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共同社, 社会生活
【共同社电】针对在日本旧《优生保护法》下残障人士等被强制实施绝育手术问题的救济法成立,并即日施行。从25日起,各都道府县的窗口将正式受理3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一次性补偿的申请。领取补偿款以受害者本人主动申请为前提。即使发现手术记录,但也有本人不愿被周围知道此事的情况,因此日本政府将不会进行个别通知。还有很多记录已被废弃的案例,救济能遍及多大范围仍令人担忧。
日本政府的统计显示约有2.5万人接受了绝育手术,去年调查发现都道府县等留存的有关实施手术的个人记录仅有约3000人份。若只以是否有记录为准,会导致许多人无法得到救济,因此将于夏季前后在厚生劳动省设置受害认定审查会。
申请救济除通过窗口外,还可以邮寄。填表存在困难的情况下,申请者可以口述并由职员代笔。
对于留有记录的申请者,将不经过审查会,直接确定支付补偿款,付款工作由厚劳省辖下的独立行政法人“福祉医疗机构”负责。
另一方面,没有记录的申请者将通过手术痕迹、本人陈述和家人作证等进行判断。朝野政党表示,审查会的判断标准为“本人陈述与当时状况相对照,‘没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基本确切’”。参与救济法立法的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代理田村宪久强调称:“希望尽可能多的人成为对象。”
不过,实施救济仍面临诸多课题。都道府县受理申请,代替中央政府调查是否留有记录,但医疗机构等停业和资料已被废弃导致找不到任何线索的情况也可以想象。
此外,对留有资料的受害者,原则上不会通知其属于救济对象。这是考虑到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接受手术一事以有违本意的形式被周围知道。因此,也可能出现本人对接受手术认识模糊或知情的家人已去世,导致没发现自己属于对象而未申请救济的情况。(完)
2019-4-28 4:46
0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