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連載1~2

《FJ時事新聞》大講壇首席主講:江東良一經典解說淨空大師《淨土大經解演義》
口述錄音:江東良一 總編輯:蔡倩如

釋迦摩尼佛來到人間,主要目的是什麼?淨空大師告訴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曾說過一句名言: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世尊約2600年前左右來到了我們這個地球,降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國境內。要知道,我們這個時期是末法時期,而末法時期人們的善根,已經微乎其微了。

淨空大師有一次被人問及到,人類死後到底回去哪裡?淨空大師沈吟片刻,忽然兩行淚水奪眶而出,面帶憂傷地說:「人類死後真正的去向,七成下地獄,兩三成墮入餓鬼畜生道,還能再投胎為人的少之又少啊!」這就是末法時期,人類所面臨的的真正的危機和恐懼。怎麼辦呢?

末法時期的人類就恰如70歲的老人一樣,沒有太多時間了,不能再糟蹋浪費生命了,唯有走最簡單快捷的彼岸路線,那就是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可以橫著從六道中逃離出來,進入到佛國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才最安全,才永不會墮入惡道。

世尊告訴我們,相信偉大的慈父阿彌陀佛,我們的生命就一定能夠被拯救。所以淨空大師告訴我們,不要再躊躇,不要再猶豫不決不要再徘徊不前了,只有一心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世尊的本意,才是佛教的本來面貌!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完)


淨空大師名言,什麼叫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動念。我們經常聽到佛教人士的一句口頭禪,不要妄想。其實我們對這個不要妄想這四個字,應該說是似懂非懂。往往很多人錯誤地理解成就是胡思亂想,想入非非。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正確地理解應該是內心充滿清靜,沒有一絲想法,不起煩惱心這個才叫不起心動念。哪怕是快樂之心也不可以有。所謂煩惱是由快樂反襯,對比出來的,煩惱與快樂是相輔相成,共利並存的概念。

般若心經也告訴我們,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之前的經文是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來自哪裡?來自這個妄想,世上一切的恐懼,都是想出來的,其實並不存在。但是人又不是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人是有血有肉的動物,怎麼可能一點感情沒有呢?怎麼可能不起心動念呢?所以我們都非常困惑,認為客觀上根本無法做到,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人的內心每天不是憂愁,就是喜悅,或者無所事事百無聊賴,而無聊也是一種心境,那怎麼辦呢?淨空大師告訴我們,不要妄想不要起心動念,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一念壓萬念,這個一念是什麼呢?就是一心只念阿彌陀佛,念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不要急切地去念佛,每念一句心裡要充滿信,願,行。

要把自己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強烈心情,充分地通過神識傳到阿彌陀佛的世界里,你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會出現一朵小小的蓮花,再念第二句這個蓮花就大一點點,等念到一萬句這個蓮花就很大了,而最後念到一百多萬句的時候,你的蓮花座就會豐碩圓滿。

到時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毫無阻礙地回到了家裡,這個家就是你永遠的「家」,是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妄想就是不要起心動念,怎樣做到不起心動念,淨空大師告訴我們,以一念壓萬念,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壓下所有的心情。南無阿彌陀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