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立新闻网
记者简若羽/综合报导
你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地名由来吗?教育部小编于脸书粉专贴文「解开台湾地名之谜」,小编首先举例自己所居住的台北内湖,其实是内部盆地的意思,并不是因为那里有座湖,接着以精美图文整理出10个与日文有关的台湾地名,并说明上述地名多是1920年台湾改厅为州,重新划分、命名行政区时沿用至今的。地名由来一揭晓,网友们纷纷直呼相当有趣、长知识了。
教育部以图文介绍台湾十大地名由来。(图/翻摄自教育部脸书)
松山
原名「锡口」,为闽南语发音,凯达格兰族所称之「河流弯曲处」,因景色与日本的松山相似而更名。
板桥
原名「枋桥」,意为「木板做的桥」,1920年被日本人改为现名。
关西
最初地名为美里庄,后称「咸菜硼」,当地多为客家移民,1920年时因客语咸菜发音与日文「关西」读音相近而更名。
清水
原名「牛骂头」,自拍瀑拉族Gomach社音译而来,1920年时,因鳌峰山麓下「俾仔口」有清泉水而更名。
竹山
原名「林圯埔」,源自郑成功部将林圯屯垦,1920年时因四周竹林密布而改称。
民雄
原名「Taneaw打猫」,为洪雅族社名的闽南语近音译字,与日文「民雄」读音相似,取其汉字更名。
玉井
原名「大武垅」、「噍吧哖」,为大武垅族社名,噍吧哖与日文汉字「玉井」读音相似而更名。
高雄
原名Ta-kau为马卡道族族语,「打狗」是译称,由于Ta-kau音近京都附近的高雄山而更名。
瑞穗
阿美族称「可可Kubo」,意为平原辽阔,也叫「水尾」,意思是秀姑峦溪之尾,日人将其改为与水尾日文发音Mizuo相近的瑞穗Mizuho。
鹿野
原名「鹿寮」,日本人于此区设置移民村,因招募新汤县鹿野农民移住,遂将地名改为鹿野。
贴文曝光后,网友们纷纷直呼长知识了,「原来新竹的关西跟咸菜有关」,还有内行人进一步分享新知,「哈哈高雄人顺便补个日文冷知识,高雄市日治时期的市章是由斜体变形的タカ(TAKA = 高) 组成的两个菱形」、「万华原地名为艋舺,日治时期取闽南音近似音まんか万华,西门町也是。」