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夏普社长兼会长戴正吴四策略让百年品牌获利回稳。本报系资料库
夏普(Sharp)社长兼会长戴正吴,成功让百年品牌经营回到稳定获利的正轨,他不藏私的分享经营管理四个策略:
一、结构改革;二、商业模式变革;三、全球事业发展;四、凝聚干部员工的行动改革。下一步,将持续以8K与AIoT技术强化夏普全球品牌价值。
启动结构改革
所谓结构改革,意指检讨公司治理与决策过程。
戴正吴举例,到任夏普后就将15个董事减至九个(包含外部董事三名),在董事会下设经营策略委员会,分清董事会决策权责,任何报告项目都先经过经营战略会议审查通过,案件不会莫名其妙到董事会来讨论,让原先需要检讨的121个项目精简到40项,大幅加速董事会决策速度。
戴正吴回忆,当初单枪匹马前往夏普,第一年就启动结构改革,当时就规定300万日圆以上项目都须由他亲自签核。
「2016年,光是六个月就审核省下不必要的900多亿日圆开支,包含太过泛滥的海外出差、周边不合理设备费用、各项采购合约等」。
直到夏普逐步上轨道,戴正吴才逐步将6,000万元以下项目授权给副社长定夺。
在海外制造单位与公司,每月检讨业绩、库存、应收帐款项目。「以前的夏普居然不管应收帐款,那是非常荒谬的事情,我刚到任,一问竟然没人能答出来!」
商业模式变革
商业模式变革上,戴正吴提到,生产、开发与各单位资源都必须整合,生产据点可移到海外,开发与子公司都可集中、闲置资产可合并,加上视讯会议系统,改变过去据点30多个联络不顺的问题。现在用视讯系统随时一叫就到,一元化管理。
戴正吴分享,他在三个月后让夏普实现无纸化。
「无纸化让资料都上云端,行程、签核与决策都是,若有任何背信或违法作业都可直接在日本提告,相信绝对不会跟日产(NISSAN)前会长高恩一样发生那样的背信事件,整个决策与管理流程都是完整、公开纪录在公司的云端里面」。
为了专注夏普经营,融入日本文化,戴正吴在夏普回到东证一部前,在鸿海先停权,并在去年6月跟随创办人郭台铭同步自鸿海退休,目前仅担任鸿海一席董事。
提到这段往事,戴正吴也幽默说,「从无薪阶级变有薪」,因为退休了,每个月可自劳退领28K,还被他太太幽默亏说「终于是有薪阶级」(以前戴正吴在鸿海无薪而是领业绩红利)。
全球事业发展
至于全球事业发展,戴正吴提到,夏普回归东证一部后,经过三年转型期,2020年可说真正发挥实力,逐步迈向稳定发展。
三年转型也是为了未来品牌百年发展做准备,夏普在2018年已提出从量到质发展,2020年预计以中期计画推动下一步进程,设定并购目标会是个好的方式。
凝聚员工共识
在凝聚干部员工的行动改革上,戴正吴在内部会议时常提到,夏普必须从封闭的日本国内品牌,变成全球有价值的百大品牌,这必须依靠产品品质、产品技术与服务的提升、产品价值以及诚信。
整体而言,戴正吴说,以前或许夏普品牌有些不好,但现在的夏普一直努力改变,也许最初夏普电视产品品质在台湾市场遭受批评,不过现在已明显改善。
过去夏普在中国富连网经营也常被骂,自从中国经营回归总部后,品牌形象逐步回复,尤其在B2B方面,夏普中国直播8K也获得好评。未来的夏普会在宜兰进行深化合作,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的建立品牌。
2021-4-21 4:50
0
3時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