顷阐畅《法华文句》于台麓,仍日抉剔开显权实立阴观妄,蛣蜣性恶即具三千之妙髓,俾听者想味于甘露醍醐。讲演之暇,适顾余曰:“昔者姚秦什公亲翻《妙经》于震旦,上足僧融创开九辙,睿、生等林立诸曹相继而有著作。在齐之时,刘虬居士共十名僧务,捃舆师之异言,撰为《注法华》。逮乎梁初光宅法师,师受中兴,独为雄匠,尝讲《法华》,屡感天雨华之徴,又谓灯明佛之所曾诵兹典。方策所详,不亦诬矣。第恨其所注《疏记》厄之当时,漫弗复存。唐宋而降,丰闻硕学皆不及睹,而幸独此方存焉。敢请以其所褚刊行于世,克寿其传,庶几使后乎千百世之人,赖之溯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轧。此岂细故也哉!”予欣然叹曰:“韪哉主言!夫天台之道,迨至荆溪克任荷负,尤加光显。窃阅其笺释于玄文,台家宗体一翕一张,靡不昂然精核震发。然至析丹丘㪺酌于光宅,锄刬乎玄论之意,令人嘅焉不能无议。盖不窥二书故也。其嘉祥《玄论》已行于世,此疏尚未及翻刻,予亦甚歉于衷。以谊不忍辞,丞欲镂梓以公同好。”
或谓:“古之消释此经,南二而北七,各以长相当,莫之适从矣。惟我天台,奏师子弦、投师子乳,其说超绝,宜废古今。犹若龙烛之于萤爝,照曜虽多隐而弗见。尝谓的倾光宅,余则自溃。以此观之,区区亡编之传,足以弥缝,何阙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认荆山之璞,奚睹赤水之珠,虽谕斤运之巧妙,而不喻垩质之尤难也。况圣慈纯化,或贬或褒、或捶或砧,总在成于器、不在乎迹。不师其迹,善学下慧者也。若徒有优于迹而弱于实,锢诸古而牖于今,犹迂辙以即涂、胶舟而求济。此非特疏乎光宅,寔亦不肖于天台者也。且又近代叨袭翏翏苟简之弊,援以屑屑臆凿之见,而日趋非、日趋虚,言如近而弥远,理似邃而愈浅。呜呼!际之末运,尽力其间而不相逮者,其能莫愧于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数思砭今而复古也。”不以人废言,则予可无虑矣夫!予可无虑矣夫!
旹
元禄岁在丙子孟春日浪华后学?凤潭槃谈谨叙
法华义记卷第一
光宅寺沙门 云法师撰
释迦如来初应此土,乃欲觉悟长迷远同极圣,但以众生宿殖善微、过去因弱,致使五浊障于大机,六蔽掩其慧眼;又险难长远生死无际,是故不可顿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诣鹿苑,开三乘异因,指别为趣果。如是荏苒,至于《大品》明教度人,《庵罗》说法弘道,经年历岁,犹明异因别果长养物机。于是八部四众积年睹圣、曩日修福,遂令五浊障轻大乘机动,至今王城始称如来出世之大意,破三乘定执之心,阐扬莫二之教、同归之理。于时且废权于往日,谈实于当今,明因则收罗万善以为一因,语果则复倍上数以为极果。
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绝粗之奇,语法则因果双谈。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为因,感有为、无为二种之果。若论无为果,只断分段结使,三界报亡为之果。初言八十、后言七百阿僧祇住世,以己所得传化未闻,小小益物作有为果用。然此因、此果未尽为极之美,称之曰粗。今日明因,总括万善为同归之路,将三乘行人度五百险难,遂到宝所,亦有二种果。断绝三界内外两因,灭除此彼二报,无为果极。有为果用者,种智一朗佛果齐明,理而推之,于时则应入无余涅槃至寂然之地。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无穷,近藉神通之力、远由大众万行之感,遂能延金刚心留住于世,寿命无穷益物无崖,故能常应在三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内,使见色闻声之徒生莫二之大福,是则因绝众粗之名,果极唯精之极,是故因果两法俱称为妙法。
“莲华”者,外譬一物必花实俱有,若谈莲家之花则如果家之因,若语花家之莲则如因家之果,是故此经家要双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譬受名,故云莲花。
“经”者,盖是佛教之通名、圣语之别号。然经之为义,本训常训法。常是不坏之称,法是可轨为目。欲明诠之教不可移易,先圣后圣不能改其长度,天魔外道不可俎坏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称为常。从之者则离恶行善、出凡登圣,故称为法也。然经中正明因辨果,但因果两法喻若莲花,今举所明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莲花经也。
次辨广释。前叙大意竟,次更细解。何者?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对昔为论,昔日因果俱粗,今日因果俱妙也。先明两因,后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称妙备有三义,昔日称粗亦备三义。言今日备三义者,一明今日因体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体短故称粗。二者明今日因义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义狭故称粗。三者明今日因用胜故称妙,即对昔日因用劣故称粗。所言今日体长昔日因体短者,昔日止修三界治道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当昔日之时,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也。今日长者,纵论自发心以上迄金刚以还,三界内外治道,一切万善以为因体,此则今长故妙、昔短故粗。复言广狭相对者,昔止言偏行六度不及其余诸行,此则是狭义也。今日明因横论,是善遍行逢福尽修,此是广义。今广称妙,昔狭称粗。第三言用有胜劣相对义者,但烦恼有二种:一是四住地烦恼,二是无明住地烦恼。但昔日因力止断四住烦恼,不及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劣之义也。今日非唯止断四住烦恼,亦断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胜之义也。是故今昔两因粗妙如此也。
今果对昔果亦各有三义。今果有三义者:一明今日果体长,即对昔日果体短。第二义言今日果义广,即对昔日果义狭。第三义言今日果用胜,即对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果体长者,但昔言果止言寿命八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寿命长远复倍为数,是故下经文言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国土墨点取为喻,言寿命复过于此,但昔日无有如此之寿。然罗汉、辟支不无边际智所延之寿,然终自无有长远之期,是故以今日长远之果对昔日短促之寿,昔粗今妙其义如此。第二言广狭相对,但昔无为果不足,只有断分段生死无为而已,今日断两种生死故,无为为具足也。昔日有为果体有功德智慧,然功德未圆、智慧未备,唯照有量圣谛不照无量圣谛,亦可唯照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尽无生智为体义狭。功德未圆者,但慈悲三界内众生不及三界外众生,故称未圆也。今日明有为果智照八谛,复照一因一果功德,为论慈悲于内外众生,故功德智慧圆而且备。然今广故妙、昔狭故粗。第三明果用胜劣相对者,然此果更无别用,祇是殊形万象神通益物,下文言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非唯止在灵鹫益物,亦复分身十方度人,见形者三毒灭,闻声者四倒除。但昔日之果不无小小说法,然不足是语,是故以今日神通无方益物之用胜,对昔日之用劣,昔劣今胜,劣者为粗、胜者称妙,二名相待其意如此。
又复作一种解,因果各判为三。言因三者:一者体广、二者位长、三者用高。体广者,收罗五乘诸善为因,体得言广也。位长者,今日明因位从发心以上极至金刚,治五百由旬险恶道,故言位长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因所感之果,果出于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为用,所感已高,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备三义者:一者体广、二者用长、三者位高。所以言体广者,此有二义:一者功德圆,昔日不导一切众生成佛,则慈悲功德不满,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称广也。五乘诸善相与成佛,果上更有五乘习果之义,故称广也。智慧亦广,今日更有照一乘因果之智,故称广也。二用长者,果以何为用?正以化物为其用。所以住世至无量劫者,据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长也。位高者,今此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称位高也。回换之意,谛思可得。
就此经所明长寿之义,但昔七百阿僧祇为短,今复倍,称位长。然今者更无别长,只续昔七百阿僧祇为长。如柱长五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睹三丈为短,又出二丈则有长义,但无别有长,正以今二丈续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寿命亦尔,昔七百为短,今复倍为长,但无别长续短成长,无异三丈是短是粗,今日复倍是长是妙也。此是无别长义家义。
今明因三义,并是显一句中,不在开三句中;明果三义,并是显远句中,不在开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轨则故名法,法名自体,明所妙之法各有体。然法语通漫无的因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为体,故借莲花为喻。
经者,训法训常为义也。若具存胡本,应言萨达摩分陀利修多罗。外国云萨,此方言妙;天竺云达摩,此翻为法;胡云分陀利,此方云莲花;外国云修多罗,此方对经。今具存此土之音,故言妙法莲花经也。所以知妙名翻萨者只是善,然恶既是粗鄙之法,善即是精妙可珍,如赞咏唱萨,则是唱善,善即是妙。复言法翻达摩者,此则与三宝义中法宝相会,外国云达摩,此方言法宝也。《大智论》云:“外国云分陀利,此间言莲花也。”修多罗既是外国语,然经出之时,翻译之始,仍用经字代修多罗。然经既训法训常,是故《大智论》解修多罗备有五义:一出生、二微妙发、三涌泉、四绳墨、五花鬘也。五义之中有涌泉、绳墨,今取二义与法常相符。何者?涌泉无穷,此与常义相会;绳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轨可则,此与法义相符。曲解经字,如《大涅槃义记》所述也。
若泛论众经标题差别不同,略述所见可有五种。何者?一者单法标经;二者单人标经;三者人、法两标;四者但譬标经;五者法、譬双举。单法者,则是大般涅槃者圆极佛果之法,故知单以果法标经名也。人标经者,则是《四天王经》、《树提伽经》也。人、法两存者,即是《维摩》、《胜鬘经》也。但譬标经者,即是《成实》所云《斧柯喻经》也。法、譬双举者,即是此《法华经》,上出妙法,下出莲花为譬,缘此得双显因果之义。夫水陆所生类杂无限,今的取水生莲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则已,有则花实必俱,用此俱义譬此经因果双说也。
寻诸经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为宗,二者以果为宗,三者以因果为宗也。以何故者?如《胜鬘》、《圆经》单以因为宗,语万善之因,明同归之路,括五乘皆无异路。又有单果为宗者,即是大小两本,是故首称涅槃。涅槃之号是极果总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则以因果为宗,自〈安乐〉之前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踊出〉之后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夫欲识经旨归,唯应谛思经题,是故《胜鬘经》昔呼目一乘极教,经初标宗矣。今此经首题称言妙法,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莲花为譬,双显因果二理也。然《胜鬘》虽明一体三宝,此则为因,故明果下唯结言说入一乘,不结一体三宝,此则单以因为宗。然《涅槃经》亦言护法得金刚之身,不杀感长灵之报,双明缘、正两因,具述佛果之业,此亦为果故明因,终不以因为宗,是故开宗之始、辨义之初,仍言礼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此经明因之处亦有果义,即言开佛知见;辨果之中亦有因义,即言久修业所得。前则为因故明果,后即为果故明因,故知因果双说是经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师今述而不作也。
寻诸经品目,皆非佛语。何以故?然但佛说法时直尔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妙响说法度人,乃至无有文字纸墨,况复诸品。但随根性有五时差别,于时时众如说修行,但阿难比丘曩劫怀愿亲承金口,佛灭度后仍采拾三藏具述五时,致有书写纸墨卷盈世界,欲令后代时人虽复不睹真容、亲听金口,览卷寻文彻见始终说法大意,故作诸经品目。故知皆是出经者制,亦可密承圣旨述而不作。照然品义,只以类例不同所明各异之义也。
今一家所习,言经无大小例为三段。三段者:第一詺为序也,第二称为正说,第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开科段,第一开作三段自有三阶,初释名义序,以缘由为义,为正说作诠序也。正说者,正明一经大意蕴在其中,显同归之因、明长寿之报也。流是行为义,借譬为名。通是无壅塞为义也。三段名义如此。三段文句起尽处者,初〈序品〉一品则是序段,第二从〈方便品〉以下,讫〈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十四品半经,是经之正说,因果两法显此文中也。第三流通者,〈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说偈后长行初,言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当知以为深信解相以下尽经,凡有十一品半经,皆是流通付嘱。
次明相生,夫圣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三种说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着意深,三毒自缠、五尘为累,是故将明妙理之前,先现殊常之相。时众既眼见异相、耳闻异声,开动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至“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缘是义故,时众相与,欣心澍仰,冀闻妙说。是故第二,如来从三昧中起,仍告八部大众,明同归妙因、辨长寿极果,说法度人随根授道,会前三乘归同一路,随器大小皆得利益。第三,流通说者,于时乃应息八音之教、罢化人之方,但自如来大悲之意不限、度人心无穷,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远播未闻,千载不绝,且又欲示圣人善始全终,是故有此第三流通说也。然则三段名义如前,起尽如次,相生意致如后也。
次第二重,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开为二。序中二者,第一,从“如是我闻”讫“退坐一面”以来,詺为通序,正明众经通有,称通序也。第二,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尽品,詺为别序,正言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也。故如欲说《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动地以为别序;欲说《胜鬘》,父母送书以为别序;欲说《维摩》,长者献盖为别序。此经天雨四华、地六种动为别序也。然通序亦名证信序,明佛法理同;别序亦名开发序,明此经意异也。正宗中有两段者,但此经只以因果为宗,是故第一〈方便品〉以下,尽〈安乐行品〉有十二品经,正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譬莲家之花也。第二从〈踊出品〉以下,竟〈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两品半经,詺为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喻若花家之莲。前辨因义,后明果宗,然则因果双说,经之正体也。第三流通中有两段者,第一从弥勒说偈后长行言“佛告弥勒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以下,竟〈妙庄严王品〉,有十二品半经,詺为化他流通。明此一段高行菩萨非唯自能受持读诵,复能传授未闻,是故《维摩经》言:“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第二〈普贤劝发品〉一品,詺为自行流通。所以尔者,前药王、妙音等诸大菩萨苦行通经,皆亡身济物没命度人,但始行菩萨未全能尔,便于通经之道生退没之心,是故如来劝人言,若使不能丧身护法弘经化他者,亦可自能受持读诵,自受持读诵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读诵者,经于此人则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读诵,经于此人得流,即是通也。
次第三重开科段者,减一明义。通别两序各开为五,明因辨果。二正说中各开为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开为三也。
通序五者:第一如是,第二我闻,第三一时,第四出说经住处,第五从与大比丘众讫退坐一面,列同闻众也。别序五者:第一众集序,第二瑞相序,第三疑念序,第四发问序,第五答问序也。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讫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第一,詺为众集序也。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讫“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詺为瑞相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下讫“今当问谁”,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为发问序也。从“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尽品,是第五,詺为答问序也。
今第三重料简,若直对正说明此五序相生者,只由尔许徒众天龙八部聚集,然后得说此经,即是待伴漏尽,是故众名为序也。由先现瑞相然后得说此经,瑞相即成序也。由时众怀疑抱念然后得说此经,疑念即成序也。由有发问故然后得说此经,发问称序也。由有答问故然后得说此经,答问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现有端相,正由大众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怀疑抱念由见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发问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问者由发问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义。何者?如来所以从三昧起说此经者,由文殊师利答弥勒问,仰测如来心应说《法华》,故正说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问者,由弥勒发问故;弥勒所以发问者,由大众有疑念故;又大众所以有疑念者,由睹瑞相故;又如来所以现此瑞相者,由大众聚集故也。
正说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也。从〈方便品〉初,讫“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以来,是第一,詺为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所以尔者,但三乘行人执昔日三乘方便教,铿然言尔,谓三家所行其道必别,忽闻如来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日言理极于此,今日更有真实可说,是故执三情动、疑一意生也。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以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以来,是第二,詺为大众怀疑致请。是则执情既动有可除之义,疑心既生堪为入道,是故论云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经》云:“宁堕疑中莫入见丛”也。然则执动生疑、请情又至,是故从“尔时佛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以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然则时众相与解无三之理、信同归之义,于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从〈法师品〉、〈见宝塔品〉、〈持品〉、〈安乐行品〉,有四品经,是第四,詺为别流通开三显一,是别流通开三显一因义也。
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别序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三怀疑致请,第四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从〈踊出品〉初,讫“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四行偈以来,是第一,詺为别序开近显远,即是别叙寿量之义也。“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下,竟“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以来,是第二,詺为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所以尔者,如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如来自言寿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踊出菩萨皆久殖德本积行深远,非始发心人,而佛自言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若实寿八十、七百者,云何言久远教化是等人?是明执八十、七百之情动,疑长远寿之意生也。从“尔时弥勒菩萨等心怀疑惑怪未曾有”尽〈踊出品〉,是第三,詺为怀疑致请也。从〈寿量品〉初下入〈分别功德品〉中尽是弥勒说偈讫佛长行以来,一品半经,是第四,明如来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
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同一异。何者?果中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因中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此一同也。果中第三时众怀疑致请,因中第二舍利弗等怀疑致请,此二同也。果中第四广说开近显远断疑生信,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此三同也。盖是三段名同、三段意异也。一异者,果中有别序、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因中有别流通,是一异也。
今明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者,此同是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无别序者,此去通序近,不假立别序也。果中无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近,不假立别流通也。复言因有别流通、果中有别序者,此同是远也。今明因中有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远,是故立别流通。明果中有别序者,此去通序远,是故立别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偈后长行初“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经,〈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品〉,凡有三品半经,先明弘经益物者勋重报深,命觅弘经之人。第二从〈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踊出菩萨堪弘经者,受命流通也。第三从〈神力品〉中“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大众前现大神力”以下半品,〈嘱累品〉、〈药王菩萨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品〉,凡六品半经,正明如来以经付嘱也。
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经家先明普贤菩萨为劝发,故从东方来此土也。第二,从“白言”以下,正明普贤菩萨与佛问答,缘是得劝发时众四种闻经因缘,生受持之意也。第三,从“说是普贤菩萨劝发品时”尽经,广明时众闻法得益多少,结成自行之义也。
问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别序。何以知然?故如王城之处得说此经、不得说《涅槃经》,?尸城处得说《涅槃》、不闻说《法华》,如此流例,处所各别事义不同,岂非别序?”解释者言:“不无此义。今所论者,诸经明住处,相与为证我闻不谬,故成通叙。言不无此义者,故如诸经同闻人,使有两义,有通序义,是故通序中有。又有别序义,下别序中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四众即是前同闻人。又如《涅槃经》中通序中与八十亿比丘俱,下别序又言时八十亿比丘俱,彼此两经前出为证一时,后出为正说作序也。”
难者言:“通中有五序,证信义同,故称通序。别中有五序,望正说义等,亦是通序。二义既齐,亦可前称别序,后称通序。”解者言:“前证五义同更无别,后望正说更有别意。何者?此经五别为因果作序,大经五别为常住为序,意致不同义则显然。”
今言“如是”者,此是通序之第一也。有人解言:“文则称如,理则称是。”又有人言:“如明无异,是辨无非也。”今一家所习,言如是两字更无别意,正为总举一部经为我闻作诠叙,言如是一部经,我佛边闻也。
“我闻”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难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华经》我从佛边闻,非我自造。所以尔者,但佛在世时开教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执取斜见不信受者,况如来我灭后人情浇伪率易可化?然阿难实处亦可已成种觉,借其学位无谢法王,今据迹谈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学人等是小乘,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难是初果须陀洹位,忽登法座有所宣说,抚臆论心未易可信,但不达之徒多以小废道,如来既悬见末代有必然之事,是故诫敕阿难出经之时先白四众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非自造,于时四众既意重如来心尊至极,闻传佛语信受无疑,是故《维摩经》言“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师习不同意致如此也。
“一时”者,此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难佛语可传之意不虚。此经既是如来应机适会之教,云何秘而不传?夫涉言化物凡有两种:一、不见根性盲心说法,二、审见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见根性而说法者,凡有三种:一者、闇会前人根性,此则益而不损;二者、不称所宜,此则损而不益;三者、承平不益不损也。见根性中乃有差降,今论极照,莫过如来说法唯益不损,是故可传。今言一时,正明此教与机同会无差,故如此人且时堪闻三段,如来即于且为说三段。四谛亦然,但不见机者有逗机之过、有后机之失,如来无有逗机之过、后机之失,故称一时也。
“佛住王舍城”,此下是第四,出说经之处,此住处即证成我闻,汝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若使审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可得信受;若不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云何可信?是故出闻经之处,证我闻不谬也。今就此出说经之处自有二阶:一广、二狭。王舍城是广也。然外国之法,国若大者,别有国名,国若小者,从城立号,但王城因缘从来旧闻不假记也。“耆阇崛山中”,此是第二阶的出住处。然王城处凡有五山,未知如来的在何山?今的明佛在耆阇崛山中说《法华经》。外国言耆阇崛山,此方言灵鹫,言此山中往古诸人服药学道成仙,又山顶有似鹫鸟,故言灵鹫山也。
“与大比丘众”此下讫“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闻众证成一时。前言应机之教不可不传,今未知与谁根性相应?今出此徒众,明与此万二千人根性相应,乃至天龙八部相应也。
难者言:“何故不证成如是耶?”解言:“如是两字止为总举一部经,更无余意,不假证也。”
今就此同闻众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声闻众;第二从“菩萨摩诃萨”以下,即列菩萨众也;第三从“尔时释提桓因下”讫退坐一面,列凡夫众也。但众来之始未必如此,黑白前后无的次第,盖是出经者比次前后令条然可视。又欲分别高下目铭凡圣,致使有此次第也。
又意致寻求则有事有理。所言事者,声闻常在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于游方益物,唯护戒清净形迹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亲密之怀。菩萨既以慈悲为先,荷护度人为誓,无方利物化他为务,不得常在佛侧旦夕侍觐,形迹交疏,于中而列也。凡夫进则不及菩萨,退则有谢声闻,唯以五尘自?受爱染为累,是故经家贬其凡猥,在后而列也。理者,声闻背生死苦、乐涅槃乐,凡夫乐生死苦、背涅槃乐,是故声闻在前凡夫在后。何以知然?声闻之人为三毒所恼、八苦所煎,是故弃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之乐;凡夫爱著有为、憎坏无为;菩萨则两舍居空,虽乐涅槃,不同声闻畏生死苦自求涅槃,虽乐生死,不等凡夫有爱着之心,但为求化他常求利物。是故《维摩经》言:“不舍有为,不住无为”,此之谓也。二意如此,三众可见。
今且就列声闻众中自有两段:第一、意学无学二千人以来,先列声闻比丘众僧也。第二、从“摩诃波阇波提”下竟“耶输陀罗”,此则列声闻比丘尼众也。所以有此两段者,为欲取男女尊卑两别也。又就僧尼两众之中,各有二段。僧众二者,第一、“与大比丘众”下竟“大阿罗汉”,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然?此一万二千比丘常随如来处处说法,天上人间殊方异国远近知闻,詺为有名闻众也。第二、从“复有学无学二千人”以下,詺为小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不尽为远近知识也。尼众亦然,至时当道。
今且就初众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谈人类、第二称众数、第三明阶位位登无学、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释疑结句也。今言“与大比丘众”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夫之类也。
问者言:“何故不得罗汉是类、比丘是位耶?”解释者言:“所言位者,本据得果报处,今云罗汉,此则位居极果。何异初地二地之位?但菩萨心行长广唯制因位,声闻情意狭劣唯制果位,此处为异也。”
难者又云:“今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云:“不无此义,但此处义隐。今就出家众中明其有类有位,何异俗间仕官之人亦有类有位耶?比丘是天竺语,此间无的名翻译,古旧相传,皆以三德释之。若使备此三德乃称比丘。何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恶、三者乞士也。魔罗是外国语,此方言杀者,若通途为论,一切恶知识尽皆是魔,今的明者据第六天魔。然第六天魔未必常尔,但偶于释迦一化不信正道。今一人出家魔宫振动,所以尔者,此人发意逾越生死永弃五尘出魔境界,非止灭魔一人,然此人复有一灯之化,是故魔宫振动、六师慑怖也。第二破恶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口七支诸恶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使诸恶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终日自营,非唯增长贪爱故,亦妨乱行道。虽然本出家之意以身许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餐,复应将护身命行道进德,不可空弃一身徒劳剪落,应须携钵到家资身行道,是故净乞自活表示清素。又此三德次第相成。”
问:“此人何故犹能怖魔,余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烦恼恶故。”
复问:“此人何故能破烦恼恶?”“只由净乞自活也。”
“万二千人俱”,此是第二,称其数也。
“皆是阿罗汉”,此是第三,明此一万二千人阶位,位登无学也。罗汉亦是天竺正音,于此亦无的翻译,相传旧解亦以三德释之,备此三德乃称罗汉。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杀贼、第三言应供也。若使此人后犹生三界流转六道者,非谓罗汉。今明罗汉之人,一殂之后不复受生,既断绝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之谓也。第二言杀贼者,贼之为用,能夺人财宝、伤人身命。今明九十八使烦恼诸贼,无过瞋恚断人慧命,是故《遗教经》言:“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明诸罗汉,结贼已亡,功德不失,慧命长存,是故《维摩经》云:“行罗汉慈破结贼故”。第三应供者,此人智断既圆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收之实,是故下经文言:“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一切皆受人天供养”。又此三德亦得相成。只问此人死后何故不生?正由杀烦恼贼。又问此人何故能杀烦恼贼?由有应供之德故。亦有倒相生义,那得有此应供之德?只由杀烦恼贼故。云何得知杀烦恼贼?此人死后不复受生也。
今将比丘三德来成罗汉三德,用罗汉三义呼比丘三义。何者?比丘怖魔之德以成罗汉不生之德,比丘破恶之德以成罗汉杀贼之德,比丘乞士之德以成罗汉应供之德。出家之始詺为怖魔者,为令终成不生之德,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德者,虽有怖魔之名,无有怖魔之实;若使在始有怖魔之名,终成不生之德者,真是怖魔也。破恶之德又成杀贼者,故如临阵执刃能令前阵星散者,此则破而非杀。若使执刃能入阵,能令当却无遗亡头失首者,乃称杀贼。然九十八使有根本、枝条,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枝条,终则永断根本,可谓真杀贼也。乞士之名成应供者,在始虽复到家至户净乞活命,然未尽活命之方,终则端坐侍至事同化他,是故如来立比丘三义,令终成罗汉三德。名不徒设,意致如此也。
“诸漏已尽”,此下是第四叹德,凡有五句,詺为依位叹德。初言“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两句叹罗汉不生之德。根本无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业及润生,明诸阿罗汉业及烦恼生因既尽,故言不生也。“逮得己利”,此一句即叹罗汉应供之德,明诸罗汉智断既圆堪受物供应养,即是己利也。“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此两句即叹罗汉杀贼之德。尽诸有结,此句正叹杀贼。“心得自在”,此句结成。欲明诸结尽时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时诸结尽,其无前后而义有始终,只得言诸结尽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诸结尽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虽有一万二千罗汉,今略列二十二。
又“阿若憍陈如”者,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詺为无智。憍陈如是外国姓,此方无翻。所以尔者,佛未出时此人是外道,唯计有为病,如来出世知其根熟,为说无生空理,后得罗汉。明此人从无生空理生智,故言无智憍陈如也。
“摩诃迦叶”者,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不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
“优楼频螺迦叶”,此下三人皆是兄弟,领五百徒众各在一处,迦叶犹是姓也。
“优楼频螺”者,是外国音,此间翻为木蓏林。明此人昔领徒众住在木蓏林中,今因本住处为名也。
“伽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众住在伽耶城中,如来往化即舍邪徒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为名也。
“那提迦叶”,迦叶犹是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众住在那提河边,值佛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为名也。
“舍利弗”者,亦是外国音,舍利言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后得罗汉,其人聪明第一也。
“大目揵连”者,亦是外国姓,此方无翻,字?律陀,是树神名也。其母无儿,恒祠树神乞子。后得子时,其不达业行,谓言树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谓?律陀也。既值如来得阿罗汉果,其人神通第一。又与舍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报语也。“摩诃迦旃延”者,摩诃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罗汉,其人论义第一也。
“阿㝹楼驮”者,亦是外国音,此间翻者,阿之言无,[菟-?+?]楼驮言贫,谓无贫比丘。此罗汉乃非多积财宝,但凡所至处衣服饮食触事胜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广行布施给救贫穷,今余报未尽称无贫。
“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
“憍梵波提”者,外国名,此间言牛呞比丘。此人虽得罗汉,犹有二事似牛: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脚迹似牛蹄,常被诸比丘诸讥笑,如来神力接置梵宫,然诸天不笑,故接置天宫,仍说往缘,谓此人昔日五百世常作牛王,是故《无量寿经》言“尊者牛王”,即其人也。
“离波多”者,此间言星宿比丘,其母无儿,恒拜求星神,后得有子,既不达业行,谓为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
“毕陵伽波蹉”者,亦是外国语,此间言余习比丘,骂恒水神事也。诸比丘问佛,佛说因缘,谓昔五百世中,常作狱卒,既得罗汉犹有余习也。
“薄?罗”者,此间翻言善容比丘,能举动容仪可观也;又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报也。
“摩诃?絺罗”者,此间翻言摩诃谓大也,絺?罗言膝,谓大膝比丘,即是长爪梵志,是人舍利弗舅也。
“难陀”者,译为欢喜,明其人过去世中常行忍辱,今身见者皆生欢喜,又即是佛弟也。
“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妇名孙陀利,今举其妇标之,令知是小弟也。其人虽得罗汉但余习未尽,于祇陀林中常行不等之心,现在作羯磨师,过去有分鱼等事也。
“富楼那”者,姓弥多罗尼子者,此翻为满愿子也。是故《无量寿》言“尊者满愿子”,即其人也。
“须菩提”者,译为善吉,明其人有德,常以吉事利人。所以尔者,此人昔于福田所生嫌嫉之心,仍流转地狱无穷受苦,今者立誓,誓不恼他,是故《涅槃经》云:“若有众生嫌我坐者,我当终身立不移处,行卧亦尔”,誓有所为作于物为吉也。
“阿难”者,译为无染,其人形容可爱,常随如来人中天上,瞻五尘之色、见可爱之境,常求利物,无有爱染之心,又得须陀洹果,总持第一也。
“罗睺罗”者,译为障,由塞鼠穴因缘,六年处胎,因此名为覆障比丘,亦得须陀洹果也。
“如是众所知识”,此下第六段,释疑总结。
时众疑言:“万二千人中,唯有一万一千九百九十八人是阿罗汉,阿难与罗睺罗此二人,自是须陀洹学人之类,今何故与无学人同耶?”解言:“此二人虽是学人,然为大众亦知识,是故类入有名闻中与大大阿罗汉等。”
问者又言:“颇有小阿罗汉,故今言大阿罗汉耶?”解言:“罗汉位齐,实无大小,今形七种学人詺为大也。”
问者又言:“七种学人不名罗汉,何所形耶?”解言:“圣人立名有通有别,别则不尔,通则皆然,何异须陀洹人亦名为学。”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僧众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为少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也。就此众中,准前亦应有六义,但前众既已备明六段,今此众中唯有两段:第一、言学无学,即是谈其阶位,但出二种,初言学即是七种学人也,次言无学即罗汉无学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谈其数也。
“摩诃波阇”,出家声闻众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列尼众,亦证同闻也。又言尼众亦有二种:初有名闻,后是有小名闻。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之?备二义故。一、在家为论,即是佛姨母,为如来所尊。二、就法义,盖是女人中出家先首,为大众知识,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输陀罗比丘尼”,此詺为小名闻众。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者、在俗时不为如来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人出家复晚,不尽远近知闻,形前尼众呼为小名闻也。各有三义,今就有名闻众中有三义者,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此是出其名也。摩诃言大也。波阇波提言爱道,谓大爱道也。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谈其人类,明其出家女人类也。“与眷属六千人俱”,此是第三,叙其眷属少多也。
“罗睺罗母”,此下是第二少名闻尼众。亦有三义,初言“耶输陀罗”,此则出其名也。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类也。第三言“与眷属俱”,此即明眷属多少也。
“菩萨摩诃萨”,此下是第二列菩萨众。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此众中亦有六段:第一谈其人类也,第二叙其数,第三明其阶位,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先谈其人类是大乘人类也。若具存外国名,应云摩诃菩提萨埵。译摩诃言大,菩提称道,萨埵云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称大道心人,必有二义:一长二广。远求佛果不中途取证,此心曰长;发意兼济,此心称广。然二乘不逮,贬其狭短有谢菩萨也。
“八万人”,此是第二叙其数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此是第三谈其阶位。但此中所谈,据八地已上,明此诸菩萨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种: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还轻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恶友时能断善根退入恶流,故称位退也。第二、从七心以上讫六地以还,詺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为念退,正明二谛之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义。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历劫不杇,是习因之义不亡,招乐之义不失,应非是退;但六心以还,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复有三种退义,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还,亦有不退之义,位登信首五根不复流转,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还,心会无相之境、意入二谛之中,是故《维摩经》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虽不退犹有两退之义:一明入忍之行相似无漏无得而失,二明二谛之念不恒现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萨位登初忍实无退失,入忍诸行兴心即得,但杂相烦恼未尽,犹有出入观异,致令二谛明解不恒现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萨永绝下地三种退义,位登法流长不出观,念念皆明,岂有念退?所以尔者,有其二义:一明位登此地不复进退学,二明枝恶未尽唯断根本也。所以言于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诸菩萨于无上正遍知因中不复退转也。
“皆得陀罗尼”,此下是第四叹德段也。凡有十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为两双。何者?初有三句叹德;第二从“供养无量”下有三句,詺为叹行;第三从“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为叹体;第四从“名称普闻”以下有两句,詺为叹名也。所以为两双者,前二是德行,后二是体名。所以先叹德行后叹体名者,夫言体名则善恶通有、凡圣皆然,如来有体阐提不无,若言佛最善人便有体者,则阐提极恶应无有体,而今佛与阐提皆有体者,故知好恶不在体也。名亦如此,如来妙响流播共闻,阐提恶名天下皆知,故名体通漫凡圣皆有也。欲验真伪未若有德有行,是故先叹德行后及体名。
问者言:“等是先叹,何故先叹其德后叹行耶?”解言:“为二义:一言德据其果、行据因;二者言德据现在为用、行据往日修习。果与现在二义相会,因与往日二义相符,是故先叹其德后叹行也。”
问者言:“体名云何?”解言:“亦有内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体,然后有胜名外闻,是故先叹其体后叹名也。”
又就此四段叹中各开为二。叹德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此两句先叹内德,后一句名为外化。“陀罗尼”是外国语,此间译为总持,十方诸佛所说妙法皆能总持也。“乐说辩才”者,有人解言是外化德,正言乐为人说也。今一家所习犹是内德。何以知然?有二义故,一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辩是智门非是功德,智慧门中本无外化,今言乐说辩才,即是四辩中之一,云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经》云:解法智慧名为法辩,解义智慧名为义辩,解辞智慧名为辞辩,缘乐说智慧名乐说辩,缘乐说者只是前人机也。如声闻之机乐闻四谛,缘觉之人乐闻因缘,只知前人所乐之法,法是前境,今举境目智,故言乐说辩也。
“转不退法轮”者,第三句是叹德中第二意,名为外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轮者借譬为名也。世间者明轮有摧伏之义,今明轮体,取八地以上境智无三退,名为不退法轮。而俱满众生之性,喻若轮体之圆也。能令凡得圣,如轮转义也;能折伏众生之烦恼,如轮有摧伏义也。说此八地以上境智以与前人,故言转不退法轮也。
叹行中有二者,初两句正叹行,后一句证成。“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句先叹菩萨殖行之始也。“于诸佛所殖种德本”,此句叹行终也。此二句正叹行,但八地以上是众德,七地以还是众德之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此一句是第二证成叹行,不同二乘之行或叹或毁,初云随顺我法我即欢喜,复毁言燋谷种也。
叹体中有二者,一句叹身,三句叹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叹身。
问者言:“八地以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解者言:“本谈应身,岂有实报?所以尔者,由旷劫行慈,慈本利物,应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与乐拔苦,不关余德也。”
“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为叹心。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还亦入佛慧,未得称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无生,故言善也。第二言“通达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第三“到于彼岸”,此句即总结空有,所以善入、所以通达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浅深,智成大小,七地以还未入法流,名为此岸;八地以上常照二谛长不出观,名为彼岸也。
“名称普闻”,此下两句是第四叹名。亦有二者:初句正叹其名,明此诸大士德行高远名播之道,有识含情无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此即释成此名,由此菩萨分身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释成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萨名也。
“如是等菩萨”竟“八万人”,是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
“尔时释提桓因”,列同闻人,有三段,此下竟“退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众,所以有后者,意如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种众即成六段:第一先列天众、第二列龙众、第三鬼神众、第四阿修罗众、第五列金翅鸟众、第六人众。今两种料简,初明不次第意,次明无六道意及无无色意。所以别尊卑不次第者,但如来在人中说法,阿阇世王即是王舍城主,主人有让客之义,是故先列前五众、后又列人众。又客众之中不次第者,但五客众中天报最胜,是故先列天众后及余道。若客众次第列者,天后列修罗,但龙有两义故胜:一者是天眷属、二者于人有恩。龙能升云降雨似天义,是以世人常言天雨。有此两德,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众在次列者,然此众悉诸天乐神,随诸天后行,是故在之后列也。又此六段中无有六道。何以故?地狱众生罪障报深重不能得来,唯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龙与金翅鸟同是畜生,今离为两众,故有六段也。又列天众之中有所不尽,唯列欲、色界天不及无色。所以尔者,其二意:一据小乘经故,彼处无有色,既无有色不去不来。二明三界果报彼处最胜,由着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长寿天难也。
今且就列天之中自有两段:第一先列欲界诸天,第二列色界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尽,唯列初二天、后二天,合有四天,略无中间二天也。又不次第。“释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国名谓释提桓因,译言能为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宝光”等,皆是帝释辅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则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须弥四埵头首,亦各有眷属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乐天,诸有所须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诸所须皆是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他天,既列前后四天,中间二天可知也。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禅梵王也。“尸弃大梵”者,即是二禅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三禅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禅天也。
“有八龙王”,此下是第二列龙众也。此下龙神等四众例皆有三:一者总唱数、二者列名、三者总结也。“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译为善欢喜也。变为人形佛边听法,于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龙唯五时中不得变身:一眠、二睡、三嗔、四淫、五死时也。“娑加罗”者,因国得名也。“和修吉”者,译为多头,即九头龙王也。“德叉迦”者,译为多舌也。“阿那婆达多”者,译言无热也,诸龙相与连甲中有小虫唼食,故于热沙中曝,复有热沙之苦,唯此龙无小虫,故无热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译为大身,则是绕须弥七匝也。“沤钵罗”者,池名也,此龙住在塸钵罗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
“有四紧那罗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众,皆是帝释作乐神。初有四神名为法乐,后有四神名为俗乐也。“紧那罗”者,翻为疑神也。初言“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中显出四谛之法。“妙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奏十二因缘法也。“大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显出六度之法也。“持法紧那罗”者,应言总持法,经文略,此神丝竹之中并说三乘法轮也。
“有四乾闼婆王”,此下四神是帝释俗乐神。初言“乐乾闼婆王”者,直乐神无音声者也。“乐音”者,有音声者也。“美乾闼婆”者,无音声中胜者也。“美音”者,音声之中胜者也。
“有四阿修罗”,此下是第四列阿修罗众。阿之言无,修罗言酒,詺为无酒神,为下善所得,实非是鬼,其多谄曲贬为神,神之果报率多嗜酒,此诸修罗神力因缘皆不饮酒也。“婆稚”者,译为被缚。毗摩质多罗有女名舍脂,形容可爱为帝释所重,即纳还天上以为妃主。既主之后不与妇公交通,毗摩质多罗王即遣波稚领兵征伐帝释。帝释既奉事如来,常诵波若神咒,咒力因缘即令波稚被缚也。“佉罗骞䭾”者,译言广肩胛也。“毗摩质多罗者,即是帝释妇公,相传无翻也。罗睺阿修罗”者,译为覆障。其人手脚甚长,有时以手障掩日月,故言覆障。
“有四迦楼罗”,此下第五列金翅鸟众。有大威德,故言大威德也。身量实大,故言大身。欲食诸龙常得满足,故言大满。欲食诸龙自在随意,故言如意也。
“韦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众。自有三:第一列名“阿阇世王”,母韦提希,今举母名子,故言韦提希子也。外国言阿阇世,此间译言未怨也。第二“与眷属若千人”者,总列众类。第三致敬。以此类上五众,例应各礼佛足退坐一面,经文略,故无也。辨通序竟。
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以下竟品,是第二,詺为别序。正明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别序有五亦如前释,一者众集、二瑞相、三疑念、四发问、五答问序也。今就五别序中各开为二。众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众集,第二从“供养恭敬”以下,即叙众集体宜也。今言“四众围绕”者,此是第一正明众集也。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即出家四众也。“供养恭敬”,此下是第二叙众集之体宜,就中自有总有别。初言供养即是总,下别出三业供养,“恭敬”即身业、“尊重”即意业、“赞叹”即口业,在口则誉扬圣德,意地则尊重如来,涉身则恭敬于佛,然此诸句皆是经家语也。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瑞相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现相于此土,第二“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以下,明现瑞相于他地。此两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种瑞相者,一说《无量义经》,二入无量义定,三者天雨四花,四者地六种动,五者大众欢喜,六者佛放胜光明。又此六种瑞相合成三双,初一双者,动则说法度人,静则入定观理,此则动静相对。第二双者,上则明天雨四花,下则明地六种动,此则上下相对。第三双者,时众则内心欢喜,如来则外放光明,此则内外相对也。呼为瑞相者,相据于外,瑞据于内,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报称瑞、表异称相。何以知然?然将欲显说一因一果之理,明三乘行人同归成佛,以此六种相报,众生呼之为瑞,即此六种表必说《法华》,名为相也。
所以《无量义经》为《法华》作游序者,凡有两家解。一家解言:“此经明无量万善同归,皆成佛道之义,故名无量义经也。但《法华》所明正言无二无三,会三归一,然《无量义经》直明万善成佛,不言无二无三破三归一,与《法华》有异,是故得有《法华》作游序。”第二家言:“《无量义经》明无生空理不可边量往求,故名无量,即此空是万有之义也。是则《大品》、《维摩》亦明无相空义,何故不为此经作序?伊家通言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后明一乘,此是真序,更欲何觅?”解释者言:“五时次第不无此义,但执义之家好序太过。今明为《法华》之序,正明一时一坐一部经教各自有序,何异五时之教皆有序、正、流通?今明《无量义经》犹是堪闻《法华》徒众闻此经,但未说《法华》之前仍说《无量义经》。《大品》、《维摩》虽明无相空义,犹言三家行因为量,三乘得果不同;然《无量义经》言:‘夫行善者皆得佛果’,是故有异《大品》、《维摩》;又直言万善成佛,不明会三归一,是故复异《法华》。既居两过之间,是故得为《法华》作序也。此经是大乘教,故言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佛所重,故言佛所护念也。即用此经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又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义也。”
“佛说此经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说《无量义经》竟仍入定之意,为欲譬坐令弥勒问于文殊,若不入定,弥勒便应问佛,是故入定兴问有由也。
问者言:“只应入法华三昧,何故入无量定耶?”解释者言:“若入法华三昧,云何得有为《法华》序耶?无量义处者,《无量义经》明万善成佛,佛果是无量义所归之处。又明如来将欲说法华义故,是故先入无量义定,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密报时众,即是瑞也。”
“是时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为瑞相。“曼陀罗花”者,译为小白团花。“摩诃曼陀罗花”者,译为大白团花。“曼殊沙花”者,译为小赤团花。“摩诃曼殊沙花”者,译为大赤团花也。虽有四花,今合为两双,前二白团花譬在家二众,后二赤团花譬出家二众。虽两双有共一意。何者?欲明四众昔来所行,皆是花而未果也。又散佛及大众者,明众生万善花必得佛果,是故花散佛及大众也。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功,即是瑞也。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缘感佛世界以来皆悉振动,大地常安而今忽动,此即奇事明义,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种执,执三因三果言决定、言决定不同,此即惊动执固之心。又一解,尔时六种者,动众,六道众生皆成佛也。
“尔时会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众欢喜,好事应来预通灵瑞,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佛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显色令现,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显色;而能遣执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照,后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头最为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间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从“照东方”以下,明所照。然光应照十方,今的明东方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东方是诸方之上也。“万八千世界”者,一万是极数,此密表时众必得果因满也。八千者,不足之数,明三乘人昔来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遍”者,即是横论,东方万八千土光尽照乃至八方也。“下照无间上至色究竟”者,竖论,上下光皆至,欲表天下万善皆归极果也。今就教为义,未明无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
有一种解:从“下至阿鼻地狱”以下,是第二现瑞相于他土。若因此解,于下偈极便。今且依前判。
从“于此世界尽见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现瑞相于他土。中亦有六种瑞相:第一因光见六道众生;第二“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者,明因光见东方诸佛;第三“及闻诸佛所说经法”者,明因光闻他土佛说法;第四“并见彼诸比丘”以下,明因光见二乘人修行;第五“复见诸菩萨”以下,明因光见大乘人修行;第六“复见诸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见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养也。
旧解言:“定有六见一闻事。”不见此义,一家所习不尔也。
又此六种亦成三双:初一双者,始见六道众生,终见诸佛,此即凡圣相对,始离成凡夫,终会成圣人也。第二双者,初闻佛说法,次见二乘人修行,此即说法受行相对,始则如来说法,后则弟子受行也。第三双者,见菩萨修行,见佛涅槃,此即因果相对,始即行大乘因,终则得大乘果也。第五瑞相中言“种种因缘”者,明菩萨备行四等、六度,净佛国土诸因缘也。“种种信解”者,信、解、行、向等,乃至净佛国土也。“种种相貌”者,舍物相貌、持戒相貌、忍辱相貌,故言种种相貌也。即是他土六种瑞相,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皆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自此下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弥勒有疑念;第二、从“尔时比丘”以下竟“今当问谁”,即叙大众有疑念也。就弥勒疑念中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事决成一疑。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也。弥勒三念者,从“尔时弥勒作是念”下,竟“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种瑞相何故现耶?自有二句,初“尔时弥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念,次“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相之名皆得换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瑞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相?亦可双举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相瑞,以何因缘而有此相瑞?神是内力,变据外用。何者?若据内谈如来种智则物莫能测,即是转海水为苏酪、长短改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从“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讫“当以问谁谁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既有此瑞相,疑不知问谁,即是第二疑也。亦有二:初“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下,明疑前之念;“当以问谁”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当问佛,佛今入定我当问谁?从“复作是念是文殊师利”讫“我今当问”,此是第三念,即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此是第三念,即决上第二疑。上第二疑不知问谁,今既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故知即知决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瑞相在也。是故弥勒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成三念一疑也。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此下讫“今当问谁”,第二,叙大众有疑念。今就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种瑞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为也?光明于六中最显,是故举显者为首也。第二念,言“今当问谁”,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问谁也。上弥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念,次正明疑;今者大众第一疑中唯有疑前之念,略无第二正明疑也。上弥勒第二疑中亦有二,今者大众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问谁,略无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义也。但弥勒三念、大众二念,当乎尔时皆非发言,直是经家述取其意也。大众所以无第三念者,若论实处无谢弥勒,而念弥勒应有第三念,知有可问之人而大众无者,为欲高推弥勒是补处大士能知有可问之人;大众既非补处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只弥勒腾大众疑以问文殊,不言诸大菩萨不能腾疑,但高推补处,是故无第三念也。
问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问佛?且取自待佛出定然后问佛,佛使即说此经即是正说,云何称序?祇应问文殊引古证今,知出定必说《法华》,是故叙秪为序。”难者又言:“只问弥勒为自有三念为物者耶?”解释者言:“居本为物,何容自为问答?”
“为物者,何为许人耶?”解释人言:“定只为始行菩萨及凡夫也。”
问者又言:“即此时众有得他心智者,即见弥勒有如此疑,如此为义,岂成为物耶?”解释者又言:“只如此智即成为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时只宜知弥勒心中实自为物有此疑念,应问文殊;文殊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资进行,类知如来应说《法华》,如此为义于物有益,是故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
法华义记卷第一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二
光宅沙门法云撰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此下尽偈,是第四发问序。亦有两段:第一,经家叙弥勒自欲问之意;第二,从“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下竟偈,是正问也。又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经家叙欲问中有二者,第一,言“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经家叙弥勒自欲问意也。第二,“又观四众”竟“众会之心”,此明经家叙弥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腾大众疑念以问文殊也。
“而问文殊师利言”此下尽偈,是第二正问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从“而问”以下尽五十四行偈以来,詺为正问也。第二,从“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为请答也。又此二段各开为二。正问二者:第一是长行,略问;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颂,广问也。第二八行请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举所见之事正请答也。第二,从“四众欣仰”有五行偈,即释伏难结请也。所以长行称略说、偈中言广问者,若据理为义,则长行是广、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长行之中各总问彼此二六种瑞相尽故,及至偈中各别颂不尽故。今就文为义,则偈中是广、长行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长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广二说之中又各开二。长行二者:第一“而问”以下竟“神通之相”,总问此间六种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国界庄严”,总问何故使我见他土六种瑞相也。就问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见彼佛国土”以下,是正问也。今广问之中虽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广颂上问见此间瑞相也;第二从“眉间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广颂上问见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颂四种瑞相,不颂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颂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颂第三天雨四华,次半偈颂第四地动,次一偈颂第五四众欢喜也。今者初偈问放光,詺佛为导师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诸瑞相也。“雨鬘陀罗”此一行半,今颂上雨华,上有四华,今者唯颂二华,唯小白华、小赤华,但半行颂也。“栴檀香风”一行义出,故摄属雨华也。“而此世界”半偈颂上地动也。“时四部众”一偈,今颂上四众欢喜也。上总问中含有六种,今者偈中的颂四种也。然略不颂说《无量义经》,亦略不颂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来在世未曾不说法度人,今日云何忽尔更问言:“何故说《无量义经》耶?”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土,不以二相,忽尔重问:“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颂也。
“眉间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广颂上长行中略问见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种,今且依长行初判为两段也。第一“眉间光明”一偈半,颂上第一见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见他土瑞相也。第二余四十八行半,颂第二正问见他土瑞相也。唯颂五种瑞相,略不颂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为三段:第一从“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颂见他方三种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见彼土恒沙菩萨”下三十八行半广颂问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养也。退道第二从“文殊师利我住于此”下有一行半偈,詺为结前略、开后广也。初八行半略颂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颂第一见六道众生;第二半行,颂第二见东方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颂第三闻他方佛说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阶:初一行一句,正颂所见也;第二言“于此悉见”一句,则明能见也。就所见中凡有四意:初“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恶业缘”一句,明因;“受报好丑”一句,明果报也。“善恶业缘”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恶两字是别,善即三善道因也,恶即是三恶道因也。业缘两字即通于善恶也。“受报好丑”者,受报两字即总举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报,三恶道亦是受报也。好丑两字别名得六道果报。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报也,丑即是三恶道果报也。“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颂见东方诸佛也。“演说经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颂闻他方佛说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阶:第一言“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半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胜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声清净”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群圣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悦时众之心耶?”第四“种种因缘”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能上弘佛道下济众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开悟众生”一句,明下济苍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为声闻,“若人有福”一偈为缘觉,“若有佛子”一偈为菩萨也。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为结前略复开后广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结前略也。第二“及千亿事”下复有三句,复开后广也。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广颂第五问见他方菩萨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及起塔供养也。略不颂第四三乘人修行。文句虽略,义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颂闻佛说法,既有说法必有受行之者,故义兼第四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为二:第一三十一行半,颂第五问他方大士修行;第二“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下七行,颂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后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段:初一偈,先总举菩萨行大乘行作问也;第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举菩萨要行作问,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从“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广举见菩萨遍行杂行作问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明六波罗蜜即为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檀,两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进,两行明禅,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先明见菩萨行檀波罗蜜也。次“文殊师利我见诸王”以下两行明戒波罗蜜,初一行明得戒方便,后一行正明得戒。“或见菩萨而作比丘”一偈,明忍波罗蜜也。他人不能独处而伊能独处,岂非忍也?夫忍有两种:一者打骂不瞋、加恶不报;二者弃亲爱眷属住空闲之处,亦是难忍能忍,忍今据此为义也。次“又见菩萨勇猛精进”一行,即明精进波罗蜜也。次“又见离欲”两偈,明禅波罗蜜,初偈明定与定果,五通即是禅定果,后偈明禅定用也。“复见菩萨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罗蜜也。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是第三,举见菩萨行杂行作问。就问杂行中凡有五种杂行:第一“又见佛子”一行半,明见菩萨说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半行,明见菩萨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见菩萨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见菩萨寂寞作佛事。第四“又见菩萨处林放光”下一偈,明见菩萨光明作佛事也。上来四种作佛事皆不开也。第五从“又见佛子未尝睡眠”下有十三行半偈,明见菩萨乱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一偈明精进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两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又见菩萨未尝睡眠”一偈,明精进也。“又见具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见佛子住忍辱力”一行半,明忍也。若被恶骂始似誉扬,若加刀杖则如华雨,真可谓忍也。次“又见菩萨离诸戏笑下”有两行,明定也。“或见菩萨肴膳饮食”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萨说寂灭法”下有三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慧说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解在前,有解在后也。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颂第六问他方佛般涅槃后起塔供养。就此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尊重供养舍利也;第二从“又见佛子造诸塔庙”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养也;第三从“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下两偈,释疑结供养之义。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养中即成四阶:初一偈正明造诸塔庙,第二偈叙塔之度量,第三偈叙严饰之具,第四偈叙时众设事供养塔也。何者?初“又见佛子造诸塔庙”下一偈,正明为舍利故起塔也。“宝塔高妙”一偈,是第二,叙塔之度量广狭长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二十万里也。复言此塔纵广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万里。从“一一塔庙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三,叙严饰之具也。“诸天龙神”一偈,是第四,明时众设事供养塔也。“文殊师利诸佛子等”此下两行,是第三,释疑结供养之意。时众疑言:“汝上言造诸塔庙严饰国界,若如此者只为严饰国界,此则无有供养之意。”今两偈释疑,言:“国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为严饰国界,但造塔庙之后荫映国土。”“自然而好”一偈半法说,下半偈即作譬说,言“如天树王其华开敷”,故如波利质多罗树,但种此树本为得果资身,不为觅花严树,但华敷之时树自然好,无异国界中有塔,此国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弥勒,第二正发问中本有二:一者正问中本有二,一者正问即是长行,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请文殊答。又就此请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举所见之事正请答;第二,从“四众欣仰”下有五行偈,释文殊伏难以结请。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请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两行偈,先举所见彼此两种瑞相以为请端,第三偈正请答。就请答端中,初偈总举见此间瑞相;“诸佛神力”下一偈,举见他土瑞相也。初偈所以举光明者,此意犹如前释,瑞相之中光明最显,是故举光明余者可知。“诸佛神力”下一偈,举见他土瑞相。
“此是释迦力,何故言诸佛神力耶?”解释者言:“释迦是诸佛之数,此则明诸佛道同之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此是他方瑞相。何故举光明?此义亦如前释,言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见他方瑞相要由光明,是故举其所由也。”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前两行偈既举所见事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请答也。
“四众欣仰”,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释伏难结请。亦有二者:第一,有四行,先释四种伏难,若不释伏难,结请之义终不成也。第二,余一行,正结请也。四种伏难者,弥勒上言“佛子文殊愿决众疑”,文殊仍作第一伏难言,汝自道四众有疑,四众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当发问,何劳汝说耶?是故弥勒即用初偈释此伏难言,“四众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众实有疑,瞻仁欲令仁者答,及我欲令我问,那得言四众无疑耶?文殊仍复起第二伏难言,汝今若言四众果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细,我今云何专尔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应问佛也。是故弥勒即用第二偈释此伏难言,佛既入定何时当出?但大众即今怀疑抱惑,心意不安;仁者既是智士,曾见久远,应即时见答,令疑惑得除,云何方复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来何时当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时答决疑令喜”,有何所以放光动地耶?文殊仍复起第三伏难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为实难定判,汝既是补处菩萨,微微下意共释众疑,那得专令我答?此则于理不可。是故弥勒仍用第三偈复释此伏难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来现此瑞相,为当欲为大众说此释迦所得妙法?为当欲为大众受记将来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此。文殊仍复起第四伏难言,若如此者自可得决,大众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弥勒仍用第四偈复释此伏难言,祇我此意非是决断之意,但瑞相所表难可定判,云何用我犹预之心答大众?是故言“示诸佛土众宝严净”,此间瑞相及见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缘,若是小缘可令我决,既非小缘仁者应答也。(然此伏难是光宅法师传谢寺次法师,次法师又传江北招法师。解既名匠所传,后生学士实宜遵奉也)
“文殊当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结请也。
问者言:“前言四众龙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不言及我?”解释者言:“前欲使我问,所以及我;今我问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
“欲说何等”者有两解:一解言:“正听仁答,如来出定定说何等。”第二解言:“四众瞻察仁者定说何等。”用后解。
“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言”,此下竟品是第五答问序。亦有两段者:第一,竟四十三行偈以来,正答也。第二,从“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下有两行偈,詺为开㢡物心结答。又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答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开㢡结答中有二者,初偈明好事应来,即是显一与显远;第二偈明恶事当去,即是开三与开近也。不可不专心澍仰,冀闻妙说也。
今且就长行中大判为四段:第一竟“演大法义”,一往仿佛思惟忖度以答弥勒也。第二从“诸善男子我于过去曾见此瑞”竟“故现斯瑞”,略引古证今,小复分明略答也。第三从“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以下,广出曾见之事,引古证今,事同广答弥勒也。第四从“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讫长行,分明结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说法者,若实论文殊则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居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应须次第阶渐,先一往思惟忖度。虽复一往思惟忖度,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于过去曾见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训,是故第三广出曾见之事。但昔日有瑞相与今日瑞相事同,只昔日佛现瑞相竟仍出禅定后便说《法华》,以此事同,验知今日如来必应说《法华》,广引既竟,时众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明结答也。
又解为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广略两重引证,第三总结上两段也。今且依前解。
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也。第一思惟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时文殊师利”竟“如我惟忖此正是时”,能思惟忖度也。第二从“今佛世尊欲说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见中有二者:第一从“诸善男子”竟“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正明曾见也。第二从“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见之意也。第三广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从“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以下讫“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明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第四分明结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此结已见事同。第二从“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此下结当见事应同也。今者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时文殊师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从“欲说大法”以下,第二出所忖之法。虽有五句,且作三段。第一句法说,中间三句譬说,后一句亦法说,便成三段也。三句譬说者,则为前“欲说大法”一句作譬,亦为后“演大法义”一句作譬也。今第一句所以言“欲说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所以言欲说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时,如来出定之后,必当略说一因一果大法,是故如来下明因之中,先略说开三显一,即与此欲说大法句相应。下明果之中,先略说开近显远之义,亦与此欲说大法句相应。故言欲说大法也。仍道第三段显大法义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如来出定之后,非唯略说因果大法而已,亦当广说一因一果大法之义。是故如来下明因中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之义,则与此演大法义句相应;下明果中复有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亦与此显大法义句相应。故言显大法义。思惟之义,意在乎此也。
“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间三句为前后两句作譬,自分为两意:第一句通为开三显一、开近显远作譬;第二两句各别作譬,吹螺一句为开三与开近作譬,击鼓为显一与显远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昔三乘人执三因决定别异,无有得佛之义;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狭劣,不能广化众生沾被万物;又执三果,究竟无有进求之心,此是枯旱之义。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来出定之后必说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记得佛,明佛果更有,复倍为期,此则是雨大法雨,沾润之义也。“吹大法螺”者,外国言吹螺改号,但昔日三乘人执昔日三因三果,自言决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来出定之后,必说无有三乘之别、三果之殊,此则改昔日三乘号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号,是故下经文言开方便门,即是改三乘之号。何以知之?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如来下既言开方便门,此则改昔日号令也。“击大法鼓”者,前吹螺改号,今严鼓诫兵。夫诫兵之法,便万心同契齐率物情,将欲有所为作,表明今日如来应说一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真实相,时众不可不欣心澍渴仰欣,形异心同齐竖意志欣闻异唱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号令,作今一因一果之号令。严鼓诫兵者,将欲前进破阵,内合昔日止言断四住地烦恼,今日犹有无明住地烦恼,时应断此无明住地烦恼,故言严鼓诫兵也。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曾见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见瑞相之事,然此意小复分明略答。就此曾见中亦有二者:第一正叙曾见,第二从“欲令众生咸得闻知”竟“故现斯瑞”以来,此明文殊非唯直曾见而已,亦复深得曾见之意,欲明如来必应说同归之理、莫二之教,然则深得佛心、妙知圣意也。又释前明引古,后明证今也。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见之事广引事同。此中亦有两段者,第一“诸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为因缘”,广明曾见事,显已见事同于此曾见事。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亦广明曾见事,显当见事应同此曾见事也。故第一段名为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段名为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前明已见事同中自有七种,后明当见事应同中自有四也。已见事与曾见事同虽有七种,而分文不成七段,宜分为三,或分为四者,今不用之后者,第一先明过远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将欲取最后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后佛以下,取最后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前列诸佛悉具五同,其最后佛亦有七善及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虽三,终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后佛有五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说正法”以下明七善义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今佛与昔佛在俗有王子义同,第四明王子出家义同,第五明现瑞相于此土义同也,第六明现瑞于他土同,第七明疑众同也。今先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数时节,第二明通别二号,“演说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说正法”一句是总明七善,第二别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后善,此三种合为一善,名为时节善。初善者,序说即是初善也;正说即是中善也;流通说即是后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缘中说果也。“其义深远”,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然目之为深、行因久到詺之为远,此则是言下之理妙也。“其语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上言巧。“纯一无杂”是第四善,下四善通于理教也。文理真正,故言“无杂”也。“具足”者,是第五善,文理无不圆,即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彻,目之为清,此理无染,目之为白也。“梵行之相”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槃;行者是涅槃家因也,此即是道谛也;相即是标相也。犹如见烟知火,见鹤知池,执揽此经知有梵行之因果,此经则为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
“为求声闻者”,此下是第二明说三乘教同。昔日月灯明佛说三乘教,今日释迦亦说三乘教也。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此下第二比次取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同。
“其最后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后佛五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现瑞相于此土中同、四者现瑞相于他土同、五者疑众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释迦如来复有罗睺罗,但子数虽不等,然则有子义同。“是诸王子闻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出家义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罗睺罗亦出家也。“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此下是第三明现瑞相于此土义同,上有六种瑞相说无量义同,入无量义定同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种动同也,四众欢喜义同也,佛放光义同也。“如今所见是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现瑞相于他土同,文句虽略,义亦总含有六种瑞相也。“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下竟“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是第五明疑众亦同,日月灯明佛亦有疑众,今日大众亦有疑也。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自此是广引事同之中,第二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此中自有四种义同,即成四段:初明所因人同,二说经名同,三说经经劫数同,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说《法华》,今释迦亦应有因人说《法华》,是故下明因中对舍利弗说,辨果中对弥勒说也。第二说经名同者,昔日月灯明佛从定出,所说经名妙法华,今释迦出定后亦应必说《法华经》也。第三明说经经劫数同者,昔日日月灯明佛说经经六十劫,今释迦说法亦应同劫数,故下经文言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也。第四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于八十小劫流通《法华》,今释迦弟子亦应有流通经人,下果有药王等流通此经也。
问者言:“日月灯明佛本因妙光说经,是大乘人因其正说经,今药王等乃因其流通经,何关因其说经事?今释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与弥勒,此岂成同耶?”解释者言:“当深得其意,此因非对说之因,此乃是凭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同也。”
问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对说之因,而是凭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来虽说此经,无有药王等大士传说此自行化人之时,如来则不得说此经,故知是凭附之因也。”
问者又言:“若尔,应过去诸佛亦不对妙光以说经。”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对妙光。”
问者又言:“何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现检往,其理明矣。”
又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三。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言“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叹妙光之德,既有眷属,显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此正明因人也。
“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此下是第二明说经名字应同。就此自有三阶者:第一言“说大乘经”一句,出经下理;第二名“妙法莲华”,此一句正明经名字同,昔日如来出定即说《法华》,今日如来出定亦应说《法华》也;第三言“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此出所为之意,意为大乘人,即说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于时经劫数同。就中有三阶者:第一“言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此两句正明经劫数同,于时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也;第二从“时会听者”,此下明昔日劫数实久、时众谓近也;第三“是时众中”以下,明时众不生懈倦也。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此经已”,自此下是第四明因人流通经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日月灯明佛灭度也;第二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经流通也;第三从“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此下名为赞叹妙光之德,显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复有三也。明佛灭度中有三者:第一从“日月灯明佛说此经已”竟“当入无余涅槃”,此先唱欲入涅槃也;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德藏”以下,为补处大士授记;第三从“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正明佛灭度。第二正明因人通经中有三重者:第一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詺为自行也;第二言“满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经时经劫数也;第三言“为人显说”,此一句名为化他行也。第三赞叹妙光德中有三者:第一从“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此下正叹妙光道高,以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数少故不言广也;第二“八百弟子中”下,叹妙光德广,寄数多故言德广,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从“弥勒当知妙光菩萨岂异人乎”以下,会通古今也。
所以言举八子八百弟子赞叹妙光道高德广者,自有义。前举八子正叹妙光道高者,明文殊应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后举八百弟子中最劣人叹妙光德广者,明弥勒应问,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弥勒故。何以知然?大众疑言:弥勒已补处大士正应答,文殊非补处大士故正应问;而今云何弥勒反问文殊?文殊虽然以答弥勒,时众既有如此疑,故今者释言:昔日日月灯明佛在俗有八子,此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佛道,八子之中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燃灯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释迦之师,释迦复是弥勒之师,然则文殊即是释迦祖师;若据弥勒,曾祖师也。是故文殊应答、弥勒应问也。
所以复据八百弟子中最下者叹妙光德广,明弥勒应问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日弟子,但弥勒亲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今作补处菩萨,弥勒往日复是文殊弟子,弟子问师,正得其宜也。
问者言:“何意不得先举八子赞叹妙光德广明弥勒应问,后举八百弟子赞叹妙光道高明文殊应答耶?”解释者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只是文殊昔日时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弥勒,是故言弥勒应问文殊也。所以举八子不得明弥勒应问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灯明佛在俗之时王子,日月灯明佛既灭度之后,此八子皆咨禀妙光,是故文殊应答弥勒也。”
问者又言:“汝云昔日月灯明佛未说《法华》时先现瑞相,于时时众既见瑞相亦复怀疑,于时应有腾疑作问者,亦应有引古证今答者;汝今既云昔日妙光是弘经之人,何不出昔日有问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实自应有发问之人、答问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来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于今日有益者即便出之,若于今日无益者便不出之,不得一类;且自若使昔日答问人是妙光,妙光只是文殊,亦应言今日弥勒只是昔日德藏。何以故?今日既言补处大士弥勒作问,昔日亦应是补处大士德藏作问,而今日弥勒非是昔德藏,故知不出昔日发问人。若尔,文殊何必是昔日答问者也?”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自此下竟长行,是第四分明结答。有二者:第一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此结已见事同也。上曾见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结第五第六彼此二六十二瑞,余者悉不结也。第二从“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此结上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也。上当见事中有四事同,今唯结第二说经名应同,余者悉不结也。若依后三段,此是第三总结上二段,“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者,先结第二引古证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结第一仿佛思惟忖度也。
从“尔时文殊师利而说偈言”,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长行,第二偈颂,自此下正是第二偈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四段,今略不颂,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颂,第二略引曾见小复分明略答,唯颂第三广引古证今,亦颂第四分明结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颂上第三广引事同;第二从“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下,有两行偈,颂上长行中第四分明结答。但上广引事同中复有二:一者明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二者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今此四十一偈亦分为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颂已见事同;第二从“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颂上当见事应同。但上已见事同中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颂之为略,犹唯颂第一与第三,不颂第二。今十八行半偈且分为二:初有二行,颂第一段;“佛未出家时”下,有十六行半,颂上第三段也。上第一段中本有三,今两行偈具足颂,上半行颂第一时节劫数,下半行颂第二通别二号中,唯颂别号、略不颂通号也。后一行颂第三二事同,初一句颂七善同,次三句颂第二三乘教同。上明七善同中,有总有别,今“世尊演说法”一句,颂上总句演说正法,略不颂别明也。“度无量众生”下三句偈,略颂上第二三乘教同。“度无量众生”此一句,得合颂上声闻、辟支佛乘也。“无数亿菩萨”下两句,颂上菩萨乘也。
“佛未出家时”此下十六行半,颂上长行中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颂上第一有子同,次半偈颂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行偈颂第三现此间瑞相同,次十行偈颂第四现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颂第五疑众同也。今云“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颂上第一有子同,上言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也。“见大圣出家”,此半偈颂上第二王子出家同,上言悉舍王位亦随出家也。“时佛说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颂上第三现此间瑞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颂之,此四行之中,初一行颂说《无量义经》同也。次一行颂入定同也。次半行颂雨华同也。有人解言:“下诸天龙鬼神犹属雨华。”今一家所习不尔,此花本非诸天所雨,直是如来神力雨花,亦是如来神力动地,然地动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宁关诸天所降耶?今言“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此半偈超颂第五四众欢喜同也。次半偈追颂第四地动同也。“佛放眉间光”,此半偈颂第六放光同也。“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此下十行偈颂上第四现瑞相于他土同。上言“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唯有两句,文句虽少义含六种。今此十行偈宜分为二,第一半行先颂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颂瑞相,不颂第六,唯颂前五种瑞相也。第一半行颂见六道众生也。次有三行颂见诸佛,次有一行颂闻诸佛说法,次有一行颂见二乘人修行也,次有四行颂见菩萨大乘人修行也。今言“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此半行颂见他方六道众生也。“又见诸佛土”,此下三行偈颂见他土诸佛。就此三行偈中则有四义:初一行先叙见他土严具之相,长行所无,此中义出也。第二言“及见诸天人”,此下一行明见他方四众供养他方佛,此亦是长行所无,偈中义出也。第三从“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有半行偈,正颂上见他方诸佛。第四“身色如金山”下半行誉佛譬,此亦上长行所无也。“如净琉璃中”下一偈,颂上见他方诸佛说法,自有二,上半行开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诸佛土”,此下一行偈,颂见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诸比丘”,此下有四偈,颂见他方大乘菩萨修行,比丘是出家菩萨,菩萨要行不过六度,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进与戒二波罗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种也,行施即是檀波罗密,忍辱此则是忍波罗密,次一偈即是禅波罗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罗密也。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此下一行半偈颂上第五疑众同。上疑众者,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也。“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颂上第二明曾见事,显当见事应同。上当见事同中本有四:一者明因人说经同,二者言说经名同,三者言经劫数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经同。今此二十二行半偈亦备颂四种:初两行半,颂上第一明因人说经应同;次有一句,颂上经名应同;次有一行一句,颂上经劫数应同;次有十八行半,颂上因人流通经应同也。今先有两行半颂上因人说经同,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重,今者唯颂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不颂出名字与八百弟子也。“说是法华经”,此一句颂上第二说经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颂第二正出经名,名妙法莲华,略不颂第一说大乘经、第三教菩萨法也。“满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颂上第三经劫数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颂第一正明经劫数同,余三句偈义出,略不颂第二时众实久谓近,亦不颂第三时众无懈倦。“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此下十八行半偈颂上第四因人流通经同。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一者先明佛灭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经同、三者如来叹妙光德。今此十八行半偈,委悉颂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颂上第一佛灭度;次有一行,颂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经同;次有九行,颂上第三赞妙光德也。上佛灭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灭度、二者为德藏受记、三者正入灭度。今具足颂,初从“佛说是法华”下有五行偈,正颂佛唱灭度;上言日月灯佛说此经已当入无余涅槃,次一行半颂第二为德藏受记;次两行颂第三正明灭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义,第一从“佛说是法华”竟“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下一行半,此明欲入涅槃之意,只由实相义已彰,所以唱欲入涅槃也。第二“我今于中夜”下半行,正颂唱欲入涅槃。第三言“汝一心精进”下一偈,诫敕时众。第四言“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下一偈,明时众被诫敕故悲哀恋慕也。第五言“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下一偈,向者时众既悲哀恋慕妨乱行道,是以如来止割悲恋也。
“是德藏菩萨”,此下有一行半,偈颂上第二为德藏授记。上言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正颂此也。“佛此夜灭度”下两行,颂上第三正明灭度。上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但此两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颂佛灭度,下余有一行半明起塔供养,是长行所无也。“是妙光法师”,此下一偈颂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经同。上言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法华经》,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阶,今具颂之。今言“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此半偈明自行,正颂上第一言妙光法师先受持《法华》,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颂上第二劫数。上言满八十小劫也。“广宣法华经”,此一句颂上第三正流通经化他之行,上言为人演说也。
“是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颂上第三赞叹妙光德。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阶,今亦具颂。三行颂第一,五行颂第二,一行颂第三也。今第一“是诸八王子”下三偈,颂上第一举八子赞叹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也。“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此下有五行偈,颂上第二举八百弟子以赞妙光德广。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语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其是弥勒也。“彼佛灭度后”,此一行偈颂上第三会通古今。上长行中先会妙光、后会弥勒,今此偈中先会弥勒、后会妙光也。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两行偈,偈中之第二,颂长行中第四分明结答。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结已见事同、二者结当见事应同。此两行偈亦颂上二段,但此两偈齐取上半颂结已见事同,上长行中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取两偈各下半颂上第二当见事应同。就上两半中则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此詺为以古同今。后偈上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则以今同古义也。“是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现十二相者,诸佛为正说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两偈各下半行,颂上结第二当见事应同。上长行言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就此两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此詺理上名应同。应同昔日《法华》,如来后出定说经果名法华。第二言“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此詺为名下理应同。所以言“助发实相义”者,如来现此相,正欲助众生发大乘机;众生大乘机已发,如来出定,仍言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真实者即是理也。
“诸人今当知”,此下两行偈答。问序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为开㢡物心结答。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当来,即是显一与显远也。后一偈是第二意明恶事当去。疑之与悔,第二卷初当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经之正宗。上来序说既竟,次辨正宗。凡制品目,是出经者意,亦可是传佛圣旨述而不作也。若从理立名者,应言实相品,不应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经正显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当乎昔日之时,本是实教不名方便,既说今日一乘实相之理,此则形显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经文言“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则说今日因果真实之相,则显昔日因果非是真实。今此品从所显受名名为方便,方便义者是善巧之能,此如来方便智所说教詺教为门。实相者则是如来实智所说之理,因理为实相,为未说今日真实之理,方便门则有闭义,既说今日实相之理,则有开昔日方便门义,此品则有两义,一则明今真实、二则显昔是方便。
问者言:“今日应是闭方便门时。何以知之?今日会三归一皆是真实,云何言有方便门可闭耶?”解释者言:“此则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显义故,如有此板门,于时板门闭而不开,人但知有此板门,竟自不知此门内有好金像。若使此人用手开此门,门既开时,人皆见真金之像,是则开门之手则有两能,一能开门、二能示人真像。今此法华经教如手有二能:一则说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经文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开门;二则说今日长远之理,故下经文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明同归之理寿命长远,此则如手指示金像。门者是通人出入为能,昔日三乘教远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则是从门入义,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显出今日是真实,此则是从门出义,故知此品从所显得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叹二智仿佛开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释名义:第一覆明体相;第二明名有通别;第三明用有兴废;第四释会五时经,故辨二智不同;第五释名义。第一二智名义者,实智、方便智也。然实智有二名:一言实智、二言智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权智。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称,便者言巧即时。”所习不然,正言此两字只是一句语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圣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云:“方者言正,便者言巧也。权者是权假暂时之谓,非是久长之义。”但此方便智及权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当体受名,则明圣人智有善巧之能也。权智者此从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权,借昔三乘等境,须臾转成一乘,是故权假不实,然智照此权假之境,今举境目智,故名为权也。又此方便智及权智,义势之中互得相成,若举权境即得显圣有善巧之能,若举善巧之智即显成权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经论所出遂有两名也。智慧者心用鉴照之称,实智者是无有虚假之名也。又智慧与实智亦受名不同,智慧者此即当体受名也。实智者此则从境得名。所言智慧当体得名者,则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鉴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刚心时,此智慧照境已周,若使金刚转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鉴照之义,故知智慧之名根本当体得名也。又言实智从境受名者,前境是实。何以知之?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实定境,六心以还虽复退为二乘,非为永退,会三归一乘故云实也。如来智慧照此实境,今举境目智,仍呼为实智,故知实智从境受名也。又此智慧及实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举实智即得显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真实,即得显智慧是鉴照之名也。若举智慧之名又得显实智之名,只由我能鉴照故得显真实之境,故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后相对。何者?前言方便智当体受名,今者智慧亦当体受名也;前言权智从境受名,今此实智亦从境受名;前方便智权智二义相成,今此智慧与实智二名亦复相成。虽复四名相对,则双显二智也。
覆明二智体相第二,若论二智体者,果报神虑上有照境之用为体,若欲知体相,但用境检取二智体。方便智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三机、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当知此智是权智体,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机,三机感三,是故如来之权智既照此三三之境,即说三教。应三机化三人,是故将此三三之境检取此智。当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智体也。又实智体亦用前境检也。实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种: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机一,四者是人一。明如来之智照此四一之境,此即是实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唱明因无异趣、果无别从,然真实之义其理莫二;然所诠之理既一,能诠之教何容是二也?复言机一者,法华座席时众者有感一果之机一也。人一者明昔日声闻、缘觉等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萨,下经文言“但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机感一教一理,如来用一教说一理,应一机化一人也。是故如来智慧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实智体也。
问者言:“实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则长有理一;说权智所照之境便应有四三,今者何故无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释者言:“昔日若有三理者,便应是实有三,何谓于一佛乘方便说三?故知昔日教下无有三理。下经文言‘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若言三教下实有三理者,便应言以实名字引导众生,何谓言但以假名字乎?”
问者又言:“三教本诠于理,若三教下无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诠?若无所诠三理,亦应无有能诠三教。”解云:“应众生实有三机,故昔日实有三教、实无三理,但昔三教为诠一理,昔日既未得说一实之理,是故假三乘言教远诠今日一实之理,但昔说一因作三因其实是一因。下经文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知无有三理,但有三种言教。前明权智即是开方便门,后明实智即是示真实相也。”
次明二智名义有通有别。第三方便智即有智慧义,此方便智即实智义,实智即有方便智义。何以知之?智慧本以鉴照为义,然方便智若不洞鉴三乘人根性者,云何得说法化物?故知方便智举体是鉴照,即是智慧之义。此方便智亦即是实智义者,实智本以无虚审谛之义,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实有,既是实有,方便智即是实义。复言实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为义,此实智说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微难知之理。下经文叹实智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此一因一果是实智所照之境,此境纵望无底,即是甚深;横论无际,即是无量。然深广难知之理而实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义,即方便。
问:“若尔者,虽有二智即今使浑然无分耶?”解释者言:“今逐强立名、取别于通且明方便与智慧别者,夫正理易知、曲义难照,故如巧匠之师运斤斧于一木,若使此木圆直易作,运斤斧绳墨得成一器,未觉此人巧术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难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于时方觉此人有巧术之能。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权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机巧说三教应彼曲情,始见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义彰、智慧义隐也。又实智义强、权智义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机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实之理,如来智称此实理而照无有曲从之义,此则实智义显、善巧义隐。又且实智所照理实、教亦是实,然权智所照只有三乘教、无有三乘理,是则权智所照唯有一实,实智义不彰也。然实智所照有教实、又有理实,是故实智义显。此皆互没一所短、互出一所长也。”
次明二智用有兴废,第四权智昔兴今废,实智今兴昔废。何以知之?昔日鹿苑说三乘别教,于时唯是权智用事、实智则废,今日王城之说明一因一果实相之理,此则实智兴于今日、权智废今日。然则互有废兴,此是涉用化物有此兴废也。
问者言:“如来种觉万德常湛,今言二智有兴有废者,非唯种觉不明,亦阙常湛之照。”解释者言:“万德常湛有如来谈,而今言有兴废者,此据涉用化物为论。众生昔日小心狭劣,不堪闻实相之唱,于时权智说彼三教应彼三机,实智当乎尔时无有施化之功,即义称为废;今日时众即堪闻实相之理,实智说此一理称彼一机,然权智于今日无施化之功,义称为废也。若就如来三达之智,即天眼照未来有大乘机,此即是实智之用。又宿命智照过去世有三乘之机,此即是权智之用。若尔有何兴废也?又就如来分身十方说法度人,若使王城实智说法化物,亦可十方权智度人,亦可此间权智度人,十方实智说法,是纵论三达、横语十方,权实二智即无兴废。今据一应始终为义,有兴废也。”
次明众经所明二智不同,第五众经不同凡有五种:一者十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段无常境者名为权智,若照刹那无常名为实智也。二者《大品经》所明二智,若照因缘假有即是权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实智也。三者即是《维摩经》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识药静照物机,此则是实智;若使能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此则是方便智。四者是《涅槃经》所明二智者,若照金刚已还生死无常苦空之法,此则是方便智也;若照涅槃常乐我净真实之法,此即是实智也。五者就此《法华》所明二智,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实智也。是则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据亲疏为论;《大品经》所明二智,横照二谛以为二智;《涅槃》中二智,此据纵为论也;《维摩》明智,此据本末为二智,知病识药是本,应病与药是末;今《法华经》所明二智,此据始终为义,始则权智说三,终则实智说一也。
经有三段,第一明通别两序已竟。从此以下竟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十四品半,是第二正说段,但正说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二者辩果。从此下竟〈安乐行品〉有十二品经,是第一,詺为开三显一正明因义,第二从〈踊出品〉竟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有两品半经,名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前已解言因果两段各有四种,且置果中四种,今更明因中四种者,第一从此品初说一长行与偈来,詺为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下去,詺为时众怀疑致请,然则疑心既生,请情又至,是故第三“如来从汝已殷勤三请”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正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然则大众疑心已遣、于三一悟解已生,便应以此一乘之义流传未闻,是故第四从〈法师品〉、〈见宝塔品〉、〈持品〉、〈安乐行品〉此四品经,明别流通因义。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第三第四各有三别。第一就动执生疑中有二者,第一结经家叙起定说法之相,第二正叹权实二智开三显一,后三段至时当道也。诸佛如来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今所以言“从三昧安祥而起”者,为物轨则,但凡夫无智吐一言陈一声之时,率尔轻心散乱而说,今者如来将欲说法先示入定观理者,为令凡夫有所言说先静心虑,然后兴意曲辩,为此义故言从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叹权实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以下讫十七行半偈以来,詺为因叹二智仿佛开宗。第二“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以下有三行半偈,詺为分别略说开三显一之义。所以言因叹二智仿佛开宗者,今日之说反常之教,昔言三乘别行各有所趣,言声闻乘异、缘觉乘异、菩萨乘异,言三家不得互通;而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萨,皆同得佛果。若使顿明无三之教一实之理,执三之徒容生诽谤,是故不得顿明,须渐渐稍说生动执之端,是故有仿佛开宗。直漫言如来有方便智难解之说,复有真实智甚深之说,时众既闻有实智甚深、方便智难解,相与生疑,言佛昔日说道三乘之教皆是真实,而今言犹有实有方便。时众于时执心渐动,是故第二三行半偈分明略说,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复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说三一之义,时众疑真实之意生、执三之情动,为此义故,故言仿佛开宗。又就两段之中各开为二,仿佛开宗中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颂为二也。最后三行半偈分明略说中有二者,第一一行半寄诸佛以显一,第二两行偈就释迦以开三。且置偈,只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从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来,詺为寄言以叹二智,第二从“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下竟长行,詺为寄绝言叹二智,非是绝四句,故名为绝言。下不及上,故名绝言。又名止言叹。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叹二智有二者,第一将欲叹释迦二智,先寄言叹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叹释迦二智。所以尔者,为欲况释故。诸佛亦有实智方便智先三后一,何况释迦亦有实智方便智先三后一,谈方便智即说三乘教,语实智即是说一乘教。此两段中各有三文,今就叹诸佛二智有三重:一者正双叹二智、二者总释二智、三者双结也。所以明因之中对声闻,辩果之内对大士,不告声闻也。所以偏对二人者,皆逐缘作论,声闻之中,舍利弗聪明第一,菩萨之中,弥勒是补处大士,故偏对二人显诸下流也。
就正双叹二智中,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也。只就叹实智中自有二句,“诸佛智慧”一句将欲叹,故先举实智。“甚深无量”此一句是第二正叹实智。所以言“甚深无量”者,纵则论甚深、横则言无量。三世诸佛皆有此实智,故言甚深;横论十方诸佛实智,故言无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际不可知,故言无量。此是正叹实智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此是叹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慧门”一句先举权智体,“难解难入”一句第二正叹也。“一切声闻”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实智家门,由方便智说三乘教,故实智得通。何以知之?先说三教然后一教得宜故,如即时立门通佛出入,仍呼为佛门无异,由方便智故实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实智家门也。今言其者,只其实智则言其家门,谁是?则言只方便智是,而复言“难解难入”者,第二正叹方便智,言难解难入二乘人不能测此方便智,故言难解难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难可得解,唯佛能解入,阿谁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则出其人,一切声闻、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总释诸佛二智,此詺举昔诸佛行释二智所以,诸佛实智甚深无量者何?复言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何?以佛曾亲近百千万亿尽行昔日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此释中自有三:第一“佛曾亲近”以下明行本,第二“尽行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称普闻”一句结显。
第三双结诸佛二智中有二:第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则结上实智,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也。第二“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此结上方便智,言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也。所以言随宜者,此方便智能随物所宜,随声闻人所宜说苦集灭道,亦随缘觉人所宜说十二因缘,亦随菩萨人所宜说六波罗密,故言随宜也。
“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此下是寄言叹二智之中第二,詺为寄言叹释迦权实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单叹释迦方便智,二者单叹实智,三者单结实智也。就第一有二:初正叹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下,释也。就正叹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明权智时节;第二“种种因缘”以下正叹权智;第三“引导众生”以下结显。今者第二正叹权智者,即是权智所作。“种种因缘”者,此名释迦权智所说之法。声闻观四谛为因缘,缘觉观十二因缘为因缘,菩萨之人观六度为因缘,故言种种因缘。复言“种种譬喻”者,譬三乘行因时,声闻如兔、缘觉如马、菩萨如象;譬三乘得果时,声闻以譬羊车、缘觉以譬鹿车、菩萨以譬牛车,故言种种譬喻也。“广演言教无数方便”者,不但说法而已,待处待时种种不同,故言广演言教无数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单叹释迦方便智。言所以释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种种因缘譬喻说法者何?正由如来方便知见波罗密皆已具足故。外国言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义。如来智慧洞鉴物机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此是第二单叹释迦实智,自有二:第一广大深远作二章门,广大一也,深远二也。无所不包目之为广,超出小圣目之为大,底不可尽目之为深,行因久到目之为远。第二言“无量无碍”此下,即释上二章门,先释广大章门有六句,后释深远章门有一句也。今者第一无量无碍,昔日言如来只有四无碍,今者无量无碍;昔日言如来只有十力,今者有无量力;昔日言如来只有四无畏,今者有无量无畏;昔日言如来只有八禅定,今者有无量禅定;昔日言如来只有八解脱,今者言如来有无量解脱;昔日言如来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来有无量三昧。前一无量目总冠六种法上,若准前之时亦应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来有实智广大深远者,何有无量无碍乃至三三昧等,但此六种法释上实智中广大句也。“深入无际”此一句,释上实智中深远句也。
“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单结释迦实智,正结上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句也。料简诸佛与释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种不同。何者?上诸佛中双叹二智、释迦中只叹二智,一不同;上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释迦中先叹方便后叹实智,二不同也;上诸佛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中举果地诸功德以释二智,三不同;上诸佛双结二智、释迦中单结实智,四不同。
解释者言:“非是都无所以。所以诸佛双叹二智,释迦不双叹者,欲显体一故。双叹诸佛二智,将明体虽是一功用异故;只叹释迦二智,此是互举一边也。复言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释迦中先叹方便后叹实智者,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释迦先叹方便后叹实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后者,此则彼此各举一边双明一理。又言诸佛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举果头诸功德者,诸佛举往因释二智者,此明胜因必感圆果。释迦举果头诸功德释二智者,此明圆果必酬胜因,此亦互举一边也。复言诸佛双结二智、释迦单结实智者,欲明兴废义故,谈诸佛二智兴时,故双结二智。今日释迦正废权显实之时,即为废权义故,故不结权智为显实义故,故单结实智也。”
又解:“上诸佛双结二智,为欲明此二智只是一体照三三之境。今言释迦单结实智者,此逐功用有胜负,且欲明圣人怀抱之内二智之解竟有何胜负?但是逐事故尔。”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此下是第二寄绝言叹二智。
问言:“虽复寄言叹二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测、拙言可及,且止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诸佛乃能知之’,非小圣所及。寄绝言中亦得生大众疑、动执之端,时众言如来何故从定出自叹二智甚深?仍罢有何所以?是故言叹方便智为动执之端,叹实智为生疑之端。”问者言:“汝既言绝言,何故由道叹耶?”解释者言:“若默住不道绝言时,时众那得知此二智应绝言耶?”
就此绝言叹中有三种:第一先出所绝之法,即是二智;第二正明绝言叹;第三从“所以者何”释所以绝言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权智后出实智,从“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下四句,于三三境中偏就故明权智所作,明如来能说声闻教因缘、缘觉教因缘、菩萨教因缘,故言种种分别也。“巧说诸法”者,此明如来方便智巧说一乘法持作三乘诸法,故下经文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言巧说也。只说此三乘教称昔日物机,故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也。
“舍利弗取要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于四一境中偏就理一境,出实智。若取要言者而论之,实智于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显实废权之时也。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此一句是第二正明绝言叹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三释所以绝言之意,只由说二智人高境深故绝言也。故此第三释绝言中自有二:一者举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缘境深。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尽”,詺为举人高释绝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权实二智者何?唯有诸佛能知权实二智,那得不止也。就举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先据二智,“唯佛与佛”以下正明人高。“诸法实相”此下是释绝言中第二举境深所以绝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说,亦二智所照境深故绝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境中有三: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释两章门、第三者双结两章门。双开两章门者,“诸法”此两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门也。“实相”此两字,即是实智所照章门。但权智所照境凡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实智所照境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
解释者言:“权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进行之徒要须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诸法。三乘教不一,故言诸法也。实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即是开方便门义也,的照理一即示真实相义也。何以知之?下释中举因果释之,当知因果只是理一也。”
“所谓诸法”,此下是第二双释上两章门,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释上诸法章门,次“如是因如是缘”下有四句释上实相章门。“如是相者”表异为义,览观三乘教皆有异相,声闻乘教异、缘觉乘教异、菩萨乘教异,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为义也。但昔日声闻教不可改作缘觉教、缘觉教不可改作菩萨教,故言如是性。“如是体”,体体别为义,声闻行自以四谛声教为体,即是遭苦生厌老病死义,缘觉之人即是十二因缘教为体,菩萨即以六度经教为体,故言如是体。“如是力”,声闻教作缘断正使力,缘觉教作缘侵断习气之力,菩萨教作缘断习气尽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论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义也。明此三乘教有行义,声闻之行有所为作,乃至菩萨行行有所为作,此五句都是释上诸法章门,詺为权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释上实相章门,詺为实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实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颂言如是大果报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为义。“如是缘”,缘者由义,万善能感果即因义,此果由万善得即是缘义。“如是果”,果以对因为义,报以酬答为义,只是一果宜对因,詺为果。此果有酬因力义,即成报义,此四句正是释上实相章门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双结两章门,今言“如是本末”此结权智境章门,本则举最初如是相,末则举最后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结实智境章门。
且更解因缘之义者,有人解言:“因亲缘疏。所以言因亲者,此果是本无而今有,是亲义。何以故?能令本无今有故。复詺作疏者,只同此果,二头三手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义。”汝若言道理中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头三手不可生,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而得生者,乃可詺因为亲。果既有可生义,因于果成疏义,此果本无今有,此因于果是亲义;果有可生之理,此因于果则成缘义。今光宅法师解不作亲疏之义,正言言因者对果为义,缘者只是由藉为义。若据万行望果,有对果之义,詺之为因;若据果望万行,此果则由万行而得,于果即是缘义。
法华义疏卷第二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法华义记卷第三
光宅寺释法云撰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因叹二智仿佛开宗中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颂,但且长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叹二智、二者明寄绝言叹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颂上寄言叹二智,第二从“如是大果报”下有十三行半偈颂寄绝言叹二智。但上长行寄言叹二智中本有二,一者将欲叹释迦二智,故先叹诸佛二智;二者正叹释迦二智。此两双中各有三重:第一正叹二智、第二释、第三结也。今者四行偈颂之为体亦分为二:初两行偈并叠颂诸佛释迦正叹二智,后两行复并叠颂诸佛释迦释二智,结二智两重也。又就两偈叠颂诸佛释迦正叹二智中,前偈颂诸佛二智,后偈颂释迦二智也。但上叹诸佛二智中,先叹实智后叹权智,然先叹实智中有二句:初举智体言“诸佛智慧”,第二句正叹言“甚深无量”。后叹权智有三:先举智体言其智慧门,第二正叹言难解难入,第三出不知众,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得并颂实智权智各二句,“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等也。诸佛应同十方此则世义,降四魔伏外道是雄义,权实二智非下人所测故言不可量也。“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下三句颂上权智,下第三句出不知众,上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颂前长行凡有四种不同:上长行中别叹实智与方便智,今此偈中合颂权实二智,一不同;上当体叹权实二智,今此偈中举人叹二智,二不同;上明不知人唯系在权智下,今此偈中颂出不知人双系二智下,三不同;上长行中出不知人唯出声闻、缘觉二人,今此偈中广出人、天、声闻、缘觉,远及菩萨,并出五乘人都是不知众,四不同。何如此不同耶?解释者言:“此义亦微,有所以有。上长行中所以二智别叹者,则明义用异,但此二智只是圣人神解涉用为义,从机曲说未若权智,但此权智应有所出,是故先别叹实智是权家之本,后叹权智是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权实互叹,此明用有胜负。偈中合颂者,此明二智虽有权实二名,照然则体一更无异也。是故《维摩经》言:十方世界有若干也,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复言上当体叹二智者,明此经本意故,故当体叹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举人总叹二智也。复言上出不知人唯系权智下,今此偈中双系二智下者,上宜鄙斥二人智慧狭劣,虽禀昔日权智之教不能究了,为是义故,上出不知人偏系权智下。而今偈中双系二智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权智之用、实智冥然莫测,是故双系二智下。复言上长行唯出二乘至偈颂中言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广出五乘人者,此为释物疑情,但今日之教本为斥二乘封执之情,是故长行偏对二乘,但于时时众谓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自二乘之外应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乘不解此权实之理,人天及菩萨亦复不解。如此颂类举可知也。”
“佛力无所畏”,此一偈正颂正叹释迦二智。上正叹释迦二智中,先叹权智后叹实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颂叹释迦实智,下半行追颂权智。但上叹释迦实智中,先正叹实智,后即举力、无畏等,今此半偈正得略颂上诸功德句,不颂正叹句也。“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此半行倒颂上叹释迦权智句。上叹释迦权智中正叹有三重,初“吾从成佛以来”明权智时节,“以种种因缘”下正叹,“引导众生”下显也。今此半偈只颂第二正叹句,不颂第一第二句也。今者所以言“及佛诸余法”者,权智在后故言余也。此权智为三根人说之不一,故称诸也。又用此一偈复颂长行有三不同。何者?长行中先叹释迦权智后叹实智,今此偈中先颂实智后颂权智,一不同。上长行中言“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正叹实智,后举诸功德同释叹也,今偈中唯颂举诸功德释叹实智句,略不颂正叹实智句,二不同。上长行中叹释迦二智不出不知众,今偈中言“无能测量者”,三不同。
解释者言:“上长行所以先叹权智后叹实智者,此明释迦出世之意先权后实,偈中所以先颂实智后颂权智者,此明今日实用时,此皆前后互举,迭相映发其义自彰。复言长行中有正叹实智有释,偈中唯颂释句者,此明有体一用异之义。上长行语其用异之义。何以知之?智慧鉴照为义。欲明实智所照之境有四一之义,有教一、理一、机一、人一,如来智照此四境,故称实智。力、无畏等诸功德不詺鉴照,故知长行据其用。偈中唯颂诸功德者,此明功德与智慧只是一体,离此力、无畏、解脱三昧等更无别有智慧,亦离此智慧无别有功德。故知体一,据用则有功德智慧之异;置用谈体,智慧功德只是一体。此皆前后互举、两义双明。复言长行叹释迦二智不出不知人,今偈中言‘无能测量者’此出不知人,亦前后互举。若偈中出不知人,长行亦应出,长行既不出,偈中亦应无;而一有一无,此互相映明义也。”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此下两行偈叠颂诸佛与释迦释之与结两重,初偈颂诸佛释结二智,后偈颂释迦释结二智。就初偈中“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此半偈颂诸佛第二释二智言。所以者何?佛曾亲觐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此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三结诸佛二智。此半偈即成两意:“甚深微妙法”此一句颂上结实智,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难见难可了”此一句颂上结权智,言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也。“于无量亿劫”此一偈叠颂释迦释之与结两重,此一行则成二意:“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此半行颂释迦释二智,但长行略不出往因,偈中既有,映前即成颂释义也。“道场得成果”,此下半偈正颂上释迦单结实智,上结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上但道实智;此中出得实智之会,只是如来坐道树下成佛,世尊大觉朗然之时得此实智,故言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也。
第二“如是大果报”,此下十三行半偈颂上第二寄绝言叹二智。但上绝言叹中有三:一者先出所以绝言之法、二者正明绝言叹、三者释绝言之意。今此十三行半亦有三意,从下倒颂:初“如是大果报”下一偈先倒颂上长行中第三释绝言之意;第二有十二行即颂上第二正绝言叹;第三有一行半倒颂上第一出所以绝言之法也。但上第三释绝言中有二:一者先叹二智之人高不可说;二者出权实二智境深故不可说。今者亦倒颂,“如是大果报”半行偈先颂境深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半行追颂人高也。但上境深中本有三:一者双开两章门、二者双释、三者双结也。今者不颂第一第三,唯颂中间第二双释两章门。上双释中初有五句释权智境章门,后四句释实智境章门,今者亦倒颂。“如是大果报”一句先颂释实智境,只得颂果与报,略不颂因与缘,今者举果验知有因缘所以言大,此亦释物疑情,三乘因亦是因、三乘果亦是果,为此义故因大字标异,明此是大乘因果非是小乘因果也。“种种性相义”此一句追颂权智境,权智境中本有五句,今唯颂性相,余三句略而不颂,此句亦倒颂。上言如是相、如是性,今者先颂性、后颂相也。所以言种种者,复释物疑情,大乘亦是性、亦是相,为此义故用种种之名标言,此非大乘性相,三乘性相不一故言种种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半行追颂释绝言中第一明人高,上言“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
“是法不可示”此下有十一行追颂上第二正绝言。上言“止舍利弗不须复说”,今就此十一行中但半行正颂上绝言叹,第二余十行半义出显所以绝言之意,正明声闻不知、菩萨不知故也。今此半行有二意:“是法不可示”者,正颂上“止舍利弗”也;“言辞相寂灭”者,颂上“不须复说”句也。“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以下有十行半是第二义出,今就此十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今此半行总明不知众也;第二半行除有知之人;第三九行半别出不知众也。第二除有知人者,正言除诸菩萨众中有信力坚固者,自能得知,然非见知犹是信知,此则引声闻等作大乘,令改狭劣心立菩萨大志也。“诸佛弟子众”,此下有九行半是第三别出不知之人。凡有三种类人不知此二智:初有四行先明声闻不知也;第二有两偈明缘觉人不知,从“辟支佛利智”下是也。第三有三行半明菩萨不知,从“新发意菩萨”下是也。就第一明声闻不知中复有三文:初一行半正明声闻不知,次一行假设明不知,次一行半释疑。疑言纵令皆如舍利弗是一种神解无益于事;今解言假令如余弟子各有所解亦不能知也。就第三明菩萨不知中有二:初两行半明凡夫菩萨不知;次一行明初地以上至六地菩萨不知,此是教中为论故也。“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此中有一行半即追颂绝言中第一出所以绝言之法。上言如来能种种分别,先出权智;今此中略不颂也。唯颂上出实智言“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句也。但此一行半中初一行正颂下半行引诸佛证成也。此是于善舍寺解。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分明略说开三显一,成物动执生疑之情。就此三行半中亦有二段:第一有一行半偈就诸佛以显一,第二余有两行偈据释迦以开三也。此二阶各自有三重,就诸佛显一中有三重者:第一言“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此半偈先会诸佛道同。“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此半行是第二劝㢡诫敕令信也。“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此半行是第三正就诸佛显一,一理是真实也。就释迦开三中有三重者:第一“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此一偈出释迦开三之所为为二乘之人,二乘之人见执重者,先斥对此二乘人也。第二“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半行正就释迦开三也。第三“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此半偈释释迦施三之意,只由众生逢境执着处处生染,是故如来设权而诱化也。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竟也。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自此下竟殷勤三请以来明因中有四段,此下是第二众情怀疑致请段。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从“尔时大众中”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以还,先明经家序大众有疑也。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尽三请以还,詺为舍利弗正腾疑致请。佛既道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而今忽唱三乘是方便,此则与昔日相违,是故舍利弗腾疑致请取决于大圣。又就经家序大众有疑中自有二段:第一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竟“优婆塞优婆夷”以还,詺为经家序引疑众生也。第二从“各作是念”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正出所疑,所疑者是二智。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开为二,经家序引疑众中有二者:第一言“千二百人”,此无学人有疑也;第二言“及发声闻辟支佛心”竟“优婆夷”,此出学人有疑也。第二出所疑中有二者:第一从“各作是念”以下竟“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以来,先出疑,佛上何故称叹二智?此疑从第一叹二智仿佛开宗中生;第二从“佛说一解脱义”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明大众自疑所得解脱为是究竟?为未究竟?此疑从第二分明开三显一段中生也。
又就第一疑佛叹二智中有二:第一“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此疑上释迦叹权智。上释迦叹权智,上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亦应疑释迦上叹实智,但文略不出。第二“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微妙”以下,疑上叹诸佛二智,此句疑叹诸佛实智,上言“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也。“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下”,此疑上叹诸佛方便智,上言“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所不能知”也,今以此句相应也。
“佛说一解脱义”,此下是第二正自疑所得为是究竟?为非究竟?此疑者,只由上第二分明开三显一中生,上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就中有二:第一“佛说一解脱义”下竟“到于涅槃”,先出所疑;第二“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正明起疑也。今先解三乘人两种果,一者有为果、二者无为果,有为果者即是尽智、无生智,照三界因,尽是尽智,不受后有,是无生智。二是无为果,三乘人三界因尽,是有余涅槃,三界果尽,是无余涅槃。但二种无为只是一时,因尽即是果尽时、果尽时为因尽时。虽然逐义有便所可作前后,得言因尽故果尽,不得言果尽故因尽。
问者言:“若言因尽时而果尽者,罗汉何治道断三界因尽之时报身即应亡?”解释者言:“此报身是因余势任运而尽故。如用杖转轮,假说此杖即灭而轮犹转;罗汉三界因尽,于是时报身余势如轮也。”
问者言:“三家解脱一等,不应有三车受别也。”解释者言:“三家解脱所以一等者,同取三界因果尽无为,无为既不殊,是故皆詺作一解脱。所以有三车之喻、运因胜负者,此据力用有短有长,声闻断三界正使尽取譬羊车,缘觉侵少许习气取譬鹿车,菩萨断习都尽取譬牛车。”
问者又言:“断惑既有优劣,无为亦应不等也。”解释者又言:“引昔作义,不言习气受生;虽断习气,不就习尽处制果。然三家同取三界因果尽处制尽无生智,若语其解脱,三家一等;论其功用,有广狭之殊、长短之别。取譬三车,故言佛说一解脱义,解脱是有余、无余涅槃,即是灭谛也。义者即是道谛,举果明因,我昔依佛教修行道谛、证得灭谛果,故言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义到于涅槃。”
“从而今不知是义所趣者”,第二正明起疑,而今不知我昔日所行道谛,为当只趣此解脱果?为更有所趣?上来皆是经家述其疑意。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自此以下讫三请已还,是第二明舍利弗腾疑致请。就此请中自有二段:第一从“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此明经家序舍利弗腾疑欲请之意。第二从“而白佛言”下竟三请以还,詺为正请。又就经家序中有二:第一言“舍利弗知四众心疑”,此是经家序舍利弗欲令腾大众疑意也。第二言“自亦未了”此明经家叙舍利弗自有疑心也。第二正请中有五重,舍利弗有三请、如来有二止,宾主相间即是五重。舍利弗三请者:第一举有疑请,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请,第三有解故请也。就第一疑请中有二:一者长行、二者偈颂。又就长行中自有三重:第一疑上叹诸佛二智,第二叠疑众请说,第三疑上叹释迦二智也。今者第一疑诸佛二智,即“而白佛言何因何缘称叹诸佛第一方便”,此则疑上叹诸佛权智。从“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此疑上叹诸佛实智甚深也。从“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此即是第二叠疑众请说也。从“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是第三疑释迦上所叹实智,亦应有疑方便智,但经文略不出,下偈中有,故知长行应有,但上经家叙中疑方便智不道实智,互举明义也。
“尔时舍利弗而说偈言”,第一举设请段中本有二,长行与偈。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六行半偈正颂上长行,第二从“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有四行半偈,更直说自疑所得,不颂上长行。
有人解言:“用此四行半偈颂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文句乃相类。”意谓不尔。何以知之?上长行中即是经家叙于时时众有此疑,云何舍利弗颂经家意耶?故知但是直说偈。
但六行半颂长行中本有三:一者疑诸佛二智、二者叠疑众请说、三者疑释迦实智。今者六行半中两行半先颂第三段,次一行追颂第一,次三行颂第二段也。初有两行半偈先颂第三段释迦二智,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此下一行半偈正颂疑释迦实智也。从“道场所得法”此一偈义颂疑上权智,疑言何故称叹此智而不说也。“无问而自说”,此一偈是第二,倒颂上第一言“何故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但长行不出诸佛往因,今此一偈上半长出往因,下半偈正颂也。“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此下三行偈是第三,追颂上第二叠疑众请说,上言“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法”,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故知此三行正颂。上有二,初偈举声闻请说,第二“其求缘觉者”下两偈举缘觉人请说也。“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此下四行半偈是偈中之第二,詺为直说偈自疑所得。此四行半自有二:第一“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此下一行半偈正明舍利弗自疑所得,为定是因、为定是果也。第二从“佛口所生子”下三行偈正结请说也。“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此下是第二段,第一止止,意言若便广说此二智者,时众相与生惊疑之心,为是义故不须复说也。
“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此下是第三段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请说,此下以三段例皆有二长行与偈为二也。今请意言此会中皆是利根堪闻佛说,云何言惊疑耶?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此下是第四段,第二止止,意言我若说权实二智者,时众非直生惊疑之心,亦更生诽谤随坠恶道,云何应说耶?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此下是第五段第三请,有解故请。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自此下竟〈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明因中本经四段,此下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上请中有二种疑:一疑如来所以叹二智,二自疑所得之法。今者如来只答第二疑,第二疑自去不须别答也。又此第三即广上品初第一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段。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开为二,第三第四各开为三,今此叹第三疑中有三重者,即化三根人为三段: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以下,入第二卷中言“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以还,此詺为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舍利弗等也。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三菩提记”尽〈受记品〉以还四品经,詺为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迦叶、须菩提等四大弟子也。第三从〈化城品〉竟〈授学无学人记品〉以还三品经,詺为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同归之理,化下根人富楼那等也。是则上根人闻法说三一之义,同归之理便解;中根人再闻三一之义,可悟同归之理;下根人三过闻说,方解同归无三差别。但法说中亦有譬说义,譬如优昙华也。亦有宿世因缘说义,即言“我昔曾于二百亿佛所常教化汝也”。虽有譬说,根本大意为叹法希有故来不可示詺;虽有宿世因缘说此,乃是述成上根人得悟,说此往古因缘根本大意非正是因缘也。第二譬说中亦有法说义亦有宿世因缘义,故下言“是诸所说教化菩萨故”,此则是法说义。但文句少不足,可以发悟中根之人,从结父子因缘之中昔日波若座席已言示其金银等,此则是宿世因缘说义,但此意非是正譬中有,时众已于正譬得悟,如穷子领解中方有此语,非是正宿世因缘说中。宿世因缘说中亦有法说义,即〈化城品〉初明先佛之时神通感动之相,十方诸梵请转法轮,此则是法说也。又言“譬如五百由旬”此是譬说,虽有此唱,原其根本只为明宿世因缘之义。何以得知?又四大弟子授记品末言“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汝等善听”,即复为下根人说往古之时已曾大乘化汝。下又言“我在十六数曾互为汝说,以此本因缘今说法华经”,大意闻此宿世因缘说方得解,故宿世因缘说也。所以有三根人差别解有前后者,置教论理者,何容罗汉断三界正使尽、得三明六通之人,一向不知同归之理、无三之别,且自《涅槃经》言:“若人不知一体常住三归者,尚不得声闻、缘觉、菩萨,何况当得无上菩提?若不知佛是常住,则四信不成、五根不立。”且自《胜鬘经》言:“三乘初业不愚于法。”又言“声闻缘觉自知住有余地,必当得无上菩提。”就理为论,何容三乘圣人执三乘决定言别异、不解同归耶?若尔,所以有声闻、缘觉者,此人自有知有佛果可求,只自心志弱未能舍头目髓脑发旷济之心,且作声闻、缘觉自调自度,如此类例皆是实有。而会中舍利弗是上根,富楼那等是下根者,若谈其实行,皆行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所以有此三种信解悟者,皆应同状外凡浅识之徒,执昔日三乘别教或同归之义,是故如来作此三种,初始明法说竟,外凡夫中有利根得解,舍利弗示同领解;譬说既竟,外凡夫中有中根者得解,须菩提等仍示同领解;宿世因缘竟,外凡夫中有下根者得悟,富楼那等示同领解。若置理而论教者,具得罗汉亦有此执。又理教合论作三根差别者,但外凡中有两种人:自有一种人易可回转,如《大品》所明轻毛之位;自有一种人实欲进行者。今只就此实欲进行者根性利钝遂有三种,既有三种皆因宿习浓淡以理惑教,有时以教惑理,故言踟蹰理教之间,故受悟有前后。利根者执理情多、疑教情少,钝根者执教情多、疑理情少,中根者迷教惑理正等也。执理情多疑教少者,言无生之理是一,等观无生智应同。此人执理既是一,如来何故说有三乘别趣,言有三果之别,此是疑教也。钝根者执教情多疑理少者,言佛教既说有三因三果之异,三乘所观无生之理何必是同?此是执教多疑理少。中根者有时执理惑教,言理一,教那得言异?有时执教疑理,言佛教既有三,理何必同?此则教理等执而疑也。夫得道成圣必由见理,是故利根之执理多者则与理相符,是故一闻法说便悟一理无三之别;执教情多疑理少者则与理不相扶,是故三过闻说方悟一乘之理无三之别。理教等执者据在中间,再闻得解。但于此理教上生疑者,有学人与无学人通有。又有执教疑果者,亦有三种:利根者执果情多疑教情少,钝根执教情多疑果心少,中根之人果教等执也。果者只是断灭涅槃,利根者执果心多疑教少者,自观理智慧分明见习气犹在,知断惑未尽作观未来身尽灭耶?此是执果情多疑教心少。钝根执教多疑果少者,言既说言神明可灭佛语不虚,何敢不信受?此是执教多;未知神明之道实灭不耶?此是疑果少。中根人或执果疑教或复执教疑果,但此果上生疑者,唯无学人也。虽有此三种疑执,开三显一一同,说法既竟同得悟解,但有先后文异也。
就第一法说化上根人中自有四段: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尽此卷末以来,詺为正法说化上根人。第二从第二卷初长行及偈,明上根人舍利弗等示同领解也。第三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来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也。第四从“汝于未来劫”以下,为上根人授记也。又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段,今第一正法说化上根人中有二者,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以下竟一百十四行偈以来,詺为正法说化上根人。上根人既解同归之理无三差别,疑心既除,是故第二“汝等舍利弗声闻若菩萨”下七行偈,略劝㢡上根人受行同归之理。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种,正法说中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第二七行偈劝㢡之中有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劝上根人行因,第二余有一行半偈劝令慕果,言“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等。又就长行中自复有二: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竟“愿乐欲闻”,詺为法说缘起。第二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竟长行以来,詺为正法说。又就两段之中各有二,缘起中有二者,第一佛许为说同归之理无三之义,第二“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此詺舍利弗奉受旨。今就第一佛许中自有四重:第一正许,第二诫敕令谛听,第三简众,第四叹应闻众总结诫许也。“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此是第一詺为正许也。“汝今谛听”以下,第二詺为诫敕令谛听,此则令生三慧,诫谛听闻说,令生闻慧;诫善思,令生思慧;诫念之,令生修慧解也。“说此语时会中有五千等礼佛而退”,此是第三詺为简众,以佛神力堪闻者住、不堪闻去,自有四:第一正明五千人礼佛而退,第二“所以者何”下释不堪闻,“未得谓得”者,是有为果尽无生智也。“未证谓证”者,谓无为果尽处也。第三“有如此失”下结不堪也。第四“世尊默然”下证不堪也。“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是佛许中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只就此中自有三:第一“告舍利弗”下叹住者有机,第二“如是增上慢”下明去者无机,第三“汝今善听”下正总结。
问者言:“如来有身口二密,终日在坐不睹真容,虽复在中自不闻说法,何假从座而起拂席而去?”解释者言:“此品中是时众所应,亦可是实持是佛神力,将欲褒贬时众,为令住者生钦重之心、起愿乐之意,贬去者无闻法之缘,是故拂席而去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缘起中本有二,第一佛许已竟,此是第二明舍利弗奉受佛许也。“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缘起、二者正法说。自此下是第二正法说。就正法说中自有二者:第一广诸佛门、第二广释迦门也。今从“如是妙法”以下,第一就诸佛广明开三显一,此则广上品初叹诸佛权实二智。所以言广者,但上第一仿佛开宗中直总叹诸佛二智,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第二分明略说中但明显一,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也。既但总叹诸佛二智而已、不别明诸佛,复但明显一,故称为略。今则广明佛又广明义,故称广故。广佛者此中广总出诸佛,及别三世诸佛,是则广佛之义深。复言广义者,上直叹诸佛二智与显一,此中长有四义合有六义:一者叹法希有、二者明不虚妄止物诽谤、三者明开三、四者明显一、五者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六者简真伪敦信,既备此六义,故称广义也。
第二广释迦门者,广上品初仿佛开宗叹释迦二智,及第二分明略说中开三义也。释迦门中唯有广义无有广佛也。今明广诸佛门中自成四别:第一总明诸佛开三显一;第二就总诸佛门离出过去诸佛,亦明开三显一;第三就总诸佛门离出未来诸佛,亦明开三显一义;第四就总诸佛门离出现在诸佛,明开三显一。今先明总诸佛门此中应有六义:一者叹法希有,二明不虚妄,三明开三,四明显一义。但文句略唯有四义,略无出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至偈中方有,同复无简真伪、敦信又略。下释迦门中可知备有六义,但文句略不出耳。今言“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此是第一叹法希有。优昙华是外国语,此间言灵瑞华,唯有转轮圣王出世有此华,故知此华希有,此经如是也。“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无虚妄”,此是第二明不虚止物诽谤。从“舍利弗诸佛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是第三明开三。就此开三之中自有三重文句:第一正明诸佛开三,第二从“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此下,是举释迦释、诸佛开三。何以故?一释迦是诸佛数故,二本明诸佛开三为成释迦开三故也。第三言“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此还举诸佛结成诸佛开三之意也。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此下是第四显一。此所以者,何义得释上开三之意,文则属下显一广明四一,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也。明果一者即会昔日三果终成今日一果,明人一者即会昔日三人成今日一菩萨人,明教一者即会昔日三乘别教成今日一教,明因一者即会昔日三乘人所行之行只是一因以对一佛果,是故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中四一,二智中实智照境,四一有同有异义,实智所照境有机一,此中无机一,所以有四者,就理一中开为二种,因一果一也。然因果皆是理,所以彼处明机一,今此中不明机一者,前明机一、此明二智所照境故明也。此中明会三归一,若远相缘由亦应会三机为一机,但此三机实是众生自有法,故不可会三归一,自余三一是诸佛昔日应三机,但以假名字分一为三,今日一乘机熟,故可得合三还归于一也。此中教一与实智所照境教一亦不同,何以知之?实智所照教一者,直是照法华经教一,今此中言教一者,昔日应三机故有三教,三教非是一,三教远诠今日一理,故会昔三教终成今一教。此中明人一与实智所照境人不同。何以知之?实智所照境、人无别体,今日众生一乘善机发,一机所成人以为人一,故总诸菩萨以为一境。此中人一者,昔日三乘机一所成边非是一,为三机善所成边是一善理一,故会昔三人终成今日一菩萨人,但今日教一人一名字与实智所照教一人一名字同明义意异也;此中明因一果一与实智所照理一义同而名字异也。今先明果一中自有四重:一者开果一章门,二者更牒果一章门,三者作四句解释果一,四者结果一也。今言“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是第一先开果一章门也。“舍利弗云何名诸佛”,此下是第二显解释更牒果一章门也。“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此下是第三正作四句解果一。开示悟入四句,人解此四句互有不同,一家解言:初三乘别教为开也。波若教时言示也。说《无量义经》名悟也。说《法华经》詺为入也。知见是佛果之名,同取万行作知见家道,此解亦好。今光宅法师解言:知见只是一众生当来佛果,众生从本有此当果,但从昔日以来五浊既强障碍又重不堪闻大乘,不为其说有当果,此当果则有闭义。今日大乘机发、五浊不能为障,得闻今日经教说言众生皆当得佛,此则是开义。说言昔日三乘所行之行,皆是得一佛果之行,众生闻此语则生闻慧,此则是示义。且又三乘人相与思惟筹量,昔来是方便,今一因一果是真实,我等未来皆应得佛,深解此理,于时则生思慧詺为悟。相与自知居未极地,更习诸行修无漏治道、断无明住地烦恼,于时即生修慧,仍詺为入佛知见道也。光宅法师又于善舍寺中解此四句,即会因果之义以明四句,然此四句有渐渐除义。初言开者,此最浅故,如前略说开三显一,渐表寿命长远一果之义,此则是开义也。又如广说开三显一,令知寿命长远一果之义,此则是示义也。又如后略明开近显远,令知如来寿命长远,此则是悟义也。又如后广说寿命长远分身十方隐显度人复倍为期,时众相与同归之因求一佛之果,此诸行修学即是入义也。“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是第四结果一也。“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此是第二明人一也。“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是第三明因一,明修此因为佛知见,故言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此下是第四明教一。就此教一中自有二阶:第一正明教一,第二从“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者”,引诸佛道同结成也。
“舍利弗过去诸佛”,此下是第二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此下三佛于六义中唯有二义,只开三显一,阙无四义,今先明开三也。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下明显一,此下三佛于显一中例皆唯有三一,略无因一也。初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即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此是果一也。略无因一也。
“舍利弗未来诸佛”此下是第三明未来诸佛先三后一,此中亦唯有开三显一二义,今先开三也。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是显一,此中亦唯有三一,今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是果一也。亦无因一也。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诸佛”,此下是第四广明现在诸佛亦先三后一义,唯有二义,开三与显一为二。此现在佛门证释迦先三后一义显。何以故?今同是现在十方佛尚有先三后一,何况释迦出五浊恶世而当不先三后一耶?就此现在佛门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舍利弗”竟“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此先明现在佛先三后一之意。第二从“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下正明开三显一。第三举人一果一结成也。“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诸佛”下先明开三也。次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下是显一,此中亦唯有三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此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即是果一也。亦无因一也。从“弗舍利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此是第三更举人一果一,结成现在佛所义也。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然长行第二正明法说中本有二,上来广明诸佛门开三显一者,即是广上品初长行叹诸佛二智,及前偈中就诸佛显一义竟,此下是第二广明释迦如来开三显一,此则广上品初长行中叹释迦二智偈中,据释迦开三之义。就此释迦门中唯有五义:第一明开三、第二明显一、第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第四简真伪敦信、第五明不虚妄,略无叹法希有,下偈颂中方有也。以此而准得知,一佛门中应备有六义文句互相映发。“我今亦复如是”,此下第一先明开三也。“有种种欲者”,如来开教之始三乘各有所乐也。“深心所著”者,此时遂能行行也。“随其本性”者,明过去宿习不同也。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此下是第二显一,就中唯有三一,略无人一。今言“如此皆为得一佛乘”,此是教一也。“一切种智故”,此一句是果一也。“舍利弗十方佛世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此明因一,言“尚无二乘”者,言尚无偏行六度菩萨乘、辟支佛乘,何况有声闻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即是明因一义也。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此下是第三出五浊,释释迦先三后一之意,只为此五浊恶世故不能发初明一。就此明五浊中自有四段:第一总唱五浊,二者列五浊之名,三者明浊义,四者正释结也。今言“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此是第一总唱有五浊也。“所谓劫浊烦恼浊”此下,是第二次第列五浊之名也。“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下,第三明浊义。“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下,是第四正释先三后一之意也。释五浊义,五浊者: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浊者浊乱为义。此五浊大判只应有烦恼浊、见浊,十使之中五钝使是烦恼浊,五利使是见浊,此二是浊之正体,余者相从为论也。见浊、烦恼浊此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是行因得果人,浊劫得名为时节浊,此劫更无别体,只以时节中有此四种仍詺劫浊,如此年无食名为饥年,年非是饥,劫浊亦尔。言五钝使为烦恼浊,此五钝使纵横竞起惛迷行人谓之为浊。众生由烦恼为因,于中乱受生不定,轮回三界、往还六道,交乱受生,但众生是浊主也。五见为见浊,五见以身为本,若身见一生,诸见竞起,迷真乱正詺之为浊。命浊复是果报浊。《成实论》言:六人六识得相续生名之为命,由有烦恼为因生在三界,牵命感长感短杂乱无穷,名为命浊。此五浊既障一乘机,大判凡有三种五浊:若上品五浊即是见谛五浊;中品即是思惟五浊;下品即是习气五浊也。此三种五浊皆障一乘机。
问者言:“此三种五浊皆障一乘机,外凡夫具有三种五浊,则应不闻说《法华》,亦应无大乘机也。思惟五浊亦障一乘机者,七种学人应无一乘机,不堪闻说《法华》。习气五浊复障一乘机者,罗汉有习气,亦应无一乘机,不堪闻说《法华》。”解释者言:“如此颂类皆有其宿习大乘,大乘因缘强者,虽有三种五浊不能为障,各宿习大乘,缘弱者虽有习气五浊犹能为障,今者明义正就宿习为论,诸凡夫等虽具有三种五浊,过去大乘善根强者,此五浊则不能为障,便有一乘机发堪闻法华,学人无学人亦如是。宿习大乘因缘弱,虽复偏行所行断除正使,习气既在由能为障,无一乘机发也。”
问者言:“若使皆由宿习大乘缘者,何关五浊障耶?”解释者言:“今借一譬以显障机之义。何者?如人恒有僻病,若使年常饮食丰足、温暖适意㲲裘随时,然此僻病恒成就在,则不为患;若使此人年常饮食不充、衣被乏少,致令寒暑得便,昔日僻病于时便显动发。内合亦如是,若善根食强,烦恼僻病虽有不发;善根既弱,五浊僻病则障一乘机。但障有三种:一是对障、二者既伏障、三者随时障。今言五浊障一乘者,詺为随时障,只是随时得便而能为障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此下是第四简真伪敦物信心,所敦之者已是外凡夫也。就此简真伪敦信中自有两段:第一正简真伪,第二从“除佛灭后”以下,正明敦物信心。此两段中各自有三重,第一正简真伪有三重者:第一明非真,第二明是伪,第三出真罗汉形释也。今者第一“若我弟子自谓得阿罗汉辟支佛者”,初此明非真也。“又舍利弗”以下,第二正明此人是伪。何者?言非真。今者正明是伪,罗汉是增上果,而伊实自未得罗汉果自谓言得,此则于增上法中生慢,故言增上慢。“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三出真罗汉例释上伪,若有实得罗汉,不信此开三显一同归之法,无有是处。当知实得罗汉者,在五便中时早已解方便善是同归,而汝上言得罗汉不解同归者,当知此人非真罗汉。“除佛灭度后”此下是第二正敦物生信,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敦物生信,第二释敦信之意,第三释物疑心也。第一言“除佛灭度后”,佛既灭度,前佛已过后佛未出,于此中间若有人,只于无佛前世中修行得罗汉,百千时都无有佛为此罗汉说法华道万善同归者,此人容可不解,正是敦物令信。言佛若在世可得为汝说同归之理,佛若灭度谁当为汝说此法华同归之法?汝今可及佛在世,生信乐之心受持同归之法,此是就教为说。若就理而谈,不问有佛无佛皆自然解也。于时物情于中由自不肯信,自言佛虽灭度,佛弟子自解法华,于佛灭度后自当为我说此同归之法。是故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佛即释此执,言所以劝汝及佛在世信受者何?正言佛灭度后恶世多难,如是《法华》有能受持读诵者,是人难得。为此义故,令汝今日信受也。但物情于中犹未肯信佛,若言灭度后受持此经为我说法甚难得者,我当自入无余涅槃。是故第三“若遇余佛”以下,佛即释此疑,言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此意正言若人得罗汉果竟,要闻如来说此《法华》知万善同归,然后得入涅槃,若不闻说法华同归,终不得入涅槃。若阿罗汉不值今日释迦说《法华》者,于未来世中要值遇余佛,于此法华教中得闻万善同归方得入涅槃,无有中间入涅槃者。物情只闻佛此语仍信受,若如此我等即时信受,何假待余佛方信受,使罗汉当自外凡中有不肯信者相与信受也。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此下是第五明不虚妄止物诽谤之心也。就中有三:第一明劝信,第二“诸佛如来”下正明不虚,第三“无有余乘”以下举所信之法结劝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下,正法说中本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一百十四行偈,正颂上。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缘起、二者正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今者一百一十四行偈亦开为二段:初有四行一句偈颂上长行中第一缘起,第二余一百九行三句偈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法说也。但上缘起中本有二:一者是佛许为说同归之义,二者舍利弗受佛明旨。今者四行一句唯颂佛许,不颂舍利弗受旨也。然上佛许中本有四重,一者正许说、二者诫敕、三者简众,今皆不颂,唯颂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
今者四行一句分为二,初有三行半偈不颂长行将显叹住者是,故先明去者之非,若无非无以显是,是故先明去者之非。次三句正颂。何以得知不颂长行?上简众者,佛入涅槃后出经者列于时事耳。云何今佛颂经家语耶?若尔,何故相似耶?两处俱出,于时事那得不相似耶?“于戒有缺漏”者,若犯一戒名之为缺,具足犯即是漏,漏入生死。“瑕疵”者,瑕据其外,疵据其内,内实犯戒,外慎威仪,故言“护惜”也。“此众无枝叶”至“舍利弗善听”三句,是第二正颂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上本有三:一者叹住者有机,二者明去无机,三者正总结诫许。今者两句颂第一,“舍利弗善听”一句颂第三,略不颂第二段也。
“诸佛所得法”自此下有一百九行三句偈,是偈中第二,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法说。但上正法说中本有二:一者就诸佛门广明开三显一,二者就释迦门中广明开三显一。今此一百九行三句偈亦分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颂上诸佛门开三显一;从“今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六行半,颂释迦门开三显一也。但上诸佛中本有四佛:一者总诸佛门开三显一,二者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三未来诸佛开三显一,四现在诸佛开三显一。今者七十三行一句亦分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颂上总诸佛门;第二“过去无数劫”以下有二十七行半偈,颂上第二过去诸佛门;第三从“未来诸世尊”下有六行半偈,颂上未来诸佛门;第四从“天人所供养”以下有四行半偈,颂上第四现在佛门也。上总诸佛门中本有四义:一叹法希有、二明不虚妄、三明开三、四明显一也。今者不颂第一叹法希有,今此偈中长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故。
就三十四行三句亦分为四,初有十二行一句,颂上第三诸佛开三;第二从声闻若菩萨下有十一行偈,颂上第四诸佛显一也;第三从“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下有九行半偈,义颂诸佛,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义是上长行所无;第四从“我有方便力”下两偈,颂上第二诸佛不虚妄。今两句料简,上长行中不虚妄是第二,今此中是第四,文句倒少,欲显六义本无次第意。上长行中有叹法希有,今偈中略不颂;上长行中无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义,今此偈中有。文句既互有出没,验知一佛门中应备有六义也。上总诸佛开三中本有三段:初正就诸佛开三,第二举释迦未释诸佛开三,第三还结属诸佛。今者唯显第一诸佛开三,略不颂后二段也。上长行中唯开三乘是方便,今此偈广明五乘是方便。今就十二行一句偈中宜分为二:第一有八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有佛子心净”下有三行半偈,别出菩萨大乘教是方便。逐文句起尽,是故宜开为二也。又就八行三句偈出四乘方便中自复有二:初有五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第二从“我说是方便”有三行偈正开是方便,明昔日所以有四乘之教皆是方便。又此两段中各有二:初有四行一句出人天二乘教,次一行半出声闻、辟支佛二乘教也。就初四行一句中有四意:第一“诸佛所得法”下三句,明于大乘中离出人天二乘;第二“众生心所念”下一行,明众生根性不同;第三“佛悉知是已”下一行,明随宜说法非一;第四“或说修多罗”下一行半,广出非一之教,即是九部经也。从“钝根乐小法”有一行半,是第二出声闻、辟支佛二乘教,二乘人未必是钝,但贬其狭短故言钝也。
问曰:“上言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今者何故言贪著于生死,此则前后自相违。”或解释言,有三种解:一解言,生死有二种,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无明住地变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厌心则显,变易之苦比于分段此苦则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说有无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说有此生死之苦,则于是苦无有厌心,故言贪着。第二解言,故始须陀洹等,若论求道之边此则遭苦厌老病死犹有妻子之爱,此则是贪著于生死。此两解随意用之,后又言机中有厌情则有贪也。
“我说是方便”,自此下三行是第二正开言是方便之教,就中且有二者:第一言“我说是方便”有两偈,先开上声闻、缘觉三乘教是方便,言昔日是真实、今日是方便。第二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倒开上人天二乘教亦是方便,故说是人天等经根本本为大故,言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有佛子心净”,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别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说是大乘教”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二行偈正开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记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记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开是方便,佛知彼心行为说三乘中之大乘也。
“声闻若菩萨”此下十一行偈,颂总诸佛门中第四显一,上有四:初是果一,二是人一,三是因一,四是教一。今者略不颂第三因一,唯颂三一亦不次第。今“声闻若菩萨”下一偈,颂第二人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下一行半偈,颂第四教一;“说佛智慧故”此下八行半偈,颂第一果一。就此八行半中自开三段:第一从“说佛智慧故”下有一行三句偈,先明佛未应世时欲为众生说一大乘果,不欲与小乘果;第二从“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下有四行三句偈,正明出世以来欲与一乘果;第三从“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有两行,明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欲与大乘果。又此三段前一后一不开,只就第二佛出世以来欲与大乘果有四重:第一从“如其所得法”三句,正明佛将欲以大果与众生。第二从“自证无上道”下一行半偈,释佛出世之本意欲与大果,我若惜此大果,我是悭贪之人,无奈众生无大果之机,是故先为说三。但时众于中生疑,佛为自言欲与众生大果,谁当信佛此语?故第三从“若人信归佛”下有一行一偈引胜人证,汝言无有信者,自有人信三宝者,言佛不欺诳者,此等人信佛恒欲与众生大果,时众有生疑言,若使都无有信三宝者,谁当复信佛耶?第四“我以相严身”一偈,用佛自身功德相好,证佛与大果不虚,若是无威德人容可不实,佛既如此形相,云何当出言不实?
“若我遇众生”此下九行半,是第三义颂总诸佛门五浊,上长行所无者。就此五浊中自有三段:第一“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一偈,正明佛为五浊众生故出世,不得即说大意。第二六行偈出五浊体。第三从“是故舍利弗”有两行半,结佛为五浊众生出世说小之意。此三段之中前一后一不开,第二出五浊便成五重,“我知此众生”两行偈出众生浊。“受胎之微形”一偈明命浊,“入邪见稠林”下一偈出见浊,六十二见者我见作本,外道计我,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乃至行阴上亦如是。五阴上各有四五,便成二十见。现在有二十见,此可见由因生故,故过去五阴上亦有二十见,复感未来种数,故未来世五阴复计二十见,合三世各二十见便成六十见。见虽有六十,不出断常二见。何故如此?若使计色即是我者,后时便成断见,即是无见也。自余三见皆离色计我便成常见,即是有见也。是知总而论之,是有无二见,别而谈之有六十见,若总若别故有六十二见也。“深着虚妄法”出烦恼浊,“于千万亿劫”一偈出劫浊。“是故舍利弗”此下两行半,是第三结诸佛为化五浊众生故施三乘方便之意也。
“我有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下两偈颂上第二不虚妄。就中自有二:初一行偈先举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不虚妄;第二“今此诸大众”下一行,劝信结不虚妄也。
“过去无数劫”自此下有二十七行半偈,上四佛门中之第二过去佛门。上过去佛门中本有二:一者开三、二者显一。今者先有两行偈颂开三也;第二从“是诸世尊等”有二十五行半,颂过去佛显一。就此第二二十五行半偈中自有二种:第一有二行半颂教一,第二从“若有众生类”二十三行偈作三重并颂三一:人一、因一、果一也。三重者,初两行明过去佛在世时修行得佛,第二有二十行偈就过去佛灭度后修行得佛,第三一行偈合明佛在世及灭度后供养成佛也。就第一两行过去佛在世时中修行得佛亦有三:“若有众生类”即是人一,行六度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也。“诸佛灭度后”已下二十行偈,是第二就佛灭度后修行成佛中凡有四种供养,一一偈明软善供养,第二四行半偈明起塔供养,第三六行半明造像供养,第四八行直明三业供养也。第一“若人善软心”此一偈未暇作余供养,且先明软善心,供养不开。“诸佛灭度已”有四行半偈,第二起塔供养,亦有三一:人即是人一,供养心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从“若人为佛故”有六行半偈是第三明造像供养,亦有三一之义。从“若人于塔庙”下有八行偈,第四直明三业等供养,亦得有三一之义也。“于诸过去佛现在或灭度”下一行偈,是第三合明佛在世及灭度修行,亦得有三一之义。
“未来诸世尊”自此下有六行半,颂上第三未来佛门。就中自有二:初有两行半偈颂上开三,第二从“诸佛本誓愿”下四行偈颂上显一,就中有三:初一行颂果一;“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下此一偈颂教一也;“诸佛两足尊”此下有两行颂因一。“知法常无性”者,知万善法无有三乘性。“佛种从缘起”者,若据佛果望万善,此佛果由万善而得,仍詺因为缘,故言佛种从缘起也。“是法住法位”者,是万善法住一乘法位,故法住法位位。“世间相常住”者,只是世间取相,诸善亦住一乘佛位。又一种解,修此万善在于世间,相常住者常住大乘中,导师方便说者,根本只是一因,昔日方便说言有三,故知只是一因。
有人曰:“用此两偈颂教一”。意谓不尔,何故知是因一?言佛种从缘起,因只是缘也。
“天人所供养”此下四行半偈,颂上第四现在佛门。上长行中有三:第一明开三显一义之意,第二正明开三显一,第三结成。今此偈中只颂前二,不颂第三结。第一言“天人所供养”一偈半先颂第一现在诸佛,为三一之义故应出在世也。后三行偈颂第二正明开三显一之义,上长行中先明开三后明显一,今此三行偈中亦分为二:言“知第一寂灭”一偈先颂显一唯颂教一也。第二“知众生诸行”有两行倒颂上开三。此两行偈自有二:初一行一句先明现在十方佛洞见三乘人机,第二言“以种种因缘”下三句正颂开三也。
“今我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六行半偈,颂上释迦门。上长行中本有五义:一者开三,二者显一,三者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第四简真伪敦信,五者明不虚妄。今者不颂第四简真伪敦信,长有叹法希有故。今此三十六行半偈亦分为五别:初一行偈超颂上显一;次有一偈追颂上开三;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上第三五浊;第四从“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下五行半义颂叹法希有,长行所无也;第五从“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下一行半颂上第五不虚妄。今三重料简,但上长行中显一本第二段,今此中先颂显一后颂开三,明互有前后之义,具如上释。上第四是简真伪敦信,此中略不颂。上长行本无有叹法希有,今偈中长出叹法希有,则义颂之也。所以长补所阙还成五重,然此释迦门中长行与偈既互有出没,故知一佛之中应备有六义。今且取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唯除第四叹法希有,用此四段偈,若合、若离、不合不离作十种法说,此即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所以不取前四佛门作本者,上明四佛者为成今释迦义,未来非是正主故不取。等是释迦门中复不取叹法希有作本,此中明法说与譬说作本,其自有优昙华譬,云何以譬为譬作本?是故不取也。取第一第二此两段宜合为一段,上则帖同诸佛先三后一之意,名为化主同,下则为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作本,亦名为总譬作本。又离第三颂五浊,作八段,为下火宅中八譬作本。又取第五不虚妄段不合不离,为第十譬作本也。离第三颂五浊,作八种譬本者,第一从“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有四行偈,此间詺为佛在法身地,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即为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作本,火宅中言“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下是也。第二从“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有六行半偈,此间詺为佛应世以大乘化众生不得,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作本,火宅中言“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下是也。第三从“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此间詺为佛因三乘化得众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作本,下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火焚,我今当设方便”下是也。第四“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一偈,此间詺为佛见三乘人大乘机发之义,此则为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作本,下言“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也。第五从“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有一偈,此间詺为三乘人索果,所索者只是三界尽无生智,此理中为论,此则为火宅中超为第七诸子索车譬作本,下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也。第六“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有两行一句偈,此间詺为佛见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此则追为火宅中第六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作本,下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也。第七“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三句,此间詺为佛为众生说大乘,即是说《法华经》,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八等与大车譬作本,下言“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下是也。第八言“菩萨闻是法疑网悉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此一偈此间詺为三乘人受行大乘之义,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也。离颂五浊为火宅八譬作本竟。用此八譬足前化主譬为九譬,第十超取第五不虚妄段,言“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有一行半偈,此间詺为不虚妄,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十不虚妄譬作本,下言“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各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下是也。是故言若合、若离、不合不离作此十段,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远为化城譬作本,亦远论穷子譬作本也。
言“今我亦如是”此一行,超颂上显一唯颂教一,“我以智慧力”下此一偈,追颂上开三,此两偈合为一段,上则帖同诸佛先三后一,詺为化主同,下则为火宅中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詺为宅主譬作本,亦名为总譬作本也。
第二“舍利弗当知”此下有二十七行半,颂上第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义。既分作八段,故“舍利弗当知”以下四偈是十法说之第二,此间詺为佛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则为下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作本,下言“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下是。今就此十四行偈中自有三段:第一半行明能见,第二三行出所见,第三半行明起悲愍之心。今言“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此半偈是第一明能见,佛在法身地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也。“见六道众生”下有三行偈,第二出所见,即是五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此半偈出众生浊也。“入生死险道”下半偈明命浊也。“深著于五欲”下一行半偏举贪使明烦恼浊也。“深入诸邪见”下半偈明见浊也。略不出劫浊,劫浊更无别体,四浊为时节,节是劫浊也。“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半偈是第三明能见见所见起悲愍,明如来欲化众生也。
第三“我始坐道场”此下六行半偈,此间詺为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即为下火宅中第三长者救诸子不得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下是也。今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三:第一半行明化众生不得之处,第二半行明化众生不得时节,第三五行半正明化众生不得也。“我始坐道场”下半行是第一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之处。观树者,一解言树立天下众生,经行者必为此事,亦言念报树四枝覆荫之恩为众生作轨,树木无心犹尚报恩,岂况于人乎!“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半偈是第二明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时节也。从“我所得智慧”下有五行半,是第三正明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自有三重:第一从“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下半行明佛用大乘拟宜也;第二从“众生诸根钝”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见众生无大乘机,第三两偈明息化。就第二无机中自有三,“众生诸根钝”半行明有人天小机,“如斯之等类”下半行正明无大机,“尔时诸梵王”下两行证成无机也,只由梵王请故住世,验知无大机也。“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以下两行偈,是第三明佛息大乘化,自有二:第一一偈半明增畏其患,若无大乘机但为说大乘者,容生诽谤之心入三途,故言没在苦也。第二“我宁不说法”下半行正明息化。
“寻念过去佛”此下有十一偈是第四,此间詺为佛用三乘化得众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作本,下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是舍已为大火所烧”下是也。就此文中自有二:第一十一偈,正明用三乘化众生得也;第二“从久远劫来”一偈释物疑也。就前十行中自有四段:第一六行半明佛用三乘拟宜,第二一行见三乘人机,第三一行半即为说三乘教,第四一行三乘人受行也。今言“寻念过去佛”此下六行半偈,是第一开三乘拟宜,自有三重:第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一行明觅教拟宜,上半是觅教、下半正明拟宜。第二“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下四行半明诸佛赞叹。第三“舍利弗当知”下一行,明释迦归命诸佛也。“复作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一偈是第二,见有三乘机堪受三乘化也。“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㮈”下一行半是第三,明佛即为说三乘教正造鹿苑之时。“诸法寂灭相”者,此明万善诸法寂灭,无有三乘之相可说,但以方便故说有三乘也。“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下一行是第四,三乘人受行但以方便故说有三乘,只得言有涅槃之音,无有实涅槃之体也。五人得道,八万诸天得圣,是故《维摩经》言三宝于是现世间也。“从久远劫来”此下一偈是第二释疑。疑言:释迦如来三达洞照,自应解三乘之教,那得方复学诸佛三乘法耶?释言: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明,又已解三乘教法,但欲为同诸佛故也。又释:时众相与生疑言,若道理中无此三乘,佛何故具欲为人说是三乘耶?是故第二有一偈释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言常欲示一乘因果法,无大乘众生,不堪受也。相传言:此则密明寿量之义,此是前释也。
“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此一偈是第五,此间詺为佛见三乘人有大乘机发,机发是理故言志求,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作本,下言“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下是也。
“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此偈是第六,此间詺为三乘人索果,此则超为火宅中第七诸子索车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珍玩之物”下是也。
“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此下两行一句第七,此中詺为佛见三乘人大乘机发故欢喜,追为火宅中第六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作本也,下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下是也。今两行一句偈自为二:初两偈出欢喜之由,第二余一句正明欢喜。初两行出欢喜所由之中自有二:“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是前偈明好事遂故喜也。“钝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后偈明恶事除故喜。何以知之?此人本时是钝根,今者成利根。何以知然?昔日纵使利根废已作钝根,今发广大心故,称之为利根人也。此人本时是小乘小智,今者成大乘大智;此人本时是著相憍慢者,今日非著相憍慢;本时不能信大乘法,今日能信大乘法,是故生喜也。“今我喜无畏”此一句是第二正明欢喜。
“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三句是第八,此间詺为佛为众生说大乘,即是说《法华经》。舍者除昔日方便教去,“但说无上道”者,取今日大乘之教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八长者等与大车譬作本也,下言“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也。“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此一偈五浊中之第八,十种法说之是第九,此间詺为三乘人相与舍三乘教得大乘解,为下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欢喜踊跃”也。颂五浊竟。
“如三世诸佛”此下五行半,是颂释迦中第四义颂叹法希有,长行所无者也,不为下譬作本也。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有一偈,先出所叹之法也,即是一乘教。第二从“诸佛兴出世”有两偈,据诸难显叹法希有之相。第三有二行半,还据优昙华譬结叹也。又解云:就中有二:初一偈出所叹之法,后四行半正叹法。就叹法中有三:初二偈法说,次一偈譬说,后一偈半合譬也。
“汝等勿有疑”此下一行半偈,偈中之第五颂上释迦门第五不虚妄,十种法说中复是第十段,此为下火宅中第十不虚妄譬作本也,下言“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各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下是也。
“汝等舍利弗声闻若菩萨”下,但法说化上根人中本有二:上从“汝已殷勤三请”以来讫于上一百一十四行偈,正法说化上根人,上根人相与得解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无三之别;是故自此下有七行偈,是第二略奖劝上根人。修行取果上正法说中本言有二,长行与偈,今此七行偈奖劝之中亦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偈,劝奖上根人行因;第二“汝等既已知”下一行半,奖劝上根人慕果。前劝行因即是化他,后劝慕果即是自行,菩萨之谓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三重。奖劝行因中有三重者,初有两行偈,先出所弘之法即是此经。夫行因之体只是弘经益物、自行兼余,是故先出所弘之经。第二复有两行偈正劝奖弘经,即是行因。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下一行半,即双结上两段。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二重。第一出所弘之经中有二者:初一行偈是第一正叹出所弘之经,第二偈释上结成也。“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者,此经能令人出生死、得涅槃,此即是要义;从本以来未得说此妙法,即是秘义也。“以五浊恶世”一偈即是第二释上秘要之意,只由五浊众生乐着五尘六欲,此辈众生无有求佛道之心,不能得说此《法华》,即是秘要义。第二正劝奖行因中有二者:第一言“当来世恶人”下一偈,诫令行因之时恶人莫为说;第二言“有惭愧清净”下一偈,劝令好人遍为说。第三双结中有二者:第一言“舍利弗当知”下一偈,此则结上第一出所弘之经;第二言“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此半行即结上第二正明其弘经之方,其不习学者莫为说,此半正结初偈,结后偈时翻取可解,当知学能解了者应为说也。“汝等既已知”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奖劝上根人慕果,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有三句偈明上根人得解三一之义,第二言“无复诸疑惑”一句明上根人等惑除,第三“心生大欢喜”下半偈正奖劝慕果也。
法华义记第三终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四
光宅沙门法云述
譬喻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应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但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犹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喻说耶?所以题品在中者,盖是出经者分卷令调,故割法说之余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故移譬喻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实论品处,正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以下,此处方是〈譬喻品〉也。若用此法说四段准下譬说化中根人四段者,亦应具四品:第一正法说之处即应言法说品,无异下化中根人中〈譬喻品〉也。若是领解段即应言领解品,无异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若是述诚段即应言述诚品,无异下化中根人有〈药草品〉也。若是受记段即应言受记品,无异下化中根人有〈四大弟子受记品〉也。今法说四段所以无有如此品者,有三义因缘:其第一意正以下类上,下譬说中既有四品,今以下类上其义可求,若以上类下,下亦应无四品,是故互相映发有无意趣自显。第二义言但法说文句少故不复立四品,第三义亦可是出经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于时时众感悟所宜,如脱更立于时众无益,然他方异土亦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中本有四段,从此以下尽偈是第二段,明上根舍利弗等领解也。前判法说四段之中,例开为二,今此领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经家叙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领解之辞。又就此两段中各开为二,初经家叙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经家叙内心欢喜,第二经家叙外形恭敬,从“即起合掌”下是也。“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领解之辞,亦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陈得解故欢喜,第二从“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思惟取证”,詺为悔过自责也。第三“我从昔来”下讫长行,结领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开为二,又就各开为二中,初重例皆不开,第二重中例复各开为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一正领解,第二从“所以者何”下,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恒忧,今日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释中例皆开二者,第一举昔日悔,第二举昔日疑。“所以者何”下竟“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是第一詺为举昔日之悔形释今日之喜,是则显今日得解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时亲见菩萨受学大乘受记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可感可伤。“无量知见”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从“世尊我常独处”下竟“而见济度”是第二举昔日疑形释今日喜,既实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无生之理,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则以理惑教生此疑心也。
第二悔过自责中二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总悔过自责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举别释总悔过之意。昔日恒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无平等心。今日方知我自昔无堪受大乘心,致使如来方便说小也。然此释中例有二者,第一先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一悔昔日不取大。从“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而得度脱”者也。所因者,今据无上佛果望万行,万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复据万行望大乘教,大乘教即是万行所因。何以知然?只由大乘教故生万行,由万行故感佛果,今此中言所因者只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别教亦次第说,鹿苑说四谛,王舍城中说十二因缘,后说《优婆塞戒经》。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待如来说大乘教,于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而匆匆受三乘小教。此则悔昔日不取大也。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也。我若解如来昔日教是方便者,岂复取小?只由未解如来昔日方便权教,故仍于中信受。此则悔昔日取小也。
第三结领解二者,第一“我从昔来”下竟“每自悔责”,先结昔日之忧。第二“而今从佛”下,结今日得解故喜。例有二者,第一从“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竟“快得安隐”,此詺为恶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下,詺为好事来故喜。昔日谓二乘必不成佛、不能绍继佛种,故非佛子;今既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必绍继佛种,故言真佛子也。
“而说偈言”,向言正领解中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一正自陈得解,二悔过自责,三结领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为四段,初有十一行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一正自陈得解也。第二从“我本着邪见”下有五行偈,颂上第二悔过自责也。第三从“初闻佛所说”下有六行半偈,颂义出,不颂上长行。上长行中直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颂上长行。第四“闻佛柔软音”下两行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三结领解也。又上长行第一正自陈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陈得解,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偈中亦分为二:初有两行半,颂上第一正领解也。第二从“我处于山谷”下有九行偈,颂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也。今就第一两行半偈中自有三阶:初有三句正颂上领解,上言“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网皆已除”下又有三句,明惑灭生解。然惑灭生解必由佛,是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称叹如来以结得解也。
“我处于山谷”此下九行偈,颂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但上长行释中本有二:第一举昔之悔,第二举昔疑也。今此九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六行偈,颂上昔之悔;第二有三行,颂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颂悔中自有三阶: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处正颂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有一行半,结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未知在何处时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广是,故出生疑悔之处,只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于时起疑悔之心生怨叹之意。何以知然?如来昔日唯为诸菩萨受记得佛,不言声闻得佛,由是义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众中亦有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生疑谓言既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应有小大异,此则是以理惑教。又如来亲说有三乘教差别,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则是以教惑理也。今从多论闻,在大众中,眼见耳闻菩萨胜事、举扬大士德高行远,我既不豫在斯例中,于时唯得起悔恨,无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林静处,于时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说法利,次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内外功德,后偈明生八十种好等内外功德。“我独经行时”下有一偈半,是第三举山谷静处及在大众之中结生悔心,此则表静处亦得起悔也。“我常于日夜”此下三行偈,颂上举昔疑形释今日喜。就此三行偈既广自分为三阶,初一偈正颂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一以教惑理,故言为失也。有时复以理惑教,故言为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踟蹰理教之间,故言为失为不失,此之谓也。“我常见世尊称叹诸菩萨”一偈是第二即出所疑之事,只由见如来《大品》教时独称叹菩萨德高行美皆得成佛,为是事故所以有疑也。“今闻佛音声”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开三,下半偈明解显一,此意即显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惑理之非,今无漏难思议之力众生至道场,此语果与昔日以理惑教相应也。
“我本着邪见”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悔过自责疑。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总悔过,今者不颂,唯颂第二举别释总也。但上释中自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颂也。第二悔昔取小,今者颂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今就此五行偈中自分为三,初有两行偈,正颂上悔昔取小;第二从“而今乃自觉”下有二行偈,明今日得解;第三“佛于大众中”下一行,明恶灭也。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此半行明解权;第二“若得作佛时”下一行半,明解显一也。
“初闻佛所说”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义出,不颂上长行。何以得知?长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上〈方便品〉明权智难测、实智甚深。又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闻上广说开三显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两段,今“初闻佛所说心中不惊疑”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从“佛以种种缘”下五行半,广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阶:初一行偈正总明疑除也。第二“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后一,别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说实道”下一行半偈总结疑除也。
“闻佛柔软音”此下两行半偈是第四,颂上长行中第三结领解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结昔之忧,今者略不颂也,唯颂第二结今日之喜。但上结今日喜中本有二阶:一者明恶事去故喜,二者明好事来故喜。今此两行半偈亦分为二:今初“闻佛柔软音”下一行半,颂上第一恶事去故喜,上言而今从佛闻如是法断诸疑悔也。后偈颂第二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也”。
“尔时舍利弗”,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三段明如来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段之中例开为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从“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下是也。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此下是第四段,即为上根人授记。就中亦有二者,第一尽偈以来正为舍利弗受记,第二从大众见舍利弗得记仍起随喜供养,比知欢喜。然舍利弗记有长行与偈颂也,只就长行中有八重:第一记行因;第二“当得作佛”下记得通别二号也;第三“国名离垢”下记国土;第四“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下释物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宝庄严”下记人物;第六“舍利弗华光佛寿”下记寿命长短;第七“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下记其后佛;第八“华光佛灭度之后”下记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释物疑,疑言华光佛国土纯净,所化之人皆是菩萨大士,则菩萨大士初不闻三乘之名,今何故言以三乘法教化众生耶?解释者言:“华光佛所化实是菩萨大士,所以说三乘者,此则遂大士位怀之意。何者?菩萨位心,应为说四谛者为说四谛,应说十二因缘者为说因缘,堪闻六度者为说六度。今华光佛为说三乘法用,故言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也。”
“尔时四部众”此下是第二,明诸天见舍利弗得记故欢喜。所以欢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记,冀我亦在斯例,是故欢喜也。就中自有长行与偈也。亦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众见舍利弗得受记,第二正明欢喜,就中有三,“心大欢喜”一句明意业欢喜,“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下明身业供养,“而作是言”下明口业赞叹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闻法欢喜,次两行偈明见受记故喜,次一偈明回向也。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无复疑悔”,〈譬喻品〉应在此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四段:第一略明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第三广明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为三段,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已讫,自此下竟〈四大弟子受记品〉是第二段,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就此譬说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是四品为四段:第一此〈譬喻品〉一品,正明如来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正化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领解也。第三〈药草喻品〉明如来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相。第四〈受记品〉明如来为中根人受记也。又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今且就第一正譬说开三显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为中根人更请佛譬说也;第二明如来答请即为譬说开三显一之义也。舍利弗所以为中下根人请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虽复识有利钝,然颁类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云何直置其颁类不解同归之义?为此意故请佛为说也。二者如来上既记上根得佛,然昔是声闻今成菩萨,菩萨之德必有两心,自行则远求佛果,化他则广济众生,备此二意,是故为中下根人重请佛说也。
今就两段之中各开为三。请中有三者,将欲为中根人请佛重说开三显一之义,是故第一先自陈己解,正由己解同归之理,是故得菩提之记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从“是诸千二百”下,是第三结请也。第二明此学人皆未解人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举此以为请端也。“离我见”即是身见也。“及有无见”者即断常二见也。“等”者即是见取、戒取也。此诸人等闻佛开三显一,相与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为是为非,故言“皆堕疑惑”也。从“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是第三结请。
“尔时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者,第一是譬说缘起,第二从“若国邑聚落”以下尽一百行偈以来,正是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归之理,自知必得佛,是故第三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尽品有六十五行偈,即奖劝中根人受行也。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开为二。缘起中二者:第一竟“皆为化菩萨故”,对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二许为譬说同归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则发起中根之徒忿击之心,令其因忿致启。夫有心识者同归作佛,然理唯一致无三差别。
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以种种因缘”下明教一,“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过,容生羞耻之心,或起退堕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啧,是故第二从“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斯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此则明佛许为譬说同归之理。虽然人根有利钝之殊,解悟有前后之别,汝今尚未解,我当更譬说。就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许譬说,次“诸有智者”下叹中根人也。圣人洞见物情,是故与夺得时,前呵后许意致如此。第二正譬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百偈重颂也。第三六十五行偈㢡劝中根人,有二者:然㢡劝之意只明弘经益物自行化他,种同归之因、感圆极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经即是是《法华》;第二从“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尽品有六十四行偈,正㢡劝受行弘经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劝令行因复劝慕果,今此卷末唯劝行因不劝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难立。何以知然?如世间人无不贪乐高官重位自在富乐,然此等皆是报果不空来必由因感,及至苦行修道盖不足言,是故唯劝行因,意况如此也。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自此下尽一百行偈,是第二正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亦有两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就长行之中自有两段: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开譬之中凡开十譬,即譬上方便品中十种法说也。十譬者:第一从“若国邑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为宅主,亦詺为总譬,总譬诸佛纵论三世、横辨十方,故言总也。自余九譬唯明释迦。若如此者唯有二譬,今总别合数,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旧言宅体,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下有两行偈,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明化主义也。第二从“长者见是大火”竟“无求出意”,呼曰长者见火譬,此则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有四偈,明佛在法身地,见众生为五浊所昏。第三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视父而已”,詺为长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意也。第四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竟“诤出火宅”,詺为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第五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竟无复障碍”,詺为长者见子免难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来见众生五浊障除、大乘机发。第六从“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二句,詺为长者见子出难故欢喜,此即超为〈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下有两行一句偈,明如来见五浊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也。第七从“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詺为诸子索车譬,追为上〈方便品〉中第六作譬。上言“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一偈,明三乘人索果回换之意,至下当释。第八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下,詺为长者赐大车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有三句偈,佛为三乘人说《法华》记其得佛。第九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詺为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义。第十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明长者先许小车今与大车,名不虚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来教法不虚妄,初始许小终即与大,乘有虚妄不虚妄意,至下当释。
今就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五浊众生,以类相从凡有六义即为六阶:第一正明宅主同,第二明化处同,第三明化门同,第四明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也。何者?初明释迦同诸佛为化主,即是长者义。第二明化处同者,此化主同应在三界,然此三界系属如来,即是长者有一大宅义。第三明化门同者,然五浊众生反流尽源之时,要藉如来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众生出苦海之宅到妙乐之所,即是长者之宅唯有一门。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众生,即是长者宅中有五百人义。第五出所救事同者,三界众生备为五浊八苦所煎迫,即是长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道众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即是三十子义无异;人虽五百然与长者非尽天性,至于天性相关者有三十人也。今者六义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说中有,余五义今譬说方有也。
先明宅主,总明十方诸佛皆化五浊众生同,是一长者义。今就第一宅主义中自有三:一者明长者名住处,二者正出宅主,三者叹其德。又此三段中前一后一各有三意,中间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先明长者于一国有名,二者明于一邑中有名,三者明长者于一聚落中有名。
问者言:“何不从狭至广,今乃从广至狭?”解释者言:“为欲从疏至密,是故从广至狭。如人于一国得名,然外传易为音响,未若于一门一郡知其虚实,虽复令名播于州郡,未若一邻一里知其有德。内合为义者,横语十方世界六道四生,纵谈无间以上金刚以还,如来德被有识、恩润苍生,如长者于国中有德。若但取十方诸佛一应化道所及处,如释迦王三千大千等,犹如长者於邑中有德。又的论娑婆南阎浮提如来于中利益,如聚落有德也。”
“有大长者”,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称为长者,唯取有德有行之义也。“其年衰迈”此下是第三叹长者有德,自有三重:第一叹长者内德,第二叹长者外德,第三叹长者眷属也。今者第一“其年衰迈”,此叹长者内德。夫老人必多识悉,此明如来三达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识悉往古,故以衰迈为譬主。次言“财富无量亦有田宅”,是第二叹长者外德,正明七珍丰盈荫盖孤贫,此明如来外化之德无尽,是故有四摄度人慈悲救物也。夫养命称田、安身为宅,明如来能生众生功德智慧如田,示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经》云:“立一切众生于五戒十善业”,此之谓也。“及诸僮仆”此是第三叹长者眷属,声闻辟支佛狭心短志,犹若僮仆也。“其家广大”此是第二义,明长者之宅。宅以安身为义,如来应在三界,三界系属如来仍以所化为宅,是故《维摩经》言:“众生是菩萨净土”,明菩萨所化众生仍以众生为土。今明如来化三界以三界为宅,然则三界弥博,故言广大也。“唯有一门”此是第三义,宅虽广大只有一门通人出入,今呼佛教为门,但三界众生反流之始,会藉如来言教,然后出离生死必到菩提,然则五时言教为门莫二,故言一也。“多诸人众”此下是第四义,明长者宅中有五百余人,内合三界之中以类相从,凡有五道众生也。“堂阁朽故”此是第五义,明出所救事,明长者宅中有火。内合为义者,明三界之中备有五浊八苦,煎逼众生。就中有二,将明火起,先叙所烧之物,正明因薪火传,第二“周匝俱时歘然火起”句正明火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无色界如阁也。然三界众生皆为生老病死无常所逼迁,故言朽故也。三界众生四大为墙壁,但此四大之身皆念念生灭,故言颓落也。命如柱根,但此命为善根所招,是故念念无常,故言腐败也。识如梁栋,有心识者呼为众生,是故众生以心识为主,然此心识取缘,亦刹那生灭,故言倾危也。“周匝俱时”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周匝俱时”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浊八苦也。“歘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为义者,正由长者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久之间”,内合如来已曾化此众生令折伏烦恼,于时已作得度因缘,但感缘既尽如来余方教化,然众生更起三毒烦恼,非本意所期,故言歘然火起也。“长者诸子”此下第六义,明五百人中有与长者天性相关者,有三十子,内合明如来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此下竟“无求出意”是第二长者见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下有四行偈,明如来在法身地见众生为五浊八苦所昏。但上〈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见,第二明所见,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三段:第一言“长者见”明能见,即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当知我以佛眼观”是也。“是大火从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见,即譬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备明佛见五浊,今明四生众生备有五浊,皆起烦恼,故言从四面起也。“即大惊怖”此下是第三阶,明长者既见宅中火起烧逼诸子,便起惊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譬本之中第三阶“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明如来既见众生为五浊所昏,起悲愍之心。就中有三,第一“即大惊怖”一句,正为大悲作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隐得出”,明不自为;第三“而诸子等”下竟“怖”,出所为人。今言“即大惊怖”者,悲意忽至因之为惊,内合如来昔日已于二万亿佛所曾教化众生,于时已作得度因,自尔已后更复贪着五尘广起烦恼,失昔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惊也。非唯直失解而已,亦恐众生广起烦恼断绝善根成一阐提,堕三途弥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者,是第二明怖不自为。
“上言詺佛教为门,今者何故此门被烧耶?”解言:“乃是詺佛教为门,不言此教被烧,但教所化众生自是被烧,故如彼一门立大学门,云何不言两板双扇读书解义耶?故知一门中人解义读书也。”
“安隐得出”者,明如来昔日亲藉大乘之教,离三界八苦成就种觉,故言安隐得出也。“而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所为人,众生贪染五尘,故言乐着终日运役三业无一可记,故言戏也。不觉五浊八苦为逼,若使觉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祇由不觉故不知、不惊怖也。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视父而已”,是第三明长者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场”下六行半偈,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半行偈,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处,今者不为作譬也。第二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时节,今者亦不为作譬也。唯为第三正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作譬,然此意本非涉言教,正明如来之意作大乘化道方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大乘拟宜,第二无大乘机,第三息大乘化。今者亦具足为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宜开为两段:第一作劝教,第二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下,作诫教也。如来在世虽复言满三千、形遍六道,大而为论不出诫、劝两途,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即是大慈劝善,诸恶莫作即是大悲诫恶,是故慈欲与乐劝令行善,悲能拔苦诫令断恶,故如昔说苦集两谛,即是大悲诫恶,次明灭道二理,即是大慈劝善。今此譬意亦复如是。就此劝诫之中各有三段,皆拟上譬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劝教拟宜,第二即明诸子无有堪受劝之机,第三息劝教也。今明劝教拟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拟宜。上唯明智慧,今此譬中广明智之与境,故就此拟宜譬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先明长者以身手救济,内合明如来思惟法身有应之功、智慧有济拔之力;第二言“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此正明慈念弥至,欲以衣裓裹子,欲以机案擎之,内合如来正用大乘劝教拟宜,衣裓譬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欲明如来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因与众生,欲以大乘果与众生令出也。“复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诸子无有堪受劝之机,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阶,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此中有二:第一明大教于其人无用,第二正明无大机。今者第一“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者,明大乘教之门于时不化得众生出离三界,此教门于其无用,不能容受义称狭小也。
问者言:“门自狭小不能通诸子得出,何关诸子不肯出耶?”解释者言:“经文自言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不肯从门出;若有识有知,岂应在门内为火所烧?但于时大乘教于众生无用,义成狭小也。”
“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无机。就中有二:第一“诸子幼稚”者,明众生有天人五戒十善小机也。“未有所识”者,此是第二意正明众生无大乘机,故言未有所识。若不举其有小,无以显其无大也。上拟宜中第三“尔时诸梵王”下引证,证无大机,今者不为作譬也。“恋着戏处”此下是第三,明长者息劝教,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阶“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者,明众生既无有求大之心,若强以大乘化已,或能转生诽谤,堕落三途,故言为火所烧也。“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自此下是第二作大乘诫教,然诫之为义,即说苦言迫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说中三段,第一先用诫教拟宜,第二明诸子无有堪受诫之机,第三明长者息诫敕之教。今言拟宜者,还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来用大乘拟宜众生。此中自有两阶:一者先明长者思惟作诫敕之教,明如来思惟欲为众生说三界之中有五浊八苦生老病死逼之,令厌也。第二正明拟宜。
问者言:“如来种智洞见物情,承机赴感义在一时,方言思惟,将不乖种智之明、贬三达之照耶?”解释者言:“若论实处本绝言像,今据迹涉形不无此义。若使怪言如来方复思惟作诫劝之教者,亦应怪言有丈六之体,亦应疑上于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忽怪作诫教耶?此意明如来大悲之意不已,摄救之心弥至,善始令终常为大乘也。”
“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此下,正明长者用诫教拟宜,内合正明如来用大乘诫教拟宜众生也。“父虽怜愍”此下,是第二明众生无有堪受诫教之机,自有二,第一“父虽怜愍善言诱喻”标牒上句,第二“而诸子等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以下正明无大机,即譬上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诸等类,云何而可度?无有大乘机也。亦不为引证作譬也。“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诫敕之教。南北是纵,东西为横,若使众生心用与大下道理相附,则如南北之纵,祇由众生不会真理于生死之中,横理用心譬如东西也。驰骋五尘之中呼之为走,虽复运动三业无善可冀,称之为戏。唯有感见丈六之机,故言视父。无有感说大乘之机,故言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以下竟“诤出火宅”,是第四明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但上譬本中本有两段,初有十行偈正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第二“从久远劫来”下一偈释疑。今不为释作譬,唯为正用三乘化得众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第一用三乘拟宜,第二见三乘人机,第三为说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具足为上四段,于譬上拟宜中本有三,第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此一行名见教拟宜,第二“作是思惟时”下四行半明诸佛赞叹,第三“舍利弗当知”下一行明释迦归命诸佛也。今者唯为第一作譬,略不为下二作譬也。今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下竟“得免斯害”,先明长者用三车拟宜,但指用三乘拟宜犹未为说也。“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者,凡有两解,传印法师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诸子。”今云法师云:“如来化道有被物之功,呼之为父,众生禀教生善,即是子义,众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断绝善根,无绍继之能,即是子死之义,如来化功于此众生断,即是父死之义,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拟宜中有二:一者从初说我今当说设方便,先明不见教,即为〈方便品〉中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诸子等得免斯害”者,正明拟宜即为〈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应说三乘”作譬也。“父知诸子先心各有”下讫“情必乐着”,是第二明长者知诸子等宿好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复作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明如来见三乘人机。然此是小乘机,那得言先有此机耶?若言二万亿佛所于时已曾受大乘化,呼此为先心者,于时众生有大乘之善,若尔者是即先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机?解释者言:“此则与所习感应相应。何者?今日感佛之善,从原身以来、有善以来,皆尽感圣,然原身以来诸善皆有习因之力感未来习果,然过去习因之善亦有值小乘教于时生狭心之善,亦曾值大乘教生广心之福,自有值小生广,自有值大生狭。然此诸善因皆作习因感未来习果,然未来诸善若有漏善、若无漏善、若狭心善、若广心福,皆是习果。又过去若狭心善举体为未来广心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狭心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无漏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有漏善作习因,昔日有广心善亦如此。夫习因习果本是同性相招,虽复广狭之殊、漏无漏别,至于为善之义其理莫异,是故习因习果互得相关。若据今日大乘善习果望昔日者,是习因此则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据今日狭心善望昔日者,昔日一切诸善皆是习因,此则今日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于此。然因果多途非可一类,若以同性相招即习因习果能致乐受,即是报因报果感见圣人,即是感应因果。有人言未来善感正言曾有之善已生何假圣应?今所习不然。夫感应理微非粗心所见,一念生善能感习果,时非缘不发,是故曾有之善正招习果,又傍感圣人为生果之缘。若言未来习果能感圣者,亦应未来乐受能招于大,善感乐果果在未来,亦应善感习果果在未来,未来习果既感圣,亦应未来乐受能感于大。若果报无有感大之力,亦应习果无有感圣之功。至于此难实觉难通,而苟执未来其理不可,故知报因之力正感乐受,傍招于大为乐受之缘,亦何异习因之力正感习果,傍感圣之功为其生果之缘耶?”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此下竟“皆当与汝”,是第三明长者为说三车,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明造鹿苑说三乘。今就此第三段中自有四阶:第一赞叹三车,第二示车处,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许与三车不虚。“而告之言”竟“后必忧悔”,此是第一明长者赞叹三车,内合如来赞叹三乘,下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如此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此是第二明长者示诸子三车处,内合如来示三乘人果处,三车既在门外,然三乘人尽无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断三界正使烦恼尽,出三界外证尽无生智,故言示三车处也。“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此是第三长者劝诸子往取三车,内合明如来劝三乘人修行取尽无生智,下合譬言“汝但当勤修精进也”。“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此是第四明长者许与三车不虚,内合明如来语三乘人言“汝等但修无漏治道断三界烦恼尽出三界外,保得尽无生智”,下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诸子受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圣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阶:第一竟“心各勇锐”,此明众生闻说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众生闻说三乘教,修行登内凡夫位,虽复推排犹自未得出门。何以。内凡夫犹是具缚,修行伏烦恼即是动义,不能断结出生死,即是未动亦有动不动义。第三言“竞共驰走”一句,即譬众生闻说三乘教修行得无漏入无相行,成七种学人,各修无漏断烦恼,即是竞也。同观无相之理,即是共也。兴心求进,即是驰走也。第四言“争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种学人修行遂证罗汉果,出三界外得尽无生智,彼此各异证,譬如争也。前三句长出,上法说所无,后一句只为法说作譬。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此下竟“无复障碍”,是第五明长者见子出火难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明如来见诸众生大乘机发,此中亦应具通学人无学人大乘机发,今此文中略明无学人,所以尔者,为欲喻扬无学。学人正使未尽,是故贬之为劣;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断正使已尽,是故褒之为胜。
问者言:“若尔者,无学人必应在前大乘机发,七种学人必应在后大乘机发,解亦应尔。”解释者言:“本不定判无学人必应在前大乘机发,学人必应在后。问者所论据人有胜劣,学人为劣、无学人为胜也。”
今就此譬中自有两阶:初“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先明断惑出三界外登无学果也;第二言“皆于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机发。“四衢道”者,东西尽彻、南北交通,此明四边无障。“露地”者,此明上又无碍。五处无障,此表明大乘机发,五浊不能为障。下即释言无障,此释四边无障。又言无碍,此释上又无碍也。
“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此是第六明长者见子出难故欢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无畏”二行一句,明如来见三乘人大乘机本发故欢喜。但上譬本中有二:初两行明致喜所由,今不为作譬;第二言“我今喜无畏”一句正明欢喜,今正为此作譬。然大乘机发称如来本意,是故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珍玩之具羊鹿牛车,愿时赐与”,此是第七诸子索车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一偈,詺为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日小乘果。上机发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喜是第七,此明一时之义,祇是大乘机发时索昔日所许之果,亦是索果之时,即是大乘机发时。时虽无前后,义有始终,祇得言大乘机发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机发也。此譬中先明佛、后明索果者,此逐亲疏作义,大乘机发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以知然?正明大乘机发称如来本心,是故佛喜系机发之后,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许小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云何是要?是故索果义系佛喜之后也。今略述索车义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三车体相,第二覆明索车义,第三明有索无索,第四述人解。第一(两问答)夫师习不同意致各异,古来旧义体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宝大车,经文自言‘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若不索大,云何与大?”即时所习意谓不尔,前文自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将赐与。’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昔日所许三种小车;既言父先所许,云何索大?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诸也。三种宝车即是羊、鹿、牛车,即譬昔日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学人究竟果,珍宝大车平等种,无三种差别,即譬今日《法华经》中为众生受记同得佛果。且自长者昔在门内许时,门外三车赐诸子,今避门内之苦出门外,得车故乐,既出门外不见有车,是故就父求索,何关索大车?”
问者言:“既不索大,何故与大?”解释者言:“以大化小,是故与大。”
问者言:“若使索小与大,亦可索大与小。”解释者言:“法相不然。云何?苟在无别,三小唯是一大。今者与大,由大乘机发,是故会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日与大道理可然。”
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又有人解:“是机中有索。”即时所习,就情明索,意在后途明三车体相。
第二(有九问答)大判三家果地功德凡有二种,一者是有为果,二者无为果。无为果中自有二种:一因尽无为,即是三界因断也;二者果尽无为,即是三界果亡也。此二种无为本非车体。何以知之?此经虽不类,然明常欲遣昔日结断无处,以之为果故。二乘车以运载为用,今二种无为本无运义,故知非是车体,是则二种无为置而不论。今就有为果中有二种:一者功德,二者智慧,但功德、智慧此二难明,分别之相现显《涅槃义记》。今略述其相以立义宗,正取寄境修行即是功德,故如藉缘布施寄境修定,禅定判时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恶,是寄一青境得修四禅;智慧之用则不如是。今者用心照境,识苦集之智非灭道智。是则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功德向我而修心,今明车体又不取功德。何以故?功德之用无运载故,唯取智慧以为车体,智慧众多复非一条。今据境捡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灭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虽有十智,今核论车体,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其余八智非正车体。虽非正体得为校具。所以言四谛智非正车体者,本言车在门外,若言四谛智是车体者,七种学人已具四谛智,故不当车体也。复言名字智非正车体者,知法名字是名字智,非唯七学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车体也。法智者知现在法名为法智,凡夫及七种学人皆知现在法,故知法智复非车体也。本言比知过去未来法名为比智,凡夫及七种学人皆能比知过去未来法,故知比智复非车体也。所以言他心智非车体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智,故知他心智复非车体也。唯有尽智、无生智正是车体。
问者言:“若尽智、无生智车体者,是则三无学人唯有尽、无生智,无有八智;七种学人唯有八智,无有尽智、无生智。”解释者言:“无学人罗汉自具十智,但于十种智中,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其余八智非正车体。若论七种学人,亦有尽、无生智,但有法不同故。如须陀洹照三途因尽,即是尽智,照三途果亡,即是无生智。今七种学人犹有三界生,云何有此尽智、无生智?且自三车本在门外,若便呼七种学人尽智、无生智为车体者,则是三车便在门内也。”
问者又言:“若尔,七种学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解者言:“七种学人缘他因果尽智,即是尽智、无生智。”
问者言:“若尔,七种有尽无生智即是车体。”解者言:“本言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今缘他生智、我不得无生。何异贫穷人昼夜数他财宝?”
问者复言:“无学果地具有十智,今以何义故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也?”解释者言:“尽智、无生智具二义故,得为车体。一者果时有,二者缘果起。言果时有者,罗汉金刚心时断正使已尽,于时未有极果,祇是成无学,时方有此尽智、无生智,故果时有也。缘果起者,既已成无学,于时因尽是有余涅槃,果尽是无余涅槃,于时缘我三界果亡是无生智,此即缘果起也。是故有缘得而证即是果时有,缘证即是缘果起也。”
“时有何故不为车体?”解言:“本体缘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灭智不然,故不为体。”
问者复言:“若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者,亦所并言缘我,灭智是我有也。”解释者言:“此灭谛智有二义,故不为车体。一者缘他灭,即是缘天下灭谛;二者功用智,即是见灭谛时能断结使,未必皆是缘果起。今尽智对成二义,唯缘在于我,不缘于他,无学时有,非功能用智也。”
问者言:“若尽无生为车体者,今得罗汉时,义主常言于时已证得无生智,然罗汉报身是三界内法,若尔即是三界证此二智,是则二智即是三界内法,云何言三车在门外耶?”解释者言:“证二智时实如来旨,不得称此二智是三界内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时必缘境而生,缘三界因尽,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缘境界义别,故知非是三界内法也。”
问言:“界内界外相貌云何?而当高下为异、隔碍作谈论。”解释者言:“夫内外分流未必纵谈胜负、横语优劣,直是果报隔绝,称之内外也。”
问者又言:“若使得罗汉之日于时已证二无为者,是则尽、无生智即非车体。何以知然?车本运载行人到于涅槃,于时既已证得二涅槃,故知二智无车之功也。”解释又言:“但得罗汉时已得二种涅槃,但入无余时此义旨显。何以知之?祇入无余涅槃之时,于时因尽义显、果尽义彰,是故二智之功运入义显。若不尔者,云何得有果乘之义耶?”
核明索车义第三有七问答,索以求取为义,车以运载为能,今言所索是车,故言索车。昔日断正结尽时出三界外得无为涅槃,既随佛教修行断结,正结既尽成无学果。然罗汉、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智诫观未来犹有生死,自觉死后不得便入涅槃。佛昔劝导但修行断三界烦恼,尽时得无生智得入无余涅槃,正言照生因尽是尽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无生智具足。而今日觉生因未尽,尽智未具;尚有生果,无生智未具。如来言断正使得尽智、无生智具足,是何处耶?此即是索义。于时即有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则有索义,若以教惑理则无索义。今现见生死未尽,云何得入涅槃?生死既未尽,佛教何故言断正使尽得入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处耶?此即以理惑教有索义也。然佛是至人,诚言无二,既说断正结尽得入涅槃,佛语不虚,云何不信?如今所见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尽,所作已办,自言二智究竟得入无余,此则以教惑理无索义也。今明索义正取以理惑教,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无学人并以理惑教皆有索义。昔见道谛思惟是生死因义,两宗余习非生死因,义同无记,此就教为论,非是理谈。
问:“三无学人以理惑教有索义者,所索之车并应一种。”解言:“实如来旨。正言佛说一解脱义,解脱齐故三车亦等。”
问者复言:“若说解脱义齐、三车等者,不应有羊、鹿、牛车三种优劣。”解者言:“因断三界正使尽同得尽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无生智,是故三无学人二智一种,亦断三界子果两缚,故解脱义齐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车三种优劣者,声闻止断正使别相枝条,能荷负最劣,取譬羊车;缘觉侵断小习,知见少广,取譬鹿车;菩萨断习净尽,知见圆明运用最胜,取譬牛车。负重致远横语知见有胜负之殊,是故有三优劣。”
问者言:“若习非正结,何故断使亡耶?”解释者言:“为妨习知见,是故断之也。”
问者复言:“若尔,便应习气尽处制尽无生智。”解释者言:“本断三界因果尽处制此二智,今习气非三界之因,云何习气尽处制二智耶?”
问言:“若不习气尽处制二智者,何故断此习耶?”解言:“犹如前释为欲广集知见,何开为二智耶?”
问者又言:“知见即是尽智、无生智,然尽智、无生智祇是知见,何故避尽、无生名道知见耶?”解释复言:“夫知见名同、知见意异,尽智、无生智成无学时具此二智,其有二义具如前说。问者所论是成无学后,为欲广习知见得此知见,必须断习得,是故智成功用。云何与尽智、无生智同?”
问者言:“若阿罗汉犹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则无学行人皆不得入无余涅槃,不应言罗汉心得自在。”解释言:“从来判此有理有教,若核实理何曾入无余;神明不可断灭,就教为论得入涅槃。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得入涅槃,即是罗汉心得自在义也。”
明有索无索第四(有一问答),七种学人皆无索车之义,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无学皆有索义也。长者本道三车在门外,但出门外三车相与,今七种学人犹在门内,云何就门内索车?若使出门外觅车不得,可就父求索,断三界因果未尽,云何已索尽、无生智?但三无学人以出三界外,于时以理惑教,故有索义也。
问者言:“若无车故索,亦应无城可入,既有城可入,亦应有车可乘也。”解释者言:“若以理惑教无车故索,若执教惑理则有城可入。是则城据迥处可以化作,车在门外可以闇说也。”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此下是第八长者赐大车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明如来为三乘人说《法华》。今就此譬中自有两段: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从“其车高广”下,即广释上两章门。两章门者,初言“各赐诸子等”,此一句先开长者心平等章门,内合明如来今日平等为三乘人说大乘经,令同得圆极妙果也。次言“一大车”,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赐物章门,同用圆极妙果与尔时众也。“其车高广”此下是第二,即广释上两章门。今先广释后所赐物章门,第二从“而作是念”下,即追广释前心平等章门。又此广释两章门中各有二阶。今且明广大车门中有二者:第一先广叙大车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释长者得有此大车之意也。今言“其车高广”者,此即对于昔日止断三界正使尽处得尽、无生智为果,然此果狭而复短。今日明三乘行人皆成菩萨受记得佛,然此佛果超出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义;又傍摄其诸功德智慧,即是广也;是德悉圆,故言“众宝庄校”也。“周遍总持”,即譬周匝栏楯也。如来四辩之中的明辞辩,留梵妙响化给四生,故言“四面悬铃”也。“轩盖”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众德之中大慈大悲,此二德高胜而能覆育众生与乐之恩、拔苦之术也。又有种种功德庄严此慈悲,故云“珍奇杂宝而严饰之”也。四弘誓如宝绳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坏,内合明圣人虽复有大慈大悲,若无四弘誓任持此慈悲,可有退失之义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此两誓则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两誓则持大慈与乐也。“垂诸华璎”者,为招集观者,无异四摄摄化众生也。“重敷婉筵”者,即毡蓐之流也。然是车中之物,即譬佛果备诸禅定也。“丹枕”者,此是色中之发者也,譬苏定发生无相功德也。标心极果修习,故言“驾”。真无漏如白牛能断无明黑闇,故言“白”也。会二谛之理是真实之法,故言“肤充”也。即体明说净无诸尘染,故言“色洁”也。又能断除无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也。心会二谛之理路,故言“行步平正”也。断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乐,故言“其疾如风”也。又言信首以上诸受学弟子,故言“又多仆从”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释长者得有此大车之意,正言财宝无穷七珍皆具,明知如来蕴内德在怀如充,又有化他之德盈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以下,是第二,即追广释前心平等章门。今此广中亦有两阶者:第一正广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释心平等之意也。
问者言:“此佛果自是一切众生当来妙果,云何言如来用此佛果与众生耶?”解言:“此实是众生佛果,然要须外缘,若无如来为说行因到果方法者,是则众生不能离此生死远至涅槃。若不尔者,云何经中有授记之义耶?”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义也。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此下,是第十不虚妄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下半行偈,明不虚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一如来先作不虚譬问舍利弗,第二明舍利弗仰答如来明不虚妄,第三如来述舍利弗结成不虚妄也。今明长者昔日本许诸子三种小车令出门外,今平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就情论事为有虚妄为无虚妄耶?内合昔日令众生修行断三界烦恼,许与众生三界外尽智、无生智,今日遂为众生平等受记同得佛果,如此化方为是虚妄为非虚妄?“舍利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虚妄。今就此答中自有两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先总明长者不虚妄也。第二明不虚妄。就此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夺轻不虚,第二别明称本心不虚,第三明过本所望不虚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一句,正明以重夺轻不虚。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释,夫人所重莫过身命,余外财宝事成赊远,而此长者慈悲令诸子免焚灼之苦,全身与命即已是不虚之重,况复财宝轻物而当相准。内合为义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众生,或能广起烦恼、断灭大乘善根,只由如来方便诱化,令大乘智愿善根不断不绝,所重慧命得全,况复轻微小果也。第三“况复方便于彼火宅中而拔济之”者,总结不虚。欲明如来设小乘教作根本,为欲与我等大乘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则称如来出世大意,云何虚也?“世尊,若是长者”此下是第二,明称本心故不虚,亦有三阶:初“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下一句,正明称本心故不虚。第二“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下,释明方便度众生,本不欲与小故。第三“以是因缘”下,总结也。从“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是第三明过本所望不虚。所言过本望者,故如昔日许施甲人木案,此人后来遂惠玉案,然昔许惠木今忽得玉,今昔相违实是虚妄,无奈今日重宝夺昔轻货,贪宝情重不许相违;昔日本许惠三界外尽、无生智,今既出三界仍为受记得佛一切种智,岂非过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是第三明如来述舍利弗结成不虚也。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正譬说,长行中本有两段:第一开譬竟,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二,是合譬段也。但上开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长者欢喜、略不合第七诸子索车、略不合第九诸子得车故欢喜譬也。所以尔者,子既出难,父焉得不喜?是故合第五义兼第六,又合第八义兼第九。长者既赐大车,诸子焉得不喜?故知合第八义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义于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诸子索车,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失,云何为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两譬并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义,今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义,兼合余五义也。但上正明宅主义中有三段:一者明长者名位处,二者正长者,三者叹长者之德。今言如来亦复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长者言“有大长者”句也。“则为一切世间之父”此一句,即追合第一明长者名位处,上言国邑聚落三种,今此一句得总合也。含灵有识亦是世间,十方世界亦是世间,的论娑婆一化之处,亦是世间也。“于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叹长者之德。上开譬中本有三:一者明有内德,二者明有外德,三者明有眷属。今者但合第一第二,略不合第三有眷属也。“于诸怖畏”以下,是第一合如来内德,第二从“大慈大悲”下竟“三菩提”二合如来外化之德。又此二中各有二阶。内德中有二阶者,初叹如来断功德备,怖畏等是果,无明闇蔽等为因,子果既除是故断功德备也。第二从“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罗蜜”,此明叹智慧德圆也。“大慈大悲”此下,第二合如来外化之德,此中有二者:第一明本,第二明迹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门,后两句即释之也。“常无懈倦”即释大悲也。“恒求利益一切众生”,此即释大慈。是则悲欲拔苦言“常无懈倦”,慈欲与乐则言“恒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垂迹,初“众生三界”下讫“三毒之火”,先谈大悲之迹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即语大慈之迹与乐也。义兼余五义者,言“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义也。又言“为度众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火”,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门也。故言虽正合长者,复得义兼余五,是故亦义皆尽。
法华经疏卷第四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五
光宅沙门法云撰
譬喻品之余
“见诸众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长者见火譬,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见,第二是所见,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见诸众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见,上言“长者见”。“为生老病死”此下即合第二所见,上言“是大火从四面起”,但〈方便品〉法说中备明五浊,上开譬中止言“大火从四面起”,此语是总;今此合譬中备明八苦,然五浊八苦等皆是烦累之法。今合譬中备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财利”即是爱别离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财货离必生苦也。“贪着追求”即是求不得苦,凡有二种,一者物昔属我,今日忽失为追求,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来未有,今求不得,亦是求不得苦也。“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此是怨憎会苦。“若生天上”此下,更举前苦明五盛阴苦也。“众生没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惊怖”乃至“无求出意”,今此中言“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若以苦为患便求出苦,既不以苦为患,故知无求出意。此中言“东西”者非上东西,但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一切众生皆横理用心,喻若东西也。终日自劳,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驰走”也。
“舍利弗佛见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也。上法说中有三:第一拟宜,第二无机,第三息化也。但上开譬中有两段:第一据劝教作三重,第二据诫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还作三段,但方法不同,第一并叠合诫劝两家拟宜,第二叠合诫劝两家无机,第三并合诫劝两家息化也。今言“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者,牒合拟宜有二,此是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诫教拟宜,上言“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乃至“具告诸子”也。第二“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此是追合劝教拟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不见劝教,今不合也。“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此明正拟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裓明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机案也、合衣裓也,亦远拟〈方便品〉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来总用大乘因果拟宜众生也。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此下是第二,即合上诫劝两家无机,亦有二:第一合言“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诫家无机,上言“父虽怜愍善言诱喻”也。第二“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以下追合劝家无机,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无机,第二“所以者何”下释无机之意,上言“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也。又见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以神力”以下竟“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正并合诫劝两家无机;第二“所以者何”下并释两家无机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即是第三并合诫劝中两家息化,上劝息化言“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上诫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即合上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明用三乘化得众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为三段:第一先牒三种外譬来,第二帖合第三譬,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种譬者,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譬;次“但以殷勤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次“然后各与珍宝大车”此下,牒上第八外譬。言“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此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简将欲合第四,所以牒第三譬来者,为欲示圣人出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复牒第四譬来者,为示如来施权道意。但众生无有堪受大乘之机,然事不获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意在于此。所以复牒第八外譬来者,为示善始令终之意,虽复中间施小,意存于大,是故牒第八来显与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属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须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种:一者用三车拟宜,二者见子有宿好之心,三者为说三车,四者诸子受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句,此即合第一长者用三车拟宜。上言“是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火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也”。“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见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异之物情必乐着”。“为说三乘”,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为说三车。但上说三车中有四阶:一者赞叹三车,二者示三车处,三者劝取三车,四者保与不虚。今者亦具足此合四阶,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车处,第二仍超合第四保与不虚,还合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追合第一赞叹三车也。今言“为说三乘”此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车处,即是示三乘人尽智、无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也。“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一句,此即超合上第四保与三车不虚,即保与三乘人尽智、无生智,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也。从“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此二句,退还合第三劝取三车。上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即是劝三乘人修行取三乘果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赞叹三车,即是赞叹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罗汉断三界结尽,不复为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烦恼可系三界,烦恼既亡,故言“无系”也。昔日未得无学之时有依有求,既证无学德之极果,故言“无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罗汉于时尽智、无生智此二智为果,所以言乘者,然入无余涅槃之时,因尽、无生智自运入无余涅槃,是故有果乘之义,“便得无量安稳快乐”者,即无余涅槃乐也。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诸子受行。上言“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具适其愿故”。但上诸子受行中本有四阶,今具足合上四阶,但法用不同,上譬中直总就三乘人作四阶,今此中历别就三乘人各作四阶正合,后举外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阶,正合后帖合也。今先就声闻乘作四阶正合者,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则合上第一“心各勇锐”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第三阶,即合上第三“竞共驰走”,声闻乘人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也。“是名声闻乘”,是第四阶,即合上第四阶“诤出火宅”得罗汉果也。“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也。
“若有众生”此下是第二,就辟支佛乘又作四阶正合之。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锐”,缘觉乘人闻佛说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即合第二“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此下即合上第三“竞共驰走”,明中乘人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也。所以言自然者,二谛境是自然,今慧从境受名,呼慧为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第四“诤出火宅”,证无学果也。“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之也。
“若有众生”此下是第三菩萨乘人,又作四阶正合之。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阶“心各勇锐”,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排”,明菩萨闻佛说法,生内凡夫善根也。“求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竞共驰走”,菩萨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断结也。“佛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犹如前释也。“无师智”者,正明断习气尽成无学果,呼无学智为无师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合上“诤出火宅”证无学果。“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并叠第五第八两譬。所以并合两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故两譬相并。正由见大乘机发,即为说大乘也。今就此中自分为两段,第一先牒两家外譬来,第二正合两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次从“自惟财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正合两譬,今先合第五见子出难譬,明大乘机发也。上开譬中本有二:第一先明断惑出三界外登无学果,二者正明大乘机发。今具合两重。“如来亦复如是”竟“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即合上第一“见诸子等安稳得出”句也。“得涅槃乐”此即合第二正明大乘机发。上言“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今言“得涅槃乐”,此涅槃乐是大乘善机家果,今举果目因,亦可因中说果也。若使理中为论,既度二种生死,应是常住涅槃,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复倍上数以为涅槃。
“如来尔时”此下是正合第八长者赐子大车譬,明为说《法华经》。但上开譬中本有两段: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释两章门。但上开譬中逐文句起尽宜合为两段,今此合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开为六段。何者?心平等章门,一也。一大车章门,二也。广一大车,三也。释广大车,四也。广心平等,五也。释广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释广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今不合此也。虽合余五阶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势合第五,然后追还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来尔时便作是念”竟“诸佛法藏”,即合第四释广一大车,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也”,此义具如上释也。“是诸众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灭度之”,即是合上第五广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也。“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此即追还合第一心平等章门,上言“各赐诸子等”,今言“悉与”,悉与只是平等之义也。“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赐物章门,上言“一大车”也。“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此即合第三广一大车,上言“其车高广”等句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上第十不虚妄譬。但上开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明如来作不虚譬问舍利弗,今不合也。第三明如来述成舍利弗,今亦不合也。唯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虚,今合此譬。中宜分为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种譬来,第二正合,第三释合,第四结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种譬者,“舍利弗如彼长者”牒第一譬,“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牒第四譬,“然后但与大车”以下牒第八譬也。“如来亦复如是”此下是第二正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虚,但上答中本有二,初总答明不虚,第二别答明不虚。今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总明不虚也。“初说三乘”此下即合上别明不虚,就中本有三种,今次第合之。“初说三乘”此即合上第一以与重夺轻不虚也。次言“引导众生”即合第二称本心不虚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此即合第三与过望不虚也。“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释合也。“舍利弗以是因缘”此下是第四结合也。
“而说偈言”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说中有两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请,第二是如来答前言。此两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如前述。第一是缘起,第二从“若国邑聚落”竟百行偈是正譬说,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六十五行偈奖劝受行也。前又解云:此三段中各开为二,缘起有二者,一呵、二许也。正譬说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二者偈颂,自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开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行偈中亦分为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颂上开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四行半偈,颂合譬也。上开譬中本有十譬,今唯颂九譬,略不颂第十不虚妄譬。何以故然?旧解言:“所以不颂第十者,上不虚妄譬本是舍利弗作此不虚妄譬,今者是佛说偈,云何用佛说偈颂舍利弗语耶?”今一家所习不用此解,凡如此处亦复何限,故如〈寿量品〉中佛作医师不虚譬问弥勒。弥勒答佛明不虚,及至下佛还舍弥勒不虚譬。又如〈分别功德品〉中佛说长行,弥勒偈颂如此,比例实为不少。今所以不颂者,明不虚之意本令物得实解,时众既得信心不虚妄义,其意自显,是故略不颂第十不虚譬也。今六十五行半正颂九譬亦开为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颂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者。第二从“是时宅主在门外立”下有两行偈,颂第二长者见火譬。第三“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有六行偈,颂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第四“尔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下有七行半,颂第四长者救子得譬。第五“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下有三句偈,颂第五见子出难譬。第六“坐师子座而自庆言”下有四行一句,颂第六长者欢喜譬。第七“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譬。第八“长者大富库藏众多”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八赐大车譬。第九“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下有一行半偈,颂第九诸子得车故欢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颂第一,两行偈颂第二,六行偈颂第三,七行半偈颂第四,三句偈颂第五,四行一句颂第六,三行偈颂第七,七行半颂第八,一行半颂第九。上宅主总譬中本有六义,今者唯颂四义,略不颂第三一门、第六三十子也。
今三十三行分为四段,初一句颂第一长者,第二有三行一句颂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行颂第四五百人,第四余有二十九行偈颂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长者中有三:初“若国邑聚落”者,名位之处;第二“有大长者”正明长者;第三“其年衰迈”下叹德也。今言“譬如长者”此一句唯颂“有大长者”也。名位处及叹德,略不颂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颂大宅,人多用此偈颂国邑聚落,此则不然也,正颂“其家广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广大”,今此第二广叙大宅之相,然文句与上第五叙火相相类,虽类而非,下自别有文句颂火起也。既以三界为宅,故大也。三界念念无常故“顿弊”,色无色界如堂,欲界如舍,然三界无安,故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念念无常,故言“摧朽”。心识如梁栋亦念念生灭,故言“倾斜”也。业为基陛既是无明相惑虚构横造,故言“颓毁”也。四大如墙壁皆为无常所坏,故言“圮坼”也。色香味触皆念念无常,故言“泥涂褫落”也。四威仪不周正,故言“覆苫乱坠”也,又言头发牙抓庄严身者也。五识取缘不复相应,亦即体念念生灭,故见“椽梠差脱”也,又言五根也。圣人捷疾智观,观此无常之境,故言“周障屈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半行是第三颂上五百人也。“鸱枭雕鹫”此下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颂第五火起也,上言“堂阁朽故墙壁颓落”乃至“周匝俱时欻然火起”也。但上长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别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为四,初有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第二从“恶兽毒虫”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从“蜈蚣蚰蜒”下有两行半偈,明虚空中火起,即是无色界火起。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总结火起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阶明义,第四止一不开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四阶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叙列所烧众生;第二“是朽故宅属于一人”下一偈,明欲界火起所由;第三“于后宅舍忽然火起”有两行偈,正明火起;第四“诸鬼神等扬声大叫”有一行半偈,总结被烧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从“处处皆有”下十行偈,又别出五利使众生也。第三从“夜叉饿鬼”下一行半偈,总结被烧众生也。就前二阶中各有二,第三不开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有半行总结五钝使众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钝使众生即成五阶: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瞋使,三一行明痴使,四两行明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鸱枭雕鹫”下半行,先明慢使众生也。次“蚖蛇蝮蝎”下有一行半,明瞋使众生也。次“屎尿臭处”下一行,明痴使众生,屎尿等以譬五尘,然众生贪着五尘,如蜣螂等贪屎尿也。“狐狼野干”此下两行,明贪使众生,然死尸等且譬五尘,众生竞取五尘色声香味触,故言“咀齰”也。更相劫夺横取无道,故言“践蹋”也。“斗争龃?啀喍吠嗥”此二句明疑使众生,思因果之理为有为无,未判见心如两狗未决也。“其舍恐怖变状如是”此下半行,是第二总结五钝使众生也。“处处皆有魑魅魍魉”此下十行,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亦有二者,初此半行偈先总明五利使众生,第二有九行半别出五利使众生。然前明钝使众生,初别、后总明;五利使众生,初总、后别也。“夜叉恶鬼”此下九行半,是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既明五利使即成五阶,初三行明邪见,次两行半明戒取,次一行半明我见,次半行明见取,次两行明断常二见,是边见也。“夜叉恶鬼”下三行先明邪见众生者,谤无因果,然因果即是四谛,谤无灭道因果,如“食啖人肉”也。“毒虫之属”以下明无苦集,就中先一行列出苦集,次一行半正明谤也。“孚乳”为因即是集谛,“产生”为果即是苦谛,皆有苦集各不相关,故言“各自藏护”也。“夜叉竞来”此下一行半,是第二正明邪见众生谤无苦集因果也。邪见缚成上品,故言“恶心转炽”也。缘邪论僻义,故言“斗诤之声”也。此必招三涂之苦,故言“甚可怖畏”也。“鸠槃荼鬼”此下两行半偈,是第二阶明戒取众生,即是持鸡狗鹿戒也。平地小高称为土埵,欲明戒取众生伏三涂因,生人天之中,如土埵也。有时厌欲界之苦,伏欲界结暂生色界,如离地一尺也。有时厌色界之苦,即伏色界结暂生无色界,如离地二尺也。伏结生色无色界如往然,暂时折伏非是永伏,还复退三途,故言反也。此戒取众生非是如理用心,故言纵逸。劳而无功,故言嬉戏也。“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有人解言:色界众生谤无色无因无果,如捉狗两足。又谤欲界无因无果,如以脚加颈。一往乃类核实不然。今明欲界有十使众生,下自别有文明色界,那得言是色界耶?今“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谤无苦集,令因果理绝而不通,故言失声也。“以脚加颈怖狗自乐”者,谤无灭道二谛也。又解谤无业烦恼为集,故言捉狗两足等也。复谤无苦为果,故言以脚加颈等也。“有诸鬼其身长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见众生。我大色小,故言长大也。既无惭愧,故言裸形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此半行明见取众生,不能自计证成他见是事实余妄语也。“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此下两行明断常二见众生,牛首有两角,譬断常二见必相随也。
从“夜叉饿鬼诸恶鸟兽”下一行半,是第三总结被烧众生,不开也。色无色界,如窗牖窥看上界之明也。“是朽故宅属于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火起所由。祇由长者暂行不在,致令宅中火起,内合明如来昔日已曾化此众生,于时暂得折伏烦恼不起,无异长者在时有火未起。感缘既尽如来更历他方,然此众生遂复更广起烦恼郁然火盛,故云火起所由也。“于后舍宅欻然火起”此下两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起,即是正颂欻然火起句也。“诸鬼神等扬声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总结欲界众生被烧之相也。“恶兽毒虫”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阶者,初一行先明欲界众生为烦恼八苦所恼,故仍伏欲界结生色界,为“藏窜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德故”一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为火所烧”一句,正明色界火起也。第四余有两行,明色界众生被烧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两行偈,第三明无色界火起,亦有四阶者,初一行先明色界众生伏色界结,生无色界也。第二言“鸠槃荼鬼随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处邪见人教化而取,故言随取而食也。第三言“又诸饿鬼头上火燃”,此半行正明无色界火起也。第四“饥渴热恼周障闷走”,此半行明被烧之相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四总结三界火起,不开也。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此下两行偈,颂上第二长者见火譬,譬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见,二者所见,三者起悲哀之心。今此中不颂起悲愍之心,虽不颂悲愍之心,犹成三段。上直言长者见火然,不出见处,今此中长出见处,以长补所阙终成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见火之处,第二一句颂能见,第三一行一句颂所见也。今者第一言“是时宅主在门外立”,先出见火之处。然立是欲行之相,如来在法身地将欲应来三界接化众生,犹如长者欲入门也。“闻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颂上能见,上言“长者见”,今此中言闻,此则以闻代见。上譬道见,此明如来有照机之智,此中道闻即谈感圣人之机,然感佛出世之机来关圣智,如闻有人言也。“汝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颂上第二所见,上言“是大火从四面起”,向言闻有人言,闻何所道?正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有人解言:“从三界外流来入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习不然,昔二万亿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义,故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者,故如《遗教》所明,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昔有大乘解之时,于时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后起烦恼失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义。来入之义其意如此。“稚小”者,于时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解弱故失解起烦恼,故言“无知”也。
“长者闻已”此下有六行偈,颂第三救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诫、劝两段,两段之中各有三阶,即是拟宜、无机、息化。今此中亦备颂上两段各三阶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中分为三段,初言“长者闻已”已下五行颂两家拟宜,次有二句颂两家无机,次有二句颂两家息化也。“长者闻已”下,此三段各有二,第一一偈先颂劝家拟宜,即是“身手有力”下是也。二“告喻诸子”下有四行偈,即颂诫家拟宜,即是“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下是也。“诸子无知”下二句是第二,即并颂两家无机。有二者,初言“诸子无知”一句即劝家无机,上无机中本有二,今不颂第一大乘教于其无用,即是“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唯颂有小无大,今此“诸子无知”一句总颂上有小无大,即是“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也。二“虽闻父诲”一句即颂诫家无机,即是“父虽怜愍善言诱喻”也。第三两句颂两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颂劝家息化,即是“恋着戏处”也。二“嬉戏不已”一句即颂诫家息化,上言“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也。又解言:不颂劝家三段唯颂诫家二段,前五行颂拟宜,后一行颂无机,不颂息化。上拟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拟宜。此中亦分为二,初一行颂思惟方法,第二“告喻诸子”下四行正颂拟宜。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颂上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三车拟宜,二者见子有宿好之心,三者为说三车,四者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颂第二见子宿好,上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异之物情必乐着”也。今七行半中分为三段,颂上三段。初三行先颂第一三车拟宜,次三行超颂第三为说三车,次一行半颂第四诸子受行也。今“尔时长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颂第一三车拟宜,即是“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下是也。“告诸子等”此下三行即是超颂第三为说三车,上说三车中本有四阶,今三行具足颂之:一行颂第一,三句颂第二,又三句颂第三,半行颂第四也。今“告诸子等”一行即颂第一赞叹三车,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也。次“羊车鹿车”此下三句即颂第二阶示三车处,上言“如此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也。“汝等出来”又有三句,即颂上第三劝取三车,上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次“随意所乐可以游戏”,此半行即颂上第四保与不虚,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也。“诸子闻说如此诸车”此下一行半,颂第四诸子受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阶,今唯颂三阶,略不颂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诸子闻说如此诸车”此半行,先颂“心各勇锐”外凡夫行也。“即时奔竞驰走”此六字,即颂“竞共驰走”见谛思惟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颂“诤出火宅”得无学果也。又解云:略不颂前二,唯颂后二也。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颂第五见子出难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明断惑出三界得无学果,二者正明大乘机发。初二句先颂无学果也,“住于四衢”一句正颂大乘机发也。
“坐师子座”此下有四行一句,颂上第六长者欢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颂“欢喜踊跃”也。“此诸子等”此下三行,释致喜所由,由脱难故所以欢喜也。“是故诸人我今快乐”此半行是第三结欢喜也。
“尔时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三行中自有四阶,半行明索车时,一行正颂索车,一行明颂如来于时许车之辞,半行即结颂索车也。今者“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下此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车时。祇是知父安坐之时,内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称如来本意,故言安坐也。“皆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正颂上索车也。“如前所许”一行是第三,即颂如来于时许车之辞也。“今正是时”下半行是第四即结颂索车也。
“长者大富”此下有七行半,颂第八赐大车譬,即是说《法华》。上譬中本有两段,第一先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释两章门。今七行半亦分为二,初有七行先颂上第二广章门,第二余半行追颂开两章门。又此颂广之中唯颂广一大车,不颂广心平等。但广大车本有二,一者正广,二者释广。今初有一行半颂先颂释广大车,即是“所以者何,是长者财富无量”也。“庄校严饰”此下五行半,即追颂上正广大车,上言“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也。“以是妙车”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颂上开两章门,此一句先颂一大车章门也。次“等赐诸子”一句,即追颂心平等章门也。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颂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上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也。略不颂第十不虚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第二,即颂长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虽合七譬,并合第五与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中亦颂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虽同,意致有异。上长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颂;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颂之。上并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颂第八譬;上合第五不合第九,今此中义颂合第九,略不颂第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为七段:第一有四行颂,合第一宅主总譬;第二“如来已离三界火宅”下有两行颂,合第二见火譬;第三“而今此处多诸患难”下亦有两行颂,合第三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为说三乘”下有四行颂,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下亦有四行颂,合第八赐大车譬;第六“得如是乘令诸子等”下有三行义颂,合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诸人等”下有十五行半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也。四行偈颂合第一,两行偈颂合第二,两行偈颂合第三,四行偈颂合第四,四行偈颂合第八,三行偈义颂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颂合第十。上合第一宅主总譬中唯正合一长者义,义中复得兼合余五义;今此四行偈得颂兼合五义,唯略不颂合一门也。今言“我亦如是”一行先颂合长者,上言“如来亦复如是”也。“世间之父”一句即颂合“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也。“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颂合两义,初言“一切众生”即得颂合五百人也;“皆是吾子”下三句,即得颂合三十子也。“三界无安”下一句偈,即得颂合有一大宅义也。“常有生老”下此一行,即是颂合宅中有火义也。
“如来已离”此下两行,即颂合第二见火譬,上言“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种,一者合能见,二者合所见,三者合起悲愍之心。今此两行唯得颂合能见、所见,不颂合悲愍之心也。虽然,犹成三段。何以知然?正犹长出如来见众生之处故也。今言“如来已离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见众生之处,次半行颂合第一能见,次半行颂合第二所见也。今第一一行明见众生之处,如来久绝三界之累,故言“已离”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寂然间居”也。林者,无漏法林也。栖神在法身之地,纵任居累碍之表,故言“安处林野”也。然《法华经》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种,一云延金刚心久住世者以为法身,又云正明总十方诸佛更互相望,故知无量寿即时在西方教化未来此间,此间望彼,彼即是法身。然应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无形像,佛既未来此间,于此间即无形无像,即是法身。若来应此间,即于应此间是应身,他方望此间,即持此间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颂合上第一能见也。“其中众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即颂合上第二所见也。
“而今此处”此下有两行,即颂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开譬中本有诫、劝两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分为三段,即叠合诫劝拟宜,叠合两家无机,又叠合两家息化。今此两偈唯颂合诫边,但诫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颂合诫息化,唯颂合诫拟宜与无机。今言“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此一行正颂合诫拟宜,上言“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也。“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此一行即颂合上诫无机,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今言“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显无机,若以神力通之无有信受,下即释言“于诸欲染贪着深故”也。
“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颂合第四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先牒举三种外譬,今者不颂也。第二“言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颂也。唯颂第三段正合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中略不颂合第二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见机之义,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颂上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为一结成上义,此是义出不颂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颂合第一以三乘拟宜,次一行一句颂合第三为说三乘,次一行半颂合第四诸子受行也。今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颂合第一用三乘拟宜,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为说三乘”此下一行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颂合上第三为说三乘。上说三乘中本有四阶,今此一行一句唯得颂合一阶,即是示三果处。上言“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处也。自余三阶略不颂合也。“是诸子等若心决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颂合上第四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历别,就三乘人各作四阶,今者亦就三乘颂合,但不尽合四阶,唯各得颂合三人第四阶。今一行半自有二,初总、后别。今言“是诸子等若心决定”,此半行总明三乘人皆得无学果,并是决定之义也。下一行别明三乘人得无学果,初言“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声闻决定果,正颂合上是名声闻乘,即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有得缘觉”一句,即是颂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缘觉无学果即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不退菩萨一句即是颂合上是名菩萨乘,即是得无学果,亦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为一结成上义也。此一行是义出,不颂上,今犹属上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此下有四行,即颂合第八赐大车譬。但上正合第八譬中追开作六阶,唯合五阶不合第六阶也。今此四行分作两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颂合两阶,即是上“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赐物等之义也。“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下三行,颂合上广大车,上言“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也。故此四行唯得颂三阶也。
“得如是乘令诸佛子”下三行,即义颂合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上长行中本不合此第九,今者义颂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义颂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缘”下一行明无异因也。今第一“乘是宝乘直至道场”者,明如来既为三乘人受记未来得佛,于时时众相与标心买当来佛果之上修习进行,即是乘是宝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场”者,万行皆是至道场,但其金刚心时剩得佛最近修行至金刚,此是直至道场之义也。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并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种外譬来,第二正合,第三释合,第四结合也。今唯颂第二正合,余者悉不颂也。上第二正合不虚妄中自有二,初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此则总明不虚,今者亦不颂合也。今唯颂合三种别明不虚:以重夺轻不虚,称本心不虚,与过望不虚。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关以开不虚之端,内合明如来昔日已曾二万亿佛所化此众生,于时众生生大乘解,即是子义;然解不孤生,生由于佛,如来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义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颂合上三种不虚也。第三余一行,即举法王结明不虚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后一并皆不开,中间一段自有三段别也。初有两行半,先略颂合三种不虚,第二有二行,将欲广颂合先引证劝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广颂上第一略颂合不虚也。今言两行半略颂合者,初一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次半行颂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颂合以重夺轻不虚,上合譬言“初说三乘”只一句也。“我虽先说”此一行,即颂合称本心不虚,上合譬言“引导众生”亦只一句也。“但尽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种,然分段中苦恼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离炎灼之苦,唯尽分段生死,未尽变易生死,故言但也。复应进断变易成无上道,岂应止此灰身灭智,故言“而实不灭”也。“今所应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颂合与过望不虚。上合譬言“然后但以大乘而脱度之”也。“若有菩萨”此下两行,是第二引胜人证如来不虚劝信。此两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证,后即出证人之语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广上第一略颂合三种不虚也。今此九行自分为三段,初有六行即广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夺轻不虚,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谛,二行明集谛,一行明灭谛,一行明道谛也。第二从“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下有一行半即广上“我虽先说”一偈,称本心不虚也。第三从“佛说是人未实灭度”下有一行半,即广上“今所应作唯佛智慧”半行,明与过所望不虚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此则取上语,其义可求。斯人若未得无上道之时,我意终不祇令至昔日灭度也。“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举法王结明不虚,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虚,佛是法中之王实不虚也。
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又前判云正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两段,第一是舍利弗请,其中自有三段,已讫也。第二是如来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说缘起,其中有二:初呵、后许也。第二正譬说开三显一,其中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亦已讫也。中根之人既解同归之理、先三后一之意,故自此下尽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㢡劝中根人受行。然奖劝之意祗明弘经益物、自行化他,种同归之因、感圆极妙果也。菩萨万行乃备、众德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行则如说修行,化他则弘经益物兼除老病,菩萨之谓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难立,是故此中单劝慕果。既愿行因,贫福自显,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复细解。又解所以不劝慕果者,与〈授记品〉相近,故不劝慕果也。此中祗以弘经益人以为行因,亦有两段。两段之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经,第二从“在所游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经益物之方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经,印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书送与所与之人,莫与所不与之人。然《法华经》犹如函书,但经中所明因果,犹如书中所表之事也。如来言教题此经名字犹如印也。弘经菩萨如送书人也。法印深意其义如此。
从“在所游方勿妄宣传”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经益物之方,奖劝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初有半行,据总略劝弘经益物;第二“若有闻者”下有十行偈,据别略劝弘经之方;第三“若有不信毁谤此经”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广示弘经方法,表行行因之相。
今言“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难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恶人莫为说,此亦是勿妄;二者恶人亦为说,善人亦为说,此亦是勿妄;三者恶人应为说,善人莫为说;四者善人应为说,恶者莫为说。今不同前三句,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恶人莫为说,善人应为说。
问者言:“如来慈父,等视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识皆蒙。今复言善人应为说,恶人莫为说。非唯生分别之心,亦违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今明善人应为说,恶人莫为说,此则示身子弘经益物之方。善人应为说即是劝善,恶人莫为说即是诫恶。且又强为恶人说者,非唯直生不信之心,亦复增长诽谤之罪,是故《涅槃》言:诸佛圣人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又欲斥彼恶人令改恶行善也。”
“若有闻者”此下十行偈是第二据别略劝弘经之方,此第二段望上总则成别,望下广故称略也。今就此十行偈中自有两段,第一有四行,先劝善人应为说,第二“斯法华经”下有六行偈,诫令莫为恶人说也。此两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行善人应为说中,自有三种善人,初一行先明不退转人应为说。阿者言无,鞞跋致言退,无退之人应为说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行半,明过去久种善根之人,应为此人说也。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则明未来世中常值善知识人,应为此人说也。此三种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现在;次明久种善根人,即是过去;后明常值善知识人,即明过去久种善根人,即此人未来世中当得相值,但互举一边为义也。“斯法华经”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诫令莫为恶人说。此六行中亦有三种者,初一行先明浅识之人莫为说,第二“一切声闻”下三行,举有信之人况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两行,更出恶人总结莫为说。初偈明我见之人不应说,后偈多爱染之人勿为说。
问者言:“上言宿习强者虽有三种,五浊不能为障,今何故言莫为此人说耶?”解释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为劝奖中根人弘经方法,二者亦为斥即时众中有懈怠之者也。”
“若人不信毁谤”此下五十三行半偈,是第三广示弘经益物行因之方。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为两段,第一有三十四行半,广示恶人莫为说,此即广上第二六行,略明恶人莫为说;第二从“若有利根”以下尽品有十九行偈,广明善人应为说,此则广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应为说。为广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恶人中自有三,第一有四行半偈,据行恶因明恶人;第二从“其人命终”下有二十八行偈,据得恶果明恶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谤斯经者”下二行,第三总结恶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恶因中自有三种恶因,初一行偈先明谤法之人莫为说,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为说,第三两行半谤弘经人莫为说也。今第一一行偈明谤法人,既谤毁此经云何可说?“即断一切世间佛种”者,今此经说众生有佛种,然诸听法之人既毁谤此经不得宣说,故言断佛种也。“或复频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莫为说也。“若佛在世”下有两行半,第三明谤弘经之人者亦不应为说也。“其人命终”此下二十八行,是第二据得恶果明恶人,即是向者三种行恶因之人得此恶果。就中有二重: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恶果报,第二“常处地狱”下六行偈,总结恶果之相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别,今且就正明恶果中有二者,初有十二行据正报明恶果,第二“若得为人”下十行偈,据余残报明恶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世流布语,正言祗此人死后斩截之相,亦可是此人死后得宿命智见,人取其死尸屠割,于时缘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谤经之罪也。又释此人死时终不好死,死必为刀杖所加也。“若得为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据余残报明得恶果,即是向者是正报者今得残报也。“常处地狱”此下六行,是第二总结恶果之相,亦有二者,即结上两段,初有两行总结上第一据正报明得恶果也;第二从“若得为人”下有四行,总结上第二据余报名得恶果也。“告舍利弗谤斯经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广示恶人莫为说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据行恶因明恶人,第二二十八行据得恶果明恶人也,已竟此下两行是第三总结恶人之相也。
“若有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广明善人应为说,广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应为说也。就中有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应为说,第二“又舍利弗我说是相”下有两行,总结劝善人应为说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种乃可为说,今以义相对以为五双:第一双明现在明聪明利智,过去则深种功德,此是功德智慧相对也。第二双言俯则慈愍下流,仰则恭敬尊长,此是俯仰相对也。第三双言外则舍远恶缘,内则奉戒清净,此是内外相对也。第四双言自行则质直柔和,化他则清净说法,此是自行化他相对也。第五双言始得专念求经,终则纯心顶戴,此是始终相对也。“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此下两行,是第二总结劝善人应为说。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两种,一者自以智慧明见法相,此则法行人,呼为见解,二者不自见理凭师谓尔,此则是信行人,名为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大声闻领开三显一之义,信同归莫二之理,从信得解仍詺为信解品。
问:“只有此四人领,更有余人?”解释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者亦无量,但略举四人为端首耳。”
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为四段,此一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领解。又言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今此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经家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从“而白佛言”以下竟品,正是中根人领解之辞。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经家序中有二者,第一从“尔时慧命须菩提”下讫“欢喜踊跃”,是经家序中根人内心欢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内心欢喜中有三:初列出欢喜人名须菩提等四人;二者明欢喜所由,由闻未曾有法故;三者正明欢喜也。
第一所以言慧命须菩提者,凡有二种解,一者言昔日未解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愚痴之人心相续为命,今日既得解权实之宗,慧心相续为命,若尔亦应言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连,所以单道须菩提者,此则互举为论。二者须菩提解空第一,空慧为命,《大品》座席之时已为诸菩萨转说般若,以此呼为慧命须菩提,此即从本受名。
问者言:“从解空得名,亦应言论义迦旃延乃至言神通目连耶?”解释者言:“此亦互举。若必也相兼时,亦应言摩诃须菩提。何以故下三人皆有摩诃之名,而须菩提独无?故知此互举两义双明。”
就第二明欢喜所由中有二:初明闻未曾有法者,正由闻譬说开三显一解一义故,二者明得解之资,由为上根人法说开三显一,与舍利弗授记故也。
从“发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欢喜也。“即从座起”讫“瞻仰尊颜”是第二,经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领之辞中有二:第一从“而白佛言”以下尽七十三行半偈,正领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明此解由佛来,是故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且置叹佛恩深难报,至彼更分。
今就第一正领解中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领解;第二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第三从“譬若有人”讫长行,广领解。又就第一第三各开为二,中间咨审止一不开。
略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说领解,第二言“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明譬说。广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领解两段中各有二: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领解两段中各有二:第一法说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从“我等今于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说亦尔。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时,我亲为诸菩萨转教说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说大乘果如此,而我于时于此大乘因亦不求,于大乘果亦不求,而我于时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何以故口言?若佛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菩提心,而今日值《法华》座席即会三成一,明声闻小行皆成佛果,此则是自得之义。只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种不求章门,第二从“无所堪任”以下释上三章门。三章门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年朽迈”故不求,三者言“自谓已得涅槃”故不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时事。所言居僧之首不求者,须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小乘学,执教定宗位阶次第。何故尔?若学菩萨,不问道俗先受戒者便为大故,我等于时有弟子皆随于我学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造,非谓众首之人,为此义故于大乘因果不生求心。第二上云年朽迈故不求者,菩萨之怀不惜身命无方益物,我等年时已谢,何能为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腊已大,后复言年已朽迈者明俗年复高;但俗年虽高法腊未必大,今者法腊既大俗年又高。第三自谓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语道有声闻、缘觉、菩萨,我于时既得声闻、缘觉涅槃以为究竟。又闻佛言:“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菩提心。”即是高原陆地不生莲华之义。有此三义,是故不求也。“无所堪任”此下是第二,释上三种不求章门,先释第三自谓已得涅槃章门也。“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此下释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说法既久”者,不言佛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于大乘因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于小乘三三时中,故是“精进”也。“又今我等年已朽迈”此下,释上第二年并朽迈故不求章门也。“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菩提记”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义也。“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说。就此譬说中亦有二,即为上两段作譬。今言“无量珍宝不求”,此六字即为上第一昔日三种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两字,即为上第三明今日自得作譬也。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者,长行正领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领解竟,此是第二将欲广领解,故先咨审如来也。
“譬若有人”自此下讫长行,是第三广领解,就此广领解之中亦有二:第一开譬,第二合譬。就开譬之中凡作九譬,领上火宅十譬,亦远领〈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尽领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领七譬不领三譬,不领第六父欢喜,亦不领第七诸子索车,亦不领第十不虚也。所以不领第六者,只解第五免难譬,第六父欢喜之义自彰。所以不领第七者,上诸子索车,此即是迷惑之心,是故隐而不领。所以不领第十者,上第十是不虚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领上不虚妄?若使领者如似言不解之时,昔日有虚妄,今日既无虚妄,是故不领也。上既有十譬,今唯领七譬只应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第五两譬共领上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此中第六付财物譬,不领上开三显一之意,此乃远领《大品》座席时意。但穷子今日深取佛意,则言昔日《大品》时佛已令我为菩萨转教说般若,但佛于时众中,令我说此大乘因果,则始终会令汝得此因果。须菩提今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见譬,第三明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作人譬,第六明付财物譬,第七明见子长大譬,第八明付家业譬,第九明得家业故欢喜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讫“无复忧虑”,詺为父子相失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亦远领〈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五浊众生之主。第二从“佣赁展转”下讫“我虽年朽犹故贪惜”,是名父子相见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三长者见火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下,明佛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也。第三从“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以下讫“往至贫里以求衣食”,詺为呼子不得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下,明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也。第四从“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下讫“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阶,今此第四譬先领前两阶,三车拟宜见子宿好,亦远领〈方便品〉中第四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众生亦有四阶,今亦先领前两阶以三乘拟宜及见三乘人机也。第五从“又以他日于窗牖中”以下讫“然其所止犹在本处”,詺为教作人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后两阶为说三车及诸子受行,亦远领〈方便品〉中化得众生中后两阶为说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五共领上一譬。所以尔者,法说之中偏就应身上明,故合而不离;今明四大声闻领解深取佛意,就真应二身上明之,故宜分为二也。第六“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竟“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名为付财物譬,是则不领上开三显一之意,此远领昔日《大品》座席之时,佛命须菩提为诸菩萨转教说波若之意也。第七从“复经少时父知子心渐已通泰”以下,名为见子长大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五见诸子等安稳得出下明见子出难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偈,明如来见三乘人有大乘机发。第八从“临欲终时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业譬,则领上火宅中第八长者赐大车譬,亦远领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下,明佛为时众说《法华》授记得佛。第九从“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名为子得家业故欢喜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欢喜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于时时众闻说《法华》皆授记作佛故得欢喜,三乘人受行也。
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领上宅主譬亦名总譬。譬中本有六义,今唯领二义,领第一“有大长者”化主之义,复领第六三十子义,此二义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众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譬领上二义,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简为四重,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觅子不得,第三明子还近父,第四明父失子忧念转深。内合四重者,第一先明众生昔日二万亿佛时曾禀大乘,自尔之后失解舍如来流转六道。第二明如来从众生失大乘解之后,恒觅可化之机不得。第三内合众生从失大乘以来,在五戒十善教中学,则有机感佛出世,此则是渐近父义。第四众生既为五浊所惛,如来慈恻弥深,是父忧念转深义也。又就此四重之中各有两阶。子离父中有二者,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国而还。今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人。“年既幼稚”者,内合明众生昔日二万亿佛所于时已曾禀受如来大乘化,但于时禀大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长大便应是解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后解言只是解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舍父,若不幼稚云何舍父?内明为论众生于二万佛所禀如来大乘化,于时只得外凡夫解,而此解怯弱,故言幼稚。“舍父逃逝”者,隐密而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内合众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义也。
问者言:“佛明知众生必失此大乘解,于时何故用此大乘化之?”解释者言:“佛于时实知众生得解之后必失,但于时大乘机感佛,佛仍为说大乘,若有感不应,则有差机之失。既得此解,如来更化他方众生,遂起烦恼失此大乘解也。”
问者言:“若佛更复教化他方众生,于后复起烦恼失解者,此则是父自离子,何关子舍父也?若是众生远佛,然后起烦恼者,乃可是子离父;父自往他方,众生自失解,故是父离子义也。”解释者言:“取事即然,理则不然。何以知之?若是众生有机感佛,佛则住世,可化之机亦尽,故佛舍此化彼,正由众生感机尽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机尽。既是众生感机先尽,此即是子离父义也。”
问者又言:“如来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应用大乘化之。”解释者言:“实知必失解,犹用大乘化者,此则为后化之资,后亦有大乘机发之时,佛言我昔日已曾为汝说此大乘,汝等于时不能坚固受持,广起烦恼遂失此解。今复为汝说而尚不坚固受持。时众既闻曾得遂失,仍发决定之心。故言前失得为后资,既有资力是故如来为说。”
问者又言:“若言失者,今云何还生耶?”解释者言:“此失非是永断善根成一阐提,只言烦恼五浊既多,于时解心不现前,名之为失。夫善生必以信心为本,于时虽失大解,由有信心,于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愿善根不断,是故‘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若言永断者,云何言忆也?”
问者又言:“若言信心犹存者,不应名作失。”解释者言:“乃无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
“久住他国”者,大乘教己国,五戒十善经教为他国,失解之后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故久住他国也。失解之后备在五道,故言“至五十岁”也。此则释成上久住他国之义。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尽备经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后经人道,仍更值如来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乘之后,经畜生道或经人道,仍更值佛得大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备经五道,然后得大乘解者,故言至五十岁也。“年既长大”者,不道解心大,只道失解来久,故言长大也。“加复穷困”者,殆尽曰穷,复为寒苦所逼,故言困。外譬为论,此人年既长大复穷亦困,故如即时人,昔日幼小之时,率尔一丈一尺以为衣裳,一斗一升可为饮食,今日人身既长大,正须多衣、足多食之时,云何犹用昔日幼小之时衣食,充今日长大之躯,理自不足。内合为义,众生既离经五道,应须多功德智愿善根自资,犹用昔日微解自资者,又盖无所利益,故言穷困。备经卵胎湿化受生,故言“四方”。虽然恒位心不无觅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为“四方”。“渐渐游行”此下是第二阶明子向国而还。“渐渐游行遇向本国”者,此人于时不作心言是向本国之行,理数尔然故云遇。但背诸国未必远、向国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刹北道一步此亦是背国,若使涉北万里亦是背国,而归未必近者,故如涉北万里,始回南向作意还向,始举一步此亦是向国而归,故知背国未必远,向国未必近。但背国虽近有日远义,向国虽远有日近义,内合为义,假设过去佛为众生说法,过去佛既灭后,中间且作经一劫,释迦方出教化众生,于时背过去佛已经半劫,此是背国日远。若使后半劫去释迦出转近,此则是向国而还义,故言“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明父觅子不得,亦有二阶,第一正明觅子不得,第二明虽失一子之苦,不废家业大事。今言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阶,正明觅子不得,内合明佛从二万亿佛所大乘化众,失解之后,恒觅众生大乘根机都不得矣。“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阶,明父虽失一子之苦,不废家业大事,内合如来于此一方众生无机感可为说法,余方教化终自不废。“中止一城”,城者防非拒难为义,如来教法为城,若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恒存,外道即隐,故詺教法为城。教明佛果备有众德,故言财宝无量等。“其诸仓库”,仓者养命,库者养身,明如来法身慧命养育众生之义也。“多有僮仆”者,内外凡夫受学弟子如僮仆,八地以上菩萨如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萨如佐,缘觉如吏,声闻如民,大乘如象,自余三乘等如马牛羊。“出入息利”者,教从佛宣名出,化功归己如入息利也。“商估贾客”者,商估之徒本买贱求贵,此明诸菩萨从佛受教广利益众生。
“时贫穷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渐还近父,亦有二阶者,第一明近父缘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时贫穷子”下乃至“经历国邑”以来,第一明子得近父之缘由,由游行不已遂得近父;内合为义,由众生在五戒十善经教国邑中修行不已,有感佛出世之机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是第二阶正明子近父,内合众生正有感佛说法之机也。
“父每念子”此下第四,明父既失子来久忧念转深,但众生失解广起烦恼,如来慈悲愍伤其义弥至。就中亦有二阶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设作念得子之乐也。从“父每念子”下竟“是以殷勤每忆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子违离如来备经六道,故言“别离”。“五十余年”,所以言余年者,解有二种,一解云:“实只自有五道无别有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只摄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胜者离出,詺作阿修罗道,既被出,故言余也。”一家所习不然,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罗,其多谄曲求道甚难,故贬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众生既失大乘解,唯如来自知一应以来,不向声闻辟支佛等说,故言“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也。“心怀悔恨”者,悔在于我,恨在于子。何以知之?只悔我不坚偿此儿遂令失去也。恨在于子者,汝不孤,然而要有父母,云何都不寻求?天性存父子之义。内合为论,悔我昔日二万亿佛所时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内凡夫信首得立使不退堕,恨者汝众生神解本异乎木石,云何不堪忆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废大乘来久,故言老朽也。“财物”,如前解。“无有子息”者,无有委付以弘法绍继之人,故言无有子息也。“一旦终没财物散失”者,此明众生既无机缘,如来便舍化他方,故言终没。大乘经教于众生无用,故义言散失无所委付也。“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下是第二阶,假设作念得子之乐,内合明得众生有大机发、有可化之缘,便称如来大慈悲之意,故言无复忧虑也。
“尔时穷子佣赁展转”此下是第二父子相见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亦远领〈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长者见子义,不道子见父义,内合上单明佛见五浊众生有人天等小机,今此譬中委悉,先明人天小机感佛,即是子见父义,后明佛见此机,即是父见子义。然感应之义,只感时应、应时是感,然逐义为便有感故有应,不得先应后感。是故此譬中有两段,第一子见父,第二“于师子座见子便识”以下明父见子。就此两段中各有四阶。子见父中有四者,第一明见父缘由,第二明见父之处,第三正明见父,第四明子见父生怀畏避之心。言“佣赁展转”此是见父之缘由,若不佣赁何容得与长者相见?内合众生修五戒十善相资,远得助一乘机发之义也。“遇到父舍住立门侧”此是第二明见父之处,内合众生五戒十善小机感佛不正,如立门侧也。“遥见其父踞师子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见父尊严,五戒十善机来窥佛,故言见父也。“遥”者,此机远窥法身地,故言遥也。如来处在无畏之座如师子床也。“宝机承足”者,有二种解,一解戒定为脚足,二谛境为宝机。一家言权实二智为脚足,二谛境为宝机,如来二智常照二谛境,如宝机承足也。外国言婆罗门者,高良大姓。八地以上如婆罗门,七地以还如刹利也,大乘内凡夫如居士也。
问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云何言有内凡夫等围绕?”解释者言:“此经明法身,不同常住经所明法身,今此经言法身者,指他方应身为法身,故如佛在无量寿国,此间众生机感无量寿来应,仍詺无量寿佛为法身也。”
“真珠璎珞”者,解有二种:一云明诸菩萨备有功德智慧,一云佛果具有功德智慧如真珠璎珞。在辟支如吏,声闻如民,外凡夫如僮仆。“手执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执无生之理拂烦恼尘,此乃是三乘人自拂。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释者言:“此乃是自拂则由佛教,故义言拂佛也。且《净名》云:‘众生病故我病,众生病愈我病亦愈。’故义言拂佛。”“覆以宝帐”者,明如来大慈大悲最高而能覆下如宝帐也。“垂诸华幡”者,华幡本招致看者,此譬如来有四摄之德摄化众生也。“香水洒地”者,云法师言:“以禅定水洒净戒地,淹烦恼尘,正以禅定资戒令止恶义强也。然佛地乃无恶可止,但有定故,恒无恶可生,故义言淹之也。”“散众名华”者,七净为华也。“罗列宝物”者,如来说一乘因果万善同归,明诸功德,故言罗列宝物也。教从佛出故言“出”,化功归佛故言“内”,前人受教为“取”,拂授记为“与”也。“穷子见父有大力势”此下是子见父中第四阶,明穷子既见长者尊贵,生畏避之心,内合众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机感佛,此小机拟一乘圆教永无堪受之理,则有怖畏之心。五戒十善小机不应一乘大教,从拟无益,故言“悔来”也。“窃作是念”此是理中为论,非公灼发言,故言窃也。“若是王王等”者,说一乘教佛是王,说三乘教佛为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非是五戒十善机相应,只纵复说三乘教佛,亦非是五戒十善机所宜,故言“非我佣夫作力得物之处”也。“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人天教为贫里,于此人天教中修行,即肆力者卖也。五戒十善为因感人天果报,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见逼迫”者,内合人天小机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为欲令为,故言“强”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犹未去也。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此下是第二父见子,此中亦有四阶,第一明见子之处,第二正明见子,第三明见子故欢喜,第四明长者生开畅之心念也。今“于狮子座”者,是第一明见子之处,内合如来在法身无畏之座也。“见子便识”,此是第二阶正明见子,内合明如来见众生便识,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之人,即是领上火宅中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也。“心大欢喜”者,此是第三阶,明长者既知是儿故欢喜,内合明佛既见此众生小机发,用此善根资益得昔大乘之解,称大慈之意,故言欢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阶,明长者生开畅之念,内合明如来见众生善根机发,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者,从二亿佛所众生失大乘解,恒觅众生善机不得,故云无由见之。今者始见,无机发,故言“适我愿”也。“我虽年朽”者,废大乘化来久,故言年朽也。“犹故贪惜”者,虽废化久犹欲用大乘与众生,故言贪惜。此四法中第二第四正领上能见,第一第三非正领上也。
“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以下是第三呼子不得譬,即领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长者救子不得譬,远领〈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下,明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劝、诫两段,各分为三别,今此中即并领之,既并领时开为三段。第一讫“何为见捉”名一唤不来,即领上劝拟宜与无机。第二从“使者执之逾急”下讫“闷绝躄地”,此名为再唤不来,即领上诫拟宜与无机。第三从“父遥见之”下,名为父置儿譬,即并领诫、劝两家息化也。是则领开譬中不相应,领合譬中言相应也。又就此三段中各开为二。初段中二者,第一领上劝教拟宜,第二“穷子惊愕”以下明无机。就两段中各自有二重,领劝教拟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将还”,此领上思惟作劝教,即是“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经教为义也。理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诠于理,然教非即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华经疏卷第五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六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信解品之余
第二“尔时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领用大乘教拟宜,此则领上火宅中“当以衣裓机案从舍出之”句也。第二领劝无机有二者,“穷子惊愕”,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机。上火宅譬明无机中本有二,第一言“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明大教于其无用。今不领此,唯领正明无机,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无大。今此一句领有小机,即是“诸子幼稚”句,大乘教拟非意所期,故言惊愕也。“称怨大唤”以下,第二领无大机,即是上“未有所识”句,我若有大乘机往犯汝大乘教,可得大乘教来见捉,我既无大,何为见捉?是故称怨大唤也。
“使者执之”此下是第二,名为再呼不来段,上领诫宜与无机,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领诫教拟宜,第二“于时穷子”以下领无机。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重。诫教拟宜中有二者,即是领譬说两段,“使者执之逾急”此是第一,领上思惟作诫教,则是火宅中“我当为说怖畏之事”,大乘诫教疾,故言急也。第二“强牵将还”正领诫教拟宜,即火宅中“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明于时小机与大教不相从,故言强牵也。第二“于时穷子自念无罪”下是领诫无机,就中亦有二,即是领譬说两段,第一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此先领无大机,即是火宅中第二正明无大机“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意”下是也。我既无有大机汝强用诫教逼我,或起诽谤断善根慧命也。“转更惶怖闷绝躄地”此是第二追领有小机,即是火宅中第一有人天小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也。小机不堪受大教,如躄地也。
“父遥见之”此下是第三放舍儿譬,则并领两家息化,此则领火宅中劝息化,言“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诫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也。亦远领〈方便品〉中“我即自思惟”下乃至“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句。就此息化中亦有二,第一思惟欲放舍儿,内合欲息化;第二从“使者语之”以下正明放儿,内合正明息化。又就此两段中各有二。思惟息化中有二者,第一思惟欲息化,第二从“所以者何”下释欲息化意。此两段各有二意:一者思惟欲息化,二者先明有小、后明无大也。今先明有小,“父遥”者,小机望大教相去殊远,故言遥也。将教作使于时欲息化,如“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人天机如面,人天等教如冷水,人天等教称会根性,故言“洒面令醒悟”也。“莫复与语”者,此明无大机,由无大机,故勿复与语无大机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释上两种欲息化之意。只由有小无大,故息化便成两段:“志意下劣”者,此即是有小,此即释上“冷水洒面”句;“自知豪贵为子所难”,此下释明无大,此即释上“莫复与语”句也,亦言释上“勿强将来”句也。审知是昔日二万亿佛大乘所化之子,只自不语诸菩萨道,是失大乘解之子,故言“不语他人”也。“使者语之”下,领息化中本有二段,此下是第二正明息化。就中亦有二:第一言“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此是正息化,佛复不用大乘教拟宜,故言放也。即是火宅中劝教息化言“恋着戏处或当堕落”等,诫教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即是〈方便品〉中“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义也。第二言“穷子欢喜”,此明息化得宜,含有二义故喜。一者少机既不为大教所逼,故言欢喜;二“从地而起”者,向被大乘教拟宜之时如躄地,今既不复被大乘教所拟宜,故如从地而起。人天教如贫里,其中人天果报如衣食,则是人天小教称会人天小机,故喜也。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自此下是第四唤子得譬,此则是第四譬及第五譬共领上第四譬也。今此第四譬领上第四譬中前两段拟宜与见三乘机,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明父唤子,第二从“既已得之”以下明见子受唤也。内合为论,先领佛用三乘教拟宜,后见三乘人能受,就此两段中各有四阶。第一父唤子中有四阶者,且就外譬为语,第一先觅可使之人,第二即得可使之人,第三与使之人语,第四使人受命唤之也。今言“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者,此是第一觅可使之人,内合明如来觅三乘教,此则领火宅中“我今当设方便”也。“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此是第二得可使之人,内合明如来得二乘教在法身之地,于时未说二乘教只是法身地拟宜,故言密遣。“形色憔悴”者,以理来名教,若用大乘教诠大乘理,名形色晖华,今二乘教不能诠大乘因果之理,故言憔悴也。“无威德者”,二乘教不说声闻辟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无畏等德,故言无威德也。向者言三乘方便,今何故言二乘也?解释者言:“今止道声闻辟支二人领解,故仍道二乘也。”“汝可诣彼”此下是第三与使人语,内合明佛作二乘教方法也。四谛如此,十二因缘如彼也。二乘教非正直化物,入大乘解义奢,故言“徐语”也。“倍与汝直”者,二乘教拟宜为说二乘家尽无生智胜天等果,故倍直也。“将来使作”者,二乘人若受教应令修行,故言将来使作也。“雇汝除粪”者,二乘人若受教之后,望见修治道断九十八使烦恼,如雇汝除粪也。“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为众生诠理、作修道外缘,即是共作义也。“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此是父唤子中第四阶,正明使人奉命唤子,内合如来正用二乘教拟宜也。此则领火宅中“令诸子等得免斯害”,亦则领〈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应说三乘”也。
从“既已得之”此下是第二明见子受唤也。内合众生有二乘机、可受二乘之教,此则领火宅中第二“父知其子先心各有所好”也,亦即是〈方便品〉中“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见三乘人机也。就此见子受唤中亦有四阶者,今言“既已得之”,此是第一明众生有堪闻之机,后亦为说必生外凡夫善根,即是“心各勇锐”义也。具陈上事者,此是第二阶,明众生有能堪受之机,后亦为说必生内凡善根,“互相推排”也。“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此是第三阶,见众生有能行之机,后亦为说必生无相行已上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之能,即是“竞共驰走”义也。所以言“先取其价”者,即是三界外尽、无生智,二乘人要先标心三界外有尽、无生智,然后只修行断烦恼,即此是取其价义也。“其父见子愍而怪之”者,此是第四阶,明长者起愍伤之念,内合如来见众生只有修行得罗汉果之机,起慈愍之心,念其取小不取大意,此是即“诤出火宅”义,亦犹在法身地也。
“又以他日”此下是第五教作人譬,此则领火宅第四譬中后两阶,初“如此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句,又领“诸子闻所说心各勇锐”等句,亦远领〈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捺说三乘教”乃至“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今就此譬中大分为三段,第一从“又以他日”下讫“状有所畏”,名教作缘由也。第二从“语诸作人”以下正教作也。第三从“汝常作时”以下竟“犹在本处”,名为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内合为义,则如来将欲说三乘教,先舍法身受应身,此则是教作缘由义也。既受应身然后造鹿苑转三乘教化?邻等,即是正教作义也。既说三乘教三人受行,即是称可长者意也。后两阶正是领上譬,前一阶但四大声闻今深取佛意,探明未说教之前舍本现迹,是故名长者教作缘由也。只就第一教作缘由中自有三段,第一从“又以他日”讫“污秽不净”,明长者见穷子,内合明如来以道眼见众生为五浊所壅。二从“即脱璎珞”以下,即明长者舍贵人服饰,内合明如来舍法身智慧功德相好也。第三从“更着粗弊”以下讫“状有所畏”,即明长者受贱人之服,内合明如来示受应身,同凡夫之体、作太子之形。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三阶。第一有三者,一者明见子时,二者明见子之处,三者正明见子之相。“又以他日”此是第一明长者见子之时,内合佛临说三乘教照机之时。所以言“他日”者,上已明见者,则是领用三乘拟宜之时见机也;此中言见者,即是说教时见,欲别此见异于前见,故言“他日”。然两见只是一时义,得作前后也。“于窗牖中”,此是第二见子之处,所以不道于户中而道窗牖者,表明如来方便智中见众生,此机非是实智,如牖也。“遥见子身”此是第三正明见子之相,内合明如来正照小乘机,自有二,第一明有善,第二明有恶,表明纯善不感圣也。今者第一小乘机无善自资如羸瘦也,无威德故言憔悴也。第二明有恶者,备有九十八使,故言“粪土尘坌污秽不净”也。“即脱璎珞”下是第二明舍贵人服饰,内合舍法身。就中亦有三,此一句是第一,先明如来舍种智也。“细软上服”此一句是第二,明如来又除功德也。“严身之具”此一句是第三,明如来又舍相好也。此中明法身即是他方净土分身诸佛以为法身也。“更着粗弊”此下是第三明如来受应身,亦有三阶:“更着粗弊垢腻之衣”,此一句对第三“严身之具”,示无有相好悉达太子,凡夫之体。“尘土坌身”是第二,对第二“除细软上服”。“右手执持”以下是第三,明如来示无智慧,此即对第一“即脱璎珞”句,此明如来示修智慧,用智慧之手执二谛境,断除烦恼示同厌生死,故言状有所畏也。
“语诸作人”此下是第二正教作,就此正教作中有四阶,一者劝令勤作,二者明加汝价,三者赞叹作具,四者安慰作人也。此则领上为说三乘之四阶也。“语诸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但语不次第,先领第三语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领火宅中第三劝诸子往取三车“汝等宜速出来”,合譬又言“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句也。“后复告言”此下是第二非唯直劝作而已,亦复加与汝价,此则领上第二示三车处,上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今此中“加汝价”者,昔但人天果报,今加价只是尽、无生智也。“诸有所须乃至老弊使人须者相给”是第三阶赞叹作具,此则领譬中第一赞叹三车。上言“如此种种希有难得”,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也。戒能盛物如瓮器,米如智慧,面如禅定。盐酢者,以苦酢味无常咸味作无常苦空无我行观智,故言“盐酢之属”也。“老弊使人”者,本以代手足运动,明罗汉备有六通隐显游方,此六通不及如来神通,故言老弊也。此自是罗汉神通,何故言佛给?解释者言:“则是佛为众生说得罗汉果必得此六通,既由佛说故言相与也。”“好自安意”此下竟言“而汝少壮”是第四阶,安慰作人,此则领上譬中第四必与不虚,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化彼众生来久,故言“我年老大”。众生善根劣弱,故言“而汝少壮”也。
“汝常作时”此下教作人,譬中是第三,明作人就作,称长者之意,内合明三乘人受行,称佛施三之意,此即领上譬中诸子受行义。上诸子受行有四阶,穷子今者亦具领四,“汝常作时”下竟“如余作人”是第一,此则领上“心各勇锐”句,外凡善也。“无有欺怠瞋恨怨言”,五种之过。“如余作人”者,不如诸新学轻毛位人也。“自今以后”竟言“名之为儿”,是第二。此则领譬中第二阶“互相推排”句,外譬明长者忽尔转客作之人名之为儿,内合此人既修行出彼外凡登此信首,佛呼相似圣人绍系佛种,即是子义也。“尔时穷子虽欣此遇”此下第三,领上譬中第三“竞共驰走”句,明入无相行于时修见谛思惟两种治道断烦恼,故言“二十年”也。“过是已后”此下是第四阶,此则领上受行譬中第四“诤出火宅”句,只过见谛思惟二种治道,断正使尽成无学果,故言过是已后也。“心相体信”者是无异之言,若约教为论,罗汉无为与佛无为无异也。“犹在本处”者,但有为果功德智慧此处为隔,佛自是大乘家有为果一切种智,彼是小乘位那得与佛共齐?故言犹在本处也。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此下是第六付财物譬。此譬不领上譬,领昔日《大品》座席佛命须菩提为菩萨转教说般若,于时命须菩提转教之意,已自为《法华》作由渐。何以知之?《大品》之教三乘通教,言“欲学声闻辟支者当学波若”,此波若本是菩萨法,忽令声闻小道登座宣波若,表欲令声闻作菩萨。今者四大声闻既解同归之义皆是佛道,此即会昔日转教之意,深取佛意探领昔日事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是父付,第二“尔时穷子即受教敕”下是子受。就此父付、子受之中各有三阶。初段中三阶者,一者明付财物时,二者正付财物,三者诫敕也。“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是第一阶,明付财物之时,由有疾故付,若无有疾云何付也?内合如来《大品》座席只用三乘通教,化功为命,于时将废此化功,故言有疾。若使化功已废如长者死,于时未废,故言有疾也。“语穷子言”此下是第二正付财物,内合正是“佛告须菩提,汝为诸菩萨说波若,若多若少”,广说为多,略说为少,前人来受为取,说授前人为与也。“我心如是当体此意,宜加用心勿令漏失”,是第三诫敕,即《大品》时敕须菩提为菩萨说波若之方法也。“尔时穷子即受教敕”此是第二子受,内合于时须菩提受佛敕为菩萨转教说波若。就此子受中亦有三阶者,第一一往受命,第二正明子受财物,第三明子虽受付而无取意也。“即受教敕”是第一一往受命,内合须菩提于时受佛教也。“领知众物”此下第二,正明子受财物,内合须菩提正登座为诸菩萨转教说波若也。次“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此下是第三阶,明子虽受付而无取意,明须菩提于时为诸菩萨说般若明因辨果,而须菩提终日为他说大乘因果,于因果中无有求意,唯为他说大而已,不舍声闻位也。
“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此是第七见子志大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五见子出难譬,上言“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方便品〉中第五“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见大乘机发义也。就此譬中有三阶,第一先明时节,“复经少时”者,转教之后去《法华》座不远,故言少时。只迳说《维摩》教,故言经时也。第二“父知子意渐已通泰”下正明志大譬,“渐已通泰”明无五浊,“成就大志”正明大乘机发。第三“自鄙先心”者,鄙昔日是小机而无希取意,今日之大形昔日之小足可鄙也。
“临欲终时而命其子”此下是第八付家业譬,此则领火宅中第八长者赐诸子珍宝大车,言“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譬〈方便品〉中“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即是说《法华》明万善同归,明三乘人皆转作菩萨,皆成佛道。就此譬中自有四阶,一者付家业之时,二者集于证明之众,三者会父子天性,四者正付家业。“临欲终时”此一句是第一付家业之时,只称临终故付,内合〈如来品〉初说《法华》时三乘化功势未息,此即如〈方便品〉略说开三显一,于时未的道无三,三乘化功有渐废之义。若使说《法华》究竟明无三之义,三乘化功已废如死,说《法华》既未周竟,《波若》势由未尽故名临终也。“而命其子并会亲族”此下是第二集证明之众,内合明如来放光动地招集有缘,即是“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义,分身诸佛为亲族,多宝佛塔如国王,十地菩萨如大臣,九地菩萨如刹利,八地已还菩萨如居士。“即自宣言”此下是第三叙父子天性,内合会通今昔之意,即是今于《法华》座席唱言,昔日已佛用大乘化汝,今复大乘化也。“此实我子”者,此实是昔日所化大乘之子也。“于某城中”者,即二万亿佛教为某城也。“舍吾逃走”者,昔日佛用大乘化,后众生失大乘解,既失解密有远佛之义,故言舍吾逃走也。既失大解广起烦恼,备经六道,故言“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者,于二万亿佛以来恒觅众生一乘机,故言推觅。今始大机发,称本来之意,故言“得之”也。“此实我子”者,实是菩萨子,迳受大乘化。“我实其父”也,我实迳大乘化也。“吾今所有一切财物”此下是第四正付家业,内合正说《法华经》为诸菩萨受记得佛。“今吾所有皆是子有”者,付显一之义,语三乘人言,汝未来得佛果如我无异,故言是子有也。“先所出内”者,付开三之义,语言我昔来所说三乘等教,悉令众生知是方便,故言是子所知。
“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此下是第九子欢喜,即领上火宅第九“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明得车欢喜,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闻说《法华》得受记作佛故欢喜。“我本无心”者,此四大声闻自道,昔日《大品》座席时见大因大果,于时都无悕求之心;此举昔不求形释今日自得也。
“世尊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上有九譬今亦具合九譬,但阙略耳。今言“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此二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上譬中本有四段,一者子离父而去,二者父觅子不得,三者子还近父,四者父既失子忧念转深。又此四段中各有两阶,今此两句都得合尽。今言“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此上句即得合第二第四段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第三段也。上句合两段者,上第二父觅子不得中两阶,一者正明觅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小事废于家业大功。第四父忧念转深中两阶,一者言失子之苦,二者言设念得子之乐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段第三段者,第一段子离父中两阶,一者背父而去,二者向国而还。第三子近父中两阶,一者近父缘由,二者正明近父也。“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一句,即合上第二父子相见譬。上譬中自有二,一者言子见父,二者父见子。子见父中有四阶,今尽不合,一者见父缘由,二者见父处,三者言“遥见其父踞师子床”正明见父,四者生畏避之心,此四阶尽不合也。唯合第二父见子。但上见子中亦有四阶,今者不合第一第三两阶,总合第二第四两阶。第二言“见子便识”,正见子之义。又合第四阶言“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明长者既见子生开畅之念。今者总合两阶,故言“如来常说我等为子”。略不合第一言“时富长者于师子座”明见子之处,又不合第三言“心大欢喜”也。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着小法”,此三句合上第三唤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第一领劝拟宜与无机,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第三并领诫、劝两家息化。今者唯合前两段,不合第三领息化。但上领劝诫拟宜与无机中各有二也。领劝中有二者:一领劝教拟宜,其中有二合,皆不合也;二明无机其中亦有二,今者合之。领诫中有二:一者领诫拟宜,其中有二阶,今不合也;二者领诫无机,其中有二,今亦合之。是故今者不合两家拟宜,唯合两家无机。领劝无机中有二者:一明有小,二明无大。领诫无机中有二者:一明无大,二明有小。今者并合两家无大机,亦并合两家有小机。而此合中有所长则为两种,今言“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此是第一,先释所以无大之意,正由五浊障,故无大机。三苦者是三界中苦,不道苦苦、坏苦、行苦也。第二正合,“迷惑无知”,此则合领诫劝两家无大。上领劝无大机言“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领诫无大机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今言“迷惑无知”只是无大乘机也。“乐着小法”此一句合两家有小机,劝中有小言“穷子惊愕”,诫中小言“转更惶怖闷绝躄地”,此皆明有小机。今言“乐着小法”,只是有小机,故乐着小法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触除诸法戏论之粪”下讫“勤精进故所得弘多”合第四唤子得譬。上唤子得譬中有二:一者长者遣人唤子,二者从“既已得之”以下明见子受唤。今合此两阶,上长者唤子中本有四阶,今唯合第四阶。上第一者言“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先觅可使之人”,明如来觅方便教,今者不合。二者言“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得可使之人,即是明得方便教,今者亦不合。三者言“汝可诣彼”以下与使人之语,明佛作方便教方法,今者亦不被合。四者言“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一句,正明使人奉命唤子,内合正明如来用三乘教拟宜众生,唯合此第四阶。“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触除诸法戏论之粪”此正合“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也。见子受唤中亦有四阶,今唯合第三阶,一者言“既以得之”有外凡夫堪闻之机,今者不合。“具陈上事”,有内外凡夫堪受之机,今者亦不合。第四阶言“其父见子愍而怪之”,长者见子唯有乐小之志得无学果之机,故起愍伤之心,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阶,言“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有见谛思惟堪行之机,今言“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乃至言“勤精进故所得弘多”,正合上第三阶堪行之机也。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此下讫“于此大乘无有志求”以来作三句,合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阶,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今者合此三段皆尽,但阙略而已。先合第一教作缘由,本有三段,第一先明长者见子,第二言舍贵人服饰,第三言受贱人服饰,即是舍法身受应身。今者唯合第一阶,不合后二阶也。但第一阶长者见子中本有三,一言“又以他日”明见子之时,今不合。第二言“于窗牖中”明见子之处,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正见子。上明见子言“遥见子身羸瘦憔悴污秽不净”,于时唯有小机不堪为说大,故言“先知我等深着蔽欲”下讫“不为分别宝藏之分”也。
“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此则是合上第二正教作。但上教作有四段,即领上譬中为说三车四阶,今者不合第一第四,唯合第二第三也。上第一言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即是领火宅中劝取三车,今不合也。第二言“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此即是领上示三车处,今者合此第二又得合第三言“诸有所须瓮器米面盐酢之属”,明长者叹作具领上叹三车也。上第四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即领上保与不虚,今不合也。是故言正教作中有四,不合第一与第四,唯合第二与第三。所以言“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者,只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家之因,持作我等三乘人异果也。“我等从佛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即是合教作人譬中第三段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上称可中本有四阶,即是领上诸子受行中四阶,今唯合第四阶。一者言“汝常作时”下,即领“心各勇锐”义,今者不合。第二言“自今以后如所生子”下,领上内凡夫中修行“互相推排”,今者亦不合。第三“尔时穷子虽欣此遇”下,领上“竞共驰走”见谛思惟治道修行,今者亦不合。第四言“过是以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即领上“诤出火宅”得罗汉果。今者唯合此第四阶。从佛得涅槃,只是昔日罗汉果,一日之价以为大得;故如荒年赁作百日只得一千,今日一日作得一千,是为今日歒。昔日百日作得千,止与今一日作相歒,当于昔日以自言大有所得,无异昔日得罗汉果有诸功德智慧,由自不敌今日佛果一切功德智慧,故言“一日之价”也。
“我等又因如来智慧”此下三句合第六付财物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父付中有三阶,今者不合也。子受中又有三阶,今具足合之。今言“我等又因如来智慧”,此即合上第一“尔时穷子即受教敕”也。“为诸菩萨开示显说”此下,即合上第二阶“领知众物及诸库藏”也。“而自于此无有志愿”下讫“随我等说”,即合上第三阶“而无悕取一餐之意”也。
“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此一句,即合上第七见子志大譬。上言“复经少时父知子心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有三,今唯合第二。所以言“我等不知真是佛子”者,我等于时有大乘机发,唯如来知,然我等迳竟自不知。举我不知形出如来知,故言不知真是佛子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此下二句合上第八付家业譬。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付家业时,今者不合;第二集证明之众,今者亦不合;第三明会父子天性,今亦不合;唯合第四正付家业。上正付言“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但此中有正合、有释合也。
“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竟长行,合上第九诸子得家业故欢喜,上言“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等也。
“重宣其意而说偈言”第二正领解之辞中本有二段,第一从“而白佛言”下讫七十三行半偈,是正领解开三显一同归之义,此解不空来,来必有所由。是故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行。前又解言: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领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自此下有七十三行半偈,是第二偈颂。但长行正领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领解;第二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第三正广领。今者唯颂第一略领解,复颂第三广领解,不颂第二咨审如来。今就此七十三行半偈,自分为二,初有两行偈,颂上第一略领解;第二余有七十一行半偈,颂上第三广领解也。又上略领解中本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今两行亦分为二,初一行半颂法说,余半行颂譬说。但上法说中本有二段,一者明昔日不求,二者明今日自得。此一行半偈不颂不求,唯颂自得。上自得言“闻未曾有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也。“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半偈,颂上第二譬说。颂上譬说中本有二段,一者言“无上宝聚不求”为昔日不求作譬,二者言“自得”为今日自得作譬。今此半行具颂此两阶,初言“无量珍宝不求”此颂上不求譬,“自得”两字即颂上“今日自得”作譬,但言语还与上相似,故知颂也。
“譬如童子”此下有七十一行半,是第二颂上第三广领解。但上广领解中本有二段,第一开譬,第二合譬。今者七十一行半偈,亦分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颂开譬,第二“佛亦如是”下有三十行半偈颂合譬也。上开譬中本有九譬,今就四十一行偈亦分为九段:初有十三行偈,颂第一父子相失譬;第二“佣赁展转”下有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第三“即敕使者”下有三行偈,颂第三唤子不得譬;第四“即以方便”下有三行偈,颂第四唤子得譬;第五“长者于牖”下五行半偈,颂第五教作儿譬;第六“示其金银”下有两行偈,即颂第六付财物譬;第七“父知子心渐已广大”下半行偈,颂第七见子志大譬;第八“欲与财物”下有四行半偈,颂第八付家业譬;第九“子念昔贫志意下劣”两行偈,颂第九子欢喜也。今更道十三行颂第一,七行半颂第二,三行颂第三,复有三行颂第四,五行偈半颂第五,两行颂第六,半行颂第七,四行半颂第八,两行颂第九也。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本有四:一者子离父,二者父觅子,三者子还近父,四者父忧念转深。今者十三行亦具足颂此四段,但不次第复有阙略。今者一行半颂第一,次有六行半颂第二,次有两行半超颂第四,次有两行半追颂第三也。“譬如童子幼稚无识”一行半,先颂第一子离父。但上子离父中本有二段,一者言“背父而去”,二者言“向国而归”。今此一行半唯颂背父而去,不颂向国而归也。“其父忧念”此下六行半,颂上第二父觅子。上父觅子中本有二阶,一者觅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之苦废于家业大事”,今者具足颂,言“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此半行颂觅子不得,上言“其父先来求之不得”也。“求之既疲”以下有六行,正颂上第二段不失家业大事也。“豪贵如是有大力势”此下有两行半偈,超颂第四父忧念转深。上本有二阶,一者失子之苦,二者假使作念得子之乐。今不颂假使作念得子之乐,唯颂念失子之苦。上言“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也。“尔时穷子求索衣食”此下两行半偈,追颂上第三子近父。上子近父亦有二段,一者近父之缘由,二者正明近父。今者亦具足颂,初两行颂近父之由,次半行颂正明近父也。上近父缘由,言“时贫穷子游诸聚落迳历国邑”等,从五戒至五戒,故言从邑至邑。从十善至十善,故言从国至国也。“或有所得或无所得”者,今身修五戒十善迁此身得报,名有所得。感生后报者,名无所得也。又一解云:成就业感一期,名有所得;不成就者感于寄受,名无所得也。善法资身恒不足,故言羸瘦。非唯无善法亦备有九十八使,故言体生疮癣也。“渐次经历到父住城”,此半行颂上正明近父,上言“遇到其父所止之城”也。“佣赁展转遂至父舍”此下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上譬中本有二段,第一明子见父,第二明父见子。今初有六行半颂第一子见父。“长者是时”下一行,颂父见子也。上子见父中本有四阶,一者见父缘由,二者见父处,三者正明见父,四者生畏避之心。今者亦具足颂,初一句颂第一,次一句颂第二,次两行半颂第三,次三行半颂第四也。“佣赁展转”此一句,颂第一见父之缘由也。“遂至父舍”此一句,颂第二见父之处。上言“遂至父舍住立门侧”,今者唯道父舍不道门侧,义自显也。“尔时长者于其门内”此下两行半,颂第三正见父,上言“遥见其父踞师子床”等,“或有计算金银宝物”者,有广说有略说,故言计算。说与前人,故言出。化功归己,故言内。“注记券疏”者,明因辨果,受记之事故,故言注记券疏也。“穷子见父豪贵尊严”以下三行半,颂上第四阶生畏避之心,上言“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也。“长者是时”此一偈,颂上父见子中有四段,今唯颂第一第二。上半行颂第一阶见子处,上言“时富长者于师子座”也。“遥见其子默而识之”此半行,颂第二正明见子,上言“见子便识”,略不颂第三心大欢喜,亦略不颂第四开畅之念也。
“即敕使者”此下三行偈,颂第三唤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领劝拟宜与无机,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第三两息化。今此三行亦颂三段,初三句颂第一,次一行一句颂第二,次一行颂第三也。今三句颂第一劝拟宜无机者,半行颂劝拟宜,次一句领无机。上拟宜中有二段,一者领作劝教,二者正领拟宜,今此半行唯颂领作劝教,上言“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也。不颂正领拟宜,上言“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唤”此一句,颂第二领劝无机。上无机中有二者,一有小,二无大。今言“穷子惊”三字,此即颂上有小机,上言“穷子惊愕”也。“唤”此一字颂无大机,上言“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明无大机也。“迷闷躄地”此下一行一句,颂上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上诫拟宜与无机中有二:一者正明拟宜,二者无机。今不颂领拟宜,唯颂领诫之无机。上无机中有二段,一者无大,二者有小。今者先颂有小,后颂无大。“迷闷躄地”此一句颂有小机,上言“转更惶怖闷绝躄地”也。“是人执我必当见杀”此一行,正颂上无大机,上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长者知子愚痴狭劣”此一行,颂第三并领息化。上息化中本有二,一者欲息化,二者正息化,今不颂第二正息化,唯颂第一欲息化。上欲息化中亦有二阶,一者明欲息化,二者释欲息化,上言“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下,思惟欲息化,今不颂也。唯颂第二释欲息化之意,上言“所以者何?父知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也。
“即以方便”此下三行偈,颂第四唤子得譬。上譬中有二,第一父唤子,第二子受唤。初两行颂第一父唤子,后一行颂子受唤。但上父唤中本有四段,今者尽颂一句颂第一,三句颂第二,次三句颂第三,次一句颂第四也。“即以方便”此一句,颂觅可使之人,即是觅方便教,上言“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也。“更遣余人”此下三句,颂第二得可使之人,即是得方便教,上言“密遣二人”也。眇目者不正之相,欲明二乘教非是真正之教,故名“眇目”。二乘教不备说威德相好,故言“无威德”也。“汝可语之”此下三句即颂第三与使人之语,即是作方便教方法。上言“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也。“倍与汝价”此一句,即颂第四使人正奉命唤子,正明如来用方便拟宜众生,上言“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也。“穷子闻之”此一行颂第二子受唤,上受唤中亦有四阶,今不颂三阶,唯颂第三阶,上第一“既已得之”有堪闻之机,第二“具陈上事”能受之机,第四“其父见子愍而怪之”不颂也。上第三阶言“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净诸房舍”,今唯颂此。言“净诸房舍”者,六尘如房,于此六尘中无染,故云净诸房舍也。
“长者于牖”此下有五行半偈,颂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作人就作称可长者之意。初两行颂教作缘由,次两行半颂正教作,后余一行颂作人称可长者意也。上教作缘由中本有三段,一者明长者见子,二者舍贵人服饰,三者着贱人衣服。今此两行只颂第一第三,不颂第二舍贵人服饰舍法身之义。初偈颂第一见子,后偈颂第三着贱人衣服。但上父见子中本复有三段,今者不颂第一,唯颂二阶。上第一句“又以他日”明见子之时,今不颂也。二者言“于窗牖中”明见子之处,今者初句正颂此第二阶,下有三句颂第三阶正见子也。“于是长者着弊垢衣”此一偈,颂上第三受贱人之服,上受贱人服中自有三阶,今不颂第二,唯颂两阶。上半偈颂上第一明无有相好,下半行颂上第三无智也。“方便附近”以下有两行半,颂上第二正教作,上正教作中本有四段,今具足颂,半行颂第一,一句颂第二,一行一句颂第三,半行颂第四。“方便附近语令勤作”,今此初半行即颂第一阶领第三劝取三车,则是劝精进也,上言“语诸作人汝等勤作”也。“既益汝价”此一句即是颂第二领第二示三车处,上言“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也。“并涂足油”此一行一句,颂上第三叹作具领第一赞叹三车,上言“汝等所须瓮器米面”,今以涂足油以代上老弊使人,老弊使人者只是神通,今涂足油代者,外国用涂足油能履水如地;饮以代上面,食以代上米,是故论文言揣食有二者,一粗二细,饭等名粗,饮等名细。荐席以代上瓮器盛物,明或如荐席。“又以软语若如我子”此半行,颂上第四领上第四必与不虚,上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即是保与不虚之义。“长者有智渐令入出”此一行是第三,即是颂上第三作人称可长者之意。上称可中本有四段,即领上三乘受行中四段,今唯颂第三段,余者皆不颂也。一者“汝常作时无有五种之恶”,即譬领“心各勇锐”义,今者不颂也。二者“自今已后如所生子”领内凡相似圣人,今者亦不颂,唯颂第三。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见谛思惟治道修行故言二十年。不颂第四“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得阿罗汉果也。
“示其金银”此下两行颂上第六付财物譬。上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阶,今者悉不颂也,唯颂子受。子受中又有三,唯颂第二第三,不颂第一一往奉命也。“示其金银”此一行即颂第二正受,上言“领知众物”也。“犹处门外”一行即颂第三“而无悕取一餐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舍”也。
“父知子心渐已广大”此半行是第七,即颂上第七见子志大譬也。
“欲与财物”此下四行半偈是第八,即颂第八付家业譬。上譬中本有四段,唯不颂第一临欲终时付家业之时,自余三段皆颂。“欲与财物”一行颂第二集证明之众。“于此大众说是我子”此两行半,颂第三会父子天性。二十年者,人天受道器也。“凡我所有”一行颂上第四正付家业也。
“子念昔贫志意下劣”此下两行,颂上第九诸子欢喜譬也。
“佛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行半偈是第二,颂上合九譬而成八段。“佛亦如是”一句颂合第一父子相失譬;次“知我乐小法有”一句,颂合第二父子相见譬;次“未曾说言汝等作佛”下半行,颂合第三呼子不得譬;次“而说我等得诸无漏”下半行,颂合第四唤子得譬;次“成就小乘声闻弟子”下半行,颂合第五教作人譬;次“佛敕我等”下有十八行半,颂合第六付财物譬;次“如富长者”下有三行,并颂合第七第八两譬;次“我等今日得未曾”有下有七行,颂合第九子欢喜譬也。更道八阶,一句颂第一,一句颂第二,半行颂第三,半行颂第四,半行颂第五,十八行半颂第六,三行并颂第七第八,次七行颂第九子欢喜譬也。今言“佛亦如是”此一句,颂合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本有二句,今只得颂大富长者即是如来,略不颂我等皆似佛子也。“知我乐小”此一句,颂合第二父子相见,上合譬言“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是始终为语,今言“知我乐小”者当照机时为论也。“未曾说言汝等作佛”此半行,即颂合第三呼子不得譬。上合譬中本有二,无有大机有小机,今者唯颂无大机也。上言“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既无大机,故言“未曾说言汝等作佛”,略不颂乐于小法小机之义也。“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此半行,即是颂合第四唤子得譬。上得譬中本有二段,一者父唤,二者子受唤。就父唤子中,自有四段,上合譬中唯合第四阶“时二使人即求穷子”句,上合譬言“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今者不颂也。子受唤中本有四段,唯合第三段“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上合譬文言“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今者只颂此句,故言“而说我等得诸无漏”也。“成就小乘声闻弟子”半行,即是颂合第五教作人譬。前开譬中本有三,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称可长者意。三段上合譬中皆合,阙略而已,今者唯颂第三段中第四阶,余者不颂。何者?上教作缘由中有三,上合譬唯合第三不合余二,上合第三阶言“先知我等深着蔽欲”下讫“不为分别宝藏之分”,今者都不颂也。第二正教作譬中有四段,合中唯合第二第三阶,上合文言“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即是合“当加汝价”,亦得合“诸有所须”,今者亦都不颂也。第三作人称可长者之意中有四段,上唯合第四阶,言“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罗汉果,上合譬文言“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今言“成就小乘声闻弟子”正颂合此也。“佛敕我等”自此下十八行半,颂合第六付财物譬。上开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段,上不合,今亦不颂。合子受中亦有三段,上备合三段,故今此颂合中亦备颂合子受三段,今十八行半偈中一行颂合第一,次五行颂合第二,次十二行半颂合第三也。初一行言“佛敕我等”此颂子受,开譬中第一言“尔时穷子即受教敕”,合譬言“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也。“我承佛教为大菩萨下”五行,颂合第二正转教“领知众物金银珍宝”也,即是上合譬中言“为大菩萨开示宣说”也。从“如彼穷子”下有十二行半偈,颂合第三“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明不求之义,但上有正合、有释合,今此十二行半分为二,初十一行半颂正合不求,二言“导师见舍”一偈颂上释句。就十一行半偈中自有三段,第一言“如彼穷子”一偈先牒不求外譬;第二言“我等虽说佛法宝藏”一偈,内合不求之义;第三从“我等内灭”下有九行半偈正颂不求,即广上品初三“不求即自成”三段,初“我等内灭”有四行,广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第二“我等长夜”有四行偈,广上第二自谓已得涅槃故不求,第三言“我等虽为诸佛子等”一偈半,广上第三年朽迈故不求。“导师见舍”此一行是第二,颂上释不求之句。言“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下是也。“如富长者”此下三行是第七,并颂合第七见子志大譬,亦并颂合第八付家业譬。就中自分为二,第一一行半牒四种外譬,第二一行半帖合譬也。“如富长者知子志劣”此牒第四唤子得譬,“以方便力”此牒第五教作人譬,“柔伏其心”此牒第七志大譬,“然后乃付一切财宝”此牒第八付家业譬。“佛亦如是”此一行半,是第二帖合四种外譬,初二句帖合第四,“知乐小者”下二句帖合第五,“调伏其心”即帖合第七,“乃教大智”即帖合第八也。“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此下七行偈是第八颂合第九子欢喜,就中有三,第一一偈正明欢喜,第二半行举外譬帖合,第三五行半广明欢喜相也。
“世尊大恩”此下十三行偈,是正领解中第二解,“从佛来故”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前。正领解中有三,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有六行半偈正叹佛恩深难报,第二“诸佛希有”有六行半叙出佛恩之相。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初有一行先明佛恩,即是开三显一也。从“无量亿劫”下五行半明无能报者。就此第二自有三:初半行总明无能报者;第二“手足供给”下四行,别明世间供养无能报;第三“如斯等事”下一行,总结无能报也。“诸佛希有”此下有六行半,明叙佛恩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有两行明身业利益,第二有四行半明口业利益,即是权实二智开三显一义也。
药草喻品第五
此品中借三草两木为喻,但从多受名,故言药草喻品。第二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段,第一〈譬喻〉一品正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是中根人领解;今此〈药草喻品〉是第三,明如来述成中根人得解之义;第四〈授记〉也。但四段之中例开为二,正譬说中有二者,第一是舍利弗请,第二如来答。领解有二者,第一经家叙四大声闻得解之相,第二正是四大声闻领解之辞。今此品述成中根人得领解之义,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但上四大声闻正领解之辞中本有三段,一者略领解,二者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三者广领解。今如来唯述成广领解,略不述前二段也。然第三广领解中本有二,第一从“譬若有人”下入偈尽七十三行半偈作九譬,领如来明开三显一同归之义。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今就此长行亦分为两段,即述成向者两段,第一从品初讫“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以来,先超述成第二佛恩深难报,第二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长行,追述成第一正作九譬领如来七意开三显一之义。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三段,述成叹佛恩深难报中有三者,第一正述成,第二明说所未尽,第三举法王明如来所言不虚也。何者?从品初讫“诚如所言”,此是第一正述成已上叹佛恩深难报,汝上言“手足供给头顶礼敬于恒沙劫犹自难报”,此实自如汝所叹也。但物情起疑,见如来述成四大声闻叹佛恩深难报,谓言如来德行深恩体尽如四大声闻浅智所叹,是故第二从“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下讫“说不能尽”,詺为出说所未尽。但汝上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正叹小分一方所说,直言如来有权实之智、益物之恩;自汝所不叹者,复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数深恩重德无方益物。此即释疑情也。但物情于此第二重中仍复起疑,疑言如来体尽只自有权智无方益物、实智说理度人,佛虽备有众德,若以权实往收则不出此两途,云何复言更有无量阿僧祇功德?此则前后自相鉾鍎难可取信。既有此疑,是故第三从“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下竟“皆不虚也”,举法王明如来所言不虚。不自在人有所畏惧,吐言陈教率多不实;王之为体居宗体极住自在之地,何容有虚唱之敕?欲明如来是法中之王,吐言陈教无有虚唱之说,是故有此第三段。但第一正是述成已叹佛恩深难报,后两段释疑也。
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阶。第一正述叹佛恩深难报有二者,第一从“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以下竟“真实功德”,此述赞四大声闻,理上之言巧善哉之,言“甚善甚善”。“及诸大弟子”者,即是须菩提、大目犍连、迦栴延等。第二“诚如所言”,此则述已言下之理实,前明理上之言巧,后明言下理实,此一双合是第一正述四大声闻以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也。第二明说所未尽中有二者,第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此正出说所未尽之法,只言自汝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之外,更有无量功德不可说不可数;第二言“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此明说不尽,此一双合是第二明已说所未尽,亦是释物疑情,疑如前释也。第三明不虚中有二者,第一从“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王”,此先举法王以为不虚之端;第二言“若有所说皆不虚也”,此正明不虚。此一双合,是第三明不虚亦释疑情,疑如前述。
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以下是第二,追述成第一正领解如来开三显一之义。就此第二段中有三者,第一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将欲述成,先出已上所领之法,即是权实二智开三显一之义也。第二从“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讫“是故不即为说一切智慧”以来,将明今日得解,先道四大声闻昔日不解三一之义,执三乘定别、迷同归之理,如草木禀乎天泽增长,各不自知得润增长差别之相,此即明昔日不解成今日得解之相。第三从“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下竟长行,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开三显一义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第一出所领之法中有二者,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两章门。两章门者,“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此是权智章门;“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此是实智章门也。今释权智章门义,“于一切法”者,是佛果佛智,知一切法即是一切种智,万善是一切智家因。“以智方便而演说之”者,此明如来于一切智家因法上,以善巧智持作三乘之法,故言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也。“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者,此是释实智章门,“其所说”者,其权智昔所说万善之法也。此万善理中能感得一切智,故言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也。“如来观知”此下是第二,广上两章门。先广权智章门自有二,一者识药,二者知病。今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此是第一明如来识法药之义,即是权智所照之境;“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是知病之义。“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者,明如来知三乘人根性所宜,故如声闻根性宜行四谛,缘觉根性宜行十二因缘,菩萨根性宜行六度也。“通达”者,通是无壅义,达是到义,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断烦恼无壅,是通义也。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到三界外尽无生智,是达义也。“无碍”者,明如来知三乘人根性尽,是无碍也。今者举所宜行通达,表明如来知三乘根性尽,故云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也。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下是第二广上实智章门,就中亦有二,一者识药,二者知病。今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此是第一识法药之义,此明识实智所照之境,如来实智于一因一果中悉知,故言究尽明了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此是第二知病,知病之义只知众生有大乘机,即为受记未来皆得佛,故言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也。是则识药如前,知病如后,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此下讫“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是第二将欲述已今日得解,先道已昔日不解三一之义,如草木无情禀天泽增长而不自知增长差别。此中亦有两段者,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此两段各有二,开譬中有二者,第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讫“华果敷实”以来,詺为禀泽增长譬。第二从“虽一地众生”下讫“各有差别”,詺为不自知譬。明三草两木终日禀乎天泽增长,各不自知增长差别之相,内合明四大声闻昔日亲禀受三乘之教修行,而不自知所行只是一乘,始终同归得一佛果。又就第一禀泽增长譬中自开为三譬,第一从“譬如三千大千”以下讫“名色各异”以来,先出能禀,能禀即是草木。第二从“密云弥布”以下讫“其泽普洽”以来,又出所禀,所禀者是密云。第三“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以下讫“华果数实”,正明禀泽增长也。前明能禀是草木,次明所禀是云雨,后正明禀泽增长也。内合能禀受教者是四大声闻,所禀之者是如来形声利益也。正明禀泽增长者,正明四大声闻禀教修行也。就此三譬之中各有二阶。能禀譬中有二者,即是有本、有末,但正明草木是其末,此草木应有本,本是土地也。从“譬如三千”讫“山川溪谷土地”以来,此五种是第一能禀家之本也。第二从“所生卉木丛林”讫“名色各异”,正出能禀,即是三草二木也。内合为论,能禀家本即是众生过去习因善根,能禀之草木即是今日善习果所成众生,今者欲取草木不取其本,是故下合譬中唯合草木不合其本也。
问者言:“众生有多种,自有恶习因所成众生,自有恶报因所成众生,自有善习因所成众生,自有善报因所成众生,今者为取何因所成众生?”解释者言:“不取两恶因所成众生以为能禀,但两种善因所成众生中,唯善习因所成众生为能禀,不取善报因所成众生为能禀也。何以故尔?善报因无有增长之义,故不取也;善习因所成众生有增长义,是故取为能禀也。”
问者又言:“今取善习因所成众生以为能禀,为当止取善习因有增长义耶?所成众生亦有增长义。”解释又言:“众生是假名,假名无别体,以法为体。今习因善是实法,此法成众生,但习因善有增长,众生是假名不当增长不增长,但有名用而已也。”
问者又言:“众生无别体只用习因善为体,习因既增长,众生那得不增长?若言众生不增长,则不应言以习因为体。”解释又言言:“我本言假名法无体,以习因善为体,若责今众生别增长者,便应假名法别有体,云何言以他为体?此中大意片对四大声闻,今涅槃及五乘故借三草二木以譬能禀,草有三种,上中下也,木有二种,有大木有小木。下经又言:‘大树小树,但草木自有众多,今唯取堪为药者’,内合众生虽复凡圣众多,止取五乘之人堪修行者为药之用。人乘天乘此二人以譬小药草,声闻缘觉此二人以譬中药草,三乘中菩萨以譬上药草。今大乘中明内凡夫菩萨以譬小树,初地以上菩萨以譬大树,所以人天二乘合譬小草,声闻缘觉复合譬中草者,今欲偏片对此人道,其昔日虽禀如来经教,不知权实之用同归之理,是故合人天二乘取譬小草。如《胜鬘》所明名为无闻非法众生,此则鄙其昔日不知之义也。复合声闻缘觉者,义亦如是也。”
问者言:“菩萨等自知如来权实之教同归之义,何故言鄙之?”释者言:“已如前释,但止片对四大声闻缘觉等涅槃及菩萨,若同取闻佛说法增长善根之义,大乘人与小乘人皆有增长,取喻三草二木皆禀天泽增长;若取知与不知之义,大意止片四大声闻,故涅槃及余人也。”
问者又言:“汝若使菩萨有增长之义以譬二木者,我声闻亦有增长之义以譬药草,不言不知之义以譬药草也。”解者复言:“此品本为述成四大声闻,今日得解先道其昔日不解,故以草为譬。道其禀泽不知,故声闻等存不知之边,菩萨存增长之边。”
第二所禀譬之中有二,一者是所禀家之本,二者正出所禀也。“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此是第一所禀家之本,本是云也。内合用如来身形及声教譬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此是第二正出所禀,所禀者是雨,以譬如来声教所宣之法,即是雨等被众生如天等雨草木,但明此草木同禀天雨生长有升降,如众生同听佛说法增长善根有升降之殊也。
“卉木丛林”此下是第三,正明禀泽增长譬,亦有二者,第一从“卉木丛林”下讫“各有所受”以来,名为受润譬。第二从“一云所雨”下讫“华果敷实”,名为增长譬。前明受润,后明增长,内合明众生初始闻佛说法,皆欢喜领受,如草木禀天雨一往受润。后明增长者,明众生昔日闻佛说法后相与增长善根,下合譬虽道“后生善处以道受乐”,此明报因得报果,非不有报因,但今日辨增长之义止取习因习果,明其增长之义。此两譬中各有二阶。受润譬中有二者,第一从“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下讫“随上中下”以下,此牒受润之法,即是三草二木根茎枝叶者喻前所述五种人信戒定慧也。第二言“各有所受”此一句正明受润之义,内合明众生昔日闻佛说教各各受持,故言各有所受也。第二增长譬中有二阶者,第一言“一云所雨”先牒增长所由,所由者是云雨,内合众生所以得习善增长者,由有如来形声。第二言“称其种姓”下三句正明增长,此三句亦次第相生。初言“称其种性”,此先举增长之类,喻五乘人根性各有种类而得生长,此正明增长。“华果敷实”此释成增长之相,若不增长云何言有华果之实也?
“虽一地所生”此下,是第二明不自知譬。三草二木终日禀乎天泽,不知增长差别之相,明四大声闻昔日亲自禀受如来三乘教,执三乘定别、迷同归之理,而不自知三乘所行始终只是一乘同趣一果。又就不自知譬中亦有二阶者,第一“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者,先举不自知所由;第二言“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此正明不自知,虽复有差别之相,而不自知所以有此差别,内合四大声闻昔日禀如来三乘别教各得别果,于时三乘自言彼此各异,而自不知始终同归俱至极果也。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但上开譬中本有二,一者是禀泽增长譬,二者不自知譬。今此合譬中,亦有二段者,第一从“如来亦复如是”下竟“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合禀泽增长譬;第二从“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以下,合不自知譬也。就第一段中有二,第一历别正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也。历别合者,但上禀泽譬本有三,三中各有二,今者合之为体,宜开为五。所以不六者,上开能禀譬中有二,一者本,二者末。今但合末不合其本,所以成五段。又不次第,今先合云,二合草木,三合雨,四合受润,五合增长。但上草木本是第一,今者在第二。上作次第者,先有草木然后兴云注雨则受润增长;今此中则先兴云荫草木,然后注雨令草木受润增长也。就合云譬中有二重,一者举佛形合云,二者举如来声教合云。佛形声普周,皆譬于云,但第一举如来形合云中,自有二阶,第一正举如来形合,第二言“如大云起”举外譬帖合也。“以大音声”此下是第二,举如来声教合云,亦有二重,第一举总合云,第二举别合云。此两段各有二。举总合云二者,第一言“以大音声普遍天人阿修罗”,此正举总声教合云;第二言“如彼大云”下竟“大千国土”,此举外譬帖合。从“于大众中而唱是言”以下,第二举别声教合云,就此第二亦有二。亦有二者,第一正举别声教合,第二奖劝时众来听法也。就第一举别声教合中自有六种别声教:第一从“于大众中而唱是言”以下,先明如来有十号之德。第二从“未度者令度”下,明四弘誓之德。第三从“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此明三达之德,今世即是现在世,后世即是过去世,亦是未来世。若据现在追望过去,此即后世;若背未来向过去,此未来即是后世之义也。第四言“我是一切知者”,此明种智。知一切法,故言一切智,此即举境目智也。第五言“一切见者”,此则明五眼之德也。第六言“知道者”下,明有导师之德,“开导者”,开三乘是方便说,三乘法只是一乘法,故言有导师德也。“汝等天人阿修罗”此下是第二奖劝来听法也。“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下竟“来听法”,此是第二合上草木,上言“所生卉木”。“来至佛所而听法”,上开譬所无,今日义出也。“如来于时观是众生”,此下是第三合上雨,上言“一时等注”也。“种种无量”此下是第四合上受润,此合中自有二,即合上二,上言“随上中下”,今言“种种无量”,正合随上中下也。“皆令欢喜快得善利”,即合上“各有所受”也。“是诸众生闻是法已”此下是第五即合上增长,上言“一云所雨称其种性”。今就此合譬中自有二,一者明报果,即是“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也。“亦得闻法”此下是第二,明得习果也。
“如彼大云”以下,是举外譬帖合。但合禀泽譬有二,一者历别正合,此下是第二举五种外譬帖合。“如彼大云”,即帖第一合云譬也。“雨于一切”此即帖合上雨譬也。“卉木丛林”即帖合上第二合草木也。“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帖合受润也。“各得生长”此即帖合第五增长譬也。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此下是第二,合不自知譬。就此合中自有五重:一者先出所不知法;二者正合不知;三者形释不知,举如来知诸法形释二乘不知;四者举不知外譬帖合;五者还用如来知结合也。今言“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下,先出所不知之法自有二,此句作两章门:“一相”者,无为果章门;“一味”者,有为章门。明如来昔日所说三乘之法,始终同得一无为一有为之果,故言一相一味也。第二释,先释无为章门有三句,“所谓解脱相”此句正明因果尽处两种无为,下二句别明,“离相”明因尽,“灭相”明果亡也。“究竟至于一切种智”者,释有为果章门也。“其有众生闻如来法”此下是第二,正合二乘人不自知也。“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此下是第三举如来知形释二乘不知,作三阶,第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下,正明如来知众生根性,即是知病义。第二“念何事”下,明如来知应根性所须之法,即是识药。何者?故如四谛十二因缘等,乃至待处待伴种种入道不同也。第三“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下,还举众生根性不同,总结如来知病识药也。今者第一“知众生种相体性”者,明如来知三乘种别不同、表相亦异、利钝体殊、习性非一也。第二明知众生根性所须法者,大论众生心用不出三慧,故举三慧以明所须之法不同。就中自有四阶,初“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正明所须境界不同、入道各异也。第二“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此三句,由众生现在修行方法不同也。第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三句,明现在行家过去因不同也。第四“以何法得何法”此二句,明现在行家未来果亦不定。若好作文时,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句虽略,以义可推也。“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下是第三,总结如来知病识药明了无碍也。“如彼卉木丛林”以下,合不自知譬中第四举不知外譬帖合也。“如来知是一相”此下第五,举如来知结合也。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此下是第三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已具足解开三显一,但此文略只道解开权。就此第三段中亦有二者,第一正述其解权,第二从“所以者何”下,释也。
“而说偈言”,此品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自此下有五十四行半偈是第二重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从品初讫“若有所说皆不虚也”,先明述成,四大声闻叹佛恩深难报,今者不颂,所以不颂者,述叹佛恩深难报,此意大悲是正述领解傍及此义,是故略不颂也,唯颂上第二述成正领解而已。但上第二正述成领解之中本有三段,第一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将欲述成领解,先出其所领之法。第二从“譬如三千大千”以下竟“是故不即为说”以来,名为明昔日不解,形今日得解。第三“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以下,正是述成今日领解。就此五十四行半亦为三段,初有四行偈,颂上第一出所领之法;第二从“迦叶当知譬如大云”以下有四十七行偈,颂上第二昔不解;第三“迦叶当知以诸因缘”以下有三行半,颂第三正述成领解也。上第一出所领之法本有二,第一有两句开两章门,第二解释章门。今此四行偈亦为二,初两行颂开章门,第二有两行颂第二释章门。就前两偈中,初偈颂权智章门,后偈颂实智章门也。今言“颇有法王”此一偈,颂上“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即是开方便门。今言“破有法王”者,破二十五有之法王。“随众生欲”者,随三乘根性之欲也。“如来尊重”此一偈,颂上实智章门,上言“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今言“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同归之要,不务速说也。“有智若闻”此下两偈,颂上第二释两章门。初偈颂释权智,后偈颂释实智章门。上释权智中本有两句,初言“如来观智一切诸法之所归趣”,此是识法,知三乘诸法归趣一乘,今者不颂。又言“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此是妙识三乘人根性,今者一行唯颂此也。“是故迦叶随力为说”此偈,颂上释实智。上释实智中本有两句,初“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此是识法药义,今者不颂。后言“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今者一偈唯颂此句也。
“迦叶当知”此下有四十七行是第二,即颂上第二昔日不解。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开譬,二者合譬。今就此四十七行中,亦分为二,初有十行半颂开譬,第二“佛亦如是”有三十六行半颂合譬。上开譬本有二,第一禀泽增长譬,第二明不自知譬。今就十行半亦分为二,前有九行半颂禀泽增长,后有一行颂不自知。但上禀泽增长譬中本有三,一者能禀,二者所禀,三者正明禀泽增长。今就九行半亦分为三,但不次第耳。第一先有四行,超颂第二所禀也。第二有两行半,还来颂上第一能禀也。第三有三行,颂上第三正明禀泽增长也。但上所禀譬中本有云雨为本末,今先有三行颂云也。次“其雨普等”有一行颂雨也。上雨云譬,譬于形声两事,今三行亦分为二,初一行颂,颂形云譬;“慧云含润”下两行颂声云譬。就两行中,初行正颂云譬,“日光掩蔽”此一行是第二义,明含雨云之相,自有三意,初言“日光掩蔽”此一句,欲明如来未出之时,外道有邪教化人,如旱天日光也。今明密云一出日光即隐,内合明如来出世之时虽复未说言教,然外道邪教于兹殄灭也。次言“地上清凉”,此是第二意,密云既普上地清凉,此明众生睹如来莫不欢喜也。“叆叇垂布”下两句是第三意,一睹此云似山似石,然终不可以手取揽,内合明如来此形有同凡夫之体,以智谛求,佛身者即法身也。形即不形,声即不声也。“其雨普等”此一行颂雨,上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也。“山川险谷”此下有两行半,还颂上第一能禀。上能禀中本有二,一者能禀之本即是土地,今先有半行颂之也。二者正出能禀即是三草二木,今所余两行通颂之也。“其云所出”此下有三行,即颂上正禀泽增长。上正禀泽中本有二,一者受润,二者增长。今此三行,初一行颂受润,后两行颂增长也。上受润中本有二,一者受润所由,二者正明受润义。今一行中,“其云所出”半行,先颂受润所由也;次有半行正颂上受润也。上增长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增长,二者明增长相。今者两行中,初“一切诸树上中下等”有一行,正颂上增长也。“根茎枝叶”一行,即颂上增长之相也。“如其体相”此下有一行,第二颂上不自知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不自知所由,二者正明不自知;今此一行通颂之也。
“佛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六行半,颂上合譬。今就此三十六行半中亦为两段,初有三十五行,颂合禀泽增长譬;一行半颂合不自知譬也。上合譬中分为两段,第一历别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今不颂帖合,唯颂上历别合。上历别合中仍开为五,先合云、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润、次合增长也,今者还依开譬中作三段,复依合譬作次第。今就三十五行,初有十三行半,颂合所禀;第二有两行,颂合能禀;第三有十九行半,颂合正禀泽增长。今就十三行半自分为二,第一七行半,颂合云譬;第二有六行,颂合雨譬。今先颂合云譬。上合中本有二,一者举形合云,二者举声合云也。今七行半中,初一行颂举形合,次六行半颂举声合也。上举形合中有二,初正举形合,次举外譬帖合也。今“佛亦如是”下半行颂正合,次半行颂举外譬帖合也。“既出于世”此下有六行半,颂举声合云。上举声合中有二,第一举总声教合,第二举别声教合也。今六行半,初一行颂合第一,五行半颂合第二也。上举总声教合中有二,初正举总声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今“既出于世”此一行,唯颂正合略不颂帖合也。上举别声教合中有二,初正举别声合,第二劝时众来听。今此五行半中亦有二,初有三行半正颂举别声合,次有两行颂合劝听也。但举别声中佛本有六种德合声,今此三行半中,初“大圣世尊”下有两行,颂合十号之德也。次“充润一切”下有一行半,颂合四弘誓之德也。略不颂所余四德也。“诸天人众”此下两行,颂合别声中第二劝来听法也。“为大众说”此下六行,颂合上雨譬,分为四段,初两行正颂合雨譬,“我观一切”下二行半明心平等,“常演说法”下一行明无疲厌,“充足世间”下下半行举外譬帖也。从“贵贱上下”两行是第二,颂合能禀譬也。“一切众生闻我法者”下十九行半是第三,颂合上受润增长。就十九行半中分为二,初十一行颂合受润,后八行半颂合增长。就十一行中自开为五段,初“一切众生”下半行,颂合种种无量句,即是颂合受润众生也。次“随力所堪”下半行,正颂合受润也。次“或处人天”下七行,广举三草二木明受润不同众生。次“佛平等说”下一行半,明佛心平等而众生受润自异也。次“佛以此喻”下一行半,明是少分喻也。今还就七行广举三草二木中,前四行明三草,后三行明二木也。四行明三草者,“或处人天转轮圣王”下一行,明人天二乘为小草。“知无漏法”下两行,明声闻缘觉二乘为中草。“求世尊处”下一行,明外凡夫偏行六度菩萨为上草也。三行明二木者,“有诸佛子”下一行半,明内凡菩萨为小树。“安住神通”下一行半,明常住以上圣位菩萨为大树也。“我雨法雨”此下八行半,颂合增长。分为四段,初一行略颂合;第二有一行举外譬帖合也;第三有一行半广颂合譬也;第四有五行据五品人颂合也。初一行中自有二,初“我雨法雨”下三句,颂合增长所由。次一句正颂增长也。“如彼藂林”此下一行是第二举外譬帖合,亦有二,初“如彼藂林”下三句,举增长法体,即是“称其种姓”句也。次一句亦颂增长也。“诸佛之法”此下有一行半,是第三广颂合。初三句正颂合“一相一味”句,次一句颂合“快得善利”句,次有二句颂合“后生善处”句也。“声闻缘觉”此下有五行,广举五品人明增长,但不具足。初“声闻缘觉”下一行半,先出二乘人即中药草也。次“若诸菩萨”有一行半出小树,即是信首以上菩萨也。次“复有住禅得神通”下有两行出大树,即是初地以上菩萨也。“如是迦叶”此下一行半,是第二颂合不自知譬也。
“迦叶当知”此下三行半,颂长行末第三述成今日之解。上述已解开权,略不述解显一,既述开权,显实自彰也。今此偈长出显实之义,初有两行半正颂上述开权,次一行长出显实也。但上述开权中本有二,初正述解开权,二释。今此两行半唯颂正述句,不颂释句也。
法华义记卷第六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法华义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授记品第六
此品中为四人授当果之记,仍为品目也。若谈受记则义在菩萨,若语授记则义关如来,是则受是取义,授是与义也。但记有二种,一者能记,二者所记。能记即是如来言教正是记体,所记即是菩萨未来佛果及国土名号,亦名为记,此是从他得名也。但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为中根人授记。前又解言:四段中例开为两,今就此授记中有二者,第一正为此四大弟子授记,第二品末一偈即复许为下根之徒说同归之义也。
正授记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为大迦叶授记,第二即更为三声闻授记,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也。
“尔时大目健连”此下第二更为三声闻授记。正由已请,是故别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连等三声闻请记,第二如来为三人各授记,即作三阶也。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许为下根人说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为三段。自此下竟学无学人记品有三品经,是第三明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应有四段,以义相从只有三义,正有宿世因缘说有授记,有领解、无有述成。虽有三义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领解入授记中文句既浑直分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缘说化下根人,第二余二品为下根人授记。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于大通智胜佛所于时在十六王子数,已为汝覆讲说《法华》,今者复为汝说,云何三闻不解?是故下经文言“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但下根执之,徒闻此往因缘相与解悟。就此品中大判为两段,第一从长行初尽偈,先明佛智能见往古久远之事;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下长行初尽偈,正明宿世因缘说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长行与偈为二重。今就前长行明佛智能见古往久远之事中自有三阶:第一先叙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胜佛。第二从“诸比丘彼佛灭度以来”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为往古久远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正明如来能见久远之事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上长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为三:初一偈颂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颂上第二久远之譬也。第三“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以下有两行偈,颂上第三正明如来智能见往事。
“佛告诸比丘”自此下讫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缘说,亦有两重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之中自有二阶:第一从此下竟“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也。第二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以下竟长行,正明结缘。又就此两阶之中各自有二。结缘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从此以下竟“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以来,先明昔日结缘之远由。第二从“大通佛受诸梵王请”竟“入禅定”以来,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又就结缘之因由,两阶之中各有四阶。今就第一结缘远由有四阶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请转法轮,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第四明十方诸梵请转法轮。又就此四别之中各自有三异。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中有三异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佛道难得之相;第二从“尔时忉利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胜佛未得佛中间,诸天常设供养;第三从“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胜佛得佛道,此三异合是远缘。四阶之中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时”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为请故来至佛所;第二“到已头面礼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设三业供养;第三“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以下,正明王子请佛说法。此三重合是远因,由中第二阶明王子请佛说法也。
“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动地;第二从“其国中间幽冥之处”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国界”下,明佛光、动二相至处远至天宫也。
“尔时东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诸梵请佛转法轮。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东方、东南方二方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从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诸梵请佛转大乘法轮;第三明上方一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就第一明东方、东南方诸梵请中有二:第一先明东方诸梵请,第二东南方诸梵请也。但就一方诸梵中凡有七义: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与惊怪;第二明共议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诸梵众中有聪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诸梵等寻光至佛所;第五明诸梵既至佛所,故三业致敬;第六正明请佛转法轮;第七明大通智胜佛默然为许之。东南方诸梵七义亦尔。“又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诸梵七义;第二西南方以下总据六方,帖同南方也。“尔时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唯有六义,阙无第七如来默然许之。何以故?尔时已亦请竟,佛仍受请说法,是故无有默然许之。但第六请说法中两偈,前偈请小乘,后偈请大乘法轮也。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结缘之远由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阶: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受诸梵请二乘转法轮;第二明十六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说《法华》之后,仍入禅定避坐作覆讲之由,若不入禅定那得覆讲。又就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诸梵请说二乘法轮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请;第二“即时三转”下列出二乘法轮之相;第三从“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此下时众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轮中,初出四谛,后出十二因缘,此二法轮各有二列四谛;二者初总明三转十二行,所谓示劝证也。第二“所谓是苦”以下别出四谛也。第二列十二因缘二者,初“及广说十二因缘”下明顺说,第二“无明灭故”下明逆说也。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为请故出家;第二从“俱白佛言”下正请佛说《法华》;第三言“尔时转轮圣王”下,明王眷属亦出家也。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二从“说此经已”下,明时众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明于时说法说法经劫数也。
“说此经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阶,明如来于时既说《法华》竟仍入定,只缘佛入定王子覆讲,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说此经已即入静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于禅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万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时经劫数。从品初来至此,是长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竟。
“是时十六菩萨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二正明结缘。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说,第二是譬说。就第一法说中自有三阶: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说《法华》;第二明结缘之后,今日相值之前,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阶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中有四者:第一“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先明王子得覆讲之意,只由大通智胜佛入室经八万四千劫,于时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从“各升法座”以下正明覆讲;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讲时听众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从禅定出,赞叹王子也。
“佛告诸比丘”下,第二结括始终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从“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华经”以下,正明昔日结缘之后、今日相值前中间常相值遇;第二“诸比丘我今语汝”以下,明昔日覆讲十六王子已现成种觉;第三从“尔时所化”下会通古今;第四从“我灭度后”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来世中会得相值,此则明一日结缘历劫不朽之义。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此下是第三阶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应有四重,文只有三,略无第三重,亦可是传者误。虽无,今日义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从“诸比丘”竟“深入禅定”,先明众生大乘机发;第二为说《法华》;第三明以大乘拟宜不得,此即是今义出者;第四为说小乘。今先明大乘机发,言“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者,如来说《法华》时去《涅槃》经教不赊,大乘机发仍说《法华》,故言涅槃时到。又解言:正大乘机发时如来三乘化功将断,故言涅槃时到。“众又清净”者,正明大乘机发。若使昔日五浊障大乘机者,则不清净,大乘机发五浊不复为障是名清净。“信解坚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机发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机发则有大乘之解,解则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资之力,是故大乘机发。“了达空法”者,明昔日无相之法,故言了达空法也。“便集诸菩萨”此下是第二正说大乘,即是说《法华》,便集诸菩萨者,即是尔时世尊四众团绕之义。“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者,即是开方便门。“唯一佛乘得灭”者,即是示真实相也。此下应有第三用大乘拟宜化众生不得,今者玄出应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当知如来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众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来方便之力深入众生之性”,先明三乘拟宜。第二言“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此明如来见小乘机。“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此是第三正为众生说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闻则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
问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后三乘化得,尔后大乘机发,机发之时为说大乘。今者何故无大乘机为说大经,然后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释者言:“此意为古今因缘相对故尔。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时已知汝有大乘机,即为覆讲说大乘;汝于时已得大乘解为因缘,今日大乘机发,时我即为说大乘经,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来出世之始,本欲为说大乘经,但于时无有大乘机,我用大乘拟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众生永沦长苦,是故如来用三乘教化取众生,后大乘机发时方说大乘经也。”
下譬说中还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后大乘机发为说大乘。今者就上法说三段各有四阶,若取、若舍、若合、若离,持作五种法说,上则拟穷子火宅方便品,下则为五种譬作本。五种譬者,一将导譬、二懈退譬、三设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将至宝所譬也。法说三段中第二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有四阶,今皆舍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阶,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结因缘中有四阶,有取有舍,不取第一阶明得覆讲之意,亦不取第四阶大通智胜佛从禅定起赞叹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升法座”正覆讲。又取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于时听覆讲得利益深广者。何以知然?覆讲之主即是道师义,于时得利益深广即是所将人众义,故合此二阶以为一段。上即拟穷子领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远拟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亦远拟〈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释迦帖同诸佛作化主同化五浊众生,下为第一将导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阶皆取者,第一言“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下明大乘机,上则拟穷子领解九譬中第七父见子志大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明时众大乘机发,下则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诸菩萨为说是经”,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八付家业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八长者赐大车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八言“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即是说《法华》,下则第五为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三唤子不得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场”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义,下则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众生,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四唤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四长者用三车救子得义,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四“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众生之义,下则为第三设化城譬作本也。是则拟上法说与譬说十段中,唯拟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义,不拟余五段义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说。此譬说中亦有三段,第一开譬,第二合譬,第三举外譬帖结也。就开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种法说本,第一明将导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设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将至宝所譬也。
第一将导譬者,此为上正明昔日结缘中两阶作譬,与火宅第一宅主总譬相应。上火宅中本有六义,今此譬中以义相从可有四义,略无一门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则依俙似火宅义,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无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断三界余习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刚心所断无明住地烦恼如五百也。“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是则宅中有火义,是皆生死之地,故言险难恶道。现见生死之中众生余蕴不可只无,今何故言无人?解释者言:“所以言无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盖不足言,非不有一两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无人也。”“若有多众”以下此即是三十子义,即譬上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下,明听众得利益者。“有一导师”此是长者义,即譬上第二覆讲之主,知众生闻法得解折伏烦恼即是知通义,既失正解更起烦恼即是塞义,于时令众勿没生死远求佛果,即是将导众人欲过此难也。
“所将人众”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拟宜无大乘机。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应断非想一半烦恼,然理实无此。夫论退有两种:一者已涉半路方复退还,二者结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据后谈义正明于时时众发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两种生死之意,仍失正解无求佛之心,即是退义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语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导师言”以下释三种因缘故退:一疲极,二怖畏,三路远。“导师多诸方便”此下是第三设化城譬,即譬上“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因三乘化得众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导师用化城拟宜,第二明导师见时人有乐化城之志,第三为设化城,第四明疲极之众即入化城也。今言导师多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拟宜之义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见有乐化城之意,则是上见小乘机之义也。“云何舍大珍宝”此是无大机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机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为设化城,此中自有两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无说,尽智无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过三百由旬之义也。“告众人言”此下是第二正为设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广则与火宅中相类也。初言“汝等勿怖,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此即是保与不虚,下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句也。“莫得退还”此是第二,即是勤精进句,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处,上言“如此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句也。“若入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赞叹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也。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句”也。是时“疲极之众”此下是第四疲极之众入化城,即是上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义,于上譬本则广只与穷子及火宅中相应。初则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义,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是也。次则明内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从“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则明入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义,从“于是众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无学果即是诤出之义,从“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尽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稳想”也。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机发,言“诸比丘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下,是亦远是〈方便品〉中“我见佛子等”大乘机发之义也。
“即灭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将至宝所譬,上便集诸菩萨为说大乘《法华》,此中言“宝处在近”即是显实之义,即是上“唯一佛乘得灭度耳”,亦远是〈方便品〉中但说无上道义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说中“世间无有二乘”句明开权之义,亦远是〈方便品〉中“正直舍方便”句也。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隐没兼复阙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义,今此中正合导师一义,复得兼合三义。“导师”者即是合上导师也。“生死烦恼”即合上怖畏之处也。“险难长远”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应去应度”即是合上若有多众三十子义也。“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设化城譬,先合第二无大有小,次合第一拟宜,次合第三设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众生住于二地,此一句上则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为二地”下则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尽、无生二智,故则大乘机发也。“如来尔时”此下即合上第五灭化城将至宝所譬,具合开权显实句,先合显实,“但是如来方便”下合开权也。
“如彼导师”此下是大段第三举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导师”即帖合第一,“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说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颂也。上长行本有二:一者结缘之因由,二者正结缘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颂上因也;第二“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颂上正结缘也。
但上结缘之因由中本有近远两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为二种:十二行颂远由,第二“无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颂近由也。前远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请说法,第三明得佛后感动之相,第四明诸梵请说法。今十二行亦颂此,四行颂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子”有两行半颂第二,次“为觉悟群生”有半行颂第三,次有“东方诸世界”有五行颂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颂第一“佛道难得”也。次“诸天神龙王”下两行即颂第二“诸天供养”也。次“过十小劫已”下一行颂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两行半,颂第二王子请说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颂上第一为请故来至佛所也。次“头面礼佛足”一句颂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请转法轮”下有一行一句即颂上第三正请也。“为觉悟群生”此下半行颂上第三明感动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颂第一地动,不颂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处也。“东方诸世界”此下五行颂上第四,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上本有三段:第一东方东南方二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第三上方一方诸梵请转大小二乘法轮。今此五行通颂上三段,文句浑杂不可分也。
“无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颂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请说二乘法,第二王子请说大乘法,第三为说《法华》,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颂第一,次有两行颂第二,次有两行半颂第三,次有一行颂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颂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颂第一受请也。“为宣种种法”下一行半颂第二转法轮之相也。次“宣畅是法时”下三行颂第三感悟也。“时十六王子”此下两行颂第二王子请,上有三,今初半行颂第一为请故出家也。后一行半颂第二正请,略不颂第三眷属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两行半颂第三受请说《法华》,上有三段,今唯颂第一,而有两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来先说三乘法。上言大通智胜受请之后,过二万乃说《法华》,是则未说《法华》之前,应先说三乘次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此半行正颂上第一受请说《法华》也。“彼佛说经已”此下一行颂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说经已静室”此七字颂第一,“入禅定一心一处坐”此七字颂第二,“八万四千劫”五字颂第三也。
“是诸沙弥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颂上第二正结缘。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颂第一法说,次“譬如险恶道”下有十九行颂第二譬说也。上法说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结缘,第二明结括释迦始终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颂第一昔日结缘,次有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次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结缘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颂第一阶得覆述之意,次“为无量亿众”下一行半颂第二正结缘,次“一一沙弥等”下有一行颂第三感悟不同,不颂第四大通智胜佛叹王子所说也。“彼佛灭度后”此下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颂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弥”一行颂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尔时闻法者”一行超颂第四未来复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数”下一行追颂第三会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缘”此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机发,第二明说《法华》,第三义出以大乘拟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颂第二便集诸菩萨明说《法华》也。
“譬如险恶道”此下十九行颂譬说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颂开譬,次“我亦复如是”下有六行半颂合譬,次“诸佛之导师”下一行颂外譬帖合结也。上开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为五,第一三行颂第一,“众人皆疲倦”一行颂第二,次“导师作是念”下五行颂第三。次“导师知息已”一句颂第四,次“集众而告言”下两行一句颂第五。第一譬有四义,今虽具足颂,四义不次第,第一行颂第二怖畏处,次半颂第三若有多众也。次半行追颂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颂第四导师也。“众人皆疲倦”此一行颂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释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颂第一,次三句颂第二也。“导师作是念”此下五行颂设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颂第一也。初一行仍颂第二也,次三行颂第三也,次一行颂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设化城。今三行中两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也。“导师知息已”此一句颂第四譬,“集众而告言”此下两行一句颂第五譬也。“我亦复如是”此下六行半颂合譬,初半行颂合第一也,次一行颂合第二也,次一行颂合第三也,次半行颂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颂合第五譬也。“诸佛之导师”此下一行是第三颂帖合结,此中举内合帖结,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导师,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宝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经,即分为两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缘化下根人,自此下有两品,是第二,为下根人授记。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领解者,解在人后不敢自定,是故如来知其得解仍为授记,但自授记中自含有领解之义。此品亦有富楼那授记,有千二百人授记,亦有五百人授记,亦有总为诸声闻授记。何故记上题五百弟子?解释者言:“五百人得授记,名号、眷属多少悉皆是同,复能领解,余者不尔,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记品也。”
此下两品即为二段,前品明无学人授记,第二品明学无学人授记。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楼那蒙授记之事,第二明诸声闻人蒙授记之事。就富楼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之相,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又就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中有二:第一叙其得解所由,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
第一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阶:一者叙解上法说开三显一,第二言“又闻授诸大弟子记”,此明解上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复闻宿世因缘之事”亲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缘之说,第四言“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叙其闻上〈化城品〉初明如来有神通道眼能见久远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阶:第一先叙得解故内心欢喜;第二从“即从座起”以下,经家叙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从“而作是念”以下,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此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默感如来。“深心本愿”者是十六王子时一切智愿也。
“尔时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自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记富楼那行因之相,第二“过无量阿僧祇劫”下记其得果也。第一记其行因相者,明富楼那于五佛所护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于释迦所护持法藏。富楼那于时现在众中何故言汝见不?佛意只言汝等但见其形不见其行,故言见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谓”以下明富楼那于过去九十亿佛所能护持法藏,此中意皆发迹也;第三言“于诸七佛所护持法藏”;第四言“于贤劫中诸佛所护持法藏”;第五言“于未来无量诸佛所护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义也。“过无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记其得果也。
“而说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记富楼那,中自有二,长行与偈。今是第二偈颂,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种,一解云分为二,初有十四行颂第一记其行因;后有七行半颂第二记得果也。复有一解分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颂上长行,义出泛明诸菩萨示现作声闻影响如来;第二有七行颂上长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颂长行中第二记其得果。
“今此富楼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颂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于五佛所护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颂二佛所护持法藏。初有五行颂上第二于过去九十亿佛所护持法藏,“未来亦供养”此下两行颂上第五未来诸佛所护持法藏也。
“供养诸如来”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颂上长行中第二正记富楼那得果。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此下品中第二明诸声闻授记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为诸声闻授记;第二“尔时五百罗汉于佛前”以下明得记人领解也。就正授记中自有二:第一别为授记,第二一行半偈总为诸声闻授记。就第一别授记中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两。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先为千二百人授记,第二“其五百阿罗汉”以下为五百人授记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请记,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记千二百人。就请记中有二:一者经家叙,第二正明请记。但千二百人中正举憍陈如为端也。其五百罗汉是第二为五百罗汉授记。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颂千二百人得记。
“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颂五百人得记。
“迦叶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总为诸声闻授记。虽是偈,由是长行类也。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者,明诸声闻授记事中有二:一者正为诸声闻授记,此下是第二明声闻得授记者有五百人领解。就此领解中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领解,第二广领解。又就此广略两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说,第二“今乃知之如无智者”以下譬说也。第二广领解亦有二者,即是开譬、合譬为两段。就开譬中文取只有五譬,义取应有六,阙无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颂中亦有故也。第一詺为系宝珠譬,第二不自觉知譬,第三行他国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宝珠譬,第六得珠欢喜譬,是则文中所无者。第一系宝珠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将导譬,亦远领穷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领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释迦同诸佛化众生也。第二詺为不自觉知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领穷子中唤子不得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义也。第三名为行他国譬者,此则领上化城中为设化城譬,亦领穷子中唤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亦远领〈方便品〉“寻念过去佛”下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也。第四詺为相值譬者,此则领化城中知止息譬,远领穷子中见子志大譬,火宅中见子免难譬,亦远领〈方便品〉“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见众生有大乘机。第五詺为示宝珠譬者,此领上化城中灭化城将至宝所譬,远领穷子中付家业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赐诸子大车譬,亦远领〈方便品〉中“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说《法华经》。此中应有第六欢喜譬者,不领化城中则超领穷子火宅及〈方便品〉欢喜义也。但〈化城品〉中将导譬有四义,今此第一系宝珠亦有四义譬。“若有人者”则是下根人自譬,则是上譬说中“若有多众”下明三十子义,“至亲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卧”即是上怖畏之义,“是时亲友”以下即是领导师义也。内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讲则是亲友,于时听众即是有入于生死,覆讲之处即家也。“醉酒而卧”者,烦恼自惛醉而卧。有人解言:“即来亲友家言亲友与其酒。”亲友是十六王子,云何言子与众生烦恼?诸佛圣人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故知入余处饮酒来至亲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自有人一日恒设䴵果,只自无有酒也。“官事当行”者非是初行,内合于时十六王子覆讲缘既尽更为余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宝珠系其衣里”十六王子于时覆讲为众生说大乘,今于时众生相与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贵,故言无价。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宝,其理必圆如珠为因之义,不亡名为系,既是外凡不亡坏,故言衣里也。“其人醉卧都不觉知”,此是第二不自觉知譬。此则领懈退譬,内合昔日十六王子既为说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余方,众生遂失大乘解,自从失解来都不觉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则无大乘机也。“起已游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国譬,内合众生既无大乘根机唯有小机,从小乘教修行求因觅果。此则领上设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拟宜,二者有堪闻化城之机,三者正为设化城,此三阶今者都不领,唯领第四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阶,今者亦具领四阶,一者言“起已游行”此则领上“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闻法信受。二者言“到于他国”此则领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即是内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国。三者“为衣食故勤力”,此则领上于是众人前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此则领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无学果,即“诤出火宅”义也。“于后亲友会遇见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则领上知止息譬,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机发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宝珠譬,此则领化城中即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亦远领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贸易所须也。此下应有第六欢喜,文中阙者今且悬出,对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从此下竟“令发一切智心”以来,合上第一系珠譬。“为菩萨时即合亲友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即合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也。“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此则合上第二不自觉知也。“既得阿罗汉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国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阶,今唯合第四阶言“若少所得便以为足”句也。“一切智愿犹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会遇见之也。“今者世尊觉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宝珠譬。“我今乃知实是菩萨”以下悬合第六欢喜,上所无者。
“而说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颂上长行。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领解,二者广领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为二:初两行半颂略领解,后十行颂广领解也。上略领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初两行颂法说,半行颂譬说。“譬如贫穷人”此下十行偈,颂上第二广领解。上广领解中有开譬、合譬为两段,今六行颂开譬,四行颂合譬。上开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颂六义,初一行三句颂第一譬,“时卧不觉知”此一句即颂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两偈颂第三行他国譬,“与珠之亲友”半行颂第四相值譬,“苦切责之已半偈”颂第五示宝珠譬,“贫人见此珠”一行义,颂第六欢喜譬,上长行所无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颂合譬,略不颂合第四譬。初一偈颂合第一系宝珠譬;“我等无智故”半行,颂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颂合第三譬;“今佛觉悟我”一偈,颂合第五譬;“我今从佛闻”一偈,颂合第六欢喜譬。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此品受记之中第二,为学无学人授记,仍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请记,第二佛授记。就请记中自有二,第一阿难、罗睺罗二人请记,第二明二千人请授记。
“佛告阿难汝于来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记。就授记中亦有二:第一先为阿难罗睺罗受记,第二为二千人受记。就第一中自有二:初为阿难受记,第二为罗睺罗受记。就阿难受记中自有五阶:第一正为受记,第二从“尔时会中有新发意”者,见阿难得记心生疑念;第三从“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缘释大众疑念;第四“阿难面于佛前”此下明阿难因闻往昔因缘仍得宿命智;第五说偈赞叹如来也。
“佛告罗睺罗”此下次为罗睺罗受记,自有长行与偈为二也。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人其意柔软”,此是第二为二千学无学人受记。就此受记中自有二:第一正为受记,第二学无学人得受记已欢喜叹佛。
法师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之德,故言法师品也。十二品经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有四段: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故致请,第三广明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经,是第四名别流通因义。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开为二,第三第四各开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师品〉、〈见宝塔品〉此二品经明受持此经者勋深、流通者报重,则明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时众既闻勋深报重,则能通经者受命通也。第三〈安乐行品〉摄退堕之人。何者?但时众有小行菩萨亦欲信习流通,见持品末明诸大菩萨于此恶世通经,有摈黜之过、身命之危,则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于此恶世流通此经?相与退没。为此义故有第三〈安乐行品〉,明四种安乐之行,摄退堕之人。若欲于恶世中流通经者,当修四安乐行,则免危得安、离苦得乐。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开为二,中间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别,第一命觅通经人中有二者,即两品为二,第一〈法师品〉明释迦自觅通经之人,第二〈见宝塔品〉明多宝如来助释迦命觅通经人。又就释迦自命觅通经人中有二:第一从初竟“我今获大利”偈已来,据勋深报重正命觅通经人;第二从“药王今告汝”下讫品,举通经轨则命觅通经人也。
又就第一据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人中有二阶:第一据通经弟子以明勋报;第二“若复有人受持读诵”以下,据师以明勋报也。所以知前者为弟子、后者为师者,此经詺受持读诵等以为五种法师,故前者未能读诵等,只闻经随喜而已,故为弟子;后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师名也。此二阶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勋报有二者:第一就现在世明弟子,第二据佛灭后明弟子。此二阶中例皆有二。就现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从品初竟“一念随喜者”,先明现世弟子勋相;第二言“我皆与受菩提记”,此明共得报重也。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后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灭后弟子勋相;第二言“我亦与受菩提记”正明报重也。
“若有人受持读诵”此下是第二据师明勋报。就此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且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药王若有恶人”下,据总门明师。所以言别者,一段文中具三义故:一者佛在世师、佛灭度后师异;二者上下品师;三者两师各辨勋报也。所以言总者亦具三义,反取即得。又就别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世五种法师,第二据佛灭后明法师。就现在世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下品法师,第二明现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师者,读诵少者为下品,读诵多者为上品也。就现在明下品法师中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勋相,第二从“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下明下品法师得报重也。
“何况尽能读诵者”此下是现在世法师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师,亦有二阶:第一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报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师也;今尽能受持读诵者,即是上品法师。第二言“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此则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度后法师。就中亦有二:第一佛灭度后下品法师,第二亦况出上品。就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相,第二言“当知是人则如来使”下,明勋深也。“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此是第二言明佛灭后上品法师,此中应有勋报而无,至偈颂中方有也。
“药王若有恶人”下长行中明法师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据总门明法师。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阶中复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读诵”以下明法师勋相也。今者第一见受持读诵者不可轻毁,所以谤罪重于佛者,正由谤此人,故今《法华》不通,遂断三宝之种,故所以罪重也;虽谤如来,不能令三宝永断,故言罪轻。只取一边,不论福田厚薄也。“其有读诵”下是第二法师勋相,“为如来肩所荷担”者,此人为如来所重,故言荷担,不言如来身荷担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释,即是报深也。
“而说偈言”据师勋报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有十五行偈自分为二段:第一有两行偈义出不颂长行,直漫奖劝时众受持此经;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据别门明师,二者据总门明师。今就此十三偈亦分为二:初有七行颂上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余有六行偈颂上据总门明师。上别门明师中复有二:一者明现在师,二者佛灭后之师。就七行中亦分为二:前有四行颂现在师,后三行颂灭度后师。就现在世师中本有二种: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颂下品法师,后三行颂上品法师。但上明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一者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二者报重。今一偈中上半颂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下半颂报重也。“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颂上现在中上品法师。上本有二阶:一者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二者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复有二:初半偈正颂法师勋深,上言“何况尽能受持”者也;下余两半颂上别明勋深。“吾灭后恶世”此下三行,颂上第二明佛灭后法师,此中有二种: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为二,小不次第,初有两行先颂况出上品,上言“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上又阙无勋报,今偈中有。此两偈亦有二阶:初半偈颂正况出上品法师,第二从“当合掌礼敬”下有一行半义颂报深。长行所无者,“若能于后世”此下一偈倒颂下品法师。上本又有二阶:一者下品师相,二者明勋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颂第一,下半颂第二。
“若于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据总门明师。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则得罪,二者言从之者则获福。今此六行亦分为二:初有两行颂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从“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颂上第二从之者得福也。
“药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来举勋报,命觅通经之人,此下是第二段举通经轨则,命取通经之人。就此中亦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药王今告汝”以下竟“当知是为增上慢者”,先赞叹此经;第二从“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众说,云何应说”以下,正明通经轨则;第三从“药王我余国遣化人”下竟长行奖劝通经之人。
就第一叹经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叹,第三就处叹,第四据因为叹,第五据果为叹也。以众经格量乎此经,此经为第一者,若明称会物机为第一者,则五时经教皆是称会物机。今不论此处,只言会前开后詺为第一,会前者谈三乘无异路,语万善明同归,开后者明万善皆成佛、寿命长远,此则开《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渐。然则前后两望二义双明,下即出言已说今说当说,已说者昔来三乘等教,当说者即指《涅槃》为当说,今说者即是《法华》,有如此义,故称第一也。“药王当知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据人为叹,明此经在人则人尊,慈悲覆护如衣覆也。如来位心同归之理,此人意无,二无之中,故云共宿也。“药王在在处处”此下是第三据处为叹,明此经在处则处重。“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为叹。“其有众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为叹。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说叹,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说叹,第三“菩萨亦复如是”之下合譬叹,第四“所以者何”下释叹,第五“若有菩萨”下诫劝时众叹也。二乘教如燥土,说《无量义经》于时直明万善成佛如湿土,若说法华教决定无有三、一时得佛果譬泥也。“药王此经开方便门”者,开三乘是方便。“示真实相”者,示同归之理。“是法华经藏”者,此经明因谈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刚方穷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坏,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远”也。得之者少,故言“无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经之轨则。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说问通经之轨;第二“入如来室”下次第列出通经之轨三种章门;第三别释也。今明第二,此中则以法为通经之轨,下总通经中以药王等诸菩萨则以人为通经之轨,下单举人不无有法,此中单举法不无其人,人法互举,欲令两义双显。“如来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释通经之轨三种章门也。
“药王我于余国”此下是第三奖劝通经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来遣化人为通经之人集听法众;第二方亦遣四部众听其说法通经;第三明若于山林旷野无人民处,我亦遣天龙八部听其所说;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异立,令通经之人时复得见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经之时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说偈言”举通经轨。命觅通经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为二:第一有一偈先总劝,此则不颂上长行;“如人渴须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本有三:一者叹经,二者正出通经之轨,三者奖劝使通经。今此十七行半偈亦为三段:初四行颂第一,次四行半颂第二,下余有九行颂第三。上第一叹经中有五种叹,今此四行唯颂第五据果为叹。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颂第二譬说,后二行半颂第五诫劝时众,余三重略不颂也。“若人说此经”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颂第二正出通经轨则。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颂第一假问出通经之经法,唯颂后两段。初一行半颂通经之法三种章门,次余有三行颂第三解释。“若我灭度后”此下九偈颂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阶,今亦颂尽,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颂第二,第二从“引导诸众生”下有一行半追颂第一第三,从“若说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颂第四,第四从“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颂第五,第五从“若人在空闲”有三行追颂上第三。
见宝塔品第十一
命觅通经中有两段,第一是〈法师品〉明释迦自命通经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宝助命觅通经之人。由多宝如来赞叹释迦言谁能于此广此经,因此得助释迦。此两段各开为二。前释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举勋报命通经人,第二举通经轨则已命觅通经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觅通经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长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第二塔中出声赞叹释迦;第三大众起疑;第四大乐说咨问佛;第五佛答宝塔来竟;第六大乐说愿见多宝如来;第七佛答应先集分身诸佛;第八大乐说复欲见分身诸佛;第九释迦放光照诸佛;第十分身诸佛共议欲来;第十一释迦三过变土;第十二分身诸佛来相问于释迦;第十三释迦在空开塔;第十四明大众见多宝佛之相;第十五明大众散华供养;第十六多宝分座与释迦;第十七释迦就座;第十八大众愿在虚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众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觅通经人也。初品以来是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从“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下是第二赞叹释迦。从“尔时四众”下是第三,明时众既见宝塔相与生疑。“尔时有菩萨名大乐说”下是第四,明大乐说既知时众有疑,即咨问如来。从“尔时佛告大乐说”以下是第五,明如来答大乐说述宝塔来意,下偈正颂此也。从“是时大乐说”下,第六明大乐说仍发愿欲见多宝如来。从“佛告大乐说”下,第七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者,应先集十方分身诸佛”,下偈中亦颂。此中从“大乐说白佛言”下,第八明大乐说既开佛道欲集分身诸佛,仍发愿欲见分身诸佛。从“尔时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释迦如来放光照十方分身诸佛如来,于时直放光无有言语,但是经家语而已。所以放光集诸分身佛者,此品为欲显发愿通经,告言十方诸佛尚为法来尊重此法,汝等云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处欲表明同归之义。又解释第四疑,疑久灭度佛云何得来?今云应不实应,显灭不实灭也。“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下,第十明十方诸佛既被光明所照与诸菩萨共议欲来。“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此下是第十一,明释迦如来三过变土欲容诸分身佛,于时只是如来神力变土,是故经家述之。所以三变者,表明破三乘执心也。则其土转广二乘之狭意也,下偈中亦颂此也。“是时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诸佛既集遣使相问于释迦。“尔时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释迦如来既得相问欲开宝塔,即起在空开塔。“即时一切众会此”下是第十四,经家叙大众既见多宝如来之相。“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众既见多宝如来,散华供养说如是言。有人解言:“于时时众有语,但经文略不载多。”意谓不尔,此只取上多宝如来赞叹释迦之言也。“尔时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宝分座释迦坐。“即时是释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释迦就坐,所以言多宝佛与释迦共者,灭度佛既坐此,意表释迦不生而现生,释迦与多宝并坐者,此明双树灭非实灭。“尔时大众见二如来”此下是第十八,明大众既见二如来在空,仍复愿在于空。“即时释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来即以神力接大众在空。“以大音声”下竟长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觅通经之人,下偈亦颂此也。
“而说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两,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颂。长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颂四段:三行半颂第五,三行颂第七,五行半颂第十一,三十六行颂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颂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乐说明多宝来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颂长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今应集诸分身诸佛”也。“为坐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颂长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时娑婆即变清净,明释迦欲容诸分身佛,故三过变相。但上是经家述如来神力,今此五行半还是经家说偈也。“告诸大众我灭度后”此下余有三十六行偈,颂长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声普告大众”正命通经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诸大众”有一行半正颂上长行;第二从“其多宝佛”有三行略劝时众发愿通经;第三从“其有能护此经法者”有四行偈,则言若能弘通此经者则是供养如来;第四从“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有十八行,广寄诸难奖劝弘经;第五从“我为佛道”下有三行半,释迦自举昔日弘经以劝时众;第六从“此经难持若暂持者”尽品有六行,举果报劝时众弘经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种人受持弘经,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别流通有三段,上来两品是第一命觅通经人,此品第二明通经者受命通经。有五种人发誓通经以为五段,第一先明药王菩萨及大乐说,颁类有二:一者诸大菩萨自誓通经。第二明众中声闻得记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经。第三明学无学人得受记者,自誓通经。无学人已断三界果,云何得在净土通经?解言:“无学净秽两土实无有生,但为弘经故回相似无漏业寄在三界内生,若论此报实非三界果报。”第四段从“尔时佛姨母”以下明尼众自誓通经。“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万亿诸大菩萨发誓愿弘通经也。虽有五种,以类相推应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萨秽土流通,第二中间三人明声闻人于净土流通,第三最后一人净秽二土悉皆流通此经也。
安乐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经菩萨具四种行,则能离危得安、远苦得乐,是故出经者仍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有四品经而判为三段,第一〈法师品〉及〈见宝塔〉两品经,先明通经者勋深、受持者报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则明会福乐善之徒,相与佛前发誓受命通经,皆言不爱身命惜无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经之时,有毁谤之咎、身命之忧,是则下品菩萨本欲发誓通经,既见恶世多难,便起退转之心罢通经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来则用安乐行故接下品退堕之人,则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则于恶世中亡身济物没命度人,是则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经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后一各有二,中间自有五别。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问,第二如来答也。今且就问中自有二阶:第一先赞上能通经者,第二从“世尊”以下正作问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来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数,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体,第三“我灭度后”下一行半总劝修此四行,第四临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乐相也。
释四安乐义凡有四阶:第一正出体,第二明智慧功德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体,四安乐者第一以智慧为体,第二以说法为体,第三以离过为体,第四以慈悲心为行体。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说,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门中离出说法,功德门中离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经之法,不过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为二。自行分为二者,有两义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实二空之解,此是智门,第三明离过,此是断门,所以自行须明二也。第二义者智慧语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离过边,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别,故分为二。外化所以分为二者,若语慈悲则谈其本,若语其说法则论其末,若使但有知说法无有慈悲者,是则如无记语;若使但有慈悲无有说法者,是则与乐拔苦之行终不能成,故以外化须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则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处者?解释者言:“此之四行本为接外凡夫菩萨,不得过深也。”今当安住四法,此是第一总唱数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乐行体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两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后两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从此”下竟二十三偈以来,正解初行体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乐之相也;第三“文殊师利是菩萨”有一行一句,结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体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两段:第一有一行许文,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义。“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下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两章门者,行体章门、方便章门也。“安住菩萨行处”是行体章门,此行然解假名实法空为体,今假实二空为解心所缘之境,故言行处也。“亲近处”是第二章门,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为众生说是经”者,正明始行菩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流通此经时,要须解心安住假实二空及方便道,怨亲平等善恶齐劝者,则能天魔外道不能伤害,离危得安,离苦得乐也。
“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以下是第二正释两章门,先解二空解行处章门,后解两家亲近处章门也。今且就解行处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总章门,第二别释两行,第三总结也。今言“云何菩萨行处”,此是第一总章门也。“若菩萨”此下是第二别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处,第二解法空行处也。今解假名空行处有二种,一解云:“菩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无四过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无三不善业也。“心亦不惊”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无三不善业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检假空,实自难见,故以下法空行处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处言“又复于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颂中广颂法空后复言“亦复不见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处,此则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据外恶来时我不起恶也。后句据善境来时我心不惊也。何以知之?“闻圣人说无我空之时我心不惊,中间而无卒暴”句正据我内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则不如此也。“又复于法无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处,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实心行境也。“而观诸法如实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别”是第三句,则明得法空之时无有分别彼此之义。昔日未得法空之时,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别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无相,无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是第三总结二行处也。
从“云何名亲近处”此下是第二,则解两家亲近处。此中有二,第一“云何名亲近处”提章门,第二正释。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释假名空亲近处,第二解释法空亲近处,此则是两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亲近处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也。若论方便体者,以实法过假名未得真观以来正是方便体,今者且就外缘作方便,故如此说也。就解所不亲近处中自有八种:第一先明离力势缘也。“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下是第二明离邪见缘,从“不亲近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离恶业缘,从“亦不亲近”下是也。第四明离小乘缘,从“又不亲近求声闻”下是也。第五明离爱染之缘,“文殊”下是也。第六明离无志之缘,“五种不男”是也。第七明离讥呵之缘,从“不独入”下是也。第八明离散乱之缘,从“乐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禅”此下是第二,正明所亲近处也。“文殊”下是第三总结也。
“复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亲近处亦有三:第一先明所亲近处,第二正明能亲近体,第三总结也。所亲近处者,即是二谛境也。能亲近者,是能观之智也。明所亲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谛,第二“但以因缘故有”下,明俗谛也。就此明真谛之中自有三:第一“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一句,正明真谛理;第二从“不颠倒”以下六句,明心行处灭;第三“一切言语道断”下十一句,明言语道断也。“但以因缘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谛也。从“常乐观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观智也。“是名近处”是第三结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为二:初有一行半偈,颂第一举行作两章门;“常离国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颂第二正解释也。第一段有二:先作两章门,次明能流通此经。今倒颂一行先颂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颂第一两章门也。上第二释中先明行处,后明亲近处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颂假名空亲近处;次有两行半,追颂两行处;第三有五行半,颂法空亲近处也。上释二亲近处有二:初提章门,今不颂之,唯颂第二正释。但假名空亲近处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正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二所亲近处,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颂第一所不亲近,一行颂第三总结也。但上所不亲近处有八种,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颂之不可分也,是则名为此一行颂总结也。但本论近处,此中何故举行处结耶?解释言:“此举行处近处,故前行也。此二处者,此近处是第二,前行处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复不行”此下两行半是第二段,则颂上两行处。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门,二者正释,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一唯颂后两段,初两行颂正解,次半行颂结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处,次法空行处也。此二行则倒颂,初一行先颂法空行处也,次一行追颂假名空行处也。“是则名为”此半行颂上第三结也。
“一切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颂上法空亲近处。上本有三:第一明所亲近处,第二明能亲近,第三结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颂上第一所亲近处也。第二“颠倒分别诸法有无”下有一行,则举非形是,上长行所无,则明此人不能作法空亲近观也。第三“在于闲处”下有半行,正颂上第二能亲近处,即是上“常乐观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动”下半行,则广颂所亲近处也。第五者“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颂上法空行处也。第六有一句,则上第三法空亲近处结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乐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离危苦,第二“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下三行明得安乐也。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结初行也。
第二安乐行正以说法为体,然说法本是口业,今者正取动口善心为此行体也。前解言:初两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总劝人修此安乐行,第二“若口宣说”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体相,第三“最后我灭度后”下五行偈,则明得果安乐相也。
从“又文殊师利如来灭”下是第一总劝人,末世通经应住安乐行也。
“若口宣说”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释此行体。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二,将欲明此行体是故第一先明离恶;第二“诸有听者”以下正明此行体相。但下第三行亦明离恶,今此中复明离恶,与下何殊耶?解释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离恶者,夫说法必清净化物没命度人,是故将明清净说法,先明离诸过恶也。第二意,此中先明离恶后正明说法,下第三行发初正明离恶也。第三意,言下偈颂之中则先颂说法后颂离恶,是故验知正以说法为体也。”今且明离恶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说”下两句明说法时节,第二“不乐说人”以下正明离恶,第三“善修如是安乐心故”一句结句也。就第二离恶中凡离六种:一者言“不乐说人”此明不说出经人过也。二者言“及经典过”者,此明不谛经文辞句也。三者离,言彼通经是此通经之非,从“亦不轻慢”下是也。四者从“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可言不说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说他人之长耶?解释者本言:此中道长者本欲为显其短也。五者从“于声闻人”下,则明不说小乘之过,此中但明不称小乘之名也。“若有乐小乘”者,亦可慢称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诸有听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体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来听者,不逆其意也。二者从“有所难问”下,明有咨问不逆其意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为两段,初有六行半,先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明行体,次有五行倒颂上第一离恶也。但上长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听,后明问难。今此六行半宜分为三段:第一有两行半先明说法之方,此是上长行所无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两行,则颂上第一默来者听也。第三“若有难问”下有两行,即颂上第二难问者。“除懒堕意”此下有五行,则颂上第一离恶。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颂第一与第三,唯颂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为二:初有两行半,先明离懈怠之恶也;次“衣服卧具”下有两行半,则明离贪欲希望之恶也。“我灭度后”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则明得果安乐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离危苦义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两行,正明所得安乐相也。
法华义记卷第七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八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安乐行品之余
次明第三行,此行以离恶为体,有两段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两段也。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离恶;第二“当于一切众生”以下则明修善,若不修善无容离恶也;第三“文殊师利”以下明得果安乐之相也。今明离恶之中,凡离六种恶:一“嫉妒”也。二“谄”也,此人实能修善,只自所悦人情也。三“诳”也,此人内心无有实行也。四“亦勿轻骂学佛道者”也。五“若比丘、比丘尼”下五行是不轻小乘学也。六“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也。
“当于一切众生”下是第二明修善,自有四种善:一“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也;二“于诸如来”下也;三“于诸菩萨”下也;四“于一切众生”下也。
“文殊”此下是长行中第三,则明得果安乐之想也。
“而说偈言”此下六行是第二偈颂也。然上长行之中本有三段,今此六行偈颂亦分为三段:第一有两行,即得通颂上第一正明离六种恶也。第二“是佛子说法”下有三行,则通颂上第二修四种善也。第三“第三法如是”下有一行偈,则得颂上第三安乐相也。
次解第四安乐行,此行明以慈悲为体,就中亦有两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明行体,第二“文殊师利”以下,即明得果安乐相。又此两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第一略明大慈也;第二从“于非菩萨”下广明大悲。不闻即是昔日闻慧不成就,不知即是昔日思慧不成就也,不觉即是昔日修慧不成就。何以知之?下三句即释也。不闻即释上不闻句,昔日若能闻此三乘者,则闻义成就,正由昔日不闻,是闻义不成也。不信即释上不知句,正由昔不信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是故不知同归之理也。不解即释上不觉句,若昔解同归之义者,即便觉知无三之义也。
“文殊”此下是第二正明安乐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正明安乐之相,第二即释。但初正明安乐相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人爱,第二从“诸天”下明天护也。是则如来经法在此人怀抱之内,是故人天常为法故则爱护人也。“所以者”此下是第二即释安乐相,亦有二者:第一法说,第二譬说。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法说中二者:第一先明此经是诸佛所护之秘藏,故第二“文殊师利”以下据难闻得者,明此经应可尊重也。“文殊譬如强力转轮圣王”以下第二譬说。释安乐相亦有二者,即是两譬,即为是两段,即为上两种法说作譬也。但初譬自有开、合也。“文殊如转轮王见诸比丘众”下第二譬,亦有二者,即开、合为两段也。但就合譬之中自三,第一正合,第二“文殊师利”下,即举外譬帖,第三亦从“文殊”下结合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重颂。上长行之中本有二:第一正明行体,第二明安乐相。今此十四行半偈分为二:第一有四行,正颂上明行体;第二十行半,颂第二安乐相也。上行体中本有二:一者略明大慈,二者广明大悲。今此四行只得通颂,不可分也。
“譬如强力”此下十行半是第二,即颂第二安乐相。上有二:一者正明安乐,其中本有二,一者人爱,二者天护,今者都不颂也。第二即释明安乐之义,亦有二,第一是法说,其中有二,一者诸佛密藏,二者据得法之人,今者亦不颂也,唯颂第二譬说。但上两譬各有开有合,今此十行半只宜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先牒颂两家外譬,第二“如来亦尔”下有六行半,即牒颂两家内合,初四行之中三行颂第一外譬,“如有勇健”下一行即颂第二外譬也。后六行半中,初“如来亦尔”下三行颂第一譬内合,次“既知众生得其力已”即有三行,即颂第二譬内合也。“我灭度后”但佛答中有四段,此下一行半是第三总结,劝修此四安乐行也。
“读是经者”此下有二十一行半,是佛答中第四段,则通明得果安乐之相。然此中正明得三报安乐相,就二十一行半中自有四段:第一有一行,先明现报得安乐也。第二“不生贫穷”下有三行半,则明生报得安乐。第三“若于梦中”以下十六行,明得后报安乐。第四一行总结三释也。就第三今据梦里后报之相中有五种:第一一行半先明听佛说法;第二明自见自身为人说法,亦有一行半;第三“又见诸佛”此下六行半,则明得佛受记说法;第四“又见自身”此下一行半,则明行佛果之因;第五“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五言偈五行,明得佛果也。然就此第五得佛果中,则有二意:初一行先牒举前四梦,第二后有四行正明得佛果。第一先牒举四梦者,初两句至“闻法”来,则举上第一梦也。“为人说”此三字即为举上第二梦也。“常有是好梦”此句则总举第三第四梦也。“又梦作国王”下四行,是第二正明得佛果。“若后恶世中”此下一行,是第四总结三报也。
从地涌出品第十四
此品名未应在此,只应在一问答后,文句少故寄在品初。从后得名,故言涌出品也。凡有十四品半经是第二正说,自分为两段,前有十二品经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此下入〈分别功德品〉中半品以来有两品半经,是正说中第二段开近显远以辨果义。明因辨果一段之中各开为四,今此中有四者:第一从此品初竟“当精进一心”偈以来,寿量家别序;第二从“尔时世尊说此偈”以下竟“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三“尔时弥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尽品,明大众怀疑致请;第四从〈寿量品〉初入〈分别功德品〉一品半以来,广明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今就此四段之中前一后一各开为三,中间两段别开为二。今者第一别序中有三者:第一又减两纸许詺为开发序,第二“弥勒菩萨”以下有一纸余名疑问序,第三“佛告弥勒”以下名为述劝序。今先就开发序中有二:第一是开发所由,第二“佛说是时”下正明开发。所以言开发缘由者,由他方分身佛侍者菩萨请求流通,佛只言:我娑婆自有菩萨能流通,不须汝等。因此发踊出所由。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阶。就开发缘由有二者:第一先明他方菩萨请求流通,第二佛答也。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开发,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经家序菩萨踊出之相,第二“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下,明踊出菩萨与佛往复问答。今就经家序踊出之相中自有八阶:第一叙列踊出之相。第二“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以下,叙菩萨形相也。第三“先尽在此”下叙菩萨从来之处也。第四“是菩萨闻释迦所说音声从下发来”下,经家叙踊来所由,由释迦语他方菩萨道不须汝等,我娑婆自有菩萨能流通此经,既闻此语所以踊出来。第五“一一菩萨”下是经家叙踊出菩萨眷属。第六“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中”下,明踊出菩萨既出之后三业供养也。第七“是诸菩萨从初踊出”下,经家叙踊出之时经劫数。第八“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下,经家叙四众遍见诸菩萨也。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下,正开发叙中本有二,从此下是第二明踊出菩萨与佛问答有四,即成四段,可解也。
“尔时弥勒菩萨”此下是第二疑问序,就此疑问序中亦有二:第一明弥勒菩萨自问释迦,第二“问他方分身佛”下,明菩萨自问分身佛。就弥勒问中自有二:第一经家叙弥勒欲问之意,第二正明说偈问。就此十九行半偈正问中自有三段:初一行偈,未正问先逆请佛答;第二是“从何所来”下有十三偈正问;第三余有五行半结请也。第二十三偈正问中有二:第一两偈问踊出菩萨人身,第二十一偈问踊出菩萨师也。就两偈问人身中有二意四文,第一是“从何所来”一句问其从来处,第二“以何因缘集”一句问何所以聚在一处同时而出,第三“巨身大神通”下一行一句赞叹此菩萨结第二问也。第四“为从何所来”一句结第一问也。“一一诸菩萨”下十一行,第二问此菩萨师为是谁?就中有二者:先有九偈牒菩萨眷属多少,从六万恒河沙至但已无眷属;第二“是诸大威德”下有两行,正问觅踊出菩萨之师也。“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此下有五行半偈,是正问中第三结请也。
“尔时释迦佛分身诸佛”以下疑问序,中有二,此下是第二问,“分身佛”下菩萨自问分身,此中即答问为两阶也。
第三述劝序中有二:第一“释迦告弥勒善哉”以下正述弥勒能问;第二劝信。劝信中长行、偈为二。就长行中自有二:初“汝等当共一心”下,正劝信,只言不受外邪名“被精进铠”,自守善道名“发坚固意”也。第二出所信之理自有二:初有两句欲明开近显远之义,次有三句欲显三世神通益物也。“如来今欲显发”者,此明开近,明八十年佛非是实佛。“宣示诸佛智慧”者,明显远义,即是复倍上数也。后三句者,“诸佛自在神通之力”,此明如来过去神力益物,“诸佛师子奋迅之力”,此明如来现在益物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此明如来未来益物之力。此中密明此三种义端,至〈寿量〉中方显此义。
“尔时世尊”以下劝信中第二偈颂,有四行便为四意,初偈劝精进,第二偈劝信,第三偈诫莫生疑,第四偈诫一心听也。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此偈第二略说寿命长远动执生疑。就此段中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中自有二段。上弥勒问有三阶:初一偈逆请说,第二十三行正问,第三五行半结请也。今唯答第二阶正问。就正问中本有二。第一两行偈问踊出菩萨人身,第二十一行问其师为是谁。今先答第二问。问中本有二:初问眷属多少,第二正问师。今不答第一,唯答第二师为是谁?“佛今答言:只我是其师也。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以下追答第一问,问其人身。上本有二意四文,今不答下二阶,“娑婆世界之下”答第一问,上问言:是从何所来也?“阿逸多”此下,即答上第二问,上问言:此诸菩萨以何因缘集在一处同时踊出?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段,今此八行半颂上二段而文成三段:一行三句颂第一我是其师,次二行三句颂第二答人身,次“志念力坚固”下四行通颂前两段也。就第二二行三句中有四,与弥勒相应也。“依止是世界”一句答第一“是从何所来”也。“常行头陀事”下一行答第二“以何因缘集”也。“如是诸子等”下一行答第三“赞叹诸菩萨”。“在娑婆世界”下半行颂答第四“为从何所来”句也。
“尔时弥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是第三,明大众怀疑致请。就此段中有二者:第一经家叙大众有疑;“即白佛言”此下是第二正请,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明疑,第二正请。又就此两段中各开为二。明疑中有二者,第一“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下,先法说明疑;第二作父少子老譬,譬说明疑也。“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此下是第二正请,亦有二者,第一弥勒自述已解,第二“然诸新发意”此下正明为未解者请。
“而说偈言”此下十四行偈,颂上正怀疑请来。上本有二:一者明疑,二者正请。今就此十四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十一行偈颂上疑,第二“我等从佛闻”此下三行,颂上正请。但上疑中有二:一者法说明疑,二者譬说明疑。今十一行偈中亦分为二:初有五行颂法说,后余有六行颂譬说。“我等从佛闻”此下三行是偈中第二,即颂上长行中第二正请。但上正请中本有二:一者明弥勒自述已解,第二正为未解者请。今此三行亦分为二:初有半行偈,颂第一明弥勒述已解,第二余有两行半,颂上第二正为未解者请。
如来寿量品第十五
此品明如来寿命以尘沙为量,故言寿量品也。自此下竟入〈分别功德品〉半品以来,是第四段,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就此第四段中,亦有三段者:第一即此一品正广明寿命长远,第二〈分别功德品〉初一段长行总为时众授记,第三弥勒说偈颂佛长行示同领解。又就此三段之中增一明义,第一段中有二,第二段中有三,第三段中有四。今且就第一正广说中有二者:第一明缘起,第二是正广说。今就缘起中自有三阶:一者“汝等当信如来诚谛之语”下,明如来先作三过诫敕;第二“尔时菩萨大众”下,明弥勒等四过奉受如来之命唯愿说之;第三“尔时世尊”下明如来又重诫敕也。
“一切世间”此下竟品是第二,正广说寿命长远,就中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段。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是法说,明长远相益物;第二“譬如良医”以下讫长行是譬说。今且就法说之中应有四段,但文略唯有三段。今玄出第三段,故为四段。何以知此?下譬中及偈中尽有,是故得知长行中应有第三段也。四段名字者:第一明释迦如来过去世中神通益物,此即是上述劝序中言“诸佛自在神通之力”;第二从“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以下,明如来现在中神通益物,此则是上“诸佛师子奋迅之力”;第三应明如来未来世中神通益物,此则是上“诸佛威猛大势之力”,此是法说中所无者,今者玄出应下譬中及偈中有。第四“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下通三世隐显,明益物不虚妄,止物诽谤之心。就此四段中各有三文。今且就明过去世神通益物中有三者,第一明应身成佛寿长久但惑者谓言近,即是开近义也。第二“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下,明应家之本身寿命长远之相,即是显远义。第三“自从是来”下,正明过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三段中增一明义,第一有一,第二有二,第三有三也。今者言“一切世间皆谓今释迦出释氏宫”此下是第一,明成佛实久但惑者谓近,此第一段唯一不开也。
“然善男子”此下是第二明应家之本,已自成佛以来久远之相。就此第二自有二:第一先法说明寿命长远;第二“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以下,明为寿命长远作譬。就此譬中有三:一者先开长远之譬问弥勒,第二弥勒即答佛是长远,第三佛结合长远之譬也。“自从是来我常在此”此下是第三,正明过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第三段自有三重:第一明过去益物之处;第二“于是中间”以下,明过去益物之名不同;第三“若有众生来至我所”以下,正明益物。又就此三重各有三阶。第一明益之处,中有二者:第一言“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此别的出益物之处;第二言“亦于余处百千万亿”下讫“导利众生”,此下总出余处益物。第二过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阶:一者言“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正出过去益物之名不同,则言然灯定光只是释迦;第二言“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此则释所以名字不同,意正以方便利益众生,是故有名字不同耳。从“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以下,第三正明益物,就中有二者,四意合为两双即作二:初明感应相关,后正明形教益物也。今初双中“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此明即是感应之机,“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者,此明即是照机之智也。第二双者: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下先明形益物,此明现生益物;“亦复现言当入涅槃”,此明现灭利益也。从“又以种种方便说”下明教益物,初正明说法不同,次“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者,明得益也。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以下是第二段,明如来现在世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三阶:第一减四行,先明王宫不生而现生;仍道第二“如是我成佛来甚大久远”以下,明双树不灭而现灭;中间第三“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以下,明现生之后、应灭之前神通益物。又就此三阶之中各有四重:第一明不生现生中有四者,第一明见众生有感生之机,第二明如来现生,第三明而实不生,第四释所以不生而现生意也。
今者“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此是第一明见众生有感生之机,只由机乐小法德薄垢重,众生感佛出世。从“为是人说我小出家得三菩提”此第二明如来现生。从“然我实成佛以来久远若斯”,此是第三明而实不生义。从“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下此是第四,释所以不生而现生者只为教化众生故也。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此下是第二,明释迦如来现生之后、应灭之前中间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四者:初一行半明教益物,第二“或示己身”以下明形益物,第三“诸所言说”下一句结教益物不虚,第四“所以者何”下通释形教两益物。又就此四阶之中,第一第二第四各自有两阶,第三不开也。第一教益有两阶者:第一言“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此总门明教益物,吐言陈教皆是利益于物;第二言“或说己身”此下二句,据别门明教益物。“或说己身”者,说己身为他身;“或说他身”者,即说他身为己身。何者?今言“或说己身”即说己为他,故知我此丈六之体是燃灯如来家之分身,故此身非是我有。“或说他身”者,即说他身为己身,故知〈宝塔品〉所明十方分身诸佛,皆是我有也。第二形益中有两阶者:第一“或示己身”等两句明事家之身,即是正报;第二“或示己事”等两句明身家之事,即是依报也。今者第一“或示己身”者,或示自己身为他身,故如此国土人物八部大众然皆释迦所化众生,法主应是释迦,而法座上者遂是无量寿佛,此即示己身为他身。“或示他身”者,即是示他身为己,故如西方国土人物四众皆是无量寿佛所化之众,但法座上应是无量寿佛,而法座上者遂是释迦形容,此则是示他身为己身,皆明变他为己、变己为他也。“或示己事”此下两句,是形益中第二明身家之事。“或示己事”者,此则示己事为他事形,故如西方无量寿佛自应有西方天龙八部听法,而彼佛眷属皆是释迦眷属弟子。“或示他事”者,释迦自应有眷属,而眷属皆是无量寿佛眷属,此则是示他事为己事也。“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此是第三别结明教益不虚,唯此第三不开。
“所以者何”自此下是第四通释形教两益,就此释中自有二:一者先释形益,二者“不如三界见于三界”下释教益。就释形益中自有三阶:一者明如来见众生有感形机,二者明所以见机之意,第三正释形益不虚也。言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此先明如来见三界众生有感形之机相。从“无有生死”此下有二句是第二阶,明如来所以能见机之意,以无人法过患故分为二,前有一句明人家生灭法不可得,后有一句明生灭法家人亦不可得也。“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是第一如来久已断于生因,云何有生?若必有生可应有死,生既无有,云何有死?此就一世为论。“若退若出”者,死即是退,生即是出,既无有死,云何更生?此两句就隔世为谈也。前一无有句皆冠在四字上也。“亦无在世及灭度者”,此一句明生灭法家人亦不可得,“者”者只是行人也。“非实非虚非如非异”此四句是第三阶,正释形益不虚。非实者既应有生灭,云何是实?非虚者为物生灭实有利益,云何是虚?非如者,如是实际,既应有生灭云何是如?非异者,生灭得益云何是异也?
“不如三界”此下是第二释教益不虚,亦有三阶:第一有二句,明如来能见应有感教之机;第二出众生机相不同;第三明说教利益亦异也。第一二句者,初“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此则将明如来见机无异,以三界不见机人形如来;次言“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此句正明如来能见机。“以诸众生有种种性”以下第二,出众生机有性有欲有行有忆想,皆是感教机不同。从“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以下,是第三正明说教利益亦异也。“如是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就现在世明如来神通益物,本有三,此下第三明不灭而现灭。亦有四重:第一言“如是我成佛以来”竟“常住不灭”,此明王宫生非实生,久以成佛以来云何是实生?第二从“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就寿命今犹未尽”此下明不灭。第三言“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下竟“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正明现灭。第四“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以下此释所以不灭而现灭之意,只为利益众生。就此释中自有四阶:一者正释所以现灭之意,由众生见如来久住于世不种善根,贪着五尘六欲,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为此义故所以现灭。第二阶从“是故如来以方便说”下讫“如来难可得见”,叹佛世难值之意。第三“斯众生等闻如是语”此下是明现灭得利益之相。第四从“是故如来虽不实灭”下,总结现灭之意也。就此四中第一有二重,第二有三重,第三第四阶不开也。第一有二重者,初“所以者何”下二行,明若佛久住,明不生善生恶;第二“若见如来常住不灭”下明生慢不生敬也。就第二叹佛世难值中三者,初“是故如来以方便说”下一行,正明佛世难值;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半,举恶人不值佛来释难值义;第三“以此事故”下结难值也。下二阶不开,可解也。明众生见如来久住于世不种善根,此下应有未来神通益物,文句略无,今且玄推,作第三未来一段,为下譬作本。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下,法说中本有四,此下是第四,明如来通三世隐显益物不虚妄。亦有三段者,第一“诸佛如来法皆如是”者,先会诸佛道同;第二“为度众生”此一句明诸佛施教意,正明诸佛三世言教皆为度脱众生故;第三言“皆实不虚”此一句正明不虚也。
“譬如良医”此下是第二,譬说也。就中自有二,第一开譬,第二合譬也。今先明开譬之中有四,即为上法说四段作譬,但文句阙略而已。第一二行半为过去神通益物作譬;第二“诸子于后”以下二十一行,为第二现在神通益物作譬;第三“其父闻子”以下一行,为第三未来神通益物作譬;第四“善男子于意云何”下一行半,为第四通三世益物不虚妄作譬也。
就上过去神通益物中本有三,今不为前二阶作譬,唯为第三阶作譬。上第三阶中自有三重,今亦不为前二重作譬,唯为第三重作譬也。何者?第一明应成佛实久而惑者谓近,今者不为此作譬也。第二即明真实成佛来久相,其中自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明成佛来久自有三阶:一者作譬问弥勒,二者弥勒答,三者如来结答,亦不为作譬,故前两阶不为作譬,唯为第三阶明过去世神通益物作譬。上自有三段,第一“自从是来”先明过去益物之处,其中自有二阶,一别、二总,今者亦不为此作譬也。第二出过去时益物之名不同,其中自有二阶者,正明益物之名,二者释所以名字不同利众生故,此二阶今者亦不为作譬,故前重皆两不为作譬也。第三从“若有众生来至我所”下,正明利益,今者有两行许正为此作譬。又上文中本有四意合作二双,今者作四段作譬。“譬如良医智慧聪达”者,为第二照机智作譬,上云“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也。“明练方药善治众病”者,超为第四教利益作譬,上云“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令其发欢喜心”。今言“明练方药”者,明如来妙达十二部经文,即是明练方义也。又洞识十二部经下之理,即练药也。“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者,追为第一感机作譬,上言“若有众生来至我所”也。“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者,为第三形利益作譬,上有二句,先云“随其所应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此明现生利益,今不为此作譬也;二言“亦复现言当入涅槃”,此明现灭利益,今言“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者,正为此作譬也。
“诸子于后饮他毒药”此下为上第二段现在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三段,初先明不生而现生,次中间明神通益物,此明不灭而现灭。今为三阶作譬,第一一行半为第一作譬,第二“诸子饮毒”以下为第二作譬,第三“余失心者”以下为第三作譬也。上不生现生中本有四义:第一明见众生有感生之机,第二明如来现生,第三明而实不生,第四释不生而现生意也。今唯为前二阶作譬,今言“诸子于后饮他毒药”下,为第一见感生机作譬,上言“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今言“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者,明众生昔日已迳受如来正化,弃背之后遇恶知识受邪见教,各饮他毒药广起烦恼业,如“药发”也,后轮转三途,如“宛转于地”也。“是时其父还来归家”,即此为上第二阶现生作譬,上言“为是人说言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也。不为第三第四作譬也。
“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此下为现在中第二明现生之后、应灭之前中间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四段,一者明教益,二者明形益,三者结明教益不虚,四者释形教两益。今唯为前三段作譬,不为第四释形教两益作释,今者不次第也。初二行半为第二形益作譬,从“父见子等苦恼如是”已下,追为第一教利益作譬;从“其诸子中不失心者”下,为第三结教利益不虚作譬也。今先为第二形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阶:第一明“或示己身”等两句明事家之身,次“或示己事”等两句明身家之事。此中自有三文,第一“诸子饮毒或失本心”下,明意业欢喜;第二“拜跪问讯”下,明身业致敬;第三“我等愚痴”下,明口业请也。今通为上二阶作譬也。“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以下,倒为第二教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初言“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此总用教益,今先为此作譬,竟“皆悉具足”也。然法相有名,譬如色也。有体相,即如香也。此有义理,则如美味也。故如苦集灭道等名为名,三苦为苦业,烦恼为集,三心灭处名为灭,戒定慧等名道,如是等名为体,逼恼故名苦,招集故名集,本有法还无名灭,通物故名道。如是等名为义也。“捣筛和合”此下,即为上教益中第二阶作譬。上言“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是苦是集等即“捣”也。苦应知等如“蓰”也。苦我已知等如“和合”也。“其诸子中不失心者”此下,为上第三结教益不虚作譬。上言“诸所言说皆实不虚”也。
“余失心者”此下,为上现在益物中第三不灭现灭作譬。上本有四阶:第一明王宫生不生,第二明灭不灭,第三明而现灭,第四释所以不灭而现灭之意。今不为前三阶作譬,唯为第四阶作譬也。上释中本自有四:第一见佛在世时不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第二叹佛世难值,第三明现灭有利益仍生恭敬然种善根,第四总结现灭之意。今唯为前三阶作譬,不为第四总结作譬也。今第一减三行,为第一作譬;从“父作是念”以下五行余,为第二叹佛世难值作譬;第三“是时诸子闻父背丧”以下四行,为第三仍生恭敬生善作譬也。今者增一明义,第一有二,第二譬有三,第三有四也。第一譬有二者:初“余失心者见其父来”下一行半,正为见佛在世不生恭敬不生善作譬;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余,释不生善意也。就第二譬中有三:第一“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以下二行余,正为佛世难值作譬;第二“即作是言”下二行,为方便唱灭作譬;第三言“作是教已复至他国”下一行,正明双林入于涅槃作譬。而诸弟子由未决定生涅槃之想者,无异诸子见父至他国犹生未死之想,亦至闻使来方生死想,无异诸弟子见焚身之后分身舍利决定生于涅槃之想。“遣使还”者,相传解言,只用如来灭后八斛四斗舍利为使也。就第三仍生恭敬生善譬中有四者:第一“是时诸子闻父背丧”下一句,总明苦恼;第二“而作是念若父在者”下一行,明忆父在时利益,内合可解;第三“今者舍我远丧他国”以下一行,别明失父故忧恼;第四“心遂醒悟”下一行余,正为生善作譬也。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此下即是第三义,为未来世中神通益物作譬,上所无,玄出者也。此中亦有三段:第一先明如来见未来世中众生有感佛出世之机也;第二即明如来应生,则言“寻便来归”是也;第三“咸使见之”,此正明未来世中利益之相作譬也。
“诸善男子于汝意云何”以下是第四段,即为上第四明如来三世隐显益物不虚作譬也。
“佛言我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此中略不合第三譬,唯合余三也。今先合第一譬,上开譬本有四,“我亦如是”一句合第一“譬如良医智慧聪达”也。从“成佛以来无量无边”以下合第四“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譬,不合第二第三譬也。上第二言“明练方药善治众病”,第三言“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也。“为众生故”以下合第二现在神通益物譬,譬本有三,今不合第一第二譬,唯合第三譬不灭而现灭也。就此第三譬中自有三:第一明见佛时不生恭敬,第二明佛世难值,第三明现灭仍生恭敬。今唯合第二佛世难值譬,就中自有三阶:第一“父作是念”以下明佛世难值,第二“即作是言”下明唱灭,第三“作是教已”下正明入涅槃也。今唯合第二唱入涅槃阶,不合第一第三阶也。“亦无有能”此下,即合上第四益物不虚妄譬也。
“而说偈言”此下有二十五行半,第二偈颂,亦分为二:初有二十行半,颂上法说;次“如医善方便”下有五行,颂上譬说也。但上法说之中文有二段义作四段,今二十行半亦分为四段:初有两行,颂上过去世中益物;次有三行,颂上现在世中益物;次有十四行半,义颂上未来益物;次一行,颂上通三世益物不虚妄也。但上过去中本有三,今不颂第一惑者谓近也。今初一行即颂第二正明成佛来久相,次一行颂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也。但上第二长远相中有法说、譬说,今此一行唯颂法说。次一行颂上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上有三:一者明化物处,不颂也;二名字不同,亦不颂也;唯颂第三正明利益。上本有二:一者感应相关,今不颂;唯颂第二正明利益。正明利益中本亦有二:一者形益,今不颂也;唯颂教益。但上教益之中本自有二:一者正明教益,言“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今上半行颂此也;二明教称众生,言“能令众生发欢喜心”,今下半行颂也。“为度众生故”此下三行,颂上现在益物。上有三段,今不颂第一不生而现生四阶,不颂第二正明神通益物之相四阶,今唯颂第三不灭现灭段也。但上本有四阶:第一明王宫生非实生,第二明灭非实灭,第三明而现唱灭,第四释所以不灭而现灭意。今不颂第一第二,唯颂后二阶。“为度众生故”下两行,颂第三现唱灭度;从“众见我灭度”下一行,颂第四释。上本有四,今唯颂第三众生见灭度乃至恭敬之心也。“众生既信伏”此下有十四行半,即义颂未来也。今判有四段:初有五行半,先明如来未来三过出世;第二一行,出未来益人之处;第三七行,释疑;第四一行,举如来寿命长远结也。第一三过出世者,初行两行半,一过出世,“余国有众生”下一行半又明一过出世,从“我见诸众生”此下一行半复明一过出世也。“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下一行,第二即出未来益人之处也。“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下七行是第三释疑。疑无净土就中自有四,第一两行正明劫尽而净土不灭,第二“诸天击天鼓”下一行明三宝常在,第三“我净土不毁”下二行明罪人不见,第四“诸有修功德”下二行,明有福人常见也。“我智力如是”下一行,第四举如来寿命长远结也。“汝等有智者”此下一行,颂上第四不虚也。
“如医善方便”此下五行颂譬说,就中自分为二,初一行颂开譬,次四行颂合也。但上有四譬,今略不颂第三也。今一行之中,初一句颂上第一譬也。“为治狂子故”下两句,即颂上第二譬也。“无能说虚妄”一句,即颂上第四譬不虚也。“我亦为世父”此下四行颂合譬,亦略不颂合第三也。初半行颂上合第一譬也。“为凡夫颠倒”下有两行半,颂合第二也。“每自作是念”下一行,颂合第四不虚也。
分别功德品第十六
此品中分别闻《法华经》所得功德多少,故为品目。自明果中第四段广明寿命长远断疑生信,自有三段,第一正明长远,第二总受记,第三弥勒说偈以下明示同领解。今此下是第二受记,就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经家叙时众闻说寿量得解之相,第二正受记,第三正经家述诸天供养之相也。
“于时世尊”此下是第二正受记。就正受记中自有三种受记:第一举增道授因地记,第二举损生授果地记,第三授外凡夫发心记也。但授因地记中凡有六种记,即是授六地记也:第一“得无生法忍”,此明住前菩萨闻说《法华经》佛命长远之相,进得登初地,始出凡界冥会无生,以初得故受无生之名,是故《十地经》叹初地菩萨言生在佛家,种性无可机嫌,即结言以不动法故。二“得闻持陀罗尼门”者,此明初地菩萨闻说寿量得登二地,陀罗尼者,外国之音,此间言总持。三“得乐说无碍辨才”者,此明二地菩萨闻说寿量得登三地。四“无量旋陀罗尼”,此明三地菩萨闻说寿量得登四地,旋陀罗尼者,是周遍总持。五“能转不退法轮”者,此明四地菩萨闻说寿量得登五地。五明不退。六“能转清净法轮”者,此明五地菩萨闻说寿量得登六地,六地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光明现在前,如此法门颁类不同者,此为复依估,各举一种法门配六地也。
“复小千国土”下,此是第二寄损生授果地记。所言果地记者,此中皆举果以明损生,此是但人解此损生不同,今且就一家所习,从七地至金刚心,凡有九品作损生之义,但烦恼是生因,七地以上果报无有期限难可得判,只就断烦恼品数百千万种,今就一种作义。从七地以上至金刚心断烦恼凡作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也;中上、中中、中下也;下上、下中、下下也。何者?七地所断者作二品:上品、上中品;八地所断者作二品:上下品、中上品;九地所断者作二品:中中品、中下品;十地所断作二品;下上品、下中品;金刚心所断者作一品下下品。此九品烦恼皆得生,故言九生也。若依《十地》解忍者,地地之中各有三忍,今欲消此经文,故七地以上各有三忍,六地菩萨闻寿量之说得登七地下忍,即断一品烦恼,所余八品为八生作因,故言八生当得菩提。七地下忍菩萨闻说寿量得登七地上忍,于时即断一品烦恼,即损二品生,即七生当得菩提。七地上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八地下忍,于时即断一品烦恼,已损三品生,余有六品烦恼,即是六生当得菩提。八地下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八地上忍,于时即断一品,已损四品生,余有五品,即是五生当得菩提。八地上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九地下忍,于时即断一品烦恼,已损五品生,余有四品,即是四生当得菩提。九地下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九地上忍,于时即断一品,已损六品生,余有三品烦恼,即是三生当得菩提。九地上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十地下忍,于时即断一品,已损七品生,余有二品烦恼,即是二生当得菩提。十地下忍菩萨闻说寿量进登十地上忍,于时即断一品烦恼,已损八品生,余有金刚心所断一品烦恼,即是一生当得菩提。但文句略,故从八生仍超至四生也。
“复有八世界”此下是正授记中第三,授外凡夫等记摄退堕人也。
“佛说是等菩萨得大法利时”自此下竟长行,是授记段中第三段,此明经家述于时天众设种种供养之相也。
“尔时弥勒即说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偈,是第三弥勒说偈颂佛长行,即是领解之义。就此领解中自有四段文句:初有两行是第一,先称赞时众得解寿量故欢喜;第二“或住不退地”有九行颂佛长行,正是领解之义;第三“雨曼陀罗”有七行,明弥勒自述于时事,不颂上长行。有人言:“颂上长行,上是出经者述取于时供养之相,佛尔时无言无说,不容用弥勒偈颂经家语。”“佛名闻十方”一行,是第四叹佛结领解也。“或住不退地”此下有九行,是第二正颂佛长行,正是领解之意。上佛正授记中本有三:一者授因地记,二者授果地记,三者授外凡等记。今就此九行自分为四段:第一“或住不退地”下有三行,即颂上第一授因地记;第二“复有小千界微尘数菩萨”下有四行,即颂上第二授果地记;第三“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下有一行,颂上第三授外凡中发心记;第四言“世尊说无量”下一行,总结授记,此不颂上也。“雨曼陀罗”此下有七行,是第三弥勒自述于时事也。“佛名闻十方”此一行是第四叹佛结领解也。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自此下十一品半,是第三大段流通说。前言流通中有二:从此下竟〈妙庄严王品〉十品半,是此第一化他流通;第二余有〈普贤劝发品〉,是自行流通。前又解言:两流通中各开有三。今且就化他流通有三者,第一从此下竟〈常不轻品〉三品半经,叹能流通者勋深报重,以命觅通经之人,此即命下方菩萨,但下方诸人未被前命故。第二即是〈神力品〉中初五行一文,即是下方之徒堪通经者受命。第三从〈神力品〉中“佛于文殊师利大众前出广长舌”下尽〈妙庄严王品〉凡有六品半经,正付属文。就此三段中第一第三各开为三,中间不开。且明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就因门命觅通经人,第二〈随喜品〉举因果命觅通经人,第三〈法师功德〉及〈常不轻〉此二品单举果命觅通经人。何以得知?此品中明闻经功德,闻经功德即是因,后二品明得六根清净,即是果也。〈随喜功德品〉中明格量闻经功德,亦明得人相具足,故得知因果双明。就此三世段中各有二。且明第一段中有二者:第一就佛在世明四品人闻经功德,第二就佛灭度后明五品人闻经功德。今者就第一先明佛在世四品人者,即作四段:第一品人中自有长行有偈颂,下三人皆无偈颂。“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此是第二品人也。“何况广闻是经”,此是佛在世第三品人闻经功德也。“阿逸多若男子女人闻我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是佛在世第四品人闻经功德也。
“又复如来灭后”自此竟品,是第二就佛灭后明五品人闻经功德,自有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五品人中,唯初第一品人明闻经直起随喜心不生诽谤而已,此人功德最劣又不格量,直有长行又无偈颂,留此第一品人将入〈随喜功德品〉中格量。国城布施乃至教化一切众生皆令得四果,由自不如此第一品人闻法华经起随喜心,此义至〈随喜功德〉中当更明也。第二“何况受持读诵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此是第二品人闻经功德,此不道用头实戴如来行,只言尊重如来无异头顶戴也。第三“阿逸多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此下是第三品人闻经功德。第四“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下,是第四品人闻经功德。第五“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下,是第五品人闻经功德。
第二偈颂,颂长行,不颂第一品人。此下十九行半偈分为四段:第一五行半偈颂上第二品人;“若能持此经者”,此下三行颂上第三品人;“若有信解心”此下又有三行,超颂上第五品人;“况复持此经兼持戒”,此下有八行,追颂上第四品人也。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中格量闻《法华经》生随喜心所得功德多少,仍为品目也。第一命通经人中,本有三段,上半品以就因门命觅通经之人已竟,此品是第二,双就因果门命觅通经人,下余有〈法师功德〉及〈常不轻〉二品是第三,单就果门明通经得六根清净之报,以命觅通经。本言三段中例开为二。此品中有二者:第一是弥勒问,第二是如来答。今弥勒所问者,即是上〈分别功德品〉中明佛灭度后五品人中第一最下品一人。上言“又如来灭后有人闻此经而不毁起随喜心”,此人既未被格量,今开弥勒问端,是故将此人来此品中格量其功德,弥勒今者正问出此人。又就此两段各有二。问中二者,长行与偈为二可解;佛答二者,亦以长行与偈为二。但佛答长行中格量五品人功德即成五段:从初下有三十二行半,从初人明五十人展转相教,最后第五十人闻《法华》功德无量,何况最初人功德;第二品人故来诣僧坊功德无量;第三人明于讲处劝人坐听得果报之相;第四品人又在于会外劝他人往听;第五品人能专心听法,复能为他人说法。
就初品人中自有六阶: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第二诫令谛听,第三举五十人问弥勒,第四弥勒答,第五佛会通,第六结答。况此人功德,但止五十人为数,五十人相教不同有三种:一者转胜,二者平等,三者转不如。今就此三中有难有易,转胜者难得,平等者希有,唯有转不如者多。今从多论,闻五十人中最后者不如,此人功德已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数,何况最初闻经者起随喜之心?此意正答弥勒问。从“阿逸多其第五十”此下是第二阶,将欲取第五十人格量,况出最初人,诫弥勒令谛听。从“若四百万亿”此下是第三阶,作财法二施所得功德问弥勒,明施主用珍宝布施四生众生,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珍宝。又教化若干众生皆令得四果,此施主由自不如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
难者言:“四生众生蛇蚖等,云何有发白面皱之相?复云何今已乘车乘着璎珞?”旧解言:“假设此等众生一时变成人,然后用珍宝布施,既施之后,次复能教化令得四果,所以言如此;然由不如闻《法华经》起一念随喜心。”解释言:“此人虽顿舍国城,复令得四果,此即是世间果报,不免生死。今此人既闻《法华经》所说五百由旬应度、佛果妙极应往,此人于时起一念决定,一心离此生死、求彼佛果,如此功德实广。然菩萨本以自行为端、化他为首,发心度五百由旬远求佛果,然化他之心令六道众生离五百险难同得圆极妙果,是故此心深广,实非施国城四果格量也。又闻此《法华经》植福无此,具六根清净胜妙果报,非算可数。”
问者言:“昔日三乘中,菩萨以自发广化之心起远求之意,若尔今昔何殊耶?”解释者言:“昔日菩萨止言断除正使及习气仍得究竟,今日方便更明险难远长应去应度,是则昔日自行、化他两行不成,今日自行、化他两行成就,不可用昔之短狭,类今日之广长也。”
从“弥勒白佛言”下是第四也,如来即会此人功德。从“佛告弥勒我今分别语汝”下是第五也。从“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下,是第六佛结答,况此人功德也。“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此下是第二人功德,前一人正是格量也。此下四人皆是广出也。“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此下是第三人也。“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此下是第四人,明在会外闻说《法华》仍劝往听也。“阿逸多汝且观是”,此下是第五人也。
“而说偈言”此下十八行偈是答中第二,颂上长行中五人:初有九行颂第一人,次有五行超颂第四人也,次有两行追颂第二人也,次有一行颂第三人,次有一行颂上第五人也。但上第一人中本六阶,今九行中不颂第四,今初一行半颂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也。“最后人获福”此半行,颂第二诫令谛听。“如是大施主”下有五行,即颂上第三,举财法二施问弥勒也。既不颂第四弥勒答佛,故从最后第五十此一行,即颂第五如来结会也。“如是展转闻”此一行,即颂上第六结答也。“若有劝一人”此下五行,仍超颂上第四人也。“若故诣僧坊”此下两行,追颂上第二人也。“若于讲法处”此一行,颂上第三人也。“何况一心”此一行,即颂上第五人也。
法师功德品第十八
此品中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功德,是故经家仍为品目也。此下两品是第三段,单据果门中命觅通经人。就中亦有两段:第一此品正明据果命觅通经之人,第二〈常不轻品〉,即证此果报不虚也。今且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先总明闻经得六根清净果报,第二广别出六根清净之相。从“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下是眼得八百、鼻得八百、身得八百,三八二十四,合即是二千四百功德也。次耳得千二百、舌得千二百、意得千二百,合即是三千六百。就前合,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皆是举因目果。众生起善,不出三业十善。十善有二,一者止善,二者行善。今且就止善作论,此十善修习之法皆互相显助。何者?故如持不杀戒为首,次修余九善助成,乃至持正见作头,余九助成,如是更互相助,仍成百善。然此百善便立菩萨之意有四百。何者?自作百善,一百也;教人行百善,二百也;随喜人行百善,三百也;又赞叹人行百善,四百善也。然此四百就五种法师上作,但就受持法师亦有四百善,何者?自受持、教人受持、随喜人受持、赞叹人受持各一百,此即是四百善。读经之时亦有四百善也,诵经之时亦有四百善也,解说亦四百,书写亦四百,是则四五二十,即是二千功德也。然菩萨位心欲令万行皆进,有下品二千,次修中品二千也,次修上品二千也,便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共得感一根,如似五戒共得人身,但欲示自行化他功用显昧配于六根,三根自行化他功用不如,三根自行化他功用胜,是故三根各得八百,三根各千二百也。论云:金银无香金刚无味。今云何言金银诸珍闻香悉能知?解释云:但闻藏香,即知有金银也。今此持经果报不可思议,如似一切知人六根并用众尘俱知。
常不轻品第十九
此品中明如来昔日为菩萨时,为四众说同归之义,记四众得佛常说不轻之言,四众仍号此菩萨为常不轻,是故仍为品目也。单举果命通经人,中有两段,此品是第二,举不轻现得果报证不虚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二段:一者长行,二者偈也。今就长行中有五段:第一举是非相形命觅通经人,第二先谈事本也,第三正明本事也,第四叹经,第五因此仍劝人受持也。今言举是非者,若有谤此经之人得恶报,如上火宅偈末所述也。若能通经者得六根果报,如上〈法师功德品〉所明也。“得大势乃往古昔”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先明事本。“二万亿威音王佛尔时有一菩萨”此下是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行善恶二因,第二“是比丘临终”以下明得善恶二果。今明行因之中善恶相间自有六阶:第一先明常不轻礼拜,记人当果行善因也。第二明恶人行因,从“四众之中”是也。第三明此菩萨行善因,从“如是经历多年”下是也。第四又明恶人行恶因,从“说是语时”下是也。第五又明此菩萨行善因,从“避走远住”下是也。第六又明恶人行恶因,从“以其常作此语故”下是也。“是比丘临欲终时”以下是第二,明得善恶二果。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善人得善果,即是常不轻也。第二明恶人得恶果。就此二重中各有二。就第一明得善果中有二者:第一先明得果,第二仍会通古今也。且就明得果之中自有六阶:一者先明具闻威音王所说二十千万亿偈故,即得六根报也。第二“得是六根清净”已下,明得更增寿教化众生果报。第三“命终之后”下,明又值日月灯明佛。第四“以是因缘”下,明值云自在王佛。第五“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下,明又值千万亿佛说《法华》,第六从“功德成就当得作佛”下明得作佛也。“得大势于汝意云何”,此下是善果中第二会通也。“得大势彼时四众”,此是第二明恶人得恶果,就中亦有二:初作三重明得恶果,第二仍会通也。三重明得恶果者:第一先明不值三宝也。第二从千劫下正明得恶果也。第三从“毕是罪已”下仍得妙果,是则显菩萨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正由常不轻菩萨为化外缘故也。“得大势于汝意云何”此下是第二,会古今也。“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此下是长行中第四叹经也。“是故诸菩萨”此下是第五,仍劝人受持也。
“而说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半,是品中第二段,重颂长行。上长行中有五阶,今不颂第一举是非也。今初一行半,先颂第二事本;从“是佛灭后”此下十四行,颂上第三本事也;次有两行;颂上第四叹经;次两行,颂上第五奖劝也。上第三中本有二:先明行善恶二因,次明得善恶二果。今十四行中四行颂行因,十行颂得果。就上明行因中有六阶,今者唯得颂三种:初三行先颂行善因也;次言“诸人闻已”半行,颂行恶因也;“不轻菩萨”下半行,颂善因也。“其罪毕已”此下十行,颂得果,亦分为二:初有五行颂善果,次有五行颂恶果。上善果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善果,二会通。今四行半颂果,半行颂会通。上正明果中本有六,今者唯得颂三:第一第二第三。“时四部众”下明恶人得果。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正明得果,第二会通。今者一行半颂得果,三行半颂会通。上得果中本有三,今者唯颂第四,“亿亿万劫”下两行,颂长行中第四叹经也。“是故行者”下两行,颂长行中第五奖劝受持也。
神力品第二十
此品明如来有八种神力,仍为品目也。就化他流通中,本有三段,此品中初有五行一字,是第二段堪通经者;受命流通不开也。“尔时世尊”此下有六品半经是第三,正明如来以经正付嘱也。前又解言:此三段之中,前一后一各有三段,中间不开也。今此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先明付嘱缘起也;第二〈嘱累〉一品正明付嘱也。第三有五品经,明示物通经轨则也。今且明缘起之中自有两段:第一长行,第二偈颂也。就长行之中自有两段:第一先明神力,第二因此叹经劝行也。今且明神力之中有二:第一先列所为时众,第二正明神力凡有八种神力。而文成六段:第一先明长舌与放光合为一段也。“一时”下是第二段,又明两种神力,即是謦咳与弹指二神力也。“地动”下是第三段,明第五神力也,欲使六道众生尽发动通经意。“其中众生”下是第四段,此明第六神力,正明如来神力令大众彻见十方也。“即时诸天”下是第五段,明第七神力也,明诸天唱告使众生供养。“所散诸物”下是第六段,明第八神力,表所修诸善感当来佛果也。“尔时佛告上行等”此下是长行中第二段,因此仍叹经劝行也。
“而说偈言”此下十七行偈,是第二段颂上也。亦分为二:第一四行,颂上第一先明八种神力也;第二“嘱累是经故”下有十三行,颂上第二叹经劝行也。
嘱累品第二十一
此品第二正明如来以经付嘱时众,因名品目也。此品中大分为三段:第一正明如来以经付嘱,第二明时众即受付嘱,第三明如来示付嘱事毕相也。又此三段中各有三。正付中有三者:第一正明以经付也;第二释付嘱之意,从“所以者何”是也;第三结付嘱,从“汝等亦应”下是也。“时诸菩萨”此下是第二受付嘱,亦有三者:第一先明内心欢喜;第二从“益加恭敬”下明外形致敬;第三“俱发声言”下正明受付嘱也。“尔时释迦”此下是第三段,示付嘱事毕之相,亦有三者:第一先唱分身诸佛各随所安也;第二还闭多宝佛塔,从“多宝”下是也;第三明大众欢喜,从“说是语时”下是也。
药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此品明药王昔日苦行通经,仍为品目名也。此下有五品,是第三段示物通经之轨则。但上明因之中已明轨则,此中复明轨者,但前“入如来室”等明法等,明法为通经之轨,此中正以药王等以人为轨也。此五品示物通经之轨,今判为三段:第一有〈药王〉、〈妙音〉、〈观音〉三品,正示物通经之轨;第二〈陀罗尼品〉即奖劝时众有退没者,以说神咒护此通经人,是故不可不弘经也;第三〈妙庄严王本事品〉即显通经有利益,转父邪见以归正解也。今且就第一段中自有两段:第一此〈药王品〉先明苦行通经为物作轨也;第二〈妙音〉、〈观音〉两品明普现色身弘经益物。若明药王苦行者,下二人亦然;若明后二人普现色身弘经益物,药王亦应尔,是故彼此互举影向相显。但此药王是旧邦菩萨,妙音、观音等是他土大士,但妙音是东方菩萨,观音是西土大士,虽复东西两殊同集一处,为欲表同归之理,证莫二之说也。
今且就此品中大判为四段:第一是宿王华作问也,第二如来答也,第三经家序说此品中得利益,第四明多宝赞叹时众中宿王华能问也。中有三:第一正问药王难行苦行事;第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一句,请说;第三“诸天龙神”下,出所为徒众也。
“尔时佛告”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如来答也。今就此答中自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尔时彼佛”下,明过去佛为此菩萨说《法华经》;第三“一切众生喜见”下,正明本事苦行流通此经;第四“佛告宿王华”下即会古今;第五“宿王华若有发心”下,劝通经;第六“宿王华譬如”下,广叹经,正明流通也。从“尔时佛告宿王华”下十一行余,是第一明事本。“尔时彼佛”此下是佛答中第二,明昔日佛为此菩萨说《法华经》也。“是一切众生”此下是佛答中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下明闻经修行;第二从“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以下,明得现果;第三“即作是念”以下,明知恩念报恩;第四“即时入是三昧”以下,正明报恩供养也。就此第四自有二:第一先明现身供养,第二后身供养。且就现身供养中自分为二:第一“即时入是三昧”下,先明财物供养;第二“从三昧起而自念言”下,正明烧身供养。今且就明烧身供养中自有五阶:第一先明念欲烧身也;第二“即服诸香”下,明服香;第三从“满千二百岁”下,正明烧身;第四“其中诸佛”以下,诸佛叹;第五“其身火燃”以下,明所经时节。从“一切众生喜见”此下是第二,明后身供养。就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供养缘起;第二从“尔时一切众生喜见”下,正苦行通经。今且就缘起之中自有九阶:第一先明现生王家也。第二“即为父王”下,为王说本因缘。第三“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下,明已语王道欲供养净明德佛。第四“白已”下,明升空而往。第五“往至佛所”下,明至佛所致敬。第六“尔时一切”下,明白佛道。佛那得犹在?今不用此解,只是自庆言我犹故及世尊在世也。第七明日月净明德佛答,言“涅槃时至”也。第八明从“又敕”下,即明净明德佛以法付此菩萨也。第九“如是日月净明”下,明净明德佛下入涅槃也。明缘起竟。“尔时一切”此下是第二,正明后身苦行通经。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先明见佛灭度生恋慕之心;第二即以海此岸栴檀明焚身供养;第三火灭之后明供养舍利;第四“尔时一切”下,明仍舍臂供养。就此第四段中自有七重:第一“从此”下,告大众欲烧臂。第二“作是语已”下,正明烧臂。第三“令无数求声闻众”下,明时众得益。第四“尔时诸菩萨”下,时众忧恼。第五“于时一切众生喜见”下明发誓。第六“作是誓已”下,明臂复本。第七“当尔之时”,明感动之相也。“佛告宿王华于意云何”下,佛答,有六段,此是第四段会通古今也。“宿王若有发心”此下是第五,仍劝人苦行通经也。“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下,是第六广叹经正明流通。就中自有两段:第一叹经,第二“是故宿王华”以下,正明流通也。就此两段各有二阶。叹经二者:初总叹此经一部,次“宿王华若有人闻”下,别叹。此二阶各有三重。总叹中有三者:第一“譬如一切川流”下十譬,格量叹;第二“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下,名当体叹;第三“若人得闻此《法华经》”下,举功用叹也。“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以下,是第二别叹。就中亦有三者:第一“从此”以下,举现在世为叹;第二“若如来灭后”下,举未来世为叹;第三“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下,总结叹也。第二正明流通中有二者:第一“是故宿王华”下,以此一品付嘱流通;第二“宿王汝当以神通”下,以此一部付嘱正明流通。就中有正、有释也。
“说是药王品时”此下是品之第三段,即是经家叙说品得利益也。
“多宝如来”此下是第四段,明多宝如来仍赞叹宿王华能问也。
妙音品第二十三
此品中述此菩萨普现色身神力之事,仍以此菩萨为品名也。此下两品是示物通经轨则中第二,明此二大士普现色身弘经益物,此意已如前述也。今就此品中大分为六段:第一先明如来放光召妙音令来;第二“即白净华智佛”下,明彼菩萨被命发东方来此土;第三“尔时华德菩萨白佛”下,正明妙音普现色身通经之轨;第四“说是妙音品时”下,明东西二处人天有利益;第五“尔时妙音菩萨供养释迦”下,明此菩萨见普现色身既竟仍辞此间佛还东方;第六“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下,明经家述时众说品有利益也。
今第一如来放光召中,自有三阶:第一先明此光傍照余国也;第二“过是数已”下,明此光的照此菩萨国也;第三“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下,明如来光的照此妙音身也。
“即白净华”下是品中第二段,明此妙音受命而来。此中自有五段:第一先明妙音辞佛而来;第二明彼佛仍诫敕此妙音;第三妙音奉受诫敕之旨;第四明此妙音示从彼来相;第五正明妙音发彼而来也。今先有四行许是第一,明妙音辞彼佛而来也。“尔时净华智佛”此下是第二,明彼佛诫敕之也。“妙音白佛言”此下是第三,奉如来诫敕之旨也。“于是妙音”此下是第四段,示从彼来相。只就此第四段中自复六阶:第一明现宝莲华于此间也。第二从“尔时文殊”下,文殊问佛此瑞相之意也。第三“尔时释迦”下,明如来答文殊。第四“文殊白佛”下,明文殊仍愿见此妙音。第五“尔时释迦”下,明释迦答道多宝如来自当为汝唤。第六“时多宝佛”下,明多宝佛即为文殊唤此妙音。
从“于时妙音”以下是第五段,正明妙音发来至此。就此第五段自有九阶:第一先明妙音与眷属而来;第二“所迳诸国”以下,妙音于路现神力之相;第三“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下,明经家叙此人形;第四“入七宝台”下,明妙音乘宝座而来至;第五“到已”以下,明既至此间设供养;第六“而白佛言”下,明妙音传彼佛相问讯;第七“世尊我今欲见”下,明妙音白佛道愿欲见多宝佛;第八“尔时释迦”下,明释迦即为白多宝佛;第九“尔时多宝佛”下,明多宝佛于宝塔中遥命妙音也。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此下是品中第三段,正明妙音普现色身弘经。此中自有两番问答为二段也。今明初番问答中问唯一也。佛答中自有四阶:第一正答妙音往昔行妙因今日得果;第二“华德于汝意云何”下仍会通古今;第三“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下,广明此妙音普现色身弘经;第四“华德妙音成就”下,结答也。“尔时华德菩萨白佛”此下是第二番问答,明三昧名也。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此下是品中第四段,明东西二国得益,即得此三昧也。
“尔时妙音菩萨供养释迦”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妙音既说普现色身竟仍辞还国。此中自有三阶:第一先明辞如来也;第二从“所迳诸国”下,明妙音去时于路现神力也;第三“既到本国”下,明至彼恭敬彼佛也。
从“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下,品中第六段,明经家叙时众得利益也。
观世音品第二十四
观世音者可有四名:一名观世音,正言观世间音声而度脱之也;二名观世音身,即是观众生身业而度脱之;三言观世意,即是观众生意业而度脱之也;四者名观世业,此则通前三种。
问曰:“若尔,何故只詺为观世音耶?”解释者言:“但行口业则易,身意两业行善则难也。且娑婆世界多以音声为佛事,是故从观世音受名也。”
今就此品中亦有六段:第一先称叹此菩萨也;第二从“云何游于娑婆世界”此下,则正明普现通经也;第三“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以下,仍劝人供养此菩萨也;第四“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以下,结叹此菩萨也;第五“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下,明持地菩萨寄也,第寄此品末,仍叹观世音之德也;第六临品末“佛说〈普门品〉时”以下,明说此品时得利益也。
今且明第一叹中有二,即问、答为二也。今明佛答中自有两段:第一先依名叹,第二从“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下,名为格量叹也。依名叹中有四:第一先叹观世音;第二“若有众生多于淫欲”下叹观世意;第三“若有女人设欲求男”下叹观世身;第四“是故众生皆应受持”下,结劝受持也。就第一观世音中自有三:第一“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下,总明观世苦声;第二“若有受持观世音菩萨名者”下,别明观世音救七种难;第三“无尽意观世音菩萨威神之力”下,总结叹也。第二救七种难者:第一“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下一行半,救火难。第二“若为大水所漂”下减一行,救水难。第三“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下五行半,明救风难,此中虽通罗刹未明罗刹也;风本无色,正明此风吹起黑色,故言黑也。第四“若复有人临当被害”下减两行,救刀杖难。第五“若三千大千”下两行半,救罗刹难。第六“设复有人若有罪”下两行,救枷锁难。第七“若三千大千国土”下六行余,救盗贼难也。“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竟巍巍如是”,是第三总结叹观世音也。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此下是第二叹观世意,就中自有二:第一正叹也;第二从“无尽意”下竟“是故众生常应心念”,结劝也。“若有女人”此下是第三,叹观世身,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身业礼拜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亦第二从“无尽意”下竟“福不唐捐”,结劝也。“是故众生”此下是第一依名叹中第四总结叹也。“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此下是第二格量叹,此中亦有四阶:第一佛先作格量功德问无尽意也;第二答佛“甚多世尊”也;第三“佛言若复有人”下明如来结会;第四“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下,总结叹也。
“无尽意白佛言”此下是品中第二段,正明普现色身弘经,自有二:第一问,第二佛答也。今且明问中自有二意三文:一问言“云何游于娑婆”,此问形也。第二问言“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此问教也。“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此是第三总结前问,形、教两法都是方便之力也。佛答中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结答也。就正答中凡有十九应,以一一中皆答上两问,“现形”即答前问形,“而为说法”即答后问教。今初句“若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明众生根性,后句例皆如是,经文略无众生也。“无尽意是观世音”下是第二结答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此下是品中第三段劝人供养观世音,自有七阶:第一明如来正劝供养;第二明无尽意即受佛教舍璎珞供养也;第三“时观世音菩萨”下明观音不受;第四明无尽意请受也;第五“尔时佛告”下明如来自命观世音令受;第六“时观世音”下明观世即受;第七“分作二分”下,明此菩萨既受之后仍行回施也。
“无尽意”以下是品之第四,总结叹观世音也。
“尔时持地菩萨”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持地总叹此观世音之德也。
“佛说是普门品时”此下是品中第六段,明经家叙说品得利益也。
陀罗尼品第二十五
此品中明陀罗尼神咒,仍为品目也。明示物轨则中本有三:前三品正明以人为通经轨则也。今此一品是第二意,则明如来说大神咒,奖劝弘经拥护通法大士。今就此品中大判为三段:第一有一番问答,先格量通经人功德;第二“尔时药王”下又有一番问答,正明五人说神咒拥护弘经人也;第三“说是陀罗尼品”下一行,明时众得利益也。五人者,第一药王、第二勇施、第三毗沙门天王、第四持国天王、第五罗刹女。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六
若依〈药王菩萨本事品〉者,应言净藏净眼品。但此正是往古国王,邪见炽盛不信三宝,然净眼二子是大菩萨而应生此家,转王邪见之心得正见之解,从所化受品名,故为品目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仍称叹二子有深德美行;第三明云雷音王佛为说《法华》;第四正明二子化父本事,此是品之来意;第五段仍会通古今;第六段明经家叙说此品时众得利益也。
今先明事本,国劫名字、如来之号也。
从“有二子”此下是第二,先称叹二子有深德美行也。
“尔时彼佛”,此下是第三段,彼佛为二子说《法华经》也。
“时净藏净眼二子”此下是第四段,正明二子化父之本事,就此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化父缘起;第二“于是二子”下正明化父;第三“时父见子神力如是”下,明父王朋二子白母往佛所也。第二“母告子言”下,明其母告子导父王邪见,第三“净藏二子”下,明二子生怨叹之念,第四从“母告子言”下,明劝子化父也。“于是”以下第二,正明二子作十八变化父王也。“时父见子”此下是第三,明父王受化,就此中凡有十四阶:第一先明父王与子问答也;第二“于是二子”下,二子与母问答也;第三“于是二子”下,明二子劝父母往佛所也;第四“彼时妙庄严王”下,明王眷属堪受法正化也;第五“二子如是”下,叹二子化父王之德;第六“于是妙庄严王”下,明王及眷属往佛所也;第七“尔时彼佛为王说法”下,此二句明如来为王说法也;第八“王大欢悦”下,明王闻法得利益仍供养;第九“时云雷音”下,明佛为授记也;第十“其王即时”下,明王出家修道也;第十一“即升虚空”下,明王既得解之后述报子恩也;第十二“尔时”下,明如来述此二王子实是善知识也;第十三“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明王称叹佛德也;第十四“说是语已,礼佛而退”,此两句明辞佛还国也。
“佛告大众”此下是品中第五,会通古今也。
“佛说”下是品之第六段,明经家叙说品时得利益也。
普贤劝发品第二十七
此品中明普贤从东方来,劝人自发闻经之因,故为品名也。但经有三段,第三段流通中本有二:第一有十品半是化他流通,今此一品是第二自行流通。若不受持者,此经于此人则不流通;若自受持者,此经于此人则有流通之义也。本言两段之中各有三,今此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此菩萨从东方来,是劝发之由也;第二“白佛”下,正明劝发闻经;第三临品末,是经家叙说品得利益。
今且明初段中自有四阶:第一正明普贤从东方来;第二“所迳诸国土”下,明神通之相;第三“又与”下,明普贤眷属之相也;第四“到娑婆”下明至佛所致敬也。
“白佛言”此下是品之第二段,正明劝发之义。就中宾主相简有四阶:第一普贤先问如来劝发之行;第二“佛告普贤”下,明如来即答劝发之行;第三“尔时普贤白佛”下,正明普贤菩萨奖劝也;第四“尔时释迦赞言”下,明如来述成奖劝。又此四段之中各有三别。初有三者:第一先道为此经故来也;第二“唯愿”下,明请答也;第三从“若善男子”下,正问也。“佛告”此下是第二佛答,明劝发之行也。此中亦有三者:第一总唱有四法之数也;第二“一者”下,别出四法之名也;第三“善男子”下,结答也。“尔时普贤”此下是第三段,普贤正劝人行此四行,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总劝也,第二别劝,第三结劝也。“是人若行若立”下是第二别劝,就中自有四种劝:第一先明灵瑞劝,正言“若能受持者,我当乘白象护之”也;第二从“亦复与其”下,明神咒护;第三“若有受持”下,明佛神力护,若能受持此经者诸佛神力护之;第四“若但书写”下举果报劝,若能通此经者,得好果报也。“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此下第三结劝,明普贤自誓发弘经之志引物之情,即结也。“尔时释迦”此下是第四,如来述其奖劝,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述其灵瑞及神咒两护劝也;第二“当以神力”下,即述成上佛护劝;第三从“普贤若如来”下,即述成举上果报劝,番取即得也。
“佛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此下是品第三段,明经家叙说此品时得利益也。
法华义记卷第八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