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日本宪政史上执政最久的首相安倍晋三因宿疾复发请辞。他任上「安倍经济学」、「俯瞰地球仪」外交等有成果,但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目前经济、外交受挫。
2012年底二度执政的安倍今年8月24日在任2799天,刷新他外叔公佐藤荣作连续在任2798天(1964年11月到1972年7月止),创下日本宪政史上连续在任最长纪录。
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表示,因旧疾溃疡性大肠炎复发,不希望影响国政,因此决定请辞。他说,8月24日这天他单独思考决意请辞。
安倍2006年首度执政,约一年后因溃疡性大肠炎发作而辞职。
2012年底二度执政的安倍在2013年1月的新年记者会上表示,为了重振日本经济,要展现火箭发射般的施政,一定要让经济复苏。他大力推动「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将强力发射3支箭,包括「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促进并发展民间投资」,摆脱长年的通货紧缩,促进经济成长。
2013年日本银行(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就任,开始实施以物价上涨率2%为目标的大规模宽松金融。之前民主党执政期的日圆飙升(一度出现1美元兑换80日圆)的情况改善,日股在2013年4月时隔4年7个月恢复到1万3000点大关。
在那段期间,日本媒体民意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高达76%。到2018年日股一度站上2万点。
因为安倍内阁支持率高,所以他2014年4月如期将消费税由5%提高到8%。民主党执政时原本决定消费税于2015年10月调升至10%,当时在野的自由民主党及公明党也同意。
安倍率领自民党执政后,担心景气因调高消费税而衰退,2度延后调高,2019年10月才将消费税率调涨到10%。通常调高消费税可能导致失去政权,安倍成为第一位任内2度调涨消费税的首相。
安倍之后陆续推出地方创生、一亿人口总活跃、全世代型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政策,几乎每年都有招牌政策推出。
经济之外,内政方面安倍念兹在兹的就是要修宪。他上台不久就表示,要修改有关修宪要件的宪法96条。安倍在2017年宪法纪念日说,要将2020年列为新宪法实施年,主张要将自卫队载入宪法第9条。
安倍率领的自民党虽拟定4项修法案的基础,但参众议院的宪法审查会迟迟未讨论。
安倍将举办东京奥运列为首相任内的大事,但原订今年登场的东京奥运受疫情影响延后一年。受疫情影响,4月初安倍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导致经济严重衰退。
今年第二季(4至6月)国内生产毛额(GDP)实质成长率比第一季少7.8%,连续3季负成长,换算成年率减少27.8%,创战后最大的减幅。今后如何让防疫兼顾重振经济,将是新内阁面临的最大课题。
日本财政的健全化也是大课题,受疫情影响,日本政府发行巨额国债,使财政雪上加霜。安倍内阁原本希望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基础财政收支于2025年度能由负转正,但这目标已无法达成,需另订新计画。
在外交方面,安倍主张「俯瞰地球仪外交」,以美日同盟为基础,陆续与中国、俄罗斯改善外交关系,任内走访80多国,创历任首相出访最多国的纪录。
在他任内,2016年主办七大工业国集团(G7)高峰会(伊势志摩高峰会)、2019年在大阪举办20国集团(G20)高峰会等,提升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
安倍内阁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由首相官邸(行政中心)主导,2013年创设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2015年制定可部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保相关法,改变安保政策。
由于周边安保环境严峻,安倍以美日同盟为基础扩大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的合作,希望能提升吓阻力,加强美日同盟。川普2017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安倍与川普建立友好关系,这在美日贸易协定上发挥了作用。
2018年安倍第3度当选自民党党魁(续任首相)后,喊出「战后日本外交总结」的口号,希望解决日本人遭北韩绑架及北韩发射核武的问题。安倍将日人遭绑架问题列为「最重要课题」,也期待解决日俄之间「北方领土」问题,以缔结和平条约。但这两项都没做到。
安倍努力改善日中关系,2019年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今年4月以国宾身分访日,但受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响而延期。此外,日韩之间受到前征用工的诉讼问题、严格实施出口管理等问题,关系严重恶化。
安倍长期执政,被在野党追究的争议也多。像是安倍或其妻被质疑牵涉的学校法人「森友学园」、「加计学园」风波、安倍主办的「赏樱会」被质疑假公济私等,被视为长期执政的傲慢。
后来演变成朝野政党在国会对决的态势,在野党对安倍内阁的丑闻穷追猛打,不太针对政策内容讨论。
自今年初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安倍4月1日宣布每户发放2片布口罩的措施被揶揄是「安倍口罩」(Abenomask)、他拍摄呼吁民众「宅在家」的居家影片上传社群网站后也受批评。因防疫工作未获肯定。「朝日新闻」5月的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跌至29%,创安倍二度执政以来的新低。
安倍能长期执政的原因之一是擅长选举。2012年9月他回任自民党魁以来,国会选举6次(参众议院选举各3次),连战皆捷。
第二次安倍政权上台后的首场大选是2013年参议院选举,安倍喊出「安倍经济学」口号,结果大胜,「扭曲」国会状态(众议院席次占多数但参议院席次占少数)历经3年解除,奠定「安倍一强体制」的基础,一强体制能持续是因为多数在野党积弱不振。
安倍能长期执政的另一原因是善于人事安排。他二度执政以来,除了2013年外,每年都改组内阁与更动党干部人事。他内阁的骨干是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和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两人从他二度执政以来持续各自的职务。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也从2016年以来续任至今。
2019年9月人事更替时,安倍考虑到「后安倍」的人事安排,除了让自民党政调会长岸田文雄续任外,安排茂木敏充担任外务大臣、加藤胜信担任厚生劳动大臣,希望能培养接班人。
安倍内阁虽打造一强的局面,也有失败的时候。安倍二次执政以来,任内辞职的阁僚多达10人,现在这个内阁就有2名阁僚因丑闻下台。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御厨贵说,安倍是因为擅长选举所以能长期执政,但这也成了长期执政的缺点。因为只要有丑闻或疑云,自民党内就认为可以靠选举来「漂白」,以为选赢了就没事,结果对丑闻变得迟钝。
御厨说,安倍在外交上让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提高,获得肯定。但他没能像他外叔公佐藤荣作任内有收复冲绳行政权的显赫政绩,尤其是他最期盼实现的修宪、北方领土、日人遭北韩绑架等问题仅维持现状。
御厨说:「安倍的政绩应该是持续执政将近8年,创下空前纪录。」
日本总合研究所理事长翁百合说,安倍的招牌政策,包括一亿人口总活跃、工作方式改革、全世代型社会保障等没有大成果,最大的问题是安倍并没改善少子化问题。
她说,安倍内阁调降法人税、主导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等,值得肯定。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前,失业率降至2%左右,就业情况大有改善。安倍在放宽签证条件,扩大招揽外籍观光客上也有成果,但这些成果目前受疫情影响而重挫。
责任编辑:吴欢_HS809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问题,
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FJ时事新闻立场。
3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